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卷第二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至)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此敘大眾迷悟之情。意欲求佛。發明二性也。泰然者。因前聞佛斥能推非心。身則避座。心則矍然。復聞離塵無體。口雖默然。心[A1]已自失。是則若身若心。俱不泰然也。今得聞佛辯示客塵。以明主空。且知見性無動。即是妙明真心。復蒙兩番印可。則驚疑稍息。故得身心泰然。念無始等。領前破妄之益。追悔昔非也。今日開悟等。領上顯真之益。慶幸今是也。本心即本有真心。分別影事。即前能推之心。正明一向迷真認妄也。開悟者。即悟向之能推為影事。今之見性為真心。此明真妄分明。心目開朗。而了悟矣。蓋前認妄如失乳之兒。慧命將絕。今獲見性。如遇慈母。慧命可生。何幸如之。是以合掌禮佛而謝之也。然此一禮。不惟謝前。亦且請後願聞身心者。由前佛言。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故有斯請。意謂云何為心之真。云何為身之妄。何者是虗。何者是實。請向現在目前敵體指出。何為生滅。何不生滅。以此真妄二者之性。懇求慈悲。細細發明。蓋妄即虗即生滅。真即實即不生滅也。
△二王出辭問。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至)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此王自陳斷見邪疑。以問不生不滅之正理也。以王昔事外道。曾懷斷見。今因當機。獲聞主空常寂見性不動。是以有疑。請佛為決。未承佛誨者。乃指未見佛未聞法時也。以佛出世時。有外道六師。於五印土大小諸國。各以邪法。化諸王臣。故智論云。王舍城中。有富樓那等六師。自言。我是一切智人。與佛為對。迦旃延云剪髮。姓也。名迦羅鳩䭾。云牛領。即六師之第五也。其人謂殺害一切。若無慚愧。不墮地獄。猶如虗空。不受塵水。有慚愧者。即墮地獄。一切眾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嗔眾生苦惱。自在天喜眾生安樂。毗羅胝云不作母名也。自名刪奢夜。云正勝。即六師之第三也。其人謂諸眾生。王者所造。自在如地淨穢等載。三大亦然。等洗等燒等吹。如秋杌樹。春則還生。以還生故。斬杌何罪。此間命終還生。此間苦樂受報。不由業現。由於過去現在無因。未來無果。此二人皆以斷滅為宗。良以不解阿賴耶識。去後來先。為生死根本。轉此成智。即涅槃元體。而反邪計。此身斷滅。即為涅槃。可不謬哉。且涅言不生。槃言不滅。是不生不滅。名為涅槃。而彼邪計妄謂。死後斷滅。無復苦樂。亦無見聞等性。名為寂靜涅槃。且復撥無三世因果。非邪見而何。正如此方所計。魂昇於天。魄降於地。皆此類也。豈知有死而不死者乎。意謂我雖得遇如來。今者猶有狐疑。未審世尊如何為我發明指揮。令其親證了知此生滅身心中有不生不滅之地位耶。倘得了然。不惟邪計可消。而真心亦可明矣。不生滅地者。即常住真心也。以此真常之理。非惟我獨願聞。即今有漏大眾。莫不皆願聞也。狐乃疑獸。凡人多疑者似之。
△二說示(二)一說身有變遷(二)一略說變滅。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至)當從滅盡佛言如是。
此佛欲示生滅中有不生滅。故先審其生滅也。意謂汝言。此身死後斷滅。我且不問死後。但問現在。汝此肉身。是同金剛不朽耶。還是畢竟變壞耶。答云。我今此身終歸變滅。佛更審云。汝身現在尚未曾滅。云何即知終從變滅耶。答云。此無常身。雖然未滅。然我觀其念生念滅。遷謝不停。纔新又新。相續不住。此行陰遷流。如火之成灰。漸消漸殞。由此殞亡。而無止息。以是義故。決知此身是為無常。定當滅盡而後[A2]已也。此因現前不住。而知當來必滅。何必待死而後知哉。佛言。如是者以王述無常念念遷謝。其理必然。故印之曰。誠如誠是。
△二廣辯變滅。
大王汝今生齡[A3]已從衰老(至)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此辯老少形容變滅漸次也。自大王下。至充盛之時。皆辯老少形容。從佛言下。至終從變滅。乃辯其變滅之漸次也。故佛問言。汝今有生之齡。固[A4]已衰且老矣。其容顏相貌。何如童子之時乎。王即對云。我昔為孩提孺子之時。肌膚腠理。滋潤鮮澤。及至長成。精完神足。所以氣充血滿。而今齡[A5]已頺矣。迫於衰耄。其形容則枯槁矣。其顏色則憔悴矣。其精則消耗矣。其神則昏昧矣。以至鷄皮鶴髮。行步龍鍾。景逼桑榆。逮將不久。如何乃以氣充血滿壯盛之時而見比耶。此辯少壯老三時形容之不同也。下辯變滅漸次。佛則問言。汝之形容。應非一旦頓朽。自必由漸而至。王言。世間變化。密密推移。我誠不覺。但見日往月來。寒暑迭遷。漸至此耳。何故人生光景。有延有促。今且以十年而論。如我二十之時。雖曰年少。然顏貌[A6]已老。十歲之時。及至三十。又衰於二十之時。乃至於今六十有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豈非十年一變耶。而我見此密移者。雖壯色日去。名之曰殂。老相日催。目之為落。然以其間遷流變易。且限十年而論者。是特舉粗略而言耳。若復令我微細思惟。推窮其變。寧獨十二年之一紀。二十四年之二紀。實惟一年一變。豈惟年變。亦兼一月一化。何止月化。兼又一日一遷。若更沉其思慮。審諦觀察。則此一念中。具九十剎那。而剎那剎那念念之間。皆在遷流。未甞停住。故知我身終變滅也。始生曰孩。稍長曰孺。皮表名膚。紋理名腠。二十三十曰長成。七十曰衰老。八十九十曰耄。今六十二。將近衰老。故名為迫。逮及也。言死期將及也。紀者。乃十二年。以今六十有二。返觀五十。是為一紀。故約紀而減之。剎那者。最短之時。以一念具九十剎那。利刃透九十紙。為一念故。一念具九十剎那也。此明身有變遷也。
△二明性無生滅(二)一徵定許說。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至)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此徵定生滅中有不生滅。以許說也。佛見匿王。歷敘生滅。工夫細密。可以示不生滅性。故問之曰。汝既知剎那身中生滅不停。終歸滅盡。能知剎那身中有不滅者耶。王聞其語。不覺悚然。故合掌對曰。我實不知斯正王所久昧者也。設早知此。豈受外道之惑哉。佛言。汝既不知。我今於中指示。汝之不生滅性前。王請不生滅地。茲佛許不生滅性。正請許相應也。
△二彰不滅(二)一彰所見不變。
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至)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此就恒河之水。以彰見性之不變也。佛先牒匿王之語。而後審其三歲所見恒河之水。與十三所見恒河之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即此可知。時序雖更。而所見不異。蓋不異即不變也。耆婆此云長命。印土風容。皆事長命天神。凡子生三歲。即謁彼廟。謝求[A7]已得。而更祈長壽也。
△二明能見不滅。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至)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此即能見之性。以示不生滅也。故牒之曰。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定比童子之時。異則汝觀河之見。有老少否。王言不也。佛遂示曰。汝面雖皺。而此中觀河之見精性。未曾皺。皺者變。而不皺者則不變。所以變者受滅。而不變者元無生滅。既無生滅。云何復於汝之生滅身中。同受汝之生死耶。既在現前。尚不受其生滅。而言死後同受斷滅。豈不謬哉。況猶引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名為涅槃。則謬之甚矣。末伽黎云不見道字也。拘賖黎其母名也。其人謂眾生罪垢。無因無緣。即六師之第二。皆以斷滅為宗者也。此章因王向身中觀察。故成斷滅。佛從見上發明。故無生滅。正謂不離花下路。引入洞中天。此則不惟除王斷滅之疑。亦酬當機二發明性之請矣。
△三領悟。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至)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此但就王而結益也。以前迷斷滅而騰疑。今悟趣生而歡喜。是言者。即上觀河不變身滅不滅之言也。捨生趣生者。以捨前陰而復生後陰也。得未曾有者。以昔未得見性。將謂斷滅。今得見性。方知不滅。則今日之所得。乃昔日之未曾有也。
△四顯見不失(二)一疑問。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至)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此當機因聞上文彼不變者元無生滅。故致疑而請問也。故言若此見聞。必不生滅。此正起疑之端也。然上惟舉見。此復添聞者。是顯舉一。則該四性六精也。意謂見聞等性。若是生滅。可名遺失。既此見聞必不生滅。便是寂常。即與諸佛。等無差別。云何世尊惟名我等遺失真性。顛倒行事。而諸佛何不亦名遺失顛倒耶。[A8]但我二障所纏。如染塵垢。願佛興慈。為一洗之。豈知佛說遺失真性。[A9]但因顛倒而說遺失。非比斷滅之遺失也。
△二說示(二)一以臂倒無失為喻。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至)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此即臂之正倒。以喻不失也。以佛生一體。原無遺失。但因顛倒為異耳。然心中顛倒。無有形色。人固難知。故佛出像而示之。俾人易見而易解也。故以千輻輪手。垂而下指。問阿難言。汝見我手。為正為倒。當機曾遭辣手。故不敢自決。且不能無言。遂嫁禍於人曰。世間眾生以此為倒。復推乾淨曰。而我不知。誰正誰倒。世尊就語而追之云。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又將以何為正耶。當機至是。被如來一語鈎處。不能脫去。只得答曰。若如來以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世尊將錯就錯。即豎臂而告曰。若此則顛上倒下。惟一臂也。故上指則名為正。何曾增上一絲。下指則名為倒。何曾減去一毫。縱然顛之倒之。但是一手。無非首尾相換。不過將上豎之首。而換為下垂之尾耳。此明雖有顛倒。而臂未常失。若此首尾顛倒之相。皆汝與世人一類仰瞻而俯視也。顯而易見。極其明白者。何故推云。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耶。倍猶類也。切也。母陀羅此云印。即結印手也。以佛手舉措。反覆上下。偃仰如蓮花。開如授受。狀制伏魔外。無非是印。故曰印手。
△二以心倒無失合喻(三)一舉法直合。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至)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此直舉生佛二身之法。以合一手。正倒之喻也。此承上言。手既如此。則知汝身佛身。亦可以比類而發明矣。如來之身。名正徧知者。譬如手雖無增。但上指於空。則首是首。尾是尾。舉世皆以為正也。汝等之身。號性顛倒者。譬如手雖無減。但垂臂下指。則首作尾。尾作首。舉世皆以為倒也。此但直爾法合未出。所以顛倒之相。故下文且令諦觀也。
△二令觀顛倒。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至)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此令觀顛倒者。以手之顛倒。人所易知。性之顛倒。人固難解。所以敕其諦觀。欲令恍然而自悟也。故曰。任汝諦審觀察。以汝之肉身。比於佛之金身。則汝身稱為顛倒者。既有顛倒之名。必有顛倒之實。從何實處。而有此等名號。呼之為顛倒耶。然阿難大眾。被此一問。大似泥塑木雕。呆呆然不知顛倒所在也。良由不達諸法唯心之故耳。若知諸法唯心。則若身若心無非妙明心中所現之物。則知身心顛倒所在矣。是以前斥遺失真性者。良在茲焉。隨者任也。名字猶詺目也。瞪直視貌瞢。昏悶不了。目不明也。瞬亦作眴。目動也。言不瞬者。乃睛定而不動也。
△三通示正倒(三)一引昔教明正。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至)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此引常說之教。以明正徧之義也。海潮音者。以明應機而發。時至而言。猶如大海之潮。信不失其時也。又其音圓徧。猶如海潮。普徧圓滿也。此因當機不達現前一念。不雜聲色見聞之性。即是真心。體週法界。量等虗空。而妄認四大蕞爾之身。六塵緣影之心。以為自[A10]己。則無異棄大海。而認浮漚也。故佛愍其顛倒。哀彼愚蒙。不待請問。興無緣慈。而直告之曰。我常說言。色心等法。唯心所現。即汝所謂四大之身。汝所謂見聞之心。皆此現前一念。不雜聲色見聞。真心所現之物耳。以吾人現前一念。見聞之性。離名絕相。故曰妙。洞徹虗靈。故曰明。體無偽妄。故曰真。性無染雜。故曰精。統此四義。不可思議。故曰妙心也。色即十一色法。心即八識心王。諸緣即生心。四緣生色。二緣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法。諸所緣即二十四種不相應。及六種無為。乃至世出世間。染淨依正。一切諸法也。此上諸法即唯識五位。徧攝一切。然皆真心之所現起。如鏡中物像。不離於鏡。無體可得。問六種無為。前五可說無體。至真如無為。名假體實。何言無體。亦如鏡中物像耶。答本經乃圓實大教。以彼所說真如。是對妄而立。既因對待。還成妄法。故下經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花者。此也。又問。前說見性。即黎耶體[A11]已為能現。今准此說。則黎耶又為所現。則唯心之外。另有真心耶。答前七諸法。但為所現真心。獨為能現。以黎耶通於能所。對純真之心。則降為所現。對前七諸法。則陞為能現。然此於真原非二體。故云。非一非異。而成阿賴耶識者。良由是焉。故如來悟得此心。則首是首。尾是尾。如手上指。雖無所增。舉世皆以為正。此如來之身。所以為正徧知也。
