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八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揑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虗妄亂想。
此文初法。次喻。次一句釋顛倒二字。後一句合喻。類生是果。顛倒是因。果隔難知。因通易顯。一一類中各具十二顛倒。具其因也。如今胎生之人。或悖逆犯分即梟獍食父母想。或棄本蒸嘗承他宗祀即蒲蘆之類。呪詛呼召現有人為非性顛倒乎。乩仙巫覡幽明相結非影顛倒乎。假他有作即水母以蝦為目。專觀無方空境即空散鎖沉之類。尊事日月水火即休咎精明之類。妄想起滅或高或下是動顛倒。觸境趣附反覆任情是趣顛倒。離此托彼即新故亂想。頑如木石即枯槁亂想。胎生一類既具十一餘類亦然。故喻以空華亂生也。言顛倒妙圓真淨明心者。真心具五種功德。離縱橫為妙。具三諦為圓。真即是中。淨即是空。明即是假。顛倒此心狂華亂起。粗而非妙。偏而不圓。妄而非真。染而非淨。暗而非明。故云顛倒。具茲亂想安有出十二輪旋之期也。
○二生漸次法文中先法。次喻。正喻三漸次也。
汝今修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大論云。一切禪定心皆名三摩地。秦言正心行處。是心無始常曲不端入正行處心則端直。如蛇行常曲入筒則直。今文云。入三摩地即是修圓三觀之所證也。于是本因元所亂想明所觀之境也。立三漸次明能觀之觀也。次喻中淨器喻心性。即識精元明。毒蜜者。欲境可愛如蜜令人墮獄如毒。正同四十二章經刀。蜜之喻。吳興云。除去毒蜜喻除其助因及刳其正性也。吳興以後貯甘露當喻無生法忍故以前三所除喻毒蜜。若爾。湯水灰香洗滌其器當喻塵既不緣根無所偶。返流旋一六用不行。葢根塵既亡其器始淨。從此得無生忍是入初住位矣。應知所觀之境有二。亂想是事境。圓通常等為理境。此文中惟事境分明而不無理境。以淨器當之最合止觀兩重所觀之旨。又毒蜜可喻正使。湯水灰香喻除習氣。習氣即該塵沙無明。三惑既破始登初住。湯水言諸者謂或湯或水也。雜者謂以灰香雜湯水中也。古人云。湯水如正行灰香如助行其說亦是。但不必以助行對除助因。正行對刳正性。當增進時自有正助二行耳。有人以毒蜜喻十二顛倒。湯水灰香喻下五十五位觀智。恐未必然。此喻只喻三漸次文。
○二標列正明二一標列。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修習真修前六卷中[A1]已明。秪是三如來藏之理故下文別標但舉云何助因云何正性也。除其助因句中其字正指亂想。下二例爾。修習真修工夫雖在前卷。亦以望助因故但名修習。望刳正性名為真修。望前二故第三名為增進。五種辛菜名助因者殺盜婬名正性故。如經云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古註云現業者謂現前惑業。據幽溪疏以六亂妄想為現業。前文云六亂妄想成業性故。
○二正明三初修習除其助因三一徵。
云何助因。
助因者謂助婬嗔。如後云。熟食發婬生噉增恚正是其義。
○二釋二一總明四食。
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真際云。佛初出家于外道邊六年苦行日食麻麥。知其非衟遂即捨之。于牧牛女邊受乳糜食。外道聞之生謗。佛成道後為除自餓外道苦行。乃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言正覺正知。佛更問之食有幾種。外道不能答。因說四食。食以資益為義。觸食中能生喜樂資益諸根。思食有希望義亦能資益。識食即第八識執持之相。必賴前三能執持諸根大種。此中惟思食稍難釋。林間錄中現有引證。
○二別斷五辛二一述意。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此舉段食之損益欲除五辛之助因。葢此五辛在凡俗或以為甘。若在求菩提人能損法身慧命即是毒也。
○二正斷二一約斷顯助開。
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噉增恚。
孤山云。五辛者楞伽經云葱蒜韭薤興渠也。應法師云。興渠梵音譌也。正云興宜。慈愍三藏云。根如蘿蔔出土辛臭。慈愍冬至其土不見其苗。則此方無故不翻也。
○二約人明過患二一說法人過患。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僊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䑛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
咸皆遠離謂不來聽法也。
○二坐禪人過患。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僊十方善人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三結。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二真修刳其正性三一徵。
云何正性。
此殺盜婬正是生死之體故曰正性。
○二釋二初以戒刳性二先持小乘戒二先正明。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䬸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
不食肉即斷殺。溫陵云。欲刳淫殺正性必持戒律。不飲酒防亂之至也。不噉生防殺之至也。律中五果皆當火淨示不噉生氣[1]色。五果者。熏聞云。一核果如棗杏等。二膚果如蕈茇桑椹梨柰等。三殻果如椰子胡桃石榴等。四𥢶果(𥢶粗糠也)如香茅蘇荏等。五角果如大小豆等。以比丘之法不得自手壞生。若有所須語淨人言汝知是汝看是等。淨入解者以火觸之此名火淨。律中更有爪淨揉淨等今且言火耳。以細況粗。生果尚順淨食。何況食肉傷慈乎。
○次反顯。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婬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熏聞云。此中誡犯于四重中略誡前二。又于二中偏重淫欲。故知刳性之意斯為本歟。長水云。豈有具諸功德出離之體而從婬殺中得。
○二持大乘戒。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泐潭云。小乘戒律身觸為犯。大乘戒律起心即犯。
○二持戒利益二一明利益。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洞洲云。相生相殺等如次配于四重。亦可無相負累至不還宿債皆由不偷劫也。但上句在因下句屬果。并前婬殺不行即無三種相續。
○二得神通。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
若論持戒居第二漸次。若論得通未必能依次。究竟得六通時依戒得四通也。文意相連。因見十方界故得見佛。因見佛故聞法。見十方故遊十方界。是相連也。天眼天耳身如意宿命共有四通。後得無生忍是無漏通。雖缺他心義能兼攝。今文四通乃第二增進之所獲也。斷婬殺盜未必即得通。葢由修三昧兼持戒之力耳。此人能得六通。其中四通乃因持戒而得。幽溪曰。觀見十方即天眼通。覩佛聞法即天耳通。遊十方界即身如意通。宿命清淨即宿命通。惟無他心與無漏通。以其未破惑故也。即中云此論持戒功効。究竟因戒能獲四通。非必在未破惑前得此通也。如第十信云。能遊十方所去隨願正與今同。豈亦未破惑耶。
○三結。
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三增進違其現業三一徵。
云何現業。
六用不行違現業之始相也。十方國土皎然清淨等違現業之中相也。即獲無生法忍違現業之後相也。文有淺深。前二漸次俱是持戒。第三增進方該定慧。返流旋一六用不行詎非定乎。十方皎然等詎非慧乎。
○三釋三一初相。
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婬。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行根無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
後之乾慧是其人也。前斷食五辛正為助婬旁為助殺。次刳其正性亦勸人永斷婬欲。故此文承上云心無貪婬也。淫根[A2]已空非但除男女之欲。而眼不奔色。耳不奔聲。六根皆然總無流逸。粗惑[A3]已斷細惑未除故云不多。四卷中脫黏內伏伏歸元真正是今義。長水云。元性之中本無根塵夫何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惟一圓常妙覺明體。此同觀音圓通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長水此釋最得經旨。今文所明。正指性離根塵。而云返流全一所謂雖得六銷猶未亡一也。
○二中相。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寶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此淨極光通達也。前因明而失妙則生世界。妙明既冥能合如來。琉璃譬國土。明月喻正報。當以六解名身心快然。一亡為妙。具法為圓。身土不二為平等。安隱即大涅槃也。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者。六用不行[A4]己之密也。而如來之密亦現其中。十方皎然[A5]己之淨也。而如來之淨亦現其中。妙圓可知。此文似可配十信。六塵清淨在十方國土皎然一句。
○三後相。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獲無生忍者。一因寂照雙融。二因諸佛合體。的是初住境界。有以細配十信者恐未必然。聖位指初住[A6]已後之位。
○三結。
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二別明諸位九一乾慧。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虗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是善男子指第三漸次人也。欲愛乾枯者。由第二刳其正性故至第三心無貪婬。今正指第三文也。根境不偶者。正指前文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勿作餘釋。夫受生以婬欲為本。婬欲既斷則三界生盡而現前止名殘質矣。跡此似見思[A7]已斷。執心虗明者。岳師云。人法二執了無實性是也。即中云。根境不偶[A8]已入空理。又不滯空故執心虗明。而純是中道智慧。應知中道之觀即智慧也。慧性下正與前十方國土皎然清淨是同。但未證無生忍耳。問。未證中道何言慧性。答。圓人始終莫不以中道正觀觀中道理。鎣十方界不其然乎。但非真證故在信前。乾有其慧者。乾即承上欲愛乾枯。慧即承純是智慧。如來法流水者。中道妙理為法流水。圓而未妙故稱未接。乾慧得名其義有二。一者欲愛乾枯。二者未與法流相接。下文云。中中流入是法流之相也。
○二十信。第一入真。第二照俗。第三無俗非真。以此為慧即第四。以此為定即第五。至第六名不退。第七與如來氣分交接。第八明[A9]己佛相對相入。第九得佛淨戒。第十能遊十方。此十信次第也。一信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乾慧地中雖修中觀未證十六剎那。今即以前之中觀發十六剎那。十六心皆見中道故云中中流入。中中二字收十六心。所見之中相續無間名為流入。圓妙者。釋明中體顯異但中。前圓未稱為妙。今十信中十界俱照為圓乃具德之假。離縱橫竝別為妙。亦是亡相之空也。此心一發如蓮華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正指中中流入。或云。此真妙真圓不同似妙似圓。未必然也。下句云中道純真。即知上真字之解真即中也。如釋籤云無始時來奚甞非真。未發心前無真不俗。俗即百界千如。真即同居一念。據籤此文知發心之日無俗不真。故後云純真。今云從真耳。妙圓之後又發真妙故是流入。言十六剎那者。謂四忍。四智。四比忍。四比智。今圓教中以一念為體。一念即煩惱之集而煩惱之集即菩提道諦。一念是生死之苦而生死之苦即涅槃滅諦。雖在一心而法忍法智比忍比智一一開發一一心中咸具三諦無權非實。故小乘十六剎那心心皆異。圓教十六剎那心心不異。所以前名真妙後復名真妙也。妙信等者。圓妙信心體是常住。思量亦有不思量亦有。提起亦有不提起亦有。能離作輟之病則修性皆常。一切妄想應該三惑。言中道純真者。體兼用冥無空假而非中也。而云信心住者。明此信即入住功德。孤山云。此下十信雖與諸經名同而于名下皆結住名故知即是初住分開其說是也。葢縱于住前立信而初住百法元是十信所成。亦可稱為分開。縱謂信心即信而十心才發還是初住方便豈無總別之義。今謂初住是總。十信是別。名初住方便不亦宜乎。涅槃云。第八人者不名凡夫亦此位也。前乾慧人未與如來法流水接。今中中流入[A10]已接如來法流是入聖位無疑矣。問。十六剎那經中何不顯說。答。阿難初果[A11]已發剎那。今以小望圓但云中中其義可知。又小則真真流入。圓則中中流入。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真信明了是牒上文。十心皆名信故第二心建首即名真信。一切圓通是真不礙俗。前心即邊而中今信即中而邊。陰處界三皆為真信所照故不能為礙乃從真入俗也。此位應入修道。修道所除正屬習氣。圓照三世皆憶無遺即得陀羅尼矣。大經十三不可思議文云。菩薩摩訶薩于一念頃悉能稱量一切生死即是今意。又前心破同體見惑此位應破同體思惑。吳興云。通指二死為捨身。總名五住為習氣。詎不信然。
○三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妙圓純真指初信心。真精發化指第二信心。從真入俗即是發化。無始下明精顯無明即明也。唯以下明進。既無明即明則妄染皆為真淨豈非進乎。
○四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幽溪曰。向全惑成智。今無惑唯智。此解最確。心精指前精進心也。
○五定心。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以今之定持前之智。所持之智即昏而朗。能持之定即散而寂。故云周徧寂湛。吳興云。周徧寂湛謂定之用。寂妙常凝謂定之體。又定慧不二曰妙。
○六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
前云執持智明則定[A12]已有光。從此發明是從定慧之體而發明之用也。明體從定慧發能深入法相見法諦當知進退之由故惟進無退。問。此與前進何異。答。前即惑成智故以精兼進號精進心。今定慧均等名從進得與前自殊。又前云。常凝似乎不進不退。故今發明而成不退勝前心也。又前以精兼進。今是深入之進。
○七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初二句牒上文也。明從定發故曰心進安然。前云無退今云保持不失。定慧均等能見佛性故與如來氣分交接。幽溪云。菩薩為心志存護法。若有其心無法可護不得稱為真護法也。今氣分交接有法可護成第七心。補遺曰。恐取六地齊羅漢七地道觀雙流入假化物故與如來氣分交接。又保持不失是護。十方如來氣分是法。既不退則必成如來故氣分交接也。
