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一
彌天高判之後諸經皆約三分分文。此經從始至歸來佛所為序分。從阿離見佛至不戀三界為正宗分。此後為流通分。序中先通序。次別序。通序文通而義別。別在今經故。別序事別而義通。通皆有故。又今通序聲聞約開顯以歎德。菩薩因自恣以來列。特異於諸經則又是通中之別矣。經前五事今為六種成就。一信成就。
如是。
我聞。
我即阿難自指。正法念經明有三阿難。阿難陀此云歡喜。持小乘藏。阿難䟦陀此云歡喜賢。受持雜藏。阿難娑伽此云歡喜海。持佛藏。阿含經有典藏阿難持菩薩藏。葢指一人具於四德傳持四法門也。小乘即藏教。雜藏即通教。菩薩即別教。佛藏即圓教。故釋籤初云具如疏文四種阿難。然第一義中無我無聞今言我者。凡夫三種我。謂見我。慢我。名字我。學人二種。無見我。能伏慢我未能即斷慢我。無學一種。隨世名字稱我無咎。然大經云。阿難多聞士知我無我而不二。故能傳持如來無礙智慧也。聞者。大論云。耳根不壞聲在可聞處作心欲聞。眾緣和合故云我聞。大經云。有不聞聞。有不聞不聞。有聞不聞。有聞聞。一家用配四教。若持藏教是傳聞聞法。持通教是傳聞不聞法。持別教是傳不聞聞法。持圓教是傳不聞不聞法。今此經中具有四義。或有經云聞如是葢前後其詞耳。更有多解不能具出。
○三時成就。
一時。
法王啟運嘉會之時。感應道交當機得道。不後不前名為一時。故不標春夏秋冬日月歲時也。
○四主成就。
佛。
佛者具云佛陀。此云覺者。于道場樹下知覺世間出世間總相別相。于六即佛中即究竟覺也。復能開覺一切眾生。故云奇哉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佛於法性無動無出能令眾生感見動出。身長丈六現八十老比丘相木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三藏佛自覺覺他相也。若帶比丘像現尊特身樹下一念相應斷餘殘習即通教佛自覺覺他相也。單現尊特身坐蓮華臺受佛職者即別教自覺覺他相也。若現不可思議身如虗空相遍于法界即圓教佛自覺覺他相也。今經具四教則具四佛。約開會說惟一圓佛。即向身是圓常之身。向佛是圓常之佛也。
○五處成就。
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室羅筏或云舍衛。新翻豐德。以國豐四德。一貨財。二欲境。三多聞。四解脫。祇具云祇陀。正云逝多。此翻戰勝。太子之名也。生時父王與外國戰勝因立美號。即須達為之買園造立精舍以施佛者。桓即林也。精舍者。冬屋夏堂僧寮禪窟沙門精行所居故以名焉。佛內住首楞嚴定能建大法故迹住精舍以利群生。
○六眾成就分三一聲聞眾五一明類。
與大比丘眾。
與者。阿難與彼千二百五十人為同聞眾故舉為證信序也。又與是共義。或云佛與比丘同住一處即佛為主比丘為伴其說亦通。若據證信則阿難同眾之說為長。若據主伴則佛與比丘為當。今以證信為正意耳。梵言摩訶今具三義謂大多勝也。器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云大。徧知內外經書故云多。勝出九十五種外道故云勝。比丘名含三義。乞士。怖魔。破惡。乞士者有四種食。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呪術卜算名四維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淨乞士。至果成應供德也。怖魔者。自既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于魔意魔用力制反被五繫但愁懼而[A2]已故名怖魔。至果成無生德也。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皆斷故名破惡。至果成殺賊德也。眾者。四人以上乃至百千無量一處羯磨作法行籌布薩。事理二和無有違諍名和合眾。
○二示數。
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初成道度陳如等五人。次度三迦葉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連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長者等五十人。經舉大數但云千二百五十。此等竝先事外道累劫勤苦一無所證。纔遇佛法即得上果。感佛恩深為常隨眾也。
○三顯位。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孤山曰無漏者。內冥中道不漏落二邊也。阿羅漢名含三義。殺賊。應供。無生。準涅槃四依品第四依即十地菩薩名阿羅漢。若常途所釋三漏者。一欲漏。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二有漏。謂上二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謂三界無明。然惑業為諸漏之因生死為諸漏之果。今言無漏是無分段變易兩種三界諸漏。故孤山指為十地。此從開顯釋也。
○四歎德。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于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此明諸大弟子皆住首楞嚴定也。古解首楞嚴定者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今初四句標住此定也。在法華中領付家業是佛之子。住佛境界。護持正法。亦是住于大定之中故曰住持。言諸有者指二十五有。即有而超名為善超。豈非住大乘滅盡定耶。既超諸有[A3]已得寂光之本。故能應下三土。正容悟物。豈非現諸威儀耶。從佛下釋上四句。初二句釋佛子住持。從佛轉輪者。佛有頓漸法輪悉能隨轉。法華疏云。夫首楞嚴種種示現稱適根性靡所不為。若法輪初啟甘露門開。諸大士化緣未熟示為聾啞全生如乳。若所化緣熟則素絲易染池華早開。革凡成聖轉乳成酪師宗為上首弟子。或智慧神通辯才三昧各各第一。共輔法王更度未度重熟[A4]已熟。于方等座席聞菩薩不可思議功德恥小慕大如轉酪為生酥。次聞般若摩訶衍門。初歷色心終于種智。含挾小大出內取與。或共或別或偏或圓。奉命領知心漸通泰如轉生酥為熟酥。次聞法華。會天性定父子授記莂付大乘廢三歸一。如餘四味同一醍醐。諸大羅漢從法身地俯影隨緣迹臨萬水。首楞嚴力方便善權為若此(文)葢從佛轉五時法輪示為權行使實行成五味之益是從佛轉輪義也。然佛在世則隨轉法輪。佛滅度後則妙堪遺囑。皆佛子之事。如父臨終必有遺囑。佛以教法付諸弟子亦名遺囑。須知聲聞不堪付囑。如老病人不堪寄金。無上佛法應付菩薩。如二十五人百金可托。以諸菩薩善能問答使佛法久住于世。增益熾盛利安眾生。方名妙堪。如此經阿難能種種問佛詮顯深義乃妙堪之相也。又臨滅時種種問答名妙堪。滅後使佛法久住亦名妙堪。故此二句是釋佛子住持也。次二句釋善超諸有。毗尼翻滅。滅身口諸非故。或云此非正譯正翻為律。律者銓也。銓量輕重分別犯非犯也。善超諸有定慧之力。而定慧由戒而得。若具大乘十戒則定慧亦在其中。故云惟佛一人持淨戒餘人皆名汙戒者。今就分真所證分與佛同可稱嚴淨。如是則廣為三界之範。苟非超出諸有豈為二種三界之師範乎。應身下釋能于國土成就威儀。久得法報之本應下三土。現十界身方名無量。是度說九界眾生歸於佛界也。復拔濟未來有情越三界塵累。此顯[A5]已得常住法身非灰身滅智者比。若自若他威儀咸具故是釋成就威儀也。此文先標次釋皆明諸大弟子[A6]已住首楞嚴定具二種開顯之義。一者開權顯實。謂開小乘之權即大乘之實。二者開迹顯本。謂外現聲聞之迹內蘊菩薩之本。此法華開顯之旨咸於經首明之。則是經必與法華同醍醐味明矣。然或謂今經在法華後說亦未必然。今經初會所說徵心辨見等文實在法華之前而歎德反勝法華者。以是經佛為結集人說歷二十年始成一部。初會所說雖在法華前。四五卷去是法華後說。阿難自記所聞前後悟門皆在今經。若所聞開權顯實開迹顯本之旨不于經首發明更于何處露此意耶。葢通序是經前序在一經之首故。亦名經後序是結集人所安故。故結集者得明[A7]己意。若開今經餘經可例知矣。由結集人自述所知闡明教意故歎德之語反勝法華也。復由結經五名中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所以開顯之義得于經首明之。
○五列名。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羅此翻身子。其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云身子。又云鶖子。其母于女人中聰明。聰明相在眼眼黑白分明轉動流利如鶖故名鶖子。又舍標父。利標母。雙顯父母故名舍利弗。弗子也。父名優波提舍故也。云大智者。聲聞眾中智慧第一。如菩薩眾中之有文殊故稱第二世尊。佛說一句。身子以一句為本七日七夜作獅子吼。更出異句異味使無窮盡。況佛多說。則身子智辯寧可盡耶。大目犍連姓也。翻讚誦。文殊問經翻萊茯根。真諦云此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名拘律陀此云無節樹。釋論稱舍利弗為右面弟子。大目連為左面弟子。神通第一。通因定生。是定慧一雙也。稱為大者揀異算數目連等故。摩訶拘絺羅此翻大膝。舍利弗舅。常論勝姊。姐懷鶖子論則不勝。知懷智人寄辯母口。遂往南天竺學十八經。時人笑之累世難通一生非冀。喟然歎曰。在家為姊所勝。出路為他所輕。誓讀不休無暇剪爪時號長爪梵志。學訖還家問甥所在。人云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歲聲震五天。彼沙門者有何道術誘我姊子。徑往佛所思惟良久不得一法入心。語佛言一切法不忍。忍是安義。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不忍。佛問是見忍否。梵志自思我墮兩負處。若忍是見前云一切法不忍。若不忍是見何以勝佛。即低頭。得法眼淨。身子扇佛聞舅論得阿羅漢。增一云。得四辯才觸難能答拘絺羅第一。富樓那父名此云滿。彌多羅尼母名此云慈。今連父母名云滿慈子。于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中阿含云生處安居比丘稱歎滿慈子。少欲知足精進閒居。一心正念智慧無漏勸法亦稱第一。時身子聞念我何時得見此人。他示云。白皙龍鼻鸚鵡嘴者是其形像。後于安陀林見滿慈子。身子問。賢者于瞿曇所修梵行耶。答如是。又問為戒淨修梵行耶。答不也。為心淨。見淨。度疑淨。知道非道淨。道亦知見淨。道跡智斷淨。修梵行耶。答不也。又問。向言如是今言不也。此義如何。答。為無餘涅槃故修梵行。又問。以戒淨故設無餘涅槃。答不也。乃至道迹智斷淨設無餘涅槃。答不也。又問。此義云何。答。若以戒淨設無餘者此以有餘稱無餘。乃至道迹智斷淨設無餘者亦是有餘稱無餘。若離此七者凡夫人當般涅槃。凡人離七故。以不離故從戒淨至心淨乃至道跡智斷淨。仁者聽我說喻。如波斯匿王欲從拘薩羅至婆雞帝。中間布七車。捨初乘二。乃至捨六乘七。婆雞帝人問。為乘初車。答不也。乃至乘第七車。答不也。准喻可知。身子問。賢名何等。梵行人云何稱汝。答。我父名滿母名慈。梵行人稱我為滿慈子。身子稱歎善哉。賢者滿慈子。為如來弟子。智辯聰明。決定安隱無畏。逮大辯才。得甘露幢。于甘露自作證。值汝者得大利益。諸梵行人應縈衣頂戴。滿慈子問。賢者何名。梵行人云何稱。答。我父字優波提舍母名舍利。故稱我為舍利子。滿慈子歎曰。今與世尊等弟子共論而不知。與第二世尊共論而不知。與法將共論而不知。與轉法輪復轉弟子共論而不知。若我知尊者不能答一句況復深論。善哉善哉。為如來弟子。乃至縈衣頂戴。(云云)大膝滿慈是辯才說法為一雙也。須菩提翻空生。生時倉庫器皿一切皆空占者言吉。因空而生字曰空生。若供養者得現果報故名善吉。佛忉利下率土輻輳爭前頂禮。尊者端坐石室念諸法空。色非佛。乃至識非佛。眼非佛。乃至意非佛。豁然悟道。佛告蓮華比丘尼非汝前禮。汝禮色身。須菩提巖中晏坐前見法身。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以觀塵性空得道故。空生塵性是以空有為一雙也。更有餘人經不具載故云等也。此皆頭角聲聞為眾知識故曰上首。孤山曰。諸經列名不同。或尚年臘則先陳如。或尚聲德則先身子。今從尚德之例。
○二緣覺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梵語辟支迦羅此翻緣覺。觀十二因緣而悟道故。亦翻獨覺出無佛世無[1]佛自悟故。景德云。梵言畢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獨行。音義云。獨覺正得其義也。長水云。此分二類。其利根者曰麟喻。麟之獨角。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其鈍根者曰部行。亦出無佛世部黨而行師徒訓化。即中云。經既云并其初心正似師徒共集是佛世亦有部行也。然部行未必全鈍。為師者必自悟即麟喻也。徒眾隨之可名為鈍即部行也。言無學者。㭊玄云。至此位中四智[A8]已圓無法可學故名無學。有四無生智。一我生[A9]已盡苦諦智也。二不受後有集諦智也。三梵行[A10]已立道諦智也。四所作[A11]已辦滅諦智也。初心者即是初發辟支佛心。妙玄云。此人根利不須制果又能侵習。譬如身壯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果。雖不制果豈無初心之人。緣覺獨覺有種種辨今不繁述。不列名歎德者。厭喧樂靜多在空閑不為眾所知識故耳。若據開顯則阿羅漢位在十地無學亦然。若從本為名且從小乘釋之以無歎德之文也。
