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華雨集(三)

阿難過在何處[A1]

阿難稱「多聞第一」為佛的侍者達二十五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敬事如來教誨四眾始終是不厭不倦明敏慈和應對如法在佛的大弟子中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聖者

以律典為主的傳記大同小異的說到阿難侍從如來到拘尸那佛入涅槃那時長老大迦葉率領五百位大比丘遠遠的趕來參預荼毘大典大迦葉當時發起選定五百位大比丘在王舍城結集法藏在發起結集時阿難幾乎為大迦葉所擯棄在結集過程中大迦葉所領導的僧伽對阿難舉發一連串的過失阿難不承認自己有罪但為了尊敬僧伽顧全團體願意向大眾懺悔如來在世時阿難是樣樣如法的(僅因優陀夷而為佛呵責過一次)如來涅槃沒有幾天就被舉發一連串的過失這是不尋常的有問題的民國三十年我在〈哌㗘文集序〉就指出大迦葉與阿難間有著不調和我還以為兩人的個性不同但現在看來這裡面問題很多呢阿難受到責備到底是些什麼過失研究這一連串的過失就充分明白這是什麼一回事發見了僧團的真正問題這是佛教史的重要關節讓我不厭煩的敘述出來

阿難受責載於有關結集的傳記各派所傳大同小異南傳《銅鍱律小品(一一)五百犍度》有五突吉羅(或譯惡作)化地部《五分律》第五分之九〈五百集法〉(三〇)有六突吉羅摩偷羅有部舊傳《十誦律五百比丘結集三藏法品》(六〇)有六突吉羅大乘中觀宗《大智度論》(二)有六突吉羅論文僅出五罪與《十誦律》相同只是次第先後而已大眾部《摩訶僧祇律雜跋渠》(三二)有七越毘尼罪(即突吉羅罪)法藏部《四分律》第四分〈五百集法毘尼〉(五四)有七突吉羅《毘尼母經》(四)有七過但僅出不問微細戒及度女人出家二事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下)有七過但只說到不請佛住世八兩部經律大抵與五六相近迦溼彌羅有部新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三九)有八惡作罪《迦葉結經》有九過失與《雜事》同此外《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安世高譯)只說了重要的四事在這些或多或少的過失中可歸納為三類有關戒律問題有關女眾問題有關侍佛不周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不問微細戒及請度女眾所以《毘尼母經》只提到這兩點《銅鍱律》《五分律》《十誦律》都以不問微細戒為第一過而《四分律》等都以請度女人為第一大抵當時阿難傳佛遺命——「小小戒可捨」這一來引起了大迦葉學團的舊痕新傷這才一連串的舉發連二十年前的老問題也重新翻出來

這些或多或少的過失總列如下但眾傳一致的僅一六——四事

  • 不問佛小小戒

  • 請佛度女人出家

  • 聽女人先禮致汙舍利(佛身)——《四分律》與《僧祇律》作不遮女人禮佛致汙佛足《雜事》及《迦葉結經》作以佛金身示女人致為涕淚汙足

  • 以佛陰藏相示女人

  • 不請佛久住世間

  • 佛索水而不與——《雜事》作以濁水供佛

  • 為佛縫衣而以足躡——《雜事》作浣衣《十誦律》作擘衣

  • 佛為說喻而對佛別說——《迦葉結經》作他犯他坐

  • 命為侍者而初不願

阿難被責的真實起因是阿難在結集大會中向大眾傳達了釋尊的遺命「小小戒可捨」據傳說什麼是小小戒由於阿難沒有問佛所以法會大眾異說紛紜結果大迦葉出來中止討論決定為「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如佛所教應謹學之(《五分律》三〇)[A2]什麼是小小戒既然大家莫衷一是那不如奉行如來的一切律制已制的不得捨除沒有制的不得再制那是怎樣的忠於佛制然而「小小戒可捨」到底是釋尊最後的遺命所以大迦葉的硬性決定不免違反佛陀的本意為了這大迦葉指責阿難為什麼沒有詳細問佛犯突吉羅罪這一問題導火線一樣大迦葉接著提出一連串的指責所以阿難的被責決不只是為了沒有問明白而更有內在的問題

什麼是小小戒小小戒或譯微細戒雜碎戒小隨小戒隨順雜碎戒禁在結集法會上雖並沒有定論但在各家律典中都曾給予明白的解說

  • 一切戒法(《十誦律》一〇《鼻奈耶》《薩婆多毘尼毘婆沙》)

