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釋氏六帖

釋氏六帖卷第十七

自在光明部第三十四

○天(一)

明天內外

破邪論云清氣為天濁氣為地青青蒼蒼天之色穹穹窿窿天之形又云純陽之氣春蒼夏昊秋旻冬上又內典明天云光明自在神用名天是天趣有情攝上青者即須彌山南面吠瑠璃色顯

二十八天

俱舍云欲界六天色界十八無色四天故云二十八天釋梵王等

形貌不同

花嚴經云欲界六天顏色不同他化已上皆如金色化樂赤珠知足如雪夜摩琉璃忉利瑪瑙四天王天如頗璃色

非想上天

大方等陀羅尼經云非想之上有天長九十由旬身能出火可燒大千甚可怖畏也

十二失壞

正法念經云天與修羅戰時有十二失壞力劣暗至打甲落鈴墮海羞慚驚怖女捨食劣飛鳥輕賤步行他勝等

十法非常

長阿含三十云一飛無限二飛來無限三去處無礙四無老相五身無皮骨六身無不淨大小便七身無疲極八天女不產九天目不眴十身色隨意等

天為毗紐

俱舍云外道計毗紐天為一我如珠貫縷有一萬六千妃一時同欲樂一我亦如是金七十論亦然矣

國立中名

釋迦譜云何承天曰洛南有影臺夏至有影分也智嚴法師云西天中國夏無影又云太素等天頎西北地缺東南鍊五色石上補斷鼇足而下接人皇虵身牛頭九紀四姓作牧等初

宮殿間麗

異相云色界有四禪宮殿皆金色身白銀色衣黃金衣無男女根禪悅為食壽命論劫身量由旬倍倍上增名為色界矣

十事有異

異相云飛行無極二往還無極三天無盜四無是非五不相侵六齒一骨無縫七髮青滑潤澤而長八天青隨髮九隨意赤白十所欲逐意等

五種不同

長阿含一云天壽天威天有名稱天樂天色如是五種

同名生死

花嚴經云人生已即有二天恆隨逐一曰同名二曰同生與人生死同也

須倫壞天

處胎經云修羅與天共戰先壞曲脚天次壞風天馬天莊嚴天等

四大王天

俱舍云四天王住彌盧半及七金山日月星等東西背山身長半里為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壽五百歲宮殿七寶飲食穌陀衣服自然

三十三天

住彌盧頂天帝為主身長一里壽命千歲人間一百年彼天一晝夜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宮殿七寶衣食自然有善法堂園生樹四苑妙地赦支與園生夫人雜飾地金城千門等

