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普陀洛迦新志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

規制門第八(共分六種)

秦尊僧䂮釋門之規約初宣魏倚道臻佛子之科條益備蓋出世不離入世束身所以束心也況百丈創立叢林大眾同歸棲止不遵國法何以邀王臣之護持不守清規何以得比丘之和合更加世運遷流羣欽法治故公布之國典固宜心懍懷刑即私制之院章亦當欲不踰矩志規制

僧伽日用軌範

日用軌範者乃示人人當行不拘何人何執總當一一無犯那管內單外單咸須各各遵守敦尚戒德為菩提之根本作涅槃之基址須甘淡薄安貧樂道保護道心寂淨純一省緣務本無分其心去私擯邪奉公守正柔和忍辱慎事敬人隨眾聽命威儀整肅勤修行業無怠無荒遵規處眾耿直不阿安分小心無得妄為隨順規制共勷法門上來十種略總善法大綱不厭委陳尚有禁例條目謹列於左

  • 不得破根本大戒不得於誦戒時無故不隨眾不得不孝父母不得欺陵師長不得故違朝廷公府禁令不得習近女人不得於受戒之後不知戒相不得親近邪師不得飲酒賭戲右九事不犯名敦尚戒德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營辦美食不得著豔麗衣服不得泛攬經事不得爭䞋錢不得田蠶牧養不得聚集男女做世法齋會右六事不犯名為安貧樂道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無故在外閒遊數歸俗舍不得習學應赴詞章吹唱雜藝不得習學天文地理符水鑪火等外事不得習學閉氣坐功及無為白蓮等邪道不得好興無益工作等右五事不犯名為省緣務本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非理募化不得侵剋信施不得擅用招提之物不得廢壞器用不賠償不得背眾食不得不白眾動無主僧物右六事不犯名奉公守正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破口相罵交拳相打不得受辱不忍見於辭色不得威力欺壓人不得侮慢耆宿右四事不犯名柔和忍辱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戲笑無度不得高聲談論不得裝模作樣不得坐立斜倚右四事不犯名威儀整肅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無故不禮誦不得執事怠慢不得惡人警策不得作無益害有益右四事不犯名勤修行業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挑唆鬬爭不得樹立朋黨不得機詐不實不得謗訕名德不得誣毀清眾不得徇私偏袒右六事不犯名遵規處眾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大膽生事不得謬說經論不得妄拈古德機緣不得無知著述誤人不得招納非人不得自立徒眾不得擅留童幼及沙彌不得己事不明好為人師不得哄誘他人弟子背其本師不得無大故擅入公門不得妄議時政得失是非不得輕心謗斥先聖先賢不得以常住產業等與人不得侵佔人產業不得另為煙爨右一十五事不犯名安分小心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 不得令之不行禁之不止不得有過罰而不服不得在寺名不入僧次不得梗法不容執事人行事不得為執事更變成規不得不白師友恣意妄為不得故與有過擯出人交右七事不犯名隨順規制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百丈清規》)

共住規約

棲身息影端藉名藍修道循規必須同志久參耆宿以遊歷深而百緒從生後進時流因知見淺而初心漸退以致綱宗失旨模範多乖習以為然積成流弊某甲住持茲山自慚薄德空懷佛制無報法門欲挽已往頹風惟冀方來賢眾共遵佛說戒律祖制規繩調治三業折伏過非住斯叢林原為遵行如或不然無勞共住