  • 除四事(《根有律》二七《薩婆多部律攝論》《二十二明了論》)

  • 除四事十三事(《僧祇律》一四《四分律》一八)

  • 除四事十三事二不定法(《五分律》)

如照第一類(《十誦律》等)解說那佛說「小小戒可捨」不等於全部取消了律制嗎這是決無可能的那怎麼會作這樣的解說這無非強化反對「小小戒可捨」的理由照這類律師的看法小小戒可捨那就等於取消了一切律制所以凡主張小小戒(雜碎戒)可捨的就是不重律不持戒的比丘這一推論是有充分根據的比較有關五百結集的各家廣律阿難的傳達佛說有二類不相同的句法如《僧祇律》的「我當為諸比丘捨細微戒」[A3]《四分律》的「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A4]《有部雜事》的「所有小隨小戒我於此中欲有放捨令苾芻僧伽得安樂住」[A5]看起來這是為了「苾芻僧伽得安樂住」而作無條件的放捨其實是襯托出捨小小戒的過失而刻劃出那些主張捨小小戒的醜惡原來小小戒可捨在現存的律典中是被看作非法的如大迦葉在來拘尸那途中聽到跋難陀說「彼長老(指佛)常言應行是不應行是(即律制)應學是不應學是我等於今始脫此苦任意所為無復拘礙(《五分律》三〇)[A6]這裡的不再持律無復拘礙不就是捨小小戒得安樂住嗎但這是大迦葉所反對為此而發起結集的又如波逸提中的輕呵毘尼戒(學處)也是說「用是雜碎戒為半月說戒時令諸比丘疑悔熱惱憂愁不樂(《十誦律》一〇)[A7]這是說這些雜碎戒使人憂愁苦惱所以不必要它這豈非與捨小小戒令僧安樂一致大迦葉為此而決定了發起結集毘尼而阿難竟公然傳達如來的遺命「小小戒可捨」這簡直與大迦葉為難明瞭大迦葉與律師們的見地根本不同意小小戒可捨那對一連串的責難阿難也就不覺得可怪了

另有一類不同的句法如《十誦律》說「我般涅槃後若僧一心和合籌量放捨微細戒」[A8]南傳《銅鍱律》及《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說「我滅後僧伽若欲捨小小戒者可捨」《毘尼母經》說「吾滅度後應集眾僧捨微細戒」[A9]這不是說隨便放棄也不是說捨就捨而整篇的捨去眾學法波逸提等這是要「僧一心和合籌量」的共同議決對於某些戒在適應時地情況下而集議放捨這裡請略說釋尊制戒的情形釋尊因犯制戒是發生了問題才集合大眾而制為學處(戒)其中重要的如不淨行大妄語等一經發現立刻集眾制定不得再犯有些當時只呵責幾句以後又有類似的情形發生覺得有禁止必要於是集眾制定要知道「毘尼中結戒法是世界中實」(《大智度論》)[A10]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制的多數有關於衣食行住醫藥等問題是為了僧伽清淨和樂社會尊敬信仰而制立的所以如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人不同有些戒法就必需有所改變就是釋尊在世對於親自制定的學處(戒)或是一制再制或是一開再開或是制了又開開了又制因為不這樣戒法就不免窒礙難行所以如戒法(學處)固定化勢必不能適應而失去戒法的意義釋尊是一切智者深深理會到這些情形所以將「小小戒可捨」的重任交給僧伽以便在時地機宜的必要下僧伽可集議處理小小戒這才能適應實際不致窒礙難通但苦行與重戒者以為捨小小戒就是破壞戒法不要一切戒法只是為了便於個人的任意為非這與釋尊「小小戒可捨」的見地距離實在太遠也難怪他們堅決反對了據《五分律》(四)等說僧伽也可以立制——波逸提等但頭陀苦行的優婆斯那不肯尊敬僧伽的制立而只承認佛制大概頭陀行者重律制者確信律制愈嚴密愈精苦愈好這才能因戒法的軌範而清淨修行所以佛所制的或佛所容許的(頭陀行)也就是他們自己所行也許自覺得行而有效的不免做了過高的評價認為這樣最好學佛就非這樣不可這才會作出這樣的結論「若佛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A11]從此戒律被看為惟佛所制僧伽毫無通變餘地在律師們看來戒律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推之百世而可行的從此不曾聽說僧伽對戒可以放捨可以制立(如有制立也只可稱為清規等而一直受到律師們的厭惡)二千多年來的佛教界只容許以述為作私為改寫(否則各家律典從何而來差別)不能集思廣益而成為僧伽的公議時過境遷明知眾多學處的無法實行而只有形式上去接受(受而不持是犯所以陷於犯戒的苦境而無可奈何)有些索性把他看成具文一切不在乎總之釋尊所制的戒律本是適應通變而活潑潑的等到成為固定了的僵化了的教條就影響到佛法的正常開展追究起來不能不說是由於拒絕「小小戒可捨」的如來遺命所引起的

