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初中文殊發問者。如來欲說此經。則為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非具大智慧者則不能。而文殊乃是實智第一之人。故正宗前以之為酬答。今流通後。還以之為發問。蓋非智不能流通故也。
△二問今。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謂上諸菩薩。乃是深行忍力成就之者。自能三軌持心。而於此土通經矣。若初心始行菩薩。亦欲於後世此土弘經。除三軌之外。更有何法依之而行。可以弘通此經也。
△二如來答示三。初總答。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安住四法者。謂初心菩薩。欲於此土弘經。更有何法。然亦無別有法。祗安住是四安樂行。便可於後惡世。此土弘經矣。四法者。即身口意。及以誓願也。然何以欲弘此經。須安住四法者。蓋若能住於身安樂行。則其身正。不令而行。故欲弘此經。當住身安樂行法也。若住於口安樂行。則隨有所說。人皆信受。故欲弘此經。當住口安樂行法也。若住意安樂行。則心無嫉妒諂曲。自感勝人來集。故欲弘此經。當住意安樂行法也。若住誓願安樂行。則能拔一切之苦。能與一切之樂。故欲此弘經。當住誓願安樂行法也。
△二別示四。初示身安樂行。二示口安樂行。三示意安樂行。四示誓願安樂行。初為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標舉。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行處親近處者。二處字。即實際理地也。此之實際理地。乃初心菩薩。欲弘此經者之所當遵行。之所當親近。故言行處親近處也。言行處者。直以一心。緣實諦理。名為行處。謂以實相不思議諦理。而發乎實相不思議觀智。還炤實相諦境。如此以境發乎智。以智炤乎境。境智一如。能所不二。即所謂之行處也。言親近處者。上之行處。乃是直緣諦理。今親近處。乃是以不思議妙智。廣歷諸緣也。諸緣者。即下文約遠論近。約近論近。約非遠非近論近也。此等諸緣。而能以妙智運之。一一皆是實相。相親相近。而不相遠。乃所謂之親近處也。所以兩處字。即實際理地。乃是所觀之境。行與親近三字。乃是能觀之智也。然能觀所觀。亦有二。又不在遠。即介爾一念之心。發之而為能觀。亦即以之而為所觀。能所雖殊。全同一念。纔是菩薩行處親近處。而若境若智。皆不可以思議也。既能住於菩薩之行處。而直緣諦理。復能住菩薩之親近處。而廣歷諸緣。則自行從是可得成就。而更能化他。為諸眾生。廣說此經也。
△二釋成二。初釋成行處。二釋成近處。初三。初反徵。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二解釋。
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
住忍辱地之四字。乃是總釋。忍即能忍之心。辱即所忍之境。地者即是實相理地。謂雖有能忍所忍之不同。而總一實際理地。故言忍辱。住者。若離了所忍之境。則便無有能忍之心。若離了能忍之心。亦便無有所忍之境。如此全能即所。全所即能。而能所不二。乃非住而住。住於忍辱之地也。然欲弘此經。必須住忍辱地者。以弘此經之時。設有刀杖罵詈等諸障惱。若不住於忍辱之地。則未免為其所動轉。而不能廣為弘通。故須內運慈悲。外觀法空。而住於忍辱之地。則尚不見有能忍之心。況復見有所忍之境。如此則自不為其障惱所動轉。而得廣為弘通矣。故欲弘此經。須住忍辱地也。
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
此別釋。柔和善順。是釋忍之一字能忍之心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是釋辱之一字所忍之境也。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是釋地之一字實際理地也。亦不行不分別。是釋住之一字非住而住也。
初釋忍字。言柔和善順者。謂隨其所有見思等內障。罵詈等外障。而菩薩只是安心實相之境。而發乎能觀之智。即能觀之智。炤乎所觀之境。而與實相。不相乖違。故言柔和。能觀之智。與實相境。相應相似。故言善順。既與實相不違而順。則有何內外之障而不忍乎。
二釋辱字。言而不卒暴心亦不驚者。謂能觀所觀。既其不相違而順。則全境即心。了不為外境所干。故於境而不卒暴。全心即境。了無內心之可得。故心亦不為驚動也。
三釋地字。言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者。於法法字。即不生不滅之法。然一切法。雖有生滅。當知生從緣生。而生實非生。滅從緣滅。而滅亦非滅。既一切法。悉從緣生緣滅。而當體非生非滅。則知由能觀之智。故有所觀之境。則所觀境。似從緣生。生實非生也。由所觀之境。故有能觀之智。則能觀之智。亦似從緣生。生實非生也。若離能觀之智。則便無有所觀之境。是所觀境。似從緣滅。滅實非滅也。若離所觀之境。亦無有能觀之智。是能觀之智。亦似從緣滅。滅實非滅也。智既非生非滅。則於法無能行。境既非生非滅。則於法無所行。如是則一切法。當體空寂。而一空一切空。故云於法無所行也。而觀諸法如實相者。既一空一切空。乃是真空。真空不空。不妨一切法。一有一切有。則一切諸法。及以能觀所觀。莫不悉皆如於實相。故言而觀諸法如實相也。既於諸法無所行。而一空一切空。則是真空。諸法如實相。而一有一切有。則是妙有。真空妙有。即是實際理地也。
四釋住字。言亦不行不分別者。上之一空一切空。而不妨一有一切有。雖一有一切有。而元即一空一切空。如此則空處元有。有處常空。而全即不思議之中道。故云亦不行不分別也。不行者。無上來之能行能觀。不分別者。無上來之所行所觀。無能行能觀者。以離所觀。則無能觀故。無所行所觀者。以離能觀。亦無所觀故也。此即非住而住之住也。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二釋成近處二。初反徵。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
△二解釋。此解釋文。古大分為三。今分為二。初明初親近處。二復次下。明第二親近處。即是約非遠非近論近也。初為二。初正釋。二文殊下結名。初二。初約遠論近。二常好下約近論近。則知古約意而分。今就文而列。初為十。初遠權勢。
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蓋此中釋親近處。而初即言不親近者何也。當知言親近處者。乃是欲菩薩親近。於實際理地之處。元不欲菩薩親近於權勢等處。若親近於權勢等處。則於實相之處。未免不能親近。若不親近於權勢等處。則自然能於實相之處親近。故名約遠而論近也。然權勢等處。為菩薩者之所不當。若彼等欲親近於菩薩之時。則菩薩當以妙智歷之。使一一皆同實相。方是菩薩廣歷諸緣之親近處。故文云。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正謂彼若近於菩薩。則當以妙智歷之。為其說法。而菩薩則元不當近。故內心無所希望也。言不親近國王大臣者。如佛在時。亦以佛法付囑王臣。則王臣元可為佛法之金湯。今菩薩則不當親近者何也。蓋王臣乃是權勢之者。初心菩薩。若親近之時。則未免生諸樂慕。如嚴王之本事者亦有之。故初心始行菩薩。若欲弘通此經。所當遠也。
△二遠邪外。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咏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此經乃是至中至正至大之者。與彼邪外。乃不相應。初心菩薩。若親近之亦未免為彼所轉。故初心始行。若欲弘通此經。須當遠也。若夫外書。乃是治世之語言。六根淨人。則自能與實相。不相違背。今是初心菩薩。故亦須遠也。路伽耶等。乃是師弟相破。今欲弘此經。須感應道交。師資相合。故亦須遠也。
△三遠𠒋戲。
亦不親近。諸有𠒋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欲弘此經。須以定心。𠒋戲乃是放逸散心之者。故當遠也。
△四遠屠畜。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魚捕。諸惡律儀。
若弘此經。須運無緣慈悲。屠畜之人。全是殺心。而無慈悲之者。故須遠也。
如是人等。或[1]是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此乃總結上之四種。則為說法者。若國王來時。則為其說法。使轉其權勢。以為善護。邪外來時。則為其說法。使轉邪以歸正。轉外以成內。𠒋戲來時。則為其說法。使轉其散亂。以成定心。屠畜來時。則為其說法。使轉其殺心。以成其生機。故如上四種之人。若時來者。當為說法也。此正由菩薩。能以妙智歷之。觀權勢即善護。乃至觀殺心即生機。故為其說法之時。自能轉權勢。以成善護。乃至自能轉殺心。以成生機也。此則彼來親近。乃當如是。若夫菩薩則一向須遠。不當因彼之親近而亦親近之。故雖說法。而內則無所希望。以遠之也。
△五遠小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菩薩雖發大願欲弘此經。然始行之者。心尚未堅。倘與小乘親近。則生於佛道長遠之念。且就於小心者或有之。故當遠也。既彼是小。則其來時。還當隨宜為說。引小歸大也。
△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此中重稱文殊。復言又菩薩者。蓋上之五種。初心始行。遠之為易。此下五種。遠之又難。又上之五種。固當所遠者。若此下之五種。猶為初心之所當遠者。故鄭重其語。而重稱文殊。復言菩薩耳。能生欲想相者。謂女人之相。能生人之欲想者。故言能生欲想相。菩薩若為女人說法。不應取其相而為說也。亦不樂見者。但見亦不妨。不得樂見耳。
△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者。非同於尋常念彌陀佛也。謂當念我是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者。又念佛出世之意。唯欲令一切眾生。開佛知見。當體佛之意。而弘此經。令得皆開佛之知見也。
△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謂年少弟子等者。習性未定。初心通經。儻或畜養。恐妨弘道。若與同師。恐有請益。亦非至道。故云不樂耳。
△二約近論近。
常好坐禪。在於閒處。修攝其心。
修攝其心者。初心之人。其心非昏即散。今則應當以觀觀乎昏。而修其心。使之得明。以止止乎散。而攝其心。使之得靜。此則唯止觀。為能修攝其心也。
△二結名。
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二明第二親近處。此即約非遠非近。而論近也。文為二。初正釋。二結名。初四。初總明。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
言觀一切法空者。觀即能觀之智。一切法即所觀之境。雖有一切法。當體空寂。故言觀一切法空。此即一空一切空也。如實相者。謂觀一切法如實相也。以一空一切空。乃是真空。則不妨一有一切有。而一切法。全即實相之妙有也。不唯所觀之境全即真空妙有。即能觀之智。亦復當體真空及妙有也。故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此中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者。蓋如來最初從三昧起。即嘆諸佛二智及二境。智即佛之知見。境即諸法實相。意欲一切眾生。皆同開佛之知見。悟明實相之境。今迹門說竟。事在流通。故乃明言之。而云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則知觀即佛之知見。一切法實相。即諸法實相之境也。
△二別釋二。初釋觀一切法空。二釋觀一切法如實相。初三。初法。
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
不顛倒者。凡夫於身受不淨。計淨等四倒。二乘計無常等四倒也。若夫偏漸菩薩。又有亦常亦無常等四倒。凡夫二乘偏漸。不達一切法。當體空寂。故皆起於四倒。今初心菩薩。能空一切法空。故不顛倒也。不動者。不為凡夫之有所動。亦不為二乘之空所動也。不退者。能觀法空。登於初住。則任運流入。故不退也。不轉者。凡夫流浪生死。乃是為有所轉。二乘保證涅槃。乃是為空所轉。皆由不觀故也。今能觀法空。則自不為凡夫二乘之空有所轉也。
△二喻。
如虗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
謂此一切法空之真空。若假喻發明。則猶如世間之虗空。世間之虗空。唯一虗空。虗空之外。更無有空。真空亦然。一空一切空。空外更無有法也。無所有性者。世間之空。無於四性。真空亦然。無有自他共離之性也。一切語言道斷者。世間之空。不可思議。而語言道斷。真空亦復是不可思議。而語言之道斷也。無所有性是性空。語言道斷。是相空也。
△三合。
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
謂一切法空之真空。不同凡夫之在生死。故言不生。不同二乘之出生死。故言不出。不同偏漸菩薩之離性言修。離修言性。故言不起。無名者。無有名目之可稱。無相者。無有相貌之可見。總之當體空寂。而實無所有也。
△二釋觀一切法如實相。
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
上之一切法空乃真空。一空一切空。今之如實相乃妙有。一有一切有。既是妙有。故廓徹圓融。而無有限量。周徧法界。而無有邊涯。重重重重。而無有罣礙。無盡無盡。而無有遮障。故言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也。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者。謂既一切法。皆如實相。而無量無邊。無礙無障。則元無有生。元無有滅。乃若有於生滅者。但以因緣而有從顛倒而生也。由眾生。不能觀於一切法如實相。以迷逐妄。以妄為真。如此顛倒因緣。故唯見一切法。有於生住異滅等相。而不見一切法皆如實相也。然既言以因緣有。則有實非有。而有即實相。既言從顛倒生。則生實非生。而生亦即實相。既皆實相。則自不見一切法。有生住異滅等相之可得。而唯觀一切法如實相也。
△三通收。
故說。
謂以其不顛倒。乃至實無所有。是故說言觀一切法空。以其無量無邊。乃至從於顛倒生。是故說言觀一切法如實相也。
△四勸觀。
常樂觀如是法相。
謂初心菩薩。若欲弘通此經。須常樂觀此之一切法空相。一切法如實相也。
△二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二偈頌為三。初頌總答。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
言無怖畏二句者。若不能住於四安樂行。則心多諸怖畏。何能說此妙法華經。今初心菩薩。能住於四安樂行中。則外運慈悲。內觀實相。隨其所有障惱。自不為其所動。而心無所怖畏。自然能說是經也。
△二頌別示。又二。初行近合明。
應入行處。及親近處。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𠒋險戲者。及旃陀羅。外道梵志。
初二句是總標也。常離國王等一行半。是遠俗眾。初三句頌遠權勢。𠒋險一句。頌遍𠒋戲。旃陀羅一句。頌遠屠畜。外道一句。頌遠邪外也。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
是遠法眾。此皆頌遠小乘也。三藏者。大小乘皆有。具如集註。今是小乘三藏。如來說此三藏。本是方便權宜施設。而彼不知方便。故貪愛而取著之。今初心菩薩。欲弘妙經。自當遠彼也。破戒比丘者。戒以防非離過。所以始之十戒為沙彌。次之二百五十戒為比丘。最後十重四十八輕為菩薩。若沙彌攝相行持。了知十戒所自。若比丘攝相行持。了知二百五十戒所自。若菩薩攝相行持。了知十重四十八輕所自。方為之沙彌乃至菩薩也。今言破戒比丘者。比丘所以為比丘。唯戒為眾德之本。眾行之先。彼若有所毀犯。比丘尚不成。安能聞大乘佛之知見之法華經。故不應近。若羅漢者。以證得立號。今但名字。小乘尚不能得。安能聞無上佛道之法華經。故亦不應近。深著五欲。即是優婆夷。在家之者。求現滅度。即是或求於欲界轉依。或求於色界轉依。或求於無色界轉依也。若是人等。乃總結指上五種人也。以好心來者。上之五種人。有一向恃於權勢者。有一向染於放逸者。有一向行屠殺者。有一向住於邪外者。有一向著於小乘者。今則知其所作而來。至於弘通妙經之菩薩所。為聞無上佛道。即是彼之好心也。而為說法者。彼既為聞佛道而來。還當為其說無上道。令其恃權勢者。轉之而成弘護。乃至若小乘者。轉之而歸於大乘也。
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亦莫親近。屠兒魁膾。畋獵漁捕。為利殺害。販肉自活。衒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𠒋險相撲。種種嬉戲。諸淫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入里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
初一句頌遠欲想。不男一句。頌遠不男。屠兒等四句。更頌遠屠畜。衒賣一句。更頌遠欲想。𠒋險二句。更頌遠𠒋戲。淫女一句。又更頌遠欲想。莫獨下一行。頌遠譏嫌。入里下一行。頌遠危害。佛制乞食。必同三人。一心念佛者。謂念佛所制乞食。不欲烟爨之意。乃是欲比丘。內捨憍慢之心。外益檀那之福。今我當如何行乞。方能捨自[A3]己之慢。而得福利他人。而合佛意也。
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此行總收。謂能直緣諦理。外能廣歷諸緣。是名菩薩之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而能住於其中。則身自能得於安樂。而可廣說此經也。又此行近合明一文。乃是頌長行中。行處之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近處之約遠論近也。然標及結。皆雙言行近。正頌之中。但見是約遠之文。唯不頌畜養一種耳。而行處之文。畢竟於何處見之。只一無所畏一句。便是頌行處也。以其柔和善順。於外境不卒暴。於內心不驚恐。故能心無所畏。能為權勢等十種之人。說此經也。
△二行近各明。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
言又復不行者。謂不但如上遠於十種而[A4]已。更當不行於上中下等諸法。故言又復不行等也。上即菩薩乘法。中即緣覺乘法。下即聲聞乘法也。更不行凡夫之有為法。二乘之無為法。無為法乃有實證者。名為實法。有為法乃無實證者。名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者。不但不行無為之實法。即無為法中。所有若慧若定。亦不分別也。不得等者。謂不但不行有為無為等法而[A5]已。又不得於此等諸法也。故言不知不見。
