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疏記科會卷第四
時長老須菩提。
【疏】初善現申請。二。初整儀讚佛。
【記】二依章正釋。四。初善現申請。二。一整儀讚佛。疏二。初釋請人。從初至恭敬。即是整儀。餘皆讚佛也。
○經時者。即如來食[A1]已敷座而坐時也。
【疏】長老者。德長年老。唐譯云具壽。壽即是命。魏譯云慧命。以慧為命。
【記】德長年老者。謂德高曰長。年多曰老也。
○唐譯下。證年老。
○魏譯下。證德長。智慧超倫。即是德長義也。
○然以慧為命者。約喻顯法也。謂人身以命為本。佛法以慧為本。命盡則六根俱廢。慧喪則萬行不成。(云云)。
○此約別義釋長老也。若通意者。但有德業。便名長老。如云先生。未必年老矣。
【疏】須菩提。有三義譯。謂善吉。善現。空生。生時室空。解空之善瑞現。矣相師占。云唯善唯吉。
【記】須菩提者。亦云蘇補底。但梵音楚夏耳。
○善吉下。從末倒標。生時下。據本順釋。
○西域記云。是東方青龍陀佛。影響釋迦之會。示跡聲聞。發揚空理。十方諸佛。法皆爾也。
△二釋請儀二。初正釋經文。二別解菩薩。初正釋經文二。初釋整儀。二釋讚佛。
初釋整儀。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疏】從座起下。皆整理威儀修敬之相。
【記】從座下。二釋請儀。二。初正釋經文。
○皆整儀者。疏雖通明。經須別釋。
○從座起者。師資之道。尊卑頗殊。欲有諮詢。不可坐問。此同曾子避席對夫子也。孝經中。夫子問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穆。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雖彼答此問。而致敬是同也。
○偏袒右肩。是彼方儀則。此土非儀也。欲問如來。故須偏袒。
○右膝下。右則為順。膝能迴屈。表順理心也。著地。即示卑之相也。膝表智。地表理。
○合掌。即表冥心。掌合不執外物。心冥覺不異緣。欲問實相法門。故須用心如此。
○恭敬者。總結也。起座袒肩跪膝合掌。莫非恭敬故爾。
○亦可配於三業。謂座起袒肩合掌等。身業也。恭敬即意業也。白佛言下。即口業也。
△二釋讚佛。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疏】希有者。世所無故。
【記】希有下。疏且總明。具有四種。
○一。時希有。曠劫難逢。然今賢劫之中。正當住劫。就住劫中。有二十增減。今即第九減劫中。人壽二萬歲時。迦葉如來出世。百年劫一年。至人壽百歲時。釋迦如來出世。減後此劫[A2]已盡。至第十劫。展轉却增。至八萬四千歲。又百年減一年。至人壽八萬歲時。彌勒佛出世。望過去未來二佛。相去一千一百萬餘年。中間更無。故云希有也。故法華云。諸佛與出世。懸遠值遇難。
○二。處希有。三千界中。唯有一佛。百億四天下。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六欲。百億梵世。其中唯有一佛。此方而現也。
○三。德希有。福慧超絕。勝無上故。故法華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然佛功德。不可稱說盡其邊際。故華嚴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四。事希有。用大慈悲。極巧方便。現多種身相。演無量法門。隨眾生根。皆利益故。
○今所歎者。意則雖通。義當歎事。以下標云善護念等。
【疏】如來者。從如而來。
【記】如來者。真化不同。
○真佛名如來者。迷時。背覺合塵。名如去悟了。背塵合覺。名如來。如即真如。來去即隨緣也。
○化佛名如來者。從真如起。來成正覺。而化眾生。
○今當後者。故云從如而來。
【疏】論云。善護念者。依根熟菩薩說。謂與智慧力。令成就佛法。與教化力。令攝受眾生。
【記】根熟者。三賢[A3]已上菩薩。信根成熟。永無退轉也。
○智慧力。即無分別智。
○成就佛法。即隨其分位。令證真如。乃於一法。令達百千萬法明門等。斯則自利行也。
○教化力。即後得智。
○攝受眾生。即隨其分位。令於百千萬億等世界中教化眾生。斯則利他行也。
【疏】善付囑者。依根未熟菩薩說。懼其退失。付授智者。付者將小付大。囑者囑大化小。
【記】根未熟者。十信菩薩也。
○以此位人。六度亂修。心如輕毛。故云懼其退失。
○以信根未成。遇緣恐退。故須付囑智者。令其教化。使不退也。
○將小下。將小菩薩付大菩薩。囑大菩薩化小菩薩也。此如父母遺囑子孫。(云云)。
