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此五義者。即信聞時主處也。若通下章。共成六種。然皆名證信者。謂凡佛經有此作證。方是佛說。定當信受。否則偽造。不足信也。如是者。乃指法之辭。即向下十卷雄文也。我聞者。明授受之本。謂如是之法。皆我阿難。親從佛聞。即結集時之語也。若約六種成就。此如是二字。乃信順之義。謂信者則言如是。不信者則言不如是。今言如是。則信成就矣。所以佛法無量。信為初基。五十五位。信位居首。十一善法。以信為先。故知信之一字。乃入道之前鋒也。然此二字。亦為對破外道阿歐二宗之計。今立如是。以破彼之不如不是也。此皆事釋。若理釋者。則諸佛說法。惟顯真如唯如為是耳。又諸佛如理而說。眾生如理而信。故言如是。此則泛論。設欲的指本經。則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為如。一切事究竟堅固為是。若據清凉。則以五教料揀。廣釋如是。茲不繁贅。我聞者。即聞成就。此我之一字。即阿難自稱也。然一切法。佛說無我。今稱我者。以有四種。一凡夫徧計。二外道宗計。三二乘假我。四法身真我。此乃隨世流布。假此以立賓主之我及法身真我。非同凡外徧計宗計之我。即非我非無我。而隨世假名。稱為我也。聞即耳根現量之性。以耳為六根之別。我乃一身之總。廢別從總。故稱我。聞即聞成就也。正我無我不二之真我。聞無聞不聞之真聞也。一時者。即法王說法嘉會之時。此時成就也。以世事合會。尚待昌期。大法弘宣。豈違嘉運。是必良時方能成就。然不定指何年月日者。以殊方紀曆不同上下延促不定。但機應相符。說聽事訖。總名一時。佛者。乃說法主。具云佛陀耶。此名覺者。謂自始覺而證齊本覺。以成究竟覺也。亦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則上三唯約自利。而此三兼約利他。所以自覺揀凡。覺他揀小。覺滿揀因。若指人即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以非此至聖。莫能演斯大教。故曰主成就也。在室羅下。明說經處也。然處有二。一所化處。即室羅筏城。二所住處。即祇桓精舍。言在者。以示迹此間。無論久近。即去來出入行住坐臥。皆名為在。具云室羅筏悉底。或云舍衛。此梵音楚夏之別。正翻豐德。亦名聞物。又云好道。即憍薩羅國之城名也。祇者。具云祇陀。亦云逝多。此名戰勝。以太子生時。值匿王戰勝迴鑾。賜斯嘉名。以誌喜也。桓即林也。以林木屬彼。故稱祇桓。即般若。謂祇樹義也。精舍者。乃給孤長者為佛建立。以供沙門精修梵行止息之舍也。若據涅槃等經。謂須達長者。願建精舍。請佛說法。擇得此園。太子戲曰。側布黃金。滿則賣之。長者使人以象負金。布此園中。須臾欲滿。剩餘少地。太子止曰。佛為良田。宜植善種。園地屬卿。樹木屬我。自起門樓。請佛出入。長者七日為佛作窟。以妙旃檀。用為香泥。別房住止。千二百所。凡百二十處。別打犍椎。佛告阿難。二人同心共立精舍。應謂此地為逝多樹給孤獨園。所以首逝多而次給孤者。以君臣之道不可紊亂。禮別尊卑也。又先城而後園者。以舉城則遠人知方。而說園則近者識處矣。然斯大定法門。非此勝地。不可宣揚。故曰處成就也。此上五義。諸家解釋或開五段。或約二三。不唯割裂。經文亦且不便句讀。今故總收為一也。
△二引大眾證信(三)一聲聞眾(二)一舉類標數。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引眾證信也。蓋與者共義。乃結集者。謂此性定法門。非我獨聞。乃與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俱共聞也。兼且復有無量辟支恒沙菩薩。共同聞者。是以引此而證信也。此下明大眾成就。以大者梵語摩訶。此翻為大多勝。明此比丘器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言大。徧知內外經書。故言多。超出九十五種外道。故言勝。今既稱大。即攝多勝。明矣。然比丘者。乃五不翻之一。以含多義故。謂有怖魔破惡乞士除饉等義也。初怖魔者。以第六天有魔王宮。彼戀欲界貪著慶勞。恐人修道。出其境界。減損眷屬。設有正信男子以及女人。六根具足。年滿二十。無十三重難並十六輕遮。得三師七證。或邊地中。得三師二證。如法秉受比丘戒法。正登壇時。白四羯摩竟。名為得戒。成比丘性。入僧寶數。爾時地行羅剎高聲唱言。此間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如法出家。當使諸天增勝。修羅減損。於是空行夜叉聞之。亦出大聲唱善。聲至四王天中。天復出聲唱善。聲傳忉利。如是展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乃至梵天。魔王宮中。聞此唱聲。生大愁怖。故名怖魔。破惡者。出家持戒。則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麁除身口七支之非。細破三界見思之惡。故言破惡。乞士者。謂既出家[A1]已。永離四種邪命。外乞食以資身命。永捨三種邪法。內乞法以資慧命也。四邪命者。一仰口食。謂仰觀星宿。推卜風雲。二俯口食。謂合藥看地。種植田園。三方口食。謂通國使命。結納豪貴。四維口食。謂星相數術。商賈貨殖。此之四食。俗人可以。出家之士不得享受。故永離也。三邪法者。一邪戒。即牛狗等戒。乃至世諦一切諸天諸仙呪術禁戒。不能出生死者。二邪定。即凡夫外道。依欣厭心。所修之四禪八定也。三邪慧。即有無二見。十六知見。六十二見。以至百八見等。今皆永捨。惟求增上三無漏學。故名乞士。除饉者。清淨持戒。能為世人福田。能行廣大法施。以除一切眾生無福無慧二種之饉也。眾者。梵語僧伽耶。此云和合眾。然和有二。一理和。謂同證擇滅無為。二事和有六。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眾乃四人以上之稱。所以一比丘不名僧。二三比丘亦不名僧。四比丘同住。方作一切如法僧事。惟除自恣授具出罪三種羯摩。若五比丘同住。即可自恣。亦可以邊方授具。若十比丘同住。則五天竺國。皆可授具。若二十比丘同住。則一切羯摩可作。設自此增多。乃至百千萬億。以及無量。凡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均名為眾。故律凡作法。必先問和者。以明和合眾也。此舉類竟。下千二百五十人者。乃標數也。以佛最初先度鹿苑五人。次度三迦葉師弟千人。次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徒一百。後度耶舍等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五人。先修異道。勤苦無獲。一遇如來便得聖果。是以感恩。為常隨眾。今舉大數。故略五人。俱者。正明師資水乳常爾相隨之義也。以上准古解證信。仍有建立二義。息疑三事。諸疏備載。茲不繁述。
△二釵德詳名(二)一敘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至)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此敘德者。然義有二。一總序名同。二別序德異。今且序同。謂皆是無漏大阿羅漢者。此皆之一字。乃總序千二百五十人果名是同也。漏謂滲漏。以起惑造業。定感苦果。猶破器之有滲漏也。然漏有多種。要而言之。不出於三。一欲漏。即欲界一切煩惱。二有漏。即上二界一切煩惱。三無明漏。即界外無明。以惑業為諸漏之因。生死即諸漏之果。今皆斷盡。故言無漏。而大之三義亦如前說。然阿羅漢者。若對比丘以果較因。亦含三義。一應供義。即乞士果。二殺賊義。即破惡果。三無生義。即怖魔果。當知彼三通於因果。此三則惟在果也。又羅漢復有三種。一修性念處。斷見思惑。[A2]但得漏盡。不具諸通。名慧解脫人。二修共念處。斷惑證真。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脫。名俱解脫人。三修緣念處。斷惑證真。具足通明解脫。兼發四無礙辯。名無礙解脫人。今是無礙解脫。故稱大阿羅漢。此總序名同也。下乃別敘德異。謂名既是同。則德亦不異也。然此敘德。略有二義。一禪定自利德。即上四句。二慧戒利他德。即下八句。初明自利。佛子者。即法華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紹佛種。故云佛子。住謂安住不動。持謂任持不失。即住三德秘藏。持萬善功德也。亦即住首楞嚴定。而持如來藏也。諸者。眾多不一之辭。有即因果不忘之謂。即二十五有。乃三界受生之處。超者。即不為諸有生緣所縛也。更言善超者。以小乘聖人雖能斷見思。除分段。超三界。然觀界猶獄。視生如瘡。不敢復入。故雖超而非善也。今則不然。所謂即生死而超生死。即三界而超三界。即諸有而超諸有者。可不謂之善乎。國土者。通指三界。成就威儀者。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靡不成就。所以有威可重。有儀可法也。然曰能於者。以尋常小聖入滅盡定。形如稿木。心若死灰。尚無運用之能。何有威儀之事。今顯住斯大定。體充法界。用徧河沙。故能動容中道。不捨威儀。所謂不起寂滅定。而現諸威儀也。此四句敘定學。明自利德。次明利他。從佛者。非徒隨從侍衛而[A3]已。以能從佛規範。助轉法輪也。轉者傳也。謂自我之彼。故名曰轉。宣流垂範。則目為傳。且輪有四義。一圓滿義。謂轂輻輞軸等。體用周備故。二摧壞義。謂摧壞煩惱。令降伏故。三鎮遏義。謂[A4]已伏煩惱。令不復生故。四不定義。謂流行無滯。趨進不定故。是知如來之法。二利俱備。能摧一切微細煩惱。運出眾生生死險道。故喻之若輪。然佛既轉之。則諸尊者亦從而轉之。正是師資一氣鼓揚法化也。妙謂妙達佛慧。堪謂堪任佛事。遺即遺法令傳。囑乃囑生令化。此二句敘慧學也。嚴淨一句屬自利。即律儀攝善二聚。弘範一句屬利他。乃饒益有情聚。毗尼云善治。謂善能調治淫怒癡也。亦名調伏。謂調煉身心。制伏過非也。正翻為律。律者法也。謂斷割重輕開遮持犯等法也。嚴淨者。嚴即止持。止諸惡也。淨即作持。作諸善也。又嚴以禁身口淨。以制心意。弘即弘通。範乃師範。三界者。欲色無色也。此明身嚴心淨。以故言為世法。行為世則。所以嚴三聚而自持。淨一心而作範。此二句敘戒學也。應身下四句。正明上之三學不唯自度。而更度人。非但現在有益。而將來之益。更無窮也。應身無量者。即普現色身。隨緣俯應。正如觀世音。無剎不現身也。度脫眾生者。即以三無漏學。隨機而度脫也。所謂度煩惱河。脫苦輪海。如舟師之度人也。陷於欲泥者。拔之令脫。阻於愛河者。濟之使度。未來者。正言不唯現在如此。即使將來無量劫中。亦以三學拔濟眾生也。諸塵累者。即八萬四千塵勞。累墜有情於生死苦域者也。越即超越。謂以禪定現身。毗尼作範。般若演教。化諸眾生。齊登彼岸。共脫塵勞也。
△二詳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至)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者。略梵。具云奢利弗怛囉。此云鶖子。以其母目明利。如彼鳥故。亦云身子。其母身形端好。以尊者乃身之所生。故名身子。此皆連母以彰名也。又舍即父名。利乃母名。雙顯父母。故名舍利弗。弗即子也。正名優波提舍。智論云。南天竺大論師。字提舍。獨步王舍。打論議鼓。國師義屈。因奪其封。納主為婦。舍利懷妊。母即聰慧。大能論難。既生七日。裹以白氎。以示其父。父言。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為優波提舍。時人因重其父母聰慧才辯。故稱為舍利弗。大智者。乃聲聞眾中。智慧第一者也。摩訶目犍連。此云大萊茯。氏姓也。名拘律陀。此云無節樹。因禱此樹神而生。故以為名。世文尚簡。故惟召姓。諸聲聞中。神通第一。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即舍利弗之母舅。亦號長爪梵志。能答問難之第一也。富樓那此云滿。是其父名。彌多羅尼此云慈。是其母名。雙標父母。以名其子。故稱滿慈子。乃說法人中第一者也。須菩提此云空生。或云善。吉善現等。生時家中庫藏器皿皆空。占云。兒必善吉。此善吉相現於器故。從是得名。所以善說空法。入無諍定。於阿羅漢中。解空第一。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以觀塵性空而得道故。等謂該乎餘眾。上首者即千二百中之上座首領。以是眾所推讓。動靜遵從。不敢先越者也。
