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第二十
偈頌
高宗在藩邸三次請陞座說偈
眾生本來是佛
寓言
舉民公充座元有偈曰
示眾
佛鑑和尚忌辰示眾
示丹霞佛智裕禪師
示擇言禪人三偈
示若平禪人
送智祖禪德
送安首座回德山
送梵思禪老皖山住庵
送達侍者之武陵
送修道者
送諸化士(九首)
送慧恭先馳之平江
送景元先馳之毘陵
楊無咎觀察
示善友
頌月上女因緣
頌黃龍三關
三毒頌
真讚
睦州和尚
辛辛辣辣啀啀喍喍。識濟北為大樹。拶雲門墮嶮崖。機峻莫偕言如枯柴。夫是之謂陳蒲鞋。
死心和尚舍利
箇是黃龍老大蟲。火後晶熒真舍利。萬年如日出世間。與善知識作儀軌。平生斥佛呵祖口。於斯乃驗著實底。留將法子法孫傳。觸處放光常動地。
六祖大師
稽首曹溪真古佛。八十生為善知識。示現不識世文書。信口成章徹法窟。葉落歸根數百秋。堅固之身鎮韶石。皎如赫日照長空。煥若驪珠光太極。定慧圓明擴等慈。所求響應猶空谷。河沙可數德莫量。併出渠儂悲願力。
楊岐和尚
三脚驢子弄蹄行。解道鉢盂口向天。荷擔他一百二十斤。重擔子牽梨拽杷。無端壞却慈明禪。
白雲端和尚
楊岐腦後眼豈親。透得金塵能幾人扶持臨濟。一拳拳倒黃鶴樓。華劈二祖。鼻孔依前搭上唇。
五祖演和尚
山前一片閑田地。松竹引風長襲人。說心說性。老僧箇裏是惡口。偏提賤賣。擔版貼秤麻三斤。
真如喆和尚
叢林老作世無儔。凜凜威光四百州。一擊鐵關如粉碎。恩大難將雨露酬。
丹霞佛智裕長老請讚
奮雷霹靂赤肉團。壁立星飛電擊。臨濟命脈渠儂。突出驀地面門。拶出初無一物。三玄三要輝赫分付佛智。碎却人窠窟。與祖宗雪屈。咄。
華藏民長老請讚
臨濟正法眼。從這瞎驢滅。父子不相傳。神仙有祕訣。豈顧殃及兒孫。且圖眼中出屑。逢人好一剳。切忌向渠說。
道洙首座請讚
紫羅帳裏撒真珠。夜明簾外提巴鼻。句下三要三玄。何人親得的旨。面門無位真人。放渠出一頭地。
梵思維那請讚
單提臨濟正法眼。當機密付要瞎驢。無位真人乾屎橛。棒頭喝下絕名模。當年海會大蟲咬。今日歐峯舉似渠。圓悟不惜兩莖眉。洪爐焰裏綻芙蕖。
惟祖知藏請讚
掃蕩佛祖不存性命。鐵樹華開神駒十影。圓悟傳來臨濟禪。忽雷驀震千峯頂。
法一書記請讚
化城踏破寶所非留。當陽截斷機關。透出百草顛頭。揮臨濟之吹毛。駕慈明之巨舟。頭角相似氣類相投。全機一喝分賓主。須信渠儂得自由。
子文監寺請讚
威如猛虎出深林。皎若銀蟾轉太清。望之儼如即之也溫。闡摩醯正眼於頂𩕳。突無位真人於面門。有誰領此。豈可顯言分付子文。
道元禪客請讚
臨濟正法眼藏。突出三頭六臂。忿怒驀撲帝鍾。謾且神通遊戲。圓悟當胸一拳。鎖斷衲僧巴鼻。
德珂禪人請讚
眼裏有瞳子。頂門亞一指。放出金剛圈。舉世提不起。箇中領略要渠儂。鐵作脊梁金作齒。恁麼便行喪兒孫。不恁麼行校些子。滅却正眼瞎驢邊。圓悟風光動天地。
景元侍者請讚
生平只說聱頭禪。撞著聱頭如鐵壁。脫却羅籠截脚根。大地撮來墨漆黑。晚年轉復沒忉忉。奮金剛鎚碎窠窟。他時要識圓悟面。一為渠儂併拈出。
法昭維那請讚
大包無外細入毫芒。現寶華王隨處道場。建立掃蕩正體堂堂。一語壁立濟濟鏘鏘。渠儂此面目何人解。提將圓悟栗棘蓬。覿體沒商量。克賓話把播諸方。
韓朝議請讚
撥轉上頭關。千聖須却步。唯許箇中人。要通一線路。具茨脫諸緣。投誠信此事。誓無雜用心。長時箭相拄。貌出山野姿。踞不蔭高樹。按杖正令行。提持那一句。善財鞠躬前。風神全體露。氣類自相同。美哉名父子。