○三菩薩眾。此文應在別序中成發起序。言發起者。如來當說戒時而阿難將毀戒體。意必相關故云發起。然通序中列眾未竟故且屬通序。又託因緣以列菩薩益見此經巧妙。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坐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僊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屬者當也。夏於此休故云休夏。孤山曰。自恣律開三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也。自迷所犯恣任僧舉當懺清淨曰自恣。菩薩者具云菩提薩埵。大論云。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言十方者。䟦陀婆羅等菩薩是本國人為菩薩眾中之主。餘諸菩薩多從十方來。左氏云。訪問于善為咨。心疑者。塵沙無明未盡則有疑也。如來大慈時當說戒故云慈嚴。欽奉顯菩薩之心。慈嚴顯如來之德。九旬禁足無由見佛。故于夏終而覲禮焉。將求密義者。約時而論。于般若時欲聞法華涅槃。約教而論。對佛說戒指大乘深定慧為密義也。即時下明應機說法宴安屬定。宣示是慧。非禪不智須先入定。末世狂慧多不從三昧而得。聖人應物垂範于一文中具三學可不遵耶。深奧者。大經云。十二部經修多羅中微細之義為菩薩說。淺近之義為聲聞說。即中云。無常無我即是淺近。無常中有常無我法中有真我豈非微細。今云深奧意亦如是。迦陵頻伽翻妙聲鳥。出雪山。在殻中能鳴即勝諸鳥。其聲和雅聽者無厭。佛音如之。遍十方界。是佛圓音。如俗典載吳孫休時有人能為響言。言于此而聞于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自遠聽之如人對言不覺聲之自遠來也。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者所過十數里。凡夫報法尚有如此。况如來僊音寧不遍到。所謂圓音落落該十剎而頓周又豈目連所能窮究者哉。恒沙菩薩非即前十方之眾。因聞僊音故來聚集。感應道交法門是起。文殊師利此翻妙德。以證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于楞嚴會上為擇法眼故居上首也。
○二別序二一王臣營齋二阿難被攝初又二一佛應王宮。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波斯匿此云和悅。亦翻勝軍。仁王經波斯匿名月光。德行十地也。諱日者。曲禮云卒哭而諱。謂諸侯既葬七月有祭於庭廟謂之卒哭。乃命于中宮捨故而諱新無敢稱名。故匿王以其日設齋恭延聖眾所以資先王之靈也。又諱日亦云忌日。祭義曰。忌日必哀稱諱如見親。宮掖者。按唐志及宋元宮殿錄。掖皆謂掖垣掖門而非內庭。葢云宮城也。若班固西都賦云。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呂向註掖庭宮名。在天子左右如肘掖也。此文請佛下有五重見敬之至。其迎則親。其設則廣。其羞則珍。味則無上。伴則諸大士也。若請佛宮掖是處中之道耳。齋者齊也。不過中食。方言云羞熟也。謂熟食也。或云羞進也。
○二僧應臣舍。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天竺以積財巨億為長者。守道居正為居士。韓子曰厚重自居謂之長者。玉藻云居士錦帶。注曰居士道藝處士也。
○二阿難被攝二一獨行無供二乞食遭攝初又二一簡阿難他行。
惟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先受別請或因他事而非齋也。長水曰。涅槃言阿難不受別請葢不隨佛受別請耳。四分律明請僧有二種。謂僧次請。別請也。雖律開別請。而諸文中多斥別請偏讚僧次。十誦律云。別請佛及五百羅漢不如僧次請一似像極惡比丘。成論云。僧次請僧如飲海水即飲眾流。梵網經中亦作此說。
○二明獨還無供。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
上更無人名上座。阿闍黎此云軌範師。律制僧遠出侶須三人。一上座。一軌範師。所以嚴行止防悞失也。今無上座阿闍黎故獨歸。不遑僧次故無供。是為乞食遭攝之緣也。
○二乞食遭攝二一乞食運懷三一俯運等慈。
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當日初分乞食易得故云即時。鉢云應器以其體色量三皆應法故。熏聞云。律明鉢體大要有二。泥及鐵也。色者。熏作黑色。赤色。或孔雀咽色。鴿色等。量者。大鉢受三斗。小者受斗半。中者可知。南山云此姬周之斗也。凖唐斗上鉢一斗。下者五升。城即室羅筏城。檀越此云施主。望前僧次是為最後。即中云。最後檀越謂從末飯僧者。求得此人即名初求非阿難初發是心也。摩登非其人耶。所求齋主中淨穢為一雙。貴賤為一雙。剎帝利王族即貴姓也。旃陀羅云殺者即賤姓也。方法也。軌則如來行平等慈也。微賤之言兼穢與旃陀羅。既云不擇豈擇摩登伽乎。欲令淨穢皆趣菩提故云圓成無量功德。夫大士行門全憑本願。後來性比丘尼速取無學必歸佛果。亦可謂成無量功德矣。
○二仰遵訶誡。
阿難[A12]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言[A13]已知者。阿難未證羅漢[A14]已知羅漢有偏。所以獨仰如來。又此時[A15]已過方等故云[A16]已知也。須菩提捨貧從富。大迦葉捨富從貧。一為富者易施。一為貧者植因。如來訶之是闡明平等無遮之慈而超越不均之疑謗。言欽仰者。阿難欽仰如來之至訓耳。
○三肅儀如法。
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城之濠塹曰隍。齋法者齊整嚴重次第行乞之謂也。分衛經明一切賢聖欲濟貧苦故入聚落。當乞食時乃至入無城想。見無人想。阿難嚴整威儀肅恭齋法是[A17]已。此等運心行事皆遭攝之由也。
○二經歷遭攝二一攝入淫席。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呪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長水曰。摩登伽義翻本性。下文云性比丘尼是也。孤山曰。摩登伽經云阿難昔五百世曾與此女而為夫婦愛習未忘故有斯事。資中曰。娑毗迦羅即金頭僊。食米臍外道。師事梵天而得此呪。幽溪曰。戒體即無作戒體也。謂授戒之時三白四結身口承受心不異緣。因作得戒發得無作之戒。無作者。戒體常存任運成就非關身口造作故云無作戒。疏所謂不起則[A18]已起則性無作假色是也。須知毀戒正毀此體。後云心清淨故尚未淪溺則將毀而[A19]已。當機初果[A20]已斷邪淫。不入欲流故不淪溺。
○二如來慈救三一在宮密知。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
大經云。佛求侍者心在阿難如東日照西壁。當此被攝豈得不知。彼指阿難。以呪導淫名為淫術。幽溪曰。如來知彼淫術所加。正明佛界機興感應道交也。知之一字即如來鑑機之智寂而常照。無緣慈悲之體也。
○二歸園演法。
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
如來常儀受請齋畢俱為說法。今既速歸必別有意。故王臣大眾相隨而來也。於時者是將毀戒體之時。頂即無見頂相。華嚴云。初生疾捧持諦觀不見頂。故知此頂即法身也。然不但從頂現而且放光。不但放光而且涌千葉寶蓮。故知無為心佛無上神呪尊之至矣。無善不具故曰百寶。無惡不摧故曰無畏。因果滿足故現千葉寶蓮。化佛從頂現且坐千葉寶蓮即報身也。故此文中三身咸具。釋迦應身也。頂法身也。華臺現佛報身說呪全是智光。特勅文殊有由來矣。問。如來既知逼切何不于王宮施救而必待返精舍耶。答。佛知初果不犯邪淫不妨稍緩。且提獎歸來登伽亦至王宮豈所宜乎。問登伽小術佛何不自說呪。而假之化佛且特遣大智文殊。區區惡呪安用牛刀。答。今值希有之事故施難思之法。希有事者。文云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何但小術。故以微賤而欲得阿難王子為夫一奇也。以邪攝正二奇也。以凡匹聖三奇也。初果聖人戒體將毀豈無纏綿之意。良由五百世中常為夫婦恩愛[A21]已深豈小緣哉。非法報應三身之力莫破著相之惑。非文殊大智不堪受勅。況淫愛之障為生死本。今借阿難發起以救末代眾生。此所謂難思法也。若據摩登伽經但是如來自說一呪解彼淫術。問。他人犯淫如來未必即救。今救阿難一何騷擾。答。初果之法不墮邪淫。今佛設救即其騐也。末代有證初果者感應亦然。其未證須陀洹者本是凡夫。安得責如來之不應乎。苟放逸不謹但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而[A22]已。
○三文殊護歸。
勅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頂光化佛體勢尊嚴。所說神呪在小智尚不能解況往救乎。非文殊固不能受勅也。而文殊密說妙解惡呪阿難亦不顯聞。故後文(云云)。提謂提拔。獎者助也。亦借力也。與登伽同歸者。如下經題五名中云。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性比丘尼是也。登伽不但出家兼證聖果。如下文云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此中特未敘耳。至文殊簡圓通竟成阿羅漢。若據登伽經說聞呪時未言得益。尋求阿難自到佛所且非文殊提獎而歸。至聞說法亦證四果。然則兩經並由聞經證阿羅漢。但大小機見不同。古註云若約實行則機熟得道之時。由阿難牽以欲鈎後令入佛道也。若是大權乃同阿難發起是教以益群機耳。別序竟。
○正宗大分二章。從阿難啟請妙奢摩他去至問結經名。乃正觀總無明心以明修證。從阿難問七趣何生至不戀三界。約別能招報心以明修證。大凡行人修行貴乎先得其本。一切眾生自一念不覺即成根本無明以障本覺。而即本覺心亦不變隨緣為一念陰識。所謂法性之與無明遍造眾惡名之為染。乃成現行發得業報枝末。而不知一念識陰體雖虗妄亦即真常。如經云。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發生隨處滅盡。其性真為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又云。使汝流轉生死結根即汝六根更非他物。使汝究竟安樂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迷妄有無明發明即解脫。故只須觀此總無明心則自然妄去真顯。垢盡明生。如灸病得穴伐本枝枯之要道。今如來開口即徵問此心。正令觀破此一念陰心真心自顯之妙法。今家揀境修觀觀現前一念顯難思妙境皆先根本之意也。至下七趣五陰是五識五意識受想行三心之現行能招報。及禪定中發起則觀不發不觀之發得能招報皆枝末相應惑也。故略一揀斤令行人不著即顯本如來藏矣。如大綱中說。今初為兩章。一正明修證。二結顯經名。初中作三大章。一約破顯以開圓解。二示正助以修圓行。三明迷悟以證圓位。初開解中一對阿難雙約次不次明三止觀。次對滿慈更審除細惑明如來藏。初又三。一阿難悔請。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阿難持法藏人示迹恒為魔嬈。此獨悲泣者悲從自恨而發也。法華經云。昔於空王佛所同如來發心。佛常勤精進故成菩提。阿難常樂多聞未得無漏。據此。則無始來一向多聞信矣。此時在法華前尚未發迹。然聖位中人詎不自知多生習性乎。道言體也。力言用也。有道而後有力。有體而後有用。既以多聞小慧自咎故自敘殷勤啟請等。十方如來者言諸佛道同。小乘中不言有十方佛。阿難發心本在圓大故言十方。所謂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也。如來是極果人菩提是極果法。果必有因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是也。妙者言一心中具此三法。考諸翻譯。奢摩他翻止乃寂靜之義宜屬於空。三摩翻俗宜屬於假。禪那翻靜慮雙收止觀宜屬于中。空假中在一心中故名為妙。古今解此文者具有三說。會解云。奢摩他等乃楞嚴大定之別名也。孤山甞用三止配之。一曰體真止止於真諦即奢摩他也。二曰方便隨緣止止於俗諦即三摩也。三曰息二邊分別止止於中道第一義諦即禪那也。依此。則三名皆屬于止。或云一奢摩他是空觀。二三摩是不空觀。三禪那是中道觀。則三名皆屬於觀。然攷圓覺經中三皆名定。又名三淨觀。如釋題中[A23]已引。故知偏止偏觀皆非圓乘。三名咸具止觀方為正義。奢摩他者真諦之止觀也。三摩者俗諦之止觀也。禪那者中諦之止觀也。如是解之庶無遺漏。人情自屬安可依耶。或云奢摩他是止。三摩是觀。禪那雙收止觀。作此釋者于義無礙消文即偏。言于義無礙者。如止觀云。次第三觀中二乘及通菩薩有初觀分。此屬定多慧少不見佛性。別教菩薩有第二觀分。此屬慧多定少亦不見性。二觀為方便得入第三觀則見佛性。則以空觀屬定而今以奢摩屬止。止即是定。以假觀屬慧而今以三摩屬觀。觀即是慧。義正相符故無礙也。言消文即偏者。諸師分文以徵心辨見屬奢摩他而其中豈可無觀。以五陰三科為諸三摩提而其中豈可無止。豈非欲圓而反偏耶。故以三名圓具止觀為正釋也。三止觀咸在一心始稱為妙。應知若約圓乘空假中三既在一心。定慧二輪必無偏取。古人云。義立三名體惟一法。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互融故謂之妙。如是妙修方曰楞嚴大定。準此。亦應云。義立止觀體惟一法。舉定即慧言慧即定方謂之妙。方可稱楞嚴大定。又圓覺經中奢摩他三悟後方修。今從初即論者亦約圓乘釋義境智行三在一心中方名妙也。如玄籤三下行妙初文盛明此義。若昧此義何以消今文耶。束上所說共有三義。一三法在一心。二三觀三止咸在一心。三解行證亦在一心。始稱為妙。此乃一經之要旨趣理之玄門。菩薩所修宗極于此。如來所證亦不出此。的是今經能觀之觀。且是如來成道之本。一佛既爾諸佛咸然。文中但言十方而三世可準知矣。最初方便者。三觀之先更有一三摩提即最初方便是名為假也。阿難此問徹上徹下該果該因。如來下文所說總酬斯問之意而[A24]已。
○二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三觀法門兼於圓別孰不當聞。大眾欲聞假于請主故默然承受。至下如來一喝中當有無量三乘四眾在座悟入。如良馬見鞭影即歸正路者。皆此處願聞之眾也。
