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華雨集(三)

讀「大藏經」雜記[A1]

上編 藏經的部類重出與異譯

「大藏經」是我國對一切佛典的總稱佛法本有經——「素呾纜藏」律——「毘奈耶藏」論——「阿毘達磨藏」總稱三藏在佛法發展中又有大乘的「般若波羅蜜多藏」祕密大乘的「陀羅尼藏」如《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所說(大正八八六八下)原始結集的法與律都是稱為素呾纜(修多羅)所以每泛稱一切教典為「一切經」唐的經錄中都有「入藏錄」《開元釋教錄》中有本而「入藏」的共五千四十八卷這個數目每被稱為「一藏」稱一切經為「大藏經」是趙宋初開始刻印入藏的教典而引起的名詞華文的「大藏經」自宋代刻板以來我國以外契丹(遼)高麗日本也都有華文「大藏經」的刻板本是相當多的到了近代我國還有《頻伽大藏經》《佛教大藏經》《佛光大藏經》(在編印中)的編印流通五十年前我在普陀山慧濟寺閱藏閱讀的是「清藏」本近四十年除單行本外我都用日本的《大正新脩大藏經》在閱讀過程中偶爾發現些問題有的在記憶中有的在摘錄中現在把它分類的敘述出來由於閱讀的一向都是《大正新脩大藏經》所以這裡要說的「大藏經」就是以《大正藏》為主的引用的教典編號出處在某卷某頁也都是依據《大正藏》的

日本的《大正新脩大藏經》是日本大正時代高楠順次郎博士與渡邊海旭博士共同發起編修的得到小野玄妙博士的努力經十三年的悠長歲月才完成八十五卷及《昭和法寶目錄》三卷後來加入「圖像」十二卷成為這部一百卷的大藏經這部大藏經質量並重包含了部分新發現的資料受到佛學界普遍的尊重在八十五卷中可分為三大類初三十二卷是我國古德從西方傳譯來的(四十九與五十卷中還有傳譯的十七部)代表了傳入中國的印度佛教從三十三到五十五卷是我國古德的撰述——注釋法義史傳代表了中國傳統的佛教五十六卷以下除八十五卷的「古逸」與「疑偽」外是日本古德的華文撰述代表了日本的佛教這部大藏經的內容印度的中國的日本的佛教是以中國佛教為中心的印度部分是中國人所傳譯的日本部分是繼承中國所宏傳探究而又有所發展的以中國佛教為中心的佛法日本學者能編成這樣的大藏經中國佛教界應該慶幸也應該反省在八十五卷中中國著述的二十三卷而日本著述的是二十九卷日本古德的作品似乎分量多了一些不過這是日本佛教界所編修的呀

《大正藏》的編修據「刊行旨趣」說不是順從古傳的「編纂舊習」「錯雜混淆」的如「嚴密博涉的校訂」「周到清新的編纂」「梵漢對校」列出梵巴原語等而最便於閱覽的是全藏八十五卷二九二〇部也就次第編列二九二〇號目含攝眾多經而成一大部的如四部《阿含經》《大寶積經》等又將該經一一的編列號目所以檢閱上的確非常便利我的研究重在中國譯傳的印度佛教所以《大正藏》的前三十二冊成為我近四十年來的修學良伴然完善是不能「一蹴即至」的《大正藏》當然也還不能說「盡善盡美」以《南傳大藏經》的經藏對勘漢譯「四阿含」有些也還需要修正的這裡姑且不談《大正藏》(前三十二冊)的編校大抵以《高麗藏》為底本而以《宋藏》本等來校訂的所以部類方面雖已有新的分類而校訂的內容還不免受到古傳的「編纂舊習」「錯雜混淆」的影響在我長期的檢閱中覺得有些是重複而應該刪削的有些是編入部類不適當的有些是同本異譯分編在各處沒有注明而不便初學的我把它摘錄出來不是為了批評《大正藏》而是提貢些意見作為將來發願修藏者作參考

大藏經中有些是重複的重複的原因不一有的是從大部中「抄出」別行久了被認為不同的譯本或是被編入大部而仍舊編列別本也有是古人的抄錄混雜使人誤認為又一譯本重複本是應該刪去的在《大正藏經》中(譯者人名這裡姑且依《大正藏》說)

  • 八六 佛說泥犁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

本經從「聞如是」[A2]到「當復還入惡道中」[A3](大正一九〇九中)確是《中阿含經》(一九九)《癡慧地經》的異譯(缺智慧一大段)但接著說「聞如是佛說教如是比丘皆歡喜」[A4](大正一九〇九中——九一〇下)顯然是另一經本這一大段文句與竺曇無蘭所譯的四二《佛說鐵城泥犁經》可以說是一致的(不同是抄錄所引起的)這是竺曇無蘭的另一譯本所以附在《佛說泥犁經》下的部分應該刪去如因文字小不同而要保存的話可改為四二經的「別本」

  • 四九九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他)作苦經    失譯

  • 五〇三 比丘避女惡名欲自殺經    西晉法炬譯

這二經依《出三藏記集》(卷四)都是「抄」出的四九九經與《雜阿含經》(三〇二)經五〇三經與《雜阿含經》(一三四四)經文句都是相同的這都是「抄」出的應該刪去

  • 一二八 須摩提女經    吳支謙譯

本經是《增壹阿含經》(三〇)〈須陀品〉第三經的異譯《大正藏》所載的別本——宋明本其實就是《增壹阿含經須陀品》第三經文句相同所以「別本」是應該刪去的

  • 二三二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梁曼陀羅仙譯

本經二卷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七)〈曼殊室利分〉的異譯一向列為「般若部」的異譯到了唐代菩提流志編譯《大寶積經》本經被編為《大寶積經》的(四六)〈文殊說般若會〉這樣注明彼此是同本異譯(別編)就可以了本經沒有再編入「般若部」的必要應刪去以免重複

  • 三三六 須摩提經    唐菩提流志譯

在《開元釋教錄》(卷九)本經題作《妙慧童女所問經》唐長壽二年(西元六九三)譯出神龍二年(西元七〇六)起菩提流志又譯出《大寶積經》《大寶積經》四十九會是採用固有譯本補譯新譯本新舊綜合而成的三十會的〈妙慧童女會〉就是採用本經的文句相同本經只在「六種震動」[A5]少「天雨妙華天鼓自鳴說是語時於虛空中花散如雨天鼓自鳴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A6](大正一二八二下一一五四八中)缺少的三十四字分明是抄寫者的脫落先譯《妙慧童女所問經》後來編入《大寶積經》的三十會在譯經史上有《妙慧童女所問經》與《大寶積經》的〈妙慧童女會〉但決不是再譯所以本經已編入《大寶積經》不應在異譯中再佔篇幅應刪去以免重出

  • 三三五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這部經《出三藏記集》是沒有的隋《歷代三寶紀》(卷八)才說到鳩摩羅什所譯的《須摩提菩薩經》檢閱經文這是在竺法護所譯的三三四《佛說須摩提菩薩經》中插入竺法護所譯的五六七《佛說梵志女首意經》文一大段「女(汝)意云何無上正真之道(大正一二八〇下——八一中一四九四〇上——中)「女意」上多三十四字「之道」下多九字文義也不通順這不是鳩摩羅什所譯也不是「失譯」人名而是妄人拼湊所成的應該刪去

  • 四九二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漢安世高譯

本經與乞伏秦法堅所譯的四九五《佛說阿難分別經》是同本異譯《大正藏》所依的《麗藏》本與明本相同而宋元本等大異所以附為「別本」——《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然檢閱經文元等「別本」與法堅所譯的《佛說阿難分別經》文句相同所以應刪去宋元等「別本」

  • 七五一 佛說五無反復經    宋沮渠京聲譯

  • 七五二 佛說五無反復經    宋沮渠京聲譯

同一經名同一人譯出是可疑的《大正藏》在七五一下附有宋元等「別本」七五二經是「明藏」本所特有的其實二經及別本(共三本)大體相同只是七五二經末後增一小段又少了一小段這本是一經不過在展轉傳寫中文字上略有出入與脫落而已應列七五一經而以其他二本為「別本」以恢復一經的古說

  • 六一 佛說受新歲經    西晉竺法護譯

本經與《增壹阿含經》(三二)〈善聚品〉第五經文句相同這是從《增壹阿含經》抄出並不是別譯應刪去以免重複

  • 二九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唐地婆訶羅所譯的從天主光童女到德生與有德兄妹——九位善知識的參訪是晉譯《華嚴經》所沒有的現已編入晉譯《華嚴經》了(大正九七六五上——七六七上)後來唐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經》也採取了地婆訶羅所譯的(大正一〇四一七中——四二〇上)已編入二部《華嚴經》似乎注明這部分是地婆訶羅譯的就可以不必再別立了

在華文的譯典中同本異譯是相當多的也有只譯出全經的一部分不同譯本的保存可以了解我國佛教譯經史的先後差別對印度佛教聖典的理解也是很有價值的如我國的《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誦本《中阿含經》(一八一)《多界經》共六十二界趙宋法賢譯的七七六《四品法門經》是五十六界而《中部》(一一五)《多界經》僅四十一界這是由於部派不同同一經典而內容大有出入這還是作為同本異譯的即使是同一經本因時代先後而不同如《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在六十卷本八十卷本中及後出的四十卷本就可以發現增益與變化的痕跡同本異譯的比較研究對佛法的正確理解是很有價值的凡是同本異譯的應該先後次第不適宜散編在各處先後次第的也應該注明是同本異譯這才能便於修學者的比較對於這《大正藏》是相當不完善的有些同本異譯編者似乎也沒有知道這樣同本異譯部分《大正藏》的編列有些是應該改正的

  • 八四五 佛說尊那經    趙宋法賢譯

本經是《中阿含經》(七)《世間福經》的異譯

  • 一四九五 善恭敬經    隋闍那崛多譯

  • 一四九六 佛說正恭敬經    元魏佛陀扇多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

  • 七五五 佛說淨意優婆塞所問經    趙宋施護譯

本經是《中阿含經》(一七〇)《鸚鵡經》的異譯本經初沒有「白狗」因緣所以與《中部》(一三五)《小業分別經》更為接近本經共有(華文的)六譯還有七八《佛說兜調經》七九《佛說鸚鵡經》八〇《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八一《分別善惡報應經》八〇經也沒有「白狗」因緣八〇與八一經增多了部分業報說所以文段要長一些經典在印度是有部派不同及先後增減的

