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作是語[A1]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前第二決定義中文云。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佛意指根即結。而阿難乃於根外更求所結之元故有此問。如云元來云何成此結也。下合文云云何是結。後文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是所結之元也。幽溪云。元本也。謂最初結起根元。若曉結起之元由知見立知。則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誠為解結之方矣。合喻中初云有學聲聞亦復如是者。未得四果名為有學。言無始無明者。長水曰始自迷真隨逐有情生滅不離。故前文云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此文云俱滅俱生。其意咸同。熏聞云此有二義。一約阿難權證初果俱生尚在。則與界內無明俱滅俱生。二約阿難別惑未除。則與界外無明俱滅俱生也。喻如隔日瘧者。見惑[A2]已斷如安日。俱生未破如發日。又通惑先落如安日。別惑猶在如發日。多聞善根可出三界故云出家。而無明全在是但有結而不知解也。惟願大慈下請示。阿難意謂無始無明必是結元。但今日身心[A3]已斷八十八使不知何者是無明之結。云何之言即問結元。又不知解結之法從何用力。一問結。二問解。未知結解惟一六根。故下諸佛雙示結解只在六根也。
○二開示二一現瑞。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祗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佛愍現未二機而獨摩阿難頂者。寄當機以表眾生當證佛果耳。據下偈云彈指超無學則無學亦在所益中。但有學未離分段故特愍之。上諸字指諸人也。下諸字指前三果及四向也。將來眾生若聞解結法門不但能出分段。兼出變易。故云作出世因。所以諸佛示語便為將來眼目。即時下正現瑞。諸佛頂光灌釋迦頂者。示宣無上頂法。無相不相。不相無相之理也。經中放光至此共有四番。前三番俱在初卷。一頂光說呪。二七徵後從面門放光即示二種根本。三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後即示見性。前三番皆釋迦放光。今諸佛放光灌釋迦頂表微塵諸佛同證頂法。又顯諸佛當說圓中無作四諦之法。故先顯神通。六種動者。表破六根惑也。
○二正說二。一諸佛同宣。二釋迦申釋。初諸佛同音告阿難者。以阿難初卷中元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故也。今雖示六根義該三觀。而重在圓中也。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非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難問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得解。而諸佛皆指歸六根。下文所云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也。今先約圓實諦釋。次隨文分別。無明是集諦生。死是苦諦。菩提是道諦。涅槃是滅諦。四諦同在六根即一實諦。乃圓教無作四諦之旨。妙玄云。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是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當知理惟一實。隨順眾生說有世諦因果是名苦集而體即道滅。故云出世人知即第一義諦。是則此文具一諦二諦四諦之義。此義純圓永超偏教。諸佛證此法門而成正覺故同說之。次隨文分別。言俱生無明者。不知三諦名曰無明。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正其義也。此是根本無明。眾生因此無明輪轉二種生死。云結根者正答所結之元。由眾生對境起念尋聲逐色故入輪迴是惟汝六根也。結既因根解亦因根。菩提是習果。與上無明相對。涅槃是果果。與上生死相對。涅槃有四德。安樂樂德。妙常常德。寂靜淨德。解脫我德。言速證者與下彈指超無學其文相應。解者引下文知見立知故輪生死。知見無見即證妙常。使生死涅槃二途可別眉目朗然。然諸佛之意。正明道滅即苦集。苦集即道滅。當體即是不須翻破是無作義。由迷悟有殊故成四諦。四實非四。所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即大涅槃不可復滅也。然交光云。決定用根決定不用識實引今文為證。但圓教法門元無揀擇。若以別意甄分。淪生死者乃凡夫之六根。證妙常者乃互用之六根。又不可不辨也。
○二釋迦申釋二一疑問。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上來所說是圓中實法。所謂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也。阿難于此不能無惑。向疑結非根元。今聞結即結元。又眾生皆具六根何云即是妙常。語既深妙請更明之。
○二答釋二一長行二偈頌長行中三一約十八界示。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
根塵識三攝十八界。真則俱真。妄則俱妄。言同源者。根塵同以陀那為源此妄源也。又同以法性為源此真源也。故維摩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之言該乎真妄。縛脫無二者。如圓覺云。不與法縛不求法脫。註云性平等故。其義正同。夫根塵識既同源真妄。故縛與脫無二也。真則俱真俱名無二。妄即俱妄同如空華。豈分根塵為真而決定當用。識性空華決不可用之異見乎。況有用唯識五位硬配今文。而言識決空妄。真深經淺解謚鶴以烏也。
○二約十二入示。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此處明示根塵二皆無性同於空妄。妄既破去即同真源矣。何曾獨指根塵是真決當用。識性是妄決不用耶。斷章節句豈能解佛經之大全乎。交蘆相藉失一則俱仆。或云交蘆別是一種麤大過於常蘆。生必兩莖交抱而立。二根盤結相連單則撲地不能自立。
○三約六根示。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根界入三本一圓中實諦。所謂同源無二也。淨名指為無住本。祖師指為迷中實相。今經竟指根塵識。以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也。此乃就事點理極為圓頓。而所以有無明涅槃之分者。即妙玄解惑因緣而有四諦二諦之異而體只是一。又前約界入示真空以遮俗有。二觀之義明矣。今特就六根以顯圓中。故迷亦惟此。悟亦惟此。真亦惟此。妄亦惟此。三道流轉。果中勝用。如因地倒。還因地起。豈此外別有。實諦中觀灼然矣。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喚作物即不中。乃惟色惟聲惟根惟境之最親切語也。次釋文者。見色聞聲時自謂見色聞聲即知見立知也。六根宛然根本無明只此念是。知見無見者。見色時不作見色之解。聞聲亦然。如人飲食時不自言我今飲食。行路時不自言我今行路。此即解脫之道。以行不言行則與坐臥同。見不言見則與甞聽同。是滅見安隱之法。真空必由此證。而行不言行即是真行。見不言見即是真見。真見即聞。亦即甞齅。六根互用非大涅槃之旨歟。然真聞真見正於不立知見時湛然明露。不可不知。問。聞不言聞見不言見知見豈遂忘耶。答。見聞無性。上文元譬交蘆亦類空華。眾生以妄念執之故成實有。苟妄念不執知見體虗惟一真心而[A4]已。此即涅槃更無他法可得涅槃。然眾生飲食時孰有自言我今飲食者哉。故云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也。
○二偈頌分二。一頌正說。二是名妙蓮下讚美。初中二。一重頌。二孤起。據後文云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則此頌之有重頌有孤起明矣。重頌中具明三觀之相而重在唯圓。憨山師云。此偈以三觀觀八識是也。夫三觀為佛法之綱宗。今人或得空而失假。或得假而失中。或影響乎中而失空假。或慕次第三觀而忘圓融之道。今偈意指三觀在一心中即唯圓也。自初卷來阿難首請三觀。前為開解文長意廣。今示修門之要妙義萃于一文。故後章讚其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是一經之要也。分三一頌十八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憨山師以初句為空。如幻句為假。無為下為中。極有眉眼。恐初學未得其門更作一釋。真性二字標起中道。欲入中道須先會空。故又標有為法空。空從觀假而入。緣生如幻即是假也。夫緣生者謂眾緣生法。既賴眾緣即無自性。喻為如幻不亦宜乎。從假入空故云無為無起滅。而此空法亦是不實有類空華。此偈前三句遮有後一句遮空即中道雙遮之義也。須知三觀中前之二觀俱為中道雙遮所攝。問。此中俱明從假入空何無從空出假之觀。答。妙玄云。若空非空點空出假。今云無為不實即并空亦非而假觀在其中矣。但文正意在中道雙遮耳。若以此文頌上長行。真性即根塵之源也。根塵識三皆是有為。今云無為尚似空華。則識等之同空華可例知矣。問。今文本明一心三觀何同次第耶。答。此文以真性立宗直顯中道。中以雙遮為體故明空假以遮二邊。正是三觀在一心中耳。