  • [A1]犯根本大戒者出院

  • [A2]禪貴真參實悟弄口頭禪者出院

  • [A3]三五成羣山門外遊戲雜話并閒坐者不服者出院

  • [A4]喫葷酒看戲者罰已出院若重病非酒莫療者白眾方服(新增)喫煙者

  • [A5]故與有過人往復思害叢林攪亂好人者出院

  • [A6]鬬爭是非破口相罵交拳相打不論曲直出院一理正而忍一過犯而瞋理正者不罰過犯者責出院

  • [A7]米麥等物不白住持私賣用者罰賠償已出院

  • [A8]侵損常住財物及斫竹木花果送人者賠已出院

  • [A9]施護入寺執事私化緣者量事輕重處罰不服者出院

  • [A10]無公事私走檀護及本俗者定非潛修人即令出院知而不舉者同罰

  • [A11]己眼不明妄評他人見地出語不自知非者即令出院

  • [A12]課誦坐香出坡不隨眾者除公事有病不服者出院

  • [A13]禪堂講話者本堂不舉待堂外舉者堂內執事同罰

  • [A14]除公事不在本寮至各寮縱意放逸者或博弈賭錢者重罰出院執事不舉者同罰

  • [A15]無事不得喫二堂食時不得談笑不得爭坐位不得不照位坐不得未結齋先起不得自攜椀入廚取食違者罰

  • [A16]遇普茶聽規約除公事不隨眾者不得託人取茶果歸寮與者取者同罰

  • [A17]常住經書莊嚴器皿概不借出違者若不得已白眾方借

  • [A18]輕視耆德惡聞直言妄生誹謗者出院

  • [A19]不聽執事人約束遣調及不滿期告假者

  • [A20]非重病背眾飲食者私留親友歇宿者

  • [A21]各寮聞報鐘不起者恃己有功不順調伏者重罰

  • [A22]凡受信施物不白執事人知照即受者倍罰除親戚鄰友

  • [A23]長養鬚髮概不留單暑天赤膊不縛褲腳冬天烘火並戴小帽者

  • [A24]常住錢物出入即登記朔望兩序公算失記及含糊者

  • [A25]堂中出外生事者嚴擯借事起單者永不復入

  • [A26]保留有大過人及年輕者或私招徒眾者出院

  • [A27]叢林無僧值則內外不正弊何能除法何能立為僧值宜盡心糾察不得徇情如有犯者照款罰失罰者僧值受罰

以上條約真實辦道之規則同居大眾各宜珍重(《百丈清規》)

山中舊規

  • 凡本寺前後左右山場不但不可侵漁且風水攸關竹木務悠久培蔭斲石取泥俱所當慎違者罰擯

  • 山門基地東至娑竭龍王祠止西至土地堂止內龍沙一股關係吃緊有石碑為限毋得侵犯

  • 自康熙二十九年創復禪林以前各家據有之地會同合山逐一取明除舊時所作墳塔外當依華頂規式非住持不得在本寺近處建墳造塔或冒昧侵越定干罰擯

  • 概山靜室披鬀徒眾祝髮屆期務先知會兩鄰據實具結一杜混淆一防匪類其茶儀陋規已經革除毋庸溷擾

  • 本山耆舊涅槃先白常住鳴鐘通知常住祇備香燭冥資致弔不得仍前多事齋金永革鐘頭銀一錢仍付本僧

  • 磐陀石千步沙茶山三處每年公議一人輪值年務今總靜室已廢總管之名亦為不雅改耆舊僧三人棲息道頭下院樓上掌煙爨簿及香檀散靜諸務(以香客錢米俵散各靜室僧謂散靜)其合山大眾或有爭論事故先向耆舊師剖論不得已具白方丈毋許瑣瀆內有情真過確者宜擯宜罰公同處分

  • 向來支應官府及造冊結狀諸費合山均派今新復禪規一應常住自行料理各庵得清淨安居努力進修勿棄寸陰為幸

  • 天災流行祈求雨澤向由常住為首領眾詣潮音洞迎香近因外山開墾眾議往桃花山請聖供龍中和廟內雨過之日誦經酬禮撥舟送聖如當事祈求但在本山請三昧八功德水行香不往別所

  • 本山修路屬磐陀石者一自土地堂起至磐陀石止一自柏子庵起至潮音洞止一自潮音洞起至道頭止屬千步沙者自几寶嶺起至雪浪澗止屬茶山者自龍樹庵起至菩薩頂及東溝西溝止屬東寮者自几寶嶺左山腳起至東山門止並濬東荷花池屬西寮者自土地堂起至西山門止並濬西荷花池兩寺常住普濟則自正山門起至正趣亭止再同白華三元隱秀三庵共修至短姑道頭止法雨前自智度橋起至雪浪澗止後至蓮臺洞止沿途靜室自蓮臺洞修至梵音洞止