△二責認妄成倒。
云何汝等遺失本妙(至)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此責遺真認妄也。意謂汝等云何遺失自[A12]己妙心妙性。反於本無迷悟之中。而妄認其迷情耶。故溫陵云。本妙者。本來自妙。不假修為也。然心之與性。體用異稱。心則從妙起明。圓融照了。本不流動。如鏡之光。故曰圓妙明心。此用之妙也。性則即明而妙。凝然湛寂。無物堪倫。如鏡之體。故曰寶明妙性。此體妙也。而此心此性。全體大用。原是汝自家本具。如何遺失。却於悟中。而認其迷乎。蓋諸法所生。唯心所現。是本來之悟也。不達本悟自心。而反於中。妄認四大為身。緣影為心。此即當機以動搖為身境。以能推為自心。是皆於本悟心中。妄認迷情。正所謂認物為[A13]己。豈非悟中之迷乎。然此悟迷。若對正倒釋。則瞭然矣。以本無迷悟之心。如手本無正倒。而說迷悟者。因眾生之分正倒也。所以悟此心。則名正故。諸佛為正徧知。迷此心則名倒故。眾生為性顛倒。而正倒惟在一手之上。猶迷悟只在一心之中。今則向本悟心中。而認迷情。故曰認悟中之迷也。故下以身心發明。為悟中迷之所以。夫此妙明心性。本無迷悟。身心之相。皆由性明心體。最初不覺忽起妄。明將此本無迷悟。真心實相。第一義空。晦昧而成。無知無覺之頑空。所謂痴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此因迷性明故。而成無明。故云晦昧即無明也。由此無明。變起頑空。故云為空。即經云。迷妄有虗空也。依所現之空與能現之無明二法相合。故曰空晦暗中。然此暗中。即無明結滯之中。而變起四大山河世界依報外色。故曰結喑為色。即經云。想澄成國土也。因四大色相。雜妄想心。變起眾生。五體六根。正報內色。故曰想相為身。蓋想即妄心。相即妄色。色心和合。五蘊備矣。即經云。知覺乃眾生也。此即身之所以自悟中而認迷也。既然內有根身。外有器界。則妄想緣心。於中積聚。遂而內緣影事。則搖蕩而不休。外緣實色。則奔逸而不[A14]已。世人不知。原是無明展轉麤動之相。而復認此內搖外逸。昏迷擾攘者。而以此相。即為自[A15]己真實心性。此即心之所以自悟中而認迷也。既一迷此。則將昏擾擾者。以為自心。則決定不改。謂言我心在色身之內矣。依肉團而居焉。殊不知。此內而色身妄心外及山河大地。皆是我妙明心中所現之物像耳。故前云。汝身汝心皆是真心中所現物者。是也。此因遺失。徧周法界廣大之心。而反認蕞爾身中生滅之心。豈非悟中認迷自成顛倒者哉。
△三喻雖倒不失。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至)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此喻雖然顛倒猶手之下垂。以明性不失也。蓋百千大海喻真心。即現前一念。不雜色聲見聞等性。非徧而徧者。一浮漚體。喻當機所執緣塵分別見聞等性。非局而局者。遺真認妄。如棄海認漚。執妄為真。如執一漚。目為全潮。且認漚遺海。[A16]已是迷倒。況執一漚。以為窮盡海量。目為大瀛小渤。全海之潮。豈非迷倒之中更加一倍之迷倒人乎。正明首尾顛倒之義。如我垂手向下。雖無所減。而舉世皆以為倒。故汝等之身。所以為性顛倒也。且汝言。不知身心顛倒所在。斯即汝之身心顛倒所在也。且汝等本無遺失。但因顛倒而稱遺失。如來說為可憐愍者。此也。以真遺失。則不足憐愍。今由顛倒。恒如遺失。故深為可憐。而可愍者也。
△五顯見無還(二)一疑請。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至)㧞我疑根歸無上道。
此述疑以請問也。悲救深誨者。意謂一向顛倒淪溺。今承悲救。一向遺失妙心。今承深誨。感佛深慈。故致垂泣以謝。然尚有疑。故復叉手而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得妙明心性。即是自[A17]己本來圓滿。包十虗而徧法界。亦不生而不滅。本無遺失。乃常住不變之心地也。但我等一向遺失此心。妄認能緣為心。故名我等為性顛倒。宜矣。然而今日現聞法音。現悟真心。皆用緣心。則此緣心。是允所瞻依。而仰賴者也。世尊雖不欲我認而斥為非心。若是別種緣心。或可棄捨。至如悟佛法音。承聽領納。方正倚用。豈可一旦遽捨之乎。由得其用。故不得不認也。世尊要我所認者。圓滿妙心。雖則廣大。現今不得其用。徒然獲此。故猶未敢認取為本元心地也。以認此則當棄彼。今既不忍棄彼。故亦未敢認此何。謂若棄緣法之心。却後將何承領佛法。縱不惜其緣心。而獨不重於佛法乎。所以躊躇。莫定取捨。末由願佛為我拔除疑根。令得歸於無上道也。圓音有三不可思議。一者殊方異類。咸同本音。二者大小淺深。隨解皆益。三者有緣隔遠。皆同目前。㧞我疑根者是。謂緣心之疑。深根固蒂。自不能除。願仗佛力。為我㧞之。可見當機多聞習氣。深厚難除。此正緣心真心兩持不決。方搖未穩之際。直待三卷末。各各自知。心徧十方。獲本妙心。常住心地。始肎撒手承當耳。
△二開示(二)一破緣心有還(二)一總標法喻。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至)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此總喻執教亡心也。因彼前云。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故知當機珍重法音。將謂至理。在是不知封文迷理。則失教意。故佛立喻以曉之。意謂我費許多唇舌。只為除此緣心。以契真性。誰知至今汝等尚以能緣之心。而聽我所說之法耶。既以能緣妄心。聽我所說圓妙心法。則此心法亦成所緣之妄境矣。非能得其法性真理也。以教詮真理。理是眾生之心。豈可執教而亡心哉。殊不知。說法者如指月人。耳聽法者乃看月人也。此以指喻佛之聲教。月喻總法人心。若謂因我聲教。發明自心。此是因指看月。聞教觀心。而不顧其指者。若徒執語言文字。被聲塵所轉。此是以指為月。不解反觀自心。而亡失其月輪者。豈惟亡月。亦亡其指。正喻豈惟不達自心。亦且不知教意。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此喻緣他聲教。為自[A18]己心。自他不分故。豈惟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即豈惟不知教意。亦且不知教理教體。以體乃文句名聲屬塵故。暗理即吾人。真心故明。何以故下。徵明以指體暗而月性明。設執指為月。則明暗二性。不能了別。以喻教屬聲塵。不能覺照。如指。心本靈知。具有覺照。如月。若執教亡心。是以無照之塵。認為有照之心。則有照無照。二相混雜。俱不能辨。豈不愚哉。今汝認法音。為所緣境。而起能緣之心。則迷失法性。何異於觀指為月。以指當月。不辯明暗之人乎。故合之曰。亦如是也。
△二別示可還(二)一略明無性。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至)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此明緣心非常住之性也。上遣所緣之境。此遣能緣之心。意謂若以能分別法音者。為汝真心。則此心自應離所分別之法音。有能分別之自性。可也。夫無性則如客暫止便去。終不常住。有性則如主都無所去。猶掌亭人。故客有去來。而主人常住。心之真妄亦如是也。汝若以能分別法音。謂是真心則此心應離聲塵而自性常住。云何離我說法之聲。無汝分別之性耶。
△二廣示有還。
斯則豈惟聲分別心(至)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此廣示有還者。以明真正主人。則無所還。如物本是[A19]己有。則無可還也。故承上云。豈惟聞法緣心。離我聲塵。無能分別心性。即汝分別我容。離我顏色相好。亦無能分別之心性。如是不[A20]但因塵起滅之見聞緣心非汝真性。乃至嗅嘗覺知之心。離彼分別香味觸法之塵。亦且都無真心性也。至此則能分別心。所分別境。一概寂然。故云都無。乃至內守幽閒。非色非空之境。此但伏前六識現行。分別不行。如江湖之水。望之似平。其實奔流不[A21]已也。此正第七識緣第八識。離外五塵。故云非色。執內為我。故云非空。故拘舍離等。計此為神我。迷昧不知。立為冥初主諦。此尚非真。況現行緣塵。熾然分別者乎。故智論云。外道通力。至八萬劫。八萬劫外。冥然不知。謂為冥初。從此覺知初立。故名主諦。亦云世性。謂世間眾生由冥初而有此性。即世間本性也。亦曰自然。謂自然而有。無所從故。所以從冥生覺。亦名為大。即中陰識也。從覺生我心。即神我也。從我心生五微。從微生五大。從大生十一根。以神我為主。居中常住。不壞不敗。攝受諸法。凡二十四諦。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為主諦。能所合論。成二十五諦。離諸法緣者。以此冥諦。即滅法塵神我。即能緣妄心。言能緣神我。離所緣法塵。亦無分別自性也。由此言之。分別聲者。還之於聲。分別色者。還之於色。乃至分別冥諦者。還之於冥諦。汝若認此分別。以為心性者。則[A22]已各有所還矣。云何是汝不還之主乎。拘舍離即末伽黎異稱也。
△二顯見性無還(三)一求示無還。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至)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此因聞有還。而求示無還也。還者。如借來之物。必要還人。若是自[A23]己家裏物。則無處可還。所以當機謂。若我能緣心性各有所還。而如來所說。妙明元心。云何謂之為無還耶。願賜哀愍。而為我說。若無垢謁善權清問云。此事人人有分。箇箇圓成是否。清曰然。公曰。為甚麼無箇入處。清於袖中。出數珠示之曰。此是誰底。公俛首無對。清復袖之曰。若是汝底即拈取去。纔涉思惟。便不是汝底。公悚然。故知纔有分別。即有可還也。
△二正示無還(三)一明見性即真。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至)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此欲示無還。先明是性即真也。因當機聞分別有還。遂求妙心無還。故佛示之曰。無還者。即在有還之處。不必離波而覓水也。且汝現前。汝見我時。一念未生。絕無分別。不雜於色者。這種見性。即是真精。而此光明本來元有。但此見精。體受妄熏。精分六處。未能旋六亡一。湛入合湛。故但稱見精明元。而不稱妙精明心。是知其體[A24]已具精明。惟欠於妙耳。雖然非即妙精明心。正如第二月。脇之月。揑目所成。雖與真月無二。但多一揑。非若水中月影與真月。有天淵之隔也。良由妙明心性。廣大無方。圓滿無相。卒難指定。故托見精。方便指明。若從見精悟入。而全體大用。即在茲矣。故月有三。一天上淨月。二揑目出月。三水中影月。今以第一月。喻妙明心性。第二月喻見精明元。第三月喻緣塵分別。是則未得第一月者。當亟認第二月。猶之未得妙精明心者。當亟認見精明元也。然此二月雖非淨月。設離淨月。必無二月可得。見精雖非妙心。設離妙心。必無見精。可得以見從心起。全體即心。但當由見精而入真心。不可執見精而當真性。以去見中之妄。即是真心。如除眼上之揑。即是真月。固不可分而為二。亦不得混而為一也。
△二示可還非真。
汝應諦聽今當示汝(至)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此欲示無還之見。先標可還之相也。故誡之曰。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還之地。意謂非可還之相。莫顯無還之見。故先明可還也。阿難汝還見此大講堂乎。洞開之時。旭日東昇。則見明相。中夜黑月。晦瞑之時。則見暗相。戶牖之隙。則見通相。墻宇之間。則見壅相。分別此等之處。則見緣相。頑虗而豁達者。即是空相。鬱𡋯而昏擾者。乃為塵相。澄霽而[A25]斂氛者。為清淨相。然此八相亦有能所之辯。而分別妄見。自屬能緣。餘之七種。不出明暗。色空俱係眼家之境。自屬所緣。而能所之相。各自有因。相假因成。則同變化。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如本因何物而來者。亦還隨何物而去也。然此諸變化相。各有來因。今將明相還本日輪。暗相還本黑月。通相還本戶牖。壅相還本墻宇。能緣之見。還本分別。頑虗之相。還本太空。鬱𡋯之相。還本微塵。清明之相。還本澄霽。則知世間一切所有之相。不出斯類。皆妄非真。離塵無體。俱屬可還者也。
△三顯無還乃真。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至)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此正顯見性無還。乃為真主人也。意謂汝見八種塵相面對塵不雜之。見精明性。於此八相之中。必當欲於何相而俱還耶。何以故。若於明相俱還。則無明時。暗相現前。復將誰見耶。然雖明暗等相種種差別。變化不停。而汝之見精。一時俱見。足知諸相。於汝見精之中。自生自滅。自相變化。而汝之見精。昭然不昧。凝然不變。寧同分別妄見。與明暗色空。而俱還耶。若能所諸相俱可還者。自然非汝真性。汝當捐捨。既是汝之見精。不可還於諸相。便是自[A26]己真主人矣。設云。非汝且道又是誰耶。此處獨指見精無還者。蓋見精不離真性。故兼明性而舉之。向後至同別二種妄見。下方遣此見精。獨顯真性。如除第二月。以見淨月也。
