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九
[1]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爾時釋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至)白毫光明遍照其國。
大人相者。大相海也。遍體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眾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三十二相。從下向上。展轉相勝。不及白毫功德。白毫功德。不及肉髻功德。故是大人相也。佛有九十七種大人相。肉髻頂乃其一焉。開會及召分身。但放白毫光。今召妙音。兼放肉髻光者。肉髻是無見頂相。為最上果光。今將宣示妙音隨類之行。乃極果行相。故以極果之光照現也。國乃妙音故墟。佛乃所師教主。國表所證理。佛表能證智。本覺體上。自具恒沙德相。故云淨光莊嚴。始覺之用。能證果德。智行互嚴。因果合體。猶華果同時。故云淨華宿王智。妙音妙行。依此示現。故光照其國。
△二奉命西來。分二。初明發來之緣。二明正共發來。初有六。初經家敘德。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至)恒河沙等諸大三昧。
植德供佛。成就深智。福慧兩足也。得字貫下十六句。即證得也。摧邪表正。而不住相。故云妙幢相。深入一乘。證諸實相。故云法華。性德真淨。物莫能染。故云淨德。實智證理。權智照機。善巧逗會。得大自在。故云宿王戲。不求而應。應即無應。不說而說。說則無說。不緣而緣。平等大慈。故云無緣。一心三智。印一切法。故云智印。語言如前釋。萬德圓備。無不具足。故云集一切功德。六根無染。互用自在。故云清淨。變化自在。遊諸世間。故云神通遊戲。平等大慧。如炬破暗。故云慧炬。性具萬德。緣了莊嚴。融通自在。故云莊嚴王。性淨照明。離諸垢染。故云淨光明。具足權實功德。含攝一切。名為淨藏。即二邊之定。不共偏小。故云不共。實智功德。大千圓照。故云日旋。恒沙三昧。交徹融攝。重重無盡。皆妙音之所具。故云得如是等。
△二光照其身。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
光透絕域。意在斯人。乃獨照之。
△三辭師願往。
即白淨華宿王智佛言(至)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
既蒙光照。默契聖心。欲來親近。理非自專。故白本師云。我當往詣等。以釋迦佛乃運斤之師。諸大士亦摶風之侶。近之有盡堊之功。會之有逍遙之益。可師可友。能不親之近之乎。
△四彼佛垂誡。
爾時淨華宿王智佛(至)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
分別人我高下長短淨穢。名下劣想。以正知正見本絕同異故。師及弟子。智斷具足。師權現丈六。弟子身形亦小。依報國土。乃正報所感。慈臨大千。宜須高須下。勿覩卑小之身形。穢惡之國土。生下劣想也。以六百八十萬由旬之師身。四萬二千由旬之資身。校之丈六卑小之身形。則長短逈異。以淨光莊嚴之國土比之穢惡充滿之世界。則淨穢自別。夫兩土淨穢。身之長短。皆現識相分。若了唯心。自無分別。豈以淨華之淨光。而輕釋迦之穢土乎。故誡之令除執情。然妙音乃法身大士。豈見穢而生劣想哉。恐其所將眷屬。有未達者。故寄彼而規此耳。
△五妙音受旨。
妙音菩薩白其佛言(至)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如來既以勿生劣想為誡。妙音受旨白佛。即示無下劣想也。意謂我今所往。其力用。其神變。皆假如來之德。皆出如實之道。則於一切法。無不如矣。何復勝劣之異哉。是以不動彼土。遊化十方。現種種形。說種種法。而於神通智慧無所損減。為如故也。
△六先現來相。又六。初妙音先現華瑞。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閻浮檀金者。西域有河。近閻浮樹。此河因樹得名。其金出彼河中。故名之。甄叔迦。此云鸚鵡寶。赤如其嘴故。西域記云。甄叔迦樹。其華赤色。此寶色似此華。因名之。未來此土。先現瑞者。示來相之前導故。啟會眾之景仰故。法法座不遠者。為供養佛法故。又華以金銀剛寶為莖葉鬚臺者。表開示悟入教行理果也。意顯圓妙之教。妙音所說。為開佛之知見也。圓妙之行。從妙行所行。為示佛之知見也。圓妙之理。從妙心所解。為悟佛之知見也。圓妙之果。從妙體所證。為入佛之知見也。是以妙音未來。將此全經。和盤托出於靈山會上大眾之前。所謂妙音處處為諸眾生說此經也。
△二文殊發問何緣。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問。妙音未現來相。即欲要見文殊等。若文殊位下。妙音不應求見。若文殊位高。相來那忽不識。答妙音乃法身大士。文殊是果後行因。二俱深位。那分高下。豈真不知。為會眾見瑞不了。發起令知。故示問耳。又華表因行。妙音遣華。乃妙行之境。欲契此行。必假大智。故文殊發問也。
△三如來答以欲來。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至)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欲來此土。禮拜於我。供養是經。以是因緣。故現此華。
△四文殊請見其相。
文殊師利白佛言(至)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種何善根。文殊豈不知。欲眾知故。勤修行等。文殊豈未修。欲眾修故。令我得見。文殊豈未見。欲眾見故。所以然者。欲令大眾。法於妙音。深造實智也。
△五釋迦推功多寶。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至)當為汝等而現其相。
文殊願世尊以神通力為現妙音。而世尊歸功多寶者。多寶以神通願力。在處證經。欲假其神通願力也。又多寶表法身。釋迦表報身。楞伽云。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實相之理。須從法身邊薦取。方乃相應。故迦文不召妙音。多寶一呼即至。
△六多寶命彼來會。
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至)欲見汝身。
多寶妙音。雖隔塵剎。宛若對面。此顯從法身體。起應身用也。發來之緣竟。
△二正共發來。又六。初眷屬經歷。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至)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與八萬四千共來者。示妙音隨類演化。八萬四千塵勞也。所歷國土。乃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佛世界也。蓮華遍雨。表妙行隨類示現也。天樂自鳴。表妙音離於作意也。問。靈山去淨華宿王智佛國。所隔國土。有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沙之多。所歷程途。又不知幾多。何多寶一呼。而妙音隨即發來耶。答。的實而論。多寶乃實相之體。妙音是實相之用。[1]寶相無相。無相不相。遍一切處。無非實相。多寶一呼。即具大妙音也。前云入此三昧。身不動搖。此中於彼國沒。俱共發來。即實相無相也。多寶一呼。實相發妙音之用。俱共發來。妙音歸實相之體也。
△二敘相登臺。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至)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肇師云。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廣。青白分明。有眼目之相。故云目如廣大等。和合猶積聚也。那羅延此云天力士名。端正殊妙。志力雄猛故。
△三問訊傳旨。
到[A1]已下七寶臺(至)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問示居堪忍之事。貪瞋等。皆堪忍難度之事也。五情即五欲。亦即五情根。佛無病惱。同居施化。示同人法故。又順世儀。法爾而然故。
△四請見多寶。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
分身既散。塔閉如故。多寶居於塔內。故願示之令見。又寶塔高遠。仗佛求見。表尊敬耳。
△五世尊為通。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六塔中稱善。
時多寶佛告妙音言(至)并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問。妙音未離本土。即云及見文殊。文殊請現其相。釋迦推功多寶。多寶即云善男子來。文殊欲見汝身。妙音既至此土。問訊釋迦。請見多寶。釋迦轉通云。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多寶塔內稱善。並無文殊見妙音處。亦無妙音見多寶處。何也。答。約理而論。妙音未離他土。與多寶文殊相見[A2]已竟。文殊不問釋迦。與妙音相見[A3]已畢。事論兩土風俗不同。人事各異。故須一一請問。上奉命西來竟。
△三十方弘經。分二。初問答善根神力。二問答住何三昧。初又二。先華德疑問。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華德乃妙莊嚴王之後身。欲助揚妙音。發顯妙性。成就妙果。故發此問。所問之車。皆文殊之所問者。
△次如來垂答。又二。初正答善根功德。
