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八(從說戒篇畢自恣篇)
○[2]次約法辨事說戒篇
中大分為二。初牒名。二依篇釋。初言說戒至十者。先辨來意。前來師資之行既成。理合䇿修道業。道業住持之本。勿過說戒為先。故立此篇。次明法則釋名者。宣傳聖旨目之為說。警禁身口名之曰戒。廣由軌度。故號正儀。軌則規模。稱之為法。餘如常解(云云)。
注文分兩科(云云)。初云布至和合也者。布薩此云淨住。古外難曰。標篇云說戒。下注云布薩。其意云何。答大意。為破古也。古云。布薩與說戒分別。謂說戒防未起非。布薩除[A2]已起罪。是次一問執布薩為淨住。淨住者。懺條義也。今云不然。布薩盖是梵音。說戒是此方之語。唐梵語殊義味不異。若論布薩義。不唯淨住。更有多種。不妨含於淨住。不可偏局也。所以注云布薩。反顯即是說戒其體元一。此云淨住者。謂清淨共住。便顯有犯者未懺洗。不合共住。
出要律儀者。梁帝准律撰集。律中要務。以為今師行事之儀也。是憍薩羅國語者。蜀云有二憍薩羅。一南。二北。今此指南憍薩羅也。謂出要儀中。指上來布薩。既是西上之者。即彼國語也。六卷泥洹者。准南云所以標六卷者。為此經有二卷成文者。有六卷成部者。今恐有監故。將卷數以簡之。長養二義者。謂[3]數上布薩是長養義也。下自釋云。一清淨戒住者。[生*(首-目+(一/勺))]釋上來養義。謂[A3]已生之善。不污不失。名清淨戒住。能資養法身慧命。二增長。增長功德者。釋上來長義。謂未生之善。由體淨故。無作功德續續而生。即是長養。雜[4]食等者。布薩陀婆亦是梵語也。正本音優補陀婆。謂且中天正梵故。故云正本音也。下自釋云。優言斷者。一切諸惡皆止斷。令不污體也。補陀婆言增長者。謂惡既[A4]已離事。須修善令善法功德生故。外難云。前言布薩。或云布薩薩陀。又云優補陀婆。何得不定耶。可引下注文。答云。國語不同。謂上梵音。廣略奢切。蓋是五天陀國之語。呼召不同也。亦呼集有二種。一者眾僧共集一處。二集諸功德。為知者。亦有二義。一則識知五篇戒相輕重。二識知[A5]己身有罪無罪。為宜者。亦有二種。一此布薩法。半月一說。是比丘所宜。二無八難緣。宜為廣說。有難因緣。宜令略說。為同者。亦具二。一則十方凡聖共遵曰同。二受體是同。為共住相者。亦有二。一或有犯則非共住。二戒淨故。可與共住。為轉者亦二。一者轉惡。即是迴穢。二轉勝。以淨法故。乃至涅槃為常相者亦二。一則三世諸佛。不改此法為常。二半月說[5]我無容改易也。三千威儀等者。秦言淨住。謂秦朝呼為淨住也。義言長養者。同前解也。和合者。僧具六和也。
次會說戒布薩不殊。玄記。更科為二。初約所受之法。會名不殊。二律云下約能詮文會名無異。云俱至也者。俱舍云。舊俱舍論也。名(云呼)八戒云布薩護者。八戒者八種戒也。彼云。波羅提木叉護有八種。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式叉戒。四沙彌戒。五沙彌尼戒。六優婆[6]塞。七優婆夷戒。八優婆波娑戒。即八關戒。是上之八種。皆詺為布薩護也。明了論多者。反釋上布薩護也。謂適來雖云。布薩護未委二義。云何故引了論解說也。在心名護者。解上護義也。謂但護者。地未起名護。亦號為根。律儀等在身口。名戒者。解布薩義也。謂流到身口七支。制令不至犯位名戒。既將戒以解上布薩。故知布薩即是戒。但東西二土呼召別耳。又護與布薩。總號為戒。即彼文中。呼名此八。為布薩護者。是八種戒也。律云等者。是四分五百結集文也。彼云。集比丘事在一處。名比丘律。乃至集一切布薩法一處。名布薩揵度。意顯說戒。便是布薩。如毗尼與律二名不並。文如五分說戒單白中。但云布薩。不言說戒。即存梵言也。又律云。身口意清淨爾。乃應布薩。又云。清淨出家和合布薩心。豈可身口意清淨。又言懺罪耶若子。何相律云布薩曰說戒。答布薩本是。外道會坐說法之名。准律。王請諸比丘集會說法。佛許之。乃日日說戒。未免疲勞。佛令布薩曰說戒。謂八日十四十五日本是。外道半月三受布薩日。令取前二為俗說法受歸。後一為僧說戒。故知布薩仍是本名。故羯磨疏云。外道但得其事。未隨法相而行。佛隨後制乃窮理本。是知布薩即說戒。不妨含於懺罪。但破吉師定執故(云云)。
次依篇釋中。初總意者。云說戒至矣者。說戒儀軌者。如來清禁半月。恒宣名說戒也。僧眾集香。水舍羅偈唄。告令並是儀軌。佛法大綱者。謂此說戒。是佛法壽命根本。故曰大綱也。攝持正像等者。攝護也。持謂任持。正謂正法。像是像法。匡者正也。維者持也。此明正像之時。欲匡正僧務佼維持不斷者。又由說戒故也然凡情易滿等者。然字多訓是也。今云相違意也。上明戒法功高。即令遵崇仰重。今却猒患。是相違義。故云然也。凡下之情一門便。是故云易滿。義是佛法壽命。凡情不作此。是故曰見。無深重希作欽貴數為賤薄者。謂今僧尼若一年中。一二度作說戒。由似貴重。若半月常為便乃惡賤淡薄也。比雖行此法者。比丘也。近代今時。雖事不獲。[A6]已行此說戒之法。多生慢怠者。無□略說為慢。有□不說曰怠。良由曰染屢聞等者。良者實也。由謂因曲染者。染習謂日日染於六塵。便隨此染習之心。輕昧說戒之法也。以此論情情可知者。以此論量忻惡猒善之情。應是自知行違於戒。聞僧熱惱。只應如此。不欲聞之。故云情可知矣。
云昔至益者。齊文宣王者。齊謂南齊。亦云竟陵。王即蕭子良也。其王夜夢見天王如來。令修布薩之事。故立名淨住子。二十卷。明在家布薩儀。普照沙門道安開士尊相普照是人。沙門是出家通號。道安是人。開士是號。謂本號道[1]上。即修道之上。後被黃巾。竊此名稱。出家者惡之。乃棄而不認。時前秦主符堅。別賜號曰開士。即開闕之士也。此二大德撰出家人布薩法也。並行於世者。在家出家。二種儀軌。雙在世間行用故。但意解不同心相各別者。在家布薩誦菩薩戒。出家人誦聲聞戒。名為不同也。又菩薩是大乘戒。防護於心。聲聞是小乘戒。約身口之相。故云各別。[A7]已上依宛陵解也。諸記中。並不釋此事。致多妄說。直得承用者。謂上普安二師。出家布薩之儀直爾。便得依承行用也。若子今鈔何故。更著此篇。明出家布薩法耶。下句集云。之據莫憑。謂昔人所製述之時。經論來此方束足行事。無於憑據。如下鈔文。行事一一引經論。香水淨水受等。等方為有據。今求以經意者。標今異也。求謂搜經文意者也。恭以所聞者。參雜也。參雜普。照道妄布薩之所聞粗重撰次者。粗略也重再也。以今望者。為重撰求次第也。備如後列者。備者周備。如後十科一一行列。
然生居像末等。有□是也。像謂像法也。末法將益也。法寶鈔云。文製作是唐武德九秊以甲子。推之得一千五百七十四秊矣。玄記云。一千七百餘秊者非也。又有人云。像是像法。未是末法。此令不達意。致此謬解也澆薄也。漓但也。情不敦重。對遇此法。即無益也。云故先引至證者。結上生下意也。可云。
云善至義者。說戒法不壞者。玄云。猶比丘行成。故戒法不壞也。捨諸惡不善法者。捨謂棄背也。諸惡即十不善是也。及諸煩惱有愛者。折中記云。彼論第十六卷。明其有愛無愛。愛謂結謂也。捨諸煩惱有愛。既盡漏原。即成無愛。若準玄記。作受字釋。謂除[2]煩及與業障。不向三有受生。又彼科鈔句破也。今時講者。相承云。及諸煩惱為一句。將有受二字在下句。頭全無道理。思之。證得白言究竟等者。所云白法。為對里法得名也。然里法亦通善惡。未必一向是惡。便彰里法之稱。今依法寶。廣引分別。若相而論。俗人名為黑業。出家人號為白法。此則道俗相望也。若就俗中。五逆十惡。名為黑業。士農工商號為雜業。唯佛法中。禪定無漏。得名白業(俱舍中如此釋)。又於佛法中。約小乘中。自分別者。一黑法。即七方便人。二白法。從初果至阿羅漢是。或於大乘中。分黑白者。地前爪心為黑法。初地至十地為白法。[A8]已上總約道俗大小以論。今伽論中云。證白莫非取禪無漏。近至四果。遠趣涅槃方成究竟梵行也。若捨惡不善名黑法。即唯取俗中。十惡逆根為隨煩惱說為黑法。應須棄捨。若小乘七方便。大乘地前。雖於當體分別云是黑法。今對俗及惡業邊。總白法攝也思之(如是細說方為雅當)。若依華嚴記。取精專不化為第一白法。犯[A9]已能悔第二白法。然不無此理。[A10]但恐違文。更有古解不正不敘。又云半月半月者。輔篇記云。一月之中。含其黑白半月。故重言之。問何以尅取黑白兩半月說戒耶。答白月十五日。[A11]已圓滿故。表善法備足作持成。就黑月是月盡之日。表諸惡法滅盡。即止持行成就。故佛世尊。制令半月半月為之。即顯上依兩行成就也(律文中如此說有意也)。餘如文(云云)。
云就至別者。開兩章門也。云初至法者。如文。
一時節不同者。於四科內。第一時節中。故云初中。又分四節。莫非並是說戒時也。
云前至故者。前三出十誦者。謂十四五六三日。食前後及晝夜三也。四分如上列者。准說戒法中日則有三。謂八日十四十五。此三本是外道三受布薩日也。萍沙王諸佛。同外道布薩。故制同處道三日。前二為俗說法受歸。後一為道眾淨心說戒。與此稍別。今文云。如上列者。如何耶。謂四分增三中。有此三日。十四五六。與十誦同故。指如上也。又云布薩日應說等者。又云等者。亦說戒法中文也。佛聽諸比丘說戒。不知何日說。佛言。聽布薩日。說此布薩者。由是外道聚會之本名也。王請[A12]已後。佛用則別。下引五分文是也。八及十四說法十五布薩者。即是說戒。為佛[A13]已制。不同外道也。不得晨起布薩等者。僧祇制其太早。不制食前。彼云。聚落有比丘晨起布薩。有客來語舊住人。長老共作布薩。答云我[A14]已作了。以此白佛。佛言。應婦塔院具香水等。待客比丘來。若早起布薩。得越毗尼等(云云)。晝夜者。此二時諸部當宗無妨。故不釋也。
云四分至不說者。增減者。向後曰增。向前名減。十四日來十三日說等者。故律遮法中云。時有鬪諍比丘來。取十四說。令聞他來。乃十三日說。本十五日說聞來。十四日說。此化釋向前名滅也。入[1]俗者。惡比丘既[A15]已到來入界。乃告語云。大德行來。身體垢穢。可洗浴。不具人用語。若入俗僧即疾。疾出界外。結小界說也。若不得者。謂前比丘不用語不肯入浴。即別無方便乃白僧。後十五日當說又不去更增等者。此但釋後為增也。強和合說者。鏡水大德云。謂勸喻彼令同不得作留難。雖前人不肯。應須強勸令和合故。古來解云。既云強和合者。眾坐彼立即不和合。今令有力之人。抑令他坐。即得和合。故云強也。此解非甚。[A16]但云二度。不云三度等。[2]有古人云。若三度不說佛法即滅。是以須強和合。不許更近於後也。今云說戒更由後增至四五。理實亦得。今不許者。恐自恣家。執此為例。說戒既許由近。我今自恣亦得。若至八月十六日。便入冬分。今說戒若不許更增。即自恣亦不敢取例處。以但云二度。至三心強和合說也。亦無三度不說法滅等者。反行古人所立全非也。律云俱睒彌門等者。彼云。諸比丘鬪爭。口如刀釰。既不和合六法滅等者。反斥古人所立全非也。律云俱睒彌諸比丘鬪爭。口如刀釰既不和合。六秊不說。此時由佛在世故。妨一國鬪爭等者。玄曰。此謂救上法滅之言。謂上不說戒法滅者。不妨應是鬪爭。不得道果。名法滅耳。阿難疑高勝等者。律云。時高勝比丘。與長者為一師。長者有寶藏。臨[A17]已之日。即委高勝。我有二子。待後長大好者。將付高勝。後時付第二子。大者不得便生怨慊。至伽藍中。在阿難前。啼哭言。高勝將我大物併與一人。阿難聞了。即咡高勝。經大布薩。不同說戒。時高勝與。羅云有友。羅云。遣姨母將小兒。住阿難前。小兒若啼。必遣汝將去。以阿難不耐故。汝即告云。大德若與高勝語。我即將兒者。阿難慈心。即云高勝汝滅云何。高勝其所說火所囑。長子不省我故不與。阿難言汝去。乃至不犯突吉羅罪。我意謂。汝犯盜六个布薩不集。將來同移法滅。不成雜化。還如不作法。由不滅等(云云)。相慊二十秊不說戒者。祗云。弗迦羅聚落比丘。共集同一布薩。時蘭若比丘。有大名稱聚落比丘。比丘生嫉妬心。時蘭若比丘。十四日來。語聚落比丘言。長老共作布薩。聚落比丘言。小五日當作。蘭比丘便去。去後聚落比丘即說戒。至明日來。欲共布薩。答言[A18]已作了。聚落比丘。却語蘭若比丘言。汝叛布薩。我不復與汝共法食。從是[A19]已後蘭若比丘。每至十四十五日便來。如是經二十秊。不得布薩。時有一善神。敬重蘭若比丘。往波提山中。樹提婆陀比丘。所具陳上事。尊者樹提聞[A20]已。即列聚落善神。還白蘭若比丘。樹提今在聚落。可往問許[A21]已。尊者問云汝叛布薩。答云我二十秊十四日布薩。十四日來。十五日布薩。十五日來。為是叛不。樹提言。汝順佛法。但聚落比丘二十秊所作羯。羯不成耳。上來所引。亦是為破古執也。
云四分至故者。鬪爭來久者。律云。爾時俱睒彌國眾僧破為二部諸比丘。欲移舍衛和合。佛言。自今[A22]已去。聽作白。然後和白云。大德僧聽所由爭事令僧鬪爭。彼此不和。彼人犯罪。為作舉[A23]已。還為解罪。僧塵[A24]已滅。若傳時到僧忍聽僧。今和合白如是。白[A25]已作和合。隨何日爭滅即日和說者。謂隨黑白月中。是何日爭滅。即於此日。作白和了。便說不須至十五日也。鏡水大德云。然三宗行事。於單白中。增減不定。如白月三日四日[A26]已去。或黑月一日二三日[A27]已去等。作白依南山。加黑白字。如初三日爭滅便說戒。即須言今白月三日或四日等。黑月例知。若准新舊兩疏。不許加黑白字。但云三日四日等。大德破云。且如十六十七[A28]已去。不著黑月。但云一日二日三日。云何簡監少道理也。今依南崇。一一須添黑白二字。知之。餘如文。
云二明雜法眾具者。玄云。前來序中云。文據莫憑。即顯教文未足。又云。今求以經意。參以所聞。即准教為據。此中所引一一憑也。大德又云。此一全是今師持。並有人云。此門說其雖。法眾具了第三門。又說一遍莫是剩長不。此求達意也。謂前云求以經意等。正生起此第二門。此則廣別經論等。敘述一期之事。各有準憑。至第三正說儀軌門中。[A29]但一向平立行事。不更一一引教名也。舉例由如懺篇中。先引成文。即准教為憑。後顯格義。[A30]但一向平立懺儀行事之式。此亦然。鈔雖分明。見意殊少。思之。
云五至中者。如文。云十誦至故者。彼律云。諸白衣為問。說戒時幾人。諸比丘不知數慚耻。佛言聽數(上聲)。猶復忘。佛言。當令行籌。沙彌亦爾。云四至他者。為受供通沙彌者。玄云。約曾受十戒沙彌也。又是證上五分。五沙彌亦得云文也。若未受十戒等。約未曾受沙彌戒者。以說亦得受施。下引涅槃經。釋上證文義也。
云五分至處分者。並五指者。據佛五指。指闊二寸即長一尺。非謂人五指也。一肘者尺八也。准此姖□非餘四也。出家者。出三界家。擬求泥曰簡異在家人。和合者。表[1]背別也。舍羅者。西天單名也。四分惡行舍羅。即將此章為籌。蓋存梵語。十誦五分並云籌。有是此方言也。
五分白衣散華佛開之者。初比丘不敢受白衣譏言。不解受人供養。以此白佛因開。云比丘不得者。律緣中比丘散華於高坐上。白衣譏言。如王大臣。不異佛言。比丘不得等(云云)。無苦者。即無罪也。
云詣毗尼時雜碎文句數難持等者。准僧祇二十七。布薩法中。佛語波離。汝誦毗尼不。答言。雜碎文句難持。佛言當作籌數之。後又問。汝作籌數。誦比尼不。答云。雜碎文句雖籌數猶難。佛言。自今後作二種。一者五百。二者七百也([A31]已上律文)。注文。以通僧尼戒本者。今師釋也。此段古今取解不同。今且依一家正說者。謂適來律文。既云作二種籌一五百二七百。未委因何作此二數。是以今師釋云。以通僧尼戒本。謂佛本意。令波離憶持毗尼大藏。記其數目。恒知科要□有欠遺。此蓋是閑禎之時。亦非半月高坐正說之時也。作二種數也者。記僧尼二部戒律制重制。事條不少。五百說尼律制數。七百記大僧制數目也。作斯二數。各置一處。若僧有犯。制戒竟。隨制烻於僧犯籌數之內。撿增其數。後或憶持誦時。烻撿[A32]已犯者。籌數過。及至誦了。便知遺忘數目。尼亦准之。若不作此籌數者。懸記是雖。都緣末上貝葉文墨之上。致有遺失。問尼制數多。籌亦合多。何得却少。僧制戒少。籌何故多。答據理尼籌數合多。今但五百者。但記與僧不同處。若同者在僧律數中攝也。故知注文通字。含其兩位。五百以通尼戒。七百以通僧戒本故(上且申一解竟)。或依玄記中解云。五百約尼律。以七百據僧尼律通說。又云。若言通者。尼五百戒。僧二百五十。[2]都七百五十。今但云七百。欠五十者。大約通舉。未必依戒條數也(今人多依此任。解情酌量)。外難曰。准律初緣。據未上文墨。恐波離記憶稍難是以作此二種籌。又是尋常誦習。非關半月高座念時。今佛涅槃後既結集。於上貝文。終□遺欠。縱座上遺忘。亦同指授。即何用明之。今南山更引彼文。四繁之中。莫不全成繁長不。答有人通云。恐新受戒者。屏處誦時。要記遍數。若四重十三戒文難記。即七百籌。三篇[A33]已下易。故但五百(此不成解)。今釋云。謂前文[A34]已明籌之長短大小。然於多少。全未論之。故引此來定其籌數。如今僧中。雖有三千五千人集。不越七百之籌。若尼中亦不出五百。必更向上。恐有無窮之過。今師密意。唯在於茲。迷旨既多。致有妄解之思。誰應呪耶者。即今唱白維那也。故五分云。白衣布薩合維那呪願等。上坐處分者。四分中初緣。並是上座自辨。後因疲極故。令處分年少為之等。
言僧祇至錯謬者。為未受且說五篇名得罪者。謂分別言。是波羅夷。[1]六友吉羅名犯吉也。以彼[2]起中。固為白衣說五篇名。彼遂輕云。此是波羅姨比丘等。准四分得語一切犯者吉羅者。即顯祇文。由是未了。四分戒之下。皆結吉羅。但不說[3]說上四篇名也。然亦更須分別。若對在家白衣。即五篇名總說。若約出家人中下三眾。但不得說上四篇名也。
若諸緣起等者。受戒□日等是也。此諸羯磨。並在說戒前作。准五分。比丘先說戒。後作羯磨。六群說戒了便去。不僧和合。因此制前也(云云)。應直說戒不得歌聲者。大德云。此是相從引文。非謂取易行事。霅水仲平座主云。五分是能癈。四分是所癈。取後為定。若爾即同第四師。背宗永異。豈非失[4]即。若有緣難。參取不妨。必是閑預之時。不可全依部也。
知布薩供養者。即戒說也。以無佛時等者。釋所以也(云云)。
云三至十種者。正明說儀者。即一席行事之儀也。准律不具者。玄云。四分中無聞鐘偈及清淨妙偈等。今通取祇律及阿含華嚴經等。如下自述(云云)。刪補者。刪當部說戒法不急之文。補即引諸經律論共成行事也。十種者。標舉數也。
云一至量法者。理須準承等者。須[5]唯西土說戒堂。彼以草遍布。此則背須席地也。中國有用繩床類者。玄云。類謂上埵及小床子等。多以草布地者。多分將草布地也。此間古為床者。上據西土以言。今就此方。古來多分是席地也。雖則為床。大夫以上有官位。即得登之。[A35]已下總皆席地。東晉之後等者。謂晉時尚書省定考堂中。有八行(胡郎反)床。即五品[A36]已上夫及州牧得坐。又云。堂有八床。名名八座。即六尚書。二僕射。至東晉[A37]已後。直至唐代[A38]已來。一例北坐於座。無昇降尊卑也。今寺所設率多者。設者安設。率由例也。一例多是床座。如今講食堂中並是。亦得雙用者。謂床前席地。即行事者往來。僧在床坐。是雙用也。然於本行事多不便者。玄云。然者應也。應於西國本事。以草布地。此方行事之時。多有不穩也。此方講食二堂。例是長連床座。必依西國有草。每至半月。皆須出移。此是不便。又西土草。皆是淨香茆絕虫等類。此今非淨草蒭多患虫。却損物命。復是不便。又淨敷坐具於上。眾禮不可。若觸敷者。行事著履。又違佛制。具上諸緣。故不便也。隨處量法者。隨其處所量宜作之。若堂內無床。可以准承。若為長床。不必移改。[A39]但雙用也。
