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如來藏之研究

第七章 瑜伽學派之如來藏說

第一節 瑜伽學派略說

瑜伽(Yoga)學派或稱為唯識派([A1]Vijñānavādin是以彌勒(Maitreya無著(Asaṅga世親(Vasubandhu)所造的論典——《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辯中邊論》《分別瑜伽論》《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唯識三十論》《唯識二十論》等論為宗依的學派瑜伽學派所依的經典主要為《解深密經》與《阿毘達磨大乘經》在這些經論中《阿毘達磨大乘經》與《分別瑜伽論》沒有譯為漢文(原本現已佚失)除了《大乘莊嚴經論》是唐波羅頗蜜多羅(Prabhākaramitra)譯出以外其餘的都有唐玄奘的譯本早在西元五世紀上半北涼(西元四一四——)曇無讖(Dharmarakṣa)所譯的《地持經》十卷宋(西元四三一)求那跋摩(Guṇavarman)所譯的《菩薩善戒經》九卷就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菩薩地〉的異譯宋(西元四三六——四五三)求那跋陀羅(Guṇabhadra)所譯的《第一義五相略集》一卷《相續解脫經》二卷是《解深密經》的一部分從《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節錄出來的可見瑜伽派的根本經論——《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在西元五世紀上半已部分的傳來中國了但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似乎並不太大到西元六世紀上半菩提流支(Bodhiruci佛陀扇多([A2]Buddhaśāmti勒那摩提(Ratnamati瞿曇般若流支(Prajñāruci)等到中國北魏來譯出了與無著世親有關的論典世親的《十地經論》以菩提流支為主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相助而譯出當時意見不一致所以有各別譯出而合為一部的傳說[1]這部論受到當時的重視傳承宏揚成為「地論宗」這幾位譯師所譯的如《十地經論》《法華經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大乘寶積經論》《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等都與無著世親有關重於菩薩大行的釋經論雖然菩提流支譯出了《深密解脫經》(《解深密經》的異譯)五卷佛陀扇多譯出了《攝大乘論》二卷瞿曇般若流支譯出了(二十)《唯識論》一卷但對於瑜伽學派分別抉擇甚深法義的宗經論顯然譯出是不充分的所以法義也不夠明確《究竟一乘寶性論》也是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譯的所以「地論宗」尤其是傳承勒那摩提的「地論南道」與《寶性論》的思想極為接近同時而多少遲一些真諦(Paramârtha)到達中國的南方在梁陳間(西元五四九——五六七)譯出了《攝大乘論》三卷《攝大乘論(世親)釋》十五卷是真諦所傳唯識學的要典所以有「攝論宗」的傳宏真諦所譯的還有《解節經》一卷是《解深密經》的「勝義了義」部分《決定藏論》三卷是《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的〈五識身相應地〉與〈意地〉的異譯《十七地論》五卷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異譯但當時沒有全部譯出早已佚失《三無性論》一卷是《顯揚聖教論成無性品》的別譯《中邊分別論》[A3]二卷是《辯中邊論》的異譯《十八空論》一卷是《中邊分別論》的部分注釋《轉識論》一卷是《唯識三十論》的釋論《大乘唯識論》一卷是《唯識二十論》的異譯真諦所譯的比北方菩提流支等所譯無疑的充分明確得多真諦又譯出《無上依經》三卷《佛性論》四卷那是接近《寶性論》思想的西元七世紀中唐玄奘從印度回來從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到龍朔元年(西元六六一)譯出瑜伽唯識學的大量經論其中《成唯識論》十卷是玄奘所傳的精要所在所以稱玄奘所傳的為「唯識宗」這部論糅合《唯識三十論》的十家注釋所成而其實是以護法(Dharmapāla)論義為正宗的代表了印度的唯識學在發展中所完成的思想

在部派佛教中尋求瑜伽唯識學的淵源近於上座部([A4]Sthavira)中的說一切有([A5]Sarvāstivāda)——「三世有」系說一切有系分裂為犢子部([A6]Vātsīputrīya)及其末派與說一切有部([A7]Sarvāstivāda從《大毘婆沙論》中可以看出說一切有部中有重論的阿毘達磨者([A8]abhidhārmika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說一切有部重經的譬喻者([A9]dārṣṭāntika如法救(Dharmatrāta覺天(Buddhadeva)等從論師系又分出說轉部([A10]Saṃkrāntivādin說轉部立「勝義補特伽羅」(paramârtha-pudgala與立「不可說我」(anabhilāpya-pudgala)的犢子部等都是「我法俱有」的說一切有部是「法有我無」的西元三世紀初譬喻師捨棄了「三世有」說改宗(大眾部與分別說部的)「現在有」而過未無說演化為著名的經部([A11]Sūtravādin)譬喻師經部的一項重要思想是種子(bīja)或習氣(vāsanā)說瑜伽唯識學所說的法相是廣義的說一切有而依「現在有」立種子說與經部的關係更密切如世親的《大乘成業論》對於業(karman)力取種子說更進一步的說「一類經為量者」立「異熟果識具一切種子」有「集起心」與「種種心」引《解深密經》[2]就是大乘瑜伽論師瑜伽大乘的興起已經是大乘佛教的後期所以面對初期大乘的一切法空([A12]sarvadharma-śūnyatā一切法無自性([A13]sarvadharma-niḥsvabhāva)說後期大乘的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佛性(buddha-dhātu, buddha-garbha)說從說一切有特別是經部的思想接受而解說他對於初期大乘如《大般若經》等空無自性說從「說有」的立場給以善巧的再解說如《解深密經》的〈一切法相品〉〈無自性相品〉所說[3]對於後期大乘眾生本有如來藏佛性說也給以善巧的再解說如依《阿毘達磨大乘經》而造的《攝大乘論》引述《阿毘達磨大乘經》說「法有三種雜染分清淨分彼二分」引「金(礦)藏為喻」來說明遍計所執性(parikalpita-svabhāva圓成實性([A14]pariniṣpanna-svabhāva依他起性([A15]para-tantra-svabhāva)——三性[4]因此依他起性的定義除了一般的「依他熏習種子而生起」以外又有「雜染清淨性不成故」[5]作為眾生與佛的共同依止性《解深密經》是繼承經部的《瑜伽師地論》所宗《阿毘達磨大乘經》中圓熟的唯識思想代表了大乘不共的唯識學是《攝大乘論》所宗依的[A16]《瑜伽師地論》說阿賴耶(ālaya)是「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6]「由八種相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說「諸識俱轉」是重於阿賴耶現行識的[7]《唯識三十論》也是這樣所以說三種(能)變《攝大乘論》重於阿賴耶識為種子性依阿賴耶為種子而現似一切所以有「一能變」說瑜伽唯識學系對廣義的說一切有取捨不同或立本有種子或說種子由熏習而有或說依心現似心所或說心所別有依他起性或重從種子生或重於雜染清淨性不成或立無漏依他起(正智是依他起性)或說無漏是圓成實所以立「四種清淨」雖有種種異說但大義是一致的對如來藏的解說也是一致的真諦所傳譯的是瑜伽唯識學而有折衷如來藏學的傾向所以要分別的加以論究

第二節 瑜伽唯識學的如來藏說

唯識學派([A17]Vijñānavādin)有關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的見解試分別的加以論究

「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是依什麼意義而說的《寶性論》約三義說——「佛身遍」「無差別」「如來(佛種)性」在這三義中唯識學者但約「無差別」說如《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四下)

「一切無別故得如清淨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

「一切眾生一切諸佛等無差別」無二無別所以名為真「如」(tathatā世親(Vasubandhu)的《攝大乘論釋》也說「自性本來清淨即是真如自性實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由有此故說一切法有如來藏」[1]真如是圓成實自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的別名真如是實有自性的本來清淨的是一切有情的平等共相(無差別相)也就是生佛不二的無差別的真如性[A18]遍於一切眾生所以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這是如來藏說的本義真如是[A19]遍於一切法的所以說「一切法有如來藏」這應該是唯識學者的新義也許「眾生有如來藏」無論怎樣解說總不免帶點神我(ātman)的意味所以雖然真如是「一切有情平等共相」卻說為「一切法有如來藏」一切眾生或一切法有「如」性為什麼說有「如來」藏呢tathāgata或譯如來如去是契入如[A20]顯現[A21]如的意義契入如或顯現如約究竟說就是如來——佛的異名佛是如性究竟顯現清淨的眾生是沒有清淨顯現的這就是真如(圓成實性)的離垢清淨與自性清淨然而這到底是約世俗安立說的如約真如自性(勝義)那是無所謂契入不契入顯現不顯現的真如離能所所以約真如自性說眾生如與如來如沒有任何差別可說[A22]那麼一切眾生有「如」性一切法有「如」性也就可說有「如來」了依世俗安立說眾生雖可說有「如來」而還沒有能離障清淨隱而未顯如胎兒在胎藏(garbha)中一樣依於這一意義所以說為「如來藏」