三夜摩天

此云時分人間二百年彼天宮一晝夜壽命二千歲身長一里半宮殿七寶富樂莊嚴為彼天中時時多分唱快哉焉

四知足天

梵語兜率陀此云知足以彼天中知欲樂足一生菩薩所居之處內宮外院四十九重以人中四百年為彼天一晝夜壽命四千歲身長二里行樹七珍樓臺百寶五百億寶女龍王梵王等

樂變化天

人中八百年彼天一晝夜受諸富樂壽八千歲身長二里半宮殿樓閣百寶莊嚴

他化自在

人中一千六百年彼天一晝夜壽一萬六千歲身長三里此等六天名為欲界皆有男女然皆化生依彼男女膝上等即呼彼天為父母也然有其三欲總名欲界為飲食睡眠[婬-壬+(工/山)]欲色

色十八天

一初禪有三天一梵眾二梵補三大梵且梵眾身長八里諸根具足相好莊嚴壽命半劫即二十增減是化生也禪悅為味無其三欲亦無晝夜身有光明無其憂苦等

二梵輔天

身長一踰善那壽命一劫四十增減密雲為地等

三大梵天

身長一踰善郍半壽命一劫半六十增減有伺無尋也得上品定成劫初生稱世界主無鼻舌識地法無故等

二禪三天

一少光天身長二踰善郍壽命二劫八十增減為一劫得無尋無伺三摩地下品定離憂苦有喜樂捨無五識離火有風水災諸根具足

二無量光

身長四踰善郍壽命四劫得中定光明無量

三極光靜

身長八踰善郍壽命八劫得上品定光明宮殿及諸根等與前倍勝以因別故果亦不同

三禪三天

一少靜天長十六踰善郍壽十六大劫水火災不及有風災得下品定唯樂受意地樂

二無量靜

長三十二踰善郍壽命三十二大劫得中品定餘與前同然倍勝諸根宮殿亦爾也

三遍靜天

長六十四踰善郍壽六十四大劫有風災意地樂受有出入息感外風災得上品定也

四禪八天

一無雲天長一百二十五踰善那比前倍中減三踰善郍此天已上皆無雲地居無雲首故以為名宮殿隨身壽等身量也

二福生天

更有餘福定行來生此天長二百五十踰善郍壽二百五十大劫宮殿隨身生滅等

三廣果天

長五百踰善郍壽百大劫廣大所生也

無想天

廣果天中分出身量壽等一如廣果是外道居修無想定所感却坐或立等

四無煩天

長一千踰善郍壽一千大劫唯聖人居無煩雜也

五無熱天

身長二千踰善郍壽亦同等

六善現天

長四千壽四千

七善見天

長八千壽八千

八色究竟

長萬六千壽亦爾故色無晝夜殊劫數等

無色四天

一空無邊所二識無邊所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無色身量壽二四六八大劫也

災祥之異

廣弘明云天能令東海亢旱不如理孝婦之怨地使於高城復塹未若𣏌梁之殞又云天裂或亦天現

天有四種

法苑云一世間天諸國王受天福二生天四王已上乃至非想三淨天須陀洹乃至獨覺十地菩薩四解義故名為義天也

村坊州縣

法苑云善見大城天帝所都有天州天縣又村周迊遍布寶飾莊嚴不可具述矣

天何名義

法苑云一大名天又婆沙云光明照耀故名為天又云天者顛也顛謂上顛萬物之中唯天在上故名天也又天謂高顯萬物之中唯天獨高也在上顯覆故名顯

形無障礙

正法念經云天身光聚如燈同其室手中五百花𩬞一千針頭六十共坐無礙以善故不窄不妨如燈無礙等也

○道門天(二)

大羅極果

正理論云道中三界二十八天上四民天到太清境至無上大羅天乃登極果有應化宮道中之道天尊之位

玄都三清

甄正論云大羅之天玄都之境玉京仙宇金闕天宮空青之寶以為莊嚴林木靈樹三清之上有太玉九仙靈府

天尊所都

道經云一氣初應號曰大羅在三清之表置玄都玉京城是入金宮殿百寶天尊處中又寶玄經云天尊有十一自在二無極三大道四至真五太上六老君七高皇八天尊九玉皇十陛下都大羅天

三十三天

靈寶云一太黃皇曾二大明玉皇三清明何童四玄胎平育五元明文舉六上明七虛無越衡八太極濛翳九赤明和陽十上真玄明一暉明宗瓢二竺落皇笳三虛明堂輝四視明端淨五玄明恭慶六太煥極瑤七元載孔叔八太安皇崔九顯定極風二十始皇孝芒一太皇翁重二無思江曲三上撲阮樂四無極曇五浩庭霄度六淵通源洞七太文翰寵八太素秀樂九太虛無上十太釋騰勝一龍變二梵魔三太極平育道家三十三天之說也

上不在天

道經河上公為文帝作老子章句上公在草菴中漢文帝問道不起帝怒曰朕可使卿富貴等公上昇千餘尺上不在天帝慚悔謝又云無名天地之始道也

玄之又玄

玄者天也又玄天之天也

天地不仁

天施地化不以仁恩性自然也

天長地久

不自生安靜也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唯德是輔

利而不害

天道利而不害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也故無所傷害矣

大小包含

孟子曰萬物者天地含容包貯之三光四海有形之類皆能包含太虛又能包容天地者以之無形也鄒子曰掌握耳

五色補天

孟子曰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補之即女媧練五色石補闕也陰陽失度三辰盈縮名闕不必形虧名補女媧練五行五常之精以調和陰陽晷度順序不同器質相補又云天頎西北日月星辰就焉

天地物歸

西昇經云天地覆載畜養萬物又云夫天地者有天地無事萬物歸也

得一以清

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域中四大

天大地大我大道大也

張弓比德

天與道大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日(三)