阿難傳佛遺命不但沒有為大眾所接受反而受到一連串的責難這是既成事實也不必多說了惟各家律典同有輕呵毘尼(學處)戒再為一說由於闡陀或六群比丘宣稱「用是雜碎戒為」[A12]而經如來制立學處結為波逸提罪佛世早已制立學處判為非法那釋尊又怎麼遺命——小小戒可捨不准比丘們說小小戒可捨而又遺囑說小小戒可捨這似乎矛盾得有點難以相信這總不會是重法的阿難學系傳佛小小戒可捨的遺命被大迦葉所領導優波離等重律學系所拒絕為了不使重法學系的重提遺命而特地制立這一學處吧論理是不會這樣的但矛盾的事實值得律師們多多思考

與女眾有關的過失最重要的是阿難懇求佛度女眾出家此事見於各家廣律的〈比丘尼犍度〉還有南傳《增支部》(八五一)的《瞿曇彌經》與漢譯《中阿含經》(二八一一六)《瞿曇彌經》大迦葉指責阿難求度女眾出家犯突吉羅見於有關五百結集的律與論

求度女眾出家的當時情況是佛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與眾多的釋種女到處追隨如來求佛出家但再三請求得不到釋尊的允許他們是夠虔誠的由於不得出家而苦切得不得了

阿難見到他們那種流離苦切的情況不覺起了同情心於是進見釋尊代為請求據〈比丘尼犍度〉及阿難自己分辯的理由是摩訶波闍波提乳養撫育釋尊恩深如生母一樣為了報恩請准其出家(這理由只適用於瞿曇彌一人)阿難問佛女人如出家修道是否能證初果到四果——阿羅漢佛說是可以的阿難就請佛准女眾出家因為不出家是不能得究竟解脫(四果)的這兩項理由是《銅鍱律》《五分律》《四分律》《僧祇律》《阿含經》所一致記載的可斷為當時代請的理由此外傳說有諸佛都有四眾弟子所以今佛應准女眾出家這是一切有部的傳說如《十誦律》(《大智度論》)《根有律》《迦葉結經》但在《五分律》恰好相反佛以「往古諸佛皆不聽女人出家」[A13]而拒卻《十誦律》等有了四眾出家說就沒有能得四果說以四眾代四果可見為傳說中的變化過去佛有否四眾不僅傳說相矛盾憑阿難的立場也不可能以此為理由摩訶波闍波提等都是釋種阿難憐念親族所以代為請求這只是迦溼彌羅有部——《根有律雜事》《迦葉結經》的一派傳說想當然而已

為了報答佛母深恩女眾能究竟解脫生死阿難一再請求如來准許女眾出家這到底有什麼過失呢阿難不認自己為有罪但大迦葉領導的法會大眾顯然別有理由《銅鍱律》等只責怪阿難的苦請如來而沒有別說什麼但在《毘尼母經》(三)《大智度論》(二)《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卻說出了「坐汝佛法減於千歲」[A14]的理由意思是如來本不願女眾出家為了阿難苦求才允許了這才造成佛法早衰的惡果《毘尼母經》說了十大理由大意為女眾出家信眾減少尊敬供養了比丘缺少威德了正法也不久住了從經律看來釋尊晚年的僧伽沒有早年那樣的清淨大有制戒越多比丘們的道念修持越低落的現象為了這一情形大迦葉就曾問過釋尊(《S》一六一三《雜阿含經》三二九〇五)這應該是由於佛法發展了名聞利養易得因而一些動機不純的多來佛教內出家造成了僧多品雜的現象同時由於女眾出家僧團內增加不少問題也引起不少不良影響頭陀與持律的長老們將這一切歸咎於女眾出家推究責任而責備阿難如大迦葉就曾不止一次的說到「我不責汝(尼眾)我責阿難(《十誦律》四〇等)[A15]意思說如阿難不請求女人不出家那不是這些問題都沒有了嗎不是梵行清淨正法久住了嗎佛法的品雜不淨引起社會的不良印象大迦葉領導的僧伽是歸罪於尼眾的這才是指責阿難的理由