  • 七七六 佛說四品法門經    趙宋法賢譯

本經是《中阿含經》(一八一)《多界經》的異譯

  • 七三七 所欲致患經    晉竺法護譯

本經是《中阿含經》(九九)《苦陰經》的異譯本經也與《增壹阿含經》(二一)〈三寶品〉的九經相當

  • 五三八 佛說呵雕阿那含經    晉竺曇無蘭譯

本經是《中阿含經》(四〇四一)兩篇《手長者經》的異譯

  • 五八二 佛說孫多耶致經    吳支謙譯

本經是《中阿含經》(九三)《水淨梵志經》的異譯本經又與《增壹阿含經》(一三)〈利養品〉五經相當

  • 五一一 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吳支謙譯

本經主體部分是《中阿含經》(一六二)《分別六界經》的異譯以蓱沙王五願為緣起五願出佛傳後說弗迦沙為牛所觸死是取《雜阿含經》(三〇二)經阿支羅迦葉的故事——以上七經應編入《中阿含經》的異譯部分

  • 八〇三 佛說清淨心經    趙宋施護等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七一〇)經的異譯

  • 八〇二 佛說信解智力經    趙宋法賢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六八四七〇三)二經綜合的異譯

  • 八〇〇 佛說無上處經    東晉失譯

《雜阿含經》(九〇二九〇三九〇四)三經分別說佛僧三寶的究竟無上本經是綜合這三經的異譯

  • 七八〇 佛說十力經    唐勿提提犀魚譯

  • 七八一 佛說佛十力經    宋施護等譯

二經同本異譯是《雜阿含經》(七〇一參閱六八四)經的異譯

  • 六五五 佛說勝義空經    趙宋施護等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三三五)經的異譯

  • 五〇五 佛說隨勇尊者經    趙宋施護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二五二)經的異譯

  • 五〇二 佛為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晉法炬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八一五)經的異譯

  • 二一九 佛說醫喻經    趙宋施護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三八九)經的異譯

  • 五〇四 比丘聽施經    晉竺曇無蘭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二七一)經的異譯

  • 七一八 佛說分別緣生經    趙宋法天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一一八八二九八)經糅合而小有變化的異譯本

  • 七一三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吳支謙譯

  • 七一四 緣起聖道經    唐玄奘譯

  • 七一五 佛說舊城喻經    趙宋法賢譯

這三部經都是《雜阿含經》(二八七)經的同本異譯

  • 七九九 佛說略教誡經    唐義淨譯

本經是《雜阿含經》(二七二)經主體部分的異譯也與《中阿含經》(一四〇)《至邊經》相當——以上十五經應編入《雜阿含經》的異譯部分

  • 七五六 佛說八無暇有暇經    唐義淨譯

本經是《增壹阿含經》(四二)〈八難品〉第一經的異譯也與《中阿含經》(一二四)《八難經》相當

  • 五一三 佛說琉璃王經    晉竺法護譯

本經的事緣與《增壹阿含經》(三四)〈等見品〉第一經相同

  • 五九五 佛說嗟韈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    趙宋法天譯

本經的事緣與《增壹阿含經》(三二)〈善聚品〉六經相當

  • 一三八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    宋求那跋陀羅譯

本經是《增壹阿含經》的異譯內含二「聞如是」[A7]也就是二經為《增壹阿含經》(五〇)〈禮三寶品〉第一經(四九)〈放牛品〉第十經的異譯《大正藏》所注不精確——以上四經都是《增壹阿含經》的異譯

  • 二七一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宋求那跋陀羅譯

  • 二七二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元魏菩提流支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但二七二經多一〈王論品〉《大正藏》誤以二七一及二七〇《大法鼓經》為同本異譯《索引》也同樣誤注應改正

  • 三一〇 (寶積經45)無盡慧菩薩會    唐菩提流志譯

  • 三〇七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 三〇八 佛說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元魏吉迦夜譯

上三經是同本異譯三一〇經已編入《大寶積經》三〇七與三〇八經應該編為《大寶積經》的異譯六六四六六五——《金光明經》的〈陀羅尼最淨地品〉就是依這部經而秘密化的

  • 三一〇 (寶積經18)護國菩薩會    隋闍那崛多譯

  • 三二一 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趙宋施護譯

  • 一七〇 德光太子經    晉竺法護譯

上三經是同本異譯一七〇經不應編在「本緣部」

  • 三一〇 (寶積經14)佛說入胎藏會    唐義淨譯

本經是從義淨所譯的一四五一《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一一一二)中抄出編入「寶積部」的應該加以注明

  • 三一〇 (寶積經30)妙慧童女會    唐菩提流志譯

  • 三三四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晉竺法護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三三五《佛說須摩提菩薩經》三三六《須摩提經》——《妙慧童女所問經》應該刪去前文已經說明了

  • 三一〇 (寶積經43)普明菩薩會    失譯

  • 三五〇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    漢支婁迦讖譯

  • 三五一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失譯

  • 三五二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趙宋施護譯

  • 一四六九 佛說迦葉禁戒經    宋沮渠京聲譯

  • 六五九 (大乘寶雲經七)寶積品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

前四經是同本異譯一四六九《佛說迦葉禁戒經》是本經後分的異譯古人編入「律部」應改編為《大寶積經》四三會的異譯六五九(七)〈寶積品〉也是本經的異譯卻被編入《大乘寶雲經》中《大乘寶雲經》的異譯本(三種)都是沒有這一品的

  • 四五七 佛說彌勒來時經    失譯

本經也是四五三四五四四五五——三經的異譯

  • 四六〇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    晉竺法護譯

  • 一四八九 清淨毘尼方廣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 一四九〇 寂調音所問經    宋法海譯

三經是同本異譯不應分編在二處以編入「經集部」為宜

  • 四八九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趙宋法護等譯

  • 六五八 寶雲經    梁曼陀羅仙譯

  • 六五九 大乘寶雲經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

  • 六六〇 佛說寶雨經    唐達磨流支譯

四經是同本異譯應該先後次第編在一處《大乘寶雲經》多了一品——(七)〈寶積品〉是《大寶積經》(四三)《普明菩薩會》的異譯

  • 四九二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漢安世高譯

  • 四九五 佛說阿難分別經    乞伏秦法堅譯

  • 七三九 慢法經    晉法炬譯

三經是同本異譯但《慢法經》僅是該經的前分《大正藏》分編在各處沒有注意到是同本異譯

  • 四七三 佛說妙吉祥菩薩所問大乘法螺經    趙宋法賢譯

  • 六六一 大乘百福相經    唐地婆訶羅譯

  • 六六二 大乘百福莊嚴經    唐地婆訶羅再譯

三經是同本異譯四八九《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及異譯各本)中卷七說「菩薩如風」[A8]有「百福之相」[A9]與本經大同這部經傳出遲一些可說是摘出《除蓋障菩薩所問經》的「百福之相」而自成一經的

  • 五五五 五母子經    吳支謙譯

  • (別本)五母子經    吳支謙譯

  • 七五〇 沙彌羅經    失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

  • 五九八 佛說海龍王經    晉竺法護譯

  • 六〇〇 十善業道經    唐實叉難陀譯

  • 六〇一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趙宋施護譯

三經是同本異譯後二經僅是《海龍王經十德六度品》的部分異譯

  • 六九〇 希有挍量功德經    隋闍那崛多譯

  • 六九一 最無比經    唐玄奘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

  • 七二三 分別業報略經    宋僧伽跋摩譯

  • 七二五 佛說六道伽陀經    趙宋法天譯

  • 七二六 六趣輪迴經    趙宋日稱譯

  • 七二九 分別善惡所起經    漢安世高譯

四經是同本異譯《分別善惡所起經》偈頌前多了一段長行

  • 七三四 佛說鬼問目連經    漢安世高譯

  • 七四五 佛說雜藏經    晉法顯譯

  • 七四六 餓鬼報應經    東晉失譯

三經是同本異譯七四五《佛說雜藏經》後面多了一段槃提王月明夫人等故事

  • 七七二 大乘四法經    唐地婆訶羅譯

  • 七七三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唐地婆訶羅譯

二經同本同一人譯出應該是初譯本與再治本

  • 八一一 佛說決定總持經    晉竺法護譯

  • 八三一 謗佛經    元魏菩提流支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

  • 八四六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    趙宋法天譯

  • 一六四三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趙宋日稱等譯

二本似乎是經論不同然文義次第是一致的應為同本別傳的異譯

  • 一五七 悲華經    涼曇無讖譯

  • 一五八 大乘悲分陀利經    秦失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

  • 一九一 佛說眾許摩訶帝經    趙宋法賢譯

本經是一四五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一——卷九的異譯

  • 一九九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    晉竺法護譯

本經是從一四四八《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六——一八)中摘出別譯的末品〈世尊品〉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作長行

  • 一四九一 菩薩藏經    梁僧伽婆羅譯

  • 一四九二 佛說舍利弗悔過經    漢安世高譯

  • 一四九三 大乘三聚懺悔經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

三經是同本異譯

  • 一五五七 阿毘曇五法行經    漢安世高譯

  • 一五五六 薩婆多宗五事論    唐法成譯

二本是同本異譯是一五四一《眾事分阿毘曇論五法品》一五四二《阿毘達磨品類足論辯五事品》的異譯《阿毘曇五法行經》五法前有苦法黠(智)等八智的解說應是抄寫者附錄上去的一五五五《五事毘婆沙論》是〈辯五事品〉的廣釋《大正藏》所注不分明