  • 後山係寺之來脈堪輿家俱言不宜建蓋故常住特買東房基地與太古堂相易今留內官生祠外其餘悉栽竹木培蔭道場後人永不許違禁建造其寺後嶺路亦不得仍前往來踏損龍脈一應行人俱從几寶嶺下舊路行走犯者擯治(《裘志》○以上普濟〈規制〉)

  • [A28]開山祖塔木本所存每歲季冬二十四日春清明正日上午集各房靜室拜掃若普同塔蘇公塔明公塔隨例舉行下午則常住大眾拜掃舍利塔各房靜室從便若屬中興子孫係鐵祖法派者隨班俱集

  • [A29]觀音洞扣公塔二節於禮祖次日住持領眾拜掃

  • [A30]每歲元旦及長至聖節各房靜室同詣常住隨班祝釐不得藉故失儀

  • [A31]新造靜室挂號必執事僧同本地耆舊查驗煙爨確實方登名冊其俵茶陋規永除

  • [A32]祈晴祈雨俱向梵音洞請聖[A33]間有往桃花山者相時舉行(《裘志》○以上法雨〈規制〉)

  • [A34]絕餽送舊例鬀度及示寂除名俱餽銀禮謂之俵茶或有不平煩排解者亦具禮物謂之注銷嗣後披鬀者祇遵具結控訴者祇將理論自愛愛人功德不小

  • [A35]禁科派往者常住有役合山派撥當事按臨合山送茶長至元旦小食合山辦治官府事務及議輪管年合山斂費今後一應常住支持概不干涉合山

  • [A36]杜欺陵恃強陵弱矜智欺愚人情不免和尚顧念法眷以道相尚除干禮犯法名義不容者依清規治之並不徇私損害良善

  • [A37]省往來曩者慶生弔死紛紛盤扛與俗無異從今立法弔死祇用香燭冥資喪家亦不囘帛生辰概不致賀世相無常寄歸一視此為達矣

  • [A38]嚴戒律展復之始規制未立約束不嚴客樽賈樏多雜腥漿近來肅然一清願合山法眷繼序後賢永遵無忽

  • [A39]公福德檀信遠來全為菩薩道場起見今各靜室招同牙儈緣入私囊甚者香燭亦公出私入掩人耳目無論獲罪佛天即善信誠心何由上達况常住拮据萬狀接待十方莊嚴道場百不了一諸公自外如此其何以安又香信齋僧意在公溥有䞋無䞋或饒或否俱當引致常住豈可私自設齋巧者重䞋疊飽樸者當面錯過賜受皆虛福緣安在以後切莫仍蹈前轍陰有天刑陽有人禍戒之慎之(《裘志》○以上普濟〈定約〉)

  • [A40]嚴戒行苦守清規當永遵智祖遺誨

  • [A41]同甘苦施主信施厚薄照分分給公務執役無論尊卑隨力負重

  • [A42]省是非口角致爭當鳴耆舊執事處分有難解者白之常住依理公斷若妄控公庭則公逐過海勿使有玷僧規

  • [A43]節糜費粗衣淡飯衲僧家風勿得著華彩美口腹輕浮奢侈敗壞僧體(《裘志》○以上法雨〈定約〉)

常住規約

法雨寺〈常住規約序〉云「法隨緣起道本融通夏葛冬裘因時而變渴飲飢食合宜者行必革弊而興利始有益而無損令常住之根本深固庶法門之化道遐昌上可慰開山中興諸祖之慈心下可作來哲後賢住持之遺範是以斟酌時宜修訂規約列左中華民國五年三月公同議立

  • [A44]住持為常住之代表執主持之公權當上殿過堂領眾行道監察全院督率諸職各盡責任毋相侵諉使眾安和常住興盛

  • [A45]今既革除新老住持交盤之舊例除住持進院費須自行擔任外所有常住財務概歸常住而由監院管理之住持監督之始與諸方叢林制度相符且令德富財貧者亦能進為住持

  • [A46]本寺住持須由本寺各房合山長老於本寺各房法眷中公舉資格合宜而孚眾望者任之任期三年連舉者得連任一次若本寺班首中有德望俱優資格相宜者亦得公舉惟須接本寺派下之法以續祖燈

