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高麗國新雕大藏校正別錄

高麗國新雕大藏挍正別錄卷第十七 乂

別譯雜阿含經之餘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梵主天於其中夜光明倍常來詣佛所禮佛足[A1]已在一靣坐梵主威光照於時會赫然大明即於座上而說偈言

剎利二足尊 種姓真正者 明行[A2]已具足
人天中最勝

佛告梵主言誠如是言誠如是言剎利二足尊種姓真正者明行[A3]已具足天人中最勝時梵主天聞佛所說踊躍歡喜頂禮佛足於彼坐沒還於天宮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拘薩羅國時彼國中有一阿蘭若住處尒時世尊與諸大眾比丘僧俱在彼止宿於時世尊讚斯住處說阿蘭若住處法時梵主天知如來遊於拘薩羅與比丘眾止宿阿蘭若住處讚歎阿蘭若住處說阿蘭若住處法梵主天王作是念言我今當詣佛所讚歎隨喜時梵主天即於彼沒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靣坐即說偈言

處靜有敷具 應断於結縛 若不能愛樂
還應住僧中 恒應正憶念 調根行乞食
具足禁戒者 應至空靜處 放捨於怖懼
堅住於無畏 断除憍慢者 堅心處中住
如是我所聞 不應懷疑惑 一千阿羅漢
於此断生死 學者二五百 千一百須陁
隨流修正道 終不趣邪徑 不能具宣說
諸道得果者 所以不能說 畏懼不信敬

時梵主天說是偈[A4]已頂禮佛足還於天宮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釋翅迦毗羅衛林與五百大比丘眾俱皆是阿羅漢諸漏[A5]已盡所作已辦捨於重擔逮得[A6]己利盡於後有無復結使正智解脫復有十世界大威德諸天來至佛所問訊佛僧於時世尊說於隨順涅盤之法有四梵身天各作是念今佛在釋翅迦羅衛林與五百比丘僧俱皆是大阿羅漢諸漏[A7]己盡所作[A8]已辦捨於重擔逮得[A9]己利盡於後有無復結使正智解脫復有十世界大威德天來至佛所問訊佛僧世尊為其說於隨順涅盤之法我於今者當往於彼佛世尊所時梵身天作是念[A10]已即於彼沒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來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靣立時第一梵身天而說偈言

今於此林中 集會於大眾 是故我等來
正欲觀眾僧 不以不善心 壞僧破和合

第二梵身天復說偈言

比丘誠實心 冝應務精勤 猶如善御者
制馬令調順 比丘亦如是 應制御諸根

第三梵身天復說偈言

譬如野馬被羇繫 拔柱蹋壍安隱出
諸比丘等亦如是 拔三毒柱断欲壍
世尊導師之所調 能出是等大龍象

第四梵身天復說偈言

諸有歸依於佛者 人中捨形得天身

時四梵身天各說偈[A11]已在於僧中敬心戰慓作禮而去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陁竹林時梵主天於其中夜威光甚明來至佛所尒時世尊入火光三昧時梵主天作是心念今者如來入於三昧我來至此甚為非時當尒之時提婆達多親友瞿迦梨比丘謗舍利弗及大目連此梵主天即詣其所扣瞿迦梨門喚言瞿迦梨瞿迦梨汝於舍利弗目連當生淨信彼二尊者心淨柔䎡梵行具足汝作是謗後於長夜受諸苦瞿迦梨即問之言汝為是誰荅曰我是梵主天瞿迦梨言佛記汝得阿那含耶梵主荅言實尒瞿迦梨言阿那含名為不還汝云何還梵主天復作是念如此等人不應與語而說偈言

欲測無量法 智者所不應 若測無量法
必為所燒害

時梵主天說是偈[A12]已即往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靣坐以瞿迦梨所說因緣具白世尊佛告梵言實尒實尒欲測無量法能燒凡夫尒時世尊即說偈言

夫人生世 斧在口中 由其𢙣口
自斬其身 應讚者毀 應毀者讚
如斯𢙣人 終不見樂 迦梨偽謗
於佛賢聖 迦梨為重 日千地獄
時阿浮陁 毀謗賢聖 口意𢙣故
入此地獄

時梵主天聞是偈[A13]已禮佛而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二天一名小勝善閉梵二名小勝光梵欲來詣佛時婆迦梵見此二梵即問之曰欲何所至二梵荅言我等欲往詣世尊所問訊禮敬時婆迦梵即說偈言