  • 一六四一 隨相論    陳真諦譯

本論解說一五五八《阿毘達磨俱舍論》的四諦十六行相應編於一五六一《俱舍論實義疏》以下

  • 一六一六 十八空論    陳真諦譯

本論的內容是一五九九《中邊分別論》的部分解釋應編在《辯中邊論》等以下

  • 一六一九 無相思塵論    陳真諦譯

  • 一六二四 觀所緣緣論    唐玄奘譯

二論是同本異譯

  • 一六二〇 解捲論    陳真諦譯

  • 一六二一 掌中論    唐義淨譯

二論是同本異譯

  • 三五五 入法界體性經    隋闍那崛多譯

  • 三五六 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漢安世高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

  • 一四六七 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    漢安世高譯

  • 一四六八 佛說目連所問經    趙宋法天譯

二經是同本異譯《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在「目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A10]又有「爾時尊者目連即說偈言」[A11]一段是《佛說目連所問經》所沒有的一般說「聞佛所說歡喜奉行」表示經文的終了「目連即說偈言」是不合常情的偈頌是不屬於這部經的是譯者或後人所增附仰推為目連所說不過為了引人的尊重而已

  • 一五一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元魏菩提流支譯

  • 一五一三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    唐義淨譯

  • 一五一二 金剛仙論    元魏菩提流支譯

  • 一五一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唐地婆訶羅等譯

無著造偈頌世親長行解釋一五一一與一五一三是這部論的同本異譯一五一二是這部論釋的廣說一五一五的次第也是依這部論釋而說的又兼取龍樹的中觀說後二論是解說前論不能說是同本異譯的

印度傳譯部分《大正藏》共分為十六部「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部類的區分有了良好的新的開始但對傳譯教典的分部有些還需要作進一步的審定

  • 一二〇 央掘魔羅經    宋求那跋陀羅譯

央掘魔羅與《雜阿含經》(一〇七七)經所說的當然是同一人但本經的內容呵斥一切法空說如來藏我解脫身有色怎可編入「阿含部」本經的思想與《阿含經》無關應編入「經集部」與六六六《大方等如來藏經》六六九《佛說無上依經》及五八〇《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等為一類

  • 一五六 大方便佛報恩經    失譯

  • 一五七 悲華經    涼曇無讖譯

  • 一五八 大乘悲分陀利經    失譯

  • 一五九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唐般若譯

這四部經編在「本緣部」都不大適合前三經應編入(大乘)「經集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發菩提心依月輪觀修三種秘密法門速證菩提應編入「密教部」

  • 一四八二 佛阿毘曇經    陳真諦譯

本經二卷附題「出家相品」被編入「律部」其實這是真諦所傳的「佛說九分阿毘曇」的殘本本有九卷(九分)今只存二卷二卷的內容是前明因緣與《稻芉經》等相同(《佛說稻芉經》等作彌勒說)這是「九分毘曇」中的「分別說因緣」——因緣施設次明律相出家受具足的次第成立是「九分毘曇」中的「分別說戒」——戒施設這是真諦(依正量部)所傳的「九分阿毘曇」殘本應編入「毘曇部」

  • 一五〇五 四阿鋡暮抄解    苻秦鳩摩羅佛提等譯

  • 一五〇六 三法度論    東晉僧伽提婆譯

二論是同本異譯本論不是四阿含經文的解釋是犢子部系的阿毘曇論不是「釋經論」應編入「毘曇部」

犢子部系的論書還有一六四四《佛說立世阿毘曇論》一六四九《三彌底(正量)部論》與上二部都應次第的編入「毘曇部」

  • 一五四九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苻秦僧伽跋澄譯

本論就是瑜伽學者所傳的「經部異師世友」的《問論》在說一切有部中這是「持經譬喻者」的論書應編入「論集部」

  • 一六三一 迴諍論    魏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

  • 一六五六 寶行王正論    陳真諦譯

  • 一六六〇 菩提資糧論    隋達磨笈多譯

  • 一六七二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    宋求那跋摩譯

  • 一六七三 勸發諸王要偈    宋僧伽跋摩譯

  • 一六七四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唐義淨譯

後三部偈頌是同本異譯上列六部論都是龍樹所作應編入「中觀部」

  • 一六五四 因緣心論頌因緣心論釋[A12]    失譯

  • 一六六四 廣釋菩提心論    趙宋施護譯

一六五四是龍樹論一六六四是蓮華戒所造都應該編入「中觀部」

  • 一六六五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唐不空譯(出)

本論應編入「密教部」

  • 四九八 佛說初分說經    趙宋施護譯

經說佛化三迦葉化頻婆娑羅王化二大弟子是佛傳的一部分應編入「本緣部」

  • 二四〇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唐菩提流志譯

  • 二四一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金剛智譯

  • 二四二 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趙宋施護譯

  • 二四三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唐不空譯

  • 二四四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    趙宋法賢譯

這幾部經的心要是二二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〇)〈般若理趣分〉的異譯〈般若理趣分〉的經義是屬於「秘密大乘」的但沒有密教的事相二四〇——二四三經譯文附入了秘密字義及咒語二四四經更大為擴編成為秘密教的要典大乘經的陀羅尼或咒以護持佛法(及修行者)為主如著重秘密字門三密加持用作成佛方便的就屬於秘密教上五部應編入「密教部」但應注明與「般若部」〈般若理趣分〉的關係

  • 二三〇 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趙宋施護等譯

  • 二四九 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趙宋施護譯

  • 二五八 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趙宋天息災譯

  • 二五九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趙宋天息災譯

上四部應從「般若部」移編「密教部」在西藏大藏中這都是屬於密部的

  • 三六八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呪    宋求那跋陀羅譯

  • 三六九 阿彌陀佛說呪

  • 三七〇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失譯

上三部應編入「密教部」《大寶積經》四十九會中(二)〈無邊莊嚴會〉應屬「秘密部」但已編入《寶積經》大部中只能如舊編列

  • 三九七 (九)寶幢分    北涼曇無讖譯

  • 三九七 (一〇)虛空目分    北涼曇無讖譯

  • 三九七 (一三)日密分    北涼曇無讖譯

  • 三九七 (一四)日藏分    隋那連提耶舍譯

  • 三九七 (一五)月藏分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

  • 三九七 (一六)須彌藏分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

三九七《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所依的六十卷本是隋僧就編成的如(一三)〈日密分〉(一四)〈日藏分〉是同本異譯卻集在一大部中是極不合理的《大集經》(九)〈寶幢分〉起與前八分的意趣不同每分都有陀羅尼廣說龍夜叉星宿吉凶等與「秘密教」相通不過古來都作為「大集」部類也只好如此了

  • 三九七 (一七)十方菩薩品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

這一品實是安世高所譯的《明度五十校計經》僧就為了集成六十卷本《大集經》竟改變經名說是高齊那連提耶舍所譯未免太荒唐了應恢復經名及譯者名字編入「經集部」

  • 四〇五 虛空藏菩薩經    姚秦佛陀耶舍譯

  • 四〇六 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呪經    失譯

  • 四〇七 虛空藏菩薩神呪經    宋曇摩蜜多譯

  • 四〇八 虛空孕菩薩經    隋闍那崛多譯

上四部是同本異譯虛空藏與上日藏月藏須彌藏都以藏(胎)為名性質也相同是「大集」而傾向秘密的

  • 七八七 曼殊室利呪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唐義淨譯

  • 七八八 佛說校量數珠功德經    唐寶思惟譯

  • 七八九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唐不空譯

前二經是同本異譯這三部都應編入「密教部」

  • 六二 佛說新歲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

佛說《新歲經》本出於《雜阿含經》(一二一二)經又編入《中阿含經》(一二一)經但本經的內容已大為改觀說到「虛空諸天八萬四千咸見開化皆發無上真正道意」[A13]「十方諸菩薩天龍神王各從十方面而來合會」[A14](大正一八六〇上中)明顯的已經大乘化了不能說是《中阿含經》的異譯應編入「經集部」

  • 一五三五 大乘四法經釋

這是對世親《四法經論》所作的「釋題」說到大乘宗見有勝義皆空唯識中道法性圓融——三宗是我國古德的作品不應該編在「釋經論部」

  • 二〇四四 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    失譯

本經共十三則先舉一事緣然後以佛(天尊)說「示語後世人」[A15]這是「譬喻」集應該編入「本緣部」阿育王事只是本經的第一則編在「史傳部」是不適當的

下編 雜附疑偽與倒亂

華文佛典的傳譯從漢代到趙宋(以後還有少數的譯品)起初是抄寫流通的部類這麼多有的又部分抄出(別生)流通經過了近千年的時間錯誤是難免的有的是不同的經篇(或殘篇)有的是我國古德的作品兩晉所傳出的錯誤雜亂的情形特別嚴重古代的「經錄」都曾為此而盡力但不免還有些可討論的先從附錄於經後(或中間)的說起

  • 五 佛般泥洹經    西晉白法祖譯

《佛般泥洹經》末附記說「從佛般泥洹到永興七年二月十一日凡已八百八十七年餘七月十有一日至今丙戌歲合為九百一十五年是比丘康日所記也一千九百九十四年[A16](大正一一七五下)這是佛滅年代的一項傳說經是西晉白法祖譯的「永興」是西晉惠帝的年號但永興是沒有七年的所說的「永興七年」可能是惠帝「元康九年」的誤寫這一附記可另行編入「史傳部」的

  • 一六 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漢安世高譯

經文終了「作禮而去」[A17]以下有「佛說唄偈鷄鳴當早起披衣來下牀澡漱令心淨兩手奉花香(供佛)不與八難貪隨行生十方所生趣精進六度為橋梁廣勸無極慧一切蒙神光」[A18](大正一二五一下——二五二中)在多部異譯中沒有這一「唄偈」這是後人所增附的偈文古樸通順表示在家佛弟子在信佛持戒的基礎上以「六度為橋梁」而求成佛道提到了般若波羅蜜——「無極慧」是在家菩薩的形象這是中國人所造的好偈頌

  • 二三 大樓炭經    西晉法立共法炬譯

「比丘歡喜前為佛作禮而去」[A19]經文已畢以下有「地深二十億萬里盡地起故」[A20](大正一三〇九下)一段文「元本」「明本」缺這不是經文可能是古人解答世間成壞問題因便附在這敘述世間成壞的《大樓炭經》下