「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2]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佛性(buddha-dhātu, buddha-garbha都就是我(ātman這是《大般涅槃經》《央掘魔羅經》所明確說到的如來有常淨——四種功德如來的「我」德是一切如來藏經論所說到的而如來藏佛性就是我在唯識學派中說得多少含蓄一點其實也還是說到了的《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三下)

「清淨空無我佛說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故佛名大我」

漢譯的《究竟一乘寶性論》也引證了這一偈「如清淨真空得第一無我諸佛得淨體是名得大身」[3]藏本沒有這一偈《佛性論》也引此偈說「二空已清淨得無我勝我佛得淨性故無我轉成我」[4]這一偈在《大乘莊嚴經論》中是說無漏法界(dharma-dhātu)的大我(mahātman)相「如」是空性清淨(śūnyatā viśuddha空性是無我(nairātmya沒有眾生妄執的神我而無我空性正就是佛所得的最勝我如《論》釋說「第一無我謂清淨如彼清淨如即是諸佛我自性由佛此我最得清淨是故號佛以為大我」[5]如清淨空性唯識學者是解說為(如來藏)我的佛證得最清淨法界(真如)所以佛可以稱為大我

真如法界是佛與一切眾生無差別的平等共相既然是「諸佛我自性」當然也是菩薩一切眾生的我自性《大般若經初分學觀品》「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由不見故不生執著」[6]唯識學者依據這一段文字解說為對治「十種散動分別」《般若經》一向說「菩薩不可得」「不見有菩薩」「菩薩但有名字」而〈學觀品〉卻說「實有菩薩」這是什麼意義玄奘譯《攝大乘論(世親)釋》卷四(大正三一三四二下)解說為

「此中無相散動(十種散動之一)者謂此散動即以其無為所緣相為對治此散動故般若波羅蜜多經言實有菩薩言實有者顯示菩薩實有空體空即是體故名空體」

玄奘所譯的可以解說為菩薩的實有空體其實這是說菩薩以真如空性為自體如真諦(Paramârtha)所譯《攝大乘論釋》說「由說實有顯有菩薩以真如空為體」[7]無性([A23]Asvabhāva)《釋論》也說「謂實有空為菩薩體」[8]可見「實有菩薩」的意義是真如空是菩薩實體菩薩沒有世俗的神我卻有勝義的真我如來藏約真如無差別說我也是約真如說佛可說為大我菩薩可說「實有菩薩」眾生當然也可說「實有眾生」不過後代的唯識學者大都避而不談儘量避免以真如為「我自性」的意義

唯識學的本義是以真如空性解說「如來藏我」的還有可以證明的如《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大正三一五九六上)

「佛體平等由法界與我無別決定能通達故」

佛以最清淨法界為自體以法界與我的無差別說明佛自體的平等「我」正是法界的「大我相」《顯揚聖教論》也說到了「大我」[9]

  • 1.「廣大阿世耶者謂大我阿世耶及廣普阿世耶大我阿世耶者謂諸菩薩由得自他平等解故為諸有情皆得解脫清淨信欲廣普阿世耶者謂諸菩薩於流轉寂滅得無分別平等解故為利有情二俱不住清淨信欲」

  • 2.「是大我意樂於自性無得廣意樂當知二性無分別論曰當知此平等心性即是大我阿世耶及廣大阿世耶於遍計所執自性無所得故於有漏無漏二性過失功德亦無所得由無分別故」

阿世耶(āśaya)譯為「意樂」[A24]裡的二種意樂就是「清淨信欲」依第一則理解有情的自他平等發起一切有情同得解脫的意樂(與「同體大悲」的意義相同)名為大我阿世耶大我約一切有情的「自他平等」說依第二則(唯識宗依心立我)「平等心性」是通達遍計所執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無所得也就是心空性每一有情的「我自性」是平等無差別的但有情不能通達迷著虛妄的神我菩薩能通達自他平等起大我意樂佛能圓滿證得法界(我)平等[A25]遍法界身以法界為自體就是佛的「大我相」《顯揚聖教論》卷一二(大正三一五三九上——中)又說

「五究竟不可見故如言內我之體有何相貌而常恒不變自性正住如於語相違難隨順會通如是於不定顯示難究竟不可見難亦爾」

論文是解釋從經文引起的疑難疑難共有五類「究竟不可見難」是第五難自「內我」怎麼說也都不是的沒有相可說怎麼知道有自體知道是「常恒不變自性正住」呢依論說這應該隨順會通佛經所說的有的「語相違」前說與後說不合有的「不定顯示」對於同一內容以種種異門來說明對於「語相違」「不定顯示」所引起的疑難應該「隨順會通」「隨順會通」是隨順無顛倒解如理的正義為準繩依此如實法義來會通經說常恒不變的自內我難以說明引起學者的疑難唯識學者是依真如平等空性來解說會通的

心性本淨[A26]citta-prakṛti-prabhāsvaratā譯為心本性淨心性本淨或譯為自性清淨心源出《增壹阿含經》為《般若》等大乘經所採用初期大乘經多說一切法本性淨一切法本性空表示法界(dharma-dhātu真如(tathatā)的意義心性淨只是法性淨中之一後期大乘經傾向唯心([A27]cittamātratā)說心為一切法的所依多說心性本淨法界清淨與心性本淨有了同樣的意義如來藏經典也就多說自性清淨心唯識者對於心性本淨的見解如《大乘莊嚴經論》卷六(大正三一六二二下——六二三上)

「譬如清水濁穢除還本清自心淨亦爾唯離客塵故」「已說心性淨而為客塵染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淨」

《論》文以水的清濁來比喻「自心淨」(svacitta-śuddha水有垢濁與清淨的除去垢濁所得的清淨水「清(淨)非外來」水的清淨性是本來如此的這正如方便修行除去客塵顯心的清淨也是「淨非外來本性淨故」從雜染心而轉為清淨顯出的心清淨性本來如此與真如的自性清淨離垢清淨意義完全一樣所以所說的自心本淨約心的真如性(citta-tathatā)說並非說虛妄分別(abhūta-parikalpa)的有漏心識是清淨的對於心清淨《莊嚴論》解說為「如是心性自淨而為客塵所染此義已成由是義故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為心即說此心為自性清淨此心即是阿摩羅識」[10]自性清淨的心是心真如梵本作法性心(dharma-citta真如心與法性心意義是相同的總之自心清淨約無差別的真如說與如來藏我的約真如說意義相同《成唯識論》卷二(大正三一九上)

「然契經說心性淨者說心空理所顯真如真如是心真實性故或說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淨非有漏心性是無漏故名本淨」

對於心性本淨《成唯識論》有二說約心空理所顯真如說與《莊嚴論》所說的相同約心體非煩惱說是採取了說一切有([A28]Sarvāstivāda)系的見解如《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七二(大正二九七三三中——下)

「此經依何密意依本客性密作是說謂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有染[A29]本性心者謂無記心非慼非欣任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一切位中皆容有故此心必淨非染[A30]污故客性心者謂所餘心非諸有情多分安住亦有諸位非皆容有斷善根者必無善心無學位中必無染故如是但約心相續中住本性時說名為淨住客性位容暫有染」

依說一切有部說心識的本性是中容的無記性與善或不善心所相應名為善心不善心善心與不善心是相應善相應不善而心的自性是無記的所以善與惡是心的客性心的本性是無記不是染污性所以說「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淨」後一說是通於有漏心的也許是《阿含經》的本意但在大乘經中心性本淨應該是約心真如說的《成唯識論》的識本性無記說也是繼承《瑜伽師地論》的如卷五四(〈攝決擇分〉)(大正三〇五九五下)

「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

一切識自性非染污不是煩惱如識不與煩惱相應識不能獨為煩惱的因緣如於識而起染愛那是識與煩惱俱起的關係約識自性非染污來解說心性本淨正合於識本性無記的意義[A31]《瑜伽師地論》說「淨識」都指無漏識與心性本淨不合[A32]《大乘莊嚴經論》的漢譯本說「此心(真如)即是阿摩羅識」梵文本沒有這一句阿摩羅識(amala-vijñāna)譯義為無垢識是真諦所傳唯識學所一再提到的可能是傳譯時綴文證義者受到真諦學影響而附加進去的

心性是依心真如性說的心性本淨是與客塵煩惱相對稱的在大乘法中心性依心真如說所以心性清淨就是真如或法界清淨聖者內自所證的真如或法界其實是非染非淨的所以從勝義(聖智自證)的立場《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三下)

