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七
[1]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難有下。指持品。深位菩薩。能於惡世。奉命弘經。
△次問淺行云何宣說。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一萬四千新記之者。於惡世中。云何行履。能說是經。得無諸難。必以文殊請問者。示正智發正行也。
△二如來垂答。分二。先總標章門。
佛告文殊師利(至)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四法下釋。繼三業云大悲者。以三業既正。則正智真淨。既得[A1]己利。須起悲利他。必悲智相濟。乃於惡世演說是經。方無諸難。四行少一。不可為人師。亦無益於[A2]己。豈持經哉。苟持[A3]已有法。諸難自遠。故當安住四法。
△次詳釋四行。分四。初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初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總標行近。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處乃身之所踐之境。行近乃身之踐境之行。趨操謂之行。狎習謂之近。二者不違於道。是菩薩行近之處。此身行之要也。
△二別釋行近。分二。初釋行處。二釋近處。初又二。先明事行。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至)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二處各有事行理行。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不礙。然後說法利生。觸處安樂矣。地以持載為義。無所不載。忍辱即地。亦無不載。無取捨愛憎故。化強暴之世。以忍辱自處。故云住。下三句釋。謂行處必住忍辱地者。六度雖適時為用。而涉難莫尚於忍。趨事而動。悔吝生焉。故須忍以禦之。惟能忍。於剛則柔和以應之。則物不能挫。此柔和非是媚佞。以接物之時。心氣溫和。不施之於剛暴。不專之於乖忤也。惟能忍。於逆能善順以接之。則物不能害。此善順非是諂曲。乃人情活變。不拂其性。誘彼從化也。惟能忍。於事能審。而所施不暴。處事安詳。外之柔和善順也。惟能忍。於微能察。而所遇不驚。心安於理。內之柔和善順也。所謂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若事上見得透。則一時浮議不能惑。胸中持得定。則一時浮氣不能動。此道人處世之良方。亦持經之妙訣也。
△次明理行。
又復於法無所行(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法即一切行法。雖行是法。而不住相。名無所行。若有所則有能。能所角立。物我成敵。橫逆有不免焉。即所行之法。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無相。即無所觀。亦無所行。亦不分別。觀無所觀。行無所行。情識都忘。是非雙泯。世出世法。打成一片。方名平等觀法。菩薩趨操。如是而[A4]已。此中柔和即伏忍。善順即順忍。又復等即無生忍。不行不分。即寂滅忍。前二生忍。後二法忍。
△二釋近處。又二。初事行。二理行。事行中先明遠。次明近。初又分十。初遠豪勢。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至)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恐流俗阿師。竊權勢而侈驕奢。取供養苟於媚倖。一有至此。則荒於苞苴骯[骨*藏]。恨有所未詳。奔於掉尾乞憐。慮無所不至。為俗人拭涕不暇。何心於道哉。由是誡之不可近也。問。如來不棄十六國王。什奘等皆賴人主行道。此誡不近者。何也。答。但誡其不應為而為之。非誡其當然而不然者。況佛法付於王臣。安得一槩絕之。果有弘護之王臣。必是法身大士而來。非斯人與而孰與哉。但戒黨佞。不戒黨賢。展縮之機。貴在活潑。不可泥言失意。然雖近有道。終不至脅肩諂咲。方為吾徒之善道也。
△二遠邪人。
不親近諸外道(至)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不秉正教。故名外道。梵志即婆羅門。此云淨行。又云淨裔。其人種類。自謂從梵天口生。在家事梵天。名梵志。即在家外道。尼犍此云離繫。即出家外道。牛狗之戒。斷常之見。順之妨正。逆之取怨。不若遠之。息諸異見。所謂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無憾焉。文者歌詩之流。筆者銘賦之類。顯德謂之讚。寄情謂之詠。四圍之典。盡非方外之談。六書奇絕。總屬雕蟲之技。近之無益。避之者良。杜異端也。路伽耶。此云惡論。逆路伽耶。此云惡問。惡問非請益之機。惡論非文會之友。酧答則困於求疵。討論則封於矛盾。道不同不相為謀。遠之為計。離曲辯也。今雖戒。若欲禦外侮。不妨習曉。但不可忘棄本宗。一味著耳。
△三遠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兇戲(至)種種變現之戲。
扠打也。撲小擊也。那羅此云力。即角力戲。彩畵其身。緣幢倒擲。種種變現。幻術之類。以上諸人。禮樂之家。尚有恥於綱常。出俗道者。寧無虧於篇聚。吾黨當龍象之權。理合莊重。翔而後集可也。
△四遠惡人。
又不親近旃陀羅(至)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旃陀羅。此云屠子。亦云嚴幟。謂幟然造業。而自嚴飾也。白虎通云。四時之畋。總名為獵。易曰。以佃以漁。注云。取獸曰畋。取魚曰漁。此等皆有殺害之心。名惡律儀。親近者令人無慈。如是人來。當為善巧說法。回其殺害之心。不可希望利養也。
△五遠二乘。
又不親近求聲聞(至)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二乘之人。沉空滯寂。不發大心。近之者令遠菩提。西方三乘人不雜居。故云或來。既未受大化。不妨順其小志。隨宜而說。亦不可有希求之心。
△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至)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欲想能殺菩提心。深防欲之過患。故戒之。尚不起想。況復形交。或有染其形容姿態。須以九想治之。處女未嫁之稱。寡女無夫之謂。女非法器。難為主伴之交。授受不親。庶免桑間之刺。不生欲想。乃臨事之大節。不與共語。斯避譏之細行。不樂見者。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也。
△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不男壞亂菩提心故。五者。謂生犍妒變半也。生者。從生[A5]已來便無。犍者。以刀去其勢。妬者。見他行婬方起。變者。遇男變女。遇女變男。半者。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也。五不女者。謂螺筋鼓角脉也。
△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昔阿難問佛。如來滅後。見女人云何。佛言。勿相見。設相見。勿共語。當專心念佛。
△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咲(至)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露齒咲。現胸臆。增他不善心故。為女說法。當避譏嫌。尚不宜親厚。況復餘事乎。
△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沙彌初入佛法。多存俗情。畜養易致擾惱。所謂嚴訓乏慈。寬待失教。是皆煩於心。同學無規箴之益。所謂和則疑其狎。切則惡其猜。是皆擾於念。不畜不近。風節自高也。先明遠竟。
△次明近。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至)是名初親近處。
前離十種惱亂。即戒。今坐禪是定。遠離喧雜。念念與實相相應。故云修攝其心。是名一句。總結。
△二明理行。
復次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此即慧也。上近處以戒定為體。此以觀智為體。遠俗塵而戒行精嚴。[A6]斂遊念而湛寂斯生。定力既深。智光灼發。三學備矣。六度是修。為正身之妙行。乃成佛之樞要也。觀一切法空者。謂修安樂行之菩薩。從正定心中。起觀照慧。觀察世出世間。一切三科七大。生死涅槃。種種當體真淨。不受一塵。故云空。即第一義空也。如實相者。以一切眾生心境諸法。皆同諸佛所證實相。十如平等。無動無壞。離妄緣故。不顛倒者。即度一切苦危。遠離顛倒。乃實相之用也。不動者。觀江河競注而不流。了知見隨緣不變。乃實相之體也。不退者。眾生分上實未曾退。真如隨緣不減也。不轉者。諸佛分上實不曾轉。真如隨淨不增也。不顛倒。正見也。不動轉。真知也。見不顛倒。諸法有無亦不分別。心無動轉。攝心不動如須彌山。菩薩具正知正見。故如是觀一切法也。如虗下喻也。標定虗空無性。言說不及。不生下。釋上虗空無生出起名相等性。則詮示不及也。觀虗空過去無所有之生性。故不生。察虗空現在無所有之出性。故不出。究虗空未來無所有之起性。故不起。三際皆無。一空獨存。空無定名。壅則成色。通則成空也。亦無定相。方器則方。圓器則圓也。實無所有一定之性。詮說不及。故言語道斷也。實相理境。亦如是觀。實相體中。亦無所有之性。故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以過去不生。現在不出。未來不起。三際不遷故。察實相之無名。無生佛之假名。究實相之無相。無生死涅槃等相。故云實無所有也。無量無邊者。虗空不可窮極。是實相之廣大也。無礙無障者。虗空不可分辯。是實相之通達也。虗空如是。實相如是。一切諸法性自寂滅。何言說之可及哉。凡可說者。但從因緣而有。顛倒而生。故有一切言說。當知不從緣有。不從倒生。竟不可說。故云一切語言道斷也。葢心體本寂。相待成搖。由見顛倒。則法有生有起。故心有動有轉。若舟行而岸移也。能如實相而觀。於心不動不轉。於法不生不起。若風止而波澄也。心法一也。倒心觀之則妄境紛拏。實相觀之。則真境自寂。修安樂行者。常樂如是而觀一切諸法如實相者。是名菩薩第二親近處也。
△二偈頌。有二十八行三句。分二。初二十三行。頌上長行。二五行三句。結明行成。初又二。初十五行。頌二處事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至)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無怖畏心。即上住忍辱地心不驚也。增上者。謂於最上人法生慢。未得謂得之類。三藏者。佛在波羅柰。最初為陳如等說修多羅藏。又在羅閱祗。最初為須那提說毘尼藏。又在毘舍離獼猴池測。最初為䟦耆子說阿毘曇藏。即小乘三藏也。習近小乘。妨弘大法。故須遠之。名字者。謂假名羅漢。非實證也。求現滅度者。欲速取證。非大法器。故弘大法者。不得親近。不希望者。古有未嘗為利說一句法。未嘗因法受一毫財。方可謂之不希望也。屠殺也。分割其肉曰屠。膾細切肉也。販者買賤而賣貴也。衒者賣也。此等皆非清淨之行。故宜遠之。入里乞食者。雜阿含云。有一羊。往糞聚飽食還群。貢高自倨。比丘亦然。得四事供養[A7]已。起染著想。不知出要。毀蔑他人。我得彼不得故。是為羊比丘乞食。若師子王。遇大獸即噉。不味不著。得小獸即噉。不鄙不薄。比丘亦然。得四事供養[A8]已。不起染著心。自知出要。無增減心。是名師子比丘乞食。又比丘未得食前。應念為修道故。補饑瘡故。既得食[A9]已。為報施恩。念道不輟。寶雲經云。乞食應作四分。一分奉同梵行。一分與丐人。一分施鬼神。一分自食。
△二八行。頌二處理行。分二。先二行半。頌行處理行。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上中下三乘也。問。中下應不行。上是一乘。菩薩所當行者。今云不行。更行何法。答。即此一乘更無別法。言不行者。非竟不修一乘之意。謂修而無修。行而無行。若實有所行之法當情。即有能行之人在心。物我成。是非起。患難生。而安樂喪矣。有為世間法。故不實。無為出世間法。故實。實相本自絕言不可分別等。此頌又復於法無所行等也。不得二句。謂不得於諸法上生妄知見。當起正知見也。以理融之。無一切差別等相。法法皆同一法故也。
△次五行半。頌近處理行。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頌上觀一切法空等文。無有二句。即真如實相。隨緣非常。不變非斷。不斷不常。果生因滅也。一切諸法。本非斷常有無等。但以顛倒妄想分別。是有是無等。竟不知不有不無。非實非虗。無生無滅。究竟平等也。在於下。明置心一處。不使入艸。如須彌山安住不動。如實相之理觀一切法。如虗空常住一相。無差別相也。
