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七上(從僧綱篇畢師資篇)
今當所為事中。都有篇六。初三約人。次一約法。次一約界對人。後一約法就人。今且約人中。僧綱法大分二。初牒名。二釋初云僧至七者。先來意。上篇所明。結界托處[A2]已知。然約人秉御之功。必須眾生。眾生處斷憑教。以明前所未論故。次列也。釋名者。僧者遵法之人。綱者御僧之法。唯持宗要。故曰大綱。能調難調。如惡馬之轡。能伏難伏類。狂夢之釣。控彼膚生。安茲妙眾。欲所百川同會一味。齊均斷惑業之三根。漸真常之四德。篇者章品之名。第七如常說也(云云)。若准搜玄。將七九法為大綱。似局今依鏡水大德取。此篇所列五門。為大綱攝義盡也。思之。
釋文初總意中。云一至日者。一方者一別住也。立法者依教立制。由君子千里同風曰通也。處眾等者。處者居也。斷謂斷割。量為裁量。非經論之所能故。曰必憑律教令遠域異邦翹心有所者。邊壃謂之遠域。隣郡為之異邦。舉意仰於此方。故曰翹心有所。界中行者安神進業者。不憂非法之科罸。遂獲安神。三學曰新名為進業。若斯等者。如風之靡草。無令不行。既行等者。若繩墨之治邪。無人違逆止。則勸行下則令奉。豈止等者。謂更有多益。可止如斯故。云豈上。安神進律行。嚴凝是僧徒清肅之㒵也。不行鄙俗罰錢伽禁之制。名為息俗。唯憑律教故曰歸真。方能扶蔬等者。方則也。則更能開敷覺意之華。乃是扶疎道樹。此是增於定學也。光揚慧日者。掃蕩心中煩惱慧日。自然光揚。此則斷惑之原。增慧學。
云若法至亂者。謂習俗生常師心制法是。法出恒情言。不開於典教。故無據也。鄙俗者。愛財[1]貧著也。今有過者。罰物即是同此鄙惡凡俗。或更有犯。即枷杖之類。即是重庶也。能施等者。所立條制之人。既出常情。不依典據。本分成非。所被等者。有犯被罸物者。心意不甘致有諍起。豈非喧亂攝也。云故至法者。引證也。是律增三文也。律文都有四句。第一句云若比丘舉非法人也。第二句云非制而制說邪乖正也。第三句云是制便斷彰邪礙正。第四句如是以下(云云)。喻似鑽鉾離手必至於地。此人亦然。必墮地獄如箭之速。鈔文除却若比丘字。但引下三句也。三千威儀等者。謂無知法之人。恐愚藂無益。如俗中云不與愚者。同生亦恐不長益也。故知[A3]已下。今師戒勸。印定上語云故知也。前來引法也。恒情不依教典之人。不可同住。須[2]是遵於聖法之者。
云今至前來明者。刪古人罸錢及[叔-又+ ]枷禁之制。此制實為惡也。取大集十輪。補其闕少之遺漏。使制與教相應者。法寶云。今立制限與律教相應。如下五門立制皆引聖言。即之不違於教義。共時如並令者。文中立義與時相合。如下俗人求食應問能齊與食不能者。示語因果。勿使怨[3]增。是義與時合也。若准玄記。作廣略二釋。未免繁亂。思之故。律云等者證也。五百結集文非制。如罸錢等。今既刪除即不制之。是制者。七九等法。今即行之。不損佛法。是久住義。若出病患者。倒說四事等是。明損減者。俗人不信。退他淨心。奪眾生眼。斷三寶種等是。如下五門中說之。
云就至相者。開章列科也。
云初中分二者。且於第一門分二。初後制為二也。
云且明化教者。對下制教未說。故云且也。教通道俗者。教謂化教。能詮之文。出家人為道。王臣為俗。
云大集至滅者。彼經佛問頻婆娑羅王言。若未來世有我弟子。饒財多寶有大勢力。所言財者有二。一內財。謂眾生數。二外財。謂非眾生數。金帛等是。力者。王所親愛一切大眾。不敢殯棄。如是等人。汝等當治剎利婆羅門毗舍首陀。若不治者。如是四性即為斷。我三寶種性。能滅法炬。破壞法船。奪眾生眼。譬如一人奪一切眼。是罪多不甚多。世尊不可稱計。佛言若有四姓。有大勢力。見我法滅。捨不守護。亦復如是。雖無量世修戒施慧。則為戒失。乃至王聞是語。非泣嗚咽收淚而言。我值如來猶故。不能紹三寶種。如是諸王長夜。常行於三惡道時。王發願護持。佛言若能建立此事。即為供養三世諸佛。功德無量。如護法品說。又云者。如是此經。一月兩月者。約時辨也。過此非法。一國乃至四國者。約處辨也。過此非法。有佛法處者約法也。若無佛法處。轉增放恣故。餘文可委。
云十輪至處者。鈍根不肯游方學問故。勸料理等即是福罸也。
云若至眾生者。心悔者。既作惡[A4]已。令生悔過之心。讁罸者。讁者字林云責也。罸者廣雅云折伏也。心所趣向者。佛知此人。應以此呵責之緣。得改惡。從善今為利故。乃說此事而調伏之。
云若至分者。此諸比丘[A5]但護持戒。而於王制或可有違兼是少聞。蹤有問難不能通釋。如是等人不得讁罰。除其多聞及持戒者。玄云。多聞兼持戒非此所明故云除也。即反顯上但持戒非多聞(此義為正不可亂釋)。亦有對此四句簡之。一多聞復持戒。非此所說。二持戒不多聞。亦一向不許讁罸。三多聞不持戒。道眾得罸。四無聞又破戒。通道俗治罸。天龍八部者。天龍夜叉乃至摩睺羅伽等為八也。珍寶伏藏者。謂涅槃之果。隱而不明。稱伏藏之。又三乘等總是伏藏。今此能示之。十種勝想等者。一諸眾生見依我出家。應作佛想。二當起施心。三見破戒者。作持戒想。四見懈怠者。作精進想。五嗔恚者。作忍辱想。六見散亂者。作禪定想。七見愚癡者。作智慧想。八見諂曲者。作質直者想。九見麤[A6]獷者。作柔耎想。十見慳貪者。作布施想。今文中略初二也。意道前人。雖然破戒能示伏藏。與佛不異故。令作佛想。乃至雖慳貪能示伏藏。[A7]但作布施想。中間八句總如此也。當共耎語乃至禮足者。前人雖破戒不得麤[A8]獷呵毀。亦須柔耎言語及敬奉禮拜。後生豪貴。得入涅槃者。近得豪貴遠得涅槃。是以等者。謂上破戒人。雖違佛戒。然初受戒之時。依佛語持戒。莫非是佛弟子。是故不聽俗人治之。況復小小輕犯。牛黃者。牛角中黃也。大德云。此須是黃牛羣中。或三五百中。稀遇一頭有黃未必盡有若取時。如何得知彼之有無。須待明月夜者。若有者便即弄黃從恐上出。或從角內出。待彼正弄時。人遂潛伏牛邊。不得令覺候。黃正出角上時。忽起身柏手驚之。其黃便落地。因而獲之。其牛過三五日必死。牛雖死黃堪合藥石。香者獸臍中出也。今呼為麝香等。燒香者。香體雖遇氣且能薰一切物。眼藥者。經云喻如估客入於大海斷無量眾生之命。挑出眼目持阿摩那菓。禱節和合成其寶藥。若有眾生生盲無目。以藥塗之病得除愈。其眼明淨。如膽蔔華。無量眾生雖死。而能治服也。破戒比丘[A9]已下。抄引經文。法合可知(云云)。
云優至中者。十種非法得大罪者。一僧不和合。於國王前而呵。是名非法。下向並准此作。二於婆羅門中。三於王眷屬大臣前。四白衣中。五婦女小兒中。六僧淨人前。七比丘尼中。八本怨嫌人前。九以嗔心而相譏呵。十即具非法不應譏呵。此中十句。鈔闕第二第九第十。所以闕者。謂此無婆羅門。九嗔恚者。是總相。謂皆為有嗔心故。是以於此十種人前呵。第十具非法不應呵。鈔意云。亦是總相。便開婦女小兒及本怨嫌為十也。小兒是未有所知人也。本怨嫌人是前犯過。比丘本來怨嫌者。餘文易知。不具一一解也。
云涅槃至也者。文有三意。初明惡行報以七法。二顯持得益。三讚毀能治損益。為欲示諸行惡行者有果報者。謂明以化意現在作惡為因果約七法。治報以現在治罸息將來大怖即是施無畏。若善比丘等者。若不治罸。令此比丘增長惡法。餘人相効而煞法身慧命。損減佛法。由置不治之人。今顯此人是佛法怨也。若能驅遣[A10]已下。名如法真是佛子可知。
云二至者者。就律教明也。
云僧至等者。上品者。大法佛法中人有三品。即上中下也。上品者。專精不犯。如草海珠之類。如輪王寶馬一日之中。周四天下。不勞加罸。中品者。犯[A11]已能悔。如好良馬覩鞭影。而依道亦不必加罸。下品者。無慚無愧。犯而不改。自非治罸何可息耶。如彼遲驢不加痛杖。無由依路。今抄取後二。將中為上。不取上者。既無有犯。何必更論所以除也。見彰者。取教為彰。覩教能改也。
云此至矣者。心未悛(音詮)革者。兩字並訓改也。
云今至法者。此改有三意。初標用教意。二四分下引教解。三必具下結。兩種五德者。不愛不悉不怖不痴知舉罪。是初五德。次又知時不以非時。如實不以虗妄。利益不以損減。柔耎不以麤[A12]獷。慈心不以嗔恚。此是三五德也。引二五中前五。通一切遮法。鈔引律文正是也。鈔略律廣故。云具如律本等。餘文易會不解。
云今明治法。謂治罸之法。七種至也者。此列名中有九。釋中更加減殯。治開為十。標中既云治法也。七種九種未審。七九名字是何。下文自釋云。言七種者等(云云)。
云言至治者。羯磨疏云。戒見命三理。須順奉。今乃倒說。塵坌僧倫故。呵令從教。今律文初緣即約。智慧盧䤈那二人。共相鬪爭。口如刀劒。僧以苦言。切勒故云呵責。
云言至之者。此明呵責之過。總取四分五分僧祇等。令呵責過者。總來此一處明云。
云若至種者。僧比丘前者。玄云。僧謂四人[A13]已上。比丘據三二一人也。四事者。戒見威儀邪命也。倒說者。犯言不犯(云云)。言犯邪言正正言邪也。前三聚者。夷殘等。六十二見者。謂文云破見。將謂破六十二見故。不然也。謂起六十二見。被破一正見。聞六十二如何配之。經論及天台宗解判。各各不同。今不脩緣。且准南山羯磨疏。約五蘊說。如色蘊為頭。作四句一也。色為窟宅。受居其中。二色為窟宅。想居其中。三色為窟宅。行居其中。四色為窟宅。識居其中。次將受想行識互為頭。各為四句。四五二十。次配三世。過去二十。未來現在亦爾。都成六十。更并本斷常二見。豈非六十二耶。下四聚者。波逸提。提捨尼。惡作。惡說也。易餘亦知云五至凶者。論問曰何等是五邪命。答文如鈔論中。一一有為利養字。抄存略也。詐現異相冬著生夏著熟有好著破等。說[A14]己功德者。自云我是頭陀上行。我念經行道。不曾睡眠等。現威者。呵咜小師童子之類。圖云此人有威德也。激動令施者。激發攪動。向張人前。說云王某甲。昨日得物。與我意在。張人効王人。亦得物強。占他吉凶者。若據理。沙門不合占吉凶。羅漢射事尚不著。或為旁行。佛法亦通故。經云工巧諸枝藝。方饒益眾生等。今若不為利前人。殷重求應不犯。文中既云強占相。即據他人不請。白聞前人甲子之類。作求利之端由也。
云言四至也者。通使四方求衣食者。客與人勾當事。或將官人書題。往外處乞求等。總是方邪也。星象盈虗之事者。風雲氣[攸-ㄆ+又]雷電等。便言今年豐熟飢饉軍兵疾病等。總是仰邪也。種殖者。下子曰種移栽曰殖。草木殖土而生根等。是下邪也小小呪術者。唾腫治顛狂等殖等是。四維攝四維。乃是不正義也。此智論解者。彼第三卷云。比丘名為乞士。謂清淨活命。乞求自濟。號乞士也。是時身子入城。乞食得[A15]已。向壁坐食時。有梵志女名曰淨目。來見身子食次。彼問曰。沙門汝食邪。身子云。我食。梵志女云。莫是方口食不。身子云。我無。彼又云。莫是仰口不。答我非仰口。乃至向云。莫是四維口食。不一一答無淨目。又問云。我適來雖如是問。然未知其間義理。請為解說。爾時身子一一為淨目解之。如前所列便是也(云記中在前明今案此說似便)。
云律至法者。謂雖有前過。須三根彰露。方得舉他若犯彼罪。答云此罪即名即有差。與作呵作。却是非法羯磨也。若犯此罪。答云此罪等。如法即反上。非法成如法也。
云然至責者。此道解罪也此人不識不知。此罪相惑犯夷。或犯吉故。曰不知不見。須作呵[1]責法也。
云五至衣者。自鬪諍者。玄云事不遂。心常自嗔罵。猶如鬪諍(且一解)。完陵云。自鬪諍。謂據自[A16]己與前人交言也二鬪亂他者。即自不交言。但兩頭互說。令他二人成怨故。云鬪亂他。若依玄釋前句。此中方約與他人諍名。鬪亂他恐道理稍劣。依後解好。非一鬪亂者。數數為之不是一度也。親近惡友者。於[A17]已無益也。惡人為伴者。不長善法。與上義同。但惡友即約暫時。以言為伴。即久永說也。自樂為惡者。鄙性念念欲作惡也。破戒為前三。破見謂起六十二邪見。破一正見也。白衣即在家人。不令數相親近。恐染習惡法也。
云僧至伏者。習近者。染習親近也。與黃門男子等者。釋上身習近也。迭互染心等者。是口習近。二種總為是身口俱也。菓蓏者。樹生曰菓。藤生曰蓏也。五眾戒者。祇喚五篇為五眾也。偷人者。小小竊盜之者。畏主總名偷人。劫賊者。公白對面奪去也。樗蒲者。老子作之為卜。今日擲之為戲也。有五者。因上來第四諍訟相言更四。有此五也。自高者。不顧物也。蔗弊此性者。兇性也。無義語者。非法語也。非時悟者。縱是法語。不知時限。以隨衰惱號非法也。不近善人者。善人是知識。教我道法也。佛言。我昔逢定光如來。授記因德成佛。今不親附此人也。五恭敬少季者。謂本合得他恭敬。今却支敬他。如弟子恭給師法者。謂理合得伊恭敬侍。今却恭敬於彼。是顛倒也。屏處三諫者。別人且諫令止。僧作白四者。別諫不受秉法治之。
云明至名者。不敬計他者。謂恃[A18]己為勝。將他不計為人數也。輕慢大眾者。輕陵侮漫。於僧旁若無人等(此中多見破鈔句也)。怖畏羯磨者。鈔自釋云。呵責異名也。大德云怖畏即約果。上立名呵責。即從因立號。由因此呵責息。當來地獄之畏也。
云上至之者。上明過者。總列呵責。事之過相也。對僧者。四人[A19]已上也。比丘者一人[A20]已上也。皆入呵責者。皆者俱也。盡也。俱入呵責中治也。有記中。作比字釋比類。初緣智慧盧醯鬪爭與呵責為緣起。今不唯此一之過。凡是前來諸列者。比於初緣。總得入呵責治罸。大德云。鈔本錯書為比字。但依前皆字為正。
云二至解者。如文云。初中立治者。四科之首。四初中也。立治罸法也。
云此至持者。此法與餘羯磨有異故。前明之者。江西後堂記云。欲辨此文。應先問曰。此七種總是。治罸白四之法。何故呵責羯磨最前明之便引鈔。答云。此與餘有異等(云云)。此法者。指呵責法也。餘者外也。除此呵責。外更有六。羯磨為餘也。有異者。下之六番。每法但對一事。如殯出但對污家惡行。事遮不至。白衣家但對罵謗事等。今呵責不但一種。凡一切非法。俱入此羯磨治之。如前文云過有多種等。此既過有多少。多者最在初明故。曰前明也。准此解。似生起呵責。羯磨來意。乍觀有理。然拋却向下五行。鈔文便成孤起也。思之。今依玄記。云此法者。此七羯磨法也。餘羯磨者。受戒懺罪受日等也。有異者。此是違情羯磨。當世少行。餘是順情羯磨。當代盛行。既是違情。作法之時。須僧證正其罪也。又須前舉。復作憶念與罪。又准遮法具問。同舉徒眾等。此則與受懺等。順情之法。全異故。前明之意。在今行事者。了別也。此解不違鈔文。順羯磨疏。幸請詳察。宛凌引律。作四句簡異。對此略明。一是治法非滅罪法。即此七種九種治取治却等是。二是滅罪法非治。如白四方僧懺罪是。三亦是治法亦滅罪法。出殘罪是。四俱非如受日是(云云)。緣起十種如上者。凡秉羯磨。須具十緣。謂由漸。秤量前事等十。並如第五篇首具明訖。具七法[A21]已者。十緣中至第七緣了。八陳意中者。一切法事。總有陳意。如結說受秉白唱相乞戒等是。今即不然也。鈔云。自釋云此違心故。謂違彼犯人之心如何。更令陳意。須僧證正其罪也。得伏方典者。得前犯人臣伏方與法也。當先為舉者。注文自解。德人者遮法。文云。若比丘舉他者。內有五法。如前說之。作憶念者。注文自解。應與罪。注文亦解。上座等者。准遮法具問者。彼至上座前云。我欲遮某。比丘聽當見聽上座應問。汝內有五法不。若言無。教言莫放逸。若言具應問。何者是若能答。又問云。汝問中座比丘未。若未應教問。若云問了。又云問下座比丘。未亦准上法故。著具字也。能舉徒眾上下者。謂當時同。舉上座中。下座同心[A22]已不。所舉人者。犯過比丘也。一一如法。方為法事也。律文舉鬪諍者。一期出法也。今時隨事。不得一向執文(云云)。羯磨文讀過。即是無可解說(云云)。
云若至得罪者。列二十七非也。犯不應懺者。謂輕吉也。若故犯纔覺責心。即滅不入。呵責中此有七句將上六句為二。三非以將人法。二非向前七單句之下。歷之成七个三非。辨前二三非。成廿七非也。問律單列中。何不言現前非耶。答前列二三非句。據犯人未作法。前陳本竟說。後七三非句。據作法時不成之相。若陳本意。有不現前。據誰論罪加罸。故須在眾。若後作法時。僧不喚來。遙加聖法。是不現前成非也。思之云二明奪行者。謂奪彼犯所行之汙。
云與至處者。法寶云。夷殘及此中總說奪行。須知同異。初篇即永奪。二篇懺了仍舊。此中若隨順。即准舊讀文了。引此義也。云何至同者。三十五徵也。七五不同者。答釋也云初至往者。不應授人大戒者。前足數篇據呵責等。四體未壞故。得授人大戒。今不得者。且約制中為言也。玄云。若准行。別住中正行別住人。有沙彌欲得此人。作和上。佛開白停為作和上。此即准開法。今奪者。即唯是制。如行別住。上奪三十五。既與受戒。故有開制。亦不相違。餘文可委。
云二至作者。不應說戒者。自不得作法戒也。不應答者。縱使明閑。亦不得。乃至差錯作羯磨。使命不應作。若爾既是僧差。今不受莫違僧命不。答但自陳情即得。
云三至語者。惡比丘恐染習惡法。更增犯戒也。白衣恐誘引罷道。外道恐邪見生。是以並不許親近也。異語即抵突違逆是也。
云四至人者。今犯殘指下篇為餘。後犯吉指上篇為餘也。諸記皆約起心。吉為餘者非也。不應慊羯磨人及呵者。謂本為於僧比丘前。造過被呵責之。今更慊羯磨。還共前來。向僧比丘前作過。便是相續後犯。謂僧比丘前。倒說四事。今呵此羯磨。法為非法呵人等。總是續作不止。即成相續犯也。
云五至身者。謂既奪供給。所以不得也。
云六至等者。二合掌問訊四衣五鉢。
云七至爭者。證正他事者。謂證他有事。遮彼布薩。准遮犍度。云長老遮。此比丘說戒者。為破戒乃至威儀耶。若言破戒。破何等戒。云破夷蘭等。共證正他罪一種故。不應遮自恣亦爾。他實不犯。即爭言犯。是與善比丘爭也。既奪證正故不合也。
云三至受者。玄云。亦是呵責犍度文也。易知不解。
云四明解法者。問呵責等四。何以先懺後解。三舉等三。何故先解後懺。律文以是布置耶。答相部云。呵責等過相。無隨順故。先懺後解。三舉等過相。重恐犯隨順。所以先解後懺也。東塔破云。此七種並為治人。雖然懺竟。治法不謝。本為懺悔除邪。何有隨順之罪。與南山意同。不取初解也。
云律至爾者。律云者。亦是遮犍度文也。中間詞句。無義可釋(云云)。注文彼二比丘亦爾者。且約二人同犯之者。一人被治乞解波。第二人亦須乞解故。云彼二亦爾。若取語定。合云第二比丘亦爾。更有別解。不正不錄也。問如二人同犯。一人隨順乞解。彼第二人。未隨順。其未乞解。其一比丘。獨作成不。有人云。亦得。今准律文。不成須二人一時。隨順乞解。各陳詞句。方得成也。
云上至持者。如文云其至之者。下行坐者。不依夏也。隨名牒用者。據所犯同者。說不得至四。恐成僧舉僧也。至時量之者。至作法時。准量酌度也。
云二至師者。四分舍衛城羇連聚落。有二舊住比丘。一名富那繕。一名阿濕婆汙。污家惡行。壞他淨善之心。緣起廣在隨相。是以佛。令如法僧。往[A23]彼擯出聚落也。十誦五分。名駈出羯磨。異名駈遣。語別意同。推屬本師者。謂被治人。或有緣事。不得問餘人。餘人答恐成隨。舉和尚七法。共同是以開也。
云三至中者。三言依止者。羯磨疏云。入道雖久。智鈍神昏。纔懺遂犯故。作不止。既無志操。制依明德。若准緣起。因僧蒭比丘。年老無知。故懺數犯。所以佛制。令依有德。然初依處。後復處壞。佛令依人。後復人死。所以令[A24]但是有德者。即須依止。餘如師資法中者。依止大同少異。此依止眾人下。則依止別人。
云四至之者。罵謗白衣輙便捨去者。准律中善法比丘。惱亂質多羅居士。此居士得第二果。以信三寶。敬養父母沙門。所應持戒者。堅持不破。善法比丘。先受供養。後因舍利弗目連來。居士辨供無味不有。善法。生嫉妬心。語居士言。今日所辨。飯食無味。不有唯少胡麻滓。譏此居士。居士祖父。壓油為業。彼聞[A25]已除生不悅。語善法言。長老壞如是多寶根力覺意禪定。出是兼言。令當作喻。祇律云。過去世時。有一賈客。得雌雄二鷄。來至此國。依㮈林住。雄被狸食。唯雌者在後烏來覆。遂生一子。子作聲時。父說偈曰。
佛言。此居士得宿命通。見彼比丘過去世時。為烏鷄子。作是譏弄。又身雖出家。心行俗行。如彼[A26]烏鷄。不似一物。善法因爾生嗔遂去。以事白佛。佛令作遮不至白衣家。白四羯磨治之。當白二差者。准律三十四。僧白二差。阿難具八法。為使領彼治人。至居士家。如是語居士懺悔。僧[A27]已為此比丘。作讁罰了。彼若受懺者善。若不受。應安羯磨比丘。著眼見耳不聞處。教令如法懺悔。復來語居士懺悔。彼比丘先犯罪。今[A28]已為懺悔。罪[A29]已除。若彼受懺者善。若不受者。犯罪人。應自往懺悔。如更不受。應作覆鉢。謂令一切比丘。總不得往彼。受供此僧友。沾彼居士也。十誦云。僧應語彼犯罪。比丘云。是居士。有大勢力。若官若賊。能作惡事。惱亂眾僧。汝當捨此住處。云若是比丘強住者。眾僧不犯也。此四羯磨。大約有二。呵責依止是內護。殯出遮不至白衣。是外護。
云更至異者。四謂呵責等是。三謂三舉也。同異者。文中自辨也。
云前至舉者。壞行者。不依止。作二持而行。名壞行也。心猶有信者。此人信善惡二因。感苦樂二果。
云後至故者。信行俱壞。大約不出有二。一信善惡。二因感苦樂二果。是入道初門。二依信起行。行惡有四。一是止持行。謂信罪懺悔。二是作持行。謂見欲是障修。離染清淨行是。此是三修。友此三修。即成三邪。對此三耶故。立三舉。所言舉者。謂舉[A30]已後。無比丘閑。如世不用之物。舉置却也。入舉僧者。此舉人生時。不同僧利。死後衣物。不合僧分。但賞當時同舉僧也。餘文可解云今至治者。今師意也。心未涉道。由心無信故。信為道原之母也。行違大小等者。是行壞也。口說無罪無懺婬欲是道。顯信壞也。身亦行惡等者。釋行壞。並合[A31]已下。結判也。
云次至解者。玄云。律緣起中。因闡陀心中。壞其邪見。即障學正道之路也。或不達教等者。未解教相。則訖法非法。便不信因果。或知而故作。僧問彼故。或不達者。答云不見。或知而故答不見。或遮止也。止伊不見故。舉治之。弃眾外者。雖在寺中。不預僧法。無其足別。餘可解也。
云六至解者。亦因闡陀。為緣起。如律罪懺。方淨言無可懺。即是妄陳。泛濫大乘說。罪性空經。是涅槃也。餘如文。
云七至之者。緣起因利吒比丘說。欲不障道故制也。問此三舉者。前來不見舉文中。云不信善惡二因。感苦樂二果。邪見在懷障於學路。後段復云。邪心決徹。名之為見等。此既是邪見心生。准俱舍。四捨中邪見失戒。何閑治罸。淮南云。夫言邪見。斷善失戒。須起九品。圓滿之心。為圓滿邪見。必定捨戒。既無受體。還同白衣。不用治罸。今此三舉比丘。雖然不信因果。及邪心決徹。且九品之心。未滿故不失戒。[A32]但律據麤相為言論。約子細以說故。有失不失也。雖有此解。道理顯然。或究其原。未免妨難。且如起邪心九品。盡與不盡。總屬他人之內心。今僧如何。得知彼心之事耶。今依天台所稟。云可助一釋。謂僧令改惡。故治舉之。彼苦受僧治罸。即有由信。故知九品邪心未圓。必一向拒違。不受治罸。即驗知邪心決徹。[A33]已斷善故。亦不在治也(此解妙中之妙)。