  • 二六 中阿含經(二一五)第一得經    東晉僧伽提婆譯

經文末段是錯亂的「欲若有人習此法愛敬無厭足」[A21]一段(大正一八〇〇中)宋本等是附在經後的這是《增壹阿含經》(二二)〈三供養品〉第十經的後段(大正二六〇八下——六〇九上)錯附在這裡應從《中阿含經》中刪去經後附有「若有斷樂速者歡喜奉行」(大正一八〇〇下)這正是《中阿含經》文上接「於中若有斷樂」的但抄寫者略有增損原文應為

(於中若有斷樂)「若有斷樂(四字重出應刪)速者此斷樂速故此斷亦說下賤於中苦(若)有斷苦遲者此斷苦遲故此斷亦說下賤於中若有斷苦速者此斷苦速故此斷(亦說下賤此斷)(應增補六字)非廣布不流布乃至天人亦不稱廣布[A22](此下依經文說)

  • 三二 佛說四諦經    漢安世高譯

末附「持宿命觀如後事是也」[A23]——二十七字是後人所附應依宋本等刪去

  • 六二 佛說新歲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

本經在「聞佛所說莫不歡喜作禮而去」[A24]又有「鉢蘭和偈」五言與七言的都有中間還有「一月已竟即得一智」[A25]等一段長行這是元本明本所沒有的大概是校刻者認定為古人所附而刪去的

  • 一二五 增壹阿含經(一)序品    東晉僧伽提婆譯

第二品末附有「於今我首上便說偈曰」[A26]——二百九十九字應依宋本等在〈序品〉的「如上作偈」[A27](大正二五五二上)這樣也與《增壹阿含經》(五〇)〈禮三寶品〉第四經(大正二八一〇上)相合〈序品〉的長壽王經(譯)作長生「善觀者今優多羅比丘是」[A28]經說善盡是調達小有不合依〈序品〉優多羅是《增壹阿含經》的承受者似乎〈序品〉是再加修正的

  • 一二五 增壹阿含經(四六)結禁品    東晉僧伽提婆譯

品末附有「聞如是一時歡喜奉行」[A29](大正二七八〇下)依內容而論這是〈結禁品〉第五「十念」經應該依宋本等編在「十力」與「十非法親近國家」間才能與〈結禁品〉的「錄偈」相合

  • 一二五 增壹阿含經(四七)善惡品    東晉僧伽提婆譯

品末宋本等有「經言百歲當經三百冬夏秋蓋譯者不善方言也」[A30]一段(大正二七八五下)是後人對經文的解說多讀經論的自然知道印度的一年三季說附文可以刪去

  • 一四五 佛母般泥洹經    宋慧簡譯

元本等在這部經的末後附有《佛般泥洹後變記》(大正二八七〇中——下)敘述佛泥洹後從百歲到千歲佛教出家眾漸漸墮落的過程在《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中有《泥洹後諸比丘經》一卷[A31]異名有《泥洹後變記經》等可見這是另一經文與《佛母般泥洹經》無關應別立為一篇

  • 一六一 長壽王經    失譯

經末附有禮讚佛的五言二十偈宋本等是沒有的二十偈中如「敬謁法王來光若靈耀明」[A32](大正一一七九中)「佛為海船師縛解致泥洹」[A33](大正一一七八上——中)「佛所以度世龍敬承行禮」[A34](大正一一九〇上)以上六偈見於失譯的《般泥洹經》「八正覺自得從是通聖道」[A35]「至道無往返皆莫如泥洹」[A36](大正四一四八上——下)以上四偈見於漢曇果共康孟詳譯的《中本起經》「聽我歌十力大悲敷度經」[A37](大正三四八〇上)四偈是見於吳支謙所譯的《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吾師天中天心淨開法門」[A38](大正四二五五中——下)二偈是見於吳支謙譯的《撰集百緣經》雖還有四偈沒有查明出處而偈頌也偶有一二字的潤飾但可以斷言的這讚佛的二十偈是我國古德所纂集的應該編入「讚頌」類

  • 一七二 佛說菩薩投身飼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法盛譯

經末「禮佛而去」[A39]宋本續有「爾時國王聞佛說已終無絕時」[A40]——百二十七字這是後人對該塔現況的記述不是經文

  • 二〇四 雜譬喻經    漢支婁迦讖譯

經說十二譬喻以後又說「有十八事人於世間甚大難是為十八事」[A41](大正四五〇二上)十八事與「譬喻」的體裁不合在《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中有《十八難經》一卷「舊錄所載」[A42]可見十八事本是另一經篇一定是被抄寫者寫在經後這才錯了應從經末刪去自成一篇

  • 二二五 大明度經    吳支謙譯

在第一〈行品〉中附有非常簡略的注釋注中每說「師云」[A43]不知道是誰注的不會是道安的《道行集異注》可能是支遁的《道行旨(指)歸》

  • 三八三 摩訶摩耶經    齊曇景譯

《摩訶摩耶經》終了附有〈摩訶摩耶經八國分舍利品第二〉有人以為是《涅槃經》後分其實是從《長阿含經》(二)《遊行經》抄出的文句大致相合只刪略些重複的加上五言的兩偈七言的五偈半這是古人抄出增附妄稱〈摩訶摩耶經八國分舍利品第二〉與《摩訶摩耶經》無關「疑偽」而沒有保存的必要

  • 四〇九 觀虛空藏菩薩經    宋曇摩蜜多譯

在經的末後麗本與宋本又有眾多的佛名咒語「該是後人採集虛空藏經呪并諸經中佛名及呪以為勸世修行法」[A44]——「校勘大藏竹堂講師」[A45]所批是正確的元本明本都刪去了《大正藏》雖說「徒存似是姑為刪之」不知為什麼還是保存在經後這是應該刪去的

  • 四三四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    元魏吉迦夜譯

經後附有「巍巍十方佛願禮天人師」[A46]——六偈稱揚十方世界佛功德勸學大乘這是出於《六菩薩亦當誦持經》的(大正一四七五二中)應刪去

  • 四九一 六菩薩亦當誦持經    失譯

本經初列六菩薩名號後又「別有四菩薩」[A47]是說念誦菩薩名號功德的中間有讚佛偈「巍巍十方佛願禮天人師」[A48]——十二偈與經義不合應別立

  • 六〇三 陰持入經    漢安世高譯

經後《麗藏》本附有「佛說慧印百六十三定解」[A49]宋本等是沒有的考六三二《佛說慧印三昧經》說慧印三昧的境界「佛身有百六十二事難可得知」[A50](大正一五四六一中)百六十三事與《慧印經》相當但文字小異可能是古師對慧印三昧依原文而校勘修正別出流行應編在《慧印三昧經》等以後

  • 六一〇 佛說內身觀章句經    失譯

經文後有「十一因緣章得道疾」[A51]——百二十四字這是另一經文《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在十與十一間有《十二因緣章經》應別立

  • 六一六 禪法要解    姚秦鳩摩羅什譯

《禪法要解》卷上有「淨觀者甚可患也」[A52]一大段文字從「淨觀者三品」到「是名初學禪法門」[A53](大正一五二九二中)是引用六一四《坐禪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五二七二上)應刪去「若定得勝心」以下(大正一五二九二中——下)也是淨觀出處待考

  • 七三五 四願經    吳支謙譯

《四願經》後附有一千多字的長文內容是「佛念天地八方之外弟子聞經歡喜前受教」[A54](大正一七五三七上——中)是一篇經文經前缺些不知是什麼經這是應該別成一篇的「是為痛痒要識如諦知也歡欣受行」[A55](大正一七五三七中——下)是《七處三觀經》的後半別處已有《七處三觀經》這裡的可以刪去

  • 七四一 五苦章句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

在經末「作禮而去」[A56]有五言偈「天上福已盡三界皆禮佛」[A57]——二十六偈說三惡道與八難勸人信佛修行的應離此經而獨立成篇

  • 七七一 四品學法經    宋求那跋陀羅譯

經後附有二則「若失威儀一事者疾成大願」[A58](大正一七七〇八上)是上品出家戒律事「散侍法問曰會受真戒號」[A59](大正一七七〇八上——中)是對下下品「散侍法」的再解說這二則是「四品學法」的解說

  • 九七七 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    元真智等譯

經後附有〈大白傘蓋佛母總讚歎禱祝偈〉可以別立

  • 一四二五 摩訶僧祇律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律文終了有〈摩訶僧祇律私記〉[A60]〈摩訶僧祇律私記〉後附有《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A61]與一四六七《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相同所以應從《摩訶僧祇律》後刪去

  • 二九七 普賢菩薩行願讚    唐不空譯

  • 一一六七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    唐不空譯

這兩部都是唐不空譯的在經文後都附有《八大菩薩讚》「圓寂宮城門如彼成讚器」[A62]十偈(大正一〇八八一中——下二〇六七五下——六七六上)這都是附出不屬經文應從二經中刪去別立《八大菩薩讚》一部

大藏經中傳譯的教典有些是名不符實有些是內容不純應值得提出辨別的

  • 一六〇 菩薩本生鬘論    趙宋紹德等譯

論是聖勇菩薩造的趙宋紹德慧詢等譯出這部論實是兩部論的湊合而又有所缺少的從第一卷偈頌——歸敬述意〈投身飼虎緣起第一〉到卷四〈出家功德緣起第十四〉止是「菩薩本生」藏譯的《本生鬘》也與此相同卷五起前有缺文說到「菩薩施行莊嚴尊者護國本生義邊十一」[A63](大正[A64]三四四下)這樣的十二十三一直到卷十六末「菩薩施行莊嚴尊者護國本生之義第三十四是謂菩薩修行勝行」[A65](大正三三八五下)這明顯的是以護國(賴吒和羅)尊者的本生事緣闡揚布施的深義共有三十四節而本論從十一起顯然的少了前十節這部論實是兩部論《菩薩本生鬘》(十四事)《菩薩施行莊嚴尊者護國本生鬘》本論合為一部又有所缺佚到底是譯者還是傳者的錯誤呢