△二五行三句。結明行成。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至)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由事行成。則外儀無失。由理行成。則內心無滯。故說經無怯弱也。菩薩有時下。釋安樂之因。因入靜室修禪定。故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損。因正憶念修智慧。故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內無顛倒。心安不怯。故安樂也。初法。即正身也。身安樂行竟。
△二口安樂行。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先標章。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至)應住安樂行。
標口安樂也。
△次釋行法。分二。初明止行。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口下。不說過。問。人有何過。經有何過。答。經有大乘小乘。人有大機小機。以乘對機。隨宜難解。經有顯性廢權立實之過。破相隱實開權之過。人有執理不信漸修之過。執事不信頓悟之過。苟性相雙融。經有何過。事理無礙。人有何過。若說有過。則惱亂其聽受之人。非口安樂。故戒之。亦不下。不輕慢。言弘經者不可倚恃法華之圓。而輕蔑偏權之法師也。佛尚以異方便。助圓實之正道。後世弘經。豈可輕慢權小。須順佛意。將護物機。故戒之。不說下。不歎毀。先不說一切人。葢受質二儀。天然之性。未嘗不全。血氣之情。未嘗不偏。夫人之惡聞其失。故不談人短。好譽者必善毀。故不稱人長。善齊物者。不齊而齊之。則無物不齊矣。次別舉聲聞。此等根性不定。若讚二乘之美。令彼退大取小。若毀二乘之惡。令其小大俱失。所以毀讚都不應也。大論云。自讚。自毀。讚他。毀他。如是四法。智者不為。何以故。自讚者是貢幻人。自毀者是妖惑人。讚他者是諂佞人。毀他者是讒賊人。一有於此。非口安樂矣。又亦下。不怨嫌。若謂其所承之人。及所秉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謂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安樂行人。為弘大典。將護小行。怨嫌俱捨。方名正行。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說過之源。故不生心。
△二明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至)令得一切種智。
善修如是。承上不說過乃至不怨嫌。心無所著。必不執大而輕小。但隨順物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濟度。但以大乘訓導。有二意。若見其無大機而為說小。但令得方便小益。若不見其無大機而為說小。則妨其大緣。但為說大。無二之咎。又小乘但知行布。不識圓融。難問雖多。凡聖依正之法。不出十對。一迷悟乖角難。二事理相違難。三權實未明難。四體用不合難。五性相隔礙難。六心境分別難。七智行參差難。八修證淺深難。九因果各別難。十生佛尊卑難。若未明此十對歸一實相者。悉是小乘。設有此難。就其心之易明而引導之。或問一而十難皆通。令彼一言醒悟。回小入大。趨造菩提種智也。
△二偈頌。有十六行半。分二。初十一行半。頌上長行。二五行。結明行成。初又二。先七行半。頌止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欲口安樂必說法。欲說法必擇地。陞座。澡浴。著衣。內外一如。然後隨問而說。隨義而答。皆使發心入道也。懶惰妨勇猛。懈怠妨精進。憂惱妨安樂。菩薩慈心說法。方能離諸障礙。上約止。今約行。故不詳對上文。
△次四行頌觀行。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至)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說無上道。頌但以大乘解說。但念成佛。令眾成佛。頌一切種智。是則大利。其利有五。一晝夜無間說。顯法體常恒益。二緣喻無量說。顯妙用無窮益。三咸令歡喜說。顯慈悲廣大益。四不望四事說。顯成就四德益。五自他成佛說。顯佛慧平等益。
△二五行結明行成。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至)筭數譬喻說不能盡。
心無等。內無過惡則外難不生。及罵等。詳持品偈。智者下。內有善法所以行成。其人下格量。口安樂行竟。
△三意安樂行。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先標章。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標意安樂也。
△次釋行法。分三。初釋止行。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至)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無懷下。不嫉諂。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諂者為罔他故。矯設形儀。險曲為性。誑者為獲供養。矯現有德。詭詐為性。小隨之三。嫉妒違慈悲之心。諂誑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被障。將何上求佛道。若慈悲有妨。將何下化眾生。菩薩修意安樂行者。須戒之也。亦勿下。不輕罵。倚圓行而呵責權行。故云輕罵。倚圓教之長。求權教之短。退彼學佛道者之善根。故戒之也。若比丘下。不惱亂。疑悔者。疑其所得之非。悔其所失之大。所以下。徵釋。去道失智之意。厭生死懶化導。名懈怠。悲華經云。二乘為懈怠人也。又亦下。不諍競。顛倒分別諸法有無等。名戲論諍競。以上皆意地微細邪行。故止之。遺教經云。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不得脫。是故比丘當須捨離也。
△二明觀行。
當於一切眾生(至)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十二類生。都納在吾惻隱之心。愍其沉迷。運悲思濟。捨我其誰乎。慈父者。我之四十二位功德。盡在如來範圍之內。櫽括規正。捨如來又其誰乎。大師者。菩薩之道。皆我之成法。文殊成我智。普賢成我行。非觀音不成我普門之德。捨淨藏孰能與我轉邪之益乎。當深心恭敬。集彼十方羣賢之法。成我一身之道。非師而何哉。平等者無黨心之私。順法者乃稱理之談。不多不少者。量其機之利鈍。不為多說者。貴不失人亦不失言也。愛法多說。心不平等。意豈安樂。
△三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至)恭敬尊重讚歎。
意既安樂。說是經時。一切諸難。何以加焉。故云無能惱亂。得好同學者。我以賢黨人。人亦以賢黨我。所謂朋自遠來也。得眾聽者。內德自充。必徵信於人。人皆我從矣。所謂德不孤也。聽則學我所持之道。持則詠我所誦之德。誦則思我所說之義。說則傳我之道。書則筆之於文。自書人書。供養讚歎。行成感報。如是。
△二偈頌。有六行。分三。初二行頌止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至)云汝不得佛。
質則朴素。直不偏此。苟能實踐。則言行不枉。何諂誑之有。直乃入道之基。故常修之。不輕下。頌上可知。
△二三行頌觀行。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至)說法無障礙。
忍為四行之宗。故文中每舉。修慈下恭上平等之行。能破憍慢。行質直柔和忍辱之道。故無障礙之難也。
△三一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智者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護機如子。敬佛如父。一心安樂。三業清淨。能行是道。孰不愛敬哉。意安樂行竟。
△四誓願安樂行。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明行法。二歎經法。初又分三。初標章。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有持是法華經者。
標誓願安樂行也。四行標章。五種法師互舉。
△二釋行法。
於在家出家人中(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在家出家者。四眾也。四眾雖有僧俗之別。同在三界之中。皆以苦為樂。安樂行菩薩。於此眾中。應生大慈之心。先拔出三界分段之苦。與其三乘聖所稱讚之之樂。非菩薩者。不發大心。二乘人也。雖有聲緣之別。同出三界。皆以樂為苦。菩薩於二乘中。應生大悲之心。拔出變易生死之苦。與一乘諸佛智慧之樂。應作下。堅固願力也。則為大失者。以眾生具有智慧德相。小聖以小智為足。有如來寶藏而不能得。有廣大威神而不能用。故云大失。此句總標。下釋三失。如來隨宜說法。權智也。謂三乘之法。不得[A10]已而隨機敷演。實非本懷。二乘不解。執為實證。不求勝進。大失一也。不聞不知不覺者。不解一乘實相也。一乘妙法。實為二乘所說。由不聞是經。是決了聲聞法。則不知如來但為教菩薩事。亦不覺自[A11]己所證非究竟滅。大失二也。不問不信不解者。謂不知先三後一說法之儀式也。由不問此三乘法。是方便逐機之談。則不信此一乘法是平等佛慧人皆有分。而不解如來出現大事開示悟入佛知見故。大失三也。其人下。正發誓願。謂三失之人。雖不問三乘是諸佛方便。不信一乘是眾生等有。不解是經為彼所說。彼雖如是。我當起大慈悲而度脫之。得菩提。上求也。隨在何地。下化也。謂彼雖無意求妙法。隨彼在何地位。人天令出三界。二乘令入一乘。皆以如來自在神力。無量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一乘平等妙法之中。究竟得一切種智之果也。
△三結行成。又二。先明行成無過。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至)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由誓願安樂。則無嫉恚懈怠諂曲。諸過失也。
△次明行成利益。
常為比丘比丘尼(至)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常為下。有大慈悲。故大眾悅服。四事供養也。虗空下。行與法勝。故諸天歸向。尊法敬人也。凡有問難。必有折挫。得其衛護。則正念不失。說必投機。皆得歡喜也。所以下徵釋。顯三世佛皆護此經。不但諸天侍護也。
△二歎經法。分二。初法說。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至)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昔未顯說。故昔不得聞。無量國中者。約處則邊邦下里。不聞不見。約時四十年前。無量土中。久默斯要也。何況下。顯今日得聞。
△二喻說。分二。初不與珠喻。喻昔未顯說。二與珠喻。喻今日得聞。初又二。先喻說。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至)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喻有六。譬如下。威伏諸國喻。俱舍云。南洲人壽八萬歲時。有輪王出。人壽減損。眾惡漸盛。故佛出。金輪旋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具說有四。若剎帝利種。受灌頂王位。於十五日。齋戒之時。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具足轂輞。舒妙光明。來應王所。此王定是金輪王。餘三例知。四王威定諸方。亦有差別。慈恩云。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威鎮乃服。銕輪奮戈始定。今以輪王喻如來。有禪定智慧。故云強力。輪王為正統之主。握六龍以象乾。參七鳳以膺鼎。帝心簡在。作百世之君師。四海一人。當萬民之父母。故云聖王。威伏諸國者。喻陰處界等境。乃文乃武。大彰赫奕之風。來享來王。坐受玉帛之貢。乃輪王之威伏也。得法國土王於三界。說法教化。降伏煩惱諸魔。乃如來之威伏也。而諸下。小王不順喻。小王乃傍[A12]僭之主。方命虐民。喻諸煩惱五陰等魔。未得無漏智慧調伏。名不順命。時轉下。起兵往伐喻。鳴鼓聲罪曰討伐。種鍾兵者。七賢中所修方法為前軍。初二果所修方法為次軍。三四果所修方法為後軍。所破者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讎。能破者八萬四千法門之官兵。王見下。有功歡喜喻。喻佛見眾生修進斷惑有功。亦大歡喜也。隨功下。隨功賞賜喻。田即三昧。宅即智慧。聚落城邑。喻四果。衣服喻慚忍善法。嚴身具。喻助道善法。種種七寶。即七覺支。象馬車乘。即盡智無生智。奴婢即神通。得有漏善法。如人民。即七賢位也。小乘破見思有微功。佛隨其精進功能。而賜諸禪定等。唯髻下。不與珠喻。髻喻權。珠喻實。言髻中明珠有。實為權所隱也。在頂上者。極果所宗也。有出分段生死之機。為小功勳。有出變易生死之機。為大功勳。未有大功。忽賜髻珠。諸眷驚怪。喻眾生大機未動。忽說此經。二乘疑惑。菩薩驚怪也。所謂輪王之寶。不落餘人之手也。