○八迴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初句牒上護法心也。既有覺明妙不可少。明依覺有故曰覺明。保持是護。又覺在于果即上如來。明在于因即前明性深入之明。今因心契果故云妙力。迴佛慈光則佛對[A13]己。向佛安住則[A14]己對佛。苟非妙契心地豈得對佛而喻以雙鏡乎。言妙影者。因中有果相。果中有因相。因復現果果復現因故喻兩鏡影復現影重重相入。吳興云。約十方如來對照亦然故云重重也。
○九戒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前定心中云寂妙常凝此是[A15]己之所證。今獲佛常凝妙淨是佛所得。又前以常凝泯[A16]己之智。今以常凝泯佛之光稱為無上妙淨。是亡相之法故號無為。以此為戒即道共戒。荊公曰。前言迴佛慈光淺矣。此言心光密迴深矣。前言妙影相入淺矣。此言獲佛妙淨深矣。所言密迴者。機括獨連非麤浮可見也。安住下明行人所住無遺失則無過咎。
○十願心。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初句牒前。上文是道共戒亦是定共戒故今云住戒自在。如云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即自在也。見佛聞法利益眾生一一如願。如前第二漸次得大神通遊十方界正與今合究竟依戒方得神通。吳興曰。準天台圓教未斷無明生同居者名為願生。正符此文也。又說十信出假利益眾生。今遊十方亦合其義。
○三十住十一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前乾慧地中云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明是[A17]己破見思無牽生緣。若爾。則十信之初豈復破見當為真家方便無疑矣。今云以真方便發此十心總牒前十信心也。心精發輝是破無明之義。前破同體見思今正破無明惑也。因發輝故一一互相涉入。如帝網珠重重相入。即向十心心心各具十心而圓成初住一心。是除隔別見也。雖離前十心無此住體。而前十為別此住為總。別為方便總為住體。共成發心住焉。但觀經文總別宛然。初住百界作佛以十心互具為本。考法華疏中或以五品在十信前。或判五品即十信。如云初隨喜品即入信心位。分一品為兩心五品即十信心。即是六根鐵輪位也。五品既有二說十信豈無兩途。今判入真位方便有何不可。
○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初句似承上文。喻中琉璃喻心。精金喻所發之明也。精金是地。即以上十用涉入之心履之。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心之與地涉入而有相知之義。地原是心中所發之明故心地兩俱明了。遊履十方者。此之心地能徧至十方不拘一處也。得無留礙者不為無明色質所礙。葢無往而非心地矣。幽溪云。初住[A18]已先名為緣修以未見佛性故。登住以來名為真修以見佛性故。然初心名發心佛性現前猶未加真修功行也。至第二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方以分真始覺照分真本覺。至第三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則始本一合始本俱忘。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行與佛同者。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唯佛為然。今心地徧到則行時與佛同。既似果佛豈不受彼氣分耶。如中下立喻顯法。前發心住如投胎一分識心。次治地者如中陰所行之地。三修行住如投胎必有所往。今生貴住如求入胎中。投胎時自求父母非父母求子也。中陰求父母以業同故自然相引。今證與佛同亦自然相引。此菩薩能覓如來為父母也。陰信等者。此住陰信冥密相通即自求之意。
○五方便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奏覺胤。如胎[A19]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初二句牒前道胎。而云遊者如遊心法界之義。親奉覺胤者。攬佛權實二智凝結聖胎也。如胎下正明今住。人相不缺當喻具佛五根。所謂五眼五耳五鼻等也。觀後第七住總承上五六二文云身心合成。則此文中必以如來五根為方便明矣。如眼能視耳能聞豈非方便乎。若以修習無量善根為方便乃權教所說。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牒上具足五根。心相亦然則意根亦同如來。所謂真六根清淨位也。自發心來專論心體。譬初托胎但以一念心托未有形相第五始明形相。至今第六復云心相亦同名正心住。正者聖也。葢前明托胎之心今明安住身中之心。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身心合成牒上五六二住。日益增長者。至此則五眼五耳及五意等更過于前。葢無明分分破佛性分分顯也。既有增長定無退失。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玄籤會本引舊譯華嚴云。第八地說一切佛現身觀。莫捨忍門勸觀常住入無功用心。是菩薩現十種身。謂于眾生身作[A20]己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佛身。智身。法身。虗空身。次國土身作頭亦如是。乃至虗空身作頭亦如是。熏聞云。彼談十身一一具十乃成百身。句記云。問。華嚴十身此但二三。身數既少攝義不周。是則此經攝義不足。答。義有通別。通義可爾別則不然。彼通云身故云十身盧舍那也。別釋如來故不應云業報佛國土佛等。若欲通收彼經十身應開為四。則以化身攝于業報。智即報身。虗空屬法。餘皆化攝。孤山復作三身收之。謂虗空屬法。智報。餘應。問。既屬三四何故十身皆名舍那。答。以別圓地住所現之身正是實報餘身皆是此身轉變。從本受稱故曰舍那。又盧舍那者。寶梁經翻為淨滿。以諸患都盡故稱淨。眾德悉圓故云滿。十身雖異淨滿是同。然于同中須知別相。不可三四混而無甄。然何以十身釋童真名。良以十身舍那翻淨滿義。童真無染與淨滿相當矣。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形成二字牒上十身具足。又破一分無明身相赫奕顯著名為出胎。如來所有大乘家業悉是子有故云親為佛子。親為太子則有問安視膳之儀佛子亦然。華嚴云。此菩薩修習十種觀察之事。所謂法王善巧。軌度。宮殿。趣入觀察。灌頂。力持。無畏。晏寢。乃至法王讚歎。故名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表謂儀表。儀表既[A21]已成人即弱冠之義。補遺云。太子出則撫軍入則監國是分委也。在法則八相成道五時化物皆所優為。既以佛事委之大小逗機頓漸說法為國事。
○四十行十一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A22]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上住有十而但云成佛子攝無不盡此結前也。長水云有二義故歡喜。一具足無量佛德故。如觀音云。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既云不思議即無量佛德也。二眾生受化故歡喜。十方者現十界身利眾生也。隨順有二。一眾生趣類不等根行有異。菩薩隨順以形以說此明能化隨順也。二眾生隨順。一一受化咸皆得益此明所化隨順也。能所既皆隨順機應俱生歡喜。即中云具德為隨順之本。古人以十界解十方其說是也。自行化他是如來妙德。而云無量者謂現十界身說十界法。凡戒善諦緣度二道三法四果一一無缺故能使眾生歡喜。
○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以歡喜故生第二饒益之行。得四悉益名為利益。言善能者。謂是四教四門門門四悉而皆順入圓教。幽溪曰。前十住位明法王子自覺[A23]已圓。十行去明導利羣生也。或問曰。據天台所明三觀從名字來修從假入空觀。至七信位破見思惑為自利行。從八信去修從空出假觀破塵沙惑為利他行。從十信去修中道觀破無明惑。登初住去名自利利人覺行圓滿行。今楞嚴所明地位至十行位方饒益眾生為出假行何也。答曰。三觀破惑以分自覺覺他乃一往之說此是次第之義非究竟之談。何者圓頓行人三觀一心中修。三惑一心中破。三覺一心中顯。何有如此次第。如五品初心隨喜讀誦雖是自利。中心說法後心兼行正行兩種六度豈非利他覺人乎。雖然。圓頓教中不無次第。如曰理須頓悟乘悟併銷。則圓修圓悟之道彰。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則漸修漸破之義顯。非漸無以階頓。非頓無以融漸。二者兼盡而圓頓之道始備。然而有觀行之次第焉。五品是也。有相似之次第焉。七信以還破見思惑以證空理。八九信破塵沙惑以證俗理。十信破無明惑入初住位證中理是也。有分真之次第焉。十住位破十品無明住真諦理。十行位破二十品無明出俗諦理。十向破三十品無明更修四種妙圓加行登十地位證中道理是也。有究竟之次第焉。等覺菩薩證真理[A24]已更住千劫倒修凡夫之行破斷微細塵沙緣影一切法門無所不盡。更破一品根本微細無明入于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方為究竟。今是分真中不次中之次序。論初住菩薩便能百界作佛導利羣生。豈止十行方利益眾生耶。成佛子[A25]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結上灌頂住之功德也。十方隨順正明歡喜行之相也。即以是德一切眾生咸受利益名饒益行。
○三無嗔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幽溪以歡喜行為自覺。饒益行為覺他。其說是也。然自覺者無明未必不違其智。覺他者有情未必不拒其化。此理之常。今不拒不違則無嗔恨。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種類即四教四門門門四悉也。皆從法界出生。法界不窮則出生亦不窮。以皆歸佛道為平等。又達性具之體而出生諸法從性起修故曰種類。如摩尼珠雨寶不窮。苟非全性起修豈能窮未來際乎。三世只一性體故平等。十方只一性體故通達。以此度生名無盡行。
○五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差誤名離癡亂行。
此似承上文來。上種類不同一一出生無非平等之道故即云三世平等。今承上故云一切合同。孤山云。異名別說同歸一理是也。既歸一理即無差誤。皆破無明則不癡。同歸一法則不亂。
○六善現行。
則于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則于下亦承上文。既應十界機說十界法豈無異乎。而于同中顯現葢理不礙事也。次句一一等者。所謂一一不失一一同趣也。索隱云。一真如心具足萬行而行行互顯一心。如金作器而器器皆金。是于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也。或以前之六行配前六度。恐成別義故不應爾。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虗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如是下亦承上文。言不但同異互融擴而充之則小大相容一多無礙。十方虗空滿足微塵者。或引華嚴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現法界也。不相留礙者。界入塵而界不小是小不礙大。塵含界而界不大是大不礙小。若有一毫執著安能大小相容耶。又雖含十方界而塵相不失是現塵。雖止在一塵而現十方界是現界。上大不礙小下小不礙大。
○八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種種現前者總承上歡喜以來諸行。方便位中十行從真入俗覆疎倒入即不名第一波羅蜜。今之圓位十行化物。無非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乃至現塵現界事事無礙。皆是圓融三德般若之所發現。若近承第七如長水云云。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十方諸佛八相成道五時說法皆用如上圓融之力。八相五時是軌則也。佛出淨土雖無五時。然即頓而漸即漸而頓亦是軌則故名善法。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第十結上九行。十行圓融即一不離十十不離一。故最後結云一一皆是等也。權教十行但破塵沙。今皆破無明故曰清淨無漏。謂攝三諦十界無漏失也。雖度眾生皆一中道無生滅體。雖涉事用莫非性具。故曰本然。名真實者結上悉名真實也。
○五十迴向十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A26]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菩薩十信具足便成佛子。今十住又滿足即云成佛事也。依體起用故曰神通。純潔精真者。純潔結上清淨無漏。精真結上一真無為。留患[A27]已遠即行成就也。當度眾生下明迴向正義。若但以性相二空而除度相與通教偏空何異。當者正也。正度眾生而滅度相是即有而空。雖似同通教然通教能通妙所通粗。能通妙故與圓何異。所通粗故惟入偏空。今當度無度相葢能通妙而所通亦妙也。迴無為心向涅槃路者。遠離空假二邊之為作是曰無為。還趣空有俱非涅槃之路。前第十行云一真無為[A28]已有無為心矣。今迴轉此心以向大涅槃路是迴因向果。佛地中菩提為果涅槃為果果。今迴向心直向果果。
○二不壞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前滅除度相則壞其可壞。此壞亦離名遠離諸離。離壞即證不壞成第二迴向也。
○三等一切佛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前初發心住云心精發輝。二治地住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三住即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今第三第四第五迴向與前相似。次第亦同。然前就菩薩說雖有行與佛同之語猶未全同。今迴向中大似于佛故與前異。云本覺者。前得不壞迴向所謂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故承上云本覺湛然。湛然即本覺之體。澄渟不動佛亦止證此本覺而[A29]已。故[A30]己覺齊佛覺也。
○四至一切處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四至一切處者。前治地中云心中發明明喻精金之地。今第四迴向中亦以明為地。既覺如佛覺則地如佛地。如來實相之地徧周法界。故二卷云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據此則知佛實相地徧一切處。而菩薩之地與佛無殊。若前治地之地非必至一切處也。故前第四住但行與佛同。謂行時如佛而地未如佛。今則如佛地矣。