  • 三一五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竺法護譯

本經是《大寶積經》(一〇)〈文殊師利普門會〉的異譯《普門品經》的宋明本等與唐譯雖有長行偈頌的差別而內容是相同的《大正藏》以《麗藏》本為主與宋本等非常不同審細的研考麗本是依竺法護所譯經敷衍解說加入可怪的異義如經中說「案內觀歷[A66]就是增附的異義如「入色為金翅鳥出色為文殊師利」[A67](大正一一七七三中)「入欲為師子王出欲為維摩詰」[A68](大正一一七七四上)特別是「等遊瞋恚」說三尊六度無極內三尊——心如清淨了名波旬師子王金翅鳥外三尊——佛外六度無極是事行(大正一一七七四下——七七五中)所說是非常的怪異經是佛為溥首童真說的增附者不知溥首就是文殊師利所以別說文殊師利名字五陰——色痛痒思想生死是安世高的古譯增附者也糅合在內(大正一一七七五中)站在譯經史的嚴正立場這(麗本)不能說是異譯而是那一位敷衍附會的作品在《大寶積經》異譯中應該刪去如從保存資料著想那可以編入「疑偽部」再加注明

  • 四四一 佛說佛名經

《佛名經》的三十卷本是依菩提流支的譯本(十二卷)增入法僧與懺悔文每卷末引偽經《大乘蓮華寶達問答報應沙門經》從所引經論可推定為隋唐時代所編的種種錯誤經卷一末按語說得很明白雖因為「舉國盛行」[A69]不敢刪削但不是譯本就不應該編入印度傳譯的「經集部」最好是編入「疑偽部」或在中國佛教部分立一「懺儀部」來容攝這些部類

  • 四四三 五千五百佛名神呪除障滅罪經    隋闍那崛多譯

本經八卷卷二——五經名《五千五百佛名經》《古今譯經圖記》(卷四)《開元釋教錄》(卷七)全經都是稱為《五千五百佛名經》的這部經有幾點是值得注意的經名「五千五百佛」而實際是四千七百二十佛為什麼名稱與內容不符經名有「五千五百佛名」「五千五百佛名神呪除障滅罪」的二類差異《大正藏》本在(卷三)一千五百佛以下體裁有了變化佛名陀羅尼雜出一直到(卷五)一千七百三十五佛處又恢復了專稱佛名的體例這就是經名與內容不符的原因吧除去了七八百佛名加入了眾多的咒語這才名實不符了也許是印度的原典如此印度的某些教典是在不斷的修正補充竄改而流傳的

  • 四四六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失譯

  • 四四七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失譯

  • 四四八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失譯

四四六經明本前有〈三劫三千佛緣起〉是從一一六一《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錄出編成的(大正二〇六六三下——六六四上)可以刪去

這三部「千佛名經」麗本宋本等與明本相當的不同麗本等在佛名中尤其是賢劫千佛每百佛就附入懺儀過去劫的末後幾位佛是「南無須彌力佛南無摩尼珠佛南無金剛王佛」[A70](大正一四三七一上)與佛教一般所說不合賢劫千佛名號是依《賢劫經》的從過去劫千佛名的不合可以推定為我國古德依賢劫千佛名而成為禮懺儀或者再加上過去及未來劫(懺儀也不全)不免有些隨意編集到明代發現了過去佛名的錯誤才糾正刪去懺儀重在稱念佛名明本末後說「其無常者生無量壽佛國[A71](大正一四三九九上)宋代以來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成為佛教界的風尚這是明代的修正本最好這都應該編入中國佛教部分的「懺儀部」

  • 六〇六 修行道地經    晉竺法護譯

《修行道地經》卷七是〈弟子三品修行品第二十八〉依《出三藏記集》(卷二)竺法護所譯的《修行經》七卷二十七品《三品修行經》一卷「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經」[A72]可見這本是不同的但合而為一已經太久了前六卷是《修行道地經》第七卷是《三品修行經》雖譯者都稱之為經其實《修行道地經》是論書中的「觀行論」《三品修行經》是分別三乘修行的論典最好是恢復為原來的二部

  • 七四一 五苦章句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

《五苦章句經》是攝集佛說沒有序起與流通的但麗本等都有「爾時佛告阿難」[A73]到「莫不歡喜作禮而去」[A74](大正一七五四七下——五四八上)一段流通文文中說到「是經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一名授無思議光菩薩道決」[A75]與「五苦章句」不合這段經文與鳩摩羅什所譯的四八四《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的流通分(大正一四六七三上)文句不同而意義相合考竺法護所譯《出三藏記集》(卷二)說有《無思議孩童經》一卷或名《無思議光經》[A76]已經佚失了「無思議光」正與本經流通分相合可以斷定的是這是竺法護《無思議光經》的殘篇被抄寫者誤附在《五苦章句經》以後的為了保存殘篇應編在羅什所譯《不思議光菩薩經》以下

  • 七四二 佛說自愛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

這部經是依二一一《法句譬喻經雙要品》佛說「心為法本心尊心使」的譬喻(大正四五八二中——五八三上)為底本而成的《法句譬喻經》原文可以在本經中勾畫出來所以這不是譯本是我國古德的改編應編入「疑偽部」

  • 七六八 三慧經    失譯

經名與內容不符

  • 七九一 佛說出家緣經    漢安世高譯

經說犯五戒的過失與出家因緣無關

  • 八〇一 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契經    唐義淨譯

經分三段所以名為「三契」初後是偈頌傳說是馬鳴所作中段是《佛說無常經》正文《佛說無常經》可說是《雜阿含經》(一二四〇)經的異譯所差異的只是對比丘或波斯匿王說而已可參考《雜阿含經》(三四六)經初段(為比丘說)《佛說無常經》是依此而來的在人病重死亡印度大乘佛教時期是誦讀這三契《無常經》的

在經終了後有「若苾芻苾芻尼[A77]大段文字這是印度佛教的「臨終方訣」《三契經》與「臨終方訣」是印度佛教應付病死的宗教儀軌可編入「懺儀部」

  • 八〇六 佛說枯樹經    失譯

經上所說的是僧伽尸自移塔的事緣與經名「枯樹」不合《出三藏記集》(卷三)〈新集安公失譯經錄〉有《枯樹經》一卷「安公云出《中阿含》」[A78]《增壹阿含經》(三三)〈五王品〉末確有名為「枯樹」[A79]的經但古譯已佚失了這不是「經」可以編入「史傳部」

  • 九八二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經    唐不空譯

《孔雀明王經》現有六種譯本九八二是唐不空所譯的經前有〈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前啟請法〉末後有迴向發願偈九八四梁僧伽婆羅所譯九八五唐義淨所譯本九八七附秦錄的失譯本經前經後都有同樣性質的文句這不只是經文而是誦經儀軌如一般「戒經」實際是誦戒儀軌一樣秘密教典而稱為經的多數附有壇法持誦法等與大乘經的體例不同

  • 一三三二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呪經    失譯

本經四卷簡稱《七佛所說神咒經》依唐《開元釋教錄》(卷三)說「諸失譯錄闕而未書」[A80]這是到了唐代才被記入「失譯錄」的這部經的內容七佛龍王等說咒說偈(大正二一五三六中——五五六下)被編入一三三六《陀羅尼雜集》前三卷五戒神三歸神十八護伽藍神(大正二一五五七中——下)被編入《陀羅尼雜集》卷六四天王所說大神咒經共六十六首(大正二一五五七下——五六一中)被編入《陀羅尼雜集》卷七本經所說的八菩薩救脫是出於《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藥師經》的古譯本大勢至得大勢本是同一菩薩的異譯而本經卻誤解為二位了本經說斷二十五有的二十五三昧十六童子(主眾生命)釋迦佛的十大說法等(大正二一五五七上——中)二十五三昧出於《大般涅槃經》但本經的三昧名字大都與《大般涅槃經》不同十六童子的名字多數依經典立名如法華三昧涅槃三昧首楞嚴放光華嚴維摩詰大集金光明佛藏三昧華首三昧等也有些不合理這不是依原文翻譯的與一三三一《灌頂神咒經》等相類《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中有《七佛神咒》一卷《七佛各說偈》一卷大抵依據部分譯典傳說由古德纂集所成的約成立於晉代《陀羅尼雜集》也就是纂集的作品不免有「疑偽」的成分

  • 一四八七 佛說菩薩內戒經    宋求那跋摩譯

本經題作宋求那跋摩譯經文分二大段菩薩戒十二時十住菩薩行「佛說菩薩戒十二時竟」[A81]以下與題作東晉祇多蜜所譯的二八四《佛說菩薩十住經》的文句相同這二部不可能是二人別譯的考尋「經錄」《出三藏記集》(卷四)有失譯而闕本的《菩薩內誡經》隋《眾經目錄》(卷五)與《大唐內典錄》(卷六)都是失譯唐《開元釋教錄》(卷五)依高齊《法上錄》說是宋求那跋摩譯的祇多蜜譯的《菩薩十住經》也初見於隋《歷代三寶紀》(卷七)《菩薩內戒經》可能是「疑經」十住菩薩行部分與竺法護所譯的二八三《菩薩十住行道品經》文句大同而明確些「菩薩受戒十二時」可說是非常的異義中國說十二時印度是分晝夜為六時的內戒的「內」是魏晉時代佛教的特殊術語(將在別處說明)這部經成立於東晉(或宋)有的「抄出」十住菩薩行部分這才又成為一經保存《菩薩內戒經》可見中國古代佛教的一斑但《佛說菩薩十住經》是可以從「華嚴部」中刪去的

古代譯出的《阿含經》每部都含有多數的經典在長期的抄寫流通中不免有缺佚與次第倒亂的情形

  • 九九 雜阿含經    宋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五十卷是宋求那跋陀羅譯出的近代學者公認五十卷中的二三二五——兩卷不是經的原文《雜阿含經》佚失了二卷大概是以求那跋陀羅所譯的《無憂(阿育)王經》來補足的《出三藏記集》(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中有《阿育王獲果報經》《阿育王於佛所生大敬信經》《阿育王供養道場樹經》《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經》都注明是「抄《雜阿含》」的[A82]可見《雜阿含經》譯出以來到《出三藏記集》的撰集不過五六十年就已經佚失錯亂阿育王譬喻也已被編入《雜阿含經》了這兩卷應從《雜阿含經》抽出別立《無憂王經》編入「史傳部」缺失以外經卷次第也有錯亂的如卷二一〇一二一三二三三一三六四一四三四六四七——一二卷《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中我已有詳細的敘述這裡不再重說