云此至量者。證前七法。治人有益。為一義者。准四分增一文。佛告諸比丘。如來出世。以一義故。為諸比丘。制呵責羯磨。諸比丘。聞皆歡喜信樂奉行。攝取於僧義。乃至第十正法久信。皆是一義也。鈔云。乃至惡心等者。律文下有諸句。有殯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見不懺不捨。及說戒自恣單白等三法。及覆藏本日治出罪。四重乃至七滅爭等。一一句中。皆言如來出世。以一義故。制呵責羯磨。餘可知。
云大至身者。彼經云。有一持戒比丘。名為覺德。制諸比丘。不得畜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多聞破戒。聞作是說。皆生惡心。執持刀杖。逼是法師。時王有德。為護法故。與惡比丘戰。令說者免難。王被刀劒身。無見處。覺德讚王。善哉善哉。王今真是護法之王。王大歡喜。尋便命終。生阿閦佛土。為第一弟子。
云問至是者。玄云。鈔主意。在令治再三進退。答中有四段。初釋會二文。取捨兩意。第二段。又涅槃下。取終不取始。第三段兩存下。却覆止。始終通取故。云示也。第四段癈前。又是却覆止文。取終不取始終。故云用也。兩存亦得者。取生信處。多依十輪。必愚暗下。依涅槃。大集癈前。又是或作文字者。錯也。
云惡至出者。此文古今。解判多別。有云犯重[A34]已三根也。彰不肯臣伏故。惡馬治。或言若犯。初篇而未求悔。即滅殯治。或云犯下。六聚不臣伏。即哩殯治。若犯六聚。臣事不臣罪。三舉治也。今抄意。不問輕重拒云不見。則合此治故。前呵責中。云若後更共相罵詈者。更增罪治。謂作惡馬治。引此共相罵言。顯是輕罪也。汝所往處者。此人不肯受治。欲往餘寺。僧即差人往報。此比丘犯罪。若後見來事須治之。為作自言者。此處對僧。公白而作。不須自言。彼既聞犯。要令自言方得治也。如是人不應從求聽者。相部云。對眾公白而作不虗。義同自言。義同來聽。如法駈出。故不應也。
云嘿至也者。五分云。闡陀比丘。在拘睒彌國。一夏之內。觸惱眾僧。不共和合。有一比丘。夏竟往迦葉所。以事白之。迦葉令阿難。汝往彼國。以佛語僧語。作梵壇治之。阿難受語。與五百比丘。俱往其所。其闡陀[A35]聞阿難來。出外迎逆。問何故此來。答欲利益汝。問言如何利益於我。答言當以佛語。作梵壇法罸汝。彼問如何是梵壇。答云一切七眾不得共來往交言。彼聞之悶絕倒地。語阿難曰。此是煞我。何言利益。所言梵壇者。一約法以論。梵者淨也。壇者法也。以無語法治。是清淨法。遮不淨法也。二據事以說者。即如抄云。梵天法治之。宛陵云。准經中說。梵王宮前有一壇。梵眾中。有不如法者。諸梵引來。立於壇上。餘梵眾說一偈云。法若本來有。今則不應無。今既不無故。明知元是有。說此偈竟。引下壇所。餘天更不得與語。若後解時。亦同前法。引立壇上。諸天還說偈云。法若本來無。今則不應有。今既不有故。明知元是無。引下壇來。餘天却仍舊來往交言也。彼既如是。此亦同然。比丘犯罪。七眾不許與言議。後隨順了即得。問何故將此不語之法。治比丘耶。鈔文答釋云。以欲界語地。亦通色有(云云)。謂欲界是語言之地也。亦通色有者。法寶云。謂此語言。不唯欲界。亦通色界。准婆沙俱舍云。夫身語意總有加行。出入息。是身加行。受想是意加行。尋伺是語加行。凡欲發言。先須尋伺。尋謂尋求。伺者伺察。又云麤推度麤發言曰伺。總是心所家法也。但尋麤伺細。故俱舍頌云。尋伺心麤細。問色界四禪。為總有尋伺語言。為亦有不具者。寶云。准論中。約此尋伺。乃分三地。一者有尋有伺地。即初禪梵眾梵輔天是。二有伺無尋地。即初禪大梵王天。號為中間禪是。三無尋無伺地。從二禪[A36]已去是也。雖有心心所。以絕細故。不起現行故。問何故喚梵王天。為中間禪耶。答此約尋伺。以立名也。謂梵王天心心所。不麤不細。在有尋伺地之後。無尋伺地之前。於其中間有伺無尋。故立中間之稱也(玄記中妄釋云。過禪初未到云禪。於其中間。名中間禪也)。示有等者。有經中加不共語。羯磨抄主云。一度曾見經中。有此羯磨。忘却經之名字。尋求未獲。玄云。祇律二十四卷。有加不共語羯磨也。若准東塔疏云。但由比丘犯過。拒云不見僧。作不見舉治之。心猶強穬。即更加此不語之法。便是增罪治也。但告七眾。莫與伊語言。便得更不秉羯磨也。雜含等者。緣中因摩訶羅數犯罪。雖隨順僧。行未全故。更加三罸。一柔軟調伏。即呵責等四。二剛強調伏。即三舉等。上二不改。三即煞之。謂不與語。即闕教授等法。五分法身將滅。義同於死也。
云滅殯者。標名也。法寶云。凡標名與牒名各別。今多有標牒不分。若前文曾標列名數訖。今次第解釋之時。更舉名字起。即呼牒名。若前文總未說。至此孤然而立。即云標名。今此滅殯一法。九羯磨列數也。中未曾論說。此即在彼九外。故云標名也。云謂至法者。如文。
云五至持者。此律無文。依五分出也。文中云不得共事者。玄云。此是說恐事。今不得與彼同此事故。所心知者。戒疏云。羯磨西音。此為辦事。凡一切羯磨所被者。總是事也。餘文可解。
云薩至穢者。目連等者。玄云。四分祇律。咸有緣起。今具依僧祇敘者。昔佛自說戒時。有國王為佛作金蓮華座。至布薩日。佛坐其上。時眾[A37]已集。將欲說戒。時金蓮葉墜地。有一比丘。盜安腋下。即嘿然不作布薩。阿難云。初夜[A38]已過。請佛說戒。乃至中夜後夜白佛。佛言眾不清淨。時目連念言。誰不清淨。遂天眼視之。見一比丘盜金蓮葉。遂從坐起。牽出戶外。却來白佛。眾[A39]已清淨。請佛說戒。佛呵目連。我可不見。須待自然。何得天眼耳。見聞他罪。因付諸比丘說戒也(上敘緣起)。玄云。此謂三根未彰。故須自言。多論公白而作三根。既顯上同前文。此即是聽。此律遮法。要須現前。多論不現亦得。必若五德舉來不肯者。依論不現前。直爾滅殯亦通也。自他者。引約大眾。人人相望。互為自他。共同說戒。羯磨二種中。住未論被事不成。皆犯不應。豈非同穢。
云二至論者。牒章也。
云先至成者。開兩章也。云初中二字。謂指上來非法科也。
云寺至二日旨者。此者此云號也。梵云僧伽藍。此云眾園。或云毗訶羅。此云遊上處也。今云寺者。約漢朝所立也(云云)。貨者賣也。除錢[A40]已外。一切堪賣者。皆名為貨。俗中云賄貨也。賕者說文云。以財求理。謂將一切賄貨。囑托求理等(云云)。失者悞遺失也。奪者強力所將。典掌之人由不令償。況因遇此事。罸飲酒等人倍償。並是非法也。因禁者。犯重比丘。囚禁於空房中。待國家救來。即放出(云云)。自貨賕者。犯重人。被禁多時。國又無赦。遂自將財物。贈於眾主求脫之類(云云)。或奪賊物者。犯重之人。國禁多時。國無息赦。自[A41]己無財。囑求無由。得脫因有。賊來劫寺。令犯重比丘。奪取財物。便放汝出等。因利求利者。准僧失物。此作失意。彼作得心。屬彼[A42]已定。今奪取早是分外之利。因此利故。更倍索之。名求利也。由似俗中。納本物了。更倍納伊賊之自[A43]己物也。豈非順俗也。露立僧中者。裸身立彼在於僧中。為露立也。或有云。露地著衣而立不正。吹灰等易知(云云)。
云良至說者。良實也。多也。綱維者。綱紀維持也。法為教法。網謂網目。不依教法綱自故。如後引者。即此下文。當說如法欲了起去等是也。止得三人者。玄云。既言旁人。是兩邊人也。并自[A44]已上。豈非三人。所以不得至四者。一解云。恐有無窮之失也。不正。今依㠋記云。有眾同見。即善伴具。何須說也。說見不欲者。謂我不忍與是不欲。如是三說之。護心相應者。明了云。念智捨三護。本受體念者。明記即最初思念。前事智者。起智決斷。是非捨者。謂去非從是。今既說見不欲。即與捨非從是。護戒之心相應也。母論等者。證上文也。如上說者。指羯磨篇。十五種嘿處也。
云問至罪者。文中當字。或平呼。或去聲。總得非法制。罪是吉也。
云次至等者。如法僧制者。反前非法也。要隨順者。此是五百結集文也。為富那羅重說律藏。後文云。如佛所制隨順而學等。廣如彼說(云云)。注文云。不依經本者。佛制夏後游行。至王制無事不行。離寺十日。皆判還俗等是。苦使不過兩月者。顯前周秊苦使成非也。十輪等者。前文引鈍根。令修福罸。亦是如法也。罸舍利日中立者。祇云。初制坐具。廣一搩[1]平。長三搩[*]平。時眾多比丘。在講堂中議論。嫌此坐具迢狹等。不妨[門@示]亂。佛[2]向上座是何人。答舍利弗。佛責云。眾多梵行人。作是論說。汝何嘿然。今當罸汝日中立也。身子受罸乃立。諸比丘各於佛前悔過言。身子體耎。[(田/十)*久]恕其過。勿令不樂。佛言身子風冷。得日方釋。然日月星辰在於空中。寧可迴轉。身子受如來罸。心不可迴。此即如法僧制。要隨順矣。斷食者。語知事人莫與食。亦約暫時說。奪衣者。亦非永奪。折伏了。和順却與。令立者。於僧中立也。非是裸身而立。治沙彌中者。謂師治罸沙彌文中也。罸除草等者。亦是如法制也。若據律文。斷食奪衣除草等。並是罸沙彌法。今鈔云。主意將前衣食罸。比丘亦爾。口沙彌作此治置得。於中除草。偏約沙彌。即是如法。若大僧即成非法也。此是除意人多不達。妄非鈔文(云云)。
自他力者。自[A45]己有道德力。王臣知重。不然假他有力人亦得。此據非法條流以說。如今時罸錢入常住。罸麵作小食等類。如法應受者。受罸者也。不可除滅此制限故。
先語法式者。恐他有違寺中法條制。證上文如法須受之義也。
云二至言者。如文釋中。
云然至礙者。然食為大患者。鏡水大德云。且食是小事。何云大患耶。若約體即小。據功用絕大。故儒書云。食能[3]宛虗而接氣。又云身非瓠瓜。豈能不食等。亦說此食為先。內教亦云衣食支身命等(云云)。人誰不須者。凡在世中。日日須得此食。世尊一化多先陳者。佛說一切有情。依仰飲食而住。故慰問下。證上文也(云云)。自雍僧食者。鳴鐘作相善召十方。今既有遮。豈非雍也。障礙大法者。食既不通。僧法有塞。豈非是礙(云云)。餓因者。驗因知果。慳惜獨[4]敢。必招惡果。此是其因也。劇苦者。蒼頡云。偏受之苦曰劇也。來生受地獄苦報竟。更別受鬼趣之報也。
古師迬眾法者。隋朝相州大慈寺。靈裕律師。值後周癈佛教。隱跡終南。身被俗服。領徒在山。每日出於廛市。賣卜得錢。供於徒弟籴米。後隋家御寓大行。勅補為僧統。遂於住處。造志相寺。法師親立寺誥十篇等(云云)。餘如文。
云然至法者。白衣能齋者。五分二十六云。白衣來。從比丘乞食。比丘。不敢與。便致譏呵。是以白佛。佛言。能齋者與。玄云。能齋之言。抄云主取後寺誥意也。下文自釋(云云)。任道行之者。任依也。道謂道理。但依聖教道理而行。應與便與等也。同護法者。謂共護佛法也。不損檀越事者。事謂四事供給。今依道理受用。不損檀越四事之福也。檀越梵音。此云施主。下文自說(云云)。
真誠出家者。真正誠實也。顯非偽濫。避伇飢餓等。出三界家也。怖四怨多苦者。怖畏也。行人是能怖。四怨是所怖。怨者怨害。亦云四魔。魔是略梵也。理合應云摩羅。引云煞賊。障於聖道。煞害善根。故立名也。四者一煩惱魔。謂根隨煩惱。能害行人身心。二陰魔。五陰所覆。不見真理。三死魔。壞人命根也。四天魔。居第六天。好壞人善也。攝論云。修空三昧。破煩惱魔。修慈無量定。破天魔。證無餘依涅槃。破蘊魔。却留三月。破死魔。故佛位時即能永斷。今凡未得。理合怖之。云是出家人意也。三界者欲色無色。各有分限。故云界也。無常者。無對有立名。常者。住也。永也。生了却滅。滅了復生。二中不定。故[5]四無常。無常有二者[6]大期。謂報盡神移等是。二念念。謂一日夜有六百四十八萬剎那。剎那不住是也。六親等者。身外所重。不越六親。[1]何上公注老經云。父母兄弟夫妻為六也。此六至親愛重。故云至愛也。五欲者。色聲香味觸。法寶云。凡夫於此五生樂心故。名之為欲。欲實由心。託境為緣也。亦號五魔。魔染淨識故。亦云塵等(云云)。虗妄之俗者。[2]也世間有為之法。貪染之境。總是不真。曰虗妄也。宜棄捨矣。真實之道者。無為無漏常住矣。究竟常樂。名真實道。忌狹者。梵詞所畏曰忌。謂畏客多。故曰狹也。危脆者。三界無安曰危。心體虗寂。本來無身。色蘊假有一團故。名為脆也。浮假者。梨耶住持相續假有。名為浮假之命也。違諸佛教者。佛置僧坊。人法二同鳴鐘善召。不局凡聖。今既限約。故是違也。損檀越福者。施主本為設。僧是福田之者。今望此不得食分。是損彼無作之福故。餘如文(云云)。
云或至少者。或問者。一釋云。愚或之人作此問也。或可有人作此問也。今存第二。或可顯不定詞。未必總如此見解。淺度(音鐸)者。淺見酌度也。鏁人者。爾雅云小人也。或可鏁碎之人。短見情壞之輩也。四輩者。法寶云。人天龍鬼也。又人中自有四。貧富貴賤是。天地生長者。天生地長。春夏四時。萬物無窮。供養亦爾。山海受用者。百川終日歸海。海受不增。萬類悉依於海。用海無盡。百艸附山。山受不增。萬木依山。用山無盡。福田亦爾。受亦不增。用亦無盡也。故佛藏下。引證可知。
云又至也者。廣施者。不局凡聖。不簡主客。鳴鐘即來便與食分。名廣施也。寺貧為(去聲)客者。為有客多路踐踏并院。致我寺中貧虗也。有作為(去聲)字解訓作也。即當寺貧虗。皆往外處作客(非也)。不供者。供字去聲呼。有作平聲喚者。錯也。函蓋者。檀越為道故施。故喻函。僧得還供道眾。由如蓋。與本相應。是相秤也。注文亦以義然後取者。前人既有普供養之義。還能感義。有[這-言+又]粮之人也。將來者。將由當也。求當來福故。憂道不憂貧者。俗中賢士之類。如草食飄飲子。展食不二味。居不重蓆等(云云)。所患者。患字訓憂也。憂食之人。情懷鄙恡也。注文世俗耻之者。俗云慳人拋糞掃等(云云)。積事不憂道者。但聚財物。憂衣食等。是積事也。不憂修行出世之道等。未見道通事塞等。未見有人但憂道業不□。日夜勤勤筞進。是道通。麤衣勵食足支身命。是事塞也。
云佛至故者。非生人好處者。據不齋與食。累他入地獄故。非生人惡處。能齋與食。能生人天等(云云)。離苦得樂者。釋上慈悲字也。慈悲能與樂。是得樂。悲能拔苦。是離苦也。
云若至中者。不知道俗分者。道是說法。受施為分。俗人求福。行施為分。今身僧反施俗。即是不知分也。毀損三歸者。俗人本合施僧物。今來乞僧物。何有歸依僧義耶。若尊於法。即令行施。今却乞僧物。何有歸依法耶。若崇重佛即合供養。今反乞之。亦無歸依佛義也。隨相中者。指盜戒也。彼因王大臣惡賊。公人作人等。一一有方法。如彼處明。此未合敘。
云二引聖言量者。夫量有三種。謂現比至教三也。云現量者。因明論云。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於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意道。夫現量者。須緣五塵。實自相憶。不作行解。[A46]但離分別。而任運緣。因修照境。不籌不度。親得五塵自相故。所以名現量。如眼識緣色自相時。但緣色自相。不作長短方圓等解。親冥色之自相也。廣說如彼(云云)。二比量者。論云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種。如前[A47]已說。用彼為因。於所此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等。是名比量。意[3]通。夫比量者。須立論主將三支。無過多言。能於歒論二徒。令他生解。故云比量。三至教量者。即是此中聖言量也。此皆對能詮文說也。此聖言量。是慈氏無著世親古師所立。從陳那[A48]已後。癈詮談旨。但立前二也。意道。聖言量。是立論之憑準。兼是能詮。現比二量。是所詮之旨。若能所雙說。三量具彰。若但說所詮。唯立於二。更有非量。如境不稱心。謂緣空華兔角等。皆不雅實境。名非量。今鈔文據。向下所引。總是能詮之教故。標云聖言量也。不同諸記中釋(云云)。
云薩至死者。僧祇是常住異名也。或可梵語僧祇。此云大眾。今取後說為定。即大眾食時也。四相者。打犍槌。吹貝。打鼓。更後日唱。令不成信。召即雜亂也。或如天台諸寺。先打鼓。鼓聲斷方可鐘。此既規準一定。不名雜亂也。二三處始終僧祇者。初置寺院時為始。乃至處壞時曰終。於其中間。眾食不絕。名始終也。問大界內。何得有二三處始終僧祇。答有二說。初依搜玄云。是法同食別界。更有解云。是一別住內。有二三院。各有眾食處。如今寺中經院。有田產供看經者。三十五十人至時集。此食不犯別眾。但自作相便得。或更天王觀音等院。並如是也。未必揩定是食別界(云云)三拍手者。表三通也。餘文可委(云云)。
云薩至之者。注云應是儉時故法一定者。釋前來應以一解為限等。若是豐時。人多則剩出。亦不局數也。鈔意如此。行餅錯得一番者。計直犯也。亦不約豐時儉時。偏心食僧食犯墮者。此據稱情之食。偏剩受少許。然有不便之者不受。但犯捉罪也。不病索好食。得者犯重。謂約他得入手犯夷重。若但索時亦犯提。論文如是也。云義今師重約義定之。唯約持戒人說。破戒財法。並[A49]己縱不與無犯等(云云)。常伺比丘短者。譏言。沙門只解受人物。不解施人。所以不自手與者。初緣自手與食。後因外道語白衣言。汝以沙門為福。沙門却以我為福田等。故制不自手與也。一寺一村一林者。寺是此方名也。村者則四相之名。據聚落中僧坊以說。林是祇陀之本稱。彼經言。若一寺廟。一村落。一樹林。證知不錯。五法師者。五律師也。解法故號法師。能辨受戒等事。餘並如文(云云)。
云三至酌者。約法者。羯磨法。或治罸法等。別作羯磨者。謂受日懺。墮受戒等。僧不可和者。謂集僧取和。稍難也。當於說戒前作者。所貴眾僧。並集不更散去。及此時。作諸羯磨也。大德云。又須知作法時節。如戒師登座。誦五字偈序訖。問僧集和合乃至不來者說欲。或有說欲人。或並無等。一切如尋常。答了未問事宗之前。眾中上座告云。戒師且住即說。今有某法事等。又上座但告陳。不須起立。此是作法端由之模。漸有人不達能那。總未秉白。便作諸法事。或時上座告僧之時。從床起來立地者。並是不會行持律相之事。待諸羯磨並了。即戒師方可問事宗。便秉單白誦戒。廣序乃至五篇等(云云)。有智人者。玄云。是僧中上座明律之人也。隨所誣謗。依法治者。若舉他夷罪不了。將殘治之。如是遞降一等(云云)。無根者。無見聞疑三根也。假言我見聞疑也。無餘者。謂前比丘。實不犯罪。舉罪之人。或見餘犯。想心將謂是此犯。而舉亦不成。但不治謗罪。若無根無餘。並治謗罪也。情虗實者。舉罪人情懷也。利益為心是實。自又具德。損減為心是虗。自又不具德。律文不顯此虗實之情也。斟酌者。有知人須斟量酌度。若情虗舉根不了。必須治之。或情實舉根不了。可容恕故。
云言至輕者。就時者。謂約分限以論也。日光未沒。即如法之時。屏闇無燈。即非法時也。今據此時。以辨如非之相也。所為處重者。如說戒是。佛法根本。受戒納體為世福田。懺罪除𠎝。總是所為處重也。餘文可悉(云云)。
云對至律者。或來不來者。即是足數中。常憶常來。初輕病人也。問前篇云。常憶常。此云或來。似有相違。若為和合。今准蜀川云。此中或來二字。即屬前篇常憶常來人也。此人常憶得半月。至此日便來。故云或來。即據說戒正日以論也。此中云不來者。亦是前輕病人。或有緣增減說戒。彼便不知欲不來也。即據異日以論。此文約正日及異日雙陳。足數中。唯約正日以說。亦不相違也。一向不憶不來者。第二人約極重也。即是前篇不憶不來人也。有憶而來者。即是足數。第三互憶忘。及來不來。病發不定人也。此中云有憶而來。且顯他病發輕時。來赴說戒。隱其有憶不來。亦是隱顯之意。乍覩文勢。似有相違。如此會通。義意無異。此義最急。玄記並不論量。後來講解之家。未見敘述(思之)。初人須與後二不須者。初人輕病有別眾。須與羯磨法。隔佗後二人。不用與法也。蜀云。第二人。一向重不足不別。不要與法。其第三人。病發有輕重。重時不論。輕時或憶得即來。或時雖憶。且不來。來則無過。不來成別。今抄云。不用與法者。且據他憶。而又來以論也。若究竟說。須與法隔之。方為妙也。諸記中。並不達深意。多是謬解律文。請依此釋。十誦[A50]已下。證上與法之人也。餘文易見。不廣釋也(云云)。
云四至者者。標也。云凡聖語者。叶者說文云。和也言也。形服濫惡者。爪髮長利是形惡。衣裳垢穢即服濫也。非人呵者。十誦云。納衣比丘。著不淨污納。諸天金剛。不憙白佛。佛言不應著。著者犯吉也。搜云。約五上染為服濫者。違文也。如下自辨。前行前坐者。聞鐘先往。是前行。最初入堂。設拜了即坐。是前坐。意欲看年少等(云云)。唱僧䟦者。大莊嚴論云。尸利鞠多長者。受外道囑令煞佛。以雜毒藥食。供佛及僧。佛知了。令一切僧。待唱僧䟦[A51]已。然後食之。唱[A52]已眾毒皆消。即是如今云等供也。語別意同。有人云。當初有毒藥。則要唱僧䟦。今時既無。不要亦得。此未達教申妄解。如行籌受施之例。可以意知(云云)。白衣來與食者。據彼能齋也。說法者。受歸戒也。賢聖說法者。思益經云。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聖說法。若聖嘿然。何為說法。何為嘿然。佛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聖說。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名聖嘿然也。排說者。今時戲笑處行主相排。向前爭說事等是也。
云二至中者。文相易知。不繁碎解也。
云四至祇者。五法者。一修慈離嗔。二卑下意。如拭塵巾。三善知坐起。難於諂慢。四說於法言。雖無義語。五見過修嘿。息爭訟故。
云四至償者。俗人裩袴者。所稟云。恐是約色。以分道俗。若據製造無別也。襖者。謂今時上領長襖是也。褶者。注神執反。諸家說此衣相不定。玄記云。無口袴謂繫著膝下也。嘉典云。是行騰子。㠋記云。似襦袖大下有襴也。亮云。小半臂子。法寶云。短襖子下至膝[A53]已來。號之為褶。鏡水大德云。京中曾見。不空三藏著之。[A54]已上諸解雖多。並不正也。今准衣服名義錄。云是上古之裳也。至周武王時。以布為之。名曰褶。至敬王時。以纏為之。名曰袴。但不䙜口。蓋是庶人之服也。至漢章帝。改之以綾為之。加下緣謂之口。帝於端午日。賜百寮水紋綾袴。蓋以清正治人。若百寮母及妻。承恩渥者。別賜緋羅交勝袴。取其日勝之義。今太常工人。服紫絹袴褶緋衫。執羽龠而舞之。又侍皇帝講武之臣。近侍者。皆服朱事袴褶等([A55]已上具依彼文錄出)。准此褶者古之所有。今加下緣。即呼為袴。鈔意恐今時更勑古所作不交許著之。斯為定說也。銅[鎧-豆+瓦]者。下有足也。綊紵者。脫空物用紵。布於內為骨。以渫於上者是也。餘文可知。