「如前後亦爾及離一切障非淨非不淨佛說名為如」

「釋曰此偈顯示法界清淨相如前後亦爾者所謂非淨由自性不染故及離一切障者所謂非不淨由後時客塵離故非淨非不淨佛說名為如者是故佛說是如非淨非不淨是名法界清淨相

法界真如無差別無變異是非淨非不淨(也可說非染非不染)沒有淨不淨可說的清淨是對雜染說的真如是前後一如本來如此實在無所謂清淨不過從離客塵雜染所顯來說真如也可說非不淨的唯識學者依世俗說勝義對於勝義——真如法界是從世俗安立去闡明的如直從勝義(非安立)說那是超越於相對界非分別名相所及有什麼淨不淨呢

真如非淨非不淨《辯中邊論》卷上(大正三一四六六中)也說

「此若無雜染一切應自脫此若無清淨功用應無果」「非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心性本淨故由客塵所染」

《辯中邊論》說真如法界等是「空性異門」約不同意義來表示空性所以有不同名字而內容是相同的成立「空性差別」——有垢與無垢的差別所以說了上面二頌雜染與清淨是佛法化世的根本論題染淨相對的意義是不可能沒有的一定要肯定這雜染與清淨的事實因此空性就有了有垢位與無垢位的差別然依空性——真如法界自性來說實在是「非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的不過說空性真如是「非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還是依雜染與清淨而說的所以約「心性本淨」說非染非不染約「客塵所染」說非淨非不淨這與說「非空非不空」一樣都是依世俗說勝義而不是直就勝義的超越說《辯中邊論》說「有情及法俱非有故彼染淨性亦俱非有以染淨義俱不可得故染淨品無減無增」[11]可見說「法界本淨」「心性本淨」都不過觀待世俗的雜染性而說

種性如來藏心性本淨——自性清淨心唯識學者是約真如性說的如來種性([A33]tathāgata-gotra佛種性([A34]buddha-gotra唯識學約菩薩所有的成佛種子(bīja)說這是與《寶性論》如來藏學最大的差別所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三五(大正三〇四七八下)

「云何種性謂略有二種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本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種性」

「又此種性亦名種子亦名為界亦名為性」

依《論》說種子(bīja界(dhātu性([A35]prakṛti都是種性(gotra)的名字差別不同的名字解說為同一內容都是種子的別名[A36]瑜伽師地論聲聞地》也這樣說[12]《大乘莊嚴經論》也說「性種及習種所依及能依應知有非有功德度義故」[13]菩薩種性有性種性——本性住種性([A37]prakṛti-stha-gotra習(所成)種性(samudānīta-gotra本性住種性是無始以來法爾而有的習所成種性是經過不斷的熏習而成就的這二類是本有的及經不斷熏習而功能增勝的種子《莊嚴論》所說[A38]《瑜伽師地論》所說相同種性種子是什麼意義種子是有因體而還沒有果體——「有非有」所以是可能性可能生起果法的潛能因為能出生菩薩功德所以名為菩薩種性種性是「功德度義」能出生功德的意義種性雖是種子的異名但種性專約能生無漏功德說無漏功德有三乘差別不同的無漏功德從不同的種子生所以唯識學立五種種性聲聞(śrāvaka)種性獨覺(pratyeka-buddha)種性如來(tathāgata)種性不定(aniyata)種性有多種無漏種子雖隨緣修證二乘聖果而可以迴小入大無種性(a-gotra沒有三乘無漏種子怎麼也不能發生無漏功德證入聖果種子是多種差別的所以唯識學立「五性各別」「三乘究竟」而不是唯一佛乘的

[A39]瑜伽師地論本地分》[A40]《大乘莊嚴經論》立本有的本性住種性而《攝大乘論》立種子從熏習(vāsanā)而有的新熏說如《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六中——下)

「云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又出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然非阿賴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依《攝論》說依止阿賴耶(ālaya)識的內種子一定是從熏習而有的所以說「外(種子)或無熏習非內種應知」[14]佛菩薩的無漏功德是出世心一定是從種子生的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曾有過無漏清淨法現行也就不可能有熏習所成的無漏種子沒有無漏種子最初的出世無漏清淨心從那[A41]裡生起呢《攝論》說是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的佛盡離一切障所以佛證無漏法界是最清淨的從佛自證的最清淨法界應機而流出的「經等教法」在四種圓成實自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中名為「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15]佛的教法從佛自證法界等流而有的眾生聽聞正法的耳識與意識雖是有漏的世間心但聽聞正法教能在眾生心中引發趣向清淨出世的動力所以正聞熏習所成的名為正聞熏習種子正聞熏習力漸漸增盛能生無漏出世心三乘的無漏功德都從正聞熏習生所以雖本來沒有無漏種子而清淨無漏法卻有緣而能夠生起正聞熏習是寄在阿賴耶識中的依阿賴耶而有對治阿賴耶識的作用所以不是阿賴耶識自性是圓成實自性所攝法身(dharma-kāya解脫身(vimuktikāya)所攝唯識學對出世無漏法的生起有本有說新熏說二流(《成唯識論》綜合而加以會通)而都是以種子為種性的約不定種性而說會三歸一的

與《攝大乘論》相契合的是《瑜伽師地論》的〈攝決擇分〉如卷五二(大正三〇五八九上——中)

「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

「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有畢竟所知障種子布在所依非煩惱障種子者於彼一分建立聲聞種性補特伽羅一分建立獨覺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如來種性補特伽羅」

「若出世間諸法生已即便隨轉當知由轉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轉依與阿賴耶識互相違反對治阿賴耶識名無漏界離諸戲論」

種子與種性[A42]《瑜伽師地論》是作為同一內容的但種性約能生無漏功德法說能生無漏出世間法的是般涅槃法種性([A43]parinirvāṇa-dharma-gotra就是三乘聖種性不能生起無漏出世法的是不般涅槃種性(a-pari-nirvāṇa-gotra也就是無種性人出世間法從什麼種子生起呢「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與《攝論》的「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意義是相通的《攝論》約大乘種性說大乘的正法教是最清淨法界等流圓成實性所攝大乘法教是「生此能證菩提分法所緣境界」[16]所以名為「生此境清淨」這就是「從真如所緣緣」的意義從聽聞大乘法教成聞熏習種子漸漸增勝而能引生無漏出世間法聞熏習——真如所緣緣種子不屬於阿賴耶識而能對治阿賴耶識與法界(真如)相應名無漏界依《攝論》這是法身解脫身所攝的《瑜伽師地論》卷八〇(大正三〇七四七下)又說

「諸阿羅漢實有轉依而此轉依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何以故由此轉依真如清淨所顯真如種性真如種子真如集成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

三乘聖者的般涅槃是以轉依(āśraya-parāvṛtti)為體的捨雜染分而轉化為清淨分[A44]遍計所執性捨雜染依他起性體悟圓成實性而得依他起性清淨分名為轉依從法界等流而起的聞熏習使雜染力減而清淨功能增長也可以名為轉依——「損力益能轉」但主要是體悟真如出世無漏心現前到達究竟清淨所以《論》上說轉依是「真如清淨所顯」([A45]tathatāviśuddhi-prabhāvita以離垢真如為體的「真如種性」(tathatā-gotraka「真如種子」(tathatā-bījaka以真如所緣緣而熏成聖種性的「真如集起」(tathatā-samudāgata依真如而集成一切功德的轉依是離一切戲論的不離有情自體——六處也不就是六處所以不是名相分別所能擬議的

瑜伽唯識學者以種子來解說種性與如來藏學不同然推究起來[A46]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本性住種——本有無漏種子實在就是「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對當時大乘經的如來藏說從緣起論的立場給以善巧的解說以種子來解說種性如《瑜伽師地論》[17]

  • 1.〈聲聞地〉「今此種姓以何為體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 2.〈菩薩地〉「謂諸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得是名本性住種」

無漏種子是附在所依中的種子是能依(āśrita有情自體——六處(ṣaḍ-āyatana)是所依(āśraya〈菩薩地〉的異譯《菩薩善戒經》譯作「言本性者陰界六入次第相續無始無終法性自爾是名本性」[18]「六處殊勝」後代唯識學者解說為第六意處——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其實只是(五)陰(六)界六入(處)的簡說陰界六入是有情自體在陰界六入——有情身中是舊義在阿賴耶識中是唯識學的新義為什麼名為阿賴耶識《解深密經》以為「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19]「身」是根身六處的總名阿賴耶識與「身」是不相離的所以古義的依附(陰界)六處唯識學中轉為依附阿賴耶識只是著重本識而不是與依附六處相違反的能生無漏法的種性在有情身中——六處或陰界六處中與如來藏說是相同的[20]