○二頌十二入。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言妄二句釋明上意。幻即妄也。言妄無自性所以顯諸法皆真。所謂真者即無為無起滅也。觀經玄云。假是虗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與今意同。妄真同二妄者。中論云。若法因待成是法還成待。既有對待非皆妄乎。猶非下意含況顯。真即無為。非真即有為。前云緣生如幻指空前之假。今非真既在真後即該空後之假。文中正明中道雙非。不但非空前之假。并非空後之假。問。空前之假與空後之假亦有別乎。答。位有聖凡法無高下。以空前是凡。空後是聖。故人必有殊。然空後觀假止觀名為覆疎倒入。輔行釋云。自行雖破未委分別故名為疎。次為利他更廣分別故名為複。破[A5]已更來故名倒入。亦名却入。未前進故。據記此文知觀假人殊而假亦不異。今經文葢前後互現耳。又須知中道雙遮亦兼雙照。以初觀破假次觀破空名曰雙非。而初觀用空次觀用假復名雙照。今舉任運雙非以該任運雙照。雙非是中道之體故獨舉之。言況顯者。謂真與非真一破一立咸是聖證。尚為中道所非。況根塵未除成見所見與真性有何涉乎。交光決定用根讀此可以悟矣。中間者根塵相交之中也。根塵相交斯有相見。是相與見皆無實體。失一俱倒譬若交蘆。
○三頌六根。
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初二句明結解無二。結即是凡。解即是聖。同依六根更無二路。此明結即結元故解亦無他路也。汝觀下示解結之方。交中性者根塵相交之中也。以為空則幻用非無。以為有則實體叵得。交中之言似該根塵而意則在乎根。以根亦從相交有耳。此中復先空後有。與上猶非真非真其言相映。正以中道法門非空假二觀。乃指別教十住所證為空。十行去所證為有。中雖別地圓住所證實不離現前六根故云汝觀交中性耳。淨名經云。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不敗亡。從來解者以此文為圓頓教相豈不與今文同乎。涅槃云見有二種。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今文亦然。迷晦下出結解相因。迷晦故尋聲逐色見空見有皆是無明。頌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也。發明則思議情忘立證解脫頌上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也。若論圓融三諦須如富那章中十界俱離。十界俱即。以明如來藏理。方為暢論。而入觀之法必以今文為司南。文中有空前之假空後之假遮照咸備初後無殊。三諦一心正在唯圓。故以為一經之要義焉。
○二孤起偈分三一起後文意。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偈中凡示四義皆起後文。一示解結有序。如後文云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是也。二示六解一亡。如後云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也。三示圓通須揀為後選擇圓通根本。四示入流為要。若據小乘須陀洹名入流。今云成正覺者。小乘止斷八十八使前無諸見不生猶滯偏空。今空有二邊之見俱皆不生故成正覺。以由入流成正覺故。
○二示陀那識。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前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之體陀那識是也。陀那此翻執持即第八識。具如桐洲註辨。言微細者。起信云。非凡夫所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惟佛明了。習氣者。熏習氣分乃種子異名也。以第八識中無始習氣微細生滅流注不息故如暴流。又能引生五六七識復如暴流生諸波浪。此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具真非真。前文云猶非真非真者。謂真性之體雙非真與非真。本離對待。今識體中既成二法相對而說便有真與非真二義。佛于大小教中不說此識者。恐凡小聞真謂識體空無生滅則執妄為真兼昧真性雙非之旨。若聞此識非真又似撥波求水離此別求自心豈可得乎。佛不開演其意在此。此偈雖名孤起實推廣長行知見立知之意。
○三誡取自心即雙明解結之故也。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此亦一心頓證之道。文意明陀那元即自心。但由取著之故成根本無明。則識體非幻而成幻妄之法。苟不取著陀那即是真性。真性非幻豈有妄乎。又自心取自心者指上知見立知是取自心也。知見中有一分不生滅義是真非幻。因取著故遂成有為之幻。次明知見無見即不取也。此時對待俱忘。非幻之真不立況幻俗乎。此偈總意在離對待。幽溪云上明中道雙遣即不取之理。此明不取即中道雙非之觀。
○二讚美。
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先約觀力嘆。中道現前不為二邊所染。譬蓮華在淤泥中不為淤泥所染。如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眾生若離思量分別佛知見即開也。今文云自心取自心者。取即思量分別。若離取著自心即顯。與離分別思量佛知見即顯其義大同。故名妙蓮華。又今偈意收次第三觀歸一心三觀。即同法華開權顯實乃十界皆中之道也。次嘆真空蕩相。如金剛王寶所擬皆碎。梵語䟦折羅此云金剛。至堅至利能摧萬物。譬以自心佛知見體遍入諸法。則虗空銷殞器界化成無上知覺。是十界皆空之道也。三云如幻三摩提者。上佛知見喻金剛寶能碎萬物實無摧碎之迹。但修幻假法自歸真。不但結惑是幻能解亦幻。此義最要乃十界俱假之道。觀今文則三摩提自屬幻假更無疑矣。上三句的是圓三觀相故即結云彈指超無學。只須不取自心便超小乘極位是頓教也。[A6]已嘆觀力竟。次約法門歎。阿毗達磨此云無比法。薄伽梵名含六義。謂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也。十方諸佛同此一路而為涅槃之門。一路對十方說。門對涅槃而言。門名能通。惟此三觀通入涅槃果位耳。前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妙三觀。於今起行文中開示[A7]已盡故結示之。
○二兼顯六解一亡二一疑請二一經家敘事。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阿難合掌頂禮白佛。
幽溪曰經家敘事則能詮在前所詮在後。次阿難請則所詮在前能詮在後。初文云無上慈誨兼指長行偈頌。祇夜云應頌。又云重頌。即頌上長行也。伽陀云諷頌。亦略云偈。不因長行但諷美而頌之。二頌合明故云雜糅精瑩。此指能詮也。孤山云前四偈是重頌。後五偈是孤起。今謂前四偈中言妄顯諸真等亦是孤起。後五偈中自心取自心等五句亦是重頌。若然。則雜糅精瑩於義為明。二頌雖雜而詮理之言精而不雜。瑩者照明之義。次云妙理清徹。指所詮之理。如上所明以三觀觀八識。理絕思議曰妙。無染曰清。盡底曰徹。理既皎然可見。故使人心開而目明耳。
○二阿難陳辭。
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唯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沉垢。
當機請中無遮大悲言其博濟也。真性中道離諸對待有無俱遣為性淨妙常。言法句者復指能詮長行偈頌之文。既聞法句三觀之旨幸[A8]已洞然。所未悟者六解一亡舒結倫次爾。幽溪曰。文雖兩句義則有六。六解一也。一亡二也。舒開三也。結成四也。倫類五也。次第六也。倫類則取義于結成。次第則義該乎解結。惟垂下請答。
○二開示二一明結成次第二明六解一亡初中三一以六結總譬六根。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A9]斂僧伽黎。攬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酬佛此名為結。
涅槃僧裏衣也。此方裙號。僧伽黎大衣也。劫波羅云時分。或云即夜摩天。或云髑髏天。是四天王太子。以華巾奉如來也。谷響云疊即布名。字或作氎。即中云。此巾六結必喻六根。古人視之太易但注如文。以致交光忽生異說公言六結不喻六根。不知從四卷來以根喻結法喻了然。乃至前文云。結解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若不指根結何所喻。此非難見如何固迷。文中佛綰華巾成結問此名何等。意重名字。唯名可以定六結前後。以結是總名。結成之後又可名第一結第二結耳。名必有實。而此文中有六實六名名為最要。然實為名本。實者綰也。言倫次者。倫謂倫類。六結相似。次謂次第。先後不紊。夫根既有六結亦成六。則以六結喻六根當矣。
○次喻六根總名為結。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次番問答明巾雖是一結不妨六。喻雖是一精明不妨成六根。此次番之意也。初如來反問。我初下牒前。此疊下反問。一條喻立一精明。佛意似欲以巾比結。巾既唯一結亦不應有二。云何二三皆名結耶。汝曹指阿難大眾。但問二三此後可知。佛故問者以法上容有此疑。如疑秪一精明何故分成六根。以巾比之則可知矣。次阿難答中先領一精明之義故云一體。緝績是織成義。明巾之來由耳。如我思惟下明結不妨多。先泛言百結。次何況下指歸六結。言終不至七亦不停五則喻六根明矣。此阿難以正義答如來也。