△二緣覺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至)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梵語辟支迦羅。此翻緣覺。亦翻獨覺。出有佛世。秉因緣教。修行得道。名為緣覺。出無佛世。寂居觀化。自悟無生。名為獨覺。今所來者。即緣覺眾也。無學者。即真窮惑盡。無可學也。并其二字。乃明主伴咸集之義。初心者。謂依緣生觀。研真斷惑。初發出世之心也。斯則通該二乘有學。而未至無學者也。同來者。以此二眾同時而來。乃屬雲集。不同常隨也。故下二句。正明辟支來集之故。亦為菩薩諮決之由。置此兩楹。良有深意。屬者。值也。遇也。會也。休夏者。以佛制比丘九旬禁足。三月安居。滿在此日。所謂夏於此休。安居[A5]已竟。故言休夏。自恣者。即期滿解制之日。乃七月十四五六三日也。謂自知有過。恣其自陳。自不知過。恣任僧舉。故云自恣。即今僧中。作自恣羯摩。各各陳白互求。說罪悔過。是也。其法在百一羯摩中。茲不具述。此正辟支來集之故也。
△三菩薩眾(二)一自恣先集眾。
十方菩薩諮決心疑(至)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此正承上自恣之時。不惟辟支咸集。而十方菩薩亦來自恣。以諮決心疑也。菩薩者。具云菩提薩埵。大論云。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謂用諸佛道。成就眾生。言十方者。乃四方四隅及上下也。以此等安居非止一處。故云十方。諮謂諮問。決謂決斷。此言十方菩薩。但凡心有疑惑。而不能決斷者。今遇自恣之日。皆來諮問如來。請決斷也。然此心疑。即心中所有之疑。謂見聞疑者是也。欽奉者。即恭敬承事。遵順無違之義。慈嚴者。乃恩威並著。折攝雙行之稱。此以欽奉。表菩薩之心。以慈嚴。顯如來之德也。密義者。即密因了義也。然謂之將求者。是欲求未求。稍有所待也。故向下。如來說密因修證了義經者。正啐啄同時。感應道交之妙也。若約時而論。此正般若後欲聞性定之時。故云將求密義。即時下。且明如來應時及節作法度生。敷座者。即敷尼師壇也。晏乃恬然寂靜之貌。安即安座眾中也。斯正描寫。如來於自恣時。自敷其座。行籌坐草之事也。為諸會中宣示深奧者。諸者。助語之辭。會中即自恣之會中也。於是宣揚指示幽深隱奧之法。即羯摩作法。以除三乘聖賢之見聞疑罪也。筵者。席也。即自恣之法席也。清眾者。謂清淨海眾。以其人具五德。咸無三罪。故名清淨眾也。此章解釋頗異舊聞。且即時下。全非昔說。以舊註於此。或約禪智。或說玄妙。雖云得免忘罤。其如證龜成鼈。所以心疑莫決。密義無憑。總之不解敷座何為雲集何事。故開首含猢。到底懡㦬。余固不敏。焉敢抗衡。然以埋沒經義。不敢不辯。茲據律部。詳釋自恣。則辟支之來意可知。菩薩之心疑可決。不唯密義有歸。亦且深奧事顯。所謂理則歸理。事當還事。豈可事理淆訛而不辯哉。
△二聞音後集眾。
迦陵仙音徧十方界(至)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具云迦陵頻伽。此名妙聲鳥。出雪山。在㲉中鳴。即勝諸鳥。其聲和雅。聽者無厭。以喻如來法音之妙。更加仙字者。意顯佛之妙音。若但用迦陵。則不足以喻之。設但稱仙音。亦不足以喻之。故合而言之。謂迦陵仙音也。斯則正顯佛音微妙神化莫測之義耳。又佛名大覺金仙。故稱仙音。蓋佛之音聲。稱性周徧。但有緣者。咸可得聞。今欲覺悟諸聖。所以徧至十方世界。即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也。豈萊茯氏之能窮哉。而菩薩以恒沙計數者。甚言其至多也。以其心聞無覆。故能聞音而遠集也。道場者。即自恣作法行道之場。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在華嚴為根本智。在本經乃擇法眼。故下將呪往護。揀選圓通。與奪眾心。靡不欽服。智德之尊。故稱上首。此上皆眾成就也。問諸經敘眾。皆有八部。茲何不列。答諸經敘事。各有不同。故有列不列者。然在本經。則不可列。何謂以本經敘眾。事在自恣。彼正所遮。是以不列。故惟敘三乘。而不列八部者。良有以焉。正顯此經因戒生定因定發慧之義也。
△二發起(四)一王臣設供。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至)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此明王臣請供。以發誤墮之端也。梵語波斯匿。此云月光。與佛同時降生。父王見諸光明祥瑞。謂是其子福力所致。以故命名。亦名勝軍。以甞戰勝諸國。故稱斯號。或名不黎先尼。此名和悅。即室羅筏城之國君也。時者。即如來解制之日。自恣[A6]已畢之時也。諱日者。謂親喪之日。人子所不忍言。故名諱日。曲禮云。卒哭而諱。謂諸侯既葬。七月有祭於庭廟。謂之卒哭。乃命於宮中。捨故而諱新。無敢稱名是也。今彼先王諱日。適值眾僧自恣之時。諸佛歡喜之日。故勝軍設供。親延佛僧。以資先王之冥靈也。營齋者。謂營辦齋食也。宮掖者。宮中左右。名為掖庭。以在宮之左右。如人之肘腋也。珍饈者。即御饍也。延謂迎請也。觀此匿王敬佛之意。蓋有六種。謂其處則內。其迎則親。其設則廣。其饈則珍。其味則妙。其伴則同。亦可謂竭誠竭敬至矣盡矣。城中下。正顯如來聖化無私。故感王請。而臣供亦明匿王德政可觀。是以上行而下効也。長者。即齒德具尊。爵祿並重之稱。臣之屬也。居士乃好談名言。清淨自居之目。謂道藝隱逸士民之類也。同時飯僧者。謂欽仰佛法。同於此時。以飯供僧也。然臣民俱欲佇佛應者。以敬先專主。主既來應。則伴必隨之。此明王臣敬佛供僧之意。
△二佛僧赴請。
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此明佛僧分應。以赴請主者。為不拂其虔敬耳。蓋佛為化主。[A7]已受王請。親迎入宮。以故命文殊等。分統大眾。普應請主。以慰眾心也。然君臣皆欲佇佛來應。固是等心歸依。而佛親赴王所。命諸弟子。分應臣民。亦是等心利益。斯所謂不離世法即出世法也。
△三阿難誤墮(二)一出將墮之由。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至)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此以無供循乞。等化行慈。為將墮之由也。惟有者。此正經家敘事之妙。於大眾之中。單單提出當機一人。故言惟有。具云阿難陀。此名慶喜。因佛初出家。淨飯憂惱。聞子成道。王大歡喜。其弟斛飯復奏生兒。舉國稱慶。臣民皆喜。是以淨飯。特賜斯名。又云歡喜。以其形相端正。語默動靜。舉止威儀。四眾見者。莫不歡喜故也。乃佛之堂弟。先受別請者。謂於未自恣之前。先受別種事緣之請也。遑者。暇也。及也。次者。列也。以其出界遠遊未還祇園故。不暇於自恣。而亦不及於赴齋之列也。梵語悉替那。此云上座。以上更無人故。然有三種。一生年上座。謂戒臘最高。二福德上座。謂有大福慧。眾所推敬。三法性上座。謂阿羅漢等。阿闍黎此名軌範師。共有五種。一出家阿闍黎。受沙彌十戒法者是。二教授阿闍黎。於受具時。屏處問難教令乞戒者是。三羯磨阿闍黎。於受具時。當壇白四羯磨者是。四依止阿闍黎。即從受依止。乃至一夜者是。五教讀阿闍黎。即從受經義。乃至一四句者是。以故律制。凡僧遠出。侶須三人。一上座。二軌範。所以嚴行止防悞失也。故法華云。入里乞食。將一比丘。亦此意也。今既無人。奚能免失。獨歸者。以尊者既不隨佛應供。又不同眾赴齋。昔者孤身遠去。今方獨自歸來。既無上座偕行。又欠闍黎作伴。此正一身孤立。影隻形單之際也。無供者。以王臣同時設齋。佛僧均[A8]已赴請。則是日祇園無人送供。而尊者之乞。不得不行。即時者。即歸來無供之時也。應器者。鉢也。具云鉢多羅。此云應量器。謂體色量三。皆應法故。體則鐵瓦二種。色即赤黑。以及鳩鴿等色。量則隨腹大小。極大不過三升。至小亦容升半。城即室羅筏。次第者。挨門而化。平等行慈也。循謂循順。即循順諸佛軌則而行乞也。檀越者。檀即是施。謂行檀施。越貧窮海。故言初求。最後者。蓋尊者初意謂。王臣先[A9]已發心。請佛供僧。今有供我齋者。願是未曾飯僧之家。最後發心之檀越。以為供我齋之施主也。蓋求者願也。而尊者之意。是願未發心者而令發心。使不善者而令生善也。所以向下。有無問淨穢等文。以明初求之意也。剎利此云王種。乃四姓中尊。是為至淨。旃陀羅此云殺者。乃四姓不齒。是為最穢。舉此二種。以明無問淨穢之意也。方謂方法。乃法如來行平等慈也。不擇者。即一目等視。是不揀尊貴。而亦不擇微賤也。然此一句。乃起教之緣。誤墮之由也。設使尊者稍加揀擇。則斯教莫興。而誤墮亦無由矣。蓋登伽者。乃穢而微賤者也。以尊者既無揀擇故。不免於遭邪術而墮淫室也。下二句正明不擇之故。以尊者之發意。為欲圓滿成就。無論淨穢一切眾生無量功德也。阿難[A10]已知下。此明等乞之由。以方等會中曾呵空生。及大飲光不均平者。空生捨貧從富。飲光捨富從貧。皆為淨名所呵。今言如來世尊者。以淨名乃金粟如來。則淨名之呵。與世尊何別。故雙標如來世尊。良有所以。昔海眼不達斯旨。遂妄刪改。故雷菴受師駁之甚當。開闡無遮者。即所謂開闡等慈。無遮貧富。以上二人均各有遮。未能平等。故不免其疑與謗也。以偏貧則致富疑。而偏富則致貧謗。度者。(大各反)即揣度也。以能揣度貧富之心。則不使其生疑生謗矣。城隍即室羅之濠壍。郭門乃憍薩之國門。此明自外而入也。嚴謂端嚴。整謂整齊。此則不失於威儀也。肅即肅然。恭即恭謹。斯乃外肅形儀。內懷恭謹。格遵佛制。以行化齋之法式也。
△二明正墮之事。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至)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此正躡上等乞。遂成正墮之事也。爾時即行乞之時。次謂次第。即次第經歷之處也。婬室即婬女之家也。幻乃虗偽之義。術即迷惑之事。大幻術者。即所謂先梵天之虗幻邪術也。摩登伽此云本性。即下性比丘尼是也。以未蒙呪力。性本染污。既蒙呪力。性本清淨。故始終皆名本性也。蓋此經名救護親因者。正以此女為發起之緣也。按登伽經。言誤墮之事。佛在王舍城。阿難行乞。時有女子。母名摩登。汲水井邊。阿難從乞。女隨阿難視所止處。歸告其母。欲嫁阿難。啼泣委臥。母不得[A11]已。乃以蠱道。呪入其室。阿難念云。如來大慈。寧不救護。佛知此[A12]已。即便遣救。阿難得脫。乃其事也。彼經又云。以阿難五百世前。曾與此女。共為夫婦。愛習未忘。故有斯事。娑毗迦羅亦云劫毗羅。此翻金頭。亦翻黃髮。乃縛其指。以取米臍。所謂行乳鳩行者是矣。即苦行外道也。所傳幻呪名先梵天者。乃妖者偽稱。謂先自梵天傳來也。攝乃魔力攝持。以尊者相好色美如銀。登伽起愛。故以邪呪攝之。而尊者不覺。遂入婬席。婬躬撫摩者。此明登伽婬心熾盛。欲𦦨飛揚。將穢身以逼近撫尊者而按摩也。戒體者。即受戒時。登壇秉白四羯磨竟。所得妙善無漏色法。即是無作戒體。以一作之後無煩再作。故名無作。若於四重禁中。隨犯一重。此體則毀。今登伽以淫術相加。是將毀阿難之戒體。非阿難自將毀其戒體也。然曰將毀者。亦見登伽意將毀。而尚未能毀。事欲遂而猶未得遂也。何謂以尊者身雖被攝。力不自由。心尚清明。未即淪溺。縱彼橫陳。一時難動。然而登伽志確。尊者力微。設或相持無救。恐亦事致不測。故言將毀。此中釋文。古疏皆謂。阿難初果聖人。豈容邪攝。且言大權示現。乃如來知彼根熟。密遣巧墮。妙設鈎牽。曲為哢引。若然則一會師資。均成兒嬉。歸來啼泣。悉屬虗文。則神呪之銷滅。何為文殊之提獎徒爾。甚至七破十顯。疑難多端。咸謂愍彼愚蒙。示同迷執。斯皆凡情曲見。遮蓋彌縫。大類痴猿而救月也。何謂佛說誠言。直心詶問。若阿難之示墮非真。則如來之遣救皆假。縱阿難可容假面啼泣。而如來豈容假意斥責者哉。且文殊亦警之曰。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亦假言之耶。按大般若云。摩訶那伽盡諸有結。唯除阿難在學地也。既在學地。未能離欲。真墮何妨。故登伽母人告其女曰。有二種人難加呪術。一者斷欲。二者死人。良有以也。今茲乞食誤墮淫室。正緣結使尚在。若云示墮本雖可說。迹實難通。余故據欵結案。釋為誤墮。智者詳之。
