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八
[1]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而說偈言。
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彌勒意謂。前來受持讀誦。具行六度者。既有如上功德。如來滅後。聞是經者。生喜信受。義理染神。舞蹈之慶。發於天然。一念隨喜。豈無功德。故云得幾所福。
△二如來垂答。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明隨喜能說功德。二明聽法勸人功德。初分四。初展轉相教。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先標四眾。內攝人天三乘。歸依三寶者。及餘智者。乃未歸三寶之人也。或治世名賢。隱士高流。好閑野叟。旁門異道。故云餘智。若長若幼。若男若女。或有意來法會。或無心到講堂。或聽一章一段。一句一偈。直起好樂之心。故云聞經隨喜[A2]已。從法會出。遇處相傳。隨力所能。為人演說者。標猥褺之處。以況法會之精嚴。聽眾非誠。以況深信之隨喜。在法會時。其說處輝煌儼煥。而說者臨之以莊。具四辯之弘宣。詳而文也。其聽者視之以誠。攝一心之諦審。精而思也。至潔者僧坊閑地。至陋者聚落田里。或都城縣邑。華街柳巷。鄉黨閭閻。猥褻之處。其說者或弟男子姪。隨力演說。其聽者或父母宗親。人事雜亂。校法會之詳文精思。猶雲泥之隔也。是諸人等。展轉至第五十人者。此標第二輩聞經。轉教至第五十輩。方為校量也。諸人等。即前父母宗親等人也。聞[A3]已隨喜者。是在僧坊田里處。聞最初從法會出之人隨力演說而聞[A4]已。亦隨喜於心。喜為人說。復行轉教第三之餘人也。此諸餘人聞[A5]已。心生歡喜。又復轉教四輩五輩。展轉相傳。至一十二十。乃至最後第五十人。其中說聽之人。或高僧名士。良朋善友。或黃童白叟。愚夫愚婦。其間相傳之處。或茶坊酒肆。旅店遊場。或荳棚菜園。樵徑漁舟。如斯展轉相傳。漸傳漸遠。至第五十人。人愈卑而處愈猥。說愈乖而聽愈淡。尚得向下如是功德。況最初在法會中。誠意之精勤。信力之堅固。豈第五十人可同日語哉。必以五十為論者。由一念隨喜。谿爾開明。與實相相應。斷除五陰中五十種惡也。
△二舉格量本。又三。初誡聽許校。二舉受施之人。三舉能施之人。且初誡聽許校。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至)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意謂汝云一念隨喜得幾所福。姑且不論。如展轉相傳。第五十人之功德。我今說之。知五十人之功德。則知一念隨喜之功德矣。
△二舉受施之人。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
六趣者。隨所作之業趣向六道也。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也。俱舍云。人旁生具四。地獄及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若有等。示四生體性及住止之處。有形欲色也。無形無色也。有想空處識處也。無想無所有處也。非有非無者。非識處之有想。非無所有處之無想。即無色第四天也。爾雅云。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二足四足多足。可知。
△三舉能施之人。
有人求福隨其所欲(至)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有人下。隨上若干眾生所欲出所施之物也。是大下。出行施之時也。作是念下。念其衰老。訓以佛法各得道果也。金光明云。法施有五勝利。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財施不爾。二者法施能令出於三界。財施不出欲界。三者法施能淨法身。財施唯增色身。四者法施無窮。財施有盡。五者法施能斷無明。財施唯伏貪愛。舉格量本竟。
△三問答顯勝。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至)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寧為多不者。謂如許之宇宙。土俗不同。若干之眾生。好惡各異。博施濟眾。聖所病諸。是為難事。是大施主。行惠布德。依正兩事。享用之資。饋給不絕。經長年而不厭怠。使天下之遂生若此。復念財施有益於生。不益於死。給於世。不給於道。又訓導以法。均證四果。庶免沉溺之患。使天下之復性又若此。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斯人矣乎。以因推果。所得功德。感報何如。彌勒意謂。桴鼓一接。擊重而聲洪。鸞鏡交涉。形妍而像麗。其人因深果大應若影響。其福無量無邊。可涯量哉。但資身之施。德[A6]已難盡。況益之於聖道乎。
△四正為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至)阿僧祇不可得比。
不如是等。者以多寡相形。則輿薪安比寸金。貴賤相校。則連城不易尺璧。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我以其慧。彼有其權。我有其實。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也。然一念含裹十虗之深信隨喜無涯也。論其教。則偏果豈敵圓因。論其行。則事度安等理度。論其理。則漸明焉同頓悟。論其人。則麤人莫貴妙人。論法施。說十二部經則易。說一乘妙法則難。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逈別。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也。此隨喜之德。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如是第五十人。況顯最初隨喜者。字經三寫。烏焉成馬。況五十人之道聽塗說。其處之陋。人之卑。說之訛。聽之乖。信之淺。解之謬。尚獲如是功德。何況最初法會中親聞耶。其福勝無比。又何況受持讀誦耶。為人解說耶。其福愈校。愈不可窮矣。
△一二明聽法勸人功德。分四。初自往聽經。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至)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為是經故往詣僧坊。重道之精昭然。坐立聽受。寸誠之心斯顯。故轉生得自受用之功德也。車馬士夫所乘者。象輦王種所乘者。天宮天人所乘者。須臾聽經有專心散心隨喜不同。故功報有天人君王士夫之異也。
△二分座與人。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至)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勸坐分座不同。故報有天上人間之別。一坐之間。揖讓之德。尚感天位其創席弘經之福。又何如哉。
△三勸往聽經。
阿逸多若復有人(至)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若復下。生善處報。合伴往聽。須臾聞法。其事甚微。其益弘大。心與聖相冥合。形與法身共處。形神俱勝。道果可知也。十地論。陀羅尼菩薩居五地。利根下。六根好報。言不成音。聲不出口。曰瘖瘂。不瘖瘂。音聲清徹也。不臭者。常出香也。舌無病。語言敏捷也曰無病。不歪斜也。齒不等。白淨齊密也。亦不等。堅固端正也。不下垂。不脫脣也。不褰縮。不短脣也。不麤等。色赤而潤。無病。不缺脣也。不咼鈄。口不戾也。鼻非平薄塌鼻。亦非窊陷歪鼻也。面不等。面如滿月也。文中具六根功德。利根智慧。意根也。不瘖瘂。舌根也。鼻修高直。鼻根也。見佛。眼根也。聞法。耳根也。餘皆身根。
△四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至)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二偈頌。有十八行。分二。初九行。頌隨喜能說功德。二九行。頌聽法勸人功德。初又三。初一行半。頌展轉相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至)至於第五十。
△二五行半。頌舉格量本。
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至)三明八解脫。
不牢固二句。如云是身無常無堅。速朽之法。身如聚沫。不可撮摩。身如泡。不得久立。身如𦦨。從渴愛生。
△三二行頌正為格量。
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至)初聞隨喜者。
△二九行。頌聽法勸人功德。分四。初五行。頌勸往聽經。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至)常從其口出。
昔育王請僧入宮供養。有一比丘。名優鉢羅。口中乃出優鉢華香。王疑比丘年少。何以口中含香。即勅水洗。洗[A7]已倍香。王曰。久近含此香也。曰非也。過去迦葉佛時。人壽二萬歲。我為高座法師。讚揚佛法。故四十九億歲。生人天中。口出此香。王聞益敬。今勸人往聽。復讚此經深妙。得如是報。法華神功。豈思議哉。