四梵字鸛雀 三梵名為金 七十二五百
名曰為餘毗 汝觀我金色 赫然而明盛
所有威光明 暉光蔽梵天 云何不觀我
乃欲詣佛所

尒時二梵以偈荅言

汝今有少光 暎蔽于梵天 當知此光色
皆有諸過患 明智得解脫 不樂斯光色

尒時二梵說是偈[A14]已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靣坐二梵白佛言世尊我等欲來見佛時婆迦梵因問我言欲何所至我等荅言欲詣佛所時婆迦梵說此偈言

四梵名鸛雀 三梵名為金 七十二五百
名曰為餘毗 汝觀我金色 赫然大熾盛
所有身光明 暉光蔽梵天 云何不觀我
乃欲詣佛所

我等即便說偈荅言

汝今有少光 暎蔽於梵天 當知此光色
皆有諸過患 智者得解脫 不樂斯光色

佛言梵天實尒實尒彼梵雖復少有光色暎蔽梵天當知光色皆有過患智者解了不應樂此佛為二梵種種說法示教利喜二梵聞法歡喜頂禮還於天宮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婆迦梵生於邪見言此處常堅實不壞不復往來於其生死若有過此不往來者無有是處尒時世尊知婆迦梵心之所念如來尒時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尋即往彼婆迦梵宮時婆迦梵語佛言大仙此處是常堅實不壞都無往來若有過此無往來者無有是處佛語梵言此處無常汝今云何橫生常想此處敗壞而復橫生不敗壞想此處不定橫生定想此處往來汝今橫生不往來想更有勝處都無往來汝便橫生更無勝想時婆迦梵即說偈言

七十二梵作勝福 悉皆於此而終沒
一切諸梵皆知我 唯我在此不退沒

尒時世尊復說偈言

汝謂為長壽 其實壽短促 我知汝壽命
百千尼羅浮

時婆迦梵說偈荅曰

婆伽婆世尊 汝智實無盡 過於生老憂
為具眼者說 我先造何業 修何等戒行
在此梵天上 壽命得延長

尒時世尊復說偈言

往昔有群賊 劫掠壞聚落 剝脫繫縛人
大取於財物 汝當於尒時 甚有大勇力
救解於諸人 然復不加害 尋共彼諸人
一劫中修善 慈仁好惠施 復能持戒行
汝於睡及寤 冝憶本所行 又有人乘舩
於彼恒河中 𢙣龍提舩人 盡欲加毒害
汝時為神仙 救濟於彼命 此汝昔日時
修戒之所致

時婆迦梵即說偈言

汝實能知我 壽命之脩短 更有諸餘事
汝亦悉知之 汝光甚熾盛 能蔽於諸梵
靡所不了達 故名婆伽婆

尒時世尊為婆迦梵說種種法示教利喜尋復於彼沒還祇洹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梵起大邪見而作是言我此處常不見有能生於我宮況復有能過於我上者尒時世尊入於三昧從閻浮提沒現於梵頂虛空中坐尊者憍陳如以淨天眼觀於世尊為至何處即知如來在梵頂上虛空中坐時憍陳如亦入是定於此而沒現梵頂上處如來下在於東靣

時尊者摩訶迦葉以淨天眼觀於如來為至何處尋知世尊在梵頂上復入此定於此處沒在如來下現梵頂上在於南靣

尊者目連以淨天眼觀於如來為至何處尋知世尊在梵頂上即入是定於此處沒現梵頂上處如來下在於西靣

時尊者阿那律復以淨天眼觀察如來為至何處尋知世尊在梵頂上亦入是定於此處沒現梵頂上處如來下在於北靣

尒時世尊告梵天言汝本所見為捨[A15]已不復告梵天汝本心念我不見有能生我宮者況能出過汝今試觀此等天身容貌光明勝汝[A16]已不時梵白佛唯然[A17]已見而今見之斯等光明昔所不見而今見之斯等光明真為殊勝自今[A18]已後更不敢言此處常恒無有變易佛告梵天此處無常空不自在佛為彼梵種種說法示教利喜入如是三昧從彼梵沒還於祇洹尊者憍陳如摩訶迦葉阿那律等亦為彼梵種種說法示教利喜亦入是定從彼處沒還於祇洹唯尊者大目揵連在彼而坐尒時彼梵問目連言世尊弟子頗有如汝有大威德神足者不目連荅言諸餘聲聞亦有如是威德神足尊者目連即說偈言