△二法合。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至)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次第合上六喻。如來下。合威伏諸國喻。而諸下。合小王不順喻。如來下。合起兵往伐喻。王有象馬車步種種之兵。佛有賢聖諸將。小乘初果為賢。二三四為聖。又初果為聖者。揀前凡位故。大乘住行向為賢。十地為聖。其有下。合有功歡喜喻。於四下。合隨功賞賜喻。根力即七科中根力。修此根力。不漏落於六道生死。故名無漏。涅槃即小果真空。能防見思之非。禦生死之敵。故名城。而不下。合不與珠喻。
△二與珠喻。喻今日得聞。分二。先喻說。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至)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如轉下。有大功勳。勤王有補衮之勞。征伐有勘亂之策。喻滅惑有智斷之功。進修有大乘之機。故心甚歡喜也。以此下。與珠。四十餘年。為權所覆。故云久。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喻法華開顯。久默斯要。秘而不談。故云不妄與人。
△次法合。
如來亦復如是(至)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如來下。合大功勳。大集經云。知苦壞五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修道壞天主魔。即欲界主。樂著邪見。憎嫉一切賢聖道法。名天主魔。大功勳者。如來見此賢聖。[A13]已除界內煩惱。不為魔網所罩。滅三毒苦。因出三界苦果。破眾魔之孽網。得自法性。證自涅槃。故大歡喜也。此法下。合與珠。一切智者。一切法能知能解也。多怨者。如五千退席。猶多怨嫉也。難信者。如中下之機。譬喻因緣方始信解也。於諸說中者。於[A14]已說今說當說中為第一也。如彼下。提喻。秘密者。諸佛心宗。如珠在髻中也。最上者。如在王頂也。四十年於生死長夜。守此時機。故云長夜守護也。
△二偈頌。有三十七行半。分二。初十四行半。頌上長行。二二十三行。總結行成。初又二。先四行。頌釋行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至)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初一行。明忍辱哀愍。乃能弘經。下頌上可知。
△次十行半。頌歎經法。分二。初四行頌喻說。二六行半頌法合。初又二。先三行。頌不與珠喻。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至)奴婢財物歡喜賜與。
前喻有六。今頌隨功賞賜。餘皆義含次。
△一行頌與珠喻。
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力能趣實。故云勇健。依理起精進之行。故云能為難事。今佛解權賜實。如王解髻賜珠也。
△二六行半。頌法合。分二。初三行半。頌合不與珠喻。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至)以大方便說此諸經。
雖為法王。於法自在。先以忍辱為涉俗之大力。智慧為自利之寶藏。次以大慈悲心。觀機逗教也。受諸一句。世間因果也。欲求一句。出世安樂也。與五陰魔戰。破世間果。不受諸苦。與煩惱魔戰。滅世間因。不受諸惱也。為是眾生。說諦緣種種之法。三乘九部之經。令出三界。而得解脫也。
△二三行。頌合與珠喻。
既知眾生得其力[A15]已(至)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其力者。精進力也。不妄開示者。大機未熟也。正是時者。開顯時也。對長文可知。
△二二十三行。總結行成。分三。初一行半。結勸四行。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至)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二二十行半。行成感徵。分二。初四行半。明三障感報。二十六行。明夢境徵相。初又三。初一行。報障清淨。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此轉現報也。轉報障者。滅順現衰惱故。心持呪印。顧盻雄毅。由中達外。理誠然也。
△二二句。業障清淨。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此轉生報也。轉業障者。滅順生惡業故。惡業之因。應感惡果。由持經力。轉業因而得好果。現在不作貧窮業。未來不生卑賤處也。
△三三行。煩惱清淨。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至)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轉後報也。轉煩惱障者。滅順後麤報故。眾生下。明轉貪障。多貪欲者。為人忽慢。障生梵天。今貪欲障轉。故人人樂見。不敢忽慢。人人景仰。如慕賢聖。天童給使者。不障生梵天也。刀杖下。明轉瞋障。瞋如刀箭。瞋似毒藥。瞋能惡口。內瞋障轉。內之刀杖既捨。則外刀不傷。內之毒藥既除。則外毒不害。內瞋既無。不觸犯於人。縱欲惡罵。非理枉加。口則閉塞。不能惡罵也。既不為人加害罵辱。則遊行之處。無所畏憚。怖障永離。游優自在。故如師子王。智慧下。明轉癡障。愚癡能障智慧。今愚癡既轉。則智慧灼發。光明如日之照也。
△二十六行。明夢境徵相。分六。初一行半。夢諸佛說法。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至)諸比丘眾圍繞說法。
由前四行功成。加以弘經之力。化功歸[A16]己。果相先彰。故於夢中。見種種妙事。並是未來後報之相。
△二一行。夢八部圍繞。
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恒沙恭敬合掌。
△三二句。夢自身說法。
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四六行半。夢聞法得記。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至)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又見下。見佛放光說法。見身下。聞法歡喜供養得證。佛知下。蒙佛授記。
△五一行半。夢修禪見佛。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至)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六五行。夢八相成道。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至)如烟盡燈滅。
初四句結前起後。又夢下。歷見脩進成佛始終之行也。諸佛之果。由行以致。安樂行人。先見其相。克果必矣。夢作國王。即降兜率。託陰。降生。三相。捨宮殿五欲。詣道樹等。即出家之相。成道必降魔。即成道降魔二相。轉法輪。入涅槃。二相如文。畑盡燈滅。喻機盡應滅也。然皆以夢而說者。欲令行人觀一切法空。無所有。但以因緣顛倒生。自雖見佛聞法。乃至圓成佛果。皆為夢事。了不可得。無有常住。亦無起滅。常觀是相。然後於一切處。得真實安樂行也。
△三一行。總結利益。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上因迹門弟子通經。文殊請問。如來示規四行[A17]已竟。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由前安樂四行。能令行人。現生轉障。當來成佛。有此勝利。恐人聞是法。無有證據。故假他方菩薩。聞四行之妙。即請娑婆弘經。佛即止之。意顯此土自有能修此行之人。故從地涌出。若干等眾。唱導之首。以四行立名。證佛言不虗。發事不妄。為使而今而後。諦信無疑。進修有據也。師嚴道尊。鞠躬祇奉。如來一命。四方奔涌。故言從地涌出。又以人顯法。借事明理。以立其名。所言地者。菩薩智所住地。諸佛本所源地。一切諸法寂滅無為。實際理地。言涌出者。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圓彰化育也。又前明所修四行。住忍辱地為宗。今能修之人。若干等眾。皆從忍辱地涌出故。文中不許他方者。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地涌出者。自[A18]己胸中流出。方始葢天葢地。此品雖是結前妙行之要。實為破近顯遠。開本壽量之由致也。
△二發本門弟子通經。彌勒騰疑。如來開本壽量。分三。初從地涌出。二彌勒疑問。三如來詳答。初中又三。初他土菩薩請命。二如來止他召此。三下方菩薩涌出。且初地土菩薩請命。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至)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土菩薩。聞四行功德。發願住此弘宣。是故請也。
△二如來止他召此。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至)護持讀誦廣說正經。
如來止他有三意。他方菩薩。各有[A19]己任。若住此弘經。廢彼利益。又他土菩薩。於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弘經。必無巨益。又若許他方不得召下方。下方菩薩不出。近迹不得破。遠本不得顯。有此義故。止而不許。召下方菩薩亦三。以是我弟子。應弘我法。又結緣深廣。必獲巨益。又得開近顯遠。是故止彼召此也。
△三下方菩薩涌出。分二。初經家敘相。二讚歎問訊。初又分五。初地裂涌出。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至)菩薩摩訶薩同時涌出。
地裂者。地下覆本眷屬。如迹隱本。今欲開迹顯本故地裂以表之。夫聖賢之道。出處有時。地未裂之先。乃潛龍之象。故群賢之道。屈而隱之。既裂之後。乃見龍之象。群賢之道。當申而顯之。此隱以處[A20]己。顯以利物。悲智兼濟也。承召而來。如龍吟霧起。虎嘯風生之狀。故云同時涌出。
△二菩薩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三菩薩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虗空中住。
屈子天問云。何闔而晦。何開而明。角宿未旦。靈曜安藏。周拱辰曰。安藏者。藏於何所也。山海經云。常陽之山。日月所入。穹天論云。日繞辰極。沒西而還東。不出入地中。據山海則日藏地中。據穹天則日藏空中也。吾安得凌倒景。騎日月。出入天地。而一捫視乎。晉書天文志云。日晝行地上。夜行地下。苟地不空。日何行焉。是皆不知日月繞須彌也。今準內教。日月在須彌山腰。轉照四洲。因娑婆是側世界。故見日月有上下也。華藏世界。有無量幢。一幢有二十重世界。今娑婆在華藏一幢中。第十三層。涌出之眾。在十三層下。十二層上。虗空中住也。晉書雖云地空。不知地下有世界也。又下方者。法性之淵底。玄宗之極地。在下不屬此。空中不屬彼。非彼非此。住中道也。出此不在上。亦不在此下。不上不下。住在空中。亦中道也。問能修之人。不言別世界。而言此娑婆者。何也。答。娑婆名堪忍。安樂行以堪忍為棲止之地故。問。在此界不在上方在下方空中住者。何也。答。四行以忍為宗。修忍以謙下為本。住下空中者。則謙卑忘我。以無住為空故。
△四聞召故來。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發來之意。聞命故來。弘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故來。