△二二行。頌自行聽經。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至)及乘天宮殿。
△三一行頌分座與人。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四一行頌具聽修行。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上二品明證解功德[A8]已竟。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此品明末世法師。內有宿因種子。外借佛法熏習。恒常精進。一心勇猛。受持此經。會旨情忘。根塵兩淨。六根互用之妙。發於藏性。故云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也。法指教體。有軌持義。師謂模範。取陶鑄義。以法律[A9]己。為[A10]己之師。推以訓物。為人之師。五種功備。曰功。於五種功中。而得六千德圓。曰德。前法師品。依持經之人以彰圓記。此品依持經之人以彰圓德。名同意異。故加功德二字別之。
△二明持經根淨。分二。初總列六根清淨。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至)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六根清淨功德。自非精心不雜。進道不倦者。未易能致。故常精進為此品之當機也。受持則堅守不失。讀則熟文陶義。誦則吟味資神。解說忘詮薦[A11]己。書寫潤於竹帛。是五種法師之行。是人下。明所得功德。若論六根功德。總括始終。六根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若論互用之妙。則一根能作諸根用。一識能緣一切境。六根各各圓滿六千功德。且依常眼等世數論之。故有千二八百之盈縮也。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騐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騐於身根。三分闕一。常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皆令清淨者。以法師精持此經。開示悟入。則見聞覺知。無非真覺。證諸實相。則色香味觸。無非真法。故云清淨。既云清淨。無盈無縮。六根互用。得大自在。不可思議也。
△二別作六章解釋。分六。初眼根功德。有二。先長行。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果報生處悉知悉見。
清淨即互用自在也。肉眼即浮塵根也。謂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俱舍云。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頗胝迦。耳根極微在耳穴內。旋環而往。如卷樺皮。鼻根極微在鼻頗內。背上面下。如雙垂爪。舌根極微布舌上。形如滿月。身根極微遍在身分。如身形量。浮根五塵。即扶清淨根照境。自體不能照。以浮根是麤顯色。為清淨根之所依故。此中清淨。亦即勝義根也。浮塵意根。即肉團心。由最初吸取附著於中。以奔法也。見是能見分。山河等。是所見相分也。三千等者。一日月。一須彌。六欲。初禪。為一世界。外一鐵圍繞之。如此倍增千數。上覆一二禪天。外一小鐵圍繞之。名小千。增小千千倍。為中千。即百萬日月等。一千二禪。一個三禪上覆。外有中鐵圍繞之。合千個中千名一大千。即百億日月等。百億二禪。千個三禪。上覆一四禪天。外有一大鐵圍繞之。總名三千大千世界。業緣果報。即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等。
△次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至)肉眼力如是。
彌樓山。此云光明山。以金色光明故。即七金山也。肉眼所見不遠。天根見大千內外。今因經之力。有勝根用。即此肉眼作天眼之功也。文中具五眼之用。見大千。天眼也。眾生業報。法眼也。其目清淨。慧眼也。一切悉見。佛眼也。此中父母所生。即人人本具者。清淨肉眼。即眾塵不隔者。不隔即正智現前。故大千內外。一切色像。悉知悉見。所謂應眼時。如千日。萬象不能逃影質也。問。理則然矣。事如之何。答。六湛圓明。本所功德。現量如是。但隨所證耳。夫小羅漢見小千。大羅漢見大千。支佛見百佛界。菩薩見千佛界。如來見微塵界也。非獨果體。那律不離父母生身。觀大千如掌果。則其中一切。烏乎不見。葢塵消覺淨。冥遠則一。何理然事不然乎。眼根功德竟。
△二耳根功德。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總標耳聞。
復次常精進(至)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二別列諸聲。分八。初明雜類聲。
象聲馬聲牛聲車聲(至)鐘聲鈴聲咲聲語聲。
△二明六對聲。
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至)喜聲不喜聲。
循道合理。曰法聲。無道無義。曰非法聲。
△三明八部聲。
天聲龍聲夜叉聲(至)緊那羅聲摩睺羅伽聲。
△四明三災聲。
火聲水聲風聲。
△五明惡道聲。
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
△六明二眾聲。
比丘聲比丘尼聲。
七明四聖聲。
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
△八結其功德。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至)而不壞耳根。
皆悉聞知者。以聖凡雜類之音。有情無情之聲。一聞頓知。了然不錯。於聖人聲。則知宗旨何如。於鳥獸聲。則知哀樂何如。於樂音風動之聲。則知吉凶何如。古之觀牕艸。聽驢鳴。秀支替戾岡。僕谷劬禿當。是其騐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音聲。萬籟俱作。一聞盡解。非稱性之用。焉能如是。細研其意。實有駭域之奇。大矣哉法華之學也。問。分別音聲不壞耳根。如何是壞不壞義。答。常人聞聲聒耳。不能分別。是壞義。今此行人。聞三千大小之音。善惡之聲。如在耳邊。分別不錯。不致混亂。是不壞義。又欲聞即聞。不欲聞即不聞不能聒耳。不昧諸聲。動靜自在。方是耳根不壞也。
△二偈頌。有十八行。分二。初一行頌總標耳聞。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
△二十七行。頌別列諸聲。分七。初一行半。頌雜類聲。
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至)聽之而不著。
△二一行半。頌六對聲。
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了(至)童子童女聲。
△三五行頌惡道聲。
山川險谷中迦陵頻伽聲(至)於此悉聞之。
迦陵此云好聲鳥。靈山有鳥。名共命。一身二頭。神識各異。報命則同。故云命命。彌陀經云。共命。勝天王經云生生。涅槃經云耆婆耆婆。皆此鳥也。楞嚴云。四種修羅。一分下劣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虗空。暮歸水宿。今云大海邊。擬此類也。
△四一行半。頌諸天聲。
其諸梵天上光音及遍淨(至)悉皆得聞之。
五一行半。頌二眾聲。
一切比丘眾及諸比丘尼(至)悉皆得聞之。
△六三行。頌四聖聲。
復有諸菩薩讀誦於經法(至)悉皆得聞之。
△七三行。頌結其功德。
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至)功德[A12]已如是。
略三災不頌。八部義含。耳根亦具五耳之用。故能遍聞十界音聲也。聞六道。即肉天二耳。聞二乘聲。即慧耳。聞菩薩聲。法耳。聞佛聲。即佛耳。又父母所生。即肉耳。能聞內外。即天耳。聽之不著。即慧耳。悉能分別。即法耳。一時互聞。即佛耳。耳根功德竟。
△三鼻根功德。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總標鼻聞。
復次常精進(至)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二別列諸香。分五。初人間無情香。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至)於此間住悉能分別。
須曼那。此云善攝意華。闍提。此云金錢華。末利。此云鬘華。堪作鬘故。瞻蔔。此云黃華。波羅羅此云薰華。多摩羅䟦。此云性無垢。多伽羅。此云木香。
△二人間有情香。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至)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三天上無情香。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至)和合所出之香無不聞知。
波利質多羅。此云圓生樹。在帝釋殿前。根莖枝葉。逆風熏五十由旬。順風百由旬。拘鞞陀羅。此云大遊戲地樹。天諸采女。與帝釋共遊戲娛樂處也。