△二別解菩薩。
【疏】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三釋。一約境。所求所度。二約心。有覺悟之智。餘情慮之識。三約能所。所求能求。三皆如次配覺及有情。
【記】菩提下。二別解菩薩。
○菩薩梵音。言猶不足。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以時人不貴唐言。故存梵語。秦地好略。又削提埵二字。但云菩薩。
○約境所求是覺。所度是有情。然約人有四句。謂二乘有求無度。諸佛有度無求。菩薩亦求亦度。凡夫無求無度。
○約心者亦四句。諸佛有覺無情。凡夫有情無覺。菩薩有情有覺。二乘入無餘依界無情無覺。
○約能所者。所求是覺。能求是有情。
○三皆下。皆上句是覺。下句是有情。
○然此三義之中。初約悲智。次約真妄。三約人法。菩薩之義。不踰此三。未必寶冠天衣方是菩薩。
△二正發問端二。初釋當機。二釋正問。
初釋當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二正發問端。曲分二。初釋當機。
【記】二中。疏曲分下。二。初釋當機。以發心者方是當機。
【疏】華嚴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魔所攝持。
【記】華嚴下。引證。
○此有兩意。
○初云。有人先曾發心。後時忘失。尚非其器。況全不發心者。何以故。魔所攝持故。
○後意即云。眾生發心後時忘失者。葢為不解住修降伏耳。故今所問。免使遺忘。
○前揀其機。後防其退。有茲兩意。故用彼經。
○所以善財童子。每遇善友。皆啟云。我[A4]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意明發心方是修行之器。
【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云無上正徧正覺。
【記】阿耨下。先翻名。
【疏】謂正智徧智。覺知真俗。不偏不邪。
【記】謂正智下。釋義。
○上正字。且對徧字以分二智。下正字。即明二智所覺不偏不邪。即以正智覺真。徧知覺俗。皆不偏邪。故云正覺。以二乘偏覺。凡夫邪覺。今揀此二。故不偏邪。謂如理而知。如事而知故也。
○然此二智。亦名如理如量。根本後得。真俗。權實。等。
【記】又準智度論說。從因至果。有五種菩提。
○一發心菩提。即十信是。二伏心菩提。即三賢是。三明心菩提。即初地至七地是。四出到菩提。八九十地是。五無上菩提。即如來地是。
○今約能發心。即當第一。約所發。即第五能所合論。貫通初後也。
△二釋正問三。初釋魏本。二會當經。三引論證。
初釋魏本。
【疏】二釋正問。
【疏】魏譯云。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
【記】疏二釋正問。三。初釋魏本。
○先引文。
【疏】意云。若人發菩提心[A5]已。住何境界。修何行業。妄心若起。云何降伏。
【記】意云下。釋意。
○住何境界者。未發心時。住六塵境。既發心[A6]已。誠宜改轍。故云住何境界。
○修何下未發心時。十惡為務。既發心[A7]已。不可依前。故云修何行業。
○妄心下。未發心時。妄心起即逐妄。既發心[A8]已。不可隨之。是故問云云何降伏。
【疏】故佛令安住四心。修六度行。於中降心。不令著相。
【記】故佛下。懸示答意。
○意云。昔住六塵之境。今住四心。昔行十惡。今行六度。昔時著相。今令不著。如是用心。真實修行。發菩提心。豈忘失耶。
△二會當經。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疏】秦譯略修行者。
【記】秦譯下。會當經。
○初難起。
【疏】意云。住道降心即是修行。
【記】意云下。釋。
○初二句。標。
○意云。雖無修行之文。含有修行之義。
○如起信中。說六八二識。不言第七。雖即不說。義具足。(云云)。
【疏】謂四心六度。皆名住修降伏。
【記】謂四下。指經釋成。
○意云。四心中亦有住修降義。六度中亦有住修降義。何以故。住謂發心必須修進。降謂制伏。依住修所明。由是於此不相捨離。秦什所略。意在於茲。文雖不明。義[A9]已具矣。
△三引論證。
【疏】故無著云。住謂欲願。修行謂相應等持。降伏謂彼心若散。制令還住。
【記】故無著下。三引論證。
○住謂欲願者。欲願意起即是發心也。
○修行等者。平等持心。名為等持。等持即相應。相應即是修行義也。
○降伏等者。彼心即上相應心也。制令還住。即却使相應也。
○此即依住修說降伏義。經論相契。聖旨頗同。故如上說。理實然矣。
