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分律鈔批目次
- 卷第一 卷第一本
- 六門分別
- 卷第二 卷第一末
- 六門分別之餘
- 釋十門義
- 標宗顯德篇第一
- 卷第三 卷第二本
- 重釋十門義(釋第六隨文判釋[A1]已下)
- 卷第四 卷第二末
- 重釋十門義之餘(第三對外宗教興意之餘)
- 卷第五 卷第三本
- 重釋十門義之餘(十門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第七[A2]已下)
- 標宗顯德篇第一(重釋)
- 卷第六 卷第三末
- 集僧通局篇第二
- 足數眾相篇第三
- 受欲是非篇第四
- 卷第七 卷第四本
- 通辨羯磨篇第五
- 結界方法篇第六
- 卷第八 卷第四末
- 結界方法篇之餘(若據律文亦不加字等[A3]已下)
- 僧網大綱篇第七
- 卷第九 卷第五本
- 受戒緣集篇第八
- 卷第十 卷第五末
- 師資相攝篇第九
- 說戒正儀篇第十
- 安居䇿修篇第十一
- 卷第十一 卷第六本
- 安居䇿修篇之餘(第三作法不同門中[A4]已下)
- 自恣宗要篇第十二(迦絺那衣法附出)
- 卷第十二 卷第六末
- 篇聚名報篇第十三
- 卷第十三 卷第七本
- 隨戒釋相篇第十四
- 卷第十四 卷第七末
- 隨戒釋相篇之餘(八隨心無作[A5]已下)
- 卷第十五 卷第八本
- 隨戒釋相篇之餘(盜戒第二之餘)
- 卷第十六 卷第八末
- 隨戒釋相篇之餘(十三僧殘篇第六[A6]已下)
- 卷第十七 卷第九本
- 隨戒釋相篇之餘(第三篇三十捨墮第三戒[A7]已下)
- 卷第十八 卷第九末
- 隨戒釋相篇之餘(九十單提初[A8]已下)
- 卷第十九 卷第十本
- 隨戒釋相篇之餘(九十單提中第三十三[A9]已下)
- 卷第二十 卷第十末
- 隨戒釋相篇之餘(九十單提中第四十五[A10]已下)
- 卷第二十一 卷第十一本
- 持犯方軌篇第十五
- 卷第二十二 卷第十一末
- 持犯方軌篇之餘(七雜料簡[A11]已下)
- 卷第二十三 卷第十二本
- 懺六聚法篇第十六
- 卷第二十四 卷第十二末
- 二衣總別篇第十七
- 卷第二十五 卷第十三本
- 四藥受淨法篇第十八 鉢器制聽篇第十九
- 卷第二十六 卷第十三末
- 對施興治法篇第二十 頭陀行儀篇第二十一
- 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訃請設則篇第二十三
- 卷第二十七 卷第十四本
- 導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
- 瞻病送終篇第二十六 諸雜要行篇第二十七
- 卷第二十八 卷第十四末
- 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 尼眾別行篇第二十九
- 諸部別行篇第三十 䟦
四分律鈔批目次(終)
四分律鈔講前加行方便卷第一
[1]原夫。至理凝粹。超然言象之先。妙道冲微。悠哉視聽之表。曇華耀色藻。慧日以流光。貝葉騰文獵。祥風而散彩。靈源杳杳。標指月而尋玄。實際空空。假筌蹄而致遠。鷲山真軌。隨性欲而宣慈。象扇彛章。順機緣而授法。始自鹿苑。啟四諦之微言。終于鶴林。演三伊之秘藏。毗尼標律行之首。泥洹辨常樂之宗。於是導七眾而轉法輪。截四流而宣戒品。遂得五篇垂範。七聚分宗。流福祐於四生。廣紹隆於萬載。昇淨天之妙足。越險道之神車者。豈非尸羅之力哉。自化掩雙林。韜光千㲲。雖凝神實際。而妙旨可詮。是以摩訶迦葉紐其玄綱。優波毱多秉其茂緒。道味純一。人無異見。洎乎夢源中濁。教水邊清。條分七葉之藂。華散五師之部。然則上座大眾。創分結集之場。五部十八。流宗百載之後。自爾眾峰互舉。各競先驅。法勝法尚之殊途。西山北山之異執。斯亦金柯㭊檊。玉嶺分峯。輕重之相雖乖。持犯之儀靡隔。蓋由情見有限。受悟無輪。各擅[A12]己宗。自題聲教。然則曇無勝藏。朗日月而彌高。無作標宗。浩溟波而罕測。遂得㲲歸中夏。法水東流。金相乘機。玉門揚化。邪翻信立。正道彌新。白馬肇建於洛陽。赤烏聿興於江左。曇摩創軌。始闡毗尼。十誦之本[A13]已傳。四分之宗猶隱。爰有佛陀耶舍。秦言覺明。方傳四分之宗。斯文盛茲東土。今言四分律者。顯宗目也。蓋是法尚先師傳稟之教矣。四分乃五部之殊稱。律是三藏之別名。帶數標名。故云四分。從法作稱。目之為律。遊辭削略。故曰刪繁。詳集本文。名為補闕。對務秉宗。故言行事。決擇要義。復稱為鈔。序者由也。顯宗由致發起之端。稱之為序。又云。陳教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故曰序也。故云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
將釋鈔文。略開六門。一教起所因。二結集所由。三分部時節。四律本翻譯時代不同。五釋詮宗各異并辨題目。六判文解釋。
初教起所因者。就中分三。初通明制教意。二明制廣補略意。三明制廣利益意。今初門通明制教意者。斯乃大聖降臨。創開化本。將欲拔濟諸有。同登彼岸。然煩惱難淨。得道無由。故大聖設三學行。攝濟群生。最初先制戒學者。戒為萬善初基佛法之壽命。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三乘學人。必由斯迹。故律云。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又戒本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又多論云。為開泥洹門故制戒也。又毗尼有四義。餘經所無。一戒是佛法平地。萬善由之生長。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眾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門。四是佛法瓔珞。能莊嚴佛法。二明制廣補略意者。佛初成道。十二年前。唯說一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戒經云。於十二年中。為無事僧說是戒經。從是[A14]已後。廣分別說。即其義也。即律中云。佛成道[A15]已。與諸比丘。遊行蘇羅婆國。漸漸遊行。至毗蘭若。受婆羅門請安居一夏。唯食馬麥。爾時舍利弗。於閑靜處。作是念言。過去六佛。何佛法得久住。何佛法不久住。即時問佛。佛言。毗婆尸式棄拘留孫迦葉佛。此四佛法得久住。餘二佛法不久住。所以爾者。此二世尊。[A16]但說略教。不說廣教。故佛法不久住。餘之四佛為諸弟子制廣教故。法得久住。舍利弗因請。願同四佛制廣之益。令法久住。佛言且止。我自知時。為我弟子未有名聞故。未得利養故。未生有漏故。未制戒也。後十二年後。因須提那子最初壞略。制廣補之。三明制廣之益者。且據律文。佛制一一戒。皆招生十利功德。一攝取於僧者。謂下座持戒。則為如法之眾。攝在眾中。二令僧歡喜者。謂若中座持戒。有所施為。悅可眾心也。三令僧安樂者。謂若上座持戒。則光飾眾僧。能蔭益徒眾也。四未信者令信。謂戒德內充。外生物善。發人信敬。堪為師範。𠗦之以度世。是以未出家者。信樂出家。從其出家。五[A17]已信者令增長。既度弟子。復能教授。令其護持增進心行也。六難調順者令調順。謂徒眾之中。有違教犯禁不順威儀。則能如此治罸摧伏令改也。七慚愧者得安樂者。謂徒眾之中若有道心人。失意犯罪。常懷媿懼。改往修來。求乞洗過。復能救拔。作歸依處也。八斷現在有漏者。[A18]已生之惡既除。身心清淨。現應布薩。行無缺漏也九斷未來有漏者。未生之惡永不起也。十令正法久住者。持戒之人自行清淨。復能令他持戒。匡益時眾。化化相承。千載不墜也。上來三段不同。總是初門教起所由也。
第二結集所由者。付法藏傳云。佛告迦葉。汝今當知。我於無量阿僧祗劫。為眾生故。懃修苦行。一心專求無上勝法。如我昔願。今[A19]已滿足。今將涅槃。以此深法。用囑累汝。汝當於後。敬順我意。廣宣流布。令不斷絕。迦葉答言。善哉受教。奉持正法。後時如來。常與迦葉對坐說法。時諸天人謂言。世尊師於迦葉。於是迦葉。即辭如來。往耆闍崛山賓鉢羅窟。經行禪思。宣揚妙法。度諸眾生。四分五百結集。佛於拘尸那城入般涅槃。千㲲纏身。金銀銅鐵四棺盛之。滿盛香油。積眾香薪。持火然之。天即滅火。時阿那律得天眼故。語諸人言。諸天滅火者。為待迦葉到耳。于時迦葉在波婆國。至世尊般涅槃時。放勝光明。大地震動。便作是念。將非如來欲入涅槃現斯相耶。即入三昧。以天眼觀。即見如來於凞連河邊全身捨壽。作是觀[A20]已。慘然不悅。如來涅槃。何期駛哉。世間眼滅。不善增長。即與徒眾。向拘尸城。於路作念。我當得見未燒佛舍利不耶。諸天知迦葉心作如是念。是故滅火。迦葉前行逢一梵志。右手執持曼陀羅華在道而行。迦葉遙見。問言。汝從何來。答從拘尸城來。復更問言。識我師不。答言我識。入般涅槃。[A21]已經七日。一切天人。大設供養。我從彼處得此華來。迦葉與五百弟子。聞是說[A22]已。皆大悲惱。中有未離欲比丘。聞世尊[A23]已入涅槃。舉身投地。譬如斫樹根斷樹倒。諸比丘亦爾。號哭哽咽。淚下如雨。咸言善逝涅槃。何乃大早。或有踠轉在地。猶如圓木。爾時有䟦難陀釋子在於眾。語諸人言。長老且止。莫大憂愁。我等於彼摩訶羅邊。便得解脫。彼在世時。數教我等。是應是不應。當作是不[1]當作是。我等今者便得自[2]住。欲作便作。欲不作便不作。時大迦葉聞之不悅。告諸比丘。且起疾捉衣鉢。及世尊舍利未燒。我當得見。且速前進。於是迦葉。與五百比丘。往拘尸城。至雙樹間。繞棺三匝。稽首作禮。而說偈言([3]〔往〕付法藏傳)。
爾時世尊。於金棺內千張㲲中。出金色足。光明照曜。猶如盛日。棺㲲無虧。而足顯現。於時迦葉。偏袒右肩。接足作禮。重說偈言。
說是偈[A26]已。告比丘[8]闍維世尊舍利。非我等事。何以故。國王長者。求最勝福。自當供養。我等宜當結集法眼。無令法炬速疾磨滅。為未來世。當作照明。紹三寶種。使不斷絕。五百結集云。迦葉未到。燒火不然。迦葉前至如來棺所。棺即自開。世尊現足。時大迦葉。見世尊足下輪相垢汙。即問阿難。世尊顏容端正。身作金色。誰汙足下輪相。阿難答言。女人心耎。前禮佛時。泣淚墮上。手捉汙世尊足。迦葉聞之不悅。於時迦葉禮世尊足。時諸四眾。亦禮佛足。時世尊足。還內棺中。隱不復現。迦葉哀歎。遶棺七匝。其火不燒而自燃也。十誦律云。舉佛舍利入拘尸城。八國[9]諸王集兵圍繞奪取。時姓烟婆羅門。語諸王言。如來大慈。何有鬥戰諍佛舍利。因分八分與八國王。即為八塔。四分律云。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我先在道行時。間䟦難陀語諸比丘。作如是言。長老且止等。廣說如前。我今可共論法毗尼。勿令外道以致餘言譏嫌。沙門瞿曇法律若烟。世尊在時。皆共學戒。而今滅後無學戒者。諸長老。今可科差[10]若比丘多聞智慧是羅漢者時即差得四百九十九人。皆是羅漢。多聞智慧者。次差阿難。亦在數中。迦葉不許。以阿難在學地。猶有愛恚怖癡。不應令在數。諸比丘復言。阿難是供養佛人。常隨佛行。親從世尊。受所教法。彼必處處疑問世尊。今宜在數。又云佛涅槃後。諸大羅漢。皆欲入滅。迦葉即往忉利天上。以打揵槌。而告之言。諸大德。且莫取滅。應報佛恩。大德乘佛聖教。皆得解脫。今應結集聖教。以示後人。令法不墜。是報佛恩。我是上座。違上座命。佛制吉羅。諸阿羅漢。順佛語故。不違上座所命。於是方集得四百九十九人。善達三藏。具二解脫。二解脫者。慧解脫心解脫也。若准智論。則云千人欠一。次取阿難。即共量議。我等當於何處集法毗尼。多饒飲食。臥具無乏。皆言唯王舍城。房舍飲食。臥具眾多。宜可共往論法毗尼。迦葉作白。白[A27]已俱往。時阿難在道行。心念言。譬如新生犢子。猶故飲乳。與五百大牛共行。今我亦爾。猶是學人。所作未辦。而與五百羅漢共行。時毗舍離國有䟦闍子比丘。有大神力。觀知阿難猶是有欲。令其生厭離心。即說偈言。