○三如來演說二。初酬請開示。二聞法領悟。初文分三。初寄從假入空酬奢摩以助圓理。即徵心辨見之文是也。二寄從空出假酬三摩以歸圓理。即五陰三科之文是也。三明中道了義酬禪那以顯圓理。即性具七大之文是也。瓔珞云。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出假觀亦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與今楞嚴宛然符契。但今經一以圓融為主。約次第以顯不次。節節明別節節入圓。攷之止觀意亦如是。故輔行云。先明次第意者令不思議易顯故也。若棄思議別求不思議者遠矣。從來解者雖立三觀。而不善用瓔珞經文故于解釋多有不順。今以七番逐破為空前之假。假即三摩提的是最初方便為從假入空觀。庶合經旨。大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因緣生法即假也。觀假為入空之詮非方便乎。就初從假入空中分二。初審問心見。二破妄顯真。破妄顯真即從假入空觀也。如來欲示能觀妙觀且先徵出現前陰心為所觀境。境既定[A25]已觀方可施。如射必定的。灸先定穴。須知一切名色五識五意識受想行心竝是今境俱得為觀。但寬漫難入。若觀心者近而復要。故須徵出此總無明心為今破顯張本。言總者真妄皆在其中也。葢心有真心妄心。見有真見妄見。下文云。使汝流轉使汝安樂皆此六根更非他物是也。今如阿難所執若知若見無非是妄。所謂知見立知。法在必破。下文所顯若知若見無非是真。所謂知見無見又所當護矣。葢此心為眾生出生死之大本。諸佛度眾生之要訣。若心境不定即妙奢摩他等能觀妙觀從何處用耶。初文中分為二一審問發心二詳審心見初又二一問。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阿難此云慶喜。斛飯王子。如來成道夜生。淨飯既聞太子成道斛飯又奏宮中生男舉國欣慶因名慶喜。孤山曰。斛飯王子者。初師子頰王有四子。一曰淨飯。二子。一悉達。二難陀。二曰斛飯。二子。一調達。二阿難。三曰白飯。二子。一摩訶男。二阿那律。四曰甘露飯。二子。一䟦提。二提沙。弟兄為同氣。情均天倫者。阿難是佛堂弟與嫡無殊故曰情均。言天倫者。天然倫序是天性之親也。此出家之由也。當初下更審出家之意。夫遇境生心每事皆然。而徵問阿難之發心見相以嚴初離俗一念為出生死成佛之因。因地若真必獲聖果。苟帶凡情即混生死。故特徵之。益知真妄皆在一心中也。發心即該下文所徵之心。見何勝相即下文所辨之見。
○次答。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我見下是答見相。常自思惟下是答發心。三十二相者下自奩輪上至肉髻。超勝轉輪故云勝。端嚴美麗故言妙。殊絕者謂世間所必無也。映徹者當是世間色象皆于身中現故譬琉璃。答發心中先標。次徵。釋言麤濁者。人當欲時氣息極麤以知昏濁之至。男女遘精故是腥臊謂臭穢也。所成之形則膿血雜亂。勝淨與腥臊相反。淨謂無穢。妙明與麤濁相反。玅則非麤。明非昏濁。紫金光聚者。閻浮檀金比迦葉身金猶如聚墨。若比佛身迦葉復如聚墨。如此妙身豈從欲生。若據渴仰之心亦欲成佛故捨深重恩愛而出家。所謂見相發菩提心也。天如曰。阿難見相乃緣塵分別之見。其所發心乃妄想攀緣之心。後文七徵八辨重重逐破者此也。交光曰。下文正破思惟之心不破見相之見。以見是所顯非所破故。然見有真妄。真見是所顯。妄見是所破。何云全不破耶。後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是所顯也。又云見聞如幻翳。是所破也。故交光顯見之言不如辨見為妥。又所發之心亦通真妄。若知愛樂之心從緣而起本無心相即通於真。若認愛樂為心即屬於妄。故於善哉阿難下雙示真妄也。
○二詳審心見又三。一直示常心。二勸進直心。三正審心見。先示常心者。如來之意謂發心貴乎真正。阿難緣相好發心不可不謂之正。而攀緣未息著相未忘。未必全真故特示常心。即首標不思議境也。契悟真常則發心真正矣。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善哉阿難者美惡不嫌同辭也。如來將示第一義諦先以大慈哀憫之辭與而進之。如止觀明發心有多種。有見種種相好而發心者。有聞種種法而發心者。乃至第十(云云)。今阿難見相發菩提心誠可嘉歎。汝等指現前大眾一切眾生徧及有情從無始來豎窮過去。由所示者大。故所告者多。所追遡者遠也。生死相續謂積苦至今。從來未悟故云不知。即無始無明也。常住真心者。言語道斷。心行亦訖。不生不滅。離根離塵。一切皆妄唯此獨真。常途以隨緣為心不變為性。此文心即是性。然亦以遇緣常了為心。從來不改為性。離染常照故曰淨明。是人心體亦是經體。須知小乘詮真理。大乘詮中理。葢心非心智非智之別也。輔行云。藏通三乘皆為滅心以為極果。據此文則真理非心。今云常住真心故中理是心。小乘灰身滅智故真理非智。今云性淨明體故中理是智。然以心智為中理亦通圓別二教。如下文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夫心既常住則一切莫非常住。二卷云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據此文則總指諸法皆常為常住真心。亦即現前一念心王。若證此心即如意珠王身也。妙玄云小乘灰斷無如意珠身正是此意。言如意珠者。譬如來現形十界隨所宜身說所應法不須作意。身土互融如如意珠王隨意雨寶。妙玄之意以十界身土性本具足隨機變現方名圓教常住。豈但以性不生滅為常住乎。今經七徵之後有圓別進否之義。進則明圓。否則明別。在圓教中以圓融三諦為常而帶最初方便。或但指見性為常根塵非常。雖撥根塵與小乘空理有異實別教耳。今經正意的顯圓常旁兼別教。苟不甄別鮮不以別而為圓矣。向下更明茲不繁述。用諸妄想。謂用攀緣心為自性也。妄想非一。如五陰即有五重妄想故名曰諸妄想。生[A26]已即滅元非實有如鏡上塵垢而[A27]已。今若以此為因則所感生死之報起滅不停猶如輪轉。如來將欲破妄故雙示真妄。真心是其所顯。妄心是其所破。兩重能所不待下文而[A28]已宛然於此矣。
○二勸進直心。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真發明性是了因也。謂真欲發明性體也。或云真發明性者從真發現之謂也。如後文云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至)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是真發明性也。勸進直心者。經云。一者直見不邪。二者直聞不聽。三者直治不曲。四者直說不煩。五者直行不迷。六者直念不思。七者直意不動。八者直受不尋。今言直心即是常心。此心下不落乎攀緣。上可合于常住。後徵問時欲阿難有疑即陳勿自遮掩。故如來答之便成應病與藥之益。所以欲傚十方如來出離生死先當傚其直心。古人云。後文言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即直心也。攀緣心者即虗假也。古人所言良可思矣。言者心之聲。由心直故所言皆直。酬問即言直也。此文正明十方如來心言皆直故所歷地位咸無委曲以有頓超十地之用。先言終而後言始意勸當機之倣傚焉。
○三正審心見分二一審心見二審心目之處初中先問。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前阿難言見三十二相發心愛樂真妄端倪[A29]已露。如來就此端倪更為研究。前雖云見未曾言目故今問將何所見。前云渴仰即是愛樂故復問誰為愛樂。
○次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如是下總答。由目下別答也。由目觀見是答將何所見。下文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而今以目為見謬矣。心生愛樂是答誰為愛樂。真心本無攀緣。而今以愛樂為心是取緣塵分別之心謬矣。兩謬之外。更有一謬。尊者是謂心不能見豈非謬耶。雖發心願捨生死生死由之起矣。然如是病根今七徵初尚不即破。至辨見初方破此病。幽溪云。止觀明見相發心有四種。有見父母生身而發心者。有見勝應而發心者。有見報身而發心者。有見法身而發心者。今阿難所見即父母生身。然四教雖即不同莫不一以生為身境。解圓則圓解偏則偏。故如來先標常住真心為本然後誨勅阿難當以直心詶我。使阿難果能依常住而發心一以直心[1]訓佛所問。如栢庭所謂我以心見見佛惟心。我心遍于佛身佛身現我身內。心不自知心。佛不自見佛。心有想則癡。無想則泥洹。是真見佛。般舟云。又能了知如來之身。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亦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等。淨名云。是則依於佛慧不以二相見於如來。唯依心現不離真如。能如是答。則七處徵心無從生起安有是經。惟阿難發起是教特閟其妙。惟以緣心酬佛所問曰。如是愛樂用我心目。安能契常住真心哉。
○次審心目之處先問。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阿難言目見心樂。佛即當破見者非目。愛樂非心。但尊者病根[A30]已露。必使病根盡露。方堪應病與藥。葢病有根標藥有緩急。先破心在內者所謂急則治其標也。真所愛樂謂真誠愛樂。所字助語詞耳。文有法譬合。因于心目即下心目為咎之意。下文七徵以破妄心之處是降伏塵勞。假使阿難不執在內何由破其內乎。餘六亦爾。以心例目其意亦然。執目在面然後可破在面之目。如云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非破在面之目耶。或謂此文但破心而不破目豈不謬耶。塵謂塵緣。由塵緣而勞累心神也。譬中國王譬真心。賊譬妄心。如來七徵喻發兵討除。賊所在喻七處。合中使汝流轉同國王為賊所侵。心目為咎是妄心妄目。若真心真見有何咎與。又此文雙標心目為咎而今特破心者。是所對所觀之陰心根本。若破心[A31]已如伐本枝枯擒賊擒王法也。目是枝末至下略破即足矣。問心與目何在者合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次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祗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先舉凡心在內次舉佛眼在面例[A32]己亦然。是尊者答詞之巧也。十種異生者。或云十二類中除空散消沉及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但有十類。熏聞云。青蓮華眼者。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復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𭬥李云。浮根四塵即外五根名浮塵根。浮謂麤浮。塵以染汙為名。染汙真性故。根以能生為義能生五識故。然內五根皆清淨四大所造屬不可見有對色也。又內外五根皆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地水火風。所造四塵色香味觸。今在浮根中能造四大性不可見故指所造而[A33]已。夫前指目為能見是一重謬。今云眼根在面是第二重謬也。前指愛樂為心是一重謬。今云心在身內是第二重謬也。後文云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物。今言識心實居身內乃當機之大謬。須先擒破。此屬心王也。至於眼根二謬枝末稍緩俟辨見中破。若不破眼根則恐又墮根塵之中。成常見外道矣。
○二破妄顯真。破妄即是從假。顯真即是入空。從假即假觀也。顯真即空觀也。嗟夫世人不善觀心不知圓別門戶。聞次第三觀先空次假後中便欲直從空觀而入。不知欲入空者先須觀假。所以瓔珞云。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摩訶止觀云。觀假為入空之詮空由詮會。聖說如此豈可違乎。若不觀假而能入空此古今必無之事。須知從假入空乃空前之假非空後之假也。今觀妄心不在七處。意顯妄心元非實有豈非假乎。所言假者非謂永無但非實有。苟直以妄心為一無所有即如水消鹽之邪空矣。又從來習台教者皆謂楞嚴尚耳根。天台觀六識。然今所破妄心豈非第六意識。此與止觀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簡去四陰唯觀識陰的觀現前一念總無明心。文意正同。昧者猶欲岐而二之不可解也。文中先約三摩提觀假。次約奢摩他顯真。二科之中皆明圓理。初文分七。先破心在內。又三。一以現事比例。二示最初方便。三正破斥在內。初中三。一定內外。心若在內應先見內。內必先見外必後見。故先問內外也。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現坐者謂現在可據之事當以為例也。講堂在內祇陀林在外其事顯然。而反問阿難者欲其親自答出則無可迴避耳。若比例者。阿難例心。講堂例身。現坐講堂例心在身中祇陀林以喻身外。世尊下阿難答也。堂在園中隱然指身為內境。林在堂外隱然指物為外境。據其自說則內外定矣。
○二定先後。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此定見之次第也。內外既定先後斯分故問先後。文意本以阿難例心。而今問汝在堂中先何所見則儼然以心為能見矣。但急攻心在內之執。未顯破目在面及見者是目之病者。先根本而後枝末。自然之道也。阿難所答。必先見內而後見外。以此例心。亦當先見焦腑後見外物明矣。葢以講堂例身如來大眾當例五臟故也。
○三定因由。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內外先後[A34]已定綽然可以破心在內。茲復問因由者欲阿難答出戶牖開豁。葢既以阿難例心便當以戶牖例五根也。隱然指五根開通然後心得緣於外境。是則據當機所答外以眼為戶牖明矣。執心在內此計既破。眼為戶牖即此可破眼為能見之執。故知破有傍正。此中正破妄心。傍駁妄見。正根露枝枯也。
○二示最初方便。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前比例[A35]已竟即應破執。佛不即破。而云有三摩提等者示最初方便也。破法先須觀假。假是三摩提。特舉其名以冠徵心辨見之首焉。此名古師講之太略。但云圓融三諦舉一即三。今人講之太訛。云三摩提是總相法門。夫首楞嚴[A36]已是總相。今又以三摩提為大總相何所總耶。考圓覺經以靜幻寂釋奢摩他等三名。而云三摩提起幻。今經亦云如幻三摩提。則三摩提為三觀中之假觀。三定中之假定明矣。又翻譯中翻三摩提為等持。釋云離沉掉為等。令心專住一境為持。既云專住一境非假而何。然特舉假者何也。當機首請一心三觀理最圓融要因門入。世尊于三法中。特舉三摩提為入門方便使措心有地亦通途修定之法耳。葢三觀有二種。一次第三觀。二不次第三觀。次第三觀必先假後空。瓔珞經云。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人但知空假中為三觀而不知有空前之假有空後之假。空前之假名從假入空。止觀云觀假為入空之詮空由詮會正是此義。空後之假名從空出假。止觀明複疎倒入即是其義。二假義異其名則同。今經有三摩提乃是空前之假。後文開示奢摩他路非從假入空乎。圓融三觀必約假以立空中。三大部中其例甚多。聊舉四文不能盡引。妙樂釋經萬二千人俱觀心中云。境據假邊且存其數。空中尚無其數安在。然必約假以立空中。觀亦如是。止觀云。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觀。彼文觀不思議境中歷陰入界等。文文如是。是亦約假以立空中也。輔行云。三諦無形俱不可見。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空即中。妙玄云。見思幻破真諦幻成。無知幻破俗諦幻成。無明幻破中道幻成。如上四文總明圓教行人必從妙假入門。假即空中一心具三止觀。今經圓旨義趣全同。故首標有三摩提下即云大佛頂等其意可見。如是則七徵之文即是圓門。但世尊以圓融立宗。阿難每從方便啟請。至七徵後重請示奢摩他路。顯今七徵但是從假。至後辨見方是入空。此別教義。分圓即別融別即圓。圓別豈相礙耶。後有三番進否之文。進則明圓。否則明別。進否之義實昉于此。名大佛頂下此世尊以圓融立經名也。上雖但立三摩提而假能破法即是空中。圓融三諦是法身之理法身徧到妙明無相名大佛頂。證入此諦由三止觀。首楞嚴王該三止觀即具萬行。總定具別故稱為王。準題中名諸菩薩萬行。今雖不言菩薩義[A37]已該之。又在菩薩但名萬行首楞嚴。在佛名首楞嚴王。今文多就如來說也。次云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即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也。一門超出豈非密因。因即是門。後文云識陰若盡如是乃超十信等五十五位是[A38]已。妙莊嚴是修證。謂一心具萬行之因莊嚴果德也。然一門對十方說。十方佛雖多孰不由此一門超出。路對果說。門之與路皆却指因中之修耳。經題存三隱二義得于此。須知十方如來皆從觀假得入。由觀假故證大佛頂乃至具妙莊嚴。行人捨此何從證入耶。而以此為最初方便者。空假中之前又有一假豈非最初方便乎。定林云。摩頂者撫以示愛。禮足者伏以示敬。上愛下故摩頂。下敬上故禮足。
