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第八(之上)
十力章 四無畏章 四無礙辨章 佛十八不共法章 三十七品章 眾生成佛章。
[1]疏五出世諸法中。文二。先且通難。難意可知。然云亦言空者。經云清淨是空義也。[A1]已如此大段之初引智論釋。空及清淨。是一義說。疏一鏡等者。謂鏡中之物。但以見之實有即名垢染。見之一一全空。但是明體。即為清淨。故以之喻。世出世法。皆悉清淨而無異也。[2]佛界如空華等者。等於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及[A2]已後諸文。
十力章 開章具釋此者。諸經屢明十力。是佛佛不共之德。佛等有。菩薩緣此發心。梵行品云。復應修習。一一力中有無量義。悉應諮問故。不可不知故。智論二十七。意云。顯佛大人有真實力。令外道心伏二乘希向。菩薩倣之。能成辦大事。終獲其果。故須辨之。然大般若五十三。顯揚四。對法十四。智度二十七八。皆廣辨。瑜伽中七門分別。一自性。二分別。三不共。四平等。五作業。六次第。七差別。今疏文用智論釋之。然亦以義會瑜伽七門也。闕者即補之於補闕中。以講人須撿之。文中有三。疏如來唯下。初總顯體用。能知諸法實相。是十力體。此力於十境。皆委悉正知是用。
▲疏總名力下。二釋總名。在在文可見。又瑜伽四十九云。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對法云。善降眾魔。善記問論。故十名力。十者是數帶數釋也。
▲疏一總知一切下。三釋別名來辨義用。辨義用。即瑜伽第五作業門也。十力即為十段。
今第一處非處智力也。文二。一釋名。即是辨相。諸經諸論。皆先舉所知之境。然始以能知智力達之立名。或便云智。或但云力。或具云智力。如今標名是也。今疏中。便以能知知於所以為次第者。一即文顯易會。二即文略削繁。智者詳之。文中言總智者。此一力是餘之總故。云總知一切等也。論又云。後次是處不是處力。定知從是因緣。出是果報。是中總攝九力。為欲度眾生故。於初力中。分別有九種。何以故。是世間眾生。現前見穀從種出。而不能知。何況心心數法因緣果報而能知耶。佛於內外因緣果報。了了徧知。故名為力。言處者。建立義。依義。起義。能建立果。與果為依。能起果法。故立處名。論云。是處不是處如實知一力也。注女輪王等者。此是私記也。皆證非處之義也。論云。女身作轉輪聖王。無有是處。何以故。一切女人。皆屬男子。不得自在故。女人尚不得作轉輪聖王。何況作佛。若女人得解脫涅槃。亦因男子得。無有自然得道法。二王者。論云。二輪聖王一時出世。無是處。何以故。無怨業成就故。二轉輪聖王。尚不同世。何況二佛。注惡業樂報者。論云。惡業得受樂報。無是處。惡業尚不能得世間樂。何況出世間樂。若惡行生天。無是處。惡行尚不能得生天。何況涅槃。注五蓋修七覺者。五蓋。覆心散亂。離修七覺。而得涅槃。無是處。五蓋覆心。離修七覺。尚不能得聲聞道。何況佛道。心無覆蓋。佛道可得。何況聲聞道。如是等。是處不是處義。性宗經中。佛口自說。諸論議師輩。依是佛語。更廣說是處不是處。注佛過云云者。此從佛過[A3]已下。離說眾多非處之事故。結言云云也。論云。若言佛有聞其罪過。若諸賢聖。求外道所。若諸賢聖。自言我是佛。若諸賢聖墮惡道。若見諦所斷。結使更生。若諸賢聖覆藏罪。若須陀洹二十有五。皆無是處。此下更有十事。[A4]已上皆要知。具在補闕中。
▲疏則降伏下。二作業也。疏可度等者論云。既徧知[A5]已可度者度。不可度者為作因緣。如醫知病可治不可治。佛無是事。無能壞。無能勝。悉徧知故。是名初力。
疏二知過現下。三世業報智力也。文三。一釋名。二作業。三揀前。亦是通妨。下亦多有此三。在文可辨。不能更一一科之。論次前云。佛知是眾生業惱煩因緣故縛(指此門)淨禪定三昧解脫因緣故解。(指第三門)是[3]一一切眾生。三世三種諸業諸煩惱。輕重深淺麁細。佛悉徧知。故名力。(却指此門)知過現等者。論云。知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業。知造業處。知因緣。知報。二力也。經過去業報等者。論云。業報智力者。知身口所作業及此生無作業所受戒業。亦知惡業日夜隨生業用。生罪福業。是業佛略說三處攝。是名一切業用。佛知一切眾生有業過去報亦過去。有業過去報在現在。有業過去報在未來。(上皆單也)有業過去報在過去現在。有業過去報在過去未來。有業過去報現在未來。有業過去報在過去未來現在。(上皆複也或二或三)現在業亦如是。(以現在為頭二例上作之亦然故云單複也)疏善等者。等於不善及不動業。注三性心等者。論次云。復次善心中。受善不善無記業報。不善心無記心亦如是。(應云不善心中受善不善無記報。無記心中受善不善無記報)復次。樂業因緣。故受樂報。云云(苦及不苦不樂一一等流受報准此)疏順現等者。論云。現報業因緣。故受現報。生報業因緣。故受生報。後報業因緣。故受後報。不淨業因緣。故受惱報。淨業因緣。故受無惱報。雜業因緣。故受雜報。注報與等者。論云。復次二種業。必受報業。不必受報業。必受報業。不可得離。或待時。待人。待處。受報。如人應共轉輪聖王受福。待轉輪王好世出。是時乃受。是為待時。[1]人者。人即是轉輪聖王。待處者。轉輪聖王所出處。復次。是必受報業。不待彼伎能功勳。若好若醜。不求自來。如天上生人。福樂自至。地獄中人。罪苦自追。不待因緣。此業深重故。復次必受報業。如毗瑠璃軍殺七萬二千諸得道人及無量五戒優婆塞。如目連等大神通人。所不能救。如薄拘羅。後母擲火中湯中水中。而不死。如佛遊諸國。雖出家行乞。不須饍供。而五百乘車。載王所食生粳米。隨飯百味羮。如是等。善惡業必受。餘者不必受。欲界受三種業報處。樂受業苦受業。不苦不樂受業。色界受二種業報處。樂受業。不苦不樂受業。無色界受一種業報處。不苦不樂受業。或待事者。依是事。得受業報。如弗婆迦羅王。池中生千華。金色蓮華。大如車輪。因是大會。快樂多人。出家得道。佛知一切眾生造諸業處。或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在何道中。若天道在何天中。若人中在何天下。若閻浮提在何國。若是國在何城何聚落何精舍何土地。若是城在何里何巷何舍。在何處。知是業何等時作。過去一世二世。乃至百千萬世。是業果報。幾[A6]已受。幾未受。幾必受。幾不必受。知善不善所用事物。所謂刀杖殺。勅殺等。自殺。遣人殺。諸餘惡業。亦如是知。善業亦如是知。如布施持戒修善。施中所施。何等土地房舍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七寶財物。(或是諸善及諸惡業。乃至諸業眾多因緣甚要具在補闕中)復次。如分別業經中。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言。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A7]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世惡[A8]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問曰。熟不熟義可爾。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成大事。是乘死時心。決定勇徤故。勝百歲行力。最後心名為大心。以捨身及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勇猛。如阿羅漢。捨是身著故。得阿羅漢道。如是等種種罪福業報轉報。亦應如是知聲聞人。但知惡業罪報善業福報。不能如是細分別。佛悉徧知是業及業報。智慧勢力。無礙無盡。無能壞故。是名第二力。
▲疏知所度下。二業用也。
▲注前明等者。三揀前智力也。(應先設難云云)謂前汎論。[A9]已造之業。必隨善惡。受苦樂報。必無惡因善報之理故。云所造處對非處。今直辨業。[A10]已殺等竟。此業必招於果。名為所造。此人若行於殺等。必墮地獄。或必現受生受後受等。故名能造。及云唯明是處各隨善惡而感果故。註又前總此別者。論云。初力為總。餘九皆別[2]總業知一切因緣。[3]示唯善惡業報故。通於九力。
疏三知諸禪下。諸禪解脫三昧智力也。論云。知諸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相如實知。三力也。言諸禪等者。論云。禪名四禪。佛知是禪。佐助道法。名相義分。次第熏修。有漏無漏。學無學。淨垢三昧。深淺分別等。八解脫。如禪中分別相。說禪。攝一切色界定。說解脫。攝一切定。禪波羅蜜。即是諸解脫禪定解脫三昧。皆名為定。定名為止。不散亂也。注愛見等者。論次云。垢名愛見慢等諸煩惱。淨名真禪定。不雜愛見慢等煩惱。如真金分別。諸定中。有一心行不一心行。常行不常行。難入易入。難出易出。別取相總取相。轉治不轉治。轉治如婬欲中慈心瞋人不淨觀愚痴人思惟邊無邊掉戲心中用智慧分別諸法。沉沒心中欲攝心。若不爾者。名不轉治。是定中。應分別時及住處。若身羸瘦。是非行定時。如是菩薩。苦行時作是念。我今不能生禪定者。若多人處。亦非行定處。復次佛知是禪定為失故。是禪為住故。是禪為智增益故。是禪為達到涅槃故。復次佛知是人。難入定。難出定。易入易出。易入難出。難入易出。佛知是人應得如是禪。知是人共禪定五欲。知是人受五欲[A11]已還得禪。依是諸禪。得阿羅漢。如是等一切諸禪定解脫。即是三昧。是禪定。佛以甚深智慧盡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三力。
▲疏及知依下。生色無色界果及出世三乘聖果。
▲注前通等者。揀前也。問前明善惡不動業報。不動即諸禪。此何重說。故此答以揀之。謂前通定散故。雖說定。唯論業報。今雖知垢淨。唯明淨之體用。文相照然。故論揀云。知眾生業煩惱因緣故縛。(第二門也)淨禪定三昧解脫因緣故解。(此門也)諸家揀此二門。悉不如此論分明也。謂初門處對非處。第二捨非處之邪見。唯論是處善惡定散業報之正見。第三又捨散。唯說禪定垢淨。唯明淨之體用。現神通等。四就無漏淨法中。復有信等五根上中下品。五隨欲樂為說法令增此根力。六須宿生種性等。度生方便。豈不顯然。
疏四智信等下。諸根勝劣智力也。論云(引論兼注通解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者。佛知眾生是利根鈍根中根。利智名為上。鈍智名為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分別一切眾生是利根是中根是鈍根。是人如是根。今世但能得初果。更不能得餘二三四果。是人但能得初禪。是人但能得二三四禪。乃至滅盡定。亦如是。是人能於聲聞中第一。於辟支佛中第一。是人具足六波羅蜜。能得阿耨菩提。注為略廣下。業用也。論次云。如是知[A12]已。或為略說得度。或為廣說得度。或為略廣說得度。或以善輭語教。或以苦語教。或以輭苦語教。佛亦分別。是人有餘相應。令增生信根。是人應令生精進念定慧根是人用信根入正位。是人用慧根入正位。是人利根為結使所遮。如鴦群梨摩羅等。是人利根不為結使所遮。如舍利弗目揵連等。知根。雖鈍而無遮。如祝利般陀伽。有根鈍而遮者。知是人見諦所斷根鈍。思惟所斷根利。思惟所斷鈍。見諦所斷利。是人一切根同鈍同利。是人一切根不同鈍不同利。是人先因力大。是人今緣力大。是人欲縛而得解。是人欲解而得縛。譬如鴦群梨摩羅。欲殺母害佛。而得解脫。如一比丘得四禪。增上慢故。還入地獄。知是人必墮惡道。是人難出。是人易出。是人疾出。是人久久乃出。如是等。一切眾生。上下根相。皆悉徧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四力。
疏五知種種欲樂者。即名此智力也。論云。知他眾生種種欲。五力也。知眾生二種欲作上下根因緣二種欲善惡種種別異欲名信喜好樂。佛悉徧知。故名力。注難陀等者。論云。好五欲。如孫陀羅難陀等。好名聞。如提婆達多等。好世間財利。如須彌剎多羅等。好出家。如耶舍等。好頭陀。如迦業等。好多聞。如阿難等。云云。(諸弟子等)如是佛弟子。各各有所好。凡夫人。亦各各有所好。或喜婬欲。或瞋恚等。佛悉知之。
▲疏令捨下。業用也。
▲注云前知下。揀前。
疏六知一三下。種種界智力也。界則是性。論云。(亦麤注釋之)知世間種種無數性。六力也。
▲注性即下。二注揀也。此門先揀。於後始明業用者。隨文便也。文二。一揀第五門。論云。性名積習。從性生欲。隨性作行。或時從欲為性。習欲成性。性名染心為事。欲名隨緣起。注性通下。對第四門揀也。謂恐難。第四門知根性利鈍。亦是宿習。何異此門。故為揀之。謂一向說入道人信等五根利鈍。今通明善惡染淨三性三重種性。不說信進等。揀故不同也。
▲疏知即時下。三業用也。論云。知眾生如是性如是欲。從是處來。可度不可度。定不定。必不必。行何行。生何處。在何地。云云今世可度。後世可度。即時可度。異時可度。是人佛能度。是人聲聞能度。是人必可度。是人必不可度。注略廣等者。略說可度。廣說可度。讚歎可度。折伏可度。將迎可度。棄捨可度。注云云者。次云。細法麤法苦切語可度。輭語可度。
