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卷第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至)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此從耳根入圓通也。若論三科。應次眼根。由前諸聖所證圓通。皆非當機初心方便。亦非淺深同修教體。今者菩薩因圓通義。廣況是初心易修之法。且欲細析如幻修證之定體。徧彰難思悲仰之定用。故待諸聖述畢。而廣陳之。梵語阿那婆婁吉底輸。此云觀世音。以其大士最初發心。聞正覺世佛教音聲。入心成觀故。觀即能觀之智。世音乃所觀之境。即今所謂初於聞中。乃至寂滅現前之義也。所師之佛。亦名觀世音者。正顯古今不二。因果相符。前聖後聖。其道一也。發菩提心者。謂既開發正知正覺。必須上求佛果。下化眾生。若不發此成菩提心。則所修諸行。盡為魔攝。故欲修習成佛大定。先須發此菩提大心也。正如當機深信藏性。說偈讚謝。發弘誓願也。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者。以此方教體屬音聞也。聞謂聞慧。自耳返聞。不隨聲塵生滅分別。一味逆流。返聞自性。所謂聞無聞不聞之真聞也。思即思慧。以外不思隨塵。內不思循根。中不思分別。一念不生。全體皆現。即思無思百不思之正思也。修乃修慧。謂煉磨積生虗習。蕩滌名言種子。翻迷成悟。轉妄為真。乃修無修如幻之性修也。苟能三慧具足。一心清淨。則當下便入楞嚴正定。有何難哉。亦如今佛密示當機。以聞根之性。為能觀智。以動靜二塵為所觀境。從此如幻聞熏。如幻思修。而入如幻三摩地也。
△二明依教修定。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至)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此明菩薩依古佛教修正定也。葢大士最初修習妙定。元不離於能聞耳根所聞聲塵二者之中也。良以吾人莫不有此能聞之性。但能逆彼生死欲流。迴光返照。以聞自性。便為入流。則與大士而無異矣。其如雖具此性。被動靜二塵。黏湛發聽。流逸奔聲。謂之外出隨流。若能旋轉聞聲之聞。返聞自己之性。則名內入返流。所謂返窮流根。至不生滅也。苟能如此。則尋常所聞動靜二塵。不相交涉。以根既不緣。則塵無所偶。不待銷亡。而所緣妄塵自銷亡矣。至此則能入之根既[A1]已入流。是根寂矣。所入之塵既[A2]已銷亡。是塵寂矣。根塵既寂。識心不生。不唯動而有聲之相了然。分別之心不生。即靜而無聲之相了然。分別之心亦不生矣。如是動靜二塵。漸次銷亡。正定工夫。由斯增進。不惟亡所。亦且亡能。即能聞所聞。若根若塵。二俱滅盡。以除事障。分別俱生之我執。由此永斷。斯則聞慧之功極矣。正前所謂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若是住此能所俱盡之境。又成理障。以故雖盡能聞所聞。而不住著。復起觀智。覺照理障。務須透出一切諦理。然雖如此設執實有能覺之智。所覺空理。亦是能所。又墮法愛。必要能覺之智。所覺空理。二皆不立。由是空理覺智。一如無二。極其圓融。故能空覺智。所空理障。二俱寂滅。方除理障。分別俱生之法執。亦斷無餘。斯則思慧之功極矣。所謂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也。然能空覺智。所空理障。二雖圓滅。若為了事。則墮法身邊矣。不能迴途入妙。即此滅字。又成大病。以故前云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者。此也。須知生固當滅。而滅亦當滅。方得藥病雙亡。斯成圓妙。故知世間之法。生即無生。出世之法。滅亦無滅。了知生既幻生。不妨滅以幻滅。由此悟得自性本定。如來藏心。體自真常。性自寂滅。所以一切塵沙微細無明。咸皆盡斷。斯則修慧之功極矣。所謂解脫法[A3]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入無生忍者。此也。然而三空觀體既[A4]已圓證。定力具足。則妙用斯備。故於頓證一切俱空正定之時。忽然之際。超越世間六道眾生。不被界內二種我執事障所縛。超越出世三乘賢聖。不被界外二種法執理障所縛。由其我法俱超。不被一切塵沙無明所縛。故得藏心清淨本然。彌滿十方。圓照法界。統為一大光明藏也。即獲二種殊勝功德。一者上合十方諸佛者。謂此大士因圓果滿。以始覺因心。合本覺果德。即於諸佛所證全體大用。無二無別。皆相合也。二者下合六道眾生者。謂佛與眾生。同一全體大用。而大士所證者。乃是佛生同具之全體大用。故一獲此定。一明此心。即能上下俱合而不遺也。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者矣。由其超越世間法。故能上合諸佛同一慈善根力與樂之心。由其超越出世法。故能下合眾生同一悲苦仰樂企慕之心也。
△三明發用由定(二)一略述自證定力。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至)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此述自證本定第一殊勝。上合諸佛同慈力也。由我供養者。表德有所本也。蒙彼授我者。顯師承有據得法有源也。良以清淨覺心。本無一物。以隨流逐妄。便有根塵。既知根塵不實。聞性真常。於真常中。求其內根外塵。一切諸法。了不可得。悉如幻事。故云如幻。初以本覺聞性。熏於始覺。於聞性中。發起始覺。仍修本覺。正全性起修。乃全修是性也。此則從無見聞中。而幻成能聞所聞。不妨幻聞而幻熏之。既從本無聞思修處。而幻成有處。不妨幻思而幻修之。故云如幻聞熏聞修也。以此定體即本覺真心如來藏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能斷無始無明。能破一切結業。體性不壞。故云金剛。此得佛之體也。同慈力者。乃得佛之用也。由其體用兼具故。令我身有三十二應。入諸實報方便同居諸國土者。皆如幻三昧之力也。葢三十二應。總之不出四聖六凡十法界身。以能感之機不出斯類。非大士之應惟止此耳。若准楞伽。有三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意生身。位當八地。二覺法自性意生身。位當九地至等覺。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此當等覺入妙覺時位。以聖種類身。一時俱現。大士妙應。正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
△二廣陳利他定用(三)一陳三十二應(二)一正明隨應妙用(二)一隨四聖機。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至)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此隨四聖機應身說法也。諸菩薩者。不局何教何位也。進修無漏者。以相似位。進修中道無漏。則分證勝解現圓。乃至若修金剛無漏。則究竟勝解現圓。葢大乘之解。迥異二乘。故云勝解。以各自修習所有法門。自乘理智。將欲現前圓滿成就。故云現圓。下皆倣此。現佛身者。各現當教極果之身。隨其所應而為說法。令得分證究竟二解脫也。凡言有學者。謂修習功極。將證無學時也。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云獨覺。猶如麟角。獨自覺悟。以其樂獨善寂。故云寂靜。求自然慧。故曰妙明。此下皆同事攝也。秉佛之教。觀緣悟道。謂之緣覺。以其知迷勝性。由十二緣。於此斷之。自無明滅。至憂悲苦惱滅。則緣斷性顯。故曰緣斷勝性。以悟因緣性空。則無生妙性。圓現於前也。三果[A5]已前賢位聖位。俱屬有學。見道一十六心。斷四諦下八十八使見惑。獲見生空。故曰得四諦空。初果後。進斷三界八十一品俱生思惑。品品皆證一分擇滅無為。故云修道入滅。不言現菩薩身者。以大[A6]士示居菩薩位故。
△二隨六凡機(二)一應希求心。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至)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應希求心現天人身而說法也。若諸眾生。有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欲使其心清明悟解。絕不肯犯染穢欲塵。欲令其身光明清淨。生於四禪。不受欲界苦麤障者。我則現其色界天主梵王之身。為說上品十善根本禪定。與夫出入禪支修證之法。令其離欲解脫。生梵世也。若諸眾生。愛統諸天。我則現其忉利天主帝釋身相。為說上品五戒十善。令其戒根清淨。生地居頂。住善見宮。統三十二天而為主也。若諸眾生。欲得此身逍遙自在。游行十方而無阻礙。我則現其欲界頂天。具云提婆䟦提。此云他化自在。謂假他所化。己得自在。為說上品十善及未到地定。如是之法。令得成就第六天也。或云。第六天別有魔王宮。亦自在攝。若諸眾生。欲其此身得大自在。飛行速疾。往來虗空隨意游戲。我則為現色究竟頂摩醯首羅大自在天。即論所謂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而能飛行虗空。以至他界者也。為說四禪四無量心。令其成就大自在天也。天大將軍者。四天所統之大將軍也。分駐三十二天。各領鬼神。鎮護四方。如散脂大將。統二十八部。巡遊世間。賞善罰惡。摧魔護生者也。據感通傳。天人費氏云。一王之下。有八將軍。四王共有三十二將。周四天下。往還護助諸修行人。如天將韋䭾。乃南方天王八將之一。為三十二將之首。凡有魔子魔女。輕弄比丘。將軍奔赴。應時剪除。設至王所。王見皆起。為韋將軍。修童真業。受佛遺囑。護正法故。四天王者。東方提頭賴吒。云持國。居黃金埵。領乾闥婆富單那二部。南方毗留勒叉。云增長。居瑠璃埵。領鳩槃茶薜茘多二部。西方毗留博叉。云廣目。居白銀埵。領毗舍闍莫呼落二部。北方毗沙門。云多聞。居水晶埵。領藥叉羅剎二部。故金光明經。有四天王。白佛言。我等四王八部。百千鬼神。以淨天眼。常現擁護此閻浮提。是故我等名護世王。葢此四天。即上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於須彌山。各居一埵。臣於帝釋。分統四洲。所領將佐。每各二部。共有八部神將。救護世界者也。國太子者。即那吒之類。若准大吉義經。護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姿貌端正。有大勢力。皆名曰帝。據此四王。共三百六十四子。各能統攝鬼神。輔政護世。猶如世間太子。入則監國。出則撫軍也。以上皆因五戒十善摧邪顯正之法。而成就耳。此明大士應諸天之求也。王者往也。以普天之下人皆歸往也。然有五種。一金輪王。王四天下。二銀輪王。王三天下。除於北洲。三銅輪王。王二天下。除西北二洲。四鐵輪王。王一天下。唯統南洲。五粟散王。如五天十六國。此土諸侯王。是也。同以五戒十善化他之法。而成就之。大集經云。國王護法。增長三種精氣。一地精氣。謂五糓豐熟。二眾生精氣。謂形貌端嚴。無諸疾疫。三善法精氣。謂修布施持戒信心等。問世有妄志帝王者。而大士亦現身。與說遂心之法耶。答非也。葢其人必懷仁德。愍世亂離。因而發願。欲為有道之君。以理邦國。大士乃為現身。說五戒十善。為生貴之因。