○三正破斥在內二一立例按定。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如汝所言牒阿難語也。身在講堂而見堂外牒前初二兩答。戶牖開豁牒前第三答。此兩義皆是能例。次云亦有眾生就所例說與能例違。此眾生隱然指阿難也。不見如來而見堂外正如阿難心在身中不見身內而但見身外也。如阿難答斷無不見內而見外之事是自破心在內義。長水云。只知據理直申不覺計宗危矣。
○二循例正破破中先例次縱後結。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脉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是處。
例破中初句正斥。汝亦如是者謂汝即是不見如來能見林泉之人也。汝之下破計。先立義云心靈一切明了。有二義。一者內外皆見故曰明了。二者眼見耳聞皆是心靈故云一切明了。如是即旁破眼為能見應上文戶牖之喻也。若汝至身內此句牒執。爾時句定也。頗有下正破在內之計。古解云。頗者可也。或云少也。意言不問其多。還少有人見身中否。既無此人不合言心在內。此句即是破辭。縱破者謂太近不見。或不能見心肝脾胃如眼不見睫理亦有之。而爪髮生長筋脉轉搖誠應明了。如何不知此句責破。必不內知等者并責不應見外。言汝心在內而不內知況外物疎遠而能知耶。此句生起下文心不住內也。阿難計心在外由聞此語。謂除非心在外則知外耳。結破者。一切凡夫皆謂心在身內。阿難初果宜無此執。示與眾同亦言在內。如上所破心不在內其義了然。然佛雖破妄心之處乃破妄心非實有也。不實即假。是之謂三摩提[A39]已。即中云。問。交光正脈中。大非天如會解。謂如來所答前四卷皆明奢摩他性定道理。只言性而不言修。會解硬配三止甚違經旨。今以七徵為三摩提觀假之法。及前約空假中分科。得非以修釋性耶。答。若約圓乘解行證三一念具足。修性可岐為二乎。若約方便。解行或分修性難擘。止觀非理何依。理非止觀不顯。縱在別教亦須約奢摩他等三名以明三諦。況圓乘乎。然會解中。實未甞以修釋性。如云阿難請楞嚴大定。如來下文所示別無其方。始則決擇真妄。次則真妄和融。乃至會通藏性深窮萬法。皆是發明究竟之圓理而[A40]已。葢此圓理乃大定之本也。會解此文以前三卷半文為發明究竟圓理。何甞硬配三止。理非性乎。須知空假中名是諦非觀。如觀經玄義云。假是虗妄俗諦也。空是審實真諦也。釋籤云。觀中之觀名為中觀。據此。知觀空之觀名為空觀。而空則未甞非諦。觀假之觀名為假觀。而假則未甞非諦。觀中亦然。諦是性。觀是修。豈得纔見空假中名便以為三觀耶。不惟交光不知空假中是諦。今人弘台教者亦謂真俗中是諦。空假中是觀。株守此說所以來交光之難也。若尋古轍。諦觀竝舉方名三觀。故今經前三卷半以空假中三諦之理使阿難開悟。然必托止觀以彰深理。茲七徵文托三摩提俗諦止觀會歸圓理皆修性相依。交光分擘修性豈通方之說乎。又如彼所釋謂今文是奢摩他性定。其如七徵之首如來即云有三摩提乃強解云。三摩提名隨便寄居干此。夫三摩既是寄居奢摩之名何能無寄居。無奢摩而強加。有三摩而不用。如此僻解安可判修性耶。彼云性定似不必用修。又云略帶緣修。益不可解。皆回經就情全成臆說而[A41]已。問。幽溪科經亦以七徵為奢摩他何也。答。幽溪以五陰三科為從空出假。以徵心辨見為從假入空。既許從假今必是假特引而不發耳。又復計心在內名為性執天下人同耳。但聞破心在內之人三根不同。上根人聞破在內性計既空契入無生。解行證三當下圓成。一部楞嚴至此畢矣。其名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宜乎。亦即中論觀因緣生法顯即空假中也。中根性執方破圓解全開。即當說妙湛總持之偈而領謝之也。如前恒沙菩薩十方三乘同時願聞中必有此二根性。惟阿難示同人法機在下根。故更有轉計在外潛根之問。所謂眾生處處著。正聞破有即計空亡。聞不在內即計在外也。下文節節皆有三根同聞。上中先悟之機例之可知。
○二破心在外二一立計三一因破轉計。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如上所破以不見內故心不在內。轉計能見身外心在身外也。如是法音。指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二立喻例顯。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所以者何徵也。譬如下釋。先立例中燈光喻心。若心在身中必先知內然後及於外物。言室門者領上戶牖開豁之喻。由耳目開通心方能識外境也。一切下合法。不見身中獨見身外是立計之本。與室中燈其義相反。此中廢一喻。立一喻。謂廢室內燈喻。立室外燈喻。以心在身外則不知身內。猶燈在室外則不能照室。又燈然於室中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以門開之故。室外燈光不能照室。以門閉之故。例心在身外不知身中亦為皮膜所隔耳。
○三結意請正。
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如上所計心有離身之過。尊者謂室外燈與室外心法喻宛齊。同佛了義猶懷疑而請正焉。夫心不在內勢必居外亦所謂直心酬佛也。
○二正破二一立例按定。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A42]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否。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心若離身即同他人。故引諸比丘一人受食眾皆腹飽。立此例者明相外則不相涉也。孤山曰。前云受請。今云從我乞食者。提獎阿難。在赴請日。為彼演法事應隔宵。故指即日循乞為例。我[A43]已宿齋者即我一人[A44]已飽也。齋乃經宿方食故云宿齋。谷響云。謂待明相故加宿之一字。足顯齋義。謂今日明相現時方可得食。熏聞云。循與巡同。摶食即第八云段食是也。今存古翻。
○二循例破執。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初若汝至身外牒計。心總餘根故言覺了知見。次例破。文分三節。初身心至不能知。以理定其相外。初句標。心在身外身在心外故云相外。若爾則如一食難令眾飽。則心下釋。上句明心知。未必眼見。以心在身外也。下句明眼見。未必心知。以眼在身根也。如是則為心在外矣。此定心在外之式也。次我今下約見騐其相知。兜羅此云細香。其綿色如霜。佛手柔軟似之。文云汝眼見時心分別否。此句為後潛根計本。如是世尊者謂眼見時心即分別如世尊所言也。三佛言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此句方是正破。上文止是示其相外定其相知耳。若立相外之義必如彼食不能此飽。今既相知一體不分可言心在外耶。是故下結破。前破在內今破在外。只一念妄心破之不[A45]已所謂專心一境非耶。須知如來之意不但破妄兼明觀道。利根聞之解行竝進。科就鈍根但名為開解耳。問。既具行解亦具證否。答。七徵之文約證釋之其義始便。何者。若約開解只須銷落諸念直契本心。苟用推簡反覺迂遠。古人云。中論觀法被末代鈍根。此從開解說也。若欲斷惑證真入賢聖位。淺者從因緣入。故阿難云我從因緣心得開悟。深者必從破因緣入。須用四性推簡。如孤山云。七番中。在內潛根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間似共性。隨合無著似無因性。四句求生皆不可得即是無生。夫如此推簡直就惑體觀察故得斷惑證真。所謂觀陰心以顯不思議是也。是則如來七番所說元明證位之道。觀文云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豈無證而能若是乎。聞者未能破惑但能進行則兼於行。鈍根聞之但能開解則惟於解。經意元為初心進道之人故科云開解。而佛旨淵深實明證入之道也。此義人多不曉并中論觀法亦似受屈。今并為申之。
○三破潛根三一立計二一因破計生。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阿難計內計外所計俱窮。復因世尊之言而生轉計。實自無主宰。性計不能守定矣。
○二因徵敘計。
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以兩義故成潛根之計。一不知內。二能見外。潛者藏也。謂潛伏于五根之中也。次譬琉璃椀者喻潛根之狀。彼根隨見等八字就法上說。琉璃喻眼根。琉璃合眼之見喻分別之心。以潛根裏故分別極速。然潛伏根裏之根指五根也。彼根隨見之根指眼根也。此寬狹之分耳。然我下謂成上兩義。一成不見內義。以在根則不在內故不見內也。二成見外之義。以清淨四大猶如琉璃心在根內分明矚外也。
○二逐破二一立例按定。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初句牒計。古人云此責阿難有法喻不齊之過。其說是也。彼人下明在喻則俱見山河與琉璃有兩重所見。觀實見之言阿難之計危矣。
○二循例破執。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汝心至何不見眼。正責其法喻不齊也。在喻則有兩重所見。在法止有一重所見。但見山河不見[A46]己眼潛根之計破矣。若見下雙責。縱彼所計能見眼者則眼為心家所緣之境。何得言隨。汝所言彼根隨見隨即分別其義不成。所言隨者一體之義。使眼為外境尚能與心為一體乎。若不見眼又墮法喻不齊之過。眼根不可見豈同琉璃之可見耶。進退失據其計窮矣。
○三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四破內外三一立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此問吳興釋之至矣。阿難此計雖不同潛根。元與潛根相類。前云既不知內而能見外故計潛根。又蒙破斥。今復立此計明不知內而能見外之故。可免第一第二之難也。初云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是眾生身相。次云有藏則暗定暗為內境也。有竅則明定見外之由也。今我下正立計。良由有竅則明故開眼而眼光向外親見明相。如主人開門而見門外。何必心定在外而招外不相干之難耶。有藏則暗故見暗時即是見內。如主人閉戶而見暗室。何必定見心肝爪髮等耶。是不知內而能見外各有其由。此計若成還成計心在內之義。據下佛破云何成在內計內明矣。然計中心體活潑有向內向外之義。故下文以對眼不對眼破之。
○二佛破。溫陵作三節破。或云此文只有二義。如經云為與眼對為不對眼。溫陵作三節非也。但對中有二義。一約眼前。一約內對。今科分二。一雙約對不對破。二單約內對破。初中二一雙定。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計中雙計見明見暗。然閉眼見暗成心在內之計。故特破之。雙定對不對者。對則成見故可計對。不對眼則成內故可計不對。
○二雙破。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文中初破對。先正破。本取在內之暗。今暗相實在眼前則非內矣。次縱破。若成內者立縱計也。據阿難意以暗為內則眼前之暗必成身內。居暗室下破也。暗室開眼之見不同合眼之見。然既以暗為內則開眼所見室中之暗必是焦腑。以皆是暗則皆是內。作此破者甚言暗之非內也。上皆是破對也。古註云。焦元也。天地有三元之氣生成萬物。人法天地。亦以三元之氣而養身形。白虎通曰。五藏謂肝心肺腎脾。六府者五藏之宮府也。胃為脾之府。膀胱為腎之府。三焦為命之府。膽為肝之府。大小腸為心府肺府也。次破不對。對在眼前既非身內則不對者當是身內。若取不對之暗。內義雖成又非所見。眼根明前不明後以其不對故耳。今既不對何成見耶。
○二單破內對二一立內對。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
此中元欲取對。但與前對不同。前對在眼前。今離外見之暗取內對之暗以成身中之義。意謂合眼則眼光向內名內對也。補遺云此文是牒前計。如前計云開眼見明閉眼見暗乃外見內對之義不同。意明離於外見內對自成。今重牒之(謂離外見之明即是內對之暗。故今文是牒前計也)欲使內外兩相例難。(以開眼見明難閉眼見暗是兩相例難)義不得成。故下破中應今所牒。(指合眼見暗名為身中句)雖雙牒內外意在破內。(合眼見暗是牒內。開眼見明是牒外。所破但在內對)即中謂補遺之意。謂離外見之明即是內對之暗。然外見之言亦得離外見之暗。離此外暗而取返觀所對之暗。故云內對所成。補遺另一途爾。
○二破內對二一正破。
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合眼至身中。亦牒計也。開眼下。準外破內也。合眼既能返觀身中。逃前不見焦府之責。今準此義開眼亦應返觀[A47]己面故云何不見面。若開眼不能返觀[A48]己面則內對之義不成。而合眼又何能返觀身中乎。