時阿難聞此偈[A28]已。獨處精進。心不放逸。寂然無亂。是阿難未曾有法。夜多經行。明欲出時。身疲極。即時小坐。方欲亞臥。頭未至枕。於其中間。心得無漏解脫。得羅漢已。即說偈言。
既證無學果。夜中逕迦葉所。值迦葉閇房。迦葉語言。汝若[A30]已證無學。入來相見。即從戶鑰入見迦葉。時諸羅漢。從毗舍離往王舍城。迦葉問言。先結集何藏。即共和白。先結集毗尼藏。毗尼藏者。佛法壽命也。即取憂波離。迦葉作白差之。一夏之中。八十度誦出大毗尼藏。上來總明第二結集所由門竟。
第三分部時節者。就中分二。初明五師傳授。二明分部所由。今先明五師傳授者。謂如來化緣將畢。眾生感盡。將入滅時。法付迦葉。於涅槃經云。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悉[A31]已付屬摩訶迦葉。是故迦葉。於佛滅後。次宣正法。廣利眾生。闍王見之自投象下。請言。尊者涅槃可報我等。時大迦葉所化事畢。重自思惟。我極年邁。身為老困。臰爛之體。甚可猒患。涅槃時到。即便思惟。遍禮如來舍利之塔。禮敬畢[A32]已。還王舍城。阿難恒逐。未曾捨離。恐入涅槃或不覩見。於後迦葉語阿難言。汝獨入城。我亦當往。因此獨入王舍大城。到闍王宮門告守門者。為我白王。門人答言。王今正睡眠。不敢驚覺。語言。王若覺者可宣我意。阿闍世王夢屋梁折。即便驚悟。門人具宣。王即尋逐尊者。[A33]已往雞足山入於圓寂。故婆沙一百三十五云。大迦葉波入王舍城。最後乞食。食[A34]已未久。登[A35]雞足山。山有三峰。如仰鷄足。尊者入中。結跏趺坐。作誠言曰。願我此身。并及衣鉢。久住不壞。乃至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歲。付法藏傳云。九十六億。慈氏如來出世之時。施作佛事。發此願[A36]已。尋般涅槃。時彼三峰。合成為一。掩蔽尊者。儼然而住(云云)。又付法藏傳云。迦葉至鷄足山。跏趺坐[A37]已。作是願言。今我此身。著佛所與糞掃之衣。自持[A38]己鉢。乃至彌勒。令不朽壞。使彼弟子皆見我身。又念闍王若不見我。沸血必當從面流出。命不全濟。若使闍王與阿難來者。山當為開。令其得入。若還去者。復當還合。即便捨命。大地震動。帝釋諸天。雨華燒香。供養舍利。悲感號哭。共相裁抑。還歸天上。阿闍世王於睡[1]眠中。夢屋梁折。尋便驚覺。心生遑怖。門人白王。摩訶迦葉欲入涅槃。來與王別。正值眠息。令我致意。王聞悶絕。舉聲大哭。涕淚交流。我何薄祐。諸聖涅槃。不一覩見。即詣竹園禮阿難足。即將阿難向鷄足山。王既[2]致[A39]已。山自然開。迦葉在中。全身不散。曼陀羅華。以覆其上。王時發聲號哭。舉身投地。積諸香木。將欲荼維。阿難止言。迦葉以定住身。待於彌勒。不可得燒。彌勒出時。當將徒眾九十六億。至此山上。見於迦葉。時彌勒眾。皆作是念。釋迦如來弟子。身形卑陋若此。彼佛亦當與斯無異。於是迦葉踴身虗空。作十八變。變為大身。充滿法界。時彌勒佛。即就迦葉取僧伽梨。是時大眾。見其神力。除憍慢心。成阿羅漢。王供養[A40]已。還歸本國。時鷄足山還合如初。問迦葉有三。謂童子迦葉。摩訶迦葉。十力迦葉。未知世尊付法。是何迦葉。答准大悲經。彌勒歎言。住勝頭陀。少欲知足。即童子迦葉。以此自誓受戒。或曰金色。或曰無欲常行頭陀。故知是也。若爾既是童子迦葉。何故經言摩訶迦葉。答此非是兄弟三人中大者。[A41]但以能行頭陀。少欲知定。常行大法。故言大也。[A42]但迦葉將欲涅槃。以最勝法。付屬阿難。作如是言。長老當知。昔婆伽婆。以法付我。今我老朽。將欲涅槃。世間勝眼。今當相付。汝可精勤守護斯法。阿難受教。秉宗被時。阿闍世王。請阿難曰。如來迦葉。入般涅槃。自我多殃。悉不覩見。尊若滅度。唯願垂告。阿難曰善。阿難後時至竹林中。聞有比丘誦法句偈。
阿難聞[A43]已。便語比丘。此非佛語。不可修行。汝今當聽我演佛偈。
爾時比丘。向其師說。師告之言。阿難老朽。智慈衰劣。言多錯謬。不可信矣。汝今但當如前而誦。阿難後聞。猶誦前偈。即問其意。答言尊者。吾師告我。阿難老朽。言多虗妄。[A44]但依前誦。阿難思惟。彼輕我言。或受餘教。即入三昧。推求勝德。不見有人能迴彼意。便作是言。世間眾苦。甚難久居。我於今日。宜入涅槃。復作是念。阿闍世王。與我有要。我應之語。即詣王宮。告守門者。為我白王。門人答曰。王今睡眠。若設覺悟。罪我不少。阿難語言。王若覺者。可宣我意。阿[1]闍王夢蓋莖折(表失蔭覆)。即便驚悟。門人具宣。王聞悶絕。良久乃蘇。園神白王。阿難今[A45]已向毗舍離。即嚴四兵。往恒河側。阿難乘船在河中流。於時大地。六種震動。時雪山中。有五百仙。見斯相[A46]已飛空往詣。求哀出家。即化恒河。變成金地。為諸仙人如應說法。鬚髮自落。成阿羅漢。咸悉俱時入般涅槃。阿難昇空。作十八變。入風奮迅三昧。分身為四。一分向忉利天與釋提桓因。一分與大海娑伽羅龍王。一分與彼毗舍離子。一分授與阿闍世王。如是四處各起寶塔。有人云。阿難在河中流入涅槃者。為護闍王及毗舍離意也。所以不進不退耳。心疏云。乃至第三師末田提。第四商那和修。並是阿難親承諮奉。阿難將滅。以法通付二人。田提化在罽賓。和修盛行中國。是則同時分地而王也。第五大師者。名憂波毱多。佛在世將。彼為尼乾。名曰薩遮。高才利智。論義絕倫。深生憍慢。擅聲天下。銅鍱纏腹。首戴火瓫。謂智盈滿。以鍱自纏。世間昏闇。無所覩見。欲以光明照其盲冥。來至佛所。欲捔言辨。白言瞿曇。我欲出家。智慧若與舍利弗等。心則甘樂。設不及者。吾當還家。佛言。假使汝積百千萬身。欲望得及舍利弗者。終無是處。其人聞[A47]已。辭佛而退。其去未久。佛告眾言。我滅度後。滿一百年。此人爾時得羅漢道。廣化眾生。[2]令得解脫。不可稱數。商那和修。觀其出代。往詣其父。令與出家。語其父言。佛記此人。於百年後。大作佛事。饒益眾生。父即將付商那和修。還至僧坊。度令出家。與受具戒。羯磨亦訖。即得羅漢。三明八解。巧於言辭。所演無盡。心自念曰。我於今日。[A48]已覩法身。未見如來相好之體。思惟是[A49]已。深生哀戀。爾時有一老尼。年百二十。曾見如來。憂波毱多。知彼見佛。欲至其所。尋遣使者。告比丘尼。尊者毱多欲來相見。時比丘尼。即以一鉢盛滿中油。置房扉後。毱多到其所止。當入房時。棄油數渧。共相慰問。然後就坐。問言大姉。世尊在時。諸比丘輩。威儀進止。其事云何。比丘尼言。昔佛在世。六群比丘。最為麤暴。雖入此房。未曾遺我一渧之油。大德今者智慧高勝。世人號為無相好佛。然入吾房。棄油數渧。以是觀之。佛在時人。定為奇玅。毱多聞是語[A50]已。甚自悔責。極懷慚愧。比丘尼言。大德不應自生耻恨。如佛言曰。我滅度後。初日眾生。勝二日者。三日之人益復卑劣。如是展轉。福德衰耗。愚痴闇鈍。善法羸損。況今大德。去佛百年。雖復為作非威儀事。正得[3]其何足為恠。毱多後於異時。集眾說法。[4]施戒論生天之論。呵欲不淨。出離為善。魔王愁怖。恐境界空。便來[5]壞眾意。於說法時。雨金雨寶。雨華瓔珞。化作白象。七寶莊嚴。現為女人。端正奇特。舉會觀視。無聽法心。於三日中。演深法味。乃至無有一人得於道者。毱多入定。觀其所由。魔復以真珠華瓔。著[6]其頂。尊者知是魔作。便以三屍。謂虵狗人。化為華鬘。感魔令至。而謂之曰。汝與我鬘。深感厚施。今還以此用相酬贈。魔大歡喜。舒頸受之。受[A51]已見屍。虫疽欲出。臭爛難近。盡其神力。去之不脫。踴身虗空。向諸天眾。求脫不得。復詣梵王。求脫死屍。梵王答言。十力弟子所作神力。吾如之何。假使劫燒。旋藍猛風。不能得脫。如因地倒還扶地起。汝若皈依憂波毱多。容可得脫。魔即受梵王教。往尊者所。五體投地。白言大德。佛初成道。坐樹王下。我率官屬而往惱亂。不可稱數。未一惡言而見輕毀。汝阿羅漢。少慈忍力。於天人前。而見陵毀。尊者答言。汝以聲聞。比校如來。欲以芥子等須彌山。螢燭之光。齊暉日月。牛跡之水。同大海量。如來大悲。不相加報。今我狹劣。少悲忍心。故相毀辱。汝於正法。更莫嬈害。當為汝解。汝昔曾覩如來色身。宜為我現。魔王言。我現佛身。勿為吾禮。魔王入林。變形如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照耀。儀相安祥。化為比丘。前後圍繞。若鵝王趍從林而出。毱多見[A52]已便說偈言。
說是偈[A53]已。一心瞻仰。目不暫捨。內懷踊躍。又說偈贊曰。
說是偈[A54]已。不覺為禮。魔王驚怖。即復本形。問言何故如此。答言波旬。我知世尊久[A55]已滅度。見此形貌。歡喜內發。是故禮耳。城中男女。百千萬人。聞於尊者摧伏惡魔。皆共雲集。聽其說法。百千萬人。悟於初果。萬八千人。得阿羅漢。從是[A56]已後。所化無量。時阿育王。於三寶所。得不壞信。每與尊者。歷觀勝迹。處處化度無量眾生。皆得羅漢。其得道者。一人一籌。籌長四寸。滿一石室。室高六丈。縱廣亦爾。於是名稱滿閻浮提。世皆號為無相好佛。化緣[A57]已訖。將欲涅槃。即告大眾。却後七日我當滅度。爾時即集十萬羅漢。及諸學人淨持戒者。不可稱數。即現十八變。使諸四眾生大信心。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室中籌。而用耶[1]維。十萬羅漢亦入涅槃。譬如大象既去象子亦隨也(云云)。此上五師躡跡傳化。是故號為異世五師。上來明五師傳授門竟。
二明分部所由者。就中分二。先明五部不同。後依宗輪論。廣明二十部離分由緒。先明五部者。然諸經論互說不同。今略出二三。以知途路。案遺教三昧經。五部僧分別服飾品云。佛在世時。有比丘羅旬。每行分衛。輙空而還。佛知宿行。欲現殃福并正明戒。佛使眾僧分為五部。著五色衣。令其日隨一部乞食。於是隨其戒儀。至於度世。後號稱各各奉其所著服色。薩婆多部者。博通敏達。智道法化。應著絳袈裟。曇無德部者。奉執重戒。斷當法律。應著皂色袈裟。迦葉遺部者。精懃勇決。救護眾生。應著木蘭袈裟。彌沙塞部者。禪思入微。究暢幽旨。應著青色袈[A58]裟。摩訶僧祇部者。懃學眾經。敷演義理。應著黃色袈娑。佛因羅旬乞食不得。使諸比丘知有報應。遂分五部。使[2]曰隨一一部部求食。即皆不得。乃至五部隨者並然。佛令羅旬寺內灑掃。餘人請食。於一日中不作其事。舍利弗為其請食在道。遂翻鉢中食。盡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須久住。遂以飡沙飲水而入涅槃。私云此雖僧分五服。學戒猶同。定無乖諍。所以知者。案闍王十夢經云。夢見白㲲。從天飛下。至地分為五段。王時憂惱。來問世尊。佛言非王之事。是我法中。我滅度之後。諸弟子眾。分我毗尼以為五部。既言滅後。故現不分。謂佛在時。但有懸記。而未分為五段也。且依眾經列五部名。遺教三昧經五部者。一薩婆多部(著絳色衣)。二曇無德部(著皂色衣)。三迦葉遺部(著木蘭衣)。四彌沙塞部(著青色衣)。五摩訶僧祇部(著黃色衣)。舍利弗問經五部者。一摩訶僧祇部(着黃色衣)。二曇無屈多迦部(著赤色衣)。三薩婆多部(着皂色衣)。四迦葉遺部(著木蘭衣)。五彌沙塞部(著青色衣)。大集經五部者。一曇摩毱多部。二薩婆帝婆部。三迦葉毗部。四彌沙塞部。五婆蹉富羅部。六摩訶僧祇部。問此經[A59]已列六部名。何因言五部。古來多釋。今且一解。僧祇既能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明知不別執宗。是故據宗。但唯言五部。上來略釋五部名義竟。