△三結責自淪。
則知汝心本玅明淨(至)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此責迷見精而認緣心也。意謂若能知此見精。則知汝之真心不待修為而本妙。不待揩磨而本明。不待洗滌而本淨也。但由汝執能緣妄心。自迷自悶。喪失本有。枉受輪迴。故於生來死去二者之中。長被攀緣妄想。漂流沉溺。永無出期。皆其自取。是故如來今說。汝等名為可憐。而可愍者矣。
△六顯見非物(二)一當機伸問。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此伸問呈疑而請決也。意謂上承佛示。雖知此見不與諸相俱還。然常與明暗色空水陸等物。混雜無分。今於諸物之中。云何辯別。得知此見即是我之真性耶。
△二如來正顯(四)一標定能所(二)一明能見性。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至)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此明能見五種現量之性也。正述當機雖未曾得無漏禪定清淨天眼。然承仗佛力。[A27]已見初禪。得無遮障阻礙也。阿那律云不滅。昔因施供。受福不滅。又云無貧。常受天福。故是佛從弟晝眠被訶。因而廢寢。遂致失明。後修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故獲半頭天眼。所以答嚴淨梵王云。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今言閻浮者。以大千皆有閻浮。舉別顯總也。故華嚴云。一切閻浮提。皆言佛在中者。是矣。菴摩勒果。形似梹榔。食之除風冷。此云難分別。以桃柰相疑。生熟難分也。彼土風俗。尋嘗手執此果。即取為喻。諸菩薩等見百千界者。以初地見百界。二地見千界。乃至十地見無量不可說佛剎微塵數界。十方如來無所不矚者。以佛具五眼。窮盡法界。若至眾生。雖洞然而視。亦不過分寸而[A28]已。所謂隔紙膜。則不見外物。隔皮膚。則不見五臟矣。然云五種現量性者。以見初禪。此有學人慧眼現量之性也。見閻浮。乃無學人天眼現量之性也。見百千。則菩薩法眼現量之性也。見微塵土。是如來佛眼現量之性也。見分寸。即眾生肉眼現量之性也。由此五眼不同。是故五量亦異。然皆八識現量。見性所矚。以見精緣現量境。不生分別處。即是真性。此因當機。前問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此現量見性。即汝真性也。然此五種寬至法界。狹至分寸。其量雖殊。而能見之性。則無異也。
△二明所見物。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至)無非前塵分別留礙。
此獨約當機現量所見之物也。意謂餘之四見。姑置勿論。但且就汝現量見性。而試言之。至如吾與汝。觀四大天王所住宮殿。止在須彌山腰。然而上齊日月。下至大地。於其中間。周徧眺覧。如有情之物。則有水居者陸處者空行者。此指一切物類所在之處也。而無情之相。則有晦瞑。而昏暗者。晴霽而清明者。此言朝暮晴陰之相也。然此種種情與無情。殊形異象。無非前塵分別之物。皆是眼家所對。遮留障礙之境。乃汝見所緣者也。
△二就中揀擇。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至)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此令當機。就上能所見中。而揀擇其自性也。故言汝應於此。上來我說能見所見。仔細分別。辯其自他。蓋自即見性。他即物象也。然令當機自擇者。正謂把手牽人行不得。惟人自肎乃方前。故言今吾將汝將謂將就誰即誰何。意謂今日吾且不與汝道破。就要令汝自家具眼。於此能見所見二者之中。細細揀擇看。何者是我阿難見性自體。而為能見者也。何者是他外物形象。而為所見者也。如此辯別。歷歷分明。自然得知汝之性矣。此因前問。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故佛令其自揀自擇。但能擇得我之見性。自然得知我真性矣。
△三物見分明(四)一正明物不是見。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至)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此因上令當機自揀自擇。而不能辯別。故佛於此向下。共以四番。展轉發明也。此則正明物象非見性也。極窮也。見源即見性也。意謂儘汝眼力。窮汝見精。從日月宮而觀此最上物象。是物也。而非汝。又至七金山周圍。徧覽諦視而觀此最下物象。雖有種種光明。然亦物也。而非汝。不唯最高最下。而遠者即漸漸附近。更觀中間雲之騰鳥之飛風之動塵之起。以至樹木也。山川也。草芥也。人畜也。此居中附近之物相。則皆是物。而非汝之見性也。所謂誰是物相者。此是矣。梵語彌樓。此云光明。即七金山也。以金色光明故。此山環列須彌山外。分峙七海之間。皆以純金為體。一名持雙。二名持軸。三名擔木。四名善見。五名馬耳。六名象鼻。七名魚嘴。此中光明最多。故言種種也。
△二正明見不是物。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至)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此正明見性非物也。以上指諸物皆非見性。則其見性自應擇出。然彼不解。故復示曰。阿難今汝所見。是諸在近在遠。若大若小。諸有物象。千態萬狀。列在眼前。而汝見性。照了無遺。雖其物有種種不同。然而皆一見精所矚。不相雜亂。當知雖則物類自有差別。非汝見性有所差別。即此見精而不混雜於物者。是汝妙淨明心。故知此心誠不離汝眼中見性。云何汝還於諸物中。不能揀擇耶。所謂誰是我體者。此是矣。此正酧其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問也。
△三反辯見不是物。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至)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反明見性非物也。承上云。豈獨物不是見。見亦不是物。意謂若汝見是物。則我見亦是物。然汝亦可以能見吾之見矣。恐彼謬計云。與我同觀四天王宮及一切物象之時。世尊之見。即在一切物中。我豈不得而見耶。故牒之曰。若謂汝我同見物時。名為見吾之見者。則我收視返觀。不見物時。汝何不併我不見之見。而亦見之乎。而即指其定在於何處耶。若我收視返觀。不見物時。汝既不能見吾不見之處。則吾見物之時。汝又豈能見吾見物之見哉。恐復謬計。我不見時。即是見佛不見之見。故牒破云。若以汝不見時。即是見吾不見之見。若爾則是汝自不見之處。然則非彼如來不見之見相也。豈可以汝妄心揣度。所謂不見之處。即是如來不見之見相哉。若汝實不見佛不見之地。則此見性自然。而非有相之物矣。云何不是汝之自性見耶。
△四反辯物不是見。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至)見性周徧非汝而誰。
此反明物象非見性也。承上云。汝之見性。若是物者。則物亦汝之見矣。而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若有見。亦應見汝。則是有情之見體。與無情之物象。紛然雜亂。不可辯矣。且汝見與我見。亦成可見矣。若然則不知誰汝誰我。誰能誰所。誰為正報。誰為依報。誰為我體。誰為物象。則汝與我。併諸世間。一概莫辯。混雜難分。而不成安立矣。有是理哉。今汝見物見我之時。若一定是汝之見。而非我之見。是汝我分明。現成安立。則情與無情。自他依正。物象我體。判然不混。即知見性離諸物象。縱汝現前。觀四天王宮。以至草芥人物。皆汝自[A29]己見性周徧。總不屬物。亦不屬我。豈非汝之見性。而更屬誰乎。諸世間指情與無情也。梵語柰耶此云法式。亦云安立。以諸經論說世諦為安立諦。然安立者。謂[A30]但凡諸法。各有一定。而不可混所安之位次所立之彊界也。
△四責疑自性。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此責當機。自疑其性也。云何下。正責辭也。意謂汝何不自信。而反自疑耶。蓋此真性。汝固有之。性本在汝。而不以為真。反取我言。以求其實。然猶問言。云何得知是我真性。豈不謬哉。
△七顯見無礙(三)一當機因塵疑礙。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至)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此顯見性無礙。當機因聞。上來見性周徧一語。遂疑其為有礙也。故興疑而伸問云。若此見性。本來周徧。必我真性不雜於物者。則應隨處不變矣。今我與佛。觀天王寶殿。或居日月二宮。俯觀一四天下。則此見周國徧滿。娑婆國界。何其大也。及至退歸精舍。祗見此園。更入清心之戶堂。則此見精雖仰瞻俯視。但惟簷廡而[A31]已。又何小也。世尊若此見性之體。本來周徧一娑婆者。則大固不應更小。何以今在室中。惟滿一室。大小之不定。如此耶。為此見性自縮其大而為小耶。為是墻宇所隔夾斷而不能續耶。或縮或斷。義必在茲。我今不知斯義所在。故願垂慈。為我敷揚而宣說也。勝藏者。以天王宮殿眾寶所聚。故言勝藏。日宮乃火摩尼寶所成。大五十一由旬。月宮水摩尼寶所成。大四十九由旬。其間皆有宮殿臺池。天人充滿。日宮雖火摩尼成。然亦清凉同月。但光勝下注成熱耳。阿難隨佛時或居之。娑婆云。堪忍亦云能忍。漢言忍界。亦名忍土。以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為忍。又云索訶。此名雜會。以六道四生聖凡混雜故也。具云僧伽藍摩。此云眾園。以僧伽是能住之眾。藍摩即所住之園故。西域呼寺。為僧伽藍摩也。
△二如來顯性無礙(二)一正明無礙。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至)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此明大小皆前塵留礙非見性之有舒縮大小也。意謂如汝所問。於諸世間。或見一界之大。或見一室之小。如墻宇夾斷之內外。此上諸所事相業用。各屬眼前塵境。不應說言見有舒縮斷續也。蓋汝之見性。譬如虗空。一切塵相。譬如器皿。塵相有大小內外。而見性無舒縮斷續。其猶器有方圓。而空無定相也。汝今不知見性與塵相。但觀空器。則可知矣。設有方器於此。其中惟見方空耳。我且問汝。此方器中方空。是定方耶。不定方耶。若定方者。易以圓器。空應不圓。既因器圓。而空亦圓。是不定方矣。若不定者。則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既因器方而空亦方。是又定方矣。須知定與不定。俱不在空。總由器在則然耳。汝言不知斯義所在。夫此見性。大小舒縮之義。其定與不定之性。亦若虗空之如是也。此正見性無在。而無所不在也。云何汝今膠柱鼓瑟。而必求其一定之死在耶。
△二轉釋無礙。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至)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此展轉解釋見性無礙也。故曰阿難若復欲令空性入無方圓者。但除器之方圓。而空體本無方圓之相。不應說言除器後更除虗空方相之所在也。意謂欲令見性入無大小者。惟除前塵。而見性本無大小耳。不應說言除前塵後更除見性之所在也。至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成小。則於仰觀日時。亦可舒齊日邊。若墻宇能夾見令斷。則穿竇時亦可引見令續。今觀日既不能挽之令舒入室。豈能縮之令小。穿竇既無續迹可得。而墻宇豈能夾之令斷哉。故知是義必不然矣。入無之入。猶達解也。竇孔穴也。挽引也。齊等也。日面猶日邊也。
△三通結礙與不礙。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至)徧能含受十方國土。
此通明眾生之礙與如來不礙之所以也。一切眾生者。總該世出世間凡外權小。以凡外認物為[A32]己。權小迷[A33]己為物。故成礙也。夫物本不能礙。見本不可礙。然凡外權小。畢竟成礙者。非物礙也。良由無始迷失自[A34]己如來藏心。轉為藏識。而現見相二分。為色心等物。故凡夫外道不知色心等物。乃真心之泡影。執為實有。認以為[A35]己。此所謂認物為[A36]己也。即權乘小聖。亦不知藏識細微。以為諸法心外實有。不達萬法唯心。即迷自[A37]己。而為物矣。既失物我一體如來藏心。則不惟不能轉物歸心。而且心為物轉。所以逐境遷移。動被所礙。由是於前塵之上。觀大觀小。計縮計舒。全無自由之分矣。是知物本是心。迷之為物。則礙於心。猶氷本是水。結之成氷。則礙於水。皆自迷而自礙之也。以故為物所轉。即名為生。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若能轉物即同佛者。乃轉見相二分色心之物也。以此二分。如蝸牛二角。出則成雙。入則一體。今[A38]但不隨世間分別。則見分斯泯。見分既泯。則離一切身心執取。既離執取。則相分自轉。所謂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故得識精圓明。轉而成智。則為如來藏心。故能即同如來。所謂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也。蓋迷時。身則蕞爾彌封滯殻。心則昏擾逐境偏局。所以被轉而成礙也。今悟時。則萬物一體。圓而不偏。達物惟心。則明而不昧。以故若身若心悉得圓明。此因轉物而成無礙也。故知心境寂滅。即是不動道場。依正互融。所以毛含國土。然一毛乃正報之最小者。十方為依報之最大者。蓋毛含十方者。是以小攝大。即攝事歸理。乃會萬物為自[A39]己。是自他不隔於毛端也。十方在毛者。是以大入小。即事得理融。乃以心融萬法。是千差攝入而無礙也。故被轉時。則觀大被大局。觀小被小局。認色心為色心。轉見依正。為依正轉。今轉物時。則一多無礙。小大相容。色心不二。依正互融。至此則理事一如。以故身即是心。心外無身。故言身心圓明一毫不動。即是成道之場。通為一大光明藏矣。又何舒縮大小之有哉。此正生佛迷悟礙與不礙之要關也。