  • 1.《無上依經》「云何如來為界不可思議阿難一切眾生有陰界入勝相種類內外所現無始時節相續流來法爾所得至明妙善」

  • 2.《勝天王般若經》「云何法性不可思議佛言大王在諸眾生陰界入中無始相續所不能染法性體淨」《大般若經》「如來法性在有情類蘊界處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本性清淨」

  • 3.《入楞伽經》「如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具三十二相在於一切眾生身中為貪瞋癡不實垢染陰界入衣之所纏裹」

如來藏——如來界如來性在有情的蘊界處中為無漏功德法的根源是如來藏契經的本義印度的《奧義書》中說「識所成我梵也識為一切之因識者梵也」「依名色而開展我入於名色而隱於其中」[21]梵我——識入於名色中不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嗎[22]如來藏我是深受印度神學影響的唯識學者沒有忘卻佛法的根本立場所以以生滅相續的種子說本有的無漏功能以阿賴耶妄識說識與根身藏隱同安危巧妙的解說了如來藏我而脫卻了如來藏我的神學色采這就是唯識學的種性說

一切眾生本有無漏種子而無漏種子非虛妄分別識自性多少還有本有如來藏的形[A47]也許為了這樣[A48]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攝大乘論》改取了新熏說但新熏無漏種是「法界等流聞熏習」「真如所緣緣種子」「真如種子」與法界及真如有了不可離的關係在唯識學中真如是有情菩薩如來的真實我體那新熏的無漏法種又有了依「我」而現起的意義在後期大乘時代唯心論而要泯絕梵我論的影響也真還不容易呢

第三節 真諦所傳的如來藏說

真諦(Paramârtha)所譯的論書不少以世親(Vasubandhu)《攝大乘論釋》為主被稱為攝論宗傳攝論學的有靖嵩與曇遷二大系靖嵩是親承真諦的法泰弟子靖嵩的弟子法護與玄奘的新譯「奄然符會」[1]道因參與玄奘的譯場「奘師偏獎賞之每有難文同加參酌」[2]靖嵩系是接近唯識宗的曇遷是地論師曇遵的弟子到南方來得到了《攝大乘論釋》大加讚賞後來在北地宏揚《攝論》受到地論師的讚同[3]這是近於地論師的真諦所傳的以《攝大乘論釋》為主與印度後期完成的玄奘所宗的《成唯識論》見解上應有多少不同但真諦的譯典如《攝大乘論釋》(簡稱陳譯)與隋達摩笈多(Dharmagupta唐玄奘所譯的《攝大乘論釋》(簡稱隋譯唐譯)互相比對起來顯然有了增飾的成分從翻譯來說真諦譯是不夠忠實的然在思想上確有獨到處[A49]裡擇要的加以論述

如來藏學與瑜伽學的糅合真諦學的主要特色是將《寶性論》的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說與瑜伽(yoga)學的阿賴耶(ālaya)說結合起來在真諦譯書中是可以充分證明的如《佛性論》四分中前二分是〈緣起分〉與〈破執分〉後二分是〈顯體分〉與〈辯相分〉可說是《寶性論如來藏品》的解說〈顯體分〉是闡明佛性([A50]buddha-dhātu, buddha-garbha)體性的先立〈三因品〉明「三因與三種佛性」如《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九四上)

「三因者應得因加行因圓滿因應得因者二空所現真如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故稱應得加行因者謂菩提心由此心故能得三十七品十地十波羅蜜助道之法乃至道後法身是名加行因圓滿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圓滿及果圓滿」

《佛性論》的三因說是參照《[A51]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的三持而改寫的[A52]《瑜伽師地論》說「云何名持謂諸菩薩自乘種性最初發心及以一切菩提分法是名為持」持(ādhāra)是所依止所建立的意義也就是因(hetu菩薩的自乘種性是菩薩的堪任性持初發菩提心是菩薩行加行持一切所行菩提分法是菩薩所圓滿的大菩提持[4]三持與《佛性論》的三因次第相同但《佛性論》改[A53]《瑜伽師地論》的種性(gotra)——種子(bīja)為真如(tathatā真如為如來藏別名由於以真如性為應得因所以說「應得因中具有三性住自性性(不淨位)引出性(淨不淨位)至得性」(清淨位)[5]這樣[A54]《瑜伽師地論》的三持說成為如來藏說的三因三佛性了

《佛性論》次立〈三性品〉是瑜伽學所立的三自性([A55]trisvabhāva)與三無性([A56]trinihsvabhāva引此以作融會如來藏學的理論依據

次立〈如來藏品〉是正面說明如來藏的名義如《佛性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九五下——七九六上)

「如來藏義有三種應知何者為三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

「一所攝名藏者佛說約住自性如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言如者有二義如如智如如境並不倒故名如如言來者約從自性來來至至得是名如來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切眾生決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生為如來藏由此(佛)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來藏」

「二隱覆為藏者如來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藏」

「三能攝為藏者謂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

《佛性論》的三藏說與《寶性論》所說如來藏有三義相當所攝藏佛「果能攝藏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眾生為如來所攝藏是《寶性論》第一「法身遍眾生」義能攝藏如來應得性約沒有發心以前的眾生說在眾生位已經攝盡了「果地一切過恒沙數功德」是《寶性論》第[A57]三「眾生有如來種性」義上二義與《寶性論》說相同但二隱覆為藏義約煩惱隱覆如來性(界)說與《寶性論》第二「真如無差別」義不合《佛性論》為什麼不同不能不說是受了《攝大乘論》的影響無著(Asaṅga)的《攝大乘論》引「無始時來界」偈「由攝藏諸法」偈然後解說阿賴耶(或譯為阿梨耶阿羅耶)識名為阿賴耶(藏)的意義說「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6]阿賴耶識有攝藏為因性攝藏為果性攝藏為自我性——三義《成唯識論》引申說「此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7]《佛性論》以三藏解釋如來藏是比合阿賴耶三藏的在能攝藏所攝藏以外隱覆藏與執藏是富有共同性的

從《佛性論》的〈顯體分〉可以明確的看出真諦是以瑜伽學所說的去解說比附充實如來藏學而在無著世親論如《攝大乘論釋》中處處引入如來藏說這是比對異譯而可以明白的真諦所傳述的只有把握這一特色才能得出正確的見解如以為真諦所傳代表唯識古學那是不能免於誤解的

阿梨耶識通二分真諦所譯的無著《攝大乘論》引《阿毘達磨大乘經》的「此界無始時」偈證明阿梨耶識體又引「諸法依藏住」偈說明名為阿梨耶識的理由引證了二偈然後說「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名阿黎耶識」[8]這段論文與隋唐譯本是一致的也就是果報種子阿梨耶識為依止說然在陳譯的《攝大乘論釋》中增入了初偈的解說如《釋論》卷一(大正三一一五六下)

「此即此阿黎耶識界以解為性此界有五義」

「界有五義」真諦譯引《勝鬘經》說而給以一一的解說這是如來藏為依止說這樣阿梨耶識有二分與「有生不淨(即雜染)品法」互為因果的「果報(vipāka)種子」性及清淨的「解性」「此界無始時」的「界」是「因義」是一切法的所依止在大乘佛法中有二類不同的所依說如《[A58]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說「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9]有漏的雜染種依附的無漏清淨種都以阿賴耶識——心(citta)為所依止異熟一切種的阿賴耶識為一切法依止是瑜伽學系的根本立場這是興起於印度北方的阿賴耶識為依說還有如《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等說如來藏為依止而有生死涅槃這是興起於印度南方的如來藏為依說基本立場是不同的《成唯識論》曾給以解說「一持種依謂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捨染得淨迷悟依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淨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捨染得淨」[10]這二大系思想體系是不同的而真諦在「果報種子」梨耶外別立「解性梨耶」綜合了這二大系這不是真諦的自出機杼是多少有依據的如宋譯《楞伽經》處處說「如來藏藏識心」將如來藏與藏(阿賴耶)識統一起來了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卷一四(大正三一二五四下)

「滅不淨品盡證得法身名為清淨法云何得此清淨法對治起時離本識不淨品一分與本識淨品一分相應名為轉依」

這也是阿梨耶識二分說第八阿梨耶識重在「異熟」性所以到了阿羅漢位就捨去阿梨耶的名稱也許為了這點真諦多用「本識」一詞代表第八識本識有不淨(雜染)品一分清淨品一分雖與前一說不完全相同但都是本識有二分真諦的第八識通二分說應該是受到《攝大乘論》的[A59]啟發如《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九下)

「依他起略有二種一者依他熏習種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故由此二種依他別故名依他起」