次明二十部義。并列其名。案宗輪論云。佛般涅槃後。百有餘年。摩訶陀國俱蘇摩城王。名曰無憂王。統攝瞻部。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論云。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二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復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復大眾部中出一部。名說假部。次復大眾部中出三部。一制多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A60]已上大眾部分破義竟)。次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如諍事分為兩。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即上座部異名也)。次復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復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賢胄部。三正量部。四蜜林山部。次復從一切有部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復從化地部出一部。名法藏部。次復從說一切有部出一部。名飲光部。次復至第四百年初。從[1]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如是從上座部。離分成十一部。上來五部二十部中。今四分律。當三昧經曇無德部。[2]舍利弗問經曇無屈多迦部。大集經曇摩毱多部。又二十部法藏部。上總明第三分部時節竟。
第四律本翻譯時代不同者。前雖戒法相傳。律本未至。或單羯磨。或別翻戒心。且被時機。未遑繁廣。後來三藏。方譯律文。西國五部。流暉此方。唯感四部。此中十誦律者六十一卷。天竺僧弗若多羅。秦言功德華。以秦弘始六年誦出本文。羅什法師為譯之。如記之第二。四分律者六十卷。晉國沙門支法領。西越流沙。遠期天竺。路逕于闐。遇曇無德部罽賓沙門大乘律師佛陀耶舍。秦言覺明。至長安。以弘始十二年誦出律藏。時集持律沙門三百餘人。於長安中寺譯出。凉州沙門竺佛念譯其梵語。秦國僧道雲道含等筆授。與長含同譯。其人樂廣。故文詞頗富。故肇公云。請大乘律師於石羊寺。新出律藏。本末精悉。若覩初制。僧祇律者四十卷。有平陽沙門釋法顯。遠遊天竺。於摩竭國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具寫本文。賷還晉地。以晉安帝義熈十二年十一月。於陽都道場寺。就迦維羅國僧佛陀䟦陀羅晉言覺賢翻出。五分律者三十卷。梵本亦法顯持來。有罽賓三藏佛陀什。宋言覺壽。以宋景平元年。於揚州龍光寺譯。沙門釋智勝為譯。以上翻譯時代不同竟。
第五約藏教明分齊。並釋立宗題目者。今茲律典。三藏之中。乃是攝第二毗尼藏。差別名自律藏東流。諸師立宗旨者不少。敘教體者多家。統而言之。略有九家。為頌曰。
立破此諸宗旨義。廣如記之。然今南山律師。用三輪為宗。謂世尊一化。不越三輪。今由蒙俗愚識。未曉正邪。雖為闡揚。事如聾瞽。故須顯現奇異。驚駭耳目。令其伏信是聖人。故須神通輪。為無信也。二者物既生信。身雖伏從。若不示以法言。智開無路。故次第二有說法輪。為無解也。然信解乃明。煩惑猶結。非可口說謂得淨除。義須依行尅證在[A61]己。故須有憶念輪。今此戒學後輪收。何以知之。經中所敘。前必現奇令[3]現。信後說法。戒則不爾。約過則制。無待放光等六事。隨相持犯。即事易明。故曰三輪為宗。若偏論此鈔宗旨。以法體行相四法為宗。次釋題目者。四分律者。盖是法尚先師傳稟之教也。此教之目。名義有殊。何者。如四分。即離中之別稱。律則總內之通名。非別無以顯總。故先標四分之目。非總無以顯別。故後顯律之名。言離中別稱者。四分是五部之內。一部之別名也。若論能秉彰名。應言曇無德。此云法尚。又云法護。亦云法鏡。今就所乘題目。故云四分。據本文分者。比丘戒本為初分。尼律下至受說二法為第二分。從安居法下至法犍度為第三分。房舍法下有二犍度。并大小持戒犍度。及條部律。五百七百兩結集。及諸增。[4]一等文。訖此律部為第四分。故曰四分也。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律不定。故律訓法也。刪繁補闕者。上明四分律者。是其部之名。從刪字下[A62]已下。是今撰者意。釋云削彼繁詞名曰刪繁。增其遺漏名曰補闕(刪所姧反)。刪由定也。行事者。此鈔意在行事。非無生觀門。故曰行事(云云)。鈔者直取要文。言不次敘。不事義章。故曰鈔。則鐵劣義也。序者述也。由也。致也。謂述此鈔由致也。作者非無標名顯別者。初作此鈔。未題道宣之名。其相州礪律師。後見此鈔。因寫一本。恒看之。謂言。此鈔是首律師之所作也。後知宣律師所作。即標名顯別。故曰作者非無等也。京兆者。天子所居之處也。即都城也。崇義寺者。宣初在作鈔寺也。沙門者。息心達本原。號為沙門。釋者舉其種姓。道宣者標其別名。撰述者。顯其所作文言。故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作者非無標名顯別)。
第六隨文判釋者。就中分四。第一釋序。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第三釋十門。第四廣釋三十篇之義。於第一釋序中。又分為三段。第一從初戒德難思下至群籍息唱來。明其三學相形。優劣不等義。第二從大師在世下至同異區別來。明其師資傳法。興替所由義。第三從自非統教意之廢興下。明其除疑決滯撰結今文。謂正序此鈔之意義也。於此三段之中更分為二。從初至遺風無替來明其是。二從逮于像季下則明其非。兩段不同。今即是初。
夫戒德者。夫是發語之端也。戒德者。諸經論嘆戒文多。戒為萬善之因基。當三乘之標首。趣菩提之正道。越生死之良規。是佛法壽命。則行人之方軌。故曰戒德也。言難思者。有其二義。一體難思。二相難思。言體難思者。無作戒體。非色非心。萬善初基。三乘正因。故曰體難思。言相難思者。從體起行。行則假相而詮。相周法界。亘塵沙境。一一境上發諸律儀。彌亘既寬。故曰相難思。冠超眾像者。此正嘆戒尊高。借喻首飾。冠是人首嚴也。衣服等諸相。人身上餝具。如冠居衣服等眾像最上。今此戒居定慧等萬善上首。故喻以冠。眾像者是定慧等萬善也。戒能生定慧。定慧所依故。德超二學。故曰冠超眾像。為五乘軌導者。為訓作也。三乘并人天為五乘。軌者則也。正訓轍也。導者引也。今此明戒正是五乘之本。能持則出離三途。得人天乘三乘之果。故曰爾。寔三寶舟航者。寔由實也。止也。是也。亦取其是義。明戒能運載行人。度生死大海。至三乘聖位。喻之如船。舟是船之總名。航是舟之別稱。此正明眾生沉淪於欲海。取濟無由。佛示以三寶。令其歸仰。乘戒舟而逈濟截愛海之溶流。故曰也。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者。謂若能依此律教。建立修行。定慧方從此生也。戒則居先。功高定慧。故曰莫等。所以遺教經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也。推功歸本。故言莫等也。住持佛法羣籍息唱者。住持佛法。非戒不能。故文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也。群籍者餘二藏也。
上來三學相形優劣不等義竟。自此[A63]已下偏約毗尼藏。嘆戒功能也。自大師在世偏弘斯典者。佛說經教。不簡時處人說。今此律教則不爾。局佛自說。要在僧中。唯被內眾。故能闢不諱之門。示祕密之深術。故廣張教網。大樹厥儀。示輕重之兩儀。明止作之二行。簡時簡處。不對俗陳。故曰偏弘。爰及四依遺風無替者。爰由及也。於也。上既佛在皆自弘宣。今明滅後。四依出世。亦弘宣於法。而不替也。四依者。汎論三別。謂人法行也。行四依者。即常乞食。樹下坐。糞掃衣。腐爛藥。法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人四依者。約大小乘合論。若大乘四依。如涅槃中。八大人覺為初依。斯須二果為第二。那含為第三。羅漢為第四。就小乘明者。初七方便人為第一。餘三同前大乘所列名也。遺者與也。謂佛既滅後。留此教法。遺比丘也。替者改也。滅也。去也。止也。待也。明此教法此時無廢復無改變也。風者佛之教也。風有靡草之能。教有除非之用。故曰遺風無替也。
上明佛在及滅後住持之德。從此[A64]已下明其失也。逮于像季者。逮由及也。像者似也。季者末也。正法能真。像但相似。故言像法。此明去聖日遙。教有陵遲之損失。像季者。尼若能行八敬者。今屬像法家之末。故曰像季。若尼不行八敬。此季則屬末法之限。故此季字有二意解。時轉澆訛者。立云。澆訓薄也。訛者如物無棱角。非方非圓曰訛也。又云訛濫也。轉者謂是變動也。爭鋒唇舌等者。鋒者器刃之端。銳利之義也。濟云。今評論佛法者。皆以勝負之心。互[1]立是非。以舌相害。故曰爭鋒唇舌之間。雖口說空。行猶在有中。不能依教修行。但以寄在唇舌也。故古師云。言在飛龍前。行在跛鼈後是也。鼓論不形之事者。鼓是動也。此明動即論不現之事。鼓動唇舌。高談遠理。云罪福無主。色空雙泯。以其真如理相既深。非可見聞。故曰不形。形由現也。又云虗說至理。事同鼓聲。撿其業行。心未證知。內全無實。但以假說不形無名相之理。如鼓之聲內空無實。故曰也。
所以震嶺傳教九代聞之等者。此下明教流東土傳持損益。震者震旦也。嶺者葱嶺山也。此山[A65]已東名震旦國。所以名[1]震。以日初出曜於東隅。故曰震旦。傳教至此。故曰震嶺傳教。九代聞之者。從漢明帝永平五年夜夢[A66]已來。佛教東傳迄至今時。經於九代。所言九者。謂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名之為九。謂昔代高僧名僧等。雖有智術神通拔萃。以一時生物信心。而不能任持佛法。亦不依律教訓時。故曰智術而[A67]已。[A68]已由止也。
欲明揚顯行儀等者。此欲明二字冠下數句。謂如上智術之人。欲明揚顯行儀。欲明匡攝像教。欲明垂彛範等。不可得也。行儀者。行謂戒行。儀者是軌儀。匡是救也正也。垂彛範者。彛者常也。又器名也。範者由法也。謂楷式法則也。將此律教之常法。垂布訓於後來之人。名為訓末學。紐既絕之玄綱者。此下是喻說也。如網有綱能整其目。今佛法之網。用戒為網。若不持戒。則絕其綱。綱絕時亂佛法網。若有人能維持教網。不令斷滅佛法。是名紐絕玄綱。樹[A69]已顛之大表者。此明世中表剎等標記處所。有所表彰。如津濟之處。竪其大表。若人迷途失濟。使人遠望此表知其方所。若能標之表忽倒。則迷所標之處也。忽有一人。能更竪茲表者。還令得知津途方所。昔以戒法既無。事同表倒。今更有人。能傳律藏。使三寶隆安。是樹[A70]已顛之表也。顛者倒也。佛法之中用戒為表。表於定慧。斷生死之迷。向涅槃之路。戒表若倒。則失菩提之路。今能依教修行是樹義。樹者竪也。可得詳而評之者。此明詳評律教者。要是上來竪[A71]已顛之大表。紐既絕玄綱者。方能平章律藏通塞也。自非斯上之人。不可平章此義。故曰可得。可得者謂豈得也。