○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者。染淨依正悉皆不二。乃至毫端現界塵中轉法故云無盡功德藏也。天如補註曰。準吳興解。則世界即染如來即淨也。
○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第六迴向亦從第四文來。但前五迴向皆取所證之理迴因向果。今此位方明所修之行。前十行是從住所生功德。今之功德乃從同佛地中所生。以地有能生之義也。各各之言所該最廣。從佛地生是清淨因。既從佛地則因當依。發揮從依因來是修習之義耳。清淨之因能取涅槃之道。孤山曰。行從理起名隨順平等。能生道果名為善根。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前云隨順平等善根故今牒云真根。真根即清淨因也。恐謂惟生淨因不及染法。故今云眾生皆我本性則染淨不二明矣。桐洲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非有眾生也。性圓成就不失眾生非無眾生也。六七二向咸明生法俱從第四迴向發來。隨順者。謂能順理。從真根得自他無殊是等觀也。
○八真如相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前云不失眾生是即一切法。眾生皆本性是離一切相。然真如之體畢竟非即非離二無所著。孤山曰。即一切法假也。離一切相空也。二無所著中也。據此則三諦皆名真如也。
○九無縛解脫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真是理體。云得所如者。當指十界依正皆即真理故云所知。然真得所如之言牒上文也。如是則十方依正有何礙乎。前三諦約體。今十方約用。葢指起用時十方皆無礙耳。
○十法界無量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十住證理。十行涉事。今十迴向為迴因向果。瓔珞經云。迴者迴易轉變。初位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迴易轉變也。既離眾生相得無所離即第二不壞迴向。此二豈非迴因向果乎。第三云等一切佛者證不壞體即是本覺而此本覺齊于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本覺之體履以成地第四即云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佛地徧到第五即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名無盡功德藏迴向。回者回互。上三位多是[A31]己心與佛交互亦回因向果之義也。前五迴向多論證體。第六起行乃云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各各之言所該廣矣。第七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合前五向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皆交互之義也。第八三諦無著第九十方無礙。亦約理事以論回互。上九大意多明三無差別。因果自他依正無殊則本性之德圓滿成就。既事理迴互融成一體彼此限量皆忘亦不必言[A32]己心佛心[A33]己地佛地乃為第十法界無量迴向矣。
○六四加行二一總標。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擕李曰。據瓔珞等經皆不別列四加行位。若惟識等論則以地前四十心為外凡資粮位。十迴向後則明暖等為內凡加行位。吳興曰。今四加行正如惟識所說也。而彼于地前分內外凡位者乃別教一途之義。以登地是菩薩聖位。聖位難入故開此加行耳。問。今經圓教何用別義乎。答。借別名圓斯有其例。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敏師謂此經未必純圓應兼別義其失甚哉。
○二別列四一煖位。
即以佛覺用為[A34]己心若出未出。猶如讚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前十迴向皆是迴因向果而因不即果。今加行中乃以佛覺為[A35]己心。天如曰。前之佛覺雖曰能齊未能正證。今將趣聖果故即用佛覺為[A36]己因心其說是也。言佛覺者。如雜華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華中百界千如即空假中正是其義。問。前經云本覺湛然覺齊佛覺而以得無所離即除諸幻釋之。則佛覺似但精真之體今何作此釋耶。答。前文明覺齊佛覺地如佛地。後即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至第七迴向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豈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耶。又豈非十界依正在一心中耶。第八三諦無著。第九十方無礙。第十結云性德圓成。皆深明十界一心即空假中之旨。此等皆是佛覺與法華十如無異。雖不明言三千而三千在其中矣。但猶是所向之佛覺。今以此覺用為[A37]己心是入地方便也。若出者。謂佛覺欲從心出而猶未出。喻如鑽火欲然先有煖相。火喻初地之智。木喻所破無明。鑽喻加行。煖喻初地聖火前相。亦得以火喻佛覺木喻[A38]己心。
○二頂位。
又以[A39]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虗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此義三現。前初住云心精發輝。二住即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第三迴向云覺齊佛覺。第四迴向即云地如佛地。當知地亦是所履也。此加行中前煖地云即以佛覺用為[A40]己心。覺亦是地故今即云又以[A41]己心成佛所履。夫佛覺為佛所履以在[A42]己心中故[A43]己心亦成所履。舊解云。佛者即自心中所達果人之智。自覺齊佛覺地如佛地以來佛智洞然久矣。若依者佛智還依[A44]己心之地也。非依者佛超[A45]己心之外也。心相將盡故若依非依。此唯登高山可以喻之。身入虗空以喻非依。下有微礙以喻若依。良由[A46]己心未盡故有微礙也。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A47]己心與佛雖未合一。其體不隔故曰二同。須知雖至此地[A48]己心猶未盡也。中道者是佛所證。善得者勝前以佛覺為[A49]己心之時故云善得。如忍下喻也。忍事者如喜怒不形。非懷非出者究竟當出而未出也。時似欲吐名非懷。藏之于心故非出。正喻善得之狀。
○四世第一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此承上忍地來。心佛或二數也。同異量也。今皆消滅則迷中道與覺中道二無所目。至此情見俱忘雖非真證中道[A50]已為世間第一流矣。
○七十地十一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十地中前之五地皆屬覺體。初地云覺通如來。後之四地皆承其義。後之五地皆論真如。真離生滅故以涅槃結之。應知覺體離妄即名真如非有二義。又菩提名大涅槃名海者以是如來二轉依號故也。三智一心中得名大菩提。此如來寂滅道場所得今入初地善能了達。前文云。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不能測佛無上菩提。至初住後始能得之。猶未名善。今始名善。孤山曰。覺通如來智同佛智也。今謂既至無疑之地則覺體通于如來何必以智釋覺乎。如前所云。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初地[A51]已得此境界。猶是菩薩故云通如來耳。言佛境界者。所謂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正是其旨。故法華經云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今云盡佛境界豈非一念中能窮百界千如之旨乎。舍此而談佛境界大槩皆菩薩境界耳。名歡喜者。既通極果自生法喜故得此名。
○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本經所云同異。如前云世界為異虗空為同。後識陰文云。于十方界[A52]已獲其同。今何必不用此義。由前云覺通如來故今明世界之異入于虗空之同。并空亦滅惟歸覺體。所謂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銷殞也。夫覺體有垢良由空界未除。[A53]已離空界則離垢矣。
○三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離垢則淨故承上文而云淨極。言明生者覺體之明也。前云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今覺體既離空界明豈不生。以覺有妙明之德覺不淨則明不生也。明既云生必是般若智光。所謂諸法不生而般若生非歟。
○四𦦨慧地。
明極覺滿名𦦨慧地。
明極之言躡上發光。光明既極覺無所隱故云覺滿。三四地名俱從明得。然三地承覺有明。四地明還顯覺。名𦦨慧者從喻得名。最後燒無明惑也。
○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上云明極覺滿。覺體畢竟離同異故復云同異不能至也。不但空界泯亡并無同異之有為法咸滅。前文云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據此知無同異亦同異所攝也。如是則世界眾生虗空三種相續咸皆遠離。此菩薩最是超出豈可勝乎。幽溪云前雖離同異猶有異同緣影者在。至發光𦦨慧之後同異緣影悉皆銷滅。故一切所不能立。
○六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三種相續既離則非有為故曰無為。言真如者。覺體離染轉名真如。所以云性淨明露也。如是則真如現前矣。
○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前位真如雖露或有未盡。更加功以盡之逈超極造名為遠行。此兼前後四位咸從真如得稱。吳興曰。盡真如際者斯是無際之際。理既無際行豈近乎。
○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前窮盡真如之際尚有功用。今只一真如心更無功用。所以名不動也。
○九善慧地二一正明。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三位得真如之體。此位發真如用。資中曰華嚴名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祇句義無有窮盡。故云發真如用。即中云真如即法身。用屬解脫。以善慧為用又屬般若。三德備矣。此經所明十地皆證入精真之體。較之地前語意不同。有以檀度等名配諸地。恐兼別之說不合今經也。
○二結顯。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A54]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A55]已往者此去也。此去不須修習則修習之功至九地而畢。十地悲智兼圓故曰功德圓滿。即目九地為修習之位焉。應知十地乃菩薩習果也。幽溪云古疑既無修習安有斷障。然修習與斷障之義一往則相齊。再往則九地前有即修習即斷障之義。十地去惟斷障而無修習。葢悲智功終唯在利人。而利人未及如來亦名微細無明障也。
○十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欲以菩提涅槃之樂而與眾生是名慈陰。不加功行而澤周法界喻為妙雲。覆者藏也。涅槃海即具三德。葢雲有形質陰庇。形質喻身輪。陰庇喻意輪。雲有聲喻口輪。菩薩現此三輪廣度眾生。[A56]已證三德涅槃而尚未入有覆藏之義。故涅槃稱祕密藏名法雲地結。三智三德為法。慈陰名雲。前初地云得大菩提。今十地云覆涅槃海。聖位垂終將入果果。二轉依號具矣。
○八等覺二一正明等覺。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入流[A57]已來有進無出。若在如來從真複俗出同萬物是逆流也。菩薩順聖位之流而入。一出一入覺際恰好相交俱到此地名為等覺。謂如來初出之處菩薩方入之地二際相交。如一人出門一人入門俱在一門之中豈不等耶。又須知如來[A58]已入還出初出之處菩薩亦到。非謂[A59]已到究竟之地。
○二金剛後心。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A60]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金剛心者即是等覺。華嚴十地品後十定品中云。普賢菩薩以金剛慧普入法界。彼之文義正屬等覺。彼此咸有金剛慧名則屬等覺可知也。以能破最後無明喻如金剛故得此名。詳夫是覺與信前乾慧名同義異。前是欲愛初乾乾有其慧名乾慧地。今是無明初乾乾有其慧名乾慧地。豈可同年語耶。或引發心畢竟二不別以釋此文恐未必然。此位諸師或合入等覺。或另立一位。溫陵謂于等覺後心別開此位。誠亦有義。以證十地後更破一品無明方入等覺。等覺後心又破一品無明方入妙覺。則等覺後無明初破。未入法流亦名乾慧。今正指此時得乾慧地名也。但宜合入等覺不可云更有一位。吳興辨之。天如評之。其說詳矣。有謂等覺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重歷前之乾慧是重歷信前乾慧。而不以無明初乾為義。俟再攷之。
○九妙覺位。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結上諸位并明妙覺。重重單複十二者。如後文云。六十聖位即有五重十二故曰重重。言單複者。秪是雙隻亦是奇偶。如初番為奇。次番為偶。三番為奇。四番為偶。至第五重又為偶也。前之妄見既各具十二類生。今翻此妄亦名十二。葢以妙覺一位足前菩薩位而成六十之數。斯具重重單複十二焉。然但數妙覺不名妙覺所證者。以前問。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今[A61]已具答。問既但至等覺。答亦至等覺而止。復數妙覺以終前之位焉。即中云十二者。一乾。二信。三住。四行。五向。六煖。七頂。八忍。九世第一。十地。十一等覺。十二妙覺。此十二中有單有複。乾慧等妙只有一位是單。信位行加行地是複。隨人用之。恐不如前說為妥。
○三總結諸位三一以止觀結。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金剛是能觀。十種喻是所觀。長水云。於一一地皆用金剛如幻三昧觀察諸法。據此。則金剛及十種深喻皆屬觀照。金剛喻能破之智。如幻喻所破之法也。奢摩他是止。毗婆舍那是觀。于止發觀則無謬矣。止能伏結觀能斷惑。成清淨修證。漸次者位不躐等也。深入者直階妙覺也。問。十種深喻云何觀察。或即喻而觀乎。為合法而觀乎。答。觀經大意正須約法。約法修觀有通有別。通則直觀諸法悉如幻𦦨水月空華。似有實無了無所得則分別之心自止。別則各有配屬。應觀一切業如幻。一切法如𦦨。一切性如水中月。妙色如空中華。妙音如谷中響。諸佛國土如乾闥婆城。一切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身如化。何則。不可取捨畢竟空故。若以喻為法亦有理焉。葢凡所分別皆因著相。著相之病在于謂實若對鏡觀像及觀水中月時謂實之心自無。著相之心亦息。是以正對鏡而分別義疎。過去則了罔陳習。未對而心無預緣。如是了知三際本平等雖有心念如虗空。此可與觀象得意者言。難與散心粗浮者說也。