以熏隔生之種。豈教莽操溫懿詭謀之術哉。夫長者。乃世之尊長之者。天竺以積財巨億。仁慈惠施。稱為長者。設或為富不仁。則不足以當此也。故韓子曰。厚重自居。謂之長者。昔漢高祖。封侄為戞羮侯。曰為其母不長者耳。王陵母對使者曰。漢王長者。宜善事之。驗此則侯王之位。可以力取。而長者之稱。難以幸邀也。葢王侯者。名雖與之。而貌事之。凡長者則實與之而心服之。故得為族姓之主。而世間推讓也。若准文句。應具十德。一姓貴。謂三皇五帝之裔。左貂右插之家。二位高。謂輔弼丞相。鹽梅阿衡。三大富。謂銅陵金谷。豐饒侈靡。四威猛。謂嚴霜隆重。不肅而成。五智深。謂胷如武庫。權奇超㧞。六年耆。謂蒼蒼楞楞。物儀所伏。七行淨。謂白圭無玷。所行如言。八禮備。謂節度庠序。世所具瞻。九上歎。謂上為一人之所稱歎。十下歸。謂下則四海。咸以德歸。具此十義。故名長者。居士者。乃居正有道之士。名言者。即典雅名世之言。是不求聞達。秉志清貞。以道自居之士也。國域也。大者曰邦。乃封義也。以有功者。封於是耳。邑即是縣。治者。如三台輔相正綱立紀移風易俗興利除害者。是也。剖斷者。如州牧縣長片言折獄訟簡刑清者。是也然三台輔相。州牧縣長。所司雖異。俱號宰官。以宰是主義。官是功能義。三台以功能。輔政於王。故曰宰官。州郡縣令。亦以功能。宰政民下。亦曰宰官。數即算數之藝。術乃呪禁之技。如天文地理占卜吉㐫寫呪書符驅神役鬼之類也。攝衛者。謂調攝身心。保元衛生。如合藥煉丹。以求延年益壽之類也。婆羅門云淨行。西域四姓之一。劫初種族。山野自閑。故名淨行。尸羅云戒。毗尼云律。由依律法。防非止惡。故名為戒。即自十戒。以至進具二百五十戒也。尼即女也。禁戒者。以尼戒有八禁法也。優婆塞云近事男。優婆夷云近事女。皆以五戒自守。堪任親近事奉三寶者也。五戒者。謂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食肉。優婆塞經云。若犯此五。在天違五星。在地違五嶽。在方違五帝。在身違五臟。若於出世。則壞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以五戒是大小尸羅之根本故。內政者。女正位乎內。故曰內政。貴而能勤。富而能儉。故曰立身。以修家國者。閨門為萬化之源。故婦道之行。關家國之治亂。不可不修也。天子之后。曰女主。邦君之妻。曰國夫人。妻因夫榮。為命婦。家音姑。如後漢扶風曹世叔。娶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數召入宮。命皇后貴人。皆師事之。稱曰大家之類也。不壞男根。即有志終身不犯色欲者也。處女亦名處子。乃未嫁之女。愛樂處身者。願常為處女。終身不嫁也。不求者。謂欲常守堅貞。不許他姓而求也。縱有他姓。強施侵暴。亦誓所不從也。此乃大士應人趣之求也。足見如幻三昧。游戲神通。調而應。偶而會。竿木隨身。逢場作戲。同事攝化之妙也。
△二應厭離心。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至)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現雜趣身。以應厭離心也。此下八部少伽樓羅。乃譯文者略之耳。然是七類。雖具神通。福德威權。皆屬輪迴。均有苦惱。故多欲脫類。希得為人。以冀進修也。即諸天雖樂。不免五衰之苦。故有樂出其倫者矣龍有熱沙金翅諸苦。故有欲脫其倫者矣。藥叉云輕捷。以其飛空最速疾故。秦言貴人。即岳凟神祇也。有三種。一在地下。一在空中。一在天上。以地藥叉。但用財施。故不能飛。空天二種。以車馬施。故能飛行。所以佛轉法輪時。地藥叉唱。空藥叉聞。空藥叉唱。乃至四天王聞。如是展轉。以至梵世也。乾闥婆云香陰。以此神不噉酒肉。惟食諸香。以資五陰也。亦名尋香行。以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帝釋宮中。欲作樂時。燒沉水香。此神即尋香氣而往。乃是天帝樂神也。阿修羅云無端正。以女美而男醜也。新譯非天。以其諂詐無天行故。然此神果報最勝。有似諸天。而實非諸天也。緊那羅云疑神。亦云非人。以其似人而頭上有角故。見者皆疑曰。人耶。非人耶。因以立名。亦天帝絲竹歌樂神也。摩呼羅伽云地龍。亦云大蟒。腹行者也。此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以毀戒邪謟。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故墮鬼神。多有嗔虫。入其身內。而唼食之。故高僧傳。有安世高同學。以多嗔恚。墮大蟒身。為䢼亭湖神。因而得度。即其類也。此等所受果報。苦樂相兼。然而形相極其醜陋。故樂脫倫而欣慕人身也。以諸佛皆於人中得道。所以裴公云。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樂人修人者。謂現在人中。而求捨身之後。復得人身也。以其人道。易得聞法。容易修行。非同諸天躭樂餘趣沉苦。故求世世生生不失人身。以便修進也。此下若據長水。謂有形有色蘊。如下休咎精明等。無形無色蘊。如下空散消沉等。有想有四蘊。如下神鬼精靈等。無想無四蘊。即下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此皆非人也。茲釋固當。未若霅川所包者廣。彼云。除人道外。餘之五道。悉號非人。以有形。通攝欲色。以無形。別屬無色。有想空識二天。無想乃無所有及非想天。此則正見大士。上自天宮。下至地獄。所謂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無有一類而不現身說法也。
△二通結功由定力。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至)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此通結前三十二應入諸國土現身說法之功。皆由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之力也。以隨類巧現。故曰妙。不染過患。故曰淨。稱性拔苦。故曰無作妙力。任運與樂。故曰自在成就。
△二陳十四無畏(三)一先標自證定力。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至)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此標自證定力。以明下與眾生同悲仰也。葢大士返聞自性。因而悟得同體慈悲。生佛不二。故能上合而下同也。所以眾生悲仰之心。即在大士心中。而大士悲愍之心。即在眾生心中。凡聖體同。交相感應。故曰令諸眾生。於我大士身心之中。獲十四種無畏功德。蓋無畏雖指眾生言。以遭難者。正在怖畏之中。而蒙救得脫。則無畏矣。功德雖指大士言。以救生脫畏。乃成菩提之因功果德也。此乃一邊之釋。若正釋者。眾生無畏。正大士之無畏。大士功德。即眾生之功德。以見大士之同體慈悲也。
△二正明施無畏用(四)一八難無畏。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至)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此令眾生自大士心獲八難無畏也。一者由我不隨聲塵所起知見。唯是旋倒聞機。返聞自性。不同世人自耳根塵識觀其音聲。而我唯以觀照之智。以觀察之。故得自在。且能令彼十方世界。苦楚其身。惱亂其心。一切眾生但能一稱我名。我則觀其稱念音聲。即便令其於我心中。得大自在。解脫苦惱。則苦惱之難。無怖畏矣。二者由我一根返源。六根解脫。故得見聞齅嘗覺知。俱皆旋復。圓脫諸塵。則四大五欲六塵之火。從此皆亡。更有何火為能燒耶。故能令諸稱名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火不能燒。則火難無畏矣。三者由我六根互用。以觀為聽。不逐聲塵流轉。故得聞性旋復。則欲流有流無明流。當下乾枯。更有何水能漂溺耶。故能令諸持念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水不能溺。則水難無畏矣。四者由我外不隨塵。內不循根。中間斷滅妄想識心而不生起。蓋以識心自無始來。賊殺法身。傷害慧命。如鬼如蜮。深為可畏。今既斷滅。無此妄心。更有何物。能殺害耶。故能令諸稱念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鬼不能害。則鬼難無畏矣。五者由我從耳根圓通。初於聞中。聞熏聞修。成真聞性。故得六塵銷鎔。六根旋復。返觀根塵識法。如虗空華。本無所有。同於聲響。止可聽而不可得也。蓋根塵識法。互相交織。彼此殘害。猶刀之與兵戈他。今則聞所聞盡。覺所覺空。根塵識銷。唯一如來藏性。如金剛幢。無可搖動。更有何刀何戈之能害耶。故能令諸稱念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設當被害。刀則段壞。以塵性空也。縱使強加兵戈。亦如割水吹光。毫無所損。以根性寂也。蓋雖有其身。亦同聲響水光耳。故聲可聽而不可得。水可割而不可裂。光可見而不可握。足知此性非刀杖兵戈可得搖動。則刀兵難無畏矣。六者由我聞熏聞修。觀行成就。故得心精遺聞。外不附物。內明發光。繼而光明圓滿。徧照法界。則諸鬼神以幽隱暗昧。附物為性者。皆不能自全矣。何則。以鬼神所近附者。唯幽暗曖昧。今既心不附物。光照法界。則彼咸受幽氣。何能近前而仰視哉。故能令彼持名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即藥叉之捷疾鬼。羅剎之可畏鬼。鳩槃茶之魘魅鬼。毗舍遮之噉精氣鬼。富單那之熱病鬼。以明能破暗。故此諸鬼雖欲附近其人之傍。不唯不能為害。即目亦不能仰視也。如梟鳥晝盲。羅剎背日。土地不見洞山。鬼使不見主寺僧者。是也。則鬼神難無畏矣。蓋上文是自入鬼國之難。此中乃鬼來惱人之難也。七者由我返聞之時。動靜音性。二俱圓銷。觀聽返聞。入一亡六。由是根塵兩脫。則內無六根之禁繫。外絕六塵之枷鎖。既離諸妄根塵。更有何物為禁鎖耳。故能令諸持念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禁繫枷鎖。所不能著。則枷鎖難無畏矣。八者由我於入流時。滅音而解脫聲塵。圓聞而證極根性。塵滅則不招羣賊。性圓則咸歸一心。所以一切時處。徧生平等慈善根力。無復險惡心相。更有何險何賊之能劫哉。故能令諸持名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即使經過險路。雖有強賊。亦起慈心而不能劫。則賊劫難無畏矣。問大士見聞旋復。與眾生何預。奚能令彼稱名。便脫水火等難耶。答昔蔡順之母囓指。而順心痛。豈非母子同體而相通乎。凡人尚爾。況證同體大悲者。而疑其不能如是耶。
△二三毒無畏。