「依他熏習種子而生起」是一般常說的依他起(para-tantra阿賴耶識為種子而生起的「依他雜染清淨性不成」——不一定雜染也不一定清淨隨分別染緣而成為雜染隨無分別淨緣而成為清淨不自成而依他的定義是《攝大乘論》所有的特義《攝大乘論》說到三自性「非異非不異」又「由異門依他起自性有三自性」[11]對於三自性不但說明三自性的差別相更著重三自性的關聯從依他起自性而統攝三性這一獨到的見解是本於《阿毘達磨大乘經》的如《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四〇下)

「阿毘達[A60]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雜染分清淨分彼二分」

「依何密意作如是說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於此義中以何喻顯以金藏為喻顯示譬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地界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鍊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又此地界土顯現時虛妄顯現金顯現時真實顯現是故地界是彼二分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藏中所有地界」

藏比喻中解說為地界的「藏」就是礦藏如《攝大乘論釋》說「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A61]鑛等說界名故」「此中藏者是彼種子」[12]界藏比喻通二分的依他起自性(para-tantra-svabhāva無分別(avikalpa)火沒有燒鍊以前遍計所執自性(parikalpita-svabhāva)顯現如只見土相遍計所執自性是非有的所以是虛妄在無分別智火燒鍊以後圓成實自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顯現如土相消失而金現顯現圓成實自性是有的所以是真實依這一意義說依他起自性是虛妄而又真實的虛妄遍計所執性顯現圓成實性不顯現那是雜染分——生死虛妄遍計所執性不顯現圓成實性顯現就是清淨分——涅槃雜染與清淨生死與涅槃都是依依他起自性而為轉移所以說依他起通二分這正是《攝大乘論本》的轉依(āśraya-parāvṛtti)義如卷下(大正三一一四九上)

「諸凡夫覆真一向顯虛妄諸菩薩捨妄一向顯真實應知顯不顯真義非真義轉依即解脫隨欲自在行」

約三自性說依依他起而安立三性依他起性有二分如約唯識(vijñapti-mātratā)說依他起自性是「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13]心所是依心識所生的一切識中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為一切法所依所以世親《釋論》解說依他起為「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識等於依他起自性是各種譯本所一致的在土藏譬喻中玄奘所譯的「此識」陳譯作「本識」指阿梨耶識以阿梨耶識來解說「界藏」至少是可以這樣說的[A62]那麼虛妄分別的種子識在眾生位雖現起雜染生死而不見清淨真實而種子識的本性是有清淨真實分的真諦的別立「解性梨耶」不正是說明這通二分的意義嗎「解性梨耶」是解說如來藏的應該是解脫(vimokṣa)性也就是心真如性(citta-tathatā合於無著世親的論義如解說為知解勝解([A63]adhimokṣa)性那就與無著世親義不合近於《起信論》的「本覺」了至於所說的「本識清淨分」是清淨依他起指無漏有為功德說

如來藏我《攝大乘論釋》卷六(大正三一一九一下)

「由是法自性本來清淨此清淨名如如於一切眾生平等有以是通相故由此法是有故說一切法名如來藏」

如如(tathatā)或譯真如是一切法的通相——共相(sāmānya-lakṣaṇa本性清淨一切眾生平等不二所以說「一切法名如來藏」依真如無差別說如來藏是世親釋三種譯本所一致的真諦又採用了《寶性論》的如來藏說如《佛性論顯體[A64]分》如來藏有三藏義結合瑜伽學而多少與《寶性論》不同但〈無變異品〉中說「此九譬為三初三譬法身次一譬如如後五譬佛性(佛種性)」[14]所說如來藏九喻譬喻法身真如種性與《寶性論》相同

陳譯《攝大乘論釋》卷一(大正三一一五六下——一五七上)

「界以解為性此界有五義」

阿梨耶識「界以解為性此界有五義」是依《勝鬘經》而解說的《勝鬘經》的五藏《寶性論》也引用了但《寶性論》梵本僅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出世間藏(lokôttara-garbha自性清淨藏([A65]prakṛti-pariśuddha-garbha)——三名漢譯本作「如來藏者是法界藏(出世間)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法身藏自性清淨如來藏」[15]陳譯所引用的五藏與《勝鬘[A66]經》[A67]相合真諦譯三次引用了五藏義《攝大乘論釋》卷一引來解說「一切法依止」的「界」[16]《攝大乘論釋》卷一五引五義來解說「法身含法界五義」[17]《佛性論》卷二引五義來解說如來藏「自體」的「如意功德性」[18]三說大致相同也有多少差別大意是1.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藏是體類(自性)義一切法以無(二)我為性——如性(tathatā一切眾生不出於真如無差別性2.法界藏([A68]dharmadhātu-garbha藏是因義一切聖人的無漏法都緣法界而生起3.法身藏(dharma-kāya-garbha藏是生義一切聖人所得的法身由於信樂界性而得成就《攝論釋》卷一五解說為由於虛妄法所隱覆所以凡夫二乘都不見法身這是「藏義」與如來藏三藏中的「隱覆藏」相同《佛性論》所說又不同也是約佛法身說的但說佛性的成就佛果所以說「至得是其[A69]藏義」法身藏的解說是五義中最不一致的4.出世間藏(lokôttarra-garbha藏是真實義出世間法不像世間(有為)法那樣的可以破壞可以滅盡這正是(說出世部)世間法虛妄出世法真實的見解5.自性清淨藏([A70]prakṛti-pariśuddha-garbha藏是藏(甚深秘密)義如與(如來)界相應的自性成為善淨的如與界不相應名為外自性成為不善淨的(煩惱)㲉自性清淨是甚深秘密而難以了知的真諦所說的如來藏是隨順《寶性論》說的[19]但瑜伽學本義是以真如解說如來藏的在陳譯《攝大乘論釋》中也還保留這一定義

《寶性論》與瑜伽學沒有說眾生身中的如來藏就是我(ātman真諦學也是這樣如來法身中有「我」德我是離外道的神我執也不著聲聞的無我一切法無我性如離二障而證法身時名為大我這是無我之我《佛性論》所說與《寶性論》等相同[20]

轉依轉凡夫為聖人轉雜染為清淨轉生死為涅槃轉煩惱為菩提是修學佛法的目的假使只是捨去這部分得到那部分就不能說明從凡入聖之間的關聯性所以提出了轉依(āśraya-parāvṛtti)一詞在生死還滅的轉化中有統一的依止(āśraya依止的雜染分成為清淨分瑜伽學立阿賴耶識為一切法的所依如來藏學立如來藏為所依止都是為了轉依這是後期大乘的共同傾向但以阿賴耶異熟種子識為依重於雜染的轉雜染熏習為清淨熏習轉化中本來清淨的真如的體現說明上是難得圓滿的以如來藏為依重於清淨本有的依此而能起雜染也是難得說明圓滿的《攝大乘論》與〈攝決擇分〉提出了依他起通二分說在依他起通二分中真諦依阿賴耶種子界及心真如界為依止不違反瑜伽學的定義總攝種子與真如——二依止於同一「識界」實為一極有意義的解說

轉依論書所說的各有著重點《成唯識論》綜合而分別為四種能轉道所轉依有染淨依與迷悟依二類所轉捨所轉得又有所顯得的大般涅槃所生得的大菩提[21]《成唯識論》所說極為完備但對《攝大乘論》依他起通二分的轉依說不免忽略了「轉依」這一術語可能是瑜伽學者所安立的起初轉依是轉生死為涅槃阿羅漢與如來的究竟體證因為《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是普為三乘的所說的大乘〈菩薩地〉沒有如來藏經典的色采說到轉依如《瑜伽師地論》卷五〇(大正三〇五七七中——下)

「與一切依不相應違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生起轉依所顯真無漏界由此清淨真如所顯一向無垢是名無損惱寂滅」

《論》說無餘依涅槃界([A71]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dhātu是「轉依所顯」「清淨真如所顯」所以無餘依涅槃界「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22][A72]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中說得更為明顯如《論》卷八〇(大正三〇七四七下——七四八上)

「阿羅漢實有轉依(體)而此轉依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何以故由此轉依真如清淨所顯真如種性真如種子真如集成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

「世尊依此轉依體性密意說言遍計自性中由有執無執二種習氣故成雜染清淨是即有漏界是即無漏界是即為轉依清淨無有上」

無餘依涅槃是三乘所共的轉依與六處(ṣaḍ-āyatana是不能說異不能說不異的因為轉依是清淨真如所顯的真如與六處不能說異不異所以轉依與六處也不能說異不異了偈頌所說與《攝大乘論》說相同於依他起自性(para-tantra-svabhāva)而有所執成遍計所執(parikalpita)種子——雜染習氣依雜染習氣而生依他起雜染分立為遍計所執自性如於依他起而不起執著成清淨習氣起無漏功德能顯真如離垢清淨立為圓成實自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阿賴耶為雜染種子依是有漏界離垢真如——法界為清淨種子依就是無漏界(anāsrava-dhātu[23]偈頌所說轉依似乎是轉雜染種子依為清淨種子依而佛意在以真如離垢清淨為轉依體轉依是常是有是樂無戲論相善清淨法界為相[24]