【疏】又十八住中。一一皆以住修降伏釋之。
【記】又十八等者。此是無著論明豎答三問之意也。
○若準天親解經。則明橫答三問。從須菩提但應如所教住[A10]已下。即為別斷疑情。
○今明無著。故有此說。意云。不唯四心六度之中有住修降伏之義。其如十八住內。皆有此三。如初住中。度四生入涅槃。是住義。無生可度。是修義。無我等相。是降伏義。初住既爾。餘則皆然。
【疏】故知義雖有三。而行是一。
【記】故知下。結。
○義三行一者。三義具足。方成一行。謂空發心降伏。不修行。亦非行。但發心修行。不降伏。亦非行。空降伏修行。不發心。亦非行。如鼎三足。如天三光。闕一不可。譯經之妙。厥在茲焉。
△二如來讚許三。初印讚所讚。二勑聽許說。三標勸將陳。
初印讚所讚。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疏】二如來讚許。曲分三。一印讚所讚。
【記】印讚所讚者。印讚須菩提之所讚也。即經云善哉善哉。是讚也。如汝所說。是印也。如來善護念等。是所讚也。
【疏】重言善哉。讚美之極。護付能令佛種不斷。是事必然。故印讚言。如汝所說。
【記】重言等者。善吉所讚。雅契佛心。若不重言。安表善極。如顏回死。夫子歎之云。天喪予。天喪予。注云再言者。痛傷之甚也。吉凶雖別。殷勤頗同。
○護付等者。空生發言。言當其事。是故調御。印讚(云云)。
△二勑聽許說。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疏】二勑聽許說。
【記】勑聽許說者。經云汝今諦聽。勑聽也。當為汝說。許說也。
○諦。謂審實之義。意令審諦真實。用心聽也。
【疏】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
【記】無以生滅等者。此乃反用淨名經文。彼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此意云。既不得以生滅心說。豈得以生滅心聽。說是不生不滅實相之法。云何以生滅心行之聽之。無以妙饌。置於穢器。
【疏】智論偈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記】智論下。釋相。
○端視。謂不左顧右盻也。目若別顧。心則異緣。本欲制心。且令端視。此是用心之方便也。
○渴飲者。喻也。如渴飲水。但恐水竭。無暇別觀。聽法之者。亦復如是。思冀妙門。無心睥睨。
○一心入語義者。意中現義。方發於言。言中有義。義中有意。令聽者以耳識聽其言。以意識採其義。尋義而取意。得意而捨義。苟能得意在懷。何慮失於言義。心心若此。如瓶注瓶。一覽無遺。可為至妙。故云一心入於語義中也。
○踊躍。即歡賀之貌。即欲聞法之時也。
○悲喜。即聞了之時。悲謂傷昔日不遇。如下經云。涕淚悲泣。喜謂慶今日之得聞。如鶖子踊躍歡喜。傷昔慶今。故云悲喜。
○如是下。結揀其機也。意云。若不如是用心。則不可為說。
○又真諦記說。諦聽離三過失。得三功德。謂離散亂輕慢顛倒。如次生聞思修三慧也。
△三標勸將陳。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疏】三標觀將陳。我當為汝。如是如是委細而說。
【記】標觀將陳者。標謂標指。勸謂勸勉。將猶欲也。陳。記也。
○即經云善男子等。標也。應如是等者。勸也標勸之意。意在欲說。故云將陳。即懸指向下正答之文是。故疏云我當為汝等也。
△三善現佇聞。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疏】唯者。順從之辭。禮對曰唯。野對曰阿。
【記】三中唯者下。如今人稱喏。皆順從之辭也。
○老子云。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注文如疏。
○今則禮對也。
【疏】十地經云。如渴思冷水。如饑思美食。如病思良藥。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
【記】十地等者。釋願聞之相。即華嚴十地品中。諸菩薩眾。請金剛藏說十地法門之偈。今借用之。
○然前四句。於中約喻。配其三慧。
○初句聞慧。聞法不思。如飲水不味。
○次句思慧。若要尋求食味。應須啖嚼。
○第三修慧。修行惑遣。如服藥病除。
○後句即三慧之果。蜂採百華以成蜜。人集萬行以證真。蜂成蜜[A11]已。依蜜而活。人證真[A12]已。依真而住。
○我等下。合喻。
○最後一句。通喻所聞。
△四如來正說二。初正答所問。二躡跡斷疑。初正答所問二。初舉總標別以牒問。二約別顯總以答問。初舉總標別以牒問(疏)四。初正釋經文。二斥他謬判。三詳定經旨。四牒難釋通。