△四天上有情香。
又聞諸天身香(至)并聞諸天所燒之香。
帝釋受娛樂時。每夜有八千天女侍奉。帝化八千身以娛之。妙法亦云善法。帝釋所居之處。四齋日。帝釋與諸天在此堂中。集議人間如法不如法事。
△五四聖人香。
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至)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問。鼻根不壞不錯如何。答。常人聞香臭諸氣觸鼻。法爾不禁。是壞義。不能分別。香臭。是錯義。今此行。人遠聞三千世界香氣。如在鼻端。然不使觸鼻受熏。是不壞義。又分別遠近。歷然明白。是不錯義。又欲聞即聞。欲不聞即不聞。雖不使觸鼻。亦不昧香臭。有無自在。為不壞不錯也。
△二偈頌。有三十行。分二。初一行。頌總標鼻聞。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鼻清淨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聞知。
△二二十九行。頌別列諸香。分三。初十六行。頌人間無情有情香。
須曼那闍提多摩羅栴檀(至)出處及所在。
須曼一行。頌無情香也。及知下。頌有情香也。諸天一行。天上有情香也。此應在後。譯者誤也。諸樹下。無情香。有情香也。阿修一行。長行無而偈頌有也。曠野下。異類有情香也。問。象馬牛羊等有何香耶。答。持經法師。得清淨鼻根。正知獨露。不二體現。觀一切有情。具有智慧。無不具法身功德之香也。若有下。有情生產香也。投胎生產。今何詳明。欲人知虗妄因緣。輪迴根本故。地中下。知伏藏。貴賤出處也。
△二七行。頌天上無情有情香。
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至)聞香悉能知。
天上等。無情香也。上中下者。六欲四禪各別。天王臣民有異也。天園下。有情娛樂等種種香也。初生者。初生天上也。退沒者。天福受盡也。亦是此天退沒。初生彼天故。
△三六行。頌四聖人香。
諸比丘眾等於法常精進(至)先得此鼻相。
諸比丘等。聲聞也。或在林樹等。支佛也。菩薩下。菩薩也。在在下。佛說法香。眾生聞法修行香也。雖未下結。菩薩離分段生。六根皆依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也。鼻根亦具五鼻之用。父母所生。肉鼻也。聞內外香。天鼻也。不染不著。慧鼻也。分別不謬。法鼻也。一時互用。佛鼻也。鼻根互用。經文顯然。知好惡。別貴賤。覩天宮等。有眼用也。讀經說法。聞香能知。有耳用也。知諸華蘇油香。有舌用也。入出生沒。五欲戲嬉。即觸。聞香能知。有身用也。知染欲癡。亦知修善。有意用也。鼻根自在。勝用若此。鼻根功德竟。
△四舌根功德。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總標舌淨。
復次常精進(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二別明說法。分四。初聞法歡喜。
若以舌根於大眾中(至)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
△二八部供養。
又諸天子天女(至)皆來親近恭敬供養。
△三王民供養。
及比丘比丘尼(至)盡其形壽隨侍供養。
王有小大。輪有四異故。七寶者。若金輪王出世。七寶自然而現。一輪。二珠。三象。四馬。五主兵臣。六主藏臣。七玉女。以是下。菩薩善巧說法。四眾盡形供養也。
△四佛聖護念。
及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至)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此結舌根利益也。
△二偈頌。有八行半。分二。初一行。頌總標舌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舌根淨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噉悉皆成甘露。
△二七行半。頌別明說法。分五。初一行半。頌聞法歡喜。
以深淨妙聲於大眾說法(至)設諸上供養。
△二一行。頌八部供養。
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皆以恭敬心而共來聽法。
△三二行。頌王民供養。
是說法之人若欲以妙音(至)常來聽受法。
文中歡喜聽法。供養互現。長行偈頌。有無可知。
△四二行。重頌八部諸天。
諸天龍夜叉羅剎毗舍闍(至)常來至其所。
△五一行。頌佛聖護念。
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常念而守護或時為現身。
五舌之用。文不明顯。能作六道語。即肉天二舌。能作二乘語。即慧舌。能作菩薩語。即法舌。一時互用。即佛舌。舌根功德竟。
△五身根功德。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總標身淨。
復次常精進(至)眾生喜見其身淨故。
△二別明現像。分二。初身中現六趣。
三千大千世界眾生(至)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
△二身中現四聖。
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二偈頌。有七行半。分二。初二行半。頌總標身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淨(至)餘人所不見。
又如下。法喻合明。以顯菩薩淨身現相。猶如明鏡。照物。歷歷分明。本無染著。長行其身淨故。是也。
△二五行。頌別明現像。分二。初三行。頌身現六趣。
三千世界中一切諸羣萌(至)皆於身中現。
△二二行。頌身現四聖。
諸佛及聲聞佛子菩薩等(至)一切於中現。
若獨者。住禪定中。現光明身也。在眾者。現身為眾說法也。悉皆現者。皆於行人身現其色像也。無漏性身離於分段。常體不離分段。惟清淨故現一切也。身根亦具五身之用。世界所有身中現者。肉身用也。上至有頂身中現者。天身用也。二乘於身中現者。慧身用也。菩薩於身中現者。法身用也。佛於身中現者。佛身用也。夫十界頓現。海印森羅。一多相容。大小無礙。各不壞相。即事事無礙義也。身根功德竟。
△六意根功德。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二。初標意根淨解。
復次常精進(至)通達無量無邊之義。
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義者。獲大總持。豁然貫通。一聞千悟也。
△二明淨意說法。
解是義[A13]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西域歲分三際。謂雨際。熱際。寒際。四月。即一際。如此方一季意。演一句偈至一歲者。一真如性。無法不攝。稱性之談。豈止一季一歲哉。剖一塵經。能書三千界事。演一字義。海墨不窮者此也。不違實相。皆順正法者。萬法唯心。以實智了知。無非正法。瞬目揚眉。語默動靜。皆合乎道也。寶積見屠子而有省。樓子聞婬辭而悟道。知一切法。即自心性。世諦語言。皆順正法也。三千下。觀機由於意淨。言說皆合佛說也。
△二偈頌。有十一行。分二。初一行半。頌意根淨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是人意清淨明利無濁穢(至)通達無量義。
△二九行半。頌淨意說法。
次第如法說月四月至歲(至)持法華經故。
次第下。頌上可知。十方下。廣前聞解。是人下。結顯利益。意根亦具五意之用。世間治世皆順正法。即人意淨。天所行天所作。即天意淨。聞一句通無量義。即慧意淨。與實相不違背。即法意淨。籌量皆佛說。即佛意淨。詳此品。雖談所得功德。皆歸功於此經。由持說此經。冥契實相。入佛知見。脫去情塵。六根清淨。以清淨根。照清淨境。遂見山林周帀。禽獸鳴叫。殊形異意。無非實相。無非妙法。即一身而圓證。遍六處而常彰。本不欠缺。曾無窒礙受持讀誦妙法華經者。於此宜盡心焉。上持經根淨竟。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由前精進持經。得六根清淨。但明證入之法最妙。此品顯能證之人為希有也。以此妙法。悟入為難。既悟守之為難。若於惡世。弘持此經。尤為難也。所以世尊憂懸意深。叮寧情切。引自往昔之事。勸人當來進修。自持品[A14]已來。皆明持經之功。文雖不一。意實一貫。此品攝前數品之義。以顯能證之人也。云常不輕者。二執[A15]已盡。四相不生。虗心弘道。忘[A16]己利物。內懷不輕之解。外敬不輕之境。身立不輕之行。口宣不輕之教。人作不輕之目。故名常不輕。即釋迦多劫之前身。於威音王時。精持妙法。以一聲佛號。遍記四眾。不專讀誦。見人則拜打擲罵詈。歡喜忍受。菩薩不專讀誦。持無相經。忍辱罵詈。修無我行。遍記成佛。生佛平等。非入佛知見。深達實相。人法雙空者。不能也。正宗之唱。畢於此品。
△三顯能證之人。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三。初雙舉前品罪福。二雙開今品信毀。三雙明信毀果報。且初雙舉前品罪福。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至)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告得大勢者。此品一聲佛號。遍記四眾。經歷多年。常被罵詈。非人法兩忘。得大法勢者。不能也。如前所說者。如法師品云。若有惡人。以不善心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一言毀訾在家出家讀法華經者。其罪甚重也。亦如二卷所明。如向所說者。即上品所說六根清淨也。