豈非馮虗易以形聲者。此句覆結上言鼓論不形之事句也。馮者托也。附也。虗者不實也。形者現也。謂托空而說者。如言不生不滅。色即是空。理無三際。迹絕來去者。是應道理之言。易得形聲也。聲謂聲譽也。如前鼓論不形之事人。談無相理。易得聲名稱譬。由空理不可見。談者言多相濫。誰究[2]其非。聞者皆信。易以形聲也。軌事難為露潔者。此句結上欲明揚顯行儀等句也。軌者法也。則也。露者顯也。潔者清也。謂談無相之理者。易以形聲。理不可見。故今軌事依律教而行者。則難得清顯。由一事錯誤。則人識知。故俗云。𦘕鬼魅者易為巧。圖犬馬者難為工。即其義也。
然則前修[3]托律藏者。前學諸師名為前修。言指事披文而用之者。事謂衣藥鉢等事也。如持衣加藥。當部缺文。應取他部。豈得手持而[A72]已。前代有師不閑通塞。直信律文之有無。不取他部。故曰披文而用之也。則在文信實錄等者。大律藏中。明其持犯行相。是實錄也。[A73]但行事之人。不解去取。即有濫耳。如上不取他部持衣之人。人問何故不用外部持衣之文。彼答言。非故不用。[A74]但律文分明。直言受持。不稱加法。此並出於實錄。故曰信實錄。寄緣即繁濫者。勝云。如且初安居法。律文云依某聚落某伽藍。若在聚落。除伽藍之言。若在於伽藍。除聚落之稱。而不能思審。隨文總牒者。於事即繁。於法成濫。故曰寄緣繁濫等。如以學非精博者。博由廣也。學若精博。則能除繁去濫也。不識五部之通塞。名為非博。不練當宗之軌用。名為非精。臆說等者。如上學非精博人。心為師。制法不少。故曰臆說尤多。尤甚義也。取類寡於討論者。謂不解類例。取外部持衣文等而用故曰。討論者。討尋文義共論量也。生常異計等者。上寡討論之人。既學非稽古。一生常習異計。相承相准。師弟同迷。故曰爾。
致令辨柝釁戾者。由其習俗生常不閑通塞。便更斷割持犯。分別重輕。故曰辨柝。柝者開也。辨者解也。釁者罪也。重罪曰釁。輕罪曰戾。輕重倍分者。謂判輕入重。斷重入輕也。如屬常住物判入現前得夷。屬現前物判入常住得蘭。故曰倍分也。眾網維持等者。此明上學不精博等人。執見不同。維持僧眾綱網法則乖異也。謂弘持眾法綱網之人。故曰眾網維持也。言區別者。謂若綱維眾法。不依律教者。則令他方異處與此行用不同。寺寺各別。故曰。
從此[A75]已下正當第三門除疑決滯撰結所由義也。自非統教意之廢興者。謂自非兩字。冠下二句也。言自非博解教之有興有廢。何能遣通累等也。言廢興者。如結淨地。十誦則廢。先有須解。先無不應結。四分令結。免內宿等罪。此興也。如是廢興非一。考諸說之虗實者。考由定也。謂考定諸部經律意之虗實也。如魚肉為正食。經禁律開。約教而論。始則為虗。終則為實。又云諸家所作與教相應為實。與教不相應是虗。故曰爾。孰能闢重疑者。孰由誰也。闢者開也。明誰能開重疑。自非上所列統教意之廢興人。考諸說之虗實人。[A76]已外無能。故曰孰能也。前代懷疑。今亦致惑。故曰重疑。又云師疑弟子疑其來既久。今悉為開。故云闢重疑也。孰能兩字冠下四句。遣通累者。遣由除也。累是沉累罪累擔累之義也。言不識教之癈興。學非精博者。則不能開此重疑也。則通於教中有所累也。今能遣者。[1]迷除通家大累。故曰遣通累也。括部執者。明諸部異執文也。詮行相者。謂顯了義也。今明自古諸師學非精博。復懷重疑。何能得詮戒行之相也。
上論文疏廢立者。古師章疏中。有廢昔義辨正義。廢昔非顯今是。故曰爾。問答要抄者。前代諸師所述章中。假設賓主問答。以為要抄。故曰爾。至於顯行世事者。顯由現也。現行常途法事也。如持衣說淨說戒等法。是名世事。方軌來蒙等者。前人所作方軌法則。以訓末代蒙冥之人。百無一本也。
時有銳懷行事等者。銳由利也。謂精神俊利人。不依聖教。多用意言。故稱義集。或復多列遊辭而逗機未足者。廣作義章。不應時用。故曰遊辭。機者機緣也。逗者說文云止也。方言云逗者住也。或單題羯磨成相莫宣者。古德雖出羯磨正文。而不出如非等相。依文直誦。前事不成。故曰爾。
所以尋求者等者。上單題羯磨之文。是碩學經遠者。方能了知。准而行用。餘者不知。故曰爾。
余因聽採之暇[(厂@((既-旡)-日+口))*頁]眄羣篇者。余由我也。謂我於聽律之餘暇。竊看古師章疏也。眄說文云邪視也。通非屬意者。屬由當也。著也。言觀前代師傳所作文。皆有其失。不當我情也。俱懷優劣者。上句單題羯磨是優。成相不宣是劣。有是等失故曰。斐然作命直筆具舒者。立云。言未彰口曰斐。命者召也。直筆者。不事義章。名為直筆也。又斐然者。此謂緝綴文章之貌。作命者。今作此鈔。以命召後人依行。故云作命。命即召也。
包異部誠文者。謂包括諸部律內要文。將來入此鈔。括眾經隨說者。涅槃楞伽大集十輪阿含遺教等經。與律相應。即將入鈔也。及西土賢聖所遺者。如付法藏傳百論多論智論見論成論等。並是西方羅漢及菩薩所作也故曰。搜駮同異者。搜由取也。駮者除也。謂當部無文。取外同見文。故曰搜也。若有異見。或文繁則刪却。名為駮也。言窮覈者。窮由究也。覈者研也長見必錄以輔博知者。應師云。輔者助也。博者廣也。謂諸經論律中。有長遠之義。我悉錄之。助成今鈔之知見也。濫述必剪者。謂先德諸師多有濫述。如杏子湯為非時藥等皆濫述。今則剪此諸濫故曰。言用成通意者。謂我覩諸師之所述群篇。並懷優劣。多有濫述。由此常使吾心不通。今日作鈔。剪其濫述以遂我本情。我意[A77]已通。故曰用成通意。
或繁文以顯事用者。如下受戒篇中。所為事大。故須繁文。前明能受有五。所對有六。更明八種調理等。故曰也。或略指以[2]以類相從者。且如單白羯磨。自有三十九種。今鈔中直舉說戒一法。釋其體相。句數多少。增減不同。餘悉例之。或文斷而以義連者。深解云。當部文斷。義取外部文來連也。如持衣加藥狂顛足數。文雖不具。義合有之。今取他宗。故曰義連。或徵辭而假來問者。明今鈔中自有問答。如問云。尼等四人狂中三人不足數。為自言故不足。為體不足。是等也。如是始終交映隱顯互出者。謂為結前文。故言如是也。始終者。深云。謂此鈔中自有交映。如足數中簡六十餘人不足數。下羯磨文中更不出也。亦如羯磨中明十種緣。[A78]已下諸羯磨中更不明之。如僧殘中將夷謗他戒。列犯相具緣。[A79]已下九十中將殘罪謗他。直指十三中犯相具緣。令取解也。前則為始。後則為終。今須將有以映無。將前以映後。故曰始終交映也。隱顯互出者。謂與欲中。有自言故。不成持欲。故曰顯。無僧知故曰隱。足數中有僧知故不足數。故曰顯。無自言故曰隱。故名隱顯互出。
并[1]現行羯磨者。今鈔中說戒受戒自恣等諸羯磨。是常途現行之事。故曰現行也。諸務是非者。謂諸行事務中。明法則之得失。故曰是非。如受日中。緣如故曰是。緣非故曰非也。導俗正儀者。此序下導俗化方篇儀則法式。五八戒儀。入寺等法式軌則是也。出家雜法者。此序下諸雜要行篇也。用濟新學之費功者。立云。若覩此鈔竟。一切法式儀則。皆悉解也。不假別處尋求。無費其功夫也。
然同我則擊其大節者。立云。謂同我見者。則能唱[2]知言大善大好也。如一人唱歌。一人拍掌。故曰擊大節也。異說則斥其文繁者。謂情見不同者。嫌我鈔文繁言。何須如此繁說。俱錄三五番羯磨。將以行事便足。故曰文繁。音義曰。斥是不用也。三蒼云。斥者推也。又呵也。除也。必不急之言等者。善來上法受緣受體。末代無緣。名為不急。我若廣談。非鈔之意。故曰所諱。
今圖度等者。度徒各反。量也。圖者廣疋云。度也。議也。亦計也。務兼省約者。省是減也。見字林。減緘黯反。約者限也。少也。以兼省故則不繁。以兼約故則不多也。救急備卒者。急謂新受戒僧尼。觸事面牆。不識教相。交即作罪梵行之難。事若倒懸。今此鈔示方軌。離破毀之過。名為救急。備卒者。忽有緣須。看文即解。名為備卒。如下導俗化方分亡人物等。事卒至。鈔備擬之。故曰救急備卒也。
若思不贍於時事固有闕於行詮者。思謂緣慮也。不瞻者(不豐足義不及義也)。行者戒行也。詮是能詮之教也。謂我思不及。既闕失能詮教所詮行。故曰闕於行詮。則略標指趣以廣於後者。立有兩解。初云。我今雖作此鈔。[A80]但略指而[A81]已。餘有未盡。付將來碩學之人。廣明詮序。又云今鈔中略標指宗意。廣則於後三十門中明也。
上卷則攝於眾務成用有儀者。攝者統也。眾者僧也。謂統攝僧家之法事。故曰眾務。中卷遵於戒體持犯立懺者。謂戒體者。受時無作體也。持犯者。隨中二持兩犯也。立懺者。懺六聚罪。中卷盡論此事故曰。下卷隨機要行托事而起者。謂要行者。衣藥受淨等種種事也。托事而起者。導俗化方受五八戒。并看病送終等法。皆是托茲病終等事而起。故言托事而起。下卷此事盡論。故曰想無紊亂。指下文三十門中委審無亂也。紊文運反。尚書云亂也。
但境事寔繁者。此言生起三十門題目意也。境者情非情境也。事者持衣說恣等也。此境與事非一。故曰寔繁也。今取物類相從者以標名首者。且如結界。總有七種。大界有三。小界有三。并戒場為七。今直標名云結界方法。雖有七相。從一名。餘二十九篇。列之可解。又如說戒。即有心念說戒。及對首眾法說戒。而今合言說戒正儀。故曰物類相從也。
至於統其大綱者。此下生起十門來意。大網即指十門之意為大綱也。恐條流未委者。條者即三十篇題也。謂一一條事也。流者篇下所明事類也。謂我三十門中。條流之內。有用他部文。有輕重不同教興所由等。此大綱之意致。三十門中未委。故作十門辨統。即名此十門為大綱。綱領下三十門之毛目也。謂恐三十門中。未識其大家綱紀。故以十門示之。方鏡曉遠詮者。方由常也。常由勝也。又方由當也。鏡者照也。曉者了也。明也。遠詮者。近而言之。謂述此十門。則照鏡下三十門中之意。由此十門。托下三十門中二持兩犯。名曰遠詮也。
[3]四分律鈔批卷第一本
[4]四分律鈔批卷第一末
上來第二略列三十篇名竟。從此[A84]已下第三正釋十門義也。
第一序教興意者。就此門中。大分二別。初至上則通明教興來。是明教興通意。二從今據當宗以辨下。明教既興[A85]已。當宗中自含差別之意。就通意中。自有三別。初至人下。明對機制戒意。二對外道下。對彼外道之無法。以明制戒之意。三對異宗下。對他宗御法。例通於無准。以明制戒之意。
夫至人興世者。謂佛為至極之人。故曰至人。唯佛一人得稱至人。獨盡苦原故。益物有方者。方由法也。佛既興世。說法度生。皆稱利益。故曰益物有方也。隨機設教理無虗授者。謂佛說萬法。皆為利益眾生。非為虗授。善知性相。隨於根機所宜。欲得人天。即說五八。欲至佛果。即說大比丘無願毗尼。宜聞三乘。即說三車等喻。宜聞一乘。則會三歸一。說常樂我淨。故曰隨機設教。皆欲引至菩提。故曰非虗授也。論云依大慈門說毗尼者。毗婆沙論第一卷明之云。修多羅依十力故說。毗尼依大慈故說。阿毗曇依無畏故說。大慈門者。如涅槃云。如來有三種慈。一緣眾生慈。此緣五陰眾生願與其樂。二緣法慈。此緣眾生所須之物而欲與之。三無緣慈。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慈也。依此三門。佛說毗尼。故曰依大慈門等也。
故律云者。律即四分第六十卷云。佛在䟦闍國中。問諸比丘。以何心謂我為汝說法耶。比丘答言。世尊以大慈故。為我說法。故曰慈念故等。
二為對外道無法自居者。外道無可軌則之法。故曰無法自居。非謂無邪法。顯佛法人尊道高故等者。以佛是三界大師。人天尊貴。無有與等。為世特尊。故曰人尊。所說之法能軌成物善。依之修行。便隔凡成聖。如此之法可珍可貴。異於彼見。故曰道高也。
觀下律中凡所制者等者。律增三文云。世尊何故制增戒學。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1]學意明盡茲三毒。定慧復明。惑盡解滿。斷諸苦際。名曰異術。故文云若不撰結等者。文謂四分五百結集文也。即其文云。勿令外道以致餘言等(云云)。餘言者。外道言。瞿曇沙門入滅。彼法律亦滅盡也。由此迦葉普告大眾。結集法藏。以息餘言也。上釋外道無法自居義竟。
三為對異宗故來者。此下第三段。對外宗教興意也。言宗多別者。從佛滅度後。至于四百年後。五部十八等部宗多別。故曰。