○三喻六根體一用異。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第三番問巾體是一名或可亂。阿難答謂巾雖是一結名難換。此第三番之意也。問中汝知下牒前。是牒第二番。非牒初番。謂汝知以一精明分成六根也。汝審下反問六名。故問言巾體是同因結有異者。不得仍以一精明分成六根解之。乃佛以巾例結而欲換前後之名耳。謂六結之義雖被汝成前後。互換之義我還欲立。於意下正明欲換名也。前但總名為結。此中兼定六名前後。夫因初綰名一乃至六結名六。似有來由名不可換。然巾體畢竟同則第六亦可名第一否。譬六根元一精明。則見根可忽易為聞。甞根可忽易為齅否。次阿難復以正答。六結次第名不可亂。可顯六根成畢竟異。六結正喻凡夫六根。六結若存是實異。六名非一是名異。言實異者。結時異故是實異也。喻凡夫根體隔異終無目聽耳視舌齅鼻甞六根互換之事也。縱我下謂不循其實但逞強詞奪理而欲以明辨亂名豈可得乎。此中交光有異釋。言六結是豎。六根是橫。以豎喻橫法喻不齊。自立義云。結時倫次非橫喻眼耳等六。以彼根結元決非先眼後耳故也。按後圓通所解六重結相。一動二靜。三聞四覺。五空六滅。以此為次與六結同。即中云。交光所解顯然背經。佛意本以六結之異名喻六根之異用。根則見聞用殊結則先後名異。以異名喻異用法譬宛齊。何論其橫豎耶。況六結以次第成現文可據。六根必無次第有何誠證。如後經云。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惟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如經所言乃世界生起之次第。六塵既有次第六根豈無次第耶。又據眾生入胎成根次第。如止觀云。業行力故自然能起一念思心感召其母。母便思青色。呼聲。[A10]臊氣。酢味。因此念力生一毫氣。氣變為水。水變為血。血變為肉。母氣出入以相資潤便得成肝藏。向上成眼。向下成手足大指。若思白色。哭聲。腥氣。辛味。便成肺藏。上向為鼻。下向為手足第二指。若思赤色。語聲。焦氣。苦味。便成心藏。上向為口。下向為手足第三指。若思黃色。歌聲。香氣。甜味。便成脾藏。上向為舌。下向為手足第四指。若思黑色。吟聲。臭氣。鹹味。便成腎藏。上向為耳。下向成手足第五指。如止觀所說胎中成根亦有次第。安得謂六根是橫定無先後耶。然在今經先聲後色。即先成耳。次成眼。經部不同不須和會。而今文正意祗是以異名喻異用耳。佛言如是下提譬合法結顯正義。先提譬中六結喻六根不同。一巾喻一精明。言循顧者。循是循環之義。謂還顧本因也。令其下明雖是一巾名不可亂。則汝下合譬。畢竟同是一精明。合上一巾。畢竟異是六根。合上六結。上來問答俱辯六結異名。文云令其雜亂終不得成者顯名之不可亂也。又云畢竟同中生畢竟異者顯根之事用殊也。名異者謂第一非第二乃至第五非第六。用殊者謂見非聞。嘗非嗅。法喻宛齊有何惑耶。
○二明六解一亡為三一喻一六俱亡二一立喻。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于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先明六結次第[A11]已竟。次明六解一亡。佛復故問以使阿難自答。六結不成者謂六結不成一也。佛意云汝意必嫌六根妄隔樂成一體。有何方便使成一耶。阿難答中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者就凡夫立喻也。若總解除者就聖人立喻也。葢對六名一。六解則一自亡豈更有六相哉。幽祖云上明從本向末。在末觀之則六根不得不異。故曰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乃結成倫類義也。此明循末歸本。則六若解時其一亦亡。故曰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故合法云六解一亡亦復如是。乃結成六解一亡也。
○二合法。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佛答中先合法。六根若解則一精明亦亡。不得如交光以動靜聞覺空滅為六結也。前卷云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前偈云結解因次第六解一亦亡。皆以六為六根安得作餘解耶。由汝下欲明根解則塵亦淨。故先示顛倒相。心性即本覺之理。狂亂指無始無明。知見妄發指六根為知見也。前文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今此知見屬妄能。發妄不息勞見發塵者。如前文云如是擾亂相待成勞勞久發塵也。文中有法譬合。譬中目睛喻心性。勞喻狂亂。狂華喻知見妄發至勞見發塵。合中山河大地是依報。生死涅槃是正報。由根塵合而成生死。脫生死[A12]已復見涅槃。生死為六即知見也。涅槃為一亦為知見所攝。皆喻狂華。則依正凡小皆狂華矣。合文從粗至細。狂勞顛倒四字合勞目睛也。此經前後所明皆先成依報後成正報今獨依根發塵者。如前云由塵發知因根有相。今順因根有相之義耳。結解之要攝歸六根。故明根解則塵亦淨。後文云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與今文相應。
○次喻解結由心二一正顯由心。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持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上文雖合六解一亡。至由汝下仍是明結未論其解。故今明解結由心。六根勞相因于六結。而言云何解除就法問也。如來復就喻顯。左右牽掣古人以喻二邊。當於結心古人以喻中道。語甚諦當。然株守此言懼失古人之意。須知一切二邊盡名左右。無分別智總名結心。如圓通章動靜二邊即是左右。菩薩證無分別智則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即結心。次之根塵相對即左右。離根離塵即結心。乃至世出世間名左右。忽然超出即結心。結心喻無結之處。如綰疊成結其心本空。空處解之結則分散。若就根塵辨別如左右牽掣。當知根塵之中有離根塵之處。如首卷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豈非根塵中之見性即非根塵乎。此脫根塵之要道。動靜世出世等例推可知。故云若欲除結當于結心。結心有四義。一非結。二不離結。三結從此結。四解從此解。在法亦有四義。一非根塵。二不離根塵。三根塵從此結。四根塵從此除。阿難言當于結心解即分散喻也。佛言若欲除結當于結心法也。當知心即中實圓觀雙遮二邊者是也。
○二釋明因緣二一釋疑。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
此文釋疑。疑云從結心解結即是因緣。何故前文排斥因緣。故釋云我說佛法等。佛說因緣窮盡細微即通非因緣自然之理。豈同世間和合麤相。若就本經前云。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即和合麤相。盡理而言小乘教中明。集因緣有苦。道因緣有滅。莫非和合麤相。小乘四諦雖該真俗。若對大乘秪名世諦而[A13]已。小乘於世諦因緣未窮其細況出世因緣。況因緣即非因緣自然乎。
○二正明。
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此明佛說因緣窮盡微細即通入于真也。佛說世諦因緣[A14]已超麤相。更有出世因緣靡不悉知。故勝鬘云。無量四聖諦者無作四聖諦也。恒沙界外言其最遠。一滴之雨言其最少。亦知頭數則無遺照。現前松何以直。棘何以曲。鵠何以白。烏何以玄。惟佛能知。是知世間法。根結若除塵相自滅。亦因緣也。是知出世間法。前卷云汝但不循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等。此因由塵發知故先離塵。今順因根有相故先除根。據下觀音圓通亦先亡塵而後淨根。此文之意恐人疑工夫唯在六根何不言塵。故言根除則塵相永亡矣。根塵俱銷不真何待。豈真屬于因緣自然乎。
○三喻解當次第二一立喻。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佛問中似欲以巾例結而令同除。而不知六結只因同體所以解結不能同時。此意反含未露。阿難正論體結。謂解從結來不從巾來。結既次第綰生故六結異名第一乃至第六。今日解結云何得同時而除。默與佛意相符。正以六結之異時喻六根之異用。不必其皆有次第也。但六結次第既非一時而解。則六根異用豈可一時解也。
○二合法。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A15]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文中先明解根有六番。此根下更明三空次第。五根雖未解[A16]已知根皆無我故云先得人空。前卷云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是空性圓明也。根塵俱解名法解脫。俱空不生者人法二空皆不生也。前是六解此是一亡。故至此文方圓六解一亡之義焉。索隱云六根解結不可以華巾為例。解巾則從一至六而為次第。六根則以三空為次第。即中云。應拔圓脫雖無前後。然如一心中而有生住異滅。雖具四相止是一念。今五根解除當亦如是。雖在一念或有先後豈非圓脫耶。三摩地者。三摩提觀成之名也。大論云。一切禪定心皆名三摩地。泰言正心行處。是心無始常曲不端。入正行處心則端直。如蛇行常曲入筒則直。亦名三昧。無生忍者。不見一法生。不見一法滅。以此理忍可于心。此別地圓住所證。或問。前云空有二俱非今何言俱空耶。答。就人法言則謂之空。就所顯真如則謂之中。況俱空不生則其為中道明矣。前偈明中道豈不從空有而入耶。從五卷首至今明解結無二以通第二義一科竟。