  • [A47]住持既不負財務責任固不得連月出外其有因公事或私事出外須白眾告假定期囘寺

  • 監院管理常住財務職任綦重須集本寺退居及法眷公舉由現任住持敦請之若任事三五年後有功於常住者議獎

  • [A48]常住帳目每日由監院查對每月計算由監院副寺合結再由住持查對年以三月中七月中年終為三大算期三月中大算由住持邀同退居法眷客堂庫房各班首在場七月中年終大算由監院請本寺退居住持及庫房客堂各班首在場以昭大公

  • [A49]都監一職上輔住持下襄監院須慎選資格相宜深諳寺規之碩德任之庶不負古人列職之意

  • [A50]知眾理處本寺及山中各庵僧眾事責任綦重須由住持商同本寺退居等得同意始得請之

  • [A51]常住銀錢既由監院負責其庫房執事須得監院之同意其餘執事概照舊例

  • [A52][A53]間住班首執事若年登六十者早殿得以隨意此外皆宜上殿過堂以孚眾心而全大體

  • [A54]客堂持叢林之綱紀肅大眾以禮法無事時除應值者外均宜上殿過堂且不得自由出外致曠職務而失體統

  • [A55]庫房事務雖繁若無要公每逢朔望監院亦宜上殿以昭勤慎餘職遇閒暇時皆宜發心上殿過堂

  • [A56]凡宜上殿過堂而躲懶偷安者僧值應即檢查不得徇私縱容免致眾人效尤

  • [A57]本寺香客住持及各執事不得邀至己庵內請齋或募緣等若己庵內之香客到寺請齋請便飯等須照各庵一律開銷不得擅私自便

  • [A58]本寺無論住持班首職事凡與常住公事無涉者遇有意外之事由各人自己承當常住概不負責

  • [A59]庫房客堂等職事如有不盡職責及輕損常住等為首領者須秉公檢舉毋得隱瞞

  • [A60]住持每年由常住酬勞衣單銀幣一百二十圓監院酬勞衣單銀幣八十圓其餘各職概照舊章

  • [A61]本規約遇有不適用時得於三月中大算時由住持或都監監院等提出修正之(採訪)

法令

孫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章第五條「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第六條「人民有得享信教之自由權(中華民國元年頒)

《大總統教令》第十二號《修正管理寺廟條例》

  • 第一章 總綱

    • 第一條 本條例所稱寺廟以左列各款為限

      十方選賢叢林寺院

      傳法叢林寺院

      剃度叢林寺院

      十方傳賢寺院庵觀

      傳法派寺院庵觀

      剃度派寺院庵觀

      習慣上現由僧道住守之神廟(例如未經歸併或改設從前習慣上奉祀各廟是)