日彌盧中

俱舍云日齊須彌山半五十一踰善那徑火珠相助玻胝迦寶為體照四天下夜半日沒中作所作事矣

日諸異名

大威德經云亦名百光熾盛無上圓形普化令喜勝意不嗔無畏破暗約有百名不能具錄矣

宮有七重

瓔珞經云日宮殿七重相去各七由旬宮牆高十二由旬有其千門皆金寶成施燈明者方生於此屬四大王天又異相云城方一百四十里高四十里光射人目見之若圓五風運持不令停住風如下明

須倫欲壞

阿含二十一云須倫見日天言向頂上遊行自在當欲取為耳璫壞之

諸天道引

長阿含云日天宮殿高十六由旬周迊欄楯行時百千諸天神導引也

四緣十善

異相云日月天子白佛言當作何業為日月天佛言四緣一常喜布施二修身持行三奉持戒行不犯威儀四然燈供佛次修十善為不殺等身三語四意三矣

何因寒熱

起世經十六云日熱有十緣行北路爍七金山近夜叉宮鐵圍須彌也寒十二緣日觸八海水行南路四洲諸河等

五障生暗

起世經云煙雲塵霧修羅手障故令日暗

遊亦有方

不空索云遊日宮者當加持輪索至心誦此真言遊彼日宮中也

却日之孝

摩鄧伽經云有羅摩童子至孝與母采花遇熱令母上肩母不肯子曰我若孝者令不現日以子孝故天令日隱母曰夜矣子曰未也不信子曰願日却出如言矣

七日之災

長阿含三十一云火災起時由七日現故頌云二三日出海泉盡四五日現山石融六七日出天地然

日影不覆

西域記云有外道大祠與佛寺相隣在西影覆天祠日在東影不覆佛寺異也

實陽之精

說文云日者實也太陽不虧又云太陽之精上騰為日中有金烏下有大龍輔之

日月無咎

淨名云日月豈不淨耶曰是盲者過矣

菩薩日月

十二遊經云成劫將末人食香稻黑暗便生西方阿彌陀佛令寶應聲吉祥二菩薩造其日月開人眼目即伏犧女媧下化世畢却歸淨土矣

羲和之官

春秋內事曰伏犧推列三光建八節二十四氣掌日月官名為羲和羲仲也

問日遠近

列子曰孔子東行遇二小兒一曰日東近南遠以初大中小一曰東遠南近以初冷中熱孔子不能決笑曰子多知乎曰六合之外存而不論

觀日瑤池

列子曰周穆王至瑤池王母歌謠穆曰敢以和之其辭哀已乃觀日所出入一日行萬歎浮生促

四用同時

順正理論日除冷遣暗生暖發光如舡捨此取彼負重截流又如燈發明破暗油盡燒炷

珠鏡日月

瓔珞經云下梵天等以百寶光明鏡為日月又欲界四天王天已上並無日月

○月(四)

月宮可愛

俱舍云玻胝迦寶為體水珠所助能照能冷周一百五十由旬日自影覆故見月輪缺一徑五十其光可愛益目

缺有三因

起世經云一背相轉二青衣天所覆三日光影覆故阿含經亦同

有諸異名

大威德經云金脂星主光者空主宿王不少滿地善見上行淨土普鏡圓合等約有五百名也

入夢上瑞

瑞應經云菩薩母夜夢見月輪白象入右脇等

月滿潮海

智論云月十五日夜滿方能潮海十四日夜不能

月蝕之相

正法念經云月欲蝕者油脂沈水鳥在近地飛也諸方則青赤

月滿十能

涅槃云一破暗二見道三見邪正四除熱惱五破螢火高心六息盜心七除人畏惡獸八開優鉢羅花九行人進道十令人受五欲樂

月有虧盈

立世阿毗曇云日月相去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日行疾三由旬白月初日在前黑月初日在後月被日影侵照故見其黑矣

月三之異

法苑云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體就穴鼻始萌又寶林傳云月曾白日現表蜜多太子出家太子出家表繼日光也

道門日月

曹氏太一戒經云黃帝遭蚩尤喪亂後有神女明陰陽開闢之節以達璇璣迴行之度通六甲屈伸之微探鬼神盈縮之應以推天地窮精入微故設日月星辰四時五行六律八節七變九宮十二辰上以神將立號下以日辰為名宿合之辰以為月神月建之氣以為辰名天罔八月神名月建在酉萬物強固故名天罔矣

日月行度

漢紀云日行中道一曰黃道南至東井北至牽牛東至角西至婁夏至於東井去極近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長一尺五寸六分西至婁去極中秋分東至角去極中立八尺表而晷長七尺三寸六分曰陽也陽用事即日進而北晝進而長陽勝故為溫暑陰用事則日退而南退晝而短陰勝故為寒冷洪範曰日之行則有夏有冬有寒有暑若日之南北失節晷進而長則為寒退而短則為燠人君急則晷進而急舒退而緩即急寒舒暖若一日晷長為潦晷短為旱奢為扶拔扶者耶臣疏君子非奸人有餘月有行黑道二出黃道冬至春春分也從青道立夏夏至從赤道立秋秋至從白道立冬冬至從黑道然一決之於房從中道若月失道妄行出陽道則旱風出陰道則陰雨箕軫多風昂畢多雨洪範曰星有好風雨月從星也又山海云大荒中有日月窟

月有別光

太平月多暉昇平清明姮娥奔月為蟾蜍出張衡書又論云海中大身眾生之影樹即閻浮樹影又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出文子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輝攬之不入手陸機詩三五二八時千里共君同宗鮑月詩初生似玉鉤纔滿如團扇又月華臨靜夜西園遊上才沈約又照雪光偏冷臨花色轉春庾肩吾詩冷冷玉潭水映見娥眉月虞騫詩移塌坐庭陰初弦時復臨侍兒能勸酒貴客解調琴梁劉緩詩明明三五月垂影當高樹攢柯半玉蟾裛業映金兔梁劉孝綽詩上弦如半壁初魄似娥眉周王褒詠月云云

○星(五)

大小形量

俱舍云星最大者徑一由旬最小者一拘盧舍中間大小不定又異相云星宿之天子化生各所居之城大者七百里中者五百小者百二十中間者不定

宿有二十八

處胎經云菩薩曾為二十八宿朋友眷屬人數多少各有所主及與性行廣如經說也

仰口之非

正法念經云比丘不應學觀上像吉凶非是究竟若能觀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等是名正觀占星所養名為仰口食也