初正釋經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疏】四如來正說。二。一正答所問。二。初舉總標別以牒問。此以降伏為總。住修為別也。謂住修之中。皆有降伏。經意在此。故唯標降伏。
【記】四如來正說二。初正答所問。二。初舉總標別以牒問。
【記】經諸菩薩摩訶薩者。問。前舉當機。云善男子善女人。洎今答處。何言菩薩摩訶薩耶。答。大心未發。即是凡夫。既[A13]已發心。即名菩薩。善現標舉。約未發心時。故云善男子善女人。世尊酬答。約[A14]已發心後。乃言諸菩薩摩訶薩。
【記】疏此以下。四。初正釋經文。以空生問有三種。佛今牒舉。但言降伏。故此釋也。
○前二句。標。
○謂住下。釋。謂度生無我。是住中降伏也。施不住相。是修中降伏也。由斯義故。降伏為總也。
○經意在此者。在舉降伏而標住修。欲顯文簡義豐。彰平玄妙。始雖住修。究竟降伏。得意茲深。故但云一也。
△二斥他謬判。
【疏】有科此所標。云舉後攝初者。乃令經文極不穩暢。理例顛倒。自古言教。秪有以初攝後。未聞以後攝初。
【記】有科下。二斥他謬判。即大雲疏也。
○青龍即云舉終括始。其義亦同。
○乃令下。正斥失。文不穩暢者。本宜初包後義。如色例於聲等。何忽舉彼攝初。致使文非穩暢。不穩暢則葢由於科。非經文本意也。
△三詳定經旨。
【疏】況詳經文。無別答降伏之處。則知降伏在住修中。皆令離相。是答降伏問也。
【記】況詳下。三詳定經旨。
○降伏在住修中者。住中降伏。即實無度者。修中降伏。即無住布施。無度無住。便是離相。離相既通住修。故知降伏是總。
△四牒難釋通。
【疏】不別答者。此經宗於離相。離相正是降心。本意欲明降心。須約住修而顯。住修降心。本不相離。故無著十八住。皆有住修降心。
【記】不別下。四牒難釋通。
○初句牒難。難云。空生既問有次第。住修降伏宛分。何故經中不與別答。而寄住修中明耶。
○此經下。正通。離相是降心者。如前所引無度無住等。須約住修顯者。若有發心修行。斯可說得降心。若無住修。說何降制。斯則只於住修以降分別妄念。故云本不相離。
○無著下。引證可知。
△二約別顯總以答問二。初答安住降心問。二答修行降心問。初答安住降心問四。初廣大心。二第一心。三常心。四不倒心。初廣大心(疏)二。初釋標。二釋列。
初釋標。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疏】二約別顯總以答問。二。一答安住降心問。四。初廣大心。文二。初句標。三界普度故。
【記】疏答問中科安住等者。此即安住四心。彌勒偈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類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滿。依此科判。故列四心也。
【記】疏初句下。二。初釋標。
○三界普度者。釋廣大義。一切眾生。不越三界。三界普度。方名廣大。若一眾生不與度者。非廣大也。故經標云所有一切眾生。即統該也。
○梵語僕呼繕那。此云眾生。智度論云。五蘊和合中生。故云眾生。瑜伽論云。思業為因。卵胎濕化為緣。五蘊初起。名之為生。
○類即流類。即胎卵等四也。
△二釋列三。初受生差別。二依止差別。三境界差別。初受生差別二。初釋文。二通難。
初釋文。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疏】若卵下。二列。三。一受生差別。天獄化生。鬼通胎化。人畜各四。諸餘微細水陸地空。不可具分品類。
【記】若卵下。二釋列。三。初中二。初釋文。
○稟命之始。名曰受生。即初起之時也。卵等四異。故云差別。謂卵㲉中生。胎藏中生。依濕而生。化忽然生。故不同也。
○然三界眾生。不出五道。以四攝五。亦得具足。故疏次云天獄等化生。斯則從狹之寬明也。
○天獄化生者。天上地獄。唯是化生。最狹也。
○鬼通胎化者。鬼寬也。謂地行羅剎。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有鬼母白目連曰。我晝夜分。各生五百子。隨生自食。雖盡不飽。故知有胎生鬼也。餘皆化生也。
○人畜各四者。人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常人。濕即柰女。從菴羅樹濕氣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故俱舍云。二禪福將盡。下生贍部洲。畜具四者。正法念經云。化生金翅鳥。能食四生龍。乃至濕生也。然禽獸雖殊。皆畜生道攝。餘獸皆胎。餘鳥皆卵也。