疏七知下一切至處道智力也。論云。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各知諸道。(即注云。善惡無漏行是也)至處。(即注云五道涅槃是也。有漏行至五道處無漏行至涅槃處也)佛悉徧知。名第七力。
疏八知下。宿命無礙。智力也。注過去等者。釋宿住名。凡但等者。論云。宿命有三。有通。有明。有力。凡夫人但有通。聲聞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所以者何。凡夫人。(得五通者)但知宿命所經。不知業因緣相續。以是故。凡夫人但有通。無有明。聲聞人。知集諦故。了了知業因緣相續生。以是故。聲聞人亦有通。亦有明。若佛弟子。先凡夫人時。得宿命智。入見諦道中。知集因緣。第八無漏心。得斷見故。通變為明。所以者何。明名見根本。若佛弟子。先得聖道。後宿命智生。亦知集因緣力故。通變為明。佛用是明。知[A13]己身及眾生無量無邊世中宿命因緣。所更種種。悉徧知。是為力。
▲注前知下。揀濫也。論云。知乃至百千世劫初劫盡。我在彼眾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壽命長短。彼中死。是間生。(是者此也)是間死。還生是間。此間名姓飲食苦樂壽命長短。名八力也。
疏九知下。天眼無礙智力也。佛天眼淨過諸天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隨善道。若隨惡道。如是隨業因緣受報云云。論云。佛用天眼。見眾生死處。凡夫人。用是天眼。極多見四天下。聲聞人。極多傍見小千世界。上下亦徧見。問曰。大梵王。亦能見千世界。有等異。答曰。大梵王。自於千世界中。立則徧見。若在邊立。則不見餘處。聲聞人則不爾。在所住處。常見千世界。辟支佛見百千世界。諸佛見無量無邊諸世界。凡夫人天眼智。是通而非明。亦如是。但見所有事。不能見隨業因緣受生。如宿命中說。復次。聲聞人。用所住三昧心中。入餘三昧。天眼則滅。佛則不爾。心雖入餘三昧。天眼不滅。復次。得天眼人中。最第一者。阿泥慮豆。色界四大造色平頭清淨。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徧頭清淨。是為差別。疏獨此等者。謂依天眼能知生死故。名天眼智力。餘則皆依所知得名。注通明等者。[A14]已如上引。
疏十知下。永斷習氣智力也。論云。佛諸漏盡故。無漏心及智慧解脫。現在中自識知。我生[A15]已盡等。又云。佛知三世中二種因緣。分別籌量。眾生根欲。為盡漏故說法。是漏盡力。復次。佛以智慧。斷一切眾生煩惱。其智亦不鈍。不減。譬如熱鐵丸著少綿上。雖燒此綿。而火熱勢不。減佛智慧亦如是。燒一切煩惱。智力亦不滅。復次。聲聞但知自盡漏。諸佛自知盡漏。亦知盡他人漏。如淨經中說。論最後結云。是十力皆以無礙解脫為增上。問曰。若是十力。獨是佛事。弟子今世無人能得佛。何以故說。答斷人十力中疑故。無智人令心決定堅固故。令四眾歡喜言我等大師獨有如是力。問佛何自讚。答。譬如好賈客導師見諸惡賊誑諸賈客示以非道。導師愍念故。語眾賈客。我是實語人。汝莫信誑惑者。又如諸弊醫等誑諸病人。良醫愍之。語眾病人。我有良藥。能除汝病。莫信欺誑以自苦用。復次佛功德深遠。若佛不自說。無有知者。為眾生少說。所益甚多。以是故。佛不自說是十力。
疏然佛下。四總相料簡。文二。一隱無量而說十。二於一中而說十。初者如華嚴說。佛所知之境。不可說不可說塵數。列於經文者數亦百千。如書一微塵中一念所見之法。不可說剎塵劫中說不能盡。十力智中。何處收之。且十地菩薩所知之法。此十力中。[A16]已不可述。況十地菩薩。却比佛智。大地一塊之土。故知且對三乘聖人。及為對所度眾生之機。而說十也。故論云。問云。佛有無量力。何以故。但說十力。答云云(依疏)此中注者。即是論次足辨其事別釋之文也。但廣略之異。具云。以是處不是處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是可度。是不可度。以業報智力。分別籌量。是人業障。是人報障。是人無障。餘皆例如此也。最後結云。佛用十力。度脫眾生。審諦不錯。皆得具足。
▲疏又初力下。二於一中而說十也。論云。是處不是處力。總攝九力。為欲度眾生故。於初力中。分別說九種。評曰。前則捨多境。但從十境。此則展一數而為十數。故知諸佛智力。唯有一多兩義。欲向人說。唯有總別二門。其兩義者。一者唯一實相智。理智不分。體用無二。二者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智力。總者。但云一切是不是世出世。無有不知。即了故。名一切種智。別者。即須依華嚴。上本中本經。十佛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乃至四大海水。為墨書寫。百千萬億分中。不得其一。將如是經。方說得佛所知法。今標初力。是其總意。至於別者。即捨無量。唯應機說十也。約智論說。十力[A17]已終。余又廣辨。十力次第。諸教先後。及從第三力後。再以瑜伽論及華嚴疏意。次釋一徧。以被上根。久學之人。尋之以廣知解。並在補闕卷中。
疏四無畏者。成實論云。一切智一切漏盡。能說障道及盡苦道。若有人來。如法問難。我無所畏。初一是前九智力。第二是漏盡智力。復答他具足文中四。一正辨二辨益。三辨次第。四揀十力。初中。即為四段。一正知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出離無畏。初中。正是薩婆若也。(此云一切種智)即無上菩提。(二則涅槃三四則利他)由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佛心豈有他正覺世間。疏謂佛誠下。論中。先顯其相。後方結云一無畏也等。論初便云。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云云。下當具引。若論文。則每一無畏之初。皆有此言。注[A18]成實下。論指五義故。所言無畏。論具云。佛說二諦。故不可壞。凡夫無智。亦不與諍。又佛不與世諍。世間謂有。佛亦說有。世間謂無。佛亦說無。以其無諍故不可壞。又真實論故不可壞。又不但隨語。皆自知故。疏中。唯四者不與世諍之中。含於不與無智諍也。釋曰。五者。一不住真俗故。若住著即可破。二善巧隨機應之言。無違諍故不可壞。三不與世諍等者。世間言有。佛以即真之俗而應之。世間謂無。佛以即俗之真。而應之。然離真之俗。是妄心所執故。推徵其理。必虧於即真之俗。故佛所說不可破也。四但據實理。非勝負心。只由心無所得故。發言不失。五世人言論。皆是強作道理。佛所說者。如人見青黃說青黃。見長短說長短故。決定不謬。如何可壞。論次結云。故佛告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當自知見自身證行。又言。汝求諸無諂曲者。若我晨說夕得說最得。(此言極要必須別示)疏二盡諸漏及習者。論云。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沙門等云云。
疏一切下。文勢唯上。注[A19]成實[1]言下。文相可知。然障道有其二種。謂若執相。不求真理。則善與不善俱障。若於教理。信解真正。依解修行之人。則一切善法。悉為助道。惡不善法。方為障道。若就小乘聖道。則唯欲為障。說欲障道。方為無畏。疏四說出下。論云。誠哉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隨是道。能盡諸苦。若有沙門。云云。
疏佛作誠言等者。四段之文。皆云。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注釋此者。皆是論於後文自二疏釋之)沙門(出家人)婆羅門。(在家有智人)若天(地天空天)若魔。(六欲)若梵。(梵王及一切色界)若復餘眾。(餘此所餘)如實言。(若以現事若以因緣難)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相名因緣。我不見小小因緣如法能來破我者。以不見故至誠言安立等。)以是故。我得安穩。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畏也等。(以此備文補於注中所引即昭然矣。然從佛作誠言下至此。講者須記。有每說一無畏。必須備引之。此正是無畏之相)今且說此四法。決定無畏者。是疏家攝略大意而引也。問曰。以何事故。說四無所畏。答曰。有人言。佛自稱一切智一切見。世間一切經書伎術智巧。方便甚多無量。若一切眾生。共知一切事。猶尚難。況佛一人。而有一切智。或有是事。有是難。佛時無有畏。而欲斷是疑妄。斷是難故。說四無所畏。餘如補闕所說。問云。何等名無所畏。答云。得無所疑。無所忘難。智慧不却不沒。衣毛不竪。在在法中。如法即作。是無所畏。
▲注初二顯下。二辨益也。論云。初二無畏為自功德具足故。後二無畏為具足利益眾生故。復次。第一第三說智。第二第四說斷。智斷具足故。所為事畢。
▲注文初示下。三辨次第。論中問云。(此文却在揀十力後)是四無所畏中。有何次第。答曰。初無畏中示人知一切法。知一切法故。我漏盡。盡故知障漏盡法。斷是障法故說道。次初無畏。如示藥師一切藥草。第二示一切病滅。第三知禁忌。第四示所應食。復次初無畏中。說一切種智。第二無畏中。說無一切煩惱習。第三無畏中。說法無謬失。第四無畏中。所說事[A20]辦得至涅槃。(三重中。疏唯中間喻說)。
▲疏此望十力下。四揀十力也。此有四對八對。以揀二別。如注所配。今疏中略出四對。謂第一第二第五第六也。餘三四七八。略不明之。今具列之。論具云。問曰。十力皆名四無所畏。亦是智。有何等異。答曰。廣說佛諸功德是力。略說是無畏。復次。能有所作是力。無所疑難是無畏。(上二無疏)智慧集故名力。散諸無明故名無畏。集諸善法故名力。滅諸不善法故名無畏。(上二䟽無)自有智慧故名力。無能壞者故名無畏。智慧猛利是力。堪受問難是無畏。(上二在䟽)集諸智慧是力。智慧外用是無畏。譬如轉輪王七寶成就是力。得是七寶[A21]已周四天下無不降伏。是名無畏。(上二疏無)後更數番問答甚要。然恐初心難記。[A22]已抽入補闕中。有智力者。尋而說之。
疏四無礙智下。文二。初依智度略釋。後約華嚴廣釋。今初。唯全依論。而法義二智。名有先後。論云。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詞無礙智。樂說無礙智。義無礙智者。用名字言語所說事。名諸法相。所謂地堅相。此中地堅相是義。地名字是法。以言語說地是詞。於三種智中。樂說自在是樂說。於此四事中。通達無滯。是名無礙智。濕相水。熱相火。動相風。心思相。五陰無常相。五受陰無常苦空相。一切法無我相。如是等總相別相。分別諸法。亦如是。是名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者。知是義名字堅相名為地。如是等一切名字分別中無滯。是名為法無礙智。所以者何。離名字。義不可得。知義必由於名。以是故。次義有法。問云。義之與名。為合耶。為離耶。若合。各說火時應燒口。若離。說火時應得水。答曰。亦不合亦不離。古人假為立名。以名諸法。後人因是名字。識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是為法。是名字及義。云何令眾生得解。當以言詞分別莊嚴。能令人解。進達無滯。是無辭無礙智。說有道理。開演無盡。亦於諸禪定中。得自在無滯。是名樂說無礙智。釋曰。論以義為體相。以法為名字故。先義後法。又以彼論釋破相經。(大品般若)故但約一切名相法數。推尋觀察。皆不可得。以為實義。義是所宗。故先標也。今疏意。則順諸論及華嚴經。法是標舉。義是顯示。夫欲解義。先須[1]識名。名如前陳。義當後說。又顯宗。法是真實之體。義是法體上差別。道理如下引華嚴中說。故法先義後。餘義則全依論。論次又云。第一第四無礙智在九地中。(見實義及能樂說非彼九地菩薩。則不堪任故也)第二第三無礙智。在欲界及梵天上。(能知名字及以言語說之亦通凡夫故)。
▲疏然華嚴下。二約華嚴廣釋也。彼經云。佛子。菩薩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師。具法師行。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辨。用菩薩言詞。而演說法。此菩薩。常隨四無礙智轉。無暫捨離。(由此。注云初地分得此地任運。任運即是無暫離也。分得者。時有遺忘也。佛地即自然而應故云究竟)何等為四。所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詞無礙智。樂說無礙智。疏說有十種者。具在經文。世親論。判此十段經為十相。前五。是三乘教理。通於染淨。(前四所知。第五能知。前中初三所詮義。第四說相。即是能詮教也)後五。是三乘行果唯淨。(初二通辨諸乘行果。後三別約一乘行果。於中。第八因行。後二果德。於中。第九體。第十因也)今便引經隨釋。(依清涼疏)疏前二境別者。十相差別。殊唯在法義。後二但是說此二故。