○二顯示修證。此科從四卷阿難問入天王華屋如來正為宣說發來。正行有二。一發覺初心。二顯示修證。今為五一阿難請問圓根二一述解陳疑。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前所示一心三觀名為慧覺。六解一亡即屬圓通。然猶未達圓通本根。此問語中正意。
○二敘意陳請。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A17]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際會道成承上文來。謂從前孤露今生預佛天倫而際會如來道成之時也。不即說圓通本根是為密言。未曉本根何在。即同先來所悟無用力之處。既無處用力則與未聞一六亡義無以異矣。非器不授曰秘嚴。雖說而嚴終當惠我。說經在法華涅槃之間名最後開示。顯請[A18]已畢。而惟以內心默念為機故曰密機。佛不自說因眾敷陳是冥授也。
○二如來詢諸聖眾。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長水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名生我法中。最初所發之悟即是發心。所從之界即方便也。孤山曰。此下二十五聖觀十八界及以七大乃開合之殊耳。識大則合于六識。根大則合于六根。餘之五大則總收六塵。以六塵之體不出地水火風空故也。但言十八[A19]已攝七大。故前文云。十方如來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又此十八只是六根以各開根塵識三故。是則言六其義亦周。故前云令汝生死輪轉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三諸聖各說圓通五。一觀六塵成道六。一陳那觀聲。六塵宜先優波尼沙陀。今先聲塵幽祖謂有三義。一以娑婆世界音聲為佛事。一以如來成道而陳那先悟。一以耳根圓通為此方最初方便。正顯普門所修為當也。分二一敘悟緣起。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佛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
五人偈云。頞鞞䟦提并俱利。此三屬在父之親。陳如十力母之親。三轉法輪先度此。太子初入山求道。父王思念遣五人追侍。二人喜五欲。三人喜苦行。太子勤行苦行二人捨去。三人猶侍。太子捨苦行還受酥油煖水。三人又捨去。太子得道念五人侍我勞苦在波羅奈。念[A20]已便往為說四諦。時三人乞食初教二人。拘鄰法眼淨。四人未得。次二人乞食復教三人。三人法眼淨。第三說法時八萬諸天遠離塵垢。五人得無生。佛三問知法未。即三答[A21]已知。地神唱空神傳。乃至梵世咸稱[A22]已知。拘鄰最前初見佛道相。初聞法鼓。初服道香。初甞甘露。初入法流。初登真諦。閻浮提得道最在一切人一切天一切羅漢前。憍陳如是姓此翻火器。阿若者名也。此翻[A23]已知。或言無知。無知者非無所知也。乃知無耳。若依二諦即是知真。以無生智為名也。今文云我初稱解者是得阿羅漢而稱解不指得初果時。中阿含云。佛滅度後諸上德比丘皆住雞園。智論云昔有野火燒林。林中有雉入水漬羽以救其焚。纂要云。即雞頭摩寺也。
○二牒證結答。
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妙音密圓者。若在藏教指法性為妙音。葢小乘法性元神斷滅即微妙之音聲。下文妙色妙香等例此可知。離塵為密。圓通為圓。此在小教。若通大教。則以常住為妙。三德為密。圓具諸法為圓。開小入大方有此義。吳興曰。夫開權顯實之說。惟諸佛秘密之事非諸菩薩羅漢所能顯示。其猶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非諸侯之事。今佛所問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者。且欲諸聖各述本根權實之道耳。在昔方便未會真實。諸聲聞人言與菩薩同入法性。孰不自謂悟入圓通。如陳那等雖曰妙音密圓但是聞生滅四諦微密圓悟。未可混同如來藏理。故中阿含云。我至波羅奈擊妙甘露鼓。又云如來說法初中後妙。豈彼妙名便同法華之妙乎。只如下文說[1]圓覺聲聞云。勝妙現圓。及勝性現圓等。又說大梵善見身心妙圓。及妙見圓澄。豈此妙圓亦同圓覺妙明之性乎。應知如來先令諸聖次第說竟。後告文殊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斯則開權會實之正文也。文殊偈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葢演如來之旨也。
○二沙陀觀色二一敘悟緣起。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于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
觀不淨者。九想之前先修死想不在九想之列。九想中第一[1]胖脹乃至第八白骨觀成。分為二種。一壞法人。入第九燒想燒滅骨人急取無學。二不壞法人。住骨想觀八色流光進修背捨。勝處。十一切處禪。歷觀練熏修名俱解脫成大阿羅漢。今是壞法羅漢九想成時得慧解脫。又云以從不淨該[*]胖脹青瘀等七想。次云白骨微塵歸于虗空。乃從第八骨想入第九燒想。燒後止存微塵。微塵復歸空耳。空色二無更離二邊。又色是欲色二界。空為無色界。析空觀成故佛印彼為尼沙陀。九想者。一[*]胖脹。二青瘀。三爛壞。四血塗。五膿爛。六敗壞。七噉。八骨。九燒。
○二牒證結答。
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塵色下結顯圓通。塵色是不淨所成。法性即妙色也。言色因者。界是因義。根境識三互為因故。
○三香嚴觀香二一敘悟緣起。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
教我諦觀諸有為相令其即事觀理也。非木等者如三卷彼鼻香處所說。若蒙烟嗅香便得云從木生香。今香氣寂然未蒙烟氣則不生于木矣。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嗅餘烟火而無香豈得云生于烟火乎。去不至東西南北。來不從自他共離。香既無生復何分別故云意銷。分別不有能所俱亡。因妙香而莊嚴法身故號香嚴童子。
○二牒證結答。
塵氣倐滅香氣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先云香嚴童子則從菩薩受稱。復云何得阿羅漢葢敘昔日所證。如月光童子初得小果。後于佛所得童真名預菩薩會耳。
○四藥王觀味二一敘悟緣起。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為世良瞖。口中甞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于會中為法王子。
藥王藥上初為世之良醫。因以是道而承事如來。言非空非有者。眾味宛然故非空。咸離四性故非有。如前偈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則先非有而後非空。今先非空而後非有。皆所以明中道也。如涅槃第十九佛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云。云何復名甚深之義。雖知眾生實無有我而于未來不失業果。雖知五陰於此滅盡善惡之業終不敗亡。雖有諸業不見作者。雖有至處無有去者。雖有繫縛無受縛者。雖有涅槃亦無滅者。是名甚深秘密之義。據此經文。雖知眾生下先明非有而後非空。雖有諸業下復先明非空而後非有。是甚深秘密之義豈不與楞嚴經旨相符合乎。又涅槃二十五佛告師子吼菩薩云。十二因緣其義甚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乃是諸佛菩薩境界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以何義故甚深甚深。眾生業行不常不斷而得果報。雖念念滅而無所失。雖無作者而有作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無有慮知和合而有。此文明十二因緣非有非空即是中道。今明味性非空非有大旨略同。無藥則舌與識不能別味故不即身心。而別味者定是舌識故不離身心。妙不決定亦中道也。
○二牒證結答。
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具三諦為圓。遍知十萬為通。
○五䟦陀觀觸二一敘悟緣起。
䟦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䟦陀婆羅。
䟦陀婆羅。此云賢守。亦云賢護。自守護賢德。亦守護眾生故。水為所觸是十八界中事。界即名因。塵垢本非吾體故洗之意不在乎塵。若離外塵體元無垢故洗之意亦不在體。二俱不必洗豈得云因體有塵而人浴乎。中間是共性。各既無洗共豈有洗故安然也。求其所洗者而不可得是得無所有。
○二牒證結答。
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即觸無觸體是法性名為妙觸宣明。