牟尼弟子大羅漢 有大威德具三明
得盡諸漏知他心 能現神變化群生
如是聲聞甚眾多 是故汝今冝恭敬

時尊者目連說是偈[A19]已種種說法示教利喜亦入是定從彼梵沒還於祇洹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竭力士生地娑羅林中尒時如來涅盤時到告阿難曰汝可為我於雙樹閒北首敷座於時阿難受佛勑[A20]已於雙樹閒北首敷座既敷座[A21]已還至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靣坐白佛言世尊我於雙樹閒北首敷座所作[A22]已竟尒時世尊即從座起往趣雙樹敷上北首右脇而臥足足相累繫心在明起於念覺先作涅盤想尒時拘尸那竭國有一梵志名須跋陁羅先住彼國其年朽邁一百二十時彼國中諸力士軰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阿羅漢時須跋陁羅傳聞人說婆伽婆於今日夜當入涅盤作是念言我於法中有所疑惑唯有瞿曇必能解釋决我所疑作是念[A23]已即出拘尸那竭往詣娑羅林尊者阿難在外經行時須跋陁見阿難[A24]已即詣其所白阿難言我聞他說沙門瞿曇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盤吾今須見諮决所疑阿難荅言梵志佛身疲惓汝今擾惱須跋陁羅白阿難言我聞如來今日中夜入無餘涅盤我昔曾聞宿舊仙言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如優曇鉢花難可值遇我有少疑思得諮决願聽我見如是三請阿難荅言莫擾惱佛尒時世尊以淨天耳遙聞阿難遮須跋陁不聽前進佛告阿難莫遮彼人聽其前進隨意問難時須跋陁羅聞佛慈矜聽令前進踊躍歡喜即至佛所問訊[A25]已訖在一靣坐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聽我問不佛言恣汝所問須跋陁羅既蒙聽許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師種種異見富蘭那迦葉末迦梨俱[賒-示+未]梨子阿闍耶毗羅坘子阿闍多翅舍婆羅迦尼陁迦旃延尼乹陁闍提子斯等六師各各自稱[A26]已為世尊竟為實得一切智不尒時世尊即說偈言

三十一出家 尒來過五十 推求諸善法
戒定行明達 一切諸世間 不知實方所
况知實法者 若修八正道 能獲於初果
乃至第四果 若不修八正 初果不可知
况復第四果 我於大眾中 說法師子吼
如此正法外 亦無有沙門 及與婆羅門

佛說是時須跋陁羅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須跋陁羅整欝多羅僧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A27]已得過三惡道時須跋陁羅白阿難言善哉阿難汝獲大利為佛弟子給侍第一我於今者亦得善利於佛法中願得出家阿難合掌白佛言須跋陁羅於佛法中願樂出家尒時世尊即告須跋陁羅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著身即得具戒得具戒[A28]已即成羅漢須跋陁羅即作是念我今不忍見於世尊入般涅盤我當先入須跋陁羅即時先入涅盤如來於後亦入涅盤尒時眾中有一比丘而說偈言

雙樹入涅盤 枝條四遍布 上下而雨花
繽紛散佛上 所以雨花者 世尊入涅盤

釋提桓因復說偈言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A29]
乃名涅盤

時梵主天復說偈言

世閒有生類 捨身歸終滅 今者大聖尊
具足於十力 世尊無等倫 今入於涅盤

時尊者阿那律復說偈言

法主意止住 出入息[A30]已断 如來所成就
行力悉滿足 今入於涅盤 其心無怖畏
都捨於諸受 如油盡燈滅 滅有入涅盤
心意得解脫

時眾覩[A31]己身毛皆竪佛入涅盤始經七日尒時阿難闍維如來右遶說偈

大悲梵世尊 體同真淨寶 有大神通力
火出自然身 千㲲用緾身 內外二不燒

澄凾(國宋藏云起世經闍那崛多共達摩笈多等譯丹藏則云闍那崛多譯)

取凾(國宋藏云起世因本經闍那崛多譯丹藏則云達摩笈多譯)

今撿開元錄以起世經為闍那崛多譯亦為前經以起世因本經為達摩笈多譯亦為後經則經名前後皆同而但譯主少差耳及見注云前經初云婆伽婆在舍婆提城後經乃云在舍囉婆悉帝城緣生經亦云舍囉婆悉帝城故知同是笈多譯也恐二本相濫題下別云起世因本焉(按云)㨿此注文丹本為正故今以在舍婆提城者名為起世經為崛多譯而前之為澄凾以在舍囉婆悉帝城者題加因本二字為笈多譯而却之為取凾焉

