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本
○[1]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上篇訃請設則。對食立儀。既荷以事資理。須報其法藥。故俯提弱喪。引悟迷方。使獲益資神。相須義立。則彼此齊利。得無孤負。茲篇來意厥旨若斯。言導者引也。謂是化導俗人之方法。故曰也。有本作道字者。謂以道俗相須。故云道也。謂是道人[2]凡俗之法也。濟云。導是能化。俗是所化。能所通舉。故曰導俗化方篇也夫道俗相資者。此謂俗人求福。故以四事供養。則是財施。道以化之歸戒令生信樂。即是法施也。有逾影響等者。逾由過也。道俗相假。過於影響。影假其形。響假其聲也。影必應形。響必應聲。道必假俗。俗必藉道。互相資成。義不孤立。道則待俗食以資身。俗則資道法以練神。以僧非貯畜之家。非俗何由活命。俗慕三歸五戒。以作人天之因。則非道無以能。故曰也。雖形法兩別者。立謂。俗形則靴衫冠帶。道形則剃髮染衣。俗法則是仁義禮智信。或五八之戒等。道法則戒定慧品。故言形法兩別。以形與法曰兩。各不相同稱別。而所趣攸同者。攸是所也。此明道俗形儀雖異。若能勤行不[A1]已。取其終至趣極。皆到涅槃常樂。故言趣同。趣者至也。即肇論云。服像雖殊。妙期不二是也。沙門者。此云息心。亦稱寂志。道緣須立者。明比丘既在世間欲修道者。要須其資緣。方能進道。故曰道緣須立也。若不假彼外護無附法心者。謂俗能四事供給於僧。賴此以得進道。此是假義也。若闕衣服湯藥。則不能修道。故言則無附法心也。
凡厥施化止在喉心者。欲明末代比丘不閑教網。雖復當人[3]犯物。然情暗律儀。說自胸臆。曾無典據。故曰出喉心也。乃是肚傳(去聲)。濟云。如落華師。及古來謂諸愚僧。為他受五八之戒。元不解受翻邪三歸。或非指說五八之相。為得戒時節如此。施化皆是出喉心也。皆是事起非法言成訛濫也。都無詮述者。詮是教也。既[4]說典據則闕能詮之教。能詮之教既闕。所詮之行何從也。
箴誨未聞者。箴由誡也。亦是治也。世醫之箴。以治人病。今立此教。喻其箴。以治愚病也。誨者示也。謂昔來與他受五八戒。不閑成否。是出家人病也。
諸大檀越者。檀越梵音。此翻為施主。聲論云。他那波底(都私反)。他那翻為施主。謂施主也。醉栴陀羅者。汎爾旃陀。尚稱殺者。更加醉亂。義不待言。案經音云。旃陀羅。或云旃荼羅。此云嚴熾。謂屠殺者。種類之名也。一云主殺人獄卒也。案西域記云。其人若行時。則搖鈴自標。或拄破頭竹。若不然者。王即與其罪也。
謂五分十二因緣者。私云。五分法身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此是深法也。男女之音者。謂隨方立忌。諱男女隱惡事之言也。然出言對俗士。須知輕重。如晉有僧與一沙彌。往鄭玄家乞食。打門喚鄭玄。遙問是誰。乃答言阿師耳。鄭玄曰。汝自稱師。他誰師汝。即出看之。乃是闍梨。問言闍梨背後乃是何小僧。答云。是我弟子。鄭玄曰。汝弟之子耶。頭盧邈賴(於卓反)一似阿伯。又應為眾說猒患法遠離法觀身苦空無常不淨等者。案毗尼母論文中。明其法師說法之時。應當次第隨順說法。為猒患法遠離法。令前人心生歡喜。求於解脫。速得涅槃。若說法比丘。復應常念觀身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莫使有絕也。私云。言猒患輪回二十五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等八苦也。又猒患此身三十六物不淨臭穢難調難養等也。言遠離法者。謂遠離愛染及喧雜之境界。及遠離惡覺也。按成實論惡覺品云。何謂欲覺者。謂依欲生覺。於五欲中。見有利樂。是名欲覺。親里覺者。由親里故。起諸憶念。欲令親得安隱樂。若念衰惱則生愁憂。若念與親里種同事名親里覺。行者不應憶念此覺。以本出家時。[A2]已捨親里。今依此覺。則非所宜。若念親里。則唐捨家。家屬空無所成。又與親里和合。則不能增長善法。當念一切眾生生死輪轉。無非親里。何故偏著。又生死中為親里故。憂悲啼哭。淚成大海。今復貪著。則苦無窮[A3]已。不死覺者。作如是念。我徐當修道。先當讀誦修多羅毗尼毗曇雜藏。廣誦外典。多畜弟子。牽引善人。供養四塔。勸化眾生。令大布施。後當修道。名不死覺。行者不應起如是念。以[1]無死時不定。不可預知。若營餘事中則命盡不得修道。後將死時。心悔憂惱。更何逮及等。又覺觀皆須遠離也。
善解一字者。即是律字也。此之一字攝一切行得盡。謂能詮量輕重開遮如非之相。故曰善解也。若為利益眾生至非法處聲聞不應為者。此謂大乘菩薩。內無染濁。行逆化。示同眾生。具行十惡。若聲聞人。力所未堪。則不可行也。且如蓮花在水水不能污。以紙投水水不染良難。案如意三昧經云。有三人得反常行婬欲。謂佛菩薩羅漢。以此三乘人不染世間故。如佛入波斯匿王母宮中行欲。何以然者。佛觀見此母有緣。又以王自請佛化其母多欲故。王為覓種種男與母。王恐母當來墮地獄。故以佛示行內心無染。不同凡夫等人。其餘地前菩薩。皆不得作。要須離境。不得附近。何況凡夫。如經中為凡夫為喻。謂身口如金。業思如水也。境如薪。內有煩惱火。與境薪相應。不能不沸。即須提那子者是也。今人行欲云我無染。飲酒食肉云無貪心。何乃太妄也。
有問命終徒勞耳者。案長含第三云。爾時阿難閑靜處思惟。此那陀村有十二居士。今者命終。為生何處。復有五十人命終。復有五百人命終。斯生何處。作是念[A4]已。往問世尊。唯願解說。佛告阿難。其十二居士。斷五下分結。命終生天。於彼即涅槃。不復還此。其五十人命終者。斷除三結。婬怒痴薄。得斯陀含。還來此世。盡於苦本。其五百人命終。斷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必定成道。往來七生。盡於苦際。復告阿難。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恠。若一一人死。亦問我者。豈非擾乱耶。阿難答言。實爾世尊。實是擾乱。
三千云入他房一於外彈指等者。案三千威儀云。有五事應相入室。一問訊。二病瘦往瞻視。三問經。四有所借。五眾人使往呼。往有五事。一者當於外彈指。二入當脫帽。三當作禮。四當正住人教坐乃坐。五不得[2]妄持經入。問經有五事。一當如法下床問。二不得共坐。三不解直當問。四不得持意念外因緣。五設解當頭面著地作禮反向出戶(上言問經是一箇段文首不得連連)。
聽說十二部經者。新譯經論名十二分教也。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諷誦。五自說。六因緣(亦名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十一希法。十二論議。立章門。廣解如賓抄第三云。一修多羅。此曰契經。二祇夜。謂重頌經也。前有長行後更偈。三和伽羅那。此名授記。四伽陀。此名孤起偈經。五優陀那。此云無問自說。謂不由諮請。如來自說律名句經。六尼陀那。此名因緣經。七阿波那。此言譬喻經。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經。謂說古事。如云拘留孫佛法名甘露皷等。律名善道經。言甘露皷者。以其說法滋人。義如甘露。以應機故。故言如皷。九闍陀伽。此云本生經。謂自陳[A5]己報。十毗佛略。此云方廣。即大乘也。十一阿浮陀達磨。此云未曾有。十二憂波提舍。此云論議經。然大小隱顯。故說十二。謂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若大小有無互顯。各有九部。謂大乘中。除因緣譬喻論義也。小乘除方廣授記無問自說。故各九部。大小具義論之。各有十二部也。然何故大乘有時說九。以根利故。何故小乘有時說九。以教淺故。
莫非時說者。謂不是合說之時也。案涅槃第六云。莫非時說者。疏云。悟時未至名非時說。佛昔一時有一俗人。極愽學多聞明識相。我說法為說四念處。則云我先解此法。不須更述。即為說四正勤。亦云先解。即為說六波羅蜜。復言先解。如是欲說一切法。皆言先解。佛止而不復有說。其人白佛。我欲請佛及僧於舍設食。佛與比丘往訃。然彼亦有信心。手自下食。初下餅時。佛言我常得此食。今不復須。次下果子飯食等。皆言我常得此食。今不須之。其人即言。食雖常得。不應生猒。令我何計求於異味。今所設者。世人常食。佛及大眾。應日日食。即報言。若汝說食不許猒須日日食。法亦如是。不應生厭。我向說法。何為不用。豈以解竟即不願聞。應數聞[A6]已思惟取證(云云)。莫非國說者。疏云。處不堪聞名非處說。莫不請說者。傳法須人。莫不請說。此三待時待法待人說也。莫輕心說莫隨處說者。輕心則[A7]己之主生慢。處處令物不慕。莫自嘆說莫輕他說。自嘆謂美[A8]己。輕他惡人。莫滅佛法莫熾然世法說。互相非毀。名滅佛法說。佛法滅則世法熾然。此上依經及疏釋。鈔家引文不盡(云云)。
七施不損財一眼施等者。案雜寶藏經云。一名眼施[1]者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二[2]者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等。出於輭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辨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辨才。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等。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正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若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等。為敷床座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等。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如是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動手於空四方無著者。謂喻如凡人舉手向空無有礙著。案母論云。佛告諸比丘。入聚落時。不得放逸散亂。常應攝心。譬如人足蹈高山懸嚴絕檢方寸之處。念念生怖。更無餘念。於六塵境。不取其昧。如峰採華。佛即動手於空。告諸比丘。此手今空中迴轉。無礙無繫縛。汝入聚落時。心無礙無繫縛。亦應如是。
佛受老母臭澱汁者。如大智度論抄(云云)。佛受憶耳殘羮等者。案十誦文中。其人生出。耳有金環。其貌端正。相師占之云。兒實有福德。其耳環價直幾計。諸人平價。可直純金一億。因名億耳。撿智論緣中。但云沙門億耳。以好羮上佛。以殘羮與頻婆羅王。今鈔佛受億耳殘羮錯也。但以佛殘將與王耳。餘部中亦名二十億耳。四分名為守籠那。過去世時。以一[3]疊敷地。使僧蹈過。從此九十一劫。脚未拄地。今生[A9]已來。脚下生毛。以長數寸。投佛出家。苦行無比。所經行處。血流于地。佛開革履。[4]持為其人精苦過分。不證無漏。佛說彈琴之喻。後方得道(云云)。
見功德者歎施戒等者。濟云。見造功德之人。須為贊歎布施持戒之福。令彼心悅不退敗也。
常在二家生者。立明。迦葉佛及本師釋迦。剎利家生。當來彌勒佛。大婆羅門家生等。是曰二家也。法力二輪等者。私云。國王有威勢。是為力輪。道門多軌則。名為法輪。若不得力輪將護。法輪則無由得轉。此是稱歎王之辭也。應譽實事者。謂見外道應隨時歎譽。汝能捨兄弟父母繫縛恩愛等也。過德而談。名之曰譽。
二明受戒法就中分三者。私云。即三皈五戒八戒為三也。案辨正論云。因尸利而說三皈。因末伽而說五戒。為伽王而說十戒善。為長者。而說六齋三皈。勸令捨邪五戒。防其行惡。十善使其招貴。六齋令其得樂。注云。皈者向也。戒由止也。善者嘉也。齊云肅也。教其皈向三尊。防止五欲。備延嘉晚(未詳)。肅敬容儀一切眾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皈等者。對此因說散脂鬼神事。如觀佛三昧經抄(云云)。名一義異者。立謂。如涅槃云。佛常法常僧常。此是名一。又云。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此是義異。又云。至覺名佛。至軌名法。至和名僧。此是義異。濟云。直言皈依是名一。以皈依之名是一也。然皈依通於三寶。佛僧故言義異也。或時說三為一者。立謂。一體三寶與別三寶。而名是同。其義各異。若一體中流出三種。此則是一中說三也。若合三從一體。即是說三為是一也。如言佛名為覺。法名不覺。僧名和合。此是說一為三。如言佛常法常僧常。此是說三為一也。濟云。說三為一。是一體三寶。說一為三。是別相三寶也。言說三為一者。古師解云。佛即是法。法即是僧。玄弉法師不許此說。若言三寶之名。皆從真如上起。真如是一。故於一上說三。三依一起。故曰說三為一。豈得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猶如依地造舍塔。豈得言舍即是塔。塔即是舍。但是所依是一。然能依不得是同。
二懺悔法者。立明。懺謂[A10]已作者令滅也。悔謂斷相續心。不復更作也。至無至處者。此是涅槃第九云。從生死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至無至處者。疏問曰。何者是至無至處。答云涅槃無方。名無至處。又解云。無至名無始。從無始[A11]已來皆盡發露。故曰無至處也。次結云者。私云上來三受[1]早得戒法。復更三結示勸持也。下亦例然。唐三藏云。類於白四羯磨。唯作一結。今文三結。古德翻經迷教耳。南山闍梨。行事之時。或時一結。或時三結。二明五戒者。辨正論云。同於外書有五常之教。謂仁義禮智信也。愍傷不殺曰仁。防害不婬曰義。故心禁酒曰禮。清察不盜曰智。非法不言曰信。此為五德。不可造次而[2]戲不可須臾而癈。王者履之以治國。君子奉之以立身。[3]用無暫替。故曰五常。在天為五[4]縛。在地曰五岳。在處曰五方。在人為五藏。在物為五行。持之為五戒。又案天地本起經云。劫初之時。人食地肥。有一眾生。傾取五日之食。因制盜戒。以食地肥而生食欲。因制婬戒。以婬欲故共相欺奪。因制殺戒。以未欲故。妄語諂曲。因制不妄語戒。以飲酒故。昏乱行非。因制酒戒。討尋五戒之興來久矣。萠於天地之始。形於萬物之先故也。
有世間戒何咎者。立明。如上作五逆罪人污尼等者。不得與出家。不發無作之戒體。若欲受五戒。應得善律儀。是世間善行也。不得出家無作戒體。礪問。五八等受是何時發。諸說不同。或云三皈竟時發。有云說相竟時發。今定判之。謂三皈竟時則發戒也。多論云。欲受五戒。先受三歸。三歸竟爾時[A12]已得五戒。所以說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識五戒名字。如受具白四竟為說四重等例也。勿輕五戒。大有功能。婆沙論云。三災起時。謂中劫之中。有三小災。一刀兵。二疫病。三飢饉。初刀兵劫將欲起時。謂眾生壽命漸減。乃至十歲。其身極至一搩一握人。為非法嗔毒增上。相見便起猛利害心。如今獦師。見野禽獸隨□所執皆成刀杖。各逆凶狂互相殘害。七日七夜死亡略盡。瞻部州內。纔餘萬人。各起慈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刀兵中劫。次疾疫劫。人壽十歲為非法。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輙命終。難可救療。都不有醫藥之名。時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疾疫流行。死亡略盡。瞻部州內。纔餘萬人。各起慈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疾疫中劫。飢饉劫人極十歲為非法。天龍忿責不降甘雨。由是世間久遭飢饉。或一家中傳籌而食。籌到之日。得少麤飡。或排故場得少糓粒。多用水煎。分共飲之。或取白骨煎汁而飲。然彼時人為益後人。輟其所食。置於小筐。擬為種子。即瑜伽論云。遇得一粒稻麥粟稗。藏置箱筐。而守護之。如是飢饉經七年七日七夜。飢饉所逼。死亡略盡。瞻部州內。纔餘萬人。各起慈心。漸增壽量爾時名為飢饉中劫。若欲治此三災者。若能一晝一夜持不殺戒。於未來生。決定不逢刀兵劫起。若有能以一呵梨勒果。起殷淨心。奉施眾僧。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疾疫劫起。若有能以一摶之食。起殷淨心。奉施眾僧。於當來世。決定不逢飢饉劫起。上言殷淨心者。殷勤清淨之心。又須淨物。夫以布施將不淨衣食施者。後獲果報。悉不清淨。薩婆多若先犯五戒八戒等者。立明。此文前三兩行。上文引成論。文有相違。上成實中賊住汙尼人得受五戒。今此多論欲似不許(云云)年三月六者。有人云。正月五月九月。此三个月。為業鏡照南州之時也。如正月照南州。二月照西州。三月照北鬱單。四月照東州。五月還照南[5]閻。故一年三匝也。月六者。準律中。但言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據白月論之。黑月亦二十三。即二十三[6]即二十三日。當白月八日也。十四十五日。即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頌云。月八[7]日十四五。黑白月皆然。又譬喻經云。帝釋勑四天王。以六齋日。案行天下。伺求人所造善惡。故於此日節身而齋也。
智論以六齋日是惡鬼奪人命日。劫初聖人。教一日不食者。如智論抄(云云)。又言劫初聖人等者。私云。劫初時此六齋日死病者多。時有一智人。令其此日中後不食。食則鬼得其便。不食鬼無奈何。到後時佛出世[8]果。令此日持齋。更加八戒。又復今時一切暴病人。唯須斷食。故目連弟子病。目連上天問耆婆。當如何治。耆婆教言。斷食為本。出多論及報恩經。今時人病。不解此法。強勸其食。故病難差。前見日照三藏。若病則不食米粒。人問其故。云吾國法爾。待差當食。