△四如來遣救。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至)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此明如來密知誤墮。故即歸園而遣救耳。如來知者。知即見也。謂真知無知。無往弗知。真見無見。無遠弗見。即本經云。知見無見也。彼指阿難。婬術者。以惡呪乃導婬之術也。齋畢眾隨者。以如來常儀受齋既畢。必為說法。今既不遑。即便旋歸。必有所為。或因內外間隔。大眾不能齊集。此歸必演大法。是以闔國王臣俱來祇園。隨侍於佛。咸願樂聞大法之精要也。於時者。是佛歸眾集。不先不後。正值將毀未毀之時也。佛頂者。乃寂然不動之體也。放光者。即感而遂通之用也。言百寶無畏者。正顯體用雙彰。折攝並著。以萬善俱含。無德不備。故如百寶。此彰攝受之慈也。以羣邪並伏。無惡不摧。故云無畏。此顯折伏之嚴也。又頂表諸佛極果。華表如來密因。今華從頂出。顯因心不離果覺。佛坐華中。顯果覺不外因心。即因該果徹。以顯密因也。然世尊不自說。而化佛說者。正顯此呪乃無為心佛無上心呪也。且復從頂發揮者。以表為尊中之尊密中之密也。跏趺者。即疊足而坐。神呪者。具四悉檀。廣明他疏。茲不繁引。以含精微之妙理。而具不測之威靈也。然遣文殊者。正顯非大智不足以破極愚。而拔貪欲之深根也。惡呪銷滅者。此顯文殊將呪破呪。猶湯之銷雪。如明之滅暗。故登伽淫心頓歇。阿難戒體獲全。然後提撕獎勸。尊者得歸。登伽隨來。俱至佛所。此顯神呪之功能。亦見文殊之妙用也。問既知被攝。佛何不加。令不攝入。縱使攝入。佛以呪力。令其自歸。亦無不可。何必定遣文殊。如許作用。然後破邪而救歸耶。答如來應機。各有所以。當智慧應者。必不與之神通。應神通化者。自不與之智慧。若所應非所當。是欲進而返退矣。故登伽以呪力攝人。如來亦以呪力化彼。而尊者因呪力攝入。而如來亦以呪力救歸。斯正對症之劑。應機之教也。然敕文殊者。正如天子詔命。必假使臣。以賚告郡邑也。
△二正宗分(二)一正請正說(三)一阿難正請(二)一悔聞請定。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至)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此正當機。悔聞無力。請定進修也。以尊者蒙救護歸。既見如來。即頂禮以謝洪慈。復悲泣而恨無力。然此一恨在尊者。今日斷斷不可無者何。謂若非此恨。豈能出生死而證妙常。悟藏心而破妄想。所以學道人不可無此一恨也。然有二義。一恨被攝由無神力。二恨偏聞未修定力。是以殷勤啟請者。正欲改偏聞之舊轍。而求妙定之真修也。言十方如來得成菩提者。是求成佛之果。極證之法也。以如來乃極證之人。菩提即極證之法。此則所請之定。非權位小乘明矣。菩提此云覺道。乃諸佛三覺圓滿無上究竟之道。然有三種。一正因理心。究竟明顯為真性菩提。二了因慧心。究竟明顯乃為實智菩提。三緣因善心。究竟明顯為方便菩提。而此三因唯是一心。所謂三非定三。一非定一。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請妙定為修此之方法也。然奢摩等。古今釋者。各述多途。難憑畫一。茲據本經。會通涅槃圓覺。馬鳴龍樹。以及華嚴大疏。法界三觀。融而釋之。庶成定案。夫奢摩他。此云止。亦名定。以取靜為行。寂靜輕安為相。於中論三觀。此當空觀。三止。此屬體真止。法界三觀。此為真空法界觀。三諦理中此乃真諦。若據本經。即空如來藏也。三摩云觀。亦名慧。以起幻為行。大悲輕安為相。即假觀也。方便隨緣止也。理事無礙觀也。俗諦也。即本經之不空如來藏也。禪那此云靜慮。亦名捨。以不取為行。寂滅輕安為相。即中觀也。息二邊分別止也。周徧含攝觀也。中道第一義諦也。即本經之空不空如來藏也。此明聖教綱宗理原一貫之義也。然此經之三名。即圓覺之靜幻寂。涅槃之定慧捨。在馬鳴則曰止。在龍樹則為觀。在華嚴大疏則為法界三觀。於理則不出三諦。於本經則不出三如來藏也。有謂上之觀法。設次第研修。則名為麤。若一心圓修。則名為妙。又止不即觀。觀不即止。則名為麤。止觀不二。方名為妙。又三若定三。則不名妙。一若定一。亦不名妙。今三不定三。一不定一。由一不定一。所以即一恒三。三不定三。以故即三恒一。是知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名為妙。故圓覺云。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若通途泛論。此亦順理。然今阿難所請。據其辭義。既曰奢摩。又曰三摩與禪那者。乃是定之次第。則相法門明矣。而如來所答者。乃定之圓融。總相法門也。良由尊者。未達成佛真因。當修何定。故以平日所聞奢摩等名。加一妙字。特求指示。不知此三即是一心。但得圓修。便為極妙。故佛告之以首楞嚴王者。即是統此三法。不即不離。非縱非橫。乃成圓修之妙定。為總相之法門也。故余是疏。頗異諸家分章釋義。不列三觀。以十軸所詮。雖顯密互說。問答縱橫。而求其始終文字義理。唯一楞嚴大定。體用理事。原無別法。設欲割截配合。縱饒函蓋相應。終是畵蛇添足。何則。佛初自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而末復結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此佛誠言。若捨此而別立觀名。則吾弗得而知矣。方便者。謂最初下手。依何方法便宜修定。若統論本經。應有二種。初從破妄顯真。明如來藏。生信開解。為初方便。次則雙明正助。解結示根。為修行證果之最初方便也。
△二會眾願聞。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至)退座默然承受聖旨。
此會眾樂聞者。以性定法門。不惟當機求示。雖諸菩薩。亦所應聞。故與二乘俱願聞也。等者。即隨佛歸來王臣等眾也。退坐者。謂請法時。自必各具禮敬。至此則退歸本座。潔己虗心。收視返聽。而寂然晏默。欽承領納。以聆大聖之法旨也。
△二如來正說(二)一正談大定始終(二)一約破顯談定體。以明信解之理(二)一明妄真以生信(二)一如來破妄顯真(二)一破所執妄心(三)一取心定判(三)一問。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至)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此佛因當機。請最初方便。故審之以最初發心。要知最初方便。即在最初發心。但此心有真妄之異。不可不辯。故有是問。慶喜是佛堂弟。亦有手足之誼。故言同氣。情均天倫者。父子兄弟。名為天合之倫。即天然倫序。天性之親也。今明情與同胞無異。故言均也。深重恩愛者。以世間人恩之深。無過父母。而愛之重。莫若妻兒。此言初發心時。若不見佛法殊勝。何能辭親以割愛。一旦頓捨而為僧耶。此問最初離俗發心者。正以此心乃出生死之要道。亦成佛之真因。設或因地若真。必獲聖果。而凡情稍滯。即落塵勞。故特審其初念。辯定真妄。但能一明真心。斯即最初之方便耳。此中心見二字。即向下問答七破十顯之章本也。然此破顯。不同古註。以彼諸說唯爭六識。或欲決定破除。或欲決定堅執。大似吳蜀之爭荊州。置阿瞞於不問。庶不知竊神器而奸天位者誰。乃以區區之荊州爭來奪去。是知其小而昧於大矣。不知患不在此而正在彼也。如釋本經者。捨根本無明生死結源而不論。唯爭六識之是非。又豈知生死根本原不在是。即大小二乘雖有六八之異。然皆以第八識為總報主。如家人作事。罪坐主翁也。其所以牽引生死而招致輪迴者。乃為根本無明。生滅妄心。即第八識半分生滅。及前七轉識相應妄心。逐境攀緣者。是也。置此而不破除。何異捨大盜不討。而欲問罪於良民耶。故所顯者。亦非六識。乃第八識半分不生滅。所謂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者。是矣。
△二答。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至)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此中答辭我見思惟者。對問中之見何發心也。蓋發心之緣。本無不是。但所發者。未曾識得真心。而妄認緣影。為可惜耳。三十二相。始自頂上肉髻。終於足下平滿。勝者。諸天輪王所不能及。妙者端嚴美麗。燦若珠璣。殊絕者。人間天上不可得而比匹者也。映徹者。以世間色相皆於身現。故如瑠璃。此中想惟。若據正脉。指第六識。亦無不可。但此思之一字。正屬徧行心所之一。乃徧計執情。原無實體。故下如來破云。咄阿難。此非汝心者。此也。麤濁者。以麤惡行中欲惡最麤。而事之至穢濁者也。且男女遘精。氣質腥臊故。所成之形。膿血雜亂。勝淨者。謂淨而更淨。為淨中殊勝之淨也。妙明者。謂明而愈明。乃明中之妙明也。紫金光聚者。謂佛之身光明赫奕。猶紫金之光聚也。因思此等勝相。定非欲愛所生。是以從佛剃其鬚。落其髮者。無非為欲棄此雜穢之身相。以求勝淨之身相耳。正明尊者為愛相好而發心也。然此愛之一字。即尊者之病根。亦大地人之生死本也。故下七處三續五陰魔事。皆為此耳。以阿難雖捨世之愛。而起佛之愛。是以愛而捨愛也。且尊者既見如來妙相而生愛。則登伽亦見尊者妙相而生愛。是均一見相同一愛也。然尊者既愛如來。而登伽安得不愛尊者。此正無明業鎖。生死結根也。
△三判。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此真妄雙舉而判定者。是欲當機取真棄妄。為最初之方便也。佛言善哉者。因尊者對以實情。故喜而慰之也。言汝所對。固皆實情。但發心時。早[A13]已錯了。何謂。以此厭染愛淨之心。正屬眾生知見生滅妄心也。故誨之曰。汝等大眾應當了知一切眾生者。此通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凡外權小。兼在其內。生死有二。一分段。通該凡外。二變易。俱攝權小。故凡外則分段相續。權小則變易相續。言無始相續者。正明集苦至今從來未悟也。皆由不知者。意謂凡外權小。皆由五住所覆二死所纏。以故不知心性真體。蓋心性之真者。不唯凡夫外道不知。即權乘小聖亦不知也。常住者。乃不生不滅之稱。真心者。謂離幻離妄之義。性淨明者。性即法身。淨即般若。明即解脫。乃三德秘藏。為一切法之所依止。故稱為體。又常住真心。用也。性淨明體。體也。此明一心之全體大用。正首楞嚴王大定之體用也。蓋此真心真性。即宗鏡謂常住真心無有變異。惟是真實如來藏性者。是也。亦即唯識論云。不相應心。所謂常住第一義諦。聖凡一相。自性清淨者是。斯即本經所謂無始涅槃元清淨體也。此三句乃明迷自真心也。用者。正顯迷真而逐妄也。諸妄想者。即唯識所謂相應心也。謂無常妄識。虗妄分別。與諸結使相應者也。亦即宗鏡之緣慮妄心。謂隨染淨緣。所起妄心。而無自體。但是前塵逐境有無。隨情生滅者。是也。故本經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從無始來。認賊為子。失汝元常者。是也。此想不真者。以想屬徧行心所之一。是徧計執情。即六塵緣影。幻妄稱相。故云不真。執此為心。所以受輪轉之生死耳。此三句正明認他妄想也。是知七處所破者。乃緣慮及相應心也。十番所顯。三科七大所會者。乃不相應。及常住心也。以上取心定判竟。
△二正與斥破(二)一如來破妄(三)一破妄無處(七)一破在內(五)一誡直審緣。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至)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此為欲斥緣心虗妄。故先勉以直心實對也。研窮究也。真發明性。謂欲發明真心性也。直心。即淨名云直心是道場。所謂真實正直心也。心言直者。謂內心正直。外語無虗。即內外一如也。智論云。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拽木。直者先出。是也。終始地位即發心為始。究竟為終。彈指能超。故無委曲。又即終至妙覺。始從乾慧。其間五十五位。皆自中中流入。不滯空有。故離委曲。此皆心言之直相也。以心言皆直。即是直因。地位無曲。即是直果。正所謂頭正尾正。設因地不直。則果招紆曲矣。此上誡直下乃審緣。謂當汝發心緣相之時。將何所見。誰為愛樂。此正如來捉賊追贜。雙審心見。謂見為何物而愛樂是誰。乃佛正審之義也。而當機則言因我心目。此則正陳妄體。皆由心目。故下如來所破顯者。皆以目見心愛。為章本也。以心妄難知。故有七處破斥見真義。密須用十番顯明。此正審定能緣由心見也。