佛告華德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一音利潤。開覺羣動。故名雲雷音。根身器界。皆能隨應。故名現一切世間。由利潤隨應。故名喜見。十萬種技樂者。有歌有舞。歌則味其辭。以聲播之。舞則動其容。以曲隨之。主於和。宣著人之德業。二南雅頌。皆古人之行事。本於心。關國家之興衰。金石絲竹。通世人之娛耳。然妙音所獻。必是鈞天之樂。非雅頌等倫。其陽春雪曲之歌。高山流水之趣。備寓於中矣。鉢云應量。乃道器也。妙音所獻。非瓦銕之所成。乃七珍之寶鉢。若之技樂供佛。今得天樂自隨。昔之寶鉢奉佛。今得眷屬圍繞。由奉鉢獻樂之功德善根。以是因緣。今得果報。有是神力也。華德下。結會古今。是妙音下。結答善根。
△二廣明神力應化。又三。初總舉。二別明。三總結。且初總舉。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至)為諸眾生說是經典。
△二別明。又二。初應六凡。次應四聖。初又六。初應天眾。
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至)或現毗沙門天王身。
梵王即色界天主也。帝釋即地居天主也。自在天即欲界頂。梵云婆舍波提。此云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A4]己樂。即是魔王也。大自在即色界頂。摩醯首羅也。天大將軍。大經云。八健提。天中力士。又稱鳩摩伽。此云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捉赤旛者。又韋紐。此云遍聞。四臂。捉貝。持輪。騎金翅鳥者。皆是天大將軍。毗沙門此云多聞。以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即北方天王也。
△二應人眾。
或現轉輪聖王身(至)或現童男童女身。
長者有長人之德。居士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宰官剖斷邦邑。輔政於王。婆羅此云淨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閑。故人以淨行稱之。童男未冠之稱。童女未嫁之名。
△三應八部。
或現天龍夜叉乾闥婆(至)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
說是經三字。貫上諸種身。以現身必說法。說法必現身。妙音妙行。常相須也。
△四應惡趣。
諸有地獄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
諸應皆言現身說經。獨於惡趣不言者。惡趣方沉。無由聞經。但以神力救濟而[A5]已。
△五應宮禁。
乃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王宮禁地。為化良難。菩薩以神力。亦現身說經也。
△六結前廣顯。
華德是妙音(至)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
菩薩種種變化現身說法。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損減者。明妙音所證自利之實智。謂證得此智。能觀一切法。盡歸真如。平等自性。不增不減。於一切法。皆如實知故。智慧明照者。方便開導也。各得所知者。隨類各解也。是妙音所用利他之權智。方便開導。因緣譬喻。一音所說。隨機得解也。
△二應四聖。
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至)示現滅度。
△三總結。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至)其事如是。
結顯妙音。由昔獻樂奉鉢之勝因。感今神通智慧廣大無邊。其事如是。上問答善根神力竟。
△二問答住何三昧。又二。初問。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在所變現度脫眾生。
承佛垂答。[A6]已知菩薩善根深遠。福德廣大也。世尊下。問菩薩今住何定。而能現十界身。說一乘法。如此自在利益也。
△次答。
佛告華德菩薩(至)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此雖答華德。亦答文殊行何三昧說其名字之問也。菩薩住此三昧。如淨摩尼。隨方現色。難思妙行。根於此矣。十方弘經竟。
△四兩土得益。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兩土菩薩。皆具體而微者。故因說是品。皆得發明。三昧與陀羅尼。體一而用異。寂用為三昧。持用為陀羅尼。又色身變現名三昧。音聲辯說名陀羅尼。又舌根清淨名陀羅尼。餘根清淨名三昧。皆是六根清淨法門耳。
△五還歸本土。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所經國土等。於彼發來所經亦爾。示來往經行。不離是道也。菩薩舉措。尚能傍益一切眾生。況佛放光。傍照諸國。豈無利益哉。
△六聞品進道。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至)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無生法忍。得妙法之體也。法華三昧。得實相之用也。妙音說法竟。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悲華經云。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中。時有佛。名曰寶藏。有轉輪王。名無量淨。第一太子。三月供佛齋僧。發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途等苦惱。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菩提。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楞嚴菩薩自陳云。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又大悲經云。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A7]已於過去無量劫中作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故現為菩薩耳。別行玄云。觀世音者。西方正音名阿耶婆婁吉底輸。此云觀世音。觀者能觀之智。世音者所觀之境。能觀則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獨存。返觀獨照。故稱觀也。所觀則有正覺之音。眾生之音。器世界之音。雜類之音。故稱世音也。能所合標。境智雙舉。故云觀世音。普是遍義。行彌法界。隨心益物。稱體而周。故為普。門是通義。出入無壅。法法全彰。事事無礙。故為門。此菩薩不思議神力。照窮法界。萬像流動。殊音異類。普現色身。隨機說法。妙行圓應。無所障礙。故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妙音現形說法。救濟眾難。與觀音無異。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圓。觀音不離是行。而能大千圓應。無去來相。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則進於妙音矣。其實二聖一道相為終始。故後頌觀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聖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為普門。是知相為終始。欲體前法。須兼二行。從妙而普。有始有終。然後圓備。故繼妙音而說普門焉。
△五普門圓應。分二。初問答顯德。二聞品獲益。初有長行偈頌。長行有兩番問答。初番問答觀音人。又二初無盡興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此品因無盡意發起者。表普門圓行應現無盡也。若愚讚云。世間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忙忙。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觀音之行亦若是矣。偏袒右肩者。此方以袒為慢。外國以袒為敬。露右者。示執奉為便。表事師充役之儀。故以袒為恭也。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彼國以合掌為敬。表不敢敬誕。專至一心也。向佛者。以萬善之因。向萬德之果也。世尊下。問觀音人。意謂觀音之名。望尊法界。風偃羣賢。名不自有。因義而彰。觀音之所以為觀音者。果何因緣。有斯名也。因緣甚多。略言境智。以眾生善惡兩機為因。菩薩靈智慈悲為緣。大經云。具二莊嚴。能問能答。今無盡意具定慧二種莊嚴。故能問。如來究竟二種莊嚴。故能答也。
△二如來垂答。分三。初總答。二別答。三勸持名答。此三科。即楞嚴十四無畏功德。彼經菩薩自陳。此經如來所說。彼從因陳。此從果彰。彼經但明能應。此經雙明機應。兩經合論。方知大士名稱其實也。且初又四。初標舉人數。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十法界機。實是無量。而言百千萬億者。非謂十界共有此數。葢指一業有如許人。如一地獄。同受一苦。以苦騐人。知同一業。以例諸趣。皆亦如[A8]是。故知此數。是標同業之意。此舉境眾機多。以顯菩薩觀深應大。
△二總明遭苦。
受諸苦惱。