○二縱破。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何成在內。若在虗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A49]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文有三重縱計。初重約在空破云見面若成者且縱彼成於見面之義。阿難所執見性既開眼即在外境是眼光元可在外又能返觀。是必成見面之勢。破云。如是則心與眼皆在虗空。葢眼非知。意非見。兩者相合方能成見。今兩者皆在虗空。容有是耶。不特無此事。而阿難多分計心在內義亦墮矣。次若在虗空下約自他破。阿難見性在外又可返觀。又有心眼在空之勢。故今轉破在空。此計有三重破。一者在空則非汝體。二者汝既無身。則如來今見汝面反是汝身。三者汝眼及了知之心俱在身外。身寧更有覺耶。此三重俱破第二心眼在空之轉計也。三必汝下約兩覺破。若必欲成返觀外見之義又何妨執身眼兩覺故并破之。謂汝若執眼覺明暗而心知附眼光而起。身覺痛癢而心知亦附身觸而起。故云兩覺又云二知。則一身應成兩佛審矣。至此則破盡計窮。後即結破。
○三結破。從來解者皆謂閉眼見內成心在內之計故獨破之。此文中之意。若據顯文只是破暗為內境而[A50]已。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開眼見外不能返觀則閉眼見暗亦非見內。但破見內者。文中帶破見外。如心眼在空是也。
○五破隨合三一立計。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孤山曰。心生法生境從心起也。法生心生心逐境遷也。即中云。何難前之四計既被窮逐。今轉推心生之由。所以引開示之言者。謂諸法本無由心故有。心亦本無因法故有。此引文之意也。雖引二句意重下句法生心生及種種二字。我今等者此定思惟是心。葢阿難本計如此。前文多以見為心。今獨表心惟是心。言隨合隨有者。如繫心身中則合于內。馳心千里則合於外。不定在一處故云非內外中間。其實徧該三處。中間指潛根也。
○二佛破二一牒執。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阿難欲計法生心生故通舉二句。葢佛常有此說故也。其實只就下句為計。所以佛破祗牒其下句。
○二正破二一直明無體。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心既隨合而有似先無心體因合而有。故今破云。心若無體則并無此合。若無下縱破。若無體之心與物能合。比例言之。應十九界與七塵合。界止十八。今言十九者更加一無體之塵為第七塵合成十九界也。既無無體之塵豈有無體之心乎。補遺云。如世之火自有體性。然後假于陽燧為緣而能發焰。若云心自無體假緣能合者。狀似火自無體乃合陽燧爾。
○二委破有體二一約內外出入破二一破。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既破無體必計有體故約內出外入破之。明心無所從來。挃音質。古註云挃猶觸也。
○二救又二一救。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自初徵以來佛即以見為心。阿難亦權順佛語。然阿難前云由自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據此。則阿難本意豈以見為心乎。故今反難如來。謂見自屬見心但能知。心既非眼而以為見于義成非。前來未有此問。至此方出阿難本意。此受病之根也。
○二破。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A51]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初句牒計。汝在下釋難。佛謂汝言眼能見心不能見。例如汝在室中必見室外亦由門開而後能見。眼但如門心則如人。心因眼開而後能見。如人因門開而見室外也。倘謂眼見而心不見。亦可云門見而人不見耶。故能例中門雖通見。必室中有人而後見。則見者是人而非門矣。所例中眼雖通見。必眼中有心而後見。則見者是心而非眼矣。更舉[A52]已死為例者。溫陵云。舉門喻能見在心。舉死明徒眼不見。其說是也。由生時心見非眼故死後徒眼不見。若見下更縱破也。如此明文。皆言心識為主。破顯唯心。根但如門。從門出入乃是方便。而執者何言用根不用識耶。
○二約一多遍局破二一定。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
此中遍與不遍似從一體中分出。而一體多體指心為體。徧與不徧指身為體。遇事時為知覺遍到一身之中。為但在一處而知覺不能遍耶。
○二破。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徧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文分四。初破一體。初句牒。則汝下難。汝若一體而有二覺則非一體。有覺有不覺即二相也。故難以四支應覺。是出一體之相。若成下破。若言俱覺痛癢者。是則欲擊汝頭但擊汝足。欲擊汝左但擊汝右。有是理乎。挃應無在謂不定在一支也。若挃下結破。挃有定在便成離合兩覺。即是二相非一體義。二破多體。一體既破或轉計覺有多體。然一人止有一覺多覺即成多人。其中必分自他以何覺體而為汝耶。三破徧體。徧者知覺徧于一身。挃一支時應遍于有覺之處。則與前四支應覺義正相同。難辭雖同意則有別。一體者謂無二相。徧體者覺處咸徧。四破不徧。不徧者謂知覺不徧于一身。若執心不徧。頭足俱觸一既有覺一合無知。今汝不然者。謂俱觸俱覺則非不徧也。
○三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如上所說有體既非無體亦謬。心尚難立何云隨合隨有耶。
○六破中間三一立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此計從第五發來。因前佛破有體中云。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內外既破故復計中間也。于中初舉佛與文殊談實相者。實相即是心。心不在內非內六根。亦不在外非外六塵。此實相離根離塵之義。阿難不解復起謬執。文有三重。初舉前破辭。內無所見謂在內則不當無所見也。外不相知謂在外當不相知也。次明不成內外。三方計中間。不遽定者見踟蹰之意耳。問。上阿難言亦非內外中間。今何復計中間耶。答。上言中間乃以潛根為中。與今有異。今被重重難破。又不得[A53]已引彼不在內不在外之語為例。既不在內外而必居中間矣。此之中間實有根塵為二邊影顯中相。與前中間不同。
○二佛破二一約身處破二一按定。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中必不迷者。迷則不知所在。不迷則非無所在。迷謂惑也。處謂依報之處。身謂正報。
○二推破二一破在身。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身之可見者皆邊非中。在中同內謂同前計心在內也。
○二破在處。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表者如立杖以表其處。大地廣博以何為中。故無表則同于無中矣。表則下破有表。先標。次釋。人在表東則以表為西。人在表南則以表為北。表之四方既混。以心為在中。亦得云在邊。故雜亂也。
○二約根塵破二一救。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于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眼即清淨四大。色即眼家之塵。有眼而無色則不生識。有色而無眼亦不生識。二法相合以為生識之緣。即生眼識。云眼有分別者眼根能引生眼識。眼識生時有隨念分別故云眼有分別。是指能生分別為有分別也。而色畢竟無知。眼識生起在有知無知之中。故招下雜亂之難。又前四計皆先有心識。五六皆論生心。約生論處故曰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二破。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文中先定。次破。破中先破兼二。然前定中云此之心體乃指心知為體。破中云物體雜亂乃指眼根為體。物即塵也。以阿難計云眼有分別故且就所執而破之。適時之語不須定執。當知物體雜亂此句之難。謂一識而兼根塵之二。塵為物。根為體。當雜亂于一識之中矣。物非體知下破其不成中也。外物之無知不同根體之有知。即成敵對之法相形而立。更無調停為一法之義。何以為中。破兼二也。非知下是破不兼。不兼根則非知。不兼塵則非不知。凡言中者必有雙非之體。今之心知若離根塵更無體性。中何在耶。
○三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兼二不兼。二義俱無成。則當在中間之計其不可立也明矣。
○七破無著三一立計。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前之六計以有處所皆被窮逐。阿難不得[A54]已而計無著。所引佛與四大弟子共轉法輪是通教義。而有通別之義故言心性。謂覺知分別中有此心性也。不在內外如前文解。中間應指識心。既非內外中間則一切無著此佛語也。而阿難還以不著內外中間為心又成計著故須破之。泐潭云。既非內外中間即知心無所著。而不知佛意破妄無體令識本真。如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無。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不了此意謬引佛言妄立無著。
○二佛破。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于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阿難妄計因一切無著而起。故佛拈此一句破之。于中先研覈無著之體。次相有下結斥非無著也。虗空水陸一切有法。此阿難計為實有者也。汝以不著此法者。為心為實有一不著之心。而但不滯于物象耶。為并無此不著心耶。此句是雙問。下正研云。若并無不著之心則心同龜毛有名無體并不必言無著。阿難言不著者必有一不著之心是即有心非無心也。無相下重以相無相申釋上句。以上未言相無相故再定之。既定有相次即結破。當知阿難胸中實計有心而強謂無著。故被佛破。則所破乃偽無著非真無著。下文云無有是處。亦但阿難所計無是處耳。若并破轉法輪之言是因咽廢食矣。問。古解云。為在為無。問汝心不著而彼物象為存在耶為虗無耶。今何違古註。答。古解云。若彼物象空無則同龜毛。試思水陸虗空則該依報。飛行之類則該正報。乃謂我心不著便同龜毛兔角義恐不妥故今作此釋也。
○三結破。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上來七番窮逐妄心使無住著。乃三摩提起觀之門謂之最初方便可也。止觀十乘觀法中最初揀示所觀之境云。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唯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此意與今文同。彼止觀文先揀去界入故譬去丈就尺。於五陰中。又揀去四陰唯取識陰故譬去尺就寸。輔行云直爾觀心。義當觀王。四明云即能觀為所觀易絕念故。皆是此意。須知止觀中明兩重所觀之境。一指第六識心為境。即揀境之文是也。二觀不思議境。即一念三千是也。觀六識心意在顯不思議境。故孤山云。觀一念之妄心顯三諦之真理。妄心為第一重。真心為第二重。雖立二重。觀之不[A55]已則陰境轉成不思議境矣。今經亦然。初七番窮逐是以妄心為境。後文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又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豈非一念三千為觀境耶。至三卷云。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則觀六識以成不思議境葢無疑矣。是則今經前三卷多明十乘中第一不思議境。三卷末阿難大眾說偈讚佛云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是第二真正發菩提心。請入華屋是第三巧修止觀。十乘觀中前三最要故略配之。第四破法徧是證果時事。二十五圓通即破徧也。若第五識通塞是破遍之餘意耳。在今經耳根則通餘根則塞。第六對治助開可配建壇持呪。第七道品調適但從不思議境分出。識次位。能安忍。離法愛正屬圓位。葢能忍能離方得證入圓位也。此于總無明心用十乘妙觀始終修證法也。至于七趣陰魔即五識五意識等能招報心。亦當用十乘能觀之法而修證之。使一一皆成一念三千之不思議境方顯兩重所觀。觀識即真也。夫兩重所觀十乘觀法佛祖意合。而或謂天台專觀六識。楞嚴獨用耳根。未必然也。苕溪曰。總此七番似破四性。若四性未破此覺了心世而非諦。破四性[A56]已乃名世諦。世諦虗假猶存于相。若破此相方名真諦。亦曰第一義諦。故智者大師云。世諦破性真諦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空。今文七徵是破性。一喝即真諦破相也。即中云。初心觀假名空前之假。經稱三摩提。斯時三諦未彰但觀諸法不實故云假也。如今文七番逐破豈得謂妄心為實有乎。但屬性空。下文如來一喝使當機言思道斷妄心全空方入真諦。此真諦顯名奢摩他乃從假入空也。在利根人觀空前之假即悟三諦。所以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在鈍根者真諦未彰但屬觀假。故此後文更請示奢摩他路。圓教進否其源在茲。問。四句推檢止耶觀耶。答。一往言之宜屬乎止。輔行釋止觀體真止云。案文解釋。其文尚略。具足應以四句推檢破性相[A57]已具二空故方得名空。據此文應屬止。然輔行釋弘誓中。即以四句推檢性相二空為能觀智。須知就停心諦理稱止。就能照了稱觀。