○諸餘微細等者。如華嚴云。盡法界虗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乃至云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以今經中無別說處。不可構虗而言。故疏結云不可具分品類也。
△二通難。
【疏】卵劣在初者。二釋。一約境。具緣多者為首。二約心。從本至末為次。
【記】卵劣下。二通難。
○應難云。卵生最劣。云何在初。化生最勝。云何居末。
○二釋下。通。
○約境等者。謂卵生必具胎濕化。以未生處胎。胎中必濕。無而忽有為化。胎生必兼濕化。濕必兼化。化不必兼餘。但從於無而忽有故。此則前前必具後後。後後不具前前。故為此次也。
○約心從本等者。謂眾生本因起業。業識即根本無明。與本性和合。能所未分。混沌如卵。卵即卵㲉。故藥師經云。破無明㲉。竭煩惱河。無明發業。蘊在藏識為胎。受生為濕。生時從無而忽有為化。由是義故。故為此次也。
△二依止差別。
若有色。若無色。
【疏】二依止差別。有色四禪。無色四空。
【記】依止差別者。依止即是眾生身。身見依止。依止義異。故云差別。故疏次云有色無色等。有色即以色為身。無色即以四蘊為身。又色界有四禪(云云)。無色有四空(云云)。如是品類不同。故云依止差別。
○問。如有經云。佛涅槃時。無色界天。淚下如雨既有淚下。云何無色。答所言無色者。無業果色。不無定果色。故不違也。
△三境界差別。
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疏】三境界差別。功德施云。有想則空識二處。無想則無所有處。非等則有頂。
【記】境界差別者。雖言境界。意明空等四處。空識二處者。無色界第一第二天也。無所有處者。第三天也。非有想非無想者。第四天也。無麤想有細想故。是三有之頂。故云有頂。
○問。下二界皆有色。何故唯言四禪以為色界。又色界亦有一天名為無想。云何唯指無所有處為無想耶。答。三界統論。不出五事。謂欲。色。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然非有無想。即局於有頂一天。色界一天雖名無想。[A15]已從多分通名色界。故但指無所有處為無想。其餘三事。從空識二處[A16]已下乃至欲界相望。有無寬狹不同。謂欲界具三。色界無欲。無色界唯想。無色無欲。故立有想之名。色界雖有想。恐濫上名。故立有色之目。欲界雖兼色想。上[A17]已占於二名。揀異彼故。但名欲界。下下必具於上上。上上不兼於下下。故立名之本。其在茲焉。如有三人。一人解經律論。一人解經律。一人唯解律。揀別立號。云云可知。
○又欲界。三欲五妙欲境勝故。色界。細妙色勝故。無色。想心勝故。由是欲唯欲界。色通二界。想徧三界。無想通上三界。非有想非無想局上一界。斯則不同功德施所釋也。
△二第一心(疏)二。初釋文。二通難。
初釋文。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記】二中。經我者。即發菩提心菩薩所稱。今佛說彼也。
○涅槃者。秦譯滅度。今經上梵下唐。故云而滅度之。若具足梵音。應云摩訶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圓寂。今經論中。多言涅槃也。
○然準唯識論說。有四種涅槃。一自性清淨涅槃。凡聖同有。二有餘依。即由煩惱障。有苦依身故。三無餘依。身出生死。苦無依故。然小乘以灰身滅智為無餘。無餘有三。一煩惱餘。二業餘。三果報餘。大乘則以究竟寶所為無餘。故智論說。四住地煩惱盡。名有餘依。五住地煩惱盡。名無餘依。四無住處。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槃故。
【疏】二第一心。即無住處涅槃。不共二乘。故云第一。
【記】疏即無下。即大乘之無餘。四種之中無住處涅槃也。謂不住菩薩變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斷涅槃。即真無住處。名為無餘。若小乘無餘。如有情滅減不別。今不同彼。故云不共二乘。不共者。即非彼四之第三。則言同而意異也。如法華經云。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爾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此則二障都盡。二死永離也。