惟表知藏請讚
此著千聖頂𩕳上。臨濟建立大法幢。萬丈懸崖解放身。可以一口吸西江。石火電光猶是鈍。虎肩插翅定無雙。
勝居禪人請讚
夜明符燭天。吹毛劍照雪。神威冷森森。紅光阿[A1]剌剌。未啟口時當頭截。欲入門來劈面喝。體裁相似可克家。此地不容通水泄。
若平禪老請讚
高擁毳袍橫按拄杖。作意提綱截斷伎倆。放出向上一機。千聖魂亡膽喪。於此有人承當。便見千了百當。圓悟杖頭一滴禪。西江十八灘俱漲。
曇玩禪德住頭陀巖庵請讚
盤陀石上橫按拄杖。睟質儼然曾無伎倆。不施栗棘金圈。不愛起模畫樣。頭陀巖頂偶行拳。打著渠儂也沒量。
懷祖知殿請讚
瘦而精健老有餘韻。鼓兩片皮說法無吝。掃併情識不留纖眹。七處道場恰如一瞬。有箇不顧危亡僧剛地要來衝雪刃咄。
文皓禪人請讚
岷峨濯秀屹西南。氣象盤回欝翠藍。英傑間生從古習。豈容凍膿輒相參。自不將領玷閭里。賴有舌本操玄談。得請居閑皓目擊。持歸先為結茅庵。
蘊遇小師請讚
日面月面並現。印空印水雙彰。機先不留眹跡。格外亦絕承當。父子至親路別。各各頂有圓光。切恐與人明破。此門豈可商量。
禪人寫真求讚(二十首)
泡幻中出枯木朽株。頂缺神骨額無圜珠。曾遭海會毒龍咬。快意追風天馬駒。施設千種巧。其實一物無。若憑這箇見。至了不識渠。混沌未分時。無此箇面孔。泡幻既張皇。乃具足十種。胸次不立纖塵。口角波濤汹涌。唯有一件長。愛打破漆桶。
乍嗔乍喜渾只由爾。最愛謾人搖唇弄嘴。忍草遍地生。何曾澆法水。傾倒心肝一句禪。箇些兒子猶呈瑞。
模子中脫出。佛果老古錐。萬緣休歇處。端坐不言時。移刻定動奮迅全威。為人到徹骨。不惜兩莖眉。
挈挈似紅藥。跛跛如雲門。殊無二老實。空蘊二老文。放下會事索破沙盆。寶鑑一塵秋空片雲。
一見便見了本來面。敏手丹青應緣而現。漸近縱心愈見強健。唯用金圈栗蓬。要須千煆百煉。撒手萬仞崖。頂門廓正眼。
幻出成相真蘊。其中挺然骨目。四座生風傳不可傳之心。振不可振之宗。老出皇都晚住歐峯。只這沒回互。領略在渠儂(咄)。
句中沒禪格外無玄。當面不見斷莫可傳。似玉溫潤如月孤圓。氣媚川源光流大千。
衲衣逋峭活卓卓。片段殘雲籠巨嶽。壁立萬仞近不得。無佛無祖無棒喝。一口吸盡西江水。箇是圓悟當頭著。
相現無相心出非心。如印印空逈絕古今。入師子窟遊栴檀林。脫去羈韁履薄臨深。要識圓悟立處。孤峯萬仞嶔岑。
紅爐焰裏著點雪。夜明簾外剔金燈。萬丈寒潭氷徹底。妙高峯頂玉稜層。等是渠儂遊歷處。萬機普應初不曾。圓悟老來垂隻手。為問何人似我能。
利刃斬虛空。神箭穿紅日。用吞十方口。吹此無孔笛。如斯三十年。不費纖毫力。信彩直鉤頭。也有錦鱗食。有眼自承當。慎勿從渠覓。大機要頓發。大用要直截。馬師老百丈。無端已漏泄。臨濟喚火來。坐斷天下舌。此老據胡床。也要恁麼說。說不說。萬里青天一輪月。
危坐盤陀風神峻整。橫楖𣗖笻廓千聖頂。誰是仙陀未言先領。一片風光奪人奪境。圓悟晚來益深沈。華陰山頭百尺井。
立地可成佛。殺人不眨眼。碎生死窠窟。要箇倜儻漢。圓悟從來提此著。風前白雲曾喝散。當家種草可相從。利劍七星光燦爛。
句裏有出身。突在千聖頂。當機絕籠羅。透徹無邊境。生平秉此金剛王。四喝三玄格外領。面門拶却太周遮。唯是瞎驢傳性命。
覿面全真不計疎親。虎頭燕頷未盡渠神。把斷關津不放過。無邊剎海乃比隣。
太虛寥廓憑誰悟。翻身背擲真師子。透頂透底沒遮攔。千峯峭絕轟一句。略開圓悟上頭關。浮幢剎海闊著步。
道不在丹青。禪不在面相。強自貌將來。讚之作何狀。且就箇現成。為汝說一上。赤水求神珠。得之由罔象。圓悟老古錐。老來沒伎倆。英禪把將去。滔天滾白浪。