說到女眾出家會使佛法早衰是各家廣律的一致傳說而且是作為釋尊預記而表白出來例如《四分律》(四八)「譬如阿難有長者家男少女多則知其家衰微如好稻田而被霜雹即時破壞如是阿難若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即令佛法不久[A16]第一比喻如中國所說的陰盛陽衰女人出家多於男眾也許不是好事但這不能成為女眾不應出家的理由因為請求出家並不就是多於男眾以第二比喻來說以男眾喻稻麥以女眾喻霜雹(《銅鍱律》作病菌)但男眾真的是健全的禾苗女眾就是霜雹病菌嗎為比丘而制的重罪——四事十三事都與出家的女眾無關但一樣的犯了所以上述二喻只是古代社會重男輕女以女子為小人禍水的想法釋尊起初不允許女眾出家如認為佛早就把女眾看成病菌那是不合理的佛會明知是病菌而仍舊移植病菌於禾田嗎當然女眾出家問題多多釋尊是不能不加以鄭重考慮的在重男輕女的當時社會女眾受到歧視據律典說女眾從乞求而來的經濟生活比比丘眾艱苦得多往來住宿教化由於免受強暴等理由問題也比男眾多尤其是女眾的愛念(母愛等)重感情勝於理智心胸狹隘體力弱這些積習所成的一般情形無可避免的會增加僧伽的困難但是釋尊終於答應了女眾出家因為有問題應該解決問題而不是咒詛問題在慈悲普濟的佛陀精神中女眾終於出家得到了修道解脫的平等機會

「女眾出家正法減少五百年」[A17]如看作頭陀行者大迦葉重律行者優波離等見到僧伽的流品漸雜而歸咎於女眾出家作出正法不久住的預想是近情的律師們卻傳說為釋尊的預記因而陷於傳說的極端混亂根據經律現有三項不同的敘述阿難一再請求佛允許了阿難轉告瞿曇彌女眾出家已成定局那時佛才預記女眾出家正法減損五百年阿難聽了沒有任何反應這是南傳的《銅鍱律》與《增支部》的《瞿曇彌經》所說所說與上面一樣但末後阿難聽了「悲恨流淚白佛言世尊我先不聞不知此法求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若我先知豈當三請」[A18]這是《五分律》說的阿難聽了而沒有反應是不近情的如照《五分律》所說那在結集法會上早就該痛哭認罪了為什麼不見罪呢阿難請佛佛就告訴他女人出家正法不久並為說二喻但阿難不管這些繼續請求佛才准許了這是《四分律》《中阿含經瞿曇彌經》說的以常情論如明知這樣還是非請求不可這還像敬佛敬法多聞敏悟的阿難嗎老實說在請度女人時如釋尊早就預記無論說在什麼時候都與情理不合也就由於這樣律師們將預記放在那一階段都不合然而非放進去不可於是或前或後自相矛盾

阿難求度女眾出家受到大迦葉的責難原因是不單純的這裡再說一項那就是與大迦葉自己有關大迦葉出身於豪富的名族生性為一女性的厭惡者雖曾經勉強結婚而過著有名無實的夫婦關係後來就出家了這是南傳《小部長老偈》北傳有部《苾芻尼毘奈耶》等所一致傳說的也許是他的個性如此所以在佛教中與尼眾的關係十分不良好他被尼眾們說是「外道」(《S》一六一三《雜阿含經》三二九〇六《十誦律》四〇)說是「小小比丘」[A19](不是大龍象)(《十誦律》一二)說他的說法「如販針兒於針師家賣」[A20](這等於說聖人門前賣字)(《S》一六一〇《雜阿含經》四一一一四三)尼眾故意為難使他受到說不盡的困擾(《十誦律》《根有律》等)大迦葉無可奈何只能說「我不責汝我責阿難[A21]大迦葉與尼眾的關係一向不良好在這結集法會中因阿難傳述小小戒可捨而不免將多年來的不平一齊向阿難責怪一番