歲星不現

正理云方朔傳曰朔歲星也在漢朝明知是歲星不現二十年方朔沒後便現矣

日星應知

四分律云比丘阿蘭住有賊問曰星方處知不曰不知羞慚賊怒欲煞比丘白佛應知不得躭著又弘明云道開入境仙人星現羅什入關德星現野

禮告明星

虛空藏經云若犯諸過罪當於明星出時志心禮諸佛乞願告虛空藏菩薩為現於夢中現滅諸罪相等

災異所臨

本行經云星災臨國一十二年災旱如何令國內穀食各知其所已人各日與一升過災星也若星辰流景正行日月重光合度等

羣星入井

續高僧惠瑜奄化時眾僧皆見羣星入井

童子謝過

高僧傳云晉太元年中有妖星現帝普下諸州請有德僧令行道禮懺有僧曇獻七日齋潔感星下現為童子謝過矣

彗星現怪

正法念經云彗星者是百丈修羅夜叉部眾欲害眾生口中吐氣現光也

失度之變

報恩經云有隣國王王令一婆羅門來乞大光明王頭才入境時五星諸宿違失常度赤白黑虹晝夜常現表失主之像流星墮落佛入滅時星殞如雨也

熒惑聰慧

七佛咒經云熒惑仙人五星之中最極聰慧神通力大世界災福君侯變移我悉知之應持我咒即得安寧經云彼星是五住菩薩也

說文萬物之精上為列宿五星若編璇璣玉衡調風雨也又庶民唯星又帝堯即政景星出翼作樂制禮得天心則景星現又流星入昴堯舜遊首山有五老人五老人五星也熒惑從三舍出呂氏春秋宋景公時也李郃賣藥於蜀識使星陳仲弓與子姪造荀季和父子千時太史奏五百里內有賢人聚漢書云五星同色天下兵偃百姓安五穀熟

○風(六)

成壞之因

婆沙云成劫之初有風輪起次水輪頌云大風鼓擊成山地次劫壞時亦風災乃至三禪悉皆都盡以動為性亦有顯形顯為黃黑形謂旋角具四大焉

五風持日

長阿含二十二云日不停墜者五種風力運一持二養三受四轉五調運持日月常有千光五百下照五百傍照以願力故也

天上三種

起世經云天有三種和風一開花二清淨三除穢也

薰風成福

大悲經云誦咒者風吹身過有人遇者及得塵者皆獲勝福何況受持者

得沫成仙

不空罥索二十七云持真言者得羅剎女吐沫身自塗之或在手足或將和藥便能乘空行成風仙也

旋嵐最大

金頂輪王經云旋嵐猛風無物不壞除佛力業力

其力無上

智論云毗嵐風鼓壞須彌猶如腐草乃至能壞大千界也

亦有內外

中阿含七云有內界風所為上下腹內有情界攝者或行制縮力手持物等非道喉咽出外息界有情外風界

在身為患

正法念經云有風在身若不安令身物乾等乃至命終息風後出

散壞須障

花嚴云風災起時名為散壞三千界者有風名障壞若無此風壞盡一切

頂氣之風

正法念經云有頂氣風在人頂上而出日中可見若不出三日必死

風王有四

僧法吒經云有四風王入王舍城悉吹城內諸糞穢土沙礫出置清淨道場迎佛

金翅擊風

花嚴經云此金翅鳥食感龍為食以兩翅扇海入海中二百由旬若人眼遇之失明故不來人間如其業盡翅被風擊不能入海得龍食而死

八風不動

智論云所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為八風能動人也淮南子曰東陷東南薰南辰西南淒西颼西北勵北寒東北炎易說卦曰巽為風撓萬物者莫疾乎風又河圖帝通紀曰風者天地之使爾雅云四風和為通正謂之景風太平風也又爾雅四風颽谷涼飈大為之性盛貌有飄暴雨土為霾陰風為曀又淨名云以一切風內於腹中又胎內三十八七日皆是諸風力令增故矣

○雲(七)

雲色高下

長阿含二十云其雲色不定白地增黑水增赤火青風令其高下二十三十四十除劫初時上至光音天金藏雲等

一雲所雨

法華經云密雲彌布靉靆垂覆如可承攬等

雲名喜慶

經音義云喜雲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圓如香煙形

現光日比

傳云三藏貞觀十九年正月到京迎經像時有五色雲日比邊現房玄齡等監迎出慈恩傳

雲中有聲

起世經云雲中有聲有其三因一風與水相擊二與地相擊三與火相擊故有聲也

梁元帝書

弘明集云圓光七尺上映真珠之雲面門五色旁臨珊瑚之地化為金案奪麗水之珍變同珂雪高玄霜之彩

莊嚴世界

花嚴經云娑竭羅龍王莊嚴世界令人歡喜出種種雲網萬種寶色光明莊嚴又云佛有身雲隨類現之電光亦爾

雲雨隨意

地藏十輪經云佛說此經時十方有香花衣服等雲來各有香花衣服出三寶聲等又上生經云有金色光由如段雲又夜摩天已上密雲為地

白雲

歸藏云出蒼梧入大梁易曰雲不雨自我西郊又英英白雲天降時雨又高宗皇后衣箱中五色雲現蓋大雲寺內外臣妻加郡號等又尚書五岳觸石出雲又天子孝景雲出遊又漢武封禪白雲入封中又廣成子謂皇帝曰汝治天下雲不從旋而雨又華封人謂堯曰夫聖人醇居穴噉食天下有道與物皆昌乘彼白雲至于帝鄉又孟子曰蒯子訓到洛陽見公卿數十處候皆白雲起又楚辭雲霏而承雨青雲衣號曰霓裳又魏文詩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玄雲起高嶽終朝彌八方沈約詩白雲自帝鄉氤氳屢迴漫救虧崑山樹含吐瑤池月秋風西北起飄我過城闕城闕已參差白雲復離離皎潔在天漢倒影入華池將適丹丘野時至碧林垂金柯分王業散陸機雲賦雲者雨之具出易內傳也