△二舉喻定處。
佛告阿難知汝所說(至)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此徵定心目之處也。染污名塵。擾亂曰勞。通而言之。即根隨煩惱也。此因當機妄計之目。正屬浮塵。本無能見。妄執為見。所計之心。正屬緣影。本非是心。妄計為心。且復謬謂愛樂為心。正是認物為[A14]己。將奴作郎。顛倒甚矣。喻中國王者。即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賊者。即根本煩惱。生滅妄想也。即阿難所計之愛樂心也。侵者。以真為妄轉。猶國之被賊侵也。發兵討除。喻請定進修也。賊所在者。即此妄計心目之下落也。謂汝既[A15]已知愛樂是心。見相是目。令汝流轉。皆此為患。若爾則心之與目。今何在耶。此正雙徵心目之處所也。此雖心目並徵。然重在心而目唯帶言之耳。須知如來向下所破者。賊也。妄心也。然此妄心之賊。本無處所。眾生迷而不知。認妄為心。以賊作子。執為有處。是以七番徵斥惟明無處而[A16]已。
△三執心在內(二)一正執。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至)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此當機執心在內也。一切世間者。通指三界而言之也。十種者。即十二類中。除去空散消沉無身相也。精神化為土木。無心想也。以此二種非有心眼。餘則皆有。故惟曰十種耳。異生者。以凡夫造業各各不同。是以感果互有差別。故名異生。縱觀者謂如來蓮目。固不同於異生。然觀其所在。則於異生一也。青蓮眼者。以天竺青蓮花瓣修長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浮根者。即浮塵根也。四塵者。即色香味觸以勝義屬不可見。故不言之。蓋此答辭。尊者意謂。十生以心居內。則我之心亦在身內。佛眼既在佛面。則我之目。亦在我面。此理顯然。有何難辯。即此面上身中。乃心目之定在也。故決之曰。如是識心。實居身內。須知此處正是一經。要關當機漏逗如來把柄也。以所認之目。即是浮塵。故後破云。汝在室中。門能見否。則諸[A17]已死。尚有眼存。云何不見所認之心即是識心。乃無常妄識。虗妄分別。正屬六塵緣影。故後經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者。是也。所以一切眾生。生死輪迴。不能解脫者。皆由誤認識心。為真主人也。
△二例定。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至)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此例定者。共有三番問答。佛因當機執心在內。滿腔自是以為必然。所以不論心之是非。故且先與例定。後施破斥。使無逃遁。此正如來善說法要也。故佛告下。至實在堂外。此一問一答。乃例定內外之境也。以堂在園中。林居堂外。則內外之境定矣。梵語須達多。此云給孤。以此長者常行惠施。周給孤獨。故立是名。即施園建剎之檀越也。自阿難汝今堂中下。至方矚林園。此第二番問答。乃例定見之內外也。以當機在內之心。必先見於內。而後見於外故。阿難汝矚下。至得遠矚見。此第三番問答。乃例定遠見之因由也。蓋以講堂例身。阿難例心。如來大眾例臟腑。戶牖例根。此以現前易明之事而例之也。
△四懸示定名。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至)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此欲破妄心。而先示定名者。以妄心無處。即真定現前也。摩頂者。以表慈悲攝受之意。如父之囑子。拊臂而告也。然有三義。一安慰其心。令無恐懼。二囑其諦受。令不忘失。三示今許說。無有虗妄。故舒其手。以現慈愍之相也。三摩提者。或云三摩地。或云三昧。新翻等持。以雙離沉掉為等。專注一境為持。古翻正受。以不受諸受。故稱正受。亦翻正定。以揀非凡外權小偏邪之定。故名為正。此是一經所詮大總相法門。乃諸定之共王也。不比當機所請三名之一。彼為總中之別。此則別中之總也。然具多義。有真諦三昧俗諦三昧中諦三昧。又有次第三諦三昧圓融三諦三昧。今是圓融三諦三昧。統一切法。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故名為王。舊解見此與問似同。遂添蛇足。割裂牽配。故於經旨。多不相當。皆由不達當機所請。乃舉總中之別。而如來所示。即是別中之總耳。然此真諦三昧。即奢摩他所成。俗諦三昧。即三摩鉢提所成。中諦三昧。即禪那所成。又真諦三昧止見思惑。俗諦三昧止塵沙惑。中諦三昧止無明惑。即奢摩他。真諦三昧發明空觀。俗諦三昧發明假觀。中諦三昧發明中觀。即三摩提三諦之理。無惑可破。無觀可立。而破而立。即禪那也。佛頂首楞。嚴義見題中。王者。乃是諸三昧中最尊上故。又入此三昧。即統攝一切三昧。故具足萬行者。言此自性本定。如如意珠王。而其六度萬行。無不備足者也。十方如來一門超出者。正顯此定乃諸聖共由之要道也。妙莊嚴者。以稱性所起福慧二嚴。還嚴自性。即性修不二。名妙莊嚴也。路者。以始從乾慧。終至等覺。皆依此定修行。以為趣進之路也。蓋摩頂者。示愛也。禮足者。表敬也。上愛下則摩頂。下敬上故禮足。足見當時法會師資之愛敬也如此。
△五正為斥破(二)一引例。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至)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此佛略引前文以比例也。蓋身在講堂。例心在身內。因戶牖而矚林園者。例由因諸根而知外境也。眾生者。例在內心也。在堂不見如來。見堂外者。正例在內。不知其內。而單知其外也。阿難至是。見前後比例。皆不相當。故轉答言。若是在堂。不先見堂中如來。而返見堂外之林泉者。無有是處。可見在內全不知內。而返能知外者。更無是處也。
△二正破。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至)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汝亦如是者。乃合定也。謂汝所計心在身中。亦如是在堂不見如來。而反見外物者。無以異也。心靈者。以心為萬物之最靈也。一切明了者。謂凡心所在之處。是必分明而了知也。了知內身者。言當先知腑臟也。頗者可也。言依汝所計。即今世間可曾見有如是眾生。先見腑臟。而後觀外之物象者耶。然身內容有不可見者。亦有不可不見者。何則。若謂心不自見其心。亦如眼不自見其眼。而肝脾胃者。最近於心。亦若眼之不見眉睫。斯亦可矣。然縱不見心肝脾胃。如爪之生髮之長筋之轉脉之搖。是皆在內。而於心疎且遠者。理合明了。如何遠近之處。俱不能知耶。設若汝心必然在內。而且不知內物。云何反能知外物耶。若是則於在堂不見如來。而反見林泉者。何以異乎。是故下結破。正謂汝言覺了知見之心。若果住在身內。而又不知其內者。斷無是處也。如在講堂不見堂內如來。而見堂外林泉者。亦無是處也。而下文六處不過一時逼成展轉之謬計耳。
△二破在外(二)一轉計。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至)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此執心在外也。因聞佛說必不內知。云何知外。當機。至此即生謬解。意謂。佛說我心在外。情見乎辭。故曰我聞如是法音。悟知者。以不見身內。悟知不在身內。以了見身外。悟知必在身外。故決之曰實居身外。良以我心如燈。我身如室。佛謂心若在內。宜先見內而後及外者。譬如燈然室中。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今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者。此如燈居室外。不能照室。是則在外之義。必然明白。將無惑矣。同佛者。以佛言心不在內。我悟心居身外。故言同佛了義。無妄者。謂豈得仍似前來在內之妄耶。此則在外決無妄矣。
△二斥破(二)一立例。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至)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此佛設喻。以例明心不在外也。夫心既在外。則身與心。分而為二矣。亦似兩人自不相涉。故問之曰。一人食時。諸人飽否。當機即答云不也。以諸比丘軀命不同。豈能一食而令眾飽。若然則知心在於外。自不知身。而當機之計。又不成矣。適謂適纔。摶食者。亦名段食。謂有形段可摶取也。於四食中。揀非思觸識也。宿即止也。猶云今日[A18]已止。待經宿而方用齋也。
△二正破。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至)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此正破心在外也。覺了心者。謂一見便覺了知之心也。若是實居身外。則身外於心。心外於身。身心相離。而自不相涉。然則心所知者。身不能覺。身所有覺。心亦不知。正如一人喫食。難令眾飽。無以異矣。此正辯非外也。我今示汝下。驗非外也。梵語兜羅。此云細香。以白淨細軟而香。佛手似之。故名兜羅綿手。又樹名。綿從樹生。如此方之木綿也。亦云霜。或云氷。皆從色言之也。如是者。謂眼見時。心即分別。正如是言也。若然則身心原相知。而不相外矣。云何執心言在外耶。是故下乃結破之語也。
△三破潛根(二)一轉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至)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此執心潛根內也。如佛所言下。牒前言而起後文也。我今思惟知在一處者。揀非前來內外之兩處也。今何在者。正徵所言之處也。當機以不見內。能見外。遂成潛根之計。潛即藏也。謂藏伏於根中也。猶如有人至隨即分別。此喻說也。以明潛伏根裏一句之義。瑠璃寶名。其質明徹。椀即眼鏡之類。此以能合瑠璃。喻如眼之浮根。以所合眼根。喻如識心。以瑠璃不礙眼見。如眼根不礙心見也。觀當機在此。即有眼見心知之意。[A19]但未明言。而世尊亦不理會。乃經義之妙也。然下負墮處。正在隨見隨別及法喻不齊之過也。然我覺了等。無非委曲欲脫上文既不知內而能見外之過也。意謂。既惟在根。宜其不見於內也。既潛根內。宜其獨見於外也。何過之有哉。
△二斥破(二)一立例。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至)瑠璃籠眼實見瑠璃。
此躡當機之喻。而先為例定。以便斥破耳。意謂。汝既以人之瑠璃。喻汝之眼根。以人之眼根。喻汝之識心。彼人正當見山河時。還見瑠[A20]璃否麼。當機答言。如是實見。此喻中實見瑠璃也。
△二正破。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至)如瑠璃合無有是處。
此正破心潛根也。初四句明法喻不齊之過。意謂。汝心潛伏眼根。若是同彼瑠璃所合之眼者。汝心正當見山河時。何不自見其眼耶。此法中不見眼矣。設許見眼。眼即同境。若同於境。無能見用。則隨見隨即分別之義。不得成矣。既不見眼。則又屬法喻不齊。云何說心潛根內。如瑠璃合耶。此明見與不見。二俱負墮。正是平剖玉環施異餌。任渠左右上吾竿。斯乃如來雙開二門以破之。是故下即結破也。