○第一者。結歸偈旨仍釋科名。意謂若非無住處之無餘。焉得彌勒指為第一心耶。
△二通難二。初通五性難。二通八難難。初通五性難二。初難。二通。
初難。
【疏】無著云。何故願此。不可得義。
【記】無著下。初二句難。意云。一切眾生。五性差別。云何皆入無餘涅槃。三分半眾生不得成佛。故云不可得義。
△二通。
【疏】生所攝故。
【記】生所攝者。答也。此是無著立量。成立皆可度也。應立量云。三分半眾生是有法。定皆成佛故為宗。因云生所攝故。同喻一分半眾生。意云涅槃經說。凡是有心。定當作佛。圓覺經云。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此則是可得義。安云不得。
△二通八難難二。初難。二通。
初難。
【疏】又云。卵濕無想有頂。則不能云何普入。
【記】又云。卵濕等者。舉難處難也。卵濕則畜生難。無想有頂即長壽天難。雖舉二處。意兼八難。八難。謂三塗。北洲。長壽天。佛前佛後。世智辯聰。無根等。難意云。難處即不可度。云何皆人。
△二通。
【疏】有三因緣。一。難處生者待時故。二。非難處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A18]已成熟者解脫之故。
【記】有三因緣等者。答也。難處待時者。此亦令成其種也。意云。難處眾生。不可常定。至非難處而度脫之。若得成種。遲速之間。必須成熟。發廣大心。故合無遺。非難處者。雖即未度。且令成熟。[A19]已熟可知。此稍同前護付之義也。
△三常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疏】三常心。一性空故。二同體故。論云。自身滅度。無異眾生。三本寂故。四無念故。五法界故。
【記】三中疏。一性空者。眾生緣生。緣生無性。故即空也。
○同體者。同一真如性故。故起信論云。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反與[A20]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論云下。引證。此語猶反。應云。眾生滅度。無異自身。寧於自身。起於他想。
○本寂者。相本自盡。不待滅故。淨名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不復更滅。
○問。此與性空何別。答。前但即空。此則本來成佛。成佛即入涅槃。故云本寂。前淺後深可知。
○無念者。有念即有眾生。如無翳則空華不現。
○法界者。一真法界。平等無差。云何於中。見自他相。故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
○此上五義。大雲之文。然於中。一三約所。二約能所。四唯約能。五該本末也。
○大抵意云。若見眾生有可度者。即生疲勞。不能常度。反此即常也。又度與不度。其心不二。名之為常也。故金剛三昧經云。若化眾生。不生於化不生無化。其化大焉。
△四不倒心。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記】四中。經何以故者。徵意云。設所見有眾生可度。此何遇耶。
○次通云。若菩薩有我等相。即非菩薩。此是反明。意云。是真菩薩。必無我為能度。豈更見有眾生得滅度耶。
【疏】四不倒心。論云。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相故。
【記】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依止即身見異名。亦名相續。梵云薩迦耶。此云身見。等於我人壽者也。此名身見者。以依於身。起此見故。故云依止身見眾生等相。又身見為本。諸餘見等依此而生故。今皆遠離。故云等相也。
【疏】無著云。[A21]已斷我見。得自行平等相故。信解自他平等。
【記】[A22]已斷等者。內無我。即無自相。無自相即平等。平等即空義也。
○信解等者。以[A23]己方人也。由內無自相。故得外無他相。中有故字。是所以也。既無自他之相。即自他平等。志公云。以我身空諸法空。千品萬類悉皆同。
【疏】顯示降伏心中攝散時。眾生想亦不轉。如彼爾𦦨。
【記】顯示。降伏等者。準無著論。廣大第一當住。常心當修。不倒當降。安住一段之中。便具三義。今此段文。正當降義。故云顯示降伏等也。
○不轉者。轉即生起義。意云。我見等不生起也。我不生起。正是降心義也。
○爾炎者。梵語。此云智母。即根本智。能生後得。故名智母。以根本智。雖內證真理。而無能證之心。今後得智。雖外度生。而無能度之念。故云如爾炎也。