○二以漸次結。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如上所明地位雖深。推厥所由皆由三種漸次。故知從戒生定從定生慧。戒定前茅斷不可缺。根境不偶修行要門。吳興曰。三增進者即漸次也。前三文下皆結示云是名增進修行漸次。又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或指金剛奢摩毗婆為三者非也。五十五位者。除前乾慧。由信至等覺是也。問。何故舍乾慧而又不取妙覺耶。答既言真菩提路。則顯乾慧非真。妙覺非路。今謂吳興所解至當。然善能成就之言意該乾慧。凡求佛者。不患不得菩提但患不得其路。故特言之。況前阿難所請實至等覺而止。
○三以邪正結。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長水云。行人若能依此修證。不斷而斷。無到而到。此則名為真修行者故云正觀。若言都無地位但尚理是。斯同邪見撥無因果故名邪見。仁王經中亦此料簡。說地位竟即云若言越此而成佛者是魔所說。吳興云。五十五位既由三增進故而得成就。今簡邪正所以約觀言之。須知圓教之外三乘所修皆屬邪觀。愚謂如上六十聖位皆觀法也。
○二結顯經名。此科從初正觀總無明心以明修證中來。正觀中兩大章。一正明修證。二結顯經名。[A62]已上約解行證法委明一期修證[A63]已竟。理當結名以便流通。此結名中宛是五重玄義略無增減。則知此經。不惟起盡觀道懸符止觀。即所結名義冥契一家。東土釋迦於茲益信。具如釋題中明。今為二。一問。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孤山曰。此經發起為救阿難。是故先開圓解。次顯圓行。行成入位極乎妙覺。垂範後世有始有卒。於是文殊請問經名及奉持法。奉持即流通也。
○次答五一定經體。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囉怛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法華中文殊偈文大師以證名體宗用釋四伏疑。今經五名亦應該五重玄義。第一名是定經體。大佛頂。雖是呪名。亦是經名。如來藏心遍一切處為大。佛尊而頂更為超出羣有無相可得非經體乎。然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頂即解脫。此三字如次可配體宗用三章。但約性恒開對修須合。今對下文如來密因是宗救護親因是用獨名為體。葢體兼用冥一切無相稱大佛頂。合三離九不其然乎。然今名二十一字。首三字今題所存。餘十八字皆隱。則十八字不出大佛頂之義明矣。悉怛多等。亦是密名而通於顯。性本無染覆含法界名大白傘葢。小乘經以無常無我為前印。涅槃寂滅為後印。印是佛說。今則三如來藏為無上寶印。印定諸法法法全真。又如來以此而照窮法界無一相可得名清淨海眼。正如妙玄取佛所見為實相正體也。
○二定經力用。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夫歷劫親因以愛相纏。今能斷愛與無明父母別是真救護。度脫下舉二人以例餘也。則親因為總標。二人為別顯矣。阿難為親。摩登為因。得菩提心等者。此經斷愛窮見相之本。推至山河忽生之故。故佛果菩提可證。照徹三界正徧知海從茲入矣。則此經以斷愛顯真為用也。得菩提心亦可名宗。入徧知海亦可名體。對餘二章今但屬用。幽溪云文殊提獎名為救護。佛示三如來藏名為度脫。如是則顯密咸該而經題全隱此名也。又救護親因從上傘葢得名。得菩提心從佛頂來。因也。入徧知海從清淨海眼來果也。
○三定經宗。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圓修三止三觀是密因也。阿難首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乃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法正是密因。如來說三如來藏以酬其請權乘不識故稱為密。或解為疎密之密。一觀為疎。三觀為密。未必然也。如涅槃中明如來初說無常次說常住。以無常隱常故常住為祕密藏。樂我淨等無不咸然。今經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雖用別教正顯圓常豈非密乎。依此而修為了義之修。如二十五圓通中獨選耳根是也。依此而證為了義之證。如六十聖位是也。然此經開解起行俱帶方便。明證惟圓。以阿難初請三觀有最初方便之言故解行帶權。殊費揀選。後明地位是旨歸之處其義純圓。而帶別明圓亦所以引別教也。則經宗在一乘明矣。據密因有三止觀亦可分配三章。對餘二事此惟屬宗。是開合之義。餘具如釋題中解。
○四定經教相。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
大方廣之言似同華嚴然但義同而[A64]已。約時而論不可判屬華嚴正可冠于妙蓮華之上耳。然方等時經題中多有此名。吳興曰。大方廣所說之法也。大方是體。廣是其用。即空如來藏具不空之用也。又常遍曰大。軌持曰方。包富曰廣。如次配法身般若解脫。亦如來藏之三德也。即中云三字可配體宗用三。三者合則可論教相矣。妙蓮華王名同法華。今經自四卷來最多開顯之言。如各說圓通後佛云此等修行實無優劣。豈非各賜大車與法華無異耶。指權即實是蓮華喻中意。於權實法一切自在故稱王也。云十方佛母陀羅尼呪者乃是呪名。如方等陀羅尼經云。此陀羅尼呪乃可為父。乃可為母。又云諸佛道皆從此生是佛父母。今題正與彼同。又應屬方等矣。總判此經必是方等被開成醍醐為教相也。然一經成二味者。開顯之後前四時教皆入醍醐。今經亦然。又楞嚴與餘經不同。餘經各有當機懷疑叩佛佛為除疑。結經者據一時問答記集成經足明利益。餘人續聞法華悟解轉深得益在心非阿難能記。今經當機即是阿難是結經人。親為侍者常得咨疑。佛獨為阿難親弟說此楞嚴歷二十餘年但成一部。據經中說密同法華。據法華意以法華開方等。如前歎德之文是也。但開楞嚴餘可例知。亦由密同之故方得顯同。問。既開權顯實。亦開迹顯本否。答。經初云。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此明阿難大眾[A65]已住首楞嚴三昧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即是開迹顯本。阿難侍佛日久能集諸經。苟不露開權開迹之意何以為後人之式耶。此名題中全隱。
○五別定經名。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此名共十二字。灌頂章句四字今題則隱。餘八字則存。灌頂章句者。中天竺國大乘秘典有五部。東方金剛部阿閦鞞佛以為部主。南方寶生部寶生佛以為部主。西方蓮華部無量壽佛以為部主。北方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以為部主。中央灌頂部毗盧遮那佛以為部主。吳興曰。此經從灌頂部中流出。葢約密言名灌頂章句。有誦持者則如來智水灌其心頂。亦如剎利之受職也。菩薩由此受佛職位。故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當是經名。然上句從密呪立稱。而密與顯等。此句從經得名而顯與密等。菩薩萬行不出三觀。三觀一心萬行具矣。涅槃云。首楞者一切事竟。嚴者堅固。一切究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今經三卷中明性水性火等豈非一切事竟。又云妙覺明心先非水火豈非堅固。葢今經之宗雖具眾因果而意在以因該果。所以最後一名獨標菩薩。如阿難所請在最初方便。如來徵問圓通亦云最初從何方便入三摩地。經末亦云并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故知意重于因。又此名在釋題中判屬于用。但是宗家之用非用家之用。而萬行之言可攝用家之用故以配用。茲五名中救護親因別當力用。今不須配用而以為經名之要不亦宜乎。如一卷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又云首楞嚴王世希有。其為別顯經名無疑矣。問。五題皆是經名。何獨以此屬名。答五名既多稱者不能盡舉。名中之要莫過于此。如今世人名此經為楞嚴亦聖旨也。如上所說五重既備足堪受持。遂結云汝當奉持。五重次第者。經體既要故居其首。有體則有用用居其次。依經修行有因果之宗故居其三。三章既備須定教相。五者既俱能該別文則五重玄義皆總名也。
○二約別能招報心以明修證。一經正宗為兩大章。初正觀總無明心以明修證。次約別能招報心以明修證。葢眾生一念不覺即為障理無明。此是根本名惑障而不牽生三有。所謂總無明心是也。故凡行人修證。急須破顯此本以開一念三千三如來藏而直還本覺。既近復要如根如穴。根本既去枝末自消。如上七卷半經文明破明顯論修論證[A66]已竟。其如眾生既迷之後日趨日下如江湖之趨直至尾閭。因根本無明而即分成六種和合。所謂五識五意識受想行三心。此等諸心或貪或嗔或詐或諂與外塵相應以架造無邊巨業。業即招報受七趣苦果。是為枝末牽生能招報心也。且眾生過現習成習久自然時時發現。故雖觀根本或有證入或不相宜。如輔行云。初觀總無明心未必是宜。即當仍用前觀歷餘一心。或貪心。嗔心。慢心。更例餘陰入用十乘四運而推破開顯之。但能招報心有二種。一是現行能招報。即止觀揀境內於第六中取能招報及破法遍中歷例餘心或貪或嗔等心。輔行云過現習生是也。二是發得能招報。因正觀總無明心以發起多生宿習障定牽生。即止觀內所列煩惱病業九境。輔行云因觀發習是也。今如來既因當機之請以普示正觀總無明心竟。惟恐眾生機宜不同根器中下正觀難入則滯於二種能招報內仍入生死輪迴。故一一詳示不令住著。分二章。一示現行能招報心。即十習因招七趣報是。二詳發得能招報心。即五十種禪那現境是。今經貪習詐習等十心即止觀輔行中貪心嗔心等。委如大綱中明。但止觀唯明能招報之因心而如來復詳所招報之苦果。尤為章明較著也。經中顯然至文點示。至於明示兩種能招報心[A67]已而不明破。顯解行證法者。現行能招報例上可知。如止觀歷例餘心俱即三觀亦即三諦也。發得能招報因修觀發習不知是過一生住著即入輪迴。既[A68]已示明不生住著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歸無所得矣。然而總科亦名約別能招報以明修證者。倘一住著例得為觀。即四種三昧內隨自意三昧。縱任三性於中覺察。及依經行法也。初為二一請問二開示初又二一經家敘悟。
說是語[A69]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囉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虗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前定經名共有五重玄義顯密相織。今敘聞名得益故云說是語[A70]已及諸大眾等。開示密印者。自建壇聞呪[A71]已來雖知呪力未聞呪是實相之印。今始聞之亦初聞境智相如是呪之義似專指初名也。此經了義等即顯說之名也。頓悟禪那者。禪那此云靜慮。乃止觀一心之道。奢摩他三摩在一心中即是其義。如云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是也。良由阿難大眾本是圓機故能頓悟中道耳。阿難[A72]已入初果茲入修道故云修進聖位。妙理指所證之理。二果所證之理較初果為增上也。心慮等者。虗謂惑空。凝是凝寂。乃能證之心。增上妙理是慧。心慮虗凝是定。正合禪那靜慮之義。縱在小乘欲入聖位必由定慧。今悟中道與偏小不同。正定慧均等之時也。小乘定慧秪名為定。偏教定慧秪名為慧。若入圓乘始能均耳。斷除等者。阿難亦是超斷之人。如小乘所明證初果後更歷六番生死方斷欲界前六品惑。今此頓斷即超義也。云微細者思惑比見為細。而阿難是大乘二果之人更斷所知惑破無明豈可測乎。據其示迹且在思惑。
○二起禮陳疑二一起禮述益。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長水曰。修道所斷行相難了故云微細。無始俱生故曰沉惑。疑網消除故身心快然。增進聖位故曰饒益。考俱生煩惱其數甚多。今但依小乘則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名分別粗惑。貪瞋癡慢是俱生細惑。又見思是枝末無明。今以根本無明名為沉惑。
○二對佛陳疑二一雙問能所。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初問六道是所招苦報。為是下即問能招報心。此聲聞法中見苦果而問習因。從粗及細之意也。故科名雙問能所。向下如來開示趣趣皆結云由妄想業之所招引亦能所雙答。明文宛在。真心具五種功德。所謂妙圓真淨明也。如卷初說。今先言其四。妙字疊見以三諦本離縱橫故云妙明真淨。而此妙德在一心中故稱妙心。次句方云徧圓。徧至無情有情。圓謂圓具。如是乃至正言一切即是真體。佛體下方明問意。此問與富那問似同而異。前問山河忽生。是問所以生起之故。謂清淨本然中何故生諸依正法也。今問佛體真寔云何復有諸趣苦果。為是性本有耶。為是眾生由五識五意識受想行諸心與外相應搆業而生起耶。此正能所雙疑而重在所招報果。如來之答則廣詳能招報因。謂一切眾生寔本真淨。因彼妄見遂成十種能招苦報之因。由有妄因生起七趣之果。則今問意正在能招所招因果來由。真淨之說却是帶起之傍也。故與前不同。然此文所以詳明七趣者。他經以四生六道括盡羣生。今經廣四生為十二類生。亦應廣六道為七趣也。
○二別問所招。前雖能所雙問而疑在所招苦報。故別問之。是阿難重在所招七趣。而如來詳在能招十習明矣。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A73]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惟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私行婬是行壞。妄言等是見壞。意謂殺盜有對。邪婬無對故云無報。為復自然者。別業別報不假他力故云自然。吳興云。問意有二。謂別業同報。別業別報。初問婬殺妄三即別業也。為有定處即同報也。為復自然下次問別業別報。據下答意皆是別業同報耳。文云。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乃至云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惟垂下請答。長水曰。幼小曰童。情昧曰蒙。阿難自鄙無有大智願垂開發也。若聞因果虗妄猶如空華則持戒何益。苟聞決定義門必令謹潔無犯。桐洲云。善惡因果雖皆虗妄。受報好醜終不差忒。又云。一念幻惡長劫沉淪。一念幻善遠階佛果。即中云。此即決定之義。辨地獄受報之事使知決定。不持戒者聞則恐懼。持戒眾生聞則歡喜。此阿難正在所招報苦也。
○二開示二一讚許。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地獄固由邪見而入。乃至天仙修羅亦是修行岐徑即屬邪見。如圓通疏說。
○二正示二。初約總別雙答能所。二結示勸斷。初又二。一總示能招所招因果。二別詳能招所招因果。初又二。一能招報因二。一約迷真雙標。