△注一自身相者。(能知事法體各殊故。此約總別以分法義也)經云。此菩薩。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相。(色是變礙相受是領納相等)義無礙智。知諸法別相。(色相有十一。乃至識有八種等。後二辨同體義分)詞無礙智。無錯謬說。(論云。想堅固。想者起言所依謂隨自所覺諸法相隨彼彼所化言詞所宣。而說說無錯謬。名為堅固也)樂說無礙智。無斷盡說。(以多異名。次第不息堅固彼義。令他受樂故)此一門是總故。論總釋中。亦依此解。諸家疏論。亦多依此。故此具錄。自下。則但釋初二。初二別故。不釋後二。後二多同故。(故下云詞則說於法義。樂說乃詞中別義也)既不釋義。亦略經文。但引前二而釋也。
△注二同相者。(此以性相而分法義。性相各有因義。故云同想。前顯性之宗。以真實性體為法。以差別為義。意在此也。故與智論不同)經云。復次。以法無礙智。知諸法自性。(諸法同以法無我性為自性)義無礙智。知諸法生滅。(諸法有為法。同以生滅為相。謂觀無常門得入初句法義通名同相者。同無性同生滅故)。
△注三行相者。(三世遷流故。此約現及過未。以分法義。上三皆所詮)此下文略法義字。但自記。上句是法。下句是義。以對經文。自然明解矣。經云。復次。以法無礙智。知現在差別。(現法緣生也。設知過未。亦名現在以三世皆是當世現在故。論云過去未來。彼云世間攝故)義無礙智。知過去未來法差別。(設知現在。亦名過未。以現是過家未來。未來家過。是則當世知名法。達見過未。能知現在名義)。
△注四說相者。(此名數法對前三所證也此約本釋以分法義)經云。復次。法無礙智。知法差別。(修多羅相故但云法)義無礙智。知義差別。(解釋相故所以云義)。
△注五智相者。(前四所知此約能知也約法類以分法義)經云。復次。法無礙智。以法智。知別不異。(現見智也觀如故云現見。謂觀差別同如。故不異)義無礙智。以此智。知差別如實。(比知也此即類也。觀前能觀之智。亦如實故云。類也然所知境。即二諦能知法法此即無礙體從體立名不同前後餘義在別卷中)。
△注六無我相者。(約所離明淨也。此以真俗以分法義)經云。復次法無礙智。知諸法一相不壞。(第一義諦無我故云一相不壞無我故若言我證無我則壞無我以有能所二相故也)義無礙智。知蘊界處諦緣起善巧。(世諦見我。故云蘊等。迷蘊者積聚我迷界者異目我。迷處者欲我計為生門能受入故迷諦緣起者作我。皆明因異有造作故。多是法我今世諦無實。以為對治得入第一義。法無我故名善巧是則蘊等。是菩薩智境所治之)。
△注七乘相者。(此約權實以分法義也。上二通辨諸乘行。後三別約一乘)經云。復次。法無礙智。知一乘平等性。(觀不異也。唯此可事實故)義無礙智。知諸乘差別性。(就被根性有三乘五乘故)。
△注八地相者。(約十地體。以分法義也)經云。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菩薩行。(總[1]〔標〕也何者是耶)智行法行。(能證智行。所證法行。是也何以此二行。名菩薩行)智隨證(以智與如故。此即觀知相即十地智體)義無礙智。知十地分位義差別。(說相也。謂體雖一智。相有十地分位故此分位由心差別故。論云。十地差別謂心而名說相者約口言也)。
△注九佛地相者。(此約真應。以分法義此下二皆果也。此約果體。彼約果用)經云。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一念成正覺。(法身也。即始本無二之法。故云一念成矣)義無礙智。知種種時種種處等各差別。(色身也。隨何劫中。隨何國土。故云時處。隨何等佛身名號。故云差別也)。
△注十住持相者。(果用也。此初能說所說。以分法義)經云。復次。法無礙智。知一切如來語。(隨自意他意自他意語)力。(十力破磨)無所畏(伏外道)不共佛法(異二乘)大慈悲(故常說)辨才(故能說)方便(隨物機)轉法輪(正說)一切智智隨證。(通上語力乃至法輪也。此即覺相)義無礙智。知如來隨八萬四千眾生心行根解差別音聲。(差別相也。知佛隨心種性故。有差別聲教)。
▲疏二則同下。二判詞樂二辨也。皆詞則說於等者。謂詞者。但以言詞說法義二種也。樂說者。但是說法義二種時。安立種種道理。喜樂演說。無斷無盡。注如云詞無錯謬說無斷盡者。此是十相之中。第一自相中文也。如前於引經大文下釋了。以為餘九相之例故。九中更不引經釋也。
十八不共法 注力等二乘有分此無分者。論云。問曰。是三十六法。皆是佛法。何以故。獨以十八為不共。答曰。前十八中。二乘有分。後十八中無分。如舍利弗善通諸法。阿泥盧豆天眼第一。又佛說弟子中師子吼等。
疏一二三等者。謂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也。今意在文略故。都以無失。結之。故側注無失云業。注多劫等者。論具云。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來。持戒清淨故。身口業無失。餘諸阿羅漢。如舍利弗等。多六十劫。又不久習戒故有失。佛無量阿僧祇劫。集諸法清淨戒成就故。常行甚深禪定故。得一切微妙智慧故。善修大悲心故。無有失。注諸罪等者。論云。復次。佛拔諸罪根因緣故無有失。罪根本因緣。有四種。謂貪瞋痴怖畏(及習氣)阿羅漢辟支佛。雖拔罪因緣。習不盡故。或時有失。佛於一切法中。徧滿智慧。常成就故。若不知故有失。如舍利弗與五百比丘遊行。至一空[2]等宿。是時說戒曰。不知內界外界事。白佛言。住處乃至一宿棄捨則無界。又異時。舍利弗。目揵連。將五百比丘還。時高聲大聲故。佛驅遣令出。是為口失。復次。佛一切身口業。隨智慧行。故身無失。口無失。注四念等者。四念處心。長夜善修故。善修甚深禪定。斷欲愛及法愛處故。注心無得失者。論云。若心據怱怱念有忘失。佛心無得失。以是故無失。
疏四無異下。(兼注釋之)佛於一切眾生。無分別。無遠近異想是貴可為說。是賤不可為說。如日出普照萬物。大悲光明。一切憐愍。等度恭敬者不恭敬者。怨親貴賤一切悉等。如客除糞人名尼陀。佛化度之。得大阿羅漢。亦如德護居士火坑無有異想。復次。佛於舍利弗彌勒菩薩等順佛法行不愛。提婆達多富羅那外道六師邪見等亦不憎。是為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熏心故。是眾生中寶。如真金不可令異。注常觀下。論云。復次。佛眼。一日一夜。各三觀一切眾生。誰可度者。無令告時。等觀眾生故。無有異想。注觀彼下。論云。復次。佛觀一切眾生及諸法。從本[A23]已來。至不生不滅。常清淨如涅槃。是名無異想。注入不二者。論云。復次。不二入法門。是諸法實相門。異想即是二法。常行不二入法門。註法即是異相。如是等名無異想。
疏五無不下。(兼注)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盪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得好照。佛心如澄停水。如無風燈。故無不定心。注問佛若下。論問曰。定名從來未到地乃至滅盡定。入此定中。不能起身業口業。佛若常定。無不定心者。云何得遊行諸國。具四威儀。為大眾。種種因緣譬喻說法。如是事。欲界繫心。及梵世不入定。可有是事。答云。無不定心者。有種種義。定名常攝心。善法中住。佛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不失。具名無不定心。注欲界下。論云。復次。欲界中有定。入是定中。可說法。以是故。阿毗曇中說。欲界繫。四聖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無諍三昧。願智。四無礙智。有如是妙功德。佛入欲界中定故。名無不定心。
疏六無[3]界下。(兼注也。下皆准知)眾生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生瞋。樂受生愛。不苦不樂受中生愚痴。是三種受。苦受生苦住苦滅樂。樂受生樂住樂滅苦。不苦不樂受。不知為苦不知為樂。餘人鈍根故。多覺苦受樂受。於不苦不樂受中。不覺不知。而有捨心。是為痴使所使。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覺生時覺住時覺滅時。以是故。言佛無不知[A24]已捨心。問曰。此中何等為捨。不苦不樂即是捨耶。為七覺中捨。四無量心中捨。名為捨。答云。不苦不樂即是捨。二處捨亦是捨。注[1]或捨眾下。論云。復次佛或時捨眾生。入甚深禪定。一月二月。有人疑。佛為度眾生故出世。何以故常入定。佛言。我種種因緣。知故捨。非是無知[A25]已捨。問云。何等是知[A26]已捨因緣。答云。於大眾中疲厭故小息。復次。佛世世常愛遠離行。若菩薩。在母胎。母亦樂遠離行。乃至入涅槃時。在娑羅林雙樹下。長夜樂行遠離。以是故。佛入寂定一心。復次。佛說法[A27]已。常教諸比丘。常坐禪。無令後悔。口之所說。身亦自行。故入禪定。復次。厭惡供養故。知眾生應得度者。入禪定。作化人往度。餘如補闕。
疏七欲下。乃至十二解脫知見。總有六門。一一云無減。注佛知善法等者。論具云。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善法故。故欲無減。修習諸善法。心無厭足。故欲無減。譬如一長老比丘。目闇。自縫僧伽梨。針絍脫。語諸人言。誰樂欲福德者。為我絍針。爾時佛現其前。語言。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汝持針來。是比丘非[2]文文[3]宜見佛光明[4]文識佛音聲。白佛言。佛無量功德海。盡其邊底。云何無厭足。佛告比丘。功德果報甚深。無有如我知恩分者。我雖復盡其邊底。我本以欲心無厭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更無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諸天世人驚悟。佛於功德。尚無厭足。何況餘人。佛為比丘說法。是時肉眼即明。慧眼成就。後有問答。在補闕卷中。
疏八中。注如欲中等者。論云。精進無減者。如欲中說義。即是精進。問曰。若爾者。無有十八不共法。復次。欲以精進。心數法中各別。云何言欲即是精進。答曰。欲為初行。欲增長精進。如佛說一切法欲為根本。欲如人渴欲得飲。精進如因緣方便求飲食。欲為心欲得。精進為成其事。欲屬意業。精進屬三業。欲為內。精進為外。如是等差別。復次。是精進。諸佛所樂。如釋迦牟尼佛。精進力故。超越九劫。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如所說。佛告阿難。汝為諸比丘說法。我背痛小息。爾時世尊。四[5]壁鬱多羅僧。敷下。以僧伽梨。枕頭而臥。是時阿難。說七覺義。至精進覺。佛驚起坐。告阿難。汝讚精進義。阿難言讚。如是至三。佛言。善哉善哉。善修精進。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道。以是義故。佛精進無減。
疏九注失名錯等者。論云。問云。先[A28]已說念無失。今復說念無減。無減無失。有何差別。答曰。失念名錯悞。減名不及。失念名威儀俯仰去來法中。失念無減。名住禪定神通。念過去現在世。通達無礙。問曰。何以故。念無減獨是佛法。答曰。聲聞辟支佛。善修四念處故念牢固。念雖牢固。猶亦減少。礙不通達。如宿命智力中說。聲聞辟支佛。念宿命。極多八萬劫。於廣有減。亦於見諦道中。不能念念分別。佛於念念中。皆分別三相。佛心無有一法過而[6]者。以是故。獨佛有念無減。
疏十中。注三世一切下。論云佛得一切智慧故。慧無減。三世智慧無減故。慧無減。復次。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故。慧無減。復次。譬如蘇油豐饒燈炷清淨光明亦盛。佛亦如是。三昧王等。諸三昧禪定油無減清淨炷。是因緣故。慧光明無量無減。
疏十一中注者。論云。解脫有二種。有為解脫。無為解脫。有為解脫。名無漏智慧相應解脫。無為解脫。名一切煩惱都盡無餘。佛於二解脫無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智慧不大利故。煩惱不悉盡故。智慧有減。佛智慧第一利故。煩惱習永盡無餘故。解脫無減。復次。如漏盡力中說。佛與聲聞。解脫有差別。佛得漏盡力故。解脫無減。二乘無力故有減。
疏十二中。注云言知見者下。論云。問曰。知見者。但言知。何以復言見。答曰。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譬如繩二合為一則牢固。復次如從人讀誦分別籌量是名知。自身得證是名見。譬如耳聞其事猶尚有疑是名知。親自目覩了了無礙是名見。解脫中知見。亦如是差別。餘如補闕疏無減者。(兼注)論曰。問云。佛一切法中無減。何以故。但六事中無減答曰。一切自利他利中。四事能具足。欲求一切善法之根本。精進能行。念能守護。如守門人。善者聽入惡者遮。慧照一切法。斷一切煩惱用是四法。事得成辦。是四法果報。有二種。一者解脫。二者解脫知見。解脫義如先說。解脫知見者用是解脫知見。知是二種解脫相有為無為解脫。知諸解脫相。所謂時解脫。不時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壞解脫。不壞解脫。八解脫。不可思議解脫。無礙解脫等。