○如是用意。名不顛倒心。反之即顛倒耳。
△二答修行降心問五。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結。四顯益。五結勸。初總標(疏)二。初釋文。二通意。
初釋文。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疏】二答修行降心問。五。初總標於法者。統標諸法。應無下。正明修行。
【記】二答修行五。一總標。
○疏於法統標者。謂色聲等六。通名法故。故魏經云。不住於事。
△二通意二。初問。二答。
初問。
【疏】問菩薩萬行。何唯說一。
【記】菩薩萬行者。謂自利利他。事行理行如是等行。無量無邊。今言萬者。且舉大數。
△二答二。初正釋。二證釋。
初正釋。
【疏】答。萬行不出六度。六度總名布施。
【記】總名布施者。謂第一。即資生施。第二第三。即無畏施。四五六度。皆名法施。
△二證釋二。初引偈證攝。二釋攝所以。
初引偈證攝。
【疏】故偈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記】偈云下。引偈釋。於中。初二句標。第三句配。第四句結也。
○一二三者。謂一攝一。二攝二。三攝三也。是則三施為能攝。六度為所攝。
△二釋攝所以。
【疏】無著云。若無精進。疲倦故。不能說法。若無禪定。即貪信敬利養。染心說法。若無智慧。便顛倒說法。
【記】無著下。攝所以也。前二義顯。法施義隱。故疏明矣。
○然要略明。資生者。資即外財也。無畏者。由持戒忍辱故。無心害物。設有冤家。亦不讐報也。
○若無精進等者。起信云。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等。
○若無禪定等者。下文云。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動即無染義也。擬心即差。尚名為染。況貪信敬名利等。豈得非愆。
○若無智慧等者。說火濕水熱地動風堅。名為顛倒。若說事如事。說理如理。則非顛倒。
○由是。開一施為三施。開三施為六度。開六度為萬行。萬行不出六度。六度不出三施。三施不出一種檀那。是故此中。唯言布施。
△二別釋(疏)三。初標。二列。三釋。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疏】二別釋。
【記】二別釋。
△初標。
【疏】本論但指三事。
【記】疏指三事者。六境雖差。統唯三事。
△二列。
【疏】謂自身。報恩。果報。
【記】謂自下。列。
△三釋二。初標。二釋。
初標。
【疏】偈云。自身及報恩。果報斯不著。
【記】偈云下。釋。初二句。標。
○斯不著者。斯。此也。不令著此三事也。
△二釋。
【疏】護存[A24]己不施。防求於異事。
【記】次二句。釋。
○存[A25]己不施者。釋上自身也。為著自身。不行施故。
○求異事者。釋上報恩果報也。此非菩薩所行正行。故云異事。
○報恩。酬過去之恩。果報。望未來之報。自身不施。義當現在。護亦防也。意令於此三世事中防護。悉皆不著。即是不住色等亦施也。
△三總結(疏)二。初正解經文。二指斥謬判。初正解經文二。初指前論文。二顯今經意。
初指前論文。
【疏】三總結。前但指三事。
【記】三中。疏前但下。意云前之三事。收過未盡。不妨有不著自身。不著果報。不為報恩。而行施者。亦非無住。
△二顯今經意二。初正解。二引證。
初正解。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疏】今則心境空有。微細盡袪。
【記】今則下。顯今經意。
○心即能緣。境即所緣。有即雙該心境。及心境所餘。收不盡者。皆有字攝。空者。即離心境等相也。
○問。住境理有所乖。離心此復何失。答。空有二法。相待立名。有之與空。二俱是相。隨墮一相。非是常心。是故此令一切皆遣。
○微細盡袪者。不論心境空有。起心動念。則乖法體是故一切盡令袪遣。直須施時。其心平等。不起分別。方成無住也。
○問。若然者。生心動念。則非無住。且眾生心行。任運非常。若待相應。畢竟無分。若一向不施。又不成佛因。若行布施。即墮住相。進退不可。其事云何。答。欲求菩提。必須行施。初行施時。難頓相應。要須用心。方便隨順。任運起念。作意遠之。用心多時。自然任運得與理合。從微至著。漸次相應爾。如起信說真如。離言說名字。心緣不及。遂致問云。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故答云。若知一切法。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云云)。