云二至辨者。如文。
云三至中者。眾網中[6]北眾主點撿健病乃至誘喻等(云云)。云四至事[*]北沙彌有緣。依法與欲者。有多數。初依玄記云。沙彌說欲詞。與大僧少異。應云諸大德。餘詞並同也。今難云。縱有欲詞。是何時說。且如戒師遣未受具人出了。方問不來。北與欲沙彌既隨次出後。不可再入堂內傳詞。殊無理也。二依法寶云。但約沙彌囑大僧與受等。謂西土每至布薩時。有俗人施物故。今云。欲者非關欲詞也。准此但釋得受籌之意。未明得欲之道理。今准東陽悲闍梨解云。彌理合僧赴堂聽五字僧序。及明人戒經等。但為有緣。不遂憐欲。故囑大僧。與受一籌。雖則初緣為受供行籌。今囑受之。以表悕須義也。何妨分得欲名。故下文次沙彌籌時。令唱白人。僧中遍告。恐有時沙彌欲來等。鈔甚分曉也。猶有聞疑之相等者。見有衣盔。或門戶開。有人語聲。便須喚召。故律云。見相便求之等(云云)。應說聞鐘偈者。此偈理合打三通時說也。有云。初聞鐘時即太早。復有云。𣫍鐘聲時即太遲也。下引阿含經明詞句。如文。就中云露地擊揵槌者。大德云。西土鐘臺。多在露處。准祗桓有樓屋覆之本。今據多分為言也。有云。迦葉結集時。將銅揵搥。往須彌頂上擊之。是露地。今准此意故(此解非也)。雲集此者。有解云。[7]火界內為此。或云堂內為此。並是偏局也。今云此者。通而言之。不局堂中及堂外也。知之。
次入堂說偈等者。法寶云。或在僧前。或佛後說偈。後方往本坐。但今時便於本位床前說亦得也。極教所遺等者。佛令滅度。阿難問佛。如來在日以佛為師。乃至我不滅度。半月一來等(云云)。攝僧根本者。說戒是本。有說戒法。方有餘羯磨法典。餘是枝條。望前為根本也。諸餘法事。即受懺等是。
云五至觀者。槃(奇竟檠反)盛花盋。貯香水淨水。三器五器等。餘文可委。
云六至事者。正明一席行事法也。云應至叟者。今時行事多不依法。故略明之。其鐘聲纔斷。維那秉白者。即依本坐。或佛僧前䠒跪亦得。即唱云。時眾[A40]已集。眾人聞此。一時本床前。各各䠒跪[A41]已。又唱云。各乞歡喜。上座即說偈。偈中初句云。大眾憶念我某甲。不須言大德一心念。多有此類。知之。如是三人說了。即唱云。大眾一時。各乞歡喜。或云一時各乞喜歡亦得。餘如常(云云)。唱此白時。維那合在位床前䠒跪也。年少三五人。各修威儀者。或依江西行事。三五人相助者。依次第一時來佛前席上。禮三拜了。然後行水巾等。或兩淅即不承[1]指。但合維那。自從本位具儀。佛前禮三拜竟。却來淨香水處。洗掌了。往佛前取籌。其相助人。只從本位上經來。取瓶行水等。[A42]已上兩般行事。各是一途。隨時量用。不失大理。羅漢聖僧集等者。玄云。謂維那唱時。眾僧亦須隨維那口[2]法聲。說此偈詞也。若不爾者。如何云各說偈耶。所云羅漢者。舉極果之人集也。謂此說戒凡聖同遵。豈唯凡夫須集。問何故今時。但是凡人集。不見聖人來。答聖眾來時。隱顯難測。何以得知。大德引續高僧傳。隋朝洛陽融覺寺。曇無㝡法師。往邯鄲崇尊寺講坐列子僧。每至半月。法師親登座誦戒。至日數籌疑多。遂將數之。別六十人。及問四隣遠處。[3]背見有異僧。遠遠而來。或有問其因由。答云。我往邯鄲。看曇[4]而最法師說戒等。故知不謬也。
淨水偈中八功德水者。准華嚴經說。阿耨達池有八功德水。言八者。一輕。二耎。三清。四冷。五香。六美。七不臭。八飲之無患也。言功德者。功勤是因。德者德能。是果因合說。又解。此水但有八功之能。非是功德。後人加功字耳。餘如常(云云)。
行巾法中。左手執巾上。右手持下者。其行巾人。將淨巾中(去聲)攝竟。以手把兩頭。各出五六寸[A43]已上。急捉莫令寬。左手執巾上。右手持下行之。其眾僧將巾拭手。須知觸淨。但得拭手掌。今人并手背一時拭。全不分染淨也。河北行巾法。由縒為繩了行之等(云云)。
香水偈中。五分充者。婆沙云。謂[5]死漏五薀。即戒定慧。是充足也。般若圓照等者。謂摩訶般若二智圓明。解脫法身。三德圓滿。廓周法界。皆是一如也。
愚叟者。齊魯之間。以老者為叟。以年老無智。號愚叟也。
云其至薩者。槌柄亦須香水淨者。以恐手執時觸故。淨水不用淨槌柄也。品中者。指下卷諸雜篇也。
眾中誰小小者收護三說者。三遍並須廣說。今時相承。將三廣說。作二廣一略。至第三遍。但云小者收護。法寶云。此全非也。并供養收籌者。古來今時。兩京行事如此也。鈔意云。上來既云小者收護。言包[A44]已盡。不須更唱云并供養收籌之語。是以注云。唯上文中[A45]已具等。
外有清淨大沙門入三說者。亦三遍廣說。今時至第三遍。但云大沙門入者非也。
有解大沙門賓頭盧也。古人所解。專召聖人故。准律[A46]已下等者。今師釋也。但恐有別眾不來。使互相撿挍。非局賓頭聖人也。故曰不局賢聖。
有云前加一白等者。謂古來行事。增加一白。云未受具戒者出。又云及不清淨者。於以不淨人。不合聞戒。與未受具人同出也。以戒本自唱令出者。今師意也。以四分與他部不同。說戒師自唱云。未受具者出。若五祗十律。皆維那唱出。
不須道及不清淨等者。今師云。若簡穢者。當宗他宗。俱不須道。處以爾者。戒師說時。序中自述云。有犯者應懺悔。又有三問。是等清淨不等。若至此時。由開心念發露。即得聞戒。何須別唱出也。
又白云此眾小者[A47]已收護。外有清淨大沙門[A48]已入。無為字不合加。此是結文。三說者。從願上中下座。便須三遍廣說。今亦二廣一略者非也。
便至上座前䠒跪者。至三人也。其收籌者。亦[6]唯此。有云。一床若有十人二十人。總須一一䠒跪等。恐非也。復有處行籌。兼著憍陳如上座手中。乃至香湯淨水。亦洗泥上座手中。此是無知。不可言恠也。受籌偈中。金剛無畏解脫等者。此籌堅固。喻若金剛也。佛有四無畏。不生怯懼。故云無畏。此依發正記數。若搜玄。作礙字解。意云。金剛解碎壞一切諸物。更無障礙。大德云。然礙字與畏字相濫。抄寫錯悞。致令妄解。今依前說為正也。如今果者。謂布薩是淨住儀。即當解脫得預僧籌。是難逢遇而今得。故言今果也。以此難遇之籌。宜須敬重。故云頂戴等(云云)。
亦同威儀者。謂收籌䠒跪等。與行籌人威儀不異。故云同也。還偈中堅固喜捨者。見戒清淨。其心喜歡。心常遠離諸破戒垢。故云捨也(云云)。又白次行沙彌籌。[*]北行沙彌籌。北時無大德僧聽。大為俗[1]問行施籌。數之續前白。故不合也。今多有寶亦愚叟三說。北三廣說也。今時至第三遍。不著次行二字亦非也。
各清淨和合布薩者。此依鈔宗直誦。不可增加。若相疏云。各於佛法中清淨出。彼云為簡濫故。外道亦名出家。亦有布薩。今加佛法中。即知非外道也。今破云。下句既知。上順佛教亦自分明。何須添足良不可也。上順佛教者。佛制半月半月布薩也。中報四恩者。經云。一國王。二父母。三師僧。四施主。清淨妙偈等者。准祇二十七。調達破僧。向伽耶城。別布薩自恣羯磨。我等[A49]已作布薩竟。阿難云。知言奇哉[A50]已破僧了。以此白佛。佛告阿難言。非法人[A51]已布薩。如法人應說戒。說戒時念此偈等(云云)。
云若沙彌至別法者。指沙彌別行篇也。
云七至昇座者。具修威儀合掌白者。但躬身次口白不合作禮。准五百問論。對佛禮人犯提等。復有解云。論中犯提。約常途以說。今請念戒。替補如來。便同新佛。同故不許。今東陽闍梨舉例。由如新王入舊王廟之中。不合受拜。以所敬別故。引彼證此理顯也。今或但䠒跪不禮。道理由通。然直依文。合掌而請。方為雅當。大德慈悲為僧說戒者。或云。上座慈悲等並得。但依文中。即成不得將朝來白眾之詞。今黑月十四日。眾僧和合。足語添安於此。即非法事也。今多有之。蓋未究其意。此說戒事任當某甲者。諸家云。任者。合也依也從也。並皆不正也。大德云。蒿本中是位字。意云。位當某甲。後人抄錯云為任字。全無理也。亦不須云坐君僧首自代其功也。又不得云戒文生澁違聖旨也。依文即得不在增減。思之。令次座說者。若依五分。但令上座若不能者。直至能說人處。今令次座。是祇文也。自文中僧差律師。某甲誦律者。舉能捨也。若云戒師某甲誦戒。舉所捨也。今時改為說戒者。大德云。說字。[2]九避國諱。戒字即舉所詮。向下戒師說偈一切。准此迴改。今行事時。云大眾此輕脫也。或云。差比丘相。全是不達意也。高座者。今師簡卑座也。大凡所坐者。總得名座。今說戒即登於高坐。新章[A52]但云昇座無高字。相疏亦然。似有濫也。如前[A53]已說。又初讀戒師。及梵㕨人時。先請戒師。至彼坐前。合掌躬身云。僧差說戒。然後却來。[3]讀作梵人。今時先請梵師。後請戒師。又請時總不陳詞。返生調棄等。非法也。誡之。然後文白之。如上述也。
云八至法者。標也。
云若至也者。梵唄作之相。法寶云。梵者從處彰名。以五天同是梵地故。謂生彼之人。並從梵天來故。聲相[4]加法。凡所讚詠。呼為梵貝也。此鬱鞞國語者。勑上唄[5]一匿二字。是西土鬱鞞國梵語也。番就此方云止斷也。唄番為止。匿番為斷。斷諸惡慮。又云止息等者。凡欲聽戒。佛令攝耳。一心緣於唄[*]一匿之聲。外緣自然止息。故經云。梵音深妙。令人樂聞等。大德云。此土梵[6]元因。永平十四年。騰蘭二尊者。與五嶽道士。捔試得勝。遂乃湧身空中。作大神變。乃以梵音說偈云。[7]孤非師子類等(云云)。亦號嵩山梵。今時作者。少得其本。玄記中。約魚山梵以明者。錯也。魚山梵國。此土魏時。陳思王曹植字子遠。[8]土步成章。夜因在魚山宿。聞空中神仙。作梵音聲。遂乃記得。解節法式。後傳於諸德。諸德乃准經律立法。即今云何波離梵偈等是也。
云彼至本位者。香湯及香華。亦同水法者。謂僧前左右洒留。中間行路。名空處也。緣有中間是別留處。使及初洒左右兩邊。行香偈中。不言慧香。戒定自攝也。不言解脫知見。即為光明雲臺也。又此五分法身。能離諸縛垢穢。故稱香也。餘文易知。不更繁述。
云九問答法者。標也。云彼至耳者。當准上法誦之者。准戒本。上誦文云。和合僧集會。未受大戒者出。戒疏云。先和合者。將欲廣說情事相違。[1]儀須先和方應後集。故云和合僧集會。廣說和白。非僧不行。前雖送和。未成僧法。必須戒見聞利三名。表圓成之相。故云僧集。僧以先行籌。表和集竟。今但云和合僧集會。專意為簡沙彌。如今念戒以僧集居初。和合在後。違戒疏也。儀式如別法者。五幾德十數之儀。如沙彌篇顯。
答言無說欲者。鈔存略也。問時須云。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答時亦准此双答。[2]但云說欲者。失法之𠎝也。以無別德可明。玄云。教誡尼。總具十德。今此人縱具上之九德。然未滿二十夏。亦不可也。此第十德。於十中別是一德。下座未滿。即無此別德可明。是故不過下座也。
何啻(音施也)者。謂總能教誡。良由惜自業等。此亦是漿善之詞也。注文云。示相(去呼)帖合者。五祇二律。是兩文。五分標其無人。僧祇出其略教。二文相當。合聚一處。帖合共成行事。餘並有明據等者。上但明尼來僧中請教誡。僧領意為請。自餘尼歸本寺。傳僧略教。乃至彼尼鳴鐘集僧等事。傳上座語如此。餘文當律雖無。准僧祇文。故云並為明據。此全未論。至尼別法方顯故。讀此一部上下練也。餘如文。云說至云云者。注文云。以言通用。不了彼此相。戒疏云。或有答云。布薩說戒者。布薩西音。說戒東語。二名體一。不可重言。羯磨名通。說戒事別。故陳此二。則表眾儀盡。謂双標布薩說戒之言。用之則不了布薩此彼西梵之音。說戒是此東土之語。故云了不了彼此。維那復本座等者。此約維那敷座具在槌邊答法以說。今時例在位。即不然也。餘文可知。
云十至禮敬者。若至略敬口者。謂誦七佛戒經竟。當鳴鐘等者。堂中先打磬。樓上即鳴鐘。沙彌聞鐘聲便集堂中。聽明人戒經也。問今或無沙彌莫不須打磬鳴鐘不。答有解云不用者。今恐不然。雖無沙彌赴堂規則。元須揩定。不得不用。或有云。說戒夜。即須打鐘。便當初夜。若早竟即不用。此總非說。不可依之。作神仙五通等者。其偈詞中。是於字有改。云造說諸呪術者錯也。作此二番梵唄。本意何可同。鈔答云。為令說者。縱容具儀辭遜等(云云)。顯商來神仙梵詞。同是律席文也。
眾僧各說自慶偈者。此是俱全偈也。舊論文云快。新云樂。鏡水大德云。此偈詞本合在戒師說辭了。各於床上說。今時唱三歸竟。在地前念者。全無揩式。故下注云。便作禮散。請觀文勢。思之。
云就中雜相者。謂雜相料簡。前戒之中。未了事等(云云)。
云若至等者。界外來者。謂持來赴說戒也。[3]經至說處者。便往戒堂中。不得更向私院等。縱使堂頭正[4]康秉法比丘入界。亦不犯別眾。以一心為聞戒故也。[5]來誦序清淨等。戒師未誦廣教序。亦未作第一三問。[A54]但依夏便坐。更不告淨。若清淨後來者。謂念廣教序。並作三問竟。方從外來也。戒師見來即須止住者。不得更誦。且暫經少時。待彼告淨。不肯住。呵令住相。謂戒師不會。即上座呵止。令戒師且住待坐竟。䠒跪告淨等(云云)。
若外界比丘乃至如法治者。准說戒法中。主客相望。有同日異日。若異日主客互相望。即有強弱。若同日主客相望。即無強弱。今且明異日者。分二位。初以客望主。二以主望客。初中客十四日外戒。曾說戒了來[6]別此界。此界主人十五日方說。即有三句。一客來少。從主十五日更說。二客來等。亦從主十五日更說。三客來多。主應求客說。若順至十五日更說益善。客不肯重說。主自出外說。第二位。以主望客者。主十四日[A55]已說。客十五日方[7]列客說。未曾布薩。亦有三句。一客來少。求主十五日再說。主不肯。客自出外說。二客來等。亦求主十五日更說。主不肯。客亦出外自說。三客來多。主應從客十五日更說。[A56]已上約十四日十五日分二位。其十五十六日亦爾。可以例之。二約同日者。同是十四日。或十五十六也。亦分二位。初主[A57]已說。二容[A58]己說。今且明主[A59]已說三句。一容來少告清淨。二客等主更說。三客多主更說。第二位客[A60]已說三句。一主少告清淨。二主等客重說。三主多客重說。律文有此同異二位。今鈔闕於異日多少等句。但出同日句法。是以鈔云。若多等縱說等竟。皆令重說。不者如法治。此即主客相望。更無強弱。但等多總須再說。若不說不論。主客並犯[8]告。鈔正約此說也。
毗尼母等者。約淨穢料簡也。如文。
云若主意者。各列寺尼號名者。即云某寺某寺等僧。差比丘尼比比丘等。後便總結請意者。即云半月半月頂禮等是。云若至子者。注云如阿含中者。玄。是中含也。阿難答迦葉言。一偈之中。便[1]日三十七品。何者是耶。即諸惡莫作是戒學。諸善奉行是定學。自淨其意是慧字。是諸佛教總結屬人。即九十六種外道。無此法也。
並是佛之累囑者。於事階降重重。名為累囑。即如上文。初令誦經。又無誦者。令說一偈。又不能者。但云莫放逸。如是階降重重。即累囑也。住寺輕是教網者。按僧傳云。有法師僧雲。時大小儀。在于上坐。夏初說戒。乃白眾曰。戒本防非。人[2]非非念得。何勞煩眾。今一夏內。暫停說戒。可論義等。至七月十五日。將欲自恣。忽失雲師。四乃求之。於數里外。古塚間尋見。遍體血流。人問其故。彼云。有一丈夫。執三尺大刀。勵[3]也嗔雲。改變布薩。以刀膾身。苦痛難忍。輕說戒教網。現世得報也。故違不說者。不半月寅傳也。染污淨識者。初受時無犯名淨。隨中有犯。是染污也。大法者戒法也。此是無上菩薩之本。名為大也。餘如文。
云若至露者。可知。
云四明略說雜法者。舉標也。云四分至戒者。王難者。軍馬[應-心+云]寺行(胡郎反)也。賊難者。暴賊突入聞戒。比丘止住。便加損害。水難者。能飄蕩也。火者性能焚爇也。病人者。戒師忽患也。非人者。惡鬼神也。䖝者。虵蝎等也。人難鈔文自辨(云云)。餘緣者。除八難外有[4]總。號餘緣也。眾多病者。聽戒人多分病。久坐不得。布薩多夜[A61]已久者。注文自解。問此既許布薩。是懺罪儀。前文何故破之。答不妨含於懺罪儀。今師不定執。古人一向執。前文破者。只為破他定執也。思之。
云十至莫絕者。引諸部文也。共伴行者。宛陵云。彼約隨商人行為伴故。廣說者。謂商人住。即念廣戒略說。約暫呂即略戒。此是緣也。此二並據結界秉單白小說也。三語說者。謂商客亦不暫住。比丘行不法。不秉單白。但三五說也。雖有多人。但互陳詞。作別法故。彼約不結法界以論也。知之。五分等者。彼律云。蘭若處說戒有賊來。比丘見來便[5]上。賊問何故如是嘿然。答云。我所說者。不得白衣聞。賊嗔比丘故。乃奪衣盔。以此白佛。佛言自今[A62]已去賊來。應連聲誦經等(云云)。
云若至說者。小事囑授。即是傳欲。小小之事。不是正緣也。顯露處者。簡隱處。以客來不見。
云第至類者。一略取八篇題首者。標其從急向緩十五日略也。二略却隨篇種類者。標其從緩向急七略一直也。鏡水大德云。若准新章舊疏。局前略取。即十五略為餘緣。不通八難。後略却即[6]土略一直。為八難。不通餘緣。今南山不然。如此二種。俱通緣難。故羯磨含注疏云。八難餘緣。五分僧祇。並皆略說。但隨緣難。有移兼緩。廣略說之([A63]已上疏文)。若言前略約緣。後略約難。即恐逗機不定。思之。
云說至法者。量事[7]後急等。即量度八難。餘緣之事緩急也。觀[8]情進不者。觀察人情。緩為進兼為不。說前方便如廣說法者。秉白行事。一切如常。即不可略也。若未秉白。未戒說戒。但入增減中。不名為略。