中含第三十卷善生長者經明俗人行法及禮事六方者。如中含經抄(云云)。又案善生經云。有長者子名善生。白佛言。外道六師。常說法教化眾生言。若能晨朝敬禮六方。則得增長命之與財。何以故。東方之土屬于帝釋。有供養者。則為帝釋之所護助。南方屬閻羅王。西方屬婆婁那天。北方屬拘毗羅天。下方屬火天。上方屬風天。有供養者。彼皆護助。世尊頗有如是六方不耶。佛言。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東方即是檀波羅蜜。何以故。[1]日始初出者。為出智慧光明因緣故。彼東方者屬眾生心。若有眾生。能供養彼檀波羅蜜。則為增長壽命與財。南方即是尸波羅蜜。西方即羼提波羅蜜。北方即毗梨耶波羅蜜。下方即禪波羅蜜。上方即般若波羅蜜。有供養如是六方。皆得增長命之與財。六方者屬眾生心。非如外道六師所說。如是六方誰能供養。唯有菩薩乃能供養耳多云五戒之中酒戒最重者。故涅槃云。酒為不善。諸惡根本。若能除斷。則遠眾罪。又能作四逆等。案多論。問曰五戒中幾是實戒。幾是遮戒。答四是實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結為戒者。以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如迦葉佛時優婆塞。飲酒故婬他婦。盜鷄。殺他人。問時答言不作。以因酒故。一時犯四戒。又能造四逆。唯不能破僧。又得狂亂報。失一切善業。以此多緣。與性戒罪同。三明戒者。所以前五戒能具持者。名滿分優婆塞。此以八戒中直言淨行優婆塞者。為八戒是隨佛出家。自妻亦不犯。故得淨行之名。五戒唯制邪婬。自妻作時無犯。故不得淨行名也。成論云。八戒優婆塞。此是梵音。若正從本音。鄔婆塞迦。唐翻善宿。是人善心離破戒。故云然也。古錄以為清信士者。清是離過之名。信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之通稱也。有師解云。優婆塞者。言近住。以持五八等戒。漸近聖住故曰也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者。立謂。布薩即淨住也。五戒自妻不斷。不名布薩。八戒淨行故。得名淨住也。逮得薩云若者。私云。逮及也。薩云若者。此外國語。亦名薩婆若。翻為一切智也。濟云。翻為到彼岸智也。佛地論釋佛義云。佛者具一切智(謂根本智也)。一切種智(後得智也)。能自開[2]覺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喻根本智)。如蓮花開(喻後得智。從此流出戒定慧香。以熏機感心之鼻)。增一阿含八關齋法廣發大願如三十八卷者。如增一阿含抄(云云)。言八關齋者。羯磨疏云。禁閇非逸。靜定身心也。
廣如齋經中者。謂阿含經。段段當自稱一經。彼有齋經。是一段經也。善生云受八戒者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滅者。案善生經云。除五逆罪。餘罪皆滅。或前教於後受齊。正受便殺。以戒力故。雖[3]復一切不得殺罪。據此以論。成大懺也。由於一期誓心清淨。行同無著。故能割斷業罪也。功德與無漏人等者。案成論云。受八戒人。天王福報亦所不及。如帝釋說偈。佛呵之言。若漏盡人應說此偈。偈言六齋神[4]之月。奉行於八戒。此人獲福利。則為與我等。受齋法應泥洹果。故漏盡人。應說此偈。私云。帝釋漏未盡。未出三界。受八戒人。非三界業。故非其等。若無漏人。應言與我等也。除非舊莊嚴等者。首疏云。離莊嚴者。離非舊莊嚴。何以故。若常所用莊嚴不生極醉愛心。此意云。若先[5]暗粉莊嚴。來受不洗除無犯。受後若著是犯。由若先莊嚴無極醉婬欲心也。男相成就者。立謂。非黃門二根也。以有大志操故也。
聽比丘盡心供養父母不者得重罪者。謂其罪業重是逆例也。今時僧尼。深心供養父母。如弟子事師法。
啟悟父母者。啟由開也。謂開導說法利益於二親也。阿難請授愛道戒中等者。明姨母求佛出家。如來不許。在祇洹門外。啼哭流淚。阿難為請。佛言度之。以舉恩養。謂佛生七日。母命終[A13]已。姨母乳養。今可度之。以報其恩。佛言。我[A14]已報恩竟。若我不出世。彼尚不聞三寶之名。由我出世。今識三寶。復獲初果。是大報恩。言何況得淨信者。即是須陀洹人。得淨信也。
慈童女長者。如雜寶藏抄(云云)。鸚鵡供養父母者。如雜寶藏抄(云云)。一生補處功德等者。濟云。盡人天一生。當得成佛。補先佛之處也。如彌勒。盡此人壽。即生天。天中壽盡。生人中。即成其佛。望受記時之生。人中及生兜率。合稱一生也。此一生補處菩薩。與最後身菩薩。若為差別。解言。大別如彌勒。今時正得稱補處菩薩。後下生大婆羅門家。方名最後身菩薩也。思之。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者。案增一阿含云。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有人。以父著右肩上。以母著左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飲食。四事供養。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汝等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當如是學。私云。只道雖復肩擔。報恩猶少。若教其作善。即名報恩。作此報難。故曰不可得也。
不得喚俗名者。以南吳地多無信敬。皆喚俗名。北人男女出家[A15]已。不問有行無行。父母兄弟。終無召其名者。皆言和上阿闍梨等。或言師叔師弟師兄師舅等。同名為釋種者。五分昔王舍城中有王。名鬱摩。第一夫人唯生一子。名曰長生。頑薄醜陋。眾人所賤。第二夫人有四子。一名照目。二名聰目。三名調伏象。四名尼樓。聰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念言。我子雖長。才不及物。而彼四子。並有威德。當設何方固子基[1]案業。即便白王。王之四子。並有威德。我子雖長。才不及物。承係大業。必為陵奪。若王擯斥。我情乃安。王即呼子。勑令出國。時四子母。及同生姉妹。咸共同去。一切人民。[2]良多樂隨從。王悉聽之。四子奉命而去。到雪山北。營建城邑。數年之中。父[3]母王思之。問子何許。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築城營邑。人民熾盛。地沃野濃。衣食無乏。王聞三歎。我子有能。從此遂號為釋迦種(釋迦此翻為能)。或言姓俱曇者。西方相傳云。剎帝利種。昔被怨王篡位。子逃於外。有一仙人。收養漸長。令剎利嗣續不斷。有瞻星者。白彼怨王。剎利星現。怨王令人捕捉將送。於是貫尖標之上。仙人來至。勸喻小兒。令情起欲。欲令剎利後胤不絕。小兒受苦。情欲不發。仙人為密雲掩障。細雨霑潤。令苦暫息。復化一女。與小兒合。泄精在地。仙人遂以牛糞褁精將歸。置在甘蔗園中。日炙糞團。生一男兒。形貌端正。其後長大。還嗣王位。因此相傳。其有讚者。即名日炙種。其有毀者。名牛糞種。故諸外道。呼佛為瞿曇者毀也。瞿曇此翻為牛糞。此日炙種。是上代姓。言釋迦種。是後代姓也。不得依俗始等者。此土僧尼。先來依俗姓。或有從師姓者。道安法師。義惟將為不合。人未伏從。後時阿含經至。果云四河歸海無復本名。四姓出家同稱釋種。四姓者。剎帝利。婆羅門。薜舍。戍達羅也。知安非凡類。西國記云。是寶印手菩薩。羅什在龜茲遙作禮。及未到此。安[A16]已滅度。什[4]云追慨。事在高僧傳中明也。
增一愛道無常佛自共羅云扶床一角者。如增一阿含經抄(云云)。摩訶波闍波提。唐言大愛道。亦名瞿曇彌。是姨母也。淨飯王泥洹佛亦自轝之等者。梵言閱頭檀。此翻淨飯也。是佛父王。撿增一中。無此緣事。出淨飯王般涅槃經。至時可撿抄(云云)。
上釋第二生緣奉敬義竟。從此[A17]已下第三正明士女入寺方法也。豈漏慢所踐者。立謂。俗人男女。體是穢漏。多著我慢。懷斯染欲有漏之心。又無恭敬。唯事侮慢。何須入寺也。
祇洹舊法出中國士民者。私云。祇洹圖中出中國士民入寺法式。注云事似俗闕撿意則殊者。深云。僧見俗人。端坐不動。不與迎逆。事似闕於俗禮。若以理審詳。而意在護法。故曰撿意則殊。立云。事似俗闕者。此明俗人至寺。見僧平論法相之道理。似俗之鬪諍。然其實意本論於道。故曰則殊也。慈云。若見出家人之非。以俗情撿之。似有少闕失。撿其內心懷道。故曰撿意則殊。所以然者。中間自有形乖而洹存道。亦有形雖整頓。不妨心緣俗務。不可以事驗。意則殊也。背僧取異者。私云。不順僧教。曰背僧。撿其過惡。名為取異也。謂不敬之人。却求其過也。然三寶但可恭敬供養。不可惡心相擬。案辨意長者子經一卷云。辨意長者請佛及僧。就家設供。大眾儼然。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呪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便生惡念。長者迷惑。用為飯此無慈愍[5]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A18]已便去。佛達嚫訖。有一乞兒。來入乞匃。會座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即生善念。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弟子。乃至七日。言[A19]已便去。佛食[A20]已訖。還精舍中。佛告阿難。從今[A21]已後。[6]噠嚫訖下食。以此為常。[7]西塔每言。准此經文。先呪願訖。方下佛僧二盤。時二乞兒。展轉他國。臥於道邊深艸之中。彼國王崩。無有後繼。相師讖記。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案行國界。顧見草中。上有雲蓋。諸臣拜謁。各各稱臣。沐浴香湯。著王之服。光相儼然。導從前後。迴事入國。時惡念者。在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頭斷。王到國中。人民安樂。即遣使者。往請世尊。飯食[A22]已訖。佛告王曰。乃至惡念者。王受正位。迴車入國。轢斷其頭。死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當知心有好惡不同。受報以之不等。
低頭看地者。注中內合即自觀身。名為觀地也。云我此身是佛之地。當來有成佛之義也。不唾僧地者。此下子注亦是內帖也。立明。今時誦經童子。雖未剃染。以是欲出家者。即名僧地。今若可毀此童子。即是唾於僧地。若呵僧者。即成悖逆。注云。作愛敬樂重因緣者。謂歌讚等表心愛敬。[1]反願樂尊重也。注云法則與僧清過者。立明。僧既能依教護持戒行。是清過也(未詳)。私云。謂俗人入寺。莫見僧過。不事呵毀之法。常以敬僧。不見其過惡。故曰清過也。
并調戲言笑說非法事者。明今俗士無知。多喜調挵。於尼說染污之言。若憂婆夷。則喜調挵比丘。准經教中。愛染之心。向出家人。罪業極重。不能具說。經中共僧同床坐半身枮者。寶印手經云。俗人與僧同床坐者。半身枯病。又因果經云。死作曲蟮。文殊經云。死坐䥫床。即其義也。
多有人情來往非法聚會等者。對此廣引大集濟龍品中。示之彌善(云云)。
𦘕眉假飾等者。躭染行廁。戀著𦘕瓶。入寺則是歸依之處。理宜懲革。若見比丘。無以染愛之言相涉。[2]抑案雜含中。目連乞食。路逢一大身眾生。舉體膿壞。臭穢不淨。乘雲而行。鳥獸隨逐。獲而食之。啼哭號呼。不可稱說。目連覩見。迦葉佛時。女人以不淨染心。請一比丘設食。比丘心正不順。女人嗔心。以水洒比丘身。以此緣故。入地獄中。受無量苦。餘罪未畢。今得此身。由他而辦者。謂一切女人勢不自在。皆是屬他。凡所作事。由他聽許。方得作之。故云由他辦也。以在室時由於父母。出嫁[A23]已由夫。老時及夫死後。則屬兒子。義亦可知。若見沙彌禮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者。對此引智論有富貴長者。請僧不取沙彌。事如智論抄(云云)。并引賢愚經。沙彌持戒自殺身事。如賢愚經抄(云云)。
注云下至掃糞等者。近有朝官崔知。悌作中書侍郎。身是三品。兄作中書令。其父兄弟敬信三寶。悌每入寺禮拜。臨去時。皆為僧眾掃地。及取水洗廁。皆脫紫衫自手為之。貴勝躬自如此。何況庸夫。而無有敬乎假使畜妻挾子乃至莫生見過等者。此時明世。唯有此之福田。亦是今日眾生業惡唯盛。此福田僧也。案大集月藏分云。佛告月藏菩薩。若我住世。諸聲聞眾。持戒具足。慧具足。定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乃至多聞具足。我之正法熾然在世。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眾。猶於我法。解脫堅固。後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堅固。後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寺塔得住堅固。後五百年。於我法中。鬪諍言訟。白法隱沒。損減堅固。了知清信上。從是以後。於我法中。雖復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毀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施主。供養及護持。我說是人。猶得無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以故。猶能饒益多眾生故。譬如真金為無價寶。若無真金。金銀為無價寶。乃至若無銅䥫。鈆錫為無價寶。如是一切世中佛寶無價。若無佛寶。緣覺為無價。乃至無羅漢聖眾。凡夫淨戒為無上。若無淨戒。污戒為無上寶。比餘九十五種異道。最為第一。應受世供。以為福田。
必有出要之期者。且如彌勒成佛。先度釋迦末法中遺法弟子。故曰可期。
同法之儔者。應師云。王逸曰。二人為匹。四人為儔。儔亦類也。傳告者。謂宣告俗人之意也。上來釋二十四篇竟。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
前篇既因福供。故有比丘之方。法食相須。遞相利益。使一方儀則千載不墜。[3]殺不可安情局處。又須觀化外方。舊住新遊。非無主客。事須相待接遇瞻衣。然釋門雖復虗通理無遮礙。並由人懷俗見。多闕軌模。故此一篇備明楷則。使舊居新至待遇有方。情無怯懦也。言主客者。舊住新遊稱為主客。遞施接故曰相待也。注云四儀法附也。沙門釋侶者。羯磨疏云。舊翻為桑門。音之訛也。涅槃云。沙門那者。是本音也。或云乏道。或云貧道也。此皆謙虗自収也。今譯為息惡者。取其意也。唐三藏翻為勤勞也。榮云。沙門此云寂志。亦云沙門。謙敬之辭也。亦云。謙虗之稱也。如經明乏道即其義也。經云。沙門那者。沙門名乏。那名為道。故名乏道。世言貧道。即斯義也。又云。息心達本原。故號為沙門也。
三界之賓者。立明。貴客曰賓。謂僧是三界貴賓也。以出家人擬超出三有。非久居三界。暫處其中。事同賓客也。故律云。破壞窠窟也。解云。人天清虗在上。喻之如窠。三塗沈滯於下。喻之如窟。今出家五眾。齊修出離。上須人天下。除三惡。故曰破壞窠窟也。逆旅之況頗存於此者。左傳曰。保於逆旅。杜預曰。逆旅客舍也。以迎逆行旅之人也。擬其信宿之間。非久居住處也。明今釋子情存出雖。雖居三界之中。同如客舍之旅。又復身即是逆旅也。以身非久固。心暫居之。氣絕魂逝。弃之空野。故身是客舍也。如王楚志詩云。身為客舘舍。神是寄宿客。客去舘中空。知是誰家宅。濟云。南山闍梨在日。常誦一偈云。如鳥在瓶中。羅縠覆其口。羅穿鳥飛去。空瓶何所有。解云。鳥者識也。瓶者身也。羅者命也。人命一斷。神識既去。身何所能。
不相識同坐不得眠者。立明。既不相識。恐是賊詐作比丘。未可同眠。恐遭劫害也。必處迮同床者。須坐至曉。
若客伴[A24]已去不得語令知者。語謂將護客心意留且住。後會有伴。若即見伴[A25]已去。速報令知。似若欲相發遣也。囑累行伴者。應囑主人。於向某處。有伴來須知(未詳)。四語以習俗者。謂隨方世俗[1]中所忌婬欲之語也。
八當語某事可食者。語云初行麤食。後行細食。或語令知未來果。當看現在因。又解。約檀越施。是冥因。感人天之報。是顯果。以何得知。生善之境。堪為受施。謂觀儀而起信。故下引五分云。若四儀不如法者。非為於世而作大明。明知是約儀立宗也。言藉儀形而立宗者。謂藉見儀形。得識其因也。阿說身子者。礪云。阿說四分名阿濕卑。外部亦云阿鞞比丘。語云遏鞞比丘威儀度物是也。宣云。威謂容貌可觀。儀謂軌度格物。並由內懷正法。故使器宇超倫。以佛初成道度五人。此為一人也。爾時阿濕卑到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顏色和悅。諸根寂定。衣服齊整。行步庠序。不左右顧視。不失威儀。時身子是外道梵志。聰明利智而為上首。既覩濕卑威儀如是。即便往問。汝為誰師。復事誰。修[2]覺何法。即報言。我師大沙門。是我所尊。我從彼[*]覺。又普耀經答言。吾師天中天。三界無極尊。相好身丈六。神通遊虗空。化訛去五陰。拔斷十二根。不貪天世位。心淨開法門。(述曰)去五陰者。顯無餘涅槃。謂十二因緣無明為根故。顯斷集智也。又問汝師說何法。今可為我說。阿濕卑報曰。我今年幼小。[*]覺日又淺近。何能宣正真如來廣大義。身子言。不問廣略。我唯樂聞為要。阿濕卑即說偈言。一切諸法本。(述曰集諦)因緣空無主(以從緣生故空無我。此顯苦諦)。息心(謂修道智也)達本原(證滅智也)。故號曰沙門(身子聞此偈。應時得道。上二偈出普耀經)。便即問佛所在。與先舊知識名拘律陀。今名目連。并[A26]已二百五十弟子。一時請佛出家修道。佛即記言。此二人。於我弟子中。最為上首。智慧無量。神通第一。案智度論云。大目連舍利弗。此二人才智相比。行則俱遊。住則同止。後作梵志。其師名刪闍耶。他日其師寑病。舍利弗在頭側立。目連在足後立。其命將終。愍爾而笑。二人同心。俱問笑意。師言世俗無眼。為愚痴所侵。我見金地國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𧂐。求同一處。二人受語。欲以驗之。後有金地商人遠來。二人驗之。果如師語。二人撫然歎曰。我等非其人耶(謂非受法之器耶)。為是師隱我耶(謂師悋法)。二人相與誓曰。若先得甘露。要必同味(餘文同律)。案大集經云。身子本名憂波提舍。遇見阿濕卑。便發喜心。問言。汝師說何法。答法從緣生憂。通達是因。因緣滅故。即是寂靜。世間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間集滅。若無苦集。我師說言名為涅槃。我師唯說如是等法。憂波提舍聞[A27]已。得法眼淨。還見拘律陀具為宣說。即得初果(云云)。案五分云。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彼邑有一梵志。名曰沙然。受學弟子。二百五十。門徒之中。有二高足。一名優波提舍。二名拘律陀。時頞鞞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顏色和悅。諸根寂定。衣服齊整。視地而行。時憂波提舍(今身子是也)出遊。遙見頞鞞比丘威儀庠序。歎未曾有。待至[3]使問。何所法像。衣服反常。寧有師宗。可得聞乎。頞鞞對曰。瞿曇沙門。是我大師。我等所尊。從其受[*]覺。問言。汝等大師。說何等法。頞鞞報言。我年幼稚。[*]覺日初淺。豈能宣師廣大之義。今當為汝略說其要。我師所說。法從緣生。亦從緣滅。一切諸法。空無有主。憂波提舍聞[A28]已。心意悟解。得法眼淨。便共二百五十弟子。與詣竹園精舍求欲出家。佛遙見來。告諸比丘。此二人者。於我弟子中。為最上首。智慧無量。神通第一。彼既與二百五十門徒(謂先是同學。以師亡時囑我)。前到佛所為說法。布施持戒生天之論。呵欲不淨。讚歎出離。即於座上。漏盡意解。白佛言。我欲出家。淨修梵行。佛言善來比丘。於我法中。淨修梵行。得盡苦際。即名出家受具足戒。今所以引此事來者。正明威儀度物。經文具說。故曰具列昔經。言方𠕋者。後人傳記以為軌則。又具題在方𠕋也。謂古來未有紙。用方木及竹。用為書也。今言筆者是也。以用竹簡為書曰𠕋。以木為書曰□。以帛為書曰素。故梁武會三教詩云。孝義連方𠕋。仁恕滿丹青。是其義也。慈云。亦題方𠕋者。祇洹圖經也。亦云僧法寺誥也(未詳)。應師云。笧[ㄇ@昔]䇿同(楚麥反)符命也。見左傳以竹書符命也。國史記於大事。亦書其䇿。又周禮云。凡今諸侯則𠕋命之(擲玄曰。謂簡䇿書王命也)。