○雨(八)

雨從龍意

增一云其雨從龍意出善惡隨意大力大雨亦復如是

香氣異常

童子問經空中有微細香雨之變

普潤一切

法華經云譬如大雲雨一味雨而諸草木各得生長隨上中下各有所受又云雨眾天花而百由旬香風時來吹去萎花更雨新者也

五因不足

長阿含云雨有五因不定一火多燒之二風多三修羅接歸海四雲雨放逸不雨五眾生不善令天不雨

雨冷暖水

中阿含云佛初生時於空中九龍雨二種水浴太子所為冷暖及諸天花鼓天妓樂又云佛至尼蓮河拘類樹下坐時大雨七日高下悉滿潢澇橫流世尊行處塵生矣

雨作風涼

雜阿含云時天大熱僧眾煩悶有下坐比丘白眾曰欲作細雨涼風眾曰可作遂三昧力而降細雨涼風

七日現相

花嚴經云摩那斯龍王欲降雨時有大悲故先興雲七日不惱眾也又云有龍王名曰莊嚴雨莊嚴雨或十百千乃至萬種又云海清冷他化天雨簫笛樂音名為美妙化樂天雨摩尼珠放大光明知足天雨大莊嚴具夜摩天雨妙花三十三天雨香悅意四天王雨寶衣名覆蓋龍宮赤真珠修羅雨刀劍北州雨花三州同雨災疾不同也

成劫之雨

俱舍云成劫之時洪雨滴瀝如車軸澍雨風輪大千界乃至大風鼓擊成山地

雨有三種

分門功德論云一天雨細霧二龍雨喜則和怒則雷風三修羅為雨與天鬬時或有雲無雲雨刀劍等業力也

雨眾寶雨

寶積經云興眾寶雲雨眾寶雨矣

赤松雨師

法苑云赤松子神農時雨師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至崑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亦得俱至高辛時為雨師今之本焉

其雨紅赤

善見律十七云佛歸國時說法現瑞降雨紅赤等欲濕者濕欲乾者乾不著土淹塵土等

水災大雨

俱舍云水災起時由雨霖霪至二禪

瀑雨卒降

止雨經云佛與大眾遊摩伽陀國在路卒大風雨佛令阿難取小瓮小瓶等課誦真言懾龍在中其雨即散

大雨刀劍

智論云龍王兄弟雨刀劍等及地龍天石弓箭等

海龍降雨

大婆沙七十一云如海龍王久處大海增長威勢上昇虛空興布大雲遍覆空界掣電晃曜震大雷音普告世間言欲降雨等潤一切矣

雨有多種

四諦論一云天雨所為曲腳頂生放逸饒力四王皆能降雨二龍雨有喜怒天雨細也修羅亦降雨也

祈雨方法

大雲請雨經云當清淨地置之壇場畫塑龍王淨潔求之又不空罥索云依法作壇圖畫龍形以咒加持龍隨念至旱即雨澇即止也

雨不時下

三惠經云有女人言王法不中也雨不時下王聞呼女人求之女人安三器請雨即如其言乃下雨也問曰何以答曰至誠耳

不雨天嗔

隋重曇延時值大旱請五百僧祈雨數日無驗帝曰何也延曰蓋由一二文帝曰不會延曰君為萬機之主羣臣為毗贊之官並通術理俱僭玄化故為不雨一二也帝與羣臣俱齋戒當時雨足

乞雨之鳥

攝大乘論云少受猶如乞雨鳥西方有此鳥如此方鳩鴿等同

祈雨及止

大集經云若旱時求覓一龜五返咒之置龍泉中降大雨也若澇取蟒虵皮七返咒之置泉則止

雨有多壞

興顯經云有主雨天子名曰雨尊如下雨時悉知滴數又云復有大雨名滅除諸大又名憤亂滅水災又名壞敗大寶又名消爛壞三千界也亦能成三千界

于吉致雨

漢孫策既定會稽引兵迎漢帝時入道人于吉在策軍中遇天大旱舡路艱澀策嘗患吉縛在日中祈雨須臾雨足後乃殺吉策嘗見之曾獵被㓨客傷鏡中照見吉在後策撲鏡大叫而死矣

○雷(九)(霹靂附之)