此舉現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今文百千萬億。多人也。受諸一句。多苦也。舉多顯少。多尚能救。况少苦耶。上言百千萬億。是業同者。共受一苦。今言諸苦者。一苦是一業。即有百千萬億苦也。上明數同。此明業別。用此意。歷十法界。萬機之徒。不可說。不可說數也。
△三聞名稱號。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由過現惡。故遭諸苦。由過現善。復得聞名。此以善惡相帶。合成機感也。一心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餘心不間。一心皈憑。更無二意。是名事一心稱名也。若達事中一心。自他俱離。俱不可得。無心無念。定慧相應。能稱所稱。皆不可得。是為理一心稱名也。
△四即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上聞名即稱。是機速。稱名即應。是應速。皆得解脫者。即是蒙應利益。皆者非但顯於多機眾益。亦顯圓遍之應也。冥顯感應可知。問。十界機無量。云何一時令得解脫。答。喻如父母。念子心重。多智多財。具大勢力。眾子在難。即能俱救。菩薩亦如是。無緣慈悲重。權實二智深。聖財無量。神通力大。十界雖多。應有餘裕。問。今見稱名累年。不蒙寸效者。何也。答。一心稱名。有事有理。二途無取。何能[A9]感聖。喻如臨鏡背照。對谷閉口。何能致影響哉。楞嚴云。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以觀觀之體。聞聞之性。本無苦樂。眾生不能返聞。循聲流轉。故受苦惱。菩薩離塵復性。諸妄自脫。能令苦惱眾生。持名蒙觀。亦得解脫。乃真淨慈悲觀力加被然也。琳法師稱名七日。而免難於唐。孫敬德誦經千遍。而全生於魏者。是其騐也。
△二別答。分三。初免七難。二離三毒。三應二求。初又二。初正明七難。二結其神力。初又七。初免火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至)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此下不出三業為機。七難持名。口業機也。三毒常念。意業機也。二求禮拜。身業機也。若有設有等。皆不定之辭。經云。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見覺屬火。知見旋。則離火塵。幻塵既離。真性斯存。所以無火害也。由菩薩離塵復性之威力加被。故眾生入火持名。亦不能燒。應騐傳云。祝長舒。晉元康年中。於洛陽為延火所及。艸屋大風。必無免理。一心稱名。風回火轉。鄰舍而滅。里人淺見。謂為自爾。因風燥時。舉火燒之。三擲三滅。眾方懺謝。
△二免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云大水者。以小水不成難故。經云。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聞聽屬水。聞聽旋。則離水塵。所以無溺害也。傳云。道冏三人。同伴乘氷度孟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沒。冏進退水上。必溺無疑。一心稱名。脚如踏板。至夜。遇赤光。竟達岸。
△三免羅剎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至)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入海求珍。結伴無定。雖無定數。終不可獨往。故舉百千萬億總數。不定判多少也。入海者。賢愚經云。田殖百倍。商賈千倍。任宦萬倍。入海吉還。得無量倍。故入海也。阿含云。風加以黑。怖之甚也。羅剎乃食人鬼也。一人稱名。餘人悉解脫者。以其同患難故。雖口不同唱。心助覓福。故俱獲濟也。經云。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由菩薩滅妄斷殺。故遠離鬼害也。傳云。外國百餘人。從師子國泛海。忽遇惡風。飄墮鬼國。便欲盡食。合舡皆稱觀音名號。中有一小禪者。不信不稱。鬼索此禪者。禪懼甚。學稱一聲。亦得免脫。
△四免王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尋段段壞而解脫。
言刀杖段段壞者。明人執殺具。一折一來。隨來隨斷。彌顯大士拔苦之力也。經云。五者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刀兵。如割水吹光。性無搖動。既同聲聽。無復形礙。故使刀兵如割吹耳。傳云。晉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為賊。常供金像。帶髻中。後伏法。刀下但聞金聲。三斫不傷。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放。
△五免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至)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言滿中者。假設之辭也。鬼所以畏者。菩薩有威有恩。若非懷恩。則是畏威。所以聞名。尚不能加以惡眼。豈興害心。經云。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由聞熏精明。爍諸癡暗。故鬼不能視。斷滅妄想。心無殺害。故害不能加。阿含云。有大力鬼。坐帝釋床。帝大瞋。鬼光明轉盛。此同其心行故。帝還發慈心。鬼光明滅。即去。
△六免枷鎻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至)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有罪無罪者。或是推檢未定。或可判入徒流。若判未判。俱被禁制。以明聖心平等。本救其囚執。不論有罪無罪。在手為杻。在脚為械。在頸名枷。連身名鎻。三木一銕之名也。繫名繫礙。檢是封檢。繫未必檢。檢必被繫。今云檢繫者。顯罪深怖重也。經云。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鎻。所不能著。塵妄既離。則身相不有。故枷鎻自脫也。問。先王制法。用以懲惡。陰有地獄。陽有囹圄。人神所共用者。若救無辜。理或容矣。釋有罪者。縱惡壞紀。豈聖心乎。答。妙哉問也。魯肆大眚。聖人善莊公之補過。唐禁笞背。君子美太宗之仁恕。未聞議其傷於名教。好生之仁。天下所同。何疑大士恤刑之慈乎。傳云。葢護。山陰入。有罪判決。繫獄應死。三日三夜。稱名無間。忽見觀音放光照之。鎻脫門開。尋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七免怨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至)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大千國土。標難處也。滿中怨賊。正明難也。國曠賊多。聖力能救。以顯功力之至也。怨本奪命。賊本劫財。今怨為賊。必財命兩圖。如此遍滿。尚能救之。況少乎。有一商主。遭難人也。商者訓量。此人擇識貴賤。善解財利。商量得宜。堪為商人之主。既有商主。即領商眾。既涉險遠。所齎者必難得之貨。故言重寶。險路者。或是曠絕幽隘之處。或是怨賊衝出之徑。皆名險路。勿得等。安慰止其恐怖。勸稱設其上䇿。歎德獎令定膽。三義具足。俱時稱唱。即得解脫。此中南無。翻救我。經云。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葢音聞兩立。物我成敵。滅音圓聞。則內外無待。故能遍慈而却敵也。傳云。晉隆安年。僧慧達。往北隴上掘甘艸。被羗人。所獲。閉於柵中。人多。擇肥者先食。餘人食盡。唯達并一小兒。意來日食之。達竟夜稱名。至旦。羌來取食。忽一虎跳吼。諸羗散走。虎咬柵作穴而去。達將小兒逃走。
△二結其威神。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觀音勢力既大。加護亦曠。豈止七難。當知遍法界皆能救護。故言巍巍然。有如是神力也。
△二離三毒。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至)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此三稱毒者。以能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有單複。今從複列。自愛為欲。愛他[A10]為婬。婬欲多者。不擇禽獸。不避高墻。不顧德行。破國亡家。禍延其身。若能存念觀音。即得離也。經云。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眾生欲習合塵。故為色劫。菩薩離塵。欲愛乾枯。根境不偶。雖有妙色。不能劫動。自忿為恚。[A11]忿他為瞋。瞋恚多者。今世人不喜見。如渴馬護水。遺教云。劫功德財。無過瞋恚。華嚴云。一念瞋心起。障百法明門。經云。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瞋由違情而起。對境而生。圓融則無違。無對則不瞋矣。自惑為愚。惑他為癡。愚癡多者。邪畫諸見。撥無因果。謗毀大乘。於諸諦理。不能明解。過於漆墨。經云。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癡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銷塵則無蔽。朗徹則無覆矣。無盡下。結。