△四破內外(二)一轉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至)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此雙計內外也。以初計在內。佛以不見腑臟為破。次計在外。復招身心相知之難。又計潛根。且乖瑠璃籠眼之喻。故此有內外之計。然在當機。雖內外雙執。唯欲曲成最初在內之義。以明不知內而能見外之故也。初云腑臘在中。竅穴居外。此明眾生身相藏暗竅明者。是定暗為內見。明為外見之由也。今我下乃正立計也。良由有竅則明故。開眼而眼光向外。親見明相。如主人開門而見門外。何必心定在外。而招不相干之難耶。有藏則暗。故見暗時。即是見內。如主人閉戶而見暗室。何必定見心肝脾胃等。然後為見內耶。二計若成。又非獨潛根裏。此則可免前三之過矣。然所重者。唯在見暗。即是見內。正轉救初難也。故佛下文惟破見內而[A21]已。然因三番負墮。不敢同前自決。故曰是義云何耳。
△二斥破(三)一正破。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至)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此正以對與不對。雙牒而雙破也。若與眼對下。先破對。然義有二。一者既對。則非在內。二者許內。則成暗室焦腑之過。焦即三焦。有上中下。又元也。以天地有三元之氣。生成萬物。而人法天地亦以三元之氣資養身形。腑乃六腑。即世所謂六腑者。五藏之宮府也。胃為脾之腑。牓胱為腎之腑。三焦為命之府。膽為肝之府。大腸小腸為心府肺府。次破不對。只須云何成見一句明矣。
△二轉破(三)一破對內。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至)乃在虗空何成在內。
恐彼救云。開眼見明。名為對外。閉眼見暗。名為對內。則暗仍於眼對。而亦不取室暗為焦腑也。今即牒而破之。既許對內。則開眼時亦可對內而見其面。若開眼不能對內而見其面。則閉眼亦何能成對內耶。又設許對內見面。則心眼俱在虗空。仍違汝心在內之計矣。
△二破在空。
若在虗空自體非汝(至)汝眼[A22]已知身合非覺。
恐彼救云。設許心眼在空。亦復何過。今更牒而破之。若在虗空。便非汝體。則如來今見汝面。即應如來亦是汝身之眼。且汝眼既[A23]已有知。則身應成不覺矣。
△三破兩覺。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此恐更轉救云。眼雖在空。何妨眼知。身亦隨覺。今復破云。若許眼在虗空。仍更與身兩處皆覺。則現有二知。當成兩佛矣。夫成佛時。雖化身無量。祇如月映千江。豈可謂法身有二體耶。
△三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是知開眼見明。既不能返觀其面。則閉眼見暗。亦非對內明矣。
△五破隨合(二)一轉計。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至)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此計心在隨所合處也。當機四番被斥。伎倆將窮。故謬引昔教。以為把柄。殊不知昔說心法互生者。謂諸法本無。由心故有。心亦本無。因法故有。所以首二句。明法不自生。因心以起。次二句。明心不自生。由法而現。正顯心本不生。法無自性。二俱無體。乃心法皆空之旨也。今反證緣心有體有處。以為在彼心法偶合之處。可不謬哉。且計因法而現。思惟妄想。本無有體。而妄謂有體。當作自己真實心性。此又謬之甚矣。言隨合隨有者。謂隨緣何法之時。即心有之處也。然既謂心隨法有。而復於法合。則法在外。而心亦在外矣。謂非內外中間可乎。是欲脫過而更招過矣。
△二斥破(三)一牒計。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至)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當機雖則雙迷心法互生之旨。而意惟重法生心生。且又不知妄心無體。計此緣影。以為能合。種種諸法。以為所合。故佛牒計。惟舉此義。不述。全文。以此正彼妄計之本耳。
△二正破(二)一破無體。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至)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此說既然。心由法生。是以法為生心之體。而是心則無體矣。若心無體。則無所合。且根塵識三。須各有體。方合之為一十八界。設依汝執無體之心。而能有合。若是則六塵之外。更有一種無體七塵。於此十八界外。另添一界。以成十九無體之界也。固知是義。必不然矣。
△二破有體(二)一約內外出與入破。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至)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此謂若汝之心。必有其體。在隨所合處者。若爾汝且以手自挃其身。挃即觸也。謂觸摩而按揑也。看此所知之心。自何而來。若無所從來。則非隨合隨有矣。若有所從來。還是內出耶。外入耶。設有出入則同前過。豈成隨合而隨有乎。當機至此。因聞見中見面之說。遂生眼見心知之疑。意謂。眼但名見。心但名知。責心令見。恐非正義。佛故設喻。以顯知見惟心。遂將當機喻心。以門喻眼。謂如汝在室中。雖則因門見外。然須汝身而後能見。若非汝身。而門豈能自見之乎。法合應云。雖然因眼見外。必得汝心而後能見。若非汝心。而眼豈能自見之乎。若唯眼見。則諸[A24]已死(云云)。以此觀之。可見知見唯汝一心。安得妄分謂為心知眼見可乎。此雖正破妄心。而乘便兼破妄眼。正顯浮根之眼。既非真見。而緣影之心。何有實體者哉。
△二約一多徧不徧破。
阿難又覺汝了能知之心(至)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此拈上文。心若有體一句。作四句分彼。所謂一多徧不徧也。初一體者。謂四支共一心體。挃一支時。而此四支應皆咸覺。若果咸覺。則挃無偏在。今挃偏有所在。則定非一體。明矣。次多體者。以一心體則成一人。既多心體則成多人。於多人中。何體是汝。三徧體者。謂一心滿於四支。與前四支共一心。體是同故。亦應挃一支。而四支咸覺也。四不徧者。謂一心不能徧應。止在一支。當爾挃頭而亦挃足。若頭覺而足不覺。可言不徧。令汝不然。何謂以頭足并挃。而必併知。又非不徧。則汝心體尚無定在。豈有隨合隨有之定處哉。
△三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無是處者。承上結云。來既無從。豈有隨合之處。體尚無定。寧成隨有之義哉。可見悉無是處矣。
△六破中間(二)一破泛計(二)一泛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至)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此泛計心在中間也。然當機但知引證。而不知佛說。心不在內。亦不在外。正為顯示心無體相。亦無方隅。以明無在無不在。無相無不相。乃真心實相之義也。今者混引昔教。附會妄計。且以思惟緣影。推求內外處所。卜度是非心相。是則宛成有相有在。可不謬乎。如謂心若在內。應有所見。今又無所見。心若在外。應不相知。今又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故。在外非義。外既相知。內復無見。若爾則當在中間矣。然未明言。何者為中。故名泛計。
△二泛破。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至)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此因當機泛說中字義不分明。故佛審定中相在處在身。後施破斥。意謂。若在汝身。而身有中邊二義。在邊則不名中。在中則同在內。仍當見內。若在身外之處。而處有有表與無表二義。若無表。則中相原同烏有。若有表。則又無定方可觀。既表體尚無定在。豈心有一定中相。而不混雜者耶。表即表中之標竿也。造房舍者。多立之以表中位也。
△二破正計(三)一正計。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至)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此正計根塵之中也。以當機執云。我所說中。非此在身在處二種之中也。如佛昔說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夫眼者根也。色者塵也。眼有分別。則屬內根。色塵無知。則屬外境。根塵相對。識生中間。作用分別。豈非心在其中乎。
△二正破。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至)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此正破當機。凡心在中。前[A25]已泛計。泛破此因。正計而正破也。意謂。汝心若在根塵之中者。則此心體為兼根塵二者。如父母合而共生子耶。為不兼二者。如不因父母而自生者耶。設若兼此二者。乃是根塵合而共生。若然則根塵二物。與汝心體。且為雜而不純。亂而不一。成乎一有知一無知。敵體相反。有無兩立。墮在二邊。豈得謂之為中乎。由是而推。汝謂兼二義不成矣。若道不兼根塵之二而自生者。蓋心不自知其心。則汝之心非能自知。必假根塵。始能有知。設離根塵。則不能知。既不能知。即是無知。如此體性。要他何用。又且兼根塵內外之相。可以說中。今既不兼。汝云在中者。以何為相乎。是則兼於不兼。均無中相矣。
△三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是知汝之泛計正計二者中間。皆無是處矣。
△七破無著(三)一轉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至)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此計無著為心也。當機以前六計有處所。均被破斥。至此不得[A26]已。故計無著。且引昔教。不知世尊向在般若為四弟子。發揮不在內外中間者。正明妄心無體。以顯本真也。猶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原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豈謂有妄心。而但無所著乎。況復釋成佛語。謂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且又不敢自決。唯曰則我無著。名為心否。蓋由不知分別心性。隨境生滅。原無實體。而反認為實有其體。[A27]但不著一切物耳。庶不知雖不著物。早[A28]已著於心矣。安得謂一切無著哉。然觀名為心否之語。較前實。居身內之意。則當機自是主張。[A29]已銷去大半。非佛善誘。能如是乎。
△二斥破。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至)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此斥破無著為心也。世尊欲破其計。先牒其語。次標水居陸處。以及空行一切之物。謂世間之虗空。及水陸之飛行。所有種種物固雖多。不出斯類。即破之曰。汝謂不著一切者。為有汝心在。為無著耶。為并汝心俱無。言無著耶。若心俱無。則同龜毛兔角矣。且汝心既無。復以何者名為不著。若有心言不著者。則不可名無。何則。若心無相。則同龜毛兔角之無。不可更說無著。若心非無。則是有相。心相既有。則有著在。云何而說一切無著乎。極而言之。不唯有心不可名無著。即無心亦不可名無著。以纔說無心。則早有心在也。