雷雲之聲

俱舍論云西方呼雷為雲聲也以雲中出故又云雲中四大相擊

雷聲不聞

長阿含云福增長者見佛歡喜無倦傍有車五百乘過不聞佛曰我昔經行有霹靂傷四特牛及兄弟二人我尚不聞以佛勝故又六度云在定不聞故云郍伽常在定又佛離怖畏

稱名消難

觀音經云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此以菩薩慈願力也

雷震霹靂

法苑云霹靂者折也震者戰也所擊輒破若故戰也又正理云炎威赫耀童子不能正目迅雷奮擊懦夫不及掩耳也

雷鼓出震

珠林曰雷者易曰震為雷動萬物莫不大哉又河圖帝記云雷天地之鼓也又左藏曰藏冰以時則雷出震棄冰不用則雷不震名天狗又河圖激陽為雷又穀梁曰隱公曰雷霆謂急雷也又爾雅曰疾雷為霆蜺急激者為之霹靂也

女擊雷車

搜神記曰晉義興人姓周永和年中出都乘馬從兩人行至村日暮道傍有一小草屋見一女少年可十六七資容端正衣服鮮潔見周曰日已暮矣前村尚遠臨賀詎不得至周便寄宿女為然火作食向一更後外有小兒喚阿香女應云宮喚汝推雷車女乃辭行果有大雨雷震也

輕雷細雨

寶積經云菩薩龍所作也

龍子雖小

阿含云龍子小能作風雷霹靂也

○雹(十)

入地四尺

譬喻經云有惡龍行雨傷田人獸等佛為降之下雹四丈入地四尺欲傷於佛佛入慈心三昧雹悉化為花降之受三歸矣

人民所感

正法念經云惡龍相鬬致有風雹以眾生行非法所感如是

金剛杵雹

阿毗曇云天帝與修羅戰時以金剛杵下金剛雹也

俱舍雹論

西域記云眾賢論師造俱舍論破其聰明論言以霜雹能壞草木救婆沙大義凡二萬五千頌八十萬言號俱舍雹論世親顧以垂終之託遂為改名順正理也

○電(十一)

電有四種

起世經云東方名無厚南方名順流西方名隨光北方名百生四方互擊故出光明迅疾流爍龍之變化

書名免畏

又金光明最勝王經東方名阿揭多南方名設羝魯西方名主多光北方名蘇多末若知此者書在室壁免其雷雹等怖

龍為電變

六度經云猴王與龍戰令失妃王助之王曰我何以助猴王曰王但張弓放箭射電即是龍也王依其言龍中箭死落

鬼神能作

阿毗曇八處虔一云如鬼神作雷電過人也意許人祭鬼神先亡等恐生在鬼中得祭食

電說亦異

易曰陰陽和合有其電耀光長又元命包曰陰陽擊為電又史記云天官書電者陰陽動也

○霓(十二)

[A1]

雄曰虹雌曰霓

四大所生

法集二云大因緣生虹霓霓者雌也黃地色青水色赤火色諸綺色風也或因日光所爍也

光彩可畏

盧舍郍成佛經云身色如虹霓光明甚微妙

入滅之變

正理雲霓變色穆后欣其亡聖周書異記云昭王二十四年八月江河泛長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暴風卒起樹木皆折天陰雲黑有白虹十二道之怪此方奘三藏亦有白虹不吉兆也又荊珂㓨秦昭王日白虹貫日又梁太清三年正月八日白虹貫日

○雪(十三)

雪霏五色

西域記三云烏伏那國有阿波羅龍王有河春夏常凍起五色雲下五色雪龍性惡因佛降之每十二稼種十被龍收也

地凝積雪

西域梵衍那國至覩貨羅國二國中間地凝積雪曾無盡時宋玉云層冰峨峨飛雪千里三歲有稟父母身者若不為法或王使者何能遊此矣

求法立雪

寶林傳云二祖惠可求法階前至明不覺雪深至腋又經云積雪辰飛途間失地又六角六出雪形狀也盈尺應時瑞也花似絮比也其色不可及

○旱(十四)

旱將劫燒

智論云劫欲盡時大旱既久藥草樹木皆悉枯焦乃至七日現等眾山洞然諸海乾竭乃至梵世將劫欲盡也

天不降雨

俱舍云小三災劫人壽三十歲時刀兵飢饉人多造惡天龍忿怒不降甘雨七年大旱五穀不熟人多餓死

雨祈不至

金剛般若論云匿王作十夢中夢見四牛從四方來欲鬬還退佛言此表未來王法不治使天大旱令巫師等求之又不志誠雲從四方來旋又却退

○年(十五)