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此結名。謂能不行不分別於諸法。又能悉知悉見於諸法。是名菩薩之行處也。又此言行處而明不行者。當知不行諸餘之法。則自行於實相之法矣。此乃約不行而論行也。不行上中下法。即須當了達一切諸法。悉皆空寂。而一空一切空。即長行之中。又復於法無所行也。不得諸法。不知不見。即須當了達一切諸法。悉如實相。而一有一切有。即長行中。而觀諸法如實相也。亦不分別。即須當了達一切諸法。皆不可思議。而一中一切中。即長行中。亦不行不分別也。如此直以一心緣三諦理。乃名行處也。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
此頌觀一切法空。即非遠非近論近也。言一切法無所有者。謂一切法。雖則或有於生。或有於滅。而生是緣生。滅是緣滅。既是緣生緣滅。則元非生滅。當體空寂。而無所有也。無有常住亦無起滅者。謂既空無所有。則一切諸法。當體不生不滅。而常住矣。今則并無不生滅之常住。亦無動轉之起滅也。
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此結名。謂既空無所有。不生不滅。又無不生不滅之常住。動轉之起滅。此則一空一切空。而是菩薩之近處也。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
此頌觀一切法如實相。言顛倒分別等者。謂上來一空一切空。乃是真空。則不妨一有一切有。而諸法皆如實相也。既皆如實相者。則無有所謂有之與無。實與非實。生與非生等相也。然今有有無實非實生非生等相者。乃是顛倒分別。故見諸法有有無等相也。既從顛倒分別。而有如此等相。則知諸法本無。雖有如此諸相。而悉皆如實相也。
在於閒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
此頌上約近論近可見。
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虗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更頌觀一切法空。非遠非近也。言如虗空等者。世間虗空。全由無明而有。若無無明。則十方虗空。即為消殞。故虗空乃是不堅固者。今觀諸法。亦皆不堅。而總一空寂也。不生不出不動不退者。既皆空寂。則不同凡夫之在生死。不同二乘之出生死。亦不為二邊之所動。而能任運流入。至於不退也。常住一相者。亦無生住異滅等相。而常住總之唯一真空之相也。第二頌別示竟。
△三結行成。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說斯經時。無有怯弱。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言正憶念隨義觀法者。謂若欲說經。必先內觀乎法。若但觀乎有。但觀乎空。但觀乎中。則皆有所偏倚。而不能名為正憶念觀法也。今初心菩薩。弘通今經。則[A6]已能觀乎實相。以實相而發乎妙智。此則全性而起乎修。全理而發於行。既不偏於空有。亦不倚於中道。乃是正憶正念。以此憶念。而隨其所詮之義。觀乎所說之法。此乃明其知法也。
從禪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是乃明其知機。其心安隱無有怯弱者。若內不知乎法。外不知乎機。則心未免有所不安隱。而多諸怯弱。今既能知法。復能知機。則應機而說於法。以法而逗乎機。自無不當之者。又豈不安隱。而有所謂怯弱者哉。是名安住初法者。謂能住於行處近處。而知法知機。是名初心菩薩。安住初身安樂行法也。
△二示口安樂行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標舉。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二解釋二。初明不應為。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嘆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不說人及經典過者。人是能聽小乘之人。經即所聽小乘之法也。聽小乘之人。雖不能依於大法。然聽於小而能修行。則亦得斷於見思。出於分段。證於涅槃。若說其過。則未必能令其入於大。而反退失其小者有之。故不當說也。若夫小乘經典。則如來應機所說。元無有過。何可說之。言不樂說者。正顯若欲辯其偏圓。明其大小。覈其權實。則亦所當說者。若初心弘經菩薩。以誠心而說其人。及經典過。則所不當也。亦不輕慢諸餘法師。是明不當慢。能弘方便經之法師。彼雖不能弘於大乘。然亦是能化眾生之者。故亦不當慢也。不說他人好惡長短者。是不說平常人之過也。於聲聞下。是名不說修於小乘人之好惡也。若說其惡。則使其退於小。若稱其美。則使其著於小。故皆不當說也。又亦不生怨嫌之心者。若謂彼是小乘。而有妨於我之大乘。是生怨心也。若謂彼是小乘。乃卑下狹劣之者。是生嫌心也。如此之心。皆不當生也。
△二明所應為。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不逆其意者。謂菩薩弘此經時。前人不來聽則[A7]已。若來之時。其意乃欲聞經。則便當為其說此妙法華經。故言不逆其意。非謂欲大說大。欲小說小。而為不逆也。有所難問等者。菩薩所弘。雖但是大是圓是實。或有以小。而難於大。以偏而難於圓。以權而難於實。菩薩申難之時。則不以小及偏權。而為甲難。但當以大乘圓實。而為解釋。何者。蓋唯有如來能明鑑乎機。則說於大。說於小。皆當其機。而無有失。今初心菩薩。未必能如佛之明鑑機。倘彼申難之人。有於大機。而為之說小。則於法有悋。於機有乖。今唯說大。令彼解是大乘固宜矣。即非大乘。亦不失於圓種。故但為說大。不當說小也。令得一切種智者。既來聽者。而不逆其意。難問者。而但以大答。則自能令其得於一切種智也。
△二偈頌三。初頌標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床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
言常樂安隱說法。謂弘法者。能運大慈。欲與一切眾生之樂。能運大悲。欲拔一切眾生之苦。與樂而樂無不與。拔苦而苦無不拔。乃名安隱說法。不獨一念如是。而念念皆然。不獨一時如是。而時時皆然。不獨一處如是。而處處皆然。故言常樂安隱說法也。此即慈悲入室也。於清淨地。而施座者。既於清淨之地。而施床座。則能觀一切法空。此即法空坐座也。以油塗身等者。能柔和善順。則自不為一切障惱所動。不為見思等障所動。即內淨也。不為罵詈等障所動。即外淨也。此即忍辱著衣也。即此口行之中。能具三軌。則知身意願行之中。亦無不具三軌也。
△二頌解釋二。初超頌所應為。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羣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安處法座。即是安處法空之座也。比丘等是法眾。國王等是俗眾。如此若法若俗。皆當和顏為說。蓋我和顏而說。彼必歡喜而聽。此即不逆其意也。隨義而答者。隨今經所詮微妙之義。而為之答。此即但以大乘法答也。因緣等者。此是亦開方便。不頌長行也。謂果能知其是小乘之機。當先為其說小。然後令其發大乘心。引入佛道。此乃從小而引歸於大。故言漸漸入道。此即令得一切種智也。
△二追頌不應為。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咸令歡喜。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謂所不應為者。當起精進。而速去之。故言除懶惰等也。慈心說法下。更頌所應為也。以諸因緣等者。亦是明開於方便也。咸令歡喜者。以其常說無上道教。自能令人歡喜。即開於方便之時。還從小而引歸於大也。願成佛道者是自利。令眾亦爾是利他。自他雙利。利莫大焉。故云是則大利安樂供養也。此中是明口安樂行。而長行偈頌。每言心者。蓋心乃言之本。言乃心之聲。故明口而亦言心也。
△三頌結成。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三示意安樂行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三。初標舉。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二解釋二。初明不應為。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
此無懷一句是總明。亦勿輕罵下是別明。謂初心弘經者。當外運慈悲。而下憫眾生。內觀實相。而上弘佛道。故不當懷於嫉妬之心。亦不當懷於諂誑之心也。若懷嫉妒。則何能運慈悲而憫眾生。故嫉妒之心不當懷。若懷諂誑。則內心虗妄。何能觀實相。而弘佛道。故諂誑之心。亦不當懷也。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此別明。初明不當蔑別教。學佛道者。即別教初心。觀於清淨真如之理。而欲求於妙覺果佛之道也。然別教秖能觀於但中。而又不能究盡無明。固所當罵。而初心菩薩。欲弘此經之時。則未可輕罵彼也。求其長短者。彼亦能求於佛道。乃是其長。但斷十二品惑。不能究盡無明。即是其短也。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此明不當蔑通教。去道甚遠者。謂去於無上菩提之道甚遠。以通教但能至化城。而不能至寶所。故去道遠也。放逸者。即鈍根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故不能進趨後教。名放逸也。懈怠者。鈍同二乘。雖能淨佛國土。遊戲神通等事。其所志願。唯是偏空。故言懈怠也。彼雖去道甚遠。而放逸懈怠。然初心弘經之者。不當惱彼也。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此明不當蔑藏教。三藏所明。乃是生滅四諦。有苦集時。則無道滅。有道滅時。則無苦集。菩提煩惱。更互相傾。生死涅槃。兩相生滅。此即於諸法中。生戲論者也。而弘經之者。不應於彼戲論諸法之人。有所諍競。若斥所學是小。即有所諍矣。若言所弘是大。即有所競矣。當漸漸引令歸大。即是無有諍競也。
△二明所應為。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蓋一切眾生。乃全為生死之所流轉。故於一切眾生。應起大悲之想。而欲拔其苦也。諸佛如來。能生我之法身。長我之慧命。故當起慈父之想。而深敬之也。十方諸大菩薩。行於菩薩之道。而能自軌軌他。則是初心始行之師。故應起大師之想。及以恭敬承事之也。平等說法者。即不多不少。名平等說也。言不多不少者。謂於一切眾生。果能明鑑其機。則當為其平等而說。不使有多少之失。若小機而為說於大法。是名為多。若大機而為說小法。是為之少也。深愛法者。乃小機之人。而深愛大法者也。彼雖深愛大法。然而機實是小。於大法有所未契。故亦不為其多說也。
△三結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得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A8]已能持。持[A9]已能誦。誦[A10]已能說。說[A11]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有成就者。即明不應為。與所應為。是名成就也。得好同學等者。乃是能感勝人來集也。
△二偈頌二。初頌解釋。二頌結成。初二。初頌不應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常修質直行者。能安心實相。而以實相之境。發乎能觀之智。全性起修。全理起行。而能念念皆然。是名常修質直行也。不輕蔑人。即不輕罵別教。學佛道人也。亦不戲論於法。即不於三藏戲論諸法之人。有所諍兢也。不令他疑悔。即不蔑通教人也。
△二頌所應為。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不生懈怠心者。謂慈悲於一切之時。當起大精進。若不能起慈。而欲與一切之樂。不能起悲。而欲拔一切之苦。即名懈怠也。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者。若為小機。而說於大。則於彼有礙。於[A12]己有憍。若為大機。而說於小。則於[A13]己有慢。於彼有障。能平等說。而於多不少。即破憍慢。而無障礙也。
△二頌結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四示誓願安樂行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正明誓願安樂。二重歎此經法勝。初三。初標舉。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
於後末世等者。蓋如來之教。有機則興。無機則廢。後末世時。眾生障重。其機則無。故如來教法。或收歸於天界。或攝入於龍宮。是謂之法滅也。
△二解釋。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言在家出家者。家即三界之家也。[A14]已發方便小乘之心。未能修證方便。而未出三界者。謂之在家也。[A15]已能修證方便。而[A16]已出三界者。謂之出家也。弘經之者。若欲住於誓願安樂行。於在家出家兩號人中應生大慈之心。而欲與其樂。若在家之者。雖[A17]已發方便之心。尚未能證於小乘。何況大乘。而今亦欲與其佛道之樂也。若出家之者。雖[A18]已出於分段。而變易猶存。雖[A19]已破於見思。而無明全在。而今亦欲與其無上菩提覺法之樂。無上涅槃寂滅之樂。故於此兩號人中。皆應起大慈心也。非菩薩人者。即六道凡夫也。若菩薩則有大乘小乘。今六道凡夫。既不能發真實之心。又不能發方便之心。全在三界六道之中。輪迴流轉。大小俱無。故言非菩薩也。初心弘經之者。於此一號人中。當生大悲之心。而欲拔其苦。彼雖大小全無。而我則不唯欲拔其界內之苦因苦果。亦且欲拔其界外之苦因苦果。故言生大悲心也。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
意謂如何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故即云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是之人者。乃總指出家在家。及非菩薩三號人也。言大失者。若彼在家出家二號之人。一則不能發真實心。一則不能得真實證。則是失矣。而以所發之方便心。所得之方便證。認以為實。乃是大失也。若彼非菩薩人。不能發真實之心。依而修證。則是失矣。亦不能發方便之心。依而修證。乃是大失也。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此正明其大失。意謂如何是三號人。大失所在。故即云如來方便等也。謂如來所說之三乘五教。乃是方便。隨眾生宜之所說法。而彼非菩薩人。則不能發於方便之心。故於此方便之法。既不聞又不知。又不覺也。此乃於小。不聞不知不覺者也。若於大乘。既不能發大心。故亦不問。不問而為其說。亦不能信受。故不能領解。此乃於大。不問不信不解者也。是則非菩薩人。大小全無。故不唯失。而且大失也。若在家出家兩號之人。雖發方便。[A20]已證方便。然不知此之方便。乃是如來隨宜之說。而執以為真實。則於如來方便隨宜之法。雖聞猶不聞。雖知猶不知。雖覺猶不覺也。雖一[A21]已發。一[A22]已證得。而不能發於大。證於大。則於如來之大乘。亦不問不信不解也。此在家出家二號之人。不知真實。而以方便為實。故不唯失。而且大失也。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明其生大慈悲心也。謂彼等三號之人。雖於此大乘妙法華經。不問不信不解。而我得菩提時。隨其彼等。住在何地。而我則以神通智慧之力。引之令得安住無上菩提法中也。地即地位。若在家人。[A23]已發方便心者。乃住在賢地位中。而我以神通智慧之力。即其賢地而引之。住於菩提法中。若出家之人。[A24]已證方便者。乃住在小聖地位中。而我以神通智慧之力。即其小聖位中。而引之住於菩提法中。若非菩薩人。大小全無。乃是住在凡夫地位之中。而我以神通智慧之力。即其凡地。而引之住於菩提法之中也。既皆引之。住於菩提法中。則有何樂不與。何苦不拔者哉。
△三結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嘆。虗空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閒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無有過失者。既能住誓願安樂。而發大誓願。生於慈悲。則能入於如來室。而觀諸法空。隨其所有障惱。自不能動。故說法時。無過失也。此明其無失。常為下。乃明其不唯無失。而且有得也。比丘等是法眾。國王等是俗眾。此明其為人讚嘆。虗空下。明其為諸天衛護也。皆得歡喜者。一者諸天衛護之力。能令聽者歡喜。二者菩薩但以大乘答其問難。而又不逆其意。故皆得歡喜也。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謂何以而說此經時。能為人所讚嘆。天所衛護。故即云。此經是一切諸佛之所共護故也。諸佛既共護所弘之經。則能弘之人。亦為諸佛之所共護矣。諸佛尚為共護。豈人而不為之讚嘆。天而不為之衛護也。
△二重嘆此經法勝二。初法說。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言無量國中等者。謂此之妙法華經。四十年前。未為開顯之時。則無論此之娑婆國土。不能得見受持。即無量國乃至名字。亦不得聞。何況得見。而得受持。得讀誦耶。今日一番開顯。方能知此是權。知此是實。此權實不二之旨。而得聞其名。聞[A25]已得見。見[A26]已而得受持讀誦也。此法說。為下譬說作本耳。若四十年前。未為開顯。名字不得聞。作下不與珠譬本。今日開顯。乃能得見受持。作下與珠譬本也。
△二喻說二。初不與珠譬。二正與珠譬。初二。初喻。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而諸小王。不順其命。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譬上若未開顯。名尚不聞。言強力輪王者。乃是金輪王。非前三種。故稱強力也。唯髻中下。正明不與珠可見。所以者何下。釋不與之意。驚怪者。怪其但有小功。而無大勳。何以即便賜與髻中之珠。是則為護眷屬驚怪之故。所以不與也。