△八顯見惟真(二)一疑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至)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此領上義。以生疑難也。因聞佛說。此精妙明。誠汝見性。又聞見性周徧。非汝而誰。意謂若現前周徧萬物者。是我見精。而此見精必然。是我妙精明性。若然則今此妙性。現在我之眼前。是則離我身矣。此正疑周徧之見精。必是我之真性。則我真性反在身外。然則身外見性既然。是我而身內之心。應不是我。此又復是何等物耶。且而現今身內之心。實能分別彼之見性。而彼身外周徧之見性。曾別(彼列切)無分別。能分辯我身。以是而觀。則能分別者。似在我身。而非彼徧一切之見性也。設若以周徧一切物者。實為我心。是令我之身。今為彼所見矣。彼既能見。則是彼之周徧見性。實實是我。而身且又非我矣。然彼見性既在身外。又能見我自身。即同物能見我。而物能見我。佛前[A40]已斥其謬。今何不為謬乎。展轉推窮。實所未喻。故願垂慈。更啟廸也。殊不知佛所示者。乃無能無所之見性。當機所執。是有能有所之心境。正錯會不少耳。
△二決答(二)一雙遣二途(三)一正遣是見。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至)佛言如是如是。
此顯離物無見。以遣是見也。文中破義雖多。惟其在前。是彼謬根故。惟破一前字。則諸疑渙然矣。意謂汝今所言。見在汝前。是誠謬說妄誕。不經其所立義。非真實之理也。若此見精。實在汝前。汝實見其相狀者。既有相狀。決有方所。既有方所。自非不可指示。既可指示。何不指陳而示我耶。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以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有形者。咸可目觀手指。以示於人。若其見精必在汝前。亦應以手確定其相。實指其處。於諸物象。顯然無異。而指陳示我。何者是見耶。阿難當知。現前有形者。莫非是物。而無形者即是虗空。除此之外。別無可指。若空是見精。既[A41]已成見精。又指何者為空乎。若物是見精。既[A42]已成見精。又指何者為物乎。然此舉空與物。則萬象備矣。汝可加一番微細工夫。就此萬象。披之使開。剝之令落。剖而析之。取出見精明元淨妙見元。以此見元本來不染於物。不雜於物。故言淨本來不即萬象。不離萬象。故云妙。且要超然物外。不得被蓋囊藏指而示之。舉陳似我。亦若諸物象狀。分明顯。然無惑可也。當機答曰。我今承佛確指披剝之命。於此萬象之中。著實剖析一番。近自講堂。遠至恒河。上從日月。下及祇園。凡可目觀而手指者。盡皆是物。無此見精者也。正如佛說。菩薩尚不能即萬象而剖出見精。使離於物迥露自性。則菩薩且猶不能。而況我初學者乎。是則在前之義。誠非實矣。故佛許可之曰。如是如是。此許其無一物而是見也。然世尊之問。正在不即。而當機之答。却在不離。此則師資問答之妙也。披謂披開。剝即剝落。析乃辯析也。師子者。表無畏也。以師子威攝百獸。而佛則威震羣邪也。
△二轉遣非見。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至)佛言如是如是。
此顯離見無物。以遣非見也。以上文明無一物是見。則見性固無在前之義矣。此中明不惟若是即無一物非見。而見性又豈有在前之義哉。佛恐當機祇知見性離一切相。而不知見性即一切法也。故此先述。彼言以牒定其意。猶言若據汝言。是萬象之中。畢竟無是見矣。今復告汝。至如汝與如來坐祗陀林不妨更觀林苑。乃至種種差殊之象。若必然無有見精明元可以承受汝之指者。豈是一切物象果然皆非汝之見乎。汝且又向萬象之中。一一發明。亦應指出此諸物象之中。何者非汝見耶。當機對言。我實徧觀萬象。不知是萬象之中何者非我之見也。何以故。萬象雖多。今舉一二。類而可知。若謂樹非我見我。又云何見樹。若言樹即我見。則樹既[A43]已成見矣。復又云何猶名為樹耶。如是徧歷萬象。指點將來。以至虗空。若謂空非我見我。又云何見空。若言空即我見。則空既[A44]已成見矣。復又云何還名為空耶。我又思惟。此萬象中。微細發明。無有一物而非見也。故佛亦許之曰。如是如是。此許其無一物而非見也。然世尊之問。正在離即。而當機之答。却在離非。此亦師資問答之妙也。
△三因眾俯慰。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至)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此因兩皆印許。而眾心茫然。故佛慈安慰也。良由初心權小不達根身器界。均為自心之勞相。而執為心外實有。以故辯是辯非。今聞佛示無是無非之妙性轉覺反無著落。殊不知是非裏去了還來。是非裏薦取。故聞兩番印許。則茫然而不知無是見無非見之二義矣。以始將謂是見而又非是見。終將謂非見而又非非見。是則前推而莫尋其始。後度而莫測其終。亦難恠彼誠可惶而誠可悚也。以其是非莫辯。喪其所守。意謂若是若非。決於一定。則可株守。今則無是無非。二俱印許。曾無一定。所以令人驚惶恐悚。而失所守也。故佛知其驚魂不定。疑慮多端。變猶精神之慌惚。慴即驚懼而不安。即生憐愍之心。而安慰之曰。諸善男子。勿用驚疑。我乃無上法王。凡所說者。皆是真實之語。稱我所證。真如實理。而說非賺誤之誑虗偽之妄。亦非末伽黎輩託言。有不死天。一生不亂。答人者當生彼天。立為四種矯亂諭議。所謂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不是亦有。皆持兩可。終無決定。以惑亂人心者也。今無是見無非見。乃是決定雙遣。二俱不立。豈同彼矯亂不定者哉。[A45]但汝等心麤慮淺。不諦思惟。若肎諦思。當有下落。必不辜負汝等哀慕之心也。蓋如來說法。妙辯難思。若前用一咄。使當機矍然。此用雙許。令一眾茫然。以妄須頓破。故一刀兩段而掃之。真難直說。故委曲擒縱以明之。此中真實語者。即稱理之實語。一定不謬也。如所如者。謂如我所證。真如而說也。無忝即不辜負也。
△二正明一真(二)一文殊啟請。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於其中問無是非是。
此因大眾茫然莫能請問。以故文殊愍眾。而代為啟請也。是以三業虔誠。而請之曰。世尊上來佛雖為眾發明精見。色空二種之中。本無是見非見二義。然而觀此大眾。不惟不悟。而且有疑。意謂若此色空等象。若果是我之見者。應於萬象之中。自有可指。而受我所指。今何不能指耶。若此色空等象。果非我之見者。應於萬象之中。一無所見。今何又能見耶。是故不知無是見無非見二義之所歸著。故有驚疑而怖畏矣。然此大眾縱雖有漏。非若往昔阿含方等善根輕尠不堪受法之時。惟願如來大慈。再為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本來原是何等物件。且而見精在此萬象之中。既無是見。又無非見者。是何義耶。
△二如來慈示(二)一明真心絕待(二)一正說。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至)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此酧上問。正顯真心絕待。以明無是無非之故也。佛告文殊者。因前代問故。此告之以徧及大眾也。十方如來乃極果之人。大菩薩者。此指八地[A46]已上能捨藏識而得。如幻三昧之者。自住者。正揀權小之定。思惟覺觀。有出有入。不能常自住也。三摩地即首楞嚴之正定。今言自住者。是以自覺聖智。而常住於正定也。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非同權小有出入之定也。見即見分。見緣即相分。乃為見之所緣也。想即相應妄心。相即前塵妄境。統而論之。不出二分。凡佛菩薩住此定者。則能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是賴耶之名。亦不可得。何況所現之見相二分。既見相尚不可得。又何況由見相而生之妄心妄境耶。以故猶如空中之華。皆本無所有也。向下正酧其問。意謂汝先問我。物象見精。元是何物。云何無是非。是故示之曰。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蓋此見相二分。均依八識。同是一體。若有二體。方可於中說是見非見。今既一體。何可以分是分非耶。且此識體。元是自性菩提。不待修為而本來自妙。不用洗滌而本來自淨。不暇揩磨而本來自明。故妙即法身。淨即解脫。明即般若。所謂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即不離。非縱非橫。絕諸對待。遠離能所。乃三德之秘藏。一真之法界也。云何於中得有是見及非見耶。當知顯見至此。正是如來罄其所有。連舟而贈之矣。
△二例明。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至)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此假文殊為比例。以明一真法界本無是非二相也。故問之曰。如汝文殊。但只一體。是個真文殊。還許此文殊外更添一箇文殊。喚他作是文殊得麼。還許此文殊內減却一箇文殊。喚伊作非文殊得麼。無即非也。文殊是大智人。所以一撥便轉。故云即我一箇是真文殊。此外不得更添一箇是文殊。何以故。若更添一箇是文殊者。則我便成兩箇文殊。然我今日既有一箇真文殊在。又不得喚作無文殊。蓋於本體。而更有方可說是并本體。而全無方可說。非今本一體。於中焉有是非二相。此正比例。除却一箇真體。外添一箇萬象。是見不得減一箇萬象。非見亦不得以真如體中不剩一法。不欠一法。圓同太虗。無欠無餘故也。佛言。既知真文殊上本無是非。則此妙明之見精。於空塵之萬象。亦復如是。蓋此見於物本是非色非心之妙理。不生不滅之元明。乃菩提涅槃之根本。清淨圓滿之真心也。由其最初不覺。而起一念迷。為業識轉。成見相二分。相分所攝。則有根身器界色空萬象。見分所攝。則有嗅甞覺知見聞等性。良以色空聞見此之二分。依真而起。如第二月。既如二月。則知本無。豈可以第二月上。妄起卜度。以生是非曰。誰為是月。誰為非月哉。所以說是說非。皆由未見真月故也。文殊但能見得一月為真。自不於中妄生是非之見矣。此中第二月。與前不同。前唯喻見。此則兼喻見相也。
△二結迷悟差殊。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至)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此結歸迷悟有殊者。以迷則是非生起。悟則超出是非之外也。此中汝字。是結歸當機。非目文殊也。故言是以汝等今日不悟妙明真心。所以觀此見精於諸塵相。在此二分之中。種種發明。說是道非分內分外。以內為根身。外為器界。中為識心。若此之類。皆名虗妄浮想。殊非真實。以故不能出是見與非見也。正如揑目見第二月。而妄生卜度。終不出於是月非月之妄論也。設能由是而一念純真。坐斷兩頭。中間不立。則盡法界。唯是我精。而不雜真。而不妄之妙覺明性。則當體便是一真法界。而見相二分俱屬空華。故能令汝超出於是非之外。而豈復於萬象之中。謂何者是見而可指。何者非見而不可指者耶。亦如知一月真。則妄計全消。是非自泯矣。此二指字。應上文指。是見指非見之二指字也。以迷一真法界。則指是指非。設悟此理。則超出是非之外。故能出是見之指。而復出非見之指也。可見迷悟真妄。惟在一念。若一念妄動而迷。則心境紛然。是非鋒起。若一念純真而悟。則妙覺湛然。離名絕待。迥出思議。又何容是非二見於其間哉。
△九顯見超情(三)一超外道情(二)一疑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至)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此言超情者。以自然因緣。皆屬外道權小。計執妄情。今此見性。迥不屬此。故言超情覺緣。即見性也。以此見性。見明見暗。見塞見空。皆能覺照徧緣一切。故目之為覺緣也。當機因佛。發明精見色空元是菩提妙精明體。方得領悟見性常住周徧之旨。然復起疑。將謂濫彼邪宗。有違正法。故白佛言。誠如諸法之王所說覺緣。若果然周徧。果然常住。果然其性。是不生不滅者。若爾則與先梵志金頭外道所立二十五諦中冥性常住。及投灰等諸苦行者。計有神我。徧滿十方。今佛所說覺緣。徧十方界者。而與彼所計冥諦神我。徧滿十方。有何異乎。且世尊昔日。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廣辯內教與外道。所以不同之義以彼外道等。則常說自然。而然本自天然。如云誰開河海堆山岳。誰削荊棘畫禽獸。世無一物能生者。是故諸法皆自然。斯則撥無因果。不立修證。故佛廣說因緣以破之。以我內教所說之理。非彼外道所執之境界也。我今觀此覺緣見性。亦成自然。何則以本有不遺。故曰非生。究竟不壞。故曰非滅。一真法界。故遠離虗妄。非色非心。故遠離顛倒。所以千差之內。處處現成。萬象之中。頭頭獨露。若以是義推之。似非昔說因緣之旨。且類彼外道所執之自然矣。未審世尊云何分別開示我等。令知如來所說與彼外道所計。確有不同之處。方纔不入羣邪。設或不然。一涉邪途。又成虗妄。則辜負從前之聖訓矣。所以懷疑不決者。正為欲得真實心性。及微妙覺明之全體大用也。因緣者。因謂因生種子。緣謂助發資緣。如百糓等物。須以根種為因。水土為緣。方能生芽發幹。以至開花結實也。蓋佛昔對權小凡夫。多談因緣。以破外計之自然也。先梵志者。梵志云淨裔。謂是梵天苗裔。先者古人也。即娑毗迦羅。據金七十論。謂此外道從空而生。自然四德造十萬偈。為六師之元祖。故稱先梵志也。投灰等者。等乎躶形㧞髮鞭纏棘[A47]刺牛狗等戒。五熱炙身也。以娑毗迦羅甞修乳鳩之行。此一切苦行外道。皆其遺種也。真我者。即外道所執之我相。然有三種。一大小。二微細。三廣大也。楞伽云。不可往與彼之與猶類也。自然者。即所謂本自天然。彼計內外諸法本末。無因無修無證。為彼不知賴耶識中俱含染淨種子。所以發業潤生。為捨生受生之根本。反妄計身中自有真我。常生各趣。徧滿十方。而此性不滅。豈非謬乎。獲猶得也。