九者聞熏離塵色所不劫(至)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此令眾生自大士心獲三毒無畏也。正約貪嗔癡。以明除根本無明也。九者由我熏聞成真。離諸根塵一切色聲等法。由其根塵既銷。故美色婬聲所緣之法。悉皆不能劫奪家寶。以此根塵尚空。而貪欲之心何有。故能令諸持名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化多淫心。成智慧𦦨。遠離貪欲之苦難也。則貪毒之難。無足畏矣。十者由我純一聞音妙性。別無所對之塵。故得若根若境。皆悉圓融互用。不分彼此。蓋嗔生於敵對。既不分彼分此。又無能對所對。則嗔恚無由而起。故能令彼持念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遠離忿恨及嗔恚也。則嗔毒之難。無足畏矣。十一者由我銷除根塵之黑暗。旋復自性之真明。所以外而法界。內而身心。洞然映徹。猶如瑠璃。唯一藏性。朗然徹照。而無障礙。則癡暗之性。無自而生。故能令諸持念眾生。於我心中。獲此功德。永離一切見惑之昏。思惑之鈍。無明之性障。及阿顛迦。云無善心。此又癡暗之極重者。皆使永離而生智慧。則癡毒之難。無足畏矣。
△三二求無畏。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至)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此令眾生自大士心獲二求無畏也。十二者由我融通根塵之形質。旋復自性之真聞。所以不動道場而涉入世間。以其形礙既銷。故雖涉入。不壞界相。不妨即世界而道場也。故能遍至十方。供佛而得福足。聞法而得慧足。福慧兼具。故各各佛邊。紹隆法化。則我自心。[A7]已為法王之真子。何患求之而不得耶。故能令諸法界眾生。無有子息。一心稱名。欲求男者。於我心中。獲此功德。則能誕生有福有慧之男子也。而求男者。無畏其不得矣。十三者由我一根既拔。六根圓通。慈光普照。平等無二。含育十方。唯一大圓鏡智。空如來藏性。故能仰承隨順秘密法門。由其照明。故立鏡智。以顯無象之不現。由其含育。故立空藏。以明無物之不容。唯含故能承順法門。唯空故能受領無失。然含育承順。與夫受領。皆我自心。女德何患求之而不得耶。故能令彼法界之內。無有女子。一切眾生。一心稱名。欲求女者。於我心中。獲此功德。則能誕生。相貌端正。有福有德。性情柔順。眾生見之。莫不愛敬者。以其此女有福德之相故也。則求女者。無畏其不得矣。夫求男女者。唯畏其不得大士。既遂其求。則無不得之畏矣。
△四持名無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至)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此令眾生自大士心獲持名無畏也。蓋持名者。有何所畏。而說無畏耶。以持大士一名者。或遇持多菩薩名者。疑[A8]己功德不勝。而畏其不及彼也。今乃示以正等無異。則無此畏矣。然此三千大千百億日月。現今住世。諸法王子。其數共有六十二億恒河沙數之多。或其自利。修習成佛之法。或其利他。廣垂後學之範。無非隨順教化一切眾生之導師也。而有用方便權智者。有用智慧實智者。雖則各各作用不同。然皆不出我之耳根圓通。以此耳根妙門。徧能含容一切身心。即如來藏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則何一菩薩。不在此中。包藏者乎。以故能令持我一名眾生。於彼持多菩薩眾生。而此二人所獲福德。正相平等。無有異也。則持一名者。無所畏矣。世尊如何持我一號。與持多號。平等無異者。何哉。蓋由我所修。習得耳根一門。真實圓通。故諸聖雖多。僅能敵我一人而[A9]已。而持名者。又何畏哉。
△三通結施無畏用。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此結名也。如上種種。是名十四。令諸眾生。於我心中。獲無畏也。非唯脫其怖畏。亦且令具福德。以我之福。皆備於眾生故。眾生之福。亦取備於我也。足見大士。乃具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同體大悲也。
△三陳四不思議(二)一總標。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至)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此總標四不思議也。以前雖上同下合。皆是隨機猶有限量。尚可心思言議者也。故上皆約耳根三昧。是因心也。此則直曰。證無上道。乃涉果覺。故不可得而思議者矣。故曰我又獲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微妙圓通。由此圓修圓證無上道故。又且善能於四無量心。以現四種至神至妙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無作無為任運自在之微妙淨德也。須知向下現像說呪。受施興供。皆非作意有為。乃是大士任運。成就無作無為之妙德也。
△二別列(四)一現像不思議。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至)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此明自一身而現多身。以示一多不思議也。正顯耳根具三種真實。妙冠餘根。由我最初從此耳。根先獲玅聞。因悟藏性。乃為妙心。此敘德本也。蓋聞心本真。非麤非妙。以其絕待。故為妙中之妙也。由其不雜妄想。故曰心精。不局根塵。故曰遺聞。一根既拔。五根圓脫。故曰見聞覺知不能分隔。俱成一體。圓融互用。統為如來藏性清淨本然之寶覺真心也。故能於此本然慈無量心。任運隨緣。現多妙容。說諸密呪。以成不思議之妙德也。爍迦羅云堅固。母陀羅云印。清淨寶目者。即五眼圓明也。蓋首表法身超出二邊。臂表解脫提拔眾苦。目表般若照了萬境。然而俱充至八萬四千者。表藏性體用泛應塵勞也。或慈或威。結現首也。或定或慧。結臂目也。人首只一。故自奇數以增。臂乃有二。故從偶數而辯。人眼唯二。天目或三。故兼奇偶以明。所以大士或現慈愍歡喜之像。以攝善人之心。或現威嚴忿怒之像。以折邪魔之膽。或示禪定手目澄[A10]斂之像者。為杜散亂之心。或示智慧手眼開照之像者。為破無明之窟。無非救獲眾生。令其永得大自在也。是則或慈或威。或定或慧。皆不可得而思議者矣。
△二呪力不思議。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至)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此明各形各呪而一一呪力不思議也。二者由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六根圓拔。所以脫出六塵。故塵不能於根為礙。如聲之度垣。而垣不能於聲為礙也。故我於此。能脫六塵。且以悲無量心。隨緣任運。現多種形。誦多種呪。然其形呪。能以一切無畏。普施法界諸眾生也。由是之故。十方世界。微塵國土皆字我名。能以無畏施眾生者也。問與前十四。有何異乎。答前之十四。唯是眾生稱名自脫。能感有限。止十四種。今則無論感與不感。稱與不稱。大士咸現身雲。等誦秘呪。均令離苦。脫諸怖畏。所以不同。正猶杲日當空。無所不照。豈可得而思議者耶。
△三受施不思議。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至)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此明所經之處化導之功不思議也。三者由我修習。本來自妙。耳根圓通。以此根性。乃如來藏清淨本然。毫無染著之根性也。於此發起喜無量心。任運游戲。隨緣化導。以故所經世界。過化存神。皆令眾生轉慳貪之念。而為喜捨之心。或以身命內財。或以珍寶外物。求我哀愍。而納受之。為布施作佛事也。以其眾生慳心最堅。極其難破。今能令其破慳喜捨。則其化儀化法。豈可得而思議者耶。
△四興供不思議。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此明供佛及生之心不思議也。四者由我所得乃佛生。共具如來藏心。所以能證於一切事究竟堅固之首楞嚴定也。既得此心。則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吾藏中物耳。故能興起捨無量心。以此而出種種珍寶。上供諸佛。傍及眾生者。正顯大士以平等心視生佛不二等興供養也。所以世間眾生。無非欲求內外財施。如無妻而求妻者。便得其妻。無子而欲求子者。便得其子。此外財任所求也。欲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者。便得長生不老延年益壽。此內財任所求也。不唯財施。即世出世間一切眾生。欲求三昧者。便得三昧。如四禪八定。以至聲聞緣覺三賢十聖。一切三昧。如是乃至。求大涅槃。欲成佛者。即便得大究竟涅槃。而得成佛。此則世出世間一切法施。任所求也。蓋大士[A11]已證一真法界平等真如。了知一切世出世間妻子壽命三昧涅槃。皆其如來藏中。所有滯貨。故隨所求而應之也。至於生佛同供。財法二施。等無差別者。則其興供之心。豈可得而思議者耶。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至)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此結答圓通也。意謂今佛見問所證圓通。我唯從是耳根一門。以三慧圓照而悟一心。得成三昧。以入圓通。故能三十二應。十四無畏。隨緣示化。莫不從心。現像誦呪。受施興供。任運施為。靡弗自在。然推其因。皆由入流。亡能所相。遂而獲得大佛頂首楞嚴王。如幻三摩提也。所以成就無上佛果菩提而入圓通。即當以斯入流。耳根為第一方便也。此即一經所明。緊要關鍵。正當機所請最初方便。即如來所許十方超出之一門耳。亦即四卷。所求入華屋之正門也。所以文殊奉命。特選此根。諸佛交光。同證此說。凡在今後。欲發菩提心。願出生死煩惱。而證菩提涅槃者。宜當三復斯文。幸勿草草放過。此下大士自敘得名之所以也。世尊彼時。古佛觀音如來讚嘆於我者。以其善得耳根圓通。為入佛法寶藏之門。所以於大會中。特授記我觀世音號。由我即觀而聽。不逐根塵。故得十方圓融。光明無礙。如聲度垣。似月映水。所以有求皆應。無願不從。故觀音之名。由是而徧十方界矣。此顯名必有實。乃因聞音聲處以觀。觀其聽聞之性。從是而立。
△四佛現瑞印。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至)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此明吾佛與十方佛。同時現瑞。而印證大士之圓通也。五體放光者。表陰入處界以及七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佛與諸佛交光互灌主伴頂者。正顯佛佛道同。頂法無二。惟一藏心。諸佛以之為密因。菩薩依之修萬行也。林沼演音者。表根塵之不隔也。寶光交照者。顯觀聽之互融也。於是大眾眼觀瑞相。耳聞圓定。身居法會。頂觸智光。咸得見聞。從昔[A12]已來。未曾見聞。少有事也。以故一切法會。若聖若凡。有目斯見。有耳共聞。莫不同悟如來藏心。所以普獲大士所證一切事究竟堅固之金剛三昧也。此顯同悟陰入處界以及七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體如金剛不可損壞者也。百寶蓮華者。表此三昧具足萬行也。青黃赤白者。表住行向地四十妙因也。間錯紛糅者。表位位圓具一切功德也。虗空寶色者。表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也。娑婆大地俱不現者。表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也。十方成一界者。表萬法皆空一真獨顯。所謂諸妄銷亡。不真何待也。梵唄敷奏者。正表大士耳根圓通。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具云梵摩。此翻淨。乃係天音。以色界諸天來覲佛者。皆陳讚頌。而世人習之。摹倣其音。謂音為梵。具云唄匿。此翻讚嘆。亦係天音。故西方之有唄。猶東震之有讚。讚者從文以結章。唄者。短偈以流頌。總而言之。是梵天之音。歌咏讚嘆。敷演節奏。以慶大士之圓通也。