暎凾 大樓炭經卷第一

右經第十九幅十八行家室親屬四部兵(之下)宋丹藏本脫十五行文今依國本加之又為看舊宋丹藏者具錄其文于左

四部兵(之下有云)止頓其中尒時北方諸少王以金鉢滿盛銀粟以銀鉢盛滿金粟共往至轉輪王所白言天王來大善北方諸城國界富樂熾盛安穩五穀[A32]豐熟人民珍寶眾多工巧者饒明月珠玉瑠璃象馬牛羊奴婢米穀[A33]豐饒倉庫儲滿願大王止此我等承受其教轉輪王便告諸少王言賢等各自治國以正法莫行非法賢等莫殺生莫盜竊莫犯人婦女莫妄語罵詈惡口兩舌莫念人惡當念慈心為正見奉行如是者即為受我教尒時諸小王持國界捧上轉輪王按行北方諸國(云云)

暎凾 中本起經卷下

右經第十幅十四行下宋本闕瞿曇彌來作比丘尼品第九凡六紙今依他本補之又為看舊宋藏經者具錄其文于左

瞿曇來作比丘尼品第九

尒時佛遊於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時大愛道瞿曇行到佛所稽首作禮却住一面叉手白佛言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欲出家為道佛言且止瞿曇無樂以女人入我法律服法衣者當盡壽清淨究暢梵行瞿曇又復求哀如是至三佛不肯聽便前作禮遶佛而去其後不久佛時與諸大比丘俱從釋氏精舍入迦維羅衛國大愛道聞佛從諸弟子來入國中心大歡喜即行到佛所稽首佛足下大愛道復白佛言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欲出家為道佛言止止瞿曇無樂以女人入我法律服法衣者當盡壽清淨究暢梵行大愛道則復求哀如是至三佛不肯聽便前作禮遶佛而去佛時與諸比丘留止是國避雨三月補成衣[A34]已著衣持鉢出國而去大愛道即與諸老母等俱行追佛佛行轉到那私縣頓止河上大愛道便前稽首作禮却住白佛言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欲出家為道佛言止止瞿曇無樂以女人入我法律服法衣者當盡壽清淨究暢梵行大愛道則復求哀如是至三佛不肯聽便前作禮繞佛而退住於門外被弊敗之衣徒跣而立顏面垢穢衣服汙塵身體疲勞噓唏悲啼賢者阿難見伯母大愛道如是即問言瞿曇何因弊衣徒跣面垢衣塵疲勞悲啼大愛道荅言賢者阿難今我用女人故不得受佛法律是以自悲傷耳阿難言止止瞿曇且自寬意待我今入向佛說是事賢者阿難即入稽首佛足下長跪白佛言我從佛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今大愛道以至心欲受法律其[A35]已居家有信欲出家為道願佛許之佛言止止阿難無樂使女人入我法律為沙門也所以者何阿難譬如族姓之家生子多女少男當知是家以為弱不得大強盛也今使女人入我法律者必令佛清淨梵行不得久住譬如稻田禾稼具熟而有𢙣露灾氣則令善穀傷敗今使女人入我法律者必令佛清淨大道不得久興盛阿難復言今大愛道多有善意佛初生時力自育養至于長大佛言有是阿難大愛道信多善意於我有恩我生七日而母𣧩亡大愛道自育養我至于長大今我於天下為佛亦多有恩德於大愛道大愛道但由我故得來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又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不復疑苦不復疑習不復疑盡不復疑道方成其信成其禁戒成其多聞成其布施成其智慧亦能自禁制不殺生不盜竊不婬泆不妄語不飲酒如是阿難正使人終身相給施衣被飲食臥具病困毉藥不及我此恩德也佛告阿難假使女人欲作沙門者有八敬之法不得踰越當以盡壽學而行之譬如防水善治堤塘勿漏而[A36]已其能如是者可入我律戒何謂八敬之法一者比丘持大戒女人比丘尼當從受正法二者比丘僧持大戒半月[A37]已上比丘尼當禮事之三者比丘僧比丘尼不得相與並居同止四者三月止一處自相撿押所聞所見當自省察五者比丘尼不得訟問比丘僧事以所聞見若比丘僧有所聞見訟問比丘尼比丘尼即當自省察六者比丘尼有庶幾於道法得問比丘僧經律之事七者比丘尼自未得道若犯戒律當半月詣眾中首過自悔以棄憍慢之態八者比丘尼雖有百歲持大戒當處新受大戒幼稚比丘僧下坐以謙敬為之作禮是為八敬之法我教女人不得踰越當以盡壽學而行之假令大愛道審能持此八敬法者聽為沙門賢者阿難受佛語[A38]已熟諦便作禮而出報大愛道言瞿曇可勿復愁[A39]已得捨家之信去家就戒佛說女人作沙門者有八敬之法不得踰越但當終身勤意學行之耳持心當如防水善治堤塘勿漏而[A40]已阿難便一一為伯母說佛所教勑八敬之事言能如是者可入佛法律大愛道即歡喜而言唯諾阿難聽我一言譬如四姓家女沐浴塗香衣㽵嚴事而人復欲利益之安隱不怖以好華香寶結為㻉瑤持與其女豈不愛樂頭首受耶今佛所教勑八敬法者我亦歡心願以首頂受之尒時大愛道便受大戒為比丘尼奉行法律遂得應真然後異時大愛道比丘尼與諸長老比丘尼俱行詣賢者阿難而問言阿難是諸長老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A41]已見諦云何當使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僧作禮阿難言小且待我今入問之阿難即入稽首佛足下白佛言大愛道比丘尼言是諸長老比丘尼皆久修梵行且[A42]已見諦云何當使為新受大戒幼少比丘僧作禮佛言止止阿難當慎此言勿得說也但汝所知不如我知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外諸異學梵志及諸居士皆當以衣被布地求哀於諸沙門言賢者有淨戒高行願行此衣上令我長得其福佛言阿難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皆當解髮布地求哀於諸沙門言賢者有戒聞慧行願行此髮上令我長得其福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皆當豫具衣被飯食臥床病瘦毉藥願諸沙門當自來取之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天下人民奉事沙門當如事日月如事天神過踰於諸外道異學者上若使女人不於我道作沙門者佛之正法當千歲興盛佛復語阿難以女人作沙門故使我法五百歲而衰微所以者何阿難女人有五處不能得作何等為五女人不得作如來至真等正覺女人不得作轉輪聖王女人不得作第二忉利天帝釋女人不得作第六魔天王女人不得作第七天梵天王夫此五處者皆丈夫得為之耳丈夫得於天下作佛得作轉輪聖王得作天帝釋得作魔天王得作梵天王佛說是[A43]已皆歡喜受行