云靈至久者。留穢去淨者。僧寺畜女。淨人是留穢。令僧犯言。不得羯磨等。二種僧中共住是去淨也。生死未失者。盡也。因此愛染。輪迴未息。不能令盡生死之原也。
云寺至提者。多不結淨者。伽藍相因。便須結淨。或初起時。未有人住。經明相便須處分。今不如是。故云多不(云云)。道俗通濫者。對古人義也。古云寺是俗。施食即檀越淨。何須結之。今云。道俗通濫。淨穢混然。道為僧坊。俗乃檀越。若道寺是俗造。便云他淨。一切僧坊。俱非道。有妄相倚傍。故云通濫。食是俗有同界。不犯即淨。若是僧有共宿過生。狗為穢僧俗不分。故混然也。馬䩛者。束絡之總名也。韁靽者。謂馬上所帶佩者。是韁也。靽謂羇絆。在身曰羇。[1]不脚曰絆也。卷者與此卷字同音。說文云。牛鼻中環也。攝(其月反)者。謂繫牛株杙也。一眾無戒者。約受時總發。得戒誓斷惡心。今隨中不依受。願一切鼠境上。無作並失。非謂總捨戒體。名為失戒也(云云)。
云或至法者。依時不集者。打鐘召集禮佛等不來。上座者。坐居眾首之人也。三師者。和上二師也。有云三綱者非也。
云若至喻者。如文云。五雜教授者雜明。雜明如下自說(云云)。
云毗至之者。取欲者[2]失擬諫他。先陳自意。告前人云。長老某事擬諫。不知許不。前許之即諫。反此不須也。
云若至罪者。如文。
云若至述者。如文。
云若至之者。注文云。引涅槃示者。彼云。舍衛城中。有一丈夫。捕鳥還放。佛說偈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等(云云)。
云若至之者。如文。
云然至御者。牽課者。牽謂作頭引領。課謂勵[A56]己強為。令人効我故。故律云等者。四分尼法聚文也。彼云。阿難有六十弟子。皆是少年。欲捨戒還俗。迦葉語阿難言。汝眾欲失。汝年少比丘。貪不知足。阿難云。我今頭白。何以呼我。為年少耶。迦葉云。汝與年少比丘俱。不善[3]同諸根。貪不知足。初中後夜。不[4]動修習等解曰。為色聲等所染。名為不善閇諸根。常有求名利心。是貪不知足也。據此貪染。入道殊淺故。詺作年少比丘也。亦如今時俗語云。無智百歲小兒等亦然矣。但行破糓者。吉祥經云。破穀賊。狀似三歲孩兒。秏却他長者糓倉皆空。後収得。不知名字。夜後有着白人。着青人。著黃人過。皆喚此小兒。為糓賊。汝因何在此等。長者聞[A57]已。知彼名字。遂喚云。糓賊適來着白。是何人。乃至着黃人等。小人云。青是錢精。白是銀精。黃是金精。遂引領長者。往寶藏處。示於所在。皆掘得之。廣如彼說(云云)。法寶云。小兒雖破糓。能示金處。長者雖失糓。失而獲金。施主以四事供僧。似失糓。得福田如獲金。沙門雖受施。為施所墮。如破糓。解說法。顯真理伏藏。如示金也。鏡水大德云。此取半喻。據一面損處為言。不取全喻知之。又是無學者。玄云。鈔據結集時。得果之後說也。雅妙也。操持也。妙持禁戒。如彼松桂歲寒不改。故曰堅貞。廣博五部律文。通達犯不犯相。兼明大小二乘。知治舉時與非時。覽見眾僧盡。要和順達機之善惡。窮眾之人情性可准。上來五段之文。於一方別住。秉持迬御也([A58]已上解第七篇竟)。
○[1]第八受戒篇
大分為二。初牒名。二釋。初云受至八者。先辨來意。玄云。迬御之德既圓。理合施行化物。施化之要。受戒為先。前所未明。故次辨也。捨戒六念。如後自辨[2]聲。次釋篇名。初略明。次廣解。受是能領之心。戒是所納之法。緣乃發生之總稱。集乃眾聚之通名(上略明也)。次廣明者。依律受有五種。一善來羯磨。疏云此人宿樹善因。早蒙開悟。斷惑一倫。道成初果。佛親召命。因教感戒。故曰善來。善是機。來是教。從機約教。以立其名。即陳如為首。二上法者。疏云。此人修慧惑盡。道成無學。會正理窮。得最上法。或云破結。結謂結使。即煩惱也。或名自誓。要先有心求戒。如迦葉於多子塔邊立誓云。善逝是我師。修伽陀是我師等。若不立誓。但證果而無戒。即羅漢沙彌也。三三歸者。三遍歸依三寶故。四八敬者。因佛姨母波闍波提。初求出家。佛不聽許。後與五百釋女。躬自剃落。倚於祇洹。阿難為陳三請。初直請佛度女人。佛言若度女人。損正法五百年。如人男少女多不許。次恩德請。佛言。得聞三寶名字。[A59]已是報恩。三因齊果等請。謂諸佛皆有四眾。女人修行。皆得道果故。於是世尊。令傳八法問彼。若能依行許度。時阿難傳此八法語之。彼願奉行。於所傳八法言下得戒。八敬者。一百罵舉受懺請安恣。如下廣明。五羯磨者。八年後。癈三歸與羯磨。次下受者。於第五受中。分為六受。一邊方五人受。羯磨疏云。邊隅荒儉。僧少遊行。致令億耳三年方得具戒。曲請邊方開於五事。許五人受具也。二中國十人受。疏云。僧多信少。機欲漸戲。增立十人方圓具戒。三尼左邊方許十人受。四若在中國二十人受。五小年曾嫁十二受。疏云。既[A60]已事人深閑儀禮。如猒本事故開。六端正難緣遣信受。疏云。恣㒵逾逸。素染俗心。出寺詣僧。恐成凌辱。故聽遣信為戒。因明諸師不同相。疏云。令使尼於僧中為受[A61]已。皈本寺。却集尼僧。秉法受之。今破云。作法時為言。大德僧聽。為言大姉僧聽。若言大德僧。即僧尼法別故。若士大姉何成僧法。二俱有過故。新章云。但令本法尼。手執香爐在寺專志。其使尼向僧中為受。彼處羯磨竟。此便納戒。舉例猶如遣使行煞。彼命斷。此結罪。今破云。不可將惡例善。又得戒無分齊故。或彼有緣難生。如何此中一向執爐專志等。今南山云。但使尼於僧中。如法受竟。歸本寺語彼端正尼言。[A62]已為汝受具竟。即當此時得戒。故婆沙云。頗有人於一人邊得戒否。答有如端正難緣。是知非謬(上明十受)。今収此六總為羯磨。但明受。就此五中。約人斷簡者。三歸唯大僧。八敬唯尼眾。餘三通僧尼。約處者。善三八唯南洲。上羯磨二通三處。約時者。上法無前後。善來最在初。三歸八秊前。羯磨八秊後。八敬第十四秊。約師資者。上法不從師。善來唯從師。三歸羯磨皆從資。八敬佛先說。後從資。約法結者。上法無說結。善來八敬但一說。三歸三說三結。羯磨四說一結。約世者。善三八唯現在世。上羯磨通現未。今言受者。但論羯磨。一受處遍三方時。通現未位。及凡聖人說男女故。但明此一也。緣者因緣。問題中何無因字一。答云。為順宗計。以經部宗不許彼有因故。[A63]但明緣。若有部宗。許有六因義。說在增一。增文中時經文遠其文隱沒故。迦多演尼子。於諸法相無間思求冥感。天仙現來授與。如天授與筏第遮經。量云。自許六因經是有法。佛說故宗。因云諸天傳故。同喻如筏第遮筏第遮經。諸天傳筏第遮經。是佛說。六因既是諸天傳。同筏第遮經是佛說。經部量云。六因經有法。非佛說為宗。因云諸天傳故。喻如外道典藉諸天傳。外道典藉諸天傳故。非佛說。六因既是諸天傳。同波典藉非佛說。今四分分通經部故。但言緣集。二云略故不言。既說四緣中有因緣。緣即有五因。增上緣即是能作因故。此戒既假因緣。今此略辨因緣義。四門分別。一明六因。二明四緣。三明三攝。四戒從緣得。一六因者。一能作因。俱舍論云。除自餘能作。此法生時。餘法不能為障。但除自體者。如刀不日割。指不自指。眼不自見。自體不與自體。為因亦爾。二俱有因。論云。俱有互為有宗許有同時因果。一剎那中。四相為因。本法為果等。因與果同時有故。三同類因。論云。同類因相似。類者流淚。如過去善五蘊。與現在善五蘊。為同類因。現在善五蘊。與過去善五蘊。為等流果。現在善五蘊。與未來善五蘊。為同類因。未來善五蘊。與見善五蘊為等流果。不善無記亦爾。唯取自部自地前生法。為同類因。若無漏法。通於九地。唯等勝為果。四相應因。論云。相應因決定心。心所同依心王。心所五義平等。一所依根。同一所緣境。同一行相。同一時。同一事業。更相隨順義用相應故。五遍行因。論云。遍行謂前遍為同地染因。若部下五見疑無明。集部下二見疑無明共十一。或具三義。一遍緣五部(行義平呼)。二遍隨眠五部(行義平呼)。三遍與五部染法為因(行義去呼)。具此三義名遍行(平呼)。皆得六異熟因。論云異熟因不善。及善唯有漏。以過去不善。及有漏善為因。因果異時如熟。故無漏破壞三有。不能為因。無記劣故。不能為因。唯取善不善也。次辨四緣者。一因緣緣。論云。因緣五因緣性於前五因中。攬二等。皆名因緣。緣二等無間緣。論云。等無間非後心心所[A64]已生。等謂齋等。間謂間隔。或前念心心所法齋等。與後念心心所法為緣。或後念心心所法齊等。用前念心心所法為緣。從生死初際。至無學位時。相續無斷故。言非後者。最後一念。不能為緣。三所緣緣。論云。所緣一切法。上緣是境。下緣是心。心王心所羸劣。由如病人非杖不起。有境攀附方乃得生。四增上緣。論云。增上即能作。望不障生邊。名能作因。與力用邊。名增上緣。三因緣相攝者。婆沙二解。一云不相攝。四緣中增上緣。攝能作因緣。因緣攝餘五因。盡六因中能作因。攝增上緣。餘五因共攝因緣緣。餘二緣無因可攝。即因不攝緣。二云餘文一因通攝餘三緣。即相攝也。問因緣有何差別。答顯宗云。因緣雖無別體。約義不同。近名因。遠名緣。親為因。踈為緣。因能生緣。能長如生養。二母因能生緣。能長辨如種子與水土。寶法師。不許此義。論云。增上即能作。皆是不障義。何有親踈。若爾顯宗所說如何。答約多分說。六因中。五親一疎。四緣中。三疎一親故(上略點名數若也細論廣如論說)。四辨戒從緣得者。三因二緣得。一能作因得。謂此法生時。諸法不能障故。二俱有因得。此戒具生等四相。即互為果義。三同類因得。謂過去生中。曾受得故。今雖創從過去同類因得也。從因緣緣得者。既具俱有同類二因。便是因緣緣也。從增上緣者。人法界衣鉢等為緣故。不從餘三因。二緣得者。非心法故。不從相應因。生非染污法。不從遍行因。非酬因起故。不從異熟因。生非心法故。不從等無間緣。生不能緣境故。不從所緣緣。生相部宗初念戒。不從同類因。生以最初得故。新疏破云。若爾應同若法初心否。如斯解義險等山川。飾宗救云。但無同體因。非無異體因。謂此法生時。具有生得加行二善為因故。今破云。若無同體因者。何以經。云若不受戒不得疥癩野干身。况復人身即知過去生中[A65]已曾受得。今從過去同類因生也。略辨因緣義竟。今題中。緣字即是因緣也。篇等如常說(云云)。
依篇釋中。總意云夫至撿者。領納在心曰受。禁防身口曰戒者。字則牒上。領納在心。禁防身口之人故。總而言之。故云夫受戒者。超凡鄙穢流者。超越也過也。凡夫鄙惡名為穢流。今受者。為調三毒。越於三界故。云超凡(云云)。入聖眾寶位者。入者廁也。聖者正也。謂三乘等正理名之為聖。聖人不少曰眾也。貴重希有稱寶極重故稱位也。如周易云。聖人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又經云位高人天等。即至重至極也。今受剃髮染衣。受持戒法。即廁於聖人。豈非極重之位也。
既慕心彌愽者。既[A66]已也。慕者思慕彌大也。博廣也。謂受者。求三乘等八聖眾寶位。既以如是慕心。則彌亘法界。愽通三世。無善不修則道諦。無過不斷則滅諦也。故所緣彌多者。所為之緣不少。名彌多則能受有五。所對有六。發心乞戒心。境相當事成究竟也。以多緣故。攸難者以由也。由須具如許多種之緣。始發得戒於一一緣中。皆須精窮勘。問是非等攸字訓所也。所作法事則成難故。以難知故。評撿者。由緣多故。法事難知故。作此受戒篇。詳審撿察故也。
云而世至教者。世情塵染者。長有求名利心。名世情。㤱被色香等所迷。名為塵染也。每昏教法者。毗尼事相。須專究尋積習。尚乃不知。况習俗之人。豈能名得此教故。云昏也。故前文云。研習積秊由迷暗托。况談世論熟能體之即是此意也。為師易難者。玄云。達者不難。迷者非易。習俗生常者。但習學時。人之語以為一生常解也。不思㳂[1]草者。字林云。順流曰㳂。草者改也。恣此無知乱彼真教者。恣此習俗之。常解無知之言。臨其法事。自然亂彼毗尼真正之教故前文言成瓦礫妄參真淨之文等是也。
云或至法者。執天謹誦者。牒沙彌和上之名。[A67]但依律文。云某甲等。即是執文謹誦也。被他前受戒事不得即非相真知也。或前受遮障等者。謂前境受戒之人。身上帶遮難障戒。不知生即是無住僧法也。或結界漠落等者。落者墜失之義也。謂標相不分重結。交互遙唱遙結。是墜失故。漠者溟漠。不惻上之是非。成亦不知不成。亦不委故。曰混然也。或僧數薄惡者。物少為薄也。中不滿十。邊不滿五。即是僧數。五十法簡之不堪是惡。不能生其受者。信心故云不能生信也。或衣鉢假借等者。無三衣鉢。臨時從他假借受戒。即自是非法也。玄云。前法事人界總屬他。非若借衣鉢。自身之緣。不具受。亦不得。即自是非法。羯磨疏云。若無若借。俱非自緣也。[A68]已上諸句。並依玄記釋。不取乱解思之。
云如至實者。唐虗也。謂上緣非戒法。不就曰虗受也。雖復有護持之心。而無戒可護故。云唐勞一世也。後生還爾者。爾由是也。還是無戒。永無出期者。寧受而破因。有戒可破隨惡。而遠遠有出期。若受不得無戒。可持亦無可破。永永無出世之期也。
大集[A69]已下。證上無戒可委(云云)。云深至准者。詳謂審詳。練為明練。一受[A70]已難者。一度受戒。尚乃是難。不宜再造趣施為造作也。故委顯示者。故字因由義。由上不達之人也。委細也。顯彰也。指示也。如向下一篇。總是委細。顯示。至機依准者。至臨受戒對機之時。依此一篇。以為准的等。生起此篇。製作近意也。開章釋中。不及一一列科。
云初至法者。具緣成受者。如下。須具五緣。方成受戒故。先明之後加教法者。約如聖法正成受也。
云初中者。具緣文中也。五緣者。舉數也。謂鈔云。依首疏受前列緣意通聖制從緣托緣定有。又有為法緣。具方生緣闕即滅。是以受前先列緣也。餘如別說。
云一能受有五者。能受之人具五緣也。
云一至罪者。一是人道者。此舉具緣也。羯磨疏云。惟斯人者苦輕下。趣出上天強識明記。能崇道業故。得受也。餘道成難者。辨闕緣也。餘外也。除人之外也。即五道也。疏云。天著樂多。修羅壞疑。鬼神謟曲。畜生愚騃。地獄常苦。為上諸緣。皆不發戒故。下引僧祇律等者。就人道中。更作簡減七十。有得不得。不能作事。即不得。反此即得時過者。一向不合。不論作事不作事也。
二諸根具足者。是具緣也。謂身具眾惡等者。辨闕緣也。謂將不具反。釋上具也。所以須簡釋者。羯磨疏云。若不簡擇污辱僧倫。且約眼一緣自有二十餘相。並不堪也。廣列六根一百餘種。律中六根具淨。分應受法。聾啞狂乱等者。羯磨疏云。耳舌意三助道勝也。由耳聽法。意分別邪正。有疑通決非舌不宣。必具此三。定為戒本故。狂聾啞通及自他俱非數。収意可見也。餘者通濫。乃至義鈔者。羯磨疏云。眼及鼻身少缺通許。若截手脚耳鼻眼不見光不在開例等。廣如彼也。
三身器清淨者。是具緣也。羯磨疏云。既為道器純淨方堪。如淨舍宅可以為例也。謂俗人等者。羯磨疏云。以五八十戒具足者。基基既先頺無所加也。俗人污尼。雖無戒犯。業在生報。戒障三塗。正與相違故。成難攝。
四出家相具者。標具緣也。羯磨疏云。剃髮形同披。袈裟衣同。謂簡外宗不除鬢髮。亦受得戒。此即不然。若着俗衣。不鬢髮定不可也。
五得少分法者。是具緣也。謂曾受十戒者。釋上少分法即十戒也。謂法海不頓漸開方便。律云。等者[2]科簡得不也。
云第二所對有六者。謂所對境也。有六即舉數。六中闕一。受亦不成。抄文自述。
云一結界至故者。都有段也。六結界成就者。簡不成即是闕也。必依法界者。羯磨疏云。教法所由。非界不立。若作不成者。作結界不成也。後法不就者。受懺等為後法也。深明界相者。界分標相也。緣墻傍壍等善達是非者。如法為是反此。為非也。訪問者。借訪委問也。原結是誰者。原本剏立法。是何人等審知等審。實委知大界內外及場四面。有自然等不汎濫。方可依准也。不然捨[A71]已更結者。然者是也。原本結界不是明閑之人。或大界內外不分明。戒場四面汎濫相接之類。即捨了更結也。
比人行事者。比近也。近代有人行持受戒之事也。寺外結小界者。但為大界僧多便往寺。外結齋身難事小界為人受也。此非法者。今師片非也。必有此緣者。有此大界僧多難集之緣也。結大界無爽者。爽由失也。縱往寺外隨處大小但結攝僧大界即得。何須結小界。若依毗尼母直結小界等者。玄云。謂詺戒場為小界。不以大界圍遶。向孤逈單戒場。上受戒尚乃不成。況復結齊身小界。自成非法。亦是證上義也。
中國諸師等者。謂西天僧伽䟦摩三藏來此方。為人受戒極有尊重之法也。故傳中者。薩婆多師資傳也。多架船江中等者。傳云。宋元嘉十秊。祗桓寺慧照。於天竺三藏僧伽䟦摩。所重受大戒時。有祗桓寺慧義法師。當世推重見三藏。往界外作法。遂恠問[A72]曰。布薩僧事。總在寺中。及至受戒。何出邑外。一等善法。何有異耶也。答五部律制。互有通塞。唯受戒至重不同餘。事。若餘法不成。但得罪。夫紹隆佛種。用銷信施。以戒為本等。餘詞如抄所引(云云)。慧義折然心伏。遂令弟子三人。渡蔡湖岸於船上受戒。鏡水大德云。傳中不言船上受戒。此是玄記錯解也。寶云。在蔡洲受戒。此洲在上無江裏洲渚之上。由似今時砂灘。彼洲上只有數十家住。今改為道人明也。云搜玄傳中。云洲上受戒。不知是砂洲上。便云舟船與洲渚。字音同字異。今時講解。皆云船上受戒者。悞也。
二有能秉僧等者。羯磨云。白四弘通非僧不合。
三數滿如法者標也。若少一人非法等者。釋上數不滿便成非法也。問文言若少一人莫是中不滿十。邊不滿五。名為少。不可引鈔。答云。今言少者。非謂頭數等(云云)。為不約頭數不滿。如中國十人。今只有九等。若爾如何。是少一人耶。更引文。答云。謂作法至時緣起乃至不足所明等。謂至受戒時。別有諸緣而起。如睡定閙語顛狂神隱之類。故不足也。文云等者。受戒犍度文也。此據中國者。今師決釋也。邊方無僧等者。謂阿盤迦提國稱延弟子億耳。在彼三秊。方得十人受戒。受後來。白佛說此因緣。佛言自今之後邊五人曲開與受大戒。鈔中云。持律得受者。持律是清淨義也。律是能詮。能詮下所詮也。是戒今既持戒。豈非清淨。反顯不持戒人。不在此例也。更有非說不敘上依羯磨疏解也。若後有人等者。比為無人。今既僧多。還用五者。沙彌得戒。據不違他。開文眾僧得罪。約持律僧多故。不應爾也。十誦所列者。彼云。頗有邊地具十人。但取五人成受以不。答得名受具僧得可呵也([A73]已上律文)。玄云。可呵謂吉羅也。或有不許此解。若云可呵是吉羅者。提舍尼罪無是。吉羅莫但有四篇無五篇。不彼說可呵。是提舍尼罪。以十誦中所結。部別不同故。今意不然。彼雖云可呵。不是提舍尼戒。但喚吉羅為可呵。若云部別不同者。由如四分與減秊人戒中。云諸比丘亦可呵。豈非眾僧得吉不可呼為提舍尼耶。故知此破無理思之。
云四界內盡集等者。羯磨疏云。以界収人咸尊一法。
云五有白四等者。玄云。白在後曰顛。羯磨在前曰倒。如律正斷非法不成。言彼稱此為錯。文句不足。為脫言不辨。折說不明了也。
云六資緣具等者。羯磨疏云。外相所依。如魚有水。若無借俱非自緣並非法也。
云第三至故者。發心乞受者。羯磨疏云。此㝡因本不乞者。不得不欲於此而欲於彼。若非本[1]壞乞非所乞不名受也。無心者。羯磨疏云。無心欲受強抑登壇亦不得也。
云第四至無無教也者。心境相應者。心是能受人心。境是眾僧所作之法為境。境當於心心稱於境故。曰相應也。眠醉狂等者。解心不當境也。羯磨疏云。法正緣合而意別緣。是心不當境也。復以文云[A74]已下。釋境不稱心也。薩婆多下。證成前義也。
云第五非法者。九品往來者。請師二教發戒。三安置處所。四單白差教授師。六單白召入。七教乞戒。八戒師白和。九解師問難。片者少也。乖違各別也。餘文易知。
云今至攝者。今引文證者。所以有此文來者。謂前能中有五所中有六。且依首疏所列。然於能所之中。文義由有未了處故。今引論更明證前不了。五緣得成者。標具緣數也。一和上如法。乃至七僧清淨者。謂反證前所對中。彼但云數滿如法。若少一人非法毗尼。非謂頭數不滿等。並不說和上。二師七師等是不了。今引論文方為如法也。四羯磨成就者。證前所中第五。彼云白四教法等。既言白四。則不収單白之文是不了也。今言羯磨。何簡白四單白一切並是方為決了。五眾僧和合與欲者。證前所中第四。彼云界內和合盡集等。忽若有緣身。不得赴集。不可不開與欲是不了。今云。和合與欲。若無緣應來者。來或有緣應與欲者。與欲來方是決了。多論云。若受者[A75]已下。此文證前能中第三。彼但云。謂俗人[A76]已來至于得受無十三難等。雜過並不論量。五中破重者。受八不得。八中破重者。受十不得。十中破重者。受具不得。今引此文。方為決了。鈔引彼論。猶是語略故。著乃至之詞。若展開亦合一一而牒也。及作和上即十三中。初難攝者。鏡水大德云。此約受了說。謂此人根本是器不淨。即是邊罪。所収初時。既受不得。但相似比丘。今若令此人登壇為人作師受戒者。便是十三難人。為和上累他前人不得戒也。
云必至許者。准前上緣者。謂若欲受戒者。受前一一。須准上來所列之緣。必不堪任等者。即與上相違。不堪任用。律論。明斷違理不成。故云聖教不許也。
云二至體用者。如文。
云若至也者。集僧如第二篇。羯磨如第五篇。方法如第六篇。故云如前篇中。謂欲受戒。先須集僧秉法。須知剛骨緣本。又須結戒場及大略等。如是軌摸。如前[A77]已述。若爾何故此中。更明可引抄。答云。故重明之。以事大故也。意道前既廣辨。今不要更論。然受戒大事。此三㝡急故。略提舉名目也。外難既是重明。足數與欲何不舉起。答有兩解。一玄記云。今時行事。皆是碩德儀相並同。不用論其足別。又作法界。殊不須與欲也。二解云。若欲委細必須盡明也。[A78]已上兩釋。今依所稟云妙。如後解蓋是略也。若言碩德行事。不論足別。即碩德明閑教文。羯磨結界必定無非。亦不假更標舉。又云作法界別不要與欲。或無戒場多在大界。有人有緣不來不傳。欲法不免別眾。即被事不足思之。第二正明方便中。云緣中有十者。總標也。
列釋中。云一至入者。得法以不者。得十戒法也。四律所明者。四五十祇。皆明[1]與分法。非局四分一律也。必須十戒於先後聽受具等者。謂染習佛法。必須次第。先受五戒。自以調伏信樂漸增。次十戒善心轉。除後受具足。得佛法味。如游大海漸深漸入。入佛法海亦復如是(云云)。
云二至法者。標也。
云初至足者。初請和上者。謂具戒和上也。所以十師之中。何故先請和上者。抄釋以是得戒根本。謂沙彌望和上。是得戒之原。緣即根本也。若無此人秉習莫由等者。謂無和上。即稟秉終習。無由而成法身慧命也。闕於示導等者。餘人不是師。不可輙教誡。既無教授。五分法身不立。即無所長益也。