△五眷屬眾多。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唱導之首是師也。各將六萬恒沙。是六萬恒沙之師。一一各將六萬恒沙之徒也。此一師有六萬恒沙之徒。而六萬恒沙之師。所有之徒不可知其數也。此是能況。況將下。是所況。文有八層。皆是前止他召此科中。自有六萬恒沙等。等字中之所發出。今所況之眾。是六萬恒沙首領之外。更有首領。徒眾之外。更有徒眾。故佛以等字攝之。經家以五萬四萬。乃至一千一百。一十一弟子等。表而出之。所況之首領。所將之徒眾。各各不同。有將五萬恒沙眷屬者。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沙眷屬者。此一層。徒少師多轉過上也。況復乃至一恒沙。至那由他分之一者。此二層。亦師多徒少而過上也。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者。此三屠。減其徒而增其師也。況復億萬眷屬者。此四層亦減徒而增其師也。況復千萬。乃至一萬者。此五層。徒少師多也。況復一千。乃至一十者。此六屠。徒少師多也。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此七層。亦徒少師多也。況復單[A21]己者。此八層。不領徒眾之人。反多於上領徒眷之數也。愈況愈多。彌顯無窮無盡。故以七重況復字顯出。單[A22]己樂遠離者。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人我雙忘。情識都遣。生佛平等。無二無別。故云單[A23]己。遠離者。離二種生死之行。二種涅槃之行。唯樂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故上云虗空中住也。此中以人情往望。謂領六萬五萬者為多。三二一者為少。單[A24]己者隻獨。若依文推尋。六萬五萬者為少。單[A25]己者為多。下偈云單[A26]己獨處者。其數轉過上。乍觀之。有師弟之分。多少之別。細察其人。則後後多於前前之數。詳審其行。則後後勝於前前之德。此涌出之來儀甚妙。而經家之行文更巧也。如是等眾。從下發來。雍雍肅肅。如水涌雲奔。塞滿虗空。難以數知。故云如是等所不能知。
△二讚歎問訊分五。初海眾讚歎。
是諸菩薩從地出[A27]已(至)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種種讚法者。或讚多寶願力弘深。處處聽法。或讚本師隨機敷演。不生疲勞。或讚分身神通妙用。感應自在故。默然坐者。攝盡今時。全歸實際也。四眾亦默然者。師資道合。不動纖毫也。五十小劫如半日者。明不思議延促之事。自在神通之力也。令眾如半日者。促彼長劫。令其見短也。問。降生皇宮。入滅雙林。自始至終。僅八十年。今菩薩讚佛五十小劫。如來默然亦五十小劫。令諸大眾如半日。得無大荒唐乎。答。此佛不思議境界。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延促自在。念劫圓融。不可心量測其長短。大經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安置過去世。即長即短。又何疑乎。爾時四眾下。即狹而見廣也。凡夫肉天二眼。通礙不同。聖人法慧二眼。勝劣各別。任其自力。所見不遠。今忽見遠者。即如來神力也。遍滿虗空者。顯菩薩所證。彌法界之真理也。
△二上首問訊。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至)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
世尊安樂少病少惱(至)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身乃履踐。萬行賴修。故正身名上行。口能宣說。無邊妙義。故正語名無邊行。意無嫉諂。平等說法。故正意為淨行。大悲願力。令眾住是法中。故正大悲為安立行。啟發法門名之為唱。引接物機名之為導。此四菩薩。乃六萬恒沙師中首領。故云唱導之師。少病少惱二句。問如來安樂。[A28]已離世間有漏五陰。豈有病惱。葢欲示同人法。順土常儀。故須問病惱耳。所應度下。問眾生易度。身乃載道之器。吉凶憂豫。日用相關。故首問之。眾生乃受道之資。道之窮通。葢係乎此。故次問之。偈頌二問。可知。
△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至)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先答安樂。次答易度。所以下。徵釋易度之意。有二是諸下。明根利德厚者。世世[A29]已來。常受大化。正顯壽量本門所化故。始見我身。即秉華嚴。入如來慧。果熟易落。此一類眾則易度也。除先下。明根鈍德。薄者。世世[A30]已來。不受大化。樂小求證。為此等人。故須開頓說漸。歷前諸教。而調伏之。亦令此人。今聞法華。入於佛慧。所謂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去來坐立。曾無他事也。
△四偈頌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聞[A31]已信行我等隨喜。
重言善哉者。讚佛權實雙用。大小等利也。能問者。身子等三請也。甚深智慧者。三周開示諸法實相也。信行即信解體信。又信作佛時行菩薩行也。又能問四句。起下彌勒請問。開本壽量。我等隨喜也。
△五如來述歎。
爾時世尊讚歎上首(至)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嘉其能發隨喜。故重言善哉。正顯能於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也。上從地涌出竟。
△二彌勒疑問。分二。初此土菩薩疑。二他土菩薩疑。初又二。初長行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至)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彌勒并諸菩薩。所以疑問者。自初寂場[A32]已來。至今靈山[A33]已往。十方大士來會。雖不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知悉見。而於此眾不識一人。然我遊化十方。覲奉諸佛。所有大眾。決所諳知。今就履歷之處推之。亦所不識。又彼大士前進。彌勒末學。後不知前。故所不識。又彼大士本實相底。應現十方。所有真應。非彌勒境界。是故不識。又佛託弘經。召諸菩薩。密開壽量。非時眾所知。故假彌勒等疑念。以發起耳。時彌勒下。意謂羣賢下涌。[A34]已駭眾心。多劫半日。孰能不怪。八千恒沙菩薩。既惑[A35]已然之迹。慈氏以補處之智。欲究所以然之故。故疑迹成頌而請。用釋自他之疑也。
△二偈頌正問。十九行半。分五。初一行一句。問從所來。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至)是從何所來。
問發足之處也。意謂黃河九曲。出自崑崙。人行萬里。豈無原籍。依正相依。原居何地。
△二一行三句。問何緣來。
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至)為從何所來。
問地涌之由也。凡物之動變。猶關休咎。人之舉措。能無謂乎。故云以何因緣集。巨身下。謂地涌之眾。容儀挺特。智力異常。眾所樂見。故聳動眾問也。
△三九行敘數無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至)猶不能盡知。
△四二行問師是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至)修習何佛道。
誰為說法教化者。謂聞思之益。非無所師。開茅塞者其誰乎。誰發心者。謂圖南九萬。貴在初步。指南者又誰乎。稱揚佛法以利他。受持讀經以利[A36]己。修之習之。非無授受。敢問所宗之師。復是誰乎。所謂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也。
△五五行半請答原委。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至)惟願決眾疑。
初二句歎德。住在空中。神力也。種種讚法。智力也。四方下。請答來處。如是涌眾。不遠而來。必自何處。願說其國土。當何名乎。我常下。請答因緣。我所經之國。周遊亦多。所師所友。會亦不少。如斯之眾。曾不識一。忽從地涌。不無因由。惟願說之。今此下。大眾樂聞。是諸菩薩本末因由。不無所自。聖言一舉。方釋眾疑也。
△二他土菩薩疑。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其佛侍者。即他土菩薩。是分身眷屬。橫在八方者。與彌勒同疑。俱不知如來本地成佛甚久。於是各各以疑陳於[A37]己佛。佛皆抑待彌勒。故云汝等自當因是補處之問。得聞從地涌出之所以也。八方侍者問意。要分身。證成化迹。發起壽量之義。分身不答。意謂此事不輕。世尊一化。未曾顯說。因此一問。廣顯壽量。一代玄秘。在佛自開之耳。彌勒疑問竟。
△三如來詳答。分二。初誡聽。二正答。初又二。初長行。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阿逸多是名。此云無能勝。如是大事者。乃開近迹顯遠本。三世益物。化化不絕之大事也。彌勒為補處之主。不識地涌之眾。示此一問。開發諸佛甚深智慧。故雙讚善哉以美之。汝等下誡。一心誡勿散亂。被鎧誡勿懈怠。精進誡勿退怯。堅固誡勿疑惑。將欲說而先誡者。令其勇猛諦聽。聞[A38]已信行。不可以意趣幽深。而生疑退也。如來下。明果智。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人不能知。今借地涌之眾。開示壽量。以顯如來甚深智慧。故云顯發等。始於一光。圓現始終。乃至七寶塔涌。三變雲集。是如來今會所作佛事。名為自在神力。今涌無數菩薩。讚歎五十小劫。謂如半日。正顯成佛[A39]已來。歷劫所化因緣。應念自在。故云今欲顯發自在神通之力。始於華嚴。終於法華。中開三乘。今入一乘。但知一生出世本懷。唯為一事。是師子奮迅。今地涌之眾。純是菩薩。皆得一切智。正顯如來多劫出世本懷。唯為一事。故云今欲顯發師子奮迅之力。而來授記聲聞。有數有限。但見四十年中。為人不倦。是威猛大勢。今則地涌無量無邊。稱性無窮。正顯如來度生不息如大將威猛。故云今欲顯發威猛大勢之力。若發下品之意。自在神力者。即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此過去益物也。師子奮迅者。即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此現在益物也。威猛大勢者。即億載阿僧祇。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此未來益物也。今欲宣示如此大事。故從地涌出。無數菩薩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至)汝等一心聽。
當精進下。誡也。佛智下。頌果智也。信為道元。生之可以入道。善為道資。忍之可以成果。疑懼者。疑其所化之迹。懼其所成之大也。佛無下。誡聽誠言。所謂日月墮落。須彌傾動。諸佛實言。無有異也。
△二正答。分二。初略開近顯遠。二廣開近顯遠。初又二初開近顯遠。二因疑更請。初有長行偈頌。長行又二。初答師弟。
爾時世尊說此偈[A40]已(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由我教化。調伏其心。由我開導。令發道意。此答誰為說法教化。從誰發心之問。
△二答處所。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至)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此界即下方也。此答願說所從國土名號之問。於諸下。讚地涌之德。半滿之教。精練於胸中。堂奧之宗。默識於言外。故云通利。正憶念者。推窮尋逐。惟念實相也。性分之學。貴於自得。不貴人知。故不樂在眾。貴得於心。不貴於辭佞。故不樂多說。貴乎內全。不貴於外為。故常樂靜處。所謂真知生於恬靜。妄惑起於世務。欲修正智。要須靜處以宅身也。造道之要。不容玩怠。故云勤行精進。廢寢忘食。不知其勞。故云未曾休息。亦不下。釋住下方空中之意。人多滯著。天住淨福。不依人天。表住中道義空也。常樂下。志求佛智。法乃教道。慧乃證道。教為證因。證乃教果。二者相資。故須並舉耳。
△二偈頌。有八行半。分二。初五行半。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至)其心無所畏。
當知下。頌答師弟。依止下。頌答處所。志念下。頌歎德。金石之心。遇難益精。曰堅固。念茲在茲。克果是期。曰勤求。此自利也。說種下。利他。應機說法。縱橫不一。曰種種。依言釋意。皆契玄機。曰妙法。風雲之辯。應物無私。曰無畏。二利之德。悲智相導。漚和般若。其在斯乎。
△二三行動執生疑。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至)教化是等眾。