○六迦葉觀法二一敘悟緣起。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金光塗佛形像。自爾以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于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
摩訶迦葉此云大飲光。是世尊傳衣弟子。有佛名日月燈者。法華疏云。日是慧。月是定。定慧自行德也。燈明是化他德。又日月燈是三智。云觀世間六塵者。法塵是五塵落謝影子。兼于五塵故云六也。悟空寂法。以修滅盡定而能度百千劫即是妙法開明也。空法謂空去法塵。頭陀。新云杜多。此云抖擻。有十二行。增一阿含云。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為第一。
○一阿蘭若。二常乞食。三糞掃衣。四一坐食。五節量食。六中後不飲漿。七塚間。八樹下。九露坐。十常坐。十一次第乞。十二但三衣。
○次牒證結答。
妙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雖不依法塵。而圓明了知不由心念是妙法開明。
○二觀五根成道五一那律觀眼二一敘悟緣起。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樂見或指習三昧之心。然須以法性無時不矚名樂見也。自性能照為照明。金剛喻見性不壞。精真者。不雜根塵曰精。是心非眼為真。那律即阿㝹樓䭾。此云無貧。亦云如意。乃白飯王之子。過去世以一食施辟支感九十一劫受如意樂。增一阿含云。佛在給孤園為眾說法。那律於中眼睡。佛說偈訶曰。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那律於是達曉不眠眼根便失。因是修禪得四大淨色。半頭而見。觀三千界猶如掌果。今云金剛三昧觀見十方精真洞然而與昔異者。此經開顯故約內秘以談。昔引物機乃約現小而說。吳興謂阿含云修禪葢總略而示。今云金剛三昧則別顯其名。非謂金剛惟喻大定。如阿難入電光三昧斷最後思惑亦名金剛三昧。此喻小乘無漏之智耳。智論云。那律失眼四大造色半頭清淨。佛天眼四大造色徧頭清淨。智者云。三藏佛全頭天眼徹見無礙。故知全半之名。但約分滿相望不以大小為異也。又若據阿含觀大千此經見十方謂有優劣固未可也。彼經云那律天眼見十方域。不亦同乎。掌果之譬既齊。精真之言何別。下文明善現天尚云精真現前陶鑄無礙。況今羅漢發真無漏豈不得云精真洞然耶。自初卷來示盲人矚暗是心非眼[A24]已明見性不屬眼根。今那律失明而得遍見正此義也。下觀音章須入流忘所聞所聞盡。然後空中現前得耳根圓通。正明聞性是心非耳而聞不屬于耳根矣。奈何世人猶執圓通在根不在心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旋見循元。謂旋眼根之見而歸之于本元也。孤山曰見盡元明圓通著矣。
○二周陀觀鼻二一敘悟緣起。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即成無學。
周利槃特迦。向來注疏不分作二人。想以圓通之同而略其兄弟之非一人也。周利一云周陀。此云大路邊生。佛本行經云。其母是長者之女。隨夫他國久而有孕。垂產思歸行至中路即誕其子。如是二度凡生二子。乃以大小而區別之。大即周陀。小即莎伽陀。或云槃特迦此云小路邊生。以其繼兄生于道路又翻繼道。據此則其為二人明矣。法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列周陀莎伽陀等又其一證。資中云。特迦。過去為大法師善解經論。有五百弟子。秘吝佛法不肯教人後生暗鈍。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不得成就。佛知其根教以數息。釋要云。百日一句者。兄見其弟誦之不得。乃謂弟曰若不能誦何不還作白衣。槃特聞[A25]已詣祇洹門泣。佛問。具答上事。佛云。成菩提由汝兄。佛即以手牽詣靜室。令誦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誦得上口。佛曰汝今年老唯誦一偈不足為奇。須解其義。所謂身口意十。觀其所起。察其所滅。由之生天。由之入淵。由之得道。菩提自然。因此心開得阿羅漢。微細二字貫至剎那。以息細故心亦微細。能窮盡諸有為相。息有四相謂生住異滅。此四相即名諸行。或云一念具四相即具四百剎那。息豈不然。是生中有諸剎那。乃至異滅亦爾。名諸行剎那。因觀無常破四顛倒。根身器界悉入空理故云豁然得大無礙。幽溪引六妙門禪。謂調息出入是一數。二隨。我時下三止。四觀。其心下五還。六淨。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長水云。反生滅息循無生空。空即大無礙圓也。反息而入通也。
○三憍梵觀舌二一敘悟緣起。
憍梵鉢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諸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我為無學。
憍梵鉢提此翻牛呞。或云往世見老僧無齒而食笑其似牛。故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溫陵以念佛為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恐非正解。當如孤山所云。了味無味名為一味。為是觀味下明觀法。徒舌不知則非體。徒物不知則非物。非體非物。則知非實有。知非實有知即是空。是為從假而入空。非體所以內脫身心。非物所以外遺世界。應念得超故所以遠離三有。離垢銷塵者。前卷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而或以塵為見惑。垢為思惑。塵浮易袪。垢膩難淨。故喻見思未必然也。當知離垢銷塵皆在初果。垢是見惑。塵是塵相。初果[A26]已得六銷名曰塵銷。法眼清淨正是須陀洹。由初果進成阿羅漢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應念得超為通。內外離等為圓。還味即得一味。旋知斯入無知。舌乃合中知是故兼味而說。
○四畢陵觀身二一敘悟緣起。
畢陵伽婆蹉即[A27]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求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虗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五百世為婆羅門餘習多慢。如罵河神非彼實心葢習氣也。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通而言之即八苦也。思不可樂法觸不可樂事。舉疼痛適當痛苦。我念下次釋所悟。初立雙覺。我念有知知此深痛念即是觀。雖覺等者。雖身根之覺覺身根之痛。而覺心本來清淨無身根之痛與夫知痛之覺。我又下次遣雙覺。雙覺者。即謂知痛之覺與覺清淨心也。攝念下三明證。長水云。有所得心一念不起名之為攝。即與前若葉生滅守于真常其意是同。身心皆空必不覺其痛矣。諸漏之言不出三道。惑業為諸漏之因。生死為諸漏之果。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純覺秪一真覺也答圓。遺身身心忽空也答通。
○五空生觀意二一敘悟緣起。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A28]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先敘解行。心得無礙具從意根入也。無礙即空理也。母胎知空正報空也。十方成空依報空也。出胎之後亦使他證。次明證入。性覺真空是中道義。空性圓明不但空見思惑而且六根皆空。或但存通教徹證空理。以是空故得阿羅漢果。以被圓教接故入寶明空海。寶明空海者。長水云。以空是如來藏故滿足周徧具一切法。如摩尼珠隨意出生。光明徧照法界性故。如大溟渤深廣含攝。因是中道正空故同一切種智之知佛眼之見也。或疑小乘之空尚非性體。何得云性覺真空。要在如來所宣是中道正空。在空生則先證空而復被別圓所接。權順偏教印為無學耳。人法二空及俱空不生是解脫性空。謂得解脫而證性空我為第一。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是圓接通故曰圓通。言諸相入非者。諸相法塵也。入非入空也。非所非盡者。非但所非之相皆盡即能非之空亦空。所謂如前火木然諸薪[A29]已亦復自然也。尊者後意根入而云旋法者。如前云必有所思發明汝意。故今旋法塵而歸空無。不但忘法塵并忘意根也。