阿難。一切眾生寔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長水云諸法本真未嘗生起。由念分別見諸法生。苟能離念即見眾生山河國土本來成佛。故云實本真淨。由念分別見諸法生即妄見也。前問云為是眾生妄習生起故佛云有妄習生。妄習即輔行所謂過現習生。五識五意識受想行心與外相應而成能招七趣之業因。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則阿難所問本元真如即是成佛真體。其言不謬。然真淨之言獨舉空中。淨即空。真即中也。下內外分應屬俗諦。阿難止問妄習。今明妄習之先[A74]已有妄見。此正指一念不覺而有動之總無明心為根本惑。由此妄本生起十習。彼此相應以搆業。乃現行能招報之牽生枝末。所謂境界為緣長六粗是也。
○二約內外別示二一內分。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前以內外而分兩分故云內分外分。今釋云內分是本分之內。謂不能超越于常情之外也。交光云。貪戀本趣名為分內。非本趣者即稱分外。愛為情欲之本故先舉愛。珍羞財寶有種種可愛名諸愛染。妄情即憐恨喜怒等也。或云無可著而生著故名妄情。憶著貪求名情。情積不休口中水出即生愛水也。問。從情積而生水何生水之難乎。答。如人情輕安肯下淚。必情重方淚。然但觀口中水出則其人情積久矣。心憶珍羞豈非因愛染而起妄情乎。口中水出豈非情積而生愛水乎。貪求財寶應是有財之人故舉體光潤。流結是同者。流則向下。結則重滯。如土得水則結而不散也。
○二外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虗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以超越為外分。持戒生天等非止一事名諸渴仰。虗想謂清虗之想。即指持戒持呪之心。想積不休亦是習也。如持禁戒。非指暫時必歷歲月之久方名為持。勝氣者超勝之氣。氣必向上與水之潤下相反。然上之妄情亦心。今之虗想亦心。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成此經惟心之旨。是故下舉善法以騐能生勝氣之相。心持禁戒豈非因渴仰而發明清虗之想乎。舉身輕清豈非想積不休而生勝氣乎。呪印者。如今經無上寶印亦呪名也。毅者雄猛之相。熏聞云。如銷伏毒害呪是三世諸佛陀羅尼印。若呪龍等惡律儀事非其義也。聖境冥現。葢于想中冥默得見諸佛淨土。或于夢中潛通此相。想既飛動不沉眾生自然超越。此約不墮三塗名超勝也。
○二所招報果二一牒二習因。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欲騐升墜當于生死。生則順其習氣。死則變其流類。前文云情積不休。又云想積不休。亦輔行過現習生之現行心是其習也。然其關要不過在將終之時善惡俱現業也。死則逆其習。生則順其習。故云二習相交。然此二習相交一句總該下文二習相然二習相吞等諸句。諸師于下文更作餘解尚當參酌。如貪婬人見地獄苦具為欲境是順其習也。隨受鐵牀銅柱之苦是逆其習也。故云二習相交也。問。墮獄雖爾生天何如。答。據臨終時必有愛生惡死之念亦是二習。大凡解經不可拘一途也。或死逆生順多就受惡報者言之。幽溪曰。臨命終時未捨煖觸者。人稟識息煖三法為命。生時識先投胎。摶父精母血而為種子。故有息而後有煖。三事相合而有生。三事相離而有死。死時先捨煖而後捨息。捨息而後識去。所謂去後來先作主翁者是也。
○二所招五果五一純想。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當知此等亦現行心能招淨善之報也。必生天上應在四王以上。既居天宮與暫遊者不同。故天上之言該三界諸天也。下云遊于四天即暫遊也。兼福慧等雖在七趣之外。亦是現行善心心數相應造作淨善之業。能招淨善之果。兼福謂前五度。兼慧即般若。淨願即要期之心。欲生淨土此三缺一不可。吳興云。於飛心中旁論福慧故皆云兼。幽溪曰。純想中有二路。一生天。一生淨土。生天之想以上品十善為業。生淨土則四義俱備。而云隨願往生者。葢淨土法門以信行願三法為之主。而三法中又以淨願為之約也。四義謂純想福慧及淨願。
○二情少想多。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行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夜叉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虗空。三在天。地夜叉但以財施不能飛行。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善願即護法之願。善心即皈向六度之心。禁戒法忍等皆如來法故住如來座下也。法忍必由禪定而得。交光云。輕舉非遠者。謂豎不越四天。橫不越輪圍。遊者暫到而[A75]已。不同生天者常得居住。去者往也。保綏法忍。綏是安義。法忍即無生忍之類。真際云。情少想多此通舉也。理宜等降四類分之。一情九想即為飛仙。二情八想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叉。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幽溪云。情少想多四等中亦分二路。一無善願善心者但以下品十善為行。二有善願善心者多是乘急戒緩之人。故得親住如來座下聽聞大法也。
○三情想均等。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不飛為天仙。不墜為三塗。五情五想名為均也。以想明故人報聰于三塗。以情幽故鈍于天仙。孤山曰。由昔情想感今聰鈍。是知言均等者總報之業也。言幽明者別報之業也。由所習情想各有強弱致有聰鈍之異。幽溪曰。情想均等亦分二路。想雖五分明暗不同。明者斯聰故多睿智。情雖五分亦分輕重。重者斯鈍故多愚蒙。
○四情多想少。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羣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A76]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長水云。橫生旁生也。然有輕重。若情稍重報為走獸故曰毛羣。若想稍強身為飛禽故曰羽族。沉下水輪生於火際者。古解以為近於地獄其說甚是。然水中有火故水輪向下是火輪際。即前云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據前文所說水下有火無疑矣。水能害[A77]己者。古解云縱得水飲亦化為火。最是。葢鬼雖受氣猛火以火為受生之因而復以火助之必致大害。如此則雖有所食噉悉成猛火。其無飲食可知。洞者徹也。所居最下名風火二交過地。大地極下乃是風輪。今既洞火輪便與風輪相近。前文云堅覺寶成搖明風出故有火光為變化性。據此則風火必接。可知此地尚非風輪但稱風火二交過地。謂風火於此交際經過也。受風害者當為八寒。受火害者當為八熱。須知地獄雖有猛風大火而亦因地勢之自然建立地獄。所以云眾同分中兼有元地。若寒獄得煖熱獄得凉即是有間。一向受苦即是無間。孤山云。只此七熱地獄自有輕重。而此無間非五無間。下文阿鼻方是第八熱獄名五無間也。又古解謂此非地下三輪。如俱舍云。大地最下有金水風輪。有八寒八熱地獄在三輪之上。此文云沉下水火風輪又似地獄在三輪之下。疑此所指非地下三輪乃地獄三輪也。竊研此。此文與前四卷火光上蒸搖明風出等合。即是世界安立本來如此。何必非地下三輪耶。況既云地獄三輪何故餓鬼亦生此中。恐此說未確。若與俱舍不合葢經部不同例多如此。幽溪曰。情多想少分四類。論其趣生但有三種。于三種中各分輕重以論受報。二則明開。一則義隱。若分別者則輕為有財。重為無財也。
○五純情。
純情則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虗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惡。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溫陵云。阿鼻此云無間。謂受罪苦具身量劫數壽命五者皆無遮間名五無間。此惟情業至重者墜入至劫壞乃出。若兼謗大乘等罪。則此劫雖壞更入十方阿鼻無有出期。雨公云。謗法者。令無窮人生邪見。毀佛禁戒如寶蓮香比丘尼之類。誑妄說法如善星妄說法空之類。無功而貪人之信施。無德而當人之恭敬。乃至犯五逆十重。皆十方阿鼻之種也。幽溪曰。純情無間亦分二類。一不謗大乘等至劫壞出可盡之無間也。一若謗大乘等劫壞不出不可盡之無間也。謗大乘及五逆十重則事兼道俗。毀佛禁戒等四罪性在于道。故在道之士未空乎想宜先空乎情。一涉乎情便為失足之階漸。況純情至于不可盡之無間乎。
○二別詳能招所招因果七一地獄趣三一結前標起。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循者順也。隨業招報不關他人。而眾人同感一報非無定處。長水云。眾名不一同名為一。眾有相似之同分。若造業同者共中共變。苕溪云。此結情多想少及純情之類也。然橫生者非有元地。以毛羣羽族散在諸趣故。是則正言鬼獄二道。斯略酬阿難所問以結前也。十習因六交報乃是起後。雙標能招報因所招報果。十習因。即止觀所揀於第六中取能招報之餘一心。所謂貪心嗔心慢心。及例餘陰入之五識五意識。受想行三心。此等心使與根塵相應。共造大業能招七趣報苦。六交報。即所招報果也。經雖雙標能所佛意重在能招習因故先詳十種習因。能招習因既除則所招六交報苦自消也。次詳辨因果二。一能招十習因。二所招六交報。即釋明上二也。初中二一總徵。
云何十因。
○二別示十。一婬習。淫習中一順習[A78]已含逆習。二二習相交之狀。三聖賢訶棄(此科準後文第七冤習以分)。
阿難一者婬習交接發於相摩。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
交者謂兩相交也。下文例之。淫之始起于兩人相接而發為相摩此名如是作。研磨不休成習名如是性。大猛火光乃是因中具果。何必專屬順習必是逆習名如是相。亦是摧折色心為體。交光云。交者結搆之始。發者臨時之動。既云婬習是積久為習何云結搆之始(或云淫之始發于相磨。或云淫習發為相磨兩說皆可)。
○二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然故有鐵牀銅柱諸事。
順習發逆習之火。逆習還燒順習之身。故云相然。此名因緣果報。亦兼如是力。然火猶是順習所生反加于身燒然自體則逆習也。既生地獄則順逆二習共相燒然。順習故鐵牀可臥。銅柱可抱。逆習故還燒自身。皆習心所現寧有外境哉。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遐火坑。
欲火之言正是本末相等。補遺云。內分淫生愛水。今十習中淫生火而貪生水者。淫有二義。一者貪愛故亦生水。二者男女二根相磨生煖故受火報。上文內分通取愛義故淫生愛水。今十習義淫取研磨則生火報。十習各具性作力相體因緣果報本末等也。如此等心皆能招於七趣六交報果。此等心習若起即當覺察。用四運推其不在內外中間東西南北以破其妄。妄因既破妄果自亡。然後開顯三千會入性藏。而修證事畢矣。
○二貪習三一順習[A79]已含逆習。
二者貪習交計發于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氷於中凍冽。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
計秪是計較。而其體發于相吸。吸之不止是稱貪習。貪元是水積令成氷。吸攬是順習。積寒堅氷即是逆習[A80]已成之狀。此表報為相也。云積寒堅氷亦是因中具果。於中凍冽者氷結于貪習之中非外法也。口吸成冷觸。心吸成堅氷。可不懼耶。
○二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氷等事。
俱舍云。頞部陀此云疱。尼[A81]剌部陀此云疱裂。此二從相。阿哳吒唬唬婆嚯嚯婆此三從聲。鬱鉢羅等三即青白紅蓮。此三從色。以寒彌甚身色同之。今之善作家者觀此宜知所懼。相陵者陵是高舉之意。氷者嵯峨之勢。貪人多以財勢陵人故也。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氷由水結名之貪水。瘴癘止是不和之氣。而人所以謹避之者以其遍也。貪心亦然。遍滿世間故云瘴海。
○三慢習三一順習[A82]已含逆習。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
交光云。陵者欺義。相恃如倚財倚勢。竊謂相恃者。謂對物而有自恃之心。自恃而至陵他是放逸之至也。故曰馳流不息。騰者騰上。水之奔放者勢必騰上。故云騰逸奔波。愛著元屬水故感奔波。奔逸是放恣所致。積波為水謂積波為江河之水。亦是因中具果。綿味者纏綿味著。交光云。是絞𠻳之狀。蓋綿味則不停故生水也。
○次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事。
慢從貪嗔而有。荊公云愛[A83]已掉動故積波為水。令他傷惱故感血灰熱砂等。即中云血河等是貪嗔和合之象。順逆二習互相鼓動成此地獄相而還害其身。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慢發于貪嗔二分得癡力最全故云癡水。一說西域有水飲之發狂名為癡水。如此方貪泉之類。見慢者。交光云。謂見[A84]己心之慢非見他慢也。下倣此。慢中具貪瞋癡名巨溺。即積波為水之處。又溺者。以水兼泥易陷難拔。巨溺良可畏夫。
○四瞋習三一順習[A85]已含逆習。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劒樹劒林斧鉞鎗鋸。如人銜冤殺氣飛動。
衝突也。結者鬱結。瞋習以交衝為相。而其始也發于相忤。溫陵云。心屬火。氣屬金。心火轉盛氣金轉剛故云鑄氣為金也。補遺云。煩熱不息氣忿成堅故感金石等事。銜冤顯瞋習。銜冤則忿氣鬱結。瞋既成習濃積亦然。
○二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
二習者。以瞋害他人為順習。以瞋反害自身名逆習。斫則斬首。剉乃碎尸。孤山曰。宮割古五刑之一。吳興曰。五刑謂墨劓剕宮辟。刺即古之墨刑。槌擊笞杖之類。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劒。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名利刀劒直以果名因耳。
○五詐習三一順習[A86]已含逆習。
五者詐習交誘發于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長。
詐者詐現親附。長水云。詐謂諂曲罔冐于他。矯說異儀險曲為性。調亦勾引之意。引起者。或使其親[A87]己。或使其作惡。皆是引起。造因之時。以術制人而所感報亦為繩木等制。水性至柔而浸潤不[A88]已成草木之堅質。詐術亦至柔而堅固不解成繩木等報。義實相肖故以例之。
○次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其初也以術智延致他人。逆習一起還延致此順習之體故云二習相延。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讒者𧮂也。佞也。讒賊本欲害人詐亦害人。雖不直害究竟還同。豺狼。狗足羣行舌有逆刺。狼銳首白頰大尾長胡。似犬。二獸能卜事出必有獲。奸偽之人外示親善中懷讒賊。實豺狼之心。佛與大士即以其心而定名。畏避也。