疏十三四五中(兼注)論云。佛一切身口意業先知然後隨智慧行。諸佛身口意業。一切行。無不利益眾生。故名先知然後隨智慧行。如經中說。諸佛乃至出息入息。利益眾生。何況身口意業。故作而不利益。諸怨惡眾生。聞佛出入息氣香。皆得信心清淨。愛樂於佛。諸天聞佛氣息香。亦皆捨五欲。發心修善。以是故。身口意業隨智慧行。聲聞辟支佛無是事。心故作善。然後身口業善。意業或時無記。不隨智慧而自生。何況餘人。如憍梵波提比丘。雖得阿羅漢。自食吐而更食。是業不隨智慧。又如摩頭波斯吒比丘。得阿羅漢。跳上梁抨。或壁上樹上。又如畢陵伽婆嗟。罵恒河神。言小婢。如是等身口業。先無智慧。亦不隨智慧行。佛無是事。問曰。若爾者。佛或時身口業。亦似不隨智慧行。何以故。入外道眾生中說法。都無信受者。又復一時在大眾中說法。現胸臆末尼揵子。又復為人疑不見二相故。在大眾中。現舌相陰藏相。又復諸弟子狂愚人。罵提婆達。汝是狂人。死人。飡唾人。佛結戒。八種鉢不應畜。聽比丘用二種鉢。若瓦若鐵。而自用石鉢。有時外道難問。佛默然不答。又佛處處說有我。處處說無我。處處說諸法有。處處說諸法無。如是等身口等。似不隨智慧行。身口業不離意業。意業亦應有不隨智慧行。云何言常隨智慧行。答曰。是事不然。於是諸事。皆先有智慧。然後諸業隨智慧行。何以故。佛入外道眾中。雖知今世不信不受。以種[1]種後世大因緣故。又復為止外道謗言佛自高慢。以是故。自往入其眾中。又外道言。佛自言有大悲。普濟一切。而但自為四眾說法。我等亦是出家求道。而不為說。又如此經。佛性外道眾中說法。不言不信受。佛遙見外道大會高聲論議。欲至餘處。迴往趣之。論議師輩。遙見佛來。自語其眾。汝等皆默。佛是樂寂靜人。見汝等靜默或能來。眾即默然。佛入其眾。說婆羅門三諦。外道眾皆默然。佛作是念。狂人輩。皆為惡魔所覆。是法微妙。乃至無有一人受誡作弟子者。作是念[A29]已。從座而去。是人魔蔽得離。便自念。我等得聞妙法。云何不以自利。即皆往詣佛所。為佛弟子。得道離苦。復次。外道弟子。難其師故。不敢到佛所。是故。佛自入其眾中。眾得聞法。信受堅固。不復難師。得為弟子。或得道跡。如是等有種種智慧因緣。是故往入外道眾。復次。薩遮[2]祇尼揵子。銅鐷絡腹。自誓言。無有人得我難而不流汗破壞者。大象乃至樹木瓦石。聞我難聲。亦皆流汗。作是誓[A30]已。來至佛所。與佛論議。佛質問之。皆不得答。流行淹地。舉體如漬。佛告尼揵。汝先誓言。無有有聞我難者而不流汗。汝今流汗淹地。汝誠觀佛見有汗相不。佛時脫鬱多羅僧。示之言。汗在何處。復次。有人。或有頭汗身不汗者。佛頭雖不汗。身必有汗。以是故。佛脫鬱多羅僧。示其身。因是外道大得信向。皆入佛法中。是智慧因緣。身業隨行。佛現舌相陰藏相者。有人疑佛身二相。而是人應得道。疑故不得。以是故現二相。出舌覆面。舌雖大。還入口中。而亦無妨。見者疑斷。有人見出舌相。若生輕慢心。出舌如小兒相。見還入口說法無妨。便起恭敬。歎未曾有。有人疑佛陰藏不現。爾時世尊化作寶象寶馬。指示之言。陰藏相不現正如是。有人言。佛出陰藏相。但示一人。斷其疑故。論議師輩言。佛大慈悲心。若有人見佛陰藏相。能集善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及能大歡喜信敬心生者。皆令得見斷其疑心。除是皆不得見。佛以大悲。為度眾生故。從三種覆生。暫現如電光。是眾生[3]妄見[A31]已。信佛有大悲心。實於我法。不取不著。如是等因緣故現二相。非戲。非無羞。佛苦切語諸比丘汝狂愚人者。苦切語有二種。一者垢心瞋罵。二者憐愍眾生。欲教化故。離欲人。無有垢心瞋罵。何況佛。[4]佛憐愍教化故。有苦切語。有眾生輭語善教不入道撿。要須苦切麤教乃得入法。如良馬見鞭影便去。鈍驢得痛手乃行。亦如有瘡得輭藥唾吮便差。有瘡刀破出其惡[5]害塗以惡藥乃愈者。復次。佛若言狂愚人。是輭語實語。所以者何。三毒發故。名為狂愚。云云。有人得苦切語。便歡喜言親愛我。云云。注前三下。論云。問初說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今復說身口意業隨智慧行。義有何差別。答曰。先三種無失不說因緣。今說因緣隨智慧行故不失。若先不籌量。而起身口意業。則有失。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業。故無失。復次。成就三種淨業三種寂靜業三不護業。有人疑言。佛何因緣。成就如是業。以是故。佛言。我一切身口意業。先以智慧。然後隨智慧行。
疏十六七八中。(兼注)論云。此三種智慧。於三世通達無礙故。三業隨智慧行。(將此義釋前文)問曰。過去諸法。[A32]已滅[A33]已盡。無所復有。未來世諸法。今不來不生。未和合。現在乃至一念中。無住時。云何能知三世通達無礙。答曰。佛說過去未來現在通達無礙。此言豈虗。復次。若無過去未來。但有現在一念頃佛亦不得成就無量功德如十種智具十力。是故亦不得一心有十智。若爾者。佛亦不得具足十方。以是因緣故。知有過去未來。問云。若過去未來現在皆有者。何等是無。佛說四諦。苦諦觀無常等相。無常名生滅敗壞不可得。若過去法今實有。不名為無敗壞不可得。注問若三下。論云。復次。若過去未來現在皆有者。便墮常。何以故。是法在未來世中。定有轉來現在。從現在轉入過去。如人從一房入一房。不名失人。答曰。若不失有何咎。問曰。若無無常。無罪。無福。無生。無死。無縛。無解。罪名殺等十不善道。若無無常。無殺等罪。如分別邪見中說。力在身七分中過。無所惱害。福名不殺等十善道。無常名分別生死。若無無常。亦無生死。亦無縛亦無解。如是等無量過咎。答曰。諸法三世。各各有相。過去法有過去相。未來法有未來相。現在法有現在相。若過去未來有現在相者。應有是難。而今過去未來現在。各自在相。注又若無過下。論云。復次。若實無過去[1]來。亦無出家律儀。所以者何。若現在惡心中住。過去復無我。是為非比丘。又賢聖人。心在世俗中。是時應當是凡夫。無過去未來現在道故。[2]如是亦無五逆等諸罪。是凡夫無過去業諸罪。所以者何。是五逆罪業[A34]已過去。及死時入地獄。是五逆罪未來。無業故無報。現在身不為逆罪。若無過去則無逆罪。若無逆罪。何有餘罪。福亦如是。若無罪福。是為邪見。與禽獸無異。注又我不下。論云。復次。我不說過去未來如現在相有。我說。過去雖滅。可生憶想。能生心心數法。如昨日火滅今日可生想憶念。不可以憶想念故火便有。若見積薪。知當然火。眾生心想念明日火。如過去火。不可以今心念火火便有。未來世事亦如是。現在心雖一念時不住。相續生故。能知諸法。內以現在意為因。外以諸法為緣。是因緣中。生意識。用意識自在。知過去未來現在法。但不自知現在心心數法。餘者悉知。問曰般若波羅蜜如相品中。三世一相。所謂無相。云何言佛智慧知三世。通達無礙。答曰。諸佛有二種說法。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若說三世諸法通達無礙。是分別說。若說三世一相無相。是說畢竟空。復次非一切智人。於一切智人。於三世中。智慧有礙。乃至觀世音文殊師利彌勒舍利弗等諸賢聖。於三世中。智慧皆有礙。以是因緣故。說佛智慧於三世中通達無礙。不為空事故說。
疏問無見頂下。此是以義用論。非論本文。論中因破小乘宗。別說十八不共法。云無見頂相。足下柔輭。眾生遇即時得樂。又說得神通。轉眾生心。如入城時。現神變力等故。論中破云。如是十八不共。非三藏中說。(三藏即小乘教也。意云佛說小乘時。不作是說也)亦諸餘經所不說。以有人求索是法故。諸聲聞論議師輩。處處撰集。讚佛功德。如言無失慧無減念不失。皆於摩訶衍十八不共法中。所以作論議。雖有無見頂足下柔輭。如是甚多。不應在十八不共法中。不共法皆以智慧為義。佛身力如十萬白香象力。及神通力等皆不說。以是故。當知十八不共法中。但說智慧功德等。不說自然果報法。復次。是十八不共法。阿毗曇。分別五陰攝。身口無失身口隨智慧行。是色陰攝。無量異想。是想陰攝。無不定心。是識陰攝。餘者行陰攝。皆在四禪中。佛四禪中。得道能涅槃故。有人言。四色不共法。色界欲界中攝。餘九地中攝。皆是善。皆是無漏法。四色法二緣生。因緣增上緣。餘殘四緣生。四無緣。十四有緣。四隨心行不與心相應。十三與心相應亦隨心行。一不與相應亦不隨心行。如是等種種。阿毗曇分別說。初如是分別。入般若波羅蜜諸法實相中。盡皆一相。所謂無相。入佛心中。皆一寂滅相。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第八(之上)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第八(之下)
三十七助道章。
一釋名中。云正因類者。謂此助道因。是正道因之派類也。又亦因為果類。則菩提之流類也。故次云。亦云菩提分。菩提分亦因義。謂通是三乘因故。俱舍云。覺謂盡無生。順此故名分。釋曰。覺者無明睡眠皆永斷故。盡無生智。為此覺體。此三十七修趣菩提。名菩提分。故云分亦因義。
疏總謂下。文二。一明大小通局有異。言大乘道品無量者。不唯三十七也。故涅槃云。三十七品為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阿僧祇道品。為大涅槃因。華嚴五地中。亦說無量道品。又離世間品。亦說道及助道。皆各無量。
▲疏若准智論但三十七下。二明法一心異。言三十七無所不攝者。則前說無量道品。亦在其中。但心行大小不同耳。故淨名云。道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又淨名示病。大眾來問。因以身疾病。廣為說身無常等。結云。此可患厭。當樂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乃至從三十七道品生。則道品是法身因。又大集經中。若菩薩寶炬陀羅尼(寶具諸德故炬能破闇攝一切法名陀羅尼。豈是小也)涅槃經云。諸佛平等。猶如虗空。一切眾生同共有之。若能修八聖道者。則得明見。據上諸文。則三十七攝無量道品也。注如四諦有無量相者。又暗引涅槃經為例也。謂迦葉白佛言。世尊。佛昔一時。在恒河岸尸首林中。爾時。如來取少樹葉。告諸比丘。我今手中葉多。一切大地一切草木葉多。諸比丘言。世尊。一切大地草木葉多。不可稱計。如來所捉少不足言。諸比丘。我所覺了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為諸眾生所宣說者。如手中葉。世尊。爾時說如是所了無量諸法。若入四諦。則為[A35]已說。若不入者應有五諦。佛讚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問。則能利益安隱快樂無量眾生。善男子。如是諸法。悉[A36]已攝在四聖諦中。下云。智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善男子。知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無量相。悉皆是苦。非是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廣說云云。
疏七類者。一對治顛倒道。(四念)二斷諸懈怠道。(四勤)三引發神通道。(四神足)四現觀方便道。(五根)五親近現觀道。(五力)六現觀自體道。(七覺)七現觀後起道。(八正道)故俱舍云。七覺八道支。一向是無漏。三四五根力。皆通於二種。則非見道之前別有修也。此七次者。若聞法[A37]已。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修故攝心調柔。故信等成[1]根增為力。次七覺分別八正正行。有時八正。有前則未辨名道覺。
三出體中云。但以十法為體者。俱舍賢聖品云。此實事唯十。謂慧勤定信念喜捨輕安及戒尋為體。釋曰。尋即此中思惟。言信二者。一信根。二信力也。言進八者。即四正勤為四。五進根。六進力。七精進覺支。八正精進也。言念四者。一念根。二念力。三念覺支。四正念也。言戒三者。即八正中。正語正業正命也。言定慧各八者。定謂四神足為四。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覺支。八正定也。慧謂四念處為四。四念以慧為體。隣近名念故。五慧根。六慧力。七擇法覺支。八正見。見即慧故。輕安喜捨思惟各一者。即是四也。怗前總成三十七菩提。若更速束此十。以三為蘊體。謂戒是無畏表色。喜支是受。餘皆行蘊。若就五類法中。但二為體謂色及心所。若取助伴。則通五蘊。若取所緣。通一切法。廣如智論二十一二及五十三。瑜伽二十八九及四十五。雜集第十等辨。