[A73]《瑜伽師地論》所說的〈菩薩地〉與轉依是普為三乘的所說的菩薩法是初期大乘的後期的如來藏思想還沒有被注意依〈菩薩地〉品目次第而造的《大乘莊嚴經論》已接觸到如來藏說並在[A74]《瑜伽師地論》的思想體系上方便的給予會通了《大乘莊嚴經論》的內容極為廣大廣說唯識所現觀唯識現而證入的次第以外融會了如來藏說〈菩提品〉說到轉依相「二障種恒隨彼滅極廣斷白法圓滿故依轉二道成」[25]《論》以為轉依是永滅二障種子最上的白法圓滿這是以菩提(bodhi)為轉依體從轉捨二障種子成就二種出世智道而轉得的又在「諸佛法界清淨」性說「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淨諸物及緣智自在亦無盡」[26]離二障所顯的清淨真如就是無漏(法)界不只是離障清淨也是事物與所緣智慧都是無窮無盡自由自在的[A75]《大乘莊嚴經論》所說顯然與《寶性論》有關的如《究竟一乘寶性論》(〈菩提品〉)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上中)

「實體者向說如來藏不離煩惱障所纏以遠離諸煩惱轉身得清淨因者有二種無分別智偈言得故果者即依此得得證智果是名為果偈言遠離故」

「佛功德無垢常恒及不變不分別諸法得無漏真智」

菩提的自性(實體)是如來藏的轉依而得清淨這由於遠離二障得二智而成就這與《[A76]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以「得」及「捨」來說明是一致的然如來藏學如來藏有三義而瑜伽學但約真如無差別說種性約如來藏本有功德說而瑜伽學約種子說如說遠離二障[A77]《大乘莊嚴經論》說「二障種恒隨彼滅極廣斷」《寶性論》與《佛性論》卻都沒有說種子依如來藏學轉依成佛只是具足一切功德的如來藏離煩惱而圓滿顯現所以佛德是常住無為(asaṃskṛta)的如《勝鬘經》說是滅諦(nirodha真諦在如來藏學中也是這樣如《佛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〇二下——八〇三上)

「如來轉依法身已度四種生死故一切煩惱虛妄已滅盡故一切道已修故棄生死捨道諦故此二無四德故唯法身獨住四德圓滿故」

在轉依法身中依之能得轉依的道也被棄捨道是有為而法身唯是無為滅諦[27]然在瑜伽學中真如是無為而「正智」是有為是依他起是道諦在安立中佛果是有有為無為功德的

真諦在《佛性論》中雖多少引入瑜伽學而關於如來藏轉依的說明還是與《寶性論》一致的在《攝大乘論釋》及《決定藏論》中雖多少引入如來藏學而大義還是順於無著世親《論》的大乘的究竟轉依在佛位然轉依一詞可通於聲聞及菩薩位如《瑜伽師地論》卷五一(〈攝決擇分〉)(大正三〇五八一下)

「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

真諦異譯的《決定藏論》也是這樣說不過將轉依譯作阿摩羅識[28]轉依是經修行使依阿賴耶識的雜習種子滅雜染種子滅一切業苦也滅雜染依止的阿賴耶識也滅[A78]《瑜伽師地論》普為三乘所以阿賴耶識滅是二乘的阿羅漢不退菩薩及如來[29]這是轉捨轉滅阿賴耶識依而轉得的轉依是離垢真如所以說「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A79]麁重轉依是聖道轉因」聖道因就是真如異名的法界(dharma-dhātu法界的意義正是「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30]

真諦所傳是以《攝大乘論》為主的轉依的本義是究竟解脫的阿羅漢與如來的聖證但說明轉依主要是現實界——依他起性或阿賴耶為種子的轉捨理想界——圓成實性真如的轉顯雜染種子是漸漸捨滅的清淨真如是分分顯現的兩者有對應的關係所以《攝大乘論》有六位轉依的安立說明轉依的漸次究竟六位是[A80]損力益能轉通達轉修習轉果圓滿轉下劣轉廣大轉後二類是小乘與大乘的轉依差別前四位是菩薩趣入佛位的次第轉依《攝大乘論》重視聞熏習作為成佛的種子所以在沒有體悟真如以前由於聞熏習的漸漸增上使煩惱部分不起也就稱為轉依——損力益能轉通達轉是初地以上已經是虛妄不顯現真實顯現了修習轉是七地以上能「一切相不顯現真實顯現」不過所知障種子還沒有斷盡果圓滿轉是佛位「最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自在」[31]《攝論》大乘轉依的四位安立不但是捨虛妄而顯真實並有減捨雜染習氣增益清淨習氣的意義

聞熏習是生起出世心轉依的關鍵所在在從凡入聖的歷程中聞熏習是怎樣的呢陳譯《攝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一一一七上)

「此聞慧種子以何法為依止至諸佛無上菩提位是聞慧熏習生隨在一依止處此中共果報識俱生」

「此聞熏習雖是世間法初修觀菩薩所得應知此法屬法身攝若聲聞獨覺所得屬解脫身攝」

聞熏習從初熏習起到成佛為止雖與阿梨耶(果報)識的性質相反卻依附阿梨耶識與阿梨耶識俱生俱滅這應該要阿梨耶識滅盡聞熏習才與阿梨耶識相分離但《攝論》又說聞熏習是法身(dharma-kāya解脫身(vimukti-kāya)所攝的法身與解脫身都是以真如清淨所顯為體所以在生死相續中聞熏習雖與阿梨耶識俱生而約聞熏習屬圓成實性說這又是屬於真如的因此陳譯《攝大乘論釋》卷三(大正三一一七五上)

「由本識功能漸減聞熏習等次第漸增捨凡夫依作聖人依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

凡位與聖位陳譯《攝大乘論釋》這樣說「菩薩有二種在凡位在聖位從初發心訖十信以還並是凡位從十解以上悉屬聖位」[32]「菩薩有二種謂凡夫聖人十信以還是凡夫十解以上是聖人」[33]十解就是十住位依真諦所傳從十解以上的菩薩就是聖者因為「此人我執前十解中已滅除故唯法我未除」[34]十解位菩薩已滅除人我執能悟入人空真如就到達聖位從凡入聖就轉捨阿梨耶識(中我執)——凡夫依轉得我空真如性「聖人依」是聞熏習與解性梨耶和合也就是聞熏習依於梨耶的心真如性成為一切聖道的生起因

有關轉依的說明真諦不但說明佛果的道是有為法更會通了如來藏學如《攝大乘論釋》卷三(大正三一一七三下——一七四上)

「何法名法身轉依名法身轉依相云何成熟修習十地及波羅蜜出離轉依功德為相由聞熏習四法得成信樂大乘是大淨種子般若波羅蜜是大我種子虛空器三昧是大樂種子大悲是大常種子淨是法身四德此聞熏習及四法為四德種子四德圓時本識都盡聞熏習及四法既為四德種子故能對治本識聞熏習正是五分法身種子聞熏習是行法未有而有五分法身亦未有而有故正是五分法身種子聞熏習但是四德道種子四德道能成顯四德四德本來是有不從種子生從因作名故稱種子」

「本論」說「是聞熏習下中上品應知是法身種子」《釋論》補充了這大段解說般若三昧大悲是能顯如來藏的因是如來藏的果德並舉闡提外道聲聞獨覺——四種障這是《寶性論》所說的現在說聞熏習為因能生信等四法四法是道能顯出法身四德所以說聞熏習是法身種子然在《寶性論》中是不立聞熏習的這與《論釋》所說「若證法身果則得淨常四德果淨不與闡提等我不與外道等樂不與聲聞等常不與獨覺等」[35]都是會入《寶性論》義與其他譯本不同的同時聞熏習是行法——生滅法能生起五分法身——戒解脫解脫知見所以聞熏習也是五分法身種子五分中的戒修道時已有了證果時更有解脫解脫知見這樣聞熏習是有為的五分法身種子也可說常等四德法身種子貫通了如來藏學

六種轉依中的果圓滿轉是佛位的圓滿轉依如陳譯《攝大乘論釋》卷一三(大正三一二四八上)

「三德具足名果圓滿已離一切障人即是諸佛能得此轉一切相不顯現即是斷德以一切相滅故清淨真如顯現即是智德如理如量智圓滿故謂具一切智及一切種智至得一切相自在即是恩德依止一切相中所得自在由得此自在如意能作一切眾生利益事三德並以此轉為依止」