阿難不認有罪好在他為了僧伽的和合不願引起紛擾而向大眾懺悔如換了別人作出反擊女眾出家是我阿難所請求的也是釋尊所允可的這是二十年前()事了如以為我阿難有罪為什麼釋尊在世不向僧伽舉發現在如來入滅還不到幾個月就清算陳年老帳如真的這樣反問也許金色頭陀不能不作會心的微笑了

有關女眾的其他兩項過失也是有關侍奉不周的問題據《銅鍱律》說佛涅槃後阿難讓女人先禮世尊舍利(遺體)女人涕淚哭泣以致汙染了佛足法顯譯的《大般涅槃經》(下)也這樣說這一過失包含兩項事實其他的部分經律有的只各說一端如《五分律》但說「聽女人先禮」[A22]《四分律》與《長阿含經遊行經》《般泥洹經》(下)只說「不遮女人令汙佛足」[A23]拘尸那末羅族人男男女女都來向佛致最後的敬禮阿難要男人退後讓女人先禮據阿難自己辯解說「恐其日暮不得入城」(《五分律》)[A24]「女人羸弱不必得前」(《大般涅槃經》)[A25]所以招呼大眾讓女人先禮如在現代男人見女人讓坐如有危險先撤退婦孺那麼阿難的想法也就合乎情理了人那麼多女人怎麼擠得上去為了禮佛致敬如天晚不得回城家裡兒啼女哭怎麼辦如深夜在途中發生什麼意外又怎麼好讓男人等一下以當時的情形來說阿難的措施應該是非常明智的但大迦葉代表了傳統的男性中心就覺得極不合適所以提出來責難一番說到女人禮佛時(一向有禮足的儀式)啼啼哭哭以致汙染佛足據《長阿含經遊行經》等說大迦葉來禮佛足時見到了足有汙色就心裡不高興這雖然由於「女人心軟」[A26]「淚墮其上」[A27]到底可說阿難身為侍者照顧不周如來的涅槃大典一切由阿難來張羅一時照顧不周可能是有的這是不圓滿的但應該是可以原諒的

阿難在佛涅槃以後以佛的陰藏相給女人看如《十誦律》(《大智度論》所據)《僧祇律》《根有律雜事》《迦葉結經》所說這與上一則實在是同一事實的兩項傳說以律典來說恆河上流摩偷羅中心的一切有系以《十誦律》為本說阿難以陰藏相示女人就沒有說女人淚汙佛足恆河下流華氏城中心的上座系以《銅鍱律》及《五分律》為本說到女人先禮致汙佛足就沒有說以陰藏相示女人這可見本為部派不同的不同傳說並非二事但晚期經律互相取捨有部新律(迦濕彌羅的)的《雜事》雙取兩說這才成為二過依情理說女人先禮淚汙佛足是極可能的而陰藏相示女人就有點不成話《雜事》把這兩項說作阿難以佛的金色相示女人(不是沒有遮止女人)以陰藏相示女人看作阿難自己要這樣做就有點難信這種各派不一致的傳說應加抉擇經律的傳說不一致但裡面應有一項事實這應該是女人先禮佛而汙佛足吧女人先禮在大迦葉領導的學眾來說是大為不滿的

還有三項過失是責怪阿難的「侍奉無狀」三月前佛從毘舍離動身到拘尸那入滅一直由阿難侍從佛在拘尸那涅槃了怎麼會涅槃呢雖說終歸要涅槃的但面臨如來涅槃聖者們不免惆悵多少會嫌怪阿難的侍奉不周所以下面三項過失阿難是否有過雖是另一問題而大迦葉提出來說說也還是人情之常

第一沒有請佛住世經律一致傳說佛在毘舍離時與阿難到附近的遮波羅支提(取弓制底)靜坐佛告阿難說這世間毘舍離一帶地方太安樂了不論什麼人如善巧修習四神足成就要住壽一劫或過一劫都是可能的如來也是善修四神足成就這幾句話暗示了世間並非厭離者所想像的一刻都住不下去如來是可以久住世間的如那時阿難請佛住世佛會答應阿難而久住的但佛這樣的說了三次阿難毫無反應一聲也不響不久惡魔來了惡魔曾不止一次的請入涅槃佛以要等四眾弟子修證成就佛法廣大發揚為理由而拒絕他現在惡魔舊話重提釋尊就答應他於是「捨壽行」[A28]定三月後涅槃阿難知道了急著請佛住世但是遲了如來說一句算一句答應了是不能改變的方才為什麼不請佛住世呢佛說那是「惡魔蔽心」[A29]使阿難不能領悟佛說的意思所以不知請佛住世——傳說的經過是這樣