△二決答。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至)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此決破自然。以答其問也。故先呼當機而責之曰。我今如是上來種種分別開示。破妄識顯真見。費却若干唇舌。用盡許多方便。無非以真實之道而告於汝。豈知汝猶不悟。仍然迷惑。謂為外道之自然耶。且凡言自然者。必須自體本然常住不變。可說自然。若不常住。隨緣遷變。則非自然矣。設汝阿難必以周徧不動性非生滅之覺緣。為自然者。若爾汝須自先甄別。明白看此覺緣。果有一箇常住不變之體否。設有則方可說為自然。且汝觀此妙明之見。即汝所謂能覺能緣也。明暗色空。即汝所謂所覺所緣也。然此覺性。於四緣中。欲以何緣為自然之體乎。若以明緣。為此覺性自然之體。是以見明相時。為本自天然之體。而一定不移。則此覺性只可見明相。及至暗來。則此見性[A48]已同明去。不合更見於暗相矣。若復以空緣。為此覺性自然之體。是以見空相時。為本自天然之體。一定不移。則此覺性只可見空相。及至塞處無空。則此見性[A49]已同空相斷滅。不合更見其塞處矣。如是上之空明等相。乃至下之暗明二相。此中略去塞緣。故云乃至超略之也。意謂乃至以暗為緣。為此覺性自然之體者。是以見暗相。為本自天然之體。一定不移。則此覺性只可見暗相。及至明來。則此見性[A50]已同暗去。自應斷滅。不合更見明相。云何又見其明相耶。以是而觀。汝之覺性。明來見明。暗來見暗。隨空是空。因塞見塞。則知汝之見性隨緣顯現。云何惑為外道之自然。謬謂其常住周徧耶。問內教之說常住周徧。外宗亦云冥性常住神我周徧。何以異乎。答內之與外。奚啻天淵。蓋佛說常住真心周徧法界者。乃明真如不變。而妙能隨緣。是以不變為常住。隨緣為周徧。正明一心之全體大用也。外道妄計自然。以為冥性常住神我周徧者。是以冥諦神我為能生。而萬物皆所生也。則能生為常住周徧。而所生非常住周徧。是子不肖父。因果皆非。況佛所說。諸法唯心。彼且於非色非空之境。謬謂至極之理。以為萬法元始。立為冥諦神我。各有體性。殊不知冥諦乃自心。半分滅塵。神我乃自心。制伏妄識。原本一心。均無自體。彼方昧之。謂冥諦為能生。因物為所生。神我為能受用。餘為所受用。物我能所。各有自體。是不達一心。而心外有冥性之道。以故名其為外道也。然彼謂常住者。乃是無常中妄計常住。皆其識心周徧計度。非有實義。故不同佛說之常住周徧也。
△二超內教情(二)一轉計。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至)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此轉捨自然。而計因緣也。意謂既非自然。必屬因緣且因緣。乃內教之正法。非外道自然之邪執也。故言我今開發悟明此之見性。乃是因緣所生之法矣。然亦有疑。何則因緣生法。不能常住不變。今謂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不動周圓。而義似類於自然。而不合於因緣生法之性。故我此心尚猶未明。疑而不決。必須咨決詢問於佛。然此見性。云何方得合乎因緣所生之性耶。
△二推破。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此推因之與緣。而並破之也。蓋上文以真如隨緣。破其自然。此中以真如不變。破其因緣。夫因謂親因。緣謂助緣也。故佛告言。汝言此見是因緣生者。吾又復要審問汝矣。如汝今日因見明暗空塞。始得有此見性而現於前者。然此見性為復因明而有耶。因暗而有耶。因空而有耶。因塞而有耶。阿難若以明為生見之種子。而有其見者。是以明為能生見性之因。及其暗來明即滅矣。既因明有。還因明滅。如毛依皮生。皮既不存。則毛無所附。此則見性自應斷滅。不合見暗。如何又見其暗耶。因暗亦然。乃至空塞同於明暗。例此可知。今既明暗空塞俱能見之。則此見性非仗明暗等法。以為生因。可以知矣。復次阿難汝此見性。又復於明暗空塞中。緣何而有見耶。為緣明有耶。緣暗有耶。緣空有耶。緣塞有耶。阿難若以空為生見之助緣。而有其見者。是以空為能生見性之緣。及至塞處。空則滅矣。既緣空有。應隨空滅。如火緣薪發。薪既燒盡。則火亦隨滅。而此見性自應斷滅。不合見塞。如何又見其塞耶。緣塞亦然。乃至明暗同於空塞。亦可例知。今既明暗等相。一一見之。則此見性非假明暗等法。以為生緣。亦可明矣。所以見明又能見暗。見空又能見塞者。此正真如不變之體。以故不從因生。不隨緣有也。
△三超內外情。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至)虗空云何隨汝執捉。
此正顯覺緣之性。雙超內外之情。迥出是非之境。以明覺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也。故外道執自然。不解隨緣之妙用。權小執因緣。不知不變之本體。是以有內外之分也。蓋此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乃如來一代時教。說法之綱宗。入理之要論也。故此結示之曰。應當了知。此精覺妙明之性。本來體用一如。具有隨緣不變之妙。所以精體不變。故云非因非緣。以妙用隨緣。故云亦非自然用。既隨緣。則非不因緣。體既不變。則非不自然。以此精覺妙明之體。如太虗空。本無非於不非。原無是於非是。若依心真如門。則離一切相。是以非則一切皆非。設依心生滅門。則即一切法。以故是則一切皆是。蓋前明因緣自然。屬有句。此明非因緣非自然。屬無句。非不因緣。非不自然。屬亦有亦無句。無非不非。無是非是。屬非有非無句。然此有無四句。是非四句。凡世出世間聖凡染淨一切諸法。乃至一塵。皆有四句。若是則有無量四句。到得這裏。俱用不著故直掃之曰。離一切相。此正拂迹入玄之的旨。然恐離相沉空。只得從死撥活。故轉拂之云。即一切法。此又回途入妙之微言。故知此經乃離四句。絕百非。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秘典也。正所謂擬之即錯。動念即乖。杰出思議之表。迥超情計之途。云何汝等於此妙覺性中。措心作意。乃以世間所謂因緣自然。對待戲論。一切名相。而得分別。此精覺妙明之體耶。即如以手撮摩虗空。不唯無益。祇徒自勞之耳。虗空云何隨汝執捉。虗空既不可措手。而妙明安可措心乎。此中非不自然上。應補非不因緣句。其義始完。智者請詳諸世間者。即相宗所謂學者世間。非學者世間也。以自然乃外道所宗。即非學者世間戲論。因緣乃權小所宗。即學者世間戲論也。故宗鏡云。因緣自然。皆是世間言論。有無真俗。悉是分別識心。若不真見其事。欲以意解情求。如持兔角弓。架龜毛箭。以無手人。擬射須彌山。徒役狂勞。終無是處。此之謂也。
△十顯見離見(三)一引教致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因心因眼是義云何。
此引昔教。致有今疑。而興問也。意謂妙覺明性。不屬外道之自然則可。若謂非因緣。則似乎不可。且而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耶。以目前不空不明。則不能有見。無心無眼。亦不能見。所以必因此等。方能成見。是因緣之義。皎然明白。今言見性。全不因此。豈今是而昔非耶。抑今昔義同。而我未達耶。此中當機所引。乃是眼識如來所顯。乃是見性。故大乘眼識。九緣方生。而小乘法中。麤具四緣。缺一不可。然皆眼識得生之緣也。此心亦指小乘六識。以不達七八。故心法惟一也。殊不知世尊今乃托見精。以顯見性。令由見性以證妙覺明性。而反認見性為眼識。何異目彩鳳為山鷄。視和璞為頑石。可不愚哉。然法相宗中。惟說眼識四緣生識。初未曾說。四緣生妙覺明性。良以妙覺明性。非生因之所生故也。今認妙覺明性。從因緣生。可謂誤之甚矣。九緣者。一空。二根。三明。四境。五作意。六種子。七分別。八染淨。九根本。加等無間。則成十矣。
△二對理辯明(二)一明昔說是權。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此明昔教。乃是一時之權。非可比於今說也。故佛告阿難言。蓋我昔日談四緣生識者。無非一時權宜誘引小乘。正為外道妄計自然。故借因緣以破之。所謂以楔出楔。用毒攻毒。非同今日所說第一修證了義之教。如何以昔之眼識。而濫今之見性乎。
△二辯今說非緣。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至)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此辯今說非同昔說之因緣也。故云阿難吾復問汝。即如世人各各自說。我能看見。是因何物而云見耶。復因何物而又云不見耶。阿難答曰。世人因日月燈光。見諸色相。故名能見。復因無日月燈光。不見眾色。故名不見。此則見與不見。皆屬因緣。是以當機執見性。從因緣生矣。故世尊躡其語而詰破之曰。阿難若此見性。無此三種光明。名不見者。亦應不合見暗。如何又見暗耶。若謂雖不見明。必能見暗者。斯則但是無日月燈明。云何可說為無見耶。阿難若謂。在黑暗之時。不見光明之相。名不見者。則今在明白之時。不見黑暗之相。亦應還名為不見也。如是則見暗時無明相。見明時無暗相。是見明見暗。俱名不見矣。有是理乎。然此二相。勢不並立。於中見性。未曾暫時不有。若復知此明來暗謝。暗至明消。自是明暗二相。彼自相陵相奪。非汝見性。於明暗中。暫有暫無也。如是則知在明在暗。俱名能見。云何於無明時。便謂之為不見耶。不即無也。當知世人認見在眼。不達是心。故惟許明見。不許暗見。殊不知暗中之見。原不用眼。不假空明及分別心也。是則顯一暗中之見。則四緣俱破矣。此與初卷盲人睹暗。見性雖同。然破有異前。顯見性是心。但破眼根能見。今顯見性非明。乃破因緣能見也。
△三正顯離見(二)一正顯。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至)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此正顯真見。猶離於見精也。此中離緣之見。即是見精以前。一往所顯。如云是心不動不滅。不失無還。非物無礙。唯真八章所顯。皆此精也。故前云。此見雖非妙精明體。如第二月。今顯離見之見。即前所謂妙精明體。而復遣此見精者。正除第二月而顯淨月也。故承上云。既知見明見暗。俱得名見。由是義故。汝今當知。既見明之時。此之見精。非是因明所有。則見暗之時。此之見精。自非因暗所有。是見空之時。此之見精。定非因空所有。而見塞之時。此之見精。亦非因塞所有。然此見精。既不因明暗空塞所有。則不屬因緣明矣。故結定云。四義成就。謂即此明暗空塞四義。推之足以成就見精。不假因緣。離塵而自有也。此則結上明見精離塵不屬因緣矣。蓋明暗塞空。均為相分。見聞等精。俱屬見分。本於自證體中。妄起見相二分。今欲顯自證本體。勢必遣此。設存此二。終晦本體。如於一月妄見二月。若存二月。未免是非。今除二月。唯一淨月。則是非泯矣。故下復遣見精。以顯真見。而告之曰。汝雖[A51]已知見精離緣。然復應知真見之性。猶離於見精也。故言見見等。蓋上一見字。即妙明真心。如淨月也。下一見字。即見精明元。第二月也。意謂此真見之性。照見彼見分之時。然此真見之見。非是彼見精明元見分之見。則知真見之性猶然。超越於見精明元見分之見。尚非見分之見可及。然見精帶妄。[A52]已非因緣。自然和合。況此純真之見性耶。汝等云何猶然。復說妙覺明性。是權小因緣。生法類彼外道自然之性。以及四緣生識和合之相耶。此正唯一月。真自無二月之是非矣。蓋見屬八識。見分真中帶妄故。有同分別業二種之妄。即下文所謂影見俱眚是也。真見乃妙覺明性。屬自證本體。純真無妄。即下文所謂彼見精真性非眚者。故不名見。則知此中真見。乃是知見無見之見。斯為涅槃之真體矣。此中離見之離。乃超越之義。決不可謂分離之離也。
△二結勸。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至)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此結上而勸取真見也。良由汝等小乘聲聞器量褊淺。局溺舊聞。故名為狹。見諦不真。得少為足。是以名劣。既狹且劣。所以無知無識。即此見精尚不能知。況能即見精。而通達於清淨真心微妙實相乎。蓋實相無相。即真見無見也。吾今既[A53]已訓誨於汝。應當善自體會。深思惟忖。努力為之疾捨見精明元。速取妙覺明性。母得因循。悠悠忽忽。自謂疲勞。遂生懈怠。以至半途而止也。良以欲成菩提。惟此見性一路。最為要妙者也。此中真見。即是大佛頂相。無見之見。亦即首楞嚴三昧真體。乃所謂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者。此也。蓋此番顯見。可謂登峯造頂。入海窮源。且如來上既遣除見精。而此更又䇿進者。正要當機。向懸崖撒。手於竿頭進步也。