      其他關於宗教各寺廟

      其私家獨立建設不願以寺廟論者不適用本條例

    • 第二條 凡寺廟財產及僧道除本條例有特別規定外與普通人民受同等之保護

      前項所稱財產指寺廟所有不動產及其他重要法物而言所稱僧道指僧尼道士女冠而言

    • 第三條 凡著名叢林及有關名勝或形勝之寺廟由該管地方官特別保護

      前項特別保護方法由內務部參酌地方情形定之

    • 第四條 寺廟不得廢止或解散之

    • 第五條 凡寺廟在歷史上有昌明宗教陳績或其徒眾恪守清規為人民所宗仰者得由該管地方官開列事實詳請該管長官咨由內務部呈請

      大總統分別頒給左列各物表揚之

      (一)經典(二)法物(三)扁額

    • 第六條 各寺廟得自立學校其課程於經典外須酌授普通教育

      寺廟創辦學校時須呈請地方官立案其從前已設立之學校亦同

    • 第七條 寺廟須向地方官署呈請註冊其應行註冊事項及關於註冊之程序由內務部另以規則定之

  • 第二章 寺廟之財產

    • 第八條 凡寺廟財產應按照現行稅則一體納稅

    • 第九條 凡寺廟現有財產及將來取得財產時須向該管地方官呈請註冊

    • 第十條 寺廟財產由住持管理之

      寺廟住持之傳繼從其習慣但非中華民國人民不得繼承之

      前項住持之傳繼須向該管地方官呈請註冊

    • 第十一條 寺廟不得抵押或處分之

    • 第十二條 寺廟財產不得藉端侵佔並不得沒收或提充罰款

    • 第十三條 寺廟所屬古物合於左列各款之一者依照現行保存古物法令辦理

      經典

      建築雕刻繪畫及其他屬於美術者

      歷代名人遺迹

      為歷史上之紀念者

      與名勝古迹有關係者

      前項物品之保存由住持負其責任

    • 第十四條 凡寺廟久經荒廢無僧道住守者由該管地方官查明保護另選住持

  • 第三章 寺廟之僧道

    • 第十五條 關於僧道之一切教規從其習慣但以不背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者為限

      為整頓或改良前項事宜得由叢林僧道舉行教務會議

    • 第十六條 凡僧道開會講演或由他人延請講演時其講演宗旨以不越左列各款範圍者為限

      闡揚教義

      化導社會

      啓發愛國思想

    • 第十七條 凡僧道有戒行高潔精通教義者准照第五條規定辦理

    • 第十八條 凡寺廟僧道受度時應由其度師出具受度證明書載具法名年貌籍貫及受度年月交付該僧道並由度師呈報該管地方官備案

      其在本條例施行以前受度者由該僧道請求度師或相識寺廟之住持或僧道二人以上為出證明書並由該度師或住持或為證明之僧道呈報地方官備案

  • 第四章 罰則

    • 第十九條 各寺廟僧道或住持不守教規情節較重者該管地方官得申誡或撤退之但關於民刑事件仍由司法官署依法處斷

    • 第二十條 凡寺廟住持違背管理之義務者該管地方官申誡或撤退之

      寺廟因而受損害者並任賠償之責

    • 第二十一條 違背第十一條之規定抵押或處分寺廟財產時由該管地方官署收囘原有財產或追取原價給還該寺廟並准照第十九條規定辦理

      因而得利者併科所得總額二倍以下之罰金若二倍之數未滿三百元者併科三百元以下之罰金

    • 第二十二條 依前三條規定撤退住持時按照第十條第二項之規定另立住持

    • 第二十三條 違背第十二條規定侵佔寺廟財產時依刑律侵佔罪處斷

  • 第五章 附則

    • 第二十四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其以前教令公布之管理寺廟條例廢止之(中華民國十年五月二十日頒)

示令

定海縣知事陶鏞普陀香客須知示

  • [A62]普陀駁船不大只能容載十人新定規則即限此數

  • [A63]駁船中釘有船牌寫明號數及船夫姓名如遇風浪中途勒索除令水陸警查察外香客可記明船牌報告警所跟究惟風浪大時船夫須多用人力亦應於規定之外酌量加給酒錢

  • [A64]篼子轎夫挑夫等新定規則取保給照方准營業並給符號佩帶衣襟以資識別如無符號者可不雇用以防疏失

  • [A65]轎金担力酒資分段限定數目開列清單由警所蓋印公佈周知矯從前需索之弊香客上岸出香此項錢文交所居寺庵執事僧開付如香客體恤苦力從優犒賞亦宜令執事僧經手幸勿直接開付致效尤請益糾纏不清釀生毆詈

  • [A66]香期有一種游僧瞎僧到山化小緣成羣攔路扳轎牽衣騷擾可厭現已從嚴查禁驅逐其殘疾瞎僧則收入淨土堂惟化小緣僧其中實有真貧苦行者礙難概禁現規定以「席地坐化」四字為限香客對於此項僧多多施捨結緣獎善遇有站立募化者切勿施予開端如有扳轎牽衣等舉動可知照警察及巡照僧拘究

  • [A67]寺院庵堂款待住客力求完備不覺而入於靡麗奢侈殊非清淨道場所宜縣知事杜漸防微迭諭沙門力崇樸素香客之來或崇奉教相或流連光景人都高尚住亦暫時對於居停幸勿責備求全共挽澆風以維佛土