且如薩婆多部戒本繁略者。十誦戒本中。齊整著內衣。及著三衣。有十二个戒。此則為繁。無不敬塔戒。嚼楊枝等戒。復名略。故曰繁略。言指體未圓者。指指擬也。體者戒體。其宗云。作無作俱以色為體。此宗無作戒以非色非心為體。謂彼宗指擬戒體未圓。故曰也。接俗楷定於時數者。謂與俗人授五八戒。名為接俗也。五戒要終身。八戒要一日一夜。不許延促。是時楷定也。受五戒定五。不得分受一二三。受八戒定八。不得增減。是數楷定。薩婆多。雖執此義。自與本律相違。案十誦皮革法中。億耳優婆塞。與諸商人。入海採寶。船[2]波失濟。伴死獨存。迴還經餓鬼城。到一樹下。見有男女。顏貌端正。著天寶冠。共相娛樂。夜過女滅。即有狗來。噉男女肉。億耳恠問。何緣乃爾。答言。我先作屠兒。迦旃延化我。我言。先祖常習此業。何得不作。遂教我云。晝既屠殺。可受夜戒。由是今生業報如是。億耳前行。復至一樹下。見有男女晝日娛樂。如前廣說。此由好婬。迦旃延化言。夜既貪婬。應受晝戒。故我等今生晝樂夜受苦。億耳還來。具說所見。因就迦旃延出家受戒。據此律亦有分受。御法例通無准者。御謂秉御也。法即羯磨也。若作單白。加白二亦眾多白。若作白二。加白四。亦加眾多白羯磨皆得。唯得增為。不得減。故言無准。
今曇無德部人法有序者。立云。一人唯得心念法。二人對首法。四人[A86]已上秉羯磨眾法。少則不成。名為人法有序。又有眾多異說如記。軌用多方者。謂用法濟時。多有方便。提誘唯存生善者。賓云。依成實宗。五戒十戒要盡形受。唯有八戒。隨時長短也。任前人好樂多少。授一戒乃至八戒。不限一年一月。唯存生前人之善。開發信心也。立教意居顯約者。顯者明也。約者限也。謂單白白二白四。此三種羯磨。對眾宣唱文須明。名之曰顯。不得加減。限齊於此。故曰約也。
上則通明教興者。結上三段之文。是通家大教之興意也。今據當宗以辨者。生起下文。有五段。如文可尋。問前言對異宗故來。與今[3]據當宗以辨。有何異也。答前對異宗。四分之教顯異餘部之意。今此言當宗辨者。明四分教興意故異也。
夫教不孤起者。謂若無機緣。佛則不說。故曰教不孤起也。言起[1]必因人者。謂有漏病生。法藥隨被也。如須提那還家乞食。因行不淨。即制初戒。復因林中比丘等。及檀尼迦比丘等類制戒。引皆依人起故曰。故攝誘等者。弘由廣也。濟謂救濟也。此語同前軌用多方義。貴在得其本詮等者。此明佛制教意。貴存斷惑終獲道益。依教趣涅槃。為得本詮。本詮即涅槃也。言誡難覈其條緒者。條是枝條。緒是端緒。佛立教意。欲令識根本所詮之趣。其枝條次緒。實艱尋。但得本不須論末故曰。所以約開等者。如儉時開八事曰開。豐時還禁曰制。又為五種根性。開制三衣百一眾具等。皆為人也故曰。顯持犯諒意存無過者。諒者高也。高由相也。顯持犯相。意存無過也。故曰。
遮性等者。如掘地壞生。體非違理。但妨亂修道。招世譏謗。故名遮也。能遮正道。故言遮惡。言性戒者。如十不善等。體是違理。無論大聖制不制。若作違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惡。禁性惡故。名為性戒。此之性惡。能遮於福。前遮惡能遮道。故佛制斷。性惡則通於化制者。如殺生婬盜等。經中還結業道之罪。制教中又結夷。等罪也。故曰通化制也。遮戒因過便起者。謂以彼外道俗人計其草木有命。佛因制故曰。
然則性戒文緩義急者。濟云如怨逼行婬開與境合。是緩三時禁樂是義急也。謂隨諸重戒並有開文者。如戒戒下有開通文是也。文雖是開開實結犯者。如婬戒。若為怨逼。開與境交。雖開境交。若三時中。隨一時受樂還結犯。故曰開實結犯。毀呰等者。說文云。呰者呵也。文顯也。既是根本等者。謂結上二文。故知等者。此句通結上文。
遮戒一往制等者。如安居。是一往制。若有生善滅惡緣故。開受日去。是[2]開也。開之過興等者。如三衣。是一往制。後為寒苦。即開畜長。故曰有益便開。既因開故。貯畜過多。招譏妨道。名曰開之過興。因即制說淨。故曰開之過興還復令制也。豈非為存化俗等者。此句是通上文意也。謂俗人因毀僧。後生必須墮地獄。故佛為哀愍眾生故。設教故曰爾。大慈設教意唯撿失者。此下通結遮性二戒教興之意也。撿失者。撿。慈云。印著封閇之義也。應師云撿者攝也。釋名云。撿者禁也。失者過也。即身口過失也。
母論具立復急二儀等者。論文如記。相承云。比丘欲行婬。聽捨戒還家是緩。乃至不得共畜生是急。無三時樂等也。盜無主想不犯是緩。下至草木。不得取是急。殺人非人想殺無罪是緩。下至蟻子不得殺是急。妄則說時前人不解不犯是緩。下至戲笑亦犯是急。故云具立緩急二儀也。言令尋之以通望者。謂二百五十戒。皆有緩急二儀。今應將此二儀。通望一切戒。上來釋遮性往分義竟。
二以開制往徵教則通於二世者。教中有開制。今據此開制之文。徵教興之意。教通現未二世。謂如五分雖我所制。餘方不為清淨。則不應用。雖非我所制餘方有益者行之故。制[A87]已更開開[A88]已還制者。謂如儉時八事。儉開豐還制。此教雖是佛在時制。然亦通於未來行用。故曰通未來教也。五分雖我所制乃至不應用者。五天竺之外。名曰餘方。如西國用牛糞為淨。雖是佛制。而邊方為不淨。不得用也。
雖非我所制。不得不行者。如國王制僧不得入城市等。佛教中有緣。開白入聚。故言非我所制由王不許。須依王教。故曰不得不行。此如來在世教也者。謂五分教佛自彰言。故曰在世教也。
然二教相融互兼彼此者。五分曰彼。四分曰此。五分現在教。與四分未來教。互得相通。故曰兼彼此。
三以報有強弱教亦重聽者。強弱者。根機有上中下。故曰強弱。下根弱故。開[A89]已後開。故曰重聽。如開畜長更開十日令說淨。又忘更開不犯。故言重聽。聽即開也。就制則深防限分者。如用虫水是深防。飲虫水是限分也故曰。約行山世不同者。且如蘭若無人處。開自煑食等。亦開從牛受食。在聚落中則不許。故曰山世不同。山者蘭若也。世者聚落也。上來釋第三報有強弱教亦重聽義竟。
四以機悟為先等者。大聖制教初興本無異轍。後人神解自異隨機悟入不同。致有五部之差。乃至十八之別。所見既不同。教門即輕重致隔。故機悟為先。言輕重者。僧祗四錢三角犯重。四分得[1]輕等也。五部異執等者。此句結成上機悟不同之意也。
五以事法相對者。如三衣一鉢是事。如法受持是法。將此法被於前事。故曰相對。既有其事。則須有法。由對事須法。故有此教興也。法唯揩式者。法者一切羯磨也。揩是則也。式是法式。乖旨等者。旨是佛意。乖佛本制意作法不成。事亦不成。事通情性者。此明法所被事。情者謂有情之類。如受戒治擯等也。性者謂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如結界功德衣亡人衣等。並是非情事也。隨境制其得失者。立云。隨情非情兩境。制其得失。持是得也。犯是失也。故曰得失。或[2]托三性之緣者。即善惡無記也。善性犯者。如比丘拔塔上草。為女說法過限等。言惡性者。如嗔心打搏殺人畜等。言無記者。如不攝心意壞生草木掘地等。或隨世譏而起者。如非時乞食。夏中遊行。不受食等。皆被譏呵。故曰隨世譏而起也。
且略引諸條等者。即指上來五例。言薄知方詣者。爾疋云詣者進也。至也。到也。謂我上引五條。薄知制戒本之方所。及所詣之處。即是下文心懷泥曰。是所詣之意也。方謂方所也。總撮苞舉者。謂總一化教興始終之說。觀於教興之意。只令眾生至於無上菩提之道也。
云何為學者。將欲解其學義。且假問。生起教興來由。故曰云何也。為求四果者。積生植因。方證四果。極小三生持戒方證初果。是利根也。或七生持戒。或經六十劫修行。方獲為聲聞。上首如身子目連等。
止隨前事者。此明下三十門中。雖各各有制意。皆是對前所為之事。而明制意。非是大家教興之意。尋條知本者。謂下三十篇是枝條。此教興一門是本。若尋下三十門之枝條。不識其意者。須尋此門。則識根本制意也。上來廣釋第一序教興意義竟。
[3]第二制教輕重意者。所以此門來意者。為下諸篇中。既持犯有輕有重。恐人不練。故立此門。序不同之意也故來。裁斷寔難者。判割重輕。唯佛能知。末代僧尼。不識機教之通塞。故言難。原彼能施之教者。則是佛也。教主亦佛也。所為人者。上中下根性人也。藥病相扣等者。此明機教相感。故曰藥病相扣也。豈可情斷等者。自意云。明佛是窮機故識輕重。今人異佛故。不能裁斷於重輕。故曰豈可情斷等也。
雖然重覈遠標者。實被來裔者。裔由末也。裔亦遠也。覈者實也。標者望也。教也。此明制教意遠通遐代。名遠標也。在文自顯何假證成者。文即律文也。今序斯大略有七者。序其輕重兩意。不過此七種義也。若識此七條者。輕重之義可解。
一興厭漸頓者。興由起也。厭者飽也。今舉事明之。如起厭善心盡一時犯一切戒名頓。得罪即重。若隨前後別別犯一二三名漸。得罪即輕此約起猒善心漸頓。明輕重意。二結正業科者。立云。佛以達了業體輕重。故便結戒。還約此業而科。故有輕重不同。且如殺人戒。以人多智慧。既是道器。戒報勝故。殺者得夷。畜生非道器。愚駭無知。殺結墮罪。乃至下篇。約結正業。有輕重故曰。三報果不同者。如目連問罪報經說。初篇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六十千歲。墮泥梨中。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如是六聚罪。果報輕重不同。亦如五八十具。感人天聲聞為[4]異。持菩薩戒。乃至成佛果為重。故曰報果不同也。四攝趣優劣者。且約初篇四戒說。若犯婬於三趣境。皆得重罪。下三戒者則有優劣。如盜人物重。非人畜生蘭吉漸輕。殺人則重。殺非畜蘭提漸輕。妄語人則重。非畜蘭吉。並是約趣有優劣故。結罪有輕重也。優則長也。劣由短也。五起情虗實者。且如殺戒。人非人想。非人人想是虗。結方便則輕。若人作人想是情實結重。盜約無主作有主想是虗。結方便蘭是輕。有主物有主想是實。結夷名重。故曰起情虗實也。六開制互立者。立云。如大妄語。制波羅夷是重。開其戲笑說還犯吉是輕。故知開制皆有輕重也。亦如離三衣宿制墮是重。若不得會開捨。而得闕衣吉羅是輕。七約行彰異等者。如上行居蘭若即許離衣六夜。下士居於聚落。不許離衣是也。誼者謂聚落。靜謂蘭若也。此約行明輕重也。並制教之本懷者。謂佛本制教有輕重之意者。不過此七種義。此七是制教之本意也。言據斷之宗體者。若欲斷割重輕。理須據斯宗體。此七是其輕重之宗體。故曰據斷宗體。上來七段不同。總是釋第二制教輕重意門義竟。
第三對事約教判處意者。此門來意者。為明行事及判罪之時。須識本宗。恐橫加穿鑿。妄引他部。故有此門來也。對事者。謂三衣一鉢。結解諸界。安恣分亡人衣。並名對事。言約教判處者。既有前事。理有法被。法即教也。將教撿事。故曰約教判處也。判謂判割。處謂處分也。且如對亡物為言。須判斷是非處分輕重可分不可分。故云判處意也。
言佛法東流幾六百載者。從西方流來此方。故曰東流。幾六百者。幾音其。久訓近也。此明佛法東流。自漢明夜夢。至今貞觀年中。猶少二三年。不滿六百載。故曰幾六百年。判割是非競封同異者。如昔有依十誦借衣鉢受具。而誦四分羯磨判為是者非也。言競封同異者。封由閇也。謂封執其懷閇塞不能開通。故曰競等。
良由[1]尋討者不識宗旨者。謂各依當部受戒。及至行事之時。並不識其本宗指。所以即有競封同異。只是不識當宗之旨也。濟云。不識五部之宗旨。輙以[A90]己宗定他持犯。故曰不識宗旨等也。言行事者昏於本趣者。明行事之人於當部中斷割輕重。猶尚昏迷。不知本部輕重之相。故曰昏於本趣。昏者暗也。須依本受之宗行事。今若取僧祇持衣文。來此部行。名曰昏於本趣也。
執教必佩真文者。佩由帶也。謂案律藏之文。非為邪教師。既帶真文。則識宗旨。由識宗旨故。行事不昏。由不昏亂故。不招他譏謗毀辱之耻也。淪乎嗤責者。淪謂沒也。溺也。沈也。嗤若博疋云。輕也。字書云笑也。應師云。嗤(死之反)謂輕侮也。今明執案真文。並免輕嗤重責之過也。
豈得異部明隨者。本是四分受戒。今隨行中還約四分行護。四分文義具足者。則[A91]但用之。豈得用十誦僧祇等文而判割也。
猶恐不曉大綱等者。謂如前所說宗旨本趣。名為大綱。欲明上雖梗概略約總相說此大綱。猶疑今人未了。故曰猶恐不曉。今欲曉明示誨。故曰更示其分齊。自意云。更示分齊者。通指此門也。脫罹𮘧失者。脫是不定之辭也。又脫者誤也。罹(力知反)網也。𠎝者說文云過也。失也。失者過咎罪也。欲明偏用此一宗。判他輕重持犯。誤他前人。悔罪不滅。自身獲罪。彼復得𮘧。俱墮罪網之中也。言其唯不學愚痴者。此明上來將[A92]已所學之法。判他持犯。非但他令罪不除。自復增其不學無知之罪。故曰愚痴。愚痴即無知也。