四明行相中七。今當第一四念處也。文中又二。一權教。二實教。前中二。初總釋。後別釋。今初也。雜集論云。一切[2]并分法。皆由五門而建立。一所緣。二自體。三助併。四修習。五修果。疏初中四念者。七門之初也。身受心法者即是所緣也。念慧者即身體也。下引華嚴修身觀等。即是修習觀。四顛倒趣入四諦身等。離繫即為其果。助伴可知。疏由念得住者。瑜伽云。若於此位。即是身等。若由此住。即是念慧。然此身等四。前即三蘊。而合想行為法。念者為用。明我所依事。(計我依止有限身故)我受用事。(受用苦樂)我自體事。(所了境相)我染淨事。(由貪等染淨由信等清淨)是故。最初為正觀察真實事相故。建立此四種事。為所緣境。疏從麤至細者。色身最麤。受領外境。望身次麤。心復為次。不約境故。法最為細。攝涅槃故。麤者易治。故云從麤至細教對治故。如下引智論明其次第。是也。注先重後輕者。謂常倒最重。由計心王而為常故。生邪見故。無因無果無善無惡故。最為重。樂次輕前。但妄計苦樂。不必邪見。執樂常等。生過淺故。次於想行。(法也)計有主宰。主宰不礙有修行故。此復次輕。計身為淨。但生妄貪。無大過故。故為最輕。
▲疏初觀身者下。二別釋也。文三。一唯小。二唯大。三雙顯。今初也。言種子等。序分[A38]已釋。疏苦苦等者。苦受苦苦。樂受壞苦。捨受行苦。故注云此配三受。疏五蘊法皆不自在者。五是計義處也。亦但屬想行二蘊。不自在也。破此四倒。行四正行。開實相門。然此四處皆容各起四倒。從多計說。各語其一。
△疏又如實下。二唯約大乘也。治倒及引證。文皆可知。
△疏然觀下。三雙顯也。注智論者。彼云乃至不念身受心法。(略世諦文。故云乃至)瑜伽者。彼論四十五云。菩薩於聲聞道品。如實了知。如聲聞地。云何大乘。如實了知。謂勝義修及世俗修。世俗修者。即觀不淨等。多同小乘。但知緣假。不許其實。即為異耳。勝義修者。謂離相性。大集般若。皆性相雙觀。恐繁不引。但以法性。唯破四倒。多約性相雙修而說。故中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非我。諸法實相中。無我無非我。亦應云。諸佛或說常。或說於無常。諸法實相中。無常無無常。(樂淨亦爾)疏唯是菩薩者。如上唯約大乘中所引經也。
疏既除下。第二約實教也。文六。一躡前總標。二別別釋身念。三例餘三念。四結釋總名。五指實中權。六總結圓了。今初也。疏成八行者。然有三意。一謂取著生死無常涅槃常等。亦是八倒。無念而知生死無常涅槃常等。即是八行。二謂計於生死若常無常等。皆成顛倒。故為八倒。則非常非無常等。而為八行。三謂生死常等佛無常等。即成八倒。若謂生死無常等佛法常等。即成八行。依第三意。即雙照常無常故。經引二意。常與無常。不捨離。依前二意。雙遮常等。云云(亦如四地說)疏涅槃雙樹下。引事證成。謂如來涅槃之處。四面各有一雙娑羅之樹。亦名沙羅林。此云堅固。法瑤云。風霜不能改。四時莫能還。以況法身金剛之質。老死不能變。念念不能易。常樂之相也。言四雙者。第三十云。善男子。東方雙者。破於無常。以成於常。乃至北方雙者。破於不淨。以得於淨。釋曰。既云乃至者。應言。南方雙者。破苦得樂。西方雙者。破於無我。以得於我。又闍維經云。東方一雙。在於佛後。西方一雙在於佛前。南方一雙在於佛足。北方一雙在於佛首。入涅槃[A39]已。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亦合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來。其樹慘然。皆悉變白。第一經云。爾時。娑羅雙樹林。忽然變白。猶如白鶴。(阿含第四云云)然經文說樹。無枯榮之言。表法之中。則有常無常等。案天台之釋云。有枯榮。既表常等。或以義求。或別有據。案僧[1]亳云。樹高五丈許。上合下離。其華甚白。其實如瓶。香果具足。今以二樹鮮榮二樹枯悴。明法不偏。釋曰。然未知所據。理甚昭彰。故以一枯表世間無常。一榮表涅槃常等。人不究之。但見於事。不知如來辨此徵祥以表八行遣於八倒。
▲疏謂法性之色下。二別釋身念也。謂大品。明以一切種修四念處。云何一切種修。應觀此身之色法性緣生故。一色一切色。(大品云。一切諸趣色。即一切皆色)緣生即空故。一切色一色。(但一性空之色)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雙照一及一切。亦非色非不色。雙照色不色。身念既爾。餘三亦然。(別卷具釋)云何枯榮表此念處。謂法性之色等。具如疏說。於中有二。一舉所治之病。二今觀色下。明能治法藥。言假智常淨者。由假之觀中。分別名相。知凡之淨。雖計為淨。二乘謂實。妄謂不淨。今依佛慧。如螺髻見。故云常淨。
▲疏餘三類此者。三倒餘三念也。
▲疏是則法藥下。四結釋總名也。今是法性之四。[2]四皆破八倒。故云法藥。稱性觀智。方稱為念。四念處皆具三諦。一一圓融。
▲疏然華嚴下。五引實中權也。言皆有三者。瑜伽云。內自有情色為內身。外非情色為外身。他有情數為內外身。初即自身我受受故。次即資具等。我所受故。後即眷屬妻子彼我我受我所愛故。智論亦云。破三種邪行故。有人著內情多捨妻財。以全身命。有人著外情多貪財。喪軀為妻捨命。有人二俱著。破此三邪。成三正行。此約三人。對治各別。若約一人起觀始終。謂先觀自身。求淨等不可得。或當外有。次便觀外。復不可得。便生疑云。我觀內時。於外[1]惑錯次內外俱觀。亦不可得。疏觀內身循身觀者。智論云。尋隨觀察。然循有二義。一尋義。五種不淨偏尋求故。二隨義。謂雖瞑目了見身之影像。隨順本質相似性故。前標內身。即是本質。今云循身。即是影像。故雜集云。云何循身觀。由隨觀分別影像身與本質身。平等隨觀於身境隨身相似性故。名於身循身觀。疏勤勇念知者。顯修之儀。以貪等世事無始惡習離之甚難。過於世間慈父離於孝子。故須精進方能除遣。念即明記不忘。知則決斷無疑。疏除世間貪憂者。即觀之果。有所離故。觀身不淨。本為治貪。行者既離五欲世樂。未得定樂。或時生愛。如魚樂水。常求樂事。還念本欲。多生此二。故偏遣之。又貪為五蓋之首。貪除則五蓋盡去。如破竹於初節。憂即五受之中。偏能障定。如滅惡賊。先除[A40]己害。故偏說之。疏等者。等於受心法。義如觀身。但故改身字。為受字也。
▲疏然深觀下。六總結圓了。
疏四正勤下。疏文有四。一來意。二出體。三釋名。四行相。今初。躡前法喻雙辨。若瑜伽。但云如是於四念住串習行故。[A41]已能除遣麤重顛倒。[A42]已能了達不善法。從此無間。於未生善法為不生故等。
▲疏精進為體故總名勤者。躡前出體之勢。便釋名也。即善十一中勤也。唯識云。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勇表精進。簡諸染法。悍表精純。簡淨無記。即顯精進唯善性攝。釋曰。勇明念念高勝。非如染法設雖增長望諸善品皆名為退不得名進。悍表精純。不同無覆無記之淨也。疏異外道下。釋正字也。疏雖是下。精四字也。
▲疏前二勤下。行相也。於中三。初束四為二。不出惡止善行。二二惡二善下。明所緣境。三前中未生下。簡四別相。言未生之惡遏令不生者。遏者止也。故瑜伽云。若未和合未現前。名未生。為令不生發起希願故。當令彼一切皆不復生。疏[A43]已生之惡者。瑜伽云。[A44]已和合[A45]已現前。名[A46]已生。先[A47]已和合。為令斷故。發起希願。我當於彼一切皆不忍受。斷滅除遣。釋曰。只令不續。即斷滅除遣故。遠公云。[A48]已起謝往。云何可除。此乃斷於[A49]已生種類。在未來者。令不相續。非謂斷於起[A50]已滅者。疏後二未生善令生者。瑜伽云。謂於未得未現前所有善。為法欲令得。令現在前。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獲得欲。求現在前。疏[A51]已生令廣者。瑜伽云。謂[A52]已獲得[A53]已現在前所有善法。於此善法。[A54]已得不共。[A55]已得不退。依是說言為欲令住。於此善法。明了現前。無暗鈍性。依是說言令不忘失。於此善法。[A56]已得現前。數數修習。成滿究竟。依是說言令修圓滿。遠公亦云。[A57]已生謝往。云何可崇。此亦崇彼[A58]已生種類。在未來者。令其續起。上云圓滿。即是種類。亦名四正斷。後三是修。而言斷者。善是斷處。正修斷處者。斷懈怠故。故瑜伽云。一律儀斷。二者斷斷。意明斷也。絕不生色。三修習斷。四防護斷。斷懈怠故。由修習為能斷也。然其善惡。有通。有別。別正取前念處觀中懈怠五蓋等。以為不善。其能對治。為所生善。約大乘說。勤觀法性。除實相之外皆名為惡。此則實教修正斷意。亦應云。若有可斷。不名真斷。無斷之斷則無所不斷。無勤之勤方名正勤。故法句經云。若起諸斷精進。是妄非精進。若能無有妄。精進無有涯。
疏四神足者。文六。一釋別名。二來意。三釋總名。四所緣。五出體。六助伴。今初。疏欲者。瑜伽云。謂純生樂欲。於諸不善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能害現行。故名欲定。(瑜伽意云。欲於不善因緣對治。審正思察。起心一境住念。於諸善法因緣。以能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云云如上引)疏勤者。謂自策自勵。發勤精進。以斷二惡修二善故。疏心者。謂專心守護即名為心。此是加行。得心一境性。故名為定。雜集云。心三摩地者。謂由先修定力觸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於前數修定力。令彼種子功能增長。由種子力。令心任運。於三摩地。隨順轉變。由此束心。至一境性。(此明由道種子。其心任運趣定。即為加行)疏觀者。如注所釋。謂先聞正法。故於定時。能正簡擇。不同凡夫外道定也。
▲疏以勤過下。二來意也。
▲疏神即下。三釋總名也。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還。騰躍勇徤。能得能證世間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此舉喻也。法合之文即疏中由出世法等是也。以世勝法喻出世勝法矣)。
▲疏神足所下。四所緣也。
▲疏神足自體即三摩地者。五出體也。
▲疏欲勤下。六助伴也。即是辨相。文四。一標指。但標四者。此四觀能助故。若通明助伴也。[A59]已見念處之文。(引雜集三十七五門是也)。
△疏由欲增上力者。二結成定名。言皆從加行受名者。受別名也。即以因名果。若四皆名定。則因從果稱。
△疏此四加行下。三彰其所因。因前正勤生故。華嚴前云欲生。此名欲定。前云勤精進。此為勤定。發心正斷下。彼論於前發心中。開出策心持心故。成此心觀二定故。故此云以發心中持心等也。
△疏是以隨下。四總結。上來三四展轉相攝。
疏五根者。四現觀方便道也。既屬忍位。忍可諦理。修印順定。故為方便。亦即所緣故。論云。五根所緣境者。謂四聖諦理觀方便所作此行故。文中三。一正。然雜集論。皆相攝。釋云信為上首。能起餘四。精進根者。既於諦。生忍可也。為覺悟故。起精進行修習。念根。於諦教精進[A60]已起不忘失行修習。定根。於諸諦既繫念[A61]已起心一境性行修習。慧根者。[A62]已於諸諦。心既得定。起簡擇行修習。
▲疏然始入下。二通妨難。妨難云。始入佛法。即有信心。云何[1]互此方明信也。次云未有定慧下。通也。三科者。即前三四也。故瑜伽云。由如是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所有瑜伽故。於大師弟子所證。深生勝解。能生淨信增上義故。說名信根。復應問言。信由三科。信不可拔。餘四云何復不可拔。答餘四前修。至此成根。於理何失。
▲疏若依位者下。三明其果也。雜集云。五根修果者。謂能速發諦現觀。由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見道故。又能修治燸頂。引發忍世第一法。即現此身[A63]已入順決擇分位故。
疏五力者。一不為他動。二能伏於他。二義名力。瑜伽二十九云。若復了知前後所證。而有差別。隨此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深勝解力。難伏制故。說名為力。誰不能伏。答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諸沙門婆羅門。若餘世間。無有如法能引奪者。諸煩惱縛亦不能伏。故名難伏。此為上首。[2]此為上首此為前行。餘精進等亦名為力。疏又能損減者。暗引雜集論云。所說果者。謂能損減不信等障故。勝過於前。雖與五根所緣境[3]果自體等相似。然不可屈伏等。義有差別。故云力也。今疏即此論文也。疏智度論下。以果釋力。然依雜集。即現觀親近。義通大小。今約菩薩故。得無生忍。若初地見道。攝無生者。亦是現觀也。
疏七覺者。文七。一釋名。注釋之文皆依雜集。今圖易見故。便於列名下注之。
▲疏若依位說者。二出總體。釋成覺義。是釋通名故。瑜伽云。諸[A64]已證入正性離生補持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即釋名意也。亦即所緣故。雜集云。七覺所緣者。謂四聖諦如實性。如實性者。即勝義清淨所緣故。疏云覺自性。覺自性者。即四諦如實性覺。即上如實覺慧之用。以所觀境。成能覺義。亦如能觀。顯所觀境。二義相成。