  • [A68]詞客騷人興來題詠已令僧徒備有筆札幸勿題壁題亦不久刮去轉惜佳句不傳有一種惡少以猥褻字畫污疥名勝牆壁殊損公德幸自戒之如不遵依派警拘究

  • [A69]山中賭博鴉片均所嚴禁犯者拘懲罪連容留之主僧主僧報告者免罪仍照章提獎君子懷刑各其注意但消遣賭酒食不以金錢為目的之娛樂品不在此限至僧徒雖娛樂之賭亦犯清規有犯必懲

  • [A70]普陀佛地葷腥宰割向所嚴禁各寺均不設葷廚香客到山允宜素食如萬不能素食只可酌帶罐頭切勿公然以血肉之品妨害香積

  • [A71]婦女小孩到山裝飾宜從淡素珍寶炫耀漫藏冶容戒之為妥

  • [A72]梵音潮音各洞大士示現誠者見之佛重螻蟻之生捨生實屬謬妄向有示禁希望香客廣諭癡愚(中華民國十一年一月給)

定海縣知事陶鏞示諭事

本知事因公幹到普陀法雨寺住持循照舊例率領全寺僧徒在山門外排班迎接本知事歉悚不安當於出寺時諭免班送旋到普濟寺先諭住持將排班迎送一概蠲除查叢林緇眾誦典焚修自有清規遊方之外尋常酬應尚合屏除豈可擾以世俗之繁文苛以官場之縟節查此種迎送陋例遠自帝王時代嬗遞而來今則建國共和立憲平等在施者習焉不察幾自忘貝象之尊嚴而受者謝卻不堅遂未去餼羊之告朔楚齊兩失審非小節之疵瑕儒釋異源應有折衷之儀式嗣後縣知事到山倘有特別典禮應俟屆時規定其尋常巡住祇須各該寺方丈住持執事首領於合宜地方行相當敬禮所有兩廊僧眾排班迎送以及撞鐘擂鼓升礮扶轎等舊例自今日始一律革除各該僧眾威儀自重人格攸關毋為無禮之恭致貽有識之誚除呈報並分令外合行示諭全山緇白一體咸知(民國十一年一月給)

定海縣知事陶鏞批准前後兩寺住持蓮曦了明呈定取締公務寮及篼夫並寺庵內外單規則

  • 凡前後兩寺公務寮及各庵之工人無論內單(即在內服役者)外單(即在外工作者)均須尋覓妥保方准進單嗣後發生事故或逃亡時均由保人負責

  • 前後兩寺公務寮工人須由該寮頭單(即工頭)隨時約束有不服者由頭單告明該管客堂辦理如再不服送警局懲辦或驅逐過海情節重者送縣

  • 前後山篼夫均由公務寮派人帶坡(即帶領)即責成帶坡人隨時約束不准刁難香客併額外需索如違告明客堂送警嚴懲

  • 公務寮及各庵內外單工人因事受屈須將理由告明庵主或該管客堂靜候查明實情秉公處理不得恃蠻行凶以干法紀

  • 公務寮及各庵內外單工人遇事不平如行凶毆人者不論其理之曲直當將先動手者拘送官廳先行重懲其行凶之罪後再為判斷是非

  • 遇有事端發生如有從中挑撥及附和者查明一併送官嚴懲

  • 禍端釀成其主動及附和者或畏罪逃匿除責保跟交外當將該凶姓名年貌籍貫開明呈請官廳備文關提歸案懲辦

  • 遇有庵中出香須用篼子者各篼夫須由公務寮指派頂數不得漫無限制爭先奪後強拖香客等情如違報警拘究

  • 遇有偷竊柴樹及蔬蓏等物當酌量情形交該管客堂轉送警局嚴辦或徑送警局訊究不准私自弔打如違嚴懲不貸

  • 本規則由呈請縣署核准布告施行(民國十二年一月給)