△二合。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得法國土。王於三界。合上輪王欲以威勢伏諸國也。法國土者。乃是法喻雙舉。法之一字是法。國土二字是喻。輪王以四境為國土。如來以諸法為國土也。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合上小王不順其命。諸魔即四魔也。如來以法教化三界。而四魔不受如來之化也。賢聖諸將共戰。合上起兵討伐。賢即五停心。乃至世第一之七賢。聖即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之四聖。此之賢聖。始修五停。終斷非想思惑。皆是與四魔共戰也。其有功者。心亦歡喜。合上戰有功者。即大歡喜。有功者。賢有伏惑之功。聖有斷惑之功也。然賢聖諸將。有伏斷之功。皆約機為論耳。蓋次言為說諸經乃是應機而說。說教之後。方與魔戰有功。有功之後。方受涅槃城場。譬如輪王見眾兵中有能破陣斬將之者。先許之賞云。誰能破敵能斬彼將者。當與之賞。眾兵聞[A27]已。勇往赴敵。便有其功。有功之後。隨其高下。方受有賞。所以賢聖伏斷。但約機而論也。於四眾中等。合上隨功賞賜等也。諸經即三乘諸經。心悅令得法喜之悅。禪即四禪。定即八定。解脫即八解脫。無漏即三無漏。根即五根。力即五力。諸法即餘諸道品法。此是小乘之因也。又因機說教。說於小乘之道品。令其修習。而與魔戰也。又復賜與涅槃城者。此是小乘之果。即空無相無作涅槃。能防見思之非。禦分段之敵。故名涅槃之城。此即修[A28]已而證。與魔戰有功。而受賞也。又賢將受於因賞。聖將受於果賞也。而不為說是法華經。合上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也。上喻中有釋不與之意。此中應補足而不說此經之意。謂此等賢聖諸將。但有小機。而無大機。若為說是經。則諸大菩薩。亦必驚怪。怪其但有小機。而無大機。何以即便為其說此妙法華經。是則為護菩薩之驚怪。故不說也。
△二正與珠譬二。初喻。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譬上今為開顯。為得受持。言今與者。既有大功。則賜亦應大。不可如前隨功賞賜而[A29]已。故與之於髻珠也。
△二合又二。初合大功。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勳。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
以法教化等者。輪王但以十善之法。教化欲界眾生。如來則以三乘之法。教化三界一切眾生也。能知於苦。即是與五陰魔戰。欲斷於集。即是與煩惱魔戰。欲證於滅。即是與死魔戰欲修於道。即是與天魔戰。此中略不言天魔耳。有大功勛者。即滅三毒出三界。破四魔之網。是其大功。蓋[A30]已斷於苦集。[A31]已證道滅。則小機[A32]已成就矣。小機既[A33]已成就。則法爾此外更有大機。此之大機。因於小得成就而發故。即其滅毒出界破網。便是大功。因有大機之功。故如來為之歡喜也。
△二合與珠。
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此乃證明嘆經之勝也。具明教行理三。皆一皆妙。然文雖三。義亦有四。初至一切智為行一。眾生二字是能行。豈非是人一乎。初約行一以嘆此經之勝。言一切智者。非小乘之一切智。即大乘一切種智也。以一切種智。三智一體故。但舉一切時耳。然一切種智乃是果。修於此經乃是因。修於此經之因。而能尅一切種智之果。則其行乃一而妙也。一切世間等者。謂此經雖有如此妙用。然一切世間多怨。而且難信。由其難信。故四十年前。曾未顯說。直至今日。方乃說之也。多怨者。如正欲說時。五千退去。即是怨也。故上云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此之謂也。難信者。如法說一周。秪得上根領悟。而中下猶迷。豈非難信乎。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次約教一。以嘆此經之勝。初正明。次如彼下提喻。初諸說者。即[A34]已說今說當說也。言最為甚深者。諸說之中。有大小偏圓。權實粗妙等別。故言是淺而非深。今經則無小而不大。無粗而不妙。故言深。又即小而是大。大外更無有小。乃至即粗是妙。妙外更無有粗。故不唯深。而且甚深。又即小是大。則小而非小。乃至即粗是妙。則粗而非粗。是則究竟非小非大。非偏非圓。非權非實。非粗非妙。故不唯深。而且為甚深也。既於諸說之中。最為甚深。則其教乃一而妙也。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三約理一。以嘆此經之勝。秘密之藏者。四十年前。所未曾有。故言秘。三乘九界。所不能測。故言密。三千諸法。悉皆具足。故言藏也。是秘密之藏。在於三乘眾經之上。則其理乃一而妙也。言長夜守護者。四十年前。由眾生之障未除。機未動。全在長夜無明之中。而如來亦示同人法。故言長夜守護是經。今日眾生。機動障除。乃敷揚而宣演之。由此經人極其妙。行極其妙。而多怨難信。故先所未說也。由此經教極其妙。諸說中深。理極其妙。在諸經之上。故長夜守護不妄宣說也。然在序分表報者。唯此四一。在正說之開顯者。唯此四一。在今日流通之弘護者。唯此四一。所以至流通方畢。還約其四一。以顯此經如是之勝也。此正四十年前。不為開顯。則名字亦不得聞。如輪王之不與珠也。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此正今日開顯。乃能得見受持。如輪王之與珠也。
△二偈頌二。初頌正明誓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讚經。後末世時。持此經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常行忍辱者。即柔和善順。而不為障惱所動也。哀憫一切。即運大慈悲。欲與一切眾生樂。欲拔一切眾生苦也。佛所讚經者。此經為一切諸佛。所共讚嘆。云何讚嘆。即如上云。此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而行是妙。此經說中第一而教是妙。此經是秘密藏而理是妙。此即是讚嘆也。初心之者。必柔和善順。而常行忍辱。運大慈悲。而哀憫一切。慈悲具足。乃能於後末世。演說此佛所讚之經也。此是超頌結成。後末下追頌解釋。謂既哀愍一切。乃能演說。故後末世中。若欲演說受持此經者。必當起慈悲誓願。然於何處起之。故云於家出家等也。以諸方便。即以神通力智慧力。不思議方便也。令住其中。即隨在何地。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也。
△二頌重嘆法勝二。初總頌不與珠及與珠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象馬車乘。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財物。歡喜賜與。如有勇徤。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二總頌合不與珠與珠譬二。初總明。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此大力者。即忍辱著衣也。能住忍辱之地。而外忍諸緣之障。內忍三惑之惱。乃名忍辱之大力也。智慧寶藏者。即法空坐座也。智慧二字是法。寶藏二字是喻。如來能以微妙智慧。觀一切法。悉皆空寂。而此之空。乃是真空。全體具足諸法。所具之諸法。亦復全體真空。若假喻發明。如寶藏具藏一切諸物。而所具者。悉皆是寶也。以大慈悲者。即慈悲入室也。如來能以無緣大慈大悲。徧與法界眾生之樂。徧拔法界眾生之苦。故言大慈悲也。是則如來之所以為如來。亦無別所有。唯以此三軌。而得為如來也。如法化世者。即以自所證之三軌法。而化於眾生。亦令其行此之三軌法也。又如來之所以得為如來。以其因中能修於三軌。果上能證於三軌。果後能起於三軌故也。此中明於三軌。而言如法化世。即果後所起之三軌也。然果後三軌。全由修證而能起。故修此三軌。即是成於般若之妙宗。證此三軌。即是顯於法身之妙體。起此三軌。即是發於解脫之妙用。是則修此三軌之時。全真性資成而為觀照。證此三軌之時。全觀照資成而為真性。起此三軌之時。全觀照真性而為資成。非一二三。而一二三。非修證起而修證起。乃所謂如來不思議之三軌也。如法化世者。起此三軌之用。而化眾生。亦令得修此證此。還能起此也。
△二正頌二。初頌合不與珠。
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與諸魔戰。為是眾生。說種種法。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受諸苦惱等者。既受諸苦惱。則[A35]已知苦。而欲斷於集矣。故欲求解脫之滅。應與魔戰而修道也。又見一切等一行。是明如來能知於機。見即以化他權智。而為照見也。為是下一行。是明如來因機而說法也。
△二頌合正與珠。
既知眾生。得其力[A36]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得其力者。即三乘之人。各得其力。聲聞則知苦斷集。修道證滅。得四諦之力。緣覺則順觀生起。逆觀還滅。得因緣之力。菩薩則能除於六蔽。而得六度之力也。說是法華等者。既得其力。則小機[A37]已得成就。而不久大機即發。故為其說是法華。開其權而顯其實。若假喻發明。如輪王解髻中之明珠。而與諸將也。珠則向在髻中而不見。若解其髻。珠即見矣。如實向為權之所覆而不顯。今開其權。實即顯矣。猶如解髻而見珠也。此經下重嘆。不妄等者。四十年前。不妄開示者。由機未熟。而時未至。故不開方便門。不示真實相。今既機熟。則是其時矣。故為汝等說之。以開其權。以顯其實也。又既知二句。是頌合有大功。即心大歡喜也。末後下頌合與珠。亦是正嘆經勝。初二句頌行一。即上此法華經至而今說之也。如王二句。是頌教一。即上此法華經至今乃與之也。此經下六句。是頌理一。即此法華經至而敷演之也。[A38]已上如來答示中有三。初總答。即欲說是經。當住四法是也。次別示有四。各有長行偈頌。以明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法竟。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五之二
△三結益三。初勸修。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二示益。有十五行半四字偈。并六行五字偈。分為二。初明三報清淨。二明夢中佛事。初三。初明現報清淨。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讀誦解說等乃法華之力。自得心無憂惱。以其所明唯佛之知見耳。又自然四大調和而無病。以其所悟是諸法實相耳。既無憂惱。又無病痛。自得顏色鮮白也。
△二明生報清淨。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眾生樂見。如慕賢聖。諸天童子。以為給使。
天童給使者。蓋此經為諸天之所護。今能讀誦此經。故生報之中。能令諸天。以護經之護。而還護於人。故令童子以為給使也。
△三明後報清淨。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遊行無畏。如獅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刀杖等者。現在既能住四安樂行。讀此經時。則內心自柔和善順。而無瞋恚。內既無瞋。外亦無障。故於後報之中。縱有刀杖等障。而亦不能加之也。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者。所有智慧。則無不照燭。而能破無明煩惱。如日之能照一切。而破諸昏暗也。
△二明夢中佛事二。初夢五時法化。二夢八相成道。所以有此五時八相之夢者。以觀現在。能住安樂行。而弘此經。則於後報之中。必得作佛。故前云。藥王若有人問何等眾生。於未來世。當得作佛。應示是諸人等。於未來世。必得作佛也。若作佛時。必說五時。必成八相。故現在雖未能實得如是。而先於夢中兆之。故有此夢中佛事也。初為五。初夢見華嚴時。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坐獅子座。諸比丘眾。圍繞說法。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初二句是總明。次言見諸如來坐獅子座者。即是華嚴會上。如來現千丈舍那身也。諸比丘眾圍繞說法。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時圍繞。如雲籠月也。說法者。即是為實機說圓教。為權機說別教也。又見龍神等。即是宿世根熟。天龍八部也。自見其身而為說法者。即如彼四大菩薩。為如來所加。而說於四十位功德者是也。
△二夢見阿含時。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放無量光。照於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
身相金色。即老比丘三十二相也。演說諸法。即演說四阿含法。亦即演說生滅四諦。十二因緣。事六度法。亦即演說戒定慧。小乘三藏諸法也。
△三夢見方等時。
佛為四眾。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讚佛。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淨。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授記者。即方等會上。授諸大菩薩之記。汝善男子等。即授記之詞也。
△四夢見般若時。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
修習善法者。謂始是五陰終至種智。循環八十一科之法。莫不以般若妙智而觀照之。故言修習善法也。
△五夢見法華時。
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因聞法華。故能證於諸法實相。入於深禪大定之中。見於十方諸佛也。
△二夢八相成道。上五時。乃夢中聞佛所說。身預其會。今八相。乃夢自身成道而有也。分二。初總明八相。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謂說法之人。常有此身金色。有福之相好夢也。金色之身。即是八相所成之身。故此是總明也。
△二別示八相。
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獅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成無上道[A39]已。起而轉法輪。為四眾說法。經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烟盡燈滅。
夢作國王。即夢作轉輪聖王也。既作國王。則必降王宮。住胎。出胎。而後作王。故知此一句。即兼此之三相也。捨宮殿下三句。即第四出家相也。在菩提下一行。即是第六成佛道相。然必降魔。而後成道。故言成道。攝得第五降魔之相也。言求道過七日者。今釋迦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則求道十有餘年。今言七日者。以由其機熟有遲速故也。成無上道下一行半。是轉法輪相。後當下二句。是入涅槃相也。烟燈但是一物。不可作機應分解。若言薪盡燈滅可耳。今須單約應邊釋也。又若單約應邊。而既言烟盡。又言燈滅者。以如來身。有勝劣兩應。今小機無。而收劣應。歸於法身之本。如烟盡。大機無。而收勝應。歸於法身之本。如燈滅也。[A40]已上初勸修。二示益竟。
△三總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言得大利者。即是能得三報清淨。夢中佛事等之大利也。迹門竟。釋安樂行品終。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若論斯品之來由。總從一經所明。不出如來果後施化。近城之迹。及以長遠證得壽量之木。如此迹本二門。四十年前所未明。一切諸經所絕唱。直至今日靈山高會。眾生之機[A41]已熟。開顯之時[A42]已至。以故如來。於前十四品中。發明出世之本懷。一大事之因緣。開其三而顯其一。開其權而顯其實。謂之迹門。迹門既竟。自當開其迹。而顯其本。開其近而顯其遠。故有後之十四品。謂之本門。於此本門之中。例前迹門。亦有序正流通之三分。今初下方菩薩。從地湧出。現種種相。而疑者疑。問者問。即本門之發起序分也。次之如來。略開其近。略顯其遠。而彌勒等菩薩。各各生疑動執。而如來廣開伽耶近城之迹。廣顯長遠壽量之本。以令其皆得斷於近疑。生於遠信。授於法身之記。得於增道之益。即本門之正宗分也。後乃發明。現在有於四信。滅後有於五品。而為勸讚付囑。即本門之流通分也。則知今欲發起長遠壽量。故有此從地湧出之文也。言從地湧出者。下方菩薩。聞如來呼召之命。乃於娑婆國土地裂之處。從而湧出也。所以湧出者。正為發起如來所有長遠之本。蓋如來本於長遠劫前。早[A43]已證得無上菩提。為欲教化眾生。乃從本垂迹。非生現生。示降王宮出家。去伽耶不遠。於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此蓋三藏之佛耳。若不為之開顯。則一切眾生。豈知更有所謂天衣為座之佛。寶華為座之佛。虗空為座之佛耶。然若非地湧以為發起。則久本亦何由可明。何以湧出。便能顯於如來之久本。蓋地湧菩薩。乃是弟子。而如來乃是師。地湧菩薩。乃是因位。而如來乃是果人。所謂若欲識師。當觀弟子。弟子因位。既其德如是而重。位如是而高。則其師之果人。不待言而自可知矣。此正以因而顯其果。以資而顯其師。故以地湧菩薩。而為發起。自能顯於如來。早[A44]已證得長遠壽量之久本也。
△二本門開近顯遠。有三。初序分。二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下。正宗分。三分別功德品中。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A45]已下。訖經盡流通分。初為三。初現相序。如上迹門之現瑞。二彌勒菩薩及八千下。疑問序。如上迹門之疑念。三爾時釋迦牟尼分身下。問答序。如上迹門之問答。蓋本門既無經首。故無通序。於別序亦無眾集。蓋別序之眾集。即通序之同聞故也。餘之三序。一一皆如迹門。迹門有現瑞疑念問答。以為發起。如來即為之開三權顯一實。今本門既亦有如此之發起。故即為之開近迹而顯遠本也。初為八。初菩薩請命。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恒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請命弘經者。由聞迹門流通中。如來發明人尊法勝。三軌四行。若弘通者。能得三報清淨。又能夢中見於五時法化。八相成道。如此種種勝妙利益。而彼菩薩欣斯勝利。故作禮白佛。欲如持品中。二萬菩薩。於此土娑婆弘經也。
△二如來止召二。初止他方。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
如來止者有三意。一者。此等菩薩。元是他方來者。若許其在此土弘經。則彼土眾生。誰為教化。故止之也。二者。既是他方菩薩。則於彼土眾生有緣。若此眾生。未曾結緣。雖欲此土弘經教化。而未免得益者少。故止之也。三者。此中正欲發起本門。若不止他方之請。則何由呼召下方。而得從地湧出。既不湧出。則遠本何由發起。是則欲明於本。須召下方。今乃欲召下方。故止之也。言不須汝等者。謂若此土無人。則許汝等。今此土自有其人。故不須汝等也。
△二召下方。