○六誑習三一順習[A89]已含逆習。
六者誑習交欺發于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淨。如塵隨風各無所見。
誑者。若就言語即是見言不見。若就行止即是虗現有德。此中云誑似妄言以陷人之意。交欺之因發于相罔。罔是暗昧之義即相瞞也。誣是誣陷。飛心者。言其從空而起無因而至也。志在瞞人故感塵土。以惡名加于良善陷人于罪故感屎尿。類顯云如塵等者。造因之時使人無所見。感果之時[A90]己身亦不可見。故云各無所見。
○次二習相交之狀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以逆習加于順習名相加。誑能陷人故受沒溺。飛心所造故受騰擲。誑語或天或淵故遭飛墜。或此或彼故受漂淪。其中有風故曰飛曰漂也。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殺人之術誑為最便。又造誑之意必欲殺人。故最毒者無過于此。妙樂云。蝮者。爾雅云虺長三寸大如指。江南謂虺為蝮。有牙毒。鼻上有針。餘如桐洲註。
○七冤習三一順習[A91]已含逆習。
七者冤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如陰毒人懷抱畜惡。
冤古本作怨。長水云。怨即恨也。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今謂冤是讐義不共戴天。如嚴仲子之[A92]刺韓相。子胥鞭平王尸即名冤習。冤習是交嫌所致而其相發為銜恨。銜者含也。時時懷恨必欲暗傷之也。此是順習中[A93]已有逆習非指感果。飛石投礰是不意其忽至。礰亦石也。匣貯即匣牀。車檻即囚車。甕盛如請君入甕。囊撲囊藏而撲殺之。史記載秦始皇囊撲二弟。以因中銜恨殺人故招藏匿受苦之報。交光云。陰毒喻能感之心。畜惡喻所感之境。此解未善。今謂此是類顯。如素性陰毒之人中藏惡念。若銜恨者雖非素性而畜惡適與相類即似其因。桐洲云。畜惡在懷其猶匣貯車檻等。陰毒傷人如飛石投礰等即似其果。
○二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前之含冤必報猶是順習。至死後受報乃以逆習還吞順習。以報怨時必欲相害。故感投擲擊射等。必欲相報故感擒捉等。拋是拋擲。撮是捉撮。古本作挽。長水云挽撮是牽繫罪人之狀。作拋者悞也。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酖酒。
補遺云。違害鬼者。宿有相違今為禍害。身子曾遭其事。孤山云。酖鳥名。其羽有毒。以畫酒飲之則死。其鳥似鶚。食蛇蝮。雄名運目。雌名陰諧。即中云。鬼似無形而能害人。酒似可飲而藏酖毒。皆藏恨殺物之情狀耳。
○八見習三一順習[A94]已含逆習。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如行路人來往相見。
見謂惡見。非一朝一夕之故亦名見習。照鏡為交。見有邪光故曰交明。見有五。一身見。執身有我因身計我故名身見。二見取。如執非想為涅槃是非果計果。三戒取。如執牛狗戒為生天涅槃之因是非因計因。四邊見執常非斷執斷非常。五邪見。謂撥無因果。初執斷常但屬邊見。若至撥無因果即成邪見。是邪能攝邊故今文不言邊見也。順邪反正故云發于違拒。執有非無執無非有故曰出生相反。有王必有使。有主必有吏。皆自心所見。手執文籍以正其非。行路人不過生出來往二字。自謂其是復見其非。如一往一來面目無可迯也。又如行路言其無情。
○次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
勘問是總標。權詐考訊者。如考訊時必用權數也。推鞠察訪者。推鞠其根由。察訪其所言也。披究照明者。披究其理。照明使知邪偽也。見中有善有惡須二童子。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虗妄偏執如臨毒壑。
此惡見由人情偏執故是情多想少所攝。見是陷人之處。謂陷入三塗故曰坑。諸毒之中見毒最深能損法身故以壑喻。
○九枉習三一順習[A95]已含逆習。
九者枉習交加發于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如讒賊人逼枉良善。
前云誑者妄言以陷人。此同類加謗亦能害人故招惡報。今云枉者。似官長有權枉害良善加之罪譴。故云與誑習有異。交加者加于人也。合山謂見兩山來合罪人無迯避處也。合石如之。碾磑耕磨皆逼害之狀。因時欲使人為虀粉故招此報。讒賊等者謂感果如其因也。
○二二習相交之狀。
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搥按蹙漉衡度諸事。
相排者以逆習排順習也。押捺者。謂心不服強押之而遏捺也。搥按者。謂意不甘強按之而槌擊也。蹙漉者謂攢其手足壓之而漉其血也。索隱云。衡度者衡較輕重度較長短。皆是定其罪狀使無迯避之意。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以言害人曰讒。讒能傷人曰虎。不知所從而甚為可畏為霹靂。
○十訟習三一順習[A96]已含逆習。
十者訟習交諠發于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如於日中不能藏影。
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二習相陳以逆習陳露順習也。惡友即證明人言。同類惡人證其訟事也。業鏡火珠皆能照其是非。
○三聖賢訶棄。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見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補遺云。陰賊者謂陰謀賊害。戴高山者。意欲覆藏適以自壓。下臨無底之淵無立身之地矣。溫陵云。十習發于十惑通根本而兼隨。隨煩惱二十。初曰忿恨惱覆誑諂憍害。今詐習即諂也。怨即恨也。枉即害也。訟即覆也。略例而[A99]已。幽溪曰。十習既屬根隨。煩惱根本有六。謂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或開為五。隨有二十。隨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今婬習即所發之業具足貪癡。詐習即諂。冤習即恨。見即五見。枉即逼壓良善害所攝。亦瞋類。訟謂相論得失。恨為先惱之一法性相應故。[A100]已上十習。即約能招報以明修證之境也。境雖有十秪是現行。貪嗔癡開合之異耳。用觀當依止觀第四非行非坐三[A101]昧。縱任三性於中覺察。但使起心即可用觀以顯不思議境。不必懼其盛大。所謂但使有魚多大維嘉也。詳答能招報十習因竟。
○二所招六交報二一總明。
云何六報。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現行習因。准輔行只五識五意識。今言六識者。非心王也。即意識心數。及受想行心亦能起惡。與六根相應造罪者。夫識從根出既是根造還從根受。吳興云。造業招報根識必俱。今以識為業而報從根者。葢業竝由心報多約色故也。所名六交報者。濬師云因與果交。今則不爾。但是果時六根與惡報相涉也。幽溪曰。下文一一各明一根受報五根與之同受者六亂妄想使之然也。前不云乎。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味。因味有觸。因觸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彼明十二類生之根本故曰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今六交報乃彼化生一類。方其造十習因時必一根造罪而六亂妄想趣外奔逸與之同造。故一根受報而五根與之同受。但互為主賓不同以明六交差別。此的是所招報果也。
○二別示二一徵。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前云所招惡報從六根出則根與報交故名六交報。今即徵云云何惡報從六根出六交之義益更顯然。又云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果即屬報亦是根與報交之義。雖云此見業交乃是業與根交。然業變成報故接云先見猛火元是報與根交。若云業與果交義似未順。
○二示六一見報二一標。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
○二釋三一臨終見相。
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
溫陵云見覺屬火故感猛火。吳興云先見猛火即現報。亡者神識等即生報。
○二入獄初相。
亡者神識飛墜乘烟入無間獄。
火元騰上故先飛後墜也。溫陵云。六交皆直入無間者就重言耳。成論云。極善極惡皆無中陰所以直入。
○三入獄後相又二一發二相。
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
前辨見中明暗俱見今入獄亦爾。雨公云。由人間明目張膽造諸惡業了無畏心。故在此中徧見惡物生無量畏。言惡物者。如鐵蛇銅狗劒樹刀山牛頭阿旁之類。由在人間暗地瞞人作諸惡業恬不介意。故在此間寂無所見生無量恐。葢畏生于境而恐藏于心也。
○二交六根。
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烟紫𦦨。燒味能為焦丸鐵糜。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1]逆洒煽鼓空界。
溫陵云。聞聽屬水故燒聽能為鑊湯洋銅。鼻嗅主氣故燒息能為黑烟紫𦦨。舌主味丸糜味類也。身主觸灰炭觸類也。心正屬火燒之轉熾故迸洒空界。即中云。心元屬火念慮紛雜燒之遂成星火。迸洒者一時盡洒也。字書云。迸者走逸也。一根造業六根助之。故一見火遍燒六根。
○二聞報二一標。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
○二釋三一臨終見相。
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
據此是業與根交。而業變為報即報與根交。
○二入獄初相。
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
降注下流也。
○三入獄後相二一發二相。
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沉沒。
桐洲云。耳根所取動靜二境造種種業。今受其報亦緣此二。開即動。閉即靜也。熏聞云。亂者怐愗。上音寇。下音質。愚也。(文)幽冥中似有形質受沉溺之苦。故云幽魄沉沒。
○二交六根。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雨為霧洒諸毒蟲周遍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言洒毒蟲者。謂雨霧中散洒毒蟲也。水中之畜如魚鱉等。水中亦有鬼此水隨形變皆是惡觸。吳興云。上云見火此云聞波諸說弗明。今以近義詳之。如易云。離為目為火。坎為耳為水。將恐見聞本乎水火之性故發燒注之相也。溫陵云。聞聽屬水故觀聽旋復則水不能溺。依之造業則能感波濤。注聞發聲故為責罪詰情之事。注見能為雷吼者。聞波屬陰見火為陽。陰陽相薄而成雷故也。注息為雨霧水隨氣變也。注味為膿血水隨味變也。注觸為畜鬼水隨形變也。注意為雷雹意出于心水火交感也。一切物理莫不因五行乘陰陽以變化。故今隨根轉變之事皆不出此。
○三齅報二一標。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
○二釋三一臨終見相。
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
資中曰。鼻根造業貪嗅諸香。故招毒氣以受其報。
○二入獄初相。
亡者神識從地涌出入無間獄。
從地涌出者肖鼻有孔也。氣息必從下而上故從地涌出。又必從上而下故入無間獄。
○三入獄後相二一發二相。
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于地。
○二交六根。
如是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沙礰擊碎身體。
洋水盛貌。觸身也。為大肉山者謂身為大肉山。有百千孔無量蟲咂食之。為灰等者。心思紛雜得毒氣而為灰沙。瘴亦毒氣也。孤山云。魚敗曰餒。羮敗曰爽。溫陵云。質礙也。履通也。嗅業所依不離通塞。故衝息能為質履也。衝見為火炬。衝聽為沒溺洋沸。則見覺屬火聞聽屬水明矣。為餒為爽味隨氣變也。綻拆爛壞體隨氣變也。衝思為灰沙依土感也。溫陵云依土感者。謂脾主思。脾屬土也。
○四味報二一標。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
長水曰舌根作罪最廣。一貪味為罪殺戮必多。二發語造業其罪又廣。然既云味報多是貪味之報。長水引妄語等特旁義耳。然不可少宜雙用之。
○二釋三一臨終見相。
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𦦨熾烈周覆世界。
舌根造罪猶若網羅無所不覆。故臨終先見鐵網。猶大火無不被燒故復見猛𦦨。此則似於妄語報也。
○二入獄初相。
亡者神識下透掛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
下透掛網倒懸其頭似神識沉埋于滋味中也。亦是發言顛倒之報。
○三入獄後相二一發二相。
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氷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
長水云。吸氣則取味所招。吐氣則發語所致。今謂不應偏取。發語亦有忽冷忽熱之勢。彼貪味者或貪其冷或貪其熱。如鯖魚沉李沸羮熱臛味別樂殊。故吸氣為陰屬寒氷。吐氣屬陽為猛火也。
○二歷六根。
如是甞味。歷甞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
承忍者。謂承領忍受一切惡味。見覺屬火為然金石。語云眾口鑠金據此則是謗人之報。利兵刃者取利兵相擊之聲。息本虗浮能為鐵網。此羅織人之報。亦網取羣味之報。溫陵云。觸味傷物故感弓箭以自傷。發言亦爾。弩亦弓也。黃帝始作弩。弩怒也。其柄曰臂。鉤弦曰牙。牙外有郭。下曰懸力。合名曰機。如機之巧也。射即從弩所發之箭。飛熱鐵者。造語從空。緣味之思亦從空發。故感飛鐵從空而雨。
○五觸報二一標。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
○二釋三一臨終見相。
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
五歷皆是依報而觸為依報最著。如宮殿房宇皆是依報之觸。凉煖稱意人共求之。依此造業故臨終見四山來合。古人以男女身分為觸義豈不然。然此乃觸之至近者耳。無出路者無迯避也。
○二入獄初相。
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矟驅入城門向無間獄。
古人稱為惡觸雜感。生前求遊居之樂。可意之人。玩好之物。今見入獄初相如此。
○三入獄後相二一發二相。
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劒觸身心肝屠裂。
溫陵云觸業所依不出離合。屠裂即離相也。
○二交六根。