○二約奢摩他顯真。前雖破妄似但以世諦破性尚未以真諦破相。此後咄破妄心豈非破相即是空也。然圓別竝明。圓則三諦在一心中。別則次第三諦而[A58]已。故有三番進否之義不可不知。科分二一請奢摩他。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呪為彼所轉溺于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A59]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即從座起者。聽法在座請益故起。于中具三業恭敬。偏袒至合掌是身業也。恭敬是意業。而白佛言是口業。文先悔過。次請法。悔過中皆以上句生下句。幽溪云。當機悔過而有六重。溺淫舍過由不能伏邪。不能伏邪過由有漏。有漏過由多聞。多聞過由恃佛憍愛。恃佛憍愛過由為佛最小堂弟。六重中最自恨者未得無漏。故結重于不知真際所詣。若得無漏即知真際所詣矣。即中云憍憐者。不以難事苦之曰憍。憐謂世尊憐惜。為彼所轉者。彼指娑毗羅呪。所以自敘者。向蒙佛慈。未甞如今日七番窮逐故作是說。惟願下次請法。或云真際之家以奢摩他為能詣故稱為路。然前標三摩提是從假法起觀。今言奢摩他即是從假入空。前七徵但破四性名世諦破性。後咄破妄心乃真諦破相。因相空故得見真心豈非路乎。見真即獲聖果。能除闡提邪惡之見。闡提翻信不具。彌戾車翻惡見。據經所言。知有道果則能息眾生邪見不見真諦。安有道果。佛既七番窮逐。阿難知欲蕩相顯空故作此請也。然有二義。一三摩提與奢摩他合空有不二即是禪那。是名三觀在一心中。不必更出禪那之名。二者從假入空意重于空。止名奢摩他正是阿難之所求耳。傾渴者傾心渴仰。翹謂翹首而望。佇是立待之意。
○二演奢摩他二一現瑞。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今經放光現瑞至多。此當其首。是為總瑞。總冠一經。將欲開示圓妙三觀先以形示也。形示也頓。上根利智目擊而道存。聲示也漸。中下之機耳提而方悟。今經形聲雙示。漸頓兼施。無法不融無機不攝。面門口也。或以面門為眼耳鼻舌則無據矣。吳興云。此中現瑞。凡有四意。謂教行人理也。口放種種光。表從一理演出眾教。即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也。六種震動。表依教修行破六根惑。即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也。十方合成一界。表十界染淨同一真心。即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也。諸大菩薩皆住本國。表行門雖殊各證一理。即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也。(文)吳興之說。謂放光表楞嚴之教。地動表楞嚴之行。十方合成一界表不二之理。大菩薩是住定之人。教行人理備矣。以住定故。菩薩不必遠來。亦由合成一界。則遠聽無隔。且密表耳根圓通也。文句記曰。六動者。動起涌。震吼擊。搖颺不安曰動。自下升高名起。璘瓏凹凸名踊。六方出沒亦名踊。隱隱有聲名震。砰磕發響名吼。令物覺悟名擊。動起踊。形三也。震吼擊。聲三也。震動者形聲各舉其一耳。然此放光合土。是真諦破相之形。下文一喝。即真諦破相之聲。真諦不思議本不屬形聲。然即此形聲亦即不思議也。
○二聲益二一示二種根本又二一標示。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阿難請示奢摩他路。而世尊示以二種根本為後破妄顯真之本也。種種顛倒者。眾生有三種顛倒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古師解云。識有心倒想受有想倒行有見倒。有云初心妄計名心倒。次心想成名想倒。想成外執名見倒。由此三倒起種種倒。顛倒是妄惑。即業種也。種必有果。業惑苦三生則同條。如惡叉果一枝三子常聚不離。故令眾生流轉三有。如來先示此者以見眾生執妄心為自性。是顛倒也。次示修行岐路。藏通佛果權教所說皆非無上菩提。聲聞緣覺保證涅槃未免沉空滯寂。外道即六師之類。諸天以十善為宗。魔羅此云殺者。葢自謂成無上道躭荒五欲斷人慧命者也。彼皆不知二種根本妄意欲成菩提。猶煑沙成饌豈可得乎。饌熟食也。
○二正明。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初根本中言攀緣心者。思量分別之心至下文咄破者是也。如見色之後自謂見色聞聲之後自謂聞聲。乃以第二念追緣第一念中所歷之事。故號攀緣心。眾生輪迴生死由此心不絕之故。以此心是著相之心。著相則生癡愛。由癡愛故便入生死。其事了然。下阿難云。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亦由此心。若此非心我乃無心同于土木。豈非執此為自性耶。二示菩提涅槃根本。菩提智德。涅槃斷德。眾生本具二德不假修成無始[A60]已然是根本也。而指阿難現前識精元明者。所謂無明即法性。而觀現前一念識心。即顯不思議境是也。或云識精是八識元明是九識。恐未必然。何者。第二卷云。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下文明元是第二月則今元明其義亦然。葢攀緣心是月影。今精明是第二月皆非第一月也。識體深細名精。未雜思量分別故曰元明。若于此而起攀緣。全成生死根本。若於此不起攀緣。則塵勞即是智慧。生死即是涅槃。故指為二轉依號焉。言能生諸緣者。從見色聞聲後。人必自謂見色聞聲。非攀緣從此起耶。言緣所遺者有二義。一顯攀緣若起即失真體。二顯真體元非攀緣。故為諸緣所遺。由眾生下結過。無明全是智慧故曰本明。涅槃經云。無明明者即畢竟空是此義也。既遺此體遂為根塵埋沒言思纏擾。本無生死而為生死所縛名枉入諸趣。良可悲夫。問。前[A61]已云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今何復出二種根本耶。答。前欲示三摩提之宗。先示常住真心之體。令成空前之假。葢必得體而後可以成宗也。今欲示奢摩他之宗。復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令成從假入空之觀。前云用諸妄想。此中云用攀緣心為自性。前云常住真心。今示識精元明為智斷體。廣前所說所指更切。
○二明奢摩他路又二一雙徵心目。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曜。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前示常住真心後即云有三摩提。今示二種根本後即云奢摩他路。皆是約體以明宗也。此下經文權實竝談。實則圓三觀。權則先明空理。云欲知奢摩他路指空明矣。當機請妙三觀故以圓酬。帶初方便故以權酬。非權無以入實非實無以究竟。進退明之經文甚顯。出生死者空觀之力也。今復問下有四問答。初屈五輪指者。或云如來五指有地水火風空五相在其指端此五皆稱輪也。舉臂屈指而問見者示奢摩他觀之所依也。即呈拳。示掌。舉青蓮。豎一指。要當人直薦本明之法耳。藏教空理見聞冥寂。今指見體為常住真心即超小教。阿難言見未出常情。次問汝何所見者。即問汝見箇甚麼之意。答曜心目者。眼非知。意非見。合而言之雙曜心目也。三四問答。分目與心為二番。世尊問誰見正問能見者是誰。亦即念佛者是誰。而答眼見則阿難謬矣。見即是心可云眼乎。其病在不離根塵也。此等問辭及下一喝并上現瑞皆不落言思之真諦也。豈惟下之一喝方是真諦乎。佛不即斥。而復問以何為心。欲彰重迷以斥之耳。至以能推為心則迷甚矣。其病在不離思量也。前文曰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佛指其為賊所侵。今經七番窮逐。妄想之賊現矣。故佛即施致太平之劒。直與一喝斬斷思量命根也。
○二斥妄辨真二。一斥妄心。次辨真心。所斥即第一生死根本也。所辨即第二菩提涅槃根本也。初中三一咄破。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性相二空為入真之要道。前破妄心之處雖不在內外中間但是破自他共無因之性耳。而一念推測之心尚未能除。猶存其相。故佛以師子奮迅之威震聲一喝曰咄。此非汝心。此所謂命根下殺一刀也。故知思量推度必宜急斷。起信云若離于念名為得入。又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又云若離心念即無一切境界之相。據起信文。知意根斷絕方合真諦。是謂真諦破相之道也。夫定此一喝為真諦。禪教兩宗皆有疑議。禪人謂一咄上多立名相。教師謂言語法何指為真。殊不知此一喝非語言。而真諦非名相也。正如說藥人真藥現前反不能識。葢當機既蒙多番窮逐。至此則羽翼[A62]已去巢穴亦空。惟現前一念思量命根未斷。若再施有意味之法語則更引起當人思量妄念而不能斷。所謂重增迷悶矣。故佛直與無意味難思量之一喝。竟斬斷當人念想攀緣之妄而使無可凑泊商量。凑泊攀緣之妄絕功由一咄。名真諦破相。則此一喝即不思議境也。即第一義諦也。雖似語言音聲。不落音聲語言之相。若從一咄之下勦絕妄情即金剛王寶劒。若一切攀緣心不能及即踞地師子。在凡情認為一喝在如來則全體大用即一喝不作一喝用。當機于此一喝下有領有不領。領有淺深之殊。如阿難云我乃無心同於土木。即探竿影艸。一咄之下和盤托出家珍。即是體。因機叩而遽施。即是用。須知如前所列。有無量菩薩聲聞天人大眾聞此一咄頓斷相心直證無生者不可算數。及東土吐舌耳聾者。皆上根利智。因此喝而深契不思議境故曰真諦。又豈語言名相法哉。惟阿難塵相未忘秪作得箇探竿影艸耳。又佛言此非汝心正指體上之妄非心。非指六識心王為非心也。妄去真現即識即智何曾有二哉。如大綱中說。然當機既示為迷惑。未斷攀緣。故佛于今文示離思量。至後辨見示離根塵。應機之序。又如是耳。若近日交光謂一念未生正是根相。此別據眼根而起妄計。不知見根聞根亦須脫去。況一念未生又安有根相耶。
○二驚問。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矍然遽視貌。阿難見佛前來推窮竝無怒意。忽聞咄破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遽視如來避坐而問。妙玄云。癡犬逐塊徒自疲勞。塊終不絕。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阿難被咄當忽悟自心不從人得。則如師子放塊齩人。吐舌耳聾深入不暇。今戀戀于妄心而復問當名何等。與逐塊何異乎。
○三顯示。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初句明妄心所從來。前塵者。目前所對之五塵也。第二卷云。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徧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此文但指目前所對為前塵。然前塵實通五塵也。前塵[A63]已是虗妄之相。又於相上起想成今妄心。次句明妄心功能。惑者謂使人不知也。妄心是生滅法。力能惑亂真性不生不滅而使人不知。由汝下明妄認受輪。此正前文所謂用攀緣心為自性名無始生死根本也。夫六識是賊。性如父。心如子。今以攀緣為[A64]己心即認賊為子。損法財失慧命莫不由茲皆是賊義。以不知不生滅法而失元來常住慧命。妄心所惑豈非賊乎。輪轉之根實在于此。據此文知前生死根本當指見思第六識心審矣。
○次辨真心二一疑問。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此問最有關係。大凡人情必得真心方舍妄心。阿難尚未得真遽欲捨妄勢必不能故發此問。初明善行由心。言令我出家者。謂因愛佛而佛命我出家也。以愛一佛遂欲遍事諸佛及善知識因發勇猛而行善行。此心之功也。次明惡行由心。謗法與愛佛供養相反。斷善與行善相反。是心之罪也。若此下。明無心即同土木。阿難謂除推度心則更無心便與土木相類。離此覺知更無所有是釋上同于土木。謂何故同于土木。以離覺知更無心故。我實驚怖明矍然避席之意也。阿難此問亦似因咽廢食。如來雖示推測非心。然發心行善未必皆屬推測。須知紛然思議中元有不思之體。即是真心。今時講者但知佛破六識非心。後顯見性是心。不知佛說色心諸緣及心所使惟心所現。[A65]已明六識元是真心。此是圓義。後明見性是心。自屬別義。經意難知。可妄判耶。
○二開示有三番進否。三番中初番先略示圓心。次別顯見性。初文為二一略示惟心又二一顯惟心。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此第一番開示唯心進明圓理也。夫世尊豈欲指見為心。正欲顯諸法唯心耳。因[1]何難不解故退指見性是心。今之所示。正是圓宗。此後共有三番進否。進則明圓。否則明別。然後廣明如來藏理。文初云開示等者。謂下文所說是以圓教開示阿難大眾也。無生法忍者。悟惟心之旨不見有一法生不見有一法滅稱無生法忍。師子座者。座無師子之形。但有所表。大論云佛是人中師子。故佛所坐名師子座。佛之所說名師子吼。如來常說者正標宗旨。前既以推窮者為非心則今所云心必是真心。據後文云。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故必是真心也。諸法生起更無別體惟是心現則無非常住。既皆常住即自心本具諸法。故所造法全能造心。葢此文正明圓融三諦。諸法所生假也。惟心中也。所現者現如鏡像不實空也。三諦在一心中。莫非常住皆是真心。即酬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之請。而古人謂真心為妄所熏變起根身器界一切俗法。真心是空。俗法是不空。此二不二遂成中道。若爾。真心是妙。俗法不妙。俗既不妙。惟應存真。三觀之中獨存一觀而[A66]已。今謂古人所說于二造中但得事造之義。而事造全由理具。具故能造。名為理造。如此方合華嚴心造之旨。觀今文豈不宛然具二義耶。如云諸法所生事造也。惟心所現理造也。事造即理造。全妄即真。故曰諸法皆真心所現。理造即事造。則事造一念中亦具十界因果。故荊溪云惟心之言豈惟真心也。問。釋今經文云惟真心。其義[A67]已足。何故復云惟妄心耶。答。觀二卷云色身外暨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是惟真心。後八卷云。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發愛涎舉體光潤。據此。豈無惟妄心之義乎。同在一經。義不可缺。如人多饒財寶遇不肖子便成浪用。豈得非長者之物。故不立妄具則真具義亦不全。工夫之要在達妄即真。所以先云惟真心耳。孤山曰。一切因果即十界正報。世界微塵即十界依報。此釋上諸法所生也。因心成體此釋上惟心所現也。即中云。正報惟心故成百界千如。依報惟心故名無情有性。正報為能依。依報為所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此文因阿難疑心無體。遂特揭之以樹宗旨。其語甚略。至第二番明圓理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惟心所現等文。方是暢明今義。
