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疏記科會卷第八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疏】斷疑之文二。初問。
【記】問經。文雖似前。問意全別。
○意云。若人發心。則無有我。是誰降伏其心。
○反覆如上所說。
△二答三。初若名菩薩必無我。二若有我相非菩薩。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初若名菩薩必無我。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A2]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疏】二。若有我相非菩薩。
【記】非菩薩經。徵意云。以何義故。度眾生。令不起眾生之念耶。
○釋意云。若有我相眾生相等。非菩薩故。
○前約所度之境。此約能度之心。心境合論。通名為我。既前後互舉。則顯能所皆無也。
△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疏】三。能所俱寂是菩提。
【記】俱寂經。徵意云。前無所化之境。次無能化之心。所以要無能所者。何謂也。
○釋意云。以能所俱寂。方是菩薩故。
○法之一字。能所俱攝。
△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疏)二。初標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三。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結成疑。
初標章。
【疏】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
【記】第十二疏。初標章。
△二指疑起處。
【疏】論云。若無菩薩。
【記】若無菩薩者。指疑起處。即從次前文中來也。
○以前云無發心者。發心者即是菩薩故。
△三結成疑。
【疏】云何釋迦如來。於然燈佛所。行菩薩行。
【記】云何下。結成疑也。
○然燈。即是釋迦因地第二劫滿所遇之佛。
○既於彼處行菩薩行。云何乃言無發心者。
△二依經斷疑(經)四。初舉疑處。二斷疑念。三印決定。四反覆釋。
初舉疑處。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疏】斷疑之文四。初舉疑處。
【記】舉疑處經意云。汝意之中。頗謂我於然燈佛所。得菩提不。若得菩提。何成菩薩。
○是彼疑處。故舉問之。
【疏】降怨王。請然燈佛入城。城中長幼盡迎。路泥善慧布髮。佛與授記。故舉此問。
【記】降怨下。敘其本事。
○準本行經說。昔有大城。名為蓮華。城中有王。名曰降怨。有一婆羅門。名曰日主。為王所重。分與半國。封授為王。別為王城。名為埏主。日主夫人。名為月上。然燈菩薩。降神右脇。出家成道。時降怨王。將欲迎請。遂敕城內外。十二由旬。禁斷諸華。不令私賣。王皆自買。以供如來。彼國雪山南面。有一梵志。名曰珍寶。有五百弟子。中有一弟子。名之雲童。或名善慧。於彼眾中。而為上首。所有仙法。皆學[A4]已了。辭師還家。師曰。汝今將歸。須以清淨傘葢革屣金杖。乃至金錢五百。報我之恩。雲童曰。我今並無此物。但放我去。得即送來。師即放之。雲童因赴無遮之會。得五百金錢。便欲送還師處。因至蓮華城內。見城嚴麗。即問於人。乃知然燈如來欲至。遂將三百金錢。於一婢子處。買得五枝優鉢羅華。兼彼女子寄華兩枝。共為供養。時佛入城。即以此華。散佛頂上。以願力故。成於華蓋。隨佛行住。佛神力故。化一方泥。善慧見之。布髮而掩。復作是念。願得如來踏我身過。若不蒙記莂。我終不起。如來即至。履之而過。上諸徒眾。皆不令踏。即授其記。作如是言。此摩那婆。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十號具足。如我無異。
○今善吉意云。既若買華供佛。布髮掩泥。即是菩薩。若此非菩薩者。則孰為菩薩歟。
△二斷疑念。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二。斷疑念。
【記】斷疑念經答意云。我意不謂如來得菩提也。
○我[A5]已解佛所說之義。於彼佛所。無有一法得為菩提。
【疏】善慧彼時。都無所得。離諸分別。由無法故得記。若有法者。是有相心。不順菩提。佛不與記。
【記】彼時者。蓮華城中授記之時也。
○智與理冥。心與神會。亡所得之法。無能得之心。故云都無等。