依於狩王法者。有人云。如師子獸王臥。旦取食食竟歸穴也。濟云。師子臥者。必右脇而臥。又[1]背平旦求於食也。
祇文云不得作駱駝坐者。謂今時人小坐是也。應跏趺而坐若寄坐。久寄極者。當互舒一脚。不得類舒兩脚也。私云。寄坐即半跏坐也。極謂疲倦也。跏趺坐者。婆沙三十九中。多復次釋也。今略敘之。彼問云。諸威儀中。得修善。何故但說結跏趺坐。有解云。如是威儀。生人天等敬信心故。謂餘威儀不能發起人天龍鬼阿素洛等敬信之心。如跏趺坐威儀者。故設威儀。生惡尋伺。為生他善。尚應住之。況自順生殊勝善品(謂若行住身遠疲勞。若倍臥時使增昏睡。唯結加趺坐無斯過失。名順善也)。復次住此威儀。怖魔軍故。謂佛昔於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破二魔軍。謂自在天。及諸煩惱。故今魔眾見此威儀。即便驚恐多分退散。復次此是不共外道法故。謂餘威儀。外道亦有。唯跏趺坐者。外道無故。問結跏趺坐義何謂耶。答是相周圓而坐義。聲論者曰。以兩足趺跏致兩𮌲如龍盤結。端坐思惟。是故名結跏趺坐。脇尊者言。重疊兩足左右[2]文盤。正觀境界。名結跏坐。四分下文大小持戒犍度。亦云結跏趺坐。端身正意。繫念在前。又言寄極者。謂坐久轉筋為寄極也。今時京中俗之言。若久立脚勝疲極。皆言寄極也。又非脚痺知之。注云各有所立者。此謂尼唯得半跏坐。不得結跏坐也。僧通兩坐。又尼不得互跪。唯得長跪。由緣起中。互跪形露羞耻。故佛不許。僧須互跪。尼僧不用。故言各有所立。又解云。長跪以應白佛事。互跪即為請法受法事。故曰各有所立。濟云。若聽法須互跪。若懺悔等須長跪。故曰各有所立也。
若和上闍梨恭敬故自起吉羅者。立謂。和上等為別事自生恭敬故。弟子須坐。若隨和上等起。得吉也。
不狗羣臥者。濟云。謂屈手屈頭聚一處如狗臥也。當自責本起者。濟云。責心起妄之由。本從何處而起。故曰本起。
髮燥者。立謂。睡時當起洗浴。若更睡即睡眠。心念言。頭髮燥我當起。看星月光影為分齊者。立謂。若睡時欲眠。當望星月。念月若至某處。我當起等也。食人信施不應懈怠等者。對此因說薄拘羅事。案十誦中阿含云。薄拘羅比丘言。我於正法律中出家。八十年來。未曾起欲想。又我持糞掃衣來八十年。未曾憶受居士請。又我乞食八十年中。未曾憶入比丘尼寺。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又我八十年來。未曾憶與比丘尼。共相問畜沙彌。又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彈指頃頭痛。亦未曾憶服藥下至如訶梨勒。又我八十年結跏趺坐。不曾倚壁樹。乃至臨終時。跏趺入滅。是名薄拘羅未曾有法。上來釋第二十五主客相待篇義竟。
○[3]瞻病送終篇第二十六
上篇道俗之儀既立。賓主之禮復明。但為漏質凡形。類同泡幻。而被名色之所纏縛。四大合故。假名為身。若攝護乖方。四大違反。堅動煗濕。一大失所。眾苦相侵。力仰於他。得延朝夕。然出家之士。親里成他。道服之流。皆率同侶。理宜瞻養得濟形神。必若業謝緣離。弊骸須瘞。道朋若不營理。又即壞法傷風。故此一篇。軌訓來葉。在患供看。故言瞻病。死後遷窆。稱為送終。能所通舉。故曰瞻病送終。故云然也。濟云。瞻是能瞻。病是所瞻。送是能送。終是所送。能所通舉。故曰瞻病送終也。
多諸嬰累者。嬰是嬰纏。累是擔累。如淨名經云。仁者是身無常無力。為苦為惱。眾病所集。如聚沫等。即其義也。六府成病者。白虎通曰。人有六府。一謂大膓。二小膓。三膀胱。四胃。五三膲。六膽也。又云。六府有三膲。腎之府也。從心[A29]已上名上膲。齊心[A30]已下名中膲。從腰[A31]已下為下膲也。欲明四大若不調。致使六府即成其病也。始終難一者。謂凡情薄淡。去取不恒。健則取為親友。病則捨同瓦礫。故言難一。私云。健壯為始。病後為終。據前後難得一種心相看。故言難一。有始有卒者。其唯聖人乎。夫靡不有始。鮮克必終。親眤者眤又作䁥同(女栗反)。爾疋云。眤親近也。又眤者丞也。丞由數也。親眤者數相近也。鄙俗恒情等者。俗亦言。有錢朝即迋。無錢定不朝。是也。濟云。出家人相看須存。病時則知心之厚薄。然人命為重。此時相捨。心亦可知。所以說命為重者。此振旦國雪山[A32]已東是人主地。以人為貴。千[1]余不易。雪山[A33]已西是金主地。多重金寶也。雪山[A34]已南是象主地。如崑崙等。多調於象。以貴重故。雪山[A35]已北是馬主地。如突厥等。唯貴於馬。此既人為貴。病時好須看也。知善未[A36]崇惡必相遵者。慈云。善者看病是其善法。而不崇重。惡謂不看病是。而相遵此惡法。故曰也。謂見善而不舉學。見惡即相學也。應須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如何反之。亦可崇者高也。明世人善既未高。則樂遵惡法。謂無道心故。多不看病也。又言惡必相遵者。濟云。若相喚作惡。飲酒非時食等。則相共而作。故曰惡必相遵也。汝曹者。應師云。曹者輩也。亦云群也。
親自下接者。此是舉上况下。激動時眾也。案僧祇云。諸佛常法。五日一按行。諸比丘房。為五事利益故。一我聲聞弟子。不著有為不。二者不著世俗戲論不。三者不着睡眠妨行道不。四者為看病比丘[2]不。五者為年少比丘新出家。見如來威儀。起歡喜心故。又於一時佛在舍衛國。與阿難。按行僧坊內。到一破房中。見一病比丘臥糞穢中。不能自起。佛問言病耶。今日得食不。答不得。又問昨日得不。答不得。乃至答云。不得食來[A37]已經七日。佛問汝有和上闍梨同學不。答無。又問有比房比丘不。答有。以我臭穢。比房餘處去。佛與阿難浣洗[A38]已。更為浣衣。阿難即浣。佛自灌水。乃至為除糞穢[A39]已。以金色柔輭手。摩比丘額上。眾苦悉除。隨順而為說法。得法眼淨。昔有國王。受財立五百長使。一切國內有人犯罪者。多得錢者即放。無錢如法治之。其時有五戒賢者。犯於小事。將付五百長。以律斷之。笞四十。其行杖者。見是五戒。便即打地作聲。其昔日打撲人故。今得此痛報。我為報恩故。以手摩頂。便得法眼淨也。爾時五戒賢者。即我身是也。爾時行杖者。此病比丘是也。我為是故。當知應須看病。佛復告諸比丘。汝等同梵行人病痛。不相看視。誰當看者。汝等各各異姓。信家非家。捨家出家。皆同一姓沙門釋子。如眾流歸海。皆同一味。因制看病法也。[3]唯餘文中。佛問病比丘。汝曾看他病不。答言由我健時。不看病法也。唯他病而今病苦。故無人看。佛贊言。汝能發此真實之言。佛問諸比丘。若有過無過。無不實答。如五分五百金剛。常以隨佛侍衛。若佛三問不如實答者。便杵破頭以為七分。情怖故實答也。
又論云隨順我語等者。如下成實論是也。以佛姨母手自織疊。作一金縷袈裟。思佛還宮。用以上佛。佛語之曰。恩愛心施。無多功德。令僧中施。則具三歸。隨順我語。名供養佛。為解脫故名供養法。眾僧受用名供養僧。故八福田中看病第一者。謂三寶為三。師四。僧五。父六。母七。病人八也。二人為伴看佛一伴過病便捨來者。案僧祇云。爾時有二比丘共作伴來。問訊世尊。道中一人遇病。一人待經二三日。語病者言。我欲前去問訊世尊。汝差[A40]已後來。病者報言。長老待我。答言。我以不見世尊來久。思慕如渴。不容相待。便捨來詣佛所。佛知而故問。汝從何來。具[A41]已上事答。佛種種呵責[A42]已。語言。汝等比丘。同共出家。修於梵行。汝等不相看。誰當看者。汝還看病比丘去。又祇二十八云。行至矌野。看同伴比丘。不得相捨。應當將去。代擔衣鉢。若不能行。買借乘䭾。不得載牸牛車。乘草馬等。當載特牛[4]文馬等。若病篤無所分別者。趣乘無罪。若乘不可得者。應留看病人。汝看病人。我到聚落。當求乘來迎。到聚落中。不得遶塔問訊和上阿闍梨。應語聚落中諸比丘言。矌野中有病比丘。共迎去來。若言在何處。答言[1]其處。若言彼處多有虎狼。恐當食盡。萬無一在。雖聞此語。亦不得住。要當往看。若遙見烏鳥。不得便還。要到其所。若[A43]已死者。應供養尸。若活應當將至聚落。語舊比丘言。長老此是某處病人。我於矌野供養[A44]已。今來聚落。語囑比丘言。長老此是某處病人。我於曠野供養[A45]已。今來至此。次長老看。若不看者。越毗尼。若無比丘。語憂婆塞云。矌野有病比丘。借乘往迎。至檀越家。安別障處。共勸化衣藥食等。若客比丘來。不得便語汝看病。應言。善來。代擔衣鉢。種種供養[A46]已。應語。此病人。我[A47]已看久。汝須看也。得大功德諸佛讚歎者。案賢愚經云。佛說五施得福無量。所謂施遠來者。施遠去者。施病瘦者。於飢餓時施於食飲。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現世獲福。又雜寶藏經云。佛告比丘。有八種人。應决定施。不須生疑。父母以佛。及佛弟子。遠行來人。遠去之人。病人。看病者。施此等人獲福無量。
上釋制看病意竟。下明簡人是非供養法也。寶梁經蘭若習禪經廣明獨住患比丘法者。案寶梁經云。乞食比丘。或時有病。無有使人。不能乞食。應當如是調伏其心。我獨無侶。一身出家。法是我伴。我應念法。今我病苦。如世尊說。諸比丘應念於法。我所聞法。應善思惟(云云)。
[A48]己身於善法不減如衣法中者。立謂。二衣總別篇中。明亡人物法。具出此義。私云。衣法中者。指四分衣犍度中明也。善見花菓餉人不犯者。慈云。不犯污家之罪也。
應從善好名聞福德比丘索者。立謂。不許從邪見惡人求。又福德之人多有物故。日光所沒處為無常院者。此謂日光沒是無常相。今以像此故。安置其中也。還反一二等者。謂得差少也。今人多無道分。頓不思無常。出家之人。出息不保入息也。案智論。佛為諸比丘。說死想義。有一比丘。白佛。我能修死想。佛言汝云何修。答曰我不望過七歲活。佛言汝為放逸。復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復有言七日。有言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又言從旦至中。有言一食頃。佛言亦是放逸。有一比丘言。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是真修死想。為不放逸。天台云。今出家之人。或知解溢胸。或精進滅火。而不悟無常。俗諺云。可恰無五媚。精進無道心。此之謂也。
即事而求專心念法者。立謂。既覩日光屢沒。又見來者雖多。還反一二覩此事。求其[A49]己身。活路焉在。為此義故。念法心則專。故須送彼無常院中也。
十誦應隨時到病者所為說深法是道非道者。案十誦文云。為病比丘說法。應隨病比丘如是意說。若蘭若病。應贊蘭若法。學修多羅學毗尼。若佐助眾事。皆隨此案行稱贊之。其鈔主。約此文中加作語言耳。就此文中。更分為六。六門不同。今即是初。
鸚鵡聞四諦者。山海經云。鸚鵡者。既言鳥也。梵舛迦。案賢愚經第十二云。須達長者。敬信佛法。為僧檀越。一切所須悉皆供給。時諸比丘。隨其所須。日日往來。說法教誨。須達家內。有二鸚鵡。一名律提。二名賖律提。稟性黠慧。能知人語。諸比丘往來。每先告語家內聞知。拂整[譥-言+貝]。歡喜迎逆。是時阿難。往到其家。見鳥聰慧。愛之在心。而語之言。欲教汝法。二鳥歡喜。授四諦法。令誦習之。而說偈言。豆佉(一)三牟提邪(二)尼樓陀(三)末伽(此四晉言苦集滅道也)其家門前有樹。二鳥聞法。喜悅誦習。飛向樹上。次第上下。經由七返。誦讀所受四諦妙法。其暮宿樹。野狸所食。緣此善心。即生四天。尊者阿難。明日時到。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聞二鸚鵡為狸所殺。生矜念心。還白佛言。須達家內。有二鸚鵡。弟子昨日。教誦四諦。其夜命終。不審識神生處何所。唯願如來。垂愍見示。佛告阿難。緣汝授法。喜心受持。命終之後。生四天王天。盡其天壽。從彼命終。生第二忉利天。盡其天壽命終之後。生第三炎摩天上。乃至第四兜率天。第五不憍樂天。第六化應聲天。從彼捨命。更生第六化應聲天。如是次第至七反。生天之壽無有中夭。阿難又問。六天壽盡。當生何處。佛言。下閻浮提生於人中。出家學道。成辟支佛。一名曇摩。二名修曇摩也。有經耳品者。私云。大集經中有此品名也。謂一經耳聞。不墮惡道。涅槃經亦云。若有眾生。聞大涅槃。一經於耳。却後命終不墮惡趣也。
與[2]諸同儔者。即下所列[3]達婆等諸人。皆是聖人。故曰也。迦葉蹋泥造五精舍者。案多論第四云。迦葉凡經營五大精舍。一者耆闍崛山精舍。二者竹林精舍。餘有三精舍。時復治理(論文不出三个之名)。迦葉自治僧坊。自手執作。泥塗垣壁。自手平治地。問此大羅漢。結漏[A50]已盡。所作[A51]已辦。何故方復。[1]栖栖有所經營。作諸福業。答有多義故。一為報佛恩故。二為長養佛法故。三為滅凡劣眾生作小福業自貢高故。四為將來弟子折憍慢心故。五為發起將來眾生福業故。然其福業。佛亦修之。非但羅漢。所以知者。如阿那律是釋種也。初出家時佛邊聽法。因[2]法暫眼睡。佛說偈言。咄咄胡何寐。蚌螺螉(屋貢反噎虫也)蝎(音曷木虫也)類。一經八萬劫。不聞佛名字。謂此等虫。性多睡眠。一墮此趣。動經八萬劫也。今汝多睡。恐將來亦墮其中。那律聞佛此偈。誓盡此形。無問晝夜。更不睡眠。精勤修道。遂便失明。後修天眼。於五百弟子中。天眼第一。後時覓醫治其肉眼。佛言此眼決定更不可治。然眼以眠為食。汝既不眠。餓殺此眼。故不可治。後於異時。[3]歎自補衣服。既失明穿針不[4]過。雖有天眼。以聲聞人入定則有。出定則無。穿針既不過。念言誰樂福德。可來與我穿針。佛知彼意。忽現其前。語言我樂福德。當與汝穿針。據此文證。佛亦修行福業。今人等閑時。亦須作一分心修行福德業。其福德亦是解脫萌芽故。祇夜破薪者。其緣如僧網篇末記中。引雜寶藏。至時就尋。
智論經中云從生作善臨終惡念等者。按智論第二十四云。如分別業經中。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言。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A52]已熟。以是因緣。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也。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業未熟。過去惡業[A53]已熟。以是因緣。今雖為善。為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問曰。熟不熟義可爾。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勝終身行力。答曰。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時。心決定勇健故。勝百歲行力。是後心。名為大心。以捨身及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也。實自空無者。私云望俗諦中似有。望真諦而空無實。[5]雖有一清淨識心。更無外境。並是妄見也。應為說如此之法。若心至真諦處。則不取其俗諦。故云至𦦨處無水相也。濟云。野澤之中遠望有於陽𦦨。狀似池水。若至邊近看則不見水也。
唯識無境唯情妄見者。立謂。世間萬境及眾生身。皆是妄有。其實是空。但眾生顛倒。妄執為有。但唯有一識。隨生隨死不可滅壞。畢至成佛。既言無境。今此大地世界是何。解云亦是眾生識心變現而作。有所感對。據體唯妄。若言境是實者。具如水境。何以人見是水。餓鬼見水是火。天見是一道瑠璃。魚見是屋宅。故知境一見則不同。明知境唯是空。隨情妄取橫言有境。橫言水火等也。故無性論云。於一婬女端嚴身。出家躭欲及餓虎。臭屍倡艶美飲食。三種分別各不同。又案智論中。明喻。如惡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其相。而生惡心。投井而死。眾生亦爾。四大和合。名為身。因緣生識和合故。動作諸言語。凡夫於中。妄起人相。生愛生嗔。起諸惡業。墮三惡道。故云唯情妄見。如面王比丘者。立明。過去施僧一白㲲。五百生中。常披白氎。出胎今身從胎中出。有衣隨身。後投佛出家。聖命善來。其衣變為法衣。即袈裟也。其人生生。額上有王字。因名面王等也。
經云往昔國王為寶所誑等者。尋經文不著。事出大莊嚴論(云云)。
隨命長短而作者。謂隨病人未死前時節延促。於中而示導之。故曰而作也。打無常磬者。立謂。為臨終前打之。欲令病人尋聲起念。今時死竟。方復打鐘者謬也。
厚葬者。葬由藏也。以埋歲其屍曰葬也。厚謂華厚也。如成和上唐三藏萬逈師。送葬雖厚。乃是國家處分儀仗故耳。萬逈乃是公主供給。非此所論。非哭亡人。故制須知。
若火燒不得在生艸上安者。謂恐壞生故也。其西國風法不問道俗。盡以火燒。唯五日內作孝。亦不變服。亦不安靈座。此方變服等法盖是周公夫子制儀也。闍維者。出要律儀音義聲論者云。正外國音。應言遏維陀。此翻為燒也。腹破出錢者。立明。有一比丘。慳貪積聚。故有金錢。恐死後僧分。以愛惜故。即便吞之。既死[A54]已後。棄其屍於空野尸陀林中。為鳥啄其腹破錢出。有一比丘。林村入滅。諸天空中散花香。供養其屍。爾時復有眾多諸比丘。亦以種種花散其尸上(云云)。
如來自轝母床等者。如前引增一阿含中事。前[A55]已明竟。今不須引。
○諸雜要行篇第二十七
上來諸篇。雖約事科分。或約衣藥以立儀。或就僧別而開法。猶恐[1]波羅未盡。故別[2]生一位。總明諸雜緣務。但為資道之緣。乃有無量。不可別彰。統名為雜。即如律中有雜犍度經中。亦有雜阿含。以像斯義。故立今文也。
森然萬境等者。立明。受戒時。發得無作戒體者。並經法界之上情非情境。森羅萬像並是發戒之境。今則須一一境上各各護持。若脫漏不依則逢深禍也。奄是忽也。幽者深也。謂忽遭彼深責耳。
若由途相攝等者。立謂。始自標宗終于瞻病。有二十六篇。但明大家由來途轍法用也。別類統収羅下三部者。私謂。下三眾及諸同異等事。如下三篇所明也。立謂。一往而言謂下三个篇也。即沙彌篇尼眾別行篇諸部別行篇也。此三篇是別類。又解云。三部者。一是沙彌。二是尼家沙彌。三是式叉也。瑣者小玉屑曰瑣也。玉碎為屑。不堪為器。名為瑣也。今言瑣人亦小人也。
菩薩晝三夜三等者。此舉聖以勸凡。晝三謂晨朝[3]後晡時。夜三謂初夜中夜後夜也。佛臈食者。立謂。七月十六日供也。以夏滿時。佛與比丘。同受歲得夏臈也。其日有人。供養佛食。名佛臈食。比丘雖先捉持無[4]心。自受之後。將施僧。乃至將此食。置易與僧得食。皆無惡觸過也。
教沙彌使人亦爾者。立謂。令其料理房舍。作念同之也。