云至序至也者。序至竟者。謂誦廣教序竟。問清淨[A64]已者。第一度序後三問也。應言諸大德乃至僧常聞者。此段正明八難。餘緣稍閑。後者略取中間。諸篇題首。兩[9]類須廣。即是五十略戒也。法寶云。今唯鈔文。但舉初五略中。第一略中頭。至第三五中。第五略來。中間十三略。即越却故。著乃至字也。寶又云。此十五略。據容有說。須約一十五遍誦戒。非謂一遍念時。有斯十五也。律文既約三五以論。今且敘其方軌(云云)。初五略者。謂說戒日預知有緣難。眾僧共評章云。今夜念戒。只可到廣教序。後登座念時。正到序竟。有人報難緣欲至。便略取四種乃至眾學八篇題首。此是初五中第一略也。二略者。本意。今夜說戒擬至序。戒師誦徹。難由遠。更誦四重。四重竟難欲至。便[10]略十三[A65]已下七篇題首等(云云)。三略者。本意。今夜念戒只到序。序竟難緣由奢。更念四重。四重竟難由未。更念十三。十三竟難欲至。便略取二不定[A66]已下六篇題首(云云)。四略本意。今夜念戒只到序。序竟難由未。更念四重十三。念了難亦未。更念二不定。二不定徹難近。便略取三十[A67]已下五篇題首(云云)。五略本意念序。序竟難未至。更念四重十三二不定。難亦未至。更念三十。三十竟難近。便略取九十[A68]已下四篇題首等(今時略戒是此略也)。第二五略者。至說戒夜。眾僧共評量。恐有難緣。不得廣說。但可至於四重。後至登座。誦至四重。難來近寺。便略取十三[A69]已下七篇題首等。此謂為一略也。二略者。本意。今夜念戒。只到四重。四重竟難未至。更念十三。十三竟難近寺。便略取二不定[A70]已下六篇題首(云云)。三略者。本意。念欲至四重。四重竟難未至。更念十三。十三竟難亦未。更誦二不定。二不定徹難近寺。便略取三十[A71]已下五篇題首(云云)。四略者。本意。欲念至四重。四重竟難未至。更念十三二不定。難由未。更念三十。至三十徹難近寺。便略取九十[A72]已下四篇題首(今時略戒是此一略也)。五略者。本意。欲念至四重。四重竟難未至。更念十三二不定三十。由未至。念九十。九十竟徹難近寺。便略取四提舍尼[A73]已下三篇題首也。第三五略者。至說戒夜。眾僧商量。恐難緣至。不得廣取說。只可誦至十三。後戒師登座。念至十三。其難將至。便略取二不定[A74]已下五篇題首。此為一略。二略者。本意。今夜欲念至十三。十三竟難由未至。卑念二不定。二不定徹難近寺。便略取三十[A75]已下四篇題首。三略者。本欲念戒至十三。十三竟難未至。更念二不定。難亦未。更念三十竟難近。便略取九十[A76]已下三篇題首(今時略戒是此一略也)。四略者。意欲念至十三。十三竟難未至。更念二不定及三十。由未至。更念九十。九十徹難近寺。便略取四提舍下二篇題首。五略者。本意。欲念至三十。三十竟難未至。更念二不定。及三十九十。由未至。更念四提舍尼徹。將難至。便略取眾學一篇題首。[A77]已上名為十五略。皆名略取。並是從急向緩也。諸記中。並不作此次第略法。人皆迷意者。今雖廣云。不妨稍繁。方顯得從急至緩道理。思之。外難此三五略。何不至眾學耶。法寶云。戒有五篇。若誦眾學。即不名略也。一一各題通結者。玄記中申兩釋。一云。舉起諸篇名目是各題。末後。都著一个僧常聞。是通結。二解云。隨諸篇首。各各著僧常聞。今言通者。但望僧常聞語是通也。法寶云。尅取後解。初[1]釋略戒定非不成略戒。今此通字。即約七處共成用名通。何勞妄說。今時更有人。都標一諸大德下。便列諸篇首。亦成非法。今應各各標諸大德。各各著僧常聞。方為允當。此行事急處。故繁述之。七滅諍下廣說。必不許略也。外難七滅諍。何故必廣說。而不許略耶。答古今不同。大德云。首疏及相部並云。略之亦得。但不及相承耳。今南山及東塔。並不許略。然二家雖同。判不得略。及至解儀。即又不同。東塔云。謂七毗尼。能殄四諍。僧免七吉。尼免七提。是以不許。大德難云。若爾眾學一百條戒。百个吉難。何不廣誦。故無理也。今師云。但為律文。只有十五略。始從四棄。終至眾學。略唯至於眾學。不收七諍。若許略者。便成十六略。即違他律文。自然非法。故制廣誦也。諸記中。並不見敘述。此最急儀。學人知之。四分不了者。律文具有三五略說。隨緣遠近。文非明了。適來所說依母論文。如此分明也。
云若至去者。此段文明一略一直。從緩向急。號為略却。前來略取從前向後。今云略却。從後向前也。謂本擬廣誦。今不意之事忽生。先既不知。纔有水火盜賊急難緣來。不可久停法席。隨念到何篇。所所隨其四重。及三毒種類之戒條。便直散去。不能更取得篇目之徒也。若難緣九十至者。標急不意之事也。至說序[A78]已云餘者僧常聞者。此七略中。舉第七略也。
若不得說序[A79]已下。[A80]但誡勅詞句。一時散也。此舉一直也。上且依一家釋竟。并據諸記中。云若難緣九十(為土句也)。至說處[A81]已去餘者。共意云於五篇中念至何處隨此處所難別便略却向下也。鈔文多作處字(作情思之)。上略消文。今更明行相。謂今是半月。並不知有緣難。蓋依常規欲念廣戒。戒師登座。念至提舍尼。忽有難排。一即云餘者僧常聞。此為一略。二誦至九十難來。三誦至此難至。四誦至二不定難起。五誦到十三難到。六誦至四重有難。七誦廣序了難起。鈔引此一句。一直未說序。但誡勅了便去也。[A82]已上七略。既云從緩至急。度一標心。皆擬廣誦。是緣。但為中間有難。不得名如廣名急。須約前後七通。非謂一度。便有此七略等。大德云。通許前來總有二十二略。若兼一直二十三遍。約大僧說也。尼眾無二不定。於前略取中。只有二五略。一是序。二是八重。三是十七僧殘。四是三十捨墮。五是單提。二五略者。一是序及八重。二是殘。三是三十。四是單提。五是八提舍尼。若論略却。但有六略一直易知。今時多。有人云。尼眾亦有十五略取者。未曾看律文。總是臆說也。
云上至之者。一事有違者。若難違緣。餘但言餘者。僧常聞。則非急卒。即違毗尼母論文也。並結正罪不應吉也。並可准前者。可准前來母論法式。不得之[A83]已說也。並通治罪者。既有略緣。與他略說。今全不說。舉眾皆有違教之罪。故云並通(云云)。
云[1]二至法者。以上即二三人也。別法即簡僧也。
云律至來者。如文。
云若至三說者。羯磨疏云。僧說戒者。一人秉說。餘皆嘿坐。至下對首。皆各表淨。何以不同。答僧法強成辨少別人少弱但表內淨(上是疏文)。
云若至法者。文相易也。
云若至斷者。或云發露者。律云。有一比丘。於罪有疑及識。不得聞戒。佛言。應發露得聞戒。或云待人者。律云應對一清淨比丘。聽發露也。
律無明斷者。意道。今忽有獨住之人。為但心念。發露了念戒。為復要待人。對首發露。無此分明決斷之文。故云律無明斷也。云今本家。謂今師准五百[2]內論。通四分律。共而解釋。律云發露對清淨比丘。論云。先向四方僧懺悔。准此二文。故云通解必須先心念發露也。疏云。若無容者作念。若得清淨比丘罪。如法除作念[A84]已。當心念口言。三說布薩。此即向四方僧發露。次引五百問論。即表內淨偈誦戒也([A85]已上說戒戒篇竟)。
○[3]次釋約界對人辨事安居篇
大分二。初牒名釋。初云安至附者。先辨來意。玄云。上既宣傳戒本。識犯從持。理宜托處精修。䇿進三業。偏制憂者。息世譏嫉。前所未論故。此方辨釋名者。羯磨疏云。形心靜攝曰安。要期此住曰居。警覺三業為䇿。力進四勤為修。篇如常解。云受曰法附。來意釋名。如後例也。
依篇釋中總意中。云夫至業者。靜處思微者。靜者寂靜也。處者充呂反。謂息諸緣名者為靜處。思謂惟。微謂微妙。外緣既靜。即內心思惟微妙真理故也。道之正軌者。軌則也。寂靜思惟。是修道之正則。理須假日等者。道理非一朝一夕之功。故要假藉積日。追遂功夫也。䇿進心行者。勤勤不墮名曰䇿。修定習慧。謂之進心。戒學逾堅。自為䇿行。隨緣托處志。准上益者。隨緣即假資養之緣。抂處即夜閑靜之處。志者意也。准者專也。尚益即增上聖果。是利益更無過者。名為上益。不許馳散等者。隨順而逝。謂之身馳。外事于情。全心散亂。即不能修道。妨於上業也。
云故律至坐者。通制三時者。安居犍度文中。制春夏冬三時無事。不許遊行犯吉。意存據道者。意令行人據於道業故。外難曰。律既三時總令安居。何故文中。但云夏安居。不見說春冬耶。可引鈔。答云。夫偏約夏月情在三過也(云云)。一無事等者。謂說出家僧尼。是三界貴客。擬取七大。若不修出家之業。促事遊行。故曰妨修出業。二損傷等者。謂初受時。於一切眾生上。立誓要期。離於煞害。今若損傷物命。違本慈心不少。故曰寔深。三所為既非等者。准律緣中。六群夏月遊行。踏煞生命。請居士等。咸六譏何沙門釋子。不知慚愧。踏生草木。斷他命根。諸外道法。尚乃三月安居。至於虫鳥。皆有巢窟。以吒白佛。佛制安居。又夏外道俗人。謂草木有命根。見比丘踐傷。皆云與煞生不別等。
然諸義不無者。然是也。是春冬安居。不無直制與罪□指歸損命者。今於三時中偏制夏者。謂約亦夏中所歸損命也。故夏中方尺地者。正明夏內多虫。制令偏護。正法念經等者。玄云。准西域。高人坐夏之法。食唯一乞。坐則方周。故知唯除大小便也。云故至云者。必反聖言者。不順律文。結夏是反聖言也。罪在不請者。違制之罪。可依篇懺之。煞害性罪。不可懺除。故云罪在不請。故經云。唯有宿殃不請耳。結業自纏者。結煞害之業。以自業纏。永流苦海者。永長也。踐傷物命。制與提罪。復有業道。夏不安居。又他吉罪生泥梨。何時見出。故云永海苦海極誡等者。今師結勸也。
言初至非者。初中分五者。外難曰。前後諸篇開章。皆云就中。何故此篇。獨言初中分五。法寶云。良有深旨。謂諸篇中。但有一大段。縱有法附者。亦二大段。今此篇有三大段。一安居。二受日。三雜料簡。所以剩有料簡門者。謂安居通自然作法。受日即不定。若僧法受日。即唯局作法。若對首受日。通於二界。是以更立第三門。簡上二門。安居受日通局之意。今於此科之中。下二未至且向安居正篇之中。故曰初中。自有五段之文。故云分五也。如文具列。又須和諸篇中。有法附處。皆於篇題下。分出此篇。先明總意了。將受日法。附於篇內科之。故知。列諸記中。並未委此意。搜玄。淮南兼錯。科第三大段。勒為子科。如下對文自破也。
云初至促者。如文。
云初中至安居者。樹上者。准律緣中比丘。樹上安居。以大小便。澆瀆樹神。欲斷命白佛。佛言不得樹上安居。乃至不得遶樹左右大小便。若乾枯樹聽在上無罪。時諸比丘。欲樹下安居白佛。佛聽起不礙頭。枝葉足蔭一坐。即得乃至欲向小屋。小窟中安居皆聽。但不得頭。頭勝等即得也。足[1]障水雨者。玄云。此謂足得免其水兩處。非謂手足之定也。若依放牛等者。四分安居諸比丘。依[2]牧牛人。斫材人。押油人。船上安居。佛皆許之。中間移徙隨處去應去。又諸比丘。依聚落安居。若聚落分作二分。隨處供給。所須具足處住安居。移徙隨處去。處去律文。如此。律文不了者。謂望五分有二義故不了。一者四分但云得依放牛人等安居。且不說先任意。二者於移徙中。但云隨處去。處去不說得夏不隨得夏。及信樂豐足等。下列五分文決之。方[孕-子+(一/火)]曉了。注云不言先夏者。彼亦是安居法文。時有估客營住。諸比丘欲依安居白佛。佛言聽依估客安居。居內忽有緣。須玄。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聽隨去。又諸估客分作二部。比丘不知云何。佛言一部信樂所。須豐足隨去。若依放牛人作竹桿筏人等。亦如是。鈔既注云不言失夏。理亦應得也。若在無護處等者。彼云時有比丘。在無護處。安居為賊。劫奪下更引無投處為露地。安居被[利-禾+尒]脫等是也。
云明至大同此論者。有覆者。謂有屋宇。若無含宇。即不可住。夏初十六成前後安居日者。謂前夏初是四月十六。後夏初是五月十六日也。若東方等者。彼律文。即不如此促是。古人製疏有茲異說。要須令十五日夜。在安居處宿。明日加法結之得成。若夜不及界。至十六日明相[A86]已後。方始來者。結不成也。今師云。十五日由是春分。未屬夏分。春夏各別。何須預來全成妄述。今鈔云東方赤者。牒起了論也。謂十五日夜分盡[3]即東方赤者。是十六日限。引了疏自釋也。謂真諦造疏解於了論疏去東方赤。明知。是十六日。得成安居也。即破十誦疏家義。故諸記中。並未委此意。搜玄淮南。兼錯科第三大段。勒為子科。如下對文自破也。四若在前住起安居心者。疏文自解(云云)。五在處無五過等者。玄云。羯磨中。具釋此五。文勢相似。不能具錄。五無施主者。身非匏依。豈得不食。故須食藥。用濟飢虗足夕。若無則不可住等。
云十誦至云者。准彼律云。憍薩羅國。有一比丘。深山林中[4]偈住。時有非人女來。喚比丘行不淨行。比丘不與作如是。女言汝若不順我。則為汝作衰惱。比丘言隨汝所作。後時比丘睡時。鬼女便和納衣抱比丘。著王內宮夫人邊。王忽覺。問汝是何人。答云比丘王。又問何得至此。比丘具述云云。王言何用向此深山。為他嬈惱。我敬佛法。不以為事汝速出者。以此[5]此白佛。佛因制約。如鈔述之。
毗尼母大明安居方便法用者。論云安居上座。當問大界標相處。又問攝衣食界布薩處差說戒人。呪願人差營事人。差僧諍人。又巡房看敷具。誰如法受用。誰不如法。應不教利喜等。文廣不具敘錄。乃安居上座等者。上座應安慰云。大眾覺察無常。日月遄邁。無常潛至。可勤修道。生死可畏。無宜放逸。如此上座。號僧父母。亦號僧師等。云云者。蓋是未盡之詞也。
言二結至羅者。問安居修道。何時不須。何故父中偏約於夏可引鈔。答云由夏中[A87]已下是也。春冬過少者。壞行招譏之過稍劣。無事不依同結告者。若三時無事。遊行大僧通得吉。尼不後安居得提。
云問至成者。何為但結三月者。為者故也。意云。夏有四月。何故律文聽三月安居耶。一生死待形等者。形是身形。待者業之形也。開後一月或供身衣服者。謂迦提月是也。則四月十六日得成者。釋上文若四月總結為夏者。唯局四月十六日。即成安居。若有差脫不得者。或有緣差忽不遂加法結。即明日[A88]已去。並不成故。教法太急等者。寶云。若四月總結者。安居自恣俱楷定故。今於四月中。但結三月。留後一月不結忽。於前三月內。不及前安居。即有中後。可望相續結成。故云曲順物情乃至續結今成等(云云)。
云上至時者。上總三時分別者。結前文也。上文約一秊有春夏冬三時。皆制安居。無緣遊行。並得吉也。就中多過偏制夏中。適來[A89]已說今故結前。今但就夏亦有三時者。標今異昔也。今師只於夏安居內。自分前中。後三種差別。即生下之意也。
云初至後法中者。四月十六是前安居者。唯局一日十七[A90]已去。至五月十五。中間二十九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口。亦局此一日。名後安居。此是今師立三也。故律云。等增三文也。證上三種不謬。
前安居住前三月等者。此是安居揵度文也。據此文中。但有二種故。古師或立二。或立三者。據增三文也。又者。古師云。決定有二。不許有三。所以爾者。古人引犍度文云。時舍利弗目連。欲共世尊安居。四月十五日。從所住處往。十七日至彼不知云何。佛言聽結後安居。若云十七日[A91]已去名中安者。即違他律文也。今難云。若爾何故。增三文中。有前中後三種耶。若言但有二者。莫違他增三文。不古師通云。彼是三種調心之法。謂佛令比丘。於安居中。觀歌如哭。觀儛如狂。歡戲笑如小兒。非謂是三種安居法也。今又難云。但二者增二文中。何不列出。彼却難云。若立三有。何故捷中十七日。佛令作後安居。又但云前安居住前三月。後安居住後三月。並不見說中安居。住中三月耶。可引鈔答。通云雖不云中三月。然文中具明前後日數等。是今師答通。成立三種道理也。意云。雖律中不言中三月。既來前後。自攝中間也。於理自明者。於中安之道理。即自分明。縱十七日到一住處。佛言令作後也。結文各別者。結三種安居。文各差別。如後法中者。下文舉盋量制上下定中間不顯而知。而知[A92]已上。並依法寶消文。不同諸記雜亂(云云)。
云因至三十日受歲者。因汎明前後者。汎者廣也。不取別解。謂因辨三種安居。即廣辨三種。前後文勢。相從不明。可不述也。
一賞罸中四月十六日是前者。得五利名賞也。十七日[A93]已去。即十八九等是後。並不得利。故名罸也。二得中五月十五日前名前者。謂四月十六日。直至五月十五日。一月日總名前也。有緣不結無犯者。有難因緣。非謂怠隨。名如法也。未得加法。結成未犯罪。若無緣文中。結吉十六日者。即五月十六。局此一日名後也。緣與無緣一罪者。有緣無緣。並結吉罪。謂只有此一日急故。[1]准除難事者。即開無犯。[*]准有墮別者。古德解云。尼不前安居犯吉。有後可望故。不後安居犯墮。無後可望也(玄同此解)。今難云。僧不後安居。亦無後可望。何故但犯。今恐是根報強弱。故罪有重輕耳。思之。三難事中。從夏初有難不得結者。四月十六。是夏初日。從此日中間累累有難事。不得對人加法也。不出本界者。雖有難未遂加法。而且不曾出外宿等。至後夏來名前坐者。五月十六日是後夏。至此日難靜擬對人加法。雖是五月十六日。但作前安居說偈。故云並名前坐是名三十日安居者。從四月十六日至。豈非三十日耶。同至七月十五受歲者。隨眾七月十五日得夏。十六日更出界無過。[A94]已上既是難事。開成前也。唯得一日結者。釋上五月十六日。豈非一日。十七[A95]已去。不成夏也。七月半有難者。謂此日受欲自恣。忽有難緣不得也。可隨無難日者。從七月半後十六七八九。乃至八月十五日[A96]已來。隨其中間難靜。日間即自恣也。是名一日安居者。詺五月十六日。為一日也。三十日受歲者。從七月半。至八月半。三十日也。八月十六日。入冬分不成故。就中此段文。難見其意。欲知文旨。前段即約初結夏時逢難。後段即據自恣時逢難。若安居中逢難。待難靜加法。得至五月十六。若自恣時過難待難靜。自恣得至八月十五。如是思之。
云三夏閏延促者。有閏依之一百二十日名延。不依促數九十日滿名於也。
云依至也者。無有正文者。三藏教中。並無說處。法寶云。不准無文。兼無其義。即文義俱闕也。比於薩婆多等者。此類也。謂多論受雨衣含閏而受。故彼文云。若有閏者。從四月十六日受至七月十五。於其中間一百二十日當畜([A97]已上論文)。彼衣開法尚依夏閏者。今師反顯釋成也。意云。彼多論雨衣是開聽之敬尚一百二十日受畜。夏是制教理宜通護者。謂夏法是佛親制之教。道理。宜應通而防難。若有閏須依也。此則舉一例諸故。舉彼雨衣開教是緩尚依閏受畜。例今夏法。是制教急故。可不依而護持。今夏未滿閏中出界者。明古師所立也。古人云。如閏五月者。若前五日。是本分之月。便須護之。若後五日。是閏非開正數。促出界宿。不在防護。若閏六月亦爾。故云閏非中出界也。即非相續是以破者。今師斥古之非也。謂於閏月中出界。閏是夏故。設過閏[A98]已夏護無益。即非相續而滿。是以破夏。
云若至兩文者。若不依閏數滿自恣者。此文兩解。初依諸家云。謂雖知有閏。比丘要心。不取促數。九十日滿。即得出界。或諸結時。雖未知有閏。預生要期。恐後有閏。我亦不依。此解不成也。必明白心中。預知有者。即洹准多論兩衣之例。依閏安居。不可以自要心。妄數日滿出界。此則定破夏也。又云。諸雖不知預前生心。云我不依。亦無此理。不以預要。而成結夏也。次依法寶正解云。謂初結夏時並不知。今夏有閏月故。要期九十日。[A99]已定至安居了。方知有閏。即依文中。促九十日滿。便自恣出界。必若預知。須依多論。不在此例也。外難曰。夫有夏閏春初即知。何得前言初安居時。未知結夏了。方知委有閏耶。可引鈔。答云。摩得伽云。安居[A100]已依閏月等(云云)。蜀云。西土制曆日。與此不同。此方遂秊出曆正月。便知有閏無閏等。西土三時。遂秊制曆。故致差殊。如從十二月十六。至四月十五日。由是春分處攝一番。曆術[A101]已盡。至四月十六日。是夏初一日。新曆未出。比丘結夏。此以有閏不知故。數九十日異。便得自恣。[A102]已上依文正解竟。若依霅川著座主云。此據深山處所。初不知有閏。後方委之。[A103]已要期九十日定故。數日滿不依閏也。此釋與鈔相違。思之。受迦絺那衣者。五利[1]貴勞夏竟受也。此衣成受不成受等者。此文多釋。今依淮南。准彼解。方為雅當。彼論之中。因辨比丘受衣戒不。故有此段。今鈔云。即此衣成受不成受。是論中徵詞也。意云。九十日滿。比丘受衣。為成受。為不成受。下句云。謂依閏不依閏者。此是論中釋也。謂若夏初。並不知有閏。[A104]已要期九十日定。縱後出曆。方知有閏。促數九十日竟。自恣[A105]已受衣。即此衣成受。若夏初必知有閏。便合從急含閏安居百二十日住。今便數九十日定。自恣[A106]已受衣。即此衣不成受也。欲知受衣成與不成。促據依閏不依閏以釋。若諸記中所解。並未窮論旨。思之。或有約一界。有一半人。依閏即不成受衣。更一半人。不依閏即成受。此解亦不正。知之。外難云。前文既言依閏安居。無有正文。今伽論所說。豈非正文。大德云。伽論正明功德衣成受不成受。據依閏不依閏以解。若夏內有閏月安居。為不要依。此既不說。亦是無文。今人多迷此意也。既二文兼具者。多伽二論之文。相兼具足也。至時隨緣者。至有閏安居時。一切隨於前緣也。夏初[A107]已下。辨隨緣之義理。若夏初知有閏月。決定須含閏。即准多論。[2]兩衣之例。不得依伽論文。若反前者。謂夏初未知要心。九十日結夏。即准伽論。是反前也。此促反於知及不知。非謂反他要心不要心也。通二論兩文者。通多論依[A108]閏文及伽論。不依閏兩種論文也。[A109]已上依寶解也。玄云。伽論之中。有二種論量。若安居[A110]已上作閏。即數九十日滿。是一種論量。若夏初知有閏。必須百二十日住。是二種論量也。解恐非取也。