○由無等者。即指上無得而得。夫菩提之為法也。寂滅無生。不空不有。離一切相。若離能所。則順菩提。得佛授記。若存能所。心境不亡。則與菩提。極相違逆。如何得記。故淨名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三印決定。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三。印決定。
【記】印決定經意云。空生之言。稱其實理。故云如是。
○實無下。如來述成。可知。
【疏】論云。我於彼時。所修諸行。無有一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記】我於彼時者。即受記及修行時也。
○無有一法得菩提者。此約橫豎顯之。橫則於六度萬行之中。行行皆無得義。若布施得菩提。則不要戒忍等。豎則初中後念。念念皆無得義。若初念得。何須念念相續等。如是橫豎心行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
【疏】功德施論。引佛說云。若見於佛。即見自身。見身清淨。見佛清淨。見一切智智皆悉清淨。是中見清淨智亦復清淨。是名見佛。我如是見然燈如來。得無生忍。一切智智。明了現前。即得授記。是授記聲。不至於耳。亦非餘智之所能知。我於此時。亦非惛懵無覺。然無所得。
【記】功德施下。未詳何經。
○若見等者。以自他之相。相待而成。既見於他。必須見自。
○見身清淨等者。反於前也。清淨即是空義。見他既見於自。不見自。則不見他。成既相因而成。泯亦相因而滅。如淨名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亦如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亦同莊子中說。因有而有之。因無而無之也。
○見清淨智等者。非唯無所見之自他。兼無能見之智用。斯則能所雙泯也。圓覺經云。依幻說覺。亦名為幻。既皆是幻。豈得存焉。
○然雖能所兩忘。不成斷滅。以靈源真心。本無能所。妄生能所。即是乖真。能所既除。即合本體。靈然不昧。物我皆如。故華嚴云。能見及所見。見者悉除遣。不壞於真見。是名真見者。又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是名見佛者。結成見義。如上用心。方得見佛。若生分別。執相違真。則不名見。故華嚴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得無生忍等者。謂以正智。忍可印持無生法故。以一切法。本無生滅。眾生迷倒。妄見生滅。苟離妄見。正智即生。契合本體。達一切法。本來無生。名無生忍。例而言之。見一切法無滅。亦名無滅忍。今則舉初以攝後也。
○一切智智者。是達一切諸法之智。表用非一。故重言耳。有云。依於始覺顯得本覺。智中之智。名智智也。
○得授記者。準楞嚴經。記有四種。一未發心時與記。或有流轉五道。生於人間。好樂佛法。過百千萬億劫。當發心。過百千萬億劫。行菩薩道。供佛化生。皆若干劫。當得菩提。二適發心與記者。是人久劫種諸善根。好樂大法。有慈悲心。即住不退地。故發心與記。三密記者。有菩薩未得記。而行六度。功德滿足。天龍八部。皆作是念。此菩薩。幾時當得菩提。劫國弟子眾數如何。佛斷此疑。即與授記。舉眾皆知。此菩薩獨不知。四無生忍記者。於大眾中。顯露與記也。今當第四也。謂散華佛頂。布髮泥中。依有漏心。得無生智。於大眾前。分明記莂也。
○聲不至耳者。能所俱寂。以離分別心故。心既不起。耳何所聞。
○亦非餘者。此無分別處。非謂別有一智能知。圓覺云。離遠離幻。亦復遠離。
○亦非惛懞等者。恐聞都無分別。亦非餘智。便謂同於木石。一向頑凝故。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然即此覺心。亦無所得。故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等。此則離沉離掉。了然寂然。妙契本心。竟何所得。善慧彼時。心同此也。
△四反覆釋。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疏】四反覆釋。
【記】反覆釋經。意可知矣。
【疏】無著云。若正覺法可說。如彼然燈所說者。我於彼時。便得正覺。然燈則不記言來世當得。
【記】若正覺下。釋反釋也。
【疏】以法不可說故。我於彼時。不得正覺。是故記言來世當得。
【記】以法不可下。釋覆釋也。