△五文殊揀選(三)一佛命揀選。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至)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此命文殊選圓通根也。以前泛云。得循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然未確定。何根為圓。故有此選。然佛不自選。令文殊選者。良有深意。以昔華嚴會中。普賢為萬行上相。觀音為大悲上將。文殊為覺蒙之首。接信之師。故始說名號四諦。以開圓信。終指善財徧參知識。乃其事也。今之選根。原為初機。若非覺蒙之首。接信之師。則不可耳。於是如來所以特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者。此也。汝今觀此二十五位菩薩羅漢各各[A13]已說最初發心。乃至成道。無非三科七大為最初下手。權巧方便。皆言依此修習究竟。俱獲真實圓通。然在彼等。若論修證。皆是真實。原無優劣。亦無前後差別之異。問不可以揀選也。但是我今欲令阿難開悟藏心。未審彼等二十五種修習行門。誰之行門。可以當其阿難之根。且要初心容易成就。以故不得不揀。不得不選耳。不唯現在止對阿難。亦且兼我滅度之後。此娑婆界一切眾生。欲入菩薩乘而求無上道者。最初當用科大之中。何等之法。為方便門。即得容易修習。成就其正定耶。此由前請最初方便。以及華屋之門。故今命選最初方便。為入屋之門。是欲當機並及現未一切眾生。均被實賜者也。
△二文殊偈對(二)一經家敘儀。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此正發明如來藏心隨染淨緣。以成真妄二源也。初半偈先明真如不變之體。此猶前文將破明與不明。先標性本二覺。將破有為無為。先標真性二字也。蓋覺者。乃如來藏本覺之性。以其此性法爾靈明。原無一物。清淨本然。無可為稱。而強名為覺也。海乃喻也。以此本覺藏性。浩乎無涯。淵乎莫測。無可為譬。姑以海之深廣。而比喻之。故其體也。本來澄淨。從無渾濁。本來圓滿。從無虧損。所謂性覺妙明。寂而常照者也。乃本自圓滿。本自澄淨。本來自覺。本來元妙之真體也。所謂本覺明妙。照而常寂者也。然此真體。雖則隨緣。從來不變。即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也。覺海指體言。顯體大也。澄圓約相論。明相大也。元妙對用說。乃用大也。此一心三大。乃吾人共具。於佛無異之真源也。但能悟得此性。便為三德秘藏。而下半偈乃明迷却。此性即成三種相續之妄源矣。良由此性本自元明。不假造作。絕諸能所。其如最初一念不覺。於元妙元明本覺體上。忽起能照之妄心。遂生所照之妄境。以所照之妄境既立。則非能非所之真性亡矣。遂轉而為能照之妄心。所以自本覺藏性。而成無明藏識也。上句即前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也。下句即前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
△二發生滅源。
迷妄有虗空(至)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此復發明迷真逐妄而成生滅源也。以其既迷本覺藏性而成無明藏識。則迷性空而為頑空。故曰迷妄有虗空也。由是空晦暗中。結暗為色。遂立有情無情二種世界。故曰依空立世界也。以取一分無知妄想凝結。便成無情國土。以取一分有知妄想分別。乃成有情眾生。此則依無明藏識。生起依正二報。而有見相二分也。然此文中。既云世界眾生。則其業果不言可知。所以三種相續交互生焉。良由眾生認悟中迷。局於根塵。則見虗空。大而無外。常住不滅。又豈知此。莫大虗空。生大覺心中。僅如海之一漚發現而[A16]已。其𦕈小也如此。其不實也又如此。況復有漏國土。其間所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一切業果眾生。則其𦕈小不實。更可知矣。若知漚性不實。滅仍歸海。則知空性本無滅。仍歸於如來藏性也。此上八句。即前引起塵勞。起為世界。靜成虗空也。下二句。即前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心自歇。歇即菩提也。問佛命揀選。意甚緊要。文殊何不直捷。意選圓通。而且東扯西拽。談真談妄。說生說滅。講此不急之義。何耶。答正急務耳。蓋眾生流浪。秪原真妄生滅之不明也。所以恒處生死界內無明窟裏。莫入如來藏中。今既選根令修。是欲諸人趨如來藏。詣妙莊嚴路。入涅槃門也。故須備彰真妄。令決取舍。細析生起之虗偽。使知滅除之容易也。所以舉此而發端者。乃急要當機。與夫現未一切大眾。就路還家。正文殊師利為法為人之婆心也。
△三正明應選。
歸元性無二(至)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此明圓通應當揀選之意也。此承上文。意謂但能滅除妄識境界。便可復歸。本來元有如來藏性。既歸一性。理則不二。設欲入此如來藏中。若論方便。自有多門。如京畿是一入路多岐也。若在諸佛及二十五聖。證得此性。而論則三科七大。無不圓通。順修逆修皆是方便。無往而非入如來藏之門路也。所以陳那從聲入道。此順修也。沙陀厭離不淨。此逆修也。那律天眼。因逆成順也。特迦調息。因順成逆也。舍利心見。順修也。艶喜觀鼻。逆治也。以至勢至念佛。乃順修也。觀音耳根。即逆治也。若詳而論之。則二十五門。一一門中。皆有順逆二種方便。所謂十方如來。於十八界。皆能證得。何須選擇。[A17]但初發心人。欲入三昧。若得圓根於不圓根。日劫相倍。以得圓根。則容易而速。即一日可當數劫。不得圓根。則艱難而遲。雖修數劫。不敵一日。所以因此遲之與速。難之與易。不可同倫一槩而取。故不得不揀選也。
△二別揀諸門(四)一揀六塵。
色想結成塵(至)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此揀六塵圓通。乃不速而遲。難而非易也。前來佛說。彼等修行。實無優劣。乃約諸聖證得藏性而言。今者欲為初心修證三昧。有遲速難易之殊。故不能無揀耳。蓋彼六塵。如優波尼沙陀。因觀色性空而悟入者。然此色性。元是妄想。凝結之成質礙之塵。若以心精而了明者。亦不透徹。如何於是不明不徹障礙不通之物。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以速取圓通者。豈不難耶。陳那雖因法音而悟入者。即音聲一法。未免雜於語言文字。但是名句文身而[A18]已。蓋一字直目。為名詮自性也。如云火秪詮得火。更不含地水等。并是何火等。多字兼表。為句詮差別也。如言香火燈火等文。即是字為二所依。顯義理也。故古以文為味者。字能顯二。如味顯食中之鹹淡也。且一名非能含攝一句。而一句非能含攝一切義理者也。彼此不通。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以速取圓通者。豈不難耶。此中伊字。長水訓是。溫陵訓惟。古本作依。謂音聲但依名句味三。似依為正。蓋伊字乃語轉而偽也。香嚴雖因香塵而悟入者。然須香塵於鼻兩相。合中方知有香。設離鼻根。元無有香。且能覺之根。亦不能與。所覺之香。恒常相合。以緣合則有能覺。緣離則無所覺。然而能所不能恒合也。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恒之物。以速取真常之圓通者。豈不難耶。藥王藥上。雖因味塵而悟入者。然此味性。非本自天然而自知有味也。要以舌根嘗時。方顯有味始知酸鹹苦淡冷熱之性。且其能覺之根。亦不恒與。所覺味塵。合而為一。以味至則有能覺之性。味滅則無所覺之塵。既不恒合為一。云何初心依此不恒之味。欲速取常住圓通者。豈不難耶。䟦陀雖因觸塵而悟入者。然觸無自性。必以所觸之身。方顯能觸之塵。若無所觸之身。雖有能觸之塵。亦不明顯。自亦不能成其觸性。以觸不自觸。要因所觸而方顯也。是則能所兩合。則觸塵有性。能所[A19]但離。則觸塵無性。或合或離。則知性非一定常住。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常住物以速取常住之圓通者。豈不難耶。迦葉雖因法塵而悟入者。然法塵者。乃前五塵謝落影子。唯意獨緣。故云內塵。若憑內塵。依之修習。必須分別有能有所。則意根為能緣。法塵為所緣。既分能所之相。則非徧涉之性。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徧不通之物。以速取周徧通達之圓通者。豈不難耶。憑依也。此等各因六塵而悟入圓通。今皆揀去者。在彼則聖性無不通。在此則遲速不同倫。故此向下根識七大。凡所不取者。皆以遲而非速。不便初心。唯取耳根。以其速而非遲。獨便初心也。
△二揀五根。
見性雖洞然(至)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此揀五根圓通亦遲而不速。難而非易也。若阿那律陀。雖因見性而悟入者。然此見根之性。雖則洞徹了然。若論四方。但明前三。不明後一。若論四維。明前二維。止見一半。虧後二。維不見一半。云何而欲初心依此虧缺不圓之根。以速獲圓融之圓通者。豈不難耶。槃特雖因鼻根之息而悟入者。然此鼻息。出入雖通。但出息盡時。不能即入。而入息盡時。不能即出。此則現前出入之息。尚無中間交接之氣。且而支分離散出入。各據有出無入。有入無出。又且不是互相交接。互相涉入之圓根。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圓間斷之根。以速獲此圓常圓通者。豈不難耶。匪不是也。涉交接也。鉢提雖因知味而悟入者。然此舌入之知。非無端而有。必因諸味之塵。方生覺了之知。設或味塵銷亡。則覺了之知亦無有矣。既非常住。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常之根。以速獲常住之圓通者。豈不難耶。畢陵雖因身根而悟入者。然此身根與前所觸。同一義也。必因能觸之塵。方顯所觸之身。能所互顯。均無自性。俱非圓覺圓觀也。且身根觸塵。知無知異。各有邊涯。各有限量。互不相冥。不能圓通而會合者也。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圓通根。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空生雖因意根而悟入者。然此意知根。乃第七識。六以七為根故。名意知根。以此意知根六七相雜。恒審思量。故曰亂思。若至返妄歸真。湛入合湛了悟之時。終不見有意知根也。且而意知乃六七相依。互顯稱根。而意識之亂想。七識之思念。二俱不可一時頓脫。故久修滅想定者。尚猶不能脫其想念超然獨出見意知根。云何而欲初心依此雜亂不離之根。以速獲純離之圓通者。豈不難耶。此中見之與鼻。揀其不圓。舌之與身。揀其不常。不圓合知而淺。意知揀其非是純離。問五根現量。均名為性。何亦揀之。答根雖是性。勝彼塵識。然以現量圓缺不齊。故前文云。圓與不圓。日劫相倍。今正揀其不常不通合者淺者與不圓者也。