△二引證。
【疏】故偈云。遠離取相心。論云。不見施物受者施者。無著云。不住相想。
【記】偈云下。引證上義故知心境空有等。莫非相也。
○論云下。約離二執三輪。釋上離相。施物是法。施者受者是人。今皆不見。則離二執。名為二空。二空皆離。即三輪體空。輪者。喻也。如車輪。內虗方能運轉。故老子云。當其無。有車之用。三事體空。能招佛果。三體體實。即墮世間。斯則以無相輪。摧三有相。超世出[A26]世間也。
○無著下。但證成上義。相即境也。想即心也。
△二指斥謬判。
【疏】有人將此結文為答降伏問。非也。前標次釋次結。皆云無住。都是修行中降伏之義。何忽偏判配結之文。為答別問。
【記】有人下。指斥謬判。如文。
△四顯益(疏)二。初科釋文意。二別辯喻旨【記】四顯益經。此亦別斷一疑。應云無住則無福德疑也。大雲二十七疑。從此便為第一。云無住有福疑。今則不取為大段疑數。何者緣是答問之中曲分疑也。故論云。得降伏心故。是以次說布施利益不住相者施成就故。次後方始文勢云。自此[A27]已下一切修多羅。示現斷生疑心也。疏二。一科釋文意。
△初科釋文意二。初釋徵。二釋釋。
初釋徵。
何以故。
【疏】四顯益。初句微者。論云。若離施等相想。云何成就施福。
【記】若離等者。釋微意也。以魏云不住相想。遂疑云若存施想。即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施果。既無施想。則無施因。因尚不成。果何得立。如放債須起。若忘誰還。此疑同無記心中行施也。
△二釋釋三。初法說。二喻說。三法合。
初法說。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疏】若菩薩下。釋。於中三。初法說。為疑無福。不可思以斷之。
【記】法中亦爾。不可思量者。以是無相施福。故不可思量。
△二喻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疏】東方下。喻說。可知。
【記】喻中。東方是眾方之首。是故先明。南西北方。如次例說。
○法喻皆同不可思量。意云。非謂無空。此空相對。義在合中。
△三法合。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疏】菩薩無住相下。法合。
△二別辨喻旨。
【疏】虗空者。無著云。猶如虗空。有三因緣。一遍一切處。謂住不住相中福生故。二寬廣高大殊勝故。三無盡究竟不窮故。
【記】虗空下。二別辨喻旨。
○徧一切處者。謂色非色中。皆有空故。
○謂住下。法合也。住不住中。皆有福故。謂近感十王住中福。遠招菩提不住福。又近得色身住中福。遠得法身不住福。空雖無相。非謂無空。福雖不住。非謂無福。
○二者。寬廣即橫徧十方。高即竪窮三際。大即通該橫竪。如上之義。法喻皆大。殊勝者。喻則三災不壞。法則四相不遷。
○三者。無盡究竟不窮。葢一義耳。然世界有盡。虗空無窮。有漏有窮。無漏無盡。三種常義。厥在茲焉。
○大抵意云。無住之福。遍滿一切。無住之福。高大殊勝。無住之福。究竟不窮。猶如虗空。思量不及。以稱法界。故得如斯。義利昭然。復何所惑。
△五結勸。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疏】五結勸。
【記】五中。經但應如所教住者。問。前令不住。此又令住。住與不住。何是何非。答。前令不住用心。此令住於不住。不住而住。即住真空。如鳥不住空。却能住空。若住於空。即不住空也。故魏經云。但應如是行於布施。
【記】準此答三問[A28]已。便合經終。入流通分。緣空生於如來答處。生起疑情。所以為斷。斷[A29]已又起。展轉滋多。執盡疑除。終二十七段。由是更有次下經文也。
金剛經疏記科會卷第四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5 冊 No. 491 金剛經疏記科會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5-1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二。初牒章分文。二依章正釋。
初牒章分文。
【疏】第二。依天親問答斷疑以科釋。總分四段。
【記】第二下。二。初牒章分文。
△二依章正釋四。初善現申請。二如來讚許。三善現佇聞。四如來正說。初善現申請二。初整儀讚佛。二正發問端。初整儀讚佛二。初釋請人。二釋請儀。
初釋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