普陀洛迦新志卷八終

附錄王應吉病夢紀靈

明澹凝居士王應吉素虔奉大士萬曆壬寅患痰火疾水漿不能嚥者七日九月朔前子夜夢乘肩輿循大河滸忽顛墮水中鱗甲之類種種當前因念此輩吾嘗啖之今乘此為難矣恍惚若有挾其兩臂起崖上者仰首視之則赤日懸空觀音大士倚崖而坐善財龍女鸚鵡淨瓶之屬具列以手捫衣不溼因叩謝大士謂曰「汝本善知識轉身素虔奉我故來相救但汝殺業頗多致有是病若能戒殺汝病即愈」王曰「此夙心也謹受戒」大士曰「我有醍醐與汝飲之」王捧杯一吸而盡其杯似玻璃內外通明醍醐色黃且碧味殊清洌不類世間濃郁飲畢叩謝倏然而覺餘香猶在脣吻間徧身雨汗移時清涼心胸開爽進粥飲之精神頓囘復自後遂盟心戒殺自作紀靈戒殺衷言誌其事(《慈心寶鑑》)


校注

[A1] [-]【CB】一【志彙】
[A2] [-]【CB】一【志彙】
[A3] [-]【CB】一【志彙】
[A4] [-]【CB】一【志彙】
[A5] [-]【CB】一【志彙】
[A6] [-]【CB】一【志彙】
[A7] [-]【CB】一【志彙】
[A8] [-]【CB】一【志彙】
[A9] [-]【CB】一【志彙】
[A10] [-]【CB】一【志彙】
[A11] [-]【CB】一【志彙】
[A12] [-]【CB】一【志彙】
[A13] [-]【CB】一【志彙】
[A14] [-]【CB】一【志彙】
[A15] [-]【CB】一【志彙】
[A16] [-]【CB】一【志彙】
[A17] [-]【CB】一【志彙】
[A18] [-]【CB】一【志彙】
[A19] [-]【CB】一【志彙】
[A20] [-]【CB】一【志彙】
[A21] [-]【CB】一【志彙】
[A22] [-]【CB】一【志彙】
[A23] [-]【CB】一【志彙】
[A24] [-]【CB】一【志彙】
[A25] [-]【CB】一【志彙】
[A26] [-]【CB】一【志彙】
[A27] [-]【CB】一【志彙】
[A28] [-]【CB】一【志彙】
[A29] [-]【CB】一【志彙】
[A30] [-]【CB】一【志彙】
[A31] [-]【CB】一【志彙】
[A32] [-]【CB】一【志彙】
[A33] 間【CB】閒【志彙】
[A34] [-]【CB】一【志彙】
[A35] [-]【CB】一【志彙】
[A36] [-]【CB】一【志彙】
[A37] [-]【CB】一【志彙】
[A38] [-]【CB】一【志彙】
[A39] [-]【CB】一【志彙】
[A40] [-]【CB】一【志彙】
[A41] [-]【CB】一【志彙】
[A42] [-]【CB】一【志彙】
[A43] [-]【CB】一【志彙】
[A44] [-]【CB】一【志彙】
[A45] [-]【CB】一【志彙】
[A46] [-]【CB】一【志彙】
[A47] [-]【CB】一【志彙】
[A48] [-]【CB】一【志彙】
[A49] [-]【CB】一【志彙】
[A50] [-]【CB】一【志彙】
[A51] [-]【CB】一【志彙】
[A52] [-]【CB】一【志彙】
[A53] 間【CB】閒【志彙】
[A54] [-]【CB】一【志彙】
[A55] [-]【CB】一【志彙】
[A56] [-]【CB】一【志彙】
[A57] [-]【CB】一【志彙】
[A58] [-]【CB】一【志彙】
[A59] [-]【CB】一【志彙】
[A60] [-]【CB】一【志彙】
[A61] [-]【CB】一【志彙】
[A62] [-]【CB】一【志彙】
[A63] [-]【CB】二【志彙】
[A64] [-]【CB】一【志彙】
[A65] [-]【CB】一【志彙】
[A66] [-]【CB】一【志彙】
[A67] [-]【CB】一【志彙】
[A68] [-]【CB】一【志彙】
[A69] [-]【CB】一【志彙】
[A70] [-]【CB】一【志彙】
[A71] [-]【CB】一【志彙】
[A72] [-]【CB】一【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