高麗國新雕大藏挍正別錄卷第十七

丁未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𠡠雕造


校注

[A1] 已【CB】巳【麗】
[A2] 已【CB】巳【麗】
[A3] 已【CB】巳【麗】
[A4] 已【CB】巳【麗】
[A5] 已【CB】巳【麗】
[A6] 己【CB】巳【麗】
[A7] 己【CB】已【麗】
[A8] 已【CB】巳【麗】
[A9] 己【CB】已【麗】
[A10] 已【CB】巳【麗】
[A11] 已【CB】巳【麗】
[A12] 已【CB】巳【麗】
[A13] 已【CB】巳【麗】
[A14] 已【CB】巳【麗】
[A15] 已【CB】巳【麗】
[A16] 已【CB】巳【麗】
[A17] 已【CB】巳【麗】
[A18] 已【CB】巳【麗】
[A19] 已【CB】巳【麗】
[A20] 已【CB】巳【麗】
[A21] 已【CB】巳【麗】
[A22] 已【CB】巳【麗】
[A23] 已【CB】巳【麗】
[A24] 已【CB】巳【麗】
[A25] 已【CB】巳【麗】
[A26] 已【CB】巳【麗】
[A27] 已【CB】巳【麗】
[A28] 已【CB】巳【麗】
[A29] 已【CB】巳【麗】
[A30] 已【CB】巳【麗】
[A31] 己【CB】巳【麗】
[A32] 豐【CB】豊【麗】
[A33] 豐【CB】豊【麗】
[A34] 已【CB】巳【麗】
[A35] 已【CB】巳【麗】
[A36] 已【CB】巳【麗】
[A37] 已【CB】巳【麗】
[A38] 已【CB】巳【麗】
[A39] 已【CB】巳【麗】
[A40] 已【CB】巳【麗】
[A41] 已【CB】巳【麗】
[A42] 已【CB】巳【麗】
[A43] 已【CB】巳【麗】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