△二辯妄明真(二)一通明請許(二)一述迷請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至)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此述迷以請示也。意謂佛為我等。宣說因緣自然。是我[A54]已聞者也。至於和合與不和合。是我未聞者也。且聞因緣自然。尚不知此見精。云何俱非。今更聞此見精。縱能見彼四相。而不屬四相。猶非真見。益令我等從迷悶中。更加迷悶。是重增其迷悶矣。然和合等相。雖未明了。猶可稍待。至於見見之迷。不可暫緩。且前來既曰。此見及緣。原是菩提。妙精明體。則此見精。即妙覺性明矣。何復又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耶。然見性是一。如何倐真倐妄。時抑時揚。而反覆不定之若是耶。今我迷悶愈增。良由不知其所以然也。伏願如來廣發洪慈。展大慧目。開導指示。令我等輩。心開意解。頓釋迷悶之情。直獲覺明之性。良以迷雲疊疊則覺海難明。悶霧重重。則真心不淨。倘蒙直拂迷雲。頓掃悶霧。則此覺心庶可明淨矣。然作白既畢。而興悲吊淚者。痛迷情之深錮也。而頂禮承受者。仰聖旨以發明焉。
△二責滯許宣。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至)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此將說覺心明淨。而先責迷滯也。爾時下至妙修行路。乃經家敘佛之意。憐愍未悟。而將欲開發也。陀羅尼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然有一字多字無字之異。今准圭峯略疏。不取多字一字。偏取無字。即淨圓覺心。今應亦取無字。即今所謂明淨覺心也。而復加一大字者。正顯此陀羅尼乃一法界大總相法門之體也。即向後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是矣。諸三摩者。即後二十五聖。各述圓通。咸曰入三摩地者。是然皆不出首楞嚴三昧也。故吳江謂。大陀羅則總持。諸三昧則徧攝。俱為總相法門。良有以焉。妙即妙心。為如來藏性。正十方佛一門超出者也。修行路者。即後耳根圓通。乃諸修行中。最簡最妙之要路也。若約本經。則生信開解。立妙修之因。以至發行證入。成妙修之果。則全經皆為趨如來藏之坦途耳。然佛將演斯義而先責多聞者。正謂我今欲說離言之道。但恐汝雖強記。祇是益於多聞。愈加名言習氣。而於奢摩他中微密觀照之理。不能明了。是故汝今須要諦實而聽。因教觀心。由言契理。果能如是。吾當為汝分真別妄。開導指示。亦令未來諸有漏者。得依此奢摩他。微密觀照而修。以獲菩提之果也。微密者。揀非粗疎。以分別覺觀。起心對境。思惟取觀。是麤而非微。制身靜坐。有出有入。是疎而非密。揀異於此。故言微密。此指定體即如來藏心也。然此藏心。十地見之。如隔羅縠。是以曰微。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故稱為密。是知此定既稱微密。自非有出有入之定。乃自性本具之首楞嚴大定也。此中言未來有漏依此而修。尚獲菩提。則現在無漏者。設依此修。自不待言。可以知矣。
△二別為開示(二)一辯明妄真(二)一詳彰二妄(二)一直示名目(二)一總示。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至)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此示見精總有二種妄見也。故佛呼當機曰。我謂見見非見者。豈無故哉。以見精中尚有二妄。不可不辯。然一切眾生者。通指凡外權小也。輪迴世間者。以凡夫外道。受同居世間分段輪迴。權乘小聖。受方便實報變易輪迴。皆由最初一念不覺。無明妄動。轉此覺性。遂成業識。依於業識。幻成見相。故有二種顛倒分別妄見也。蓋二種合別者。即同分別業也。俱言顛倒者。以不達相見本是一心。故凡外則認物為[A55]己。權小則迷[A56]己為物。皆為顛倒。且別業妄見。即分別煩惱。同分妄見。即俱生無明。二皆是惑。乃所謂見思塵沙無明也。當處發生者。以有惑必有業。所謂見思發有漏善惡不動諸業。塵沙發無漏偏真業。無明發亦有漏亦無漏二邊業也。當業輪轉者。以有業必有苦也。有見思業。同居輪轉。有塵沙業。方便輪轉。有無明業。實報輪轉也。惑業苦三。如惡叉聚。不相暫離。又此二種見妄。由迷覺心。突然而起。但有惑現未及業招。故曰當處發生。即就惑境之中。取著造業。隨業受報。次第遷流。故曰當業輪轉。則此見精。有如是之妄。可不詳辯。以明之哉。然所謂二見者。云何為二。一者眾生別業妄見。約一人一識所獨見根身器界而言也。二者眾生同分妄見。約多人多識所共見根身器界而言也。然而同別雖殊。虗妄則一。所以一切眾生於念念中。皆悉具此同別二種。以故枉受輪迴。然終日在二妄之中。而性不變。此正見見非見。悟此則輪迴息矣。問當機既疑見見非見。世尊何不直答而却廣明二種見妄何耶。答若不廣示妄見有見。不顯真見無見。應知凡未離無明眚病者。即凡外權小。以至等覺。亦名妄見有見。唯佛一人眚病盡除。方名真見無見也。故後文云。彼見精真。故不名見。即此意也。
△二別明(二)一明別業妄見。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至)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此以喻明別業妄見也。故徵之曰。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下。至五色重疊。皆屬喻。言一人者。通喻凡外權小也。此中以好目。喻如來藏性。淨燈喻清淨真境。乃自體中。真性真境也。赤眚喻業識妄見。總該見分。圓影喻四大妄境。通攝相分。又曰。五色重疊者。以喻凡外權小之五蘊。統攝色心諸法也。以如來藏性清淨真境。本無一物。絕諸能所。如好眼淨燈。本無四大五蘊色心等法也。祇因一念隨緣。便成業識。而生見相。故有色心妄現。如目中有眚。則見五色毛輪也。斯正立例。以顯別業妄見也。於意云何。此燈所現圓影。為是燈之色耶。為是見之色耶。此明圓影本非即燈即見。亦不離燈離見。以喻見相五蘊。雖然妄固非真。然亦不離如來藏也。阿難此之圓影。若謂即是燈上本有之色。則目中非有眚者。何不亦同見耶。喻如諸佛及大菩薩。以藏性觀之。則見於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花。本無所有也。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者。喻一切眾生。以妄見分別相分塵境。以為心外實有。遂起因緣自然之執也。若謂此之圓影。即是見中本有之色。既此能見之性。[A57]已成所見圓影之色。則彼帶眚之人。又能見圓影者。既不是見。復名為何等之物耶。此喻藏性本體不變也。意謂若此能見。既成所見相分之境。則彼凡外權小。而能見相分境者。既不是心。復名為何等之物耶。當知相分之境。雖是藏性。隨緣變現。而不變之體。本來自若也。復次阿難若燈上之圓影。是離燈而別有者。則合周圍上下左右傍觀。如屏風幔帳之上。[A58]几案筵席之間。有箇圓影。從彼出來。方為可也。此喻相分塵境。若離藏心真境而別有者。則是離形索影。棄水求波。萬無是理。若此圓影。是離見而別有者。既離於見。自應不當被眼所矚。云何眚人之目。又見其圓影耶。此喻見分妄心。若離藏性。真體而別有者。則性外有心。自非[A59]几外權小帶妄之人。所緣之境。以其心不自緣其心。如眼不自見其眼也。此上徵破。以顯虗妄也。是故當知。此毛輪五色。實是在燈。然且非燈自成其影。但因見之有病。而燈為此影也。此喻相分塵境元自真心現起。但獨境不生。多因能緣之見分心。以故顯所緣之相分境也。影見俱眚者。意顯見相二分。能緣之見。所緣之影。皆真心之眚妄也。見眚非病者。正喻真心非妄。以顯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之真見也。蓋見相二分。均依自證而起。俱無自體。故言影見俱眚。然此自證。即如來藏證自證分。故能見眚而非病也。終不應下十六字喻。不可分別是相是見也。則是且不應分別。何況復於是中。更言非相非見耶。正顯真見無是無非之義也。然此見相二分。正如第二月。脇之月非即淨月之真體。亦非離月之水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揑所成故。喻見相二分以藏性隨緣而有也。然愚者不知此揑根元。則妄生卜度。謂是真月之形耶。謂非真月之形耶。即如圓影。謂離燈耶。離見耶。非燈耶。非見耶。此喻凡外權小。於見相二分。不達一心。謂內謂外。謂心謂境。妄生種種之分別也。若在智者。既知根元。自然不說是真形非真形。與夫離燈離見。非燈非見之言。此喻諸佛菩薩自住三摩地中。則知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如虗空花。本無所有。自然不說。是真見非真見。以至離心離境。非心非境之言矣。今此圓影之見。亦復如是。諸有智者。既知目眚所成。今欲明何者是燈是見。則是尚不可言。況其分別為非燈非見耶。正喻悟此自證本體。則心之一字。尚不可得。何況更說是相是見。及非相非見者乎。此中以揑字。喻赤眚指見與見緣也。
△二明同分妄見。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至)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此明同分妄見也。云何名同阿難。此須彌山南。有閻浮提洲。除却大海之水。而中間平原廣陸。眾生所居者。共有三千箇洲。且正中一箇大洲。自東而西。包括數量。則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二千九百九十九箇小洲。在諸海之中。而其洲中所有國土。或三百兩百。或最小者。祇有一國二國。以至於三十國者。四十國者。五十國者。此皆置而弗論。阿難若復於此諸洲之中。所有一最小洲者。取而論之。蓋何以為最小耶。以此洲中只有兩國。然此二國之中。唯有一國之人。共感惡緣。則彼小洲之中。當彼一國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於其日月之間。乃至惡氣環匝之暈。日月相薄之適。或妖氣近日月。如珮如玦之形者。此皆日月之災象也。星芒偏指。曰彗。芒氣四出。曰孛。絕跡橫去。曰飛。光相下注。曰流。此皆星辰之災象也負耳者。乃陰陽之淫氣。如弓之背日者。名負。如玦之抱日者。名耳。映日而晨出者。為虹。對日而暮現者。為蜺。又雄曰虹。雌曰蜺。是皆陰陽之災象也。如是上來日月星辰。陰陽變幻。種種災惡之相。但此一國眾生。同業所招。故能同見此。所謂同業妄見也。若本洲中彼國本無同業。不惟不見。亦復不聞也。此中以見者。喻凡外權小不達見相五蘊色心。妄生是非。所以凡外見同居國之分段生死惡相。權小見方便實報土之變異生死惡相。雖聖凡有異。然均一惡相國也。不見者。乃喻諸佛及大菩薩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如虗空華。本無所有。唯一清淨。如不見國也。故論引春秋傳云。魯哀公六年。楚有雲。如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太史。太史曰。其當王身乎。杜預註曰。日為人君。妖氣守之。故以為王身。雲在楚上。惟楚見之。故禍不及他國。又魯昭公二十六年。冬十一月。齊有彗星。齊侯使禳之。晏子曰。無益也。只取誣焉。天道不陷。不貳其命。若之何禳。且天道之彗也。以除穢也。君無穢也。又何禳焉。若德之穢。禳之何損。杜預註曰。出齊之分野。不書魯故。魯不見此一洲兩國。同洲異覩之明證也。
△二進退合明(二)一總示。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此總示同別二見。以法喻進退而合明也。二事者即同別二見之法喻也。進退合明者。即初舉別業之喻。例同分之法。退同合別。以明一人之妄見為別。次舉同分之喻。例別業之法。進別合同。以明多人之妄見為同也。良以別業妄見。人所易知。以不眚者多也。同分妄見。人實難明。因共見者眾也。佛欲引同分之難明。悉如別業之易知。是以一退一進。以法喻比例而合明也。令知同別皆妄。以顯見見恒真也。
△二別明(二)一舉別例同退同合別。
阿難知彼眾生別業妄見(至)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此舉目眚一人之別業。以例阿難一人之同分。遂退同合別。以明阿難一人之妄見為別。而更深顯見見非見之旨也。此中應分三釋。自初至終。無見咎。是進一人之別業也。次例汝至覺聞知見。是例阿難之同分。退以合明也。後是故至故不名見。是明一人妄見為別也。阿難如彼眚目之眾生夜矚。於燈光之中。有現出的。極圓影子。然此影子。雖有相現。非是實有。但似目前之境而[A60]已。亦終是彼見有病者。目中生眚。所以成也。然而此眚即是見病。自生勞相。故見圓影。則此圓影皆因見病而有。實非燈色之所造也。然彼人能見此眚影者。終非有眚病之咎也。良以眚不自見其眚。影不自知其影。而能見其眚影者。乃所謂見見之真見耳。雖長在眚影之間。其實終無妄見之咎也。此正進別業下。即例同退合。意謂。吾今以喻合法。即此例同大地眾生。及汝今日。莫不用目以即用也。若夫近而觀者。遠而見者。其高高之山。滔滔之河。以至國土之器界。及眾生之根身。皆是汝與一切眾生。自無始來。此見病之所成也。此中以目觀見。即例同一切眾生見分。國土眾生。皆例同一切眾生相分。無始見病。乃例同一切眾生無明業識。由彼一切眾生自迷心海。一念妄動。而為無明。轉成業識。遂生見相。所以見如眚翳。相如燈輪。從此浩劫。以妄為真。迷真認妄。莫辯其患。故此指曰。見病所成。此正退合上文終彼見者目眚所成也。夫見與見緣。此之二分。均依自證而起。由依他起。則亦非實。故名曰似。此又退合。雖現似現也。然此見相二分。原非外境。即是吾人自[A61]己本覺妙明真見之體。由因不覺。一念忽動。二分俄興。遂成能緣所緣之妄。故此二分。皆為真見所緣之眚也。此復退合。眚即見勞。非色所造也。由是義故。所以本覺體中。所起之見與見緣。即名為眚。然而本覺明心。能覺此見與見緣者。終非眚也。此更退合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也。夫此真覺既能覺。其所覺之眚者。則此真覺。斷非墮在眚中明矣。此實所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之見。云何復名為覺聞知見之見耶。此正舉別例同。退同合別也。下皆正明別妄。是故當知。汝今觀見我相及汝自身。並諸情與無情。一切世間。以至三界十二類生。此之見精。皆即真見體上之眚也。非是見此眚者之真見也。蓋彼真見。乃是真而不混於妄。精而不雜於眚。故其為性。元非帶眚之見。可以比者。故不可得而名之。而強名為見也。以故曰見見非見者。此也。正顯真見非見之故耳。