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此正明不須汝等之意。即是呼召下方也。呼召下方。亦有三意。一者。下方菩薩。是我所化。乃是弟子。弟子而弘師經。乃所宜者。故召之也。二者。此等菩薩。既常在娑婆國住。則自與此土眾生有緣。若弘化之眾。必能得益。故召之也。三者。召之使來。令舊住者。因之法疑發問。可從是而開近顯遠。故召之也。六萬恒河沙。是舉其首領。一一各有六萬恒河沙。是明其統領。是諸人等。乃總指首領。及統領也。
△三菩薩湧出六。初敘湧出。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
是時者。即制止他方。呼召下方。[A46]已竟之時也。地皆振裂者。表前則迹門說畢。聞者能破無明。表後則近迹從是而開。遠本從是而顯也。
△二明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身皆金色等者。此之菩薩。既是如來本中所化。則其所有之德必厚。所居之位必高。故同於如來。而身皆金色。身有三十二相。相有無量光明也。
△三出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先盡等者。謂今則從地而湧。若其未湧出之先。此等菩薩。盡住於何所耶。故云先盡在於此界之下。空中而住也。在此界下。則不在於此。在下界空。則不在於彼。既不在此。又不在彼。正顯常住於不思議之中道第一義空也。
△四言來由。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謂此之菩薩。既在此界下住。何因從地而出。故云聞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所說音聲者。即呼召之聲也。然推其發來之意有四。一者。聞佛呼召。自當發來。二者。為弘此經。亦當發來。三者。一切天人。執於如來之近迹。今欲破其近執。故發來也。四者。一切天人。不知如來有於遠本。今欲生其遠信。故發來也。
△五舉眾數。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眷屬者。況復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況復億萬眷屬。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復單[A47]己樂遠離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一菩薩。即指前自有六萬恒河沙菩薩之首領也。唱導者。即開倡引導也。開倡則能說妙法。引導則能化眾生也。此舉其六萬恒河沙之首領。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及況將等者。謂將六萬恒河沙眷屬之首領。[A48]已有六萬恒河沙矣。況乎將五萬恒河沙眷屬之首領。其數又過於將六萬恒河沙眷屬者。則其數比上又多。而不止於六萬恒河沙矣。總之則弟子。後後少於前前。而師則後後多於前前也。觀文中況字及將字者。皆重在師分上說。故後則言單[A49]己。乃唯言於師也。以其六萬恒河沙。適當師弟相等。故就此立為規格。眷屬自六萬恒沙以下。則減為五萬四萬。乃至一人。首領自六萬恒沙[A50]已上。則增為七萬八萬。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也。如是等比者。乃是總收也。
△六論申供。
是諸菩薩。從地出[A51]已。各詣虗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A52]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獅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嘆。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言五十小劫。令眾謂半日。是即長見短。如來默然而坐。是受其讚嘆。四眾亦皆默然。是敬其讚嘆也。次四眾以佛神力。見菩薩滿無量國土虗空。是即狹見廣。以諸菩薩。唯從娑婆國土湧出。今四眾乃見其徧滿。於無量百。無量千。無量萬。無量億之國土虗空。故是即狹而見於廣也。然如來所以現此神通之力。令眾即長見短。即狹見廣者。蓋此中元為長遠壽量之發起。而如來之壽量。元是非長。非短。非廣。非狹。有於長短廣狹之分者。皆眾生之情見耳。今令其即五十劫之長。而見為半日之短。則五十劫之長不為長。而長非長。半日之短非為短。而短非短。令其即娑婆之狹。而見為無量億國之廣。則娑婆之狹不為狹。而狹非狹。無量億國之廣不為廣。而廣非廣。如此非長。非短。非廣。非狹。正可為於長遠壽量之發起。故現此不思議之神力。令其即長見短。即狹見廣也。
△五菩薩問訊二。初標其名。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導之師。
上行者。此之菩薩。[A55]已能開佛知見。而登十住之位。則其所有之行。超於三乘五教。七種方便之上。故名上行也。無邊行者。此之菩薩。[A56]已能示佛知見。而登十行之位。則能[A57]已法界無邊之行。圓觀圓照。而為修習。故名無邊行也。淨行者。此之菩薩。[A58]已能悟佛知見。而登十向之位。若未悟佛知見[A59]已前。則所有之行。猶有事理因果自他之別。此則不得名淨。今既悟佛知見。而入於十向。則無事不理。無因不果。無自不他。而事理圓融。因果一致。自他平等。其行乃最為清淨之者。故名淨行也。安立行者。此之菩薩。[A60]已能入佛知見。而登十地之位。[A61]已破四十品無明。[A62]已顯四十分三德。自能任運流入薩婆若海。無上菩提之行。從此安立。故名安立行也。四人分釋如此。尅實而論。四人一一皆具四十位之功德。是名上行。乃至安立行也。
△二正問訊。
在大眾中。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勞。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言少病等者。是問能化之主。少病則身無危險而安。少惱則心無憂慮而樂。則自能自行化他矣。故言少病少惱安樂行也。所應度下。是問所化之眾。謂所應化度之者。受如來之教。易耶不耶。若易為教化。則不煩如來重重宣說。而自不至於疲倦勞頓也。如最初說於華嚴。而即有大機眾生受教。次之說於阿含。而即有小機眾生受教。次之說於方等般若。而即有大小之機受教。今日說於法華。而即有圓機眾生受教。則如來不致於疲頓矣。若最初說於華嚴。而無大機眾生受教。乃至今日說於法華。而無圓機眾生受教。則如來必為之疲勞矣。故今問世尊勞耶否耶。次偈頌言。教化眾生者。始自華嚴。終至法華。莫不是教化眾生也。
△六如來答問二。初正答。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
如是如是者。乃印定之詞也。一如是。乃印其問能化。汝問如來少病少惱安樂行不。而我如來。誠為安樂。如汝所問也。一如是。乃印其問所化。汝問所應者受教易不。而所化眾生。誠為易度。亦如汝之所問也。以由上來菩薩雙問。故今如來乃雙印之於如是也。
△二釋成二。初正釋。
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
如來二句。是釋成初一如是。而答其初問也。意謂汝前問世尊少病安樂不。今我實安樂。少病少惱。故我印汝於一如是也。諸眾生三句。乃釋成次一如是也。謂汝前又問世尊。所應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今實易化。而無有勞。故我又印汝於一如是也。
△二轉釋。
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A63]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
謂何以而眾生易可化度。如來無有疲勞。故轉釋云。是諸眾生。世世[A64]已來。乃至云入於佛慧也。此明德厚根利之人。言世世[A65]已來等。所謂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龍八部也。言始見我身者。即華嚴會上。見如來千丈舍那之身也。聞我所說。即聞於所說。圓滿修多羅之教也。即皆信受者。如來於華嚴會上。發明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而此德厚根利眾生聞之。即能生於信解。由解而能起行。由行而能入證。故云即皆信受入如來慧也。
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此明鈍根。言如是人者。即是大通佛所。曾受大化。後退大取小也。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者。謂如是之人。雖則德薄根鈍。而於華嚴之時。不見不聞。然我於阿含之時。令其證小。方等即為彈訶。般若還為其淘汰。今亦得障除機動。而便得聞是經。亦能入於如來智慧也。如此則德厚之人。始見聞時。即入佛慧。固是易度。即德薄之人。我以小引。亦入佛慧。亦是易度。由眾生皆是易度。故如來無有疲勞也。
△七菩薩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A66]已信行。我等隨喜。
上如來雙印如是。今菩薩雙嘆善哉也。能問等者。由其易可化度。故能問諸佛所有之智慧。既問則答。答則能聞。聞[A67]已信解。由信起行。即得入證。今我等為之隨順慶喜也。隨喜其能問能聞。能信能行也。又初一句。是雙申讚嘆。一善哉是嘆如來安樂。一善哉是嘆眾生易度。對上如來之雙印如是。即可知也。次大雄下六句。是別頌答問。上如來答其如來安樂之問。故諸大菩薩。以大雄一句領之。如來答其眾生易度之問。故諸菩薩。以諸眾生等。五句領之。蓋如來能安樂。由於大雄。眾生之易度。由於能問能聞。能信能行也。次我等隨喜一句。是總發隨喜也。如來安樂。亦隨喜之。眾生易度。亦隨喜之也。
△如來述嘆。
於時世尊。讚嘆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能於如來等者。上云我等隨喜。乃是隨喜眾生能問能行。今言能於如來發隨喜心者。蓋眾生之所問所聞。所信所行者。乃是如來之智慧。故隨喜眾生。即是隨喜如來也。又雙嘆善哉。[A68]已是雙述其能隨喜如來。能隨喜眾生矣。能於如來發隨喜心。乃重述其能隨喜如來也。以其隨喜眾生。猶為易事。若隨喜如來。乃是難事。故重述其能隨喜如來也。初現相序竟。
△二疑問序二。初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A69]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湧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言從昔[A70]已來等者。謂我始從華嚴。終至今日。追隨如來。亦非一朝一夕。其來久矣。他方菩薩來會。而我等所見所聞。亦不少矣。然曾不見不聞如是之菩薩。從地湧出。而問訊如來也。
△二發問二。初長行。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恒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并欲自決所疑。
并欲自決所疑者。彌勒補處。豈實不知。而猶有疑。蓋自雖無疑。而眾則有疑。今欲為眾發問。故言自亦有疑也。
△二偈頌二。初十四行正問。二五行半請答。初三。初問從何所來。
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是從何所來。
△二問何因緣集。
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何所來。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恒河沙等。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恒沙。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是諸大師等。六萬恒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將五萬恒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恒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單[A71]己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
初一行三句。是正問何因。次一一下九行。是頌其眾數。初言志念堅固者。即是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大忍力者。以其能常住此之娑婆世界。即是忍力之大也。從何所來者。謂以何因緣。而從何所來也。以何因緣集之問。而彌勒[A72]已知如來至此。欲顯於本矣。故即此一問。便可為本門之發起也。彌勒豈不見如來。制止他方菩薩。即呼召彼諸菩薩云。我有六萬恒沙菩薩。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故下言是諸大師等。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此即是彼菩薩。發來之因緣矣。故知以何因緣之問。豈不知如來欲顯於本耶。
△三問其師是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言大威德者。以其能斷於惑。能顯於德也。稱揚何佛法等。皆是問其師主。謂稱讚宣揚何佛之教法。修行受持誰佛之經典。修學習熟何佛之道法也。
△二請答三。初請答從來。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四方地振裂。皆從中湧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
△二請答因緣。
我常遊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三請答師主。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無量德世尊。惟願決眾疑。
本末因緣者。發心為本。成熟為末。即始於何佛發心。終從何佛成熟。如此始本終末因緣。眾皆有疑。唯願世尊。答明以決眾會之疑。故言唯願決眾疑也。即是決於從誰發心。稱揚受持修習等之疑也。又是決於從何來何因緣集。師於誰等之疑也。
△三問答序二。初侍者疑問。二分身領答。初二。初舉所問之師。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獅子座上。結加趺坐。
△二明能問弟子。
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湧出。住於虗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
言從何所來乃略問。又兼何因緣集。與師主於誰也。故下答云。[A73]已問斯事。乃指彌勒之三問。是知此一問之意兼二也。
△二分身領答。
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後作佛。[A74]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且待者有三意。一為釋迦。是此方之師。自有此方弟子。我等分身。是他方之師。汝等菩薩。是他方弟子。若此方之師。自應答此方弟子之問。今我既是他方之師。則應答他方弟子之問。若此方師之事。非我所答也。二此之菩薩。從地湧出。乃發起本門開近顯遠。是事當釋迦自為發明。非我等分身之所發明者事也。三彌勒既[A75]已先問。釋迦即當為答。亦不須我等之答也。因是得聞者。聞於如來之所答。從何因緣集。與師主是誰也。本門序分[A76]已竟。
△二正宗二。初許說。二正說。初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三。初嘆述。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告彌勒者。前迹門欲開三顯一。故告聲聞。今本門欲開近顯遠。故告菩薩也。雙嘆善哉者。一善哉是嘆其善生疑念。一善哉是嘆其善發三問也。問佛如是大事者。如來出世。有二大事。一者發明諸法實相。咸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此是迹門之大事也。二者發明如來長遠壽量。久[A77]已證得菩提。此是本門之大事也。上來迹門大事。雖[A78]已發明。而本門大事。猶未顯發。然本門大事。乃人之所難問者。汝今乃能問之於佛也。故言善哉(云云)。
△二誡許。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三正許。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
初許說長遠壽量。言顯發者。上迹門初從三昧起。即嘆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乃至云。方便知見波羅蜜。皆[A79]已具足。則諸佛智慧。[A80]已為宣示。[A81]已為顯發矣。今此中又言欲顯示諸佛智慧者。當知長遠壽量。非智慧不能修。非智慧不能證。故下文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是知全由智慧。而修證此之長遠壽量。故欲顯示長遠壽量久本。亦言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也。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獅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此乃許說三世益物。意謂不唯顯示諸佛智慧。乃更欲顯發宣示諸佛自在等力也。言自在神通力者。即是如來過去世中。非生現生。教化一切。能神而明之。通而變之。得大自在力也。獅子奮迅之力者。即是如來於現在世中。非生現生。而教化一切。能於十方世界。同日出家。無量國中。同時成道。乃如來奮迅之力也。威猛大勢力者。即是如來於未來世中。能益於物。而斷人之所難斷。度人之所難度。調人之所難調。乃如來威猛大勢力也。諸佛之所以能三世益物者。由能證長遠壽量。故三世中。皆能益物也。
△二偈頌二。初頌誡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二頌正許。
佛智叵思議。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初一句。頌別許說長遠壽量。汝今下。頌別許說三世益物。言昔所未聞法。非但四十年前所未聞。即今法華高會前迹門中。亦所未聞。今本門中。乃當得聞也。佛無不實語者。一往如金剛云。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及楞嚴中云。無上法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若尅實推之。如上迹門中。若說權則一定是權。若說實則一定是實。今若說近。亦一定是近。若說遠亦一定是遠。如此權實遠近之說。皆實不虗也。