見論等者。彼云。有婆羅門欲出家。佛令舍利弗白四度之。以多作非法。餘比丘呵責。云何造作非法。彼答云。誰請大德與我受戒。誰請汝為我作和上。諸比丘白佛。佛因制令請。若不請不乞戒與受者。結吉也。今文云得罪。即是吉羅。
四分請法不云僧屏者。謂當部受戒犍度。不云僧中屏處也。計理別處等者。今師商度也。以道理計度。必私房院屏處請亦未傷大理。今在眾中者。今人行事。並在壇內。一一對眾請者。鈔準十誦。令受人先入僧中等(云云)。今從尊求和尚者。謂詺彼為尊求彼為和上也。兩手捧足者。以至尊手捧至卑足。表勤重也。
云當至法者。當具修和上者。具足修威儀。如上僧綱篇云。凡來僧中律之偏露右肩脫草履禮僧足右膝着地等是。至和上前者。敷坐具對於和上跪也。旁人教云者。今時自有引請之人教示也。所以等者。未陳詞之前。先說此由。漸令他心中殷重故(云云)。文云等者。正請詞也。羯磨疏分五句。初大德一心念請專意也。二我某甲至和上者。明所祈也。三願為我作和上者。慈副本望。四我依大德至戒字學生之由也。五慈愍故[A79]已述所懷。唯願聽許可。爾等者。羯磨疏云。總領得請詞許為師也。教授汝者。非但事攝。亦有法弘訓之。清淨者。宜重戒本。攝持三業。莫放逸者。諸邊之原。猶行放逸。當攝情根。遠五欲故。古人云。律雖列四。隨一成答。今云不然。以此四句之詞。共成一答。初是許詞。後三相攝義聽類也。下文十種答法者。玄云。下文是增五文請依止處。有十答法。一能。二可。三是。四善自修行。五不放逸。六善哉。七好。八起。九去。十與汝依止。律文一一。皆着若言兩字也。
云問至之者。沙彌戒時等者。此問意云。適來受十戒時。[A80]已請為十戒和上竟。今受具戒便是此師。何必更重請法。答曰文中依鏡水大德。作三段意解之。初云以客改轉。不用本師者。且申初解也。大德云。據客有不定說也。謂十具二戒。若同是此人為和上。不要重請亦得。今緣受具戒之時。別請餘人為和上。不用前來十戒和上故。云以容改轉等也。又沙彌時請乃至受法不同者。第二解也。大德云。此約法。別不就人論。縱使十具二戒同是此一比丘。亦須更請。鈔自解云。沙彌時請。標心為十戒。今復請者。為受大戒。標心約法既別。是以請法有殊。或可和上無德。不合相攝者。或是不定之談。謂受十戒時。請他與我。作和上。[A81]已後或見和上犯戒。或聞人說此和上有過無德業等。心中懷疑。不欲更請他。各師遂別選擇持戒之人。為我作具戒和上等故。下文云。以犯威儀。不應師德也。二對請之者。沙彌戒時。一度對面請。今具戒時。又一度對面請。故云二對請之([A82]已上正釋了)。若依玄記中。將以容改轉。不容本師。為標將下句兩段文。共釋前未改轉之義。失鈔意甚。幸請思之。
云次至者(如文)。
云應至故者。正明請法也。文句與前和上中解判亦不別。今在繁述文相可知。
云次至異者(如文)。
云次至限者。義須准請者。以今師義意。可准三師而請也(云云)。十誦正則理例請之者。謂前文引十誦云。令受人先入僧中。教使次第頭面。一一禮足。[A83]已請之。既次第一一。則何局和上。二師准此。總須請之。故云理例也。未必通限者。或在大界上受總集百餘人。不可總請。如許多人。此等諸人。雖為我受戒事來。如今但准中國受法。十人三師七證[A84]已外。亦不在請也。更有妄說不錄也。
云更明十師成不之相者。持戒如法者。名成破戒無德與受不成為不。相謂相狀也。
云四分至也者。弟子知和上犯戒等者。准律四句。前三得。後一不得。今此文中。舉第四句。前足數中[A85]已辨。託餘之九師。准可知者。律雖無文。今師意云。但准知上四句得不得。即可知也(云云)。
互知犯重者。戒師知和上犯。和上戒師犯。教師知戒師。戒師知教師。七證亦爾。迭互相知也。知何不該者。該遍也。謂若知犯重。不得說戒。羯磨僧中。共住不獨。戒師知和上犯。不得共住。即受不成。其十人之內。互知。總是不得共住。不成受戒故。白知何不該。既和上不得十師。亦准不得何得不該十師也。
若[1]准律文等者。謂文中。但云和上犯戒。且五篇總是戒不知犯。何戒為是夷殘。為是提吉。並不顯此重輕也。准義[A86]已下。今師約義。乃至吉羅亦是戒收。亦不得為和上也。何呪上篇重罪耶。俱皆不許。餘文可委。
云和上至床坐者。百三十餘種者。准律僧五文。有二十六人五。廣彰師德。九夏和上。與人受具。前人得戒。能秉得罪等。廣如律文(云云)。二種闍梨者。羯磨教授二也。五夏[A87]已上者。至五夏[A88]已上即六夏乃至三十五十等。律云多[A89]己五歲等。證也。今時四夏[A90]已下。為人作戒師教師。理不可也。文中既有制約。違制自是非法不成由。如和上定是十夏。若九夏是開八夏等。定是不許也。餘師等者。除三師外七證曰餘。但明解羯磨是非即得。不論夏之多少也。
統明師義者。統通也。幸有老宿碩德者。耆秊長者。名為老宿。碩者大也。有名聞大德眾人奉重之者。生善於後者。云記云於後即指師資篇為後也。彼辭師出離。謂見和上有非法事。良由無德不具足故去也。大德云。不知此釋有何意。乖於文旨。今云生善於後者。亦是大約而言也。意道。老宿碩德。與他作師不唯壇場一席。初受戒時。起殷重心。亦乃久後之間。令他善故。云於後何必要指後篇少道理也。不共互坐者。五夏十夏。不得更互共同坐也。五夏先坐十夏後來不得共。十夏人共同床坐等。
云三教發戒緣者。標也。未勞繁說事。意云薩至量者。凡受戒等者。凡者諸也。亦不局受具戒時。[A91]但凡是五八十等。總須如是說法引道開解解說云初中二字。於二科中。今當緣境科中也。云所發至體者。別鈔三十餘紙者。古來有師別出一卷戒方便相。每到受時。依說引化開解解說。要而言之者。謂古人雖展張三十紙文。似廣似繁。今若撮說大約而言。故云要而(云云)。情與非情者。有命根者是情也。上從如來。下至蠢動有識之類。非情者。非有命也。上從妙高山。下至草葉微塵等類。皆約不起損害之心。空有二諦者。空則真諦。有則俗諦也。滅理涅槃者。是第一義諦非空非有也。佛說聖教文字卷軸者。謂今三藏。文字能詮名教也。形像塔庿者。泥龕素𦘕殿堂支提等。皆約不起毀謗。不信破壞之心。地水火風空識等者。六界也。皆約不起盜損之意。法界為量者。雜心云。一切聲聞獨覺諸佛妙法。此之妙法法彼眾生心故。如是妙法。各各差別。界分不同。云法界也。並是戒界體者。據理應合云戒境。今云體者。由從此境發得戒故。故詺此境為體。亦是因中談果也。
云故至反者。通證前文也。
與佛齊德者。謂遍法界。境有護持心。心與佛齊故。云齊德也。或約初受戒人。嚴潔不犯。儼然光淨與佛不異也。猶勝諸外道者。外道邪見邪行。是生死原。無解脫。之望破戒雖一期墮惡。久久亦有出期也。智論寧受而破等者。蓮花色尼本生經說。佛在世時。此尼證羅漢果。入貴人宅常讚出家。語諸女言。姉妹可共出家。去女言。我少恒盛色持戒甚難。尼言縱使破戒墮惡。遠有出期。我自憶念。作戲女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持端正而故。破戒墮地獄。地獄罪畢。值釋迦佛。出家。得六通四果也。餘文如鈔(云云)。
云如是至重者。如者指法之詞。是者即可為義。隨謂隨逐。機是根機。機鈍則廣談機利。則略說。雖有廣略。一一令他悟解。神用不沉也。薩婆多下證意可知。
云次令發戒者。標舉也。
云應至住者。毗䟦者。此云是大乘律。疑偽目中收(此釋非也)。法寶云。是小乘律非疑偽也。若是疑偽。鈔終不引故。下文云。上之所說。並是正經。非謂失譯。疑偽等引彼。證此足不謬。發心我今求道者。求道二字。即是受戒異名也。若變通語勢應云我今發心受戒也。當救一切眾生者。謂不煞即是救命也。眾生皆惜壽命者。命是浮假忻生。惡(音污)死即軟心也。雖德佛戒等者。反釋上軟義也。
餘二就義明者。餘外也。下心之外中上為二也。就義者。簡文也。前來下品依彼律文。中上二心律既無文。就義辨也。
云何中品者。徵名相也。正心向道者。絕餘思念名為正心。專求戒品號為向道也。解眾生疑者。猶豫不決名疑。以法濟神令心悟入自之曰解。[1]律梁者。不沉疑悔。故號律梁。自利利他者。為彼解疑。令不沉沒是利他。所得功德是利也。作如是心受持戒者。是中品也。
云何上品者。徵也。我今發心受戒者。明知。前文求道向道。總是受戒之異名。今此直言受戒。即領納名受。禁防曰戒也。為成三聚戒故者。謂此三聚尸羅為因。後感三身之果。經云。誓斷一切惡。名攝律戒得法身。佛誓修一切善。名攝善法戒得報身。佛誓度一切眾生名饒益有情戒得化身佛。趣三脫門者。趣向也。三數也。脫謂脫也。遊履之處曰門故。智論云。諸法性空名空解脫門。諸法相空名無相解脫門。諸法性相俱空無願解脫門。更無願求之心故。諸經論中。亦呼為三三昧。亦名三摩地。亦名三觀等。正求泥洹果者。二乘擇滅。望佛圓寂由偏令悕。佛果菩提方成正也。故云正求泥洹果。四種之中。即是無住處涅槃也。上來所說總約自[A92]己。以論鈔文從。又以此法[A93]已下。明利他。欲令眾生明見佛性。名至涅槃。如是展轉無窮。佛法自然久住也。
云如等者。如此發心者。指前來下中上品之心也。邪相者。謂有所怖求之心邊。名為邪也。況不發等者。發殷重心。尚名為邪。豈更不發定知無所獲也。凡夫始學邪心中者。資加七方便人名始學。始者初也。具足惱煩性。雖作諸善有所得心。名邪心中語也。那含慢心中者。此人雖斷三界見惑并欲界無品臨或。皆盡上二界修惑貪癡慢未斷。名慢心中語也。阿羅漢名字名語者。謂三界見修煩惱。悉並斷盡。內既無執。但順世間。假名流布。故云名字語也。如此自知心之分齊者。謂求戒之心。有上中下也。如人飲水冷煖自知得佛淨戒亦有分齊者。戒隨人心。亦有三種。各各差別。號為分齊。故前文云。戒者以隨器之功行者以領納為趣等。故文云。下證也可知。
云問至限者。謂攝前文生斯問也。是教宗是何乘而發大乘志者。教者四分律能詮教也。宗者宗旨也。何乘者。為是大乘宗旨。為是小乘宗途。若言大乘。即律部合是小乘所攝。若云是小乘。小乘極果。[A94]但是羅漢。何故令發大乘之心。求於佛道。文中志字訓心也。若此四分宗義當大乘者。謂若據律部宗計。能詮文等。定屬小乘。然於五部之內。此律約義分。通大乘。依成實假名宗。說有種子等。文云[A95]已下。引戒本。證此律分。通大乘也。多有誠例者。律文多處有通大乘之例。只如沓婆無學。知非堅固為僧。知事欲求窂固。又律云。
佛子亦如是。既云佛子。知無異乘。又如捨衣虗通。無係但斷相續。不必拋棄衣物等。總是誠例也。光師亦判大乘律限者。魏朝慧光律師也。羯磨疏云。如昔光師。依理明體。是心本故。通大乘也。
云如至大事者。通結指歸也。緣境二字。牒前所緣之境也。及心有增上者。牒心量也。此言增上者。謂上上品心名增上也。羯磨疏云。增中救諸眾生。即慈善根。謂佛心也(上疏文)。此之二途者。緣境為一。心量為二也。必受前時簡不得臨時。恐者浮昧也。智者題授者。明閑律相。名為智者。一一標舉名字題目授與受人等。有解云提携者。不窮字學也。心心相續者。善心不間斷也。見境明淨者。猶如目覩分明清淨也。不得臨時[A96]已下。辨非可知(云云)。
云第四至等者。第四者標章也。鏡水大德云。據理合言第四。安受者。立處製作𡞞約。但着第四。即知是安置處所門也。律云。當立受人乃至不聞處者。正明安置受者立處也。若離見聞處者。離聞處即是本分。若離見處便成非法。律製受者。在見而不聞處立。今既俱離。即非安置之所也。若界外等者。玄記云。戒場外也。且據有場大界中。正作白四之時受者。須在場內。若在外者。中隔自然作法不成。不名受具。此約白四時說。以律文語通也。准南記中。不許此釋。且此門本為明安置受者。立處遮難。尚乃未問。何得預明白四之時。據此段文。並未合論量。戒場內外。如非之事。如下正明受體中方辨也。彼記自釋。云界外者。是大界外也。若有場大界。即場外大界內。是安置立處。縱無戒場。但有大界。亦須在大界內。離僧不近不遠處。立必一向在大界外。即非處所也。[A97]已上雙申兩解。任情思之。間有道理。着眼見處。而耳不聞。可引抄文釋云恐聽羯磨等(云云)。下引五分。證上非法。彼文云。時一比丘。借他衣鉢受戒。受後諸比丘。語着衣持鉢共汝乞食去。彼云。我無衣鉢。諸人[1]向云。汝適來。受戒何處得衣鉢。彼云。我暫借得。諸比丘言。無衣鉢不得受戒。汝何故借他衣鉢。彼云。佛不制我不得借衣鉢。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日後。應時受戒者。置戒壇外。眼見耳不聞處立差人往彼問衣鉢等(云云)。四分文云。界外問遮難者。謂就有場大界中。受戒合在戒場外問遮難准此。即喚場外為界外也。有人云。約難事小界在界外問。或云據無場大界合在大界外問難等。並非解也。理亦無傷者。謂律文問難。佛令在場外。今或可無場。但有大界便多在界內。問者教授師。作法差遣。雖同一界無別眾過去理亦無傷也。順上律文者。順上來若在界外不名受具之文等。如此銷文。即順若依。搜云。前解將界外為場外者。雖則律文語通。及至此文。似解釋不便也。更請思之。僧祇不近不遠處者。證前不得。出大界外。以大遠故。菀陵云。如有場大界。即在場外界內。不近不遠處。若單大界。即不得出界外。但同界內離僧不近不遠處。若小界。開教授人與受者。一向在界外。亦須離僧不近不遠。於中問也。臨時量用一多人行(胡即反)立等者。如三十人二十七人未問難者。安一處(云云)。二將問難者。將欲也。欲問難三人或一人等。離僧及沙彌處者。離僧者。離壇上僧。離沙彌者。謂未問難者。於其中間。設對諸沙彌前問。得不可引鈔文。答云必在同處等(云云)。反披七條在彼立者。玄云。將離下位故。脫下衣。未入上流。反披尊服。問何故制令在彼立耶。答羯磨疏云。行住兩儀心𮜒馳散坐是安靜。未必稱恭故。立望僧取翹注意也。鏡水大德云。今時行事。必須准此為憑。或有正披七條便着副膊者。全是未達教意也。
云五至所者。由界外脫衣着等者。初緣時有欲受戒者。令向場外脫衣。撿挍恐有難等時。有耎弱者。着慚不肯稽留法事。或不受等。佛令自今日後不用如是。但羯磨差一人。從座起出外。問彼難事。此第二緣方。有單白文也。如此四答各一作一法者。一差威儀師。二召入。三戒白和。四正秉白四。此據別答。一番和僧。但作一法。如是四番。須四度和也。若云總答云等者。此約通答。如最初一引受戒三人。是通答了[A98]已後。若外面別無人入場內等。隨諸多引。並不要更和直至明相未現。[A99]已前總得也。次單白文者。辨綱要。總如上篇說了。然於中彼字。不得錯悞。有人錯呼。彼為此字者。決定不成。是彼此不分也。受人在場外曰。彼若在僧中即為此。今戒師壇內秉單白。遙指外面。豈非彼耶。往往見人。解云。彼此總得者。無知甚也。外難曰。且如邊在五人受戒。單白差教授師時。第一中間云。彼某甲從和上。某甲受戒。先牒和上。名入法竟。不足數也。第二中間。又云某甲為教授師。牒師牒名入法。又不足數。都有五人。二人不足。三非僧故。作法如何。得成法寶。准羯磨疏云。謂隔句故。互相足也。如差自恣人。雙牒二人。入法即是不得。今此不然。牒和上時。教授師未牒。入法猶成僧數。正牒教授名時。又不標和上名字。和上却成僧數。為隔中間綱骨句故。是以無妨。此南山意也。或依准南闍梨云和上。但是威儀師緣也。若沙彌望和上。即名本從他得戒故。威儀師望和上。但是被他出眾所為之緣。若第二中間。牒威儀師。為僧所量。是正差故。必定是不足數。若第一中間。牒和上名時非正為故。本無不足。舉例如威儀師。欲召沙彌入眾時作白。豈不牒和上之名。且威儀師本分。是不足收。今又牒和上。和上是不足攝。現在三人非僧。作法爭得成就。故知和上。從前無不足之理也。此解雖違疏文。自是一家意見。思之。
云六至緣者。標也。
云所至之者。立意也。如文云但至習者。有得不得者。玄記對此。廣明難事得不得之理。大德不許。謂此且大網云。得不得至下。一一鈔文自解之。此若懸說却了至下。文說便成繁廣知之。若問而不解。終為非問者。意云。雖依文誦語心中自不體解。自既不明焉。令他會故。云問而不解也。雖問與不問何殊故。云終為非問。非者不也。中邊不相解語不成者。證上不解也。中國邊地。彼此不解。方言互不相足。反顯適未雖問雖答。彼此總不明之有無。如何知委故不可也。若准律本。不問難。則不得戒者。問既律云不得戒。今既問何以不得。答雖問不解。還如不問。無異舉例。由如作說。戒等具非不成。亦如不說一般也。若約律本。但問十三難事者。故受戒犍度中。先列十三難緣起。次列諸遷緣起竟。結云污辱眾僧者。不得受具足戒時。有欲受者。將至界外脫衣着受者。慚耻稽留法事。以此白佛。佛言。不能得如是露形看自今[A100]已去。聽問十三難事。然後授具足戒。白四羯磨。當如是作。次文即列十三難竟。佛言自今[A101]已去。先問十三難事。然後受具足戒。准上律本之文。只言問難。總不見說著諸遮故。云但問十三難等。及論作法但問諸遮者。律中作法。差教授師出眾至受者。所但問諸遮不問難也。其戒師對眾作法。亦但問諸遮不問難也。今就義准著問遮之前者。律文作法之中。既不列難。在問遮前。今鈔主。准律三節之義。合將其難著向問遮之前。所言三節義者。第一節列緣。先列難緣。後列遮緣。第二節。律云。自今[A102]已去。聽問十三難事。然後受具亦合難在遮前。第三節。律云。自今[A103]已去。聽先問十三難。既云先問難。即知遮在後。准斯三節之義故。云今就義准等也(云云)。又問難之體者。體字有多解。今並不取。但依搜玄云。體者得也。謂問難詞句。能問所問要。唯彼此相領解。方體得也。蒙籠誦習者。羯磨疏云。余周游晉魏京輔律席罕不登臨至於難緣全未籌議。但恐誦文不得何暇更識其相也([A104]已上疏文)。准此即是敘上蒙籠。是不明之義也。
云一至罪者。堂云。佛在羅閱城。有一比丘。名難提。坐得四禪定。從定起有魔女來前立。比丘捉之。女則隱而不現。比丘趂捉。欲心不止於死。馬上行非淨行。都不覆藏。佛言與白四學悔後重犯。滅殯次數名所言。邊罪難者。羯磨疏云。曾受內戒。今棄眾外。名之為邊障。戒不生稱之為難也。至於俗人受五八等。望與常途俗人有異。總號邊罪也。餘文易知(云云)。
云二犯比丘尼者。堂云。律云。時有多比丘。從俱薩羅國。行往黑闍。何俱有。一比丘言。此中曾有白衣與着袈裟者。共犯。諸比丘云。汝何故得知。彼云。我見一數等次數名。羯磨疏云。毀壞梵行。名為犯尼業。深罪重障戒不生稱難。
云四至也者。四分等律者。等取五分十誦。除僧祇也。不明淨穢者。若據律文。[A105]但云曾婬著袈裟者。成難。且尼三眾。總著袈裟為總成難。為局大尼。是不了也。又文云。若犯比丘尼。又似簡下眾。然比丘尼。有淨境穢境。為通犯。為約淨方犯。並不論量。是二不了。五分十誦亦然。若爾今時受戒行事之時。皆言汝不犯淨行比丘尼不。引依何教。鈔答云。故世行事者。云乃至此依僧祇問也。須斯二果及凡夫持戒尼等者。須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第二果。凡夫持戒尼可知。初人是壞尼中。後不名難者。謂二果尼。欲界修惑九品。下三未除。初果尼。欲界修惑九品。總未斷。凡夫見修。一切未除。並有受樂心故。初人懷時。即是淨境。成難。中後人懷時。[A106]已是穢境。不成難也。那含羅漢初後人。俱名難者。那含三果尼。羅漢第四果。若壞此境。初後總成難。攝所以爾者。那含人。欲界修惑並盡。羅漢。三界見修並除。終無染樂之心。是初後人壞。並是淨境也。故知唯是等者。故知二字。即定之詞。唯者。偏獨之義也。即反顯不淨境不犯。十誦等者。彼律問云。頗有污尼人。諸比丘與出家。受戒不。答有。若八人以八事。污比丘尼[1]尼。名污是難。又復一人以八事污。亦爾。八事者。一捉手。二捉衣。三入屏處。四共立。五共語。六共行。七身相倚。八共期。鈔云。摩觸八尼者。玄云。據文。但云八事。鈔加摩觸字故。此一句標。觸八二初摩觸尼戒觸。其重境纔觸即犯易知。八尼污尼八事。戒標也。將一个尼字。管兩戒也。八人共。污一人一尼。以八事污一尼。此似難知下。釋污尼八事也。故羯磨疏云。摩尼八事等。八个俗人。人以一事。即有八事。共污一尼。或有一人自污尼八也(上是疏文)。[A107]已上引如許多文意。證四分文中。但云犯比丘尼。並不論量淨之不淨。適來所說。總依宗方成決定行事無滯也。下引善見等者。數為證四分文中。但云婬着袈裟者。並不說除。下二眾等。今引此文。若下二眾無犯不障出家等。羯磨疏云。未滿位輕不成難。攝具戒是尊故。成障也([A108]已上疏文)。
云若至鈔者。若強與尼着成難者。謂尼不欲着。而強將白衣。衣服令彼着成難也。若尼自樂著。不障出家故。知前文強與著之。必是陵辱彼不樂著。即是淨境也。此兩段文。莫非約境淨穢以說也(此解有意)。或依玄記云。既自樂著白衣。表同邪見捨戒。所以不障出家也。前文強與彼著。即顯不生邪見。戒不失故。是以成難也。今恐不然。縱樂輕著白衣。但結不應之吉設。爾邪見須准教文起。九品圓滿之心。今暫樂服俗衣。未必捨於戒體。此釋不應理甚矣。如之。若知受具戒等者。今師以義意求之也。若明白之心。審知前是受具戒之人。今有難事緣礙。暫著白衣之服者。亦成難捧也。但壞淨境不論知不淨者。古師云。知他前境是淨而壞之。成難。若壞是淨境。我心不知雖壞。亦不成難。今云。但使前境是淨壞者。冥然是犯。不約心。論知不知。等。義鈔者。羯磨疏云。如善見煞。凡尼至三果不障戒。今但污尼云何成難。答煞障戒者。取福田極處。須是第四果人。以前三。煩惱未盡。污據陵慢勝境故。是難收。各有理也。
云問至攝者。何不言壞比丘者。法寶云。此約僧受戒時問也。謂適來但云不犯比丘尼。何不見言犯比丘耶。答亦成難者。答若犯比丘。亦成難。攝尼受時。反問由事文中者。却將尼來反釋也。意云。僧受時。即云汝不犯尼不。尼受時。即云汝不犯比丘不。問曰。前來既云約僧受戒時起間。今將尼來反釋。文勢似不相當。寶云。鈔主密意。無約僧以論。但為其事稍僻。不能顯明故。將尼來反說。下句云以事希故。必若將尼污僧頻頻有之。何言希少。故知唯約易訓也。下引善生受五戒等者。謂善生長者。受五戒時問難中。亦云汝不犯比丘及比丘尼。意可見也。故知同是難攝者。今師印定也。皆為俗人時等者。俗人據總未曾受。受五八等戒。即是污尼難收。若受五十八戒。後犯者。但號邊罪捧也。大德云。此中鈔文。㝡細人難得知。搜玄總不說著。今時講人至此。全不委其本意。如何銷釋。請思之。
云三賊心者。羯磨疏云。沙門俗人法非本位。形濫[A109]僭上。又盜聖財故名為賊。障戒不發。[1]搆之曰難。