本無箇面目。突出六十七。今汝強圖貌。頂門欠三隻。七處入鬧藍。近來稍寧謐。若更打葛藤。豈有休歇日。三十年後與人看。圓悟從前沒窠窟。
太清之雲明鏡之塵。於無相中驀現此身。考實究妙以何為真。不出這箇一著最親。透得剔脫與古為隣。道絕形相名存至公。對現色身本體全空。要求巴鼻不西不東。月映澄潭風搖古松。十成圓悟誰識渠儂。
通身無影像。溢目生光彩。動用峭於山。語默深於海。曠劫正如如。箇中無變改。跳得圓悟金剛圈。須信大功元不宰。
真如禪人請讚
只這嘴面見一乃萬。要是箇中人。手親即眼辦。佛果應緣圓悟成現。如如觸處得逢渠。一道神光本無間。
真了禪人請讚
丹青有神貌活。圓悟據坐儼如。風光全露捺膝。聾身擡眸直顧。歐峯頂上把要津。一任青冥轉烏兔。
雜著
和靈源瞌睡歌
懵懵懂懂無巴無鼻。兀兀陶陶絕忌諱。任信流光動地遷。不論冬夏唯瞌睡。箇中滋味佛不知。空咄蚌蛤與螺師。放身不管臥水底。興發長挨布袋兒。鼻息如雷誰顧得。尋常少見有醒時。沒醒時良有以。要明瞌睡中宗旨。從來一覺到天明。佛來不解擡身起。縱使舒光遍大千。終難換我無憂底。校疎親渾打失。瞌睡根靈莫窮詰。有人契會便同參。睡著須知更綿密。
修道者若虛庵銘
修禪道人。隨身卓庵。取名於佛果老子。因與名之若虛。乃會三為一也。而不出本分事及禪教。永嘉云。體若虛空沒涯岸。佛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混元云。深藏若虛。宣尼云。實若虛。云一滴滴水一滴滴凍。只麼平常表裏空洞。根塵絕偶六門互用。快住此庵十八不共。要戲罅隙灼然無縫。應物非緣誰為幻夢。
破妄傳達磨胎息論
西方大聖人出迦維羅。作無邊量妙用。顯發剎塵莫數難思議殊特勝因。以啟迪群靈。其方佛順逆開遮。餘言餘典盈溢寶藏。及至下梢始露一實消息。謂之教外別行單傳心印金色老子以來的的綿綿。只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階梯不生知見。利根上智向無明窟子裏瞥破。煩惱根株中活脫。應時超證得大解脫。是故竺乾四七東土二三。皆龍象蹴踏。師勝資強。機境言句。動用語默。有上上乘器格外領略。當下業障氷消。直截承荷。於餘時自能管帶打成一片。度世絕流頓契佛地。尚不肯向死水裏浸却。唱出透玄妙越佛祖。削去機緣剗斷露布。如按太阿。凜凜神威阿誰敢近。作家漢確實論量。才有向上向下勝妙性理作用纖毫即叱之。不是從來種草。直下十成。煆煉得熟踐履得實。始與略放過。猶恐異時落草負累人。瞎却正法眼。嗟見一流拍盲野狐種族。自不曾夢見祖師。却妄傳達磨以胎息傳人。謂之傳法救迷情。以至引從上最年高宗師如安國師趙州之類。皆行此氣。及誇初祖隻履普化空棺。皆謂此術有驗。遂至渾身脫去。謂之形神俱妙。而人間厚愛此身。怕臘月三十日慞惶。競傳歸真之法。除夜望影喚主人翁。以卜日月聽樓鼓。驗玉池覘眼光。以為脫生死法。真誑謔閭閻。揑偽造窠。貽高人嗤鄙。復有一等。假託初祖胎息說。趙州十二時別歌。龐居士轉河車頌。遞互指授密傳行持。以圖長年。及全身脫去。或希三五百歲。殊不知。此真是妄想愛見本是善因。不覺墮在荒草。而豪傑俊頴之士。高談大辯下視祖師者。往往信之。豈知失顧步畫虎成狸。遭有識大達明眼覷破居常。眾中唯默觀憫憐。豈釋迦文與列祖體裁。止如是耶。曾不自回照始末。則居然可知矣。海內學此道者。如稻麻竹𥯤。其高識遠見自不因循。恐乍發意未深入閫奧。揭志雖專跂步雖遠。遇增上慢導入此邪見林。未上一錯永沒回轉。其流浸廣莫之能遏。因出此顯言。庶有志願於大解脫大總持。可以辯之而同入無生大薩婆若海。泛小舟濟接群品。俾真正道妙流於無窮。豈不快哉。