△二正說二。初略開近顯遠。二壽量品去。廣開近顯遠。初二。初正略開顯。二爾時彌勒下。重生疑執。初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正答。
爾時世尊。說此偈[A82]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湧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83]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阿逸多。乃重呼。是諸等是重舉。從我於下。方正答其三問也。初是答其師主是誰之問。言教化示導等者。謂汝上來問我。此諸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我今告汝。此諸菩薩。非他人所教化者。乃我釋迦如來。於此娑婆。得菩提[A84]已後。教化此諸菩薩。當知是我教化。開示引導而成就也。汝又問從誰初發心。我今告汝。此諸菩薩。亦非從他人而發心。亦是我得菩提後。調伏其心。令發道意。當知是從我發心也。言調伏其心者。此諸菩薩。未經如來調伏[A85]已前。未免或著於有。或住於空。或執於中。而如來則為其調之伏之。使得歸於非空非有非中。而空而有而中也。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謂汝問此諸菩薩。從何所來。我今告汝。此諸菩薩。皆在此界之下。虗空中住。即知從於此界之下。虗空中來也。
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謂汝又問。愛持行誰經。我今告汝。此諸菩薩。於我所說經典。悉能讀誦通利。即知受持我所說之經也。汝又問修習何佛道。我今告汝。此諸菩薩。於我所說經典。不唯能為讀誦通利而解。亦能由解而思惟。由思惟而起行。故言思惟分別正憶念。即知修習我之道法也。言正憶念者。此諸菩薩。能以如來所說實相之妙境。而發為能觀之妙智。還以能觀之妙智。照乎實相之妙境。如此以境發智。以智照境。而境智一如不二之者。則自不偏於有。不偏於空。不偏於中。故是正憶念也。
△二轉釋。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
此釋此界虗空中住。以其不樂在眾。乃至亦不樂依止人天而住。故住於此界下之虗空也。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
言常樂深智諸佛之法等。是釋於諸經典讀誦通利等也。以其樂我釋迦所有之智。及以諸佛所有之法。故於諸經典。悉皆讀誦思惟。而為修習也。此深智者。即一心三智也。樂於一切智。則一切智現前。而能觀於空。樂於道種智。則道種智現前。而能觀於有。樂於一切種智。則一切種智現前。而能觀於中。觀於空之時。則一空一切空。而一切智無有障礙。觀於有之時。則一有一切有。而道種智無有障礙。觀於中之時。則一中一切中。而一切種智無有障礙。故言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也。此是樂我釋迦所有之智也。然不獨樂我之智。亦且常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有之法。故言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也。
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此二句。是釋教化示導而得成就也。由其能一心精進。故我教化之時。便得成就也。是則於三問中。但答其從何所來。及以誰是師主之問。而不答第二何因緣集者何也。蓋湧出無別因緣。唯為發起壽量。此中若直答明。則下之略廣開顯。亦不必也。而彌勒亦不為之生疑動執以為致問。則如來從何廣開顯矣。故今不答其因緣。但於答其二問之後。略為開顯。使其生疑致請。而後為之廣開其近迹。廣顯其遠本。則至此之時。自知湧出無別因緣。但為發起遠本。則因緣之問。不答而自答矣。
△二偈頌二。初答所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
此頌中答問者。前五行半偈。不復次第。直爾為六。不列子科。初一行頌釋教化示導。即一心精進求無上慧也。
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
此三句頌正答。我所教化及發心。即教化示導等也。
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捨大眾憒閙。不樂多所說。
此一行一句。頌釋此界虗空中住。即不樂在眾等也。
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
此一行頌。釋於諸經典讀誦通利。即常樂深智。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也。上言深智。是釋迦之智。故今言學習我道法。上言諸佛之法。今言為求佛道故。即是求諸佛之道也。長行偈頌。互顯可見。不唯知此。亦騐知上言深智。定是釋迦之智也。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
此二句頌。答其來處。即此界下虗空中住也。
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此一行頌。更答師主。即於諸經典等也。以其能思惟分別正憶念。故能志念堅固。勤求智慧。志念堅固。即四弘上求下化也。以其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故能說種種法。心無所畏。妙法者。即權實不同。故言種種也。實既是妙。說權引小。故權亦妙也。答前所問[A86]已竟。
△二開近顯遠。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初二行是略開其近。次我今一行。是略顯其遠。既言伽耶教化發心。復言久遠教化是等。則迹自開本自顯矣。初正略開顯[A87]已竟。
△二重生疑執二。初內心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恠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疑惑等者。謂既言伽耶成佛。爾乃教化發心。則不當云久遠劫來教化是等。若是久遠教化。則又不應言爾乃發心。於此兩楹之間。而生疑惑。此正執近而疑於遠。故言云何少時等也。
△二發言陳問二。初長行。二偈頌。初四。初法。二譬。三合。四請說。初三。初執近疑遠。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A88]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為下二十五歲人。指百歲人為子譬本。如來為太子。是執近也。從是[A89]已來等。是疑遠也。言四十餘年者。法華[A90]已前。十二年說阿含。八年說方等。二十二年說般若。總計四十二年。故言四十餘年也。以佛勢力。即神通力。以佛功德。即智慧力也。
△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A91]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此為下百歲人。亦指年少為父之譬本。言大菩薩等。是明其數之多。斯等久遠[A92]已來。是明其時之遠。於諸佛所植諸善根。是行之深。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是約其位之高也。如此眾多深行高位之菩薩。既極其[A93]已久。云何如來不久之間。教化令得不退耶。
△三總結難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此為下是事難信之譬本。謂師主極其近。而弟子極其遠。總皆難信也。
△二譬三。初父少譬。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
譬上師極其近也。
△二子老譬。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譬上弟子極其遠也。
△三總難信。
是事難信。
謂譬如世間人。父極其少。子極其老。實難信也。
△三合三。初合父少譬。
佛亦如是。得道[A94]已來。其實未久。
此合上父少譬。即執近疑遠也。
△二合子老譬。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A95]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合上子老譬。即執遠疑近也。言善入出住者。若約位而論。則以道前為入。道後為出。道中為住。若約行而論。則以最初修習為入。三昧現前為住。三昧起定化物為出。三昧雖有出入住不同。而無出入住相。故言善也。次第修習善法者。非偏漸次第。乃圓融不次之次耳。蓋解雖是圓。而修行時。必從因以至果。斷惑時。必先粗而後細。約其惑落先後。觀成微著。故言次第耳。約理則始終不二。論事則因果歷然。正此謂也。人中寶者。即三乘五教七方便人中之寶。世間希有。即九世間所希有也。[A96]已上執遠。今日下是疑近。執遠是合其百歲人。疑近是合亦指年少是父也。又上法中初執近疑遠。文皆具足。如來為太子等執近。從是[A97]已來等。是疑遠也。次執遠疑近。則但有執遠之文。即此大菩薩。至常修梵行是也。而無疑近之語。然必有疑近之義。故科名執遠疑近也。次合執遠疑近。則文皆具足。而此大眾下。是執遠。今日世尊下。是疑近也。是則法中無者。合中則有。合中無者。法中則有。上下互顯相成故也。譬文雖短。義皆具足。初譬如有人。年二十五。是譬執近。指百歲人。言是我子。是譬疑遠。次其百歲人。是譬執遠。亦指年少是父。是譬疑近也。
△三合總信難。
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合上總結難信。初正合。得佛未久。是合上譬中之難信父少。於法即是難信師近也。乃能作此大功德事。是合上譬中之難信子老。於法即是難信弟子遠也。
△四請就。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虗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A98]已。亦不生疑。
雖復信佛等。則猶未信也。所以下云除我等疑。佛所等。正出自不能信。而言信者。以佛言無虗妄。佛智皆悉通達故。言無虗妄者。前云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也。皆悉通達者。如前云如來亦知深心所行。通達無礙也。
△二偈頌四。初頌法。二頌譬。三頌合。四頌請說。初三。初頌執近疑遠。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此一行頌。但有執近之語。以攝疑遠之義也。
△二頌執遠疑近。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A99]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出水。從地而湧出。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此二行半頌。但有執遠之語。而攝疑近之義也。蓋執近必疑遠。執遠必疑近。疑從執生。故此二科頌文。皆頌於執。而略於疑也。
△三頌總結難信。
是事難思議。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初二句是總頌。次二句是別明。佛得一句頌結難信師近。所成一句頌結難信弟子遠。長行但言如此之事世所難信。今乃具明之也。次願為二句請說。眾疑者。即現在彌勒等菩薩。未來新發意等眾疑也。亦是執近疑遠。執遠疑近等眾疑也。此乃法中亦有請答也。
△二頌譬。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髮白而面皺。是第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初一行一句。頌父少譬。次子亦說是父一句。頌子老譬。三父少二句。頌總結難信譬。長行但言是事難信。今具明之。父少二字。頌結難信父少。子老二字。頌結難信子老。故言舉世所不信也。
△三頌合。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讚。善能分別說。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初二句頌合父少譬。即執近疑遠也。二是諸下三行半。頌合子老譬。即執遠疑近也。二文亦皆有執而略於疑也。言忍辱心決定者。忍辱明其能柔和善順。而不為內外障惱之所動。決定明其能安心實相。而不為空有中之所動也。能任運流入。故言端正。能斷惑顯德。故言有威德也。又可忍辱二字。是能著如來衣。心決定。是能坐如來座。謂能觀一切諸法。悉皆當體空寂。而不為諸法所動。故心決定也。端正有威德。是能入如來室。謂能運大悲。而拔一切眾生二邊之苦。故言端正有威。能運大慈。而與一切眾生中道之樂。故言端正有德。此乃明其能修證於三軌。復能起三軌之用也。唯其如此。故為諸佛所讚。以諸佛亦唯修證用於三執。而得為諸佛故也。
△四頌請說。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
此初二句。即頌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也。次願佛下。即頌然諸新發意等也。
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此行頌合總難信也。初二句。頌得佛未久。次二句。頌乃能作此大功德事也。略開顯至此而[A100]已。釋從地湧出品竟。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若論其此品之來由。蓋如來所說三乘五教之權。雖[A101]已得開。一乘究竟之實。雖[A102]已得顯。而更有所謂果後施化之近迹。久[A103]已證得之遠本。猶未為之開顯。若欲開顯。必須假於發起。故上來他方菩薩。請命弘經。而如來乃制止之。以呼召下方。即有無量菩薩。從地湧出。致使彌勒菩薩等眾。疑念者疑念。問答者問答。有如此起疑問答者。不過為本門由致耳。繇致既彰。正宗可起。故如來因答彌勒問後。乃略開其近。略顯其遠。而彌勒菩薩等。重各動執生疑。乃執近以疑遠。執遠以疑近。以喻發明。謂如父少子老。舉世難信。而云惟願世尊。為我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語[A104]已。亦不生疑。故今如來。為之廣開近顯遠。乃明乎長遠壽量。而有此之一品也。言如來者。謂如來有三身。若言毗盧遮那遍一切處。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是法身如來。若言以如實智。契如實理。理如如智。智如如理。此是報身如來。若言智與理冥。能起於用。如月在天。影臨萬水。此是應身如來也。若一往論。此中則唯釋迦如來。若就文細論。下文既云。諸佛如來。法皆如是。則此題中所明如來。亦兼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也。壽量者。壽即壽命。既有三身之壽命。必有三壽之詮量也。三身壽命者。法身如來。則以實相為壽。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如下文云。非實非虗。非如非異。即法身如來之壽也。報身如來。則以智慧為壽。以理合智曰報。以智契理為壽。如下文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即報身如來之壽也。應身如來。則以機感為壽。有機則壽為之長。無機則壽為之短。如下文明。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即應身如來之壽也。三壽詮量者。法身壽命。非量非無量。以為其詮量。報身壽命。金剛道前為有量。金剛道後為無量。以為其詮量。應身壽命。應同物機。物機若盡是有量。應從體起體既無窮。應亦不盡是無量。以為其詮量。總之從凡夫地。至金剛道前之壽為有量。從金剛道後。報身之壽為無量。法身之壽。為非量非無量。應身之壽。為亦量亦無量也。若如下文云。我成佛[A105]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則此中所言壽量。唯是報身之壽命無量。然直報身非報身。報身必具法身應身。則三身圓具矣。故身有三。如來有三。而壽量亦有三也。若局論此中唯欲發明釋迦成佛[A106]已久。壽命無量以顯遠本。則如來雖通諸佛三身。而唯在釋迦報身。壽命雖亦通三身。唯在報壽之無量。乃所謂之如來壽量品也。然此品中。初則明於長遠壽量。次則明於三世益物。今題中。但標壽量。不云三世者。蓋能於三世益物。全由所證壽量。則壽量是本。三世乃從本所垂之迹。今欲顯本。故但標壽量之本。而攝三世之迹也。
△二廣開近顯遠三。初如來開顯。二法身得記。三彌勒陳領。初二。初誡勸。二正說。初四。初如來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如來誡有三番。初爾時等初番也。復告等第二番也。又復告等第三番也。初中言告諸菩薩者。即他方國土分身諸來菩薩。此土舊住娑婆諸菩薩。下方湧出諸菩薩也。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指前即伽耶成道[A107]已。爾乃令發心。從久遠劫來。教化是等眾也。指後即下正說也。雖有廣略前後之殊。而同一開顯本迹故。此乃如來真誠諦實之語。以稱理而談。如智而說。無有虗謬故也。即是誠諦之語。則汝等自當為之信解。信者信得如是者乃如來之近迹。如是者乃如來之遠本。解者解得如來之迹。無別有迹。乃從本所垂之迹。解得如來之本。亦無別有本。乃開迹所顯之本也。二番三番皆可見。所以三番誡信者。蓋此長遠壽量。唯證乃知。元是最為難信之者。故欲說之。先重重為之誡信也。
△二菩薩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A108]已。
彌勒為首者。蓋彌勒當來補釋迦之處。則下所發明之壽量。乃是其所當證當說之者。故為首而請。惟願說者。願說其近遠之因緣。三白即三請也。
△三菩薩重請。
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四如來重誡。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謂有是四誡四請者。此乃最上之事。故鄭重耳。