【記】據此。則善慧彼日。但聞其言。言性本空。竟何有得。但約妄惑盡處。真智現前。當此之時。義言得矣。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疏)二。初科分。二隨釋。
初科分。
【疏】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於中三。
【記】第十三疏。二。一科分。
○此初二段。皆屬前疑。但是於中相躡曲敘。今以論文別說。故復開之。
△二隨釋三。初斷一向無佛疑。二斷一向無法疑。三顯真佛真法體。初斷一向無佛疑(疏)二。初標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五。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結成疑。四躡結所斷之旨。五預指能斷之文。
初標章。
【疏】初。斷一向無佛疑。
【記】二。初斷下。隨釋。
○疏初標章。
○無佛疑者。若了虗無之無。無即無咎。執之為無。無則太傷。故成此疑。
○後法亦然也。
△二指疑起處。
【疏】論云。若無菩提。
【記】若無菩提者。指疑起處。
○此從十二中來。諸疏敘疑。多書菩薩字。便云從第十一中來。然論文之中。但云菩提。方是血脉相次。
△三結成疑。
【疏】即無諸佛如來。
【記】即無下。結成疑也。
○意云。果法號曰菩提。證得始名為佛。既菩提不可得。豈有能證人。
△四躡結所斷之旨。
【疏】有如是謗。謂一向無佛。
【記】謗者。即損減過也。若言無佛。是真謗佛也。大論云。寧起有見。不起無見等。
△五預指能斷之文。
【疏】為斷此疑。故云如來者即是真如。
【記】為斷下。預指斷疑之文。
○然是魏本。彼文云。如來者。即實真如。
△二依經斷疑(經)二。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
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疏】斷疑之文二。初顯真如是佛故非無。
【記】非無經。徵意云。若無菩提。則無有佛。以何義故。得有如來。
○釋意云。若無真如。則無有佛也。以真如是佛故。今真如來有。復何疑焉。
【疏】無著云。如清淨故。名為如來。猶如真金。
【記】無著下。挾來義解。以真如通於凡聖。眾生垢染。但名如去。佛位清淨。名曰如來。如序中滿淨義。及第三疑中具足清淨義也。
○猶如下。喻明也。意顯精純。故名真金。謂眾生如全鑛。菩薩如金鑛相半。佛如純金也。
○然金性本有。鍊之則純。如體本然。修之則淨。故圓覺云。譬如銷金鑛。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鑛。
△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疏】二明佛即菩提故無得。
【記】無得經意者。恐人聞非無如來。便言。既有如來。即有菩提。何者。以得菩提。方名如來故。為破此見故云有人言得。實無得也。無有法。即菩提法也。
【疏】先標錯解。魏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菩提者。是人不實語。
【記】錯解者。實不得而謂得故也。
○不實語者。即錯解也。
【疏】後釋正見。偈云。菩提彼行等。謂等前菩薩所無得也。
【記】等菩薩行者。謂將前菩薩行以等菩提。即指同前來萬行之中。皆無得菩提義也。
○但空生疑得。故以佛等菩提。佛顯無得。故以菩提等行。
【疏】無著云。或謂然燈如來所。於法不得正覺。世尊後時。自得正覺。為離此取。故云若人言等。
【記】無著下。可解。
○夫佛與菩提。義分人法。體無二源。由是唐言總名為覺。既佛即菩提。菩提即佛。豈有得義。應知說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同彼然燈佛處。亦無所得也。
△二斷一向無法疑(疏)二。初標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四。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結成疑。四預指能斷之文。
初標章。
【疏】二。斷一向無法疑。
【記】疏二斷下。二。
○疏。初標章。
△二指疑起處。
【疏】論云。有人謗言。若無因行。
【記】無因行者。指疑起處。
○此從無佛中來。以前將行等菩提明無得義故。
△三結成疑。
【疏】則如來不得阿耨菩提。
【記】則如來下。結成疑也。意云。行即是因。菩提是果。既無因行。何得菩提。
○或可約能得所得以成疑也。
○前來斷疑。則以菩提等行。如今起疑。却以行等菩提。
△四預指能斷之文。
【疏】為斷此疑。故云如來所得等。