此亦答前本末因緣也。此中文似近迹。實指遠本。我今下。正敦信。久遠二字。應下塵點劫前成道。甚大久遠之文。略開近顯遠。正指此也。
△二因疑更請。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疑念。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三藐三菩提。
彌勒等既聞菩提樹下。乃教化之。又聞久遠教化等。由此故動執生疑也。
△二陳請。分二。先法說。次喻說。初又三。初執近疑遠。
即白佛言世尊(至)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疑成道近所化甚多也。為太子時者。佛為護明。補居兜率。駕香象日輪。託陰王宮。於四月八日。從摩夜右脇而生。名悉達太子也。伽耶此云山城。去菩提場約二十里。西域記云。城甚險固。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谿谷杳冥。峯巒危險。印土俗呼為靈山也。云何於少時等者。觀耕夫而厭浮世。遊四門以求出家。參鹿豕而居木石。蔭覺樹而成道果。提謂覩金人而受戒。陳如聞正法以還真。方等般若[A41]已來。日居月諸。僅過四十餘年。今地涌之眾。德業恢宏。數過恒沙。佛之功德勢力教化如是等。以時校功。難可易知。且嘉禾蒙春。秀實事由漸成。智者入道。因果理豈躐等。云何少時作莫大之佛事。化如許之多眾。成無上菩提哉。
△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至)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此疑所化多眾行位深妙也。斯等下。植因非淺。以修行必經多劫。發心定非一佛。時長行遠。道果始就。豈少時之可及哉。問。彌勒既不知其數。又不識一人。云何得知久植善根耶。答。正由不知不識。並由佛歎住處奇絕。故疑此等菩薩。豈近成道所化。必於久遠無量佛所。植諸善根。成就梵行也。
△三結其難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事近於誣。理涉於誕。反覆推徵。疑信何決。舉世不信。拒而擊佛。令必有答也。
△二喻說。分二。先喻說。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至)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譬如下。喻上成道近意。其百下。喻上所化多意。是事一句。結其難信。如次喻上三科。當仁之道。理不容於姑息。矜式之閑。事不宜於激抗。故微婉其辭。借喻申情。刮膜欲待也。色美髮黑。總在年少。比如來是父。指百歲人。比地涌是子。如來闡化甚近。地漏成德既久。化近迹久。理不相當。其猶二十五父而百歲子也。必言二十五及百歲者。取其少猶未壯。老又過耄。益見相違。恐是異姓。故言生育。生則體之所從遺。育則身之所從長。等言付業家庭之事。足顯天性之不妄矣。古人以喻釋喻。謂父服還年之藥。貌同二十五歲。雖老而少也。子不服藥。形如百歲。雖少而老也。若知藥力。不疑子父。不知者怪之。合云。如來橫服垂迹之藥。示伽耶始生。諸菩薩直論本地。久發道迹。今住不退。若佛與佛。決所諳知。自下不達。不得不疑。故結云是事難信。以父老子少。天下之大經。容何議焉。今子老父少。人道之變常。孰能不疑。此彌勒迷壽量之遠因。執伽耶之近迹也。
△次法合。分三。初合成道近喻。
佛亦如是得道[A42]已來其實未久。
△二合化多喻。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至)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此言菩薩久種善根。非止伽耶發心也。畢法性三昧為善入。謂窮法性故。首楞嚴為善出。能現威儀故。二十五王為善住。如王安國故。又勝進道為善入。無間道為善出。解脫道為善住也。具四弘辯。故云巧於問答。超七方便。故云人中之寶。
△三合難信請答。又三。初舉佛語。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至)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今日下。舉佛言。世尊下。顯疑也。
△二明請意。
我等雖復信佛隨宜所說(至)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我等下。明為現在。彌勒意謂。現在見聞。我雖未達。信佛隨宜說法。變常不一。曲成物性。各有攸當也。然諸下。明為未來。今之請問。正為未來新發意等。善根未熟。逆耳之談。多不允諧。反致其咎也。
△三正請答。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至)聞此事[A43]已亦不生疑。
唯然者。確定之辭。定前二段之意。希決現未之疑也。
△二偈頌。有十四行。分二。先五行頌法說。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至)如實分別說。
佛昔等。頌執近疑遠。釋種者。出其氏族。乃師子頰王之胄。白淨王之儲也。此諸下。頌執遠疑近。事應今時。理遊劫外。如蓮華在水。香潔不染也。云何下。頌結其難信。
△次九行。頌喻說。分二。初二行。頌喻說。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至)舉世所不信。
△二七行。頌法合。又三。初二句。頌合成道近喻。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
△二三行半。頌合所化多喻。
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至)於下空中住。
△三三行頌合難信請答。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至)而住不退地。
我等二句。頌信佛隨宜所說。願佛下。頌未來不信破法罪業。願今下。頌正請答。上略開近顯遠[A44]已竟。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由佛說弘經。能修之人。從地涌出。是佛所化。彌勒騰疑。故世尊自說壽量。竭盡本懷。以顯本迹之妙。有二意。一此經初說無量義經。方便智慧無量。譬喻善巧無量。藥艸法雨無量。化城劫數無量。寶塔分身無量。地涌菩薩無量。悉是應化門頭事。然未明法身慧命平等無量也。故此品談壽命無量。以顯如來本在塵點劫先。成道[A45]已竟。由此方知如來從無量劫。現無量身。入無量土。演無量法。化無量眾。皆是方便。豈止伽耶出家。菩提成道。為方便哉。二前寶塔品云。如來不久當入涅槃。恐人生斷滅之見。故下說醫師一喻。發明本末究竟。平等法身。本無生滅。其壽量寧有數量哉。壽量者。詮量也。詮量十方三世諸佛之功德故。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曰如來壽量。如來者。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法身如來也。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報身如來也。處處示成正覺。轉妙法輪。應身如來也。毗盧遮那。此云遍一切處。法身也。盧舍那。此云淨滿。報身也。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應身也。此三不一不異。非縱非橫。假名如來故。壽量者。即論三如來壽量也。法身非壽非不壽。無始亦無終。故以理為命。文云。非實非虗。非如非異。此詮法身壽量。報身一得永得。有始無終。故以智慧為命。文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量劫。久修業所得。此詮報身壽量。應身示同生滅。有始有終。故以機緣為命。文云。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此詮應身壽量。又須知法身非量非無量。報身金剛喻前則有量。金剛定後則無量。應身隨緣則有量。應用不斷則無量也。佛本無身無壽。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三壽。此品正輪報身壽量。智慧上冥下契。三身義具。三身功德。悉是本時。塵劫道樹。先久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寂滅道場。名之為迹。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互古今而無生滅之期。邁始終而無修天之限。自本而迹。無量即量。自迹而本。量即無量。三身無礙。本迹圓融。命非一異之別。量出有無之表。塵點喻其無始。醫師喻其無終。始終既無。量絕對待。方稱如來之壽量也。
△二廣開近顯遠。分二。先誡信。次正答。初又三。初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至)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將欲開近迹而顯遠本。故先誡信。佛旨嚴諭為誡。眾機領受為信。必三誡者。顯本壽量。奇特大事。殷勤珍重也。汝等當信解等者。不疑近成曰信。明了遠本曰解。誠是忠誠。諦是審實。昔為眾生。方便說三。隨他意語。非告誠實。今法華開顯。隨自意語。不欺於物。言則詣真。故云誠諦之語。菩薩既奉誠誡。不敢致疑。聞必取信。信受誠言也。
△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至)如是三白[A46]已。
如來既垂三誡。機眾乃申三請。三請之殷。如渴思飲。如饑思食。仰金錍而刮膜。希玉杖以撥雲。淨信生焉。
△三重請重誡。
復言惟願說之(至)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既申三請之後。復言惟願等。乃成四請。既垂三誡之後。復告諦聽。乃成四誡。
△次正答。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先法說。次喻說。初又二。初三世益物。二總結不虗。初又二。初明過去益物。二明現在益物。初又分二。初出執近之情。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身即三身為秘。三身即一身為密。又昔所未說為秘。唯佛自知為密。神通力。乃三身之用。神是天然不動之理。即法身也。通是無壅不思議慧。即報身也。力是幹用自在。即應身也。一切下。出執近之情。佛於三世等有三身。於諸數中。秘之不傳。故一切天人修羅。皆謂今佛始於道樹。得此三身。故執近以疑遠耳。
△二明破近顯遠。分二。初顯遠舉喻。二過去益物。初又二。初正明顯遠。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A47]已來(至)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成佛者。因果兩圓。始本一致。位極群賢之上。名標三覺之尊。無量等者。顯道越眾中。非世數可比。德遊物外。豈代謝可論哉。上文誠諦之誠。即為此也。如來既說成佛久遠。則伽耶近成之執即破矣。
△二舉喻格量。又三。初舉喻難問。
譬如五百千萬億(至)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那由他云萬億。阿僧祇云無數。諸經說數多。以不可說塵沙為喻。今經喻壽命長遠。以若干世界。抹為塵。過若干世界下一塵。明下塵之界[A48]已不可說。況不下塵之界。寧當可說。下塵不下塵之界。尚不可說。下塵不下塵世界之塵。豈可說耶。下文云。成佛[A49]已來。復過於此。又寧可說耶。於意下。難問。
△二答其難知。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至)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文中舉三人不知。阿惟越致。此云不退轉地。
△三合顯長遠。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至)那由他阿僧祇劫。
△二過去益物。分三。初益物之處。二拂迹中疑。三正明益物。且初益物之處。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至)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上舉喻中既言成佛甚久。未審久居何處。故云常在此土。及餘國土。然此娑婆。即本應身所居之土。今日迹居不移於本。但今昔時異。見燒者謂近。照本者達遠。故下文云。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豈離伽耶別求常寂。非常寂外別有娑婆世界。亦於下。顯益物處廣多。