  • 一二五 增壹阿含經    東晉僧伽提婆譯

《增壹阿含經》是由曇摩難提誦出而翻譯的譯經當時的釋道安在〈增壹阿含經序〉中說「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A83](大正二五九四上)依安公說似乎全部完整的誦出只是下部(以全經五十一卷來說下部約為後十八卷)沒有「錄偈」而已但現在所見到的沒有所說那樣的完整前三十二卷三十八品中有十二品沒有「錄偈」這能說「全無遺忘」嗎反而與下部相當的十四品中卻有五品是有「錄偈」的經文的錄偈不全也就是誦出者對經文次第的記憶不全經文就有顛倒錯亂的可能依經中的「錄偈」可以指出次第錯亂的有一(卷五)〈壹入道品第十二〉與〈利養品第十三〉間的錯亂〈利養品〉末「錄偈」說「調達及二經皮及利師羅竹膞孫陀利善業釋提桓[A84](大正二五七六上)比對經文「調達師羅」是〈壹入道品〉的七十——四經「竹膞提桓」是〈利養品〉的三七——四經「竹膞」與「孫陀利」間有(四)「那憂羅」經全偈有九經剩下〈壹入道品〉的一六經〈利養品〉的一二經共有八經也可自成一品〈安般品第十七〉〈慚愧品第十八〉〈勸請品第十九〉——三品間的倒亂〈勸請品〉二經下有「錄偈」說「羅云迦葉二難(陀)大愛道誹謗梵請二事最在後[A85](大正二五九三下)依偈比對「羅云」是〈安般品〉一經「迦葉非」是〈慚愧品〉的四十——七經「梵請二事」是〈勸請品〉的前二經以上十經成一偈一品〈勸請品〉三十一——九經別有錄偈自成一品〈安般品〉除了第一經還有十經也自成一品〈慚愧品〉僅剩前三經一定有所脫落了〈聲聞品第二十八〉與〈須陀品第三十〉間的倒亂〈聲聞品〉末「錄偈」說「修陀修摩均賓頭塵鹿頭廣演義後樂柔軟經[A86](大正二六五四上)「賓頭塵柔軟」是〈聲聞品〉全品七經「修陀修摩均」是〈須陀品〉全品三經依「錄偈」次第〈須陀品〉應在〈聲聞品〉前而且只是一品(十經)依上來三偈可見在一法三法四法中有「錄偈」也還是有倒亂的

《增壹阿含經》的次第倒亂實由於誦出者的遺忘除「錄偈」外還可以從次第去發見倒亂《增壹阿含經》是增一法從一法到十一法(說一切有部本以十法為止)的次第是結集者依據的原則然(四五)〈馬王品〉是九法而第五經說聲聞部[A87]辟支佛部佛部——三乘行而稱歎(佛的)慈心最勝(大正二七七三中)第六經說三三昧耶而以空三昧為王三昧(大正二七七三下)第七經說佛(僧)三寶的沒有三毒(大正二七七五上)這三經都是三法卻編在九法中顯然是錯亂了《撰集三藏及雜藏傳》說「難(問)答一一比丘念佛以是調意故名增一十一處經名放牛兒慈經斷後增一經終[A88](大正四九三上——中)一法以念佛為始十一法以〈放牛[A89]品〉的「慈經」為最後這一次第與《增壹阿含經》是大體相近的如(四九)〈放牛品〉以放牛十一法為第一經慈心十一功德為最後但〈放牛品〉第八經說沙門婆羅門行沙門婆羅門義第九經說五逆——調達的事緣都與十一法不合反而〈放牛品〉後(五〇)〈禮三寶品〉的一——三經說禮佛禮法禮僧當念十一事倒是應該編入〈放牛品〉的〈禮三寶品〉第四經以下(五一)〈非常品〉(五二)〈大愛道品〉都不是十一法與增一法的編次原則不合可說是誦出者忘失了次第一起編在後面而已〈中阿含經記〉說起初《增一阿含經》與《中阿含經》等「違本失旨名不當實依悕屬辭句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晉言故使爾耳」[A90](大正五五六三下)《增壹阿含經》雖在洛陽修正一番遠不如在建康重譯的《中阿含經》來得好次第錯亂文義又不善巧在我國所譯的「四阿含」中《增壹阿含經》是最不理想的

  • 一〇一 雜阿含經(一卷二七經)    失譯附吳魏錄

全部二十七經末後一經別題《七處三觀經》其餘的都沒有經名梁僧祐的《出三藏記集》(卷三)的〈新集安公古異經錄〉中列舉《色比丘念本起經》到《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下注說「安公云上四十五經出《雜阿含》祐校此《雜阿含》唯有二十五經而注作四十五斯豈傳寫筆散重畫致謬歟[A91]〈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的二十五經雖次第略有倒亂大致與這一卷本的《雜阿含經》相合一卷本的第九經與六一二《身觀經》的文句相同第十經說四種婦的譬喻應該就是竺法護所譯的《四婦喻經》(大正五五九上)十——二經是〈新集安公古異經錄〉所沒有的是後人附加進去的一卷本的《雜阿含經》與〈新集安公古異經錄〉的對比僅缺《署杜乘披(婆)羅門經》佚失一經而增多二經末後再加《七處三觀經》就成為二十七經了第九經就是《身觀經》應刪去以免重複第十經與《七處三觀經》應別立為二經今對列〈新集安公古異經錄〉與《大正藏》本的次第如下

〈新集安公古異經錄〉
《大正藏》
色比丘念本起經
一二經
佛說善惡意經
一三經
比丘一法相經
一五經
有二力本經
一六經
有三力經
一七經
有四力經
一八經
人有五力經
一九經
不聞者類相聚經
二〇經
天上釋為故世在人中經
二一經
爪頭土經
二二經
身為無有反復經
二三經
師子畜生王經
二四經
阿須倫子披羅門經
二五經
披羅門子名不侵經
二六經
生聞披羅門經
二經
有桑竭經
三經
署杜乘披羅門經
(佚)
佛在拘薩國經
一經
佛在優墮國經
四經
是時自梵守經
五經
有三方便經
六經
披羅門不信重經
七經
佛告舍(利)日(〔曰〕)
八經
四意止經
一四經
說人自說人骨不知腐經
一一經
九經
一〇經
二七經

以上二十五經安公說出於《雜阿含經》後來也就總稱為《雜阿含經》了其實也有出於《增一阿含經》的舍利曰(今本誤作「舍日」)是舍利弗的古譯阿須倫經中是譯為「阿遫輪」的披羅門經中已改為「婆羅門」了

  • 一五〇A 佛說七處三觀經    漢安世高譯

  • 一五〇B 佛說九橫經    漢安世高譯

本經應分別的解說A《佛說七處三觀經》二卷四十七經四十七經中《佛說九橫(經)》《佛說積骨經》《佛說七處三觀經》——三經是有經名的其他的四十四經沒有經名檢尋「經錄」這就是《出三藏記集》(卷二)安世高所譯的「雜經四十四篇二卷」附注說「安公云出《增一阿鋡》」[A92]今本四十七經中除去有經名的三經恰好是四十四篇而又是出於《增一阿含經》的《佛說七處三觀經》是《雜阿含經》(四二)經的異譯《佛說積骨經》是《雜阿含經》(九四七)經的異譯《佛說九橫(經)》在安世高的譯典中也是自成一經的(與一五〇B《佛說九橫經》是同譯的別本)所以應除去三經恢復「雜經四十四篇」的古稱或仿照一卷本《雜阿含經》的先例改名《增一阿鋡經》二卷附注「古稱雜經四十四篇」《佛說七處三觀經》與《佛說九橫(經)》都應自成一經《佛說積骨經》是從一卷本《雜阿含經》抄出的文句相同這裡的應該刪去

本經二卷四十七經《大正藏》所依(《麗藏》)本與《宋藏》本等次第不同依《宋藏》本等《大正藏》編號的一——三經三一——四七經是卷上四——三〇經是卷下不但二本的次第不同同一經文而分在兩處的就有三經如一(一)經是《佛說七處三觀經》只說到「何等為思」[A93](大正二八七五下一六行)到(三)經才接著說(何等為思)「想盡識栽盡為思想盡識歡喜奉行[A94](大正二八七六中一行——下一行)(三)經是三人說到「從後說」(大正二八七六上一六行——中一行)(四一)經接著說(從後說)「絕無有財產佛說如是[A95](大正二八八一中二二行——下三行)(四一)經是三惡行說到「不舍身惡行便」(大正二八八一中一八行——二二行)在(一)經中接著說(便)「望惡便望苦亦如上說(大正二八七五下一六行——一八行)經文次第紊亂今依增一法次第改編如下(下是《大正藏》本次第)

增一法
 改編次第(原本)
 《大正藏》本
 二法
一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二經
二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三經
三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四經
四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五經
五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六經
六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七經
七經二人世間難得
三八經
八經二人世間難斷難勝
三九經
九經二清白法
四〇經
 三法
一〇經三惡行
四一經上一經下
一一經三世(間)
四二經
一二經三行
四三經
一三經三安善樂
四四經
一四經三大病
四五經
一五經三惡本
四六經
一經上三經下(《七處三觀經》)
一六經三守(身口意)
二經
一七經三輩人
三經上四一經下
 四法
一八經四行為黠所有
四七經
一九經四著
四經
二〇經四顛倒
五經
二一經四施(攝)
六經
二二經四行法輪
七經
二三經人有四輩
八經
二四經人有四輩
九經
二五經四輩雲
一〇經
二六經四舍
一一經
二七經四行
一二經
二八經四家歡喜
一三經
 五法
二九經色力病壽豪
一四經
三〇經五福施
一五經
三一經布施有五品
一六經
三二經五法得道
一七經
三三經五行
一八經
三四經五種煩惱
一九經
三五經步行五德
二〇經
三六經五法行
二一經
三七經五惡
二二經
三八經五惱
二三經
三九經五惡不忍辱
二四經
四〇經五惡不耐行
二五經
四一經象有五相
二六經
四二經五惡不依他
二七經
 八法
四三經八欲
二八經
    瘡有八輩
 九法
四四經九漏
二九經
三〇經(《積骨經》)
三一經(《九橫經》)