△二舉同例別進別明同。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至)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此舉災象一國之同分。以例赤眚。一人之別業。即進別合同。以明多人之妄見為同。而更深明見妄之患也。此中亦分三釋。初自阿難至同分妄見。是舉多人之同分也。次例彼至別業一人。是例一人之別業。進以合明也。後例閻至和合妄死。是明多人妄見為同也。阿難如彼一國眾生。共業所招。同感惡象。以致有斯同分妄見者。此正舉同分。下即例別進合。意謂吾今以喻合法。以例別業一人。何謂以彼一國災象。乃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例彼一人燈輪。乃別業目中。赤眚所成。既然如此。即須進此一病目人之圓影。可以合同彼一國之災象矣。蓋進此一人所見之圓影者。乃因病目眚中幻妄所生也。即進合彼眾人同見之不祥者。乃是見業之中。瘴惡所起也。此正舉同例別。進別明同耳。下明同妄。是故當知。此之二見。同別雖殊。然而俱是無始顛倒分別見妄所生。不惟此也。設或廓充。以比例者。則南閻浮提三千洲中所有國土。亦同見妄所生。南洲諸國既爾。則其餘三洲諸國亦然。一日月所統。四大部洲既爾。則釋迦化境。百億日月。百億須彌。三千大千之娑婆亦然。娑婆既爾。則十方諸佛所有之國。及諸眾生亦然。以是而推。則盡大地。徧法界。莫非同一見妄而生也。良以見妄原依真性而起。因有漏迷無漏而成。故言同是覺湛明性。無漏妙心。祗為一念不覺。真心隨緣。黏湛發妄。遂於一體。頓成二分。故有見等六根。色等六塵。以致相見之殊。是皆虗而非實。妄而非真。遂為真見之病。而成見與見緣者也。既有此妄。則於因緣和合之時。虗妄見其有生。而於因緣不和合時。虗妄見其有死。以故計生計死者。皆由同別二妄見也。
△二顯示本真。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至)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此因上文二妄既明。茲則正顯本真也。以同別二見既是全真起妄。而又在妄恒真。則知今欲返妄歸真。別無他術。祗須遠離諸和合之因緣。以發潤二種無明因。境界為緣。和合而起。乃六麤後四。為分段生死因。及不和合之自然。以根本無明。背清淨覺。突然而起。乃二麤三細。為變異生死之因。蓋六麤後四。即凡小之生因。二麤三細。為權乘之滅因。既離二因。即除二死。方得圓滿無上菩提。由其遠生因則不生。離滅因則不滅。所以雖生而性未甞生。雖滅而性未甞滅。故言不生不滅之性也。然而此性乃清而不濁。淨而無染。即是吾人本有真心。亦即本覺真實常住不變之體性也。本心約用言。本覺約體說。此明真見全體大用。即見見非見之體用也。意謂。此之真見。非但不屬明暗空塞相分之因緣自然。亦復不屬見聞覺知等見分之妄見。故我前云。見見非見見猶離見者。良以此也。茲中遠離之離。正應前文離見之離也。
△二通破疑執(二)一躡前悟與未悟。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至)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此躡前起後也。因前當機原問。因緣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更聞見見。重增迷悶。所以世尊先為發明見見之故。以解迷悶。雖因緣自然前[A62]已破除。似可悟矣。然和合相及不和合。尚未開示。未免有疑。故破二妄始畢。不待更問。即呼名而告之曰。阿難此本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之性。乃我前來[A63]已說汝所先悟者也。可無再贅。而猶未明覺性元本非和非合非不和合。此汝實未悟者也。吾豈吝此。而不為汝開示哉。此言覺性非和非合非不和合者。若謂覺性定屬和合。則不能離一切法。是同諸幻法。執有執無。永成凡夫小乘之生滅矣。若謂覺性定不和合。則不能即一切法。是棄諸幻法於覺性之外。永成自然之外道矣。故此正明非和合及非不和合之義也。
△二正破和合非合(二)一先破和合(二)一牒疑。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至)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此牒其疑計也。因前當機謬謂四緣和合生心。故此牒而問之曰。阿難吾今復以前來明暗塞空之四塵。以問於汝。然汝至今。猶以一切凡夫。同居權乘小聖方便實報之世間。妄想謬謂。此之見精。必待前塵和合而起。以為是因諸緣所生之性耶。而且仍自疑而不信。惑而不了。將謂此證菩提之妙覺明心。亦由和合而生起者耶。
△二正破(二)一破和。
則汝今者妙淨見精(至)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此正破和。以顯非和也。意謂。和者如水土之相和也。則汝今者妙淨見精。既對明暗通塞。而當與何法而和耶。若謂此之見精。與明和者。且汝開眼見明。適當明相現前之時。此之明相。乃從何處。雜和汝之見精耶。且此見精。與彼明相。未雜和時。雖非歷歷可指。然亦可以辯別。蓋和者見精如水。明相如土。若水土相和。則水失其清。土失其礙。而相和為泥相矣。今見性與明相。兩相雜和。則見失其見。明失其明。而雜和之狀。復何形像耶。且凡物之雜和者。必先異而後即也。若謂明相現前。非是見者。則明異於見。見異於明。各居一方。自不相知。不應有見。云何又能見其明耶。若謂明相現前。即是見者。則明既即見。見既即明。然明不自知其明。猶見不自見其見。云何見又見其見耶。是則異即皆非。又何由而成和乎。設曰見雖入明中。見未甞失。而與明相一樣圓滿。明雖入見中。明未甞失。而與見精一樣圓滿。若然是此見精。必定圓滿。則無地非見。何處容明。而說與明和耶。若明相圓滿。則無地非明。何處容見。自不合說明與見和矣。若謂見必是見。明必是明。各各相異。今若雜和。則彼見精而失見精之名。明相亦失明相之字。是知明相見精。一成雜和。則見不得復名為見。明不得復字為明。正如水土相和。則水不得更名為水。土不得更字為土。其義亦然。今仍曰見精和明者。誠非實義矣。不惟見精不和與明。即彼暗相與通。及諸羣塞。亦復如是。均可例知而非和也。
△二破合。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至)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此正破合。以顯非合也。然合者如蓋合函。不相乖離之謂也。復次阿難。又汝今者。此無是無非之妙見。非真非妄之淨精。在於明暗通塞之內。而與何法而合之耶。若此見精與明合者。既與明合。至於暗時。明相[A64]已滅。此見亦隨明滅。即應不與諸暗相合。云何暗來又能見暗耶。若謂雖則見暗。然於此時。實不與暗相合者。既然見時不合。則必合時不見。前言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云何謂此見精與明相合。且了然知其是明。而不是暗耶。今既能見明。復能見暗。則非蓋之與函不相乖離之義矣。然且此見不與明合。是則明合之義又不成矣。不唯明相。即彼暗相。及諸通塞。亦復如是。均可例知而非合也。
△二破非和合(二)一轉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至)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此當機因破和合。遂轉計為非和合也。以和合不成。即計非和合。乃愚者必然之計耳。此正轉計見見非見之性。迥離見相二分之外。意謂。如我思惟。此之妙明真見。覺性元體。而復與彼諸相分境所緣之塵。及見分心。能緣念慮。既然不是和合之義。然則當是非和合之義耶。此如聞說真月。非是二月。遂計二月之外別有一真月也。斯成離波覔水之見矣。
△二斥破(二)一破非和。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至)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此正破非和。以顯非不和也。非和者。兩物相異之謂耳。佛言。汝至今日。又言。此妙明真見。覺元本體。謂之為非和合耶。若然吾今復要問汝矣。且此玅見真精。汝謂為非和合者。且今於明暗通塞四法之中。而不與何法相和耶。既謂非和。則體性互異。各不相入。如磚石並砌。二體互異。各不相入。方謂非和。然而中間必有邊畔也。若此見精果爾非與明和。則此見精與夫明相。自必各有邊涯際畔。汝且於此二者之中。諦實而觀。看到何處是明之邊涯。何處是見之際畔。又看在見以何者為畔。在明又以何者為畔耶。阿難設若明相邊際之中。必然定無見精之際畔者。則明與見。各有疆界。自不相及矣。然既各不相及。則是見精自與明相。尚然不知其所在處。復對何者以分其界限耶。故云畔云何成。而畔義既不可分。則非和之義亦不成矣。不惟明相不可以分。即彼暗相以及通塞。亦復如是。均可例知。非不和也。畔乃田間之埂。猶言界限也。
△二破非合。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至)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此正破非合。以顯非不合也。言不合者。兩不相合之謂耳。又此妙明見精。汝謂為非和合者。且此妙明見精。於明暗通塞四法之中。而不與何法相合耶。然非合即離。如函圓蓋方。兩不相合。方名非合。若謂見精非與明合。則此見精與夫明相。正如牛之二角。兩相乖張。又如以耳聽。明了不相對。既不相對。則此見精。且猶不知明相所在之處。云何可以甄明分別其合與不合之義耶。既不可甄明分別。則非合之義又不成矣。不唯明相不可甄別。即其暗相及諸通塞亦復如是。均可例知。非不合也。相觸猶相對也。此上和合非合。乃屬超情章中餘義。故無結尾之文。設必欲結之。可准前云。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和合非不和合。乃至虗空云何隨汝執捉可也。須知顯見至此。可謂至極無加。向後呼為如來藏性者。以去帶妄之名。更不再目為見精矣。以上就見顯真竟。
△二會科明性(二)一總標即妄即真。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至)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此總標四科。以明即妄即真之大意也。即前所謂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者。從此始也。此因上來唯就眼根顯真見之性。非因非緣。亦非自然。以至和合非和合。雖亦略會。之曰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精明體。此則但明眼中。能緣之見。及所緣之塵。會而歸真。至此佛恐當機祇知向見性上識取如來藏性。而不知世出世間一切染淨諸法。無非如來藏性。故此融會四科。徧歷七大。欲令當機了得法法頭頭。無一根。無一塵。無一識。無一大。不是如來藏性也。故承上云。阿難汝雖知此見性同別二種之相妄。十番顯示之性真。即如來藏性無可疑矣。然猶未明一切世間所有虗浮不實之身根。翳障真心之塵境。此則內而根身。外而器界。眾多不一。故言諸幻化相。意謂。諸相雖多。若論幻化。則其一也。以是假託虗偽。徒立空名。故稱為幻。無而忽有。畢竟非真。名之為化。正如陽焰空花。乾[1]成夢境。所謂野馬塵埃虗妄之相也。然此根身器界。幻化諸相。本無所依。但是迷真。忽然而起。則來無所來。故云當處出生。生即無生。本自寂滅。則去無所去。故云隨處滅盡。斯正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又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蓋彼之無生。即此之滅盡也。然此諸法皆是幻而非真。妄而不實。但徒稱為相耳。此上皆明相妄。即本經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也。下則正顯性真。以其諸法無性。由依真起。故其為性。皆以妙覺明性。而為其體也。即本經云。觀性元真。唯妙覺明也。如是者。指法之詞。逆指上來相妄性真之義。乃至者。超略之語。意謂。諸法名數。不能盡言。但取平日所談諸世間法。略說四科。故云乃至。所謂色受想行識之五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入。六根六塵之十二處。以至根塵識之十八界。如是四科。人皆知其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此之四句。今唯詳明色陰。餘可例知。如五根六塵成十一色法。謂之色陰。須於前世。對此諸法。取著熏種。納於賴耶識中。所謂因也。至於中有自求父母之時。即父母為境。引發憎愛。所謂緣也。而至暖息識三結而成胎。所謂和合也。此則因緣和合。由是在胎而結五根。出胎而觸六塵。名之為生。若究此生。正屬幻妄。故曰虗妄有生。然此因緣。本是生滅之法。隨前業力。而為修短之限。限盡自當分散。此則因緣別離。由是五根六塵一時俱失。名之為滅。若究此滅。亦是幻妄。故曰虗妄名滅。殊不能知滅從何去。生自何來。又豈能知此生是幻。此滅元妄。若生若滅。皆為幻妄本無實性耶。而所以能現乎。此者則本如來藏性也。蓋藏者。隱覆之義。以眾生心中隱覆如來。故言如來藏也。即起信之一心也。以一心有二門。一心真如門。二心生滅門。眾生順生死流。故生滅全顯。而真如全隱。然生滅無體。而其體全是真如。故佛明此生滅去來。即眾生本具之如來藏也。故其為體。隨生死而不變不遷。名為常住。然其為用。處迷途而無障無昏。名曰妙明。以本體不動。而妙用周圓也。所以體用一如。則妙萬物。而至神性。一切而不異。故言妙真如性。若汝阿難果能親證此理。設於妙性真常之中。欲更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之事。則亦是幻妄稱相。了無真實之可得矣。悟且尚無。何有與迷。況迷悟俱不可得。又何容因緣和合生滅去來於其間哉。