△三結破。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此上七番破妄無處竟。然上所破。唯明妄心無處耳。故長水疏云。凡情所計。雖復萬差。因依之處。不過此七。欲推妄體。先破所依。其猶城陷則賊亡。巢傾則卵覆也。而正脉亦云。七處皆非。則妄情[A30]已盡。而世人計心之住處者。不出於此。至此則平日所恃。以為心者。杳無住處可跟究矣。此七番中。確定成處者。唯四處而[A31]已。謂一內。二外。三根裏。及第六根塵之中。是也。以第四還在內。第五乃無定處。第七并處亦無矣。又一四引眾同計。二三[A32]己意推度。後三引教謬釋。不可不辯。如有一人。曾於七處居住。有人間月出沒之地。首曰月自水東出。而水西沒。以居水國見之。又云。月自山頂出。而山下沒。曾居山中見之。又云。自城頭出。而城中沒。乃居城中見之。又或指月出沒。舟之左右。樓之上下。村之前後。郭之東西。皆常居而見之。遂成固執於𮌎中。而智者咸不許其說。當知彼所指處。未嘗非月。然月實不於此七處出沒。原其所指之謬。雖處處見月。惟未仰天一見耳。如阿難所指七處。不曰非心。但未回光一照耳。
二斥妄非心(二)一阿難自責請益。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至)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此當機因七處被斥。意欲捨妄求真。以故自責而請益也。即從座起者。以聽法在座。請益故起。正明三業精誠。六過自責也。偏袒合掌身業。恭敬意業。白佛言下。皆口業也。六過者。一因小恃憍憐。二以多聞無證。三故未得無漏。四則不能伏邪。五故溺於婬舍。六由不知真際。然此六中最所恨者。未得無漏。故結重於不知真際所詣。意謂。若得無漏。自知真際所詣矣。未得無漏者。舊云。尊者雖預僧數。見思尚在。不但未得四果無漏。亦且未得初果無漏也。以初果分證無漏。得道共戒。雖然未斷欲愛。亦非婬呪能轉。次前七處妄執。皆是見惑所攝。有謂阿難先證初果。恐未必然。當以第三卷末。圓悟藏性之時。方為迹同初果。故至第四卷中。佛言。汝今[A33]已得須陀洹果。是說頗當。正同余意。故前墮婬舍。不用權釋。而直以實事釋者。亦此意也。真際者。真心實際也。意謂。遭魔攝溺婬舍者。當是之時。皆由未得無漏。所以不知真心實際之處自何所而往也。今欲詣往。未知其路。願佛慈愍。指示我等奢摩他路。設或由此得達真際。不惟自利。亦且使諸闡提。返邪歸正。隳彌戾車。不亦善乎。闡提云信不具。或云焚燒善根。即斷善根眾生也。彌戾車此云樂垢穢。亦云惡知見。亦云惡中惡。又云奴中奴。以此等全不識佛法。即邊邪不正知見也。由不正見。即謗正法。死墮邊地。永不得聞三寶之名。隳即壞也。作是下。乃經家敘辭。上言最小者。斛飯之子。得道夜生。於諸弟中。是最小故。嬌憐者。正猶小兒嬌而恃憐也。傾渴者。傾心仰慕。猶渴之思飲也。翹佇者。如鳥張望。似饑之待晡也。欽即敬義。謂敬聞指示而訓誨也。
△二如顯發非心(三)一光表破顯諸相。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至)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此佛放光以表破顯之相也。良以破妄。實為顯真。故放光而表示之也。面門者。六根都聚之處。又是向背之所從分。於此放光。良有以焉。蓋因當機背覺合塵。用諸妄想。是以七計成非。而如來背塵合覺。妙契真常。故此六根皆是。此正欲破六種攀緣妄識。欲顯六根現量真性。故先從面門。放種種光。以表種種之法也。其光如百千日者。表諸智將現也。普界震動者。表諸妄將破也。十方皆現者。表一根返元諸根解脫也。諸界合一者。表會科融大歸一藏心也。界中菩薩本國合掌者。正顯三科七大一切諸法。皆是不動周圓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以一切眾生皆具此光。昧而不知。妄為三科七大所局。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但得內凝發光。則科大諸法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見聞通隣。合開成就矣。故佛特放智光而表示之。此所謂不言之教也。六震者。謂動。起。涌。震。吼。擊。上三屬形。下三屬聲。以表諸佛形聲二益。故此放光合土。乃是破妄之形。至下一咄徵心。即是破妄之聲也。
△二發明真妄二本。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至)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此因當機請奢摩他路。欲詣真際。故示二本。以指真心實際。此正一經之綱領也。一切眾生者。泛指迷真逐妄之流。諸修行人。別指執妄為真之士。謂諸眾生從無始來。自迷心海。逐無明流。認用妄識。起顛倒之惑。執造種種之業。因而致種種之苦果也。業種自然者。以惑乃發業潤生二種無明。故名業種。由此自然而感生死之苦果也。蓋惑業苦三。生必同如。如惡义聚果。生必三同一蒂也。不唯凡愚即修行者。設或不達心海之源。根本正智。亦不能成無上菩提。而反流為凡外小乘者也。故有捨業果而求寂滅者。唯依四諦十二因緣。則別成聲聞與緣覺也。有迷自本真而求道心外者。則成外道。或修有漏戒善及四禪八定。厭染欣淨。以取善果者。謂之諸天。或躭著欲境而惱害正修者。謂之魔羅。此云殺者。謂是賊殺慧命。戕害法身之者。此皆不知真妄根本以妄為真。盲修瞎煉。猶如煑沙作飯。縱經塵劫。終不能得。具云劫波。此云長時。然有拂石芥城人壽增減之異。此明妄非真。因不成真果。亦若沙非饌。本不成饌也。此下正明二本不須別求。則汝阿難一身立可得見。蓋生死根本者。即第八識中根本無明也。攀緣心者。即前七轉識相應妄想生滅心也。以此妄心。攬塵為體。緣會即有。緣散即無。隨境而生。逐境而滅。故云生滅即緣影。是也。菩提有三。謂分證究竟真性也。此為真性菩提。即根本正智。涅槃云圓寂。謂真本圓。妄本寂也。然亦有三。謂有餘無餘性淨也。此為性淨涅槃。即真如之理。若以正智而契真理。則理智一如。不待修斷。本自現成。故云元清淨體。此總指不變真如全體大用也。識者。第八識之妄分也。精者。第八識之真分也。自本明而出。謂之元明。即居染位而未嘗染污者也。合云識精元明者。總指真如隨緣成第八識。以本識能生見相二分。見為能緣。相為所緣。故成妄心妄境。以妄緣妄。唯不能緣自己心海。故言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夫元清淨體。與生死根本。非有二體。非定一體。真如無始。無明亦無始。為真如具隨緣不變二義。無明具成事體空二義。然真如隨緣。即為成事無明。而無明體空。即為不變真如。蓋真如即如來藏性。但一念隨緣。為成事無明。而無明中自有不變真如。故曰真妄和合。成第八識。由第八識有見相二分。見分即前七轉識王所是也。相分有親有疎。親即五淨色根。疎即浮根色身。及外六塵等相。若第七識執我。第六識隨塵分別。前五識領納前境。根境相偶。以現行熏種子。使第八識。受熏持種。即是用前七攀緣識心。為自性也。而第八識則是總報主。為無始生死根本矣。若根境不偶。前五識不領受前五塵。第六識不隨法塵分別。第七識不執我。則現行漸滅。種子漸消。使第八識漸至湛不搖動。復還真精元明。漸盡根本無明。轉識成智。即為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矣。觀此則不唯當機敵體真本。是菩提果。凡諸眾生各各圓滿。莫不皆然。祇為不肯。反觀自己耳。故在六根門頭。雖終日放光動地。特昧者不能覺。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由其不覺。墮入凡愚諸天外道等趣。是不當墮入而墮入之。故云枉入。枉者屈也。此因當機請問真際所詣。故就他一身。指出二本。然雖真妄雙指。重在真邊。一則令識本真故。二則當機獨問真際故。於真本中。最重識精元明一句。若當緣會得第八識。則真際菩提不勞彈指而獲矣。即本經云一門超出者。此也。苟能了得識精元明。則無一法不在其中包藏。無一人不向此間流出。如對法經云。無[1]如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者。是也。然此識精元明。設離六根門頭。亦無覓處。故後諸佛證云。生死涅槃同是六根。更無他物者。是矣。即後文觀河不變者。識精也。如第二月者。識精也。乃至見非是見六解一亡者。皆此識精也。蓋此識精在眼。而尚未雜色者。即名見精在耳。而尚未雜聲者。即名聞精。乃隨根立號。亦無定名。但於一根了此識精。則餘五亦然。而去真性。自不遠矣。故向後多寄見精。以指真際者。良有以也。由諸下乃雙結迷真認妄也。
△三正斥妄識非心(二)一徵起直斥。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此正如來欲破妄識。先徵能見。後斥非心。以示奢摩他。詣真際之路也。此因當機不知真際所詣。而請奢摩為詣真際之路。故佛特示真妄二本。以為兩條大路。且看當機如何薦取。故有是徵也。然此欲知願出者。蓋奢摩乃至靜之理。生死為極動之事。欲知至靜之理而求出極動之事者。須明真妄可也。此因上言二種根本。將欲開示出生死鄉入奢摩路。故有欲知願出之語耳。即時下。乃舉拳驗見也。五輪指者。以佛指端皆有千輻輪紋。屈者握而成拳也。此中三番審驗。一則舉拳語當機曰。汝今見否。當機答言見。次則曰。汝何所見。當機則答。見光明拳。耀我心目。又復問曰。汝將誰見。當機則更對曰。我與大眾。同將眼見。若是則辜負如來甚矣。蓋佛舉拳以示。正欲當機向眼角眉稍識取真見。以為奢摩他出生死入涅槃之正路也。正是如來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其如當機塵相未除。仍前認賊為子。然此三問。在如來則一步一緊。在當機則半步不移。故此只得再徵妄心而直破之也。佛告下。至耀汝心目。此躡前答而牒定也。因復徵之曰。目在汝面。我可見之。今以何者。為汝之心。對我之拳。設有證據。何不將來舉似老僧。此正如來為當機。婆心徹困處也。猶達磨謂神光曰。將心來。與汝安。其意似同。若尊者稍能悟此。不妨曰覓心了不可得。則向後九卷半文。及奢摩他路。均可[A34]已矣。其如當機。熟境難忘。仍以七處推窮尋逐之。能推者認為[A35]己心。庶不知最初發心之思惟愛樂者。即此心也。至佛所判。用諸妄想。及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亦此也。故佛至此。見其迷情深厚。不能薦取。只得奮踞地之威。直與一喝。勦絕窩臼。故云。咄此非汝心。此正如來向伊命根不斷處。猛下一刀也。雖然要知此喝。殊非偶然。必待因緣時至。而後施之。方為有益。蓋當機被佛處處斥非。至此舉拳相示。三番四次。深錐痛劄。方纔吐出能推者三個字耳。設若在未推尋時。尚不知何為所推之處。何名能推之心。而彼時縱與千喝萬喝。不惟無益。是徒惑亂人心也。故知此喝為金剛王寶劒。非同拍盲禪侶之[2]糊喝亂喝也。正易所謂擊蒙利用刑人用脫桎梏也。然前七番破處。是搗賊之巢穴。今此一咄。乃斬賊之首級耳。
△二驚索示名。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至)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此一問一答。以顯能推者。非真心也。阿難被佛一喝。即矍然驚愕。離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可見一向惟知有此。今說非心無怪駭然。既當機欲索其名。故佛直示之曰。此心乃是現前所對六塵相上。幻妄生起。虗而不實。妄而非真之妄想心也。由此妄想。惑亂真性。豈可認此以為心乎。因汝無始。以至今日。誤認為心。猶如認賊而為[A36]己子。反棄真子。而不尋覓。所以遺失本來元有常住真心。棄而不顧。認用妄想。故受生死。如輪展轉。而不休息。是以前云。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者此也。
△三示妄無體(二)一阿難述怖求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至)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此因聞非心之斥。故述驚怖而求示也。所以阿難歷敘生平。而白佛言。我乃佛之寵弟。因有此心。愛樂佛故。是以出家。則令我出家者。此心也。乃至供諸佛行一切善事者。皆此心也。縱令謗法退善行惡者。亦此心也。是則作善作惡。許多功能。皆是此心。若如此番。斥為不是心者。我豈無心之人乎。設果無心。則於土木而無異矣。何謂除此覺知之外。則更無別心之可得也。云何如來說此為非心耶。然聞此說。我實驚怖。且不惟我。兼此大眾之中。雖有凡外權小之殊。然皆以此為心。今聞此說。莫不生疑而懷惑矣。惟願世尊曲垂方便。大慈大悲。開示我等。未能悟者。