▲疏然七皆自體下。三出別體。然上約如實總體。今辨隨相別體。謂七於心所。各別有體。以覺統餘故。擇法一支。以為覺體。餘六皆分順成覺義。謂七各一法為性。念定擇法。即別境中三。擇即慧故。精進輕安捨。即善十一中三。喜即受蘊。受即徧行五攝。
▲疏總收七覺下。四會通相攝。念通定慧者。別境定慧故。四念是慧。須得念故。神足是定。心定須念。方守境故。疏雖是前三下。通妨。謂有問言。既是前三。此何重說。故通云。增故名覺。
▲疏依位所明下。五辨果故。雜集云。覺支修果者。謂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七覺支是見道自體故。瑜伽云。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有覺見道諦跡。[A65]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唯餘修道所斷煩惱。
▲疏又雖一剎那下。六分位。謂雖見道迅速。有十五心義。則一剎那。七法俱起。七雖俱起。功能不同。不可言一。如七味香。擣篩和合。焚如麻子。七香齊發。念除妄下。別示異相。
▲疏大乘七覺下。七理觀釋也。即華嚴四地。疏約頓門禪意也。不念諸法。即是念覺故。昔人云。真如無念。非念法能階。實相無生。豈生心能到。無念念者則念真如。無生生者。生乎實相。故起信論云。若知離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又般若云。不念一切法。則念般若波羅蜜等。餘可虗求。
疏八正道者。即現觀後起道也。為斷修道諸煩惱故。即雜集五門中。所緣境也。故彼論云。八正所緣者。謂即後時四聖諦如實性。由見道後所緣境界。即前所見諸諦如實性為體。文四。一釋名體。瑜伽云。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攝行疎正道。答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八支自體即正見等。故不別出。今所注釋者。全是雜集論文。瑜伽文廣。意亦不殊。其正字下。注云。通八者。謂正思正語正業等。疏正見者。瑜伽云。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若覺若得。彼[A66]已以慧安立。如證而覺。總略此二。合名正見。(所得是一。安立是二。即二見道。合名正見)疏正精進者。瑜伽云。依止正見及正思惟正語業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進出離勇猛勢力發起。策勵其心。相續無間。今據雜集意。但顯功能。不顯其相。疏正念者。瑜伽云。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所攝正念及與正定。
▲疏若能如上下。二辨果。言分別誨示等者。雜集云。道支修果者。謂分別誨示他。令他信。煩惱障隨煩惱障[1]隨煩惱障淨。最勝功能障淨故。
▲疏然其八中下。三類攝。即瑜伽意。以戒定慧三流類攝之。先攝為三學。後定慧大同下。對簡同異。異唯在戒故。瑜伽云。問何故此名聖所受戒。答以諸聖者聖善正子。長時愛樂欣慕悅意。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由彼長時。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故獲得時名聖所受戒。既獲得[A67]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等。
▲疏上之七類下。四法喻總顯三十七也。初法後喻。在文可知。婆沙智論皆有此文。並以樹況道品。故名道樹。疏三身等者。身謂法報化。智謂大圓等。眼謂肉天慧法佛。通謂如意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盡。地謂十地。度謂十度六度。果向謂須陀洹等各四。緣謂十二緣。諦謂四諦。處即十遍處。定即八定九次第定。等者等於餘所不說無漏一切功德也。
疏八萬下。三總結。文五。一標結數。二釋總持。三配科段。四彰染淨。五通伏難。今初又四。初云然法門下。標意也。
△疏然其所下。二釋所治也。言古來釋云者。華嚴疏中及諸疏中及諸疏論。皆作此說。計算[2]合數。付在說人。今但略指法體。言根本十者。貪等五鈍使。身見等五利使也。一惑力者。如貪好女時。厭賤其惡。厭即瞋義。賤則慢義。必由癡故。餘疑及見等皆類此知。分為九品等者。煩惱有輕重也。於內外境起者。將此多惑。觸境現行。迷四諦者。不識世間集因苦果出世道因滅果也。依三毒等分者。一切眾生。有貪偏多。餘二少者。瞋癡亦爾。有三毒皆等者。此四類人。皆各具前二萬一千。故成八萬四千也。問初指根本煩惱。[A68]已說貪等。今云何重說。答前通指一切有情。無始[A69]已來。以無明為本故。皆具此惑。今則論一期一世現起輕重。故非重也。注更有二說者。在別卷中敘之。然講時亦不用引說。
△疏一一對翻下。三釋成能治。謂本由迷淨故染。今悟染本淨。故無加減。故清涼云。遇三毒而三德圓。入一塵而一心淨。又有云六賊變為六神通等。餘如疏引起信論證。上來釋第一大段竟。
▲疏陀羅下。二釋總持也。
▲疏然上從下。三配科段也。
▲疏五段相由下。四彰染淨也。由不覺者對上覺圓明。故名賴耶者。對上顯心清淨也。乃至處界諸有一一翻對本經也。言對治此等者。演說諸教對染修淨證果等行相。今既覺了等者。正判此經稱性真實翻染行相。
▲疏然無漏下。五通伏難。伏難云。經中先說諸佛力無畏等後說道品因等。文豈非倒。故答云。若約人等也。疏據法本末者。據真實法理本來是佛。(此是常性之果。故名本也果也)然多劫迷之。故成垢染。須修習萬行飜於漏染。(漸修也。故云末也。因也)疏亦如下。引證中。言根本等者。論云。若因滅(論以根本無明為因。故生業相轉相境界相)則緣滅。(緣則境界相也。與後六麤為生起之緣故彼䟽云。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麤。今言因滅則緣滅者。彼疏釋云。得對治無明滅時無明所起現識境界亦隨滅也)因滅故不相應心(三細也。細故無四心所相應麤顯之相)滅。(親依無明因生故。無明滅時。亦隨滅也)緣滅故相應心(六麤前四也。其相麤顯是心心所相應之相也)滅。(次四麤親依境界緣生。故境界滅時。亦隨滅也)今引此以證果先因後者。以根本無明滅時。佛果則顯。今既先由無明滅。方得境界等枝末不覺展轉而滅。則果先因後。對治展轉枝末。是萬行因法故。
疏一切實相者。既歷法[A70]已盡故。但是通相攝之。義如疏釋。思之可見。疏皆由自心者。淨名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疏眾生劫等者。法華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火灾壞器時也。事在賢劫章中)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疏螺髻等者。淨名經中。螺髻梵王云。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隨天業識所見故)舍利弗言。(即鶖子也)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隨人業識所見)於是。佛以足指案地。即時三千世界。若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疏況乃下。道理轉諦的也。且如上說。心隨染淨之緣。尚能於染見淨。況心冥真性。染淨俱清淨耶。疏身土依真者。如前引華嚴云。普賢身相如虗空。依真而住非國土。上來正釋此段經文說。疏然上七段[A71]已下。總相。飜對未覺之時妄法生起次第。釋成覺了還相攝為次第也。
疏第二空色下。文三。一正解所言。此當泯絕等者。即真空觀中有四句。前七段。即諸法即空。不待除却諸法故。當第三句空色無礙觀也。今空色俱如。同於覺性。稱性不動故。當第四泯絕無寄觀也。
▲疏然諸法下。二釋疑。疑云。諸法即事。覺性即理。今既二法平等。便當理事無礙。何得科判在真空觀中。故此牒疑詞。類釋云夫理事等。
▲疏乃至下。三釋結例之文。
疏第二理事中。疏言先示觀門者。前[A72]已總科判說故。此但牒之。然觀門須親從口決聽受。難可以文字釋之。釋之即甚繁矣。難為節略故。但與連續本文而[A73]已。下亦准之。注此二門等者。本文云。如全一大海水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迊於大海。而波非大。同時全徧於諸波。而海非異。俱時各迊於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徧一波時。不妨舉體全徧諸波。一波全迊大海時。諸波亦各全徧。互不相礙。思之。問理既全徧一塵。何故非小。既不同塵而小。何得說為全體徧一塵。一塵全迊於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廣大。何得全徧於理性。既成矛楯。義極相違。答理事相望。各非一異。故得全收。而不壞本源。謂先以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與事非異故。真理全體在一塵中。二真理與事非一故。理性體常無邊際。三以非一即是非異故。無邊理性全在一塵。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一塵性無有分限。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與理非異故。一塵全迊於理性。二與理非一故。不壞於塵相。三以非一即是非異故。一小塵迊於無邊真性。四以非異即是非一故。迊無邊理。而塵不大。思之。問無邊理性。全徧一塵時。外諸事法處。為有理性。為無理性。若塵外有理。則非全體徧一塵。若塵外無理。則非全徧一切事。義[1]其相違。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無礙故。故得全在內而全在外。無障無礙。各有四句。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全體在一切事中時。不礙全體在一塵處。是故在外即在內。二全體在一塵中時。不礙全在餘事處。是故在內即在外。三以無二之性。各全體在一切中。是故亦在內亦在外。四以無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內非外。前三句。明與一切法非異。此之一句。明非一。良為非一非異故。內外無礙。次就事四句者。一一塵全徧於理時。不礙一切事法亦全迊。是故在內即在外。二一切法各迊理時。不礙一塵亦全迊。是故在外即在內。三以諸法同時各迊故。是故全內亦全外。無有障礙。四以諸事各不壞故。彼此相望。非內非外。思之。疏三依理成事等者。文云。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立故。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四事能顯理者。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虗而理實。以事虗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五以理奪事者。謂事既攬理。遂令事相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以離真理外無片事可得故。六事能隱理者。謂真理隨緣。成諸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隱理不現也。經云。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故令眾生現時法身不現。七真理即事者。謂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無我真理故。事必依理虗無體故。是故。此理舉體皆事。方為真理。八事法即理者。謂緣起事法。必無自性。無自性故[2]舉即真。故說眾生即如。不待滅也。九真理非事者。謂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異故。實非虗故。所依非能依故。十事法非理者。謂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異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舉體全理。而事相宛然。注同一緣等者。前前必具後後。後後亦具前前。方成無礙義也。理望事者。三成五壞七即九離。事望理者。六隱四顯八一十異。謂現事必盡。事本虗故。事現理唯隱。理是真實。不可壞故。餘倣此詳之。其初二門。是總是本。故不配之。逆順者。三四七八相成相顯相即是順。五六九十相奪相隱相非是逆。自在等者。即成奪即顯即隱。深思者。超情難見而思也。令觀明現者。成就也。銷經文處。但約觀門義。而詳之即見矣。