△二佛迹中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至)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昔見諸教所說。處處行因不同。即疑因。又見處處得記不同。即是疑果。如此行因得記。皆不知是果後方便。故生疑也。中間者。以塵點劫前為始。盡未來際為終。於此兩楹。悉名中間。今指然燈佛時行因。即拂因疑。又指然燈授記及入涅槃。即拂果疑。如此因果。非復一條。皆成方便。非實說之。故名拂疑。前三句舉事。後一句為拂也。又復一句。言其中間示化及涅槃也。如是一句。於昔教所說。行因得果。皆是方便分別。故此一句為拂疑也。又既言然燈佛等。則行因得記之事。該在等字之中。又復一句。即今經唱滅。悉是方便。
△三正明益物。又二。先明感應。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至)諸根利鈍隨所應度。
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頓漸兩機。冥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久[A50]已成佛。佛眼照機。無有差謬。起勝劣兩應而利益之。信等即五根也。慧即了因。餘即緣因。此二善各有利鈍。五乘隨機應度。而現形聲二益也。
△次明施化。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至)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處處下。形益也。橫論即昔日十方國土。豎論即過去中間之處處行因國土也。名字不同者。形既現矣。則有名字。因名召體。機有大小。形有勝劣。劣是劣應。被小機。勝是勝應。被大機。此約示現佛法界身。名字不同也。若現九法界身。無量無邊。可以意得。年紀大小者。此明壽命長短。大即勝應。小即劣應。劣應現壽有量。勝應現壽無量。壽命不同。名字不同。現身亦異。此皆隨所應度而利益之。亦復等者。佛在世間。不生難遭之想。言入涅槃。令其戀慕渴仰而得解脫。所請應滅度者即現滅度也。又以下。聲益也。小身短壽。說於漸教。故云種種方便。大身長壽。說於頓教。故云說微妙法。又一乘大法。眾生無機。以種種演說。即先權後實意也。能令等。四悉施化。二益隨機。投其所好。故得利益發歡喜心也。過去益物竟。
△二明現在益物。分二。初明機感。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來見者。即佛眼照也。樂小法。即所見之機。貪於二十五有。即人天機。貪著涅槃求自解脫。即二乘機。樂於漸次。迂迴佛道。即菩薩機。此等皆名樂小。德薄者。緣了二善。功用微劣。垢重者。見思二惑。未能伏斷。此約迹論樂小。若約本論。樂聞出釋宮近成之小。不樂聞長遠久成之大也。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始成。說始成者。皆為樂小法耳。
△二明應化。分二。先非生現生。次非滅現滅。初又二。初明非生現生。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為樂小者。迹現於生。說少出家。苦行得果也。然我下。明本實不生。若斯者。如上喻。我成佛來。甚大久遠。豈今日始生始成哉。問。既非實生。何故現生。答但為樂小垢重者。使得佛道。故作如是說。我少出家等。
△二明現生利益。又二。初明益物不虗。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至)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說即聲益。示即形益。說[A51]己身者。如說過去王子。國王。不輕。皆我身也。說他身者。如說過去阿私是達多。喜見是藥王。過去聞法眾生。現在聲聞弟子。皆他身也。示[A52]己身他身者。如集分身。地涌眾多是也。示[A53]己事他事者。示自[A54]己修行成佛事。弟子修行成佛事。自[A55]己說法度生事。弟子說法度生事也。諸所二句。結言說不虗。雖偏據聲益。聲必兼形故。
△二徵釋不虗。又二。初照理不虗。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至)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如實知見者。即是實智如理而照三界之實。實無三界之因相也。無有生死者。無有二種生死之苦果也。若退出者。有五住集名退。有二死果名出。結上二句因果也。亦無在世等者。亦無在生死之世。及入涅槃之滅。此二俱滅。故云亦無。非實虗者。非於滅度之實。非於生死之虗也。非如異者。非於出世之真如。非於世間之隔異。以六道眾生見三界為異。異即有也。三乘見三界為如。如即空也。佛見三界非如非異。雙照如異。即中道也。不如三界等者。如同也。佛具權實二智。必不同彼二種三界。凡小所見三界之相也。如斯一句。束上諸句。唯佛實智照之。亦是隨自意語。亦是說示[A56]己身之事。所謂無因果。無生死。無退出。無生滅。無實虗。無如異。實際理中。一法叵得。大品云。第一義中。無所分別者此也。如來實智雖無分別。不妨權智即同三界之見。雖無二死。隨他說有二死。雖無退出。隨他說有退出。雖無生滅。隨他說有在世有得滅者。雖無實而說涅槃之實。雖無虗而說三界之虗。雖無真諦之如。而說有如。雖無三界之異。而說有異。同於三界見於三界。皆是隨他意語。說示他身事也。文中唯實智照實。今增明權智現權。顯如來二智明審。形聲兩益。皆實不虗。無有錯謬。即不虗也。
△二稱機不虗。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至)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性即根性。根性不一。隨機演說。為人益也。欲即樂欲。樂欲不一。隨欲設化。世界益也。行者操修。所修之行有障須除。對治益也。憶想即相似解。因有善根。故樂欲。樂欲故修行。修行故得相似解。隨其憶想之解。更為說法。令得入理。第一義益也。習以成性。何先性而後欲耶。因有本日根性。能起今日樂欲。如有煩惱。故有五陰。復因五陰。更有煩惱。性欲亦爾。眾生性欲等。種種差別。令生善根。故以若干等也。所作二句。隨根說法。皆令入佛知見。不為人天二乘小事。故云佛事。若一人獨得滅度。餘人不得者。佛事即為有廢。豈云真實不虗。今七方便咸入一實。所以得云皆實不虗。佛事無暫廢也。上非生現生竟。
△二非滅現滅。分二。初非滅現。滅二現滅利益。初又二。初本實不滅。
如是我成佛[A57]已來(至)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如是下。明果位常住。成佛是果。甚大久遠是常。常故不滅。既不滅。益至未來。故寄此四字。明未來益物也。諸善下。舉因況果。以明常住。本行菩薩道者。若取大通威音然燈等為本。皆是迹中之本也。要取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之微塵。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盡塵著國。復為微塵。一塵一劫。成佛[A58]已來。復過於此。遡推其源。本初發心之際。行菩薩道為本也。本行菩薩道時。所感因壽。尚自未盡。[A59]已倍上無量阿僧祇數。況果壽乎。故知以不盡之因壽。況不盡之果壽。以明因果俱常也。
△二迹中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至)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迹中三身。並有非滅唱滅之義。法身非滅唱滅者。如淨名云。法本不生。故無可滅。即法身不滅意。又云。是寂滅義。即唱滅也。報身非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能破。即報身非滅意。眾生未了。聞此便謂是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即唱滅也。應身非滅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既不滅。用豈有窮。即應身非滅意。但為眾生常見憍恣。故唱云。我於中夜當取滅度。即唱滅也。如來下。結非滅現滅。方便教化。
△二現滅利益。又二。初不滅眾生有損。二唱滅於物有益。初又二。先不滅有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至)入於憶想妄見網中。
如上薄德樂小之人。見佛常住。不種善根。貧窮下賤。不生二善。不斷二惡。不滅常在。無益有損也。五欲即思惑。憶想即見惑。由此垢重。故須唱滅也。
△二釋有損意。
若見如來常在不滅(至)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若見佛常在世便起憍怠。故有損。不生難遭恭敬。故無益。憍恣即增見惑。厭怠即生思惑。不生想。即不能生見諦解。故不能斷見。不恭敬。不能生思惟道。故不能斷思。為是義故。宜應現滅也。又聞三佛不滅。悉有憍恣義。聞法身不滅者。便謂一如無二如。由是生於憍心上慢。言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為是唱言。法身是寂滅義。聞報身不滅者。便謂一切眾生即涅槃相。涅槃相即煩惱相。由是復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逸。為是唱言。報身智慧能滅煩惱。聞應身不滅者。便謂佛大慈悲。常覆護我。由是復起憍恣。貪著弊欲。懷厭怠心。不種善根。為是唱言。我今當入涅槃。眾生聞此唱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恭敬心也。
△二唱滅於物有益。又二。初歎佛難值。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諸佛難值遇者。眾生樂小法。見思障重。聞三身不滅。則不修道。故難得契會於佛也。
△二徵釋難值。
所以者何諸薄德人(至)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若見三佛。其人多善少惡。不為斯人唱滅。是人見佛常在靈山也。或不見佛者。其人障重善輕。為說三佛難遇也。眾生聞之。便作是念。三佛雖復非生非滅。必須生善滅惡。乃得證見。此事不易。故云難遭。心懷下。現滅無損有益也。是故下。總結非滅現滅。上三世益物[A60]已竟。
△二總結不虗。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
諸佛出世。先三後一。開近顯遠。三世益物。法皆如是。為度眾生。說本來常住。又復示現涅槃。無非以佛壽命。示悟眾生。皆實不虗也。上法說竟。
△二喻說。分二。先喻說。次法合。初又二。初良醫治子喻。喻三世應化所宜。二治子實益喻。喻三世利物不虗。初又分三。初醫師遠行喻。喻過去益物。二還[A61]已復去喻。喻現在應化。三尋後來歸喻。喻未來應化。初又二。初喻應化。二喻現滅。初又二。先喻應化。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
此喻我以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良善也。醫有庸時名良之別。佛未出世。外道眾苦之行。不得禪定。不能斷結。如世之庸醫也。二乘斷見思。證有餘。治一兩種有緣者。如世之時醫也。漸教菩薩。雖能治病。不能一時遍治一切病。如世之名醫也。此三雖能療病。所治不遍。不得喻如來。唯良醫善能應病與藥。一時遍治一切病。喻如來隨機說法。廣度一切眾生也。智慧聰達者。喻佛實智甚深無量也。明練方藥者。喻佛權智難解難入也。教如醫方。理如妙藥。如來內有三達洞照。五眼圓明。妙得藥性。外識一切眾生起病之根源。說十二部教法藥方。遍治眾生種種性欲行想分別煩惱眾病也。如來說法。原為治病。若眾生無病。如來亦不說法也。
△次喻機感。
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
其人喻佛也。多子息等者。十喻菩薩。二十喻二乘。百數喻十類眾生。言受化少。不受化多也。子義有三。一正因子。就一切眾生。皆具正因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今文多諸子息是也。二緣因子。如王子覆講。聞法生解起行。資助了因之解。開發正因之性。在昔結緣。並屬緣因也。三了因子。即今法華。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從佛口生等。名為真子也。
△二喻現滅。
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此喻過去應化中現滅也。以此土機盡。彼方緣熟。此土應滅。彼土現生。故云有事緣至餘國也。醫師遠行喻喻過去益物竟。