△二雙開今品信毀。分二。初明事本。
得大勢乃往古昔(至)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此云事本者。通舉往昔威音王時。為不輕事之本也。乃往下。明時節長遠。有佛下。舉佛名號。威音王者。以形聲二益。得大自在故。劫名二句。劫國莊嚴。離衰者。時清道泰。正法興隆。離諸衰惡故。大成者。說法利物。所益弘多。究竟佛慧。集大成故。其威下說三乘教法。得大下。明壽命無量。正法下。明法住久近。正法像法下。有二萬億佛出世。同一名號。
△二明本事。分二。初標時節人名。
最初威音王如來(至)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云本事者。以最初佛時。不輕菩薩所行之事。為本事也。增上慢有大勢力者。末法之人。身雖出家。性具三惡。意中未得謂得。身有打擲之勢。口有罵詈之力。為三惡也。更加留連濁世。時風熏習。粧飾畵瓶。出入豪門。結交權貴。我慢貢高。不肎進修。非得大法勢。三業至善者。不能化導。所以告大勢也。不輕菩薩。是其人矣。
△二徵釋不輕之名。又二。先明不輕之行。
得大勢以何因緣(至)汝等皆當作佛。
深敬二字。是菩薩入道之基本。苟敬之不深。安能視彼如佛。又安能受其罵杖哉。末法僧徒。役役權豪。栖心世務。無所不至。豈是菩薩道。但菩薩以等心觀之。無非菩薩道耳。所謂治世語言等。皆順正法也。深敬不慢。意業善也。故往禮拜。身業善也。我不輕於汝等。口業善也。三業至善。具大忍力。方名常不輕也。
△次明得名所以。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至)號之為常不輕。
四眾以瞋恚心。罵詈打擲。菩薩以慈忍力。遍記成佛也。昔國清誦戒。眾集。拾得拍手曰。聚頭喧喧。那事如何。維那叱之。拾曰。大德。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汝合。平等元無差。所謂瞋來慈應也。常作是語故者。結信者深信不休也。四眾為作名者。結毀者毀訾不止也。問。釋迦出世。踟蹰不說。不輕一見。造次而說者。何也。答。釋迦所化者。昔曾下種。本[A17]已有善。故以小乘而將護之。不即為說大也。不輕所化者。本未有善。欲與下種。故以大法而強毒之。
△三雙明信毀果報。分二。初信者果報。二毀者果報。初又二。初正明果報。二結會古今。初又三。初明現報。
是比丘臨欲終時(至)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
臨終具聞。更增壽命。六根清淨。現報也。威音雖滅。法音不滅。故先所說經。可以具聞。於空中聞者。示忘能所。絕影像。無人無我。方能具此法故。四眾聞經信伏者。始而身業至善。故往禮拜。終則得大神通。六根清淨。始而口業至善。不專讀誦。終則得大辯才。廣說妙法。始而意業至善。深敬不慢。終則得大善寂。壽命無量。慢流見菩薩有如是力。皆深信敬從。隨法化矣。
△二明生報。
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至)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
△三明後報。
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前云為十六王子說經。此中威音像法中。日月燈佛。雲自在燈王佛。為比丘。皆說此經。足見然燈授記。王子覆講。皆方便也。又此引威音日月雲自在者。意明釋迦遠從塵劫。直至今生。宣布法華。流通此道。要使現前末世。說是經者。如威音王。得大無畏。明是道者。如日月燈。相繼無窮。布是利者。如雲自在。覆潤無極也。得大勢下。明因圓果滿。
△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意云何(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意下。結會。若我下。明得果由於此經。以此經乃佛果之直徑。未有不由此經而證果者。未有由此經而不證果也。然此果報一科。文雖淡。其意最深。序中文殊答彌勒。遡其原委。文殊乃釋迦九代師翁。今不輕既是釋迦。歷二萬億威音。二千億燈明。二千億雲自在燈王。復值千萬億佛。則釋迦又不知是文殊幾許代之師翁矣。又大通時結緣。今據此文。則結緣在威音時矣。又授記諸子文中。皆云過無數劫。恐佛道長遠之計不除。故引不輕菩薩。經無數佛無數劫。方得成佛也。
△二明毀者果報。分二。初正明果報。
得大勢彼時四眾(至)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毀者得善惡兩報。由謗罵故。千劫地獄受苦。惡報也。由聞佛名。下一乘種。復遇教化菩提。善報也。以是義故。上慢尚成遠因。聞信寧無現益。問。若因謗墮苦。菩薩何故為作苦因。答。其無善因。不謗亦墮。因謗墮惡。必由得益。如人倒地。還從地起也。
△二結會古今。又二。初結會。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至)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䟦陀婆羅。此云善守。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畢竟得菩提故。或云賢首。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有將尼字連上句者。據正法華云。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比丘尼。則師子月自是比丘。不應稱尼。有將尼字連下句者。考因緣經云。思佛千優婆塞等。則又不應連下。姑存俟考。私謂連下意順。於出家舉比丘。等比丘尼。於在家舉優婆塞。等優婆夷也。此等昔為慢眾。今為哲人。昔人豈昔人哉。形骸雖異。秉性是一。謂菩薩之名起自聞謗之日。罵藥服之愈病。打沉燒[A18]已還香。依經所化者。豈思議哉。葢昔迷今悟。由迷悟不由人也。然迷者其誰乎。悟者其誰乎。作昔人者其誰乎。作今人者又其誰乎。此由人不由迷悟也。昔人非昔人。非不昔人哉。噫。人性皆善。習迷有殊。善緣相熏。其善可復。闡提不斷性善。即斯眾矣。
△二勸持。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至)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經有大功。終成大果。應當勤修五種之行也。
△二偈頌。有十九行半。分二。初五行半。頌雙開今品信毀。二十四行。頌雙明信毀果報。初又分三。初一行半。頌事本。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號威音王(至)天人龍神所共供養。
後曰將。前曰導。言威音以神智妙力。前後導達羣生。使趨於道也。天人二句。八部恭敬。
△二一行半。頌時節人名。
是佛滅後法欲盡時(至)時諸四眾計著於法。
是佛一行。時節人名也。時諸二句。頌增上慢也。是法不可示。若定謂是有。即是著法。乃至定是非有非無。亦是著法。大論云。執有與無諍。如牛皮龍繩。俱不免患。龍繩入水。牛皮向日。彌益堅緊。如著法慢流也。
△三二行半。頌不輕之行。
不輕菩薩往到其所(至)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二十四行。頌雙明信毀果報。分三。初四行半。頌信毀果報。
其罪畢[A19]已臨命終時(至)漸具功德疾成佛道。
初一句。準長行當在諸著法眾之下。明慢眾畢是罪[A20]已。復遇菩薩。聞經教化。成就菩提也。古以此句謂菩薩罪畢也。以由四眾輕賤。作不輕之名。又以瓦石打擲。悉能忍受。所有宿罪。因此罪畢。是故臨終聞經根淨。如金剛經云。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得消滅同也。臨命終下。頌上菩薩現報。諸著法下。頌毀者果報。不輕命終下。頌菩薩生報後報也。此文錯訛。將不輕命終等。置廣說是經下。頌信者果報。將諸著法眾。移疾成佛道下。頌毀者果報。其義與長行方合。
△二三行半。頌結會古今。
彼時不輕則我身是(至)今於我前聽法者是。
彼時二句。頌信者古今。時四部下。頌毀者古今也。
△三六行。舉益勸持。
我於前世勸是諸人(至)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我於下。舉經益。由聞此經令住涅槃。世世下。明妙法難遇。眾等億億萬劫得聞。諸佛億億萬劫方說也。是故下。正頌勸持。末世之中。聞經生信。一心受持。解說書寫。流通此經。斯人者。世世值佛。速成佛道。上十九品正宗分[A21]已竟。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此品來意。總收正宗。三周法竟。寶塔涌出。顯平等大慧。唱滅募人。故藥王等。二萬菩薩。發願此界弘經。五百聲聞。八千比丘。六千尼眾。發願他土持經。其次他方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十方世界。往返遊行。如來示以四行。召本弟子。開本壽量。顯師弟之遠本。破人天之近迹。五種校計。持經之勝。六根清淨。法師之勝。不輕菩薩。得益之勝。開示悟入佛知佛見。正宗既訖。意將流通。利澤萬古。故此品地涌之眾。願分身所在國土。持說此經。如來現大神力。嘉讚經德。發起群心。將此一部法華。遍空遍界。顯說密說。塵塵剎剎。一切大眾。見聞信受。大喜充身。故流通分首。而明如來神力。神名不測。力名幹用。不測天然之體深。幹用則轉變之力大。為付囑則深法。現十種大用。故名神力品。