【記】為斷下。預指能斷之文。
△二依經斷疑(經)二。初遣執遮疑。二釋義斷疑初遣執遮疑。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虗。
【疏】斷疑之文二。初遣執遮疑。
【記】遮疑經意者。以空生前疑得菩提。是有執。此疑不得菩提。是無執。今則雙遣。故云無實無虗。二執既遣。復何疑無耶。故云遮也。
【疏】論云。無色等相故。彼即菩提相故。
【記】無色等相者。釋無實也。即顯菩提無色聲等相。
○然則但無實色等相。而不無於假相。故經但言無實。不言全無也。
【記】彼即菩提者。釋無虗也。此有三意。
○一者。無色等相處。即顯無相真理。是菩提相也。
○二者。即以色等相為菩提相。由色等無性。便是菩提。如像無體。便是明鏡。即色明空。不待滅故。故云彼即菩提相。相即性也。
○三者。菩提無相。却以色等為相。以菩提即真如。真如隨緣成色等故。論云。無漏無明。皆同真如性相。
【疏】無著云。顯真如無二故。謂言說故。謂彼正覺不無世間言說故。
【記】無著下。標。真如無二者。以虗實是空有斷常二邊。既言俱無。即顯中道也。
○謂言下。釋無實也。如言菩提。而言中無菩提故。
○謂彼下。釋無虗也。有兩意。一則無離文字說解脫故。二則明菩提不同言說全無性故。
○魏經云。不實不妄語。
△二釋義斷疑。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疏】二釋義斷疑。
【記】斷疑經意云。以一切法。並以真如為體。一切之言。凡聖收盡。故皆佛法。真如既是佛法。餘法豈非佛法耶。如一切像。以鏡為體故。故一切像。皆是鏡像。
○又所言一切法。非定實一切法。是全空一切法。
【疏】論云。一切法者。皆真如體。故皆佛法。
【記】一切法下。義如上說。
【疏】即非者。由色等法即真如故。即非色等法。真如常無色等諸相故。
【記】由色等者。謂色等即空。故非色等。如像即鏡。故非像等。
○斯約諸法即真。顯非法。
○真如等者。謂空中必無色也。以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
○此約真中無法。解非法也。
○備斯二義。故曰即非。
【疏】是名者。即是真如法自性矣。
【記】是名下。以彼色等。雖非質閡之一切。乃是即性之一切。今約此義。故曰真如。揀異色等無性。故云自性也。
△三顯真佛法體。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疏】三顯真佛真法體。
【記】真佛法經。意以前說佛之與法二皆不無。又佛之與法二皆不異。未知何者是佛法真體而言不無不異耶。故此顯有真如是真佛法。以彰不無不異之義也。
【疏】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身離一切障。及徧一切境。功德及大體。故即說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說大身。
【記】依彼下兩句。標也。
○離一切障者。離煩惱所知二障。
○徧一切境者。如華嚴云。法性徧在一切處等。
○功德即相大。即大智慧光明徧照法界等。
○大體即體大。功德所依也。
○故即等者。功德及體皆廣大故。
○此上解佛大身。
○非身下兩句。論文自釋。
【疏】論云。非身者。無有諸相故。大身者。有真如體故。
【記】無諸相者。無有為相也。如前三相異體故。
○有真如體者。有無為法也。如前離彼是如來。
【疏】無著云。攝一切眾生大身故。於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故。
【記】攝一切等者。據理融攝也。華嚴云。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故名大身。
○安立等者。真如之理。本非自他。非不自他。為破眾生執自他故。故言非自他。形對強言。故云安立。斯則安立真如假名。名曰大身。既攝一切。則無自他也。故起信云。此真如體。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疏)二。初標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四。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順他以立理。四結成疑。
初標章。
【疏】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
【記】第十四疏。初標章。
△二指疑起處。
【疏】論云。若無菩薩者。