△二還[A62]已復去喻。喻現在應化。又二。初喻機感。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此喻機應相關。見諸眾生。德薄垢重。於佛滅後。樂著邪師之法。故云於後飲他毒藥也。不知出世要道。故云悶亂。墮於三界。輪轉諸趣。故云宛轉於地。
△二喻應化又二。初非生現生。二非滅現滅。初又二。初喻形聲二益。二喻利益不虗。初又二。先明形益。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至)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還來歸家者。喻佛復應生此土。正是形益。非生現生也。言受邪法。名為飲毒。失不失者。貪著三界五欲。失先所種三乘善根。不成大小機感。佛為是人非滅唱滅也。又雖著五欲。而不失三乘善根。有大小機感。佛為是人非生現生也。遙見者。佛出世時。眾生亦見佛身。但為見思障却五分。不得奉覲法身。故云遙見。見聞佛出。皆有喜敬之事。故云歡喜拜跪。善安下。求救之辭。例諸梵王之偈。
△次明聲益。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至)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諸經方者。十二部教也。藥艸即教中所詮八萬法門也。從佛出十二部。即頓藥艸也。出九部。即漸藥艸也。色喻戒。戒防身口。事相麤顯故。香喻定。功德妙香。熏一切故。味喻慧。能得理味故。空三昧如擣。無相三昧如篩。無作三昧如合。一一三昧。具戒定慧。以此法說與眾生修行。故云與子令服。而作下。勸服法藥。因服他毒。則苦患日增。服此法藥。則苦患速除矣。
△二喻利益不虗。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至)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既不失心。有三乘機感。一秉法藥。病皆除愈。其利益豈虗妄哉。非生現生竟。
△二非滅現滅。分二。初不久應死喻。二諸子醒悟喻。初又二。先明唱滅之由。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至)如是好藥而不肎服。
此現滅之由。由眾生德薄。見佛常在世間。但增憍恣。而不修行。即不肎服藥也。所以下。徵釋。父作下。愍眾顛倒。不求正法也。
△次正唱應死喻。
我今當設方便(至)遣使還告汝父[A63]已死。
我今二句。喻佛住世有損。現滅有益也。即作下。喻現滅。化期將竟。故云衰老。死時[A64]已至者。當入涅槃也。佛雖滅度。留經教住世。故云良藥在此。復至他國者。即此方現滅。他方現生也。遣使等者。四依菩薩。語眾生言。佛[A65]已滅度。但留此法。我今宣說汝。當受行也。後世若無四依。傳述經法。眾生豈能自知。故四依菩薩。即如來遣使也。
△二諸子醒悟喻。又二。初現滅利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至)今者捨我遠喪他國。
諸子因知父喪。方能醒悟。喻如來現滅。眾生方始憂惱感念也。
△。
二未來機感。
自惟孤露無復恃怙(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其父聞子悉[A68]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此喻未來益物也。父聞子差。即成能感之機。咸使見之。是起未來之應。方將形聲二益也。此中得差之言。不全斷惑。但有三乘之機。不論斷與不斷。皆名得差。上良醫治子喻。喻三世應化所宜竟。
△二治子實益喻。喻三世益物不虗。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至)虗妄罪不不也世尊。
良醫為治狂子。實在言死。如來為度眾生。非滅現滅。事似虗妄。利益弘深。故云頗有等。不也一句。直答不虗。假死而救將死之毒。斯須之權。真良醫哉。聖人之心。以百姓為心。益物之道。有經有權。無可不可。但於眾生有益。何法而不可施乎。是知示生示滅之大權。皆是曲順時機。豈虗妄哉。上喻說竟。
△次法合。
佛言我亦如是(至)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成佛[A69]已來。[A70]已經塵劫。為諸眾生。方便言滅。本實不生。處處現生。本實不滅。處處現滅。三世益物。化化不絕。真實不虗。故云亦無有能等。長行竟。
△二偈頌。有二十五行半。分二。初二十行半。頌法說。二五行。頌喻說。初又二。初十九行半。頌三世益物。二一行。頌皆實不虗。初又分三。初四行。頌過去益物。二五行。頌現在益物。三十行半。頌未來益物。且初四行。頌過去益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至)雖近而不見。
自我下。頌成道[A71]已久。補註云。百生千。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姟。姟生壤。壤生溝。溝生㵎。㵎生正。正生載也。常說下。頌中間益物。自從是來。常說法教化。既云常說。奚啻水流風動。即至盡未來際。塵說剎說也。為度下。頌住處。昔日娑婆。即今日忍土。眾生穢邦。即諸佛淨域。無古無今。故云常住於此。雖常住於此。而眾生不見者。顛倒障隔也。
△二五行。頌現在益物。分二。初三行。頌非生現生。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至)常在此不滅。
眾見下。明機感。以供養渴仰。心意柔軟。苦刻精勤。欲見如來也。時我下。明現生。令彼見靈山一會未散。即告言。我常在此說法。實不滅也。
△二二行。頌非滅現滅。
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至)但謂我滅度。
眾生渴戀。故現生。憍恣怠逸。又復現滅。皆以方便。有滅不滅。本何生滅也。為應餘國。此土現滅。於彼說法。汝等不聞不知。謂我實滅度耳。
△三十行半。頌未來益物。上長文但寄常住不滅四字。今偈廣出。分四。初一行半。未來機感。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至)乃出為說法。
因眾生渴仰。故出世現身。因度苦惱。復為說法。
△二四行明常住不滅。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至)散佛及大眾。
靈鷲。指實報土也。餘住處。指方便有餘土。即上餘國。報土即他受用土。若據常在之言。即自受用土。若據寶莊嚴之言。即本時他受用土也。他受用者。即他報身所居之土。名實報土。屬事也。他報是勝應身。從機感見。故名他報。自受用者。即自受用所。居之土。名常寂光。屬理也。他報即智慧。文云。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也。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眾生土也。此土安隱不壞。諸佛土也。常寂乃大寂滅之場。大安樂之鄉。故云此土安隱。天人下。十聖三賢。總持禪觀。天鼓無問自說。天華賢聖因行。可思。
△三二行。明不見因緣。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至)不聞三寶名。
淨土如上三變。憂怖等。如三途山林等。三寶者。四生導首。六趣舟航故。有六。一最初三寶。謂如來。四諦。五人也。二小乘三寶。謂丈六佛。諦緣法。果向僧也。三大乘三寶。謂三身十身佛。二空理等法。三賢十聖僧也。四住持三寶。謂刻繪圖形佛。貝葉黃卷法。剃髮染衣僧也。五別相三寶。謂法報應化佛。教理智斷法。三乘階次僧也。六一體三寶。謂真如覺了佛。全體軌持法。事理和合僧也。大方便經云。三寶為所歸。以救護為義。如有罪人。投向異國。以求救護。異國王言。汝來無畏。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相救護。眾生亦爾。繫屬於魔。有生死罪。歸向三寶。以求教護。若誠心三寶。更無異向。不違佛教。魔王邪惡。無如之何。
△四三行。得見因緣。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至)久修業所得。
諸修功德者。以緣了二因具足。則得見。實報土他報身。為此等說壽無量。五濁垢重者。為說難值。久久乃見。我智下。結。智慧壽命。無量無數。皆久遠修諸行業之所報得也。上頌三世益物竟。
△次一行頌皆實不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虗。
舊疑當斷。新疑勿生。如來誠諦之語。皆不虗也。
△二五行。頌喻說。又二。初一行。頌喻說。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虗妄。
長行既廣。今頌略點。
△二四行。頌法合。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至)速成就佛身。
我亦下。頌合三世益物。每自下。足成上義。謂常作是意。以何等法。令諸眾生。得無上慧。速成佛身也。大章第三悟佛知見[A72]已竟。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至常不輕。四品為入佛知見。由前佛說壽命長遠。三世益物。化化不絕。法會大眾。[A73]已悟法身常住。不生不滅。又聞淨土不毀。眾見劫盡。以了三界唯心。不離當處。到此生滅情忘。淨穢見泯。深心信解。妙悟[A74]已極。個個入佛知見。有證入解入之別。故如來與之分別焉。下隨喜一品。亦是解入之餘。所得功德。殊勝無比。一念隨喜尚然。況五種法師。所以繼下又明法師功德。六根清淨。內外莊嚴。此但明證入之法。不輕一品。引自往昔之事。正顯能證入之人。以勸當來進修。故此四品為入佛知見。甄別行位。疏通聞證。謂之分。造道證性。淺深不同。謂之別。地涌過去弟子。靈山現在弟子。聞壽命長遠。得種種益。謂之功德。群賢聞法。默識心融。龍蛇莫辨。彼此相蒙。佛為分別稱揚。則物色自分。如剖璞出玉。博沙見金。有如是人。如是法。機教兩妙。故天人興供。慶法慶人也。
△大章第四入佛知見。文有四品。分三。初明證解功德。二明持經根淨。三顯能證之人。初又二。先明證入。次明解入。初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三。初經家敘益。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至)阿僧祗眾生得大饒益。
壽命如是。指上一品。三世益物。非生現生。非滅現滅。真實不虗等。無量下。總標得益之眾。
△二如來分別。分三。初入道功德。二得果功德。三發心功德。且初入道功德。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至)能轉清淨法輪。
此中人數有多小不一。所證有淺深不同。如來三達洞照。皆實不虗也。每條先舉人數。次明所證。聞佛壽量。了無生滅。頓悟自心。即獲無生法忍。此忍不同楞嚴三漸後之忍。彼是實教次第修進之位。此是圓教頓入聖道之悟。即准仁王五忍中。第四無生忍也。證此理時。了諸法空寂。不見少法生滅。忍可於心。故云無生法忍。此得七地八地功德。下偈或住不退地。是頌此忍也。文義雙持。得大總持。諸餘總持。自此而出。故名為門。此得陀羅尼。乃五地難勝之功德也。樂說無礙。左右逢源。誨人不倦兼法義詞。此得無礙辯。乃九地善慧之功德也。轉破無明。顯出性德。於一切法返本還源。方便度生。逆順自在。故云百千等。乃得十地法雲之功德也。轉不退法。逈超二乘。方便利生。無復退轉。亦是八地功德。修證不無。染汙不得。即離心垢。頓圓淨戒。故能轉清淨法輪。此得二地離垢之功德也。
△二得果功德。
復有小千國土(至)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八生當得菩提者。超入聖位。如生佛家之生。非出沒生死之生也。言八生者。謂聞佛壽量之法。即超入四地功德。取妙覺之位有八。故下偈云。餘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是也。四生當得者。即超入八地功德。取妙覺之位有四生也。三生當得者。即超入九地功德。取妙覺之位有三生也。二生當得者。即超入十地功德。取妙覺之位有二生也。一生當得者。即超入等覺。取妙覺之位。一生直入也。故曰餘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也。如來壽量。是本覺不壞之實相。即前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至上品和盤托出。徹底掀翻。無復餘蘊。故有如許等眾。悟入實相。隨根各證。而如來與之分別。問。古以信住行向次第配釋。今不用者。何也。答。一此經圓頓大教。本無位次。一超直入不論利鈍。聞即悟證。雖有淺深。皆是頓超。非漸次修進故。二靈山大會。無有凡材。聞此妙法。即得授記。超入聖位故。三得益之人。乃地涌之眾。皆是塵點劫前。所化所修。豈有三賢十信之類。文云菩薩身金色。具三十二相。[A75]已具佛德矣。