△大章第三流通分。文有八品。就分八段。且初神力嘉讚。有長行偈頌。長行分三。初菩薩受命。二佛現神力。三結要勸持。初又二。初經家敘儀。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至)瞻仰尊顏而白佛言。
△二發願弘經。
世尊我等於佛滅後(至)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舉其處。則曰於佛滅後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如來分身無量。國土無量。滅度之處亦無量。悉能周遍廣說此經。無來往之相。則與周旋往返者不同。舉其意。則曰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而供養之。上不恃佛。下不畏眾。則與敬信忍惡。遙見守護者。又不同也。法乃一乘妙法。曰真。非四十年前之談。曰淨。如蓮華之在穢。曰大。囊括十虗。包羅羣品。此地涌之眾。非但奉命益他。亦欲自得持說供養。自他兼濟。二利並隆。如來召本門弟子者。正為此也。
△二佛現神力。分二。初明所對眾。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至)人非人等一切眾前。
文殊等。迹中所化之眾。舊住乃十方本化之眾。即下方住者。一切眾。即他方來者。及從分身來者。並此土四部眾。皆是也。
△二正現神力。分十。初舌相上舒。
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
此第一神力也。舌相出現者。顯今經所演。開三顯一。開近顯遠。三世益物。誠諦不虗也。福德人舌至鼻。三藏佛舌至髮際。今至梵天者。出過凡聖之外。極於淨天之頂。相既殊常。說彌可信。
△二通身放光。
一切毛孔放於無量(至)現神力時滿百千歲。
第二神力也。通身毛孔。遍體放光。周遍十方。無處不照。顯智境究竟也。眾寶下。分身諸佛亦然。顯此智光。自我而人。自人而我。塞乎天地。無入而不自得也。滿百一句。光相時節。
△三攝舌謦欬。
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謦欬。
第三神力也。謦欬者。將語之狀。亦是通暢之相。四十餘年。隱秘真實。今得申舒。無復遺滯。出世大事。於今通暢。是故謦欬。又欲以此妙法付諸菩薩。令於末世。導利眾生。將語斯事。是故謦欬。一謦欬事了。一謦欬付他也。
△四諸佛彈指。
俱共彈指。
第四神力也。彈指者。隨喜也。隨喜得記證解。菩薩持真淨大法。將來獲無上法寶。此一彈指。橫竪徹亘也。
△五十方震動。
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
第五神力也。二音聲者。謦欬彈指聲也。六動者。開會表六番破無明惑。今正宗[A22]已竟。又動者。表法會大眾。開示悟入。六根清淨也。
△六普見大會。
其中眾生天龍夜叉(至)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第六神力也。
△七諸天唱勸。
即時諸天於虗空中(至)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第七神力也。
△八眾生歸命。
彼諸眾生聞虗空中聲[A23]已(至)南無釋迦牟尼佛。
第八神力也。
△九遙申供養。
以種種華香纓絡旛葢(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
第九神力也。諸物變帳。覆諸佛者。心通法變。合眾物而成一也。問。眾生見會。諸天唱勸。然後歸依興供。此四何得為如來神力耶。答。不由如來光明遍照。震動十方。發起群心。彼十方眾生。何能見聞此會。歸依興供哉。
△十世界合一。
於是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第十神力也。通為一者。情消理融。合眾界而為一也。開會至此。將此一卷大經。普覆世界。徹上徹下。無有絲毫覆藏。故下文叮寧讚歎。令其一心受持也。
△三結要勸持。分三。初稱歎付囑。
爾時佛告上行等(至)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告上行等者。乃地涌導師之大眾也。以八萬等。各有本事之佛。各受本師付囑。上行等。乃本時所化嫡嗣。欲傳吾道。必我弟子。非弟子不足以囑累故。又上行等。乃舊住此界之宿學。如來如是神力。非耆宿不足為證故。又前召本弟子。地涌初出。禮拜讚歎。於二世尊。四上首合掌問訊。本師應當付囑弘經彼時彌勒領八千恒沙菩薩。決疑請問。如來不及付囑。就顯壽量。到此在範[A24]已盡。兼地涌發願。故如來欲付囑。先告上行等也。以是神力者。總收十種。以如是莫大之神力。不盡此經功德者。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於此經。故不可窮盡也。
△二結要付囑。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至)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要者統攝意。一切語寬。取略而言。四語殆盡。法即道場所得權實之法。眾生性具如來修極。雖有在纏出纏之異。其法體本來真淨故。開佛知見者開此也。自在神力者。即稱性示現。三輪設化。三世益物。放光現瑞。駭動物情等。示佛知見者示此也。秘要藏者。即此法不可示。諸佛安身之鄉。三德秘密之藏。久默不說等。悟佛知見者悟此也。甚深事者。即深固幽遠。無人能到。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一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等。入佛知見者入此也。於此經示說者。總結此經功德。說之不盡。撮其樞要。唯此四語。而授與之也。
△三勸持付囑。又二。初勸持起塔。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至)是中皆應起塔供養。
應一心者。或聞思修。得佛教道。如渴思飲。更無餘想故。經所在處。其處有七。雖有城市山林。僧俗淨穢之不同。起塔供養一也。
△二釋起塔意。
所以者何當知是處(至)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四處起塔。是道場即法身主處。餘三如文。經功難盡。四要撮略。盡在此經顯示。此經所在之處。即應起塔。起塔之處。即阿含四處。四處即此經宣示顯說之四要語也。道場釋上所有之法。菩提釋上甚深之事。轉法輪釋上自在神力。般涅槃釋上秘要之藏。此之四要。攝盡全經。
△二偈頌。有十六行。分二。初六行。頌上長行。二十行。明持經功德。初又分二。初三行。頌佛現神力。
爾時世尊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至)地皆六種動。
濁惡之世。眾生垢重。示現降迹。維持世道。挽回人心。故稱救世者。十種神力。後五不頌。前五於佛切近故。
△二三行。頌結要勸持。
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至)不可得邊際。
初二行。讚美持經。次一行。顯持經功德。如虗空無邊。
△二十行。明持經功德。分五。初一行半。明得見三佛。
能持是經者則為[A25]已見我(至)教化諸菩薩。
見三佛者。靈山一會也。又見等者。開示悟入。佛知佛見。教諸菩薩說今經也。
△二二行明諸佛歡喜。
能持是經者令我及分身(至)亦令得歡喜。
斯道得傳。稱可佛心。故皆歡喜也。
△三一行明得近佛果。
諸佛坐道場所得秘要法能持是經者不久亦當得。
△四四行明得大辯才。
能持是經者於諸法之義(至)畢竟住一乘。
四無礙如文。如風於空中者。風喻說法。空喻理。風有聲無形。空有名無相。稱性之談。即言忘言。如風行空中。復何障礙。比興顯理曰因緣。文脉潛通。不失倫次。曰次第。能破眾生無始妄習。如日月能除幽暗。一言入耳。默沾懸記。曰畢竟住一乘。
△五一行半。總結應持。
是故有智者聞此功德利(至)決定無有疑。
△神力嘉讚竟。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由前地涌菩薩。發願弘經。如來神力嘉讚[A26]已竟。故此品摩頂以付囑也。言囑累者。囑是佛所付囑。累是煩爾宣傳。謂將此妙法付囑於汝。累汝末世宣傳古德云。你若不是這等人。自然不來殃及你之意。此從佛旨得名。又囑是頂受所囑。累是甘而弗勞。此從菩薩敬順得名。又囑是如來金口所囑。累是菩薩甘心頂荷。此從授受合論得名。此如來叮寧至囑。如人王之託孤。臨大節。遇顛沛。不忘靈山之遺命。繼往開來。信與不信。方便善巧。示教利喜。使道統相傳。斯文不泯。末世之下。知有所歸也。此是諸佛一片慈悲之禍。祖禰不了。殃及兒孫。遞代相傳。故曰囑累。聖言歷三灾而不朽。優曇映七日而恒榮。賴此囑矣。問。作佛則曰授記。持經則曰囑累者。何也。答。正顯作佛難。而持經為法師者。尤不易也。成佛如登九五位。作法師如定天下時也。葢闢土開疆。經無量勤苦。然後大業成就。故知作法師難於作佛也。欲紹法王位曰授記。令其行法師事曰囑累。如來先以法王授諸弟子。後以法師囑累菩薩。所望於法師者重矣。居法師位者。寧不自重歟。