在惡逆眾生分中。上品治之者。立謂。是偷蘭罪治也。智論一人以佛塔惡故壞得福一人惡心得罪者。案智度論第六十三云。如𦘕作佛像。一人以像不好故壞。一人以惡心故破。以心不同故。一人得福。一人得罪。亦如調達出佛身血。祇域亦出佛身血。雖同一名出血。由心異故。一人得罪。入阿鼻一劫。一人得福生天一劫。
若種菓與一翦者。立謂。約割竟最生者故得。剪竟不生則不得也。私云。應是喚一握為一剪也。祇律三十三云。有比丘僧地中種菴羅果。長養成樹。自取不令他取。諸比丘白佛。佛言。此種植有功。聽一年與。若樹大不欲一年併取者。取者聽年年取一枝。枝遍則止。若種一園樹。應與年若年年取一樹亦聽。若種蕪菁。如是比菜應與一剪瓜。瓠應與一番。(述曰)剪[A56]已再生者。可取一剪。其不再生者。若開一剪。眾僧豈有得日。四分僧物不應賣分入[A57]己得偷蘭者。立謂。暫礙僧用故蘭。若永分永賣得重也。
注云。僧通凡聖行涉麤細者。此言相況也。細行是聖。麤行是凡。僧欲明僧集時中有聖人不可侮也。就凡僧中。行亦有麤細。此入眾五法即律增分五中明也。一先以慈心者。礪云。謂須以愍物與樂故曰也。解與鈔解別。宣云。謂重法尊人可知。如拭塵巾者。礪云。然拭塵巾體。攬穢歸[A58]己。顯物令淨。入眾之人亦冥收過向[A59]己。推直於人故曰也。首疏亦同此釋。若見上座不應安坐者。礪云。謂離憍慢也。若見下座不應起立者。離諂曲也。憂波離上高座等者。案善見論中。結集三藏。時迦葉作白問憂波離。憂波離又單白和僧已頭面禮僧上高座取象牙裝扇一一問毗尼。波離一一答。結集[A60]已放扇從高座。下向諸僧作禮。禮已復本座處。次阿難上座結集修多羅藏。亦如前禮已。手捉象牙裝扇。與迦葉一一問答諸經(云云)。私云。今引此文。意明今比丘亦須如禮也。捉[A61]麈尾者。為牛王比丘。過去劫曾於他田邊行。損稻一莖。經五百世為牛償他。今生雖過聖足猶是牛。每於食後常作牛呞。以五百生從牛中來。餘習故爾。其人善能說法。恐人見口中嚼食。不生物善。佛開說法時將[A62]麈尾掩口。經中憍梵波提是其人也。
打揵椎不得重響者。有云重響者。使眾不和合。
論家四種次第者。案母論第三云。迦葉惟說曰。夫剃髮法上座應先剃。復有一說髮長者先剃。復有一義先洗頭者先剃。復有一義。有事因緣欲行者先剃。是名如法剃髮。
出家人捨五慳者。成論云五慳者。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也。言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二曰家慳者。獨我出入此處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三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四稱讚怪者。獨稱讚我。勿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五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秘不說也。問此五慳有何過。答是初住處等。多人共有。是人既捨自家。於共有中更生慳恡。是弊煩惱死墮餓鬼。生諸惡處。若慳恡法後生得盲報。常為愚痴。善人遠離。又滅佛法道。若於家慳者。以斷白衣為福。又斷受者得施。由此故後生此家為廁中鬼。若施慳者常乏資生。若稱讚慳者。聞讚餘人。心常擾濁。於百千世。常無淨心。常[1]彼惡名。
不得賣卜誦呪等者。案五分云尼自卜成就他卜者。皆犯波逸提羅漢射事不中者。案十誦云。時目連入村乞食。時有居士婦妊身。問目連為男為女。目連云。男復有梵志。來入其舍。居士如前問。答言是女。後果生女諸比丘。謂目連虗稱得過人法。應擯駈遣。以事白佛。佛言目連見前不見後。時兒實是男。後轉為女。目連隨心所說無犯。又復一時。時天大旱。目連入定見。却後七日天當大雨。滿坑滿溢城邑。人聞之歡喜。背捨眾務。覆屏盖藏。各各屈指捉籌數日。到第七日。尚無雨氣。何况大雨。諸比丘語目連。汝犯過人法。故作妄語。應擯駈遣。乃至佛言。目連見前不見後是七日時。實有大雨。阿修羅王。以手接去。置大海中。目連隨心相不犯。又有一比丘問目連。言多浮陀河。水從何處來。答言從阿耨達池中來。比丘問言。阿耨達池。其水甘美有八功德。今此水沸熱醎苦。何有此事。汝故妄語佛言目連非妄語。以阿耨達池去此極遠是水本有八功德。甘美逕歷五十小地獄上來。是故醎熱因說。則天懷神龍時。天帝問唐三藏男耶女耶。又問道士男耶女耶。解卜先答云。卦中是女。然實是女三藏不可學道士。答云是女乃反答言是男。三藏雖作此答。乃知不中。雖然三寶力大可為作福。乃出外集京城僧尼令念誦。使皇后生男。脫弉言不中。將恐佛法無力。其京城僧尼即與念誦後。乃轉胎為男。故英王言語猶作女聲。致登極後。三藏久壬乃勑於慈恩寺。立三歲影。[A63]諡曰大遍覺法師也。
十誦若經行乃至應𦘕地作相者。案十誦文云。經行法者。比丘應直經行。不遲不疾。若不能直。當𦘕地作相隨相直行。是名經行法。言亦有經行堂閣者。立明。西國有堂閣。常用經行也。佛無明闇中。以本無言念齊限者。立謂。佛無有明闇。從減劫佛亦不闇□。但違施主之心。此明俗人施燈時。既不云晝夜明時闇時之齊限者。應須常明此燈滅。則即得罪也。案五百問云問有人續佛光明。晝得滅不。答不得。若滅犯墮。雖云佛無明闇。施者得福。故滅有罪耳。(述曰)據此得罪。諸師義釋。是長明燈。故不許滅。據下目連次知日直等。似得滅佛燈者。是續明燈。故得滅之。
目連次日直滅燈者。案賢愚經云。佛在舍衛國。國中有一女人。名曰難陀。貧窮孤獨。乞匃自活。見諸人民供佛及僧。自惟貧賤。雖遇福田。無有種子。感傷自責。便行乞匂以希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錢。持詣油家。買油作燈。擔向精舍。奉上世尊。置於佛前。自立誓願。我今貧窮。用此小燈供養於佛。以此功德。令我來世得智慧燈。除滅一切眾生垢闇。作是誓[A64]已。禮佛而去。乃至竟夜。諸燈盡滅。唯此獨燃。是時目連次當直日。察天[A65]已曉。收燈併當見此一燈獨燃明好。高目油無損。如新然燈。心便生念。白曰然燈無益。時用欲取滅之。即時舉手扇滅其焰如故。復以衣扇。亦復不損。佛見目連欲滅此燈。語目連曰。今此燈者。非汝聲聞所能傾動。正使汝往注四大海水。以用灌之。[2]遊嵐風吹之亦不能滅。所以爾者。此是曠濟發大心人。所施之物。佛說是[A66]已。難陀女人復來詣佛所頭面作禮。佛即授記。汝於來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名曰燈光。十號具足(云云)。案目連問經及闍王受決經云闍王問耆婆言。作何供養。得功德多。耆婆教燈燃供養。闍王遂用一百斛油。然燈供養。隨燈之時即有滅者。有一貧女。容作得兩錢。即便沽油。油主傷愍。遂與五錢價油。然燈供養。竟夜不滅。目連次當滅燈。滅貪女燈滅之不得。乃作神通。引遊嵐猛風。滅亦不得。其明轉盛。上徹梵天傍照三千。佛言。此是菩薩燈。非汝聲聞力所能滅。准此即似得滅佛燈。諸德義釋。是續明燈故。異五百問中長明燈也。
掃地五功德者一自除心垢者。外穢既遣內迹方清。執拂卑躬。故曰[1]除憍慢。降情下意。故曰調伏心。具上諸緣。故長功德。道[2]同既積。故生善處。
而神用莫准者。下云有人聞誦極多於義不了有人少聞而多解義味是也。佛法貴如說行不貴多讀多誦者。故增一阿含云。朱利槃特比丘鈍根第一。世尊教使執掃篲。汝誦此字為字何等。其人誦得掃字。復忘篲字。若誦得篲字復忘掃。乃經數日誦之乃得。然此掃篲。復名除垢。朱利槃特復作是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淨。復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我。我當思惟此義。復念言。我身上亦有塵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垢。結縛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掃篲此結縛。思惟五盛陰成敗之色習色滅等。即得羅漢。往詣佛所。白言我[A67]已解掃篲。佛問云何解之。答言除者謂之慧。垢者謂之結。佛言善哉。如汝所說。
由道有根本行別止作者。立明。上勝鬘一卷是道根本也。止作二持是行也。戒本是止持。羯磨是作持。此上三者則攝根本及行皆盡也。得無罷散者。立謂。若識上來佛法根本及止作二行廣解。理根則不罷道休廢也。雖不依文生見而以俗方道者。立謂。俗中要覽雖非僧行之法。以見俗士仁義禮智信。僧須准之。以同是離惡故也。言俗五德者。仁義禮智信。愍傷不殺曰仁。防害不婬曰義。故心禁酒曰禮。清察不盜曰智。非法不言曰信。生而知之者上矣者。此明天然自悟智解者。是上根人。若學而知之者次也。
若師猶在者。立明。和上既在須年年常學律藏。佛藏五夏[A68]已前等者。今引此文證知非但律中制五夏學律。佛藏經中亦制。令知此也。
多論顯德有二等者。此是多論問曰沓婆放光顯德。答中有此言也。至時就尋附口。除疑故得現通聖者。立明。為俗人除疑。得現神通也。
非謂福智兩異道俗別行者。立明。非是俗但得修福。不得修慧。道唯修慧。不得修福。若能雙修盡美盡善。[A69]但恐力所未周。義難兼濟。故且分途。故善生經說在家菩薩修道難。如陸路牽舟。出家菩薩修道易。如水路乘舟也。必准兩通者。謂俗但修福業也。然出家之人。慧業正修。亦須分修福業。若無福業。來報至聖乞難得。即智論中。舍利弗有弟子。名羅頻周比丘。持戒精進。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學者。乞食持與。鳥至持去。時舍利弗白目連言。汝大神力守護此食。令彼得之。目連持食往與。始欲向口。變成為泥。又舍利弗持食與之。而口即合不開。佛後持食與之。佛福德力故。令彼食。又舍利弗問經云。羅旬踰比丘。分衛不能得食。其人前世執性多慳。見沙門來急閉戶云。大人不在見他布施。歡喜攝念發心願作沙門。是故今身雖得出家。純服弊衣。乞食難得。乃至後時飡沙入滅。案遺教三昧經云。有羅旬踰比丘。每行分衛。輙空而還。佛知宿行欲現殃福。佛使眾僧分為五部。著五部色衣。令其日隨一部乞食。所隨之眾。皆乞不得。乃至舍利弗。為其請食。在道遂翻鉢中食盡。因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即飡沙飲水而入涅槃。又如分別功德論。明梵摩達比丘事等(云云)。
終日相由而執據恒別者。立謂俗人以依法。得知修福之方。僧從俗利。得資形報。此則以法濟彼。彼以食濟此。雖復相由據福慧各別。
學三佛行者。立云三世佛也。私云謂報身應身法身佛也。以由持三聚淨戒。當來感此三身。故曰學三佛行也。聞思修慧者。私云學時是聞。聞[A70]已則思惟其義。則即解義味。則修其行。修之不[A71]已。故能生解。名曰修慧也。
雖形事相交者。形即俗以造像。道以修其五分法身。此曰形也。事者俗以供給四事。僧唯得指授法則曰事也。與道相交而所趣懸隔也。
十誦賊來常擊鐘乃至石下者。案十誦云。時有賊圍繞僧坊。諸比丘先作備防。賊來[A72]已。即入房舍。閉門下橝上樓閣上。作大音聲。恐怖有二比丘。闇中擲石恐怖。石墮殺賊。其兩比丘。自謂言。我與俱放石不知。誰不殺賊。即生疑我將無犯重耶。佛言無罪放石時。應唱言石下石下。案大莊嚴論云。昔有一比丘。常被賊盜。一日之中。堅閉門戶。賊復來至扣門而喚。比丘語言我見汝時。極大驚怖。汝可內手於彼嚮中。當與汝物。賊即內手置於嚮中。比丘以繩繫之於柱比丘執杖[1]閉門。打之一下[A73]已語言。歸依佛。賊以畏打即便隨說云歸依佛。復打第二下語言。歸依法。賊畏死故復言歸依法。復打第三下時。語言歸依僧。賊言歸依僧。即作思惟。今此道人有幾歸依。若多有者我命必死。比丘即放令去。以被打。身體痛。久而得起。即求出家。有人問言。汝既作賊。以何事故。出家修道。答彼人言。我亦觀察佛法之利。然後出家。我於本日。遇善知識。以杵打三下。唯有少許命在不絕。如來世尊實有一切智慧。若教弟子四歸依者。我命即絕。佛遠見斯事故。教比丘打賊三下。使我不死。是故世尊唯說三歸。不說四歸者也。本處還立者。謂本處伽藍壞聽隨近安置。後若本處成立。須還本處。道中行有露令年少前者。以露濕比丘衣。故年少前受污。便後來老宿不行也。
以泥團者。濟云。將淹虫蝎之上。合泥捉出外[A74]已將杖子擺離於泥。以泥捉之。則不得動也。檽子者(力丁反)。說文云。窓楯間子也。通俗文疏門曰檽。今窓檽車檽皆是也。
田中泥亦須水和服者。案四分文有比丘。醫教服之。不淨脂鹽得服者。立明。此約病人得服。他過限七日藥。犯竟殘藥。惡觸等藥。必知服之得差者。開服無罪。若知必差者。亦[2]不開喫也。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本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末
○[3]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
上來二十八篇。總明大僧之法。然其下眾。清禁未登。觸事猶迷。何能出要理資法訓取則上尊故。此篇備論進否故。有此篇來也。言沙彌者。大約有二不同。一曰形同。二曰法同。約教立行不同大僧。故曰別行也。注云。慈濟群生此者。此明在俗年小。未[4]門罪福喜多殺害。今始出家。先須離殺。約此義邊。故曰慈濟眾生也。故十戒之首。先標殺戒。婬妄義希。故列居後。五八之戒。義意同斯。等准初緣為語。如未曾有經羅云出家始年九歲。是沙彌之首也。至今西域七月十五日。諸沙彌等。採華供養羅云也。要律儀音云。沙彌者。舊譯曰息慈。亦云淨養。亦云擬淨命。羯磨疏云。沙彌梵音此翻息慈也。有人言。息惡行慈。為行之始也。有人言。初拔世表多緣慈戀。故息小慈。用懷大哀。救拔一切也。礪云。沙彌此云息慈。息謂離過。慈謂修善。就行彰因。故曰息慈。問比丘亦有離過修善應名沙彌。沙彌亦有乞士怖魔之義。應與比丘之稱。答如向所問實通彼此。然沙彌是厭俗之始。就初受稱。故曰沙彌。具戒據受目。故曰比丘也。唐三藏云。沙彌者。梵室羅摩拏洛迦。翻為勤䇿男。謂苾蒭勤人所䇿故曰也。室羅摩拏理迦。翻為勤䇿女。釋義同上。有云。勤是比丘。䇿是沙彌。以沙彌被比丘䇿使也。此亦同三藏意。又云勤䇿者。勤求䇿使故也。
出俗之始者。此謂沙彌初始出俗故也。玄藉者立云。薄書曰。籍謂一切三藏。聖教文字。卷軸皆曰典籍。此之籍者。能詮玄理。故曰玄籍。標心處遠者。謂始染玄風。出俗未久。然擬修道。近出三界。遠至佛果菩提故曰也。亦如松栢初萠[A75]已。蘊陵雲之氣也。濫迹相濟者。立明。末代僧尼自身非法。妄畜沙彌。但為供給貪其役無有愍彼生死。提誘訓誨。此是濫義。事亦似同攝養而心怖供給濫言濟他故曰也。世涉多有者。立明。今時世中多有此人故也。
信為道原功德母者。謂有信佛法之心。知是可歸之處。投其出家。修萬行。功德果報從信而生。喻之如母。雖復出家。無信心者。不異外道。故疏云。凡入佛法。要先有信。信義不同。略有六種。一如手。二如䈥。三如乳。四如財。五如根。六如力。一如手者。華嚴經云。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入佛法中。自在取於無漏法寶。二如䈥者。如人用師子䈥。以為琴絃。音聲一奏。一切餘絃。皆悉斷滅。若人發一念信心。一切煩惱業障悉皆消滅。三如乳者。有人[A76]𤚲取牛馬諸乳。置之一器。若將師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諸乳。皆悉壞變。為清水也。若人發一念信心。一切惡魔及諸罪鄣。悉皆變為清淨法水。四如財者。譬如世間財物皆益眾生色身。信心亦爾。能長信人慧命也。五如根者。譬如樹根能生華果。信心亦爾。能生菩提華果六如力者。譬如世間壯人。能伏剛強。信心亦爾。能摧一切惡不善法也。智是解脫出世因者。謂智慧能破煩惱如燈破闇。以智能斷惑故。得出三果。無復生死繫縛。是名解脫。故曰智是解脫因。必先此二者。立謂。有信[1]無信為二也。案智論云。佛法大海水中。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若人有信心。能入佛法也。剃著者。剃髮著衣也。先明出家本意者。即初七門是也。
一明出家元緣者。濟云。出家元緣。謂出家元本之緣也。有本作無緣者謬也。
是故菩薩捨國財者。此明釋迦。若不出家。必為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王四天下。以見出家功德勝故。捨茲榮貴。出家學道也。功由菩薩者。謂佛捨於國財。離五欲樂。為眾生故。出家修道。今時五眾。倣佛成規。忘家入道。豈非出家之功德。因由菩薩也。智度論云。佛成道[A77]已度千梵志。以為弟子。即優樓頻螺迦葉兄弟等千人也。並久修梵行。多在山間。顏容燋悴。又以少欲知足。著破衣裳。外相不美。父王因令釋子中有第二者。一人出家。增一阿含云。父王遣釋種中兄弟二人者。一人出家。今四分破僧違諫戒中。謂諸釋種豪族子孫。以信堅固。從世尊求出家。既是信心出家。何關父王逼遣。故普耀經云。父王科度五百釋子。據此諸文。皆由菩薩也。就釋種出家中。有䟦提釋子。案五分中。是佛堂弟。出家[A78]已後。居閑林樹下。夜半唱言樂樂。諸人皆疑。䟦提思憶舊時宮中色欲。故稱為樂。佛欲拂眾人之疑。故問所由。䟦提白佛。我昔在家住於七重城壍之裏。七行象。七行馬。七行車。七行出四兵圍繞。忽聞異聲。心驚毛竪。今在樹下。空露之地。坦然無憂。是故稱樂(故曉禪師釋子賦云。跋提所以高稱快樂即其義也)。涅槃等並有出家之法者。涅槃云。在家逼迫。猶如牢獄。出家閑曠。猶若虗空等。謂出有為家入無為家也。
起七寶塔不如出家功德者。案出家功德經云。假使有人。起七寶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自出家。及放男女奴婢出家。何以故。七寶塔者。貪惡愚人能破壞故。出家之法。無有毀壞。又如百人盲人有一明醫。能治其目。一時見明。又有百人罪應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雖復無量。猶亦不如令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弘大。何以故。施眼之人。獲一世利。又宍眼性體有敗壞。故出家之人。展轉示導一切眾生。獲無上慧眼。慧眼之性。歷劫無壞。福報人天受樂無盡畢成佛道。又由出家之法。滅魔眷屬增益佛種。長養善法。摧滅惡法。是故佛說出家功德。高於須彌。深於大海。廣於虗空。若有人為出家人。作留難。令不得遂者。其罪深重。必入地獄。現得癩病。又出家之人。修多羅為水。洗結使之垢。能滅生死之苦。為涅槃之因。以毗尼為足。踐清戒之地。阿毗曇為目。視世善惡。恣意遊於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是故出家功德廣矣。雖出家破戒後得解脫。