云問至法者。先辨大意。後消文。外難曰。此是安居文。何故預明受日。答受日因安居。安居既許含閏。我今受一月之法。亦准安居得含閏。不此蓋因便相從。致生此問也。消文鈔云。受一月日者。如閏五月。前五月一日請法攝。得後五月。共成六十日不。答不得等者。謂安居是制教。在於界內。䇿進修行。寂靜止住。利益不少。答令攝閏受日是開教。又出界外。身馳心散。以亂道業。今計受日。由是曲開。不可更含後閏。促限一月。不得過也。
第二重問答中。亦先辨大意。然後消文。外難去。五利賞勞。是下文事。何得然此預明。答賞勞因安居有功故。開五月一月等。汝安既含閏。我今賞勞月中有閏。亦合攝不。蓋是相從因便辨也。次消文云。含閏二六者。法寶云。如無功德衣。本分迦提。一月利今有閏。莫得二月不。如有功德衣。本是五月利。今既有閏。莫得六月不。故云二六也。搜玄。取無衣兩月。成六十日為一六。有衣六月為二六。此釋似周遮。今促取前解。約二月六月。為二六妙也。答中由是開奢法者。謂五月之利。以是開奢。何得更開攝於閏月。故十誦云。受功德衣[A111]已。官作閏月。隨安居竟日數滿。即不得攝閏。故不閏也。
云今至疏鈔者。進不三例者。四月住名進。三月住名不。三例即三位也。約其夏閏延促有於三位。鈔文縱若閏五月。乃至並四月住。是一例也。從若閏月二日[A112]已後。乃至成正結故。是二例也。從若五月一日[A113]已下末文。是三例也。初例定四月。二例多少不定。三例定三月住。[A114]已上且撿點三位之例竟。
以依三例消文。其第一例。如文易知。莫非並是一百二十日住故。
第二例中。若閏月二日[A115]已後者。謂閏四月二日也。[A116]已後即三日四日並是也。漸漸轉少者。謂閏月二日。由得一百十九日住。三日結者。一百十八日住。如是日數漸文也。以越閏月過者。謂越閏四月過。五月實夏等者。既過閏月。即成實夏成正結也。若五月一日後結等者。並是三月住。鈔文約數取日足故。可知。
若閏七月等者。有二意。一定三月住。二五月二日下。定四月住。五月二日。結入由欠。一日未滿。便入閏七月蹋靈。不成實數。至八月二日。方得滿也。餘如疏鈔者。疏即首疏。鈔即義鈔。今准羯磨疏。有三句。前二句約閏四月。後一句約閏七月。疏云。或有安居隔一月。自恣降一日。謂前四月三十日。結安居人。與五月一日。結安居人。中間隔閏四月一个月。故云安居隔一月也。其四月三十日結夏人。至七月三十日出界。云五月一日結夏人。至八月一日去。故云降一日也。第二句云。或有安居。安居隔一月自恣同時去。即前人是閏四月一日結。後人是五月一日結。故名隔一月。此二人至八月一日。一時出界。謂前人至八月一日。百二十日滿。後人九十日滿。故云同時去也。第三句。或有安居隔一日。自恣隔一月。謂前人是五月一日結。後人是五月二日結。故云隔一日。前人至閏七月一日得出界。後人至八月二日。方得出界。故云隔一月。所以爾者。以入閏月。蹋虗不成。數五月二日結。至前七月三十日。始得八十九日。由欠一日。便須含[1]靈閏一月竟。八月方去也。
云二至法者。凡欲安居具三義故。於中修治房舍。當其一數。若一世不修。即三世不續。既開修治。先須分故(云云)。
云四月持有。准律日時。有比丘。於住處。不看房舍臥具。便得不好房。嗔舊住人。心不平等。憙者與好。不憙與惡。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後自住看房。然後差人分之。羯磨文如鈔(云云)。
云彼至之者。不得住處有餘物者。此約私屬身之物。不得有餘。若本來隨房物。即不得移改。先問經營房主等者。祇律云。自[A117]己衣盋錢造得房。得十二秊住。以營房有功。故先付之。若斷理故。房聽六秊住。若暫修治。開四月住。開客比丘住者。恐是分房了來。不合得房。今既剩為何妨與住。若正分房時。何簡主客。一例而分也。餘如文。
云問至選者。美好不同限日非促者。玄云。謂逐人意樂各別。或有上座。有事樂靜。欲須邊小等房。或有上座。欲近食堂佛殿處等。不許房之好惡。或有樂修福者。欲住惡房方便修補。或恐廢業。不能修補。促惡好房。不論遠近。故云美好不同也。夏一時長。故限日非促。所以住選也。
問至云取者。此現前等分(平呼)通有一分(去呼)者。此物隨於人數。平等分也。具二義故。一永屬也。二資道親緣故。不類房舍也。投䇿云者籌也。即擲籌操鈎而取等。
云僧祇至去者。具通二與者。一受用故與。二持事故與。不同古記云一大僧二沙彌也。不得分宋集處者。即食堂茶堂等類。若有別房好窟等者。准律緣中。諸比丘。見阿練若處有好窟。彼言我當於此處住。後更為比丘言。我當於此安居。夏初十六日。眾多比丘。共集在窟內住處。進獛多病。以此白佛。佛言。若欲在此處安居。先須依相書名字云。某甲來此安居等。後比丘書名占之。夏了却去。不除名字。後人敢□住。佛言。不應不滅。名而去云此多是施主。於僧地上別造房。或是蘭若處作別房。不是僧家房。是以許預占題名。若是僧房。須三時分。何須預占也。
云三至齊者。設教對緣者。有人對首緣無人心念緣。乃至忿一切開一足忘成等緣。二用法分齊者。約時約人約處。以辨各有分齊也。
云初中律判四種者。於設教對緣中有四。即對首等(云云)。
云初至界者。此通諸界者。謂自然作法。作法各有眾多不同。故云諸也。云今至問者。羯磨疏云。初對首中。自所依人。是前對證也。羯磨疏云。佛亦安居而不對人。以得一切智四無畏故。不從他妄說成也。此准多論文也([A118]已上疏文)。
鏡水大德云。今多有人云。大乘安居。通釋迦一化境。便不護夏者。此是愚教妄說也。今准大乘圓覺了義經兩卷。成文第二卷末。廣明大乘安居。有於三等。一八十日。二九十日。三百日。結道場修行。除大小便之外。不許暫往外行。更急於小乘呪菩薩持息。世譏憶與性重不別。何文開許夏內遊行等(云云)。次作法分八句。一大德一心念告處對人。令無餘想。二我某甲簡非他人。三依某伽藍者。定所據處。四前者。簡中後。五三月者。除後一月開成資養也。六夏者。簡非春冬。七安居者。簡非遊行也。八房舍修治者。料理資具也。三說者。簡一說也。彼人云。告知者。前證須答也。莫放逸者。誡勑詞也。答受持者。領解意也。義加等者。以夏必須有所依處故。下文制依第五律師也。有疑往問者。善通塞也。
云若至也。必在林野聚落俗家。即無修治之語也。不同昔愚等者。等往昔愚流云。依南閻浮提。大唐國。李家皇帝。某州縣。某卿。某里聚落。某伽藍等。今不同之。
云問至吉羅者。三世不續者。過未現在不相續故。此約一期三世也。隨日結成者。結成中後也。制依第五等者。玄云。律增五文。夏中不依第五律師得提。春冬過少得吉。
云中至字者。有名無法者。謂增三文中。有三種安居之名。而不出中安居之法。世中通用後安居者。謂今時世中。從四月十七日[A119]已去。五月十六[A120]已來。事用此一月為後安居法也。然律列三時等者。今師云。是增三文中。有三時分明。今[1]今顯別也。准義三法不無者。准此三義。其中安居之法。不無既明前後等者。意云。律文既有前後之欠。中間易知。是故不出。注文等者。舉例顯成中安也。某嚴等者。出法且約嚴穴也。即無修治之語。林野准之。必用舊法應成者。古人不立中安。即從四月十七日[A121]已去。總是後安應無妨。
後安居等者。同前所對之法。謂對首詞句。與上不殊。但改後之一字。若在寺宇。即有修治之詞。必林窟山巖。亦無此語(云云)。
云二明至二[2]改者。律中無所依人有。呼對首比丘。為所依人。今無此人。故開心念。住處多種者。謂止住之處。或聚落小野不定。故云多種。准前對首者。可准對首中。臨時加改修治之詞也。餘文可知(云云)。
云三至也者。謂先要期此界者。如夏前要心尅期來此界安居內心定。心境相應者。心謂能要期心。境謂處所。是所要之境也。雖忘開成者。約彼到後心中迷忘。總不加法。至四月十七[A122]已去。方憶未曾結夏。故開便成前安居也。律云[A123]已下。證上文也。故知。住人等者。約不預要心說即不開。必若有要者。却料簡。先有要期心許。外來[A124]已下。雖是客比丘。元意不要期。此界別為事故。佛爾四月十六到來。既忘加法。十七日[A125]已去憶者。不開成前夏也。
云四至疏者。玄云。准律。時有比丘往餘處安房。一廊入園及界。便明相出。如是雙脚入園及界。便明相出。佛言。並成安居。鈔文隱略也。一脚入內顯有雙足入園及界有四種也。餘如疏者。今准羯磨疏云。所言界者。攝僧界也。園者僧伽藍園也。即給孤獨園。今由取彼號也。疏又問云。前來一都入界明相出。以忩速故。無暇加法。開不結成前安居。我今雙是入界。雙單在園。入界[A126]已久。容預得結。未過明相。應非前夏。佛判十六日夜分未盡入界。雖不說偈。亦成前也。問一足入界。及□故開得成。或一足出界。未審破夏不。答必須雙足。方為破夏也。一足未破。利益比丘也。[A127]已上並依疏文出之。
云二明至也者。分齊者。四法各各不同。名為分齊也。上四法安法者。對首心念。忘成及界也。約時通三位者。前安居及中後也。約處通二界者。作法自然也。約人通五眾者。比丘乃至沙彌尼也。准鈔所立。今師有一百二十種安居。如何配屬。謂前安居有四。對首心念。忘成及界。前中後各四。即三四成十二。將此十二配二界。自然十二。作法十二。成二十四。將引又配五眾。一眾二十。五眾一百。更有四五二十。豈非一百二十(此據鈔文)更通羯磨疏。今師有二百一十種安居。如何配屬。謂一是對首。二是心念。三忘成。四一脚及界。五雙脚及界。六一脚入園。七雙脚入園時。此七配三時前中。故各三七成二十一。將此又配界。自然二十一。作法二十一。成四十二。將此又配五眾。一眾四十二。五眾豈非二百一十(云云)。佛制五眾安居等者。相疏問云。五中二眾有戒沙彌。任許安居。無戒之徒。合安居否。答出家位同。機不別故。律制三時。不許遊行。皆事五眾也。外難曰。適來約五眾分別。皆□四法。只如尼眾有伴。促令對首。何用心念耶。天台所稟云。此約容有說。未必尼中。總開心念。若有伴促令對首。或為緣難伴死等。開無犯獨。既無所對。何妨心念。若不慮之備。機不足也。思之。外人更難。今師鈔內。有一足及園。一足及界。疏有双足及園及界。於作法自然二處。俱過有之。且如自然界上。双單及園。即不在疑。如何得有双單及界。既云及界。是攝僧。豈非作法所収。又作法界中。有双單及界。即不[1]未在疑。如何得有双單及園。園是僧伽藍。豈非自然所攝。二彼交互。混乱何多。有此疑情。如何通妨。今云。此據藍界等說。謂客從外來。未委自然作法二種界之分齊。一足纔及門藍。二相既等不分。雖強弱。又是及園。兼是及界。若不互說。教相不周。章記諜人少見敘述。除此釋外。別未有理。思之。約法者。謂約四種安居之法也。對首心念始終三十一日者。從四月十六日。至五月十六。是三十一日也。六十一日者。約閏四月說。古今並同也。忘成及界標人云者。謂相疏[A128]已前人也。古人所解與今不同。故先舉也。唯得前後二日者。前是前安居。後是後安居。此前後二日。即開忘成及界也。中間二十九日者。即四月十七[A129]已後。至五月十五日。不得用此忘成及界也。後二曲開畏失前後者。後二即忘成及界是也。曲開者。是佛望外更開。以憐愍利益比丘故。畏失前後者。古云。前安居。若不開他忘成等。便不獲五利。後安居不開。便失於一夏。損處不輕。是故開也。中間之中[A130]已不及前何畏失後者。謂中安居二十九日。望前不及。則[A131]已失五利。何畏失後。則夏歲由成。進退商量。故不開也(上且錯鈔)。次明分齊。此古人有一百種安居。前安有四。後安有四。中安但二成十也。約處者。自然十。作法十。成二十也。將此配人。一眾二十。五眾一百等(云云)。又云者。敘第二古師解也。唯在後夏一日者。前安及中不開。唯後安開忘成及界也。若不結一夏便失者。以急故恐失一夏。此以誦開。餘隨憶作以時容預者。餘者外也。除[2]□安外。即前中也。隨憶作者。隨彼比丘記憶之時。便須覓人作法。對首結成。不得開忘也。以時容預。即日數長遠[3]冤奢。任運記憶隨得時。即對首。無人即心念(上清鈔文)。次辨分齊。此古師有八十種。前安居二。中安[4]亦。後安有四成八。約處通二界。自然八。作法八。成十六。將此配人。一眾十六。五眾八十也。並非聖言以意用者。今師通許古義也。上來二種。古人為並所立之理。不開典據。非聖言也。皆是師心臆見而用。故云以意用也。今依鏡水大德。先破第一師者。若言中間二十九。不開他忘成。如四月十七到。便忘成加法。乃至五月十六[A132]已來。若憶得即喚人對首。或無人則心念可爾。設若五月十七[A133]已去。方憶得者。對首心念。云何得成。既是心迷。不可不開成夏。故知無理。又古師中安居不同及界者。大德云。如閏七月者。五月一日明相前及界。若此日不開。便廢一月日住。豈不損減。何不開耶。次破第二師者。若前安居。不開此二。失五利故。惱處非輕。若中安居不開。即同適來所破也。若依諸記。破古義未盡。思之。
云四至不者。失謂不失也。云初至難者。開兩章也。云初中者。先明移夏。故云初中也。外難曰。夏法為隨處為隨人(此範[蔑-戍+小]發問也)。淮南答。亦不依處。亦不依人。只似今日安居。是法俱得。緣是散心中法故。無法前得。若安居了。或有難起[A134]已前之日。是法後得。若現在反[A135]已後日。被非得來替處故。大德不許此釋。恐違鈔文。如有難緣。佛聽移去。勤覔安身處。至彼處後。起安居心。此夏法隨起。若言被非得來替者。即全無法。如何續起。莫須對首加法。不必更作法。不名移夏。又下文云。若得住處。夏法隨身。何得安致此解。兼前所問。俱不應理也。大德又云。今別申問答。以除疑妨。應作此問。其安居夏法。為與人相應。為與處相應。答設爾何失。難曰。二俱有過。若與處相應。即一向不得。離此處何得受日出界。并移往別界等。理合破夏[A136]已。若與人相應。有緣但去。不要請日。亦合成夏。答若無緣法即依處。所以無事。不許出界宿。出即破夏也。若有請召緣及與命梵難。法便隨人處。以有緣即受日。有難即移夏。故不破也。下文云。夏法隨身等(此問此答妙盡其原也)。云至去者。二難者。命為一。梵為二也。梵行者。先釋梵難。法寶云。西土之中。若外道修行節操。乃呼為梵志。梵由淨也。佛法中。比丘修行精真守素。亦呼為梵行。即淨行也。因於染愛。或致犯重。不成道果。障處不輕。說之為難。此是因中障果也。背因人來者。總釋上意。誘調比丘者。誘引調哢故。律文各有緣起。如彼具述也。二鬼神等者。解命難也。五蘊假者。命根連持。鬼等惡獸毒虫。能斷彼命。不得如意飲食者。有[1]持之命。依飲食存。食不如意。命將不久名難也。[A137]已上二緣。故佛聽去。
云准至也。准此結戒者。准此二難移夏。依本結成也。有人妄釋云。移夏更須加法。以文中云准此結成等。命難云。既云加法。呼為何等安居。若作前安。前[A138]已結成了。何勞重加。若云中安。即不名移夏。無理甚也。若得住處夏法隨身者。但起安居心。即夏法續起。並不見說更加法也。本界無難。亦不得反來者。比為此界有難。移往彼界。今此難靜。不可更迴。[A139]已在彼依本結成也。須有緣及法者。須有生善滅惡。請喚之緣。即作受日之法。方得再來此也。
云五分至夏者。食不足者。五分云。時有比丘分。麤食不足。作念云。我在此安居食不足。以此白佛。佛言聽去無罪。苦樂等者。樂謂眷屬聚會。去處受宮等。苦謂被賊遭官死亡等。以此白佛。皆許去也。八難者。若王奪住處差出家人名難。賊謂失衣鉢等(云云)。
二處隨半受衣者。四分衣法云。有一外道弟子。於佛法中出家。諸外道親族言。云何捨羅漢道。於沙門釋子中出家者。還取□。復作是念。彼若聞之。必能迯避。我聞沙門釋子。不破安居。待夏中往取。必得不疑。彼知[A140]已。未審如何。遂乃白佛。佛言聽破安居。彼便從此住處往彼。後分施衣。不知云何。佛言若住日多處應受分。若二處住日平等。隨半受衣也。破安居人等者。今師立理證上移夏。聽二處受衣。乃至自恣處取衣。以十律中破夏人。不得衣分。今既聽取分。故知成夏。
次三重問答中。第一云問至返者。三悔者。一夏之內。不得過三也。准此語一夏為一座故。
第二云問至夏者。此問與前不同也。前即本擬受日。遂迷忘故不受。引約因事出界。比擬即日迴。乃值水陸道斷。因而經宿。不知破夏不破耶。高齊十統(他粿反)者。玄曰。高謂高洋。洋姓帝也。齊謂北齊國也。以齊號多故。標姓簡異。以齊主崇重佛法。立十員大德。號曰僧統。統天下僧尼。刊定佛法。此時十大德共評章。壞於慈濟。判不失夏。諸德意旨。亦准受日逢難。道理判得也。
第三云問至不得者。謂本意暫出。即日却還。還時至門明相欲出。得會夏不。答中准祇護衣界。以類例故。然隔大墻。理須入[2]顯手足方得。以表有身分故。
次對界料簡。云若衣至出者。此文總有四意。初云若依大界安居乃至入中間相破夏者。此謂要心依大界安居也。入戒場者。為隔自然故。及餘小界等。玄云。由是攝僧大界。以在圍輪大界之由。望圍輪故名小。此即從外向內失。亦為中隔自然故。第二段若依大界外伽藍乃至在後者。此約藍大界小處。依外藍安居。總是要心處故。注文者。和會下文之意也。故下料簡門中。云若本結大界小於伽藍便依伽藍坐者。以佛制依界故有者。不成受日。不得止得。縮取於界相(是鈔本文)。准此藍中。有界不許依藍。只合依界。今此文何故通往彼此二界不失。却許依藍。莫與下文相違不。是以注曰。謂結夏在前。結界在後也。意道。若先有界。只得依界。不許依藍。今既夏初未有界。但有伽藍。是以許依藍護夏也。法寶云。此亦且依古談。若據今師。不局於界。但一切臨時簡寬處即依也。故羯磨疏中。許隨藍界。[A141]但據要心故。無確執篇三段。若依大界內藍乃至亦爾者。謂作法界大伽藍小。依藍安居。出藍門便破夏。小界亦爾者。引有兩釋。若依玄云。是反上句也。謂上界大藍小。依藍安居。出藍門即破夏。今約界小藍大。依界結。出界處便破夏也。即迴文取義。應云界小亦爾也。或依法寶。謂於大界中。有小攝僧界。依此小界安居。出小界即破夏。故云亦爾(此解勝也)。第四段若根本通依等者。謂初結時。不知此大界內有戒場。小界等別。但隨本要期處皆不失。若爾何故前云。入場等破夏耶。鈔答云。皆謂與本心相違等是也。謂本心依大界。今入戒場。及餘小界。即與本初心之心相違。義張兩失者。於上四句之中。第一句入戒場等為一失。第三句依大界內藍。今出門破夏。是兩失。並緩依法界者。結前四句中。初大界。二藍內大界。三藍外大界。四根本通依大界。皆是從緩而斷也。急隨房處者。如三間房。初要心我依中間。後出兩邊。便成破夏。以從急故。對緩立名也。
四分等者。以律緣中。有壇越請與安居。後見有難[1]欲者。須自檀越求移。若聽者善。若不聽者。應自[2]者等(云云)。
云二至破夏者。至意留者。或父母病患生善滅惡等緣。若苦邀留。聖開且住。不名破夏。若汎爾人情相留。即不可。八難。過限不還。亦同於此。
准此等者。祇云。若受日依斷諍事人。晨起受[A142]晡時者。[A143]晡時受晨時者。不得迃迴。應從真道。若道有難無罪。至彼斷處。繼時斷了。欲還經時。准此違時。即破夏也。因廻迃違時。亦破夏迃迴。不違時吉。