云律至家者。鈔略舉緣起也。准受戒犍度云。佛在波羅奈城時。世糓貴人民相食。唯沙門安樂飲食無乏。有一年少外道。輙自剃髮。入眾求食。僧問汝幾夏和上等是何人。彼並云不知。復勘詰之汝是何人。彼云我是外道。因此白佛。佛言賊心。又入道於我法中。無所長益等(云云)。云若未至戒者。若未受不應受者。約僧知了。不得為定也。[A110]已受得戒者。據初時不知。彼為利出家。是外道等。即得戒也。云曾至擯者。但曾經偷法。即滅擯也。
云四至擯者。玄云。准律文。都有六句。前二重後四輕。第一句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眾僧所。共羯磨說戒。二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眾僧所。共羯磨不說戒(此二句成難)。三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眾僧所。不共羯磨說戒。四云若至一人二人三人。不至眾僧所。不共羯磨說戒。五云若至一人二人。不至三人眾僧所。不共羯磨說戒。第六句云。若一人不至二人三人眾僧所。不共羯磨說戒(此四句不成難)。六句如此。今鈔所引。是第一句。證前滅殯也。云義詳至難者。今師義意詳論。故云義詳也。對首眾法等者。說恣此是僧法。今界無僧。只有二人。遂作此法。今此賊心之者。往彼盜聰。亦成難也。必眾法心念成難者。破古也。古人云。一人作心念說戒等。并[A111]己即是二人。便須改為眾法對首。豈名心念耶。今師云。此全不見文意。既云往一人所偷聽。眾法心念便成難收。有何二人。改為對首之理也。三人[A112]已下等者。謂懺三十捨墮。是對首法。覆處尋內須問邊人。故三人也。[A113]已下二人也。餘和合法等者。玄云。未秉單白。前問僧集和合等。名餘和合。聽此非難。齊四人。即秉單白。單白前便有問和也。[A114]已上即百千萬等。皆先和僧乃至。答云某事羯磨[A115]已來。不成難也。
云善見至難者。此段文意者。四分雖云偷形。不出偷形相㒵故。取論文廣辨也。無師自出家等者。此是偷形相狀也。由如今時。不依師僧出家剃髮。但自剃落等是也。不依臘次乃至利養不受者。釋非偷法也可知(云云)。二偷和合者。標偷法也。有師出家者。釋非偷形也。往他方等者。辨偷法相狀也。二俱偷可知者。無師出家。是偷形往他方。受禮入說戒處等。是偷法也。若偷形狀者。[A116]已下鈔文料簡。前一句不成難得受也。下二不合者。偷法及二俱偷。不合與受也。五百問論等者。通證可知。
云四分至難者。但云賊住。不說聽聞不聞因緣者。四分明偷法中。但云盜聽。他說戒成難。然於聽時有聞不聞。或聰明愚鈍。記不得等。不可一例。並成難收。既不料簡。是不了也。下引祇文。方為決定。初中後語者。單白為初。廣序及五篇戒文為中。七佛略教為後。隨此三處。記得章句。便是難也。若闇鈍等者。雖聞不記不得成難捧。或緣餘念者。雖是聰明心不專一。曰緣別念等。亦非難也(云云)。更有將本自讀。亦例可知。位既未滿未合。未得見及聞。今私竊偷者。亦是偷法成難。請不疑也。
摩得伽論等者。引此文意。亦為四分文中。但云若六秊不滿。作法不成。不說賊住。是不了也。今引論文。若經僧布薩羯磨。是名賊住等。方為周足四分。若秊不滿等者。有知他秊未滿。語云。汝秊由未作受。戒法事不成。[A117]已後若滿更受等。
十誦等者。彼云佛在王舍城時。婦人為夫姑舅。所惱出家作尼。後與和上尼共住。還生苦惱。却反還俗。白衣呵言。是不吉弊女。我等先是。其夫中間。受我尊重。無決定性。以此白佛。佛言若尼一反戒。不復重出家也。
云四破內外道者。羯磨疏云。志性不恒。內外無取名。破內外障。戒不生。稱之為難也。
云謂至具者。來投佛法者。破外也。受具[A118]已反還本道者。破內也。鈔約界內外兼破雙釋也。准律。受戒法聚緣起云。羅閱城中。有一裸形外道。名布薩護。甚大聰明。鐵鏁鏁腹。恐智慧縱出。頭戴大盆。照盲冥者。來至僧坊告云。沙門釋子。誰敢與我論義者。時舍利弗念言。此外道尼揵國人奉重。若以一句義問。不能答者。必大名聞。定歸大法。遂與彼論義。初從一日乃至六日。論說餘事。外人並皆結舌。第七日中。舍利立義說。欲從思非從對起。外人云。欲從對起。不約心。論舍利立義者故俱舍頌曰。世諸妙鏡非真欲。真欲是人分別貪。妙境如本住世間。智者於中[A119]已除欲。舍利弗云。妙境不是欲故。云非真欲。欲是人思想心上而起故。云分別貪。一切妙境。境無盡期。故云住也。世間聖人修行斷煩惱後。其心[A120]已謝故。云[A121]已除欲也。邪命外道乃誥尊者曰。若言妙境非真欲。說欲是人分別貪。比丘應名受欲人。起惡分別尋伺故。外道云。若不許欲從境生。便云從心起者。比丘却是受欲人也。下句云。起惡分別尋伺等。常起惡心。尋求伺察故。時舍利弗。又反質云。若世妙境是真欲。說欲非人分別貪。汝師應名受欲人。恒類可意妙色故。故婆沙云。時彼外道聞此偈[A122]已。不能加報。便生善心。歸佛出家。時䟦難陀在彼眾中。色類殊異。而舍利弗。形容短小。彼作是念。此小比丘。智慧若斯。而況堂堂者乎。便求䟦難陀。為和上受具[A123]已。問於經律。悉不能答。彼便輕賤佛法。慊諸比丘無智。却歸本道。以此白佛。佛言自今[A124]已去。應具十夏。有智慧方聽受人大戒。此外道。後更重來。即成難也。對僧與沙彌戒者。先與受十戒也。四月試者。令彼來僧中合掌。乞四月試之。僧中秉白二法。與四月共住。對彼前說外道惡事。而毀罵之。觀於彼心。若不起嗔。即知調順。若猶占護彼宗。即知未伏故。故即不可也。
云問至明者。信此歸投此者。謂我持十戒。即是調柔若不持戒。違相即顯。若不將十戒。驗他順違焉。能辨得邪正。此事[A125]已下。指略之意可知。
云五至受者。堂云。准律緣起時有黃門。來投出家。與受戒境。喚諸比丘。作如是事。比丘呵責出去滅去等。又往沙彌處。呼彼作非事。復往界外。放牛人等處。喚彼作事。白衣譏云。比丘之中。多是黃門也。以此白佛。佛制不許為受。次釋名者。有多解。古云。黃是衣色。門是根門也(不正)。或云。古有人亂於內宮。後被去其勢分。又於住處以黃色土。塗於門扇。意表割根之人。從此黃色門中。而出相承。呼作黃門。准此約住處立名也。今師云。門是天子禁門。黃是五方色中。中方之正色。即詺他內禁之。門號為黃門。今令此人防護彼門故。從守護處。彰名。此盖是全取他名。立於[A126]己稱故。羯磨疏云。黃是中方之色。以□中禁之門也(此解為正)。一梵云扇𢮎。此云生。謂過去業故從生來自然也。二梵云留拏。此云犍。謂以力去却也。三語云伊梨砂。此云妬。如抄文自釋也。四梵云半[捺-大+秝]迦。此云變。鈔釋云忽然變作也。五梵云愽叉[捺-大+秝]迦。此云半月。鈔文自釋(云云)。祇中有六。加其[捺-大+秝]破也。世中多有等者。前雖列五黃門四種易知不解。今鈔但釋犍黃門也。就中大約有二。初依諸律正釋。據受後為言。二准此下結歸難體。明未受之人得不。初又分二。初約自截分別。二四分下。約怨報分別。初又分二。初約都截當律滅殯所收。二今時下截其少分依他部明其得受(上依玄記科此抄文其義似易顯也)。應截不截者。謂欲從心生不由身起。應須截心中煩惱。何須截身為佛呵也(云云)。依篇懺者。若截頭及半得吉去一卵者。偷蘭既有二罪。須依篇懺也。准此乃至為受者。此上諸文。皆受後也。若未受前截者。正是難收。無聖教斷之。必須准前五分文。或截頭半得吉去一卵等。即截不然滅殯據此文勢。即非難也。為受得戒。若都截者。諸律並云。滅殯必受不得戒也云六至相者。殺父母者。堂云。緣起者。律云。有少秊外道。先殺父母。常懷憂念。作是思惟。我救沙門釋子。出家受戒定。得除罪。諸比丘不於委問。輙度出家。出家之後。彼自言說。以此白佛。佛言應滅殯也。羯磨疏云。人非化生。業寄胎報。假彼遺陰。以成[A127]己體。養育思深理應反報。今典殺害。名之為逆障。戒不生稱難([A128]已上疏文)。
此據生母說也。若養母者。不成逆故。俱舍云。設有女人。墮羯邏藍。餘女取置產門也。生子子殺此母。不成逆。但得夷罪故。論頌云。母謂因彼血(指生母也)。或在畜胎生者。殺亦不成逆。但得殺畜罪。以報劣故。或殺餘怨家。悞殺父母。亦不成逆。以無心故(云云)。殺阿羅漢者。堂云。准律緣中。有諸比丘。往物薩羅國游行。於中二比丘。見一空靜處指向。諸比丘言。此中曾有人殺羅漢來。諸比丘問汝何得知。彼云。我是一人數。以此白佛。佛云滅殯。羯磨疏云。此人惑盡。德圓福田應供。反加興害。同上業重。名之為逆。障戒不生。稱之曰難。阿羅漢是梵音。阿之言無羅漢。云生此人惑盡不向三界受生故。與無生之字也。外難曰。十輪經中。殺辟支佛。非難。善見論殺前三果人。非逆。今此殺於羅漢。何故成逆障戒耶。答前三果人。煩惱未盡。福田未極故。非逆。辟支佛者。雖煩惱盡。遊化義劣故。非逆。如瑜伽論云。緣覺不說法於人家。受供後擲枝騰空而去。[A129]但足下現十二因緣。字令觀此修行悟道等(云云)。此三[A130]已下。指略意可知也。
云九至耳者。破法輪僧者。緣起因提婆達多。如下廣述也(云云)。羯磨疏云。邪法乖真。名為破僧。障不生稱之曰難也。破羯磨非難者。但得中品蘭四人。悔不成難也(云云)。出佛身血者。緣同上(云云)。羯磨疏云。如來四等道化眾生義。在虔心反生逆害。出彼身血名逆障。戒不生云難(上是疏文)。此據惡心若好心者。如耆婆為佛治病出血。一却受天樂故。不在此例也。餘文可委(云云)。
云十一至所陳者。非人者。緣起因修羅子。猒生老死。化人為形。來投出家。諸比丘。初時不知遂度竟。僧坊中食七人分。外白衣處食。五百人分居士議慊。諸比丘窮問。汝是何人。彼云。我非人也。以此白佛。佛言非人於我法中。無利益故不得(云云)。羯磨疏云。非畜報處卑微形心非器。由斯障戒故是難收。八部者。一天。龍夜叉。犍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禁那羅。摩𬑟羅伽。人非人等也。餘可知。畜生者。緣起因彼眾奈。有善現龍。猒離龍身。化為一少年。外道往僧房中求出家。諸比丘不知。輙與受具。受具後與一比丘共房住時彼同住。比丘往外遊行諸龍常法有五時伏本形相言五時者故偈云。生死非嗔睡(云云)。彼既睡眠。身滿房內彼比丘歸來推門。手觸龍身。覺異便高聲唱云。虵虵時彼即覺。遂起跏趺坐正意繫心念在前。比丘問云。汝是誰。答我是善現龍。以此白佛。佛言云畜生於我法中。無利益未受莫為受[A131]已受滅殯也。脫有高達者。脫由忽也。忽有衣冠日折挨等來受戒(云云)。方便轉問者。應云汝非畜生。能變為人形來受。否此是方便也。不得直言。汝莫是畜生。不似有輕觸前人也。如下陳者。向下教授師。正問時陳說也。
云十三至殯者。律緣中時。有一比丘。變為男女二形。諸比丘不知云何。以此白佛。佛言滅殯。後有比丘尼。變亦爾。善見論有三種。一能自受胎。能令他受胎。二能自受。不能令他受胎。三不能自受。能令他受。俱是難攝。羯磨云。形狹兩境志致懦弱。善惡不成焉。能修道障戒不生稱之為難。餘如文。
[1]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七上
次辨諸遮。云上至一者。結上生下意也。云律至得者。略問十六者。受戒犍度中。合問總有十。遮離開離成十六。父母為二。衣鉢為兩。病中五上並除本𠝶有六故。兼本成十六也。自餘受法廣明者。除十六外。更有不一。如犍度中說。皆言不應為受也。數有得不得者。於此十六中。料簡有得有不得。重即傷大理故不得。輕則反前也。玄記對此。廣引下文。料簡得不。大德不許。此為此中生起下文。下文一一廣目。解其相狀。明其得失。此若預前廣辨。便是兩度。太成繁廣也。
云若至戒者。不自稱[A132]己名。不稱壇頭和上名。秊不滿二十。定不得也。縱開胎閏等。盖是受後疑心。若受前自知不滿及眾人知也。必不許受也。
云五分至罪者。小小似片事者。玄云。此事小小似惡。便託此事。非[4]片於佗。障佗受戒。下似瞎等。出小似惡相貌也。有人改行字。為行字者錯也。若片字訓少。鈔中[A133]已有小字了。若訓似。文中亦有似字竟。故無理也。躃(并變跛也)曳(餘滯反)廣雅[5]去引也。尻(苦刀反)蒼頡云。髖骨也。鞭[6]盤者。杖痕也。凸(徒結反)字苑云起也。凹(烏狡反)陷也。印盤者。祇律云。破肉[A134]已。孔雀瞻銅青等。作字獸形者。十律云。諸將婦在家與非人有通。生子如象頭馬須等形也。侏儒者。鄭玄注禮記云。古樂人也。
云准至受者。准此者。准此五祇兩律。所列諸遮也。皆言不應者。祗云。不應與百遮人出家。五分云。一切毀辱僧者。不得度。[A135]已上二律。俱不許受。故云皆也。得罪者。僧得不應吉也。下文者。律本列遮緣。後結文也。復云者。重釋上百遮人也。是謂不名受具者。上百遮人身既有遮。不名受具也。一一言皆不應駈出者。此人[A136]已作沙彌。復於一一遮下。皆著不應駈出之言。是中者。是百遮人。出家作沙彌中也。清淨如法者。如聾人高聲得聞名。清淨如法。此人名受具足。不名者。亦是前中人。不聞高聲者。不名受具也。總結師罪者。師不合度如是人出家。結與不應吉也。何妨有不得者。欲料簡先難起也。謂難起適來百遮結文也。既言清淨。復云不名。何妨不清淨者。不得如瘂等者。指事說不得也。輕遮者。輕小之遮也。清淨者。不障戒也。共住如法者。說戒等二種中。共住如法也。瘂不語等者。用手作相替語處。文云下顯作相意。又遣書為我受戒。我舉手作相。令與我受戒。及受人不現前等。並非得戒之限也。十誦伽論等者。證意可知(云云)。
云衣至法著。衣鉢不具。不名受具者。律緣中。為受人自無衣鉢。借佗人者受。後諸比丘。語令著持衣鉢。便云我無等。因制也(云云)。五分等者。彼許借人衣鉢。重將價直稅之。又本主須作捨心方得。若不與直。或主不作捨心。非法也。薩婆多者。若爾二字。領上意也。既許借衣鉢得戒。何故必須用者。答文如鈔(云云)。獵師著袈裟者。獵鹿之人。不著袈裟。鹿便是怖。若著袈裟。彼謂是沙門。便相親近。不生怕怖。證上生等義可委(云云)。引彼證此文。不可和者。引彼多論證此四分。不可和允也。四分不名受戒者。四分也。必須衣盋。若問定不得戒。宛陵云。佛制有三衣鉢。方受得戒者。一為重法難明。假緣驗其得失。二又為邪正入法。驗道是非。三假三衣鉢。為增上勝緣。辨其所證。又盋顯非自餓得脫。又異外道萬法自然。今假鉢及衣。顯戒從緣得。今時無者違教。自是非法。若爾何故多宗。不要衣鉢。亦許得戒。鈔答云。此則部別不同等也。必誦十誦等者。若在彼宗出家。秉彼羯磨。即任無衣鉢得戒。今既依我四分。輙依他宗判得戒。即不可也。准急無損者。謂縱依佗宗羯磨受戒。依四分有衣鉢具足。是准急不捐大理。冥從急制。反顯依四分受。准他部無衣鉢等。即是[1]後故。必不得戒也。
昔人義准等者。古云准和上例。約知不知四句料簡。前三句不知即得。第四句具知。即不得也。此人判等者。今師云。此古人胸臆所判。終恐違犯四分之文。况和上是有情。沙彌亦有情。二彼相望。約知不知即許。若論衣鉢。一向屬[2]於情。不可有情。望非情。以論知不知之理。其失甚也。再受依法者。此亦而誠勸也。當初若無若借等。即驗知資緣不具。身上無戒。今既言委知。即覓如法衣盋。准律更受。鈔語似倒。今可迴文。依法再受也。
云父母至受者。據律緣中。舍利弗輙度羅云。父王來白佛。勑諸比丘。父母不聽不得輙度。佛集僧故制。文只如此。羯磨疏云。以生身所藉。義須盡養。比丘輙度。違情故制。下引善見僧祇易知(云云)。
云負至得者。准律緣中。諸比丘度負債人出家。為財主呵云。比丘總是負債人也。以此白佛。因制不許。義准理得者。據文不聽。今師約義。此方合得。謂西天國法。負人債息。出家[A137]已後。不得索之。此方負財。縱出家後亦須填償。不招譏嫌。理得無損也。
云奴至位者。律緣中。盜度他奴[3]耶。主譏云。比丘總是奴聚。以此白佛。故制也。家生可知。買得謂將財賄收買也。抄謂掠得也。彼此者。彼謂外國。此是此國。謂郎主守護心濃故。他與奴者。有人將來獻上。不要財物收買。自來有。情願出意來。伏事郎主也。餘處得者。若此地不許。佗處遙遠即許。以郎主護心稍薄也。自來投法度之者。不言郎主放等是非。准奴及兒。彼此通允者。親兒家主買得抄得三奴。及彼此二因。俱不許與受戒。一向成非。自來兒。養兒。他與奴。自來奴。彼因得受為是。此國不許為非。故云是非准奴及兒也。兩處文勢。彼此相通。其理允當。故云彼此通允。[A138]已上依法寶科鈔句如此解。或依玄記中。云度之是非錯。破却鈔句。釋義亦不便也。思之。
佛奴犯重者。佛奴無主放伊。知而度之。便同偷罪。故重也。後知不遣。義上同前。問其人是大道人等者。夫大道人。知三界虗患。求無上等。今此但厭駈使苦事。樂僧閑樂。故非大道。此於佛法無益也。僧奴准此等者。僧奴體屬十方。亦無正主放之。若度亦重。故云准此。[A139]已後必知便須發遣。仍舊入僧。故云[1]股位也。
云官至受者。准律緣中。波斯匿王勇健大將。比丘輙度。後時國界反叛。王覔不得。知度出家。王遂譏責。以此白佛。國制不許。羯磨疏云。九等文武恐負天期。餘之散任不在言。譏僧祇等者。四句。一有名有祿。今現任官是。二有名無祿。如今洲縣官罷任。未受新官。不請[2]捧料是。三無名有祿。如今置是官。雖削官名。昔日於國有恩。與共半祿是。四無名祿。今時犯罪被解官是。四句之中。初二兩句。彼此二國總不許。第三句。此土不得。彼處得。第四句。彼此俱許。准此等者。准此第四句。[3]比是官人。今無名祿。彼此尚開。豈況尋常白衣。故須為受。但違王制。得小罪也。
云丈至具者。建心慕遠者。佛果等等也。清節不群者。梵行即清淨。疎食即[4]商節。逈然出俗。故曰不群也。卓然者。高立之㒵。其行既高。為卓然也。風霜者八法。四順四違。喻如風霜。此人不被惑亂。是不改志操也。鏗(口莖反)堅也。其心極堅。謂之鏗然也。亦是鋼猛[5]也㒵也。憂憙者。憂苦也。喜樂也。聞毀不嗔。聞讚不喜。並不干於情壞。故云未[6]運其心也。下句結云。便為丈夫之㒵也。為由是也。前來苦樂憂憙。亦不離於順違。八風之中自攝。今文家對屬。且如是也。律云[A140]已下。未滿二十。太小招譏。減七十。太老無所堪任。又招譏責。謂吉。比丘度此老人。當於父想也。
云五至解者。五種者。一癩。二癕疽。三白癩。四乾消。五顛狂也。准律緣中。俗人有患。求耆婆不治。便諸坊求出家。耆婆治差[A141]已却休道。耆婆白佛。故制也。狂中餘二得者。一向輕[7]為。不輕不重為二。即許。若全不覺好惡。一向重也。不得癩癬者。癩有黑白赤三也。癬者疥癬瘡皆入[8]癩。下至指甲大。露處不得屏處。不論大小增長不增長俱得。以不招譏故。疥癩須陀洹等者。佛涅槃後有憂波笈多比丘。與弟子入村乞食。至一栴陀羅家。有一子得初果。身有惡病。笈多告弟子曰。此小兒證初果。受如是苦。弟子問云。何罪致邪。師云。此子前世出家為維那。僧中有一羅漢。有此惡病。搔刮作聲。維那語云。虫食體耶。可入栴陀羅家。尋便悔過。今感此報。為修行精進。得證初果。引此文證。既有得果之益。必在屏處。與受得戒也。一切僧事共者。說恣等僧家法事也。食時莫在眾者。恐惱僧不樂也。
云次至作禮者。次明餘事者。次第也。明顯也。遮難外事。稱之四餘也。更明所以者。更重也。重辨受戒之時。一期所以法則也。不應雲霧暗時等者。約時辨也。既先不相識。恐有難等不見。故須不分明也。
若先曾受具等者。約曾受具人辨也。謂清淨去今重受。由開七返等。四分無文者。無此十誦所問之文也。必有同邊者。必若先作比丘時。不捨法體。帶戒行非。今又再來。便是邊罪受。亦不得十三難前。問云。玄云非謂十誦律十三難前。有此一問。彼律但問諸遮。不問難事。此問是[9]彼遮中有也。今師意。道將此十誦一問。安排著於四分十三難前問之。必若答有參差。便成初難攝也。
四分若有[10]難等者。約難所被之人多小辨也。如說戒中者。指彼略戒文中。八難餘緣也。此與彼處不殊故。指後文說也。即王賊水火等(云云)。二三人一時等者。若無難即一番法。但被一人。若有難緣。一番白四。被二三人。並開許也。不得至四者。恐僧秉僧故也。如前篇述(云云)。僧祇一和上等者。緣中[11]為彼離有名二沙彌。若前後受。恐有恨心。不知得一和上戒師。一眾二人一時受不。以此白佛。佛言得受。若二和上共一戒師。作羯磨時。牒本既殊故。不得一眾二三人也。善見等者。約人約時辨也。不相作禮者。論文據得法處齊。無上中下大小故。制不相禮也。鏡水大德云。此文終恐未了。假使二三人為一引。亦須排他。先受十戒者為先。若總未受十戒。還依俗年。大者為上。此依律文。既有上下。無須相禮。若制不相禮[12]若制不相禮者。如三秊五載不相見。今或相[13]著。不可但合掌問訊便休。今論家制不相禮。且據得法同時。若盡理而言。終須依律為允也。思之。
云上至法者。結上生下也(云云)。
云教授師至陶誘者。謂教授師於壇場上得法。在身具威儀。僧中禮三拜了。出場外。界內沙彌安置處。敷坐具[A142]已。次令沙彌展坐具禮三拜。為舒正四角。令如法也。鈔云。申手內者。[1]且露地說。若屋下臨時。相去不近不遠即得。先與脫安陀會。[2]聚鬱多羅僧。為伊反披。著其五條。却為佗揲取。安[3]複子中。此是一期。行事鈔云。不能細述。章記不可繁云。講時又不明之。及到臨時。便成敗闕。大德云。有人作教授師。自却上床上大坐。更令一別。比丘與佗愸衣服敷坐具。或可僧取七條。為伊正披。兼著制膊。貴在𡞞略。此並是不知教者。致取笑於人也。如是一一條牒衣服威儀竟。即今䠒跪。即依鈔中安慰(云云)。高勝者。謂不久受具。入僧寶中。豈非高勝處也。
舒示者。舒展也張也。示指示也。寄此陶誘者。寄託也。託此衣鉢舒展指示。以為陶習接誘也。鈔主云。如慈母慜念嬰孩無別也。云前至亦不得戒者。謂開彼[4]腹子。先執五條起語云。此五條衣。梵名安陀會。又示身上所著七條衣。梵名鬱多羅僧。又執大衣[A143]已語云。此衣梵名僧伽梨。餘文如鈔述(云云)。然後將五條。取向下[5]搆。次將大衣。安五條上。若依諸部。此處受衣鉢者。五分律云。教授為受等(云云)。或在眾中等者。僧祇云。羯磨師為受等(云云)。四分無文者。當律但云受持不分前後。亦隨兩存者。今師決判也。受前受後。俱出正法。隨意採用。不可取捨也。并執盋[A144]已等者。語云。此應器。梵名盋多羅等。示[A145]已即將盋覆。安二衣之上也。又問。此三衣盋。是汝[A146]已有不等(云云)。便即襆之者。將[6]腹子結於盋底上。今時行事。多見將盋仰安。然後將上下二衣。[7]四直向鉢內複子結。却在盋面上者。此全不知次第也。餘如鈔述(云云)。