【記】若無菩薩者。指疑起處。此同第十二。於十一中來。但起則同時。斷則次第也。
△三順他以立理。
【疏】諸佛亦不成菩提。眾生亦不入涅槃。亦無清淨佛土。
【記】諸佛下。順他以立理也。既無菩薩。即無此事。
○夫佛不成菩提。即是生不入涅槃。但約凡聖。分於因果。故下結疑之處。則合而言之。
△四結成疑。
【疏】何故諸菩薩。發心欲令眾生入涅槃。起心修行清淨佛土。
【記】何故下。結成疑也。意云。若無菩薩。則度生嚴土之者。是何人哉。
△二依經斷疑(經)三。初遮度生念。二遮嚴土念。三釋成菩薩。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二明無人。三引前說。
初明失念。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疏】斷疑之文三。初遮度生念。三。初明失念。
【記】失念經意可知。但亦如是言。是躡起疑處之文。非次前文也。
【疏】偈云。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倒。
【記】偈云下。兼釋後段嚴土之義。以文意鈎銷。故聯而引之也。
○初句標。次二句釋。後一句結。
○意云。真界平等。擬心即差。既生其心。豈非顛倒。
○經中作如是言。即生心也。是意言故。
△二明無人。
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疏】二明無人。
【記】無人經。
○徵意云。何故作是念便不名菩薩。
○釋意云。但約無我無人真如清淨。名為菩薩。非謂別有一法。故上文云。若作是念。則不名菩薩也。
【疏】無法名菩薩。豈有我度眾生。
【記】疏文可知。
△三引前說。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疏】三引前說。
【記】前說經意云。以是義故。佛常宣說一切諸法。皆無我人等相。
○然一切諸法。本無我人。但違之則是眾生。順之則是菩薩。
△二遮嚴土念二。初明失念。二釋所以。
初明失念。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疏】二遮嚴土念。二。初明失念。
【記】失念經意。準前可知。
△二釋所以。
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疏】二釋所以。
【記】釋所以經。
○徵意同前。
○釋云。如來說莊嚴佛土者。非有能嚴所嚴則。嚴與不嚴。等無有二。是真嚴也。今既異此。故非菩薩。
△三釋成菩薩。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疏】三釋成菩薩。
【記】釋成菩薩。經意可知。
【疏】論云。若起度生嚴土之心。即是顛倒。非菩薩者。起何等心。名為菩薩。故經言通達等。
【記】論云下。通釋前段。以偈文通標在前。論文通釋於後。前後相望。理則昭然。
○起何下。約論徵也。
○故經下。引經釋也。
【疏】無著云。謂人無我。法無我。
【記】無著下。可知。
【記】問。此與第六。皆言嚴土。義何別耶。答。前則對無取疑有取。此則對無人疑有人。
【記】然此與第十二。皆從十一中起。以彼文云無發菩提心者。佛意但是拂於我人之心。不是泯於菩薩。空生不達此意。將謂我人與菩薩不異。由是空生起疑之處。則云若無菩薩。如來斷疑之處。則言無人。彼此媕含未嘗顯說。直至此處。方乃決通。經文特言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疏)三。初標章敘疑。二引論彰意。三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三。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結成疑。
初標章。
【疏】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記】第十五疏。初標章。
△二指疑起處。
【疏】論云。前說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不見清淨佛土。
【記】前說菩薩下。指疑起處。
○此從十四中來。以前云。我度眾生。我嚴佛土。皆非菩薩。斯則不見自他之義。
○若通而言之。亦兼從正答問。及第十一疑中來也。
△三結成疑。
【疏】若如是。則諸佛不見諸法。
【記】若如是下。結成疑也。
○以聞不見自他等相。便謂如來都無智眼。故成疑也。
△二引論彰意。
【疏】斷疑之文二。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