疏第三周徧中。文三。一示觀門。二銷經文。三釋所以。初中。云一理如事者。謂全體為事故。如事之多。如事差別。如事顯現。如事變異等也。疏體無不現等者。理體現出。於耳目之境。百千萬種。歷歷炳然齊現。如彼芥瓶。亦如真金。舉體全現。為百千萬種之器。智人見之。全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器。如理無分毫之隱。亦無分毫不事故。次云此則事無別事等也。若言此現但是一理。以智證之。名為現者。何異前理奪事門乎。此是事事無礙門。必非但說一理。請詳之而勿驚疑。疏二事如理者。如理普徧。如理廣大。如理徹於三世。如理本有。如理常住不變等也。法華云。世間相常住。是佛於彼密意。指此門之法義。疏與理非異者。對下第三非一也。然此一門。對前對後。望初門即理如事。如事如理為對。望第三門。即事與理。非異非一。為對。故總此三門之義。方成周徧含容。謂初門都是法義所依。次門是周徧。第三是含容。以下六門。但展轉釋於二三兩門。第十門但普收攝。故知後七更無別法。疏三事含理事者。謂此事事無礙觀中。未有一事不全含真理不全含諸事故也。非一者。對前非異。謂由非異故徧。由非一故存。以為能容之者故。次云存本一事而能廣容。一事者。隨舉一事。即如此也。乃至一塵一毛等。不大者。由與理非一故。若但不異。唯成廣大無邊。何有一微塵等。為能容之主矣。言能容攝者。復由與理不異也。雖以門當於不一。然必有非異之義。故下結為四句也。由剎等諸法者。所念佛剎及諸佛眾生等也。既不離下。釋彼一事含之所以。疏此理事融通下。句數料簡也。此門為句者。謂若一塵周徧。即但說與理非異。其義即成。若一塵含容。即必具非一非異。其義方顯。謂須非一方存得此塵為能容之主。復須非異方有含容之能故。以非一異義。一多交絡。便成四句也。一中一者。上一是能含。(由不一故有體。由不異故能含)下一為所含。(但由不異故隨所依理在一塵不假不一之義)餘三例此。皆上為能含。下為所含。結云。各有所由者。即如上釋非一異等也。疏四通局無礙下。本文云。謂諸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令此事法不離一處。即全徧十方一切塵內。由非異即非一故。全徧十方。而不動一位。即遠即近。即徧即住。無障無礙。五廣狹無礙者。謂事與理。非一即非異故。不壞一塵。而能廣容十方剎海。由非異即非一故。廣容十方法界。而微塵不大。是則一塵之事。即廣即狹。即大即小。無障無礙。六徧容無礙者。謂此一塵望於一切。由普徧。即是廣容故。徧在一切中時。即復還攝彼一切。全在自中。又由廣容即是普徧故。令此一塵還即徧在自內一切差別法中。是故。此塵此自徧他時。即他徧自。能容能入。同時徧攝無礙。七攝入無礙者。謂彼一切望於一法。以入他即是攝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時。即令彼一還復在自一切之內。同時無礙。又由攝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時。還全一切。恒在一內。同時無礙。八交涉無礙者。(一望多亦有攝入不同第六。但第六但有廣容)謂一法望一切。有攝有入。通其四句。一。一攝一切。一入一切。二。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三一攝一。一入一。四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礙。九相在無礙者。謂一切望一。亦有攝有入。亦有四句。(在者自在無礙法。入他法中。他又攝法。在[A74]己中故)謂攝一入一。攝一切入一。攝一入一切。攝一切入一切。同時交參。無障無礙。十普融無礙者。謂一切及一普皆同時。更互相望。一一具前兩重四句普融無礙。
▲疏所以然者下。三釋所以。問有所以得令諸法如是融通無礙。前雖[A75]已說由非一異略領其義。未即於心更精明示。故此答云。唯是真心等也。然法相宗。唯心之義。但唯有為生滅八識。此宗究竟實。唯是真如之心。如起信論說。此亦前後顯明。就中普賢章。約五教說唯心。是最廣。今此意者。謂事與真理。既但是一真心源。(即此一心。畢竟無生滅變異離一切相。即名真理。即此一心。如明珠能現諸相。即名為事。故論開一心二門)真理周徧時。含容時。事豈獨不徧不容耶。疏皆如幻夢者。猶如幻師。能幻一物以為種種。幻種種物以為一物等。華嚴云。或現須臾作百年等一切諸法業幻所作故。所以一異無礙。言如夢現者。如夢中。所見廣大。未移枕上。歷時久遠。未經斯須故。論云。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疏如影像者。一切萬法略有二義。一皆如明鏡。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別所現故。一切法互為鏡像。如鏡互照而不壞本相。華嚴又云。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遠近。疏與所依性非一異者。即如上第二第三門釋。然亦是法性融通之義。謂事與理。若但非一。便唯成理外之事即互相礙。不可相徧容。若但非異。便成唯理。又無事法可說。說何徧與不徧。理唯一味。亦無可徧可容。今則理事融通故。得具斯無礙。今且偏約不異義言之。(其中常含不一義也)謂不異理之一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所依理皆於一中現。(此一是與理不一之一也)若一中攝理不盡。則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則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故華嚴序云。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故此次云。故得徧多等也。徧多容多是第六門。合前四五。成前二三。入一攝一。是第七門。飜前第六。皆如注說。等者等餘門也。然准華嚴疏。述事事融通所因。具有十義。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性故。三緣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脫故。十中隨舉一義。即令諸法融通無礙。十中前六。通約法性。為德相因。法爾如是。七約修因。八約果德。九十通於因果。今用四門。即第一第四及五六也。
疏總指圓彰等者。經文從證得諸幻滅影像故[A76]已來。終於無壞無雜。皆是覺成之相也。疏三念境者。諸大乘說。佛於三種人邊。心無有三。一惡心以刀割佛左膊。二敬心以香塗於右肩。三無敬無惡不割不塗。佛於割者不以為恨。塗者不以為恩。不塗不割者亦無分別。今觀行成就之人。只於觀行中時。用心全同佛也。佛說三境。今說八境。但文廣略。無別義類。若約能對之心。行人即出觀時。未除分別。佛則究竟如。然言不與者。不許可也。故孔子數云。吾不與也。意是不許。餘不求不厭等皆可知。疏舉八下。乃至注文引證。皆釋成此科。的是用心同之義。意未說境。恐見八境。謂是通論。故簡之也。注所引文。即其次兩唱經文便是注但有自等者。雜集論云。分別有三。一自性分別。二隨念分別。三計度分別。今恐疑云。識是了別之義。何得言眼識無分別。故注釋之云。但有自性也。八識分別。第八識及前五識。皆唯現量。現量所得。(自然於境顯也)即自性分別也。任運自然分別。不待起心籌量比度故。
疏如法華者。前二十五有文中[A77]已說。梵王計眾生為子。眾生計梵王為父。諸經論皆判為邪見。西域一切眾生。從古來相傳有此妄計。佛於法華中。乃自云譬如梵王是眾生父。豈佛亦邪見耶。但且隨俗易信易領之處而為喻也。今舉目瞳。為能見之眼光。非佛不解。但隨俗可見之邊。喻之令解。問此經淨土所說。何有凡俗。答經文每段。皆云為末世眾生。豈只為諸菩薩耶。若只為諸菩薩。諸菩薩皆是極位。豈不解此中諸法。而要佛說耶。故知但以被於群情。故說經也。
疏二見境同中。文二。初總銷經文。後別釋眾生成佛。初中。言尚見持毀者。前但云不敬持戒不增毀禁。不言亦不分別是持是毀。若見持毀等八境差別。豈同佛境。故先泯之云無修無成等也。疏冥一如下二句。是華嚴序文。謂冥與本源。而無能與。於事於理。無分別心。亦非無記。但不計有為不有空與不空。故千萬紛動之法。自然寂而不動。不動即無二相。故云寂滅無二。疏十大數者。彼經僧祇品說。一阿僧祇。二無量。三無邊。四無等。五不可數。六不可稱。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說。十不可說不可說。疏一百三十七重者。從一至十。為十數。加百千及萬等三。成十三數。從此[A78]已去。便是華嚴中。數法之始。如華嚴疏云。洛叉者梵語也。此云萬。彼初起云。百洛叉為一俱胝(此云億)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轉倍倍變之。復有一百二十四重。添前十三故。成一百三十七也。且如此方黃帝算法。始從一二。終至正載。但有二十三數。[A79]已說天地不容。小乘六十[A80]已至無數。(彼以阿僧祇為極。阿僧祇。此云無數)若非華嚴圓教。何有窮斯數法哉。故彼經唯此品是佛自說。疏亦如善財等者。善財南遊。歷諸善友。總五十五人。古德攝為五相。第一有四十一人。寄位修行相。(初見文殊一人寄十信餘四十人。如次寄三賢十聖也)二見摩耶夫人等十一人。會緣入實相。三見彌勒。攝德成因相。四再見文殊。智照無二相。五見普賢。顯圓廣大相。今即第二相也。摩耶是佛母。能生化身之佛。表此等覺之位。會前差別地位事相因緣。入於一實。同於妙覺諸佛。故名等覺。等覺之智。親生妙覺法報真佛故。以佛母寄於此位也。得願智幻等者。經云。摩耶。告善財言。我以成就菩薩大願(願為一切佛母故)智(權實二智也。權智能起大願。能成幻事。實智即般若。生佛真身也)幻(幻有二義。一願智體虗當相名幻。二即智所作生佛等事皆是幻也)解脫門。是故。常為諸菩薩母。(託胎生時。未名佛也)如我於淨飯王家右脇而生悉達太子。現不思議神變。乃至盡此世界海。所有毗盧如來。皆入我身。示現誕生。疏見一切世界等者。此位有十一善友中。今是最後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得菩薩幻住解脫故。見一切世界皆如幻住境界自性(即所入之實也)不可思議。(上皆經文)評曰。既於此位中。始終皆幻。由觀諸法如幻故。得入於一實。等於諸佛。名等覺位。正與此一科經同。今科此云同佛同即等也。佛即覺也。今經云諸佛世界如空華者。幻與空華。義無異也。疏十種起具等者。十者如來神力故。(偈云。遮那悉嚴淨。無邊剎海故。華藏中含淨穢。故云一切剎。皆云佛土故)法應如是故。(法爾本識。如來藏身。為所依持。恒頓變起外諸器界)眾生行業故。(業有善惡染淨。國有苦樂淨穢)菩薩諸智故。(鏡智成自受用土)同集善根故。(眾生菩薩。共攝一緣。各隨行業來生其國。凡聖同居。即變化土)菩薩願力故。(十大願中。修淨立願是)菩薩成行故。(八地經文。有淨土分。由行不退故。上二皆他受用)菩薩勝解故。(勝解印持。隨心變故)佛成道力故。(身[1]〔滿〕十方塵剎一時成故。一則因地善根所流。二則果用勢力)普賢願故。(無間成與不成。常能融攝。然法性土。通為其體。以法爾為正因。以一切智。及總以諸因而為緣因故。後三亦融前土。非別有體)疏染行眾生等者。彼經云。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所謂法如是故。世界海無量成壞劫轉變。(世界海下。下皆例有)染汙眾生住故成染汙。(法界品云。大王未出時眾池皆𢫈涸等)大福眾生住故成染淨。(人天福命多染少淨故先云染淨。法界品又云。大王今出世粳米自然生等)信解菩薩住故成淨染。(地前未斷障。故非純淨。多淨少染。故先云淨)等者。等餘六句。(經有十緣。疏中用四)謂眾生發菩提心住故世界純淨乃至十也。疏三成壞相者。然世界成住壞空。皆二十增減。住滿二十劫。即到壞也。劫欲壞時。十九劫中壞有情類。唯後一劫中壞器世間。壞有情者。初阿鼻獄等。次鬼畜四洲六欲。皆怖大災。不造欲界善惡等業。皆習二禪。死即上生天。更不生鬼獄人天等。十九劫中有情[A81]已盡。次壞器界。初日光四倍熱。次生二三日乃至四五。後七日並現。大洞然起。氣衝初禪。一時火起。其中有情。先[A82]已上生去。世界既空。又經二十劫。後又劫成。初大風持界。從二禪天。雲布三千界。雨如車軸。風遏不流。結水金輪。次水輪先成。梵王界次下漸成。風皷清水。成須彌七金等山。隨等成有情。住滓濁。為四洲乃至地獄。醎海外圍。方名器界立。二禪福盡。下生閻浮。初有身光及地餅林藤自然粳米。後因漸惡。光及地餅等滅。即有日月及耕種等。以漸惡故。生三塗等。怖罪修善。生四洲六欲乃至梵世。乃名成劫。