云汝至得受者。戒可得受者。謂此雖問難事既無。猶有諸遮未問。故云戒可得受。若到下文問遮了。即云戒定得受行事之時。須依此文。不可移改。有人至此中。亦云戒定得受。或問遮了。却云戒可得受。或問總是不解。云折也。
云更至也者。汝今字誰。和上字誰者。問名與字各別。今文中云。字者。但稱字不稱名得。答前解云。名字一般。猶如眼目無別。鏡水大德云。不然。名以召鉢。字以彰德。如俗云。男子二十冠帶而字之。女子十五。筭而字之。今稱和上及自[A147]己名。不稱字亦得。或稱字不稱名亦得。如今出法。且云字誰。答時將名。以答無失。又問此中稱字不通名。羯磨中稱名不道字得不。大德云總得羯磨中標名。更著字即太繁也。不令(云云)定得受戒者。前又無難。後又無遮。遮難並無。决定得戒。更無疑惑。故云定也。云如至者者。正著七條者。教使起立。却暫除七條。披副膞竟。然後正披七條。[8]擊條紉等坐具肩上。由是舊規。今時安左臂上。以袈裟覆之。則依新法。廣如下卷(云云)。衣盋複平中者。雙申兩[9]平捧此衣盋。盋面在下。底在上也。今時多見捧盋兩邊。盋面却向上者。不會也。餘如鈔(云云)。
云七單白至合掌者。欲銷此段鈔文。須分兩意先約常途行事。次和會鈔文。且約常途者。教授師來僧中。即須展坐具。與戒師相對禮三拜訖。䠒跪或跏趺正坐。亦得先和僧。其戒師便與答問。然後却起立秉單白。問成不等。所以坐和僧立秉法者。謂壇上眾僧皆坐。今若立和。佗坐僧不得。故須坐和。又教授為僧[10]前使。不得輙坐。故立秉白。如立說戒。可以例之。今有人云。單白既許立秉。和僧立作亦得。此是[11]速教之流。後有行事之時。從外入來又口請。餘人問答。不對戒師全無次第也([A148]已下據今常途行)。若依鈔文。教授師至僧中。舒手相近處立。便作白。並不見說著和僧等。如何和會耶。玄記云。此是僧差得法在身。故不在和也。大德破云。若爾今時總不見和。元來並得何故律令坐和僧。立秉法。少道理也。古今諸家。至此[12]改文。盡說不著。今依法寶云。但為此文約其通答。是以教授入來。便立秉法。不更重和。若據尋常。別答之時。即須再和。方得秉白。故向下自有一節文。問起云。新受戒人。相同界外來者。何不重和。答云。非是外來。當處新起。為證通別二答之意也。此是鈔文細處。人難得知。思之。白[A149]已自出僧中者。宛陵云。謂[13]通來出界問難。蓋是奉命為之。今既問了再入僧中。未教乞戒。不合擅出故。制在限內。露處尋內也。為捉衣鉢者。羯磨疏云。乍入僧中威儀未涉。且代為擔(去呼)。示其方便([A150]已上疏文)。其教授捉三人衣鉢。遂人兩手。近與戒師。戒師受[A151]已。安居面前。還依彼第一二三。次第排著。不得參差等。餘如文也。
云八至坐者。乞詞中云。大德僧聽。不得云一心念者非也。餘如文。
云九戒師自和者。標也。云彼至是者。單白文可解。
云問至說者。義鈔者。羯磨疏云。戒師眾中而問。不須差者。若爾結集在眾。何故差耶。答彼是為僧。僧情難一。故須定人。誰問誰答。受中為別。請師[A152]已定。故不差也。
云十正明對問者。標也。戒師正對僧問故也。
云律至我者。行事之時。直依此文。不用加改。如鈔(云云)。
云汝至答者。辨相總在前文。此但續文便得(云云)。
云大段第二正明受體者。大段簡前小科不少。第二標數也。受體者。玄云。前來明能受所對。及十種法。並受前方便。未是發戒之體。此段正明所秉之法。發其表之業體也。
云若至心者。深戒上善者。為求泥洹。名為深戒。善中最極。名為上善也。如前緣中者。前引毗䟦律。後約義明處文也。三解脫。謂立空無相無願也。三聚戒。攝律儀[1]善法。饒益有情。為三也。正法久住等涅槃也。名上品心者。結歸相狀也。
云次至之者。文有三節。初約教立理。二引論證成。三汝當下勸生殷重也。一一如文。
云應至罪者。文中亦約通答。不更和僧也。知之。若別答即須和僧等(云云)。鏡水大德云。其三人衣盋。至此之時。但排在戒師面前。不得移改。但令沙彌眼專觀衣盋。耳專聽羯磨聲。合掌當心不得𢌞顧左右。此是律正文也。今時行事者。至此秉法之時。戒師却一一。授衣盋與沙彌。令伊手中擎之聽羯磨。未委出何典據。前來鈔文但云。教授師召入之後。為持衣盋付與戒師。戒師安於坐位[A153]已。前直到此文並不見說。更與受持戒人擎起。何得委輙行。思之。單白中。第二中間。但云授某甲具足戒。此依律文羯磨正本。並如是揩定。有人添僧今兩字者。決定不成也。大德云。此是白僧。未知許不。何得有僧今之言至羯磨中。方有僧今字。彼處不得不著。若欠不成也。問僧成就不。彼答云成。乃至第一羯磨。及第三。總須一一問一一答。彼律云。不四問四答。一一得越毗尼也。不說得罪者。不分別說。云此是第一番等。亦吉也云[2]不又至[A154]已者。羯磨中。大德云。第一中間。有僧今字。第二中間。但云僧與某甲。即無今字。若至結文中。但云與某甲。又無僧字。此之三處。揩式軌定不得增減。人多迷此。致臨時落非之過。若曉得此三節文。即同明鏡。餘如羯磨篇中辨。也又三處牒[3]吉之詞。亦須揩式。若單白竟。告受人即云。眾僧隨喜。作第一羯磨竟即告云嘿然。或云嘿可。第二羯磨竟。即告云和合。此雖不傷大理。然行事家。次第道理。不令顛倒。乖於鈔文也(云云)。直依此語者。不得增加也。不同上廣者。前來文中。且一期出法臨機。即任改張。今此不許增加但依文誦。合掌佐助者。從第三番羯磨大字。便一時專心攝𣫍。作殷重之心。以佐助之。不得待至結歸之時。略擡手舉。全無儀則也。至第三羯磨。說字了。即告云。[A155]已納戒體。然後結歸等(云云)。[A156]已上是一期要急之事。敘錄稍繁。為顯事用也。思之。
云若多人至師者。多人謂百人五十人等也。隨竟記時節者。一引竟便記之。不及後安居等者。若五月十六日前。受即得。此夏十六日[A157]已後。即不得。今此不及十六日。便妄數之。以此白佛。佛言應和上等(云云)。量影者。寶云。將一尺木典文。方可一寸。來頭上加一寸二分。方板子蓋著。每面出一分。於日中竪之。午前影長為大。短者為小。午後反之。辨大小也。隨身量影者以脚步自身影長短。辨時節也。今此方。自有十二時。子丑等。於一時中。有三分。如午時上分中分下分。若更子細。於上分中更分三。謂上時上分中分下分也。中分亦三。下分亦三也。眾數多少者。壇上能秉僧。十人五人等。今時戒牒上列也。就十人中。和上是何人。二師十戒。和上十戒師。七證之類。一一記持。恐防[A158]已後問答。驗於邪正。知非賊住也。四依者。律緣中。因波羅奈城。有一外道。出家受戒。受戒之後。不肯乞食。便乃休道。以此白佛。佛言。自今[A159]已後。先說四依也。四重者。律緣中。時有比丘。受戒[A160]已。僧盡後。與故二行非法諸比丘問云。汝往何處來。彼具述上事。諸比丘呵云汝出去滅去。彼云。汝何不早語我。說不得作是事。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先說四重也。餘文可知。
云問至起者。鏡水大德云。約通答時。有此一問。諸家記中。總不曉此。血脉[4]元由思之。
云次至也者。如文。
云應至也者。會正可期者。玄云會真無漏聖理也。戒淨有智慧等(云云)。依文說相者。依律文中說。其持破相狀也。僧說二四。謂四重四依尼說二八。兩四八種八敬。四喻四依。今鈔存略。羯磨本中。廣明也。
云次至之者。受衣盋坐具者。鏡水大德云。今時在壇場上。對眾受最善。不然下壇後。向屏處與受。亦得。然須得二箇大德。一人數伊言詞。一人為伊對首。今時只有自[A161]己一人。為佗對首別不可也。若言教他自家言詞。白錯脫去。又如何。故知更求一人證處。方為如法也。又加法時。必須一一擎執。標其條堤多少。不得將五條大衣同一[*]複子。又身上七條。須脫來手執。別覔衣著。身上替之。今時多有著在身上。[1]窓牒詞句者。實不可也。坐具亦爾。不得鋪在地上。空牒名字。受法不成。又加持衣盋。須在地上。敷席䠒跪。不得向床上。便成非法。律中但云。䠒跪右膝著地。不見說云著床。今時多有不知教相人。床上加法等(云云)。
次明說淨法。若沙彌時先說淨了。今更請壇內一比丘。作施主。總將更說淨。若沙彌時不說者。[A162]已犯長也。縱受大戒竟。還捨衣。[A163]但作吉懺。其身雖轉。罪體不轉。仍本吉懺。後更雖大僧說也。又說淨時。或在[2]場上。雖多人刻行。須逐人一一說之。有處行事。十人五人一時說者。且問伊說淨。是但對首法。因何通多人。故知不達也([A164]已上解正篇竟)。
次辨法附。云次授六念者。分三。初來意。次釋名。三會違前後。初來意者。依戒行護。此六常須。防罪既多。制令繫念。如或有闕。罪累冥招。不別立篇。附於受後也。次釋名者。相說云。謂於六法繫心不忘。稱為六念。念體無六。隨境有殊。於六生念。故云六念。注文者。顯當部雖有。文非巧勝。故引祇文也。三和會者。外人難曰。前標篇首下注文乃云。捨戒六念法。今此釋文之時。先明六念。後說捨戒。何以前後有違。答諸釋不同。一宛陵云。前來篇首下注文。為云簡濫故。若云六念捨戒。時人謂六念便堪捨戒。其體是一。所以云捨戒六念。今依位次。故先六念。二依玄記云。標題下注文。蓋是[3]制不作家。屬對上標。受戒名下。注捨戒之法。取受捨相對也。釋中先六念者。據行護次第。纔受後。便須六念。三依法寶解。受捨二處。互為先後者。表捨戒通始終。初受竟。忽有緣便開捨。故依注文。初若無緣未捨。終於一生厭時方捨。若論六念。初受竟。即須持不可闕共。故在初列。今詳三解。第二名為正也。
次釋六念。便分六段(云云)。
云第一念知日月者。然此一念有其總別。若總作者。如正月小。即云此月小。今朝白月一日等。若大亦云此月大。但隨十二月中大小以判。不向黑白中分也。今鈔中。且論別作。如文自辨。次明防罪者。此念防三罪。[4]不作吉。二俗問不知吉。三不知布薩遠近吉。玄記云。六念若總不作。通得一吉。隨作不了。却有多罪。今難云。若然隨一一念中。皆有不作吉。如何會通。那無理頗極也。次消文者。大德云。弟子字。著與不著總得。若論一二六五六等字。必須著之。此綱骨也。若不標一二等字。決定作法不成。知之云應至此者。應言今朝白月。至十五日者。大德云。據律中。先是黑月後是白月。蓋[5]釋家不解迴文。今鈔白月在先。黑月向後。方為順也。此且和會律抄先後之意也。如今若作念。但云一念。但今朝白月一日即得。文中應言二字。至十五日等語。但是出法。不要牒之。不在疑慮(上是正說)。淮南云。今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乃至白月十四日。亦須一一牒云。至十五日。第十五日即言今朝白月。正是布薩日也。法寶云。祇中有乃至之詞。鈔除乃字。單云至十五日。出法如此。何得依文。即知今日布薩。何要更云是布薩耶。無理也。嘉典云。今白月一日。去說戒。有十四日。總須一一牒向下日數。比為知布薩遠近。若不牒下餘日。即違律文。大德破云。既牒一日了。即知餘有十四日。何更牒之古謬行持。斯之是也。以純大。不云大小者。謂釋上來。但云今朝白月一日。不云白月大等數。白月數十五日。純大無小可對。是故不分也。黑月有大小故兩分者。謂一月若有三十日。後黑月即大。若月小盡。黑月但有十四日。即小。故兩句分之。今朝黑月大者。據月有三十日也。一日至十五日者。一日舉初日也。至十五日者。出法也。寶云。據祇文。有乃至字。鈔除乃字。但云至十五日。作念之時。但云一日二日十四日。不用更著至十五日之言也。搜玄亦云。鈔越却中間。故云至十五日。非謂舉一日了。更牒十五日。或云今黑月小者。據月小盡說也。一日者。亦舉初日也。至十四日。亦是出法。理合[6]應二日三日等。鈔越中間。故云至也。故祗律云。乃至十五日。出家法式者。謂一月中兩度說戒。故須委知黑白大小。是出家法式也。
云若據律中至法者。准律說戒法中。諸長者。問比丘言。今日是何日。比丘不知。俗人譏言。日月尚不能知。有何聖法。[1]此白佛。佛言。自今[A165]已去。當作數法。數如法如日等。後時長者。又問黑白月。比丘不知。佛言。聽作三十數法。十五屬黑。十五屬白等。云准至[2]元者。玄云。謂決上道俗二[3]父。若對俗。即云正月日某日。若對道。即云黑月小某日。即是通知。今若作念。應云正月小黑月[4]十日晨朝。即道俗通知。為允當也。更有非解不說。
云二念至有三者。初明防罪者。此防三罪。一不作吉。二背前向後提。三背後向前吉。次釋鈔。於中有三者。於第二念中。自有三種。一約全不受請人。二約受請人無請處。三約受請人。有請處生念。如下文。一一自釋。
初云若至食者。此謂全不受請人。三句。我自食[A166]己食者。此據一生[A167]已來。長自作食。雖從施主。乞得穀米。纔受訖。便是自[A168]己之物。並不受施主食。及僧食等。我僧食常食者。謂此一生來。長飡常住之食。不受外請及乞食等。又此食須約時長。不論冬夏開堂。方可得名僧常。若暫時月十日等。並不在此例也。我常乞食者。謂此約一生[A169]已來。不受外請。亦不食僧常食。及僧[A170]已等食。不論寒暑。長自乞食。方得名為常乞食。若暫時持鉢。即不在此例也([A171]已上三類人作念恒定)云若至處者。此約受請有請處作念三句也。我自食無請處者。謂今無請。院中自食。即依此作也。我食僧食無請處。謂今無請。堂頭暫有齋設。即云僧食。若長開堂。便同僧常食也。故知。僧食與僧常食各別。不得雷同。我今乞食無請處者。謂今無請。但暫持盋。即云乞食也(略消鈔文竟)。外人難曰。且如今朝無人喚召。本意乞食。或自[A172]己食等。晨朝作念[A173]已定。至日中時。或有施主來請命。若不受他請。又是背請。若受彼命。朝來又云乞食等。未審此念如何會通。答一說云。但不要去。即得此念成就。若去不成。今難不去。既是受請人。有請不去。便成背請。云何不去。二說云。去即不妨。但改第二念即得。餘五不用改也。今難云。六念境雖有六。所被各殊。然體同一法。必改第二法不成也。往往有人。如是見解(知之)。第三解云。一時總更作過。不犯重秉非也。此釋無理。更甚於前。今依處稟云。但將有請不背。通貫下句。如云我今自食[A174]己食。有請不背。或云我今乞食。有請不背等。謂背請一法。唯局施主七眾之人。若僧食[A175]己食乞食。本來無背。不背之理。如今朝無請處。即云[A176]己食乞食等。未違鈔文。若至齋時有人命。[5]命但去即是。謂我今朝。[A177]已言有請不背了。作念又成。兼免改第二念。如下戒牒中。自有一戒。云背請戒。此是明文。不同諸家紜紜亂解。思之。云若有請有背者。自去即不背。不去即是背。云今有念自去者。謂自起彼也。云若背者。有緣開直背。無緣開捨背。云謂至請。者有二意。初明緣。二今有下作法。謂上迦提等緣。是開背也。
云若至之者。對人捨也。大德云。此[A178]但語他處所。不要䠒跪對首也。
云若至開之者。心念捨也。有五種。並依十誦律也。然其心念遙捨。與前比丘。前人雖則不知。我且免有背後之吉也。又古人作此第二念時。三說為設自行故。今不同之也。餘不及一一細述(云云)。
云第三至之者。此念防四罪。一不作吉。二盜夷。三不滿五蘭。四坐不次吉(玄記[A179]但防二不作及盜重)。夏臈者。雙牒。今但牒夏亦得。臈者接也。爾雅云。新舊相接。古今相承。解云。謂如國家歲末。放百官遊獵。以為一歲之終。天地太[6]子平。五糓豐熟。取歲終之月。以為臈月。獵禽獸祭七廟。此食名為獵食。以此義故。謂諸比丘。一夏有功。五利賞勞。取七月十五日。以為夏臈。義同之也。更有非解不錄。一尺木影等者。且約西天說也。此方自分十二時。即遠分如常說(云云)。
云第四至淨者。此念防七罪。一不作吉。[7]二犯長提。三減量吉。四長盋提。五盋不具吉。六有衣不持吉。七衣不具吉(古記[A180]但三。一不作吉。二不說淨提。三衣盋不具吉。云云)。三衣盋坐者。法寶云。三衣與盋盡皆具足。故云三衣盋具。若缺即隨有無言之等(云云)。所言川著座主云。具字屬於坐具也。既同是制。豈有衣盋即受持。坐具不要持耶。大德云。此解亦自是一途。不可抑奪也。長衣[A181]已說淨。可依此文。或從前不說。或後時有犯者。懺罪等作念。又如何。答[A182]但據實而言。長衣[A183]已犯長。後若懺了即得。仍舊有解。云但云未說淨。或云不說淨者。非也。若云未說。為待何時。若云不說。教文制[1]命淨[2]說施。何得不說。並無理也。注文可知(云云)。
云五至中者。此防六罪。一不作吉。二無緣別眾提。三違屏諫提。四違僧諫殘。五有緣不白入吉。六破僧蘭(玄記[A184]但防五罪見有緣不白入)。同別者。依眾是同。不依眾是別。餘文可解也。
云六至之者。此防三罪。一不作吉。二無病違眾吉。三容犯蘭(玄記。但結二罪。一不作。二防提舍尼也)。無病依眾行道。據康徤時作念。有病等者。約病時作念。即言。我今有病。不得依眾。鈔中出法兩向而言。不得一時雙牒。知之。[A185]已上六念結犯。依法寶。總有二十六罪。十六吉。[3]不提。二蘭。一殘。一日夷提舍尼也。玄結數准前可知。外難云。如朝[4]未忘作六念之法。至晚方憶。為更誦。必為不用作。嘉典云。須臾更作六念。但改第二云。我[A186]已食僧食。或云[A187]已食。一切臨時。大德云。若故意朝來不作。即[A188]己結犯了。或是迷心。聖開無過。何須更作。准斯道理。上解者非。
云僧至之者。恐心退者。玄云。恐退歸俗。寬引令進也。
八事隨身者。善見中。有白衣來詣佛。求出家。如來出黃金色手。似梵音咽。善來比丘。於我法中。可修梵行。令盡[5]若厚。佛語未竟。便成比丘。三衣盋串。著左肩。斧子八事。皆備足也。餘文可知(云云)。
云二捨戒者。分三。先來意。次釋名。後略以義引料簡。初中既受法在[A189]己。理宜專護。但恐久參事慢。帶戒起非。反入法中。便成障道。是以大聖曲順和物情。使來往無𠎝。得階聖位。[6]改次辨也。二釋名者。以口宣情。棄其所受。名為捨戒。安門料簡。令依戒疏。四門分之。一派約諸教。捨數不同。二捨戒漸頓。三捨善[A190]已來。四具緣成捨。初門依有宗。四捨者。頌曰。捨別脫調伏。由故捨命終。及二形俱生。斷善根夜[A191]盡。一由故捨者。即作法捨也。如下辨。具五緣等(云云)。二命終捨戒。依命根眾同分故。所依捨時。能依戒失。三二形生者。謂此報形。具於男女二根。戒法不依彼也。初帶受猶不得。況乎受後形差。若變為黃門不失。若初受時不計。受後變者。過相輕微。故不失也。若變作畜生者。古云失戒舉例。如父變為畜煞不成逆。一念中陰便受畜身。同於死法。今云。無一念中陰者。若言同於死法。須有殘蘊。今但變浮根。四塵以其趣劣。無犯戒義。但不現行。如轉根義。故戒不失。四斷善根捨者。具九品圓滿。邪見具捨。九品善根。若斷一至八。或失不失。若不治得戒。善根即不失。五夜晝捨者。唯局八戒也。善生中。得惡戒時。捨法蜜部中。正法滅時。捨經部宗犯重捨([A192]已上第一門竟)。第二漸頓者。作法通頓漸。餘三皆頓捨。三捨善[A193]已未者。戒疏。問云為捨[A194]已生。隨行因之善。為捨本願無作之體。答[A195]已生為因。不可言捨。得聖無漏。方頎善習。今所捨者。唯是寺體。凡一切法。皆有三種。一法前得。亦名牛王引前得。二法俱得。亦名如影隨形得。三法後得。亦名犢子隨母得。今別脫戒。[A196]但有法俱法後二得。今捨法後得。令不相續故。四具緣成捨者。由具五緣。一是大比丘。二所對境是人。不簡道俗。三有心。謂忻厭捨。決定久思住。自性歡喜寂靜等心。四心境相當。五一說成。詞句如下說(云云)。多論問曰。受捨相對。理宜相准。何得受三捨一耶。答相違對故受。如入海採寶。亦似登山多緣多力。捨如失財。亦如高墜下。故唯一說。今於諸捨中。善生經得惡戒時捨。入作法攝。法蜜部說。正法滅時。雖無羯磨等法。[A197]已得不失故。經量部說。犯重捨者。有部云犯二。如負財。持為一。犯為二。如一人身中。欠他物名負財。自有錢名富兒。今亦如是。破四重名犯。望下未犯。由名持戒。若於所犯。發露悔除。名具尸羅。不名犯戒。如還債了。唯號富兒。如犯僧殘。亦是犯戒。何不失耶。量云。四重是有法。自許犯時。定不捨戒故宗(諸記中不著自許二字。即立義不成)。因云。上三篇俱名戒。同喻如僧殘(云云)。經部云。佛言犯重者。非釋子。破苾蒭體。害沙門性。破壞墜落。立他勝(子字)名。故知捨戒。有部云。經中佛言非苾蒭等者。謂非勝義。經部引律說四種苾蒭。一名相苾蒭(十三難人)。二自稱苾蒭(犯四重人)。三乞求苾蒭(似乞求自活)。四破惑苾蒭(聖人)。既云犯重戒者。非苾蒭。但是自稱。故知捨戒。有部引涅槃經。為證不捨。如世尊言。純陀當知。沙門有四。更無第五。言四者。一聖道沙門(佛及獨覺)。二示道沙門(舍利弗是說法道也)。三命道沙門(阿難是。謂以戒定慧為命)。四污道沙門(即摩訶羅老比丘喜盜人物也)。既犯重但名污道。仍號沙門。故知有戒。經部云。此言凶教徵詰。大師謂。佛說了義教。汝以異義。強生分別故。又與多煩惱者。作破戒因緣。謂有犯重者。聞汝說不失戒。便廣作諸惡故。有部師云。我今徵詰汝。汝是大師耶。汝說犯重捨戒。是汝與多煩惱者。為犯戒因緣。謂有犯重者。聞汝說失戒。乃雷同。更作惡故。經部云。汝聞佛說四喻斷頭等(云云)。有部云。此四喻正是不捨義也。如斷頭時。樹心不斷故(云云)。經部云。汝豈不聞。佛說犯重人。喻如被燒材。涸池敗種等。正理師云。此亦不捨義也。既云被燒材。猶有木之形段在。涸池敗種。亦復如是(云云)。俱舍論主意。明經部許。犯重捨戒。何以得知。故論頌曰。若如是等人。猶有苾蒭性。應自歸敬禮。如是類苾蒭。今四分律。分通大乘。凡明一事。總順經部。此捨戒義。却依有宗。與我四分相應。故戒文云。如前後犯亦爾。既許重犯。明知戒在。若無受體。據何結犯([A198]已上四段總是義門釋簡竟)。
云四至法者。唯律第一不淨行戒中。云何捨戒。若比丘不樂修梵行。欲得還家。厭比丘法。常壞慙愧。貪樂在家優婆塞法。或念沙彌法。或樂外道法。或樂外道弟子法等。便作是言。捨佛法僧和上闍梨。捨諸梵行。捨戒律。捨學事。乃至以上諸語。了了分明。是名捨戒云十至具者。此十律及伽論中。但許尼捨戒。不許更得受。彼論云。若捨戒後。轉根為男子。得重受也(云云)。