【疏】偈云。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實。以見彼顛倒。
【記】疏斷之下。二引論彰意。
○偈云下。先述斷疑意也。
○初句縱。
○次句奪。
○第三句明能見。五眼體常。故言實也。
○末句明所見。諸心體妄。故云顛倒。
○然若干種心。是智所知境。今配為所見境者。以如來知見無二體故。約眼為見。在心曰知。故十八住中。合為一住處也。
○斷疑意云。菩薩但離能所分別。故云不見。諸佛豈無真實智眼。
○此顯正斷其疑。下但隨文科釋。
△三依經斷疑(經)二。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初約能見五眼明見淨五。初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
初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疏】文五。初肉眼。
【記】疏文五下。三依經斷疑。
○肉眼經。問答文意可知。
【疏】肉團中有清淨色。見障內色。名為肉眼。
【記】肉團等者。謂四塵名肉。清淨眼根依肉而住。名為肉眼。如楞嚴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清淨眼根。依此發也。
○障內下。約所見分齊以結名也。
○依肉之眼。名為肉眼。
【疏】佛具諸根。故有肉眼。
【記】佛具下。或問曰。佛為至聖。何以同凡有肉眼耶。故此通之。
○然但約具諸根處。說有肉眼。非謂如來是血肉身。故經云。捨無常色。獲常色等。
△二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疏】二天眼。於肉眼邊。引淨天眼。見障外色。
【記】肉眼邊等者。謂作觀行。依肉眼處。想外境界。觀想成故。見障外事。名為天眼。如阿那律等。
【疏】依大般若。佛肉眼。能見人中無數世界。不唯障內。若佛天眼。能見諸天所有細色。除見天外。見人等事。名肉眼矣。
【記】大般若下。克就佛說。
○前但約名通解。故云障外。今約佛位而言。故云人中無數等。
○除見天下。結成分齊。
○亦顯二眼體同。以佛眼體是一。而有五用故。
【疏】淨名云。唯佛世尊。得真天眼。照見恒沙佛土。不以二相。
△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疏】三慧眼。以根本智。照真理故。
【記】根本者。能生後得故。
○亦名正體智。真智。如理智。
○以能照真故。名慧眼也。
△四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疏】四法眼。後得智。說法度人。
【記】後得者。從根本後。方得起故。
○亦名遍智。俗智。如量智。
○由能達俗故。名法眼也。
【記】問。據前一二。先淺後深。云何三四。先深後淺。答。前約眼之次第。此約證之次第。以達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也。
△五佛眼(疏)二。初局釋當文。二通前總顯。
初局釋當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疏】五佛眼。前四在佛。總名佛眼。
【記】疏於內文二。初局釋當文。
○前四等者。佛有此眼。故云佛眼。以前二眼通凡夫。二乘無法眼。菩薩雖具且劣。若在於佛。四皆殊勝。總名佛眼。是則佛眼之外無別四眼也。其猶四河歸海。失本名耳。
○四皆勝者。謂凡夫肉眼見障內。天眼見障外。佛眼見無數世界。二乘天眼。唯見一三千界。佛天眼。見河沙佛土。二乘慧眼。唯照生空。地上菩薩。亦皆分證。佛之慧眼。圓照三空。洞徹真性。菩薩法眼。所知未盡。地地之中。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障盡。無法不知。無生不度。故四皆勝也。
【疏】又見佛性圓極。名為佛眼。
【記】又見下。以所見是佛性。此眼能見故。如涅槃云。聲聞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慧多定少。雖見佛性。猶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等故。了了見性。如觀掌中菴摩勒果。斯不亦圓極之義乎。
○問。菩薩聲聞。定慧互闕。於其佛性。則何以聲聞不見。菩薩分見耶。答。以定慧望於佛性。慧是因。定是緣。因親緣疎。故使然也。
○又聲聞但有偏空慧。無中道慧。故云慧少。菩薩有中慧。故見佛性也。