○二舉物況。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虗空亦有名貌。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一切所有遍該萬物。乃至草葉有根種。縷結因絲麻。故咸有體性。又涅槃說空有四名謂虗空無所有。不動。無礙。貌者。如雜集論說空一顯色。論云顯色豈非貌耶。子書云。蒼蒼者其正色亦貌也。空無體而有名貌。亦體之類也。以此況顯真心。畢竟有體。三諦無形。故曰清淨。妙謂非三非一。淨即是空。明即是假。心性即中。性一切心者。謂為十界心之本性。如輔行云十界諸法皆以三諦為不改之性。正此義也。如此清淨之心豈無體耶。上約圓法開示。所以解阿難之疑也。
○二明妄無體又二一斥妄次結過初又二一正斥二即時阿難下默領初又二一明無體。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初句牒計。堅執不捨故云執恡。初心在緣名覺細心分別名觀即指前推窮之心也。此心至全性反顯離塵無體。色香味觸。先舉四塵。聲塵則在下文明之。五根各緣一塵。意則總緣諸塵故曰諸塵事業。業者謂外塵牽心而有業用也。據法相說。意根不能自緣外塵。或與五識同時而緣。或相續而起分別。總皆因塵而有。若依他有。大半諸塵所成。豈離塵而有全性乎。故佛反說若離塵有性即是心也。如汝下。正明離塵無性。聲是耳家之塵。聞聲時有同時意識起。與耳識同緣聲塵。是隨念分別。若以後念緣前聲塵名獨影境。是計度分別。聞聲尚非實有。影事那得是真。縱滅等者謂不但有意所緣皆是虗妄。縱六識皆滅猶緣法塵。大論曰眼曰見。耳曰聞。鼻舌身曰覺。意曰知。今云滅者似是深定境界。而古人以為散位獨頭。以定中亦緣性境。何但影事。其說亦是。然據後文云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今恐指次第定中六識漸滅。至滅盡定受想不行。佛名此定為內守幽閒。以無六塵粗相故曰幽閒。雖滅受想心王尚在。所對正是法塵。有滅有守。豈非分別。能緣為分別所緣為影事。葢是五塵俱滅之影。是事而非理也。以定中亦有比量。故名分別影事。況未階此定而推窮尋逐非影事而何。
○二勅揣摩。
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于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勅者誡勅。荊公云此亦是心。然達本心則此心是妄。然前文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豈分別反在惟心之外。然果悟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則此心即性識。阿難未悟不可認妄為真。須自揣摩前文先反顯妄心無體。次正釋離塵無性。今復同前者勸其依佛語而揣摩也。若離下反顯。既云分別即依前塵便非真心。故此句是反顯也。佛作此語者。意顯離塵獨立方是真心耳。若分下正釋。五根所對名為前塵。而意識緣落謝影子名分別影事。前因聲分別猶屬隨念分別。今此正判推窮之心全屬計度分別。古人以為散位獨頭是[A68]已。塵非下明執妄成失。心雖賴塵而塵非常住。除生住[A69]已即是異滅。變即異也。此時如形亡影滅安有心乎。真心即法身。若以無常為真心者。義合法身同于斷滅。法身既滅智照亦不能起。其誰修惟心之道而證無生法忍耶。佛意在進明圓理。故結語及之。
○二默領。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上聞開示圓心茫然不解。及斥妄心無體自亦知非。泐潭云所執既消。故云自失。
○二結過。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學人指前三果。前云滅一切見聞覺知。故以九次第定當之。九次第定三果[A70]已成。位當身證。修此定者。必先修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如初背捨位在初禪。第二背捨位在二禪。三淨背捨位在三禪四禪。次歷四空。第八是滅盡定總名八背捨。此觀禪也。上來雖得八禪。入則有間。今欲純熟重從初禪至滅盡定。次第而入。中間更無散心。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此練禪也。釋要云滅盡定者。滅六全分盡七染分也。四果漏盡義當空觀[A71]已成。故不執生死妄想。三果後心。妄想未盡。未成羅漢。阿難亦在學人數中。故結斥之。今謂九次第定。內外俱修。內弟子在初果位中[A72]已斷現前生滅妄見。從修道[A73]已去不同性解脫人緣空直入燒滅骨人。故重修觀禪。九次第定斷八十一品思惑。方得漏盡成俱解脫羅漢。若外人但知修六行觀厭下忻上。全用見妄而滅思惑。此則九次第定雖成未斷思惑。故雖成上定。漏不盡果不成。如本斷超人見思齊斷。其位退下是也。兩箇雖字極是噄緊處。正顯成羅漢得聖果有餘。而反為不足不成者。見妄不除故也。予釋恰與長水疏云凡夫所修隨禪感果不出三界義合。上第一番據圓破妄。略示圓心竟。
○二別顯見性。前文破妄心以顯真心。如經云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世界因果因心成體。其辭雖少。其旨極圓。昧者不悟圓旨似但破妄而未顯真。故阿難至此重復悔過哀請。佛不得[A74]已而辨見性于義為別。此圓教之否也。古今解者謂前破妄心[A75]已竟。從此處起文明見性。誰曰不然。然進圓退別其義不明。夫以別為圓勢必至并圓成別。今使圓別分途其理不濫。如華嚴頓教尚兼別明圓。況阿難請示最初方便暫用別教非屈經旨。然進否中忽別而又忽圓者。即大部所立圓接別通之義也。文分二一重哀請。
阿難聞[A76]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此請與前請義同意異。前是三摩提假觀之後請開奢摩他入真之路。今所請示寂常心性即奢摩他所契之理。是義同也。但前雖請奢摩他而佛示諸法唯心之旨屬圓三觀。阿難聞[A77]已仍不知真心體性故今求開見道之眼。則意異也。自我等者。出家稟戒雖可從佛。定慧必由自修。豈可望如來惠我耶。失我下有兩重法喻。初失心喻。失本心如捨父。徒出家如窮子。不入道如逃逝也。今日下次多聞喻。多聞如說食。若不修行喻終不能飽。二障者。謂煩惱障。所知障。古今諸師依地持論云。二乘無漏人無我智為煩惱障淨智。佛菩薩法無我智為智障淨智。又云斷愛故得心解脫煩惱障淨。斷無明故得智解脫所知障淨。若以二障配二惑。煩惱是見思惑。所知是塵沙無明惑。玄籤云二障者。煩惱障。及智障。具如止觀引達磨鬱多羅釋。今師依大品大論開為三惑。是故智障兼于事理。障事智者是塵沙惑。障理智者是無明惑。若通俗解者。見思粗惑。能令心煩使心作惱為二乘人無我智之障。故云煩惱障也。所知者。指佛菩薩法無我智為所知。無明未斷能障此智故云所知障也。寂常心性者。寂謂寂靜。常是常住。心謂隨緣之能。性是不變之體。即奢摩他止觀所契也。夫心性之言本在于中。而今屬空者。奢摩是空所依。與中不隔。豈與小乘空觀同耶。窮露者。如窮子背父則奔走長途風飡露宿。約法則以不識本心無慧行食行行衣曰窮。常在生死曰露。發妙心開道眼元非二事。下文云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則顯見即顯心也。元明之體不可思議名妙明心。道眼者見道之眼。
○二正開示二一現瑞許說二一現瑞。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涌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前光從口冠戴一經。今光從胸必表從心顯見。百千色者。表說三科七大即萬行也。普徧十方灌如來頂者。表此法門是大佛頂也。普佛世界顯真性無所不徧即大義也。時會當獲此益故旋至阿難等耳。卍字。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樂。亦云吉祥海雲。是吉祥萬德之相。有此相者必受安樂。以是吉祥萬德所集故也。華嚴如來相海品云。如來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卍字。名吉祥海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一切寶光。
○二許說。
[1]佛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如來之意在明圓頓故名大法幢。幢表摧邪立正。建者豎也。次明見性是心。指此心為妙微密性淨明心。指此見為清淨眼耳。云亦令者即兼明教也。妙者忘相之義。下文云奢摩他微密觀照。例今妙微密等。亦屬奢摩慧眼所見云微密也。奢摩所照乃本性淨明之心不假修成。而云清淨眼者。謂見離根塵即清淨矣。上文請發妙明心。故今云獲妙微密[2]惟淨明心。上文云道眼。今云清淨眼。上來現瑞許說雖在別明見性科內義通圓別。文意豈有隔耶。
○二正辨見性。古人云先破妄心。次破妄見者。以前破妄心且離緣塵分別想相而未能知心性常住。今破妄見則引盲人矚暗等以彰見性不滅。乃至舉手飛光皆顯性無搖動。當知如來自淺而深示阿難奢摩他路也。即中云阿難執目在面而心在內。故對機而說宜先破妄心次辨見性似有兩意。若就如來說意不過前破妄心次顯真心豈有二耶。然文意總歸圓融。而以此為別者。前顯心則云諸法唯心。今辨見則云頭自動搖見無所動。手自開合見無舒卷。其以動搖對不動搖舒卷對不舒卷明矣。又云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其以變易對不變易。生滅對不生滅又明矣。故此是第一番退明別教。葢非別無以辨見。見性之後諸法皆常。豈非別教為圓教之門乎。交光不知教分權實于此後作十重顯見之科。是為平頭十王。略無統攝。所不取焉。又古人云破妄見顯真見。交光獨云。此是顯見不是破見。又云破識心而不用。取根性為因心。夫顯見但是立義之偏。取根足見悟門之謬。如今文中取盲人矚暗驗見性無虧。彼盲人眼根[A78]已壞而見性宛然則[A79]已脫于根塵之外。交光反云是取根中之性可乎。況眾生見聞之性雖曰在六根中而未始少帶根塵。佛因鈍根不解不得[A80]已而取盲人為例。所以建首辨見即離根塵。如云前塵自暗見何虧損離塵也。見性是心非眼離根也。若戀戀于六根。正如淨名訶云。若求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若脫根塵。方是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此是要義不得不辨。又先破後立法門常規。古人云破妄顯真言實不謬。如經中明眼不能見見者是心。豈非破妄見顯真見耶。交光不知此義反欲取根。又云帶妄顯真。夫妄何物而可帶乎。豈非外道邪常舊醫乳藥乎。但若破若顯義似相違。今云辨見即兼之矣。科分三一示見性是心次明見性不變三明見性常住初中三一徵定拳見于中先問。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首句總。下三句別。總中見之一字是文正意。前阿難言我見世尊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故今文云汝先答我見光明拳。下三別問。初問光明何因相帶來耳非文正意。次問拳者欲以拳理例眼根也。三問誰見。此見即是離根之見而阿難必以為根。故重問之。
○二答。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梵語閻浮提此云上勝。赩盛也。佛全體金色光明照耀猶如寶山。此光明拳之近由也。清淨所生不從愛欲。此光明之遠因也。次答我實眼觀。卷初即云由目觀見如來勝相。認眼為見是阿難病根。前文又云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今云眼觀總是內根未脫耳。
○二復例拳見三一問。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實言告汝者。此後佛言見性是心其言最實遂先示之。要以譬喻得開悟者。指後客塵主空及今以拳例見皆譬喻也。譬如下立譬。若無下是法。無手不能成拳。無眼不能成見。此法喻不齊者也。佛見阿難依舊認眼能見故問如此。于前三問中但舉兩事為例。拳理者。理謂物理。
○二答。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阿難果以無見例于無拳。此大悞也。見為眼之本。見不與眼俱喪。拳為手之末。拳必與手俱喪。本末可相齊乎。然阿難言最遜順。無拳之語不以唐突世尊。故自居于無眼而例同于無拳。足顯相類。
○三破。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所以者何。汝試于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惟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以盲人立義者。當知識精元明真妄和合自成眼根以來。常情惟知眼為能見不知離眼有見。若欲指見性離根。庶惟盲人可顯此體。以盲人眼根既壞而見性不昏。則無眼有見其義昭然。故特藉盲人以開道眼。則眼為能見之執破矣。又當機不知心為能見。如來意在指見歸心。惟彼群盲見不依眼。則心為能見其義亦成。故特藉盲人以顯妙心。則目在面之執亦破矣。阿難前有二執今始破之。于中先標不類。何以故下釋不類之故。手為拳本本喪則末亡。見是根元末亡而元在。所以者何下釋盲非無見。盲人而言諸者示此理之同也。諸盲見暗。若論所見非是全無。若論能見即是全有。而于此彰見性之離塵矣。
○三會見歸心四一計諸盲立難。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
難者。見暗非見此常情也。阿難之意全以眼為能見耳。
○二以二黑相校。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覩黑暗。與有眼人處于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諸盲承上文來。無眼對下有眼。佛不急明盲人有見而但以二黑相校者。前佛云前塵自暗見何虧損。則盲人有見其義了然不必更明。阿難固執眼為能見。此是妄想攀緣之心仍妄根所縛。佛此下竟明眼非能見。則妄根自破真見自顯。欲斥妄根非見須明燈眼同功。欲明燈眼同功先明二黑無別。至妄見破真見立。盲人有見其義自成。不心結顯者此非要義故也。
○三復順問而答。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阿難生希有心不意有眼無眼二黑無異。佛止欲明二黑是同故應云如是。