云五至法者。如文。云初至後法者。前開兩章。今當第一。故云初中。自恣後法者。指功德法附處廣述。或有云衣一月號曰迦提。有衣五月號迦絺那者。謬之甚也。
云次至二緣者。[3]入解。有言破夏者。敘古師釋也。以佛令夏竟結解者。古云。以律中安居竟。四事應作。一自恣。二解界。三結界。四受功德衣。今夏未滿故。又本依界安居。若解本界失所依故。便失夏也。此妄引聖言者。破古也。律文令夏竟解結界者。謂諸界同受功德衣。令解結界。非開破各捨。謂各自解本界也。通結。為都結為一大界也。同受。為俱受五利。共解。謂受[A144]已共解也。別結。謂仍高各自結取大界也。廣文十誦者。彼云。夏竟眾多僧坊。共結一界。受功德衣[A145]已。捨是大界。諸比丘。皆名功德衣不。答一切皆得受之。又疏中者。首疏也。彼亦云。夏中解界不破夏也。新章亦同南山。彼破古人云。若言依界安居夏中解界失所依者。如依藍安居。或藍塔崩倒應破夏不。古人等者。將自恣來難解思也。如有難緣。即許減日自恣。是安居未竟。自恣既聽。何得不許夏中解界。故云文兼會二須兩相通。有記中。立夏中解結界是有法。定不破安居故。宗。因云。是僧法故。喻如夏未竟自恣。自恣是僧法。自恣不破夏。解結界是僧法。同紴自恣不破夏。今言無妨者。羯磨疏云。然安居之法。不局法界。隨處並得。不離本要之處。解界結界。何得有妨。情限不同。故分別者。若情限。在於法界。夏中解結。大小不同。故分別也。若情限在於自然。夏中或結作法。或寬狹。於情限之處。故須分別。無難依本處者。依本情限之處。有難准僧祇開者。祇律第八云。前安居[A146]已。忽有難生。欲至餘處。三由旬內。若彼坊寺有比丘者呼來。若出界者。[A147]已自二結之後欲就餘處者。當捨[A148]已更結。如是捨後結前等適意處故。有難得三由旬也。若後作法狹於本自然者。即但依本自然寬狹後結。若寬本自然者。無難依本。是一儀。有難開近新結處。是二緣([A149]已上釋正篇竟)。
次明法附。大分二。初牒名。次釋。初云二明受日法者。先來意。然三日靜處。九夏時長。或有生[4]生善滅惡之緣。理須極救。佛既聽許。合附此明。次釋名者。牒彼請意。[言*恣]告僧別。納法在[A150]己。稱之為受。對首眾法。許往有期。約明相分。稱之為日。各軌範。名之為法也。外難云。未審四月十六日。纔結夏了。有請喚緣便受日出[5]云得不。有人云不得必須經宿。方得受日。法寶云。得律文夏中聽受。今既十六日結。豈非是夏。不在懷疑也。
云夏至焉者。自誑心者。以非為是名自誑也。虗損信施者。如有施主。數比丘夏臈施物。受日不成。其夏既破。妄數為歲。冐受利。故為虗損。善見云。自長[A151]己夏受施犯重等(云云)。故委示者。生下文意。委細顯示也。
云就至解者。如文。云初至同者。三種者。七日半月一月也。有曰者。對界先後相攝為日也。
云一至受者。從五眾受者。佛制五眾安居。各自相對受日。非謂比丘對下曰眾。既互不相足。何得從受。今鈔文且約一期出法也。
云二至知者。如文。
云三至磨者。古云。凡受日法。先受七日。次半月。後一月。如此次第。順於律文。若[A152]已受半月。在前不得。更至七日。以長收短。秉七日法。亦不起也。餘例由如功德衣。五月攝得迦提月等(上敘古也)。今師云。不爾。功德衣就時揩定。又俱五利。是故以長收短。今此受日。約緣事別。緣有短長。前後不定。□得定他。先短後長。不可例也。今云受日三品。遂緣長短。若長緣先來。先羯磨受戒。短緣先來。先對首受。縱律文排次第者。蓋是云法。何得固執律文。
云問至也者。問意者。適來既云隨緣長短先後請日。何得羯磨詞中。云受過七日法。若先曾受七日法。用了後半月。即可言過。若長緣先來。便先請半月等。既從前未曾請七日。即不合云過。引是今師自為除疑故。生茲問答。文意者道。羯磨是僧處秉勝故。七日是對首別人之法劣故。不如此據勝劣之邊者。過非約[A153]己。用七日了云過也。思之。羯磨疏又問云。如受一月法詞中。何不言受過十五日一月出界。答半月一月。雖長短不同。莫非總是僧法。白二更無勝劣。不可言過。不同七日法劣也。疏又問云。今受半月一月法者。若值小月。如何數之。依律文也。半月如法。依十五日。即不問大小。[A154]但數取日足還。及如十誦中三十九夜等。若受一月。依大小不得數日。如律云住三月等。小月攝在內也(上且依疏)。法寶又釋云。如小月十五請日接着。後月即數取三十日令足。此約受日時月大小也。
云四明至也者。此門全是首疏古義。稍難領解。今一往依古義消文了。然後略指出。今師與古少別耳。若准受七日用竟。羯磨受隨得者。寶云欲明相攝。先明不相攝也。若七日未用者。謂有施並請七日禮念。今對首請七日法了。未曾往彼檀越舍。故云未用也。或用未盡者。約請日往到其家[A155]已得四日。由有三日在。故云未盡也。更有異緣者。別為三寶緣。或可請說法受歸戒緣等。或是七日過者。今迴文應云。或是過七日緣。即半月一月法是。今文中且舉半月日法。是羯磨受也。前法謝者。謂指前來七日法。或全未用。或可用未盡者也。[A156]已落謝也。由羯磨法強等者。釋相攝義也。羯磨能攝七日列人之劣法故。不得二法相續者。一身之中。不可七日與半月二緣。相續起耶。律云[A157]已下。古師自引文證也。必有等者。即定七日之法。必定壞也。
若前羯磨受日等者。謂先受半月。或一月法在身。為三寶等事。今或檀越。請七日禮念。要須待前半月緣竟。方可許受七日。若半月法在[A158]己。即對首請七日。自然不成也。比受有言。乃至良不可者。首疏自破古也。如有事緣一月不足。便羯磨受一月法。又對受七日相[1]沗。成三十七日。良者實也。實不可故。以月法在身。不可更請七日。自是非法也([A159]已上一向作古師義消文了)。若據今師一半許他。古人一半即不許。只似前來七日法未用。或用未盡。更有[2]列緣。半月法等。若是同緣。即成相攝。同是施主禮念。或可同三寶等緣。不許一身二法相續。理實不可。此即半許也。若是異緣。兩不相攝。前是施主請召。後是三寶等緣。古人若不許□則無理也。此則半破今師。羯磨疏中舉例。如患須服蘇油。兩緣未差口法。隨在事列。受日三品不同。並約眾緣。不可隨受等(云云)。准此。今師但同緣不許。異緣開許。古人不論同異。並皆不許。律云。不及即日還。若作今師引證。但證同緣不得。乃至三十七日相帖。今師亦約異緣相帖。無爽如句。三寶請一月。為施主請七日。何得不成。若是同緣。良不可也。必依古釋。全闕逗[3]拭。但為未達律文。致斯濫述。
云二至八者。玄云。依緣受得名進。若非緣受日不成。為不也。分八。如下鈔述(云云)。
云定緣是非者。三寶病患生善滅惡名是。破戒求利等緣為非。
云凡至後同文者。施犯重者。如有人將物施僧。不見十夏人。此比丘實是九夏。而言十夏。望他應得不得。故重也。
廣如後文者。玄云。指隨相販賣戒中云。此販賣物作塔像。不得向禮。乃至作臥具。隨轉轉墜等(云云)。
云就緣分五者。一三寶乃至第五和僧護法等(云云)。
云一至罪者。佛法僧事者。准四分中。波斯匿王為証[彳*予]有不信樂大臣。嫉妬惡心。欲鑿祇桓寺通渠。比丘欲往白。念路遠不及即日還。佛聽受七日者。此是三寶緣也。五分亦爾者。彼律所解大同。但云俗人擬通水。不言不信樂大臣也。大寺者。一說云。諸多寺也。二解云。即一寺之中。諸多緣事。並皆許請日也(前釋為正)。玄云。今時有人。為寺家相許受日得不。答即如四分。波斯匿王。邊國人民叛乱。王領軍征罰。先所供養佛及僧衣飲食所須之物。有不信樂大臣奪之。諸比丘往欲白王。自念路遠不及即日還。佛言。有是事聽受七日去。驗此文意。為佛法僧言許平之事。受日總得。餘可知(云云)。
云二至不應去者。十誦問為護受等者。此波離問佛也。答云。為七眾典𧚔受。即七眾為請主。文列二百四十二緣。並是七日緣也。遣使不遣使者。前人來請。名遣使得往。縱前不來請。名不遣使。既是生善等緣。自往亦許。此是他宗如是。居四分不遣使不得去。中路聞死等者。准十誦云。比丘僧來。與憶念不癡毗[1]居尼。佛言應去。若中道聞彼比丘尼命終。反戒入外道眾八難中。隨一一難起。則不應者者犯吉也。
云三至往者。大父母養育恩重。大臣有力損益。雖無信樂須往。若先信樂故宜去也。餘俗人信樂。往不信不許。必有力者。進退解也。謂約比丘有道力能化導他。今雖不信。到彼後誘重令信。若如此亦得往也。
云四至不成者。安命難中說者。謂移安居中。五云。必為我命作留難。佛言聽者。羯磨疏云。若自病重。不堪受日。即是命難。直者亦得。失三受三等者。謂隨相中。失三衣戒。今師云。先三受二。未過知足。若受三犯。此舉急況後也。捨制取聽者。制是三衣。聽是長物。今三衣却闕。是捨制。長衣絕多。是取聽。不依聖教之文。故云未隨佛化。准奪衣戒者。謂隨相失。奪三衣戒。謂隨闕隨無不[腠-天+貝](以證反)也。餘如文(云云)。
云五至故者。和僧護法者。謂和僧即是護法。若不護法。內成破壞。外生不善。損滅佛法也。四分等者。同界安居。律有四句。一云見比丘方便。求欲破僧。二聞比丘方便。求欲破僧。尼亦為二句。同上。並因我在此。若去彼即和合。佛並聽直者。若准東塔疏。斷此四句。[A160]但移夏緣。今依受日緣。若依移夏之意。後得處處。僧作安居止。縱此難靜。亦不得更反。即屬前文意。若作暫去心。後隨至處。不起安居心也。專待難靜却反。即是此文之意(云云)。外界。律有四句。一聞彼有比丘。方便欲破僧。二聞彼[A161]已破僧。尼亦有二句同上。佛並聽者。彼界有此。須我和之並許。東塔云。此四句但待難靜。便須返界。不及破夏也。然和滅之相難知者。若據古師。皆云和僧大事。律聽直去。不言受日。良由和滅分齊難知。知用何法受日者得。今師云。然和滅之相難知。然字縱奪意也。縱之即直云。奪之須受日。故云然也。約緣不妨文理者。謂約和僧之緣。道遠爭事大。可依僧祇事說受者。譬如律藏未分之前。通而行用。今雖分了。約此用之。亦未違大途道理。故羯磨疏云。必有和限。依受聽者。事無限有。可准僧祇事訖文也(上是疏文)。
律無正斷者。准四分文中數段破僧之文。皆云即以此事者。且不須受日等。故羯磨疏云。律且顯緣未明受也。
云上至也者。乞麥者。玄云。此尼律因六群尼乞生[A162]穀。麻豆米麥。為世譏慊。故尼制提。僧犯吉。並是正罪也。曲命別情者。謂囑俗人。令蠶熟時。作疏來請。貧道要乞綿絹等。此則非法也。綿本分犯墮。囑請理必不成。自誑淨心。徒消施物也。律中諸請者。或比丘沙[2]門彌檀越等。一一遣信別請云。大德來為我受戒懺罪布施等。要遣使來。反顯囑求請命。成非法也。父母餘人同十誦者。律云。若父母信樂不信樂聽往餘人者。即是前來文云。汎爾俗人。生福信樂聽者。不信不許。四分如此。今鈔主意。若父母及餘人。即同十誦中。為七眾興福。間疑請者。乃至遣不使遣。但不為利[A163]己俱得也。即顯曲命別債。便是為易利。良可不故。
云二對至也者。對事離合者。事謂所對之事也。約緣別受為離。多緣一時牒入名合。今文中。但明合受也。應法緣者。簡非法也。隨為多少者。隨所為緣。或多或少。三家兩家之類也。得合受日者。羯磨疏云。或張王兩緣。各是七日不可合為半月受也。以兩个七日緣事。各是別人行。只得前後誦七日也。如是例之(上是疏文)。
若一是三日。緣一是四日。緣[A164]已上。兩緣都用七日。即合受之。如懺僧殘等者。舉例釋也。謂懺罪亦為離合。約同篇罪說。但懺一罪曰離。或三罪五罪一時行覆六夜出罪等合也。具銜者[3]例也。律文中具足而列出。應云[A165]已出法示合請之規摸也。如文[A166]已上。且約鈔文。據七日別法說。離合意竟其僧法離合列知。然鈔雖不明。今亦略述。只如檀越請半月禮念。或為三寶境界。須受半月不可。兩遍秉法。今既同是羯磨。但都請一月之法。牒兩緣人文中即得。此是合意也。若論一月法者。大德約日夜兩般分之為三寶句。[4]刃三十日是日中。為施主禮。合一月是夜內。都受一月法。被得兩緣。大德云。羯磨疏中。有此義也(准此約緣有二不妨為合意約法元來是一謂都用一月日故)。
云三至故者。所為緣現牒事為受者。或檀越請召。或三寶等緣。是所為也。現者。約緣顯現。且如檀越請召。今[A167]已送疏因等。是也。牒事為受者。牒前處為事。與[5]七日半月。大德云。有兩種懸受。且舉半月僧法釋者。如施主取。今月二十日。起首轉念。此比丘於十五日布薩時。因僧集。次便受半月法也。雖未往訃。然所為緣[A168]已現預受法在也。至時方名懸受也。又釋或今日受法了。便欲往訃。但為檀越家。別有事緣。未遂禮念等。却來由延。更過旬日等。比丘既受法在身[A169]已後者。時不須更受。其一月及七日法准說也。此義㝡急。請記明今。故略論用。消文意思之。虗搆成緣者。謂其事未實懸虗搆置。或言七日半月一月等。或倚傍昔言者。如有欲人春間汎說云我村中。有一王家。每至夏內。常施僧物。和尚劇此時可來不。比丘至夏。憶春中之說。便欲往彼。故云仿像未實者。謂仿像其事。未得的實。便輙受日也。事虗限[1]𧭗者。前事既虗。今復隱約作限。取法即成謬。[*]𧭗日數妄置者。由前事虗限[*]𧭗其緣。未可論於長短。今或受七日半月一月。如是日數。皆虗妄置僧別之法。不相授也。
云四至應得者。便通餘用者。憶古義也。首律師云。本意為佛家受七日。[A170]已用三日。其事既畢。復有餘之四日。更有法及僧家緣事。便將此殘日用無過。所以得者。准十誦文。有白餘殘夜用。故知得也。故不得也者。今師破也。謂初標心之時。元為佛受七日。且不為餘緣。今句當佛事因緣。既周其法即謝。設有餘日。以無法故何用之。是以不得。必有本緣。何爽通用者。今師自釋也。謂元訁之時通為三寶及病等。緣受七日。今佛事。用三日了。更有四日。便通餘用即無爽。爽由失也。古人反詰云。若爾何以十誦律中。有白餘殘夜用耶。令鈔通云。十誦中。白餘殘夜用。謂同是一事等(云云)。准十誦律云。諸比丘受日。到聚落中。七夜未盡。作事未竟。來還白佛。佛因聽受餘殘夜者。云我受七夜二夜[A171]已過餘有若干夜往出界者。律文如此。既云所作未竟。明知本緣在法不謝。故白殘夜何失。非謂異事者。鈔重破古人不了。律文云。意羯磨疏云。本無心受何得白行等。
若本並因三寶等者。羯磨疏云。若三寶。但須經營。作法之時。文中合攝。是俱有心法。後通用也。若三寶事後生等者。於中更料簡也。淮南云。本為造釋迦佛法花經及常住(云云)。事受七日[A172]已用四日。作前事並說。今或為造彌勒佛涅槃經。十方常住事。將前餘日。用亦不可。故云不是前緣三寶也。雜緣者。受戒禮念等也(云云)。
一家通緣准心得者。進退解也。謂張家太請七日。不准受施。兼請受戒懺悔等。即受日時。便有心故得也。
云問至故者。彌是生善者。彌者。廣也大也。不合作微小字釋也。律制二請者。一僧次。二別請。既的請受日。亦得不同。大乘梵網經也。以非施主元心者。謂檀越元心請前人。今見後人來。竟不悅。故不許。然鈔文且大約論也。或施主雖元請某比丘。今既不來。替代亦得。不生惱者。理可□之。
云五重受者。於三寶中重重受也。此據今師義標也。云昔至局者。昔云一夏開三法等者。羯磨疏敘古云。安居立行修道為宗。緣急開三。以濟時要。何許重受。無此理也。故十誦云。為破僧故。聽受一七夜。不得二七夜。乃至聽受三十九夜。盡應破安居者。故知不許重也。
今云得重者。今師所解聽許重重全異古也。如疏述者。首疏也。今依羯磨疏云。如前檀越。召受七日。後有三寶。要須經營。何得不開。又如官事。須二三日何能者。夏制本意。無事遊行。今有緣來。依法受往非專檀者。何得不開。但如法緣。一切開往。餘文與鈔不異(云云)。律列二十餘緣者。四分廣列二十三緣。並是七日緣。由事未現。佛未聽者。且不云不得去也。且約為事信樂父母四重者。爾時有信樂父母。請比丘云。大德我欲相見佛未聽。我有如是事者。遂白佛。佛聽者。二有信樂父母遣信喚召亦如是。三爾時有母請比丘。亦如上。四爾時有父母請比丘亦爾。如上則是四重佛。一一皆言聽者。況餘等者。舉上父母前後。尚乃得於四重。豈況檀越三寶等。不可限局。不開重也。
云五至乎者。五分有請無請等者。引佗部也。五分云。優陀迎信樂佛法。於安居中。為僧作房。設入舍食。以房於比丘不受。長者生慊言。我用財為食。比丘不受。以此白佛。佛聽受請也。無請者。比丘有疑問。須出界者。佛一切聽受七日往。今師云。豈有前疑便開往問。後疑不可開。
十誦列多七夜者。彼云。波離白佛。為誰受七夜。佛言。為七眾興福受。廣列二十三緣。為優婆塞。列二十三。乃至沙彌尼。一一並是七夜。皆聽者也。古師反難云。若爾何故十誦文中。[A173]但聽一七夜。不聽二七夜。可引鈔。通云。聽一七不聽二七。謂一時雙牒二七日。前後重用。今師云十誦不許者。或約一事上。不得二七。豈制異事。不許受耶。又云不許二七夜者。彼受日法。但有二位。一是七夜。二三十九夜。故於對首七夜。何得重加。故云不得二七夜。何妨前後去者。皆開古人。不達文意。[A174]但見云。不聽二七夜。便妄解云。不開重受也。古人更反難曰。若爾既一事上開重。何故和僧滅淨。彼律聽破安居者。可引文。通云。若准和僧。似一事上。不許重受。准十誦云。時有異界僧爭起。請僧斷重。若前安居竟。應受七夜者。若七夜盡應受三十九夜。盡聽破安居去。古人將此為憑。不許一事上重受。今師云。似一事上。不許重受。既云似未必全判。不得彼律意者。據和滅難期故。聽破安居者。若可期約。無亦開重。搜玄廣引羯磨疏。繁而錄也。然彼有不請文寬於四分者。彼律為七眾興福。設供受戒問疑。但使前人見我生善。縱不遣使。亦得受日。四分。遣使方許彼既寬於部。重受不開文非明了者。只為飜譯之者。不解迴文語勢諸含故。非明了理須通明者。彼既不請之文。更寬重受之文。則不合急二意通練。其理自顯。然不可偏執一文。致失諸緣重請也。
五百問等者。文中既云滿七日。[A175]已乃後重受。故知許也。此雖非重。文且是重義也。
明了論等者。玄云。今引論疏。真諦三藏。自解別請七日事了。還至八日出界。引是異緣得重受。前事[A176]已了。更有別緣。亦須更受。既文中云更受。豈不開重。准此雖非重受。文且是重義。思之。因此便今時行事。此論既言前請七日事了還界內。第八日更請七日出界者。今人行事。至七日滿歸界。便請七日出界並不宿。不知成不。有人約義。通云。謂受日之法身在界內。法在不失[1]如七日用三五日。其餘之日。未用身歸本界。更作前事本法。由在不須更受法在不失。今縱七日滿。歸於本歸界。至明出時。雖然經宿殘法。亦許在於重請。亦帶前法。故知。七日纔滿歸界請之。理無失也。縱使了論中第八。更請七日出界。亦是部如不同。今師但取彼證前重受。不依他行事也。雖有此有此解未可依。幸不准論疏。如然律亦有於明制。故文云。及七日還也。又前來立義。立如受七日。用三五日。餘日未用。身歸本界。便作前事者。此是未滿之文。不可例於[A177]已滿之事。標心為滿。歸寺其法。經明即失。不同未滿。暫迴緣在。法何得失。今但依玄。七日反界。定須經宿。戒律從急。豈不然耶。何假徒繁成立義。請思之。餘文知之(玄記對此引論解三千界量今意在隨相中明之)。