【記】又此五中。唯第三持業釋。餘皆依主釋也。
△二通前總顯二。初引無著總釋。二約古德重結。
初引無著總釋。
【疏】無著云。為令知見淨勝故顯示有五種眼。略說有四種。謂色攝第一義諦攝。世諦攝。一切種一切應知攝。
【記】無著下。二通前總顯。二。初引無著義總釋。
【記】淨勝者。非顛倒故。超諸聖故。
○四種者。舉所以攝能。明於分齊。如以六境攝六識。
○色攝即肉天二眼。論云。色攝有二。一法果。二修果。法即肉眼。以從過去業法之所感故。修即天眼。謂是定果修所得故。二眼同見色法。色法最麤。故先明也。
○第一義。即真諦境。攝慧眼也。
○世諦。即俗諦境。攝法眼也。
○一切種者。一切種種差別境也。一切攝者。攝佛眼也。即無所不了。是一切種智故。論云。一切種無功用智。名為佛眼。
△二約古德重結。
【疏】古德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記】古德下。二約古德重結。可知。
△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經)五。初數沙。二數河。三數界。四數生。五數心。
初數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疏】二約所知諸心明智淨。五。初約一箇恒河以數沙。
△二數河。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
【疏】二約一河中沙以數河。
△三數界。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疏】三約沙河中沙以數界。
△四數生。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
【疏】四約爾所界中所有生。
△五數心(經)三。初標悉知。二釋悉知。三釋非心初標悉知。
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疏】五約一一眾生所有心。三。初總明染淨以標悉知。
【記】智淨中五段。從狹至寬。展轉而數。謂數沙。數河。數界。數生。數心。
○欲明如來之智微妙能知。故約所知之境廣多以顯。
○經皆可見。
【記】標悉知經文。可知。
【疏】無著云。若干種心者。有二種。謂染及淨。即共欲心離欲心等。
【記】共欲者。染也。欲謂五欲。即色等五塵。心與欲合。故名為共。
○又欲謂貪欲。是心所攝。舉初該後。意兼瞋等。心與貪等相應。故云共也。
○前約與境相應。此約與煩惱相應。皆為染也。
○離欲者。淨也。即不與六塵境煩惱相應。名之為淨。
○染淨之心各有無量。故曰若干也。
△二釋悉知。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疏】二。會妄歸真以釋悉知。
【記】釋悉知經。徵意云。以何義故。能悉知之。
○釋意云。彼等諸心。皆是妄識。妄識即空。故云非心。以即空故。真心不滅。故云是名。真心體同。故能悉知。
【疏】大雲云。由一切妄心。依真如體。都無其性。佛證真如。故悉知之。
【記】大雲下。釋出能知所以也。以諸心是真心中所現少分之法。今證真體。豈不能知。
【疏】諸心者標指。非心者妄識本空。是名心者真心不滅。
【記】諸心下牒釋。可知。
【疏】若本論釋。則與此殊。
【記】與此殊者。以雲說兼真。論言唯妄。故不同也。
○論釋為正。若以科疏觀之。却以雲釋為正也。請詳。
【疏】偈云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
【記】種種顛倒識者。釋經中諸心也。魏本云。如來說諸心住。皆為非心住。是名為心住。論釋意云。諸即種種。住謂顛倒。以八識皆能緣境。有取著故。或約前六名為種種。緣麤顯境。相續不斷。故名為住。
○以離等兩句。釋皆為非心住也。離與不住。葢是一義。智與實念。亦無別體。意明不住大乘四念處故。若住於此。即是實念實智。既住六塵。即顛倒識也。
○是故說顛倒者。釋是名為心。此但結歸顛倒識也。
△三釋非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疏】三。推破雜染以釋非心。
【記】釋非心經。徵意云。所以說諸心為顛倒識無體者。何謂也。
○釋意云。以於過現未來。求不得故。
【疏】無著云。過去[A6]已滅故。未來未有故。現在第一義故。
【記】[A7]已滅下。釋三世不可得所以也。論文淨名華嚴並同。
○但釋現在有少異耳。論云現在虗妄分別故。淨名云現在不住。華嚴云現在空寂。然文異而意不異也。