△三揀六識。
識見雜三和(至)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此揀六識圓通乃不速而遲。非易而難也。若夫鷲子雖因眼識而悟入者。然此眼見之識。必須根境相雜。三緣和合。虗妄有生。若詰其本。四性無生。非有體相。以根境合則有。離則無。且其自體先無一定常住。云何初心依此不常之識。欲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普賢雖因耳識而悟入者。然此心聞洞徹十方。皆由久修因行。乘大願力之所生者。若在初心後學。則不能入矣。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久遠之因。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艶喜雖因鼻識而悟入者。[A20]但此鼻端白想。本權設以應機也。秪令收攝散心而得暫住。且心既成能住。則鼻端白相亦成所住。蓋真心無住。云何而欲初心依此有住之心。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滿慈雖因舌識說法而悟入者。然此說法但弄音聲文字而[A21]已。得開悟者。皆由先世宿根成熟故。有無畏辯才。而得開悟。非闕一時舌識所能。況音聲文字。俱屬有為有漏。而非無為無漏者也。云何而欲初心依此有為有漏之法。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波離雖因身識持戒而悟入者。然此戒中。止持作犯。但束身識。設非身識。則止持作犯。亦無所束。且身識唯局於身。不能徧通一切諸法。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通之識。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目連雖因意識而悟入者。然意識乃法塵分別之性。神通本於宿世之因。了不相涉。何關於法塵分別之事乎。且而意識念念攀緣。非能離物者也。云何而欲初心依此攀緣妄識。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
△四揀七大。
若以地性觀(至)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此揀七大圓通皆遲而不速。難而非易也。持地雖因平地而悟入地大者。若以地大之性而觀察者。但是堅凝障礙不通之相。而非通達之物也。且其平填要路。功屬有為。若非遇佛開示。焉能獲得無不通達之聖性耶。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通之物。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月光雖因水大而悟入者。若以水大之性而觀察者。皆由想念。成其觀行。非是真實如如之理。欲契如如不動之理。須有如如不動之智。方為可耳。非彼分別覺觀之心所能證得者也。云何而欲初心依此覺觀之心。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烏蒭雖因火大之性而悟入者。若以火大之性而觀察者。彼由厭有欲火因而求離。非是斷性。亦無真無所離也。且彼因多欲乃修此觀。豈初心人。盡皆如此亦有少欲絕欲者。又當何如固知此法。非通修方便。云何而欲初心依此不通之法。以速獲圓通者。豈不難耶。琉璃光雖因風大而悟入者。若以風大之性而觀察者。彼雖徧觀內外。皆是妄緣風力所轉。然風有動有寂。非無對待。既有對待。則非無上無對常住覺心。云何而欲初心依此動寂不常之法。以速獲真常之圓通者。豈不難耶。空藏雖因空大而悟入者。若以空大之性而觀察者。彼雖能觀四大無依圓悟空性。然此虗空乃是無明晦昧而成。且其為體。自[A22]己先是昏而不明。鈍而不靈。非有靈明正知正覺者也。既是無知無覺冥頑之物。則迥異於正知正覺之菩提矣。云何而欲初心依此無覺之物。以速獲成佛之圓通者。豈不難耶。彌勒雖因識大而悟入者。若以識大之性而觀察者。然觀此識性念念生滅。實非常住。且存能觀之心。欲觀識大者。乃是頭上安頭。早[A23]已虗妄了也。況所觀之識大而不成虗妄乎。云何而欲初心依此虗妄不常之心。以速獲常住之圓通者。豈不難耶。勢至雖因都攝六根念佛法門而悟入者。須知六大皆有觀法。唯此一門不假方便。故不言觀以淨念都攝即念佛之觀法也。然而凡有舉心動念。屬諸行陰。皆是無常之法。縱然淨念相繼。都攝六種根性。元不離於前後相續生滅心也。既以生滅為因。止感生滅之果。今者欲求不生滅果。則殊非所感矣。云何而欲初心依此生滅念心。以速獲不生滅之圓通者。豈不難耶。則因果不類。自難得矣。然諸法門。唯此一門。能以生滅因。感不生滅果。學者不可不知。幸毋輕忽自棄浮囊。何則此是諸佛方便中方便。乃他力法門也。所以智愚並攝。利鈍兼收。咸使獲益。但以因心果覺能所相感。有所不同。故揀之耳。非謂念佛法門不可超脫生死而揀之也。智者詳之。
△三正選耳根(五)一明法妙。
我今白世尊(至)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此正選耳根圓通乃速而不遲。易而非難。獨當此方教體。誠為初心修習最妙法門也。我今白世尊者。乃承勅報命之詞也。娑婆此云堪忍。三千大千之總名也。蓋諸佛應世。隨方教體。各各不同。故有以光明為教體者。有以菩提樹作教體者。或以園林臺觀。或以虗空天衣。或以無說無示。乃至香積世界。不用文字。但以眾香而作佛事者。則知六塵皆可為教體也。然則此方偏用三塵。如黃卷青緗。則色塵為教體。聞法獲益。則音聲為教體。歷法觀察。則法塵為教體。今約佛世。聞音獲益者多。兼以末世亦從音聲指示得悟者眾。故言此方真實教體清淨行門。唯在音聞而[A24]已。然教體雖在音聞。若欲修習正定。求其實効。要依耳根。從聞性中。方能得入三摩提也。以聲教雖能詮表。設非聞性。莫能妙契。故聞道雖藉音聲而契證。唯從聞性也。是則從說選根以來。此方決定的指耳根。乃初心易修為圓為通最妙法門也。
△二明人勝。
離苦得解脫(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此明大士二利殊勝也。意謂根塵結縛生死之苦。人所難離者。而大士離之。一根返源。六根解脫。人所難得者。而大士得之。若較諸聖善獲圓通者。則觀世音良為善哉。僅見一人而[A25]已。於恒沙劫。此明化導。時長乃豎窮三際也。入微塵國。此明現身處。廣乃橫徧十方也。正謂三十二應。隨緣說法之義耳。得自在力者。乃得四不思議自在成就大神力也。無畏施生者。能以十四無畏普施眾生也。以其大士說法無滯。故稱妙音。尋聲救苦。故名觀音。音性無染。故為梵音。應不失時。為海潮音。所以名必有實。故能救世間苦。悉使安寧者。如求妻子得妻子。乃至求長壽得長壽者。是也。救出世間苦。使獲常住者。如求三昧得三昧。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者。是也。
△三明定真。
我今啟如來(至)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此明大士所修耳根乃易而不難。速而非遲。具圓通常三種真實的。被初心誠正定之真修也。意謂我今所以揀去諸聖。獨選耳根。而啟白如來者。何耶。即如觀音所說耳根法門。乃有三種真實妙義。不類餘根塵識七大故也。一者譬如有人靜居之時。設或十方俱時擊皷。則此耳根於彼十處。一時俱聞。初未曾分。何處先聞。何處後聞。何處有聞。何處無聞。則知吾人耳根聞性。現量親緣。不假比量。本來圓滿。周徧十方。此則所謂圓融周徧。真而不妄。實而非虗之妙義也。二者設以耳根。較餘五根。功能最勝。不可不辯。即如眼目雖能觀見。然而非能觀於遮障之外也。其猶隔窓紙則不見外物。隔皮膚則不見五臟矣。即其身根必以塵合。方知有觸。而口鼻二根之與味香。亦復如然。稍離尺寸。便不覺知矣。意根雖圓。又雜識心想念。紛紜亂無頭緒。若耳根者。在動用中。則隔垣能聽。非若眼根之不觀障外也。遐邇俱聞。非若三根之離塵不知也。於靜居時。則俱擊齊聞。非若意根之雜亂無緒也。以是觀之。則五根功能。不能齊與耳根之功能矣。是則此根融通無礙。所謂真而且實。非虗非妄之妙義也。三者雖音聲之性。或時有動。或時有靜。皆於聞性湛然體中。自生自滅。自為有無。故於動作時。則生起為有。於靜寂際。則銷滅為無而顛倒者。不達此義。於無聲時。遂號無聞。而殊不知。但是音聲。自無非實。聞性亦無也。然則音聲自無時。而此聞性既不隨聲無而滅。則音聲自有時。而此聞性亦非隨聲有而生也。以聲生時而聞性知其生。於聲滅時而聞性知其滅。足見聞性生滅。二途俱圓徧也。且有聲生時而聞性未嘗有生。縱無聲滅時而聞性未嘗有滅。則有無生滅。此之二途。俱圓而俱離者也。是則任其聲塵自生自滅。而此聞性湛然常住。豈非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究竟真實非幻非妄之妙義耶。即此聞性。縱令在於無夢無想。亦不為其不思不想而便無也。故此聞性之體用。迥超覺觀之途。傑出思惟之表。所以自餘五根六塵之身以及意識之心。與夫地水等之七大。故皆不能可以及也。然此三種真實。皆是吾人日用尋常。而現具者。不待修習而後有也。若能就之。返觀自性。其猶順水張帆。因風吹火。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便與大士。把手共行。決不相誤。凡有志者。其勉之哉。
△四明行當。
今此娑婆國(至)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此明耳根行門正當初心速而易修也。意謂今此娑婆世界耳根聰利。若論教體。必由如來開導指示音聲語言種種論量。然後義理得以宣暢。心性得以了明。其如眾生。迷而不悟。不能因言會道。聞教觀心。而且循聲逐響。故不免於返被聲教之所流轉。皆由味乎本有聞性。以故然耳。即如阿難。縱能強記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所明妙理。如恒河沙。猶尚不免落於邪思。溺於婬室。不得自由。豈非迷本聞性隨逐聲教之所淪耶。若能如觀音大士。旋倒聞機。入流亡所。返聞自性者。則能證圓通。獲真常。便無虗妄矣。固知淪生死證妙常者。唯此而[A26]已。只要初心一切時處。單於耳根。返聞自性。別無他事。豈不速而易修耶。
△五明應修(二)一囑聽教修。
阿難汝諦聽(至)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此明耳根圓通應當修習。故囑聽教修詳明功過也。阿難汝諦聽者。乃奉揚佛勅而宣示也。如我今者。無非仗佛威神之力。所以宣說觀音所證之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也。以能破一切惑。故名金剛般若德也。立一切法。故名如幻解脫德也。破立同時。名不思議法身德也。一切諸佛皆從此出。故名佛母。蓋此三昧。乃諸三昧中真常圓通第一三昧也。然汝雖能聞微塵佛所說一切秘密法門。設不真修實行。旋倒聞機。以聞自性者。皆無益也。以其耳根不能返聞。則成流逸奔聲。愈增名言習氣。故不免於欲漏者矣。若欲修定。設不先除名言種習。仍以聞根為能畜。音聲無所畜。若是則能所相黏。仍然結縛。不唯不能成就正定。而翻成大過。返為所誤矣。既是將此聞根去。持諸佛之佛法。不免過誤。何不將此聞根。二六時中。行住坐臥。返究自[A27]己之聞性耶。若是則修而無修。乃同觀音如幻之真修矣。