疏增減者。人壽上從八萬歲。百年減一年。乃至十歲。又劫壽增。每生男女。壽即倍之。如是漸增。還至八萬。故名增減也。繽紛者。紛紜撩亂之狀也。
疏然說生佛下。第二別釋眾生成佛也。文四。一標意二別釋。三料簡。四指經。一中。云莊嚴契經者。義如歸敬偈中[A83]已釋。亦使下文等者。下金剛藏。躡此文中眾生成佛之義。三門徵難。如來分明示之。即至下攝此易解。
▲疏一者下。別釋也。一中云者。有部者。薩婆多宗也。經部。即不為此計唯悉達者餘諸有情皆無佛性終無成佛之分。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總十六心。入見道。至修道位。最後非想一地。斷九品細惑。每品一無間一解脫。復成十八。參前十六。為三十四心矣。其八忍八智及修所斷下八地各九品惑等義。皆在下金剛藏章備釋。五分法身者。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翻五蘊[2]即成矣。
△疏唯具大乘等者。法相五性宗。說眾生五分中。唯一分半。有大乘性。即發菩提心。修六度。三祇成佛。餘三分半。本無佛性。修亦不成。但有二乘及無性故。(懸談[A84]已說)五位伏斷等。皆在下清淨慧章明地位中釋。
△疏本覺真心下。乃至不離本覺者。起信中義前[A85]已頻述。內外熏者。本覺為內熏。聞善友大乘實教為外熏。亦如論疏釋也。始斷滅相等者。論云。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3]後名覺。即是不覺等。具如清淨慧章地位處說。令且略顯大意者。謂論有三細六麤。攝為四相。生相即初業相也。住相即後二細初二麤也。異相即三四麤也。滅相即第五麤起業相也。(因業為滅者。始從一念業相。展轉至於起業。起業[A86]已了。此心即滅結成業種也。第六麤。是苦報之身。非可斷法。故不明也)斷一相。成一位。以成四位。即文中四種覺也。(一覺業。二相似覺。三隨分覺。四究竟覺)餘對下疏文。詳之自解。注延促無定者。問論中說無定者。是方便言。定三祇者。是實義。云何今云此則延促無定。答梵語。劫波。此云時分。大劫小劫。長時短時。下至剎那。皆名時分。阿僧祇。此云無數。意云多也。世人欲說時節久者。皆云無數量時無限時之類。通目年月日或一日中。待人嫌久。便云無數時待不見到等。今但云三無量時方得成佛。於中。不妨或說延或說促。論中云定。但說定三意。不指無數。既云無數。云何能定。能定三者。從具足凡夫碩發菩提心聞熏修習。法爾無量時分。得親證真如。名為見道。是一無數時。見道[A87]已後。仍餘俱生二障。任運數起。以聖道力。漸斷漸修。法爾經無量時。方得不假功用自然念念趣寂滅念念入法流。名二無數時。從任運進趣之後。法爾無量時。始得捨劣善棄無記。是佛威儀化行。離修離證。入於究竟。而無所入。廓通法界。法界為身。超因果量。盡未來際無有間斷。名三無數時。但定其三。不定無數。無數之中。延促各由利鈍之根。又時無自體。唯心見故。故法華論。釋經劫數之言。或言年歲[1]或月日等。但相宗定久。性宗唯心。(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等)故說彼定。此不定也。故注明言此則唯依自心延促。
△疏四初住成下。文二。以經顯示。二彼疏下。以疏解釋。離情思之可見。
△疏五一念下。文四。一正示。二始夢下。喻顯。三故論下。引證。(引一論四經。證於悟即是佛之義)亦無始覺異者。冥同本覺。便是究竟覺也。論具云。若得無念者。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由無念故。方[2]〔如〕眾生四相一念動轉)以無念等故。(為眾生之念本來見無。無念與佛等。故能知之)而實無有始覺之異。(始覺者。覺四相。四相離本覺無。是空無待。何言始。故次云皆無自立等)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若離妄想等者。正是前一念悟時也。證本有覺知離念即現。非新得也。疏廣博嚴淨經者。彼經云。爾時虗空中。有三善男子。求菩薩乘。自然而現。漸漸而來。各執十大蓮華云云。爾時阿難及諸時會。皆共遙見三善男子漸漸而來。見[A88]已生希有心。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為從何來。佛告阿難。東方過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華高須彌山。此善男子。於彼世界。聞說此法及上因緣。以是來。彼佛名華有高須彌山王如來等正覺。今現在說法。爾時。三善男子。前[3]詣釋迦牟尼佛。頭面禮足。右遶三迊。右膝著地。一心合掌。以所執華而散佛上。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今於此法能信能解。不生疑惑。所以者何。我等於此法中。無有疑惑。猶如如來。爾時。第一善男子。白佛言。世尊。若作是說。我是如來。此言便是正說。所以者何。我於此法。不生疑惑故。爾時。第二善男子言。若作是說。我是世尊。此言便是正說。所以者何。我於此法。不生疑惑故。爾時。第三善男子。求菩薩乘者。白佛言。世尊。若作是說。我是佛。此言便是正說。[4]說所以者何。我於此法。不生疑惑故。[5]故爾時會中百千眾生。心皆擾動。不安本座。作是念。無有二佛並出世間。今此善男子。以何等故。發如是言。作是念[A89]已。展轉相語。且共嘿然。世尊在座。自當解說此諸菩薩如是語義。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諸菩薩。名字何等。乃能作是大師子吼。佛告阿難。其第一菩薩。名樂求如來音聲。第二菩薩。名樂求世尊音聲。第三菩薩。名樂求佛音聲。阿難當知。以是緣故。彼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說。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此會中。有百千眾生。心皆擾動。作是念。無有二佛並出世間。以何緣故彼作是說。唯願如來敷演其義。令此大眾心不擾動。所種善根增益明淨。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取要引之。非次第寫)。
第四言達摩下。例禪也。
疏六本來下。文五。一以論示。引二論文。起信文義前[A92]已引之。證一念成佛義也。對詳可解。涅槃論者。是世親菩薩作。今此引者。如釋迦葉四十二問中。云何得長壽。乃至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等問也。論云。迦葉。為眾生非一問。可了法相不盡故。問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者。云何微密。身外有佛不密。身內有佛亦非密。非有非無亦非密。眾生是佛故微密。云何眾生是佛。眾生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是故眾生是佛。
△疏故華嚴下。二以經示。
△三彼疏下。以疏釋經。言若於人天教等者。由佛弟子說。眾生不同。或云眾生現是具足弊惡凡夫。云何是佛。或言亦無眾生。誰言是佛。或云即佛。種種諍論。故彼疏中。務欲息諍。意云。我與汝等。亦不相信。今諸撿佛語。看佛所說。即今一切眾生。定是何等為有。為凡為聖。以佛語為定量故。累述淺深次第。初權方便誘引。乃至漸漸真實說。眾生之類。果有所歸。理合展轉。信後後之深。捨前前之淺。乃至華嚴。本來是佛。為次。了究竟義也。二我等者。人天教中。且順眾生迷意。云有數取趣者。從此陰滅。乘業。於彼人天三途等陰中生等。皆是且存人法。未破之也。至小乘中。漸始破我。猶在存法。至法相教。且破心外之境。至無相教。且總破為空。猶未說有如來藏心真實之性。至終極法性之教。且說在纏名性。至頓教。方真顯清淨覺性本無纏染。惟性為真。猶未說一切一一本來全具無邊德相業用相好圓滿。故唯華嚴。理無不盡耳。
△疏難曰下。四通達現量之難。
△若爾下。五通達比量之難。故淨名經觀眾生品。見眾生皆如幻化陽𦦨之水。佛煩惱等。空無所有。文殊難。若如是者。菩薩。云何行慈。淨名云。為一切眾生。說如是法。名為真實慈也。義亦同此。
疏然上六門下。大文第三料簡也。文三。一初門下。辨通局。二又中間下。明延促。三又前下。顯理事。
疏今經下。大文第四。指經也。疏能依之夢者。喻取相之心見生死涅槃可厭可求。釋經生死涅槃如夢之言。必有所依人者。喻圓覺妙心也。即此所稱之實平等不壞之性故。科云稱實同也。神遊者。漢武帝故事中說。武帝欲驗占夢者真虗。乃召之。假為問曰。朕夢見殿上二瓦化為一雙鴛鴦飛去。是何祥也。占者對云。王宮中有暴死。語訖。監司奏。宮人相殺。帝驚異。謂占者曰。朕之戲言何以成驗。對曰。夢見神遊。陛下欲言即是夢也。亦見聞氣分者。智論說有五夢。一熱氣多。二冷氣多。三風氣多。四見聞多。五天神與。廣如彼說。今說第四耳。晝未睡時。見聞事境多種故。睡時雖六識體略無所分辨。而見聞氣分。任運所緣。由帶睡故。虗妄顛倒。名為夢也。注涅槃羅剎者。彼經第九。如來性品。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未發菩提者。得菩提因。佛告迦葉。若有聞是大涅槃經。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是人即於夢中。見羅剎像。心中怖懅。羅剎語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是人惶怖。覺[A93]已即發菩提之心。是人命終。若在三惡。及在人天。續復憶念菩提之心。當知。是人是大菩薩摩訶薩也。以是義故。大涅槃威神力故。能令未發菩提心者作菩提因。注迦旃延弟子者。莊嚴論中說。尊者迦旃延。有一弟子。捨王位出家。隨師在山林中。遇隣國之王。遊獵入山。勞困而𥨊。宮女閑遊。至比丘所。國王窹來。見[A94]已心生嫉害。鞭打痛切。此比丘恨甚。辭師歸國。却擬為王。以兵伐隣國王。以報其冤。尊者既勸不得。且留一宿。任明日去。此比丘夜夢見。[A95]己歸為王。領兵伐隣國。乃自大敗。被隣王生擒。臨時斬殺。驚怖不覺呼本師。大叫聲云大師放命。因失聲便寤。反覆思惟。世間過悉如此。得失何常。成敗何准。遂却伏心。却事大師。修行不久。得阿羅漢果。
▲疏華嚴說下。二引證也。謂華嚴說。一切眾生。皆本來成了便佛。言說之跡。真同實性。離於說相。今經說眾生本佛[A96]已了。亦拂能說所證。結歸平等不壞。令知佛佛道同說說無異矣。
經漸次思惟等者。略經文私注起也。但一一上安。如是而讀之。即是經本文。注略於起行者釋長行四段偈頌唯三之義也。上來釋普眼章竟。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卷第八(之下)
校注
[0626001] 已下釋大疏中卷之二 [0626002] 大疏佛下有世字 [0626003] 一疑剩字 [0627001] 人上疑脫待 [0627002] 總業一作者總 [0627003] 示一作非 [0630001] 言大疏作云 [0631001] 識略鈔作釋 [0632001] 標異作揀 [0632002] 等疑寺 [0632003] 界大疏作不 [0633001] 或大疏作忽 [0633002] 文文疑啻 [0633003] 宜見疑學 [0633004] 文疑又 [0633005] 壁疑襞 [0633006] 者上異有不念不三字 [0634001] 種疑剩字 [0634002] 祇疑剩字 [0634003] 異無妄字 [0634004] 異無佛字 [0634005] 害疑肉 [0635001] 來上疑脫未 [0635002] 異無如字 [0636001] 根下異有根字 [0636002] 并疑菩提 [0637001] 亳異作亮 [0637002] 四異作一一 [0638001] 惑異作或 [0639001] 互異作至 [0639002] 此為等四字疑衍文 [0639003] 果疑界 [0640001] 隨煩惱障疑剩 [0640002] 合異作入 [0641001] 其異甚 [0641002] 舉下疑脫體 [0644001] 滿異作遍 [0644002] 即異作而 [0644003] 後疑復 [0645001] 異無或字 [0645002] 如疑剩字 [0645003] 詣異作謁 [0645004] 說疑剩字 [0645005] 故疑剩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9 冊 No. 245 圓覺經大疏釋義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