△二囑累薪傳。分二。初囑累授受。二時眾歡喜。初又三。初如來付囑。二菩薩領受。三事畢唱散。初又三。初正明付囑。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法座起者。從第一義空而起無邊慈悲之用也。以一手一時遍摩諸菩薩頂。故名大神力。摩頂如世間父囑子。拊其背而告之之意。菩薩弘經。如來付囑。勉其諦聽。令無忘失。故舒其手而摩其頂也。無量菩薩。即千世界微塵數地涌之菩薩也。如來授道化他。名權智手。菩薩自行受道。名實智頂。以權智手摩實智頂。顯即權即實。權實不二也。又頂是最上義。諸佛授受。皆摩頂付囑。今欲付囑無上妙法。故摩無上最尊頂也。難得者。約修。則三祇練行。百劫調心。約斷。則五住究盡。二死永亡故。流布增益者。以此妙法。流傳後世。布散十方。自今而後。自狹而廣。等法界而無遺。衍塵劫而不滯。一切見聞。共登長者之堂。均獲髻中之珠。各各開示悟入也。三摩者。示付囑之諄諄殷勤也。令一切者。勿論責賤等。普得見聞也。
△二釋付囑意。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至)勿生慳悋。
所以令汝等廣宣此經普得見聞者。何也。以如來是眾生之大施主。具三行。能與眾生三智。汝等應當隨學也。一大慈悲行。平等滋濟故。二無慳悋行。竭內外財故。三無所畏行。不憚煩難故。以此三行。能與眾生佛智。離二乘見故。如來智。離菩薩見故。自然智。離諸取證不由他悟故。三智唯是一乘實智。但隨德用。其三稍異。佛覺了一切。逈異二乘。即一切智也。如來果號。揀異因位。即道種智也。自然者。任運而知。不然而然。俯會無差。如月臨淵。即一切種智也。又慈悲行。如來室也。無慳悋。如來衣也。無所畏。如來座也。室中能施三智。衣座亦然。三軌各具三智。能施眾生果地三智之用。方為大施主也。汝等既願弘經。當學如來三行。末世之下。隨今日之見聞。宣傳流布。不可生一毫慳悋心也。
△三誡勉隨宜。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至)則為[A27]已報諸佛之恩。
若根深智利。直說佛慧。若根器下劣。不具正信。當秘此妙法。於餘法中。方便善巧而引導之。一乘佛慧是深。權漸餘法。亦云深者。是法皆為一佛乘故。亦得云深也。指受曰示。教詔為教。令得利益。得大歡喜。當知佛恩無可報。唯宣大法。續佛慧命。始名報佛恩也。
△二菩薩領受。
時諸菩薩摩訶薩(至)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聞佛付囑。得如所願。皆大歡喜。踊躍無量。三業虔誠。仰謝如來也。如來再三付囑。珍重此法也。菩薩三反領受。敬謹奉行也。願不有慮者。謂如來勿以將來為慮也。我等今日。耳提面命。親聞是經。親得付囑。將來之世。如佛教勅。如法教化。如說修行也。
△三事畢云散。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多寶佛塔還可如故。
多寶為證全經而來。分身為開寶塔故集。前開塔後。如來即云。以此經付囑有在。今開塔事畢。付囑[A28]已竟。故遣分身各還本土。隨所安然。以大法得傳。化身應隱故。後說未周。尚須圓證。故留多寶。以大旨聊圓。幽宗未竭故。又如故者。前開今閉也。此下如來出塔。與大眾復降靈山。再說後六品經文。其實流通。上二品[A29]已竟。向下六品。不過勗勉今會新得記者。以堅固其志願耳。
△二時眾歡喜。
說是語時十方無量(至)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化他事遂。故諸佛歡喜。自行得法。故菩薩歡喜。得記作佛。故聲聞歡喜。均獲廣記。故八部歡喜。囑累薪傳[A30]已竟。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此品顯精苦為法。弘傳斯道。竭其神力。盡其形命。殷殷虔虔。志猶未[A31]已。故以菩薩本事以立名焉。楞嚴云。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艸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酸鹹淡。甘辛等味。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如來印名藥王。觀經曰。昔名星光。從尊者日藏。聞說佛慧。以雪山上藥。供養眾僧。願我未來。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名曰藥王。以此菩薩遍知藥性。故能觀機逗教。應病發藥。一切眾生身心二病。淨盡無餘。於諸法中。會取自性。得大自在。故名藥王也。菩薩者。悲智雙運。二利齊修故。本事者。本昔之事也。下文明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頓捨一身。復燒兩臂。輕生重法。命殞道存。舉昔顯本。故言本事品。
△三藥王苦行。分四。初宿王請問。二如來垂答。三聞品利益。四多寶稱善。且初又三。初總問遊化。
爾時宿王華菩薩(至)云何遊於娑婆世界。
此品明藥王宿昔苦行。非宿昔自在。久行因行者。不能啟發也。又前因藥王告八萬者。豈無故而然也。故宿王華舉而問之。菩薩既知藥性。遍治眾病。凡有利益之處。菩薩當云何遊化耶。
△二別問苦行。
世尊是藥王菩薩(至)那由他難行苦行。
苦行雖多。難行者唯捨身耳。
△三請答歡喜。
善哉世尊願少解說(至)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菩薩苦行多端。願於多中少分說一二事也。八部得懸記。他土願弘經。聲聞得記。發起願樂。故聞皆歡喜也。不言地涌。本門所化。知之不言。觀音文殊。影響大化。不在此例。分身從來者。各還本土故。
△二如來垂答。分二。初正答苦行。二歎經功深。初又二。初明事本。
爾時佛告宿王華(至)歌歎於佛以為供養。
爾時下。明劫數長遠。有佛下。通別名號。明德云淨者。不為塵垢所染故。自利也。如日月。能破眾生惑暗。利他也。其佛下。明眷屬眾多。佛壽下。明壽命長遠。彼國下。明國土嚴淨。一箭道者。補註云。二里也。今取射垛為則。或一百二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五十步也。諸寶臺下。明諸天供養。
△二明本事。又三。初彼佛說法。二廣修供養。三結會古今。且初彼佛說法。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說法華經。
彼佛普度一切眾生。故為喜見。及諸三乘說經。但喜見為當機。付囑流通。如今身子同也。
△二廣修供養。又二。初明現在。二明未來。初又二。初修行得法。
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樂習苦行者。菩薩之行。行人所難行也。精進經行者。即般舟三昧也。等持三昧。半行半坐。一行三昧。長年坐定。般舟三昧。不坐不臥也。一心求佛者。以精進苦行。專求佛道也。萬二千歲得三昧者。依根塵十二處。圓融互照。以一實相融一切根塵。於一根塵現一切色法。交徹融攝。重重無盡。是名萬二千歲得一切色身三昧也。此三昧有三義。一者內現。如今經身根清淨。十界依正於身中現。如明鏡現像。二者外現。如妙音觀音。隨機示現十界色身。三者內外現。如大集經觀於[A32]己身。眾生身諸佛身悉於[A33]己身中現。又見[A34]己身眾生身。現佛身中。又見眾生身中。現[A35]己身佛身也。
△二作念報恩。又二。初以三昧神通力供養。
得此三昧[A36]已心大歡喜(至)價直娑婆世界以供養佛。
先念歸功此經。次念供佛及經。即時下。以神通力雨華香供佛。得此三昧。理無出入。表用三昧神通之力。故言入耳。海此岸者。正法念云。妙高山南海此岸。即南岸也。六銖者。二十四銖為一兩。六銖即一兩中四分之一也。
△二以正報色身力供養。又三。初正明燒身。
作是供養[A37]已從三昧起(至)八十億恒河沙世界。
神力所化。不過外財。財不及法。故復然身。作法供養。薰陸出大乘國。西域記云。薰陸香樹。葉似棠梨。兜樓婆出鬼神國。此云香艸。畢力迦即丁香。膠香即松香。身為道器。但色身不淨。欲作供養。須滌之令淨。故服六香。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供養淨明德佛者。淨因淨果。因果一致也。六香即六度行。諸華香油。表微細小行也。千二百。表根塵十二處也。塗身表外淨。欲希淨德之果。必內外一如。廣行六度萬行。鎔鑄根塵。破色身之妄執。證法身之真常也。神通力願者。明不以世火。還依三昧智火。自然身者。表爍滅幻緣故。光明照等。表顯發真光。照明法界故。又正燒身時。若覺痛。同於凡夫。若不覺痛。同於木石。當燒之時。且道喜見菩薩。在甚麼處。
△二諸佛稱歎。
其中諸佛同時讚言(至)作是語[A38]已而各默然。