△二詳明修習(三)一法說。
聞非自然生(至)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此先法說詳明修習之事也。意謂此之聞根。非是無因自然而生。乃因最初動靜二種音聲塵相。擊於妙圓。因之黏湛。以發其聽。[A28]已而卷聲成根。故有耳根之名字也。此正家賊之媒。不可不知。若能旋轉聞根返聞自性與聲塵脫。此即守家之主。不可不識。既能脫彼所緣聲塵。更欲名誰為能緣之耳根耶。此一耳根既得返源。則餘五根。一時清淨。俱成解脫。由此見聞齅嘗覺知皆如幻。翳三界塵相。總若空華。聞性既復。翳根自除。塵相銷亡。則本有藏性妙覺之體。自圓而自淨矣。苟能淨而又淨。以至淨極。則心光煥發。輝天鑑地。耀古騰今。無往不通。無所不達。以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互融。所以體周法界。含吐虗空。却來返觀。依空建立。情與無情。一切世間相續業果。猶如夢中所有之事。以是觀之。則摩登伽亦在夢中。何能以夢中之術。而稽留汝之形骸耶。[A29]但由汝心昏迷。不能脫塵旋根返聞自性。認幻翳為真心。執空華為實體。不悟一切皆同夢事。故被所制耳。誰即何也。
△二喻說。
如世巧幻師(至)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此喻明修習之事也。巧幻師者。即能作之人。喻真如能隨緣也。幻作即所作。幻術喻成事無明也。諸男女者。即幻作之人。喻六根也。一機抽者。即抽諸男女之機關也。喻一精明陀那藏識也。蓋以此識本一精明。成六和合。故在眼為見。在耳為聞。在鼻舌身意則曰齅嘗覺知。如抽牽之一機也。所以抽動機關。故幻男女口眼具動。若是休息。不抽機關。則幻男女若口若眼。皆歸不動。本自寂然。則諸男女皆成本來無動無寂之性矣。此正喻上聞根之性。本無動寂生滅。但依藏識。則有生動。設能轉藏識歸藏性。此則息機而成寂滅。始見自[A30]己本來無動無寂無生無滅之真性矣。昔周穆王西狩。有獻工人名偃師者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驚視之。趨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頥。則歌合律。撫其手則舞應節。王以為實人也。與盛姬內御並觀之。伎將終。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內御。王大怒。遂欲立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內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而無不畢具。及合會。復如初見。王試廢其心。則口不能言。廢其肝。則目不能視。廢其腎。則足不能步。王始說而嘆曰。人之巧。乃可與造物者同功乎。張湛曰。此皆以機關相使去。其機關之主。則不能相制。以此而觀。則知一切眾生本無有我。以及我所。但由四大五陰諸法和合。以成男女等相。雖有動靜作為。無非一點妄心不歇。苟能一歇。則當下寂然。而本來無動無寂。無滅無生之真性。自現前矣。故云狂心歇處。即菩提耳。
△三法合。
六根亦如是(至)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此合上喻也。意謂六根正猶幻師所作男女。此亦如是一精明者。即識精元明。第八藏識如幻師之一機也。蓋六根元依此一精明。分攬六塵。各成根相。於是在眼名見。在耳曰聞等。以是根塵識三和合而成。故名六和合。即如幻作之男女也。雖然六用差殊。唯一精明所轉。此如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也。若能旋根返聞。但得耳根。此之一處。成其休歇。復歸元真。則餘五黏。應拔圓脫。而六種之用。皆不能成。此如息機歸寂然也。正佛所謂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若是則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俱生種習。應念而銷。翻轉藏識成如來藏。則其為體。本自圓明。本來淨妙。本無一法。即喻中諸幻。成無性矣。乃佛所謂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也。設塵垢餘習稍有絲毫未能盡者。尚居學位。不名究竟。若果無明頓盡。極證本明。如是之人。即同如來所證藏性。無二無別。乃佛所謂解脫法。[A31]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提入無生忍者。是也。以此法門修習容易。成佛無難。故特選之。為汝阿難。初心方便。其諦聽之。修習之義。如斯而[A32]已。此正選竟。
△四普勸修習。
大眾及阿難(至)我亦從中證非惟觀世音。
此以耳根圓通普勸修習也。意謂返聞之功易而且速。實効如此。今此大眾勿迷本聞。及汝阿難。勿再強記。此正文殊承勅選畢。宣告法會。勸修䇿進之意耳。以真實圓通。別無他法。唯要旋轉。汝等循聲顛倒妄聞之機。反此妄聞以聞自性。但得此性。立地成佛。當下即是無上覺道。有何難哉。蓋圓通法門。雖有多種。若尅定真實。便於初心。易而非難。速而不遲者。唯此一門。乃是十方三世微塵諸佛。到菩提家。入涅槃門。一條直捷妙莊嚴路也。所以過去如來由斯門而得成就。現在菩薩亦由斯而入圓明。以故未來凡有修學之人。必當依此。如是耳根返聞之法。以入門也。不唯諸佛菩薩由斯而入。即我文殊亦不外此。皆從耳根返聞之中而修證也。非唯觀音一人以之為然。則知此法為生佛通修之路通入之門明矣。汝等亦當依是而修焉。
△五結請真實。
誠如佛世尊(至)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此正奉勅復命。結答圓通。請求如庇。以明耳根之真實也。初二句。正復前文二十五聖。誰當阿難之根。及何方便門。得易成就之命也。次一句。乃復兼我滅後此界眾生之命也。求出二句。是復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之命也。謂前蒙佛見詢於我。如是方便。命其揀選。然而欲求盡美盡善者。唯有觀音耳根一門。於諸方便中。為最善也。自餘二十四聖。入道方便。以我觀之。皆是佛力威神如庇。故得悟入。無非使其即所有事。以捨塵勞。非是此方初心眾生。可以久長修學者也。亦非上中下根淺深之機。可以同說之法也。如那律之失明。畢陵之觸[A33]刺。人不皆然。豈尋常一槩可以入乎。如普賢之大因。滿慈之宿辯。善吉之解空。舍利之淨。見皆屬深心。豈淺智初心可得入乎。即烏蒭之貪婬。周利之缺誦。[A34]但局淺識。豈深心者。亦依如是而入哉。既各有所偏。則定有所局。豈是久常可以共修之道。亦非淺深。可以同說之法。若觀音之耳根法門。則是淺深可以同說。久長可以共修。而最初入門方便。更無善過於此矣。此上結答。復命[A35]已竟下。正請求加庇。以明真實也。以此耳根一門。修證定體。即前佛說三如來藏自性清淨之理體也。所證定用。乃屬無漏無為不思議之事用也。此正如來真如法身。全體大用。故我頂禮願求加庇。未來學者。於此一門。無更疑惑。此正初心方便。不遲而速。容易成就者也。堪以此法教誨阿難。以及末劫諸沉淪者。但要以此一根修進。則圓通之功。自可超餘二十四聖。所謂欲修楞嚴大定。先從耳根返聞。求其真實。修心要訣者。不過如是而[A36]已矣。
△三大眾獲益。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敘阿難大眾獲益而了悟也。意謂文殊說畢。於是阿難及諸大眾。咸於三科七大根身結。心始了然而明悟矣。以前不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雖聞十方微塵諸佛同聲。告以生死妙常。俱是六根。更無他物。尚未了然。即蒙如來長行偈頌。綰巾相示。亦未了然。故冀冥授。今聞二十五聖並文殊師利廣略各說。揀選分明。方識如來傍敲正打。借口傳言。一片婆心。始知耳根一門結解之相。修證功夫。故餘根之身。意根之心。一切結解。皆得了然而明白焉。從此徧觀諸佛如來菩提極果及大涅槃。乃猶本家矣。但以逐境生心。流而忘返。如人因事而遠游也。所以捨生趣生。從迷積迷。昇沉七趣。往返三界。如未得歸家。以還本鄉也。蓋自無始。直至於今。曠大劫來。日久歲深。不唯未得歸還。即家鄉之門路。亦忘而不識矣。今者得聞耳根返聞一門深入。雖未發行起修。正如拋家之客。雖未俶裝。即便錦旋。然[A37]已了明其家所歸之路矣。所以一切大眾。咸皆識得本有真心。若即依此為因地心。自然可到菩提之本家矣。以故想相之塵。識情之垢。二俱遠離。頓獲法眼。一時清淨。咸得真見道也。性比丘尼前證三果。今亦增進。成阿羅漢。證無學也。乃至凡在法會者。皆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大心也。智論云。阿[A38]娑磨此翻無等等。以佛果菩提。乃為無上。亦無相等。今既能發成佛之心。則與佛等。所謂無可等者。今[A39]已能等。故云無等等也。須知自開會[A40]已來。當機所求。唯曰路曰門。乃至賜屋。是尚未知有本家也。今聞耳根圓通之後。經家直敘曰。家者正顯當機大眾。了明自心。不從人得。義如本家。非賜屋可比也。然即以此耳根返聞。為還涅槃鄉。歸菩提家之門路也。以上一示當機圓通正修竟。
△二示未來道場助行(三)一伸請。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至)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此伸請之意者。正見當機將以是法。以度後人。慮防末劫邪言亂正。故請攝心遠魔。安立道場之軌則也。以故整理衣服。出眾頂禮。蓋於此際。悟得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曰心圓明了。得耳根返聞。即是歸家之路。故曰迹圓明悲。謂悲多劫之沉迷。欣謂欣一旦之忽悟。如人忘失路頭。久滯他鄉。忽得歸路。故悲欣交集也。然雖自解[A41]已圓。愍後未悟。以故白佛。大悲世尊。如我今者。雖[A42]已悟得。成佛法門。從是耳根。返聞之中。依之修行。得無惑矣。然聞如來尋常有言。自未度而先度人者。乃菩薩之發心也。自覺圓而能覺他者。即如來之應世也。我雖未度。願學菩薩。先以此法。而度末劫一切初心修習眾生。世尊。我幸值佛。得知耳根返聞自性。乃歸真正路。然此末世諸眾生者。目不覩玉毫之相。耳不聆金口之音。況且去佛漸遠。而邪師說法。蠱惑初心者。彼彼皆然。如恒沙之多。且邪必亂正。而欲初心後學收攝其心。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豈不難哉。敢問如來畢竟云何方令初心後學。安然建立入道之場。使諸魔事。自然遠離。不能惑亂於菩提心。方無退悔。使得單刀直入。不惑屈曲之岐耶。此正當機悲臻末劫。正少邪多。若不預辯。恐為所誤。故止觀統例云。去聖久遠。賢人不作。庸昏之徒。含識而[A43]已。致使邪魔鬼惑諸黨。並熾空有。(云云)為坑為穽。有膠于文句。而不敢動者。有流於漭浪。不能住者。有太遠而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稱定者。有竅號而稱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權者。有假於鬼神而言通者。有放心而言廣者。有罕言而為密者。有齒舌潛傳而為口訣者。凡此之類。自立為祖。繼祖為宗。反經非聖。勃道亂常。故當機之慮邪師者。正謂此耳。