這一傳說所含蓄的啟示的意義非常深遠聖者們(一般人更不必說)的理智與情感是多少矛盾的從現象來說誰也知道諸行無常有生必滅但面對如來入涅槃也不免有情感上的懊悵總覺得不會就這樣涅槃了的從實際來說入涅槃是超越生滅而安住於寂滅根本用不著悲哀但面對現實還是一樣的感傷這在大乘《大涅槃經》表現得最明白純陀明知如來是金剛身常住不變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哀求如來不入涅槃所以佛入涅槃佛弟子心中所引起的情感與理智交織成的應該是「佛就這樣涅槃了嗎佛不應該這樣就涅槃了的」佛的涅槃深深的存於弟子們的心中四神足是能發神通的定修四神足而可以長壽應該是佛教界的共信所以有「阿羅漢入邊際定延壽」[A30]「入滅盡定能久住世間」的教說而定力深徹的確也有延長壽命的事實那麼釋尊四神足善修定力極深怎麼不住世而就涅槃了呢傳說中的「捨壽行」表示了佛壽本來長久是可以住世而不那麼早入涅槃的這是佛弟子心中存有佛壽久遠的信念惡魔一直是障礙佛的修行障礙佛的成道障礙佛的說法——不願世間有佛有法的惡者佛有久遠的壽命深湛的定力是可以久住應該久住世間而竟然不久住了這可說滿足了惡魔的夙願佛怎麼會滿足惡魔的希願呢阿難日夕侍佛在做什麼呢阿難不請佛住世如來早入涅槃——這一佛弟子間共同的心聲因佛涅槃而立刻傳揚開來成為事實正如耶穌一死門徒們心中立刻現起復活的願望就成為事實一樣

本來這只表示佛弟子心中「佛不應該這樣就涅槃了的」的心聲但一經公認阿難的問題可大了不請佛住世要負起如來早滅佛不久住的責任阿難當時以惡魔蔽心為理由不認自己有過失這等於說當時只是沒有領會到這話的意義有什麼過失呢《般泥洹經》(下)說得好「阿難下(座)言佛說彌勒當下作佛始入法者應從彼成設自留者如彌勒何[A31]這是該經獨有的反駁肯定了釋迦佛入涅槃的合理性也許在傳說中有的覺得大迦葉的指責太過分了吧

第二如來索水而不與《五分律》(除《雜事》)等一致說大迦葉責備阿難為什麼如來三次索水而不奉水在連串的責難中這是最近情的據南傳《長部大般涅槃經》漢譯《長阿含經遊行經》說釋尊受純陀供養以後(約為涅槃前一日)在向拘尸那的途中病腹下血天又熱口又渴在近腳俱多河附近身體疲極而小臥休息釋尊囑阿難取一點水來喝喝也好洗洗身(沖涼是最好的清涼劑)阿難因為上流有五百車渡河水流異常混濁所以要釋尊等一下走向前面才有清水可喝病渴求水而不可得這對病人來說是太不體貼了當然可以看作侍者不敬佛不盡責的但阿難以為水太濁怎麼好喝呢佛不久就涅槃了所以在一般人來說不管水清水濁要水而不奉水阿難總是不對的據律典所說阿難沒有奉水連濁水也不取一點來是錯誤的因為沒有清水取點濁水來也是好的如說「若佛威神或復諸天能令水清(《四分律》五四《大智度論》意同)[A32]不奉水一事在傳說中變化了《根有律雜事》及《佛般泥洹經》《般泥洹經》就說阿難當時奉上濁水釋尊只洗洗身而已可是奉上濁水當然還是錯誤的大迦葉責備說「何不仰鉢向空諸天自注八功德水置汝鉢中(《雜事》三九)[A33]這一事實應該是不奉水或者取點濁水洗洗而已但另一想法佛的威力天神的護持那有要清水而不可得的道理所以《長部》的《大涅槃經》說佛三索以後阿難不得已去取水見到河水非常澄清於是讚歎世尊的威力《長阿含經遊行經》說阿難不奉水雪山的鬼神就以鉢奉上清水這樣阿難雖一再不奉水而釋尊是喝到清水了這應該更能滿足信仰者的心願