云餘至疏者。羯磨疏中。引了[2]論釋都為九句。皆是重受。以破古人也。疏引論云。七日有難。隨意行善解三種九品類。釋曰三種者。即七日等。九品類者。將期三種互而為頭歷之成九也。應云初成七緣。後成七日緣。後成有難緣。初成七日緣。後成隨意緣(成三)。第二將有難為頭云。初成有難。後成有難。初成有難。後成七日。初成有難。後成隨意(成六)。第三隨意為頭云。初成隨意。後成隨意。初成隨意。後成有難。初成隨意。後成七日(成九)。諸記中。雖略舉名字。然迷意由多。今依鏡水大德引疏略釋云。初成七日後成七日者。解初雖請七日事[3]證。不還破安居。得小罪事。若未了極得六夜。第七夜必須還界。至八日更請七日出界宿。先為師病受七日出[4]界。三宿病差。便須還本處。別有施主。仍請得用後三日住界外。若後仍未了。更請七日。即先後俱成七日(大德釋此中開互用者由師病時施主清至故兼云也)。二先成七日後成有難者。解云。謂先為施主請七日用三日竟。還於本處。聞有大起之難。仍往諸處也。三先成七日後成隨意者。解云。先為施主請七日前事竟即合還來。今緣住處無好件知友等。多喧閙妨修道。又乏食藥。今不更迴別揀靜處。慕好知友。兼有食藥等處。隨意便[5]云。若曉此三。餘句例解。不更繁敘也。
云六至日者。唯[6]二[7]一日二日皆須七日者。羯磨疏云。以法収緣也。律云[A178]已下。證文可知。外難云。夏中可爾。如七月十五日有緣情七日。至十六日[A179]已去。既不是夏。又復如何。鈔答云。夏末一日在。亦得作七日法。餘云六日。雖非夏限。以無受一日法故。問安居護明相。未出外在。不外犯明相出後。既當十六日。本是出界時。何假更受日。答謂明相正出時。身須在界內。若不得法明相出時。身在界外。便成破夏。又如七月九日請七日出界。至十五日。亦須反界。以十六日明相正出時。身須在界內故(云云)。
云七至緣者。尼律開七日不云多者。謂三時遊行戒中。准有口受不云多日僧祇尼三十乃羯磨受者。准祇云。比丘尼安居中。無求聽羯磨法。為僧塔等。但聽受七日去。
比有濫同僧法者。敘古儀也。古云。僧既開三法受日。尼便准之。不更領列(新章扶於此解)。四分[A180]已下。今師破也。
所以([A181]已下)今師釋不多之道理也。但開七日亦濟別緣者。[1]有三十半月之緣。但七日滿[A182]已。隨時更請。亦被得生善滅惡之緣也。
云八至之者。羯磨疏云有人云。事訖不來。亦不破夏以法在。故知。七日藥與欲[者*頁]同狂病。得法病差不來等。例今解不同。事訖法謝。以受日法牒事。加之緣謝法。先不[者*頁]與欲。亦如藥法病止無用。不[者*頁]狂解。須乞法也(上是疏文)。十誦明文。不許往者。一誦中有尼病清。為說法中道。聞死反戒。皆不應去。去即是往也(有本錯出經字)。僧祇同之者。祇中和僧不得迂迴。至彼中前和了。中後須還。若停失夏。十律不許往。祇文不許住。文少異。皆恐破夏。故意同也。
云三[2]加法者。謂加於僧別之法也。云前至別法者。五種人者。一獨住。二蘭若。三遠行。四長病。五飢時。依親里住故。開心念也。堪來不待者。謂清淨人。堪來足我對首之數。今不召他。此是別眾。心念不成。今時多有無識之徒。至結夏日。向佛前自說偈者。愚癡甚也。若待不得等者。即開自心念也。餘文可委(云云)。大德云。十誦中對首法。既通心念。半月一月眾法例此。亦合通心念。但今時無人敢行。道理無損。知之。
云二對首至消者。詞句出法。如文因說。今時行事不同。有人言。對首比丘。須是當界。同安居人。又須在界內。為我任持此法。若一時總出。即不得向他邊受。受即不成。先須委問。然後作法。大德云。若爾且如請半月一月法時。當界無人秉法。請外界人來。秉法了去。不[3]教他外處僧就[4]僧此界與我守法耶。今此對首。亦後但據對首作法之邊。更互請日了。一時去並得。誰論他界內界。及同去不同者。等無此道理。盖是意言也。儀准無失者。羯磨牒依對僧請日。今對首心念。准[5]向文牒之。請日理通。有何失也。
若受日未受過七日用亦得等者。與前懸受文意同也。前則約緣辨非此中約未用分別。亦不重也。不同七日等者。玄藥滿七日縱病未差法亦失也。病精者。謂病[A183]已差。縱日未滿亦失。故雙牒也。外難。既病差則任許法失。
若爾病住法應在(鈔文自徵)。由佛制等者。釋也。以制七日揩定。論云。堅病消者。是也。玄云。論是成多二文。名有此說也。云問至法中者。此約四分請七日。得兼第七夜不。答中不許以律文制。第七夜及界。故知不兼夜也。不同十誦者。乍觀文勢。似盡七夜。至第八日明出後。還據羯磨疏。亦須及第七夜還界。與四分不別。亦護第八日明相現明故。又疏云。十誦七夜及七日還同於四分不兼夜也([A184]已上疏文)。如此分明。至今尚有未知之者。妄釋云。十誦夜得法。縱明相時身在外者[6]日不破夏也。以請日晴云七夜故。四分既不言夜。但得至第七日護。第八明相。以無法故。若作此解。縱依彼律。亦成破夏。與疏有違也。外難。若爾十誦與四分。日夜之語雖殊。防護不異。今四分律師。請七日法時。改云七夜得。不可引鈔。答云。又得[A185]已下。是部別不同。須依宗呼召也(云云)。僧祇事訖者。彼云[A186]但隨前事長短了日。即還名事訖。其事訖是外宗法。具在諸部篇。明之。
云三至釋者。所為之緣者。一三寶緣乃至第五和僧護法是也。同前通用者。心念對首。同用此緣。故云通用。今但緣事稍長。即用半月一月等法也。不同存單等者。斥破也。一夏之中。但存三度。初單七日。次單半月。後單一月。故云存單也。遂引七日令長者。玄云非謂引緣令長。但用長法也。受既不成破夏。得罪是罸也。餘同前釋者。指第五重受一中解也。
云今至之者。有四不同者。第一曹魏時。曇諦所出羯磨是也。
第二即姚秦時。覺明。所出羯磨。鈔主云。曾一度見。後不逢之。故云少見。
第三等者。北齊光律師。出本增加乞詞。雖加乞詞。准乞覆藏。兩遍牒事時。列[A187]已前增加乞詞。忍聽[A188]已後。略事而作此。光師當世盛行也。故彼云。大德僧聽比丘某甲。此處安居。受過七日法。十五日出界外。為某事故。還此中安居。今從增乞受過七日法。十五日羯磨。若僧時列僧忍聽。今與比丘某甲。受過七日。十五日羯磨白如是。此且舉白文羯磨例。准止可隨其綱網者。只可隨於律文受日四句。成白緣骨之綱教網也。
云問至失者。問意可知。答中雖增乞詞。大宗無失者。牒緣牒乞詞等。但是第二第四句。望羯磨宗骨無失。故羯磨疏云。有人定判依受破夏。今解不然。俱順教故。僧乞滅乞。各有所憑。大途規献在故不失(上是疏文)。云第四至十五日者者。第四人是法願律師。出文更不增加。今鈔准此用也。羯磨文如鈔(云云)。
准前著之者。謂准著十五日處。或一月日。一切[1]肴緣。准而著也。不得雙誦十五日者。今准此意。恐人不達律文。依文謹誦律本云。受過七日法。若十五日。若一月日出界外。今若受十五日。即不用著一月。或受一月法。即除却十五日。不得雙牒而誦也([A189]已上釋第二文段受日法附竟)。
大段第三料簡云。三料簡雜相者。都有三[2]家。此一段初依玄記。於第二受日法附中。就僧法受日中分三。初通明長緣。便斥古失。二今加法下。正出受法。三即此雜料簡之。羯磨受日。是時非之處。故云雜相也。或依淮南順正記。亦於受日中科為三。初牒。二釋。三雜料簡。若爾今此中大科三字配上。義科不著。[A190]已上兩家並是錯科。破鈔文殊。非雅當也。今依法寶云。准前文意[3]去。初中分五。即是第一大段安居正篇也。第二大段。即云一明受日。今此第三大段便云。三雜料簡。豈不應得前來。初二兩字。此盖是鈔主自科。後人心麤不達文旨耳。又此名為雜料簡者。謂料簡受日。與安居處。相圍涉故。須立此簡之。若云但料簡僧法受日。何以下文。更說安居依藍依界等別。思之。
釋中云若至開之者。熱極者。此約餘緣也。同緣者。同是半月一月等也。二人三人者。不得至四也。由如受戒。無緣一人為一番羯磨。有緣二人三人故開也。此亦如然依十誦許也。
云若至衣者。及餘小界者。還是攝僧大界。今望圍輪大界。得於小名。謂本依外大界要心安居。戒場小界不是本要云處。不得於中受也。
後結二界者。一是大界。二是戒場。即許受日。真非[A191]已下。鈔文自釋也。縱入場不破夏而離衣者。戒場本是我要心處。入中故不破夏。由中隔自然地故。是以離衣此亦據結攝衣界為言若不結衣界依藍護衣亦不離衣也。
云若本至之者。謂據初結夏時。本有大界。不許依藍。佛制依界故。有者不成者。有依藍安居。安居不成。受日不得者。謂藍中既是自然之地。但作七日之別法。秉羯磨受半月一月法。因然不得止得縮取於界者。一解云。從內縮至外本界小。既今更解了通結令大。二解云。從外縮至內。即須來界上。安居。不得依藍而住。謂界中受日三法。並通也。餘廣如疏者。首大疏者。彼敘二師立理。一[4]去安居必須依界不可依藍。以佛制定。故文云。雙單反界也。二師云。藍大界小但藍依不依戒故。文云。依某僧伽藍等。准斯二解。各報一邊。今鈔文。從急且敘初師儀。由是了。若據羯磨疏中。亦不定執。但寬處即依也。若藍寬界小依藍。即與第二師同。若界大藍小即令依界二文兼備至時[酉*夕]量。外難云。界小藍大依藍安。居今向界中請日得不。答得此是藍內。內界本是所要之地。入不破夏。受日何畏不成。故前文本依伽藍。後界二界。隨界受日。尚判得成。今藍內大界。豈可不得。更難。若爾藍界戒塲。亦合得下。答戒場雖在藍內。即非本要入中。破夏離衣失。依上法即不類後結也。上是儀決非文有之者。有人不會鈔意。乃云上是南山儀決者錯也。謂本師指前來文中云。由佛制依界。及縮於界相者。此是古師約儀决判也。下句斥云。非文有之。謂不是律文。有此說也。謂界本為攝僧不為安居。安居約人標心。何局於界。但寬處即護也。更有異說云。今師恐人疑云。我今依藍安居。不依界。或受半月一月之法。不可向他界上。便於自然藍內。秉羯磨受日。此受日不成。以文中釋云。佛制依界故。有向自然藍上。秉白二法。冥然不成受日。固冥不得。止得縮向界中受也。此但是制受日依界。非謂制安居依界。若准此解。違於疏文。昏迷鈔意也。思之。上解第十二篇竟。
○[5]第四約法對人辨事即自恣篇
大分為二。初牒名。二釋。初云自恣至附者。先辨來意。上篇一夏安居。九旬同住。恐有𠎝過。不自見知。故須自陳三業。恣僧糺舉。故安居後。有此篇來(玄記對此列緣起恐繁不緣也)。釋名者。自陳三法之詞。恣舉七聚之罪。摧黑業之宗主。成白法之樞鍵。欲使[1]知必改。省[A192]已增修。皎潔尸羅。凝清[2]海。法寶又釋。宗是宗主。要者要務。即行草差人等。是宗家之要務。篇等如常(云云)。注文來意釋名。如後具例。
次依篇釋中篇希總意者。云然至故也者。然九旬修道者。然者諸記中。多訓是也。鏡水大德。作相違意解也。謂夏[3]修䇿勵。身口無瑕。夏滿功圓。理合騰空而去。以顯成果位也。今令且修。未許隨方。却自云恐僧治罸。豈非相違。故云然也。九旬者數也。搜玄。旬歷也。支神有十二。子丑寅卯辰[A193]巳午未申酉戌亥。干神有[4]干甲乙丙丁戊[A194]己庚辛壬癸。以支十二歷干神十晝。名為一旬。一夏九遍歷之。故曰九旬也。大德不許此解。若云旬歷也。合作此巡字。今文中是由旬。旬假等字也。今准法寶解云。十日為旬也。如國家立一百二十司。每司給十日為旬。九之中勾當官事。中後歸舍勾當私事。脫又入司勾當官。若列第十日。即旬假一日。停諸事務歇泊也。今佛制比丘九十日結夏。故云九旬。加行䇿勵。故云修道也。精練身心者。警[(木*歹*木)/木]身口是練身。即戒學也。脩定習慧是精練心。即餘二學也。人多迷[A195]己等者。法律三昧經云。世人但見佗非多迷[A196]己過。故藉糺治。方得清淨。故云理宜仰憑等也。縱宣[A197]己罪恣僧舉過等者。謂自說三根恣他陳舉。內彰無私隱者。我既縱宣。即表不隱其罪故。外顯有瑕疵者。殊有損為瑕玉有頴(盧對反)疵。文云。大德長老哀慜故語我。即顯外有𠎝犯也。身口詑於佗人者。謂七支之過。全托五德糺舉也。所以但云身口不言心者。謂小乘不制心犯故。
不孤獨者。犯罪不除。不應僧法。棄在眾外。不入僧數名孤獨。今懺竟仍舊。名不孤獨也。又解犯罪不懺。當來入於惡趣。名孤獨。今悔除竟。免招惡道。即不孤也。若言調伏者。依法治罸名。若言依教不違。名調伏。自喜脫者。既洗條竟。七支皎潔自歡喜悅樂。知無有罪也。
云所以至自恣者。將同期[款-士+止]者。說文云期[款-士+止]者。是情欲也。期謂剋定也。[款-士+止]謂[款-士+止]會也。夏初情欲剋定聖會同住九旬立要等者。共立要期。九十日中修行。趣於上果超三界也。若逆相舉者。若初結夏後便互糺舉。即無心修道。反成怨仇。諍竟之本也。各隨方詣者。方所也。詣至也。障道過深者。尸羅不淨三昧。不顯犯吉羅罪。九十千歲。墜泥梨中也。
毗尼母下。證文可知。
云此至行者。非謂自恣為惡也。破昔愚也。昔人云夏中即須專志撿察。不得施為作惡。今夏竟即許放縱恣情造罪也。今師云。非謂自恣為惡。此雖相顯者。此自言恣舉之相狀。雖則分明。有此一類愚人。無知監述也。
云就中至行有如文云。初中分二。於前第一段中。更分二別。如下列也。
云前至恣者。若依國者。國四五六月前安居。人定百二十日住。取七月十五日自恣。中後二安。則不定也。不依閏至九十日自恣者。但數滿也。若間至自恣者。非前夏則是中後人也。若五月一日[A198]已前安居者。至閏七月一日得去。若五月二日[A199]已後。至後夏結。皆越閏月。過至八月二日等[A200]已後。數滿九十日自恣。
云二至中者。謂如前說戒篇。引四分外界鬪爭比丘來。佛令增減說戒。若知十四來十三說。若知十五日來十四日說。若[A201]已入界。當令入浴。比丘出界說。若不肯者。白僧言今不得說。待後十五日當說。不得過三度。應強和合說。今時自恣亦爾。唯改說戒為異。餘文並同。故指如彼也。向前日為減。待後月為增也。
云三至日者。准律自恣法中。云時有住處。眾多比丘結安居。精勤行道。得增上果。諸比丘作念。我曹今日自恣者。便須移往餘處。恐不得如是安樂。白佛。佛言若有住處。有如上事。應作自增益[5]因恣。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今不自恣。四月滿當自恣。白如是。謂初安居人。至八月半。是四月滿也。
云然至自恣者。准自恣犍度中。但云十四十五兩日自恣。急施衣中。有十六日。次第增中。亦明十六日也。所言急施衣者。律云。有王大臣。為僧作安居賞勞衣。夏竟擬施。有緣急遠行。預將施僧。諸比丘念云。夏未竟不敢受。以此白佛。佛問。夏有幾日在。答云十日。佛言有此緣者。自今日後。開前十日受。故云急施衣也。准此即是七月六得開受。若未是七月六日。便名過前受。犯提。鈔意云。既言自恣有十日在。故知十六日。是自恣日也。次第增者。大德云。准律有九重增文。搜玄云。十重如七月六日得衣。至十六日也。滿十日便合說淨。由迦提月。落開通中不犯。至八月十五日。方要說也。若七月七日得。越迦提。增得一日。即八月十六日方說。若八日乃至十五日衣得。越迦提月。增得九日。名次第增也。謂將後時非日。添前得衣。滿十日也。若有功德衣。過五月後。增亦如是。鈔引此者。次第既有十重增文。皆至十六日。云越迦提。數滿十日說淨。明知。十六日是自恣時也。增三文中。亦有三日。則十四五六也。上廣引律諸文。有三不同。未審的定何日是自恣時耶。鈔云。律安居竟。自恣三日之中。取十六日。是安居竟日也。外難曰。既云十六日是安居竟自恣。何故律文。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耶。鈔文牒上難詞了。下遂釋通云。此謂相依問罪。故制異日。謂尼要先來僧中自恣。後還尼中自恣。若先自恣。後入僧中。便成非法。反論尼作相依問罪之法。三日通用總得。不必要須十五日也。玄又釋云。反論作自恣法。三日通得。約其咸論。即取十四日。故云通用。今尅取十六日自恣為定。故律云。夏竟應自恣。受迦絺那衣。若十五日。受衣不得。但呼為非時衣耳。故取十六日。若尼來時。且暫停住。何必要須十五日也。若有難者。如文可知。
云二至足者。如文。
云二明至也者。即三人者。法寶云。即三類人也。不是單三人。謂初是五人[A202]已上。直至百千萬等。是一類人也。二四人[A203]已下。是一類也。三一人心念別是類。故云三人也。
云就至事者。就五人[A204]已上分四者。寶科為總標二種僧法章一也。五人是一。[A205]已上即六人。乃至百千人等分四者。即鈔列也(云云)。外難曰。鈔科云就五人[A206]已上分四者。[A207]已上是六人。乃至百千等。分四可爾。既五人自恣。差五德之法。與六人及百千人。行事秉法。條然不同。莫須除却五人。但就六人[A208]已上分四不。答法寶云。良有深致。謂五人自恣時。亦其此四門。與六人及百千人不別。但第二進不門中。差法之時。不得雙牒二人名入法。與六人等稍別。今[A209]但就五人。便分四科。前後三科並同。只有第二五德進不一科有異。向下[1]路略點出異處即得。若不作此科者。六人百千人。既分四門。其五人僧法。不可不具。雖則第二門稍異。下自明之。今但就五人[A210]已上分科。便收得兩種僧法。亦是巧用文勢。貴免周遮。略指相從。豈非鈔用。思之。
云初中至明者。要五人[A211]已上得白差者。謂反顯四人雖成僧。但作展轉對首法也。處床慢相不絕者。今在席地。以表位卑。顯身在罪。大德云。如以眾人有犯着白私褁帽子在席地。或雖有床。亦是傳脚下床。亦表我身有罪也。此亦如是。不得在[2]床者。謂床坐也。證上文故。不得在地者。謂不可便於地上坐也。下引五分布草而坐。即證上不得在地故。𦼁裎表敬。古順吉祥。著地表卑。合掌表心專一也。
乃至沙彌亦須赴堂者。鈔云。乃至則越却中間尼等。在別處行自恣者。鈔據有別處為言。若無別處待意。還來僧中。對僧自恣也。別法明者。指沙彌篇也。
云二五德至法者。初六人[A212]已上法者。齊六人[A213]已上。即百千人。五德進不。並皆不異也。後五人法者。即五德差法。與上不同故。此科出也。餘儀如下更述(云云)。
云初中至式者。如文。云初中至也者。一不愛者。謂於眾僧無別親愛等。二不恚者。謂於恐不嗔吹毛覓過等。三不怖者。前比丘有王臣之力勢。既有過罪。我心不怖於佗。亦須糺舉等。四不癡。謂解了羯磨如非等。五知自恣等者。知無難廣自恣。知有難用略法。又知善兩人即自恣。十三難體壞等。不合自恣等。律文又差知時。不以非時等者。此五鈔文自釋也。意令和合無爭者。釋上知時。不以非時也。謂舉過。若不知時。反生爭本也。有罪非謬者。釋上如實不以虗妄也。謂犯有三根名。如實三根不樂。故云非謬也。欲使前懺悔乃至外難者。彰釋上[3]和益不以損減也。故能勸喻等者。釋上柔耎不以麤[A214]獷也。勸喻即是耎言。刃之便是麤[A215]獷也。愍物與樂不欲非法者。釋上慈心不以嗔恚也。反此即是嗔恚也。[A216]已上五種。鈔自解之。不勞別釋也。不同古記(云云)。
四分文不了者。自恣法中。但言聽差受自恣人。不云二人。是一不了。羯磨詞中。但僧差比丘某甲。無差二人處。不着第二某甲字。是二不了也。十誦等者。十誦僧祗並云。差二人為佛。五分差二人。更差多人為法。[A217]已上三律。雖言二人及多人。儀由未了。且十誦差二人。為更互作法。祗亦同之。五分中差多人。且不言數。或差十人為五對。兩兩入法。若困互歇息。還差二人交替。如鈔注文辨也(並未了故)。三千威儀等者。鈔取此文。方為決了(云云)。
人人別差[1]別者。古來行事家。見四分中。單差一人。乃秉兩番羯磨。差先一人了。又差一人。故云人人別差也。未通諸部者。通者達也。未達十誦五分僧祗。一時差二人文也。若五人自恣。即要別差。若至六人[A218]已上。何須各各差。云但一番中。牒二人名字入法故。餘文可委。