○三觀六識成道六一身子觀眼識二一敘悟緣起。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A30]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心見即眼識也。此與後文普賢心聞其義稍異。普賢不假耳根而于意根便發耳識故曰心聞。今據下文一見則通是元因眼見而起心見。然普賢心聞既非初心可入則身子心見决非他人可到。智慧利根全由此得。言清淨者不從眼識緣塵分別也。從曠劫來依眼識修[A31]已非一生故得清淨。二十五有因果為世間法。三乘因果為出世間法。緣塵分別則苦為苦集為集不見道滅。惟其于世間法一見而知苦集。反是則為修道證滅。故曰一見則通獲無障礙。雖然。但依此而修未獲真證。故於此世路逢良友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夫因緣為新醫破邪之妙法。一遇金錍須消翳膜。重聞得悟轉解為證。見覺即心見。始雖見覺未得明圓。今既悟心得大無畏。此與那律法門同而異者。眼根三昧以體無分別為用故云旋見循元。眼識三昧以分別為功故曰心見發光光極知見。即中云。識從根境而發今亦兼二。世出世種種變化即是兼塵。一見則通即是兼根。故文殊揀云識見雜三和也。因緣之言實指四諦。故云法從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法從因緣生是苦集二諦。因緣是集諦。生是苦諦。此句中[A32]已含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集諦亦然。亦從因緣滅是道滅二諦。因緣是道諦。滅是滅諦。此句中[A33]已含道法忍道法智道比忍道比智。滅諦亦然。故兩句內具十六剎那。身子一聞即證初果。雖同在初果。而身子根利悟心無際。餘經云身子路逢馬勝。今云迦葉波者。天如以為聞因緣義非止一人。葢彼此互出耳。見覺即眼識。亦取見即覺悟故云見覺。覺者悟也。明圓是徹證之義。不但眼識明而五識皆明。為佛長子下意兼釋難。難云既是佛子從何處生。釋云從佛口生。又四生中應屬何生。釋[A34]云從法化生。既從佛法和合生。其為僧寶無疑矣。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前五根中皆有循元旋知等語。今識兼二方有故不可以循元為例。而云光極知見者。光徧十方照窮萬法。智光既發五根皆通也。
○二普賢觀耳識二一敘悟緣起。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A35]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行彌法界曰普。居眾伏之頂名賢。手鑑云。謂不假耳根而于意根便發耳識故曰心聞。此即一根發六識名互用自在也。然不同餘聖具談初因者則與觀音無異也。若爾何得不是此界之當機耶。謂塵非根則不了別。識非根則不發生。根親識疎。是故文殊約此以揀。又心聞之義即是真因初心絕分故揀之矣。心中發明普賢行者。言心中發明非心聞孰能知之。葢心聞不假耳根則所有知見亦不假音聲而能聞之。雖從意根發耳識而所聞亦是法塵此見互用之妙。問。為以百千分身至一人處乎。為至百千處乎。答。應至百千處也。但明於恒沙界外不遺一眾生耳。故云皆至其處。手鑑云若於下顯機顯應。縱彼下即冥機冥應。機應相赴凡有四句。展轉多句如妙玄明。幽溪曰。文殊雖云心聞徧十方生于大因力非初心方便。謂非娑婆初心方便可爾。豈有無始之終乎。故首楞嚴百八三昧中有分別眾生諸心數法三昧。要知以耳識分別所有眾生。亦有從微至著工夫。鏡淨明生其體自現。若與觀音耳聞論同異者。一因異是初心方便。二境異乃耳根圓通。三聞異則拔苦為先。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本因即真因也。至等覺時分別自在。又不假耳根名為自在。心聞洞十方是圓。遍至其處是通。
○三難陀觀鼻識二一敘悟緣起。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烟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虗淨猶如琉璃。烟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三摩地者三昧之別名。觀鼻端白。所以駐心與鼻識何涉。然觀息出入時豈不用鼻識。故吳興云似發十六特勝禪也。此禪中第一知息入。第二知息出。第三知息長短等。豈不用鼻識為能知耶。身心內明下明觀成相。至鼻息成白則不但鼻端白矣。身心下因觀生滅息相空慧將發遂洞世界。猶在方便未能忘緣。故見其烟變成白相。無生空慧現前諸息不生純是智慧。慧光明照一切皆如。世界眾生無非圓妙。由斯漏盡當得菩提。孫陀羅云好愛妻名也。難陀云歡喜[A36]己號也。慈恩兩名共翻艶喜。為簡放牛難陀故標其妻。乃如來親弟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煙相漸銷故曰銷息。息久發明即前云諸出入息化為光明。
○四滿慈觀舌識二一敘悟緣起。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A37]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舌識通于知味說法。今別在說法。宣說苦空屬小乘。深達實相屬大乘。是則苦空在阿含時。深達在方等時。以如來之音聲輪而使滿慈助揚。此般若轉教時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手鑑云。滿慈舌識故以法音言之。中道法音降無明魔怨也。說法可以制外故以魔怨言之。
○五優波觀身識二一敘悟緣起。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無上。
優波離此云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綱紀故。或翻近執以佛為太子時彼為親近執事之臣故。溫陵曰言親隨親觀乃至承教皆明身識欽承。又自持戒修身亦身識也。頌曰。四重十三三不定。三十九十四提尼。一百眾學七滅諍。總論二百五十戒。行住坐臥律儀各二百五十。對三聚成三千。復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復配四分煩惱成八萬四千。性業即殺盜淫等。謂本性是戒。如殺盜淫妄王法亦禁。遮業即支末愆失因過遮止者。律中得度波離第一。若以二百五十戒作五篇者。一夷。即淫殺盜妄四波羅夷。比丘四條。尼八條。二殘。即十三僧殘。比丘十三條。尼十七條。三提。即三十尼薩耆九十波逸提。比丘百二十條。尼二百八條。四尼。即四提舍尼。比丘四條。尼八條。五吉。即究吉羅。比丘一百條。尼一百條。作七聚者。一棄。二眾殘。三醜惡。四墮。五可呵。六惡作。七惡說。身心寂滅。必是定慧。葢內戒生定發慧也。親印我心者印心清淨得證四果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自在者無毀犯也。通達者細防意地以至八萬皆備也。一切通利三學具矣。八萬皆備為圓。通達為通。
○六目連觀意識二一敘悟緣起。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優樓頻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山名即象頭山也。亦云城城近此山故。那提河名。一兄二弟名三迦葉。發心謂證初果。神通由心性而發故曰發明。云圓明清淨者下云心光發宣是也。神通屬意者。如前卷云以湛旋其虗妄滅生方能發通故有旋湛之言。乃至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又吳興曰。神名天心。通名慧性。而此心性即意識發明故通屬意也。大乘發如來藏。小乘發根本禪。六神通中惟漏盡通是其內證。餘之五通皆屬外用。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圓明為圓。神通為通。旋湛者。旋意識而復妙湛乃轉意識為心光也。我以下法。如澄下喻。須菩提章云心得無礙。直名為心知是意根。今旋湛而發心光當是意識。
○四觀七大成道七一烏芻觀火大二一敘悟緣起三一貪欲為因。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
烏芻瑟摩此云火頭。即火頭金剛也。金剛立於佛前故文中無即從座起句。
○二遇佛得道。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支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觀四支百骸諸冷煖氣此觀法也。夫對煖而稱冷對冷而名煖此對待之法。若分別不起對待俱亡則神光內凝矣。不由兩法起觀則分別何由忘。神光何由凝。而交光云句中冷字譯文誤耳。應云諸煖觸氣。是豈知觀心之道哉。神光即智火。內凝即三昧。于火大法門為上首故曰火頭。
○三結成火光。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初成小果後發大心。乃普現色身以執金剛神輔佛揚化者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雖借冷以觀煖而正意在煖。先證四果後登無上覺即佛道也。問。身心煖觸者。觸應是塵。今是體煖何以觸言。答。煖因境發全煖即觸。故前又云知身即觸。知觸即身。經意謂知冷煖在身是名知身。而此冷煖即觸也。知受冷煖之觸即是知觸。而此冷煖實在身也。桐洲云煖觸即空故云無礙。性火妙發故曰流通。內凝外現故生寶焰。化淫心為智火即成佛道。
○二持地觀地大二一敘悟緣起二一值無量佛具修福業。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于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值。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飢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惟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
經以平填道路為正。擎物推輪為傍。要路指陸地。津口指水濱。田地通指一切地。高下凸凹曰險。逼窄難行曰隘。高則平之。下則填之。橋梁以濟津口。沙土以填陸路。闤市垣也。闠市門也。毗舍浮名徧一切自在。以饑荒故惟取一文。車則推輪。牛則拔苦。