第三足踏佛衣這是各家一致的傳說但問題單純只是責阿難不夠恭敬而已阿難對佛的僧伽梨(或說雨浴衣)在摺疊的時候(或說縫衣時洗濯時)用腳踏在衣上這未免不恭敬阿難說當時沒有人相助恰逢風吹衣起所以踏在腳上這一事實在經律中還沒有找到出處不過這些小事可能是佛入涅槃前不久的事以疊衣來說阿難每天都在為佛服務呢

在傳記中還有幾項過失但只是一家的傳說是不足採信的佛要阿難任侍者阿難起初不答應《四分律》(五四)「世尊三反請汝作供養人而言不作得突吉羅罪[A34]此事見於《中阿含經侍者經》《根有律破僧事》等侍者是不容易的任務阿難當然要鄭重考慮末了阿難以三項條件而答允了受到釋尊的讚歎(考慮得周到)這怎能說是犯呢《根有律雜事》(三九)「世尊在日為說譬喻汝對佛前別說其事此是第三過[A35]這到底指什麼事還不明了與《雜事》相符的《迦葉結經》說「世尊訶汝汝時恨言他犯他坐是為三過」[A36]該就是這件事了鄔陀夷與舍利弗共諍滅受想定而阿難受到僅此一次的訶責當時阿難對白淨說「是他所作而我得責(《中阿含經》二二)[A37]南傳《增支部》(五一六六)有此受責一事而沒有心懷嫌恨的話依漢譯《中阿含經》也只是自己為他受過不好意思問佛而已《迦葉結經》又說「是眾會中無婬怒癡而汝獨有三垢之瑕是為九過[A38]《迦葉結經》所依據的《雜事》在說了阿難八過失以後接著說阿難煩惱沒有盡不能參與結集法會要阿難離去《迦葉結經》的編者顯然的出於誤解也就算為一過其實如沒有斷盡煩惱也犯突吉羅罪那未證羅漢的弟子都犯了從傳記來看北方的律師對阿難來說已不免盡量搜集資料而有羅織的嫌疑了這是與當時情形不合的

大迦葉領導僧伽對阿難舉發一連串的過失當時的真實意義經上面逐項論究已充分明了不外乎戒律問題女眾問題侍奉不周問題關於戒律阿難傳達釋尊的遺命「小小戒可捨」代表了律重根本的立場於小隨小戒認為應該通變適應如僧伽和合一心可以籌量放捨而大迦葉代表了「輕重等持」的立場對小小戒可捨看作破壞戒法深惡痛絕所以結論為佛制的不得捨未制的不得制而成為律惟佛制永恆不變這是重法學系重律學系的對立重法學系是義解的法師實踐的禪師(「阿難弟子多行禪」)重律學系是重制度的律師謹嚴些的是頭陀行者這兩大思想的激盪在五百結集七百結集中都充分表達出來

關於女眾阿難請度女眾出家釋尊准女眾出家代表了修道解脫的男女平等觀大迦葉所代表的是傳統的男性中心以女眾為小人為禍害的立場這所以漠視問題全部而將正法不久住的責任片面的歸咎於女眾阿難讓女眾先禮舍利也被認為有汙如來遺體應該責難了——上來兩項問題阿難始終站在釋尊的立場

關於侍奉不周主要是釋尊入涅槃激發了佛弟子的思慕懊悵而不免歸咎於侍者父母不管多老了如一旦去世孝順兒孫總會覺得心有未安的為了父母去世弟兄姊妹們每每對於延醫侍病引起不愉快所以釋尊入滅想到阿難不奉水一定是沒有盡責釋尊才不久住世這一類問題確乎是人情之常可是在那時加重了對阿難的指責從前請度女眾出家所以「正法不久住」現在不請佛住世所以「如來不久住」如來的早滅正法的早衰都被看作阿難的過失問題本來平常但一經理論化問題就極端嚴重了好在阿難有侍佛二十五年從無過失的光榮歷史而結集法藏事實上又非阿難不可這才浮雲終於不能遮掩日月而阿難還是永久的偉大無限的光輝