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見則能為燒為熱。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歷甞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前貪房宇之觸凉燠稱意。今見趣獄之路治罪之處。觀此文則道途房宇為觸審矣。谷響云。古者每門樹兩觀于前以標表宮其上可居。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朝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燒熱為眼家之觸。燒為眼所見。熱為身所受。撞擊等為耳家之觸。剚音恣。插刃于身也。射插箭于身也。括袋等為鼻家之觸。括結也。括袋使氣不通。息本依身與身最切變為考縛。耕鉗等為口家之觸。耕鉗其舌。斬截其齒。飛墜等為意家之觸。以思或升或降或熱惱故。
○六思報二一標。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
○二釋三一臨終見相。
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
妄念動于中則風輪起于外。思之能感惡風明矣。
○二入獄初相。
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
或上或下是隨風飄蕩。
○三入獄後相二一發二相。
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意根所對有昏明二種。不覺即昏。覺即明也。荒者神思亂也。由迷悶而致荒亂理之自然。奔走雖身實意根中所現之象。上句以不覺顯迷。下句以不迷顯覺。意能遍緣五根所覺既遍痛深餘根也。
○二交六根。
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鑑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氷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結甞則能為大呌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長水云惡習所成皆是邪思。思以分別為義。意中現象通是結成。結為方所分別成矣。方所與鑑證相連恐是造罪之方故下即鑑證罪人事也。大合石等。溫陵以為水土交感是也。前文云。山石擊則成𦦨融則成水其義明矣。又云。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今氷霜亦水類。為土者。約雨言之。即霾也。霜別本作霿。與雺同。音蒙。天氣下地不應曰雺。息通出入故為火車船檻皆運行之象。呌喚悔泣必有言詞亦舌根事。忽覺身大。忽覺身小。生死偃仰皆身觸受苦之相。葢萬生非萬遍受形。即是一身而一日中萬生萬死也。詳示所招報竟。
○三總結顯妄二一由妄所成二非真本有一又二一總結由妄所成。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問。據六交報所墮之獄皆云無間。然則十習因悉是阿鼻之業耶。答。如貪習所感八寒地獄非阿鼻也。乃至訟習所感業鏡火珠等是受報前事亦通鑑照入獄之人。經云無間恐是對彼輕獄則八寒八熱等皆名無間非定指阿鼻也。但阿鼻亦名大無間耳。眾生若悟自心一切苦報皆同幻化。因迷自心妄見諸苦豈實有哉。
○二別結能所因果五一阿鼻獄因果。
若諸眾生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同造者謂同造十習因也。惡心重故受苦經劫皆多。古人謂六根十習一時同造。今謂不然。但是一生具諸惡耳。
○二八無間獄因果。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各造者六根各造。如眼造眼家之惡。乃至意造意家之惡。兼境等者謂十因所造之事。十因雖兼而根不兼但名兼境。或造惡時能造之根雖兼而境不兼但名兼根。兼境在十因中或兼二三至八九。兼根在六根中或兼二三至四五。各造為六。兼境為七。兼根為八。則有八因能招八無間獄之苦。八因所招故名八無間獄不必定是何獄也。而無間獄名非寒即熱亦不定指何獄。然此因縱入阿鼻不至經無量劫矣。此中云八獄當是八種人入。
即中附評無間獄名。
據經云。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獄。是則阿鼻似在無間之外。又云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則無間似亦在阿鼻之外。但八熱獄中從古以阿鼻為第八獄。偈云。等活黑繩三眾合。噑叫大叫六炎熱。七極熱下八阿鼻。此八寒熱根本獄。二說如何會通。孤山解前段經去。輕生有間重生無間者。秪前七獄自有輕重。應以第六為有間。第七為無間。此說較妥。但後段經未有會通之釋。以偈語本出俱舍論及長阿含經不可違也。若謂阿鼻定在八無間外於今經似順而違阿含俱舍。恐非通方之論。
○三十八地獄因果。
身口意三作殺盜婬。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言身口意三則六根不全明矣。作殺盜婬則十因不全明矣。須知殺盜婬業世人多犯。十習非大惡人不能兼也。言十八獄者。身作殺盜婬。口作殺盜婬。意作殺盜婬。所造有九。能造有九。二九十八以為能招報因感十八地獄所招報果。有一因必有一果理之自然無足疑者。此現行能招報名所招報明文歷然。例之前後皆可知也。
○四三十六獄因果。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三業不兼即是複也。此有九句三十六因。一身口作殺盜。二身口作殺婬。三身口作盜婬。四身意犯殺盜。五身意犯殺婬。六身意犯盜婬。七口意犯殺盜。八口意犯殺婬。九口意犯盜婬。既有三十六因定招三十六獄。云中間或為一殺一盜者。亦有九句三十六因。一身口作殺。二身口作盜。三身口作婬。四身意犯殺。五身意犯盜。六身意犯婬。七口意犯殺。八口意犯盜。九口意犯婬。其中能作既有十八所作之業亦有十八。是三十六能招之因招三十六地獄之果也。是人者不止一人。如身口犯殺盜便感四獄。其入獄多少惟人所感。
○五一百八地獄因果。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見見之言古解不一。即中曰見見可攝六根。前六交報中聞根云先見波濤。鼻根亦先見毒氣。則餘根受報必先有見。煩惱數有一百八獄亦如之。雖名數未詳義則可準。然根境相對便成兩獄。今但根犯未涉于境。如妄言謗人人未受害。造謀殺人人不被殺。眼耳犯故往觀聽等。故于一百八中止墮一獄也。
○二非真本有。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別作別造。謂別作此業。別造此果。熏聞云。前阿難問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故今答于世界中入同分地。又前問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故今答妄想發生非本來有。夫眾生性具十界則地獄亦性中本有。但性具之法融成一理無相可得是為三諦一心中具。豈得云實有地獄乎。故云非本來有。由眾生妄想見有地獄耳。地獄中能招所招因果既詳。下六趣可例知。總是現行相應心中所感相也。
○二鬼趣三一總標。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破戒毀法是于佛法中起罪。諸餘雜業是于世法中起罪。此總結能招苦報之十因。歷劫燒然即總結所招六報。後還下起後之詞。若不經地獄直入鬼趣者。如前云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于火際。畜趣例之。熏聞云。非破律儀謂聲聞戒也。撥無曰非。違犯曰破。
○二別顯十一怪鬼。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十因皆曰貪者。情多墮獄即皆以貪為本因也。本因貪求財物。今遇金銀鏡劒等還成怪鬼。言遇物遇風等者。如後文云。風銷報盡。畜死報盡。乃至人亡報盡。是全仗此十法成形。
○二魃鬼。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魃鬼如補遺所釋。遇風則合其放逸之性故成形也。神異經云。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行走如風名魃。所見之國大旱。豈非地獄猛火之餘報乎。愚謂貪婬屬火故致大旱。甚則燒然。如慾火燒[A102]祆廟等。
○三魅鬼。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詐習以甘言諂惑于人。今為鬼遇狐猿猪犬亦現美色媚人名魅。
○四蠱毒鬼。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前云怨習交嫌發于銜恨。遇蟲成形者。謂附毒虫而成形害人。南方有妖術令人成蠱病者此鬼主之。
○五癘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前云忤結不息故知貪憶為瞋習。癘鬼多求飲食與毒不同。值人勢衰為瘧癘鬼。
○六餓鬼。
貪慠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慢者虗憍恃氣則不得食。唯鬼亦然。餓鬼無飲食充身止存懨懨氣息。遇氣者謂受氣猛火。
○七魘鬼。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前云誑習交欺發于相罔罔謂相瞞。今為魘寐使人無知。
○八罔兩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魍鬼。
前云見習交明。今云遇精即日月精曜山澤靈氣凡木石怪為魍魎。亦鬼中之偉大精明者也。
○九役使鬼。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
凡人欲成名利必致顛倒是非不分黑白誣陷良善。故是枉習其人必為有力驅使。今遇明神亦為所役。名利之處皆有光明。既在明中則為天神所役而彼亦樂于奔走。
○十傳送鬼。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傳送者附巫覡而傳吉凶也。訟者必有同黨。發人隱微。傳送亦所以發人之覆藏也。人有貪知吉凶者今亦黨之。
○三總結。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自妄想業即結現行能招十習因。所招引即結所招報果也。前阿鼻乃是純情。餘有九情一想者。今以重該輕耳。孤山曰。純情墜落者愛水下流。業火燒乾者燒乾愛水也。補遺云。非謂愛情[A103]已除滅也但燒愛心中所感業水耳。
○三畜趣三一總明。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雨公云。此躡前鬼業盡而生畜趣也。情想俱空者。但恐阿鼻之純情。無間之九情一想。有間之八情二想。餓鬼之七情三想。尚留六情四想為潤生而生毛羣羽族中與元負人酬宿債也。元負人即債主。
○二別顯十一梟類。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梟類。
始貪習為怪鬼今報盡作梟倫。附塊葢貪物之餘習也。又梟為不孝鳥生食父母即大怪事。故為怪鬼餘習。又貪利者必不孝。
○二異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婬乃衰敗不祥之事。今為咎徵以報災。魃亦能報旱也。一切異類四字應在咎徵之下。交光置之下句之首未是。
○三狐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于世間多為狐類。
魅鬼多憑狐亦卒為狐。
○四毒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毒類。
蟲蠱之鬼多集于毒故卒為毒。
○五蛔類。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于世間多為蛔類。
癘鬼乘衰多求飲食今依臟而消食名蛔。
○六食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食類。
餓鬼無食今為食類。如雞豚等自既無食須人畜養卒為人所食也。
○七服類。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服類。
詐習為魘稱綿幽之鬼。其始發于相瞞。今為蠶類作繭自瞞。又綿者著也。魘必附著于人為綿幽之鬼。古註云。綿即綿密不明露也。
○八應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為應類。
因見習作罔兩為和精之鬼。言與精曜相和也。今為社燕寒鴻亦明見之習耳。
○九休徵。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貪成後為明靈之鬼。今預報休徵亦貪成名利而[A104]已。
○十循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于世間多為循類。
依人之鬼如世乩仙。變為畜類多順人意如猫犬等。循者順也。
○三總結二一正結虗妄。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傍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虗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
○二引前重示。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虗妄想凝結。
熏聞云。問。此事本是地獄惡業之相那于畜生後結示耶。答。前阿難所舉三人且約惡趣極重者示之。今佛于畜趣後說者。葢明鬼畜皆是地獄業火燒乾愛水出生其趣。則知寶蓮香等一業備歷三趣也。歷至畜趣罪案[A105]已畢宜結前文。自妄所招者。自妄即結能招習因。所招即結所招報果。
○四人趣三初總明二一反徵其剩。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
畜生為六情四想所感亦為償債。分越者猶言過分。謂驅使則晝夜不息。烹庖則殺害無[A106]己。所取過于先債也。徵如徵稅之徵。剩餘也。有力之語最寬。但指為有善業力甚妥。不但不失人身兼有福德而處富貴。為彼用財用力可酬所剩。若善業不勝福德不兼。後轉為畜以酬剩負而[A107]已。酬還彼力。力字即上有力之力。故知言有力者謂有財力及身力也。彼酬者彼有力二彼字指元負人。後二彼字則指還復為人者耳。
○二酬償難息。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或償債或徵剩但宜用錢役力酬足則自停止。若殺身食肉便成怨仇。雖但償宿債猶為殺食之因。況分越所酬者耶。在喻則互為高下。在法則互為強弱。奢摩他成自出生死。佛出世則解冤釋結故。除此二外必不能停息也。