善哉下。乃八十億恒沙諸佛之語也。真法供養者。菩薩內運智觀。觀此色身。由惑因故。感斯惑果。即幻緣假合。今用空慧之火而蕩除之。故言真法也。能燒者火。所燒者身。能供養者身火。所供養者佛法也。能觀者智慧。所觀者身火。能供所供。境智不二。能所斯亡。以不二觀。觀不二境。成不二行。會不二空。作如是觀。燒身苦行等。皆為正行。所以投巖無招外行之論。赴火不為內眾之譏。若不爾者。無利勤苦。佛有誠誡。良由心正行正。智邪事邪。行不可廢。智不可亡。後之學者。無失法利。問。律制燒身。得偷蘭遮罪。燒指得突吉羅罪。此中云何讚燒身耶。答。大小開制不同。小制結過。大制令燒。故梵網云。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故知順小行易。不燒何難。從大誠難。燒乃不易。今藥王久證。并出開制。重法忘懷。發起神通之願。為軌下愚。當深思焉。昔智大師。初見南嶽思師於光州大蘇山。師一見。乃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遣。今復來矣。授以普賢道場。令修法華三昧。大師誦經至此二句。寂然入定。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豁然大悟。以所證白思。思曰。非汝不證。非我不知。汝所得乃法華三昧前方便。獲一旋陀羅尼。自是以後。照了法華。如曦和臨於萬象。達諸法相。似清風遊於太虗矣。亦所不及者。彼華香繒旛之勝。特外緣耳。國城妻子之重。特愛緣耳。非法供養。故皆不及也。夫為法忘身。不特佛氏。至人得道。皆外形骸。若孔子甘於夕死。楊雄不羨久生。達本知常。恃有不亡者存焉。若識念未亡。諸蘊違礙。不達法行。空慕其迹。彌增業苦。善男子下。顯法施尊上。作是二句。經家敘相。
△三明燒身時節。
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A39]已後其身乃盡。
六根六塵。一切洞徹。我相乃盡。只怕此身煉不盡。此身燒盡我無依者。此也。萬二千二。前後照應。皆明十二處。鎔鑄鍛鍊也。上明現在竟。
△二明未來。又分五段。初生在王家。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結加趺坐忽然化生。
由無女人。故云化生。三昧功成。生死去來。猶如夜旦故。父師不離淨德。表真俗常修妙行故。
△二說昔本事。
經行彼處者。即於淨德佛所聞法華經。一心求佛。精進經行也。心者罪之源。身者業之藪。世人癡故愛之。菩薩悟故捨之。有本於此偈後。添二句。義雖足。乃後人擅加。考笈多所譯。亦但六句。法護所譯。但四句耳。晉本偈後。有父王歎善同詣佛所之文。其義更足。日月下。明前身供佛。得法聞經也。一切眾生語言者。勿論雞鳴犬吠。鵲噪鴉喧。得此三昧。普皆了知。又寶積經云。復有三昧。名解一切眾生語言。得此三昧者。善能宣說一切語言。於一字中說一切字。了一切字皆同一字故。初聞經後得色身三昧者。由證得法身。故應物現形。無非妙體。然身之後得語言總持者。由離諸相見。故圓通眾音。無非真說。體無非妙。則森羅萬象皆一切色身。說無非真。則鵲噪鴉鳴皆語言三昧。非深證行境。超情離見者。何以當此。俱舍論云。甄迦羅。亦云矜羯羅。五十大數中第十六數也。頻婆羅。亦云頻䟦羅。第十八數也。阿閦婆。亦云阿芻婆。第二十數也。或云那由他。是百萬億。甄迦羅。是千千萬億。頻婆羅。是百千千萬億。阿閦婆。是萬千千萬億。大王下。欲還供養。
△三往詣佛所。
坐臺升空者。菩薩以神力燒身。以神力化生。復以神力見佛也。大抵得此三昧。來去自由。縱橫無礙。方稱普現之名。三十二相曰奇妙。紫金光聚曰光明。曾供養者。即前生三昧力正報力二供養也。還親覲者。即今生值遇。又當供養也。問候之語不多。讀之不勝親熱。令人想見當時。重法之殷殷也。覩其容顏奇妙之相且喜現在之未滅。意謂前生既親近。弟子又轉生矣。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忻忻切切。翹翹顒顒。有不可以言語形盡者。故但云世尊。世尊猶故在世。猶故二字當玩。如云弟子轉生。世尊還在世。正啟下唱滅付囑之意。
△四如來付囑。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至)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告一切下。唱滅也。又勑下。付囑也。先總付家業。通指三乘人天等法。及諸下。別囑出世本懷獨指大乘佛果。亦以下。付依報國土。正報使役[A42]已。我滅下託身後事。供養舍利起若干塔也。付囑[A43]已竟。出世事畢。故入圓寂。於夜後分者。表無為正位故。
△五奉命任持。又四。初滅後起塔。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垂諸旛葢懸眾寶鈴。
悲惱戀慕者。準涅槃經。世尊受純陀最後供[A44]已。即說涅槃。欲入滅時。脫却伽黎。上升虗空。唱言。大眾當觀如來金色之身。只此一見不復再見。如是七度。展轉二十四反示身。二十四反八禪。然後臥師子床。中夜入滅。大眾悲痛感戀。如波羅奢佉。問。見道之人。[A45]已斷見愛。何至此乎。答。大士之情。非悲於人而痛於法也。以如來聖道所託。今逝矣。人天眼滅。七眾何依。斯道無傳。亘古長夜。故菩薩悲傷感戀而痛慕之。𧂐聚也。謂聚此香闍維如來也。疑栴檀為𧂐者。當準此土佛入滅[A46]已。以轉輪王法茶毗。即時作七寶金棺。微妙白氎。兜羅綿。栴檀沉水。百千萬億種種香華等。積如須彌。況彼淨土。庸何疑焉。又佛說火化之法。在[A47]己則顯三昧之力。播熏煉之功。故火化自焚。舍利迸透。在人則掩臭腐之穢。免螻蟻之食。其魄不滯。其神清升。而此方臥淤膿於荒郊。埋腐骸於朽壤為是。且以火化為不忍。方其穴地負土。全體而坑之。為可忍耶。二者皆出於不得[A48]已耳。達人觀之。一等歸盡。沉之可也。露之可也。棄諸溝中。內諸石槨。無不可也。收舍利下。起塔莊嚴供養。高三世界者。三千世界也。小千覆初禪。中千覆二禪。大千覆三禪。云高者。至四禪天也。
△二燒臂供養。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
一切大眾。即佛所付之眾。汝等一句。誡無散亂也。臂云百福者。種種因行所感也。七萬等。燒臂時節。問。塔有八萬四千。所起定非一處。一身然臂。何能遍供乎。答。菩薩證諸法實相。稱理而供。不壞一相。而普供無遺也。問。燒身但千二百歲。今燒臂何故七萬二千歲耶。答。前約自行。身盡入滅。今為弘法。令物獲益。故燒身時少而燒臂時長也。又前表破六識中我法二執。今表破七識中我法二執也。
△三時眾獲益。
令無數求聲聞眾(至)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令發菩提心者。不令此眾住於小果也。皆得住三昧者。以[A49]己之所證而證於人也。彼佛以大眾付囑。豈徒然哉。菩薩善繼善述。信不誣也。
△四燒臂還復。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大眾憂惱者。皆謂大士佛法所寄。兩臂既然。形神將沒。如之柰何。由此憂惱。以初心菩薩。愛見未忘故。喜見作誓[A50]已全其臂者。達境唯心。物隨心轉。然臂復臂。心之所致也。善伏忍辱復全身等。皆斯旨也。問。兩臂還復。二執復起否。答。前破二執。此表證二空理也由斯等者。謂燒身身生。然臂臂復。不住之因。稱其性而淳且厚。皆出於福德至誠之力。智慧神通之妙。非今之好奇惑眾也。當爾下。結顯希奇上廣修供養竟。
△三結會古今。
佛告宿王華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其所捨身下。結答若干苦行中。捨身之一事也。上正答苦行[A51]已竟。
△二歎經功深。分三。初明供養較勝。二歎所持經法。三明持經福德。初又二。初供塔顯勝。
宿王華若有發心(至)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夫指有三節。足一指者。三節俱焚也。能然手指。是燒一節也。愚謂即手一指。足一指。無不可也。楞嚴云。我滅度後。其有比丘。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酧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此中手指足指。皆身分也。表行人不能斷二執。於六七二識中。相應貪瞋等心所。隨斷一分。得一分真理耳。手指內身也。妻子外身也。國城等。身外之餘物也。內重外輕。功福有異。故然指供養。勝於身外諸珍寶也。
△二供人顯勝。
若復有人以七寶(至)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三千世界七寶。供四聖人。不如持經一偈者。以財況法也。葢法是聖師。能生。能養。能成。能榮。發心受持此經。由法為生。始終隨法進修為養。令滿極果為成。能應眾機為榮。四雖不同。以法為水。如父母必以此四而護其子也。四句偈者。長行名散華偈。四言五言等。名貫華偈。云一四句者。以少況多之謂。
△二歎所持經法。分二。初歎法體。二歎法用。初又曲分十一段。初河海淺深喻。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至)所說經中最為深大。
川流江河四水。喻前四教。海喻法華。四水狹淺。大海汪洋。喻四教不普。大法圓收。故最為深大。以說窮本地為深。包羅一切為大。若別論川水獨清。通四壑之寒泉。淺源止渴。成六合之神功。喻小教偏空。明四諦之真理。劣志[A52]己利。得六通之妙用。流水長遠。涉十方之要津。來往通渠。濟萬物之枯乏。喻始教大乘。行十度之初門。自他俱利集萬善之莊嚴。江水通湖。混一味之涇渭。信流進浦。送人舡之到岸。喻終教歸中。顯一心之體用。智波入俗。蕩我法之雙空。河水一連接天際之高流。源從萬壑。通南北之行程。喻頓教一乘。悟法身之真理。心空萬緣。脫根塵之妄惑。海水洪深。納百川而同味。淵源浩大。容萬派以朝宗。喻法華甚深。攝四教而同圓。妙理廣大。會三乘而歸一。故云最為深大也。
△二群山高低喻。
又如土山黑山(至)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土山者。土石諸山也。黑山者。俱舍云。南洲從中向北。各有三重黑山。小鐵圍者。繞小千界。大鐵圍者。繞大千界。十寶山者。華嚴云。雪山。香山。軻利羅山。仙聖山。乾陀山。馬耳山。尼民陀山。斫迦羅山。宿慧山。須彌山。群山土積。十寶矮形。鐵圍雖高。非金所成須彌四寶為體。坐鎮四洲。下旋香海。上宅群天。居然群山之王也。諸教勢同群峯。一乘須彌齊峙。