校注

[A1] 民國五三年撰
[A2]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CBETA, T22, no. 1421, p. 191, c17-18)
[A3] 《摩訶僧祇律》卷32(CBETA, T22, no. 1425, p. 492, b5-6)
[A4] 《四分律》卷54(CBETA, T22, no. 1428, p. 967, b12-13)
[A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9(CBETA, T24, no. 1451, p. 405, b4-5)
[A6]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CBETA, T22, no. 1421, p. 190, b24-26)
[A7] 《十誦律》卷10(CBETA, T23, no. 1435, p. 74, b25-26)
[A8] 《十誦律》卷60(CBETA, T23, no. 1435, p. 449, b13-14)
[A9] 《毘尼母經》卷3(CBETA, T24, no. 1463, p. 818, b3-4)
[A10] 《大智度論》卷1〈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66, a4-5)
[A1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CBETA, T22, no. 1421, p. 191, c17)
[A12] 《十誦律》卷10(CBETA, T23, no. 1435, p. 74, b25)
[A13]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9(CBETA, T22, no. 1421, p. 185, b27)
[A14]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卷1(CBETA, T49, no. 2026, p. 2, a15-16)
[A15] 《十誦律》卷40(CBETA, T23, no. 1435, p. 291, a21-22)
[A16] 《四分律》卷48「譬如阿難有長者家男少女多則知其家衰微如是阿難若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則令佛法不久又如好稻田而被霜雹即時破壞如是阿難若女人在佛法中出家受大戒即令佛法不久」(CBETA, T22, no. 1428, p. 923, a1-6)
[A17]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9「若不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住世千歲今聽出家則減五百年」(CBETA, T22, no. 1421, p. 186, a13-15)
[A18]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9(CBETA, T22, no. 1421, p. 186, a22-24)
[A19] 《十誦律》卷12(CBETA, T23, no. 1435, p. 85, b19)
[A20] 《雜阿含經》卷41(CBETA, T02, no. 99, p. 302, b16-17)
[A21] 《十誦律》卷40(CBETA, T23, no. 1435, p. 291, a21-22)
[A22]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CBETA, T22, no. 1421, p. 191, c1-2)
[A23] 《四分律》卷54(CBETA, T22, no. 1428, p. 967, c28)
[A24]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30(CBETA, T22, no. 1421, p. 191, c3-4)
[A25] 《大般涅槃經》卷3(CBETA, T01, no. 7, p. 207, a2)
[A26] 《四分律》卷54(CBETA, T22, no. 1428, p. 966, c7)
[A27] 《長阿含經》卷4(CBETA, T01, no. 1, p. 29, a2)
[A28] 《佛本行經》卷7〈29 大滅品〉(CBETA, T04, no. 193, p. 108, c21)
[A29] (1)《摩訶摩耶經》卷2「魔蔽汝故」(CBETA, T12, no. 383, p. 1011, a18)(2)《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29「魔蔽汝心」(CBETA, T22, no. 1421, p. 186, a24-25)
[A30]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2「云何苾芻留多壽行答謂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於僧眾若別人所以衣以鉢或以隨一沙門命緣眾具布施施已發願即入邊際第四靜慮從定起已心念口言[4]諸我能感富異熟業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能招壽異熟果」(CBETA, T26, no. 1544, p. 981, a12-17)[4]諸=設【明】*
[A31] 《般泥洹經》卷2(CBETA, T01, no. 6, p. 191, a13-15)
[A32] (1)《四分律》卷54(CBETA, T22, no. 1428, p. 967, c21-22)(2)《大智度論》卷2〈1 序品〉「正使水濁佛有大神力能令大海濁水清淨汝何[13]以不與」(CBETA, T25, no. 1509, p. 68, a23-24)[13]以+(故)【宋】【元】【明】【宮】
[A33]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9(CBETA, T24, no. 1451, p. 405, a29-b1)
[A34] 《四分律》卷54(CBETA, T22, no. 1428, p. 967, c3-4)
[A35]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9(CBETA, T24, no. 1451, p. 405, a20-21)
[A36] 《迦葉結經》卷1(CBETA, T49, no. 2027, p. 6, a18-19)
[A37] 《中阿含經》卷5〈3 舍梨子相應品〉(CBETA, T01, no. 26, p. 450, b2)
[A38] 《迦葉結經》卷1「是眾會中無婬怒癡而汝獨有三垢之瑕汝方當學成其道化眾所作已辦而汝未達是為九過」(CBETA, T49, no. 2027, p. 6, a27-29)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