如蓮華色尼者。案智論第十三云。於佛法中。出家之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如優鉢華比丘尼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尼得六通羅漢。入貴人舍。常讚出家之法。語諸貴人婦女言。姉妹可出家。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比丘尼言。但出家破戒便破。問言破戒當墮地獄。云何可破。答言墮地獄便墮。諸女笑之言。地獄受罪云何可墮。尼言。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正。心生憍慢。而破禁戒。因此死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罪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通羅漢道。以是故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由戒因緣故。得阿羅漢。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從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可得道果。復次如佛在祇洹。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勑阿難。與其剃髮。著法衣。醉酒既醒。驚恠[A79]己身忽為比丘。即便走去。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醉婆羅門。而作比丘。佛言此人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此因緣故。後當出家得道。如是因緣。故知出家功德無量。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快樂等也。因說出家偈者。論偈云。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鴈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一見縛者。案寶積經中。佛告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堅縛。何謂為二。一者見縛。二者利養縛。一切見中。唯有我見。能斷慧命。如人被縛隨所縛處而求解脫。如是隨心所著應當除滅。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漂沒大水。渴乏而死。沙門多讀誦經。而不能止貪恚痴。法水所漂。以煩惱渴。死墮諸惡道。譬如死人著金瓔珞。多聞破戒披服法衣。受他供養。亦復如是。私云上言見縛者。此通五見也。謂我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此五亦名五利使。亦名五利煩惱。謂利根人所行也。若人貪嗔等五鈍使如前上言。一切見中。唯有我見者。謂五見之中。我見最惡。謂執身有我。妄起分別。壽命士夫。皆由著我也。見身有我。名為我見。謗無因果。曰邪見也。言邊見者。[1]臣云。續為常見滅為斷見故曰也。言見取者。母論云。取[A80]己所見為是。他見為非。名為見取。言戒取者。執戒為道。更不進修也。又解如外道烏鵲鹿狗之戒。是為戒取也。
此戒取見見取煩惱者。立謂。此是戒取之人。亦是見取人。執戒為道。無肯進趣。名為戒取。取此之見。以為最勝。名為見取。濟云。此戒取見者。此是戒取見取煩惱者。此是見取也。五見之中此二見也。言戒取見者。謂執取戒為是作此見故。故曰戒取見也。執諸四見為是。名為見取煩惱也。此是欲界繫法。未生色與無色。何況涅槃耶。有人云。此戒見者。謂此戒是有為有漏可見之法。持之則取。犯之則是捨。但知取其持之相。無定慧力。亦非出世之法。故云人天凡福[2]之也。
若修世禪等者。相云。謂四禪及四無色定即非想非非想定等。皆是三界內業。故曰世禪。如外道四禪八定皆不能出生死。若別有照用。志求無上道等。即是出世禪也。並是欲有者。多聞講說。持經布施。但是欲界業也。若有世間定慧之力。則是上二界業也。言欲有者。就三有明此是欲。若細分別。有其二十五有也九想者。案名教云。一死想。二游想。三脹想。四血塗想。五爛壞想。六禽獸噉想。七散想。八白骨狼藉想。九火燒想。廣如飾宗記第四。可尋其義。對此而說也。貪著小利忘失大利者。立謂。貪三界之善受利樂事。名為小利。遠求無上菩提。是名大利。
一者小乘觀事生滅者。謂小乘人。觀五陰十八界。求人求法。了不可得。分析五陰皆空。故曰觀事生滅。又解。小乘但得人空未得法空也。南山羯磨疏中。小乘極處。人法二空。對伐觀析。唯見是塵(謂於身中求我不得。唯見髮毛爪齒。六塵四大之所成。故此顯無我觀。即人空也)。對陰求之但唯名色也(於五陰上求我亦不得。色是我耶。受想行識是我耶。離陰是耶。即陰是耶。離求了不可得。但唯名色一陰是色。四陰是名。此顯法空觀也)。求人求法了不可得(約四大是人約五陰是法。今於人上法上求我俱空。故曰人法二空也)。善惡等性者。相云。上言觀事者。謂是情事非情事。謂觀四大五陰山河大地。皆悉是空。故滅身以歸無。絕智以論。虗滅之事。畢竟是空。將此空處為理。故云無善惡等性也。以躭著空故。故曰小乘人也。然此人還緣真如。但所見處。淺未證圓空。未見畢竟之空。但證有漏空。故曰小乘也。問若都不緣真如。何異外道等也。善惡等相者。上來聲聞人觀色為空。與此何異。答此小乘厭無常苦不淨之色。而修其空。此小菩薩達色即是空。不離色外求空。故與前異也。相云。依瓔珞經。地前三十心為小菩薩也。前小乘觀事生滅等者。但知五陰四大之性是空。未能遣得其相。此小菩薩猶分得理空。非但知性是空。然即說色相中。了知色本自空。不用滅色求空。即色是空。故曰無我人善惡等相也。但知色相空時。用為至極。用此為理入。未了唯識之觀。故名小菩薩。三大菩薩觀事是心意言分別者。相云。初地[A81]已上菩薩。觀一切情非情事。皆是唯一識心變現而而作。本無外境。唯一識心。但意中分別為境。緣照為別。不取外塵為境也。從願樂位至究竟位者。案攝論云。有四位。一願樂位。二見位。三修位。四究竟位。此四位攝十地乃至如來俱緣唯識之觀也。謂一切法實唯有識。謂有為無為有流無流三乘道果。如此等法實唯有識。何以故。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體故也。名觀中緣意言分別為境者。案攝論云。意言分別者。是心覺觀思惟也。謂意言分別得如此通達唯識道理。唯有意言分別。無別有名也。菩薩若能通達名無所有。則離外塵邪執。若菩薩[A82]已了別一切法但是意言分別。離此外實無所有也。相云。此菩薩唯用識心觀用。故云觀中也。離一識外。更無別法。作觀之時。但緣分別處為境。更不執外塵為境。如山河大地情與非情。本來是我識心所變故。不執此為境。但用觀心分別之處為境耳。然上三行。皆有境智。前小乘將一切外塵為境。將觀空性空空處為智。小菩薩亦將外色為境。即能了色是空曰智。大菩薩。但將意言分別處為境。唯守真如實理為智也。濟云。名觀中緣。則不得。故言名觀中緣。九地[A83]已上出入。俱將唯識之觀也。又釋云。意言分別為境者。新經論中。名為遍計所執。謂遍於一切境上。妄執為境。故曰遍計。約凡所執如此也。今此菩薩。作唯識觀時。[A84]但分別內境一識之心。更不分別外境。可同但意言分別處境。由意分別則有外境。若不分別。唯是我一識心變故而謂有前境。然前境何曾異我識心。今若意言分別不生則。更無有外境。以攝外境歸自識故。若不了心。則妄取塵境故也。
如別行門二十卷中者。即是凡聖行法第二十卷中明也。
七明大小乘相決同異者。文中先解小乘三學。謂戒定慧。次解大乘戒定慧可知。不出三學者。謂戒定慧也。就大乘小乘。既各有三學。若為同異。
若據二乘。戒緣身口者。立明。聲聞緣覺。此二乘之戒。但制防身口。不制單心。若犯戒時。亦問汝以何心。若無心不犯。此約期心。非是單心也。執則障道是世善法者。濟云。此是戒取也。立明。若執戒作是。不肯進修定慧。則是障道。但可生人天勝處。故曰是世善。故毗婆沙中。五見之中。身見戒學大怨。由見神常苦樂不變。不畏業果。縱情作罪。偏從是義。說為戒怨。戒取是定家怨。取戒為道。妨修禪定故。疑為慧怨。生於疑惑。妨正慧故。違則障道不免三途者。若於受體。有違具緣成犯。交墮地獄。亦是障道故。須不取不捨可也。
定約名色緣修生滅為理者。前文明戒。此下明定。謂觀五陰以得定也。一陰名色。以可見觸。故四陰曰名。謂受想行識。但有名而不可見也。此是心法。故不可見。約此名色上。作生滅之觀。以為真理。此名為境。緣修生滅為智。言緣修生滅為理者。謂於五陰上。作生滅觀。緣此生滅以為理也。理謂彼人所見。名為理智也。二乘同觀亦無諦緣之別者。正明二乘共觀此上五陰名色。作生滅之觀。更無二別。故曰同觀。言諦緣等者。勝云。明無別四諦十二因緣之別修。皆與名色為緣。謂智起觀也。謂四諦與十二因緣。皆不離名色也。相云。言諦緣者。諦是境也。緣是智也。今二乘人同緣五陰為境。皆修生滅為智。以同觀五陰為境。故曰亦無諦緣之別。只道二乘人修行。境智無別。皆將五陰名色等為境。緣修生滅為至理是智也。當分名為涅槃。謂即觀此五陰之相。空無之處。剩為真理。故云觀無常等相以為真如也。濟云。二乘同觀。更無諦緣之別者。謂無別有緣覺之定慧也。緣覺雖修十二因緣。然十二因緣。不出四諦。以離四諦。為十二因緣。故知四諦亦攝十二也。無別四諦所觀。聲聞之四諦。故曰更無諦緣之別。聲聞人觀五陰四諦。以修人法二空也。
故佛性論云。二乘人約虗妄觀無常等以為真如者。此即有餘涅槃也。謂二乘既觀五陰虗妄無常等。為理解脫。從此灰身滅智證有餘涅槃。住化城不進也。慧取觀照與定義別體同者。此下正解小乘慧學也。謂定與慧更無別體。修無我人。寂然無變。稱之為定。從智照約觀用無方智照現前。目之為慧。舉喻如鏡。鏡體是定。能照物像。則名為慧。慧名雖殊。其體無二。故曰義別體同。故法華疏云。照而常寂曰定。寂而常照曰慧。又云攝心一境曰定。推求諦理。名之為慧。
若據大乘戒分三品者。此下解大乘三學也。按攝論中。明六度差別。六中分三品。先明施有三品。一法施。二財施。三無畏施。釋曰。法施利益他心。以由法施故。令他聞慧等善根得生也。財施利益他身也。無畏施通益他身心也。言戒分三品者。一守護戒。二攝善法戒。三攝利眾生戒。釋曰守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若人不離惡。攝善利他。則不得成。若人住守護戒。能攝善法戒為佛法菩提生起依止。若住前二戒。然能引攝利眾生。為成熟眾生依止(餘忍精進等各三不同云云)。私云。言守護戒者。即攝律儀戒也。律儀一戒不異聲聞者。案攝論云。三聚淨戒是菩薩有也。二乘[A85]但有攝律儀戒。無餘二戒。故論文云。二乘但有攝正護戒(即攝律儀戒別名也)。無餘二戒。何以故二乘但求滅解脫障。不求滅一切智障。[A86]但求自度。不求度他。不能成熟佛法。及成熟眾生。是故無攝善法戒。及無攝眾生利益戒。又論云。攝善法戒是得佛法生起依止。攝眾生利益戒是成熟。眾生依止者。釋曰。攝善法戒。先攝聞思修三慧。一切佛法皆從此生起。何以故。以一切法皆不捨智慧故也。攝眾生戒者。所謂四攝法也(四攝之義如常)。論云。初明攝正護戒。是餘二戒依止者。釋曰。若人不離惡而能生善。及能利益眾生。無有是處。故正護戒是餘二戒依止。非無二三有異者。勝云。菩薩捉寶壞生不犯。聲聞則犯是也。慈云。如菩薩戒。酤酒則重。飲酒則輕。聲聞反之。飲重酤輕。故曰異也。羯磨云。非無二三遮戒之別是也。護心之戒更過恒式者。立謂。菩薩不擬動身口。但單心違理則犯。若二乘但護身口。不制單心。約菩薩起心即犯。過於二乘恒式。故曰更過恒式也。
菩薩住於實相者。謂菩薩行於中道故曰也。
人問地持云者。謂地持勸令取有佛藏勸令取空。為此二文相違古師致問意。欲除疑惑也。答意云。佛亦隨機。故說不定。持地勸取有為破世人著空。佛藏勸取意為破世人著有。皆為破病。何有相違。言寧起身見等者。案持地論云。有二種人。壞滅正法。一者於色等不實法中。計為實有。謂於世間假名法中。妄想計著。故壞破正法也。二者於色等諸法[1]內緣分齊。毀滅都無所有。只是破壞正法也。此後人於假名所依悉無所有。假名亦無假名。既無假名。真實亦無所有。真實假名是二俱謗者。是名都無。如此說者。是為自壞。亦壞世間。是故世尊。為此事說言。寧[2]破身見。不惡取空。何以故。起身見人。於所知。或不謗一切所知(私云此人於理自或不謗於理)。不因此見墮於惡道。少壞他信。亦能建立真諦正法。不於戒律而生懈慢也。惡取空者。於所知或又復誹謗一切所知。以是緣故。墮於惡道。亦壞他信。又於戒律慢緣實法故破壞佛法也。云何名為惡取空。謂於此彼都空。是名惡取空。何等名善取空。若實處見有。空處見無。於有無之處。如實知之。是名不顛倒空。名為善取空也。佛藏寧起斷滅見者。案佛藏經中。廣斥著我見人見眾生見等。執此見者。當墮惡道。如此之人。不聽受一飲之水也(云云)。又我見之人多墮邪見。若斷滅見者。多疾得道。何以故。是易捨故因說過去有佛。名曰莊嚴。滅度之後。五百年中。諸弟子眾。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
名薩和多。四名將去。五名䟦難陀。此五比丘。為大眾師。其普事比丘。知佛所說。真實空義。無所得法。餘四比丘。多說有我。多說有人。皆墮邪道。其普事比丘為四部所輕。無有勢力餘四比丘。皆計有所得。說有我人。眾生壽命。徒眾熾盛。住於邪見。捨第一義。無有畢竟空法。滅佛正法。死後皆墮阿鼻地獄。經無量歲。并所化者。凡有六百四萬億人。與此四師俱生地獄。盡其一劫。此世界壞。移向他方地獄。此世界後成。還移生此間地獄。經無量世。此四惡師。及所化人。得免地獄。生於人中。五百世中。從生而盲。其普事比丘。我說此人於過去世諸佛所。種善根。
不一念起瞋由瞋違生故者。立謂。嗔是殺家之相。故曰違生。若一念起嗔障百法明門。又經云。劫功德賊。無過嗔恚。為此多義故。故菩薩不起嗔。濟云。由嗔違生者。謂地前菩薩。要留貪以潤生。以貪愛能潤其生。如糓子漬水潤則生。菩薩亦示假貪愛之水潤生。則得塵形六道化物。若斷貪愛。則不然故。不斷煩惱也。若准大乘及薩婆多等。一切煩惱。皆能潤生。於中貪愛增故。說貪愛最能潤生也。若爾貪愛潤生地獄中。應是愛故生耶。答成實論云。眾生以痴力故。顛倒心生。將命終時遙見地獄。謂是華池。以貪著故。則於中生。(述曰)知亦是貪故生也。然嗔則不能潤生。故曰由嗔違生故。以不與生相應。故曰違生。此約地前菩薩為言耳。若登地[A87]已上。永本願力自往十方界。變化而生死導眾生。煩惱[A88]已盡則不儗貪愛以潤其生也。以本願力強自能生故曰也。若爾得起貪不此下答意可見。前言得起貪據俱生煩惱也。此下不許起貪者。據分別煩惱。故不得起貪。故生此問。汝既云寧起貪不起嗔。未審得定起貪不。引智論答。如色界諸天若不斷欲惡者尚不得生況出聖道而得起貪。上言寧起貪者。欲呵起嗔之人故。且云寧起貪也。然實二俱不可起耳。五蓋者。一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戲。五疑悔。此五者能覆蓋人心。令善不起。故曰蓋也。以五蓋既有貪。貪尚不得生天。何況菩薩而許起貪也。賓云。五蓋者。一貪(應言貪欲也。以貪通三界以欲簡之)。二嗔恚。三睡眠(應言惛沈睡眠也)。四[A89]掉悔(應名掉舉惡作也。掉即舉也。悔即惡作也)。五疑。故婆沙四十八云。躭求諸欲是貪欲相。憎恚有情是嗔恚。身心沉沒是惛沈相。身心躁動是掉舉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變悔是惡作相。令心行相猶豫不決是疑相。(述曰)此中貪欲嗔恚局在欲界(若汎言貪。即通三界)。惛沉掉舉。各通三界。惡作在欲。疑通三界。此五覆障故名蓋。婆沙云。謂障戒定蘊慧蘊也。俱舍云。障五蘊前之四蓋能障三蘊。同前婆沙論說復由疑故。能障解脫解脫知見二蘊不起(私云五蘊即五分法身也)。
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等。如攝大乘論抄云。得無分別智者。相云。初地菩薩得無分別智。濟云。智是分別。非無分別。以境是無分別故。故曰無分別也。以初地證真如之理。以真如是智家所證之境。真如體無分別。由智能證此理故。從境而言名無分別。然智是分別也。言一切塵不顯現者。濟云。塵是境也。謂菩薩得無分別智時。更不妄執外諸塵境。但唯一識之所變用。既離外塵邪執。故曰一切塵不現。自無染濁過失者。謂菩薩為化眾生示行十惡。殺生婬盜等內心無染。故曰無染濁也。縱有利益有過失不行者。謂外雖有益。而內有染則不行也。應作四句。一內無染。外有益應行。二內有染。外無益不應行。三俱有不應行。四俱無亦不應行。案如意三昧經。有三人同反常行化。謂佛菩薩羅漢。以此三乘人不染世間故。其餘地前菩薩三果[A90]已還。皆不得行也。
不動地者。濟云。八地得無功用。故曰不動地。七地[A91]已前。須有行用進修。名為有功用。八地[A92]已去。任運勝進。不假功行。無有加行。故曰不動地。喻如張帆初張設著帆。料理調度。名為功用。若張了任風吹。進不更藉於人功。故曰無功用。八地[A93]已上。義同此也。或可淨心地者。慈云。初地菩薩名為淨心地。
若論定慧者。謂上來明大乘戒竟。[A94]已下明大乘定慧二學也。言小觀相空者。即小菩薩。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相。得人法二空。謂了色是空也。如經云色即是空等是也。聲聞人滅色證空。故與此異也。深觀唯識者。即大菩薩。作唯識觀。觀事是心意言分別。但作一識心之觀。了知一切塵色本無。更不緣之。但知唯是我一識心分別造作也。鈍見空時不分別色者。結上小觀。相空之菩薩也。此菩薩雖觀其生滅之色是空。然智行猶鈍。但見了外相即是空。未知唯識之照。故云不分別色等也。其人了色是空。更不假分別其色若聲聞人則分別其色。利知唯識不分別空者。此結上深觀唯識大菩薩也。謂此菩薩。作唯識之觀。謂初地[A95]已上智行明利。但作唯識之觀。知一切相皆是意言分別。以了此外塵本無。更不分別此色。既不將此外塵為境。故言不分別空。
但相似道相似善者。立明。邪正兩體難明。今時學者。多墮邪見。謂聞說有著常。聞說無著斷。難離二邊之心。但觀言似解故曰相似善也。理須修學方堪正觀。不以誦語而為道業。如十住婆沙者。案十住婆沙論中。廣明菩薩行。行從第一至第十四卷。唯明十地諸菩薩修身修心方法。大略而言。謂常樂聞所聞法。聞[A96]已能如說行。依法依義。依如說行。隨順義趣。不惑言辭不失戒定。清淨活命。破憍慢心。求其功德。遠惡知識。親近善友。若在家菩薩應遠離諂曲。如木在稠林難可得出。如是有佛弟子雖入佛法。不能得出生死深煩惱林也。
又以三事驗知三道者。立明。將下自為為他之事。驗其行人。則三乘分齊也。心乖事同者。相云。謂上三人若論其所緣外塵之事。更無不同。觀一切四大五陰山河大地等。故曰事同。謂境是同。然心則別。二乘人作空解為極。小菩薩知一切是妄有。又不作空解。又未了唯識。若大菩薩。但作唯識觀解。故云心乖則是知別也。
比丘越悔者。立明。若駈出得越毗尼罪。老母求佛出家等者。如央掘摩羅經抄(云云)。