辯偽
老漢生平。久歷叢席。遍參知識。好窮究諸宗派。雖不十成洞貫。然十得八九。亦通會示徒。自不造次。不知何人盜竊山僧該博之名。遂將此亂道。為山僧所出。觀之使人汗下面赤。況老漢尚自未死。早已見如此狼藉。請具眼衲子詳觀之。勿認魚目作明珠也。
佛事
為智海法真和尚入龕
釋迦雙樹示寂。偃臥吉祥。法真智海告終。端坐行上。四十年道價。七十一生緣。德播寰中聲馳海外。人天敬仰朝野傾崇。比望永作梯航長光佛祖。豈期忙中縮手。鬧裏抽身。最後皇都大作佛事。今則未埋玉樹。先入雲龕。公案現成須至一決。大眾因行不妨掉臂。伎倆不如帳樣。為瑞為祥無邊無量。請老和尚且出方丈。
為佛眼和尚舉哀
三十年行道。海上第一人。颯然恁麼去。唯見不酸辛。雖然如是。須知佛眼未曾生未曾死。未曾去未曾來。正與麼時如何。乃指龕云。我與雪峯同條生。不與雪峯同條死。要知末後句。分明普請大眾齊聲舉。乃云。哀哀。
為佛眼和尚下火
如來涅槃日。娑羅雙樹間。放出三昧火。闍維金色身。有條攀條無條攀例。故褒山佛眼禪師。道播四海名聞九州。二十年間三據大剎。退席褒嶺宴坐鍾山。以平生所受用栗棘蓬。驅耕夫之牛。以楊岐所付囑金剛圈。奪饑人之食。傳持一大事。提振向上機。衲子雲從諸方景慕。豈謂一彈指頃。坐斷報化佛頭。談笑之間。遽失人天正眼。今則乾坤廓落人境蕭條。雪映高山風清大野。圓頂後相放萬里神光。大眾正與麼時還委悉麼。看取亘天紅焰裏。華發優曇大地春。
為妙禪人下火
昨日一箇正可憐。今朝一箇更凄然。飜身踏著曹溪路。妙體堂堂沒變遷。妙師愛參禪。祖佛要齊肩。索然恁麼去。一朵火中蓮。生也浮雲突出。死也空華倏沒。頂後圓同太虛。畢竟非心非佛。大眾。看取一道紅光。爍破無生窠窟。
為佛真大師下火
觸目菩提真解脫。頂門正眼耀乾坤。透得生死關。廓然無起滅。佛真大師。生平滴水滴凍。勇猛截鐵斬釘。舉世重其為人。聞見莫不欽歎。內侍叢中跳出。衲僧隊裏修行。淵聖錫徽名。皇后賜度牒。驚群伏眾絕類離倫。將謂萬里前程。豈期百年頃刻。今則飜身長往。透出金圈栗棘蓬。頂後圓光應現無生大火聚。佛真佛真。急著眼保雲程。一炬紅光纔舉處。毘盧頂上任縱橫。
為範和尚下火
忠臣不畏死。故能立天下之大事。勇士不顧生。故能成天下之大名。衲僧家透脫生死不懼危亡。故能立佛祖之紀綱。昭覺和尚神機峭拔。智辯滔天。肘臂下有符。頂門上具眼。奮喝散白雲底意氣。操打破虛空底鉗鎚。一歸錦官兩住雄剎。闢開荊棘路。坐斷是非關。接物利生光揚佛日。臨岐一著擺撥便行。絕後光前頭正尾正。如今既到這裏。可謂世緣畢備。末後慇懃截斷。路頭一堆猛火。大眾且道。畢竟向什麼處去。舉火炬云。烈焰亘天留不得。當空寶月鎮長圓。
為亡僧下火
五蘊山頭涅槃路。四方八面沒遮襴。通身盡是金剛眼。一粒靈丹火裏燃。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第二十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7 冊 No. 1997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0-0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