△二讚許。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至)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此□讚其請問之當而許說也。重言善哉者。以下愍末劫修道之機。上合如來欲說之意。故讚而又讚也。意謂如汝之所問者。恐其邪師魔說擾亂定心。必至退誨。而入屈曲之路。故須安立道場。方可遠離。此誠救獲末劫一切眾生。免於沉溺極要之事也。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所以阿難大眾。皆唯然應諾。奉命承教。而諦聽也。
△三正說(二)一明以戒為本(二)一總標三學之本。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至)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此佛正說道場助行。以持戒誦呪。為助修之行也。蓋前佛對當機。一往發明如來藏心。由耳根圓通。悟理直入者。乃為正修也。今者當機憐愍末劫。恐多障難。故請遠魔辯異。設立道場。所以如來有此帶事。兼修之說。名為助行。謂助正修之行也。然助有二。一惑重者。先持禁戒。以制斷發業無明。二習重者。兼持秘呪。令熏斷俱生無明。故知末世修禪定者。非此助行。則不免於邪師所惑。而成魔魅也。所以佛告阿難曰。汝欲識知安立道場。遠離魔事之規則耶。此亦易為。然汝尋常豈不聞乎我所宣說。毗柰耶中。有三種修行決定義耶。所謂決定攝心為戒。決定因戒生定。決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種決定。乃成佛作祖。無漏之學也。毗柰耶略云。毗尼。此翻善治。謂自治淫怒癡。亦能治人淫怒癡也。亦名調伏。謂調煉三業。制伏過非。即大小乘律藏之都名也。攝心為戒之為。亦可訓由字。謂欲攝其心。必由持戒也。若非以戒攝心。何由辯驗邪與正乎。又必攝心。方為持戒。正顯持犯。不但束身而[A44]已。所以由戒以攝心。然後生定發慧。此三種學。乃名無漏。若否則雖有智慧禪定現前。必落邪魔。皆成有漏。噫世有蠢類。邪魔成性。誹毀戒律。謂為小乘。而自妄稱最上一乘者。豈非魔家之種耶。邪師之徒歟。
△二別示四重之戒(四)一淫戒。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至)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明戒為三學之首。以初卷至四卷半。皆明生信開解。即是慧學。自當機舉喻華屋至此。乃是定學。以故向下。正明戒學。則知此經俱詮三學。乃三藏之總統也。然唯說四重者。以是大小二乘共具之根本戒也。而諸經多以殺戒居首。謂設化以慈悲為主。此經則以婬戒居先。謂真修以離欲為要。故此先明婬戒也。以其欲氣麤濁。染污妙明心性。狂迷易先正定。所以喪本受淪。莫甚於此。故須首戒也。阿難云何方謂。收攝身心。即我所說。名為正戒耶。此正通標下方別示。良以世界六道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婬欲不斷。則生死難除。所以欲出[A45]生死。必須先斷淫心也。若是果然其心不淫。則樹倒根斷。枝葉不生。自不隨其生來死去。死去生來而相續矣。即如汝修正定。本當超出見思塵勞。若此婬心不能除却。則見思塵勞。決不可出。縱有多能多技。世智辯聰。止得有漏世間禪定。而得現前。如不斷婬。必歸魔侶。設無世智。禪定則直墮矣。蓋世智禪定者。如四禪八定。奪胎換鼎。採先煉後之類也。故有功深者。為上品。次者為中品。又其次者為下品。然而此類其徒實繁。各各自謂。以婬欲法。採煉先後。成無上道。佛滅度後。如此種類。熾盛世間。反以婬法。教導愚人。廣畜嬌娃。貪其滋補。徧行淫術。而以行婬。為最善事。而自以為善知行婬之事。善識行婬之理。可以廣嗣裕後。返老還童。白日飛昇。長生久視者也。即以婬欲之法。遞相傳授。令不斷絕。由是令諸愚男愚女癡蠢眾生。不識好惡。莫辯貞良。所以男貪女愛。同落愛坑。俱纏生死。此思惑也。且而謬謂婬欲。為真修之法。起諸邪見。則墮見坑。即是見惑既居愛見之深坑。永失菩提之正路。所以汝欲教化末世。初心之人。修正定者。必須先斷此法。不唯身不行婬。且要心無婬念。方為可耳。此正防萌杜漸履霜之誡也。果能如是。方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斷除婬欲清淨修學究竟明誨也。蓋淫心為生死根本。決不與佛果相應。猶如砂。石決非飯本。而禪定熏修。喻之以蒸不生滅心。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喻如蒸米成飯。若以婬心修定成魔福者。喻不能成飯。唯蒸砂石。有熱氣耳。縱得妙悟。皆是淫根者。合上經百千劫。祇名熱砂。根本下五句。合上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機者。即前幻人抽牽之機也。指淫根種子而言。謂種子不除。觸境便發。此機一發。身心隨動。故必斷其種子。則身心二途。淫事自斷矣。若究竟而論。即使身心二途俱斷。而能斷之性若存。則所斷緣影猶在。終非杜絕。亦屬生死根本必使斷。性亦無方。謂藥病兩除。始獲全愈。正如息機歸寂。然則諸幻成無性矣。即此無幻之性。方可合於佛果菩提。斯則真因真果。成佛大事。可希冀矣。蓋身斷律儀戒也。心斷定共戒也。斷性亦無道共戒也。下正結判邪正之異。以其當機深防未來魔邪惑。正而求辯魔檢異一定規則。故佛說此四根本戒。以辯驗之。以令末世修學之者。永為龜鑑。故曰如我此說。名佛正說。若不如此而說者。或謂行婬不礙修習。或謂行婬正是真修。凡若此者。即魔王波旬之所說也。波旬訛也。正云波卑夜。此云惡者。其惡有三。一曰惡。二曰大惡。三曰惡中惡。亦云殺者。以能傷害法身賊。殺慧命故也。此即釋迦出世時。魔王名也。魔字從石梁武謂。此惱害於人。易之為鬼。今從梁易也。觀此佛言。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又曰。縱得妙悟。皆是婬根。痛哉斯言。妙悟尚然。況未悟乎。多智禪定尚然。況未得定慧之少分者乎。
△二殺戒。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至)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明不唯身不行殺。且要心無殺念。方為真持戒者。可以修三昧也。阿難下五句。明不殺之益。意謂其心苟無殺念。則生死永斷。自不相續。何謂以負命索債。乃為生死之由。今既斷殺。故不續矣。汝修下明殺生之損。蓋修三昧。本為出塵。其如殺心不除。故塵勞亦不可出矣。即使縱有多能世智辯聰。不過有漏世間禪定。而得現前。如不斷殺。必定墮落鬼神道中。以鬼神雖有勝劣。均為惡趣。今從人道入彼。為墮落也。若人能修上品功夫。止為大力。鬼如人間。尊奉稱帝。稱天者。若是中品。則為飛行鬼。帥如岳凟社令之類。若是下品。則為地行食人之鬼。如大海邊羅剎鬼國之類也。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認[A46]己是。而不知自非。均自謬謂。成無上道。故我滅後。邪魔惡黨。多是此輩。盛行世間。倡言食肉。可得菩提。正修行路。然則阿難。我於往時。聽諸比丘。得食不見不聞。不疑。自死。鳥殘。此五淨肉者。豈無故耶。蓋此淨肉。皆我神力所化現耳。非有命根者也。以其汝等剎利及婆羅門所居之地。蒸熱卑濕。加以砂礫。況是石頭。不唯不產五穀。且而草菜亦不能生。設無肉食。以何滋生。故我以大悲神力。愍其饑虗。因而化成五種淨肉。以令汝等暫獲其味。聊以支身。由是假名為肉。非有心性命根之真肉也。即汝等所食者。亦不過化肉而[A47]已。柰何我滅度後。有實食眾生奪命之肉者。而還欲名為我釋門之弟子耶。所以涅槃經云。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食肉。應觀是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斷大悲種。(云云)乃至我涅槃後。像法之中。常有比丘。貌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頭鬚爪髮。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猫伺鼠。邪見熾盛。誹謗正法。破壞如來所說戒律正行威儀。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相諍論。各自稱是。沙門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能獲得有漏禪定。不過暫。若心開。似同正定。終非真實正三摩地也。然此食肉之人。皆是大力鬼帥。與夫羅剎之類。現前花報。故能如是。然而果報終非常久必定。永沉地獄三途。流入生死苦海者也。此皆鬼之徒眾。非佛之弟子。也良以為佛弟子。求出三界。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A48]已。連禍結𬽦。無有休歇。云何是人得出三界解脫命債之𬽦耶。然則汝教後世之人。修三摩地者。必須次斷殺心。是為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修學究竟明誨也。是故阿難若謂。不斷殺心。可以修禪定者。譬如塞耳高聲。求人不聞。此正欲隱而彌露也。蓋妄謂殺生食肉。無罪報者。如自塞其耳也。即害物傷慈。任意食噉者。如高聲大呌也。求其不聞而無罪者。不可得矣。而修禪求出生死。故名欲隱。復又殺生。連𬽦結禍。故名彌露。須知清淨比丘以及菩薩。尚於路邊生。草不故蹋。不故拔。仁慈之心。猶及草木。云何有大悲心者。忍取眾生血肉。飽腹充膓。而任意噉食耶。服有二種。一者絲綿絹帛。靴履裘毳。衣服之服。二者乳酪醍醐。服食之服。然雖此中一概遮止。若准經律論藏。不無輕重。如絲綿絹帛。則大小二乘並皆嚴禁。以其害多命也。靴履裘毳。小乘一向聽許。大乘亦不全遮。以其非專為此而害命也。乳酪醍醐大小並許。故本經云。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乳酪醍醐。名為上味。即後文壇場儀式亦用此物。供享三寶。以其但。分餘潤不害命故。今云不服。乃是充類至盡之意。以能不服。則彌善耳。若能如是。則此比丘於諸世間。真得解脫。無有宿債。可以酬還。更不再來。重遊三界。以其服食若身若分。皆為彼緣。如劫初之人。身能飛行。由食地味及自然粳。則足不離地。以喻服彼眾生身分。恐難脫離眾生之種類也。百穀者。物理論云。梁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粳糯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三穀各二十。合為六十。蔬果之實。各二十種。為百穀也。身者。血肉之類。身分者。皮毛乳酪之類。今者身既不服其身分。口亦不食其身分。且而此心又無貪求服食之想。則身心二途。真解脫矣。自無命債牽纏。可以得出三界。凡係後世。如我此說者。名為佛說。不如此說者。如云食肉不礙菩提。若此之類。即邪魔波旬之所說也。