云二至持者。欲詞如文。就中並須言自恣。今往往說。云清淨者非也。鈔更出文。本恐迷意。知之。此律開與不同他部者。為簡僧祗不開欲。彼云初令扶來。二恐增劇僧往彼作。若病多僧自出界作自恣也。搜玄云。[2]歡其文意。由是舉罪。必須現前。若制達心。恐叛其罪。故不開也。亦有通別如上者。若云自恣羯磨。即是通答。云差受自恣人。或云差五德羯磨。即是別答。至後五德行事。秉單白時。更須重和也。羯磨文如鈔(云云)。
出三至從之者。至上座前者。今時例向佛前。有人云。不得違鈔文。今亦可通之。未傷大理也。單白中羯磨文中加僧字。鈔文無僧字。不知成不。答有即是增。無即是減。有無並得。今時無識之者。見欠僧字。呵云不成。此是[*]歡事。乃同於法之輩也。不得通用後法者。意道。不得通用此和。秉於後之單白法也。直爾通和二法者。指上通答。並是自恣事。[A219]已後不要更和。此一度便通二羯磨法也。令秊少次第行之者。玄云。其草莫使五德行。應秊少行也。大德云。今多是五德自行。違文甚也。其五德和了。且在僧前。待秊少行草遍。五德始要白僧也。其秊少行草法。至上座前三人。亦須䠒跪等(云云)。注云僧皆依唱從之者。謂五德既白僧就草座。僧即一一依之。大德云。初行草時。受了且安坐具上。至此時。便將草安坐具下。合掌各說偈云。吉祥童子施耎草。如來受[A220]已成正覺。我等比丘効佛故。坐草自恣淨三業(出無量壽經上卷也)。玄記。於行草時。纔受了。便令說此偈。今時總如此。蓋是未達教文本意行事。無所表彰也。
云四至中者。新歲經者。玄云。別譯五紙。今且引增一經云。如來於講堂內。就草座[A221]已。告諸比丘。汝等各就草座。我欲受戒歲。無我咎犯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諸無對首者。時舍利弗。從坐而起白佛。諸比丘眾。[*]歡於如來無身口意過。所以爾者。世尊今日未度[3]者。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為盲者作眼。為迷者逕路。以此事緣。而無過咎[4]眾於人。亦無身口意犯也。次舍利弗白佛言。我向如來自陳三業。我無咎於如來及眾僧乎。佛言。汝今都無身口意犯。所以爾者。汝智慧無量。總持三昧。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成就。所作如法。未曾違理。如是五百比丘。各各受歲。亦復如是。今准此經意。[5]經佛及聲聞。聖人尚爾。豈况我輩凡夫。仿此規模。各令草坐也。
云次至也者。注文云。僧祗文者。彼文云。若二人作自恣者。一人受上座自恣。一人下座前立。上座說[A222]已。下座次說。如是展轉。但為四分文不了故。取祗文一坐一立也。問莫犯別眾不。答此別對五德一人。縱宣[A223]己罪。復是法差。坐立雖乖。無別眾也([A224]已上正義)。今有人云。鈔引僧祗差二人為法。顯四分不了之文。若行[6]時之時。並須䠒跪。不得一座立。若依此坐立者。即用他文他部事。是以今師注文簡濫。故云此僧祗文。若全取彼一坐立白。即合言僧祗云。其一五德至上座前等(云云)。既子注出密意不取也。今恐不然。制表不作變通。何局於注。審而思之。穿鑿太甚也。應加[7]提足之言。羯磨疏云。十律並差二人㝡上座者。作五德也。下座來至上座前。執足口言求聽。若是下座。不用乖儀式也。作法中。鈔加一心念字。律文及羯磨本中既無。所以加添者。鈔[8]唯僧祗。有一心念之語。意道。對五德別人。着一心念。亦有何損。其詞句文分五。一大德者。正告前人求聽說也。二眾僧今日自恣者。牒僧自恣時也。三我某甲亦自恣者。下應上法。縱陳過咎恣僧舉也。四若有見聞疑。乃至語我者。表有三根垂慈誨示也。五我若見罪。乃至牒者。成我自行念清淨也。三說者。表師囑之勤。非是濫托也。就第四句中。云大德長老者。古人云。出法之詞。不可雙牒。若大者。云大德。即除長老之言。若小者。云長老。即不用着大德。若盡牒二名。即是重也。今師不然。並須雙牒。故鈔義云。昔云召僧中大德者。為大德。小者為長老。今難之云。若爾上座呼誰為大德。㝡下座喚誰為長老。今云皆呼五德。行解具足名大德。秊德高遠為長老。談名有異。顯德亦殊。故不重呼。若爾何不先呼長老。答若無先呼。又疑云何不在後。今隨言穩便皆得。見論之中。約大小分者。且是一期之言。未為盡理。如經云。長老舍利弗等。以為良證(上依義鈔正文)。今行事時。亦有說此偈了問成不。又有人云。說詞了。五德答云可爾者。並非也。
隨身所安者。律云。時有病比丘。䠒跪合掌時久。病增劇白佛。佛言。聽病人隨身所安。不必預依上座䠒跪。待到坐位前說時。方要䠒也。注云准此等者。唯上文。約病曲開。今或無病比丘。即須依上座䠒跪。待至座前。說偈了復坐。故云訖也。有解。待一切了。總方可復坐。名為說者。此非解也。
即破十誦家法者。彼云。從上坐至下座說自恣竟。二五德自相向自恣。今祗不然。各至本位。相向自恣。即與四分。一一次第。從上座自恣。義勢相[1]開。必依十誦之文。即太緩故不取也。若眾僧說[A225]已。事訖文也。依次十誦可知。
云若至說者。舉得六聚者。鈔意。令先治。然後自恣。若舉四重有覆。與滅擯治。不覆與學悔治。第二篇有覆不覆。令發露竟自恣。三篇[A226]已下。皆懺了自恣。恐稽留法事。皆發露了自恣。別人舉者。[A227]已聽許治之。然後自恣也。舉根不了者。實犯夷言殘。或聞云疑。不能辨也。了即治謗罪。注云如眾網中者。彼云若明不成者。律云。若不舉不作憶念。不伏首罪。或無犯。犯不應懺。
罪[A228]已悔竟。不現前非法別眾。二十七非。並非法不成也。五德舉過等者。文相易解(云云)。
進不如四人中說者。彼云。若犯提[A229]已下罪。莫問自言舉來。並前懺[A230]已自恣。名之為進。若犯四人[A231]已上偷蘭乃至殘等。僧數既少。無治犯罸差。彼引十誦。白亭後待眾滿。如法治之。不得㝵自恣。名之為不。指同於彼。故云四人法中訖也。
云三尼請出過法者。標也。外難曰。鈔文於第二進不門。首開科云。初明六人[A232]已上法。次指。後辨五人法。適來既明六人[A233]已上五德進不之法竟。依科便合辨五人法。今此却標第三尼來請罪。可不違於前科耶。答若向六人五德行事進不門。後便明五人法者。况新學致迷。前文標云。就五人[A234]已上分四。今若於其內。復出五人。恐有斯親也。若爾前來分科。何不就僧法中分二。初明六人[A235]已上法。次辨五人法。豈不便耶。何得總標就五人[A236]已上分四。如此科之。答若合下作此分科。便有繁略之失。進退不可。只如就五人法中。若但出差法及五德行事法。更不述。第一門并第三門又太略。新學之人。將謂五人自恣。不具初一後二之三門。若於五人法中。更出前後三門者。前六人中[A237]已辨訖。今後重述。又是太繁。今但於六人[A238]已上法中時。總出却四門了。然後略辨。五人之法與六人。稍似異處。若初一後二同者。一如前文辨也。是以此中。不敘五人之時。為此深旨。不須同說戒。向尼有無者。玄云。謂戒時向誰。遣比丘尼等。此制令向擬差人往教使尼眾清淨。彼此有益。今之自恣。自是尼來請僧舉過。聖不制向來與不來。故不須也。
若尼來等者。此且據同光說也。量時早晚令尼還者。若日早即且待僧自恣竟。若日晚恐尼迴寺不得。即上座勅五德。且暫住待尼自恣。其二五德。且各歸本位。今時多見在僧前者非也。當命之者。請令人喚召尼入於僧中也。問召入後未說自恣前。更要和僧。今有人云不用者。不達意也。大德云。更須重和。謂前和自是為僧。今此為尼。豈不和也。僧普有舉罪義。一人不和。尚由不得。又如隔日尼來。說三事見聞疑。僧中亦須索欲問[2]聟不例解(云云)。外難。設有傳欲。欲詞中為復言自恣。為重清淨。大德云。但云清淨。此和為尼。[A239]但將清淨來。應前知為僧。即云自恣。乃至異日亦然。僧[A240]已自恣。不可重言也(思之)。此謂白日法者。即同日法也。
云今至示者。餘同前示者。如前云。大眾良久等(云云)。
云問至故者。問意云。躡前文不來者索欲等。此是尼說自恣。不是僧法無別眾。因何傳欲等。答文可知(云云)。故律云等。引證也。不得如廣自恣法。[A241]但禮拜等。不得說三事見聞疑。名為廣法。不同諸家釋云。僧既不滿。或不和。尼眾亦不得歸寺中。作尼自恣法。只但禮拜問訊等。此是錯解。思之。僧祇教誡中等者。祇云。明日尼來僧中。請教誡人。傳大僧中上座教勅。使尼歸本寺說。尼中有不來人。亦令傳欲。二彼俱是僧法。道理是齊。不可偏頗各別。但[1]唯此行用請。無疑請也。犯重罪者。十七殘中。獨行不許。望下篇為重。非謂波羅夷重也。
云四明略說雜行者。牒名也。云言至等者。八難餘緣如戒中者。指前[A242]已辨。是略緣也(云云)。
[2]者若至唱等者。僧多時熱迮狹等者。此餘緣開略也。竊語者。律中因六群竊語。疾疾語自恣。佛言非法。
雙頭者。二五德各對一人時說自恣。是非法也。十誦應從上座自恣等者。玄云。此是僧祇二十七卷文。鈔指十誦。是筆誤也。逆作次第者。謂記解云。從下至上顛倒為逆也。大德云。左轉作次第為逆也。如今時食堂中。東頭為上。今自恣時不然。緣自恣是出罪。與常途有別。如面南寺。門在大殿前架鋪設。即從殿中門東狹邊。為上座位。五德行事時即右遶。由如禮佛行道時。若依尋常排位。即是左轉。故云逆也。行行(胡郎反)置人如益食法者。諸記云。有人。十行人坐。一行著一五德自恣。如益食法也。大德云。此釋有二不了。既言如有十行人者。夫自恣出罪。羯磨疏。須兩向長鋪廗。眾僧面相向坐。中間一行廗。不坐人留。與五德行事。今若十行五行排坐。自是非法也。此一不了。又云一行著一五德者。且五德只有二人。何處有十人五德。且二不了。今准法寶云。行行置人者。由如食堂內坐人作十行。五行前行背後行。遽互背面坐也。如益食法者。二五德取自恣時。巡諸行內。如今時堂內。益食不殊也。超越者。不依次第。從第一人。越過取第三人等。總唱者。淮南云。如一行有三十人。行首一人說云。我比丘某甲等若干人亦自恣。餘二十九人。便不說偈也(此不成解)。今依玄記云。一切大德僧見聞疑自恣。准彼律文抄出也。等者。更等取餘非法事也。
云四分至直爾去者。不可閑緩者。前來雖有緣。難由緩。則可對五德略。今難既排門是急。故不可也。各各相對三說者。如一百人。作五十對。各各人別三說。文同前法。詞句之文。與前對五德說不別。難事轉近者。等作白再說。或更急作白一說。此有三單白。一三說。二再說。三一說。成三也。此並不對五德。法寶云。須知此三約三遍論。非謂一度。因恣一時。作此三白。迷意者多。不類前略者。謂不可比類先前來對五德略也。
四分六種略說者。初對五德有二。一再說。二一說。二一說鈔文。前來𨵗再說也。二不對五德略有四。一白僧對首三說。二白僧對首再說。三白僧對首一說。四不得說應直去。都成六略也。第六驚急直爾去者。寶云。據作自恣單白了說。但未說自恣。難便急至即入。此第六略數。若五德。未秉和僧單白前。難至。未成自恣。略法之數。但在增減中攝也。諸記中。但云難事驚急直去。便是第六略。並不約其單白前後者。莾鹵甚也。思之。
云二至如上者。律云。惡比丘作留難。而且入令浴。以同師善友疾疾出界等。結小界作之事時。希少用故。鈔指略也。
六人僧法如上者。謂六人直至百千人。總具此四門無異。亦是結文也。云次至法者。恐濫行故者。謂此五人僧法自恣。於前四門之中。前一後二即同。唯第二五德進不門差法。反行事法。與六人有異。恐人不曉。將謂六人等同。故此更辨。即前來第二門首開科云。二指後辨五人法。即是此人也。餘同前法者。第一僧集緣起。第三尼來請罪。第四雜法出諸相等。並與六人中同也。
云二四人至也者。四人[A243]已下對首法者。四人未成僧法。由是對首[A244]已下。即三人二人也。若犯四人[A245]已上偷蘭等者。謂一人犯罪。餘但三人。即懺不得。此唯十誦。四人為小眾。即中品蘭[A246]已上。無治罸義。若准四分。滅爭中小眾。通二三人。即中品蘭小罪懺亦得。今云四人[A247]已上者。即上品蘭也(此依玄解)。
但入偷蘭說中者。此謂犯其偷蘭罪。舉來至僧。未及治罸。因難驚起。名(去呼)入偷蘭說中。謂犯事[A248]已彰。教中說故也。乃至僧殘說中等者。謂越却夷罪。故云乃至也。以眾不足更無治義故也。不應礙自恣者。謂舉得重蘭僧殘等罪。僧數不滿。不得懺悔。且向停悔罪之事。既舉得罪了。眾人具知。類同發露。便得自恣也。四分說戒中等者。舉例[1]數通也。說戒發露竟。罪雖未悔。且得聞戒。自恣中舉罪雖未悔。亦得自恣。既俱是淨行等者。說戒防未起非。自恣妨[A249]已起罪。防過既同故。俱是淨行。又說恣俱是眾法。攝僧功齊。約界盡集。治罸功齊。有犯不得聞戒。有犯不得自恣等。[A250]已自恣准說戒用之。有何妨也。理須牒其所起等者。亦同說詞也。二人三人自恣。或舉得殘罪者。應云。二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僧殘。以眾不滿。未得治之。餘者清淨。此准說戒形勢也。不同說戒嘿妄隨罪結吉者。實不淨對他稱淨。是故妄語。前境有三。便結三墜。不同說戒嘿妄表淨。但得吉也。
云若至前者。不應(去呼)自恣者。玄云。重吉[A251]已上無人可對。即無悔義。獨自又不得發露故。不應自恣。約義如此。餘依前者。鈔意准前心念說戒中。彼文云。或云發露。或云待人者。僧祇云。若無客來作念。若得清淨比丘。此罪如法除也。念[A252]已心念心口言三說。布薩犍度。又引五百問論。合掌向四方僧發露。然後廣誦戒本。彼此俱是淨行眾法。攝治功齊。復應牒其犯。餘者清淨。然後心念口言。三說自恣故。
云三大明雜相者。數重問答。置是料簡。前文未盡之義。以決情故也(云云)。
問答中。初云問至僧者。問意可知答中通有治舉義者。此約僧法自恣。舉得夷罪即擯棄。若舉得殘罪有覆。即行覆藏六夜出罪等。乃至惡作惡說。皆得治之。加法容得具足數滿二十人。並得治之。此一向得具足也。若但有六七人出殘罪。不得棄重蘭。准十誦。須足八人。此即未足。故云容有也。即不定也。故別人雖有治舉攝治未盡者。若是提吉。即得治罸。若夷殘重蘭。人少不可懺治。未能得盡故。但云清淨。
二云問至也者。問意可知。答中先說戒後自恣者。彼云。若五人自恣。先誦木叉戒竟。次一人起。䠒跪合掌。請為說罪主。說見聞疑罪。請他不見。見聞疑也。引即五德之異名(准此論文久說戒也)。四分自恣即說戒者。律初緣中。自恣[A253]已說戒疲極。佛言不應自恣後更說戒。自恣即說戒也。外難。說戒為知戒相。防未起非。自恣淨身口。除[A254]已起罪。對治既異。云何言自恣即戒說耶。答[A255]已未[2]殊。雖意令清淨不別。
三云問至所明者。如前所明者。如上四人法中云。諸大德一心念。乃至清淨三說也。
四云問至還者。離衣者。謂前安居人。約迦提五利。今夏未盡。置衣出界。未入迦提。是離衣也。餘文易知。
五云問罪者。玄云。四分。此處安居受日往餘處。自恣亦得。祇中不爾。彼云。此處[3]禮安居。餘處自恣。越毗尼。若受日。若一月乃至後自恣應還。亦得越罪。若道有難畏失命者。於彼自恣無罪。
六云問至也者。玄云。此是中時僧得施物。不簡安居前後彼此之界。皆施通一化僧也。若僧現前物。一向不合。以時現前物。具四義也。一時定。同是七月十六日。二處定。局此界安居人。三人定。局現前同住前安居人。四法定。不須羯磨。直爾據數分之。故知後安居人。不合得此物也。為未來受者。律文以前安居人。夏滿遊人。因自恣時。便分房舍。後安居人未滿。亦得分不。佛知聽為未來故受。望身由是坐夏。不得輙受。今時分冬房。後安人。亦得為冬。分房時受望冬。名未來也。
七云問至之者。言不出唇。是私竊語。是非法不合。雖語疾合。人不解置。名非法也。阿難攝眾無法等者。此謂僧網中引意同。今但例前[4]左者。不解即是舉少。何得不教(云云)。
八云問至等者。謂戒中有前後安居人。不知前人。從後人從前義。約從多為之。如律中僧自恣竟。更有客來多者。更須自恣。以少從多。此亦爾也。
九云問至德者。母論等者。彼云。檀越請安居。安居竟比丘尼。為飲食故。不云檀越生厭倦。以此白佛。佛言。安居竟過一宿提僧吉。又五分尼單提中。受請安居竟不去。尼亦提。若不局夏中謾心。而請無犯。又寺中巖穴等處。一切無犯增一等。有證上安居竟。不去久住。在此心有過患。如文([A256]已上釋自恣正篇竟)。
次明功德衣法附中。云迦絺那衣法。先辨來意。由前安居進業夏坐有功自恣無𠎝美嚮遐有表裏清潔。感動物心。對此時中。分招福施聖開五利賞德。資功儒盡。亦云有功賞。故次辨也。次注文番名釋義。梵云迦絺那下。引了論番為堅實也。次釋堅實之義。能感多衣。衣無敗壞道。若受此衣。[5]便五利感其眾多。長衣不說淨。不犯罪。名無敗壞。若不受此衣畜。長過衣時。即犯捨故。名為敗壞也。難活者。論疏云。貧人資生短闕。取活為難故。能抽割少。物入此衣。功德甚勝也。如次須彌大衣聚施者。謂釋上難之處以。若富有之者。減少許施何難。但為貧人。雖減少財極難。以須彌之大施也。佛令作此衣時。偏就貧人乞求。此從所勸施物處彰名也。堅固者。不破義也。若爾與前堅實何別。答前云堅實。[1]唯能感多衣。衣無敗壞。則約衣無犯。今云堅固者。約戒無犯。以因衣受利而不犯五種之戒。故祇云。以因受衣。不破五戒。名堅固也。蔭覆者。以受此衣。能覆蔭於五利故。十誦中。詺此為蔭覆衣也。賞善罸惡者。鈔自解也。功德衣者。亦如前文釋(云云)。
云就至相者。如文云。初至攝閏者。四分安居竟。夏功德衣者。律緣中十五自恣竟。十六日。持糞掃衣。及持新衣。往見佛。道逢天雨疲極。以此白佛。佛因集僧告云。安居竟四事應作。謂自恣解界結界。受功德衣也。
前安居人。七月十六受者。簡濫也。文云。安居竟受衣。亦安居前後故。所以簡也。齊冬四月捨者。佛言不受衣。則一月受衣。既云齊冬四月。即十二月十五日也。如是乃至八月十五日日亦得受衣者。引為破古非也。古云。唯局七月十六日。[A257]已外不許。何以得知。故律云。即日來不經宿。謂七月十六日。即日得衣來便受。尚猶不許隔宿。豈得更開七日去[A258]已耶。今師云不然。從七月十六日[A259]已去。直至八月十五日[A260]已來。於此一月之中。日日開受也。法寶云。此言日日得受者。謂約容有而說。雖開一月。是受衣時。其衣只得一度受。非謂三十日。三十日得受也。古人却反難云。若言一月之內。開其受衣爭。奈律云。即日來不經宿耶。鈔文却牒他所執之文。故文云。即日來不經宿者。下句為古釋云。即謂得衣日即受。不得經宿。今師云。謂律約一月之中。隨於何日得衣來便受。不許經宿。非局七月十六[2]日。為即日也。古來不達文旨。致斯濫述。問何故律制。不許經宿耶。答玄記云。況成染觸。作法不成。由如淨地經宿。不得作處分法等。此亦約施僧了說。若未施經宿。不犯同他物淨也。此釋全非。不可將衣以例於食。食有觸染衣即不然。時人相承。多依此說。今依蜀云。具三義也。一恐有慢衣之過。二損比丘五利。三損施主五功德。是以隨日來時。便令受也。思之。
故十誦若月一日者。鈔文自注解云。猶是七月十六日也。此即黑月一日故。得衣即受。約當日說也。二日三日者。謂十七十八也。乃至八月十五日亦爾者。越却中間諸日。故云乃至。隨得衣日便受。故云亦然。此引文者。轉證前來三十日開衣也。