△二正說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三。初法。二譬三合。初二。初明長遠壽量。二明三世益物。初三。初直依法示。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A109]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初如來等者。神即如來所有天然之理。通即如來所有明達之智。如此理智。本是生佛平等。凡聖一如。一切眾生所同然者。唯如來乃能以妙智。契乎妙理。如此理智一如之時。自得神而明之。通而變之。統十方而無外。徹三際以無遺。亘古亘今。而無有盡。乃是如來神通之力也。九界一切眾生。所不能測故言秘。唯佛究盡證知。故稱密也。此一句是總明。次一切下。正開近顯遠。言一切等者。謂如來既得秘密神通之力。則有大自在。而能非生現生。說法教化。而此非生現生。乃是近迹。近迹必由遠本。是則如來有近有遠。有迹有本。而眾生但知伽耶近城之迹。不知有長遠證得之本。故今乃開其迹云。一切世間。皆謂今得菩提也。既有近迹。則有遠本。故顯其本云。然善男子。我實成佛[A110]已來。無量劫也。蓋迹非離本而有迹。本非離迹而有本。即迹而本。即本而迹。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故開其近迹。即顯遠本也。如此遠本近迹。皆由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不應執近而疑遠。執遠而疑近也。
△二舉譬格量二。初如來問。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盡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二菩薩答。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言非算等。是明非凡夫所知。一切下。是明非二乘所知。我等下。是明非不退所知。世尊下總結。所以若凡夫若二乘若不退。皆不能知其數者。蓋此喻乃喻如來長遠之壽量。而此壽量長遠之數。惟有諸佛。乃能究竟證知。若凡夫之世智。二乘之偏智。菩薩雖曰分證。縱至等覺。若比妙覺。猶同隔羅望月。故皆不能知也。唯其不知如來長壽之數。故亦不知所格量譬喻之數也。
△三還以法合。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A111]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今當分明等者。謂汝云既皆不知。我今分別明了。為汝說耳。初明長遠壽量[A112]已竟。
△二明三世益物三。初正明。二釋疑。三不虗。初三。初明過去益物。二明現在益物。三明未來益物。初三。初明從本垂迹。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自從是來一句。是明從本也。是之一字。即指上成佛[A113]已來復過於此之劫也。我常下是明垂迹。言常在此者。謂垂迹之時。亦不離此娑婆。別有施設。即此娑婆同居之土。我常在之也。故下偈云。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隱。即是常在娑婆說法也。然此同居之土。若在如來分中。全即寂光淨土。而眾生見之。為娑婆穢土耳。亦於餘處者。謂他方有緣隨處應也。故下偈云及餘諸住處也。當知常在娑婆。及餘住處。皆是近迹。而此之迹。皆由從本所垂也。
△二明開迹顯本。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於是中間者。即於此垂迹之中間也。我說然燈等者。即指以七莖華供佛。行因之時。然燈佛云。當得作佛。而授記等也。言其入於涅槃者。其之一字。非指然燈。即指釋迦垂迹中間。以菩薩身。教化眾生。眾生機盡。亦入滅也。如是皆以方便分別者。謂明其行因。明其得記。明其入滅。皆方便分別耳。既是方便。則非真實。真實者。乃其實成道[A114]已久也。言是方便分別。即開於近迹也。向不說是方便。則近迹閉。今說是方便。故迹即開。其本自顯矣。
△三明迹中益物。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受。
謂如來既證於本。必從本而垂於迹。故明其迹中之利益也。若有眾生者。即是有圓頓偏漸權實大小等機之眾生。來至我所。即是以此等機叩感於佛也。我以佛眼等者。謂既有機感。必垂於應。故我即以佛眼。而觀其機也。若是觀機。則應法眼。今言佛眼者。以四眼入佛眼。皆名為佛眼故也。觀其信等諸根者。根即五根。信即信根。等即等於進念定慧之四根也。利鈍者。利即快利。鈍即遲鈍。若約四教分別。三教為鈍。圓教為利也。隨所應度者。隨其機之所應宜者。而為化度也。若圓機則應度之以圓融。若別機則應度之以歷別。若通機則應度之以體空。若藏機則應度之以析空。故言隨所應度也。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記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
謂既眾生[A115]已感。如來[A116]已應。則感應之道。自當為之說法。若說法之時。或非生現生。故云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記大小。名字即勝應劣應不同。勝應年記是大。劣應年記是小也。或非滅現滅。則亦復言當入涅槃。此即應以滅度而得度脫。即滅度之。此皆形中之益也。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又以種種等者。謂不唯現於形益。亦能現於聲益也。種種方便。即是三乘五教七種方便。此乃先施權也。微妙法者。即是一乘究竟微妙之法。此乃後顯實也。說微妙之實法。則自能令眾歡喜。即使說於方便。亦究竟引歸真實。故亦能令眾生歡喜也。如此於過去世中。能從本垂迹。開近顯遠。而有諸利益。或現勝劣之形。或說權實之法。皆由如來久[A117]已證得長遠壽量故也。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五之二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五之三
△二明現在益物三。初如來鑑機。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言樂小法者。非但指著於空無相無作之涅槃。名樂小法。總之不能了達諸法悉皆實相。而或樂於戒善之有法。或樂於諦緣之空法。或樂於歷別之中法。皆名樂小法也。又但知於近。而樂於迹。不知更有長遠久本。亦名樂小之人也。德薄即不能修緣了二因。垢重即多諸三惑也。
△二開近顯遠。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A118]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設。
為是人等者。謂如來為此德薄垢重之人。說我是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故言我少出家得成菩提也。此是開近。然我下乃是顯遠。上來如此之說。乃為德薄垢重人耳。而我實成道[A119]已來。甚為久遠。如前所格量之譬喻。復過無量劫。若斯之久遠也。但以等者。謂既若斯之久遠。則非近得菩提。而言少出家。近成佛者。不過但以方便隨宜。為欲教化樂小德薄垢重之眾生。令得入於佛道。故作此說耳。既是方便所說。則我實成道。元為甚遠也。此即開少出家。近成佛道之近迹。而顯成佛[A120]已久之遠本也。
△三迹中益物二。初明說法。
初二句是標舉也。次或說[A124]己身等。正所說也。標舉可見。正說中說[A125]己身。即說法身也。說他身即說應身也。示[A126]己身即指示法身也。示他身即指示應身也。示[A127]己事以正報而指示也。示他事以依報而指示也。如此若法應。若依正。或演說。或指示皆所謂之演說經典也。以上云所演經典。下言諸所言說。則知[A128]己身事等文。皆屬所說。亦不必分形聲而解。故即指此為言說耳。
△二明不虗二。初正明。
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此中二句。即指上或說[A129]己身。乃至或示他事諸言說也。如此之說。皆為度脫眾生。故皆審實不虗也。
△二轉釋二。初明如理不虗。二明稱機不虗。初三。初標舉。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
如實知見三界之相者。若界內三界。則有二十五有分段生死苦果之相。十使煩惱集因之相。若界外三界。則有四十二番變易生死苦果之相。四十二品無明煩惱集因之相。且就界內三界。凡夫知之見之為有。二乘知之見之為空。菩薩知之見之為中。既各有所偏。則皆不得名如實知如實見。唯如來。則能三智一心中知。五眼一眼中見。故知見三界之相。有則一有一切有。不同凡夫所知所見之有。空則一空一切空。不同二乘所知所見之空。中則一中一切中。不同菩薩所知所見之中。如此之知。名如實知。如此之見。名如實見。此一句是標舉也。
△二別釋。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非如非異。
無有生死等者。凡夫知有見有。故於三界六道之中。生[A130]已死。死[A131]已生。流轉輪迴。再無窮[A132]已。今如來能如實知見三界之相。而不同乎凡夫。故無有生死也。凡夫造於種種惡業。或退失人天。而墮三途。故有退。或三途罪畢。而出為人天。故有出。如來既不同乎凡夫。故無若退若出也。二乘之人。則有世間之因果。能知苦而斷集。故言亦無在世。有出世間之因果。能修道而證滅。故言及滅度者。今如來能如實知見三界之相。而不同乎二乘。故亦無在世之世間。亦無滅度之出世間也。非實非虗非如非異者。偏漸菩薩。定見有菩提之可得。涅槃之可證。故是實。定有煩惱之可破。生死之可斷。故是虗。今如來不同乎菩薩。而了知菩提涅槃。元即生死煩惱。無有可證可得。故非實。了知煩惱生死。元即菩提涅槃。無有可破可斷。故非虗也。偏漸菩薩。離有而見乎空。故是如。離空有而見乎中。故是異。今如來不同乎菩薩。而能雙遮雙照。偏邪皆中正。故既非如。而又非異也。
△三結成。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不如三界等者。所以三界之見於三界。或見於有。或見於空。或見於中也。而如來則不同三界之見於三界者。以其能如實知見故也。如斯之事者。即三界之相也。亦即凡夫之生死退出。二乘之在世滅度。菩薩之實虗如異等也。如來明見無有錯謬者。謂如來不同於三界之見。故見於三界之相無謬也。亦即如來雖無生死。乃至如異等。而於如斯之事。能明見無錯謬也。錯即差錯。謬即虗謬。由如來能以三智一心中知。五眼一眼中見。究竟證於諸法實相。則一究竟一切究竟。一清淨一切清淨。一自在一切自在。所以知如斯之事。見如斯之事。悉與實相。不相違背。皆悉全即實相。而無錯謬也。如來既能於三界如斯之相。如實知見。而無錯謬。則凡有所說。皆如於所知之理。豈有虗乎。故上言諸所有說皆不虗也。
△二明稱機不虗。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以諸眾生等者。謂如來不唯如理而說故不虗。亦能稱機而說。故亦不虗也。蓋眾生則有性欲行想之不同。而如來亦說種種之法。以逗會之。故上言諸所言說皆實不虗也。今言種種性者。即過去所有種種之習性。種種欲。即現在所有種種之樂欲。種種行。即現在身外所有之行業。憶想分別。乃是總結欲性及行想。此皆明眾生之機。欲令下。是明稱機說法也。以若干因緣等者。眾生之性欲行想。既種種不同。故如來說法之時。還稱彼機。而亦以若干因緣。若干譬喻。若干言詞也。種種說法者。即是見眾生。有能得歡喜之機者。則為其說世界悉檀之法。乃至見眾生。有能得入理之機者。則為其說第一義悉檀之法也。雖則種種說法。曾不為三有之事。亦不為二乘之事。亦不為偏漸之事。唯為佛事也。而所作佛事。不獨一念為然。而念念皆然。不獨一時為然。而時時皆然。不獨一處為然。而處處皆然。故言未曾暫廢也。如來於現在世中能鑑機。而開近顯遠。有於迹中之利益者。亦由能證長遠壽量故也。
△三明未來益物二。初果壽長。
如是我成佛[A133]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初如是至阿僧祇劫。是明果上所證壽命長遠也。言常住不滅者。以能證果壽。而於未來世中。非生現生。而生實不生。非滅現滅。而滅實不滅。利益眾生。永永無盡。所以直就果壽明之。
△二舉因況。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此以因況果。以淺況深。我本等者。是菩薩初住[A134]已後。分證之壽也。以其分證。故言是因。如斯報壽自當盡未來際。過於上之塵劫之遠。故曰復倍上數。因壽尚爾。果壽之未來永永。不待言矣。所以舉因為況也。上來正明三世竟。
△二釋疑二。初明迹中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
然今等者。有謂如來既其壽命無量。常住不滅。何以又於三世之中。現生現滅。而有生滅耶。故釋云然今非實等也。如來本不生滅。為化眾生。所以現生。而生實非生。為化眾生。所以現滅。而滅實非滅。然現生可知其化生矣。現滅亦是化生者。所謂應以滅度而得度者。則現滅度也。以不滅有損。滅則有益。是故現滅。亦是為化眾生也。
△二明唱滅利益二。初不滅有損。
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以是方便者。即是以非滅唱滅之方便。而化眾生也。所以下轉解。初明不聞法人有損。薄德之人。則不能聞法。依教起行。而為修習者也。不種善根。是不修緣了二因者也。既不修二因。則正因無由可顯。而無功德法財以為莊嚴。故言貧窮下賤。既無功德法財。則但有種種分別貪愛。故言貪著五欲。入於妄見網者。貪欲即是思惑。著於五塵。妄見即是見惑。執著諸法起分別也。若見下。明聞法之人亦有損。便起憍恣者。憍即矜憍。恣即恣縱。起於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增上慢之憍恣也。懷厭怠者。即但樂小法。不肯前進也。不能下總收。謂若如來在世。則不聞法者。貪著五欲。入於妄見。[A135]已聞法者。起於憍恣。懷於厭怠。總之皆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故也。如此則如來在世。有於損矣。
△二現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佛難可遇者。若言佛難值遇。如優曇華。如一眼龜。值浮木孔。眾生聞之。必生難遇之想。恭敬之心。則有益矣。故現滅也。所以下轉解。薄德之人者。即是不能修六度萬行。而無緣因。不能修於一心妙觀。而無了因者也。少有智慧。障略輕者。則或有見佛。全無智慧。障深重者。則或不見也。以此下總收。為欲眾生懷慕戀。生渴仰。種善根。故雖不滅現滅也。總之三世之中。非生而現生。非滅而現滅。皆是為化眾生。而實不生滅也。
△三不虗。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
諸佛法皆如是者。謂不獨我釋迦。有如是長遠之壽量。能如是三世之益物。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亦復有如此之壽量。能如此三世益物。而皆如是也。為度眾生皆實不虗者。謂如來之現有生滅。皆為眾生。實非生滅。既無生滅。唯長遠壽量。究竟真實。而不虗妄也。初法[A136]已竟。
△二譬。謂如來元證長遠壽量。而於三世中。現生現滅者。皆是為度眾生。實無生滅而不虗。若假喻發明。猶如良醫一般也。良醫雖有去來。然皆為治狂子。實無去來而不虗也。文為四。初喻過去益物。二喻現在益物。三喻未來益物。四明結喻不虗。初二。初喻非生現生。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
如良醫者。良醫則視色聽聲診脉。皆能知病。以喻如來。能口輪說法。身輪現通。意輪鑒機也。智慧聰達者。良醫有智慧。則能知藥中之道理。有聰達。則能識病裏之根源。以喻如來有智慧。能知諸法之實相。有聦達。能知諸根利鈍也。明鍊方藥者。良醫能鍊君臣佐使之藥方。明鍊寒熱甘辛之藥味。以喻如來。能知八萬四千法門。能明八萬四千波羅蜜也。善治眾病者。眾病即地大不調。則有沉滯之病。風大不調。則有振掉之病。水大不調。則有壅腫之病。火大不調。則有煩熱之病。而良醫則能寒者。以熱治之。熱者以寒治之。而悉能善為療治。以喻眾生有貪欲者。有瞋恚者。有愚癡者。有等分者。而如來則能有八萬四千法門。顯於八萬四千波羅蜜。治彼眾生八萬四千之塵勞也。上皆喻如來之能應也。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此喻眾生之機感矣。多諸子息者。如來以無緣慈悲。普覆九界三乘一切眾生。而觀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則無有一眾生非如來之子。故云多諸子息也。若十即聲聞子。二十即緣覺子。百數即菩薩子也。以有其應。故非生現生。而令眾生得益也。
△二喻非滅現滅。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若機薪一熄。則應火宜亡。則非滅而現滅矣。故云以有事緣遠至餘國。即是此土機盡。他方緣興。而捨此赴彼也。此喻過去非生現生。非滅現滅。而益物也。
△二喻現在益物二。初喻非生現生。二喻非滅現滅。初五。初喻三乘為邪所轉。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諸子者。即三乘根性之子。於後即如來滅度之後也。飲他毒藥者。即喻遇於邪師。受彼邪法。若佛在世。則受正法。由佛滅後。故受邪師之邪法。而此邪法。能亡法身。能殞慧命。如世之毒藥。能亡身命也。藥發悶亂者。喻既受邪法。則起於邪見。或執於斷。或計於常。如藥發而悶亂也。既起邪見。則還招苦果。而墮三途。如宛轉於地。是則最初發心。元欲求出三界。由受邪法。而起邪見。故不唯不出三界。而反墮三途。此正求升而反墜。求出而反入也。
△二喻如來示生三界。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
還來歸家者。如來知三界之子。受於邪法。而欲拔其邪。故還來示生三界之家也。
△三喻梵王請轉法輪。
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詭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失本心者。即是失本三乘之種子。不失即雖受邪法。猶未失三乘種子也。為邪所轉故云遙。元是如來昔之所化。而天性相關。故云見父也。皆大歡喜者。雖有失心不失心之異。而既見如來。故皆歡喜也。善安隱歸者。謂如來能善安隱於我等之者。今還生三界而歸也。愚痴者。愚即愚昧。痴即痴迷。三乘是正。由愚昧故。而反失之。邪法是邪。由痴迷故。為彼所轉也。願見救療更賜壽命者。既誤受於邪法。則所有法身慧命。定當殞亡。願轉法輪。還為說於三乘正法。使法身慧命更得生長也。
△四喻如來因機設教。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苦惱者。見思之苦因。分段之苦果也。經方即三藏十二部。好藥草者。喻微妙法門也。色香味即喻戒定慧也。依教起解如擣。依解起行如篩。依行入證。如和合也。令服者。即令其依之而修證也。汝等可服等者。謂汝等可依教起解。依解起行。既起行則能入證。此則不唯不為邪之所轉。亦能證於涅槃。破於見思。出於三界。故云速除苦惱也。