△三應二求。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至)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子則絕嗣矣。云何獨標女人耶。葢女人以無子為苦。為夫所棄。婦之所輕。傍人所咲也。又婦有七失。容惡。邪婬。性妬。不事公姑。貪食。拙懶。無子。前六猶可。無子最苦。故獨標女人。也。福慧男者。若有智無福。則位卑財窮。有福無智。則識劣見淺。必智與福合。彌相扶顯。福則財位高昇。慧則名聞博遠。經云。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求男生男。是大士融形涉世。遍事諸佛。為法王子之力。加之使然。女人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無相者。則容惡形衰。有相不端者。則早孤少寡。今貌與相相扶。彌顯其德。端正則招寵愛。有相則招錄敬。故云眾所愛敬。經云。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A12]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求女生女。是大士圓通含界。承順如來。受領法門之力加之。聖力甚大。無所不與也。無盡下結。別答[A13]已竟。
△三勸持名答。又三。初勸持。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至)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心敬身禮。所獲之福。終無窮盡。故曰福不唐捐。謂福不虗棄。而得真實之益也。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既不辯形質。但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奉持名號。故舉持名為勸也。
△二格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至)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六十二億。舉名號多。盡形壽。時節多。四事具足。福田多。若復有下。正格量。良以一多性不可得。無有二相。一則非一。多則非多。同入實際。正等無異也。
△三結歎。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至)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經云。十四者。此大千界。現在世間。六十二億恒沙菩薩。修法垂範。方便利生。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含容法界。欲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由大士真得圓通。一多平等。彼我無異故也。
△二二番問答普門法。又二。初無盡興問。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問何緣得名。佛答眾生三業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應。境智因緣。名觀世音。今問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佛答普門示現。三業顯應。應眾生冥機。云何遊。問身業。云何說。問口業。方便。問意業。身業現相。口業說法。意業鑑機。無謀而應。遍逗一切。亦名三輪不思議化也。方便非道前。乃證後鑑機之方便也。
△二如來垂答。分三。初正答普門法。二勸興供養。三總結神力。初又二。初普門圓應。二結略指廣。初中凡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束為十界身。少菩薩地獄二界。結文以種種形該之。三十三身。其類分八。初聖人身。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具答三業之問。應以之言。答方便。意業問也。何以知之。意地觀機。見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說何法。隨而應之。現身答身業問。說法答口業問。經云。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A14]現圓。應以佛身應之。大士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若諸有學。寂靜妙明。斷十二緣。勝性現圓。即現辟支身。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即現聲聞身。
△二天王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至)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心清淨。即現梵王身說法。欲為天主。領統諸天。即現帝釋身。欲身自在。遊行十方。即現自在天身。欲身自在。遊行虗空。即現大自在天身。愛統鬼神。救護國土。即現天大將軍身。愛統世界。保護眾生。即現四王身說法。
△三王民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至)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眾生樂為人王。即現人王身。令其成就。愛主族姓。世間推讓。即現長者身。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即現居士身。愛治國土。剖斷邦邑。即現宰官身。愛諸數術。攝衛自居。即現婆羅門身。
△四四眾身。
應以比丘比丘尼(至)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男女好學出家。持諸禁戒。即現比丘比丘尼身。樂持五戒。即現塞夷身。
△五婦女身。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至)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內政立身。以修家國。即現命婦賢媛等身。
△六童男女身。
應以童男童女身(至)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眾生不壞男根。即現童男。不求侵暴。即現童女。侵暴者。謂女不貞淑。以行多露。乃為他人之所侵暴也。
△七八部身。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至)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八部樂脫其倫。菩薩皆現身。說其本倫脫離之法。
△八金剛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梵語䟦闍羅。此云金剛。梵語波膩。此云手。謂手執金剛杵以立名。正法念云。昔有國王。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故。拘留孫探第一籌。乃至樓至探末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佛說法。一願為金剛力士。護千兄教。彼經多有形等四類。無金剛一類。此一即護佛教之正神也。眾生志願勇猛。護持佛法。菩薩現其身。說摧邪輔正之法。令其成就也。
△次結略指廣。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至)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成就功德。結略。種種形等。指廣。以菩薩隨類變現。何止三十三身。應化逐緣。豈局娑婆世界。種種形。身廣也。遊諸國土。所化處廣也。度脫眾生。得益廣也。正答普門法竟。
△二勸興供養。又二。初勸供。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佛答前問後。勸持名。眾生仰荷菩薩。真身冥應。但可持名秉字。故勸受持。答後問末。勸供養者。眾生既荷菩薩。三業顯應。見色聞聲。故勸供養也。是故汝等下。勸供養。是觀世下。出供養意。由救七難。免三毒。應二求。普門圓應。隨類說法。真應二身。俱為能施冥顯二益。皆得無畏。是故下。結歎稱美。
△二受旨。又五。初奉命興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至)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眾寶等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問。依瓔珞經。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寶瓔珞。今無盡位既高深。瓔珞合用無價。豈可止直百千兩金。答。言百千者。但舉數多。如云百姓萬民。豈局百萬哉。瓔珞本財施。言法施者。揀住相也。當解瓔之時。奉瓔之際。三輪體空。即此一物。細不立一塵。大則周法界。貫四十二位之功德。統八萬四千之妙行。雙存俱泯。錯綜交羅。非法施而何。
△二觀音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肎受之。
不肎受者。謂無盡奉命供養。我未奉命。那忽輙受。亦是事須遜讓。施受有義。以有餘奉不足。施受兩當。此瓔俱有。用以施我。我有餘。彼不足。義安在哉。
△三無盡重舉。
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至)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我為四眾故施。仁愍四眾故受。以無所施而施諸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也。