△二如來安慰顯示(二)一慰真許有。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至)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此許真心有體。以慰其驚疑也。佛見當機。驚疑不定。故先安慰。而後開導也。無生忍者。謂證此理。則於三界內外。並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於一一法。當體如如。而忍可於心。然此心此理。即不生不滅之真因。亦即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理體也。眾生不能證入於此者。皆由誤認前塵。虗妄相想。故於此忍而不能入。佛將欲破生滅以顯寂滅。故於師子寶座。摩頂安慰而告之言。如來尋常說。萬有諸法。非別所生。唯一真心之所現起。即十法界中。一切因果。謂之正報。世界微塵。謂之依報。莫不因此以成其體。故諸世間凡所有者。如山河大地萬象森羅。乃至極微細者。如一草一葉。一縷一結。詰其根本原由。咸有體性。豈獨細而有形者。縱令大而無形之虗空。亦有虗空之名。豁達之貌。以此觀之。則世出世法。情與無情。若大若小。凡有一物。必具一體。何況清淨妙淨明心。乃為能現世出世法。範圍天地。曲成萬物。性一切心者。而反自無體乎。言忍者。以此妙理惟證乃知。亦不能向人吐露。故曰忍。詰追問也。本體無垢。曰清淨。處染不染。曰妙淨。湛寂虗靈。曰明心。物各有性者。猶言物物一太極也。世物從心現起者。猶言統體一太極也。斯約第八識。現見相二分。而成世間法也。若依真心言之。則心如明鏡。而十法界依正二報。皆鏡中影像耳。舉草葉縷結者。以微小而況麤大也。舉虗空者。以無形而況有形也。而自無體者。正反顯之辭。明所現之物尚各有體。而能現之心豈反自無體乎。此言真心決定有體也。
△二示妄則無。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至)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此正示妄心無體也。蓋前世尊示真有體者。是欲當機直下認取。則千了百當。其如擔蔴棄金。半點不移。以故有此執恡者。謂堅執愛恡而不捨也。分別者。即前能推之心。謂藉緣托塵。以立分別也。覺觀者。即唯識云。尋伺二心所也。令心匇遽。於意言境麤轉名覺。令心匇遽。於意言境細轉名觀。此二並用思慧一分為體。故本經云。覺觀出思惟者。此也。智論亦云。覺觀雖在一心。二相不具。麤心麤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細時。名為觀。總而言之。分別覺觀。皆依他假合。如劃水印空。隨手即滅。了無真實之體。所了知者。以此六識之現行。皆由六塵以引生。則塵為能引。而了知為所引。故云所了知性。此正六識現行也。必為心者。是決定認此分別了知。必為自心也。然此分別之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以及聲法諸塵。種種事業之外。除是毫無虧欠。別有全性。可也。事業者。謂塵是心所司事業。在營業之初。曰事。事辦之後。名業。上皆縱辭。令其離塵自有也。然此之妄亦非難辯。如汝現今。承聽我法。此則因我說法之音聲。而有汝之分別。設離我聲。則無分別。既是離聲。別無自性。豈得謂之為真心乎。蓋法塵有二。一第六意識。逆緣前五塵謝落影子。為生法塵。二都不外緣。唯是內守幽閒定境。為滅法塵。在小乘。只知明等生境為六塵。不知暗等滅境亦屬六塵。故佛示云。汝雖縱能息滅六識。一切現行。分別攀緣。不緣前五塵謝落影子。而但內守幽閒定境。以為極。則庶不知此仍是過去生法塵中遺落下的滅塵影事也。然此能守者。制伏之心。猶為內緣之影所守者。禪定之境。尚屬滅塵之事。均不名真。況汝現前隨塵攀緣者。即欲認此以為真乎。然我今者。亦不勉強教汝所執之者。定非真心。但要汝肎於自己心。隱微揣度。仔細摩研。看道畢竟。是真耶妄耶。離塵有體耶無體耶。設若是離塵。實有體性。即汝真心若是離塵。原無體性。則成影事。何真之有。且汝所執之心。是因塵而有者。則塵體性。原非常住。真不變滅。若能生之塵。既變滅時。則所生之心亦同變滅。猶之乎龜毛兔角徒有虗名而無實體者矣。心既變滅。則汝法身亦同斷滅。更使誰去修因。而證無生法忍之果乎。此中我非敕汝(云云)。是恐當機到此。茫然無措。必至捨此別圖。故教他緩緩揣摩。令其就路還家也。
△二大[1]□知非。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此明會眾知非而莫辯也。自失者。自無可據。失所守也。以聞息滅六識。猶為塵影。且而揣摩此心。又似離塵無體故。當時法會。一眾茫然。而平日所恃為心者。至此俱成烏有。猶如賈人自失所寶。況復理曲辭窮。無從施辯。只得杜口。故云默然。
△三結歸其判。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至)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此結歸前取心定判之公案也。以前云。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自定判之後。遂破諸妄。而妄既破畢。故仍結歸。此如來說法之始終也。九次第定者。四禪四空及滅受想。謂之九定。從一禪入一禪。次第而修。名為次第。然前八定。惟是有漏。而後一定通漏無漏。以從有頂處。遊觀無漏。能令染末那相應之受想。伏而不行。故名滅受想定。三果聖人能入此定。亦名非學非無學定。以其入定。能伏第七識俱生我執。故名非學。以出定時。非非想天一分微細我愛猶存。故名非無學也。由此非非想愛未斷。所以不得漏盡成阿羅漢。是皆由於愛念不除。所以凡外有分斷生死。權小有變易生死。妄想者。凡外即緣塵分別。小乘猶非想之我愛。大乘有所知之法愛。正如當機愛佛相好之愛也。不知此是業識相應根本無明。所以誤認此等。以為真實。縱有多聞。徒增欲漏。是以不能成聖果耳。
△二顯所遺真性(二)一當機捨妄求真。
阿難聞[A37]已重復悲淚(至)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此悔妄以求真也。當機因聞入滅想定者。心尚非真。則尋常所用。任運攀緣妄想識心。不辯可知。然前雖說此想不真。尚未明指何為想心。是以總戀。今聞縱能滅除六處妄想。攀緣識心。內守幽閒。還是分別緣影。猶為滅塵事業。則顯然明白。以故捨之而求真也。悲淚者。凡人悟之深者。後皆有悲。如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今則悟能推想心是妄。故悲淚耳。思惟者。即尋常所打之妄想也惠者恩賜也。將謂如來是我天倫。必以三昧而見惠也。豈知彼此不能相代。正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不能替代。且我本有常住真心。迷失不知。欲望如來恩賜。是何異夫貧窮之子。捨其富父。逃往他方。轉從外人而乞食者耶。今日乃知。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雖有多聞。若不明心見性真實修行。與不聞者。無有異也。如人說食。不可療饑。終無所益。二障者。煩惱及所知也。煩惱障者。即見思二惑。見乃作意分別之惑。即十結使。思乃任運俱生之惑。即貪嗔癡慢四結使。乃前麤後細。總屬我執所起。能障人天勝妙好事。故名事障。亦名煩惱障。以煩惱即障。持業釋也。所知障者。有二。一取境所知。謂不達外境惟心。而謂心外實有。有所希取。即分別法執。二法愛所知。於所修證。不達性空。而生愛著。即俱生法執。亦前麤後細。總屬法執。能障法空之理。故名理障。然所知二字。原不是障。以障法空之理。依彼所障之理。以為名耳。故曰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是為能障。所知之障。依主釋耳。觀此則知。當機尊者未獲初果。可以明矣。以見思未除。尚為煩惱所障。至所知障。則全然未脫也。寂者。不動搖也。常者。無生滅也。因佛開示。覺得能推之心。分別攀緣。實無寂靜。起滅虗妄。非能常住。由此方求寂然常住之真心也。當知此請。比前不同。前云溺於婬舍。不知所詣。是尚以妄識為心。責[A38]己不知真處。但惟求處而[A39]已。今云二障所纏。不知寂常心性。方始責[A40]己不知真心。而求示之也。窮露者。即貧窮孤露。而無所覆護也。空有不覊。曰妙。體用朗然。曰明。智鑑無私。決擇分明。為道眼。三昧云正定。然此妙心道眼之請正悟。從前心目為咎耳。或問窮子喻。與法華同乎。答文則固似。義實不同。彼從事論。此約理明。彼以背佛為捨父。此以迷真為捨父。故不同耳。
△二如來就妄顯真(二)一光表許說。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至)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此佛先以光相顯示。而後許說也。前來放光。表破妄之相。今此放光。表顯真之相也。卍字者。表無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樂。謂有此相者。必受安樂。然按華嚴音義。卍字本非是字。因武周長壽二年。則天權制此字。安於天樞。以佛胸前有紋如此。名吉祥海雲相。此相為吉祥萬德之所集成。因目為萬。光從此出。表根本正智也。百千色者。表體含萬德用徧河沙也。十方周徧者。表圓照法界也。灌諸佛頂者。表上齊諸佛也。旋至大眾者。表下等眾生也。正顯此光生佛同具。情與無情共一體也。幢乃摧邪輔正之物。即表破妄顯真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以妙字貫下。猶云獲妙微密性妙淨明心。蓋性即體而心即用也。然體用皆言妙者。乃三德秘藏。不縱不橫。超出權小故也。於真心之體。曰微密者。謂十地見之。如隔羅縠。故曰微。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曰密。於真性之用。曰淨明者。謂本淨本明也。煩惱不能染故本淨。惑障不能蔽故本明。即妙明心也。清淨眼者。對境不雜。稱理而觀。故名清淨。此因當機求寂常心性。而佛許以妙微密性。求妙明心。而許以妙淨明心。求開道眼。而許以得清淨眼。可謂請許相應。啐啄同時。逗機之教矣。
△二正顯即真(三)一就妄示真(二)一帶妄顯真(十)一指見是心(四)一將拳驗見。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至)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此躡前拳相。以驗當機之迷悟也。世尊既為建大法幢。欲令開發真心道眼。[A41]但不知彼見解何如。故此將個空拳。連發三問。以驗之也。一問。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二問云何成拳。三問汝將誰見。而當機一則對曰。光明因清淨所生。二曰。我實眼見。三曰。屈指示人。故有拳相。然清淨生者。即前非欲愛所生也。既曰眼則仍是肉眼。非清淨道眼矣。則尊者病根。宛然猶在故下不得不十番顯示。使即妄而明真也。閻浮檀此云勝金。須彌南面有此檀樹。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佛之身色如之。赩赤燄也。又傳此金方寸。置暗夜。室中照曜如晝。佛身赤𦦨。不但如金。亦如其光。能破暗也。