善見欲燒寺聽不白父母者。案見論云。佛制若父母不聽。不得與出家。若有人求欲出家。比丘問言。汝之母聽不。答言不聽。比丘不肯度。其人便言若不度我者。我當焚燒寺舍。若有如是難事度出家者不犯。盜度犯重者。立云謂令前人故避王課者。犯重若無此心。[A97]但度不勸避課者得。如論中得度者。私云。多論文也。經主不得者。立謂。若經主[A98]已主曾費錢買得。損他錢故。若但抄得曾未經主。則未用錢故得度也。經無正文者。立謂。此是論文。說許經中無正文。案出家功德經。但云放奴婢。出家得功德廣大。然不明許比丘度。故云無正文。又律亦無文。
僧祇欲新出家者先說苦事者。羯磨疏云。為說苦事者。以世網苦辛。多厭求樂。初雖慈許。終有退敗。故經論中有現世苦未來樂者。出家人也。晝夜鞭心。常收正念。不覺妄緣。尋悔訶責。三千云。必行坐禪等三。不爾徒生徒死。即遺教經云。中夜誦經以自消息。餘時須依律文常爾一心念除諸蓋也。
一食者佛教之中一食為本。託緣開二。不是[1]常途。一住者。一坐跏趺一周時方起。自非味重。何以致斯。一眠者。中夜之時。暫爾倚臥。分星月次尋起緣念。多學者。慧心常運。不許浮散也。名駈烏沙彌者。四分律中。有比丘將兒出家。入村乞食。若到市肆。見餅飯即舒手。言與我餅飯。人皆譏嫌言。云何出家。[A99]已故生兒。而將自隨。以此白佛。佛言自今[A100]已去不得度減十二歲者。爾時阿難。有檀越家。非人所燒。死盡唯有一小兒。在。將至佛所。佛問此何小兒。阿難具說。佛言何不度令出家。答世尊先有教不度年減十二者。是以不度。更問此小兒。食時能駈烏未。能如是者。聽出家。阿難報言能駈烏即度之。因此名駈烏沙彌。
十四至十九。名應法沙彌者。約年未堪受具體。合只作沙彌。以其年歲應沙彌之法故曰也。名字沙彌者。此既年長。理合進具。非沙彌位。[A101]但假名沙彌。故曰名字也。
本伏藏本債息亦同者。案彼論云。問比丘本俗人時。失父母兄弟。藏物出家[A102]已後。家人死盡。比丘還自來取犯棄。若有所親白衣。可語使取作福。應半與官所。爾者此物無主。應當屬官。不得全取。
度巧師兒等者。律文有巧師兒來寺中觀看。比丘輙以度。眾不知。後父母來於寺。問眾僧。咸言不見。後還於寺中得。便言。比丘故妄語。因此白佛。佛言。從今欲度人。應白二和僧。使眾同知。若僧不和合。可房房報和合知。
辭父母訖口說偈言流轉三界中者。立謂。出家者。自說此偈也。
應為說髮毛爪齒皮者。立謂。恐此沙彌過去曾觀此事來。今若聞說或得悟解。故下文引羅云事來證也。如羅睺落髮未竟得羅漢者。案善見論云。度沙彌時。和上應為說五法。一者髮。二毛。三爪。四齒。五皮。所以說者。有人前身曾觀此五法。今為剃髮落地。即發先業。便得羅漢。是故先教五法。然後[2]如剃髮。如羅睺羅髮落未竟。便成羅漢。如㿈熟須人刺。然後得破。亦如蓮華須待日出。而得開敷。此欲出家人亦復如是。因說五陰。便得悟道也。疏云。羅睺是沙彌之初。如九歲出家。西方沙彌。每至夏末。多以香華。於空中奉散羅睺。
以香湯灌頂讚言者。立謂。此偈是剃髮師說也。
行者說偈言歸依大世尊者。立謂。此偈是出家者自說。
毀形守志節者。此偈是傍人說也。
周羅者。立謂是周羅要留與和上剃之。
大哉解脫服無相福田衣者。立謂。此偈和上說也。
二人得度沙彌一人不合者。立謂。須一和上一闍梨。不得單有。羯磨師。仍遙揲和上名。為一人也。
捉師衣角出[3]在人情者。和上云。十誦中明目連將人觀往業。遊騰空中。令此人捉袈裟角。今時十誦師。為人受戒。令捉衣者妄行也。
應問遮難一同僧法者。立謂。准與沙彌戒。而問遮難。但五逆中不須問破僧之逆。餘盡須問。
我某甲歸依佛法僧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等者。此三歸與五八戒三歸亦別。若翻邪三歸。則直言歸依佛法僧。無有立誓。若五戒三歸。則有立誓言。盡壽為五戒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若八戒立誓。則言歸依佛法僧。為淨行憂婆塞。今十戒立誓言。我今隨佛出家。某甲為和上。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故知各別不同。故多論云。三歸言下。有所加得戒。若三歸言下無所加。有歸無戒也。又母論云。有五種三歸。一翻邪三歸。二五戒三歸。三八戒三歸。四十戒三歸。五具戒三歸。此一。佛在時[A103]已廢(云云)。十戒頌曰。殺盜婬妄酒。香舞床非錢。
高廣大床者。案首疏云。高尺六[A104]已上。廣謂方三肘者。不可俱有。單高亦制。祇云高有二種。一高大名高。即簡尺六[A105]已下卑者開用。二妙高名高。增一云。大床有八。四就寶體說大。一金。二銀。三象牙。四角床。以人情寶翫。不問大小。以四種從人說有大。一佛床。二羅漢床。三辟支床。四和上闍梨床。此四人大。不問大小。不得於此八種床上坐也。
胡漢二彰者。謂胡音呼金曰生色。銀曰似色。即像也。故知生像是胡音。金銀是漢語。文中雙牒。故曰二彰。羯磨疏引古師云。文列生像者。是世中䤦具。似人畜形者。不許捉也。如律所制。不持樂器。亦是比擬。今不同之。然僧祇中。生色金也。似色銀也。似即像也。銀之異名耳。有人不許胡漢二彰。若金銀既是可翻。但須翻胡為漢。何須雙彰。經律之中不有此例。若梵音不可翻者。如涅槃佛陀薄伽梵等。以名含多義故從本。不可就別翻之。故依梵言也。若水火等可翻者。即依此漢語。何處有梵漢兩彰之例也。今詳。亦有兩彰。如法華經云。安禪合掌。合掌漢語。安禪梵言也。謂生像是未成金銀。如非牒之例。故曰生像。基法師云。生者金生於土。故曰也。如金字左右音。俱是土字鈴。賓云。生像者應言生色。字有二種。一者生色。二者可染。且如黃金不可變色。天生然也。白銀等類。其色可變。名為可染。像即色義。故云生像。
無適莫故者。有云。既捨親出家[A106]已。心行平等。無有的的之親。無落漠之疎也。俗儒云。適莫謂厚薄也。案論語第二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儒生解云。適厚莫薄也。言君子之人。心平等。視天下之人。無厚薄也。
應為說十數者。疏云。有三意須明也。一者斥邪徒。二者顯正義。三撿賊住。若識此三意。則可知也。言十數者。即是十種增數法門。故曰也。祇二十三云。因有賊住。便以十數試驗是非。云何為十[1]也。一者眾生依仰食者為破自餓外道者。羯磨疏云。或以飡風服氣。餌藥存生。是邪道也。佛法不爾。身假食資。欲界段食。根塵觸食。卵生多思食。上界識食。或有兼者。如別所陳。食取濟形。道取濟神。故假形食緣修道行。至論道也。要修離著為本。不識道元。乃以斷食為道何也。二者名色為破自然外道者。羯磨疏云。外道計一切皆無其因。佛法不爾。內報外報。皆有本因。諸眾生有。皆因名色。心不可見。止可名談。初始識支。故轉為名。假染持識。即染為色。故哥羅邏時。凝滑不淨中含心故。展轉增長。三十八轉。九月便生。託彼胎藏。何得自然也。有人云。於過去無明緣行。以由行故。隨行感業。得今此身。又假父母和合。生此名色之身。何得自然。有云。名色者。業識種子為因曰名。父母精血體分為緣曰色。此相假藉故有此身也。何得自然。如犢子生求乳。風輕地重。烏黑刺尖。亦因眾生業報相感。由其內報善惡不同。故感外事淨穢差別。三痛痒想為破梵天等者。古人翻譯未巧。曰痛痒想。今名為三受也。濟云。古人譯經。中邊未相領解。欲翻樂受苦受捨受。而漢不解三藏之意。將手打漢背令痛。意顯其苦受。而漢不會。遂翻為痛也。又以手搔痒。以示其漢。欲表樂受。而不相領解。翻為痒也。言想者。即捨受也。彼計眾生嗔恚。由彼梵天。梵天是色界初天也。羯磨疏云。言痛痒想者。即是受之異名。亦云三受。痛者苦受。痒者樂受。想者捨受。此破為計梵天因者。以劫初成梵天創下。因有人物諸眾生等。便計彼天以為父母。以三災起時。梵天教人修羅得生上界。梵天後方生彼。乃至世界成立。梵天前下生。四三二禪。乃至前下生人間。以眾生前去。去時見梵天猶在。至今日。下來復見梵天在。謂言是常。呼為父母(云云)。如僧網六十二見義中說也。此生嗔恚。還由彼天。佛法不爾。廣如下明也。復有一分外道。計大自在天。為父母。即是色界頂。亦名色究竟天。事此天王用為至極。故今西域多立天廟。中安天像。[2]上俗所歸。號大自在天。是我父母也。梵言摩醯首羅。此翻為大自在。若男聲呼。應言摩訶首羅(摩訶大也。首羅自在)。今以女聲呼故。摩醯醯訶。二聲輕重稍別。男女二聲。同一囀也。所以女聲呼者。以外道等計此天為父母。母即是女。女有能生之義。故女聲呼之。故曰摩醘首羅。故西域廟中。置茲天像。白銀為體。面上三目。目精內轉。其光外[3]體。見者失魂。有提婆菩薩。能降外道。故登梯像面鑿其眼精(云云)。佛法不爾。生憎愛者。實由本陰。何干天也。以初一念緣色之心。名之為識。了達染淨名之為想。領納違順名之為受。由三想故便生三受。由三受故便生三行。故長淪歷。無有解脫也。四四諦破無因外道者。彼計一切萬物不從因生。如草木等自生自死。人亦同之。佛法不爾。有因有果。出世亦有因果。世間亦有因果。且舉四諦。如集諦是世間之因。苦諦是世[1]間。道諦是出世之因。滅諦是出世之果。故首疏云。諦雖四位。分為二種。苦集二諦世間因果。滅道二諦出世間因果。羯磨疏云。諸眾生等。知苦無諦。不思惟故。終不厭離。諸出聖人。解苦有諦。廣如涅槃盛開釋。私云。問此無因果外道。與自然外道。有何異。答聲云。前第二計自然。與此無因外道有異。自然外道不執無因。還將自然為因則異。此方莊老之執。此方計自然。亦不從因緣生也。有人云。前自然者。計一切法不為物造。天然自有也。言無因者。直是撥無因果義有別相也。五五陰。破彼神我以為宰主者。陰者古人翻譯未達其義。故言陰。此亦令無義理。若取陰陽之義。須平聲呼。若言覆陰之義。又須加草。今既去聲。未詳何理。故今新譯名為五蘊。蘊是藏積為義。積集五種。以成其人。故曰蘊也。昔言中陰等。今不同之。乃言中有本有後有等(云云)。羯磨疏云。彼計身中別有宰主。謂是神我。如麻米等。統御心識。佛法不然。直有五陰。名色和合名身。初陰是色。下四是名。皆是無我。虗妄為本。無別神我。即涅槃云。色亦非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我在何處。為在色中。為在識中。但有五陰。隨陰計我。則有五種。如是離合。次第求之。覓我無從。便悟妄執。得無我理。分成無漏相似聖人。
於身中別有神我者。濟云。此是異陰求我。謂五陰之外。別有神我。通用五陰為窟宅。是我所依之處也。或有外道即陰求我。謂將色為我。受想行識為窟宅。或將行陰為我。餘四陰為窟宅。妻子奴僕等。如是五陰互作等也(云云)。
六六入破一識外道者。羯磨疏云。彼計一識遍於六根。如獼猴窺[2A]磨歷六[2B]局。無識之人。謂有六猴。其實一也。人亦如是。根門乃六。一識通行。佛法不爾。識隨根起。內有六識。外有六塵。[3]識相對。故有六入。若是一識。耳應能見。眼應聞聲。私云。然此外道所計。與佛法無多異。然實識本唯一。體無有六。而外道計云。識能透入耳鼻。約此來去而明。故判方耶。然佛法可識遍一切處。且如人身。雖有六根。識遍身內。舉體皆識。[A107]但凡夫無明惑重。六根本有見聞覺知。但約眼門。唯能見色。耳聞等例然。若得六遍。互皆能用。今既識遍於身。六根之處俱有於識。但識苟或可翳。不能自見。假眼根之處。以通其見。猶亦身在障中。不見外物。若穿障作孔。得見於外。即眼耳根處也。明了識也。眼識既爾。餘五例然。猶識遍體。假根能有六用。識體本遍。何有去來。透歷之用。故喻獼猴者非也。濟云。然識體是六。由當處從用不同。故成六也。外道計唯一識則是邪也。外道或計識大如虗空。或計大如人身。則識遍身內也。或云指。或云如麻米。或云如極微。可以能通身者。如旋火作之似大也。其識在中實小。而來去六根中。故言遍身。外道自執不同。相破云爾也。今據佛義。識實是六。不得言一。若至佛果。六識互用此是佛地不關凡也。
七覺分破彼不修外道者。羯磨疏云。以得五通。逆順觀中。八萬劫外。冥然不委。即謂冥漠。以為冥諦涅槃之所。任運至窮。終歸果尅。何須修也。謂一切眾生經八萬劫。自然得脫。如轉縷丸山頭放之。縷盡丸止。濟云。彼觀唯見八萬劫事。[A108]已外不了。即詺冥冥之處。以為涅槃。是為冥諦。若此處是涅槃任運。當至何須修道也。佛法不爾。要須方便增修。乃尅解脫之果如七覺支簡擇正理。方能至詣。何有不修而能入於聖也。言七覺分者。名教云。一擇法覺分。二精進覺分。三除覺分。四喜覺分。五定覺分。六念覺分。七捨覺分。除惡行善名之為擇覺。心無懈怠名為精進。身心離惡名之為除。慶他得樂名之為喜。於緣不亂目之為定。錄心不散名之為念。施而不惓目之為捨。明茲七種覺為因。故曰覺分也。亦可能支其覺。故曰覺支。言逆觀順觀見八萬劫事者。據極利根者言之。餘鈍根者。或六萬劫。四萬劫也。
八八正道破邪因外道者。彼以持鷄烏鹿狗等戒。計之為道。故曰邪因。此迷道諦故也。案智論云。外道以仄身裸形無耻。以髑髏盛屎而食。據頭髮[A109]刺上。倒懸慟自卑。冬則入水。夏則火炙。羯磨疏云。彼得者。見鷄狗牛鹿。今報[A110]已盡。遠業將起。生彼色天。不思遠因。謂即報是。便効彼畜。噉草為戒。乃至修世八禪。用為涅槃。邪進邪慧。例皆爾也。佛法不爾。乞食等四。為聖道緣。並濟形也。正語等八為聖道因。並濟心神。觀用籌度。深見倒想。便得出也。私云。畜生噉草。後得生天。謂此噉屎艸。是生天因。不起此畜生。過去惡業。承昔行善。今得生天。外道學之。故食屎草。濟云。外道證非想定。利根根觀見八萬劫事。中根順見六萬劫事。鈍根見四萬劫。故見犲狗命終生天。謂言噉艸是因不起。此畜八萬劫前有善業也。賓云。此報烏鷄牛狗等戒者。此由二因生此妄計。一以由天眼。見有眾生。從烏鷄中即生天上。二由非理尋妄生此計。婆沙百一十四云。有二外道。一名布賴拏憍難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制羅栖你迦。受持狗戒。二人異時。俱往佛所。種種愛語相慰問[A111]已。時布剌拏。先為他問。此栖你迦。受持狗戒。修道[A112]已滿。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汝止莫問。復再三請。佛以慈心告言諦聽。受持狗戒。若無缺犯。當生狗中。若有缺犯。當生地獄。聞佛語[A113]已。悲泣哽咽。不能自勝。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須問。今果懷恨。布剌拏白佛言。不以彼人當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長夜受持牛戒。恐亦當爾。唯願大慈為我實說。世尊告(准前應知)等。皆由不了真道。婆沙又問。云何受持牛戒狗戒。名無缺犯。答一如牛法。一如狗法。名無缺犯。此等妄計。並非道諦。佛法不爾。用八正道以為因也。言八正者。一正見。二正業。三正思惟。四正精進。五正命。六正念。七正定八正慧。於理明白名正見。身行動作名業。於緣審慮。故曰思惟。䇿而不住目命。緣心不散。名為念。安住不動。名之為定。觀達於緣。名為慧也。今言正者。體絕偏邪。名之為正。以通於理。名之為道也。有人就因果苦樂作四句。一因樂果苦。如世中五欲是。二因苦果樂。如下品人持戒是。三因果俱樂。謂上品人持戒是。四因果俱苦。即此外道是。自餓苦體是因為行既邪。便招苦果。定入地獄。又有外道。計微塵世性以為身因也。且敘微塵者。如順世外道。計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極微為因。能四大中最精靈者。然有緣慮。即為心法。猶如諸色。雖皆是火。而燈發光。餘則不爾。故四大中有能緣慮。其義無失。若論色法。四大為體。其義極成。又如勝論外道。執有常散極微為因成器世間。此外道出在成劫之始。人壽無量歲時也。梵名嗢(烏沒反)路迦。此云鵂鶹。私云鴟鵅鳥也。其人晝避聲色。云妙欲發動人心。故於夜分。人間乞食。時人因此。號為鵂鶹。又名羯拏卜。此云食米齊。此人形貌醜陋。頭髮蓬亂。人見怖之。後遂不乞。但於夜分。舂簸之處。穅𥢶之中。洮取米齊。吳人曰米栖是也。食而存命。因此號為食米齊仙人也。又名勝論者。梵云吠世色迦。此云勝論。舊名衛世師是也。造六句義論。其論勝異故所造之論得名。名[1]然論也(六句義者。如飾宗記第七受戒犍度四諦章中明也)。其外道。執地水火風四大極微有常。其常住者。劫壞之時。各各散住。劫欲成時。兩兩和合。生一子微。然其子度量等父母。二二子微。復生孫微。乃至展轉。生麤也相。成大地等。子微[A114]已去即是無常也。上釋微塵義竟。次言世性者。經論中。或名勝性。或名最勝。或名冥性。或名冥諦。或名自性。其是一也。此謂數論外道也。謂所造從慧數生。亦生慧數故名論。梵名迦毗羅。此翻黃赤。此人頭面俱黃赤故。因以為名。所造論中。廣辨二十五諦。然彼仙人。恐身滅其法滅。便遂往大自在天所。請延壽法。其天報言。頻陀山下有餘甘子。初散之時。其味酸苦。食[A115]已飲水。甘味如蜜。故餘名甘子。寬云何阿摩勒也。汝食此果。可得長生。時彼仙人即取食之。心猶不決。更請要術。自在天云。變為一石。可得久住。遂即變之。其[2]不可如一床許大。在頻陀山下餘甘子林中。後至千年之餘。有陳那菩薩。出現於世。廣造諸論。破斥彼宗。彼宗門人既不能救。共往石所。以所造論。書其石上創書之。時有經一宿而釋通。頻頻更難。有經七日。方始解者。最後更書不復能解。其石流汗發聲震吼。自然而破(其二十五諦義如四諦章中述)。其二十五諦義。亦如金七十論釋之。昔於此外道部中。有一眾首。至金地國。頭戴火盆。鐵鍱纏腹[3]聲王論皷。命僧論義。東天竺有僧。與此外道。論義彼立世界是常。此僧難云。今必有滅。以劫壞時世界滅故。證知今滅。彼反難云。彼必不滅。今山等。彼王于時朋此外道。遂令此僧乘驢受辱(彼國之法。騎驢而逝者。將為極耻。有墮負者。乘驢而出。打破器隨後逐之也)。王重外道。以七十片真金遺之。因造金七十論。有七十行頌。廣敘彼宗。以金標之。冀揚其德。復有世親菩薩。出世之時。造勝義七十論。廣破彼宗。救前僧義。爾時國王重世親論。復令國人廣斥其論。於是世親發數論外道屍及證義者。以鞭其骨。故有法師云。世親習舊。五支鞭骨彰德。陳那創勒三分吼石麥能是某事也。復有外道計自在天以為因者。西方有裸形外道。亦名塗莊外道。并諸婆羅門共為此計也。彼宗計大自在天。有二住處。一在雪山北。二在南海末刺耶山。昔摩竭陀國有兄弟。又事自在天。同住雪山。求見彼天。至山忽見一婆羅門。云大自在天。事汝國釋迦牟尼佛。何不禮事。兄弟報云。我先承習。但事天神。時婆羅門。變為天形。面上三目。復現四臂。或現八臂。告兄弟曰。汝可還國。菩提樹東。造釋迦降魔之像。菩提樹南。復穿池。濟渴乏者。彼宗因此計二住處。以為不謬也。復有三身。一者法身。體常周徧。量同虗空。能生萬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變化身。隨形六道。教化眾生也。又計梵王能生萬物。如提婆菩薩。造破外道小乘涅槃論云。從那羅延天齊中。生大蓮華。蓮華之上。生梵天祖云(梵天即[1]〔愛〕萬物祖公也)。彼梵天作一切命無物(謂造作一切情非情物也)。從梵天口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毗舍。兩脚跟生首陀。此等妄計其類繁多。不能具敘。此並不了集因。故作計也(謂迷於集諦也故佛法將四諦破之)。