○二別從毗舍浮聞教獲悟二一開解。
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
佛言當平心地乃圓頓上乘心造一切之旨。而從地塵悟入故曰心開。身塵從心有。造世界塵亦從心有。故云無別。雖見依正無別但證小果。後開佛知見則塵銷智圓而成大道。
○二入證二一證阿羅漢。
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
但就塵觀登第四果。塵之自性本不相合安有觸摩。正如俱舍論說微塵自性皆有間隙也。乃至刀兵所加適復其本有何相觸。無觸則無害。可知法性即塵性也。作此觀時生滅皆空即無生忍。故般若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也。
○二開佛知見。
迴心今入菩薩會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後聞佛性方名迴入。法華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又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則知見不可無思議不可有名一實相。地小乘由外法而證。佛乘由心性而入。據比則經通法華之後宜以方等被開醍醐為教相矣。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虗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二塵無別不偏屬小故。即入如來藏故。前見身微塵與造世界塵無別此義雙冠大小。塵銷則通。智圓即圓。
○三月火觀水大二一敘悟緣起二一值佛受教。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覺海性澄圓是水之第一義天。
○二修觀入證二一修觀。
觀于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一味水性更非餘大之所相傾故名無奪。津液精血為外物所資乃由外入。大小便等乃由內出。有旋轉往復之義。津液是身中之潤澤耳。資中曰。準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諸香水。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華藏世界在香水中故云浮幢王剎。華藏二十重累高如幢最為高大故稱王。此方水脉。江源則發岷山。河源則星宿海。更窮至崑崙無熱惱池水源極矣。今窮所從來至浮幢王剎諸香水海。此如來之教。亦菩薩法眼之所觀也。等無差別者。起觀時元以無分別為觀法故內外無殊淨穢不二。
○二入證二一證小四一未得忘身。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即中云未得無身者。未無變易之身。非未無分段之身。教中言變易者。移麤形為細質。易短壽為長年。今唯見清水徧在一室豈非移麤形為細質乎。後又云逢無量佛豈非易短壽為長年乎。問。變易界中安有童子及瓦礫耶。答。止觀十七卷二十一紙云。八色之光是界外法。當知戒定慧法悉不可盡。故雖在界內[A38]已通界外。今水定正是八色之一。其云今我[A39]已得阿羅漢道及離病緣。正指變易之身久離病緣也。
○二因觀值緣。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牕觀室。唯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于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
初修假想雖見其水與香水海等無差別。但自心見非通他人。今定力轉勝乃通他見。亦定果色也。不同十徧處想成自見耳。十者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皆從所觀境徧滿得名也。
○三出觀知病。
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唯。今我[A40]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吳興曰。得阿羅漢久離病緣等。按智論明諸聖人皆有身苦。如舍利弗風病。畢陵伽眼病等。今言[A41]已得羅漢久離病緣最難消會。此葢過去曾取小果既無見思惑業之事是離分段病苦之緣。其時迴心却入三界本無實疾。所以疑之。然此菩薩所修三昧與前持地觀法大同。但由無明尚在未得無功用道。是故出定不知病緣。即中云。[A42]已得四果。而又久離病緣。據久離病緣而生心痛是可疑也。或有緣而不知則無宿命天眼。將無退失果位歟。亦是一說。然古解為正。釋要云。舍利弗新剃髮竟正身端坐以衣覆頭。爾時有二夜叉。一名為害。二名復害。于時復害與為害言。我于今日欲以拳打剃頭沙門。為害云。此有神德。汝勿因此受長夜苦。時復害以惡熾盛故以拳打。打[A43]已地烈現身陷入地獄。今云為害舉同時所逢也。
○四審緣獲安。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即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爍。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二證大。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既證法身分亡變易之身。性水真空其相不二正是中道非但法空而[A44]已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淮前持地。當以水觀成時號無生忍。至性合真空方為圓滿菩提。然據今義得無生忍即滿菩提不必分二時也。
○四琉璃觀風大二一敘悟緣起二一值佛受教。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此菩薩以即動不動為圓通。梵語吠琉璃此云遠山寶。後經云因動有聲。今即動顯靜故佛名無量聲也。本覺妙明為本有三諦。而云觀此世界等者正示動中有不動者在。欲其觀動以顯不動之性。不墮偏觀清淨真如之失。上本有三諦是不動性。妄緣風力即是動也。應知妄法未空三諦不顯。
○二修觀入證二一修觀。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虗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閙。
此明依教修觀。界之安立為風輪所持。三世遷流亦風力所使。身動止相待必皆有風。如行有行風坐有坐風。心動于內風動于外。今空中之風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孰非心力所致乎。皆是風力故無差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者。一往觀之則妄。再往觀之則真。既不從自他共離來。不向東西南北去。則動非實有即是妄也。然來無所從即是無來。去無所至即是無去。無去無來是不動性。從虗妄邊立空假二觀。從不動邊立中道觀。正三觀在一心中也。前持地月光觀有次第證中甚遲。今觀法巧妙證中甚速。十方微塵下先成空假二觀。既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即是顛倒見。同一妄見故云同也。如一器下喻三昧。一器喻大千。百蚋喻眾生。而器又極小不過分寸中之狂閙而[A45]已。以菩薩知群動之源只一風力故所見如是。
○二入證。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此以見中為無生忍。與前引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不同。東方為群動之首而佛國號不動。豈非動中有不動者存乎。身心發光等。此正言得名所自。以洞了三諦在一心中故內外照徹如淨琉璃也。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風力無依者。一切依正依風而住。而風則無所依故非實有。妙心者。專動非妙。專靜亦非妙。即動無動三觀一心乃名為妙。問。上明三諦。二粗一妙安顯圓通。答。釋籤云。次第即[A46]已方成今即。籤謂點彼偏空偏假即是中道是為次第即也。後點此三俱空俱假俱中成妙三諦。是故欲知圓理先須即彼次第。
○五空藏觀空大二一敘悟緣起三一同佛所得。
虗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二備顯神用。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虗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幽溪云。四大寶珠表能觀四大之智。十方塵剎表所觀四大之境。第四卷中元將地水火風會入虗空。今以手喻觀空之慧。空含四大故執四珠。四珠本空故照佛剎亦成虗空。前卷又云性空真覺。故于自心現大圓鏡表覺體也。為照十方故現十光。以光攝諸剎悉入心鏡。而鏡內所照其分量不止于鏡則涉入我身矣。而身質本空安有礙耶。此時不必言諸剎皆空但虗空身不礙土耳。身能善入者。如此大身入諸國土不失本相。土亦不窄。故名善入。又前以土入身。今以身入土。身如虗空故名善入。生善滅惡名佛事。小大相容為隨順。