△二別明即妄即真(四)一會五陰即性(二)一總徵。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此總徵起。釋成五陰。雖幻妄稱相。而其性本真也。梵語塞犍陀。此翻為蘊。古翻為陰。蘊以集聚為義。陰乃蓋覆之稱。合而言之。謂積聚有為。蓋覆真性也。五者。謂色受想行識也。蓋前佛云。如是乃至云云。以至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意謂。我所說此等之法。幻妄皆真者。豈無故而然耶。故此一一徵釋。以明之也。是以先明陰法言。云何世間之生滅五陰。乃是幻妄稱相。我亦說彼為如來藏妙真如性者何耶。故下設喻以明之。
△二別釋(五)一色陰即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至)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合根塵十一。為一色陰。喻明即如來藏性也。故曰。譬如世間。有此一人。本是好眼。所謂清而無翳。淨而無華之目。而觀乎晴霽光明之虗空。是則晴虗迥然。別無所有也。其人無故定睛不動。瞪睜其眼。直視虗空。以至發勞。則見於虗空之中。倐有狂華亂起。上下繽紛。且復更有一切飛蠅垂髮黑月金星狂亂非華等相之類。蓋此色陰之法。應當了知。亦復如彼瞪目。見空華等者。是也。此中譬如有人。此人字。若准本經。前後發明。正喻後文性覺妙明本覺明妙之體也。清淨目喻體具正智。晴明空喻體具真理。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之正智真理也。迥無所有。喻理智一如。無法可得。其人無故。不動目睛。喻性覺必明。妄為明覺。則此真心。隨緣妄動。而成藏識也。瞪以發勞。喻因明立所。此則依藏識而有見相二分也。則於虗空。喻無同異中也。別見狂華。喻熾然成異也。然此二句。上之虗空。喻藏性本無色心諸法也。下之別見喻見分。狂華喻相分。即前所謂見與見緣也。復有一切狂亂非相。總喻妄心妄境。即吾人內而妄想之心。外而根身之境。即前所謂并所想相也。亦復如是者。正應前之如虗空花本無所有也。此上皆喻從真起妄。下文若空來者等。乃辯妄不實。至是故下。是了妄即真也。後悉倣此。意謂。如是狂華。阿難若是從空而來者。既是從虗空。而鑽出來者。亦應還從虗空。而鑽入去也。若此華相。既有鑽出鑽入。則此虗空亦有內外。既有內外。則是實法。即非虗空。果然虗空若有實體。則非虗空。既實非虗。自不容其狂華之相。於中有鑽出之生起。有鑽入之滅去矣。正如汝阿難之身中。又豈容更有一箇阿難。於中鑽出生起。鑽入滅去耶。此則華不從空來。明矣。若謂此華不從空來。是瞪目而出者。既從目出。至於還時。亦應從目而入。此縱許其有出有入。亦不斥破。然而即此華之為性也。若果從目而出。則此狂華屬眼所生。受眼氣分。如子必似母。是故當合亦有能見之性。若有見者出去。既能為華。於虗空旋歸。自合見能生之眼目。若謂是無見而徒能遮障者則出去。既能障翳其空旋歸。自當障翳於眼。又若此華果從目出。則華[A65]已出。目當見華時。目應無翳。既然無翳。則便可稱清明眼矣。云何必見晴空無華。方號為清明眼耶。是則計從目出者。又不然矣。此上辯妄無實。以華非空來者。喻非無因之自然而生也。非從目出者。喻非因緣和合而有也。以明色陰之幻妄稱相。非如如正理。亦非不動真智。但一念妄動而現起也。故結了妄即真云。由是非空來。非目出之。故足知色陰。乃是本無自體之虗。循業偽現之妄。以不自目出。則非因緣。不自空來。則非自然。若爾則是何物而現之耶。是知生即無生。乃非和合之因緣。無生而生。非不和合之自然。以本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也。
△二受陰即性。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至)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下開一心法為四陰。而此正明受陰。即如來藏性也。受者。領納為義。謂對違順俱非之境。而生苦樂捨之三受也。若分而言之。為前五識。合而言之。總為受陰。然必以前五根。對前五塵。發起前五識。能領納違順。離合之境。方為受陰。然不同色陰計內外。此但計實有。今此亦以二處無從。顯其虗而非實也。阿難何謂受陰。譬如有人。手足四支。晏然而安靜。五體百骸。調和而適悅。恍忽渾如。忘其有生。且尚不覺其有身。而安知其有受耶。以其雙捨違順之性故也。然其人也無緣無故。以二手之掌。於彼虗空。互相摩擦。則於二手之中。虗妄生起。或澁或滑。若冷若熱之諸相也。然此受陰。汝當應知。亦復如彼摩空生相者。是也。此人喻藏性。晏安調適。喻不動本體。無故摩空。喻一念妄動。二執俱生。障蔽真空。妄生諸受。故如澁滑冷暖也。以澁喻三途苦受。滑喻人天樂受。冷喻二乘枯受。熱喻權乘榮受也。此上皆明從真起妄。下即辯妄無實。故言阿難是諸冷暖澁滑之幻觸。不是從虗空裏出來。亦不是從手掌內鑽出。此正雙開二途。以顯受陰虗妄是為如是。阿難若謂此諸幻觸。從空來者。既能觸汝之掌。何不觸汝之身乎。且虗空原無分別。亦無選擇。不應虗空亦有分別。亦會選擇。不去觸身。而獨來觸掌。有此理耶。此則不從空來。明矣。若謂此觸是從掌而出者。則孤掌亦可以出。應不待合。然未合時。何無冷熱諸相。必待合摩而後出耶。又且既從掌出。而此掌合時。則掌知其觸出。於此掌離時。則掌亦應知其觸入。掌既知入。知連掌之臂腕骨髓之中。應亦知其此觸入時踪跡也。何故不知。若必謬謂。臂腕骨髓之中。實有能覺之心。知其出。而又知其入者。則是自有一物。在身中往來。而自觸矣。何必更待掌合。而知其出。方始要此而名為觸耶。是則不從掌出。明矣。上乃辯妄無實。下明了妄即真也。是故當知。受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亦如前釋。
△三想陰即性。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至)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喻明想陰。即如來藏性也。蓋想以思想為義。即第六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陰。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乃至著法想法也。又分別緣慮取像。曰想。皆第六識。亦名融通妄想。故曰阿難何謂想陰。譬如有人。偶爾聞他談說酢梅之酸味。則其口中便有水出。忽然自思。蹋彼懸崖。則足之心便生酸澁。然此想陰。汝應當知。亦復如彼聞醋梅而口水。思蹋崖而足酸者。是也。此喻一念妄動。而想陰生焉。阿難如是酢梅之說。所引之水。不從梅酢而生。亦非口入而出也。此正雙開二途。以明想妄非實也。若謂此水是從梅醋生者。則梅醋應自談自出。何待人有是說而後口中水出耶。然梅醋既無談說。則此水必不從梅醋生。明矣。若謂此水是從口入而出者。則聞醋梅者。應合是口。何須更待耳聞醋梅之說。而後口中水出耶。口既未聞是說。則此水必不從口入出者。明矣。若獨耳聞是說。故有水者。則此水何不從耳中流出。而轉從口中流出者。何耶。以至想蹋懸崖。則於醋梅之說。互相比類而可知也。若曰此之酸澁。不從崖生。不從足入。若崖生者。崖合自想。何待人想。若因足入。足應自想。何待心想。若獨心想此酸澁者。何不生於心中。而轉生於足中耶。若知此水與彼酸澁二處皆無。則幻妄稱相。明矣。此上辯妄無實。下乃了妄即真。是故當知。想陰虗妄。非因緣。非自然。乃如來藏性也。亦例色釋可知。
△四行陰即性。
阿難譬如㬥流波浪相續(至)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喻明行陰。即如來藏性也。蓋行以遷流為義。即是徧行心所之思。以能[A66]驅役自心。造善不善等故。即是業行。而於百法之中。攝法最多。故言色攝十一全。受想各當一。七十三行蘊。八王識蘊收。無為無積聚。不向蘊門攝者。是也。雖八識皆有遷流。而末那遷流最勝。以念念不斷故。雖八識俱有思。而末那思為最勝。以思量為性故。此陰則當屬第七識也。阿難何謂行陰。譬如㬥流之水。千波萬浪。晝夜相續。然而前際之波。及後際之浪。各不相踰。互不相越。此明前不待後。後不及前。日夜滔滔。無有間歇。行陰當知亦若㬥流之水者。是也。喻真心妄動。成藏識心海。復為境風皷動。而成末那。則有微細流注。生住異滅。念念不停。其行陰之狀如之。此上正明從真起妄。下即辯妄無實。阿難如是㬥流之性。不是因空而生。亦不因水而有。然亦非是水之本性。此則不即空水矣。亦非離空離水之外有此㬥流。是則不離空水矣。此以空喻真如。水喻藏性。以明行陰不即真如藏性。不離真如藏性也。如是阿難。若謂此之㬥流。是因空而生者。則十方無盡之虗空。應成無盡之㬥流。而世界自然。俱受其飄流而淪溺矣。然此虗空無盡。㬥流有盡。則知非因空生。明矣。此喻真如藏性。常住不動。寂然無盡。以明行陰念念遷變。熾然有盡也。若謂此之㬥流。是因水而有者。則此流性。應非水性。何故以水性為能有之相。流性為所有之相。今應二相顯然。明白現在。方可說得因水而有。當如因樹有果。而現見能有之樹。及所有之果。判然可辯。方是因樹而有也。設若以此㬥流之性。謂即是水之性者。是水既以濁流為性。則於澄清之時。自應非水之自性矣。此喻行陰因藏性。隨緣現起。非定有一性。亦非定有二性也。若謂此流性。離空離水之外。而另有者。然則虗空原無內外也。且離水之外。亦無㬥流之性也。此又非離於空水矣。此喻離真如藏性之外。別無行陰之可得矣。若知㬥流非生於空水。亦不離於空水。則妄本無因。皆幻妄稱相耳。此上辯妄無實。下即了妄即性。故言。是故當知。非因緣。非自然。本即是如來藏性也。亦例色釋可知。
△五識陰即性。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至)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此喻明識陰。即如來藏性也。蓋識以了別為義。雖諸識皆能了別。而此識則通收八海七浪。故稱藏識。即受熏持種。捨生趣生。去後來先之主人公也。蓋為真如有隨緣不變二義。以真如隨緣。即為成事無明。而無明體空。即為不變真如。所以非一非異而成此藏識者也。固知識陰屬第八識矣。阿難何謂識陰。譬如有人取箇頻伽鳥形之瓶。塞其兩孔。於中盛滿虗空。而且擎之千里遠行。用此虗空。餽餉他國。蓋此識陰當知亦如擎空餉遠者。是也。此中人喻善惡業力。瓶喻無明根身。空喻此無明根身之中有不變真如。此總喻真妄和合而成藏識也。塞其兩孔者。以真如未隨緣時。則具根本後得二智。既隨緣成識。即閉塞二智。而轉成二障矣。滿中擎空千里遠行者。此喻業牽識走。輪迴三界。於六道四生。無處不往也。用餉他國者。喻捨前陰而趣後陰也。蓋識陰之相如之。此上明從真起妄。下即辯妄無實。此下所辯。不言人瓶。但言瓶中之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者。此正雙開二途。正喻此識之性無去無來之相也。正如上來瓶內之空。阿難若謂此空是從彼方來者。則本瓶中既貯空去。則於彼方。置本瓶之地。應當少此一瓶虗空。如何彼方又不少虗空耶。若然則非彼方持來。明矣。若謂瓶中之空。是此方入者。既然有入則必有出。即今開孔倒瓶。應見空出。今既開孔倒瓶。又不見空出。則又定非此方入者明矣。此瓶中之空。無去無來之相。正喻真如不動本體。雖然隨緣。在業識根身之中。曾無生滅去來之可得也。然此瓶中小而有限之空。與瓶外大而無盡之空。本無有二。曾無隔礙。亦無欠餘。但能猛力碎却此瓶。則渾然是一廣大無盡虗空矣。即如一切眾生。斷除無明業力。識破有為根身。則於十方諸佛所證真空妙理。敵體相對。無二無別。又何有生佛之差殊哉。若知瓶內之空曾無去來。則瓶外之空亦無欠餘。則知真性本無生滅去來矣。而有生滅去來者。乃是無明業力。妄認根身等法。故有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耳。即此當知。此之識陰。本無生滅去來。而有生滅去來者。不過幻妄稱相。其性本是非因緣。非自然。乃如來藏玅真如性也。然在吾人日用之間。一舉一動。但生一念。即落五陰。如障隔真性。即是色陰。領納在心。即是受陰。心緣此理。即是想陰。相續不斷。即是行陰。歷歷分明。即是識陰。此五陰者。舉體即是一念。此一念者。舉體即是五陰。若依微密觀照。照見五陰相空。則聚沫之色即虗。水泡之受何有。陽焰之想非實。芭蕉之行唯空。幻妄之識無住。若然則究竟堅固之體。不離當處矣。
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卷第二
校注
[0480001] 成通城歟【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16 楞嚴經寶鏡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顯見不滅(三)一請問(二)一眾作念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