九九眾生居破計色無色天計涅槃外道者。羯磨疏云。謂彼計非想。及以有頂。並心沉沒。麤心不覺。謂會大理。計彼天。極地窮理涅槃之處。賓云。然此外道。阿藍迦等。執不用處。及非想處二空為涅槃。亦計無想天為涅槃處。佛即相從總破。故說九居並是眾生所止。若取對破。但應言無想天。及不用處。及非想非非想處。是眾生而居也。佛總判云。此及三界九居諸天。是眾生所止之處。還是無常等。命終還墮二途。賓云。理實外道。妄計涅槃。其相眾多。且約妄計。二空定為滅諦。又外道亦計無想天為涅槃。以無想天多是外道。修世禪生其中。由此邪定皆生其中。餘業不生此天。故經云。是愚人生處也。言九居者。一者欲界(總有六天)。二者初禪。三者二禪。四者三禪。五者四禪([A116]已上屬色界束為四禪離有十八天)。六空處。七識處。八不用處(亦名無所有處)。九非想非非想處(此四天無色界)。羯磨疏云。夫涅槃者。寂寥虗曠。非復色心。此乃眾生所居。何名絕有之法也。心沉沒處謂是窮理者。濟云。外道得非想定。滅其六識麤心。故言心沉沒處也。佛法之中滅其六識之心。但名入滅。外道則計為涅槃。故曰謂是窮理。滅六識麤心。然臨命終時。見中陰之形則起。未證真理。便起念言。無有涅槃。既撥無因果。則墮地獄。
十十一切入者。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大。八風。九空。十識。破色空外道等者。威云。此外道計色異空。先來修色有之業。猒於欲界。計色界為涅槃。故言用色破欲有。既猒欲界修色界法。得生色界。知累未盡。還猒色有。想色為空。然未得理空。云何為理空。如經云色即是空等。此色空義。名為理空。外道未得。此理解之空。但猒色修空。生無色界。謂是涅槃。即如既云外道修六行。攀上勝妙出。猒下苦重麤。此為六行。故曰以空破色有也。彼無色界為至極。佛即破其此計云。一切色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等。但是根[2]麤相入識想分別。實非涅槃也。故涅槃下文云。有無量想。謂十一切入也。以此證知。此十是相耳。又涅槃有十一切處三昧。謂青色三昧。黃色三昧等。謂於此十處而得定心故曰也。以外道亦能學此十種三昧。但除麤相。離散色界結猶有細想。不能出無色界。故鈔云。外道能持禪定船。度欲界海。無色界深廣不能度也。謂外道未盡行此三昧。故不能出三界也。唯除麤想不盡。如水魚蟄虫似死猶活之。又外道計非想非非想。為涅槃者。案涅槃經三十六云。須䟦陀羅白佛言。我先思惟。欲是無常無樂不淨。觀識是常樂清淨。作是觀[A117]已。欲界結盡。獲得色界。次復觀色。色即是無常。如癕如瘡。如毒如箭。見無色是常清淨寂靜。如是觀[A118]已。色界結盡。得無色處。次復觀想即是無常㿈瘡毒箭。如是觀[A119]已。獲得非想非非想處。是非想非非想。即一切智寂靜清淨常恒不變。佛即破言。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猶名為想。涅槃無想。汝云何言獲得涅槃。汝[A120]已先能訶責麤想。今者云何。愛著細想。不知訶責。如是非想非非想處。故名為想。如㿈如瘡如毒如箭。汝師鬱頭藍弗。利根聰明。尚不能斷如是非想非非想處。受於惡身。況其餘者。解云此外道猒下苦重麤。攀上勝妙出。至其非想定三界之頂。無上可攀。故不能出。而於此處。但見八萬劫事。自外冥然寂莫。不知始終。呼此冥冥之處。以為涅槃。號為冥諦涅槃也。佛言。汝所稱涅槃者。猶屬生死。汝雖斷麤想。仍是細想。故語言汝此非想。非是非想。故言非非想。汝師鬱頭藍弗尚不能斷者。謂其人退受飛狸身。所以墮此身者。先在林中修定。有鳥在樹鳴噪。不能得定。生惡念心。願為飛狸噉此眾鳥。即移向水邊習定。復聞水中魚動相亂。復起惡願生於狚中。由斯願故。於後福盡。生飛狸中。入水食魚。飛噉飛鳥。此是汝師。尚其如此。況汝弟子耶。今欲修者。應修八聖道斷愛水竭。業種燋。苦報盡。行者清昇。名為解脫也。今言非想非非想者。上二字是外道立。下三字是佛破之言。云此非想。非是非想。故曰非非想。智論同此解也。濟云。此意明十个皆是心所計想。運用所成。如得青色三昧。見一切世界盡青。乃至黃色赤色三昧例然。豈非心所成法也。而外道計定計色為涅槃。將十一切入處。並是心作。以想破也。故曰但是運用多少也。言運用多少者。且如作青觀時。紙上作青點。即想此點。漸漸作大想。乃至如疊大屋大以遍世界。如是純熟。漸以退縮。還歸一點。若熟[A121]已去。大小自由。此皆想作故曰也。黃赤等觀例然。我見不除還受生死者。私云。問涅槃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此文何故云我見不除還受生死。解云。此文外道計我是常。此計生死之妄我。為常故非也。涅槃云。不斷我見。此我屬真我。故二文不相違。故榮疏云。唯斷取著。不斷我見者。生死非得自在故。稱為我體。是大明。故名為見。能生一切諸佛。目之為性。性者種者為義。斯理不增。故曰不斷我見也。
善見若欲試知是比丘當問何法持三衣者。案見論有眾多比丘。路中遇賊劫奪衣物。裸形而行。撿問者言。汝是裸形外道耶。答曰。我是釋種沙門。非外道也。諸比丘聞[A122]已。疑往問憂波離。憂波離即撿問。汝既是沙門幾臈。何時受具。師僧是誰。云何受持三衣。問[A123]已方乃知是比丘也。
自然遠近者。立謂。沙彌在六種自然界中作法。還須遠近。集沙彌僧等。
昔用比丘今解不然者。立謂。古師云。其沙彌說淨受衣鉢安居等。皆須對大僧作之。今不同之也。
若畜長請二施主者。立云。一是真實淨主。二是展轉淨主也。
有人言下眾剩結者。立明。古師云。其律未結沙彌吉羅者。是剩結。結非正結沙彌罪也。由沙彌未有犯戒緣起故。但預結以防之。今言不結是佛正結。非剩結也。上釋二十八沙彌篇義竟。
○[1]尼眾別行篇第二十九
上來僧法之中。非無二法。若相同者。唯足尼之字。若秉對首法。則稱比丘尼。若呼前人。則云大姉一心念。若秉眾法。准四分。別云大姉僧聽。五分云阿姨聽。十誦云。大德尼僧聽。准義並通。其同戒者。前門[A124]已具。其有別戒及行事條別者。不可統収。故今一位。但為女人暗弱觸事多迷。若不曲示規模。理行[2]可容可識故。此一篇明尼別法。羯磨疏云。若論位次。合在沙彌前明。但女形別。間雜招譏。故沙彌[3]以大僧後。然始辨尼之法也。注云尼者女也者。立謂。尼是梵音。女是唐語。以女通道俗。恐濫俗女。故仍本彰名。故曰尼名也。猶如羯磨是梵音。此翻為業。業通善惡。故還依本建名也。注云阿摩者母也重尼稱之者。羯磨疏云。摩是天音。此云為母。重尼稱者。以愛道為尼之先。私云。喚大愛道為阿摩。既是姨母愛道所養。以貴重故。故稱阿摩。乃相從佛。喚稱愛道為阿摩。愛道是尼之首。既得阿摩名。故今尼者。同受此號。如趙公在日。一切朝宦皆學大帝。喚作阿舅。全不呼其號也。趙公即長孫無忌是也。賓云。今尼作法。命云阿姨僧聽者。有人釋云。以愛道尼是佛姨母故。還効世尊。喚言阿姨。今詳梵音阿梨夷。此云尊者。或翻聖者。今言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聽。即其事也。阿梨夷者。即女聲呼也。阿梨耶者。即男聲呼也。同翻為尊者聖者。此是稱歎之辭也。或相召為阿摩者。亦如前釋也。
細行眾多者。[1]六明尼法。略則五百。廣說則八[A125]万四千威儀。法式更多於大僧。故曰細行眾多。尼滿十二夏。方開度人。違者犯提。僧滿十夏。有智慧開。違者犯於吉也。
依止式叉沙彌尼吉羅者。立謂。尼夏歲未滿受他依止者犯吉。若得羯磨者。立明。尼雖夏滿十二。欲度人時。還須從眾僧乞法。尼僧白二。許其度人。方始得也。既得法[A126]已。開一年中。但得度一大尼。一六法。一沙彌尼。受他一人依止。不得多也。若至來年。更得度人。但當年中不得多度。故言隔年。又得今時尼家。一時度多尼受戒。非法僧得罪。據律緣中。因度賊女故制。不得輙度。然賊女要是死罪者。多為賊女。十誦賊有二種。一偷他財物。犯於王法。王欲殺之。二偷身犯夫夫欲殺之。祇云。與此人出家越。與學法得蘭。與受具得其殘也。
義須重與法者。立謂。更從尼僧乞度人法也。
薩婆多師資傳者。謂師資之傳。文如下引。如端正難緣者。案五分中。明此女名半尸迦。先是婬女。於正法中。出家往蘭若住處僧中。受戒有賊伺侯(云云)。十誦云婆羅生女。端正姝好。價直半尸迦國也。今引此文證知。僧不得往尼寺為尼受戒也。彼有此難尚遣使。來僧中代受僧若得往者。何勞遣使。今有往尼寺為受者。迷之遠矣。故薩婆多師資傳中祐律師曰。夫大海王百川。自到大師為近則宜群萠如從。故曲禮云。禮聞來學。不聞往教。曲禮立制。猶尚如茲。況三寶戒德。豈可輕忽哉。本以男女異位。高卑殊義。准半尸迦女。遇有諸難。不得出寺。故開遣使受戒。夫若戒可往授。何不屈師。此即明文顯證也。自律興帝京。而江北未備多在尼寺。而受具足。大僧自輕托難往授也。賓云。端正難緣遣使受者。非謂大僧。不得往授。必往何失。但由大僧取靜息緣。不肯來[2]計尼寺故。開遣使受也。
問本法人名作何等者。此問意云。其本法尼。既異式叉。又未具足。其名字何[3]下。答亦得名比丘尼。言本法人者。有云。要由尼眾作此法故。故詺此法。為大僧羯磨之本。故曰本法。若尼不作此法。大僧羯磨亦不成故也。三明尼僧結界。
有人不立此法者。謂古師云。尼來僧中。尼全不秉羯磨。又尼不足僧數。何須結界。今不同此義也。然今相承結者。亦無文可據。但鈔家立此法耳。
本法尼且置自然界外下二眾同住無妨者。立明。尼來僧中結界時。其本法尼位。高下二眾。謂式叉及沙彌尼。其下二眾。雖在界內。不成別眾。故言無妨。其本法尼。出自然界外者。恐同尼共坐不合聞羯磨。若令別處。又是別眾由本法尼。亦名比丘尼故。
叉如尼懺僧殘二眾各結受隨俱同者。立謂。尼懺殘時於大僧界上結界。今時受戒。亦須准此結之。以懺殘是隨行中事。今受戒者受中事。故曰受隨俱同。引此文證。明其此事定須結也。賢聖不共非奪者。立明。尼須結界。雖無聖教。然古來西土傳法之[4]傳。即覺明法時真諦之例。皆是賢聖。不言須結。皆須結終不奪其結之道理。亦不明結以為非法。故曰不共非奪也。
二篇一法覆藏全無等者。立謂。尼犯僧殘行懺。縱覆藏百日千夜。亦不覆藏。別住法但半月。二眾中行摩那埵耳。所以無別住法者。礪云。尼不得獨故。若與別住。便成罪績故。六夜改僧制限半月者。勵云。為其女弱因行難成故也。
尼入僧寺者。僧祇三十九云。應住門屋下。遣淨人女。白言和南。比丘尼。白入願聽比丘當籌量可不聽入故也。比丘入尼寺亦爾者。謂反上義即是也。故五分僧無緣入尼寺。隨入多少。步步波逸提。若一脚入門吉羅。上言緣者。謂請喚說法設會等。是其緣也。若看病作衣豈曰緣也。
若尼來與欲應受不得述[A127]己道德者。謂尼來請為覓教誡人等。不得不受尼之囑也。礪云。尼來僧中。求教誡尼人。所囑人。謂非病。非遠行。非客比丘。非愚痴等。此四種人不得受囑也。僧祇云。尼囑授應受除五人。不得受尼囑。一上座。二教誡尼人。三誦木叉人應各自說。不應受。謂應言我是僧中上座。或言我是教誡尼人。或言我是半月時誦戒人。四者守房人。五者病人。此二應自言我。不至僧中汝可囑餘人。若言我是乞食。頭陀多聞大德等人。不受者。得越毗尼罪。
若檀越為請比丘來乃至路有難事等者。立明。尼在檀越處安居。要須請僧來。依此僧住。方得結夏。其檀越請僧竟。比丘有緣不來。其尼[A128]已結夏竟。其僧緣事竟。竟不來者。便更請餘僧來。若不請。尼則不合住。若欲去。路中有難不得去。聽住成安居也。若初安居竟比丘有緣去尼後方知等者。立明。亦如前在檀越家。結夏。其僧有事忽去。尼不知。後方知者。開成得住。不須移也。
但欲惑色益壽畜弟子者。按大愛道比丘尼經下卷云。佛語阿難。比丘尼受具戒。當由比丘僧。若眾許可乃得。若一比丘不肯即不得也。阿難問曰。何故要由比丘僧。而乃得成女沙門乎(女沙門者。即大戒尼也)。佛言。阿難所以爾者。女人多欲熊。但欲惑色畜弟子。亦不欲學問。[A129]但知須臾之事。是故當須由比丘僧耳。鈔中。[1]長有壽字。經文中無也。言欲熊惑色者。看上下文意。只是婬欲之熊。迷其婬欲事也。立云。女人貪欲既多。樂養門徒。貪其給使。貪其送餉衣食。名為益壽也。尼八重四同僧後四者。此文中略不出最後隨順犯罪比丘。違尼三諫。夷不出此戒也。尼摩觸戒。制意者。凡女人之性。染愛情深。既受摩觸。適悅處重。又人輕易陵義無自固成大惡。臨危事險。故方便之內。制以深防。但使受樂。即結夷罪。
腋[A130]已下膝[A131]已上等者。礪問。此腋[A132]已下夷。明知腋[A133]已上蘭。何後八事戒中捉手乃至腕蘭。[A134]已後即夷者。解云。前就身中辨分齊。故言腋[A135]已下膝[A136]已上夷。下捉手者。就支中以別分齊。故言腋[A137]已上夷[A138]已下蘭。五分云。摩觸髮際[A139]已下膝[A140]已上。肘[A141]已後夷。
僧不問境染淨者。立謂。不問前女有染心無染心也。尼身不動隨處得罪者。立謂。隨輕重境被觸。若受樂即犯。若輕境蘭。重境夷。
八事成重制意者。礪云。前戒得境處深染情垢重。地制深防。一觸成重。此戒亦是染心所為。觸境處淺。染心微薄。要假八事。相資過集。積增垢情。轉著趣重。必故須抑制也。乃至腕[A142]已後是重者。若捉手齊腕是蘭。捉腕[A143]已後夷。非此戒攝。
四屏處立語行等三事亦爾者。謂是第四屏處共立。屏處共語。六屏處共行也。礪問。下文入闇室入屏障處犯提。何意此中得蘭。解云。下對譏過。不待俱染。但犯提罪。此謂俱染容成大惡。故悉犯蘭。更問下文入闇室犯提。此文開若禮拜。若有所施與。若悔過等不犯者何。答下無所為事涉譏犯提。此有福緣。布施求法。懺洗之流。故全無過也。
八捉手不成重者。以事是一故。要犯八事。亦無次第。但使滿八皆攬成重。
下入闇室犯墮由無所為事等者。立謂。無受法禮拜悔過等事故墮。今言下者。指下篇單墮戒中也。
覆藏他重罪戒。制意者。出家尼眾。遞相禁約使離過。行成光顯。僧眾今乃知他犯重故。相容匿之。心致犯滋劇。淪陷前人。自[2]懷損僧。污辱不少。故加深防。制重夷罪也。作覆藏心者。尼覆藏重罪得蘭。若獨住無人處。不成覆。
如懺罪中者。立謂。如殘罪中。若犯殘[A144]已。無人可發露。不成覆藏。如懺殘中。有八種不成覆。
若對先知不肯發者二俱有過者。立謂。有張家尼犯重[A145]已。有一王家尼。知張家尼犯重。便覆他罪。不向人說。其後有李家尼。亦知前張家尼犯重。還即向其王家尼發露者不成。由此尼既覆他罪。不得受他發露。此後二人俱犯重也。下即引文。如向有犯者懺等。皆不成也(云云)。又識人名罪種相須發露者。立謂。[3]懺犯重人名姓。又識其所犯罪名罪種。而覆不發者犯重。若雖懺。前人而不知所犯定是何罪。而不識罪名種。又雖知犯罪名種。尼不識能犯之尼名字。並無覆罪。故言反上不合若前人受竟更不須說者。應是對一人說即須休也。根本無過者。立云。如一尼知他犯即作覆心。而所犯者。早自發露竟。能覆之人無罪。由根本[A146]已彰故。
言人戒制意者。所以不聽言人者。有三過故。一出家之人應懷四等。陳辭舉告。損[4]物前人。即非益物。二者女人之性。理無外涉。是非種難究。不閑進否。雖理灼然言不自雪。醜累佛法。譏損處重。三自[1]懷心行鄣道根本。具斯諸過。故所以制。五分若詣官言人一往返一殘今四緣成犯。如文可知。更無餘開緣。明為三寶亦在犯限。
應還直者。既不與此柴須還他斫柴功夫之直也。
四獨戒者。四分合為一戒。祇律分為四戒。今合明制意。凡女人志弱。事無獨立。人輕易陵。容成大惡。假伴相援。方能離過。故制不聽獨也。水是難處。夜多姧非村是俗男所居。曠野及道。容有惡緣故。並皆制獨。犯僧殘。
尼獨行詣村者。立謂。今時尼獨入家[2]人院中亦犯殘。四越界犯者。立謂。過村界即犯。猶未過界蘭。獨在後行。
乃至離伴見聞處即犯者。若准祇文。獨行者。若捨伴下道出界犯殘。若道中恒在申手內若離申手外一足過蘭。二足過殘。若餘人中間過者蘭(礪進)。
當求半許若過半而作法者。立謂。尼受戒時。尼師僧少。不可[3]令清淨者十人之中五人持戒。若過五人等。持戒清淨。自餘不淨。亦得成法也。
如此八法尊重乃至盡形不應違者。案五分云。波闍波提求佛出家。佛不許之。阿難為三請佛後令行八不可越法乃與出家。阿難奉教為說八敬愛道頂受[A147]已。復白阿難。願更為我入白世尊云。我[A148]已受八法於八法中欲乞一願。願聽比丘尼隨大小禮比丘。如何百歲尼。禮新受戒比丘。阿難復為白佛。佛告阿難。我聽比丘尼隨大小禮比丘者。無有是處。賓云。有二義故。不許隨次禮。一者女人闇訥。請法。大僧表有師徒。僧是極尊之位。尼是極卑之位。則請法情殷。若許隨次禮。此義不成。二者男女報殊。喜相愛染。若大小位別。狎近難交。若許依次禮。形交事數。恐有婬亂。故[4]迷防之。以佛不許[5]以禮今猶交染。呈露如此。向若許依次禮。更甚於此女人有五礙。不得作天帝釋六欲天中。第二天王也。魔王六欲天中第六天王。梵王色界初禪梵王也。轉輪王四天下中人王也。佛三界法王。[6]說人天三界百億天下法王也。若不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住世千年。今聽出家則減五百年。猶如人家多女人少男。當知其家衰不久。又告阿難。若女人。不於我法出家受具足戒。我泥洹後。諸憂婆塞。及優婆夷。當持四事供養。隨比丘後。白言大德。怜愍我故。受我供養。若出門見便當牽辟言。大德於我有恩。乞暫過坐。使我獲安。若道路相逢。皆當解髮。拂比丘足。布令蹈上。今聽出家。此事殆盡。阿難聞[A149]已。悲恨流淚。白佛言。世尊我先不聞不知此法。求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若我先知。豈當三請。佛告阿難勿復啼泣。魔蔽汝心。是故爾。今聽女人出家受具足戒。當應隨順我之所制。不得有違。又按毗尼母論云。佛日若不度女人出家。有十事利益。一若女不出家者。諸檀越。各各以器盛食。在道側。跪授與沙門。二者常與衣服臥具。於道中。求沙門受用。三者乘象馬車乘。在道側。以五體投地。求沙門蹈上而過。四者常應路中以髮布地。求沙門。蹈上而過。五者常應恭敬心請沙門。致舍供養。六者見諸沙門。常恭敬心。淨掃地。脫身上衣布地令坐。七者脫身上衣。拂比丘足上塵。八者常舒髮。拂比丘足上塵。九者沙門威德過於日月。況諸外道。豈能正視於沙門乎。十者佛之正法。應住千年。今減五百年。一百年得堅固解脫。第二百年得堅固定。第三百年得堅固持戒。第四百年得堅固多聞。第五百年得堅固布施。此上五百年。屬正法時也。
中含八尊師法者。案中含經第二十八云。愛道求佛出家。三請不許。住立門外塗跣悲泣。阿難見之。為進白佛。再三為請。請傳八敬。報其愛道。若能行者。許其出家。一者從大僧受戒。二半月請教授。三依大僧處安居。四夏竟僧中自恣。五不得輙問比丘經律論之義。若聽問乃得問也。六不得說比丘所犯。七尼殘半月僧中行不慢等。八百歲尼當禮始受戒比丘等。不得云是犯戒是摩呵羅者。案祇中明尼不得罵僧云爾也。又云。比丘亦不得罵尼言剃髮老嫗婬易老嫗摩呵羅老嫗。尼不得罵僧云此犯戒。此是摩訶羅。此無所知等也。若是比丘教誡尼時。不得低頭而住。應觀相威儀。若見油澤塗頭莊服。著上色衣。擣令光澤。白帶繫腰。如是者應呵也。比丘教誡尼時。應如女想。教誡人當如佛想。若對俗人前。不得教誡。勿令前人起不善心。言沙門今教婦也。十誦見大僧不起墮五分亦爾者。案五分中。尼見大僧。不起禮。不請坐波逸提。輙問大僧義者。波逸提。若有問應先白比丘然後問比丘尼照鏡波逸提。照水吉羅。若為面有瘡者不犯。比丘尼沽酒。犯偷蘭遮。尼出息亦犯蘭。押油賣亦蘭。