△三盜戒。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至)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明不唯身無偷盜。且要心無偷盜之念。方為真持戒者。可以修三昧也。阿難下五句。明不盜之益。意謂其心苟無偷盜。則生死可離。自不相續。何謂以偷盜負欠。皆生死之因。今既不偷不盜。故不續矣。汝修下明偷盜之損。蓋修三昧。本為出塵。其如偷心不除。故塵勞亦不可出矣。即使縱有多能世智。不過有漏世間禪定。而得現前。如不斷其偷盜之心。必定墮落妖邪道中。上品者。名之精靈。謂盜日月之精。歲久而靈者。如山妖木怪。似仙非仙。似神非神。即採先煉後之類也。中品者。名之妖魅。謂能變化以妖通魅人者。如狐狸等物。奪人精氣之類也。下品者。名為邪人。謂其操心不正。委曲回邪。被諸鬼魅妖邪所著。惑亂人心。以取財物之類也。然此皆指修定慧者。不除偷心。感報如此。設不修行。但事偷盜。則其感報。又不止於此矣。且而彼等狐羣邪類。亦有徒眾。邪知邪見。不覺其非。俱各自謂。以善盜之術。成無上道。而我滅後。多此妖邪。熾然惑眾。盛行世間。潛踪詭秘。匿詐藏奸。欺世盜名。稱善知識。以為善知偷盜之事。善識偷盜之理者也。均各謂已證得三賢十聖。與夫若天若仙為人上人之法也。或現妖通。詃人眼目。或作妖說。惑亂人心。使無知無識之徒。驚疑恐動。敬如神明。改行易志。令失本心。故此妖邪所過之處。人皆被惑。乃至不惜身命。傾財事奉。由是其家財則消耗。而無餘人。則散亡而殆盡。所以妖邪之害。能令愚人。傾家敗產。喪身失命。以至如此。讀是經者。可不辯歟。問佛許弟子。為乞士者。將無同乎。答我教比丘。循諸佛之方法而乞食者。是欲令其捨除慳貪成菩提道也。豈同妖邪。顯異惑眾。貪他利養。造生死之業耶。蓋乞食者。僧祗律中。名為分衛。謂分施眾生。衛獲道力。無事畜藏。無所顧戀之方法也。略有四意。一為福利眾生。二為折伏憍慢。三為知身是幻。四為除去滯著。皆循方之義也。然我所以不教比丘。自立烟㸑。炊煑熟食者。令其知身是幻。悟世非堅。不過寄居於世。以了殘生而[A49]已。猶如行客。陸處曰旅。水宿名泊。無非借此三界為旅店客船。以示一度往還。自此[A50]已去。無復再返。豈可戀戀塵世。積深畜厚。作久長之計耶。如此行持。方為佛子。云何末世妖賊邪人。內懷利養。外托僧儀。假借如來之衣服。以裨販如來之佛法耶。即今之貨賣衣拂。自送源流者也。是以佛法而行販賣。藉此諸物。居為奇貨。迷惑愚盲。希圖利養。以益四大。造種種業。猶自強顏。謂[A51]己所行。皆是最上一乘佛之正法。且復是自非他。反指真實出家具戒比丘正修行人。為小乘道。而自妄謂。我是大乘。高現異儀。誑惑無識。由是之故。一盲引眾相。牽入坑所。以疑則不信三無漏學。誤則錯信妖邪之說。故無量眾生。凡被所惑者。皆墮五種無間之獄。則妖邪之害。可勝言哉。是以我滅度後。其有欲修三摩地者。現世雖無如。是上來竊盜之心。仍恐宿生有所不免。故令懺悔。但能於佛形像之前。以燃燈燒指之微誠。則酬偷盜騙取之宿負。方許長揖世間。永脫諸漏。果能行此。雖未頓悟無上覺路。是人[A52]已有決定之心。能信正法矣。若不為此捨身酬債。如是微因。以求懺悔。即使縱成佛果。雖得無漏無為。必定還來。生於人間。酬其宿債。猶如我於毗蘭邑中。食馬麥之報。正相平等。無有異也。興起經云。隨羅然國。有婆羅門王。名阿耆達。請佛及五百比丘。三月夏坐。時有天魔。迷惑王心。使還宮內。躭荒五欲。供養六日。便止諸比丘乞食。三日空還。有波羅國馬士。告諸比丘。止有馬麥。君能噉否。五百疋馬。日食二升。分半以給比丘。一良馬日食四升。分半供佛。佛言。過去毗婆尸佛時。我為婆羅門。名因提耆利。博達四韋教。五百童子。時王設會。請佛供齋。有一比丘。病不能行。佛及大眾食[A53]已。為病比丘請食。過梵志山。梵志聞飯香美嫉。而詬曰。此髠頭沙門。應食馬麥。不應食此。諸童子復曰。此等師生。亦應食馬麥。時婆羅門則我身。是五百童子五百羅漢。是病比丘彌勒。是由此因緣。經歷地獄。無數千歲。今雖得道。爾時殘緣。於毗蘭邑。食馬麥九十日也。觀此則知。偶出惡言。尚酬口債。況宿生偷盜。與騙取人物者。豈能免乎。是故汝教修三摩地者。斷婬殺之後。仍須斷除偷盜之心。是名如來第三決定清淨修學之明誨也。是故阿難若不斷除偷盜之心。修禪定者。縱經塵劫。亦不能增長智慧。圓滿菩提。譬如定慧法水。以灌偷盜漏巵。豈能滿耶。蓋我弟子。為比丘者。三衣一鉢之外。凡有羨餘。雖一分一寸。皆不許其積畜者。為斷貪心也。即使乞食。稍有所餘。即作四分。一奉同梵行。一與窮乞人。一與諸鬼神。一分方自食。此言施餓眾生者。則該梵行窮乞鬼神之三。此斷慳心也。大會禮眾者。斷慢心也。捶詈同讚者。斷嗔心也。身心俱捨者。斷我法二執。除癡心也。身肉眾共者。轉貪嗔癡我慢。成同體大悲也。以上則於依正二報。斷除偷心矣。此下不將四句。是要於佛法上。亦除去偷心也。不了義說。如阿含經云。畜物可以資身進道。如薩婆多論。許百物各可畜一。但禁餘二者。是也。若以此義。迴互大乘。反執小乘。以為[A54]己解。則誤初學矣。以其自[A55]己不能奉行大乘。而反曲引權小教中不了義事。以自誤而誤人者。皆偷心不死之故也。果能如是。偷心盡絕。則印是人。得佛如來真三昧矣。如我此說。名佛正說。若不如此說。或曰。不與而取。雖是偷心。然不礙於修行正道者。即係魔王波旬之所說矣。汝其驗之。裨販者。張衡西京賦云。裨販夫婦。鬻良雜苦。注裨益也。販謂買賤賣貴。以自裨益也。長揖。猶永辭也。問佛有神力。既能化現五種淨肉。何不竟化五穀草菜耶。答佛順時宜。不立異故。此地既本不生五穀。與夫草菜。而今忽生。則人將為異。且佛滅後。設遇五穀草菜不生之處。又將何如。是故佛及比丘。昔遇饑荒。目連願以神力。請翻地味。及取北洲自然粳等。佛皆不許。且曰。後世無目連時。又將柰何。當知佛法可傳可繼。為若此也。
△四妄語。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至)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明不妄語者。不唯口不妄言綺語兩舌惡罵。須心亦無此念。方名持戒。可修三昧也。故曰。阿難雖則。上來如是眾生。若身若心。俱得清淨。[A56]已無殺害盜竊淫欲之念。此三戒行[A57]已得圓成。若是言不顧行。於佛法中。則所關非細。意謂尋常世諦之中。將是為非。以曲作直。沽名釣譽。為小妄語者。姑且弗論。若在佛法之中。未得悟道。妄言悟道。未能證果。妄言證果。則欺佛欺祖。欺人欺心而欺世。盜名之賊。莫過於此。真所謂大妄語也。如是之人。其心邪染。即欲修習。所謂三摩地者。亦成邪染。而不得清淨矣。不唯不能成佛正果。究其心術。止可成個愛見魔耳。蓋謂此人以貪名聞。為愛利養。作是妄語。自破淨戒。自成魔魅也。若欲細釋。仍有二義。一者如人明信因果。正見在懷。但為求我尊勝。貪他利養。遂至破戒。名為愛魔。二者以見不正。撥無因果。起諸邪見。本未悟道。妄言悟道。本未證果。妄言證果。名為見魔。所以本有如來藏心。乃成佛之種也。今為二魔所劫。故云失如來種。此下正釋。何以謂之。為大妄語耶。所謂道未悟得而言悟得。果未證得而言證得。將無作有。信口妄言。或是求其出世世間。我為最尊。我法最勝。若我若法。均為第一顧謂現前之人。作如是言。我今[A58]已得須陀洹之初果矣。或曰。斯陀含之二果矣。或曰。阿那含之三果矣。或曰。阿羅漢之四果無學道矣。或曰。辟支佛之緣獨二乘矣。乃至三賢十地。與夫地前信住行向肆意妄言者。何耶。無非求其現前之人。恭敬頂禮。凡有罪者。請求令懺。以貪供養耳。如是之人。誠一顛迦。乃自銷滅成佛之種。蓋此作大妄語。希圖利養。永殞善根者。正如以刀斷多羅木。再不發生。無有異也。佛記是人不唯永斷善根。無復再有正知正見。永沉地獄餓鬼畜生三途苦海。不能得成正三昧也。雖我滅後。勅諸聖者。應物現形。生彼末法。作種種相。度諸輪迴流轉一切眾生。或時現順。如沙門。居士人王宰官及童男女等。或時現逆。如婬女寡婦奸回猾吏巨盜偷兒。以至屠沽販夫。或淨或穢。或逆或順。與彼眾生。和光混俗者。以菩薩利生。凡有四攝。一布施。以財法二施。令彼親[A59]己。二愛語。以輭順之言。慰彼受化。三利行。以三業利他。令生恭敬。四同事。以種種形。現同事業。經言。與其同事者。乃四攝之一同事攝也。無非稱揚讚嘆最上一乘微妙佛法。令其若身若心。皆獲清淨。而入真三摩地正修行處也。然而終不自言。我是菩薩羅漢。漏泄佛旨秘密之因。輕自妄言於未學也。惟除此人。臨命終時。陰有遺言。囑付佛法。令生敬信。終非灼然。惑眾不過。私示於及門之人耳。如南岳之言鐵輪。杜順之示文殊。豐[A60]干之指寒拾。寒拾之說豐[A61]干。皆此類也。所以住則不泄。泄則不住。此定然之軌則也。云何如是愛見魔人。以如是說。惑亂後世。未學眾生。述成四果十地之大妄語耶。是故汝教後世初心之人。欲修三摩地者。先雖能斷婬殺盜三。後更復要斷除如是諸大妄語。是則名為第四決定斷妄語戒清淨修學之明誨也。阿難若不斷除諸大妄語。而修禪定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豈可得乎。蓋以妄語心行。喻人糞。禪定真修。喻旃檀。正謂以妄語糞穢之心。欲求禪定法身之香。則糞穢臭心。豈有法身之香處耶。所以我教比丘。但依正直之心。即是成道之場。故於行住坐臥四種威儀。乃至語默動靜。一切行中。尚要正直。無得虗假。云何魔魅。妄自稱尊。謂得大小諸乘及上人之法耶。此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赤族之誅。滅門之禍也。且一國之君。尚不容其妄竊尊號。況三界慈父。出世法王。而欲妄竊名位。豈不永墮三途。而自絕於佛知佛見耶。以如是因。招如是果。乃一定之道也。此妄語人。因地之心。既然不直。則果地之事。自然迂曲。若欲求其佛果菩提。自不能成。如人自噬其臍。終不能及。以是自作妄語。銷滅佛種。更欲望誰而成就耶。若諸比丘。果能如我所教。心無諂曲。猶如弓弦。一般之直。凡有作為。語默動靜。一切真實。悉無虗假。則能直入三摩地中。永無魔事。我親印證。如是之人。成無上覺。真不虗也。若如此說。名佛正說。若不如此說。或謂妄語。無妨真修習者。即是魔王波旬之所說矣。宜當辯之。具云阿顛益迦。此云極惡。具云貝多羅。此云岸形。以此樹形。狀如棕櫚。岸然矗立。高而且直。有八九十尺。西域記云。出南印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樹林。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光潤。諸國書寫。莫不[A62]采用。設以刀斷其首。則不復活。噬臍者。春秋傳曰。若不早圖。後君噬臍。杜預注云。若嚙腹臍。喻不可及。即唐邑尉劉幽求。謂桓彥範。許敬暉曰。武三思尚存公輩。終無塟地。若不早圖。噬臍無及。又莊子云。麝被人逐。自噬其臍。終不免難。然此三義。皆喻悔之無及。此中不取悔義。但取喻大妄語者。若求菩提。不能及也。今經云。因地不真。古本云不直。茲從古釋也。
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卷第六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16 楞嚴經寶鏡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觀音廣陳(二)一通敘緣起(三)一明古佛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