△三發心功德。
復有八世界(至)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許眾生。聞即娑婆而顯華藏。就堪忍以明淨土。即今時而顯遠本。就三身以明壽量。故各發正因心。同求正覺果也。如來分別竟。
△三時眾供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至)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時眾聞深遠法。得大饒益。故獻種種供養也。事論。當佛分別[A76]已竟。虗空雨香雨華。供養三佛。大眾。天鼓音聲深遠。天衣纓絡垂下。執葢際天。妙音讚佛。儼然華藏世界。主伴重重。亦是借事顯理。從性空中發四種因行。上契三身果佛。下遍九界因人也。旛者轉義。葢者覆義。表智斷番番轉。慈悲番番覆。高下淺深。不失次第。際於梵天者。表菩薩聞法頓證。隣於極果也。
△二偈頌。有十九行。分二。初十一行頌如來分別。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至)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至)如虗空無邊。
世尊說長文。彌勒說偈頌。以世尊是現在果佛。彌勒是未來因佛。子承父業。父作子述。同條共貫。接拍成令。師資成辦利益故。佛說下。頌大會蒙益。無數下。頌入道功德。復小千下。頌得果功德。隨數生成佛者。隨四四三三二二生。入妙覺而得成佛也。如是一行。結上頓悟漸證等眾。聞佛壽命長遠之妙法。三身清淨之果報。各得證入無量無邊清淨法身。當得修證無漏無為圓滿報身。亦得應用非生非滅千倍化身。故曰得無量等。復有下。頌發心功德。世尊下一行。總結利益弘廣。
△次八行頌時眾供養。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至)以助無上心。
如鳥一句。狀上香華之亂墜也。如是種種下。時眾饒益。具善發心也。上證入竟。
△二明解入。分二。初明理在解入。二明未來解入。初又分四。初一念信解。二略解言趣。三廣為人說。四深信解相。初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三。初標舉其人。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無疑曰信。信本成壽量。明了曰解。解法身常住。謂隨所聞處。豁爾開明。無有罣礙也。
△二格量功德。又三。初標德無量。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二舉格量本。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除般若波羅蜜。
舉前五度為格量本也。般若是智慧。即一念信解。故除之。檀云布施。尸羅云戒。羼提云忍。毗黎耶云精進。禪云靜慮。此五非是彼岸。由此勤求無上菩提。故亦是彼岸也。
△三格量多少。
以是功德比前功德(至)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念信解功德。比上長時行五度之功德。不及其一者。五度之福有限。而信解之智無量故也。
△三結明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至)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聞壽量功德。自外而資。一念信解。自內而熏。所以於佛果菩提不退也。
△二偈頌。有十九行半。分三。初十四行。頌格量功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至)其福為如此。
若人下。頌為求佛果。行前五度也。於是下。明檀度。若復下。明戒度。若復下。明忍度。若復下。明進度。又於下。明禪度。是人下。結上五度功德。有善下。格量多少。
△二四行。頌結明不退。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至)說壽亦如是。
無量劫行道者。久修諸度也。願我下。起慈悲願也。既聞長壽。一念信解。願同如來說法壽命等。於佛果菩提。豈有退轉。
△三一行半深心信解。
若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至)於此無有疑。
深心。謂窮理不二。質直。謂始終一揆。多聞生信。隨義演說。一念信解。功等久行。深心信解。能有疑乎。
△二略解言趣。分二。初標舉其人。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
前但一念信解。不能為人演說。今此少為人說。所聞義趣故。
△二格量功德。
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聞本壽量。少為他說。說法之力。能起如來無上之慧。功德寧有限量。
△三廣為人說。又二。初況舉人相。
何況廣聞是經(至)香油蘇燈供養經卷。
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修供養。令他亦爾。
△二格量功德。
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能以一種智。知一切諸佛道法。知一切眾生因種。廣為人說。非具佛慧不能也。
△四深信解相。又二。初舉示其人。
阿逸多若善男子(至)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
深心者。揀前一念信解也。
△二極顯觀成。
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至)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見佛等。有餘土相也。又見等。實報土相也。若有下。結其深解。當知如來常在靈山說法。忍土本來平坦。唯開示悟入佛知見者。則能見此境界。一切眾生。無明深厚。諂曲濁心。故不能見。昔智者大師。見此一會。可為深信解相矣。現在解入竟。
△二明未來解入。分二。初五種持經功德。二格量隨喜功德。初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五。初直起隨喜。
又復如來滅後(至)當知[A77]已為深信解相。
隨者隨順。喜者喜悅。謂如來滅後。從善友處。聞此妙經。直起隨喜心。毫無拂逆。不生毀訾也。當知一句。判定深解。言滅後聞經。起隨喜者。即同現在聞經。深信觀成也。此科但標人相。至下品方校功德。又上科但明觀成。不曾校量。下品校隨喜功德。亦即校深信解相功德也。
△二加自受持。分二。初況舉人相。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以上隨喜。況出受持之人也。頂戴者。此經是如來全身。若專心誦持。則為頂戴義也。
△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是善男子(至)千萬億劫作是供養[A78]已。
不須下標。所以下徵釋。經是能詮。如塔能盛。故不須起事相塔。實相是所詮。即法身舍利。故不須安生身舍利。經文能容第一義僧。專心誦持。即供養僧。故不須供養相從僧。云相從者。以從佛有法。從法有僧故。則為下。明供養舍利起塔。但專持誦此經。即是於無量劫。作種種供養舍利也。
△三加他受持。分二。初標舉人相。
阿逸多若我滅後(至)若自書若教人書。
上但自誦持。今復教他人。受持書寫也。
△二格量功德。
則為起立僧坊(至)及造僧坊供養眾僧。
則為下。明教他受持書寫。就是起僧坊殿堂。種種供養我及僧也。多羅亦云貝多羅。此翻岸形。如此方椶櫚。直而且高。極高者長八九尺。果熟赤色。大如石榴。人多食之。有云。一多羅樹高七仞。七尺為一仞。是則樹高四十九尺。西域記云。南印建那補羅國北不遠。有多羅林。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莫不採用。八表八正道。園林表總持。浴池表解脫。大涅槃為禪窟。忍為衣服。法喜為飲食。是故下。結顯。
△四兼行六度。分二。初況舉人相。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至)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其人持經為正。於六度亦行。但未全備。為兼也。
△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至)疾至一切種智。
先標德勝。次喻。後合。十方虗空。有三不思議。一過去無始不思議。二現在廣大不思議。三未來究竟不思議。疾至一句。明近佛果也。
△五備行六度。分二。初標舉人相。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至)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若人下。明自利利他。供養讚歎說法也。復能下。備行六度。清淨持戒者。五篇輕重無違犯也。柔和者。忍度也。志念等禪度也。精進等進度也。利根等。智度也。此中起塔供養。為人說法。施度也。
△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至)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如來於樹下成等正覺。是悟此妙法也。今行人持誦此經。[A79]已趣成道之場。[A80]已近無上菩提。[A81]已坐道樹之下也。問。古判五品。今何不爾。答。兼行六度。疾至種智。備行六度。道樹成覺。五品尚在凡位。若得是功德。未審三賢十聖。更修何行。得何功德。坐何道場。成何果覺耶。豈未來男女等。皆賢聖耶。但格量功德。欲人末世弘經。不論賢聖。豈局凡品。是善下四儀之處應起塔。一切供養如佛之塔。長行竟。
△二偈頌。有十九行半。分四。初五行半。頌加自受持。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至)具足諸供養。
△二三行。頌加他受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至)種種皆嚴好。
慈恩云。栴檀樹似白楊。其質涼冷。蛇多附之。大經云。摩羅耶山出之。塗身入火不燒。正法念云。北洲有高山。山峯如牛頭。山中有此香。故名牛頭栴檀。若諸天與修羅戰。為刀所傷。以此塗之即愈。故翻與藥。
△三三行頌兼行六度。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至)其福亦如是。
須曼具云須曼那。又云蘇摩那。此云善攝意華。其色黃白。極香。樹高三四尺。下垂如葢。瞻蔔此云黃華。小而極香。阿提目多伽。此云善思惟。艸華也。形如大麻。赤華青葉。子堪為油。亦堪為香。
△四八行頌備行六度。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至)經行及坐臥。
生心如佛者。所謂若有能持則持佛身。又具如上之德。決定成佛故也。法勝人尊。踐履之處。皆植福之地。故當種種供養。佛子下。明所住之處。則為有佛之意。上五種持經功德[A82]已竟。
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七
校注
[0484001] 經卷第五【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2 冊 No. 619 法華經大成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6-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由前品諸菩薩敬順佛意。發願於惡世中。周旋往返。十方國土。不惜身命。忍難通經。諸大士自謂得無生忍。故能忍諸難事。新得記者。畏娑婆多諸患難。自謂未修忍行。力所不堪。願於他方受持。文殊意謂。末世法師。流通此經。雖能忍難。不若無難。故當機請問。如來說四種安樂。以示菩薩。得此持經妙行。能悟而修。必安而樂。惟此四行。乃世尊之垂訓。初心菩薩。守護家業之良規。吾人躬行是行。涉惡世而持經。入塵勞以應物。無往而不安樂矣。動靜一如。身無危險。謂之安。道用充洋。心無憂惱。謂之樂。深造自得。躬行實踐。謂之行。附上文。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如來室。則解脫心樂。坐如來座。則般若導行而進。故名安樂行。附下文住忍辱地。故身安。不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故名安樂行。
△二示方軌。分二。初文殊請問。二如來垂答。初又二。初歎深位如是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