五分受有三十日捨亦三十日者。從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豈非受三十日。前安居人。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捨。若七月十七日受。至十一月十六捨。乃至八月十五日受。十二月十五日受。捨。問七月十六受本合。至十二月十五捨。何得云十一月十五日捨。鈔文答云。彼但得四月利。不同四分五月利。若依四分五月利。則至十二月半楷定。謂五分四月利。是以捨通後一月故。又五分。後安人亦得五利。四分不得。今此中但取他受有三十日。為破古人。不取他捨三十日。但因便引也。
毗尼母等者。亦證上文也。過是不得者。謂八月十五日去。即不合受[A261]已。落冬分故。捨中亦齊五月者。十二月十五日也。十六[A262]已去。任運自捨。中間轉降可以比者。謂極多是一百四十九日。極少一百二十日。中間降下即不定。或一百四十八七六五。共可以比類知也。不得攝閏者。謂開不重開也。
云二至成受者。衣體者。即此功德之體也。糞掃衣中。有二種。案律文。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故衣以新物揲作淨。[3]院以納作淨也。邪命者。四邪五邪等。是謟曲者。心貪財利。謟詐少欲。曲順人情等。是不以相得者。冬披暑服。夏著冬衣。悕望人得物之類。共激發者。於張人前說五人得物意圖張人亦得他。不捨墮者。[A263]己長物也。淨者應法者。簡上諸類[A264]已外。如法之名。淨乃應此衣體也。若過是條故者。玄云。此明衣相。前云五條十隔。且約下者為言。准得中二衣。七條大衣。皆得受作榐者(尼展反)。亦有展音也。五大色者。律文因六群。作五大色衣。佛言聽用袈裟色。即青黃亦白黑。名大色。青黑木蘭。名袈裟色。此云不正色也。若不割截者。是攝葉不許也。故爛壞者。大德但據尋常。多舉爛壞。破衣是也。覆死人衣者。鈔自釋云。到塚取來者。大德據西土說。彼云人死並無。材襯。但和床移往尸陀林中。或與鵶鳥。或土埋等。去時所將衣服。蓋覆屍上。纔到塚所。不除却迴來。即施與比丘。俗家忌諱。不更收也。[A265]已上正解竟。若依搜玄。將故爛壞及覆死人衣。却作一收解。謂此衣覆死人。多時爛壞故。到塚取者。約改葬換尸上衣。取來施比丘。引非解也。必若爛壞。約改卜之衣。亦不堪施比丘也。又此十誦。[A266]但據西天以論。彼方亦無改葬之事。思之。外難曰。既云覆死人衣不得作者。何故前文糞掃衣。許得為如法衣體。可引注文。通云。四分糞掃衣等(云云)。前四分糞掃。約道途中。人棄不用之者。比丘收得後。十誦。據[1]勇蓋尸者。即不可也。是以注文。為簡斯濫故。及[*]勇受作迦絺那者。謂去舉曾作了。今更重作不得。若揲葉衣得成者。釋疑故來也。前文云[2]不割截不得。恐人疑云。揲葉衣亦不得。故簡出也。此衣連條。但揲葉作隔也。
及故衣不成者。下至一經身著。名故衣也。如不揲坐具戒云。下至一經身坐。即名為故。不要揲也。急施衣者。若本受時。擬後作功德衣者。即不得。今文中得者。約他受時。本無心故。後見無即將作功德衣成受也。時衣者。即夏末有人。施坐夏僧衣也。亦約初受時無心者。得有心不合。未曾受用三衣者。祇中據雖作了。未加法受持。或至此日見別無衣得作。反顯前文。死比丘三衣。是[A267]己受用了。一向不合也。若貪利養故捨者。謂約比丘見。今秊無俗人施功德衣。我便不得五利。今自捨[A268]己衣。與僧受作。據理比丘施衣。即是施主合得成受。今云不成者。約為利邊不合也。五事皆不成者。五事即五利。皆者也。俱一例不成也。反上成者。無心貪利。即許成受也。善見七眾衣成受證上文比丘施衣。便是於主不為利。總得不局白衣施主也。隨受一二者。意[3]通三衣並得受作功德衣。不必如十誦。要須是僧伽梨。下三衣不得四分編者(必綿反又步殄反)。線次第織遶邊也。鈎細即面前背上䩙細條也。不著此不成也。
云三至人者。簡人者。簡擇受衣人。簡選持衣人也。
云四至不成者。注云與欲人者。此人既在私房。即非僧前。不合得五利也。有難者。十三難人不合受。下十誦中學沙彌。尚乃不得。例此可知也。無僧伽梨者。律緣中本為大衣重故。令受功德衣。獲五利。今既無大衣。不合下二衣。闕不妨問。既開正大衣。今將下二衣。當大衣處。得成受衣。不玄記云。律無明決然衣通正從理文合得。復有解云。從衣當正衣。受戒尚開。今亦例此也。今云。不得律開下二衣。替處且免一期闕衣。壞威儀之失。[A269]已是一重開。不可更開也。如有閏受日。但得一月。不可更含閏受。亦是開不重開。可不例解(思之)。彼在界外住者。前在界內。與欲上乃不成。況今身在界外。固宜不可。
若住處有四比丘等者。外難曰。沙彌始受戒。成新戒比丘。未解羯磨是非。何得足數受衣獲五利等。法寶。約舊比丘解法人教伊。但齋久而[A270]已即得也。一比丘四沙彌者。外難曰。夏初由是沙彌。夏內方始受戒。何故得於五利。可引注文。答云。以沙彌等(云云)。若住處等者。據此五人。並不解法。得請外界人來為受。但外人不合得利也。
十誦諸異界僧等者。須知此文大意。謂前來許外界僧。為此界比丘。秉法足數受衣。唯自[A271]己不合五利。以異界者不得。今未審還許異處。僧同受此利不。所以鈔引此文。亦有許之道理也。[4]唯十誦云。波離問佛。諸比丘安居竟。眾多僧坊。共諸一界受衣受[A272]已。一切比丘。名捨衣不。答隨捨者。捨不捨者。依准此約後解界時。若本要心捨者。即解界時失五利。若不要心捨者。雖解界。不出五利依利。若依法寶。約持衣人[5]數。若衣持衣人在界內。不離宿眾僧。即不失五利。故云依利。若離衣宿眾僧。犯僧殘[A273]已下等。如文。
云二至不須許之者。持衣人者。五德也。守衣亦然。呼召別知。得受不得受了了分明者。破安人。不安人。後安人。無大衣人。犯殘等人。不得受。反上成受也。
應受一衣者。謂約一施主衣也。[6]詞一施主或三衣來作功德。為簡取大衣。為下二衣亦得作。答十誦。唯是僧伽梨。下二不許受。令依四分。並得不局大衣也。餘同輕物者。玄云。此據功德。是時中得故。輕重兩屬也。重物入常住者。淮南記云。引約施主多裝。及價直衣。即受持錢。物入常住。如無衣總是錢。即將錢買絹帛。作衣受之。[A274]已外剩錢入常住。此是時中施故。若七月十五日。但名非時得施。不合分輕重。縱有金銀錢等。亦須易取輕物。羯磨分之。若羯磨分重物。即是䟦闍妄法也。玄記。又進退數。由施主衣。若言施此界。前安居人。即名時中現前。不用羯磨。四義定故。一時。二處。三人。四法。如前[A275]已述也(云云)。若言通施一切安居人。不同前後者。即名時中僧得故。須羯磨限約。輕重兩分等。斷章同此說。相疏不作羯磨者非也。若施主言持三衣作者。寶云。謂施主作得三衣來。意中欲得總作功德衣。即合須縫著同一衣之相也。更有淮南東陽釋。非正不述也。盡與持衣人者。謂三衣盡與五德。謂施主本意。將三衣作功德。隨施人意。不可違越。今既受利曰足。此衣即與持衣人。准羯磨疏中。持衣人並不得五利。故將此賞之。淮南云。但不得離衣。餘四總得者。錯釋也。羯磨迦絺那衣與衣壞者。此約持衣人不受。即與眾僧之中。僧伽梨破壞之人。若眾中多人衣壞。即如鈔文分別(云云)。如此分明說衣處去有人不達妄釋云。鈔文不明功德衣。去處[A276]已後。但作非時僧得物分之等。
初安居時欲受迦絺那者。此約持衣人。於初結夏時。自僧我情願守衣。不受五利。僧須觀察如法。即許反上為非。不許持也。
云四至法者。開二章也。如文。云四至出者。
不得說道德作難留者。謂不得云。彼大德。是三藏郢匠。莫喚他為作留住。不許佗去喚。故名難也。若自述道德。便是自代理。不合一萬六千等者。彼論云。法師云何以於迦絺那衣。如是慇勤。為佛處讚故。往昔有佛。名蓮華如來。有聲聞弟子。名須闍多。作迦絺那未成。蓮花如來一萬六千比丘圍繞。共作此衣故。所為所重也。
云二至上者。如是五綴。恐有解散故。合四攝五綴也。玄云。若五衣六衣總受者。並須橫攝相連合五綴之。若留置不受此衣。則不生五利。不名功德。但名時中僧得。若不便分。入於非時。亦須作非時僧得。若但作現前分者。終不達教也。
云二至上者。如文。云二至磨者。大德云。受衣之時。鋪陳坐位。與自恣時不同。若自恣即五德右遶。如殿前架。即中門東狹。作上坐位。今受衣五德行衣是左遶取殿中門西狹。鋪上座位也。所以爾者。若依右遶。則行衣不便。亦無別理。此事最要。故須委之。
云上至之者。上座白言等者。單白文鈔如(云云)。
注云某甲能持者。約五德也。應作羯磨等者。差人白二如文(云云)。問如自恣。先白二差五德。秉單白和僧。今此受衣。何故單白先和。後方白二差遣。答自恣是制作故。前差後白受衣是開聽。有人不受。且無過咎。今未審受衣。為後不受。是以先和後差五德也。云大至持者。付衣之法也。於此住處持者。戒疏云。為彰此人。不得衣利為重。此衣羯磨付彼也。餘如文(云云)。
云彼至竟者。當受今受[A277]已受三說者。准功德衣法中。波離問佛。為以過去三句。未來三句。為現在三句。受功德衣。佛語波離。為滿足語。故說九句。以不以過去三句受。功德衣。亦不以未來三句受。但以現在三句受也。所以爾者。過去[A278]已滅。未來未至。是以為現在受。功德衣。上云當受是未來。次云今受是現在。[A279]已後云[A280]已受是過去。其受者[A281]已善受者。相疏云。此約眾僧受領。為彰持衣。故云[A282]已善受。此中功德屬我者。五利稱為功德。美嚮外彰。故曰名稱。利不在他。故云屬我。答爾者。持衣人發言許順也。受功德衣竟者。事畢端恭。告竟而退。即禮散也(云云)。
云五至相者。牒章也。捨者出也。多種不同。故云雜相。
云四至也者。齊冬四月竟者。十二月十五也。又廣明要心失捨者。玄云。准揵度中。有八因緣。捨功德衣。一去。二竟。三不竟。四失。五望斷。六聞。七出界。八共出。前六是要心。後二作法捨。所言要心者。據初受衣時。約人心久近。故曰要心。失此衣利。故名為捨。一去者。謂本受衣時。要心云。我若住此。即受利。若去即捨功德衣。今遂本心去時。即捨也。二竟者。謂受衣時作念。我作下二衣竟。當捨功德衣。今作下二衣既了。[A283]已遂本心故捨。三不竟者。謂此人留下二衣財置界內。後時出界要心云。我若不作衣。亦不更還所留衣處。既至界外。內心思惟。我亦不能作衣。妨修道業。既絕心不作。即不還來本處。故云不竟捨。四失者。謂彼受衣時。要心云。我為作衣故。受作功德衣。我若失下二衣。即捨功德衣。今遂本要。故名失捨。五望斷者。彼受衣時。要心云。至前家求衣。若不得。至後家求。今至前家不得。後無後家可續放失。六聞者。謂彼受衣[A284]已要心。出界外作衣。若聞眾僧。作捨衣時。我亦捨衣。後聞僧捨。遂本要心。故云聞失。七出界者。彼受衣[A285]已出界外作衣。聞僧在界內。和合出衣。彼在界外。冥然不知。亦失衣也。或有釋云。知即失。不知不失。無此理也。八作法共出者。共和合捨也。過時不捨犯吉。
僧祇多種者。彼律有要心捨。乃至作法捨等。至臈月等者。明過時任運自捨。八種十種者。五分有八。十誦亦有八事捨。了論有八。大同四分。祇有十。大同小異。非急不明也。
云次至說者。五利通塞者。有多通塞。若約戒辨者。五條戒開是通。餘戒不開是塞。若據此解。猶是各就一邊說也。若約時者。一解云。有衣五月是通。無衣一月是塞。大德不許此解。脫令云有衣五月得受利為通。五月[A286]已外不得為塞。無衣一月為通。[A287]已外不得是塞也。若約人辨者。大德云。受衣人得五利是通。持衣人不得為塞。有云。後安不安破安等人不得利是塞。非也。法寶又云。眾僧得五利。不得衣是通。持衣得衣不得利。玄記中。不解通塞義。亦成不了。思之是塞。准此。亦是據一邊說。今不依之。次注文釋五利者。審長財者。若尋常十日內說淨不說。至十一日。地了時犯。今受衣竟。一百五十日內。開不說也。二離衣者。但離僧伽梨。下二衣不得。約緣如此。三背請者。或背前向後。背後向前皆許。四別眾者。四人主同一處而食。別他不同。亦得無犯。五前食後食至他家者。亦開不白輙往並得。各如前隨相者。畜長離衣如三十中。餘三戒九十中辨也。其畜長十二月十五一時說淨者。此約七月十六日。及[A288]已後得衣。至十二月十五日。總須便說。不得更待明日也。不同急施衣。次第增至後二十日。[1]恣有此迷。故此明示也(相疏更近十日取急施衣例不達教也。縱依例亦[A289]但九日況不可也)。餘有時非時相攝者。謂若有功德衣。從七月半後。至冬末來。皆名時。七月十六日。向前十二日半[A290]已後。皆號非時。云相接者。時自𧙕時功德衣。接迦提月。有三義故。一同是時位。二俱得五利。三本末相因。迦提為本。功德衣是末也。相因者。因開一月不足。更添四月。共成五月。非時自攝非時。亦具五義。一同非時位。二同防長罪。三本末相因。十月是本。一月一末也。相因者。因開十日。不足更添二十日。共成一月。並以長收短。故得相攝。因便更明不相攝。迦提一月。不攝十日衣。亦有三義。一時非時別。二寬狹別。三本末相因。便十日亦具三義。如上寬狹者。迦提寬。十日唯開一長是狹。並如隨相者。指下三十捨墮急施衣中明也。或有鈔本。後引思益經文等者。大德云。此是後代留流妄加。不可解釋。若有者。請除也([A291]已上法附竟)。[A292]已上有二不同。總是釋第四約法就人辦事自恣篇竟。上來有四等收科(云云)。
[2]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八
吳越國天長寺長講律臨壇崇福普濟戒光大德賜紫志貞寫此一部焉丁巳三月
校注
[0182002] 會本疏卷上四之一 [0182003] 數疑釋 [0182004] 食鈔作含 [0182005] 我一作戒 [0182006] 塞下疑脫戒字 [0183001] 上疑士下同 [0183002] 煩下疑脫惱字 [0184001] 俗鈔作浴 [0184002] 有一作者 [0185001] 背上一有無字 [0185002] 都下一有合字 [0186001] 六友疑突 [0186002] 起上一有緣字 [0186003] 說字疑剩 [0186004] 即疑耶 [0186005] 唯疑准 [0186006] 北一作此下同 [0186007] 火疑大 [0187001] 指一作相 [0187002] 法一作法 [0187003] 背疑皆 [0187004] 而疑無 [0187005] 死疑無 [0187006] 唯疑准 [0188001] 問疑間 [0188002] 九疑是 [0188003] 讀疑請 [0188004] 加一作如 [0188005] 一字疑剩次同 [0188006] *無疑天(*印ノ字ハ本文ト異ナル。[○@編]) [0188007] 孤應作狐 [0188008] 士疑七 [0189001] 儀疑義 [0189002] 但上一有若字 [0189003] 經鈔作徑 [0189004] 康字疑剩 [0189005] 來疑未 [0189006] 別疑到 [0189007] 列疑到 [0189008] 告疑吉 [0190001] 日一作生 [0190002] 非非疑人 [0190003] 也疑色 [0190004] 總疑惱 [0190005] 上疑止 [0190006] 土疑七 [0190007] 後疑緩 [0190008] 情鈔作時 [0190009] 類一作頸 [0190010] 略下疑脫取字 [0191001] 釋一作數 [0192001] 二鈔作次 [0192002] 內疑問 [0192003] 會本疏卷上四之二 [0193001] 障一作𧫱 [0193002] 牧一作放 [0193003] 即鈔作則 [0193004] 偈疑獨 [0193005] 此字疑剩 [0194001] 准鈔作唯 [0195001] 貴一作賞 [0195002] 兩疑雨 [0196001] 靈一作虛 [0197001] 今字疑剩 [0197002] 改一作段字 [0198001] 未字疑剩 [0198002] □疑後 [0198003] 冤疑寬 [0198004] 亦下疑脫二字 [0199001] 持一作待 [0199002] 顯疑頭 [0200001] 欲下疑脫移去二字 [0200002] 者疑看 [0200003] 入疑人 [0200004] 生字疑剩 [0200005] 云疑去 [0201001] 忝疑參 [0201002] 列疑別 [0201003] 拭字未詳 [0202001] 居字疑剩 [0202002] 門字疑剩 [0202003] 例一作列 [0202004] 刃疑又 [0202005] 七上一有受字 [0203001] 𧭗鈔作濫下同 [0204001] 如下一有受字 [0204002] 論下一有疏字 [0204003] 證一作訖 [0204004] 界下一有外字 [0204005] 云一作去 [0204006] 二鈔作止 [0204007] 一日二日一作二日一日 [0205001] 有上一有設字 [0205002] 加上一有至字 [0205003] 教上一有可字 [0205004] 一無僧字 [0205005] 向一作白 [0205006] 日疑曰 [0206001] 肴疑有 [0206002] 家下一有科字 [0206003] 去疑云 [0206004] 去疑云 [0206005] 會本疏卷上四之三 [0207001] 知下一有過字 [0207002] 海上疑脫佛字 [0207003] 修下一有道字 [0207004] 干疑十 [0207005] 因疑自 [0208001] 路字疑剩 [0208002] 床鈔作座 [0208003] 和疑利 [0209001] 別字疑剩 [0209002] 歡疑觀下同 [0209003] 者下疑脫度字 [0209004] 眾於疑倒 [0209005] 經字疑剩 [0209006] 時疑事 [0209007] 提疑捉 [0209008] 唯疑准 [0210001] 開疑關 [0210002] 聟疑和耳 [0211001] 唯疑准 [0211002] 者疑云 [0212001] 數疑釋 [0212002] 殊雖疑倒 [0212003] 禮字疑剩 [0212004] 左字不消 [0212005] 便下一有得字 [0213001] 唯一作准 [0213002] 一無日字 [0213003] 院疑浣 [0214001] 勇疑曾下同 [0214002] 一無不字 [0214003] 通一作道 [0214004] 唯疑准 [0214005] 數一作釋下同 [0214006] 詞疑問 [0216001] 恣疑恐 [0216002] 插入尾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3 冊 No. 737 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