△四佛勸當愍。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至)人非人等故受此瓔珞。
此勸受也。物元表禮。惡可辭乎。辭其物。則絕其人。受其物。則納其情。故曰當愍。即愍一切眾生也。正以菩薩為物故施。為物故受也。夫無盡施瓔。意在今時。觀音不受。意在實際。如來勸受。欲顯無所求而求之。無所受而受之。施受皆從寂滅中來。顯一瓔之福。周濟無涯。門庭施設。勝也何如。陽春一曲。和者誰乎。賴有持地聊知分曉。所謂逢場作戲。斯也人歟。
△五受[A15]已奉佛。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至)一分奉多寶佛塔。
以一瓔作二分者。表於一行。必具二因。理則正因。事則緣因。事理不二。名曰妙因。奉二佛者。二因趣二果也。勸興供養竟。
△三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遊於娑婆世界。
如是神力者。指普門示現三十三身說法也。正答云何遊此世界之問。長行竟。
△二偈頌。文後重頌。什師不譯。諸師皆謂梵本中有。後方添入。有二十六行。分三。初一行。雙頌二問。二二十二行。雙頌二答。三三行。雙頌二勸。且初一行。雙頌二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世尊妙相。萬德莊嚴。歎相即美德。問彼。兼含次問。
△二二十二行雙頌二答。分二。初二行。總歎行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至)發大清淨願。
具足二句。經家敘置。汝聽二字。勅令審諦。觀音行者。一心三智。觀彼類音。令無量苦。一時解脫。即觀世音成利他之行也。不動真心。現種種形。故云善應。一切國土。處處現往。故云諸方所。弘誓者。四弘願廣。歷劫者。經劫難量。以誓深故長時不退。以時長故值佛惟多。隨佛作為。修諸佛行。方名侍佛。一一佛所。皆發淨願。由菩薩行願深大。故真智遍拔眾苦。應身普度一切也。
△二二十行。別頌二答。又二。初十四行。頌初答觀音得名。二六行。頌次答普門示現。初又二。初一行頌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舉要言之。故云略說。聞名故稱。口業機也。見身故禮。身業機也。心念。意業機也。諸有即二十五有。聞名注念。見形禮拜。皆不空過。悉滅三有之苦也。
△二十三行頌別答。又二。初十二行。頌七難。曲分十二。初一行頌免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此下頌。與長行事相不同。又增幾種。謂十四無畏。特舉大略。實具一切功德。能救一切急難。故加頌之。
△二一行頌免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三一行加頌墮須彌難。
或在須彌峯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虗空住。
△四一行加頌墮金剛山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五一行頌免怨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六一行頌免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七一行頌免枷鎻難。
或囚禁枷鎻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八一行加頌呪詛毒藥難。
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還著本人者。凡呪毒藥乃用鬼法。欲害於人。前人邪念。方受其害。若人正念。還歸本人。如譬喻經云。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後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水。田家事忙。不及與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屍使鬼。招得殺鬼。勅曰。彼辱我。往殺之。山中有羅漢知之。往田家。語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歸。誦守口莫犯偈。慈念眾生。可得安隱。主人如教。通曉念佛誦戒。鬼莫能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有不可殺之德。法當却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東坡云。還著失慈。當云兩家都沒事。吾不意東坡之高明而出此鄙俗語也。還著一言。有事有理。事則邪不勝正。慈能制㐫。今以正念觀音。自然還著。喻如含血噴天。返污[A16]己身。將頭觸火。反焦[A17]己額。不期然而然。非菩薩加罰於彼。亦非行人起心願著彼也。理則三毒十惡。皆出當人妙心。今正念觀音。以智照神力。旋流反聞。復歸元真。彼毒惡等。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不還著本人。而誰著耶。
△九一行頌免羅剎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十一行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十一一行加頌蛇蝎難。
蚖蛇及蝮蝎氣毒烟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十二一行加頌雲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二一行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三毒熾盛。眾苦逼身。男女皆無。困厄孤伶。妙智之力悉能救之。頌初答觀音得名竟。
△二六行頌次答普門示現。分四。初二行。明身業普應。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至)以漸悉令滅。
能應之由。由神力及智方便。若非千如全體之用。不能具足神通力也。通雖性具。復由廣修妙智方便。照性發通。故得普門示現自在也。常論惡趣。但局三途。今種種之言。通指九界。望佛皆名為惡。別舉三途極惡故也。雖三惡方沉幽昏。未應得度。悉令漸滅其苦也。
△二二行意業普觀。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至)普明照世間。
真以息妄。淨以治染。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以此五觀。加被群迷。妄染惑苦。應念息滅。故一切眾生常願仰而依之。大士之所以應身示現者。實賴於此耳。無垢下。歎上五觀。無垢慧日。歎觀智之體。伏災普照。歎觀智之用。
△三一行口業說法。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𦦨。
說雖在口。必假身意為授法之本。初句為法現形。本期救苦。故說法之身。名為悲體。此身先用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故云悲體等。次句菩薩以慈為心意。無緣而被。名之為妙。物無不覆。喻如大雲。故云慈意等。二輪既施。然後說法。三句正說法也。甘露不死之神藥。所宣至理。解必無生。若非無生。焉能不死。四句明利益。本性常法。非說那知。於慈雲中。澍大法雨。眾生蒙潤。一切煩惱猛𦦨。悉皆滅除也。慈雲是慈悲普。澍雨是說法普。能滅是利益普也。
△四一行加頌官陣。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事係訟庭。身臨戰陣。心憂刑罰。命慮兵殘。今昔怨仇。此時合會。一心致感。眾難皆祛。彌顯大士神智之力也。
△三三行雙頌二勸。又二。初一行一句。頌勸持名。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至)念念勿生疑。
妙音者。說法不滯。觀音者。尋聲救苦。梵音者。音性無著。潮音者。應不失時。四音圓具。故云勝世間音也。大士具如是德。度脫眾生。故須時常持念。不間不疑。無不隨心滿願。若也疑兕在懷。朝勤夕怠。無惑乎大士之不應也。
△二一行三句。頌勸供養。
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至)是故應頂禮。
觀聽反入。離諸塵妄。是名淨聖。冥資不虗。於苦惱死厄。如父如母。可依可怙。具一切功德。則隨所求而應之。不止十四無畏也。慈視眾生。則擇可度而度之。不止三十二應也。其福聚如海。利澤無窮。故須歸命頂禮。問答顯德竟。
△二聞品得益。又二。初持地稱歎。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至)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寶雲經云。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間地。一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艸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不驚。菩薩亦爾。昔遇毗舍浮佛。教平心地。一切皆平。是能以妙法內平自心。外患自平。故聞此品而稱歎之。觀音之號。或曰觀世音。或曰觀自在。其行或曰普門。或曰圓通。依悲觀慈觀。應物之德言之。故號觀世音。以真觀淨觀。照心之功言之。故號觀自在。自一心而出。應無不遍。謂之普門。自萬物而反。照無不融。謂之圓通。其實一而[A18]已矣。故或以自在為號。或以自在名業。以自在為號。言心得自在如心經稱觀自在是也。以自在名業。言行得自在。如楞嚴稱無作妙力是也。功德不少者。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實為心地法門。聞持之者。苟能以是平持心地。則外患自平。不能為害。於諸怖畏。能施無畏。由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遂為[A19]己有。故曰聞者功德不少。此菩薩聊知分曉也。