云問至也者。問意云。大僧許重出。所以即開捨。尼既無重出。何故用解捨答中。二眾雙申。僧開捨戒者。具二義故。建立佛法義強故開。尼但有初一義。不具第二。來去無鄣義也。來去者。今開捨戒。不犯重。是去時無鄣。後時更欲出家。不成邊罪之難。是來時無鄣也。尼有一義。令在俗無過。故開捨戒。若不捨者。身雖是俗。戒體是尼。隨所作時。不免犯戒。又招譏過。今開捨戒。與俗女不別。所造無𠎝。不生譏責等(云云)。注文准義者。謂准不犯重義。還如法清淨女人。理合得受。佛[A199]已有制。不許重來。今者體既清淨。心樂佛法。合與十戒六法。調身口意。依此修行。上未違聖教。此是今師義准也。上來多義不同。總是明捨戒竟。前來二。初六念。二捨戒。二文總故。法附文竟。前來二。初正篇。二法附。二文總是釋第八篇[A200]已竟。
○[1]第九師資篇
大分二(初牒名第二釋)。云師至九者。初來意者。創入勝位。未曉規猷。持犯二途。詎閑去取。若不假彼師訓。受墜罪何。前所未論。故次辨也。釋名者。玄云。如理教授稱師。稟訓奉行曰資。故老子云。善人是不善人師。不善是善人之資。善者。解也。法寶又解云。師者父也。資者子也。准下云。弟子者和上如父。和上者。弟子如子等(云云)。法食相濟。曰相攝也。篇第九如常(云云)。
次依篇釋。先明總意中。云佛法至矣者。增益者。謂教誡故。不壞五分法身。相瞻持故。不損道器故。是增益義也。廣大者。謂我如來出世。居然一身。善來先度陳如等。一千三百四十一人。三語次度一百一十羅漢。上法度一千一百一十。乃至羯磨至今不可稱筭。故云廣大也。寔由等者。牒屬於人。羯磨疏云。師有攝護之勤。資有奉遵之志。故相攝。互相敦遇者。敦重也。遇謂對遇。若師資各以敦重之心。互相對遇。自然增益也。情若不厚。則法訓不深。諮導不勤。則善法無立也。財法兩濟者。以財資身。以法資神。資身則報形得存。資神則法身成立。日積等者。猶學日積故業深。業深故行久。久行故德。因斯皆賴蒙財法兩濟故也。
云比至平者。比近也。玄妙也。教詮也。謂此玄妙。能詮能文。少人習學故曰陵[2]遲。者即徐徐不進之㒵也。慧風掩扇者。慧能覺照。拔劍如風。故律云。定以動之。慧以拔之。乃喻於風。今既慧[3]觀不行。豈非掩扇。俗懷等者。侮輕也。染俗情懷。輕師慢教。既不依學。隨緣壞行。却成道流之中。出其非違之法。故云道出非法。並由等者。師無卛誘之心者。爾雅云法也。謂師無法誘接資神也(玄記云率[4]〔須〕者非也)。資闕等者。弟子既無法可依。故闕奉行之意。或可師雖說法。彼聞而不行。即闕遵承之旨也。二彼相捨者。友硎云。中人之情。卛之則清昇。任之則鄙[5]恡師說既捨矣。如上任之。是故妄情流至鄙惡之境也。欲令等者。謂欲使光於無漏之道。如何可得也。乎者語助之詞也。
云故至滅者。准律初緣中。不許飲水洗足。且須依止。以新受戒人。觸事不解。喻若倒懸。拯者接也。懸垂也。如人倒垂。命即非久。故須接之。在急授以安危之方。授與也。玄云。新受戒人。不知教相。動便成犯。比若臨危。今此篇中。廣明師訓之教。即是授與安危方也。或有解云。二持之行為安。二犯之𠎝曰危。今授與二持兩犯方法軌則故也。幸敬行之等者。勸學流通意也。幸諸崇重敬奉此法遵行。便得佛法增益。是不[1]威之相也。
云就至受者。二師攝受者。和上依止闍梨。攝受弟子之法也。
云初至法者。如文。
云問至和上者。謂問師等三名。各有何義。此中便含弟子問也。答中此無正翻者。和上闍梨總是西天梵語。此土本無其人。俱約事義以譯。善見等者。准論第一云。瞿陀沙彌。為阿育王說法。聞法歡喜。遂供養八分食。沙彌言善哉。迴與我師。王問。誰是汝師耶。答無罪見罪呵責。是名師。王言。更與八分。沙彌言善哉。當與我阿闍梨。王問。汝阿闍梨是誰。答云。於善法中。教授令知故。是我闍梨。王言。更與八分。沙彌言。迴與我比丘僧。王問。比丘是誰。答除戒師闍梨外。依止得具成。是比丘僧。王聞倍增歡喜。所言無罪見罪者。玄云。無罪亦知。有罪師能見。見即呵責也。淮南云。謂弟子身上。實有罪。但為心麤不見。謂言無罪。其師能向無罪身上。見其有罪。故云見罪也。此解不正。阿闍梨亦訛略也。具足梵音。阿闍梨耶。唐言教授也。論者。見論第七云。和上外國語。傳者。釋法顯傳也。二文相假。故今明之。四分等者。弟子呵責和上文云。我犯罪。和上亦不知。我不犯。和上亦不知等。與上論傳。不知與知雖殊。有罪無罪相似。故亦同也。明了等者。羯磨疏云。真諦所譯明了論疏。即優波陀呵稍近。梵音猶乖。聲論人未委。問本音鄔波駄耶。鈔前疏後。相顯自明。方土音異者。羯磨疏云。自真番譯。多雜番胡。之傳天語。不得聲實。故又訛僻。云和上相傳等者。是雲律師解也。羯磨疏云。力生正行。得其遠意。失其近語。近語依前也。雜含等者。一切外道。皆喚師為和上。不唯佛法。此因便說也。
云弟至子者。羯磨疏云。弟子受學義相似也。故從此方之言。
云次至大者。次總相攝者。標也。尸迦羅越者。人名也。六方禮者。東西南北上下作禮也。亦云六向禮。准彼經云。佛在耆闍堀山。有長者子。名尸迦羅越。早起洗浴著衣。東向禮四拜。南西北上下亦爾。佛入城乞食。避見問曰。何故六向禮。彼答云。父在時教我。不知本意。父今[A201]已亡。不敢違之。佛言。父教汝六方拜者。不以事拜也。又迦羅越云。願佛為解。佛告云。東方拜者。即是父母。若人能供養父母。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是人即名供養東方。父母還以五事報之。一者志心愛重。二者終不欺誑。三者捨財與之。四者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南方禮者。即弟子事師。當有五事。師教弟子。亦有五事。今鈔中引者是也。西方禮者。婦為夫有五事。夫為婦亦有五事。北方禮者。為其朋友親屬。亦有五事。下方禮者。為奴婢僕使。亦有五事。上方禮者。為沙門道人。亦有五事。具如經文。不繁廣列。爾時長者受教[A202]已。作禮而去。鈔文但引南方師資之法。餘略不引。餘文可解(云云)。
云二至行者。二明依止法者。依謂依憑。止謂止住。依憑[2]往彼明德人邊。訓成法器。故云依止。鏡水大德云。此中依止。謂依壇頭和上邊止住。有人見鈔文有依止字。便妄解云。是依止闍梨。此全未達文意也。若依止後科自明。故下文云。大門第二。二師攝受。至彼方說。依止闍梨。兼分訖和上。故知此門。正約和上。分通闍梨也。思之。先明應(去聲)法者。謂應依止法也。二明正明行(去聲)。謂正明七般共行。三般別行等(云云)。
云初至住者。得不依止八人者。此八不用依和上邊止住無罪。皆為有緣等故。一樂靜者。律云時有新受戒人。樂靜比丘。當須依止。便觀看房舍。見阿蘭若有窟。彼作是念。我若不為依止。當得此處住。比丘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後聽新受戒樂靜比丘。須依止者。聽餘處依止。即日得往還。若不得聽。無依止而住。二守護住處者。律云。以依止故住處壞。因開護住處故。新戒比丘。聽無依止。三有病者。律云。時有[3]新戒比丘。當須依止不得住。即日捨住處去。病增劇。以此白佛。佛言。聽病比丘無依止。四看病者。是瞻病人也。為依止故。捨病者去。佛言聽瞻病者無依止。五六二種。五種[A203]已上德成者。智無勝[A204]己。聽無依止。玄云。前四但有上緣。聽無依止。不論夏臈。七飢儉者。十律云。佛在舍衛國。爾時飢餓乏食。有一比丘。未滿五夏。制須依止。親里四五日住[A205]已。辭別欲去。親里問言。何以故[1]云。答言。我須依止故去。親里言。大德。今飢餓死。何用依止。以此白佛。佛言若飢饑時。當於此日日。見和上處聽住。乃至五日。又不得者。聽布薩時應來。若不得者。乃至二由旬半。又不得者。至自恣時。應來[2]應來見和上。玄云。既聽離和上。二由旬半處安居。夏竟應來。明知夏一之中無依止也。八行道等者。五分云。諸比丘得稱意行道得道果處。求依止。諸比丘便失道果。白佛。佛言。若是如上處。無人與作依止者。聽於彼眾中上座等。心生依止。敬如師而住也。
云二須依止十種者。標也。
云四至夏者。決意出界者。作不還意。更不擬來也。更別依人捨畜眾者。玄云。無問僧尼。夫欲度沙彌。授人天戒時。要須從僧乞畜。眾僧應量。宜堪者。與白二法開畜。今此和上。先得法[A206]已。今捨不更畜眾。自樂坐禪。弟子即須依止別人也。緣[3]請他方者。約弟子有緣。須往別方。離此和上也。不樂住處者。謂弟子不樂住此和上目下。更欲尋師。勝和上者。[A207]已上兩緣。似有相濫。細而詳之。即無濫也。緣離他方。即約和上。如法弟子。自緣不合。得在和上處住。下句云更求勝緣。即據和上不如法[4]與說也。未滿五夏者。可解也。
云八至止者。此約行教明之者。玄云。若但約教。五夏方離。此言盡形。即約自行之教以說也。約自行德兼備。直至五分法身成立等。餘文如鈔(云云)。
云前至廣說者。行德兼備者。行謂始終方便。德據終成滿足。要須雙備。方離依止也。外難曰。前七何故不約。但論五夏使失。後三因。何不論五夏。要德成行備。方離依止。可引鈔答云。然五夏失者。約律文教相一期之言。據其後三。約自行成立而說。若論自行。五分法身圓滿。方得離他也。更通大乘涅槃等經。佛亦有師。所謂法也。是故如來。常恭敬法。故成論云。佛初成道。遍觀一切無勝[A208]己者。即作念言。我所得法。因此成佛。當還依法。爾時諸佛。皆以法為師。五分法身者。防惡曰戒。靜慮曰定。觀照曰慧。累盡惑去曰解脫。了了識知名解脫知見。如是講說者。應合云。五夏依十夏。乃至四果向人。依第四果等(云云)。
云二明至法者。共行者。有七種法。師徒共行。故云共行也。別行者。即後三唯局弟子行。故云別行也。
云初中七法者。標七種共法也。
云一至[5]辨者。第一段中。玄云。含終二順於僧也。初令僧不作。二設作弟子。令僧不作非法。作令和上不違逆。於僧求除罪也。弟子既爾。和上[6]為弟子亦然。下六皆相望說也。知之。第二段中。[7]字等取本日治也。第三段中。師病。弟子躬自為之。弟子病。師當自作亦爾。第四段中。不樂住處者。寶云。謂和上不欲在此伽藍。擬往別界去。弟子須移等(云云)。第五段中。和上於持犯因果等。猶預不決。弟子依法律為割決疑懷。令其通達等(云云)。第六段中。和上惡見生者。謂說欲不障道也。弟子云。世尊無數方便。說犯是障道等。名為善見。第七段中。文含三意。初標。以二事將護。次釋法護。次衣食護。以法護資神。衣食資身也。玄云。准律若比丘具足。持波羅提木叉。成就威儀。畏慎輕戒。[8]兼重若金剛。名增戒學。若比丘能離諸惡。乃至得入第四禪。名增心學。若比丘能如實知苦集滅道四聖諦境。名增慧學等。
云此至同者。結也。不但四分一部。十祇等律亦然。故云同也。云僧至人者。出界一宿還者。謂明相出界。一宿即失。下二法迴來得。別請人。為作依止也。醍醐者。師能與弟子善說法。除於三毒。是[9]取上殊勝。喻若醍醐。謂乳中出酪。酪中出生蘇。酥中出醍醐。醍醐最上勝也。今除三毒。得成聖果。亦復如然。餘廣如後者。如下辭謝法中說也。餘如文。
云二至種者。牒標也。
云一白事離過者。此有二。一約教。二據行教。謂纔白師時。便是離過。若不白違教得吉。二行者。如不白故不知教。相違行犯罪。白則師為准教。云同量。即成離過也。
云律云至得罪者。八事者。三單三雙二合成也。同伴者。准律受法中云。弟子遠行。和上當問。汝身何事外行。同伴是誰。詣何處去等。三種交絡是非作句者。三中取一好為頭。且初三句。一同伴如。去處營事非。二去處如。營事同伴非。三營事如。同伴去處非。次二好為頭三句。一同伴去處如。營事非。二去處營事如。同伴非。三營事同伴如。去處非([A209]已上是三雙也)。次一句一合非。同伴去處營事三俱非也。次第八一句一合如。同伴去處營事俱如法也。上八句中。唯取第八句。三種總如法。便聽去也。寶云。同伴如者。持戒識知布薩會坐等是也。去處者。詣彼住處。彼有佛法明師等是。營事者。聽習行道。學佛法等是。[1]多此成三非。例之可解也。五分。欲行白師令知者。玄云。知道有疑恐怖。聽去犯吉。不聽強去得輕師提。餘同五分者。謂十律中。除禮佛法僧外。更有請白。同五分也。有人科。破鈔文句。知之。非時白中亦爾者。此謂辭師行作白。若非時白和上。入聚落亦爾。當量行伴等者。所以須好伴者。有切磋之益也。律緣中。因難陀弟子。與跋難陀為伴。比丘嫌責。難陀云。何弟子隨此痴人。不知說戒布薩羯磨等。知布薩者。則念對治罪也。知羯磨者。則從僧乞滅。會坐者。月六齋日。謂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於是無病比丘。應和合一處說法。是名會坐法也。明相出結罪者。此據失依止也。若不應吉。當時即結。不待明相。若[2]細一條緣作。字[3]作林云。女珍反索也。切韻云。單繩曰細也。此舉微小之事。況於大段之事。故須白也。得罪不應吉也。云有至師者。剃髮師等者。謂有比丘來與剃髮。理合白師。師暫不在。當白餘人。免有不白之罪。師若歸時。即具述前事(云云)。餘事准此者。且舉剃髮為出法方軌。[A210]已外一一事緣。准此為例也。大施者。布施也。若有餘者。除三衣之外曰餘。即[4]是說淨長衣也。通白作染衣事者。律文若欲染衣時應白。若浣若縫煑染時。一一須白。若不能者。但云我欲作染衣事。一白通了。即燒火求薪等。皆屬染衣事。玄說。對此出白詞句。應合掌曲躬云。大德憶念。我某甲從今清界。至明清[5]界。所作一切如法事。白尊知。准此是通白也。不得去師七尺者。恐中間問事。不聞聲。以太遠故制七尺。不可更[6]遇。俗禮亦云。弟子隨師。前視不過七尺。旁視不過五尺。蹋影表敬。准見論。近和上須避六遇。一太近蹋師影。二大遠語不聞。三不得上風。臰氣熏人。四不在高處。憍慢不除。五不當前礙瞻望。六不在後迴顏難。應當侍立在左右也。離是白知曰。約離七尺須白也。四分等並是須白之事。可解(云云)。
云二至中者。指第五。二師攝受中。引僧祇。日別三時教誡等文也。
云三至歎者。白時到者。大小食時到。布薩等執作二事者。手執而作。一則修治補舍。二補浣衣服。不得辭其勞苦也。餘如文。
云雜至故者。質直謂之不諂。永離虗假。謂之不幻。[7]真正謂之不偽。性絕陵夷。謂之不欺。實語於他。謂之不誑。於法不疑。謂之信心。改惡從善。謂之慚愧。求法不懈。謂之精勤。如理思惟。謂之正念。斷煩惱所知二障。謂之心存遠離。寧死不犯。謂之深敬戒律。觀四諦等而進修。謂之[(厂@((既-旡)-日+口))*頁]沙門行。直趣寂滅。故云志崇涅槃。但求上道。名為法出家。和上應當敬愛此人。授與經法。義理可以故。謂上弟子。能修清淨梵行。能建立佛法故。
云大門第二二師攝受者。大門謂簡前諸小科。二師即和上闍梨也。攝受即攝化領受也。法謂法則。云其和上至門者。鏡水大德云。玄記及後來諸家。並不曉此文意。多是妄解。今法寶科。此一段呼為離合總標。方契得深理。謂前來諸多鈔文。皆正據壇頭和上以說。不妨分通闍梨。今此一段。正約依止闍梨以論。旁說著和上攝受之法。若不如此科出。即須於和上七種共行。三種別行後。更明和上攝受之法。至依文勢影略。二處互明。文又不繁。事亦周備。此是鈎璅之處。人難得知。若此達之。斯為洞曉(上略述大意也)。次銷文者。其和上攝行。與依止大同者。謂攝受之行。與依止師既同。不更別說。合而明之者。與依止師合處而明。據理須別是離。今為同故共明名合。就依止法七門者。總標舉也。如下一一自述。
云一依至益者。如文。
云二至依止者。准律緣中。不得洗足飲水。先須依止。後因迷悶倒地得病。故白佛。佛言。自今[A211]已去。聽洗足飲水了。請依止。此律亦爾者。律云。佛令選擇取依止。選擇之語是同。故云亦爾。日日犯盜者。如依止。則白事離過。今不依人。常自擅用事。過分非法。損壞僧物。故犯盜也。十夏不誦戒等者。玄云。謂同前日盜重。謂不依教相。非法損壞故。
云三至同者。簡師德者。約依止師也。因明諸師不同者。因便相從。明多種闍梨。皆是師位。
云四分至和上法中者。五種者。一是出家。二是教授。三是受戒。四是受經。五是依止。大德云。此中合有剃髮闍梨。即攝在出家闍梨內也。若依玄記出家。出家非剃頭髮。此二各別。故羯磨疏中。辨其六種。即有剃髮闍梨也(各有其理)。乃至依止住一宿者。舉少況多也。大德云。今時多有。云五縣七縣依止者。蓋未達教也。夫依止者。必具三法。一是請法。二是教授法。三是相依住法。豈有他州外縣。各住有相依。及教授義耶。復有碩德。受尼依止。三百二百尼人。一時長跪。而令一人。陳詞請法等。此法等。亦此乖律法也。夫依止者。元是對是逐人而作。豈得多人一時。況尼通依僧。亦不局一比丘。何得說依止偈。無理甚也。除依止者。依止本位替和上。要具十夏。故須除之。未沾勝名者。若據律云。未滿五夏。雖[1]徒彼習誦。未得沾於闍梨殊勝之名也。得名何損者。今師准九夏和上。亦夏未滿。受戒得戒。呼為和上。今此雖未滿五夏。既依他誦習。得名闍梨。復何妨損。非通始終者。和上是得戒根本。從初為始。終至四捨餘則不爾。唯始不通於終。若作師更請[2]佛者。且如本是我羯磨師。教授師。今欲作依止。更須說偈請之。不得不請。如和上法中者。七種三種共別之行。不唯和上獨有。依止師既替和上。其三七之行亦同。據理。此更合明。但為前來說了。令指同也。
云摩至儀者。眷屬者。謂徒弟之類也。都無者。謂總無惡處也。僧祇五等者。總屬和上。憐愍於下名為愛念。重於有德名恭敬。見惡能耻曰慚。見善能修曰愧。常欲止於一處。不頻移改。名樂住。具此五者。方堪依也。二歲比丘一歲弟子者。准律婆先比丘。二夏。[3]時一夏弟子往佛處。知而故問。此是何等比丘。答云。我弟子。佛問汝幾夏。答二夏。世尊呵責云。汝身由未斷乳。應受人教。何得教人。便制滿十夏等(云云)。誘弟子去犯重者。五百問云。昔有一老比丘。唯有一沙彌。被人誘去。無人看視。不久命終。據此犯煞重也。僧祇四法者。戒疏云。若解此四。通決無疑。是名上品持律。何名有罪。心境相當也。何名無罪。起對治也。何名輕。因果微也。何名重。因果麤也。三千威儀等者。今師指彼多有[4]情二師。及二師攝受之法。廣[5]又如彼。即顯此鈔。由存稍略。
云四至不成者。律中和上命終者。律云。有新受戒比丘。和上命終。無人教授。不案威儀。著衣不齊。乞食不如法。食上閙語。如婆羅門聚會。以此白佛。佛言。自今[A212]已去。聽有阿闍梨。闍梨者。弟予如兒想。弟子者闍梨如父母想等。僧祇名(去呼)師為尊。有人作平聲呼。[6]天有鈔中作召字者並錯也。
云五至法者。大同前法者。指前師弟名相中。第二總相攝門。引六方禮經。及四分等。二五兩四師弟相攝也。
云僧祇至[7]辨者。日別三時教三藏教法者。玄云。請教誡之儀應也。十人二十人。同時禮師[A213]已互跪。一人說詞云。尊憶念。弟子某甲等。朝請尊教誡。願尊指授。慈慜故。一說。師即廣示教相。修多羅毗奈耶阿毗達磨。然後語云莫放逸。弟子云頂載持等(云云)。戒經輕重者。五篇昇降。前重後輕也。陰界入義等。三科法也。陰是五陰。界是十八界。入是十二入(上且略明)。次廣釋者。俱舍頌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謂五蘊是積聚義。十二入是生門義。十八界是族義。初云五蘊者。五者舉數也。舊梵云盋羅婆陀。翻為蔭。蔭是覆蔭。又解蔭者陰也。即陰陽之陰。春夏屬陽。秋冬屬陰。冬是萬物積聚時也。此約義說身。或梵云塞徤那。羅什法師翻為眾。眾者多也。故經云。五眾之生滅。唐新翻為蘊。蘊是積聚義。謂色受想行識是積聚也。今鈔云。陰者猶存舊語也。所言色蘊者。論云。可變壞故。名為色蘊變者。顯剎那。無常壞者。顯眾同分無常。又此變壞即惱壞義也(云云)。二受蘊。謂受能領納。隨順觸因故云受。此隨觸之言。為顯因義因。即是觸能生受故。觸順於受故。名為隨受。能領納隨順觸因。名領納隨觸也。三想蘊。取像為體。能執取苦樂。惡親男女等像故。四行蘊者。論云。四餘名行蘊。謂色受想識外。諸心所法。總名行蘊。造作遷流。二義名行。據此義邊。色等五蘊並合名行。謂由行蘊攝法多故。偏彰行合也。五識蘊。論云。識謂各了別。謂有六種了別。故云各也。即服了別色。乃至意了別法等(云云)。小乘七十五法。此五蘊攝。得七十二法。色蘊攝十一。五根五境及無表。二識蘊攝意識。心王一法。想蘊攝心所中想一法。受蘊攝心所中受一法。行蘊攝四十四心所。十四不相應。共五十八法。唯不攝三無為。義不相應故。謂三無為。既非積聚。不可別立為蘊(上略釋齊并攝法[1]〔云〕名也)。次解十二入。是生門義。十二者舉數也。舊梵云阿野但那。此云入。入是滅義。新云盋羅吠奢。此云處。即內六根。外六境。是識所生處。即六根能引六識。令生根種。若外六境為緣。牽生六識。心不孤起。託境方生。即根境是識生長處。若約色心分別。內五根外五虗。此十是色。意根處是心法。處通心所。此十二入。通攝七十五法。五根處攝五根色。五境處攝五境色。意根處攝意識。心王法境處。攝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應。三無為。一無表。共六十四法(云云)。後解十八界。十八者舉數也。梵云駄都。此云界。即六根界。六識界。六境界。六識依六根聚六境故。界者因義。持義。種族義。因義如別持。謂任持六根。任持六識六境。亦解任持六識。謂所依時。有能任持也。種族者。謂根境識。同是根等流類。相似例解。此攝七十五法。皆盡五根界。攝位中五根色。五境界攝五境色。六識及意界。共攝意識心王一法。法境界攝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應。三無為。一無表。共六十四法。問前五蘊不攝無為。界處何故攝無為。答蘊是積聚故。不攝。界處是生長義。無為是心所緣。生長處故。是以攝也。就六境界中。一色境界顯色有十二。青黃赤白烟雲塵霧光影明暗。唯無記性。二形色有八。長短高下方圓正不正。通三性。二聲境界。聲有八種。一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何意聲。謂所發音聲。令人愛樂。二有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謂所發音聲。令人不悅。雖是時中。以不樂故。或可非時發聲等。此二是有情身中。所發音聲。名有執受。就中語業得有情。若能詮表故。三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謂笑中拍手等。是四有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謂嗔時。行棒杖等聲。是此之二種。是有情身中所發。名有執受。不能詮表故。彰非有情名也。五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謂化人語言說法等。六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謂化人罵人惡言說是。此二是化人。故名無執受。雖無執受且能詮表。好惡言義故。彰有情名也。七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謂鐘鈴等。八無執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風激樹林江潮等。所發音聲。名無執受。不能詮表。名非有情(云云)。香境界者。有四。一好香沈檀等。二惡香䓗[這-言+菲]等。好惡香中資益身者。名等香(三也)於身損減者。名不等香(四也)。味境界者。有六。苦酢醎辛甘淡。觸境界十一。地水火風(此四能遠)。輕重滑澁飢渴冷(此七所迷)。堅名地。濕名水。煗名火。動名風。可稱名重。番此為輕。柔耎名滑。麤[A214]獷名澁。食欲名飢。㷬欲名冷。飲欲名渴。[A215]已上冷飢渴三。是心所欲。非正。因。觸目有三。觸發此三欲故。冷飢渴。是觸家果而非是觸。今言觸者。從果立號。故論云。此三皆於因立果名也。法境界。攝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應行。色中無表。三無為。並是法境界攝也。又上來所說。蘊是聚義。十二入是生門義。十八界是種族義。且據多分而言也。若細論。互有相濫。廣如俱舍所造(云云)。問。世尊。何故說此三科之法耶。答。故論頌曰。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謂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佛說蘊等三科也。一愚有三。一者愚心不愚色。總執為我。[2]佛為說五蘊。以五蘊中四蘊是心故。說五蘊。能破彼執。二者愚色不愚色。總說為我。佛為說十二處。以十二處中十一是色。唯意法非色故。說處門能除彼執。三者二愚色亦愚心。總執為我。佛為說十八界中。十界是色。餘八是心故。說界門能除彼執。二根有三。謂上中下也。上根聰利略說。便解為開五蘊。中根稍遲。說處方解。下根最鈍耎須廣說故。為談界(此約解遲疾以說也)。若據諷誦難易說也。利根廣說界。中根說處。鈍根說蘊。三樂有三。一則樂廣不樂。略為說十八界。二則樂略不樂。廣為說五蘊。三者樂處中。為說十二處。[A216]已上三科。有宗皆實經部。唯界是實。若據世親論至處與界皆實。餘如別說(云云)。因鈔文云。陰界入義。與弟子分別解說等。聽講者聽採也。講說也。禪[3]齊者。禪定也。[*]齊戒也。重論意者。謂請師之法。前門[A217]已明。然未說請人是非之意。今此論量故也。