年十二月

俱舍云西天冬夏共十二月為年三十日為月天上天下地獄傍生鬼趣修羅諸佛國土義皆同此俱黑白月先後併大併小不同法爾如是

豐年上瑞

正理云景風膏雨應時戒節嘉苗重桂被野亘原國豐九年之資家富萬箱之斂矣

年紀之稱

高僧傳云受經之年息慈之歲總角丱角弱冠牡室盛年辯李駈鷄駈鳥喜學小學齠齔毀齒之年等

年有三時

三千威儀經云八月十六至十二月十五寒時十二月十六至四月十五為春時四月十六至八月十五為夏時矣

佛滅五時

大集月藏經九云佛告月藏菩薩若我住世五分具足平等正法我滅度後五百年解說堅固後五百年中禪定堅固後五百年中誦讀堅固後五百年中多造塔寺堅固後五百年中鬬諍堅固等

年有六時

大集月藏經九云正二名暄暖三四作事時五六求雨時七八物皆成熟時九十寒凍時十一十二大雪時

建歲之首

漢以建寅為正月色黃數用五官名正律曆協音樂昔夏以寅為正殷以丑為正周用子為正承三統也十一月乾之初九位在子天氣生陰陽之化故子為天統十二月坤之初六位在未陰受陽任成剛柔之形其衝在丑故十二月為地統正月乾之元二萬物湊出於地地奉而成之故人統用寅自夏周殷三而變復故漢興從正天統始於子半日萬物萌而色赤地統受之為日始化而色黃半日色化為白人統受之於寅始陰成而黑至東半日生而色青故夏色尚黑殷色尚白周色尚赤等

律曆數始

一曰備數二曰和聲三曰審法四曰嘉量五曰權衡三五以變錯綜其數者一十百千萬億兆也本起於黃鍾之數始於黃鍾之數始於一積至無窮以周備事物之數至於五音角者角也物於地載芒角也徵者祉也宮者中也商者量也物成可度量羽者宇也物聚而覆宇合之五行角者木五常為仁五事為貌商為金金為義義為言也徵為火火為禮禮為示羽為水水為智智為聽宮為土土為信信為思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萬物六律者律法也以統萬物子曰黃鍾寅曰太蔟辰曰姑洗午曰蕤賓申曰夷則戌曰無射六呂呂者助也助陽宣氣未曰林鐘酉曰南呂亥曰應鍾丑曰大呂卯曰夾鍾已曰仲呂黃中色言以中色布鍾物也大呂呂助也言助陽大蔟蔟也上地夾鍾夾者助也以助於陽姑者固也洗潔也言固潔洗物中呂陰始起物發居中而助陽蕤賓蕤繼也賓尊也言尊物而陰繼之林鐘林者君也言陰受陽任君鍾萬物夷則法也陽正法使陰齊當萬物也南呂南任也陰受陽任成助也無射射厭也陽伏陰成終而復始無饜而已應鍾陰應陽而閱鍾物也又五音之本生於黃鍾黃鍾之律長九寸為管或損或益以定五聲九六相生陰陽之應故三分黃鍾損一下生林鍾益一上生太蔟三分太蔟損一下生南呂益一上生姑洗姑洗損一下生應鍾三分應鍾益一上生蕤賓三分蕤賓益一上生大呂三分大呂損一下生夷則三分夷則益一上生夾鍾三分夾鍾損一下生無射三分無射益一上生仲呂陰陽相生自黃鍾始而左旋八八六十四為位其法皆用銅鐵職在太樂寺掌之也

竺天歲首

高僧七云嚴公西天夏至日中無影即天中也又用辰為歲首土德王色用黃數尚五一尺當此土八寸兩當此土十二兩

○劫時(十六)

劫波跋陀

智論云此名時分又珠林云紀時之名也有小有大日月年時小劫收大劫有一增一減名一劫有二十增減名一劫有四十增減有六十位名為無數三無無量拂石劫矣

以時繼日

婆沙云時少不過剎那百二十為一怛剎那六十為一臘縛三十為一牟呼粟多五為一時六時為一晝夜八時夜四晝四此方十二時三十日為月等

黑前白後

俱舍云西方以此方十六日為月始一十五日為月終前名黑半從月盈至晝白半從初至滿六十日減一晝夜定不同此方併大併小日北行名在內日南行名在外總此二行合為年也年有三際六時等

忌日營齋

大佛頂經云波斯匿王為父王忌日請佛及僧設齋供養王自迎請益食行施等

晝夜六時

上生經云晝夜六時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四天已上亦只一日六時三十日為月十二月為年同矣

延時促劫

法華經云不起于座六十小刧日月也一切大眾如食頃

應念長短

淨名經云若有眾生樂久住世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若有眾生不樂久住促一劫以為七日

劫有二種

僧法吒經一云譬如一城高三由旬方十二由旬滿中胡麻百年去一盡為一劫二如大石方面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人以百年輕衣一拂拂盡為一劫又瓔珞經云一里石拂盡為一劫更有淚滴乾坑劫等

劫有大小

法華論云有五小劫夜晝月時年名為小劫八十中名為大劫

三災小劫

俱舍云人壽三十方飢饉七年七月七日滿二十歲時痰病侵七月七日災方畢人壽十歲刀兵劫七日七夜相煞傷有云各別增減時有云一增減中飢饉死遲疾病次刀兵疾時別矣

劫有四種

劫章頌云劫名次第及數量成住壞空并始終餘三無定不可准故約住劫論多少矣

水火風空

俱舍云火災劫者人從成劫二十增減後有二十住劫初一減從八萬減至人壽十年小三災後人既行善子年倍父增至八萬又減至十名第二如是至第二十唯增無減次二十壞劫便至初壞有情一十九增減時壞盡一增減時壞器世間次有空劫便至增減滿以重成如前七火之後一水七水之後一風火至初禪水至二禪風至三禪各自地有樂喜出入息內災感也