出於《增壹阿含經》的「舊經四十四篇」是漢安世高所譯的名為《雜阿含經》一卷本的二十五(今缺一)經《出三藏記集》是「失譯」今推定為也是安世高的譯典如色痛癢思想生死(大正二四九六中下)與安譯的《七處三觀經》相同經中說到「從移(後)說絕辭」(大正二四九四上)「說是絕」(大正二四九四下)「從後說絕」(大正二四九五中四九八上下)「從後說絕」就是「而說偈言」「復說偈曰」等異譯這一特殊的譯語在一五〇A《佛說七處三觀經》——「舊經四十四篇」中「從後說絕」(大正二八七六上八七七下八八一下八八二上)也一再的說到安世高所譯(六〇七)《道地經》是《修行道地經》的略譯《道地經》說到「從後來說」[A96]「從後縛束說」[A97](大正一五二三一上)「從後現說」(大正一五二三一中二三二中)「從後現譬說」「從後說」(大正一五二三一下)「從後縛束」「從後來結說」[A98]「從彼(後)舍來說」(大正一五二三一下)這都是《修行道地經》「於是頌曰」的異譯也就是「從後說絕」「絕」是祇夜或伽陀的音譯《道地經》的「縛」與「結」都可能是「絕」的訛寫(「結」可能也是音譯)祇夜是歌頌重頌以歌頌重說使意義更明白些所以意譯為「從後說現」「從後現譬說」《道地經》可能是安世高(重禪觀)的初譯所以譯得很不統一後來才一律的改為音譯——「絕」(後人又改為「偈」)我國詩中的絕句——五絕七絕大概是依此而稱為「絕」的