果圓滿轉含有多種意義所以約三德來解說「清淨真如顯現即是智德」以菩薩修二智圓滿轉得一切智(sarvajñā一切種智(sarvathā-jñāna)來解說如依其他譯本是說一切相不顯現所以清淨真如顯現[36]真諦譯似乎與《寶性論》的思想有關《寶性論》的〈菩提品〉說無漏法界中遠離一切垢得轉依全品以八義來說明前四義是[37]

  • 轉依自性──「淨」離垢真如

  • 轉依因───「得」二種無分別智為因

  • 轉依果───「遠離」遠離二種障得證果智

  • 轉依業───「自他利」離障得無障礙清淨法身依彼二種佛身得世間自在力行

轉依清淨成菩提自體只是離垢真如(如來藏出纏)由二無分別智的修習遠離二障得證果智真如最清淨顯現就是無障礙清淨法身這與陳譯《攝論釋》的「真如清淨所顯即是智德」是相契合的

阿摩羅識在真諦所傳的唯識學中阿摩羅識(amala-vijñāna)是最特出的阿摩羅識譯義為無垢識依《成唯識論》「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並引經說「如來無垢識圓鏡智相應」[38]這顯然是如來所有的無漏第八識如泛稱善淨無漏識為無垢識地上無漏第六第七識也可說無垢識了但「唯識宗」所說與真諦所傳的阿摩羅識的意義都是不相合的我以為虛妄分別為自性的心識(根本是阿賴耶識)為依止說明「一切法唯識所現」開示轉雜染為清淨的轉依是彌勒無著世親論所說的但轉依的內容都沒有說到「識」可以見到的反而是阿賴耶識「阿羅漢位捨」[39]《攝大乘論》說「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法身由五種自在而得自在「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識蘊依故」[40]《大乘莊嚴經論》說「如是種子轉者阿梨耶識轉故是名無漏界」[41]阿賴耶識與識蘊被轉捨了在無漏法界中還是生死雜染那樣的有「識」嗎識是虛妄分別為自性的轉依而真實相顯現這也可以稱為唯識嗎為了貫徹「一切法唯識」的原則是真諦提出阿摩羅識的理由所在如《轉識論》(大正三一六二中——下)

「立唯識義意本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無唯識又泯即是說唯識義成也」

「問遣境存識乃可稱唯識義既境識俱遣何識可成立唯識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終為論遣境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識俱泯是其(唯識)義成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亦可卒終為論是阿摩羅識也」

「唯識」一般是說「遣境存識」「遣境留心」也就是唯有內識沒有離心的外境唯識無塵表顯出唯識的獨到意義「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正是唯識觀的初門《辯中邊論》卷上(大正三一四六五上)

「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遣境存識)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境識俱泯)」「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

境與識是相關的境不可得識也不得生所以從識有境無到境識並泯是唯識學中從虛妄分別而契入空性的方便次第到了境識並泯依《辯中邊論》說是空性真如這怎麼還可以說唯識呢為了解答這一疑難所以說「此境識俱泯即是實性實性即是阿摩羅識」意思說唯識的真正意義不只是說明生死虛妄的唯識而目的在境識並泯的實證境識並泯的真如實性就是阿摩羅識這當然可以說唯識了這一見解《十八空論》(大正三一八六四上)也說

「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

「唯識義有兩一者方便謂先觀唯有阿梨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兩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也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切皆淨盡惟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論文辨二類唯識主意在說明「一切諸法唯有淨識」方便唯識是以阿梨耶識為種子性為一切法依止而成立一切唯識的修唯識觀達到境空心空也就是妄分別識不起這是登地以前的唯識觀是方便唯識正觀唯識無分別智現證真如從登地到究竟清淨生死虛妄識心(阿梨耶識為根本)及一切境界都轉滅而為清淨稱為正觀唯識的就是以阿摩羅淨識為依的唯識說從虛妄到真實作兩層唯識說是真諦所傳的一致說明如《三無性論》卷上(大正三一八七一下——八七二上)

「識如如者謂一切諸行但唯是識此識二義故稱如如攝無倒無變異(一)攝無倒者謂十二入等一切諸法但唯是識離亂識外無別餘法故一切諸法皆為識攝此義決定故稱攝無倒無倒故如如無倒如如未是無相如如也(二)無變異者明此亂識即是分別依他似塵識所顯由分別性永無故依他性亦不有此二無所有即是阿摩羅識唯有此識獨無變異故稱如如」

「先以唯一亂識遣於外境次阿摩羅識遣於亂識故究竟唯一淨識也」

《三無性論》解說識如如(vijñapti-tathatā也是分為兩層的外境亂識並泯是阿摩羅識阿摩羅識是無變異的如如顯然是真如的別名在《決定藏論》中玄奘譯為轉依的真諦也譯為阿摩羅識如說「阿羅(梨)耶識對治故證阿摩羅識」「阿摩羅識是常是無漏法得真如境道故證阿摩羅識」「阿摩羅識作聖道依因不作生因」(法界的意義)[42]論上一再說「證阿摩羅識」就是證得轉依轉依以真如離垢為性這與「實性即是阿摩羅識」「阿摩羅識是無顛倒是無變異是真如如」[43]的意義完全相合說唯識而作二層說陳譯《攝大乘論釋》也有相近的說明如說「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故若方便道以識為相若入見道以真如為體」[44]以方便道見道來分別解說與《三無性論》等相同只是稱為真如而沒有稱為阿摩羅識而已

阿摩羅識是真如的異名是無可懷疑的如《十八空論》(大正三一八六三中)

「云何分判法界非淨非不淨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但為客塵所[A81]故名不淨為客塵盡故故立為淨」

《十八空論》是《中邊分別論》的部分解釋《中邊分別論相品》末「空成立義」說「不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心本清淨故煩惱客塵故」[45]真如法界等是空([A82]śūnyatā)的異名在說明真如有雜垢與離垢時不說真如或法界本淨而說「心本清淨」(prabhāsvaratva-citta心本明淨約心真如說《十八空論》說「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與上來所說阿摩羅識是真如意義是相合的不過上來所說的阿摩羅識約離垢清淨說[A83]裡約本性清淨說心自性清淨或譯為自性清淨心[A84]《大乘莊嚴經論》說「不離心之真如別有異心謂依他相說為自性清淨此中應知說心真如名之為(自性清淨的)心」[46]可以說心真如(tathatā-citta)為「心」當然也可以稱識真如為「識」了在這樣的意義下真諦學立識的體性為阿摩羅識在解說「此界無始時」的「界」時是「此識為一切法因」又說「阿梨耶識界以解為性」從虛妄的唯識相到真實的唯識體——阿摩羅識轉染識為淨識貫徹了「一切法唯識」的教說而阿摩羅識即是自性清淨心又會通了如來藏學不過真諦所譯傳的論書除《佛性論》(及《無上依經》)以上大意都是符合瑜伽學的