△二聞品獲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謂無同等之物。與此齊等也。以如來最上之德。證窮法界淵底。毗盧有師。法身有主。向上一著。世出世法。皆立下風。無有同等之物與之齊等。觀音體此以成普門之行。隨類應化。無等與等。故聞其風者。皆能發如是心也。普門圓應竟。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大法流通。憑寄四依。若無守衛。魔事妄沮。故二聖。二天。十神。說陀羅尼呪。誓以駈辟邪障。消除衰患。故此品為弘護流通也。陀羅尼。此翻總持。總惡不起。持善不失故。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能以一字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摧邪立正。殄惡生善。皆能總而持之。其體名陀羅尼。其用名呪。一切呪不翻。五不翻中。秘密不翻也。四例中。翻字不翻音也。又呪功用不同。或專用滅罪。如方等。專用護經。如今經。專用治病。如藥師。或通用護經治病滅罪。如請觀音消伏毒害陀羅尼。
△六神呪護持。分三。初問答持經功德。二請以神呪護持。三會眾聞品得益。且初問答持經功德。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至)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藥王即喜見後身。苦行持經。志存弘護。故發起此品。然持經功德。前品屢明。如法師品比功。不過供十萬億佛。隨喜比功。不過施外財得小果而[A20]已。至此比功。則勝供八百萬億恒河沙佛者。明持行益深。護功益勝也。將申弘護。先校功德者。使後世知其福德殊勝。遞為弘護耳。
△二請以神呪護持。分五。初藥王呪護。二勇施呪護。三毗沙呪護。四持國呪護。五羅剎呪護。初又四。初請護。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至)陀羅尼呪以守護之。
陀羅尼呪。華梵雙標也。呪願也。祝也。以是法而祝之。使從所祈也。例此土禁呪等法。或云呪者。是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故能降伏一切鬼魅。或如軍中號令。唱號相應。無所訶問。若不相應。即執治罪。若不順者。頭破七分。順者則無過失。或密默治惡。惡自休息。如偈云。無親往他國。欺誑一切人。麤食是常食。何勞復作瞋。公主諸人。但念其偈。不知其意。呪亦如是。或是諸佛密語。如王索仙陀婆。無有能識。唯有智臣。乃能知之。洗時奉水。飲時奉器。食時奉鹽。遊時奉馬。呪亦如是。只是一法。遍有諸力。病愈罪除。善生道合。為此義故。皆存本音。譯人不翻。意在此也。
△二說呪。
即說呪曰。
安爾(一)曼爾(二)(至)阿摩若那多夜(四十三)
私謂呪中地字。當以本音讀之。四中翻字不翻音之一。若途買宅解二切。未有所據。如三摩地。亦是梵語。皆以本音讀之。此何不然。
△三稱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21]已。
△四印善。
時釋迦牟尼佛讚藥王(至)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二勇施呪護。分三。初請護。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至)伺求其短無能得便。
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主熱病者。吉蔗此云所作。即起屍鬼。若人夜叉。俱有此鬼。鳩槃茶。此云甕形。舊云冬瓜。此鬼陰如冬瓜。行置肩上。坐便踞之。即魘魅鬼也。惡世修行。尺水丈波。鬼神侵擾。正法難通。佩持神呪。不怒而威。強魔怪鬼。無能伺其短者。
△二說呪。
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𨽻(一)摩訶痤𨽻(二)(至)涅犁墀婆底(十三)
△三結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22]已。
△三毗沙呪護。分三。初請護。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至)說是陀羅尼。
梵語毗沙門。此云多聞。福德之名聞四方故。居半須彌北。水晶埵。主夜叉羅剎二部。
△二說呪。
即說呪曰。
阿棃(一)那棃(二)(至)那履(五)拘那履(六)
△三結歎。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至)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四持國呪護。分三。初請護。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至)擁護持法華經者。
梵語提頭賴吒。此云持國。以能護持國土故。光明疏云。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居半須彌東。黃金埵。主乾闥婆毗闍舍二部。
△二說呪。
即說呪曰。
阿伽禰(一)伽禰(二)(至)浮樓莎抳(八)頞底(九)
△三結歎。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23]已。
△五羅剎呪護。分五。初列名。
爾時有羅剎女等(至)并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
羅剎乃食人鬼。亦名噉精氣鬼。即第十名也。以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養精神。鬼噉一滴。令人頭痛。三滴悶絕。七滴盡即死。藍婆毗藍婆。正法華云。結縛離結縛。一二。面如藍靛色也。三四五。以齒名。食人之具㐫也。六。女以髮盛為美也。七。貪婬無厭也。八。持莊嚴身之具也。九。晉譯何所是。以無所不具為名也。下文佛於此十中。獨呼其名者。有以也。鬼子母有千子。皆大鬼也。因少子愛奴故歸佛戒。至今有道場處。便守護之。
△二請說。
同聲白佛言世尊(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伊提履(一)伊提泯(二)(至)兜醯(十八)菟醯(十九)
△三稱歎。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至)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若不順我呪惱亂法師者(至)當獲如是殃。
凡女人鍾愛。最在頭面。無敢觸犯。今云寧上莫惱者。謂受持甚於[A24]己之頭面也。毗陀羅。赤色鬼也。犍䭾。黃色鬼也。烏摩勒伽。烏色鬼也。阿䟦摩羅。青色鬼也。若一日等。皆熱病鬼。若男形等。皆魑魅之類。阿棃樹。名義云。其樹似蘭。枝若墮地。自然破為七分。金光明云。其有於違逆。不善隨順者。頭破作七分。猶如蘭香稍。殺父母。破僧。是三逆罪。[A25]壓油殃者。外國壓油之法。擣麻使生蟲。合壓之。蟲多益肥。此過猶甚。斗秤欺人者。斗則小出大入。秤則輕出重入。欺盜之罪也。世之震銘其背者。斯罪常見。破僧者。破和合僧也。大論云。調達從佛索眾。佛呵之曰。癡人無知。我尚不以眾付身子目連等。況汝癡人食人涕唾者。因此結恨。別構五法。以誘佛眾。言五法者。一糞掃衣。二常乞食。三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鹽及五味等。佛在王舍城有因緣集僧。調達從座起。行五法籌云。忍此五事者。是真毗尼。時有五百新學。捉籌。調達語言不須佛僧。便自將往伽耶山。共作羯磨。時諸比丘。以事白佛。佛言。癡人。消滅善心。在於泥犁。一劫莫救。身子目連。往伽耶山。調達告曰。為眾說法。我今背痛。便右脇臥。目連現通。身子說法。遂將五百新學還歸佛所。臥起失眾。愈生瞋恨。犯此二句。謂法師津梁塵世。化範人天。若害此人。毒流三界。其惡當逆。豈容恕哉。
△四誓願。
諸羅剎女說此偈[A26]已(至)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五印善。
佛告諸羅剎女(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文中先印護持經名。次況供養經卷。種種燈下。解見前。末呼臯帝。而十名全具也。