劫號為賢

起世經云此名賢劫者以劫初海內有千葉蓮花每葉下有聖人影表有千佛出世故以為名也

食不過時

四分律云明相出時得食粥午前得齋午後如絲髮不得食明相者東方白時後生辯得手中麄文時

時與非時

薩婆多論云日初出至中其光漸盛名漸盛時日午之後光漸減名非時也

歲月何紀

正理論云開皇五年乙巳之歲與國子祭酒開國公何晏等令修國史律曆三十餘人並是當世𣏌梓備諳經藉據三統曆編其年號上從開運下終魏靜首統甲子傍陳諸國爰引九經三元九頭五龍括地天皇人帝五經十幃六藝五行開山圖括地像古史考元命苞搜神契帝糸譜鈎命決始學篇太始律曆志典略之興世紀誌林之興長曆百王詔誥六代官儀地理書權記三五曆十二章方叔機陶弘景等數十部書次以編之合四十卷名之為年曆帝記頗有備悉文義可依從太極上元庚戌歲至開皇五年乙[A2]巳計一十四萬三千七百八十年又梁記云從開闢至梁太宗大寶二年凡二百八十三代七十六萬一千四十五年佛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歲生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入滅至開皇五年一千五百七十六年矣老子桓王六年丁卯歲仕周敬王二十二年癸丑五月壬午西度至開皇五年得一千三十七年甲子起於大橈年月起於堯典

劫名數量

應知有四劫謂壞成中大壞從獄不生至外器都盡成劫從風起至地獄初生中劫從無量減至壽唯十次增減十八後增至八萬如是成已住名中二十劫成壞壞已空時皆等住劫八十中大劫大劫三無數

壽量不同

俱舍頌云北洲定千年西東半半減此洲壽不定後十初叵量人間五十年下天一晝夜乘斯壽五百上五倍倍增色無晝夜殊劫數等身量無色初二萬後後二二增少光上下夭大全半為劫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夫壽為一晝夜壽量亦同彼極熱半中劫無間中劫全傍生極一中鬼日月五百類部陀壽量如一婆訶麻百年除一盡後後倍二十諸處有中夭除北俱盧州等

小劫五種

法華論云一年二晝夜三日四時五年

[A3]○節會(十七)

天上節會

本行經云太子捔射其箭遠十拘盧舍過鐵鼓天帝持箭上天以為供養至其日為射節

三月三節

異相四十一云有梵志典身供僧佛已與諸眷屬遇三月三節共遊河濱見天玉女曰君之福也以供佛故

四月八日

要集云諸佛生日逾城成道說法入滅皆取此日緣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調適印土以此日皆為節會

浴佛之節

譬喻云佛以臘月八運神降伏六師不如佛投河而死西土以此為浴佛節矣

菩提節會

求法傳云每以覺樹初緣觀洗浴於龍池竹苑新黃看優遊於鷲嶺印土有黃花節其花大如錢

時不可失

法句經云有諸梵志佛為戒之有四時少不嬌老戒淫有時布施逢師學問如節莫失也

受歲之日

律云四月十五日眾僧受法之日三月坐夏七月十五日解夏法歲周也亦有坐臘諸部不同亦節

明相時節

薩婆多論云日初出照閻浮提樹身時黑若過葉青過稍即白白為明相出時節也

逾城之日

太子因果經云二月八日出北門為節也

三場之月

要集云謂三際之首即寒熱兩順此方也西土已黑初白末也

○寒熱(十八)

寒有十緣

長阿含二十二云日行南道照其諸江河水入海花等是以寒也倚伏法耳

八寒地獄

俱舍云有八寒地獄為寒風所逼隨身色變及受寒聲立其名也壽命長遠故頌云安部陀壽量如一婆訶麻百年除一盡後後增七倍

物性不同

正理論玄凝慘慄不能彫款冬之花朱飈爍石不能縻蕭丘之木

春熱冬寒

立世阿毗曇問云冬寒水泉暖者炎在下也春去時熱者炎上也復有八熱地獄

地美而寒

孟子曰北方有地肥美耕而寒乃鄒衍吹律暖之而禾黍滋焉也

熱有多緣

起世經云日行北路照七金山所以多熱日向北六俱盧舍矣

○晝夜(十九)

夜分無疲

略說戒經云晝即勤心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已自消息星出為夜星沒為晝矣

夜時景寂

善夜經云時有比丘初夜讀誦而有天仙問善夜經即佛說經意晝乃紛昏夜則清淨因時修行諸善事業乘景而窺真諦善夜宜乎

晝夜安隱

孔雀王經云令我夜安晝日亦安又云暮時讀誦夜必安隱一切時中諸佛常護念

晝夜時分

俱舍云百二十剎那為恆剎那量臘縛此六十此三十須臾此三十晝夜三十晝夜月十二月為年於中半減夜又晝夜增減日行南北路有一百八十路又一晝夜計五蘊生滅剎那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剎那又仁王經云於一念中有六十五剎那於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

釋氏六帖卷十七終


校注

[A1] 霓【CB】[-]【補編】
[A2] 巳【CB】已【補編】
[A3] ○【CB】▆【補編】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