校注

[0186001] 《開元釋教錄》卷六(大正五五五四〇下) [0188002] 《大乘成業論》(大正三一七八四中——下) [0188003] 《解深密經》卷二(大正一六六九三上——六九七中) [0189004] 《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四〇下) [0189005] 《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九下) [0189006] 《瑜伽師地論》卷一(大正三〇二八〇中) [0189007] 《瑜伽師地論》卷五一(大正三〇五七九上——中) [0190001] 《攝大乘論釋》卷五(大正三一三四四上) [0191002] 《大般涅槃經》卷七(大正一二四〇七中) [0192003]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下) [0192004] 《佛性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九八下) [0192005] 《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三下) [019200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大正五一七中——下) [0193007] 《攝大乘論釋》卷五(大正三一一八九下) [0193008] 《攝大乘論釋》卷四(大正三一四〇五中) [0193009] 1.《顯揚聖教論》卷三(大正三一四九三下)2.《顯揚聖教論》卷一七(大正三一五六二中) [0196010] 《大乘莊嚴經論》卷六(大正三一六二三上) [0199011] 《辯中邊論》卷下(大正三一四七五下) [0200012] 《瑜伽師地論》卷二一(大正三〇三九五下) [0200013] 《大乘莊嚴經論》卷一(大正三一五九四中——下) [0201014] 《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五中) [0201015] 《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四〇中) [0203016] 《攝大乘論釋》卷五(大正三一三四四上) [0204017] 1.《瑜伽師地論》卷二一(大正三〇三九五下)2.《瑜伽師地論》卷三五(大正三〇四七八下) [0204018] 《菩薩善戒經》卷一(大正三〇九六二下) [0204019] 《解深密經》卷一(大正一六六九二中) [0205020] 1.《無上依經》卷上(大正一六四六九中)2.《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七〇〇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六分〉)卷五六九(大正七九三六下)3.《入楞伽經》卷三(大正一六五二九中) [0205021] 《愛陀賴耶奧義書》(《布利哈德奧義書》(一七) [020502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上) [0208001] 《續高僧傳》卷一三(大正五〇五三〇下) [0208002] 《宋高僧傳》卷二(大正五〇七一七中) [0208003] 《續高僧傳》卷一八(大正五〇五七二下) [0209004] 《瑜伽師地論》卷三五(大正三〇四七八中) [0209005] 《佛性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九四上) [0211006] 《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三中) [0211007] 《成唯識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下) [0211008] 《攝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一一一四上) [0212009] 《瑜伽師地論》卷一(大正三〇二八〇中) [0212010] 《成唯識論》卷一〇(大正三一五五上) [0213011] 《攝大乘論本》卷中(大正三一一三九中一四〇上) [0214012] 《攝大乘論釋》卷一(大正三一三二四上)又卷五(大正三一三四五中) [0215013] 《辯中邊論》卷上(大正三一四六五上) [0216014] 《佛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〇八上) [0216015]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上) [0217016] 《攝大乘論釋》卷一(大正三一一五六下) [0217017] 《攝大乘論釋》卷一五(大正三一二六四中) [0217018] 《佛性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九六中) [0217019]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上——中)《顯識論》所說「所言性者自有五義」與五義相同但第一「自性種類義」不同(大正三一八八一下——八八二上) [0218020] 《佛性論》卷二(大正三一七九八下——七九九中)《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下——八三〇下) [0218021] 《成唯識論》卷一〇(大正三一五四下——五七上) [0219022] 《瑜伽師地論》卷八〇(大正三〇七四八上) [0220023] 《瑜伽師地論》所引經偈也見於《顯揚聖教論》卷一六並有解說(大正三一五五九下)《三無性論》卷下(大正三一八七四中——下) [0220024] 《瑜伽師地論》卷八〇(大正三〇七四八中) [0220025] 《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二下) [0220026] 《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〇六上) [0221027]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有道有為相攝若為有為相所攝者彼法虛妄若虛妄者彼法非實若非實者彼非真諦非真諦者即是無常若無常者非可歸依」(大正三一八二六中)與《佛性論》同 [0222028] 《決定藏論》卷上(大正三〇一〇二〇中) [0222029] 《瑜伽師地論》卷五一(大正三〇五八二上)《決定藏論》卷上(大正三〇一〇二〇下) [0223030] 《辯中邊論》卷上(大正三一四六五下) [0223031] 《攝大乘論本》卷下(大正三一一四八下)參閱《成唯識論》卷一〇(大正三一五四下)《三無性論》卷下(大正三一八七四下) [0224032] 《攝大乘論釋》卷三(大正三一一七四下) [0224033] 《攝大乘論釋》卷四(大正三一一七七下) [0224034] 《攝大乘論釋》卷七(大正三一二〇二上) [0226035] 《攝大乘論釋》卷一四(大正三一二五八上) [0226036] 《攝大乘論釋論》卷九(大正三一三一二上)《攝大乘論釋》卷九(大正三一三六九下) [0226037]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上——中) [0227038] 《成唯識論》卷三(大正三一一三下) [0227039] 《唯識三十論》(大正三一六〇中) [0227040] 《攝大乘論本》卷下(大正三一一四九下) [0228041] 《大乘莊嚴經論》卷五(大正三一六一四中) [0230042] 《決定藏論》卷上(大正三〇一〇二〇中) [0230043] 《轉識論》(大正三一六二下)《三無性論》卷上(大正三一八七二上) [0230044] 《攝大乘論釋》卷七(大正三一二〇〇上) [0231045] 《中邊分別論》卷上(大正三一四五三上) [0231046] 《大乘莊嚴經論》卷六(大正三一六二三上)
[A1] Vijñānavādin【CB】Vijñānavadin【印順】
[A2] Buddhaśāmti【CB】Buddhaśānti【印順】
[A3] 二【CB】一【印順】
[A4] Sthavira【CB】Sthavirāḥ【印順】
[A5]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āḥ【印順】
[A6] Vātsīputrīya【CB】Vātsīputrīyāḥ【印順】
[A7]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āḥ【印順】
[A8] abhidhārmika【CB】Ābhidhārmika【印順】
[A9] dārṣṭāntika【CB】Dārṣṭantika【印順】
[A10] Saṃkrāntivādin【CB】Saṃkrāntivādāḥ【印順】
[A11] Sūtravādin【CB】Sūtrava-dināḥ【印順】
[A12] sarvadharma-śūnyatā【CB】sarva-dharma-śūnyatā【印順】
[A13] sarvadharma-niḥsvabhāva【CB】sarva-dharma-niḥsvabhāva【印順】
[A14] pariniṣpanna-svabhāva【CB】pariniṣpanna-s.【印順】
[A15] para-tantra-svabhāva【CB】para-tantra-s.【印順】
[A16]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17] Vijñānavādin【CB】Vijñānavadin【印順】
[A18] 遍【CB】徧【印順】
[A19] 遍【CB】徧【印順】
[A20] [-]【CB】如【印順】
[A21] 如【CB】[-]【印順】
[A22] 那麼【CB】那末【印順】
[A23] Asvabhāva【CB】asv-abhāva【印順】
[A24] 裡【CB】裏【印順】
[A25] 遍【CB】徧【印順】
[A26] citta-prakṛti-prabhāsvaratā【CB】citta-prakṛiti-prabhāsvaratā【印順】
[A27] cittamātratā【CB】cittamātra【印順】
[A28]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āḥ【印順】
[A29] 污【CB】汚【印順】
[A30] 污【CB】汚【印順】
[A31]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32] 大乘莊嚴經論【CB】莊嚴經論【印順】
[A33] tathāgata-gotra【CB】tathāgata-gotram【印順】
[A34] buddha-gotra【CB】buddha-gotram【印順】
[A35] prakṛti【CB】prakṛiti【印順】
[A36]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37] prakṛti-stha-gotra【CB】prakṛiti-stha-gotra【印順】
[A38]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39]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40] 大乘莊嚴經論【CB】莊嚴經論【印順】
[A41] 裡【CB】裏【印順】
[A42]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43] parinirvāṇa-dharma-gotra【CB】pari-nirvāṇa-dharma-gotra【印順】
[A44] 遍【CB】徧【印順】
[A45] tathatāviśuddhi-prabhāvita【CB】tathatā-vi-śuddhi-prabhāvita【印順】
[A46]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47] 跡【CB】迹【印順】
[A48]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49] 裡【CB】裏【印順】
[A50] buddha-dhātu【CB】buddha-dhāut【印順】
[A51]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52]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53]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54]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55] trisvabhāva【CB】tra-svabhāva【印順】
[A56] trinihsvabhāva【CB】tra-nihs-vabhāva【印順】
[A57] 三【CB】二【印順】
[A58]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59] 啟【CB】啓【印順】
[A60] 磨【CB】摩【印順】(cf. 案《大正藏》原作「摩」今依《高麗藏》作「磨」(第16冊1296c9))
[A61] 鑛【CB】礦【印順】(cf. 《攝大乘論釋》卷1(CBETA, T31, no. 1597, p. 324, a23-24))
[A62] 那麼【CB】那末【印順】
[A63] adhimokṣa【CB】mokṣa【印順】
[A64] 分【CB】品【印順】(cf. 《佛性論》卷2〈1 三因品〉(CBETA, T31, no. 1610, p. 794, a10))
[A65] prakṛti-pariśuddha-garbha【CB】prakṛiti-pariśuddhi-garbha【印順】
[A66] 經【CB】[-]【印順】
[A67] [-]【CB】經【印順】
[A68] dharmadhātu-garbha【CB】dharma-dhātu-garbha【印順】
[A69] 藏【CB】[-]【印順】(cf. 《佛性論》卷2〈1 自體相品〉(CBETA, T31, no. 1610, p. 796, b12-13))
[A70] prakṛti-pariśuddha-garbha【CB】prakṛiti-pariśuddhi-garbha【印順】
[A71]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dhātu【CB】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dhātu【印順】
[A72]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73]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74]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75] 大乘莊嚴經論【CB】莊嚴經論【印順】
[A76] 大乘莊嚴經論【CB】莊嚴經論【印順】
[A77] 大乘莊嚴經論【CB】莊嚴經論【印順】
[A78] 瑜伽師地論【CB】瑜伽論【印順】
[A79] 麁【CB】麤【印順】(cf. 《瑜伽師地論》卷51(CBETA, T30, no. 1579, p. 581, c12))
[A80] 損【CB】增【印順】
[A81] 污【CB】汚【印順】
[A82] śūnyatā【CB】śūnyata【印順】
[A83] 裡【CB】裏【印順】
[A84] 大乘莊嚴經論【CB】莊嚴經論【印順】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