△三會眾聞品得益。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神呪護持竟。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前品神呪外衛。此則轉邪內正。內外既安。乃可進於普賢常行也。昔佛末法。有四比丘。結契山林。志欣佛慧。幽居日積。衣粮單罄。其一人云。吾等四窮。尚不存身。法當安寄。君三人者。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一人者。捨此身力。誓給所須。於是振鍚門閭。以求供給。三人得展其誠。功圓事辦。一世之益。當無量生。其一人者。數涉人世。屢逢聲色。偶遇王出。車馬駢闐。生心動念。愛彼光榮。功德熏修。隨念受報。人中天上。常得為王。三人得道。會而議云。我免樊籠。功由此王。其躭果報。增長有為。從此死[A27]已。不復為王。方沉火坑。良難可救。幸其未苦。正可開化。其一人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鈎。無由可拔。一為端正婦。二作聰明男。兒婦之言。必當順從。如宜設化。果獲改邪。昔時婦者。今莊嚴相菩薩是。即妙音也。昔二子者。今藥王藥上是。昔時王者。今華德是。所以白毫東召。升紫臺而西引。神呪護經。使流通而大益。說四聖之前緣。故名妙莊嚴王本事品。轉邪流通也。又妙法功德。莊嚴諸根。得大自在。此王往日於妙法有緣。道熏時熟。諸根應淨。下文云。得清淨功德莊嚴三昧。以是義故。名妙莊嚴王也。本事者。託生設化。轉邪歸正之事。
△七妙嚴轉邪。文分六段。初略明事本。二標能所化。三能化方便。四所化得益。五結會古今。六聞品進道。且初略明事本。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因行自在。果智圓明。一音利潤。開覺群機。故名雲雷音宿王華智。神道設教。人人愛見。故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
△二標能所化。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一人是所化。三人是能化。有王下。出四聖之名。淨德者。雖示染身。其德本淨。淨藏者。妙理之所蘊。淨眼者。妙智之所顯。由具此妙淨理智。故能轉邪而為華德也。是二子下。別顯二子之德。六度等釋見前。三十七品者。身受心法。為四念處也。斷惡生善。為四正勤也。欲勤心觀。為四神足也。信進念定慧。為五根也。又為五力。念。擇。覺。喜。輕安。定。捨。為七覺支也。見思語業命進念定。為八正道也。大乘行法。以四心為體。六度為用。道品為助。乃成佛果。二子悉皆了達。久乃行之。其福德智慧可涯量哉。七三昧隨用立名。其理不異。圓離諸染名淨。實智如日。權智如星。名日星宿。本性清淨覺了名淨光。普現色身名淨色。本淨大慧之所照明。名淨照明。非素法身。名長莊嚴。具大神用。名大威德藏。二子具如是德。故能現身化度。轉邪歸正矣。
△三能化方便。分八。初彼佛說法。二二子願往。三母子論議。四二子現通。五信子伏師。六子喜報母。七願求出家。八勸親覲佛。且初彼佛說法。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至)說是法華經。
說經乃時至之時。彼佛出世。常宣正法。於王緣弱。則非其時。今說法華。正其時矣。故云欲引導等。
△二二子願往。
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至)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先白母者。父邪母正。故先白母。共設化方。若據其本。母子元知。今約化儀。機熟應發。碪槌相扣。物器方成。是故云白。若附世情。則母慈先白。利他之本。慈居先故。
△三母子論議。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為現神變等。示以化父之方。邪見之人。不知正法。決不許我等詣佛。亦不許汝等出家。非神通決不能動其心情。見通心淨。然後導其聽法也。
△四二子現通。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現化應具十八變。一右脇出水。二左脇出火。三左脇出水。四右脇出火。身上下出水火為四。並上成八。九履水如地。十履地如水。十一從空沒而復在地。十二從地沒而復昇空。空中行住坐臥為四。共十六。現大身滿空中成十七。大復現小成十八。心淨信解者。果如母言也。
△五信子伏師。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亦欲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覩其神變而歎未有。敬信其子而問師名。先陳雲雷之名。顯非異端。次陳法華之目。揀非世典。父語下。初覩神變之迹。[A28]已動邪心。及聞佛法之名。宿因觸發。故虗心往見。所謂利根人。一撥便轉也。
△六子喜報母。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至)三藐三菩提心。
寶積云。菩薩成就三法。得不退轉菩提。一者父母不信令其信。二者父母毀戒令住戒。三者父母慳貪令住捨。今此二子。能令父母發淨信心。出家持戒。捨國得記。可謂真得不退轉之大菩薩也。
△七願求出家。
值佛難於優曇。出家乃脫難之良策。入道之利器。故云願聽。母即告下。允許。
△八勸親覲佛。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如優曇者。重申偈中諸佛難值也。又如一等者。申前脫諸難亦難也。阿含云。妙高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龜。一孔之木。龜得木孔。可以濟溺。然木隨水流。遶須彌山。三千年乃一相值。且一眼趣一孔為至難矣。寸陰易過。人道難逢。見佛之幸。猶難於龜木。能不親之近之哉。能化方便竟。
△四所化得益。分十一段。初敘宮眷德。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至)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此敘合宮有德。易為勸化也。後宮之德。根性純利。故堪受持是經。一門皆菩提眷屬。團圞共話無生也。法華三昧者。攝一切法歸一實相。離惡趣者。一往三途為惡。具論二十五有。皆乖真起妄。悉是惡趣。今皆離之。即二十五王破二十五有也。佛集三昧者。即三德秘密之藏。佛集其中。故得是三昧。則知諸佛秘密之藏。王及後宮為當機。淨藏淨眼為能教。機教相扣。所以易化。方便力。即上現通變也。
△二合宮從化。
於是妙莊嚴王(至)繞佛三帀却住一面。
△三佛為說法。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
即說妙法華也。王以禮進。佛以法酧。適其本願。得大法相。故大歡喜也。
△四捨愛回心。
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至)價值百千以散佛上。
歷劫愛染。塵欲所迷。一念迴光。即得三輪體空之因。妙契無上菩提之果也。
△五佛力示現。
於虗空中化成四柱寶臺(至)結加趺坐放大光明。
所施珠瓔。化成法空之座。柔忍之衣。寶覺之體。乃佛力示現。發其正念也。
△六邪心頓絕。
爾時妙莊嚴王作是念(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時王一覩勝相。頓覺世間幻惑之色。無可愛樂。故深讚佛身微妙之色。此則邪心併絕。正念現前。故得受記作佛。
△七佛與授記。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其國平正功德如是。
助佛道法者。猶護佛法也。娑羅此云堅固。佛號取廣蔭群生義。國名取破諸邪暗義。劫名取超諸貴高義。皆符合因行。以一念淨信。風化臣妾。使皆得法利。即廣蔭行。破邪行也。由是捨王位。得佛位。即超諸貴高也。其娑羅下。明眷屬國淨。
△八出家修行。
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至)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佛具星橫藻鑑之機。直指本來妙體。王有見鞭隨舞之才。唯然脫頴承當。一句入神。萬緣俱夢。棄萬乘之貴。披六和之衣。知有其道。不知有天下也。於八萬四千歲修法華行。所以淨塵勞也。過是[A30]已後。塵勞既淨。三昧現前。轉邪見染莊嚴。為功德淨莊嚴也。
△九感歎二子。
即升虗空高七多羅樹(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王與二子。以國論之。其君臣也。以家論之。其父子也。今以知識稱之。是師友之禮也。相忘於道。不子其子。師其子也。不自父其父。友其子也。宿世善根。即四人入山之事。宿有善根。非緣不能發起。陷入邪徑。天性可以援溺。故云來生我家。所謂醉中不覺。醒後方知。到此妙莊嚴。始與二子相見。
△十佛述行高。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令住正見。
能作佛事。外護知識也。示教利喜。教授知識也。化導令見佛。同行知識也。令入菩提。實相善知識也。大王汝見下。明二字轉邪遠因也。言歷事諸佛。愍念邪見眾生。不獨今日轉妙嚴之邪也。
△十一妙嚴讚謝。
妙莊嚴王即從虗空中下(至)說是語[A31]已禮佛而出。
甚希下。歎相好功德。功德智慧。即福慧二嚴也。頂上下。即三十二相之四。八十隨形好之一也。頻婆此云相思果。色丹而潤。未曾下。歎法化。具足成就等者。以一聞正法。遂能轉邪。一得三昧。遂能神變。皆是如來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也。教戒二句。喜蒙佛化。慶所成就也。不隨心行不生邪見者。皆法化教戒之力。故讚而謝之。總一妙嚴王。始而不信佛。繼而見佛。終則愛佛近佛讚佛。由此而知。一切眾生。本無定性。習惡則惡。習善則善。入邪則邪。就正即正。了無定相。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也。所化得益竟。
△五結會古今。又二。初結會。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至)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
佛前光照者。即放光東照妙音之身也。言莊嚴相者。謂妙音無量功德。莊嚴身故。前云於王後宮。變為女身是也。
△二結歎。