△三星月校光喻。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至)諸經法中最為照明。
星月俱是陰精。同是夜現。朗夜之光。星不及月。喻前諸教乃照世之典。權不及實也。照明二字取喻。以大寶在暗。非燈莫照。一乘實相。隱於藏識。不得今經開示。眾生佛知佛見不明。故最為照明也。
△四日光破暗喻。
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至)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日當中天。幽衢頓破。此經入耳。昏障潛消。以此經明一乘實相。能破一切眾生不善惑闇故。
△五王位尊卑喻。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至)於眾經中最為其尊。
小王封列一國之尊。金輪承統四洲之主。三乘之典。各偏一宗。一乘之談。圓統其旨。尊卑之名分昭然也。
△六天王優劣喻。
又如帝釋於三十三天中王(至)諸經中王。
帝釋乃忉利之主。群天為輔佐之伴。喻群經為權道之宗。此典乃實教之旨。
△七凡聖為父喻。
又如大梵天王(至)及發菩薩心者之父。
梵王統三千界。為六趣之父。此經詮一乘理。乃三乘之父。
△八約聖顯說喻。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至)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支佛超七賢七位之群。拔四果四向之萃。獨顯支佛一遠離行。亦得涅槃。更侵習氣。故為第一。喻此經但一佛乘。一超直入。傳心之典。理拔群說。故稱第一。
△九法妙人尊喻。
有能受持是經典者(至)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法妙故為第一。人弘妙法。故於一切眾中為第一也。
△十乘分大小喻。
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至)諸經法中最為第一。
聲聞小艸。菩薩大樹。大樹之材。非藥艸可比也。
△十一唯佛獨尊喻。
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如來乃究竟果人。非因人可比。於諸法中。得大自在故。此經位在三乘之上。理御諸教之宗。無因不收。無果不攝。群經了義中王者此也。此上歎妙法之體。隨機在處。最尊最勝也。
△二歎法用。又三。初歎拔苦用。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至)離諸苦惱。
此經能令九界眾生。難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之苦惱。故云能救一切眾生者。
△二歎與樂用。
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至)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
此經二句標饒益滿願。下諸得字。皆是充滿之意。清涼等十二事。皆是與樂之用。此經如池者。醍醐上味故。如火者。發智慧𦦨故。如衣者。功德莊嚴故。如主者。證法身真理故。如母者。眾生恃怙故。如舡者載到彼岸故。如醫者。療身心病故。如燈者。破無明闇故。如寶者。常可如意故。如王者。統攝群機故。如海者。涅槃性海故。如炬者。慧𦦨破惑故。
△三總結二用。
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至)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今經力用。能拔一切眾生生死病痛之苦。而與究竟涅槃之樂。能解一切眾生惑業之縛。而與究竟解脫之樂。歎所持經法竟。
△三明持經福德。分二初舉聞全經福。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至)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若人下。明聞經書寫功德。若書是經下。明華香種種供養功德。瞻蔔黃華也。須曼那。善攝意華也。波羅羅。熏華也。婆利師迦。夏生華也。又云雨華。雨後生故。那婆。雜華也。摩利。鬘華也。諸華皆可作油。然燈供佛。
△二舉聞今品福。分二。初格量。次囑累。初又分四。初明聞品益。
宿王華若有人聞(至)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先總明聞品功德。次明女人聞品受持利益。持經者。障陋盡除。後不復受者。轉女成男也。
△二明勸修益。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至)恒河沙等諸佛如來。
若如來下。依經修行。往生淨土也。準大集經。有五五百歲。第一解脫堅固。第二禪定堅固。第三持戒堅固。第四多聞堅固。第五鬪諍堅固。後五百歲。即鬪諍堅固時也。末法時代。善根轉少。大法冥利。雖女人猶獲勝利。況男子乎。問。此中但云如說修行即淨土因。如何修行耶。答。即受持讀誦深信解相。問。彌陀攝念佛人生極樂。今聞法華何故亦生耶。答。由解安樂行故。聞佛壽量故。此經名蓮華故。了明唯心故。然諸經指歸淨域。佛佛讚往西方。淨土法門。乃眾生歸依處也。故文殊大智求生。普賢萬行願往。遠公始創東林。蓮師繼踵雲棲。若幽若顯。乃聖乃凡。三學高士。九流名賢。無不修持。若萬派以朝宗。似群星而拱北。彌陀願力弘深。眾生專念必往。希淨土者。宜盡心焉。不復下。明離諸塵垢。貪瞋癡乃根本煩惱。憍慢等垢。乃隨煩惱。既到安養。所依者淨業。所會者善人。故遠離一切諸垢也。得菩薩下。明證理根淨。心寂根淨。故能見若干諸如來也。
△三諸佛遙讚。
是時諸佛遙共讚言(至)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善男子。即前女人修行往生。得忍根淨也。受持為人說者。即前聞經如說修行也。實相之理。非有為之福。故水火不能焚溺。稱實相理。海墨不窮。故千佛共說不盡。諸魔賊。即五陰煩惱等。生死軍。即無明六識等。餘怨敵。即隨情對境之惑業。賊能侵害。軍能攻擊。由得無生忍。故能摧滅一切煩惱諸垢也。無如汝者。顯諸佛守護。與如來把手共行。豈天人所及哉。無有與汝等者。以三乘智慧禪定。皆權也思惟是經。是實也。權漸不及圓實。豈三乘可等哉。
△四結聞品益。
宿王華此菩薩(至)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此菩薩一句。總收藥王苦行。神通。三昧。種種功德智慧也。若有下。明聞品隨喜讚善之益。一稱經名。蓮華出口。一念隨喜。法香在身。善種不亡。功成自著也。上說功德。即前往生離垢遙讚等。格量[A53]已竟。
△次囑累。
是故宿王華(至)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是故下。先以一品囑當機流通。宿王下。次教當機神力守護全經。所以下。徵釋守護之意。此經開悟佛知佛見。却除癡愛病緣。故云良藥。癡愛病除。生死緣斷。頓證真常。何復老死。如般若智照。能空五蘊。度苦厄。無老死是也。汝見下。明見持經者。散華作念。生心如佛想也。取艸者。佛成道時。吉祥長者施軟艸為座也。吹螺擊鼓者。既成佛[A54]已。說法警悟一切群生也。是故下結。上如來垂答[A55]已竟。
△三聞品利益。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至)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此結會眾聞此品之益也。
△四多寶稱歎。
多寶如來於寶塔中(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非宿昔因行成就。得大自在。不能發起是利。故雙歎善哉善哉。上藥王苦行竟。
妙法蓮華經大成卷第八
校注
[0506001] 經卷第六【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2 冊 No. 619 法華經大成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6-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由前分別持經功德。[A1]已為殊勝。未盡其極。此品以一念隨喜功德校量。方為極則也。又上品直起隨喜科中。但舉人相。至此方明功德。顯一念隨喜之功德尚然。況受持讀誦者哉。隨非用意在先。乃不期而遇。隨其所聞也。喜者非但形色。乃心悅誠服也。功者行之所趣。即一念隨喜之功。德者功之所歸。即行隨喜之功。所得福報之德也。謂如來滅後。有人偶至法會。見人說法。一入耳根。毫無違逆。不生毀訾。隨喜於心。能生歡喜。名自利之隨喜。隨其所聞。喜為人說。名利他之隨喜也。又前八部諸天。見身子授記。生隨喜心。即得授記。地涌菩薩。聞如來度生之事。亦生隨喜。即得付囑。此由如來說法。色心業勝。易生隨喜也。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雖有說經之人。或解行未能相應。或典章尚乏稽古。因人輕法。易生毀訾。隨喜實難。此隨喜功德。所以必校量也。
△二格量隨喜功德。分二。初彌勒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