今通立定格共成較准等者。勝云。此明前執一隅。但識當宗。不識餘部。今立三十門。通顯諸部。一一出十識僧祇等名。名為定格。格者正也。謂引諸部。共成此一宗各示其名。即定正也。共成較准者。今將此四分教文判事。被事若不同。則引諸部共成此一宗行事。使周備分明。故云成較准。較者明也。准者平均也。度也(爾疋文也)。一披條領等者。指下三十門為條。詺此一門為領。欲明三十門中約教所被事。引諸部文。一往處斷持犯。受體與隨行。輕重相違不相違。等不等義。恐迷引文。壅結在懷。將其此門照之。若披此門下。則疑壅悉除。名釋然大觀。釋者除也。廢也。解也。觀者照也。
第四用諸部文意者。為三十門中。皆用他部。恐人不總其意。故有此門來也。如前序云苞異部誠文。括眾經隨說。即應此門也。
本實一文者。原佛制戒。唯是一文。佛既滅後。大迦葉波結集法[2]藏□[3]誦。異世五師。相承傳授。更無異見。故曰本實一文也。但為機悟不同者。礪解。依真諦三藏傳云。一百年後分為五部。二百年後。分為十二部。四百年後。分為十八部。分為五部者。憂波毱多在世。末後育王。大集論師。共論佛法。是時諸人。各以情見不同。有所偏執。毱多不能判正。遂分此藏為茲五典。故曰機悟不同等是也。言諸計岳立者。高山名之為岳。如諸五師各執[A93]己見曰計。謂執計情欲。各自稱言。我所見解。是高是長。既各稱高。故曰如岳。
競採大眾之文者。初結時。則分為上座大眾二部。城內為上座部。城外為大眾部。其上座部。迦葉滅後。五師傳持。過一百年。離分五部。今言採者。前上座部。其眾大故。名大眾部。非前所論城外結集之大眾也。今鈔文言濫。
輕重異勢者。如祇四錢三角犯重。四分但得輕也。摩觸二戒。四分通體蘭。伽論云。意在男者蘭。意在女者殘等也。故曰輕重異勢也。持犯分途者。如結淨地。十誦為犯。四分為持。故曰分途也。有無遞出者。立云。四分有庫倉。僧祇有樓閣。多論有道行界。五分水界。十誦有可分別不可分別聚落。四分有三種受日。十誦有三十九夜。祇有事訖羯磨。如是事非一。不能具錄。故曰有無遞出也。廢興互顯者。如結淨地。四分十誦俱有文。[A94]但廢興不同也。一有一無。名互顯也。又歌聲誦戒。五分所廢。四分為興。故曰互顯。
二隨本者。重制名為隨本。如林中制。三趣同犯也。三法師語四意用文顯也。今引此論意。欲取第四句意用義。成今門中之意也。及三藏等廣說者。等者。約三藏教。非約人也。先觀根本者。此却釋上一本起句文。次及句義者。却釋前二隨本句也。後觀法師語者。却釋善見論主。五百無著之所說也。與文句等者。用等者。立云釋前第四意用文。然今引此論中四法來者。此是用他部文意門。便正取第四句意方便度用等文也。
然行藏之務實難等者。行者則取也。藏者則捨也。欲明諸部。既輕重異勢。持犯分途。有無遞出。廢興互顯。今欲取欲捨大難也。且述其大詮以程無惑等者。詮是能詮大教也。上既明取捨不易。今則欲明我取外宗之文意。故曰述大詮程(除荊反)限也。量也。法也。我述大詮之意者。人若識之量。應不疑惑也。
謂此宗中文義俱圓者。此下正是釋述大詮也。文義俱圓者。如四分宗中四重之戒。文義俱足。亦結界一法。文義俱足。約結界事。更無缺少。故曰約事無缺也。餘有律文不了事在廢前者。如律中用魚肉為五正食。此是不了之文。涅槃教興後。一切悉斷。律文不了之教。是涅槃廢時之前。故曰事在廢前也。有義無文無文有義等者。如四分有持衣加藥之義。而無其文。即用十誦文。無文有事者。如受鉢坐具三衣七日[1]藥亦道行水界解戒場並無其文而有其事也。
必取義勢相關等者。如四分十誦護衣同護明相。此名義勢相關。故取十誦文成四分持衣也。必緩急重輕等者。且於受日十誦三十九夜。祇事訖是緩。四分約緣有三品是急。祇護衣通夜一會是緩。四分限明相急。言重輕者。如祇盜四錢三角得夷是重。四分犯蘭是輕。是非條別者。十誦和上不現前受戒名是。四分為非。五分借衣受戒得戒為是。四分為非。十誦白衣受戒為是。四分為非。故云是非條別也。言准論不取者。即善見論也。論云。與文句等者取。不等者莫取。今正指此文也。故文列四說者。謂律文有四大廣說。即增四文中明也。一有人云。我從佛邊聞如是語。二從四人[A95]已上和合僧邊聞。三從三人[A96]已下眾多人邊聞。四從一人邊聞者未得即信。應勘挍三藏教法同者。應語云。大德所說。與教相應。不相應等(云云)。今引此四說。顯前句與文句等者用。不等者莫取也。十誦墨印義者。同四分四大廣說也。墨印者異。說云云不定。動合規猷者。規者圓也。則也。方也。猷者法也。謂動合方法法則也。理何晦沒者。晦者暗也。謂我今作文者。其文義明顯。無有暗沒故云也。
若不鏡覽諸部偏執一隅者。謂不見諸部明文。直取四分一文。鏡明也。照義也。覽者見也。涉事事則不周者。事謂如持衣加藥等事。事則不周者。謂無文被前事。故曰不周也。謂如第一師而但手持口不陳辭是不周也。挍文文無可據者。立云。如下第一師云我挍四分律無持衣加藥之文可據。故但即手持而[A97]已耳。互指為迷。誠由無教者。謂取他部者。指不取者為迷。不取者指取者為迷。如是互是非。實由不通諸教。故曰誠由無教也。
若四分判文有限等者。立云。四分衣鉢不具。是不得戒之限不可取。五分偕衣之文也。
或二律之內者。當宗為一律。餘三律通為一律。故曰二律。文義雙明者。且如五分四分名為二律。俱受十五日一月日之文。則是雙明。任情當宗採用也。親自披閱者有二說。初說。行事時須自披尋聖教。勸後人。義也。二云此句正是自述意也。云我今取他部者。是自披閱竟。不是傳聞。故云六師中。一二文顯也。第三師意者。四分捨戒文中。[A98]但謂對狂人。不成捨戒。足數文中則不明得不。其義合有律文不了。此師依十誦了文廣明足不足之相。便用他部也。餘無此義者。此師亦不取第四師。歌聲誦戒。結淨地等文明了。而但依他部所廢。故不用。
餘亦參取者。參由同也。亦云雜也。得失隨機知時故者。此明諸師執見不同。若取外部文用者。名之為得。不取外部文者。名之為失。言隨機者。得失俱名隨機。取外部者。名為隨機而得。若不取者。亦是隨機名失也。以此得失取捨並是隨於機宜。然以用須知時故也。
第五文義决通意者。此文來意前門中云有義無文。無文有事。今則決通元意故下。引年代眇邈等。
夫理本絕名者。此明真如至極理本絕名言。言語道。斷故曰絕名。故立名標其宗極者。此謂將名召於理也。且如一切名字。皆詮於理。然真理雖絕名言。要假名言。方能識理。如月雖非指。至終假指以見月。今若不標名。莫知理之至極。如真如。涅槃。實際。彼岸。安樂。解脫。並是假名。若不立此名。將何詮無相之理。故曰立名等。名隨事顯者。事即情非情事也。對此之事約為名。此是假名世諦之法故曰。故對事而備斯文者。如對衣鉢結界安居等事。即有受持文結解文也。
然考斯律藏言事並周者。考由定也。謂律中言教。對事對法俱周備。故云言事並周。眇邈者是深遠貌也。聲[A99]采者。謂佛說法。必假言聲。聲者教也。[A100]采者色也。即佛身微妙色也。法為時移者。佛滅度時眇邈。隨時法滅故曰。賓云。近時西國有惡王。毀滅佛法。時有一長者。情深慨世。無僧可供養。忽於道路。遇一老僧。即請還家。設純乳粥。僧食一口悲慘。長者恠問。粥不好耶。其僧報言。長者識我以不。我是佛子。羅睺羅也。所以悲者。今此粥雖是純乳。自覺其味。不如佛世純水煑粥。其味勝此。佛在之水。勝今之乳。我思此故以悲耳。准知法水亦轉減。故云。事多殘缺者。法本被事。今法既不足。故事有缺也。即如四分無持衣等文。不能辨前持衣之事。故曰殘缺也。加以五師等者。五部異執也。
今總會之以通大見者。自意云。五部之律。言義矛楯。輕重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意解。古來執諍。連代不消。今總會通。故言為大見也。
若文義俱闕舉一以例諸者。立云。如非時食戒。則無開文。復無開義。此一既爾。餘戒例然。此說不然。鏡中說對此門。科文為四。初至今總會之以通大見辨決定通取諸部之意。謂本藏具有。為多緣故闕。文非本無今通之。是括部執成前補闕之意。第二文義俱闕下四句正辨決通之應不中。有四句。初文義俱闕句者。不須取。次有三句。並判令取也。第三。然文義決通誠難廢立。彰决通用是難也。第四故律云[A101]已下引文證難決通之意。第二文義俱闕等者。若此五部之內文義俱闕者。是不合取他部文。此門大意。本四分一部之中。文義互闕者。取諸部文義來。為成此部。文義既其俱闕。何必取他部文。故知此句不應取也。舉一例諸者。四分律內文義俱闕。戒多有且舉非時食一戒。例諸戒故曰(此釋大覺記說也)。或就理有而成前事者。如持衣說藥之例。義理合有。而成其持衣之事。故取十誦文。成此部持衣事也故曰。或在文雖具而於義有闕等者。亦取諸部意。如五正食。是文雖具。義則有闕。涅槃教廢故。今取涅槃經文。定四分闕義。故曰義定也。論者前善見論意度用義也。或義雖必立當部無文者。如結大界濶狹。四分[A102]但言一日往反。今義准取僧祇文三由旬為量。故曰。以息餘謗者。謂不取十誦加藥持衣文。外人即云汝宗中教法不足。外宗現有明文。何以不取耶也。蓋封懷守株之人也。
然文義決通誠難廢立者。正結上文也。開遮者聽制也。不然便有累於自心故無益於他境者。若不識決通之意。秉法被於前人。自他無益。謂前事不成。自又得罪是也。
故律云文義俱同者。四分增十二文也。有四句。初句云文義俱同者。如僧尼二部各有五篇。第二句云文同而義異者。如用飲虫水。同護命故。文雖是同。所表義異者。如數胎閏。謂減年戒未開胎閏。受戒犍度中。亦開胎閏。兩文雖同。其義各異。減年戒。未為開。和上墮罪。犍度之中。為開弟子得戒。故是義異。第四句文義俱異者。如僧尼不同戒也。并隨經律者。如遺教善生涅槃楞伽是也。
十誦有三事一本起者。即是須提那也。二結戒者。因茲本起。佛即集僧制戒禁之是也。三隨結者。即林中制也。二部戒律者。十誦律文初列僧尼二眾戒本是也。并及義解毗尼者。謂十誦律一部大藏通名毗尼也。謂彼律中初列戒本。[A103]已下即一一牒解。所解者通是毗尼故曰也。增一者十誦增一文也。謂從一至十。一上加一。故名增一。開遮輕重者。如五大色。名不淨。不許服。名為遮。非五大色。是淨。許服即是開。開即是輕。遮即是重。故云輕重也。是不淨遮等者。即彼律文也。如是等籌量本末等者。即彼律前後文也。
比丘能知五相者。一緣起。二結戒。三隨結。四辨相。五開通。辨相者。入毛頭許等也。開通者。心亂痴狂等。皆名開通。不看他面者。即自有明解。心無疑畏。豈復看他顏色故曰。文略同上廣如彼說者。謂了論文中。有五相。前三略同上十誦三事。後二相如了論廣說。故曰也。
第六教所詮意者。前門决通令取諸部。合文具足未知其文所詮何等。因有此門也。教者是能詮也。所詮者謂二持兩犯也。
詮教之文者。謂即是律文也。其大趣者。謂持犯也。故曰止明持犯。
境通內外者。謂持犯二行。或用內心。為持犯之境。或用外事。為持犯之境故曰。內謂行心結業者。謂於識想受行四心。行前三心。此屬無記。不能成業。流至行心。隨作善惡。方成結業。言結業者。結何等業。謂結持犯之業。內起三毒是犯。將毒為境。內起三善。翻此三毒名持。即將善心為持境也。此之二境。俱結在行心。非前三無記也。故曰。外謂情事順違者。情是有情境。事即非情境也。此之二境上。俱有持犯。故曰順違。[A104]但令教行相循始終無犯者。教謂律教也。行者是心行也。循者。深云。循是環。謂是不間斷義也。勝云。循者巡歷也。[A105]但將教約行。將相巡歷不與犯緣相應者。皆名持也。慈云。循是相應義也。與教相應也。言始終無犯者。初受具[A106]已曰始。一期報盡曰終。護之光潔名之無犯。若生來不學於法無聞者。謂從初受具[A107]已來。名曰生來。非出父母胎也。不識持犯輕重。開遮如非之相。故曰於法無聞。何以得知受具[A108]已來名為生來。律序偈云。佛戒所生者。爾乃是真生。猶如鴦崛魔。如來所記別。[1]是兼福罸者。如新受戒人不知教相。見塔上草淨塔拔[2]草望心得福。望違佛教得提。故曰兼福罸也。事情虗實者。謂可學九句中。識事識犯。則結根本此情實也。不識事不識犯及疑等。亦結根本。名之為情虗。事虛實者。境想五句中。一二句境實。第三句有虗實可知。非人畜來替也。初句結夷。後句結蘭罪。夷蘭雖殊。莫非是犯。故曰不問等。此通名持犯者。謂汎於情事上。明其持犯。未辨其輕重等。相故曰通等。