○然此獨於現在之中言第一義者。以無著釋經皆約二諦。既五眼文中不言眼即非眼。又以見智二種其體不殊。故於最後安立第一義。第一義即是空寂。空寂即是不可得義。意皆同也。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疏)二。初標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三。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結成疑。
初標章。
【疏】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記】第十六疏。初標章。
△二指疑起處。
【疏】論云。向說心住顛倒。皆不可得。
【記】向說下。指疑起處。此從第十五中來。心住者指魏經。如上所引。顛倒者指偈文。皆不可得者指經文。
△三結成疑。
【疏】若如是。福德亦是顛倒。何名善法。
【記】若如是下。結成疑也。意云。眾生心是顛倒。福德依心而成。豈非顛倒。顛倒既同。何名善法。既非善法。修福何益。
△二依經斷疑二。初標科。二分釋。
初標科。
【疏】斷疑之文二。
△二分釋(經)二。初問福答福。二反釋順釋。
初問福答福。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疏】初。問福答福。
【記】問答福經。可知。
【疏】以是離相無倒行施因緣。成無漏福。離於二障。既非顛倒。故得福多。
【記】以是下。釋多所以。
○以如來舉因緣以問。空生牒因緣以答。因緣無性。福亦無性。乃成無漏。是故多也。
○此文但標。下文即釋。
△二反釋順釋(疏)二。初引論正釋。二問答解妨。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疏】二。反釋順釋。
【記】反順釋經。意云。若是住相之福。我不說多。以是無住之福。是故說多也。
△初引論正釋。
【疏】偈云。佛智慧為本。非顛倒功德。
【記】疏二。初引論正釋。
○偈云下。標也。
【疏】論云。顯示福非顛倒。佛智為本故。
【記】論云下。釋也。
○意云。心識住故。故成顛倒。顛倒故。福皆虗妄。佛智無住。依之作福。即非顛倒。非顛倒故皆真實也。
【疏】福有者。取相也。福無者。離相也。
【記】取相者。是有漏福。故不說多。離相者。是無漏福。故說多也。
△二問答解妨。
【疏】問。福性空故福多者。前說妄心性空。妄亦應多。
【記】問福下。二問答解妨。
○問意可知。
【疏】答。福以佛智為本。順於性空。故悟性空。福則甚多。
○心識顛倒。違於性空。故悟性空。則心識都盡。
【記】違順等者。謂一法界心。本來無住。本來空寂。佛智空而無住。故言順。妄識住而不空。故言違。
○所言不空。但妄識不空。非真實不空也。苟忘懷而達之。則無所不喻也。
金剛經疏記科會卷第八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5 冊 No. 491 金剛經疏記科會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5-1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十一斷住修降伏是我疑(疏)二。初標章敘疑。二依經斷疑。初標章敘疑四。初標章。二指疑起處。三結成疑。四敘別義。
初標章。
【疏】十一。斷住修降伏是我疑。
【記】第十一疏。初標章。
△二指疑起處。
【疏】佛教我住修降伏。兼不住前十種疑執過患。
【記】佛教下。指疑起處。
○住修下。即正答三問。及次前十段也。
△三結成疑。
【疏】若無我者。誰人受教。誰人住修。誰人如此離過。云云。
【記】若無下。結成疑。
○既教我住修離過。豈是無我無人。若言無我誰住修離過耶。
△四敘別義二。初正敘。二引證。
初正敘。
【疏】亦云。除微細執故。
【記】亦云下。敘別義。
○除細執者。即是第二疑中未除之者。故今舉之。令其除斷。
【記】問。執與疑何別耶。答。執則堅著。疑乃不決。
○若據論意。正是除執。不言斷疑。
○今疏云斷疑者。若言除執。文勢孤起。血脉不貫。故依諸疏。以立此疑。
△二引證。
【疏】偈云。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
【記】偈云下。引證除執。
○道之與心。葢是一法。但以心本無我而執我。道本不住而成住。故立障心違道也。
【記】然此疑執之文。若詳經義別分。則從爾時須菩提至即非菩薩。是斷疑。後之一段。是除執也。故論中釋[A1]已。偏指後文。
△二依經斷疑(經)二。初問。二答。
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