△五喻諸子聞法受行。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受行可見。上喻非生現生竟。
△二喻非滅現滅。由三乘種性之子。為邪所轉。故非生現生。而欲拔其邪。不失種子者。雖[A137]已受化。而又有失種子者。猶不受行。故還非滅現滅。而度脫也。文為二。初喻不滅有損。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
言不美者。由其深入邪法。而謂正法為不美也。心皆顛倒者。即邪正不分。以邪為正。以正為邪也。
△二喻現滅有益。
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A138]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A139]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A140]已死。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衰老即化導將終。死時[A141]已至。即當入涅槃也。良藥留此者。如來在世。則自行教化。若欲入滅。則所留者。唯十二部經也。汝可取服勿憂不差者。謂汝可依之起解而行。必能破於見思。出於三界。而勿憂其不證也。復至他國者。前來還生三界。今乃復往他方教化也。遣使還告者。如來雖復入於涅槃。而其所有無緣大慈悲心。未曾暫廢。故自雖往他方教化。而還遣四依菩薩。以為化導。四依菩薩。乃是如來所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者。故言遣使也。心遂醒悟者。前則邪法深入。失本三乘種子。雖聞於法。不肯受行。以由如來常在不滅故也。今既不見如來。因懷悲感。而種善根。則三乘之種。還得復生。故言心遂醒悟也。即取服者。既[A142]已醒悟。則[A143]已知邪正。故即受行。毒病皆愈者。轉邪歸正。不為邪轉。即是毒愈。又能破於見思。出於三界。即是病愈也。二喻現在益物竟。
△三喻未來益物。
其父聞子。悉[A144]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虗妄罪不。不也世尊。
科云結喻不虗者。[A147]已上喻三世現生現滅。皆是為化眾生。故實非生非滅。亦由能證長遠壽量。故皆不虗。故更發明不虗之喻。即是喻上法中。為度眾生皆實不虗也。初問言良醫虗妄罪否者。謂良醫去[A148]已復來。來[A149]已復去。雖有去來。皆為治子。而實無去來。不知有人。說此良醫去來虗妄罪不。不也下答。謂良醫雖有去來。皆為治子。而實無此去來。故無有人說其去來之虗妄也。
△三合。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A150]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無有說我虗妄者。若實以生為生。以滅為滅。此乃如於生滅之法。而說我有虗妄也。今我生為化度眾生而生。生實非生。滅亦為化度眾生而滅。滅實非滅。而於所證之長遠壽量。曾無有妄。故亦無有人。能如生滅之法。而說我有虗妄也。
△二偈頌三。初頌法。二頌譬。三頌合。初又二。初頌長遠壽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二頌三世益物三。初頌正明。二頌釋疑。三頌不虗。初又三。初頌過去。二頌現在。三頌未來。初二。初頌非生現生。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
言過去說法化生。令入佛道。[A151]已經無量劫矣。
△二頌非滅現滅。
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常住於此者。即我常在此娑婆世界。及餘住處也。顛倒眾生者。凡夫眾生。有常等四倒。二乘眾生。有無常等四倒。菩薩眾生。有亦常亦無常等四倒也。
△二頌現在二。初頌非生現生。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時我及眾生。俱出靈鷲山。
初明眾生有於機感。言質直柔軟者。謂未信伏之前。即邪曲而不質直。剛強而不柔軟。今既信伏。故質直而無委曲。柔軟而無剛暴也。既有機感。而必為之應。故非生現生。而出於靈鷲山也。
△二頌非滅現滅。
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
現有滅不滅者。謂現為有滅。而實不滅也。不聞此者。即不聞所說無上法也。
△三頌未來二。初頌非生現生。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生。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渴仰戀慕。即是機感。機感既成。乃非生現生。而出應之也。
△二頌非滅現滅。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繫天皷。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神力如是者。謂非滅現滅。乃是如來神通之力。而能如是也。靈鷲山。是娑婆同居之土。即同居土而如來分中。元是寂光。故言常住。餘住處即方便實報。亦即他方國土也。如來所住之處。三災永所不及。故言安隱。天即十地。人即三十心。以四十位。能分證寂光。故亦常充滿於如來之住處也。園林表具足種種禪定。堂閣表具足種種智慧。寶莊嚴表具足功德法財。以為莊嚴。寶樹表無上菩提。從此菩提。而發為四十一位之真因如多華。成於妙覺無上之果如多果。而此因果。亦是九界眾生之所常遊樂者。天皷表無問自說。伎樂表四辯宣揚。曼陀華表於圓因。修此圓因。必尅圓果。故雨以散佛。亦是一切眾生之所具。故及大眾也。初頌正明竟。
△二頌釋疑二。初正釋。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言如來既常在靈山。則應人人皆見之者。何以不見耶。故釋云。我淨土不毀。而眾生見燒。惡業眾生。則名尚不聞。何況得見。有德之人。則見我身。及聞我說。是則如來本是常在。惡業眾生。自不見耳。非關如來也。
△二出意。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謂何以如來。能於三世之中。非生現生。非滅現滅。而益眾生。故出其意云。我智力如是。何以智力即能如是。以由如來。以智慧之光。照於無量。而證乎長遠壽量。故能如是也。言慧光照無量者。即以微妙智慧。照乎實相之理。實相之理。既橫徧十方。竪窮三際。而無涯量。故能照慧光。亦復無量也。
△三頌不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虗。
勿生疑者。勿於此長遠壽量。現生現滅。而有疑也。
△二頌譬。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虗妄。
△三頌合。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
憍恣即是惑。放逸即由惑起業。墮惡即業招報也。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此行乃是總收。謂每作是意。不知云何。方能令一切眾生。皆得開示悟入佛之無上智慧。使速得成就如來長遠壽命之報身也。釋如來壽量品竟。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若論此品之來源。總由如來[A152]已上發明。所有長遠之壽量。及以三世益物之中。非生現生。非滅現滅。莫不廣開其近而顯其遠。開其迹而顯其本。前來生疑動執之菩薩。於此皆能斷於近疑。生於遠信。增乎道。損乎生。則有諸功德矣。既有功德。如來則當為其分別。故有此之一品也。而此品中。此如來授記。彌勒陳領。四信五品。流通等文。今所言分別功德。即是授記。上迹門所說。諸聲聞人。能斷權疑。而生實信。如來既一一與之授記。今本門說法。諸大菩薩。能斷近疑而生遠信。乃亦與之授記也。由於授記。而後陳領。由於正宗。而有流通。故但標分別功德。而攝餘之二也。分即分辯。別即揀別。諸大菩薩。聞佛說壽之時。能隨聞入觀。而為修習。名之為功。觀成入證。有得於心。名之為德。然諸菩薩。雖則圓聞圓行。然證入時。則必從因以至果。惑落有淺深。所以有得於十住者。有得於十行者。有得於十向者。有得於十地者。有得於等覺位者。更有但得於相似者。其淺深不同。故如來為其一一分辯而揀別之。故言分別功德品也。
△文分為二。初法身得記。二彌勒陳領。初有三。初經家敘起。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爾時者。即如來發明長遠壽量。三世益物。廣為開近顯遠。開迹顯本。方竟之時也。聞佛說壽長遠如是者。即聞說於成道[A153]已來。復過塵點之喻。無量阿僧祇劫。及三世中。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之說也。得大饒益者。迹門開權顯實。生身弟子。但能斷權疑生實信。得於初住成道八相之記而[A154]已。今本門。法身菩薩。聞於開近顯遠。而能斷近疑生遠信。則不但得於初住。乃至有一生能得無上菩提之者。則其所有豐饒利益。最為廣大。而不可思議。故言得大饒益也。
△二如來分別二。初總牒起。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
△二正分別二。初分別分證功德。
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得無生法忍。即是分別其得於十住。謂我說壽命之時。有諸菩薩。即能隨聞成觀。而便有證入者。若舉其數而論之。則有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由此諸菩薩。聞佛上來所說。非實非虗。非如非異。及以非生現生。非滅現滅。即便了知一切諸法。雖有於生。而生從緣生。生實無生。雖有於滅。而滅從緣滅。滅實無滅。以此不生不滅無生之理。忍可於心。而一得一切得。故便能得於無生法忍也。若論得忍。則[A155]已入初住。初住既爾。則後之九住可知。此即聞佛說長遠壽命。而得十住也。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謂不獨六百萬億。乃至恒沙眾生。得無生法忍十住而[A156]已。更有比上千倍之菩薩。得聞持陀羅尼之十行。故云復有千倍等也。陀羅尼。此云總持。謂能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此諸菩薩。聞佛說長遠壽量。而能入十行。則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能總一切法而不遺。持一切義而不失。故言得陀羅尼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樂說無礙辯才者。是明得十向。若未入十向之時。則有事理因果自他之別。今既聞佛說壽量。而入十向。則所有一切之事。無不歸之於理。凡其所作之因。究竟悉歸於果。隨其所為有自行。皆能向之於他。此其自證如是。若化他之時。則能於一詞中。說無量詞。於一法中。說無量法。於一義中。說無量義。故云得樂說無礙辯才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淨法輪。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無量旋陀羅尼。此即得初地。旋即旋轉。謂旋假以入空。旋空以入假。旋空假以入中也。若別教。則先空次假後中。而歷次第。今是圓教。旋假入空之時。則一空一切空。旋空入假之時。則一假一切假。旋空假入中之時。則一中一切中。此之旋空旋假旋中之陀羅尼。初地菩薩乃能得也。能轉不退法輪。即是得於二地。二地菩薩。自[A157]己證於不退。還以自所證者。轉入前人之心。亦令其證於不退。故云能轉不退法輪也。能轉清淨法輪。即是得於三地。三地比於二地。更進破一品無明。故比二地所轉為清淨也。八生當得。即是得於四地。四地去於妙覺。但隔八位。故八生即得無上菩提。是四地也。此下略五六七三地。五地是七生當得菩提。六地是六生當得菩提。七地是五生當得菩提。四生當得即是八地。三生當得即是九地。二生當得即是十地。一生當得即是等覺也。此四十一位。所得之功德。非如來妙智。莫能分別。故如來乃為其一一分別之也。
△二分別相似功德。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言發心者有三種。今相似。即十善菩薩發大心之發心也。
△三時眾興供。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虗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并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旃檀沉水香等。於虗空中。天皷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瓔珞。如意珠瓔珞。徧於九方。眾寶香鑪。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旛葢。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諸大菩薩。既聞如來如是分別。得大法利。故歡喜興供也。初從空雨曼陀羅華。表從第一義天。發於菩提心之圓因。此即表得相似之功德也。雨摩訶曼陀羅華。表從第一義天。發於四十一位之真因。此即表得分證功德也。散分身佛者。表此之因必尅於果也。并散釋迦者。上諸佛是多。今釋迦是一。此之圓因。本即一是多。即多是一。而一多無礙之者。故既散諸佛。復散釋迦。以為表也。及多寶者。上釋迦是現在佛。今多寶是滅度佛。此之圓因。本非生非滅。而生滅一如之者。故既散釋迦。復散多寶以為表也。亦散菩薩者。上三佛是果。今菩薩是因。此之圓因。本即因而果。即果而因。因果同源之者。故既散三佛。復散菩薩以為表也。及四部眾者。上佛菩薩是聖。今四部眾是凡。此之圓因。本即凡而聖。即聖而凡。凡聖平等之者。故既散佛與菩薩。復散四部眾以為表也。次雨細末香者。前迹門開顯。不過發明即權是實。即三是一。權實不二。三一圓融而[A158]已。今本門開顯。則發明即近是遠。即迹是本。遠近一際。本迹同源。比上迹門。更為深遠微細。能令菩薩得大饒益。故雨細末之香。以表顯也。於虗空中天皷自鳴者。表如來能從於第一義空。無問而自說也。妙聲深遠者。表佛所說。能令聞者。任運入妙覺果海。如上說於長遠壽命。更能令諸菩薩。證於四十一位功德。而得任運流入。故以妙聲深遠而為表也。雨千種天衣者。衣有遮護之義。表於如來能以法界無緣慈悲。而徧為與拔。垂諸華纓者。表所發妙行。真珠瓔珞。表即真之妙行。摩尼珠瓔珞。表即俗之妙行。如意珠瓔珞。表即中之妙行。此之即真即俗即中之妙行。元同為九界眾生之所具。故以徧九方而為表也。眾寶香鑪燒無價香者。鑪乃表眾生因心。眾生因心。具有如來之三德秘藏。如來三德秘藏。元徹乎眾生之因心。如眾寶以成其鑪。鑪則具乎眾寶也。從具而發乎行如燒。無價香者。表所觀之境。是上品寂光也。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者。果德既徹於因心。則因心還通乎果德。而表顯之。因心天然通於果德。故言自然周至。雖通果德。實是因心。故言供養大會。雖是因心。實通果德。故言一一佛上也。有諸菩薩執持旛蓋者。旛以轉動為義。蓋以蔭覆為義。正表諸大菩薩。聞佛所說長遠壽量。而能轉煩惱以成菩提。轉生死以成涅槃。又能運大慈而與眾生之樂。運大悲[A159]已拔眾生之苦也。次第而上至於梵天者。正表菩薩聞佛說壽量。而能分分破於三惑。分分顯於三德。究竟皆歸第一義天也。妙音讚佛者。正表菩薩既自證[A160]已。還能以四辯八音。宣說妙法。以化他也。
△二彌勒陳領二。初長行敘儀。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二偈頌陳領三。初頌菩薩得益。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徧身。
世尊有大力者。謂如來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有師子奮迅之力。有威猛大勢之力。有此大力。故壽命長遠而無量也。言無數等者。謂如來說此不可量之壽命時。而令菩薩得諸功德。如來還為之一一分別其所得。故有無數佛子聞之。而歡喜充徧於身也。
△二頌如來分別二。初頌分別分證功德。二頌分別相似功德。初二。初別明。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淨之法輪。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
△二總收。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無量無漏者。若論無漏。二乘人亦能得之。然是有量。不得名無量。以其但破見思。而無明全在。但斷分段。而變易全存故也。今諸菩薩。聞佛說壽。不但破見思。亦且破無明。不但斷分段。亦且斷變易。則更無漏落。故言無量無漏也。既破無明。而斷變易。則能感實報清淨之果報也。
△二頌分別相似功德。二初別明。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二總收。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虗空無邊。
△三頌時眾興供二。初別明。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恒沙。無數佛土來。雨旃檀沉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天皷虗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眾寶妙香鑪。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徧。供養諸世尊。其大菩薩眾。執七寶旛蓋。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旛。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
寶幢懸勝旛者。幢能摧邪表正。旛以轉動為義。即表轉邪而歸正也。
△二總收。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昔所未曾有者。如上種種之供養事。全表本門所得之益。故自迹門[A161]已還。皆無如此能表之供養事也。具善根者。即是具緣了二因之善根。聞佛所說長遠壽量。能依之而起微密之妙觀。乃是成於了因。能依之而起廣大之妙行。乃是成於緣因。緣了既成。正因自顯。故言以助無上心也。以上本門正宗分[A162]已竟。