若結篇正罪者。謂結五篇之正罪也。窮諸治罸者。謂斷割罪時。先須窮覈其輕重也。束其方便等者。謂攬方便為果罪也。先須問其情所犯觀其所犯與教何處相應。為與方便相應為與果處相應也。此則量據覈其實情義也。輕重得於理教者。理者。謂業道違理罪。教謂違制教罪。即違理重。違教輕。今斷割人。好識其輕重。乃得分其理教二種分齊。則斷割皎然。蕪者草穢地曰蕪。謂既覈得實情。與教相應。斷其持犯者。無有濫科之過也。此別名持犯者。此約對治為言。故曰別[3]明持犯。
第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者。七部出家五眾。在家二眾名為七部。[4]言教者。化制二教也。
顯理之教乃有多途者。謂佛隨機設教。皆為顯真如之理。眾生機有各別。教則隨機差別。故有多途。雖然不出化制二門。故曰大分為二。
但汎明因果者。謂但汎明善惡二因。感苦樂兩果。修善行福。作惡得罪。忍辱端正。不殺生長壽等。故曰汎明等也。識達邪正者。即涅槃經云。此是佛說。此是魔說。八不淨物畜者是邪。不畜者是正。畜者是魔眷屬。非佛弟子。又不信因果是邪。歸依三寶是正。廣如涅槃邪正品說。科其行業沉密而難知者。且如化教。但論不應殺生。而不分殺生有輕重之門。今欲科其輕重之業不知。故曰難知。顯其來報明了而易述者。如持五八十善戒人。得生人天等也。現觀因則知來報。故曰明了而易述。
二行教等者。南山律師云。言行教者。依教興解。非行不成故曰行教。亦曰制教。教由制興。故曰制教也。定其取捨者。若依教如法者。乃可行之名取。若是違教非法者。不可行之。名捨。立其綱致者。五篇七聚名綱致也。決於疑滯者。謂疑犯疑持。疑於輕重。雍滯積年。於事不了。一見律文。解便通達。故曰決於疑滯也。指事曲宣等者。謂行教。一一戒。皆指一一事。曲宣說。不同前化教汎說。婬盜不顯於境犯處等。今律教。即顯其境三趣優劣得罪差別分齊。一披盡解故[1]曰不假重攬。事有再科之𠎝者。如犯殺盜等罪者。科違戒罪。復加業道一罪。故云再科。科謂科罸也。
然則二教循環非無相濫者。濟云。化教中。亦有制教。制教中。亦有化教。故曰相濫。何者是邪。如涅槃楞迦遺教。豈非化教。其中即明戒律之義。又如四分受戒犍度。初明如來度五俱隣等。說四諦十二行法輪乃至三輪度外道等。豈非制教中而亦有化教。故曰非無相濫也。舉宗以判。理自彰矣者。立明。化教用理為宗。約心以明得失。亦云用心業為宗。行教約事為宗。則用身口業。以明得失。上既云循環相濫。今舉此二宗。分判道理自分。故曰自彰也。
謂內心違順[2]托理為宗者。如若內心違理起心則成犯。若起心順理則成持。持犯成就。皆托理生。故曰托理為宗也。則是化教也。外用施為等者。此明行教。身口不動雖復起心。未違行教。待動身口。方可科罸。故曰必護身口則依行教也。
故經云者。此善生經文顯也。所以更分者。此是生起今明意也。諸教雖明化制二宗。恐人不練。故我分別。作此一門也。
恐迷二教宗體者。化教以防內心為教宗。制教唯防七支為教體。作此分別者。恐後人迷故。所以我更分之也。妄述業行是非者。如依制教之人。殺畜得提。罪懺[A109]已不知業道。妄述[A110]己之清淨也。復有僧尼依化教者。見受苦眾生殺之應有福。有何過失。雖無業道。而不知與制教中具緣相應。得違教罪。妄述我是清淨也。故曰永者長也。蠲者除也。簡也。謂除上妄述之見所由也。
第八僧尼乃至通塞意者。通塞者。立云。如受戒懺罪。僧通得作為尼名通也。自餘結界受日等。但可自眾相對而作。互不得通。名之為塞也。
同戒同制事法相同者。如五篇中僧尼同戒。皆名同戒。安恣受說此皆同制。事法相同者。謂情非情。事即長衣鉢等皆同也。法謂羯磨。對首。心念法。是同。名事法相同也。行用儀式具在諸門等者。立明。如安恣等法。並在三十門中。任意詳用也。隱而難知具在隨相者。立云。下隨戒釋相中。僧尼二眾之戒。廣釋其名相也。故曰具在隨相也。
謂輕重不同者。如尼摩觸得夷。僧得殘。漏失僧殘。尼提。尼不安居犯提。僧得吉。故曰輕重不同也。有無互缺者。僧無洗淨過三節戒。四獨。言人。紡績戒等。唯是尼有而僧無也。尼無輙教日暮等戒。僧有。故曰有無互缺也。犯同緣異者。高云。如與外道食戒犯同。與緣有異。僧與出家外道。尼與出家在家外道。皆犯。又如畜鉢戒僧開十日不說即犯。尼入手當日不說即犯提。其罪是同。開緣有異。故曰犯同緣異。
此[A111]但分其宗類等者。謂且分兩位。有同異互缺輕重等。然未明不同之意也。猶未顯其來詮者。未顯僧尼之戒不同。有無之所以也。具[3]如大疏者。如首律師疏中。具說所由也。
第九門下三眾者。式叉及沙彌沙彌尼。名為三也。
若約戒體同大僧無作者。明其所發無表之戒體量同大僧。故下云隨行類等塵沙。又報恩經云。沙彌十戒。比丘具戒。始終常一。隨時立名。譬如樹葉春夏則青。秋時則黃。冬時則白。隨時異名而其樹葉始終是一葉。戒亦如是常一戒。隨時有異。賓云。若受沙彌戒時。與大僧同發得無表戒體者。沙彌時既得具足戒。更不應受具戒。又違婆沙文。彼論云。近事受勤䇿律儀。不捨五戒。受得十戒。爾時成就十五律儀。勤䇿受苾蒭律儀。爾時成就得二百六十五律儀。論既分明。言十戒位但得十五律儀。至具戒位。方加其數。何容沙彌普緣普發耶。答論據十戒。成沙彌性。不遮普緣普發無表。故無妨也。
自外行法不同者。勝云。五德十數等。又安恣說戒等故曰。取捨有異者。如壞生為供養三寶緣則開。餘無此緣。則制。制則名捨。開則名取。亦云持則名取。犯名捨也。
式叉摩那六法等。此是外國語也。此翻式叉為學法。摩那為女。故曰學法女。謂學具六法防四重。六法者。頌云。染心摩觸盜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五非時食六飲酒。同諸三眾學之者。大僧與大尼為二。二眾沙彌為三也。勝云。僧尼為一。沙彌為二。沙彌尼為三。故曰同諸三眾學也。
第十門僧祇律是根本部者。僧祇部。外國云摩訶僧祇。此云大眾。此是城內。前結集者。名上座部。以迦葉在座年老得名也。眾既五百名大眾部。呼此上座[1]部為大眾部耳。實非城外結集之大眾部也。今茲五部皆從前上座之大眾部出。故呼僧祇。城外大眾部。非四分之根本也。所以將僧祇為五部根本。據大集經云。廣博遍覽五部經書。是故名為摩訶僧祇。既言遍覽五部。明知非五部數。故判為根本部。若依宗輪論。舍利弗問經。言初破分為二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是中上座部。則四分之根本也。然大集僧祇律即是四分等根本也。二論者。謂大小乘論也。
愚藂者。有云一人無智曰愚。十人聚一處曰藂。余智同螢耀者。此是謙遜之辭也。云我智若螢光。以我之解。助佛之化者。喻若螢光助於日也。深云。螢若晝出。則無其光。夜出則。微有小光也。余亦然。若正法之時。不敢助佛化。助亦無力。如螢晝出則無光也。今末代之中。隨分助佛弘化。如螢之夜出似有小光也。故曰同螢耀也。
言疎庸者。不親佛法曰疎。非文非武曰庸。應師云。庸謂常愚短者是也。心不節慎。口無法言。惡人為友。名之為庸也。輕侮猷言等者。三蒼云侮慢也。猷者法也。謂我何敢輕慢法言。戲論者。若言非非有非非無。即名戲論謗也。
學有所承等者。謂我親承首律師所也。聽講律得二十餘遍也。承必知本者。謂師師相承相傳不絕。故曰承也。親知如來制之本意。故曰承必知本也。每所引用先加覆撿者。謂今鈔中。且引諸經論及古人章疏等。必先勘覆看其如非後方引用。故曰先加覆撿等也。於一[2]一事下廢立意多者。如律中犯重比丘開其學悔。古人判云。若犯[A112]已未覆。開悔。曾覆竟不開悔。今廢此義。但使臨懺之時。盡露一切開悔。此義須立。又律中云餘處行。古人解云。是餘房行。此義須廢。今解謂是出界外。此義須立。如是等事非一。故曰一一事下。諸師所存情見繁廣者。古人立五種得戒義等。廣釋受緣受體發戒時節。當今闕緣多述無益。是繁廣。故曰情見繁廣也。
及教通律論理相難知者。教者律教也。謂論解律。名教通餘論。言難知者。如諸論中。或云表無表作無作教無教。又多論云。作戒以色為體。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如是判釋。理相難識。通解論文者。方能了達也。故曰難知也。
而抄略證文多不具委者。今鈔中取經律論文具述來。但是相應之言。即引將來入其宗也。欲知其始末者。且如破僧違諫戒始末繁廣。不屬今時現行。若欲更窮所由。非鈔之意也。
臨機有用等者。謂如對受說安恣訃請等事。即披文而用之。不勞問於他人也。豈復疑於罪福者。既執事案文。何所疑。罪福者。福持罪犯。豈疑持犯也。
不急之務者。謂遊辭也。真宗蕪穢者。指鈔為真宗。謂若更加不急之文。便是荒穢。致使後人行用則昏迷不識其意故曰。鳥鼠之喻等者。此況真偽。如蝙蝠鳥取不得鼠取不得。其鈔中若加不急之文。竟致後行事之人真取不得。偽取不得。故假喻鳥鼠也。
此之十條總束諸門者。是都結上十門也。謂此十門。是綱領以分別。橫括下三十門也。
夫宅身佛海者。從此夫字[A113]已下。生起立三卷之意。宅由居也。謂居身在佛法海中也。故曰。言飡味法流者。謂心服於道水。故曰。形廁僧位者。廁由間廁也。言行唯三位者。謂今三卷。攝三位行盡也。
識達持犯乃至體相具矣者。謂中卷。廣明戒體相狀。及隨戒之相。故言體相具矣。外德彰用者。謂識達持犯。具如中卷。方能秉法被時。善解匠物。故曰外德彰用。綱領存矣者。謂上卷是佛法綱領。統收萬法。下卷乃是網目。還是綱領之所攝持。舉領則毛端。提綱則目整也。自他兩德成相多途者。明下卷之文。雜行乃有益物及自利也。如導俗化方是利他。若頭陀等。是自德。故曰自他兩德。問上序中明三卷之意。前明上卷。次明中下。此何故先明中卷。次明上下者。答大有所以。上序中明者。是大家眾法次第故。先明眾行住持。然後明受戒懺悔之別行也。今此所明。將中卷居前者。欲明自行是立身本。體相既立。方能秉上卷家僧眾之法。所以先明中卷。
然則事類相投更難量擬者。應師云擬者向也。說文云。擬由度也。比也。類者例也。如受戒事。則有受戒類。如結界事。則有結界之類也。今若不從類例。標名題者。[A114]但散亂而說者。尋討則難故曰也。若長途散釋寡討論者。勝云。若今十門。更長途。一一散說。下三十門事意。此則不可盡其底。故曰寡於討論也。討由治也。使舉領提綱毛目自整等者。將此十門。名為綱領。下三十門中所有諸事。盡是毛目也。若識此十門綱領者。下三十篇毛目自顯現也。載由則也。隨事隨依者。勸勵僧侶。精進護持。永離破戒之穢流。蕭然而得解脫。上來第三總釋十門義竟。
○[1]標宗顯德篇第一
將釋此篇。大分為二。初標宗。次引文成德。就初又為二。初至法輪不再轉乎[A115]已來。明出家之人。於眾別二行。有依不依。招其損益。勸捨損從益。以令教行。第二從今略指宗體行相[A116]已下。正明宗體。就初復二。從初至興替在人也[A117]已來。明不依眾別二教。於法有滅失之損。二從深崇護法者[A118]已下。明依二教有建修之益。就初又二。初明淨眾教不容非。約喻以顯勸釋等義。二從容致濫委以亂法司[A119]已下。明非法眾主御於眾行。正明有滅失之損。就初文中分四。第一法喻雙舉。以明眾不容非不宿不越(不宿即眾行。不越即別行。此中偏舉此二行者。良由眾別二行攝一切行盡故)。第二從故凡廁預下。勸成上不宿不越之義。言尅須清禁無容於非。勸上不宿之義。沐心道水等乃至無染於世等。勸成上不過越限之義。所以若染於世即違聖戒限故。第三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A120]已下。釋上不宿不過所以。令不越不宿。為欲光道顯德故。第四而澆末淺識[A121]已下。轉釋第二勸意。何意苦勸云無容於非。無染於世耶。釋云為澆末淺識庸見者。多雖形服參緇侶。而行不依律。若不苦勸。便容非染世。故須勸之也(四文中此初文也。此文中)。