△二就拳例見。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至)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此就拳以例見也。世尊見當機仍然。認眼為見。只得復就拳頭作箇比例。而告當機。如來今日且不與汝談玄說妙。但將現前實事言之。以告於汝。然言不盡意。喻以明之。言有智開悟者。以無智之人。縱喻難明。故舉智者。因喻開悟。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是拳全倚於手矣。若無汝眼。不成汝見。是見全倚於眼矣。以汝眼根之見。例我手上之拳。其理其義為均平否。當機至此。只解順水推船。不知看風使檣。遂而順口答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猶之既無佛手。不成佛拳。以我之眼。例佛之拳。其事其義正相類也。似則也。似豈知寂常心性。例為斷滅知見。可不惜哉。
△三引例辯謬。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至)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此引拳見不齊。以辯其謬例也。故躡上云。汝言相類。是義不然。此總斥引例為謬也。蓋無手人。拳畢竟滅矣。彼無眼者。惟是無眼。非見性全無也。汝設不信。但試於途。就盲人而問之。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答汝言。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彼因無眼。所以前塵自暗。見前塵者未暗。則盲人之見亦未曾虧欠也。此佛就人赤肉團上。指出一隻金剛眼睛。正謂無明窟裏。有箇大光明藏。而能靈光獨耀。迥脫根塵者。此也。豈同妄心離塵無體者乎。向下正辯其謬。當機因聞前塵自暗。見何虧損。不達其義。遂反難云。諸盲眼前一無所見。唯黑暗耳。云何亦名為見耶。故佛告之曰。諸盲無眼。唯覩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此二黑相。為有別乎。為無別乎。當機則曰。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羣盲。二黑較量。無以異也。故佛辯之曰。當知設若無眼之人。止能見黑。忽然眼中得光。還見前塵種種物色。而名為眼。能見者。彼暗中人。在黑暗中。忽得燈光。而見種種物色者。亦應名燈為能見矣。若燈有能見之用。則燈即是能見之見。自不名之為燈。又則燈能自觀。何關汝之事乎。正顯若眼有能見之用。則眼即是能見之性。不應復名眼矣。此正辯其迷謬也。
△四結顯唯心。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至)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此明見唯是心也。是故當知。燈乃增上之緣。止能顯色。不能見色。其見色者。是眼而非燈也。則應例知眼。為增上緣。[A42]但能顯色。不能見色。如是見色之性。是心而非眼也。當機向來。誤以為二者。世尊今日合而為一。所謂離之則俱傷。合之則全美矣。問見性與心。有何差別。答此中見性。即阿賴耶識見分。以在眼名見故。即指見性是心也。由阿難一向執見是眼。不知是心。故反其所執曰。是心非眼。是心二字。與前非心眼對。正謂前汝能推者非心。今汝能見者是心。既知能見者是心。即知能見者非眼。此則向來心知眼見之執。一言了當矣。可謂一滴水墨兩處成龍也。
△二顯見不動(三)一敘眾望示。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至)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此敘眾望示者。乃結前以起後也。蓋上四句結前。下四句起後。是言者。即是心非眼之言也。口[A43]已默然者。蓋有所以。一者向來止知有眼。方為有見。無眼則為無見。今驗盲人。覩暗始知。無眼有見。且此見與眼。殊不相干。二者向來但知見明。方可成見。見暗不得成見。今例有眼在暗。同於無眼之暗。始知見暗之時。誠亦是見。三者向來但知。見惟是眼。不名為心。今觀有眼得燈。無眼得眼。皆但顯色始知見。乃是心可知見性。離彼肉眼。別有自體。誠異能推之心。離塵無體矣。所以向默默之中。研究而細味也。未開悟者。雖知是心。而尚有疑。未能大開大悟也。何則。謂我之所求。因前緣心。不寂不常。非妙非明。故別求常住妙明之心。今佛示我。此見為心。雖知即心。不識此心。可有妙明寂常之義乎。此正結前之義也。猶冀者。言此心之義尚未了。然猶望如來慈悲。更為宣示。以故一心清淨。俟佛慈悲。再施教誨。此起後之義也。
△二辯定客塵(三)一問。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至)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此佛問客塵者。欲令先悟以導之也。當機前陳二障所纏。請示心眼。佛故放光。滿盤託出。乃至向伊眼根。指出見性。謂之真心。阿難大眾尚未了然。世尊只得放鬆拳頭。將計就計。令伊向[A44]陳那處。去討下落。故云舒兜羅。開輪指而誨大眾者。正是放開一線。令於客塵中識主空耳。鹿園地名。乃古國王養鹿之園。即世尊初轉法輪處也。阿若多此云解。即佛為憍陳如所印之名也。五比丘者。一阿濕婆。此云馬勝。二䟦提。此云小賢。三拘利。即摩訶男。四憍陳如。此云火器。五十力迦葉。此云飲光。前三父族。後二母族。以佛初出家時。父王遣其侍衛。及佛先在雪山苦行之時。三人畏苦行者。即捨去。後受牧女乳糜之供。二人樂苦行者。復捨去。共向鹿園。別修異道。佛成道五七後。方往度之。三轉四諦十二法輪。陳那最初得解。故名阿若多等五比丘也。菩提取大乘之果。羅漢取小乘之果。是佛初轉法輪之意。當時所說。客塵之喻。乃喻集諦。反顯主空。乃喻滅諦耳。今但取能比之喻。不取所喻之法。此中客塵。但喻身境及緣身境之心。主空俱喻見性也。
△二答。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至)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此陳那述自悟解。以答世尊也。臘長年高。名曰長老。佛轉法輪。五人之中。陳那先悟。佛問解否。答言[A45]已解。故於大眾之中。最先獨得解名也。因悟見思二惑。如客如塵。證得無為。生空涅槃。湛然不動。如主及空。由是得成聖果。此上標其所悟。下文方述所解。有二。一解客。即世尊下至名為客義。二解塵。即又如下至名為塵義。旅亭即止客舍也。俶即整義。謂整治行裝也。遑即暇義。謂行色忽忽不暇安住也。攸猶所也。謂主人則無所往也。蓋主客正喻生滅不生滅。俱止五蘊蘧廬也。此行客喻生滅心。宿食喻見思惑。以見惑易斷。見道即斷故。如行客一餐便去。思惑難斷。修道方除故。如宿客寢息方去。俶裝前途。喻畢故趨新。出趣入趣。無往主人。喻常住不動不生滅性。新霽者。雨過初晴也。清陽者。清晨之朝陽也。隙即孔縫也。空中塵相者。即映日飛揚。微細浮埃也。此以塵喻塵沙無明。言其幽隱微細故。如入隙之塵。然此客塵之喻。有通有別。通則煩惱所知二障。分別俱生二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皆為客義。以其染污妙明。濁亂性空。均為塵義。別則客喻分別之麤。塵喻俱生之細。分別猶旅亭之客。去之猶易。俱生如幽隙之塵。拂之實難。此由當機求示寂常。故借客塵。發明主空。令識寂然常住之心也。
△三印。
佛言如是。
此印可也。以客塵之體生滅。煩擾主人及空。寂然不動。其義如是。誠為不謬。蓋佛之意。止欲陳那發明客塵主空。生滅動靜。誘引當機。聞而生信。識得眼中見性。常住寂然。身境動搖而[A46]已。今此分析。正合佛心。故印可曰如是。
△三正顯不動(三)一對外境以顯不動。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至)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此以佛手為外境。以顯見性之不動也。因上陳那自述。客塵主空。則動靜明矣。如來要令當機即生滅客塵。薦取不動主空。故於眾中。以手開合。辯問之曰。汝今何見。當機直對之曰。我見如來輪掌在眾一開一合。世尊即追之曰。汝言見手開合。為是我手有開合耶。為復汝見有開合耶。當機對言。佛之寶手。自開自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如來至此。見當機似悟非悟。故極力提拔曰。汝看動者是誰。而靜者又是誰。如此等語。正要尊者直下承當。了得客處即主。塵處即空。即動即靜。即妄即真。柰何尊者只向拳頭巴掌上作活計。以致心境。打成兩橛。客主墮在二邊。殊為可惜。唯言佛手動而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何得有動。不過佛手動而無住。誰謂我之見性。為住與無住耶。此正當機悟見性為住而不動矣。須知當機此見性二字。在世尊口角邊。薦得動靜二字。向陳那脚根下檢來。雖然未得大徹大悟。較之從前。認浮根為能見。以暗相為不見。又稍窺一斑矣。故佛許之曰。如是百寶者。貴重之稱。輪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千輻輪相。蓋世尊三度以手示人者。各有所表。初番握拳。表欲破妄明真。次則舒手以顯真非是妄。此番或開或合。正表真妄分明。將顯真妄互融也。所謂理之難知。聖人必示之。以相者此也。
△二就內根以顯不動。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至)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此以當機頭為內根。以辯見性之不動也。因上對外境而辯動靜。恐有內外之分。以故如來從掌飛光於其左右。令伊顧盻。即就內根而問之曰。汝頭今日因何搖動。尊者對言。我見寶光來其左右。故左右觀頭自動耳。當機纔說頭自搖動。則早[A47]已謬矣。若頭能自動。與眼能自見。有何異乎。且死人亦有頭在。可能動否。然世尊亦不理會。暫鬆一著。但追之曰。汝盻佛光。左右頭動。為汝頭動耶。為汝見動耶。當機即對之云。我頭自動。而我之見。尚且無動。何得有止。不過頭自動搖。誰謂我之見性。為動搖與不動搖乎。蓋上文境動見靜。而人易辯。此在一身。說頭自動而見不動。人實難辯。而我如來因其所言。亦當故印之。曰如是。蓋世尊令陳如。述客塵二字。是欲當機識取客塵。不外主空。則能事畢矣。孰知到此但。解客塵與主空。有動靜之殊。不知光搖頭動。皆自心動。所以辜負瞿曇不少。
△三貴明知故認妄動。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至)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此責當機。明知不動。故認妄動。復有眾生者。此隱指阿難等也。既以搖動者。名之為塵。宜知塵不離空。既以不住者。名之。為客。當知客處有主。汝等大眾。但觀阿難頭自搖動。見無所動。便可就客而識主矣。且又汝等但觀於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理宜即塵而見空焉。云何汝等至于今日。既以行動者。知為客身。何不認取常住之主。既以搖動者。知為塵境。仍還迷失寂然之空。總之不達一心。所以在此根境法中。從生之始。洎死之終。念念執此。生滅妄想。認以為心。而反遺失。不生不滅。常住真性。豈非冠履倒置。顛倒行事而何哉。由其性心失真。自必認物為[A48]己。所以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以故當機性之失真。則認浮根為能見。心之失真。反執能推為自心。是皆認物為[A49]己之明證也。是中者。即此妄身妄境二者之中也。自取者。以此輪迴流轉。非天造地。設亦非人與皆自取之。怪得阿誰。
大佛頂首楞嚴經寶鏡疏卷第一
校注
[0453001] 如疑始 [0453002] 糊疑胡 [0455001] □疑眾【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6 冊 No. 316 楞嚴經寶鏡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十別解文義。准常分(三)一序分(二)一證信(二)一明五義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