△三流通分二。初從此至於不輕品。是讚嘆弘經。以勸流通。二神力品訖經盡。是付囑弘經。以明流通。初二。初現在四信。二滅後五品。初四。初一念信解。即第一信也。二解其言趣。即第二信也。三廣聞是經。即第三信也。四深心信解。即第四信也。初又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舉因行。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其有眾生等者。謂上來聞我說於壽命。[A163]已有得十生十行。乃至發相似心者。若更有眾生。聞我所說壽命。且無論其依之而修。依之而證。即使一念信解。論其時則極少。論其行則最淺。然其所得之功德。亦無限量也。言一念信解者。信即信受。而無疑惑。解即解了。而能分明。即於現前介爾一念心中。信受如來所說之伽耶近城是迹。長遠壽量是本。略無疑惑。名之為信。又能解了此迹無別有迹。乃從本所垂之迹。本亦無別有本。乃開迹所顯之本。本迹一體。遠近不二。了了分明。名之為解也。
△二明功德三。初標示。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二格量二。初舉格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黎耶波薩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初為求菩提。是明其求之高。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是言其時之久。行五波羅蜜。是舉其行之深。除般若者。一念信解。即是般若。既是所格量。故且除之也。
△二正格量。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所以不及者。以其雖則求之高。不過三藏果頭佛之道。雖則時之久。不過三藏之三祇百劫。雖則行之深。不過三藏之事五度。今圓聞如來所說。而能圓信圓解。則其時雖少。其行雖淺。而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之者。故非彼所可及也。
△三結顯。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有如是功德者。即是[A164]已成於圓解也。由於圓解。而起圓行。由於圓行。必得圓證。故於無上菩提。而無有退。設有退者。無是處也。既於無上菩提無退。則其所有功德。自然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而非彼格量之所能及也。
△二偈頌二。初頌因行。二頌功德。初二。初頌舉格量。二頌正格量。初二。初總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
初句即求之大。次句即時之久。三四句即行之深也。
△二別頌五。初頌布施。
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并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臥具。旃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
所施皆言微妙者。極盡人間珍貴耳。
△二頌持戒。
若復持禁戒。清淨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
以其皎如氷霜。而無毀犯。故云清淨無缺漏。求佛道者。正應總明中求佛慧。及長行中之為菩提也。
△三頌忍辱。
若人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
初一行明忍俗眾。次一行明忍法眾也。
△四頌精進。
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
△五頌禪定。
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閒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際。
言除睡。即是修觀觀於昏。攝心即是修止止於散。則知禪定不成就。唯昏與散。昏散既除。故能生於禪定也。一切智二句。即是發願也。以非智不禪。故我得一切智(云云)。
△二頌正格量。
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諸疑悔者。即是近疑。須臾信者。即是遠信。言深心信者。不但能信於近迹遠本。亦且能信於即近是遠。即迹是本。故言深心信也。
△二頌功德三。初明過去根深。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無量劫行道。即是過去生中。行於佛道也。如此則宿種既深。而植諸善根矣。故聞我所說。即能信受也。
△二明未來願重。
如是諸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獅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如是諸人等者。謂既能頂受此經。則[A165]已信解矣。由解起行。由行入證。則亦能證於長遠壽量。而度眾生。故發願於未來世中。長壽度生也。如今日世尊等者。今日世尊。長壽度生。而釋中之王。我若未來長壽度生。亦如今日世尊。為釋中之王也。今日世尊。長壽度生。作獅子吼。我若未來長壽度生。亦如今日世尊。獅子吼也。今日世尊。長壽度生。而說無畏法。我若未來度生。亦如今日世尊。而說法無畏也。今日世尊。長壽度生。則為一切所尊所敬。我若未來長壽度生。亦如今日世尊。為一切所尊敬也。今日世尊。長壽度生。處菩提場。說長遠壽量。我若未來長壽度生。亦如今日世尊。處菩提場。說長遠壽量也。如是消釋。方見其未來願重耳。
△三明現在功高。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
言深心者。即是能信於本迹不二之人也。既能信解。則能由解起行入證。而破於無明。顯於三德。而無諸委曲。故言清淨質直也。如是之人等者。總結根深願重功高者也。自然於佛所說長遠壽量。能信無有疑也。
△二解其言趣。即第二信也。分二。初舉因行。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
上但能一心信解。此解其言趣者。言即能詮之言教。趣即所詮之義趣。既解言趣。則能略為人演說也。
△二明功德。
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能起如來慧者。自既信解。又略為人說。則自他皆起發如來無上之智慧也。
△三廣聞是經。即第三信也。分為二。初舉因行。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旛繒蓋。香油蘇燈。供養經卷。
上但略為人說。此則廣能為人演說也。
△二明功德。
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一切種智者。此經所詮。唯是如來知見。諸佛智慧。故廣解而為人說也。則若自若他。皆能出生一切種智也。
△四深心信解。即第四信也。又分二。初舉因行。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
深心信解者。此中則能以如來所說之長遠壽量。入我介爾一念心中。以我介爾一念之心。觀於如來所說之長遠壽量。如此以境發觀。以觀照境。境觀不二。心佛一如。而觀行功成。乃名深心信解也。
△二明功德。
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其觀行功成。想成相起。故得見於如來。初見佛常在耆闍說法。是即同居而見為方便。蓋佛常在靈山。與諸菩薩聲聞。說此妙法華經。由眾生顛倒故不能見。如前云使顛倒眾生。常近而不見。今既深心信解。觀行功成。則[A166]已能伏於顛倒。得見如來常在靈山。共大菩薩聲聞說法。故即同居而見方便土也。又見下。是即同居而見為實報也。例之可見。若有下結歸。
△二滅後五品。此如來滅後五品。與上四信是同。所以既明四信。復明五品者。恐人謂如來在世。則如來乃是心色業勝之者。故聞而一念信解。亦有如此之功德。若如來滅後。則能說之人。心色之業。未必能勝。所說之法。不過白者是紙。黑者是字而[A167]已。亦何能有如此之功德。故既明現在四信。復明滅後五品。正顯無論如來在世滅後。若不為之流通信解則[A168]已。若能信解。若能流通。則必皆能得於無量無邊之功德也。文分為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五。初明隨喜品。二明讀誦品。三明說法品。四明兼行六度品。五明正行六度品。初二。初舉因行。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
言隨喜者。隨即隨順。喜即慶喜。隨順則無違拒。慶喜則無驚怖。謂如來所說之長遠壽量。雖是諸佛所證。乃全眾生之所具者。向不聞知。而今得聞。則便了知現前介爾一念之心。全具如來所證長遠之壽命。故生於隨順慶喜之心。而無違拒驚怖也。
△二明功德。
當知[A169]已為深信解相。
此略明其功德。下第六卷隨喜功德品。乃廣明其功德也。言[A170]已為深信解相者。若論深信解相。則是現在第四信。今初隨喜品。只齊現在初信而[A171]已。何以便言[A172]已為深信解相。此有二義。一者。若是滅後。則其教更為難聞。其機更為難生。故能聞而隨喜。即[A173]已為深信解相也。二者。必由隨喜信解。而能成觀行。今舉後明初。故言[A174]已為深信解相也。
△二讀誦品二。初舉因行。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二明功德。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A175]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旛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皷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A176]已。
頂戴如來者。此經乃是諸佛之法身。故能讀誦。則為頂戴法身如來矣。不須起塔起寺及供養僧者。蓋此初心行人。須修理觀。若營諸事業。則於理觀有妨。而不能成就。故皆不須也。為[A177]已起塔者。塔乃安於舍利。此經乃是法身舍利。故讀誦之。則為[A178]已起於塔也。為[A179]已供養僧者。以讀誦此經。則[A180]已供養第一義僧矣。又若能讀誦此經。則名以法供養。故於無量億劫。以為懸諸旛蓋等。作是供養[A181]已矣。
△三明說法品二。初舉因行。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二明功德。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旃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行禪窟。衣服飲食。床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此品猶是初心。須勤理觀。故亦不須復起塔寺等也。
△四兼行六度品二。初舉因行。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能持是經者。持有事相持。有理相持。若見有能持所持。即事相持也。若全所持之經。即我能持之心。全我能持之心。即是所持之經。如此則能所不分。雖則能所不分。而又不妨能所宛然。我為能持。經為所持。即理相持也。今言能持者。即是理觀成就。而能理相持也。兼行布施等者。理觀既成。而還以妙觀運入度門。則行於布施之時。乃不見有能施所施。乃至行於般若之時。亦不見有能觀所觀。故理觀一成。便可兼行於六度也。
△二明功德。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虗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疾至一切種智者。既能以行助觀。以觀顯行。則如順風之舟。更加櫓櫂。自能速疾到於彼岸。又如明燈。更加膏油。則愈明矣。故能任運流入。而疾至於如來之所有無上一切種智也。
△五正行六度品二。初舉因行。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嘆。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嘆之法。讚嘆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初讀誦乃至教人書。即妙觀成就也。觀行既成。隨有度門。無非妙行。故能正行六度。起塔等是明正行布施。起塔僧塔。即是財施。讚嘆聲聞菩薩。即是法施。如此財法二施。莫不是妙觀。故雖行布施。而不見有能施所施。乃所謂之正行布施也。復能持戒清淨。是明正行持戒。言清淨持戒。即是性重譏嫌。等無差別。悉能嚴護。而無垢染也。與柔和下。是明正行忍辱。忍辱無瞋者。忍有生法二種。生忍是忍有情之惱。法忍是忍無情之惱。隨其生法二惱現前。而能以大寂滅忍以忍之。故無瞋也。志念堅固者。以其妙觀功成。了不見有能忍所忍也。常貴下。是明正行禪定。一念不生。前後際斷。乃是得深定也。精進下。是明正行精進。利根下。是明正行智慧也。
△二明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A182]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1]場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受持讀誦是經。牒上妙觀功成。復有諸善功德。牒上正行六度。既以妙觀正行六度。則其行成矣。故云[A183]已趣道場。道場有得道之場。有修道之場。此即[A184]已趣修道之場也。既修於道。必能得道。故云近三菩提坐道樹下也。便應起塔者。如來得道之處。則應起塔。今第五品人。[A185]已趣道場。近於菩提。故其所坐立行處。便應起於塔也。
△二偈頌。初隨喜品。在下卷廣明。故今不頌。而但頌後四品。分為四。初頌第二讀誦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然香油蘇燈。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A186]已如上。具足諸供養。
△二頌第三說法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旃檀。起僧坊供養。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床臥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三頌第四兼行六度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虗空無邊。其福亦如是。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瞋不惡口。
初三行。頌妙觀功成。況復下一行。是頌兼行六度。樂禪定。即兼得精進。不瞋不惡口。即是智慧。凡內有瞋心。外有惡口。皆非智人故也。
△四頌第五正行六度品二。初頌舉因行。
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瞋。隨順為解說。
恭敬塔廟是布施。謙下比丘是持戒。遠自高心是精進。思惟智慧是禪定。以非智不禪。故常思之也。問難不瞋是忍辱。隨順為說是智慧也。
△二頌明功德。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之處。經行若坐臥。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
生心如佛想者。既妙觀功成。而能正行六度。則因行成就。自然從行入證。便與佛無異矣。故生心當如佛想也。得無漏無為者。凡夫則漏落於三界。二乘則漏落於三空。菩薩則漏落於度門。以其或偏於有。或偏於空。或偏於中。故皆有漏也。今第五品人。聞如來所說之長遠壽量。而能成於理觀。還以理觀。正行度門。則所有一切諸行。悉皆法界實相。全體即空即假即中。故不漏落於三有三空。亦不漏落於度門也。無為者。以其全理起行。全性起修。則修無所修。證無所證。得無所得。無修而修。無證而證。無得而得。故名無為也。廣利人天者。得無漏無為。乃是自證。還能以自證而化於他。故云廣利諸人天也。是中應起塔者。諸佛得道處。轉法輪處。則當起塔。今正行六度之人。能得無漏無為。則於佛無二。故其住止之處。即是如來得道之處。其說偈之處。即是如來轉法輪處。故皆應起塔也。住此地。即住於實相之地。以其能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故則是佛受用也。常在其中經行坐臥者。其中即實相地中也。以其能觀諸法實相。則了達相相無非實相。法法無非法界。而念念時時處處之中。無非法界實相。故言常在其中經行坐臥也。釋分別功德品竟。
妙法蓮華經演義卷第五之三
校注
[0215001] 是經作時 [0250001] 場應作樹【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3 冊 No. 625 法華經演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若論其此品之來由。總因上來持品之中。諸大菩薩。忍力成就之者。則自能於此娑婆濁惡世中。弘通此經。而聲聞人。則便不能。乃發願於他方宣化。以其是初心始行。忍力未充故也。今欲使初心始行菩薩。亦在此土弘經。故文殊為之發請。而如來乃示之於四安樂行。故有此之一品。乃是初心菩薩。此土弘經方軌之文也。然此品中。初則明於身安樂行。後則明於誓願安樂行。中則明於口意安樂行。今則但標安樂行。而不言初之身安樂行。亦不言後之誓願安樂行。亦不言中之口意安樂者。以言初則失之於中後。言後則失之於初中。言中則失於初後。故但標安樂行。則若初後。若中間。皆能攝之故也。言安樂行者。若一往解釋。身無危險。名之曰安。心無憂惱。名之曰樂。自行化他。名之曰行。若尅實而論。則不動名安。不受名樂。如何不動。即名為安。若凡夫念念執著於有。則為有之所動。那得名安。二乘念念執著於空。則為空之所動。那得名安。菩薩念念執著於中。則為中之所動。那得名安。今初心菩薩。若弘此經。則安心於實相。既能安心實相。隨其一切諸法。莫不全體是實。即其有。有是實相。即其空。空是實相。即其中。中是實相。既若有若空若中。無不是實相。有則一切俱有。自不為有之所動。空則一切俱空。自不為空之所動。中則一切俱中。自不為中之所動。故以不動為安。云何不受。即名為樂。若受於苦受樂受。及以不苦不樂受。則於苦受生乎苦苦。於樂受生乎壞苦。於不苦不樂受。生乎行苦。那得名樂。今初心菩薩。弘於此經。則唯安心實相正受。而不受於諸受。所謂既不受於苦受。亦不受於樂受。亦不受於不苦不樂受。若不受樂受。則自無壞苦。不受苦受。則自無苦苦。不受不苦不樂受。則自無行苦。無於苦者。由於不受。故以不受為樂也。既不動而[A1]已得於安。不受而[A2]已得於樂。則從此而修於自行。自行可成。從此而行於化他。化他亦可得成。故言安樂行品也。
△品文分為二。初文殊嘆問。二如來答示。初二。初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