云比至焰者。略同野馬者。玄記。引莊子云。隟塵謂之野。馬塵在空裏。各各茲飛不可收攬。喻彼弟子。雖請為師未曾有。一念心相攝。略者少也。即少分似同謂塵埃終久亦聚一處。今且取緣飛之時。作喻故云。略同也。若依淮南記云。蕃界之中。多其野馬。逈遠之處。百疋二百等。遙望施多。若人近時並皆弃走。更無一住。此亦如然也(此釋亦通)。極而言之。受同陽焰者。寶云。三春之月。陽氣上昇。遠瞻望時。由同水波之類。其麤渴逼奔走。向前至彼。並無其水(此喻也)。法合云。受戒者。登壇之日。請大德與我為和上也。和上即云。教授汝莫放逸等。似有相攝之義。下壇[A218]已後。元無兩攝之。由如到彼。並無水相也。文中極字訓終也。初則似有終。後必無故。云極也。
云雜至罪者。大師者。和上及依止師也。經理者。為經歷上下。申論道理。為作謀計。得脫免難不者。得吉不者。權罪者犯盜重也。
云今次至法者。陰界入十二因緣者。三科如上[A219]已述。
云十二因緣者。略以四門分別。初列名。二別[1]頭體性。三以略攝廣。四明說之所以。初門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故謂頌曰。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云前後際各二者。謂過去二支無明及行。未來有二生及老死。中八者從識至有八支。為中際約圓滿者言之。若胎中夭逝。即不定八也。二別顯體性者。一無明者。論云。宿惑位無明。以宿世煩惱。具有其五蘊。總曰無明。過去一聚心心處染污之法。若色行二蘊。相從受稱。問何故唯宿惑名無明。顯在不名耶。答現一貪等。但為因未得果。[2]執用無戲。說為明利。若得果[A220]已。取與用戲。不為明利。故曰無明。二行者。論云。宿[3]諸名行。謂宿生中。起種種業。五蘊為性。總名為行。行是遷流造行義故。三識者。論云。識正結生蘊。謂正結生時。一剎那五蘊名識。以受生時。識最強故。四名色者。論云。六處前名色。從結生後六處。生前胎中五位。名為名色。色即色蘊。名則餘之四蘊。總號為名也。五六處者。論云。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即從盋羅奢佉位後。至出胎[A221]已來。眼等諸根未能與觸。作所依止。名為六處。六觸者。論云。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謂出胎後兩三歲來。根境識三能有觸。對此位五蘊。總名為觸。七受者。論云。在婬愛前受。謂五六歲[A222]已去。能了三受。因差別之相名受。言三受因者。苦樂捨三也。八[4]受者。論云。貪恣具婬愛。謂十五六[A223]已去。於五欲境能邊起貪。名愛。九取者。論云。謂諸境界遍馳求名取。謂既長大於五欲境能遍馳求。十有者。論云。有[5]論正能造[6]事。當有果業。既以馳求取得前境。能招當果。故名有支。十一生者。論云。結當有名生。即從此命終一行那後結。當有時名之為生。即如今識。以當來生顯故。立生名。十二老死者。論云。至當受老死。謂於當來身受生[A224]已後。有名色六處觸受此之四位。所有五蘊。總名老死。即如今世。名色六處觸受無別(上顯體性竟)。若准俱舍。有四種緣起。一者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即此所用)。四者遠續。恐繁不述。第三以略攝廣者。名雜十二。但以三二為性。三謂業惑事。二謂果與因。故俱舍頌云。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云。三煩惱者。無明愛取也。云二業者。謂行與有。云七事者。謂除五外。餘七名事。是煩惱與業所依事故。即此七事。便是其果。既知此七是果。反顯。餘五百是因即無明。行為因。識等者為果。愛取有為因。生老死為果。外難曰。三際明義。有何所以。前際略。因後際略。果中因與果。皆是廣耶。答故論頌云。果果與略。因由中可比二。謂由中際。廣果及廣因。可比度。知前後[7]三際。略因略果故。不別說。若更說之。便成無用。第四門者。問何故世尊。說十二緣。復約三際分別。答謂諸有情。於三際起愚故。前際愚者。謂我於過去世。為曾有。為非有等。後際愚者。於未來世。為當有為非有等。中際愚者。於現在世。何等我自性。有何差別。等為治此愚故。立兩重因果。令其曉悟。論中說。十二支相續。不斷故。論詔云。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從事事或生。云從惑生惑者。受生取也。從惑生業者。無明生行取生有也。從業生事者。行生識有生生也。從[8]事生者。識生名色。名色生六處。六處生觸。觸生受生生老死。從事惑生者。受生愛。即老死生無明也。謂受此老死愛即無明。此句正顯。相續不斷。離修對治道。生死無盡期。餘廣在論文。鈔文為老弟子。今說此十二因緣。令生悟人。斷於相續。不更輪迴也。餘如文。
云六至出離者(如文)。
云初至彼者。鈔中平列。都十五句。可知。於中難與語與不受教少似相濫。然難與語。即據師教說一向解拒。若不受教。即約初教誡時。即依[A225]已後不能導行也。看龜者。恐心散亂。癈修道業故不許。玄曰。若准增五文云。不得往捕魚鼈人家。是惡律儀。致招譏故。律文如此者。謂單列雖有十五。然句則有八。初五如鈔文。一無慙。二無愧。三不受教。四作非威儀。五不恭敬。第二五將無慚無愧。難與語惡人為友。好往婬女家。乃至第八句。上四准舊但[1]段。下一句乃至看龜鼈并前單者。成八句也。鈔文單列十五。收律文五八四十皆盡。寶云。此依律有八五句。初五如鈔。二五以無慚無愧難與語惡人為友。四種為頭。歷。婬女家下七處。便為七句也(此與上能義意不別)。不定墮三惡道者。謂屠兒不壞正法。不斷佛種。如氣噓搆陀羅。而得生天。殃掘摩羅。煞千人。[A226]已後遇佛。猶獲道果。畜惡弟子不教誡者。壞正法輪。僧寶斷絕。更入惡道。五百問等者。彼云。昔迦葉佛時。有一比丘。度弟子。多造非法。命終生龍中。龍法七日受對。受對之時。火燒其身肉盡骨在。尋後平復。復[A227]已更燒。不能忍受。便自思惟。我宥何罪。致如此苦。乃觀宿命。自見本。是沙門不持禁戒。師不教授。便生毒念。嗔其本師。念欲傷害。後念其師與五百商人。乘船渡海龍。便出水。捉其船頭。眾人即問。汝是何人。答我是龍。汝若放此比丘。向水中。我放汝去。商人問云。比丘何[2]開汝事。答本是我師。不教授我。使我受苦。眾事不獲[A228]已。便擬擲比丘。入於水中。比丘言。我自入水。即便投水。龍通害之。血海中(云云)。
云問至法律者。古人云。具十五即呵。今師云。隨犯即呵。方成糺正也。
雜含等者。彼經云。佛在毗舍梨城時。有多比丘。人城乞食中。有少年比丘。乞食不如法。諸比丘還來白佛。佛告諸比丘。如空澤中有大湖。有一大象。拔藕根去。泥而食。食[A229]已身悅。時諸小象。亦効取藕。不洗而飡。飡[A230]已不消轉。就羸弱或致死也。此是喻。況法合者。宿德比丘。學道日久。不樂財利。所得衣食不染不貪。食[A231]已身悅。年少比丘。不閑法律。依於聚落不護身口。所得衣食染著。貪迷食。[A232]己身不悅也。緣斯食故。轉向於死。所言死者。謂捨戒還俗失。正法律。謂同死苦。或同死苦者。謂犯法律不知罪相。不知除罪。謂同死苦。玄云。彼經正文。兩處標舉。鈔除一也。謂同死苦者。鈔主加也。云凡至奉者。火從內發者。謂內起嗔心。名從內發。又依呵詞進退者。過重重[3]處。云汝遠去過輕。輕責云。不與汝語等。停俗鄙懷者。謂停却非法杖。罸鄙惡之壞。出道清過者。謂起慈悲心。依出離之。道清其前過。次罪責之者。隨罪輕重。依其五法次第呵也。四分[A233]已下。正出法也。汝去者。玄云。謂出僧作法界去。注云由過極重者。玄云。不促犯重為重。或雖犯輕。約佗惱處深。故為重也。餘文易解。
云自至之者。便引涅槃三子喻者。彼經第二。迦葉菩薩。問佛長壽之因。佛答。迦葉欲愛長壽。應當護念一切眾生。同於子想。迦葉復言。如來不應說諸眾生。同於子想。何以故佛法中有破戒者。作逆罪者。毀正法者。云何當於如是等人。同於子想。次後即出七羯磨法。治毀禁者。迦葉躡此即難如來。譬如二人。一人以刀害佛。一人以稱檀塗佛。佛於二人如何。佛言。我心一等。迦葉又云。若心一等。云何復言治毀禁人。不毀不治。則非平等也。佛因說譬喻。似國大臣產育諸子。顏貌端正。聰明黠慧。若二三四將付嚴[4]佛。君可為我教。[5]招諸子威儀禮節。悉令成就。假使三子由杖而死。餘有一子必當苦。治雖喪三子。我終不恨。古人行杖憑此經文也。未達教者。未達涅槃經之教意也。住一子地悲等者。謂佛世尊。觀壞法者。如羅睺羅等。無有異。是一子地悲也。故心怜愍毀禁。故現七治罸。令息將來大苦。又約菩薩證淨心地。心無差降。得行此罸。即顯心有愛憎。不得行也。此言何指者。謂若得行其杖罸。即涅槃經文。誡慎勿行杖等。何故如是指示耶。縱引嚴師。此乃引喻說。不開正文。即結歸不達教也。喻說如上。遠疏解云。王等喻佛。未來學者。名為諸子。從佛化生故。名產育。道基不邪。名端正識。達因果。名為黠慧。若二三四多少不定。惡人有六。一闡提。二謗等。三作。五逆。四犯重。五作十惡。六犯一切威儀。就中闡提不信。不可攝化。置而不論。威遇相稍輕。亦不說。就四中。造十惡及犯四重。說以為二。加其五逆。通前說三。復加謗法。為四。懸委。當來傳法攝化。名付嚴師君。可為下顯委付相。令成三學。名威儀。禮節成就。於中犯四重五逆謗法。此三衣法殯棄。不任僧用。名為三子病杖而死。犯十惡者。亦須治罸。名餘一子。必當苦治等。前云十惡者。七羯磨人。更加覆藏。六夜出罪為十也。淨心地等者。得法眼淨。是初地菩薩也。謂此菩薩。與無漏慧相應。名為淨心。入此心時。不見能取所取。故云無分別智。此智起時。不與貪等。十使相應故。云十事。無染濁過失。今時[A234]已下辨非也。恐者心事之貌也。
云又至意者。三百福罸者。古人引彼經。重罪打三百。中罪打二百。下罪打一百。如是罸之得福無量。故云福罸也。上過罸[1]默者(茄律反)。退也。比丘犯四重。為上過。退在眾外。不得共住。中犯折伏者。謂犯殘也。謂本日治六夜等。下犯呵責者。謂數犯下三篇。呵責治也。出萬億佛身血者。大集日藏分。佛告憍陳如。也(云云)。於道退落人阿鼻者。約打比丘人說也。出界一宿還者。依止有三法失。下二法也。就下二中。若有心相攝。還來下二法。即再起。若心相猒捨。經宿事攝下二。畢竟不生故。須一宿出也。餘如文。
云三明至一衣者。盡形者。從初有犯。直至命終也。竟安居者。一夏也。此二並時太長故。却成非法呵責。病人者。病人痛惱所纏故。不合呵也。不喚來現前者。背後遙呵責也。不出過者。雖呼來。並不先出。他所犯之罪也。相疏云。失呵責者。大約有三。一弟子現前。二出過現前。三呵現前謂汝去不與汝語等。此三名如法。反此成非也。得[2]罪。師徒二人並結吉也。師據失體。理邊結。弟子約憤恨。師邊結也。僧祇共行弟子者。謂壇頭受戒法身。初生共行七種之行。名共行也。依止者。約後請時為名。十誦等者。因六群有沙彌。違逆便剶衣。裸形人見不喜故。制沙彌折伏。留一衣者。泥洹僧也。有破句讀文。不少知之。
云四明辭謝法者。謂辭師。謝謂懺謝。法謂法則。
云十至遠去者。苦樂住別者。祇中亦有四句。故云大同。此云應住。彼云苦住樂住。故別也。苦住者。約第三句。無食有法。雖苦不得去。名苦住。第四句法食。俱有資神資身。即樂任。若師令作非法喚汝來者。謂呼弟子。汝來與我取酒去。名非法也。[3]不同淮南記改為[一/女]字。違他祇文也。餘如文。
云四分至不知者。如文。
云問至去者。如文。
云七明失師法者。牒名也。
云和至法者。謂依得戒。無相失義也。或可無得者。如前辭謝中。知和尚不能。教授增長善法。名無德也。依止有三不同者。問三種為律文有為是義加。答有兩解。初依慈和云。律文但有請。佉下二約義而生也。今難云。夫請依止。本為相依。既許依住。即有教誡。若無下二用請。何為次依。搜玄云。律文雖開下二。既有請法。便含餘二。約此義邊。元辻總有。
云次明失是非者。標也。
云若至飛者。若據鈔文。失教授一法。不失上二法。玄記云。此中更須分別。若二師被三舉等。治則下二法皆失。若被呵責等。四及別住等法則失。第二教誡。白事一法也。三種不失者。謂須和上教誡。所以三俱不失。開無隨順罪者。謂弟子被僧治。若餘人者。即犯隨順提。今二師教誡。與語令弟子。早懺七法。共行中開無隨順也。
云律至大疏者。初律中至失依止者。牒律文也。失下二依法。不失請師法者。是鈔釋也。但生請法者。語似難會應。云但生請。教授法。則便有相依住法起也。如律大疏者。首疏難曰。師弟決意。出界心隔即月還。便失依止者。若爾離衣破夏。要須經宿者何。答依止各有兩捨之心。以情望情也。夏及衣但自有捨心。前境且是非情。無捨心故。不失。又復衣夏。約其明相。所以經宿辨失。不失等依止。約心約界故。不例之。因此四句料簡。一心隔宿。不隔失依止。不失衣夏。二宿隔心不隔。不失。依止。如善見。弟子隨師行。為師持衣。值人說法。弟子貪聞法故。無離依止。罪而師失衣也。三俱攝可知。
云四分至止者。一死者。和上死三法俱失。二遠去者。二人互去失。下二法三休道者。二人互休。失三法四犯重者。二人互犯。失下二法。五師得呵責。失下一法六入戒場上者。二人互入。謂是異界。失下二法七滿清。五夏唯弟子。失下二法八見。本和上者。謂弟子在界內。先依止別人。和尚外來還本寺住。弟子既見。即失下二法。九還來和上目下住者。謂和上捨畜眾法。弟子遂別請依止師。今時和上。却仍舊畜眾弟子。來目下住故。失下二也。若約教失依止者。上並約能詮教辨失。若約自行。皆須五分法身成立。方始失依止也。[A235]已上第九篇竟。上來三篇。總是約人辨。事[A236]已竟。
[1]四分律鈔簡正記卷第七下
校注
[0141002] 曹疑霄他准之 [0141003] 插入篇目 [0141004] 會本疏卷上二之二 [0142001] 貧疑貪 [0142002] 是寫本作乙 [0142003] 增疑憎 [0144001] 貴疑責 [0149001] 平疑半次同 [0149002] 向疑問 [0149003] 宛疑充下同 [0149004] 敢疑噉 [0149005] 四疑曰 [0149006] 大上疑脫一字 [0150001] 何疑河 [0150002] 也字疑剩 [0150003] 通疑道 [0152001] 不疑在 [0152002] 失疑欲 [0152003] 同疑閉 [0152004] 動疑勤 [0153001] 會本疏卷上三之一 [0153002] 聲疑也 [0155001] 草疑革 [0155002] 科疑料下同 [0156001] 壞疑懷 [0157001] 與下一有少字 [0158001] 准鈔作據 [0159001] 律疑津下同 [0160001] 向疑問 [0162001] 尼字疑衍 [0163001] 搆疑稱 [0165001] 插入尾題 [0165002] 插入首題 [0165003] 會本疏卷上三之二 [0165004] 片一作斥 [0165005] 去疑云 [0165006] 盤一作瘢 [0166001] 後一作緩 [0166002] 於疑非 [0166003] 耶一作郎 [0167001] 股一作復 [0167002] 捧疑俸 [0167003] 比一作此 [0167004] 商一作尚 [0167005] 也疑之 [0167006] 運一作達 [0167007] 為下一有一字 [0167008] 癩下一有收字 [0167009] 彼一作故 [0167010] 難下一有緣字 [0167011] 為彼疑優波 [0167012] 若等五字疑剩 [0167013] 著一作看 [0168001] 且下一有約字 [0168002] 聚一取 [0168003] 複一作襆下同 [0168004] 腹一作複 [0168005] 搆一作揲 [0168006] 腹一作襆 [0168007] 四直疑置 [0168008] 擊疑繁 [0168009] 平疑手下同 [0168010] 前一作所 [0168011] 速一作迷 [0168012] 改一作段 [0168013] 通一作適 [0169001] 善上一有攝字 [0169002] 不字疑剩 [0169003] 吉一作告 [0169004] 元一作無 [0170001] 窓一作空 [0170002] 場一作壇 [0170003] 制不一作製 [0170004] 不上一有一字 [0170005] 釋一作是譯二字 [0170006] 應下一有云字 [0171001] 此上疑脫以字 [0171002] 元一作允 [0171003] 父疑文 [0171004] 十疑一 [0171005] 一無命字 [0171006] 一無子字 [0171007] 插入二字 [0172001] 命一作令 [0172002] 一無說字 [0172003] 不一作五 [0172004] 未疑來 [0172005] 若厚疑苦原 [0172006] 改疑故 [0173001] 會本疏卷上三之三 [0173002] 遲下一有陵遲二字 [0173003] 一無觀字 [0173004] 須一作順 [0173005] 恡一作[土*(爪/(〡*日))] [0174001] 威一作滅 [0174002] 往一作住 [0174003] 新下一有受字 [0175001] 云疑去 [0175002] 一無應等二字 [0175003] 請一作離 [0175004] 與一作而 [0175005] 辨一作棄 [0175006] 一無為等三字 [0175007] 字上一有等字 [0175008] 兼一作麁 [0175009] 取疑最 [0176001] 多疑反 [0176002] 細疑紐次同 [0176003] 作字疑剩 [0176004] 一無是字 [0176005] 界疑晨 [0176006] 遇一作過下同 [0176007] 真一作直 [0177001] 徒一作從 [0177002] 一無佛字 [0177003] 時疑將 [0177004] 情一作請 [0177005] 又一作文 [0177006] 天疑又 [0177007] 辨一作棄 [0178001] 云一作之 [0178002] 一無佛字 [0178003] 齊一作齋下同 [0179001] 頭一作顯 [0179002] 執一作報 [0179003] 諸下一有業字 [0179004] 受一作愛 [0179005] 論一作謂 [0179006] 事作牽 [0179007] 三疑二 [0179008] 事下一有事字 [0180001] 段一作改 [0180002] 開一作關 [0180003] 處一作呵 [0180004] 佛一作師 [0180005] 招一作詔 [0181001] 默一作黜 [0181002] 罪下一有者字 [0181003] 不同二字恐衍 [0182001] 插入尾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3 冊 No. 737 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