言律海沖深者。即法喻雙舉也(律法也海喻也)。沖虗也。問何以將律喻海耶。解云。海中有八不思議法。戒中亦有八不思議。故以為喻。津通萬像者。津潤也。亦度之義。謂如大海津及無邊。為一切人物濟度之處。律儀亦爾。慈津及塵沙之境。為潤眾生之芽。涉生死流。到涅槃之岸濟度之處。故曰津通萬像。萬像即萬善也。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屍者。謂如大海具八不思議。雖無物而不包。而終不宿死屍。律海亦爾。雖復普恩流萬品。攝受一切。而終不宿犯重死屍。設有則羯磨擯出。故曰喻不宿死屍也。騰岳波雲而潮不過限者。馬走曰騰。高峯極峻曰岳。謂如大海之波浪騰涌如山岳。如上雲而至潮終不過限律海亦爾。今治犯重僧尼及犯僧殘人時。其羯磨作法。威力德用。亦大同彼海波浪。而若有犯重僧尼。不得非法治打。杖罸。但得以白四擯出置於眾外。故曰喻潮不過限也。
故凡[2]廁預玄門至無容於非者。此則勸成上不宿死屍義。謂身居三寶位。欲廁玄妙定慧之門人。宜不應容犯重非法人也。故曰沐心道水者等者。此則勸成上不過限之義。謂出家入道僧尼。淨心持禁戒。不樂人天之樂。求出世之樂故曰。故能德益於時乃至亦超塵網者。此則結上二句。謂淨心尅持禁戒希出離道人者。[3]道德內充。嘉聲外聞。能生物善。匠導眾生。加以速出六塵五欲之愛網。故曰德益於時迹超塵網也。超由出也。良由乃至無以顯德者。此則釋上不宿屍不過限二句所以。謂若不依律法修四威儀者。其外儀則不可觀也。何得生物善。內心無道。由何顯其外德。故曰非法非道無以光顯其儀德。引上辨得。此下辨失。
而澆末淺識等者。此下明滅法之人。謂雖受得佛戒。而無護法之心。令[4]滅疾滅也。引文中澆末者。澆者薄也。謂末代澆薄之流也。庸見者。庸淺近。薄皮名皮膚(言夫)。名參緇服者。參由同也。雜也。緇者黑也。學非經遠者。積年集學。名為經遠。如上淺識之人。不能經遠尋師故曰。情既疎野等者。不親佛法曰疎。心在理外曰野。野是逸義也。謂情常蕩逸。無係念於法。故曰疎野言寧究真要者。寧由安也焉也。謂其不親法律人。則不進生定慧。安知出離之道。出離之道。名為真要。封懷守株者。封由閇也。謂閇執愚心也。言守株者。草木根也。宋時有人逐兔觸株而死。後更於中終日守待。時人號為守株而待兔也。言志絕通望者。謂受得戒謂究竟不知戒是菩提之因。又不修習定慧等出離之益故曰。絕通望局之心首無詣者。謂受戒竟。謂為果滿。其出言亦無至趣故曰。爾疋云詣由進也。造奏詣進此是一義也。意雖論道不異於俗者。謂受得此戒在身說此戒善功德。狀似論道。但求其名利。都不忻求出離生死。故曰不異於俗也。況談世論孰能體之者。上句明學者尚自不知。今此下明今不學者。孰由誰也。謂談世論之徒。誰復能體斯戒法。
容致濫委至于興替在人[A122]已下。明非法眾主御眾行正有滅失之損。此文中容者受也。委者任也。迷也。安也。謂容受此非法無德之人。濫安法主之處。則濫亂佛法。故曰亂法司也。肆意縱奪等者。肆由放也。謂如止濫法司之人。不依法教。放縱身口。於徒眾有愛憎。憎則犯輕而重斷。愛則犯重而斷輕。此名縱奪。於愛是縱。於憎名奪。言專行暴尅者。專由一也。任也。謂於所嗔之人境上非理加罰。故曰專行暴尅。尚非俗節所許者。謂俗中高士尚不可[1]吐杖捶。能行仁慈。況乃出俗僧徒而反行之。新學困於磐石者。磐石謂大石也。謂此非法眾生。畜養門徒。常令酤酒買肉。不教法用。至年長大。欲往遊方聽學。遮不與去。有三意故。一恐學問勝[A123]己我便墮負。二恐彼識達教相見我等過知我是非。既不許出如大石壓草不得出頭也故曰。律要絕於羈䩛者。在身名羈。在口名䩛。是馬之羈䩛也。戒律名羈䩛。謂不依戒律放縱身口。造種種過。狀如馬無羈䩛。故言絕也。言正法玄綱者。詺戒為玄綱。亦名定慧曰玄綱。謂今既不依教行。無人能續。故云玄綱覆墜也。
故知興替在人者。此一句通結上文也。興字結上迹超塵網文也。替字結前澆末等之文也。深崇護乃至法輪等者。若能為眾主人勸門徒後生人欲令其學問紹隆佛種即是深崇護法也。既能依修行即是轉法輪也。故曰何患。今略示宗體行相者。此生起下四種是其宗體也。
夫[2]戒隨器為功者。器者眾生根器也。器有大小戒亦有大小。故言隨器也。行者以領納為趣者。謂能受戒人即領納所受之法也。如白四羯磨。一念之頃領納妙法居懷也。而能善淨身心稱緣而受等者。謂身無遮難。發斷惡修善心。師僧清淨衣鉢具足羯磨成就如是內因外緣兩種相應。方發無作戒。所發戒體能與聖道相應。故名相應之道。若情無遠趣差之毫微等者。謂不知因此戒法能至佛果。無心希求名無遠趣。因緣小差受者。無心空加作法無益。故曰徒染法流。言將何以為道之淨器者。夫戒者。為萬善大器以戒為器。能盛萬善功德。故稱道淨器。道則萬善也。為世良田義復安在者。謂剃染為相持戒為性。性相兩具堪為福田。今既受戒不獲。福田之義安在。安由寧也。
清身行徒等者。徒是今行門徒眾也。謂清身心入行門之徒眾。意悕涅槃之果。故曰遠悕圓果也。言無宜妄造者(草盜反)。謂受戒者。須遠求菩提。莫希人天之樂。造由趣也詣也。言令契入無滯者。至心緣其戒善功德。令與我心相應更無滯礙也。一說名無作戒體為無滯也。言故經云等者。即涅槃經明無作戒體。今引此經。證成上無滯之義。據此明後釋為當。
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軼[3]者。軼有二音。一音逸字。統云過也。一音(田結反)謂車軼。即當此用。多途者。謂境通塵沙境相。故曰多途。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者。隨意欲取五八十具戒等故曰。若任境彰名等者。所發戒境無量。從此彰戒數名。則有無窮之稱也。且據樞要者。廣疋云樞是門臼也。謂戶必依樞住。凡聖皆依此四法住。故喻樞要。
語法而談不局凡聖者。謂若凡若聖。通有此戒法也。如沓婆受戒也。直明此法至出離之道等者。謂我今更不論其不局凡聖之所由。且明其戒法之義。故言直明此法也。言必能軌成出離之道者。謂此戒法可軌可則。能出離生死。成無漏道也。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者。謂能受戒人。須信知有此聖法在身。乘之得出離生死也。
今所受者就[A124]已成而言名為聖法等者。謂聖人乘此戒法。得至聖果。故知今所受者。即是聖法。就[A125]已成聖者。為言故云就[A126]已成而言也。上來就戒法中。分三段中此第一則出法名體。即所求之法也。
但令返彼生死等下至長養此心使隨人成就者。教令發心。即能求心也。即緣境立心也。此恒沙善法者。因緣未具時不可得。說但信有此法為因所起。起竟此法在身。能軌生出離之道。此則第二教令發心也。第三乃可秉聖法在懷者。謂上二段。令信有塵沙二諦善法。為所緣境。又教令立心。此二因既具[A127]已。乃堪可秉聖法也。此中未即[A128]已秉聖法居體。乃可堪加聖法。習聖行耳故曰。上文高栖累外者。栖由息也。累者生死罪累也。謂既有斷惡修善返生死之心。此高昇三界之表。栖息於塵累之外。故曰高栖等也。言隨法之行者。勝云。受持此聖法在身。起動施為。皆須護持。名為隨法之行。
二明戒體等者[1]通論者。通律之論也。成論多論等。唯明其所發表無表戒體。今直明其能領心為戒體。故曰直陳心相也。相者即法界塵沙二諦等相也。以心緣此相。故言心相。故名為戒體也。
要期者。斷惡修善誓願也。施造方便者。受前八條也。請師求戒等方便也。惻思明慧等者。惻由悲也病也。悲念眾生也。此心即名明慧。愚心不悲痛故。前法者。指前門戒法名為前法(云云)。此要期之心等者。上持戒心。與塵沙境妙法相應。因緣相扣。三羯磨竟。於彼二種法上。假緣引發生起此戒。名曰緣起。領納在心名為戒體者。將受戒人能領之心。為戒體也。
必須廣修方便者。深云。廣修四正勤也。謂未生之善方便令生。[A129]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惡令不起。[A130]已生之惡令滅也。撿察身口等者。即防身口七非。此名戒也。言威儀之行者。上撿察身口。能防名戒。其相是麤。今則於微細威儀行住坐臥四儀可觀。故曰威儀之行。尅志專崇高慕前聖者。尅由能也。明諸佛羅漢。並此戒。能得出離生死。因茲戒德降魔成道。我亦効之。故曰高慕前聖也。持心後起義順於前者。此明前要心受時誓持不犯。今[A131]已受後。能順前期不違本心故曰義順於前也。
[2]四分律鈔批卷第一末
校注
[0604001] 目錄新作 [0605001] 會本疏卷上一之一 [0606001] 當本文作應 [0606002] 住疑在 [0606003] 往疑詳 [0606004] 越本文作哉 [0606005] 家作乘 [0606006] 本本文作大 [0606007] 供養本文作恭敬 [0606008] 闍維本文作佛已耶旬四字 [0606009] 插入諸王二字 [0606010] 若字疑剩 [0607001] 眠鈔作臥 [0607002] 致通到 [0608001] 闍下疑脫世字 [0608002] 令得解脫傳本文作其所度脫 [0608003] 其下本文有宜字 [0608004] 施下有論字 [0608005] 壞下本文有其字 [0608006] 其頂傳本文作其頸上 [0609001] 維本文作句 [0609002] 曰疑日 [0610001] 插入說字 [0610002] 插入舍利二字 [0610003] 現疑信 [0610004] 插入一等二字 [0611001] 插入立字 [0612001] 插入震字 [0612002] 其疑是 [0612003] 托鈔作託 [0613001] 迷疑遣 [0613002] 以字疑剩 [0614001] 現鈔作見 [0614002] 知疑和 [0614003] 插入尾題 [0614004] 插入首題 [0614005] 戒疑界 [0615001] 學字疑剩 [0615002] 波疑破 [0615003] 插入據字 [0616001] 插入必字 [0616002] 插入開字 [0617001] 插入輕字 [0617002] 托鈔作託 [0617003] 會本疏卷上一之二 [0617004] 異疑輕 [0618001] 插入尋討者三字 [0618002] 藏下疑脫為八十三字 [0618003] 誦下疑脫律字 [0619001] 插入藥字 [0621001] 是鈔作義 [0621002] 插入草字 [0621003] 明鈔作名 [0621004] 言鈔作立 [0622001] 插入曰字 [0622002] 托鈔作託 [0622003] 如鈔作在 [0623001] 插入部字 [0623002] 一字疑剩 [0624001] 會本疏卷上一之三 [0624002] 插入廁字 [0624003] 插入道字 [0624004] 滅疑法 [0625001] 吐疑加 [0625002] 戒下疑脫者以二字 [0625003] 插入者軼二字 [0626001] 插入通論者三字 [0626002] 插入尾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2 冊 No. 736 四分律行事鈔批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