○四正破根顯見。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于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文又分三。一明二黑無異則燈眼同功。若者假如也。無眼者山河大地一無所矚故云全見前黑。有能治目還得眼光。前無眼而見前黑今有眼而見前塵似惟眼為能見。此阿難胸中所執也。例推暗中之人無燈而見前黑有燈而見前塵。燈亦應名能見。以有眼而不見黑與有燈而不見黑。其功均也。前阿難執眼能見。今示眼僅同燈以破當機之執耳。二破燈非能見。此中藏破眼見之義。欲破眼見故破燈見。二黑既同。二不見黑亦同。燈見若破眼見亦破。古人云。此是縱破。說汝許燈能見者燈即是人豈名燈耶。又燈既另是一人彼自能觀與汝何涉。三正破根顯見。此中之文。或以燈能顯色對有眼在暗室時。眼能顯色對盲者得眼光時。亦可。然一人之見實亦賴兩重顯色也。是故兩字承上破燈見來。燈能顯色者。燈體無知而無燈不見有燈即見。是顯色義。眼根同燈體亦無知。但如鏡中無別分析。以眼根是清淨四大所成。刻論則與燈無異。其靈知之性是心而非眼也。以此論見見性了然。前既斥妄想非心。今所云心必是常心。心心自見豈賴根乎。文云是眼非燈則見離塵。又云是心非眼則見離根。離根離塵厥旨顯矣。問六根皆是有知。今何云眼體無知。答。佛意實爾非關臆說。如二黑校量以來眼根事事同燈。二黑既同二見前塵亦同。燈見既破眼見亦破其義亦同。乃至二名顯色無知亦同。眼若有知豈得同于燈乎。故後文云。見覺無知因色空有。維摩經云。是身無知如土木瓦石皆是明證。以眼體無知故現前之見即是真見元離根塵。此所謂破妄見顯真見也。自卷首徵問心目以來至此方結其義。
○二明見性不變二一默請。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A81]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口[A82]已默然者。前阿難以為心而佛斥云非心。阿難以為見而佛復云是心。知醉辯無益故默然也。未悟者。[A83]已聞見性是心而未能頓破諸惑狀同未悟。又見性雖離根塵而此性隨根塵之緣見有外物。則客塵未除義當空觀未成故未開悟。佇佛悲誨者。依然是請世尊開我道眼之意。
○二正示。夫教相有四。一藏。二通。三別。四圓。如是四教共詮二理。藏通詮真。別圓詮中。析空體空則詮真之教殊。但中圓中則詮中之教殊。此四教所繇分也。所以不言俗者。俗乃事法由觀俗而會真中。真中名理。二理一事共成三諦。今楞嚴帶權說實定兼別教。別教詮次第法必先空次假後中。而空觀實用藏通方便。今文佛因阿難未悟還叩鹿苑初悟以發明之。豈非藏乎。此文既兼藏教。前後文必有通教。又引藏入別即是通也。此文來意因前見性隨緣見有外法。見性雖顯根塵尚在即是客塵。根塵是客見性是主須去客而存主。根塵未空總喻為塵須去塵以存空。方合奢摩他空觀之義。是則陳如所悟可以助釋見性。此佛叩問之意也。文分三一徵名騐悟三一問。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勅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于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悞。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兜羅綿此云細香。義翻氷。或云兜沙。此云霜。以色得名。或云名妒羅綿。妒羅樹名。綿從樹生因而得稱。熏聞云。佛手柔軟加以合縵似此綿也。三十二相中云五手足指合縵網勝餘人。正是此相。似自前屈指握拳以來至此方舒手耳。鹿園者。群鹿所居故云鹿苑。昔釋迦行菩薩道時為鹿王居此園慈救群鹿。緣在輔行。佛初成道時居鹿苑說法。從樹為名亦名柰。二僊所居亦名僊苑。五比丘者。太子入山學道。父王思念遣五人追侍。一憍陳那。二額鞞即馬勝比丘也。三䟦提。亦名摩訶男。四十力迦葉。五拘利太子。不成菩提及阿羅漢者。藏教中以三十四心斷結成道正習俱盡為菩提。然在鹿苑時亦得密示大乘菩提。即三智一心中得。如今經所云得成菩提是矣。由客塵煩惱不成聖果故云為所悞也。然經云。昔于波羅柰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五眾之生滅。是知最初所說必該四諦。據後文以根境二種通喻客塵。則客塵之言但是見思之集而[A84]已。政以集能招苦故為所誤是該苦諦。若知是悞不起于集即道諦。無集則無苦即滅諦。今經一語四諦義足而正意在煩惱之集也。如來所以引此者。前攀緣妄想及根塵妄法皆是客塵煩惱。眾生為其所誤令常住真心不得明了。故引彼釋此令當機悟入見性之不動主人焉。因何開悟指初果見道。即下因主客而斷見。以開悟真諦也。聖果指四果。即下因空塵而斷思以成羅漢果也。
○二答。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A85]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答中初總述。有長人之德故曰長老。獨得解名者。夫巨夜長寢無人能覺。日若未出明星前現。憍陳如比丘初得無生智。譬若明星在眾明之始。一切人智明無前陳那。獨得解名不亦宜乎。悟客塵二字者以譬喻得開悟也。不悟主空而悟客塵者。妙玄云。如來初教正詮思議之俗諦。旁詮思議之真諦。籤云。初但說無常苦等故云思議之俗。雖通涅槃涅槃是小乘法性。若初詮法性恐增邪倒不能破常我等僻故俗正真旁(文)據此文則鹿苑初教客塵為正而主空為旁。機教相符。故悟客塵二字成果。愚謂客塵之喻。乃陳如追述鹿苑場中斷見思二惑而證真諦涅槃之解也。客喻見惑。塵喻思惑。主空即是見性真理。八十八使如狂瀾無定名為利使。觸處便生。法華喻如魑魅魍魎處處皆有。忽而起貪。忽而起瞋。著有著無。如客之不定一處也。著見之心暫久不同名為或宿或食。而見心無定名為不遑安住。因觀見惑之狂瀾無住即會出恒住之主人公。主人公則初無去來也。只一旅字即該盡喻中生客同時法上真妄交際矣。易中旅卦。艮山為內為主止於此而不動。離火為外為客去其所而不留。喻中主客一段宛然明白。即法上陳如斷見時修忍位三十一周減緣減行真妄竝馳。推四真諦理排利鈍使惑。如子夏交戰于胸中之時。正主客同時真妄交際義也。此約卦體而言。若審爻詞九四得其資斧則客有得利之象。如陳那舍利先皆著見忙忙然以求理息而不可得故不安住。一聞如來因緣之說。初聞再悟先得泥洹一日之價。即投得好主人有獲利之義也。此述斷見見真之解明矣。又如新霽清陽升天一段即追述疇昔斷思惑也。八十一品煩惱塵勞之多。如昏鶩塵埃。若未見真前混混而去不覺其煩。因[A86]已斷去見惑如雨天新霽。用四諦智慧重慮緣真以斷思惑時。如清陽升天。而思惑煩惱彌覺其煩多矣。清陽甚嫩。顯非菩薩般若如日光。諸佛智慧如日輪停午也。光入隙中。乃化他之權。不能當門正照。即牖中窺子門側見父之意。今于隙中而見空相。即初果初斷見後所顯偏真小空。而重緣此空以斷思惑。初但見思惑塵勞紛紛不[A87]已。久視而塵靜光澄。三空涅槃當下證矣。斷思證寂。法喻分明。佛既印之。而猶恐阿難不領此旨故舉拳以顯斷見之後有常住之主人。飛光以顯斷思之後有不動之真空也。常住真心無乃不動之見性乎。
○[1]印可。
佛言如是。
○二現相證成又二一以客塵義令見性脫塵。
即時如來于大眾中屈五輪指。屈[A88]已復開開[A89]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此阿難因客塵之喻而悟見性離根塵也。夫如來之言一聞之而得道果。再研之而識指歸。客塵之喻在阿含初教陳那悟此而盡見思。大集經云。甚深之理不可說第一實義無聲字。陳如比丘於諸法獲得真實之知見此初教之益。所謂一聞而得聖果非歟。然初教以俗諦為正真諦為旁。所云真諦亦不明指見聞嘗臭之性。今經不然。以界外真諦為正界外俗諦為旁。則主空是正客塵是旁。主空以喻真見。客塵以喻妄心妄見。昔教滅心。今見性是常住真心則與昔殊。昔教滅智。今見性是無分別智光復與前異。所謂再研而識指歸非歟。由前阿難聞見性是心非眼茫然未解。佛使陳如旁通一綫。當機始悟外境內根皆是客塵。見性是主空。以昔之喻移喻今法。主空得顯。功由客塵。不惟阿難領旨而陳如之悟亦進。如峰迴谷轉別一溪山。無量義經云。性欲無量。故說法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生不其然乎。文中佛手凡兩屈一開。此如來以自手當阿難之外境而與見性對辨也。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者。不惟見性對境而為內外而其中且有主客譬義。見是主。手是客。方其見時主客會合明矣。前旅亭為主客交會之處。今見時即旅亭也。開合是往來之類也。忽開忽合。彌顯不住。葢佛手倐開而倐合如客之乍去而乍來。正喻邪見之或常而或斷也。如來掌中有千輻輪相具百寶光故云百寶輪掌。佛告下。重問阿難發明主客之義。汝見我手眾中開合者。如言見客往來也。為是我手有開有合者。如言但客有往來也。為復汝見有開有合者。如言內心亦可作客而有往來也。阿難言下答出正義。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謂手為外境如客有往來。我見如來手自開合謂內心對外而見外境如客。非我見性有開有合謂內心為主定無往來。如上所說見中主客之義明矣。又問誰動誰靜。更欲合塵空之義。而阿難答中言不住者。不住是客。動是塵。客塵元是一義故兼言之。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者。見性是真常之體。擬議皆絕可云靜耶。靜尚難言何況動乎。無住即動也。前來客塵主空有喻無法。今佛手對見正可合喻。又前約見思煩惱以喻客塵。是主空之喻具而未彰。今約見性以顯真心。則主空之義辨而方的。佛印如是者。阿難至此[A90]已知見是常住真心脫於色塵之外可不印歟。
○二以客塵義令見性脫根。
如來于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盻。佛告阿難。汝頭今日為何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
次約內身與見對辨也。左右頭動元是阿難之身。較之外境境疎身親復須載示。盻應作盼。流視也。迴首右盼謂迴之于右也。左盼亦然。汝頭今日因何搖動者。頭是身根。根因塵動。故作此問。阿難答因見光頭動。而頭動中實兼眼動之義。我頭自動。總合客塵。而我見性無止與動。所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并主空尚不立誰為搖動乎。須知見性脫于根塵之外。前佛手開合而見無開合明示脫塵之義。頭自搖動而見無搖動次示脫根之義。既脫內根。可不印如是乎。
○三結會責失。
於時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A91]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前雙印陳那阿難之後因普告大眾而總責之。若復下述陳那所答。汝觀下述阿難所答。云何下責失也。如來之意。本欲明諸法惟心根境非動。不得[A92]已而明見性是心非眼。阿難因陳那所答雖悟動不動義。然謂根境有動見性不動。終非諸法唯心之旨。故責其緣塵分別岐心境為二途也。身本無動而阿難以為動。如云頭自動搖是[A93]己。境本無動而阿難以為動。如明手自開合是[A94]己。如是則始終惟一生滅。據現生。則始從胎中五位終至身壞命盡。據後經文。始則晦昧為空終則執心存內。念念莫非生滅也。乃遺圓融真性而認六識攀緣為心是顛倒行事。此責阿難大眾不但迷圓且以能推為心也。如來之意謂阿難既知見聞唯一真心。何不知根身器界亦唯真心而岐之為二耶。性心等者。幽溪科云。前云何下初責逐末忘本。今責棄本循末。其說是也。不變之性隨緣之心本皆依正不二。不解圓理則失其真。言認物為[A95]己者。始既迷[A96]己為物終必認物為[A97]己。如最初不覺心動變成根身器世間等是迷[A98]己為物。今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是認物為[A99]己。見有生死生死得而苦之。故云輪迴是中自取流轉。若不見有生死豈復招分段變易二苦報耶。如來用權引物總為入實。上來明見性不動。義雖屬權秪令眾生入實而[A100]已。經中進圓退別脉絡相通。此章之文是起第二番進明圓教也。天如以為普告大眾語意淺深隨機各解。亦是一說。若爾。即八教中不定教相矣。
首楞嚴經觀心定解卷第一
校注
[0605001] 佛疑師 [0611001] 訓疑詶 [0624001] 何疑阿 [0626001] 一無佛字 [0626002] 惟疑性 [0630001] 印上疑脫三【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5 冊 No. 306 楞嚴經觀心定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如是乃指法之詞。猶言此事此人此物之謂也。今指此經中所詮初正觀一心次別約招報以明圓解行證直至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之法也。言此一種密因修證之軌則是我阿難親從佛邊咨問欽聞而得也。今復依一宗成範以因緣約教釋文。初四悉釋者。三世佛經初皆安如是。諸佛道同不與世諍世界悉檀也。大論云。舉時方人令人生信者為人悉檀也。又對破外道阿歐二字。阿之言無。歐之言有。外人所計此二為宗。今立如是破外道不如不是對治悉檀也。又如是者信順之辭。信則所聞之理會。順則師資之道成。即第一義悉檀也。次用約教釋者。佛先[A1]已說今復重述故云如是。約文言如約理言是。以文是重述故約能詮而論如。理本無差故約所詮而論是也。約教有四。佛言。世出世法皆從因緣生。因煩惱故有生死。若離煩惱即無生死。煩惱是集諦。生死是苦諦。離煩惱是道諦。無生死是滅諦。阿難傳此與佛說不異故云如是。此三藏經初如是也。佛言。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來時不從自他共離來。去時不向東西南北去。即有而空非色滅空。阿難傳此文如理是。則通教經初如是也。佛言生死之法皆若空華。真空涅槃亦如幻化。佛性如雲外月逈出二邊。阿難傳此與佛說不異。則別教經初如是也。佛言生死即是中道況復涅槃寧非中道。地水火風與空見識一性咸具。妙覺明心即相離相。雖空而具雖具而空。阿難傳此與佛說不異曰如。理本無非曰是。則圓教經初如是也。楞嚴在方等時應具四種如是。復經開顯則全成圓教如是矣。經雖開顯部在方等。且庋本迹。此經正宗全明心觀。故於序內勿論觀心。
○二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