注此云學法女者。其此女要二年學戒。方得與受具。不滿不得。若中間犯此六。更從初與齊此數為二年。若犯重同沙彌。滅擯不得與具戒。此學法不比臨時。本法若本法行不行。俱得受俱是失法之𠎝。其學法女但是加其交輕法。更無別戒。體重發故。上序中十門云。式叉摩那六法。是其學宗。戒體更不重發。即其義也。
四分十八童女二歲學戒又云小年曾嫁年十歲與六法等者。十八童女。二歲學戒。滿二十得兩年。與受具戒。若曾嫁者。十歲與二年學戒。滿十二受具也。問據律所談皆須學戒。今尼學缺違教無疑。據何得戒。而相承競授。答據五分。初緣愛道等受。案五分云。波闍波提奉佛八敬。名受具戒。歡喜奉行。即成出家受具足戒。後白阿難。此五百釋女。今當云何受具足戒。願更為白。阿難即以白佛。佛吉即聽波闍波提比丘尼作和上。比丘僧十眾中。白四羯磨受具戒。又案求那䟦摩為尼重受。盡判得戒。不爾要須備學也。可知有胎無胎廣如彼者。案十誦云。有居士婦名和羅。大富多財。田宅種種。後以無常因緣。財物失盡。家人分散。唯一身在。先因有身以喪親失財緣故。愁憂苦惱。身自消疲。又兒胎縮小。便作是念。我胎中兒。若死爛。又作是念。諸富樂人。莫過沙門釋子。須往尼精舍。作比丘尼。既出家[A150]已。身歡樂故。腹漸漸大。諸尼駈出。謂犯婬人。答言我出家[A151]已。不作婬事。先時有身。乃至佛言。是尼不犯梵行。先白衣時有身。從今聽沙彌尼二歲學六法。可知身無身等。故疏云。二歲以練身六法以練神即其義也。
僧祇應學十八法者。今鈔中列不盡。列十二事竟。即云餘如彼說。案僧祇云。佛在舍衛國。有比丘尼。度十歲。十二歲童女。與受具足。女人軟弱。不堪苦事。威儀多不具足。不知奉事和上阿闍梨。不知入眾著衣持鉢之法。諸尼舉過白佛。佛言。從今[A152]已後。十八童女。欲於如來法中受具足者。應從僧乞二年學戒。此女應從僧乞法。作是言。阿梨耶僧聽。我某甲。十八歲童女。欲於如來法律中。受具足。今從僧乞二年學戒。願僧哀愍故。與我二年學戒(三說[A153]已)。尼僧應十眾具滿白四羯磨(文如律)。成就[A154]已。是名與學戒。二歲中。應隨順十八事。何等十八(文中一一列如鈔所引至下文云)。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後四波羅夷。若一一犯者。應更受學法。十三若十九僧伽婆尸沙[A155]已下。一切作突吉羅悔(鈔引至此)。若破五戒。何等為五。非時食。停食食。受金銀及錢。飲酒。若香華。隨其犯日足學滿。私云。此下五若破但足日數滿。前之。後四夷若犯壞其學法。應更受學法也。鈔云餘如彼說者。指此後五也。後四波羅夷者。謂八夷之中。後四夷也。前四是根本。非今學數。犯則滅擯。[A156]但學後四。犯則壞學法。從初更學也。言十三十九僧殘者。明祇中。尼有十九殘。四分但有十七殘也。上釋尼眾別行篇訖。
○諸部別行篇第三十
上來二十五篇。並是一家行事。雖復通採諸部。然以四分為宗。但為文缺不周。則取外部。皆約事義符會者。統括相成。若異途別據輕重互立者。前篇未述。故更習此一門。廣明異相。欲使陶汰心海。光益見聞。統序眾律諸部。曲陳異據。故曰別也。
博學為清貧者。立謂。博由廣也。若廣學問。則識文義通塞。便解會通。良以學寡之人。則見聞生礙。於文善識者。只由學富。古人云達者無違諍。既稱學富。故曰濟貧。
若四分缺於事法他部自有明文者。立謂。如持衣加藥狂顛足數等。四分乃缺持衣等事家之法故。須十誦明文是也。濟云。事與法各別。如四分不足數中。唯列二十八人。餘者不明。如狂顛等。既闕不明。是闕於事也。若持衣加法及解戒場羯磨。四分無文。是闕於法也。不乖二是者。立謂。取他部之文。來入宗者。不乖他部文是。亦不乖當部義。是彼此無非故言二是。
棄急就緩者。立謂。如僧祇受日事訖羯磨。十誦三十九夜是緩。四分約緣限定三法是急。今若捨此從彼。則成此義也。又如十誦作單白。白二白四得成是緣四楷約為急。又如伽論白衣為和上等是緩。捨有求無者。立謂。四分受戒。須和上現前是有。十誦有須現前得戒是無。不可捨此四分之有求十誦之無。又不可捨四分結淨地之法求十誦不結之文。指輕重之是非者。立謂。如僧祇四錢三角犯重。四分是輕。又如尼度賊如四分犯殘。僧祇犯蘭。今不可捨重就輕。指輕從重也。不可偏判其是不可言非也。又云是非者。如十誦和上不現前為是。四分為非也。又十誦借衣受戒為是。四分為非。此上之義須依本宗。不可指捨也。又一解云。指輕重之是非等者。謂教雖有輕重。不可是非。而見即師心取捨也。貽者也。鈔序具顯者。立謂。如四分判文有限。則事不可通行。是其文也。自意疑是。今判其持犯。還約其受體。體既四分而受。豈得異部明隨等。應指此文也。
若全未預法則隨入一部為依持者。立謂。欲受戒時當任隨一部師僧受也。即隨用何部羯磨而受。後隨行中依此部也。順文謹用行之者。立謂。既隨四分受戒。還須誦四分羯磨行事等也。
僧祇和上受戒十人之外者。立謂。羯磨時牒和上名入法。不得在十之數。以是所牒不入僧數故也。類同五人自恣者。立謂。前[1]後德。當被差時。不入僧數。差竟還得在數。還衣之時。得足數也。若唯通教上解者非者。立謂。若准律教大意用四僧懺捨墮其義非也。故言上解者非也。五人受懺始終無妨者。立謂。此更通上文也。謂依祇五人捨懺者好也。若准四分捨懺唯四人僧者。義有過也。豈有懺主單白自和。謂界中四人為他捨懺。懺主和僧之時。身外唯有三人。并[A157]已成四。今作單白。自通四內。豈非自和。故不可也。准祇五人無自和之過。故曰無妨也。故南山羯磨疏云。須世濫行。多以所為。通入四攝。此是商略。古人四僧捨懺也。又云。和僧受懺。非是自量。謂懺主和白。令僧量可。今身在數。即是量義不得也。
十誦無和上受戒者。立云。和上不現前為無。非謂全無也。及下多論言無亦得者。還約不現前也。黃門為和上者。立謂。本受時是難數也。白衣為和上者。立謂。是本來受戒不得人也。受既不得仍本作名。故曰白衣。非謂今時俗士也。觀今文意。正是長髮僧也。非出家人亦爾者。立謂。未剃髮。今時長髮僧也。亦云是賊詐比丘。名為非出家人也。若此人為[2]地受戒約能受人。不知十僧之中。又復不知故得也。
十誦男子作女人威儀如男子受得戒者。案十誦。憂波離問佛言。若男子作女人威儀。女人相女人服。作女形制。[A158]已如男子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眾僧得罪。又問若女人作男子威儀。男子服作男子形制[A159]已如女人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眾僧得罪。立云。實是男子。作尼威儀而來。云是僧欲受戒也。本犯戒人者。立謂。本是犯邊罪人受戒不得者。今不堪為和上也。本不和合人者。立謂。受時界內不和合。別眾非法羯磨不成。受戒不得。此人亦不堪為和上也。非出家人者。同前解釋。非是剃髮。正是今時白衣和上。謂身著俗服也。
四處展轉與欲者。案十誦云。憂波離問佛。頗有比丘四人界內。一時受具戒。得名受戒耶。答有若四處展轉與欲得。又問言頗有界內。一時四處。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謂四處展轉與欲得也。立云。一界內。四處受具。一處各有十人。總有四十人。有人持三處三十人欲。[3]住一處說。不犯別眾。如是遞互。展轉而說欲也。若一比丘一處坐足四處僧數者。案十誦云。憂波離問佛言。頗有一比丘。於四住處中間。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得。更問頗一足數比丘。足四住處。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連接四界。若坐若立得。一處一人作羯磨被四眾者。立謂。取木十字安四界中央羯磨人在中央坐秉也。八人十二人十五人十八人等者。立謂。八人者即四界也。一界各有二人。四界有八人。將四置四界中間。各對四界中人。作眾多人三語得成也。亦云約二界各有四人。一人人在中間。各成五人僧用此解當。前解不當。濟云。能所合論有八人也。約二界作之。一界有三人。欲作說戒。一界有四人。欲作自恣。各次一人。今將一人。置二界間。足三人處。成四得說戒足。四人處成五得自恣也。言十二人者。立謂。有四界之中。各有三人。將一人置四界間。足彼處成四。各成僧法事。濟云。約三界作一界有三人。欲說戒二界。各有四人。欲自恣。各以一人先三處。既有十一人。今足一人足十二人。足四人處成五。足三人處成四也。言十五人者。立謂。有五處相接各有三人亦用一人置中間。以足五處僧。得成眾法也。濟云。約四界作二界。有三人欲說戒。二界各有四人。欲自恣。四處各次一人四處。但先十四人竟。今一人足四處。成十五人也。言十八人者。立謂。分為二段。初九人為一段。謂在一界作受戒事。次有一段。有九人分為二。眾在三界中一界。各有三人總是九人。并彼界受戒處成十八人。四角四界。既有此四眾。各不滿數。未成法事。今將一人。安四界中間。得足九人處或數成十人也。又足三處三人。各成四人。故成說戒等法。濟云。約五界作。三界各三人成九人。欲作說戒事。二界各四人成八人。欲作自恣事。各欠一人。總有十七人竟。今一人足五處。各得成法。故合成十八人也。若欲作受戒事。則約三界作之。一界有九人。欲受戒。二界各四人欲自恣。各欠一人。今將一人足三處。則成十八人也。
僧祇加一中間羯磨者。立謂。彼宗若欲受日自恣等事。先作求聽羯磨。謂在單白白二之中間故曰也。謂初則作單白未了。即變為羯磨。初便云若僧時到僧忍聽。後云是事如是持(今又中自出如文)。又加白羯磨者。立云。如今僧常唱白欲立制浴僧說戒等事。亦名羯磨也。不問聽許不遮者。有人云謂上唱白之法。亦名羯磨。但中間無有僧忍聽。乃至誰諸長老忍等。故言不問僧聽與不聽。故云然也。又解但今時唱白表眾周知本非求僧聽與不聽縱僧不聽白竟即成也。餘三羯磨同四分者。謂單白。白二。白四。相同無異。故曰也。又云中間直白此二羯磨三人等通作者。立謂。中間即是求聽羯磨也。直白者。即是加白羯磨。謂唱白者。是名四二法。不須四人僧。但二人亦得。明了論如此說也。
僧祇不聽與欲人多坐僧少者。羯磨云。四分與十誦坐上人少說欲者。多開之。如斷詳中。取諸人欲。智者屏量等也。十誦中一界四受展轉與欲不同五分少現方成也。轉欲即失者。立謂。受他欲[A160]已。更轉付人。即不成持欲四分得轉付他也。
下篇隨輕重者。立明。其下篇雖輕重不同。皆無重犯(未詳)。初篇後犯吉羅。僧祇亦爾者。立謂。祇同十誦無有重犯義也。
便用中間別法者。有云應是用中間羯磨與四分不同。故云別法也。
同四分而兼夜者。私云。文中雖牒七夜入法。然亦不得第七夜經明相在外。此與四分同。但牒日夜為異耳。十誦一夏只得此二法。謂要九十日中半在界內也。
[1]利昌等者。礪云。即利車之別名也。案十誦云。佛在毗耶離城時。諸利昌為佛及僧。具種種餚饍。非時雲起。諸飲食。在於露地。被天雨等。諸利昌。語阿難言。我諸利昌。為佛及僧。設食在於露地。天雨我當云何。阿難言我[2]諸白佛。佛告阿難。於一房舍。應作淨地。白二羯磨結[A161]已。著飲食。其舍內煑飯羮。作餅等。諸外道嫉妬譏嫌言。是秀居士。舍內作飯食。有食厨庫藏。與白衣何異。諸比丘聞[A162]已白佛。佛言從今日。於僧房外。作飯食。既僧坊外作飯食烟火起。露地多人見來索飯食。比丘各各分。使僧食少。以是白佛。佛言從今不聽作淨地。若作犯吉羅。若先作者應捨。言簞者應師云。應作篅(視專反)。說文云。判竹為之以盛糓也。蒼頡篇作鬪(侍緣反)。員倉也。經文作簞(音單)。是竹器名。非此義也。一曰小筐。亦笥也。人便妄用云不須更結者。古人云。十誦既制不許結淨地。明不須結所有食具並皆望本主。即是檀越物淨畜之。故言妄用也。
以疑通是非者。立謂。若疑時則半是半非也。故疑同想結。結如殺人。前境是人即疑為人為非人。而殺等此名是也。若實非人替處。即起疑為人為非人。此名非故。言通是非也。四分破僧婬戒受戒不開知疑等者。且舉破僧四句。一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不疑說。二非法不疑破法疑說。三法疑破非法疑說。四法疑破法疑說。首疏判。前三犯逆。第四句不犯逆也。婬酒想疑。皆制心從境可知。言受戒者。為年未滿受具戒和上犯提。眾僧犯吉。其中有四句。一知。二謂。三疑。四不知。是四句中。不知滿。及謂不滿。則無犯。若知年未滿。疑未滿皆犯提。中交互作句如隨相中辨。此則不開疑。心疏家。問曰。和上疑心應輕。所以犯提。答前受戒有情可撿。何不安詳。細撿取實。然後受戒。今懷疑慢法。而與受具。令不得戒。惱他處深。故制與知同罪。
性惡罪上無疑想者。立謂。彼宗中性戒不開想疑。如實是女作男子黃門想觸同殘。若遮戒則開想疑。生地生艸作非生想疑得吉羅也。
僧差人永棄山水中也。
白毛臥具好者如前不好者如後者。謂好者。如上純黑憍奢耶。僧不得著。得作地敷。不好者。如六年不揲。不得作地敷。僧得者用也。
過足三返者。立謂。失三受三。則是過知足戒。名為過足。言三返者。即是過限忽切索衣價戒也。七日藥二用者。立謂。七日藥與諸比丘食。第八日藥與守園人。名為二用。勝云。彼論云。蘇等有二種用者。比丘有病欲服蘇得三日。或四日病差。應即捨而不捨。或七日不捨。成尼薩耆。應捨與僧比丘若有病。更欲服僧更捨。與比丘得蘇。須捨與白衣。白衣後捨與比丘。比丘方得服。比丘若無病。不復用。僧欲用。亦須先捨與白衣。白衣捨與僧僧方得。僧與比丘得服。故言二種用也。
不問受法不受法者。謂受調達五邪法也。若受五邪法。及不受五邪法。謂無遮。有一住處。一上座比丘犯僧殘。欲行懺。諸人言。上座行波利婆沙六夜。何況中下座。生不信心。諸比丘白佛。佛言若一心生念。從今更不作。即得清淨。二有住處一大德。多知識比丘犯殘。欲行懺。諸人言。此大德行如是事。何況餘人。生不信心乃至佛言同上。三有比丘犯殘。諸人令行懺。此人言我寧反戒是事白佛。佛言同上。四有比丘。病犯殘。令行懺。答云我不能行。以無力故。不能胡跪。乃至佛言同上。五有比丘犯殘。欲行懺。眾不滿二十人。欲至他處懺悔。道路遇賊死。諸比丘言。此比丘不清淨死。或墮惡道。是事白佛。佛言一心生念。如法懺悔。是人清淨死。不墮惡道。得生天上。六有比丘犯殘。眾不清淨。便至他處眾中懺悔。遇賊死。乃至同前第五段。佛言得生天上(云云)。下注云凡此有六種懺法。不可妄用。及有僥倖也。唐為自欺。罪亦不除。要須廣問明律匠者。方能斷決故(十誦律文如此明也)。上來三十篇不同。總釋一部鈔竟。
四分律鈔批卷第十四末(終)
No. 736-A
唐[A163]太極元年。夏五月十二日。於西京大莊嚴寺。略出義批。用臨機。不省虗庸。輙茲抄錄。或尋討經論。心緣自閱。或聽習之次。筆記見聞。或執[(尸-(厂-一)+〡)/(司-口)]請銷。或自生蹊逕。或復詳評羣學。隨遠兄為指南。並具撰[1]習。廣通遐代。自識螢光之竊助龍燭之輝。雖則優劣有殊。冀一渧之添。終歸于海者。神龍三載夏日。於天竺山門告啟蒙求。創漬一慮。雖情昏神拙。然敢不讓人。濫吹齊竽。情慙用。旦夕貪重睡書𨷂豐談。一且忘[券-刀+王]四方故許淘千本寺略復濆之。始五月初終六月。書故紀代[2]里之後悔也。
新宮山比丘良秀寫之
寶曆三壬申春四月穀旦
河內州交野郡星田邑新宮山愛染律院常住比丘瑞龍慧海識之
校注
[1030001] 會本疏卷下三之四 [1030002] 凡疑化 [1030003] 犯疑化 [1030004] 說疑无 [1031001] 無字疑衍 [1031002] 妄疑忘 [1032001] 本文無者字 [1032002] 者疑名 [1032003] 疊疑氈 [1032004] 持疑特 [1033001] 早疑是 [1033002] 戱疑虧 [1033003] 用疑由 [1033004] 縛疑纏 [1033005] 閻疑州 [1033006] 即等四字疑衍 [1033007] 日字疑剩 [1033008] 果疑間 [1034001] 本經無日字 [1034002] 覺下疑脫亦能開覺四字 [1034003] 復疑殺 [1034004] 之疑足 [1034005] 暗疑脂 [1035001] 案字疑剩 [1035002] 良字疑衍 [1035003] 母字疑衍 [1035004] 云疑公 [1035005] 意疑者 [1035006] 本經無噠字 [1035007] 西塔已下十八字應作細注 [1036001] 反疑及 [1036002] 抑字疑剩 [1036003] 殺疑然 [1037001] 中疑五 [1037002] 覺通學下同 [1037003] 使疑便 [1038001] 背疑皆 [1038002] 文疑交 [1038003] 會本疏下四之一 [1039001] 余疑歲 [1039002] 不疑故 [1039003] 唯疑准 [1039004] 文疑父 [1040001] 其疑某 [1040002] 諸鈔作聖 [1040003] 達疑沓 [1041001] 栖々本文作[□@□] [1041002] 法字疑剩 [1041003] 歎疑欲 [1041004] 過疑通 [1041005] 雖疑唯 [1042001] 波疑収 [1042002] 生疑立 [1042003] 後疑午時 [1042004] 心疑犯 [1043001] 彼疑被 [1043002] 遊疑毘 [1044001] 除疑去 [1044002] 同疑因 [1045001] 閉疑開 [1045002] 不疑可 [1045003] 會本疏卷下四之二 [1045004] 門疑問 [1046001] 無信疑有智 [1047001] 臣字不明 [1047002] 之疑行 [1049001] 內疑因 [1049002] 破疑起 [1051001] 常本文作長 [1051002] 如疑加 [1051003] 在一作世 [1052001] 也字疑剩 [1052002] 上疑土 [1052003] 體疑射 [1053001] 間下疑脫之果二字 [1053002A] 磨疑意 [1053002B] 局疑意 [1053003] 識下疑脫塵字 [1054001] 然疑勝 [1054002] 不疑石 [1054003] 聲疑擊 [1055001] 愛疑是 [1055002] 麁疑塵 [1056001] 會本疏卷下四之三 [1056002] 可疑何 [1056003] 以疑次 [1057001] 六疑大 [1057002] 計疑訃 [1057003] 下疑等 [1057004] 傳疑僧 [1058001] 長有疑有益 [1058002] 懷疑壞 [1058003] 懺疑識 [1058004] 物疑傷 [1059001] 懷疑壞 [1059002] 人疑內 [1059003] 令疑全 [1059004] 迷疑逆 [1059005] 以禮疑依次 [1059006] 說疑統 [1061001] 後疑五 [1061002] 地疑他 [1061003] 住疑往 [1062001] 利鈔作梨 [1062002] 諸疑請 [1063001] 習疑集 [1063002] 里疑皆【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2 冊 No. 736 四分律行事鈔批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