○二別顯十一參頑類。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貪習為怪鬼。怪鬼為梟倫。梟為不孝之鳥。酬債[A108]已畢復得人形。傳曰心不則德義之經曰頑。正與梟合。參合者。雨公云。帶畜生之餘習而參雜混合于人中也。若不作此解。當云人中自分十類今從傍生來者各以其類而參合之。所以後之三類云參而不云合。以人中惡多善少。善惟有三。彼得之未全但參雜耳。又人道元五情五想所招。帶彼餘習故分十類。天如云。是等皆非正報。乃餘習所偶故云參合。正此意也。
○二參異類。
彼咎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
淫習為魃鬼。魃鬼為咎徵異類。或云愚類。未知孰是。前咎徵中亦云一切異類。生在人中亦能致災。眾皆擯逐而成異類。若作愚類者。如長水云。欲多者。不別習善但專一境。由不習善故于善業成愚鈍也。
○三參庸類。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庸類。
詐習為媚鬼。媚鬼為狐倫。雨公云。昔為狐媚今復人形惟曲情飾貌搖尾乞憐不能卓然自立。所謂因人成事碌碌庸人也。
○四參狠類。
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狠類。
冤習為蠱鬼。蠱鬼為毒倫。狠者敢于害人無慈之稱。
○五參微類。
彼蛔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叅合微類。
瞋習為癘鬼。癘鬼為蛔倫。蛔者畜類之微趣。今為人亦不蒙齒錄。
○六參柔類。
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慢習為餓鬼。餓鬼為食倫。窮餓被食之餘唯能柔怯。至剛者變為至柔。輪迴之事豈可測乎。
○七參勞類。
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誑習為魘鬼。魘鬼為服倫。服類纏綿于人。今必被人役使故勞。
○八參文類。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于文類。
見習為罔兩。受畜為應倫能知節序。今為人亦文[A109]采可觀。
○九參明類。
彼休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枉習為役使。役使為休徵。知有道而為休徵是其明矣。今為人亦識善惡知去就也。
○十參達類。
彼循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
訟習為傳送。傳送為循倫。葢始為乩仙後為猫犬必知人意。故曰達也。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皆無等者。業惑非始今日故言無始。彼多從徵剩而來故云業計。計即是惑。惑償命為實有故是顛倒。為徵債而相生。為索命而相殺。似牒前相食相誅互為高下之文而結為可憐愍也。長水云。欲息顛倒唯戒定慧。無此三種不息輪迴。佛若不出誰說此法。
○五仙趣三一總明。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妄想即能招報因。十仙即所招報果。不依正覺等者。言無正慧正定。別修妄念似于慧。存想固形似于定。另成一種仙趣。正覺。如長水云。三乘行法皆佛所教。今經尚斥二乘云不識生死根本錯亂修習。況修仙道耶。(文)彼謂雙修性命即妄念能招報也。如下十種各別即所招報也。存想固形十種所共。如廣成子云。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二別顯。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形之堅固由于服餌故云堅固服餌。下皆倣此。若云堅持此服餌之法其說恐非。長水云。服餌者即服麻仁草木之實。其說是也。但食草木似類第二。交光以為生熟之分。服餌謂炮煉方服。草木即飡松噉栢。遊行者。真際云。精窮變化察物性元。點鐵成金恤貧哀苦。又鍊金石可以化骨故能遊行人間。堅固動止。如熊經鳥伸宜動而動宜止而止。真精力久。可以遊于虗空。天行者。溫陵云。皷天池。𠻳精液。冰雪綽約不交世欲與天無異。或云此天非六欲天。如張蹇至崑崙頂得見天宮也。通行者。古云。吸乎日氣潤益姿容。吞彼霞光將延世表。此其精神流注而與造化交通也。道行乃呪術之道。堅固思念者。如桓先生修默朝之道豈非思念。照行者謂精神有所注照。谷響云交遘者。易云男女遘精萬物化生是也。神仙傳云。彭祖修房中之術葢此類矣真誥中再三呵赤白之氣穢惡之事。夫精行仙若是其類。應如下文云于邪婬中心不流逸者方與斯趣。溫陵云。內以坎男離女配匹夫妻其說最是。兩物相交即名感應。攝精自固名精行仙。變化不息如尸解之類。按真誥云。道有陰度陽度。若鍊形道合呼吸純陽秪自肉身次第變蛻。蛻而愈妙。身入無形。所蛻之皮宛同蟬殻解變之後因無骸骨。雖葬墳塚惟劒舄杖履存焉。此陽度也。若陰度者即陸仙也。言覺悟圓成者。謂絕于視聽令如槁木等。行字溫陵皆作去聲讀。交光以前五為平聲。後五為去聲。然平則皆平。去則皆去。荊公云。地行仙能壽而不能飛。飛行仙能飛而不能遊。遊行仙能轉化而遊也。即中云。前三皆有待于外物不能入空。若乘陰陽動止之氣而自鍊氣精則能入空矣。堅固津液亦求之內耳。天一生水水德合天名為天行。通行者。吸日月吞雲霞與造物相通。呪術能役鬼神遣風雷是道術也。交遘既云感應必是坎離會合為交。若鍊精成氣。鍊氣成神。鍊神成虗。名為變化。覺悟超物故云絕行。
○三結示。
阿難是等皆于人中鍊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于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妄想流轉。散入諸趣。結出能招所招報相盡矣。神將守形是煉心也。始在人中不依正覺修心忽成仙趣別得依正二報。如蟬蛻鳩變頓改人趣。不修三昧終有報盡之期耳。云別得生理。則始而為人既而為仙固無疑也。長水云。言于人中者。以仙趣無別總報。即于人身總報之上加于前來十種修煉轉成仙也。吳興云。前文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葢約命終隨業受生而說。下文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而云仙趣無別總報者此義不然。況復今云深山海島絕于人境豈非別乎。應知人中鍊心者非止服餌養生而[A110]已。必兼戒善方曰煉心。別得生理者。正由人中之業別感仙趣之報也。以其業種之性經生不失故曰生理。縱于人間現得長生久視之理其數幾何。若生仙趣則千萬歲信有之矣。如山海經云。崑崙之山廣都之野軒轅之丘不死之國氣不寒暑人皆數千歲。此亦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若但固形而不鍊心便希千歲。是猶見卵而求時夜不太早計乎。(文)即中云復有從人總結云人中鍊心顯然即生成仙。吳興以為命終方生非也。
○六天趣二初別示諸天三一欲界二一正釋為六一四天王天。六天之欲有輕重者。婬是因緣生法。然從內心起者則重。從外緣感者則輕。初二天因是內心取境。初天之因[A111]已除邪淫。非時非處一切不犯。但未捨妻子恩愛。次天云。於[A112]己妻房婬愛微薄。則內心猶未除也。第三第四以外緣而感內心。第三云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淫心既不自起但為外緣所成。第四云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前之逢欲實有交感。今但不違其情轉薄。應觸者。是應理之觸。如父母為嫁娶故不指老年之人。老者精力既衰中歲心多灰冷。今少年好靜故足奇耳。第五第六內心[A113]已忘惟應外境。故第五云。我無欲心應汝行事。葢迫于不得[A114]已而味如嚼蠟。第六云。了然超越。不但嚼蠟兼起厭患。故此二天唯有外緣也。但觀其因六天階級槩可知矣。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不求常住一句總貫下文。世人修善秪希福報是不求常住。初四王中妻妾為正淫非[A115]己妻為邪淫。但舉不淫十善可知。是人具足妻妾但不犯非[A116]己之色。不但身遠心更無邪。如水之澄。如玉之瑩。瑩潔也。從此身心皆有光明。然必命終生天與前仙道異矣。鄰于日月明所居地也。此是欲界初天為清昇之首。居須彌山半去地高四萬二千由旬。東方黃金埵城名上賢持國天王所居。南方琉璃埵城名善見增長天王所居。西方白銀埵城名周羅廣目天王所居。北方水晶埵城名天敬多聞天王所居。身長半里。衣重半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歲為一晝夜。今經則惟以十善中持邪淫戒心不流逸澄瑩生明為因。以居鄰日月為果。夫日月人間世之光明至圓滿矣。苟無戒明焉能與鄰。慶喜以邪淫致墮而啟教葢有由也。
○二忉利天。
於[A117]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是人但有一妻與前有殊。前未捨其妻妾恩愛今于一妻愛又微薄。但非全無。故清淨自居之時未全清淨之味。謂間有愛念起也。超日月者。以善增故愛心又減身則又昇。考日天子是觀世音應作月天子大勢至應作豈應超勝。今居地則超因修善之力也。忉利此云三十三。帝釋統焉。竊謂日月是菩薩變現。然日是太陽。月是太陰。遍統世間夫婦之事。葢順凡情而現此象也。今[A118]已超世間夫婦故反越日月。桐洲云。淨居即坐禪。以上二天為地居天。葢三十三天居須彌之極頂。去地高八萬四千由旬。善見大城周萬由旬。極世間之莊嚴。身長一里。衣重六銖。壽一千歲。以人間百歲為一晝夜。今經以正淫微薄為因。超日月明為果。前適與隣今則超之。可見淫為沉墜之本戒為昇濟之因也。
○三須𦦨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于虗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𦦨摩天。
言逢欲者顯未逢時心則不起。逢欲不免暫交去則但有悔心更無追憶。又勝于淫愛微薄者矣。此人于淨居時[A119]已得全味。不同前人靜中間有愛念起也。長水云。逢欲暫交故云動少。去無思憶故云靜多。即中云。動少靜多何必專指欲境。葢寡欲之人每事淡泊故紛動時少靜攝時多。孤山云。須焰摩此云時分。時時唱快樂故。此天為空居之首。身長一里半。衣重三銖。壽二千歲。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今經以逢欲暫交去無思憶為因。身有光明不借日月為果。謂欲情又薄于前也。此天加修未到定。由其未入根本定故。如止觀云。若端坐攝身調和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虗豁清淨。而猶見有身心之相是則名為欲界定也。從此[A120]已去忽然不見欲界定中身首衣服牀鋪等事。猶如虗空冏冏安隱。身是事障事障未來。障去身空未來得發。如是名為未到定相。以此而言則前之二天[A121]已有欲界定。故初天云澄瑩生明。次天云于淨居時不得全味。豈非約一分好修禪者漸窒欲而然乎。今天則云動少靜多豈非欲界定[A122]已成兼坐未到定將成之相乎。第四天云。一切時靜則兼後二天[A123]已成未到定。而根本禪亦兼修之者也。
○四兜率陀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一切時靜對前動少靜多。應觸如前。前云暫交乃實有交感之情。今但未能違戾謂尚有和順之心也。生天之後以笑為欲。今未捨報時逢欲未免隨順。上天定多下天欲多。兜率處中是補處所居故曰精微。謂中道之境粗心不能至耳。三災不及約內院言之。如云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兜率陀此云知足。於五欲知止足故。佛地論名為喜足。謂後身菩薩于中教化多修喜足。幽溪曰。此空居第二天。身長二里。衣重一銖半。壽四千歲。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有內院外院。今云上昇精微不接下界是約內院言之。凡求生內院者不可單約事善。應修禪定至未到定然後可生。故求生內院欲見補處菩薩者當修三法。一上品十善。二大乘禪定。三發往生深願。如此三法缺一不可。苟以片善而欲往生。是猶見彈而求鴞炙也。或問。何必禪定及以發願。答。若無未到或恐不及。不及則生下天及以外院。若無深願或恐過之生于上天。
○五樂變化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前未能違戾猶有和順之心。今但酬應且無隨順之念。喻如嚼蠟故勝前也。橫陳是父母強為婚配。溫陵云。此無心而境自至曰橫陳。如此解之最妥。不必用宋玉賦及古詩也。泐潭云。下之諸天衣食所須尚假自化。此天所受用思念即生。珙鈔云。諸天用異熟境此天不爾。雖有異熟五塵樂自變化而以受用也。是則越下而化名為越化。此空居第三天。身長二里半。衣重一銖。壽八千歲。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今經以欲情味如嚼蠟為因。樂境自變化受用為果。葢欲情轉薄定力轉勝故因果皆越于下天也。
○六他化自在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徧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前如嚼蠟是無淫情。今更起厭欲之心反增持戒之念故云超越。不免行事因生欲天。溫陵云。化即第五天。無化即下天也。諸欲樂境不勞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名他化自在也。吳興云。準天台說六欲天業皆以十善為本。若兼護法心是四天王業。若兼慈化人是忉利天業。若兼不惱眾生善巧純熟是𦦨摩天業。若兼修禪定粗住細住是兜率天業。欲界定是變化天業。未到定是他化天業。今經止約欲事輕重而分六天者應有二義。一是阿難發起之緣故。二是欲界受生之本故。此是空居第四天。身長三里。衣重半銖。壽一萬六千歲。以人間一千六百歲為一晝夜。今經以於行事交了然超越為因。徧超化無化境為果。前三天修未到定或深或淺俱未成就。至于此天方乃成之。此中應有二天。一正一邪。正則未到定成更加修根本能生色界初禪。邪即魔羅波旬。壽三萬二千歲。躭著欲境住而不前。報盡還來散入諸趣。問。諸天壽命定耶不定耶。報盡定散入諸趣耶。答。經論多約一分住果報不更進修者言之。若進修者隨禪上生壽應無定。若不上生散入諸趣何疑。
○二結示。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名為欲界。
交光云。欲字謂欲界躁動之心。其說是也。長水云。此之六天身有光明飛行自在。不同下之人趣故云出動。前四天尚兼心欲以有味故。後二天但是迹交以無味故。俱舍頌曰。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淫。此言地居兩天則形交。𦦨摩則勾抱。兜率則執手。變化則對笑。他化則相視。葢彼文各據六天受欲而說。今經則就人中辨欲事輕重用顯六天感報不同。內心六欲是現行能招之因。六天即所招報果也。
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八
校注
[0784001] 色疑也 [0804001] 逆當作迸【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5 冊 No. 306 楞嚴經觀心定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返妄歸真淺深位立三初總明漸次二初結前生後二一結顛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