校注

[A1] 民國七八年撰
[A2] 《泥犁經》卷1(CBETA, T01, no. 86, p. 907, a13)
[A3] 《泥犁經》卷1(CBETA, T01, no. 86, p. 909, b1)
[A4] 《泥犁經》卷1(CBETA, T01, no. 86, p. 909, b2-p. 910, c21)
[A5] (1)《須摩提經》卷1(CBETA, T12, no. 336, p. 82, c21-22)(2)《大寶積經》卷98(CBETA, T11, no. 310, p. 548, b24)
[A6] 《大寶積經》卷98(CBETA, T11, no. 310, p. 548, b24-26)
[A7] (1)《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卷1(CBETA, T02, no. 138, p. 861, a14)(2)《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卷1(CBETA, T02, no. 138, p. 861, a26)
[A8]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7(CBETA, T14, no. 489, p. 720, a7)
[A9]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7(CBETA, T14, no. 489, p. 721, a8)
[A10] 《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卷1(CBETA, T24, no. 1467a, p. 910, c7-8)
[A11] 《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卷1(CBETA, T24, no. 1467a, p. 910, c9)
[A12] 《因緣心論頌因緣心論釋》卷1「[4]因緣心論頌龍猛菩薩作」(CBETA, T32, no. 1654, p. 490, a25-27)[4]大英博物館藏燉煌本 S. 1358【敦】同別本 S. 246.2【聖乙】
[A13] 《新歲經》卷1(CBETA, T01, no. 62, p. 860, a15-16)
[A14] 《新歲經》卷1(CBETA, T01, no. 62, p. 860, b8-9)
[A15] 《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卷1(CBETA, T50, no. 2044, p. 171, a10-11)
[A16] 《佛般泥洹經》卷2(CBETA, T01, no. 5, p. 175, c22-26)
[A17]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卷1(CBETA, T01, no. 16, p. 251, c18)
[A18] 《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卷1「佛說唄偈『鷄鳴當早起被衣來下牀澡漱令心淨兩手奉花香佛尊過諸天鬼神不能當低頭遶塔寺叉手禮十方賢者不精進譬如樹無根根斷枝葉落何時當復連採華[16]著日中能有幾時鮮放心自縱意命過復何言人當慮非常對來無有期犯過不[17]自覺命過為自欺今當入泥犁何時有出期賢者受佛語持戒慎勿疑佛如好華樹無不愛樂者處處人民聞一切皆歡喜令我得佛時願使如法王過度諸生死無不解脫者戒德可恃怙福報常隨己現法為人長終遠三惡道戒慎除恐畏福德三界尊鬼神邪毒害不犯有戒人墮俗生世苦[1]命速如電光老病死時至對來無豪強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久長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壽以盡捨故當受新各追所作行無際如車輪起滅從罪福生死十二因現身遊免亂濟育一切人慈傷墜眾邪流沒于深淵勉進以六度修行致自然是故稽首禮歸命天中天人身既難得得人復嗜欲貪婬於意識痛想無厭足豫種後世栽歡喜詣地獄六情幸完具何為自困辱一切能正心三世神吉祥不與八難貪隨行生十方所生趣精進六度為橋梁廣勸無極慧一切蒙神光』」(CBETA, T01, no. 16, p. 251, c19-p. 252, b1)[16]著=者【宋】【元】【明】[17]自=有【元】【明】[1]命=今【宋】【元】【明】
[A19] 《大樓炭經》卷6〈13 天地成品〉(CBETA, T01, no. 23, p. 309, c12-13)
[A20] 《大樓炭經》卷6〈13 天地成品〉(CBETA, T01, no. 23, p. 309, c13-29)
[A21] 《中阿含經》卷59〈4 例品〉(CBETA, T01, no. 26, p. 800, b19-27)
[A22] 《中阿含經》卷59〈4 例品〉(CBETA, T01, no. 26, p. 800, c1-5)
[A23] 《四諦經》卷1(CBETA, T01, no. 32, p. 816, c28)
[A24] 《新歲經》卷1(CBETA, T01, no. 62, p. 860, c10)
[A25] 《新歲經》卷1(CBETA, T01, no. 62, p. 861, a8)
[A26] 《增壹阿含經》卷1〈十念品 2〉「『[16]於今我首上已生衰耗毛天使已來至宜當時出家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時長壽王告第一太子善觀曰『卿今知不吾已首上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為凡夫之行夫凡夫者長處三塗八難之中』時王長壽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行四等心身逝命終生梵天上王善觀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迦葉知不爾時摩訶提婆豈異人乎莫作是觀爾時王者今釋迦文是時長壽王者今阿難身是爾時善觀者今優多羅比丘是恒受王法未曾捨忘亦不斷絕善觀王復興父王勅以法治化不斷王教所以然者以父王教難得違故』爾時尊者阿難便說偈曰」(CBETA, T02, no. 125, p. 553, c5-24)[16](於今偈曰)二百九十九字前頁如上作偈次行文
[A27] 《增壹阿含經》卷1〈1 序品〉(CBETA, T02, no. 125, p. 552, a20)
[A28] 《增壹阿含經》卷1〈2 十念品〉(CBETA, T02, no. 125, p. 553, c20-21)
[A29] 《增壹阿含經》卷42〈46 結禁品〉(CBETA, T02, no. 125, p. 780, c7-14)
[A30] 《增壹阿含經》卷43〈47 善惡品〉(CBETA, T02, no. 125, p. 785, c12-17)
[A31] 《出三藏記集》卷4(CBETA, T55, no. 2145, p. 24, a21)
[A32] 《般泥洹經》卷1(CBETA, T01, no. 6, p. 179, b22-25)
[A33] 《般泥洹經》卷1(CBETA, T01, no. 6, p. 178, a29-b3)
[A34] 《般泥洹經》卷2(CBETA, T01, no. 6, p. 190, a4-7)
[A35] 《中本起經》卷1〈1 轉法輪品〉(CBETA, T04, no. 196, p. 148, a6-9)
[A36] 《中本起經》卷1〈1 轉法輪品〉(CBETA, T04, no. 196, p. 148, c11-14)
[A37]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2「聽我歌十力棄蓋寂[9]定禪光徹照七天德香[10]踰栴檀上帝神妙來歎仰欲見尊梵釋齎敬意稽首欲受聞佛所本行願精進百劫勤四等大布施十方受弘恩持戒淨無垢慈[11]軟護眾生勇[12]決入禪智大悲敷度經」(CBETA, T03, no. 185, p. 480, a11-18)[9]定禪=禪定【宋】【元】【明】[10]踰=逾【宋】【元】【明】[11]軟護=儒度【宋】【元】【明】[12]決=慧【宋】【元】【明】
[A38] 《撰集百緣經》卷10〈10 諸緣品〉(CBETA, T04, no. 200, p. 255, b25-c3)
[A39] 《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卷1(CBETA, T03, no. 172, p. 428, a1-2)
[A40] 《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卷1(CBETA, T03, no. 172, p. 428, a3-11)
[A41] 《雜譬喻經》卷1(CBETA, T04, no. 204, p. 502, a8-21)
[A42] 《出三藏記集》卷4(CBETA, T55, no. 2145, p. 36, c12)
[A43] 《大明度經》卷1〈1 行品〉(CBETA, T08, no. 225, p. 478, b27)
[A44] 《觀虛空藏菩薩經》卷1(CBETA, T13, no. 409, p. 678, a6-8)
[A45] 《觀虛空藏菩薩經》卷1(CBETA, T13, no. 409, p. 678, a5-6)
[A46] 《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卷3(CBETA, T14, no. 434, p. 105, a3-14)
[A47] 《六菩薩亦當誦持經》卷1(CBETA, T14, no. 491, p. 752, b17)
[A48] 《六菩薩亦當誦持經》卷1(CBETA, T14, no. 491, p. 752, b5-16)
[A49] 《陰持入經》卷2(CBETA, T15, no. 603, p. 180, b10)
[A50] 《佛說慧印三昧經》卷1(CBETA, T15, no. 632, p. 461, b22)
[A51] 《佛說內身觀章句經》卷1(CBETA, T15, no. 610, p. 240, b14-22)
[A52] 《禪法要解》卷1(CBETA, T15, no. 616, p. 292, b5-c4)
[A53] 《禪法要解》卷1(CBETA, T15, no. 616, p. 292, b20)
[A54] 《佛說四願經》卷1(CBETA, T17, no. 735, p. 537, a17-b16)
[A55] 《佛說四願經》卷1(CBETA, T17, no. 735, p. 537, b16-c27)
[A56] 《五苦章句經》卷1(CBETA, T17, no. 741, p. 548, a1)
[A57] 《五苦章句經》卷1(CBETA, T17, no. 741, p. 548, a2-b24)
[A58] 《四品學法經》卷1(CBETA, T17, no. 771, p. 708, a13-19)
[A59] 《四品學法經》卷1「散侍法問曰『若有善男子欲入正道欲依大道而不耐戒當作何行以求福祥』師曰『亦有三事名散侍法好可奉何謂三一者身所護法二者供養法三者於同學法行此三事即勝作凡俗時百倍也又散侍身所能法者云何雖不持戒當與凡俗小異遊居之處數就有經道之處若見世俗所行善者法之惡者莫用好言識也醜語勿名是為散侍第一法又散侍供養法者云[8]何當侍三寶朝夕莫懈心常歸向並修經書若居貧窮無用供養者當加勤仂見人福躬親佐助心代其歡是為散侍第二法又散侍於同學法者云何當敬愛其輩無相憍慢坐起念之出入參之如己觀也若行路者近則相問遠當待望慎莫背忽是為散侍第三法』師曰『行[9]者三事雖未即度猶如地多石多草種雖不好故得少少以續其時猶勝不種也種業不廢會得好地所種乃成收歛有盈斯亦然矣行之不休福德扶持會受真戒號』」(CBETA, T17, no. 771, p. 708, a20-b11)[8]〔何當懈〕九字-【宮】[9]者=是【宋】【元】【宮】
[A60] 《摩訶僧祇律》卷40(CBETA, T22, no. 1425, p. 548, a29)
[A61] 《摩訶僧祇律》卷40(CBETA, T22, no. 1425, p. 548, b26)
[A62] (1)《普賢菩薩行願讚》卷1(CBETA, T10, no. 297, p. 881, b18-c8)(2)《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卷1(CBETA, T20, no. 1167, p. 675, c26-p. 676, a16)
[A63] 《菩薩本生鬘論》卷5(CBETA, T03, no. 160, p. 344, c16-17)
[A64] [-]【CB】大正【印順】
[A65] 《菩薩本生鬘論》卷16(CBETA, T03, no. 160, p. 385, c5-6)
[A66] 《佛說普門品經》卷1(CBETA, T11, no. 315a, p. 772, b2)
[A67] 《佛說普門品經》卷1(CBETA, T11, no. 315a, p. 773, b28-29)
[A68] 《佛說普門品經》卷1(CBETA, T11, no. 315a, p. 774, a27)
[A69] 《佛說佛名經》卷1〈1 大乘蓮華寶達問答報應沙門品〉(CBETA, T14, no. 441, p. 191, b15)
[A70]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卷1(CBETA, T14, no. 446a, p. 371, a7-8)
[A71]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卷1(CBETA, T14, no. 448b, p. 399, a4)
[A72] 《出三藏記集》卷2(CBETA, T55, no. 2145, p. 9, a10)
[A73] 《五苦章句經》卷1(CBETA, T17, no. 741, p. 547, c3)
[A74] 《五苦章句經》卷1(CBETA, T17, no. 741, p. 548, a1)
[A75] 《五苦章句經》卷1(CBETA, T17, no. 741, p. 547, c6-7)
[A76] 《出三藏記集》卷2「無思議孩童經一卷(舊錄云孩童經或云無思議光孩童菩薩經或云無思議光經)」(CBETA, T55, no. 2145, p. 8, a21)
[A77] 《佛說無常經》卷1(CBETA, T17, no. 801, p. 746, b9)
[A78] 《出三藏記集》卷3(CBETA, T55, no. 2145, p. 16, c26)
[A79] 《增壹阿含經》卷25〈33 五王品〉(CBETA, T02, no. 125, p. 689, c6)
[A80] 《開元釋教錄》卷3(CBETA, T55, no. 2154, p. 510, b13)
[A81] 《佛說菩薩內戒經》卷1(CBETA, T24, no. 1487, p. 1032, c23)
[A82] 《出三藏記集》卷4「阿育王獲果報經一卷(抄雜阿含)阿育王於佛所生大敬信經一卷(抄雜阿含)阿育王供養道場樹經一卷(抄雜阿含)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經一卷(抄雜阿含)」(CBETA, T55, no. 2145, p. 25, b2-5)
[A83] 《增壹阿含經》卷1「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余與法和共考正之[6]僧僧茂助校漏失四十日乃了此年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而正專在斯業之中全具二阿含一百卷鞞婆沙婆和須蜜僧伽羅剎傳此五大經自法東流出經之優者也四阿含四十應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題其起盡為錄偈焉懼法留世久遺逸散落也斯土前出諸經班班有其中者今為二阿含各為新錄一卷全其故目注其得失使見經尋之差易也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CBETA, T02, no. 125, p. 549, a15-26)[6]僧=僧畧【宋】
[A84] 《增壹阿含經》卷6〈13 利養品〉(CBETA, T02, no. 125, p. 576, a5-6)
[A85] 《增壹阿含經》卷10〈19 勸請品〉(CBETA, T02, no. 125, p. 593, c11-12)
[A86] 《增壹阿含經》卷20〈28 聲聞品〉(CBETA, T02, no. 125, p. 654, a8-9)
[A87] 《增壹阿含經》卷41〈45 馬王品〉(CBETA, T02, no. 125, p. 773, b9)
[A88]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卷1「難答一一比丘念佛以是調意故名增一此後二法思惟善[10]心兩法便生止意分別三處[11]三知宿命漏盡四處四諦五處五根六處六大七處七覺八處八懅九處九止十處十力十一處經名放牛兒慈經斷後增一經終」(CBETA, T49, no. 2026, p. 3, a27-b5)[10]心=法【元】【明】[11]三+(法眼)【宋】【元】【明】【宮】
[A89] [-]【CB】兒【印順】
[A90] 《出三藏記集》卷9(CBETA, T55, no. 2145, p. 63, c25-26)
[A91] 《出三藏記集》卷3(CBETA, T55, no. 2145, p. 16, b17-18)
[A92] 《出三藏記集》卷2(CBETA, T55, no. 2145, p. 6, a13)
[A93] 《七處三觀經》卷1(CBETA, T02, no. 150A, p. 875, c16)
[A94] 《七處三觀經》卷1「『想盡識[*]栽盡為思想盡識如是為思想盡識何等為思想盡受行識是為八行識識諦見到諦定意為八如是盡思想受行識何等為思想味識所為思想因緣生樂[5]得意憙如是為思想味識何等為思想惱識所為思想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思想惱識何等為思想要識所思想欲貪能解欲貪能斷欲貪能自度如是為思想要識何等為生死識為六身生死識眼[*]栽生死識耳鼻口身意[*]栽行如是為生死識何等為生死習[*]栽習為生死習識何等為生死盡識[*]栽盡為生死盡識何等為生死欲盡受行識為是八行識諦見至諦定為八如是為生死欲滅受行識何等為生死味識所為生死因緣生樂喜意如是為生死味識何等為生死惱識所有生死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生死惱識何等為生死要識所為生死欲貪隨欲貪能斷欲能度如是為生死要識何等為識身六衰識眼[*]栽識耳鼻口身意[*]栽識如是為識識何等為識習命字習為識習如是習為識何等[6]為識盡受行為識命字盡為盡識如是為識盡何等為識盡受行為識八行諦見至諦定為八如是為識盡欲受行如諦識何等為識味知所識因緣故生樂生喜意如是為味生為味識知何等為識惱識所識為盡為苦為轉如是為識惱識何等為要識所識欲貪能活欲貪能度如是為要識如是比丘七處為覺知何等為七色習盡道味苦要是五陰各有七事何等為三觀識亦有七事得五陰成六衰觀身為一色觀五陰為二觀六衰為三故言三觀比丘能曉七處亦能三觀不久行修道斷結無有結意脫黠活見道見要一證受止已斷生死意行所作竟不復來還生死得道』佛說如是比丘歡喜[7]受[8]行」(CBETA, T02, no. 150A, p. 876, b1-c7)[*15-7]栽=裁【宋】*【元】*【明】*[5]得=行【宋】【元】[*15-8]栽=裁【宋】*【元】*【明】*[*15-9]栽=裁【宋】*【元】*【明】*[*15-10]栽=裁【宋】*【元】*【明】*[*15-11]栽=裁【宋】*【元】*【明】*[*15-12]栽=裁【宋】*【元】*【明】*[*15-13]栽=裁【宋】*【元】*【明】*[6]〔為〕-【宋】【元】【明】[7]受=奉【宋】【元】【明】[8]行下宋元明俱有佛說九橫乃至卷上三千二百六十六字卷末出之
[A95] 《七處三觀經》卷1「『絕無有財產亦不行布施是墮兩侵眼在但無所見從是墮地獄無有眼到彼間處不自守者名為一眼盜弊態兩舌妄語但有財產但世間自樂致法非法諛諂致大多財亦不自樂亦不布施已墮地獄一眼處兩眼者最第一法致治生自所有自食亦布施從是行福自在如不黠自食亦施得時上天常不離法無有眼亦一眼但當遠莫近黠人但當校計兩眼兩眼第一今世後世』佛說如是」(CBETA, T02, no. 150A, p. 881, b22-c3)
[A96] 《道地經》卷1(CBETA, T15, no. 607, p. 231, a3)
[A97] 《道地經》卷1(CBETA, T15, no. 607, p. 231, a16)
[A98] 《道地經》卷1(CBETA, T15, no. 607, p. 232, c11)
上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