○三由觀獲證。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四大依空而立。既名曰空即無所依。無依則無實不過妄想生滅而[A47]已。諸佛國土亦復皆空故云本同。既會四大入空復明空即空性。并空亦忘名無生忍。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虗空無邊即會四大入空也。入三摩地即發明性覺也。身土互入為圓。光照剎土為明。五大覺體互通為通。又圓明即是圓通。如後云。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
○六彌勒觀識大二一敘悟緣起三一遇佛受教。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俗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貪著世名是向外馳求。破外向內故令修唯識定。手鑑云。唯心識定有二種。地前加行名影像唯識觀。初地見道作真實唯識觀。一切法以識為相。真如為性。據此則唯識之言應唯八識。至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即九識也。
○二依教離過。
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修習此觀正是對治。知世名利有無厚薄皆我自[A48]己唯識所變不從他來故馳求頓息也。
○三觀成得道。
至然燈佛出現于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無上妙圓識心三昧。即第三卷性覺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周徧法界。今云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依正色心內外自他聖凡生佛一切不隔豈非無上妙圓之理耶。現土。霅川云現有二義。一者約理。現即是具。二者約事謂三世變現。良由理具方有事現。前三卷正明性具所謂現即是具也。今曰唯心乃至淨穢有無之言所謂三世變現也。然兩處皆具二現。唯心為性具之門。性具乃唯心之本。不作此釋。何以會入于三卷之文而唯心亦失其本矣。次現諸佛者。盡十方三世諸佛皆我心性本具故復從識性流出。如華嚴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實觀心造諸如來。豈不與今大合。造有二義准前二現可嘵。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諦觀之言若兼因中所修即該真妄。至識心圓明即唯九識。徧該依正為圓。妙覺湛然為明。通至果佛為通。徧計性者。眾生迷惑。不了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執為實有。依他性者。謂所有識法皆依眾緣相應而有。都無自性唯是虗妄。圓成性者。謂真如自性不遷不變圓滿成就。又徧計即我執。依他即法執。
○七勢至觀根大二一敘悟緣起二一遇佛受教又二一法。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所稟之佛光光相傳共有十二。一名無量光。二名無邊光。三名無礙光。四名無對光。五名大𦦨光。六名清淨光。七名歡喜光。八名智慧光。九名不斷光。十名難思光。十一名無稱光。十二名超日月光。故曰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彼佛教我等。明秉教之始。立行之名。念是能觀。佛是所觀。三昧曰正受。因念佛力不受諸受而得正受。但念佛之名其法最通。以四種三昧通稱念佛。餘三昧皆念本性之佛。今此三昧同彼觀經乃托他佛而為所緣。經敘昔秉雖不云專托彌陀。而意則軌今行人一意西方也。
○二喻。下去兩重譬喻明必須念佛所以。一相憶譬二染香譬初譬二一立喻二一喻眾生不念之失。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一人專憶。喻諸佛發僧那于始心終大悲以赴難無時不憶眾生。一人專忘。喻眾生背父逃逝竛竮五道唯貪麤弊色聲香味觸也。若逢等者。諸佛無時無處不現色身而行度脫。隨法身徧處而應身亦徧。奈眾生機疎無感佛緣故雖逢而不逢。或見而不見耳。
○二喻念佛之得。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
二人相憶。喻佛既念眾生眾生亦應念佛。然佛念眾生無時無處不念其念[A49]已深。眾生念佛亦無時無處不念方名二憶念深。如是則生生常見佛。土土覲如來。故喻同形影不相乖異。
○二合法二一帖合不念之失。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前二人相憶其喻也泛故復舉母子而帖合之。父嚴母慈故獨舉母。子逃逝者帖合一人專忘。雖憶何為帖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帖合念佛之得又二一帖喻。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教子憶母之方要當如母憶時。不得一彈指頃念世五欲是為正念。
○二正合。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憶佛思憶而欲見也。念佛念諸功德法門也。現前下合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去佛不遠者。念佛眾生雖未成佛。不久定當得之與佛相去不遠。云不假方便者。二十四門雖大小偏圓不同悉假方便。惟今念佛只須憶念不勞更作餘觀。葢念佛雖屬意根不須卜度。前經云但如鏡中無別分析。今云不假方便是不將心推測其旨大同。古人云執持名號名事一心。即念無念名理一心。今謂不起卜度則事一心即理一心也。
○二染香喻。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再喻眾生必須念佛者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故也。身本不香因染香而有香氣。生本非佛因念佛而有佛香。香光莊嚴。謂以如來德香光明而自莊嚴也。
○二自行化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苕溪云。以證騐修。念佛之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方可入焉。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為念佛之要。淨土者。別指極樂。通及寂光。
○二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意根若淨諸根咸攝不須檢選也。如念佛時。眼不觀色眼念佛矣。乃至身不貪觸即身念佛。日用間惟彌陀是念淨土是求無有間斷名淨念相繼。如此法門直契心地超勝餘門故為第一。
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五
校注
[0727001] 見疑知 [0735001] 圓疑緣 [0736001] 胖疑肨次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5 冊 No. 306 楞嚴經觀心定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明解結無二通次義。前第二義云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虗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似必斷去煩惱方證佛位。解去其結方名解脫。豈非緣理斷九歷別行門乎。今明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知見立[1]見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則此六根即迷中實相無住本也。經云。使汝流轉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非他物。此迷則三道流轉也。令汝速證安樂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此悟則果中勝用也。喻如秪一華巾。綰之成六此因緣和合虗妄名生。解之無一此因緣別離虗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只一華巾結解無二。豈非決通歷別而入圓融。為起行之大要乎。又前云菩提道也。涅槃滅也。煩惱集也。生死苦也。以道治集。滅超生死。此前三教四諦耳。今云縛脫無二結解惟一。即顯示無作四諦只一圓中實相矣。玅玄四上云。無作四諦慧者解惑因緣而成四也。大經云。寶珠在體。謂呼失去。憂愁啼哭。但見其體及瘡。不見寶珠及鏡。惟有憂愁無復歡喜。此迷道滅而起苦集。是知見立知而成流轉生死也。若解瘡體即是寶珠則喜不哭。因滅無明即得熾然三菩提燈。此解悟因緣即是道滅。是知見無見而歸安樂妙常也。豈非四諦只一中實耶。大經云。無苦無諦有實。無集無諦有實。無滅無諦有實。無道無諦有實。實即中道虗空佛性。亦即六根更非他物也。今經中雙非空有。及若欲解結當於結心。皆顯中實為解結不二之本。如此方名從性起修。成無作妙行。故科云融通次義。為二一正明解結無二二兼顯六解一亡初中二一疑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