是藥王藥上菩薩(至)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諸大功德者。收上一品。引導轉邪令正等。[A32]已於下。顯二菩薩名標因位。德具佛果。福慧雙隆也。若有下。勸供養禮敬。
△六聞品進道。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至)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塵謂邪見。垢謂邪染。外遠見塵。內離垢染。則法眼圓明。絕諸瑕翳矣。妙嚴轉邪竟。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梵語邲輸𩗈陀。此云普賢。悲華經云。我誓於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為普賢。行彌法界。德無不遍曰普。隨心益物。乘時設化曰賢。上佐佛化。下利羣生之號。勸發者。勉進義。諄諄示誨。開物成務之謂。亦是戀法之辭。遙在彼國。具聞此經。始末既周。欲令自行化他。永永無[A33]已。故自東方而來勸發也。窮妙法之始終。然後盡出興大事。合諸佛之智行。然後見如來全身。是經之起。始於文殊問答。終於普賢勸發。二十八品。條理一貫。乃所以窮始終。合智行。大事因緣於是乎畢。如來法身於是乎全也。智能發覺。所以作始。行能成德。所以成終。中間事法。無非智行。互相資助。故終以普賢立品。
△八普賢勸發。分四。初經家敘儀。二普賢勸發。三如來述發。聞四品成行。且初經家敘儀。
爾時普賢菩薩(至)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帀。
無為應物。普周法界。曰自在神通。德無不遍。名無不聞。曰威德名聞。與無邊菩薩來者。示萬行圓攝無盡之意。普賢統事法界。圓具萬行。即事而真。其應身無乎不在。且於法會之終。示從東來者。以無功用行。出震利物故。
△二普賢勸發。分二。初請問勸發。二誓願勸發。初又二。先問。
白佛言世尊(至)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寶威德上王者。利行自在之號。普賢心聞。能洞十方。故曰遙聞。前之所問。唯修持讀誦而[A34]已。此問云何能得者。欲人深造自得也。
△次答。
佛告普賢菩薩(至)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文具標釋結。為佛護念者。道契佛心也。植眾德本者。福慧兩辦也。入正定聚者。體佛妙體也。發救生心者。行佛妙行也。能行四事。乃真得是經。只此四語。冠罩一經。法華重演。遠來勸發。其義如此。又一者開佛知見。[A35]已獲理法界。親承覺胤。故得佛念。二者示佛知見。[A36]已得事法界。繁興大用。五十二位。一念圓融。故名德本。三者悟佛知見。[A37]已得理事法界。逈超真俗。寂照如如。無出入相。故名正定。四者入佛知見。[A38]已得事事法界。興普賢事業。平等真如。故名發救一切眾生之心。然此四法。皆普賢之行。攝華嚴二千餘門。彼名雖多。不出此四也。
△二誓願勸發。分二。初護人。二護法。初中又六。初攘其外難。二教其內法。三覆以神力。四示以勝因。五示以近果。六總結。且初。攘其外難。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至)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韋陀羅。此云厭禱鬼。餘如前釋。
△二教其內法。又三。初行立讀誦。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至)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六牙白象。表六度清白梵行也。
△二常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由此經故。親見普賢常行之體。於一切法。返本還源。名旋陀羅尼。既旋末歸本。即旋體歸用。於一切時處。方便利生。逆順自在。名百千萬億。即普賢遍一切處之行也。法音方便。即應機說法也。
△三三七精進。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地(一)檀陀婆地(二)(至)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教內法中。凡三番教訓。初行立。乘象安慰其心。次坐思惟。教示其經。與其三昧。今三七一心精進示教利喜也。呪乃諸佛密語。辟怪靈符。或佛名號。持之不怒而威。或鬼王名。呼之部落敬主。然持之者。不獨却難。一切時處。化㐫為吉。轉罪為福。隨心滿願。乃至成聖成賢。其利大矣。教其內法竟。
△三覆以神力。
世尊若有菩薩(至)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若聞若持。無非普賢神力也。
△四示以勝因。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持經要行。在正憶念。憶不正。則雜思變亂。念不正。則邪習混擾。欲成深行難矣。故此特明正憶念行。而下文。再三言之。憶念既正。則所行無非普賢正行。故為如來摩頂印證也。
△五示以近果。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至)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忉利乃第二天。所共唯天人。兜率乃第四天。所共乃菩薩。倍勝可知。授手乃提接義。內宮天女。皆化生故。
△六總結。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至)正憶念如說修行。
初護人竟。
△二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當知今之受持等。皆是普賢神通。常守護是經。流通不滯也。普賢勸發竟。
△三如來述發。又二。初先述護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今述云。汝能如是。外多利益。內積慈悲。久劫[A39]已來。作如此護。我當以佛之神力。守護持汝名者。增進行人。勇銳弘宣也。
△二述其護人。又五。初述示其身教。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至)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是人見佛者。述示身教法也。尚見我萬德果身。況汝因中六牙白象。尚從佛口具聞此經。況汝所教忘失句章。尚為佛讚手摩衣覆。況汝因人陀羅尼覆耶。如從口聞等。謂正憶念。則即此經而見佛。不滯於名相。即此法而造妙。不異於親聞也。是為供佛。謂能作佛事也。佛讚善哉。謂深契佛心也。摩頂言得果有期。衣覆言成就忍行。憶念之正。冥證若此。
△二述示以勝因。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至)能修普賢之行。
廣舉因中無諸過惡。小欲知足。修普賢行。述勝因也。有正憶念。自然具足安樂行法。而三毒垢慢。所不能惱。真能修普賢之行也。當知正憶念力。為四行之總持。實妙行之真要。所以再三言之。世尊又復助揚。意使後世。知普賢所以勸發成行。不在多術。唯正憶念耳。
△三述示以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其人當詣道場。必成遠果況近果耶。亦於現世得其近果。不但生天。
△四述攘其外難。
若有人輕毀之言(至)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繚戾。纏紏不申展之貌。睞目傍視也。夫報應之理。出乎性命之微。葢由性生心。由命制業。心以內感。業以外招。各從其類。毫末不忒。噫報應之於心業。猶萬形之於規模焉。是以毀持經之正見。世世無眼。供養讚歎。則得現果。出其過惡。則得惡病。輕笑之者。則得醜狀。若手脚之繚曲乖戾。眼目之角睞倒視。皆醜狀也。又加以臭惡瘡膿。鼓喘重病。皆心之模範。以類自招故也。世之艱窮重病。不無宿因故也。
△五述信者功德。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四聞品成行。又二。初聞品利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二事畢云散。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九(終)
校注
[0523001] 經卷第七 [0524001] 寶疑實【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2 冊 No. 619 法華經大成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6-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品明菩薩深體妙法。以妙音聲。隨類演說。流通斯道也。四辯說法。顯默投機。曰妙音。名雖妙音。實彰妙行。顯形聲二益。弘化無迹。有斯德業。故立品名。觀其昔奉雲雷音王佛十萬種技。今遊行他國。音樂自隨。昔奉八萬四千寶鉢。今有爾許道器。眷屬圍繞。昔得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今得普現色身三昧。以妙音聲。遍吼十方。弘宣此教。以獻樂奉鉢。蘄在妙音說法。妙行隨應。故報在宿王智佛國。果能有是神力。欲令新得記者。體是妙行。隨類演說。故說妙音品。
△四妙音說法。文分六段。初放光東照。二奉命西來。三十方弘經。四兩土得益。五還歸本土。六聞品進道。且初放光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