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疏鈔隨文要解卷第十一(疏二)(鈔八末)(大鈔十六)
〔疏結八正果〕
〔經如是乃至〕
辨疑悞云疏云三身四智等豈非亦果法科在因法中云解餘文此科亦悞也如是二字指上因果乃至方是超越合於隨文釋中分三初諸佛果法二三乘因法三別釋餘文不應科在因法中今謂果因二科科經不科。
〔疏三身四智等〕
疏文科云解餘文科疏不科經豈可同列乎經以乃至二字超簡之今以助道品至陀羅尼門竝屬因法疏於此下解超簡之文名為解餘文何為不可。
〔處即十遍處〕
赤青黃白地水火風空識遍(遍字通十)。
〔經八萬四千〕
即三乘因法所治塵勞有若干之數能治之法亦然疏云恒沙妄染等竝約三乘對治而說如科云三乘因法也若華嚴所說一迷一切迷一治一切治等今經頓悟一法中即具一切法約行亦一行中具一切行等。
〔陀羅尼〕
前文云是法今疏云得總持菩薩者當忍陀羅尼也忍即智也有知能總持故約位言之即入地菩薩能總持故若約證說即初地[A1]已去塵勞有八萬四千願鈔三云根本十使各各具十成一百百復成根本一千今鈔影略止云五百上品分三中下各一成五百內外五塵各五百成五千別迷四諦則成二萬并根本一千有二萬一千約三毒及等分成八萬四千此依探玄若孔目約三百五十度門就六度共二千一百等故廣如大疏(六十四鈔四十七)。
〔上品重故開為三品中下輕故各為一品〕
大鈔(二十六)云貪等各三品設劣境起猛利貪為上品稱境起貪為中品設勝境起微薄貪為下品如是三品各三成九品以煩惱有輕重故中下各為一品不分三品者由稱境起貪等無可分故。
〔三毒等分〕
有貪偏多餘二少者瞋癡亦爾有三毒皆等者故有四類。
〔疏答前[A2]已說之〕
近指當章遠指文殊章拂迹入玄及普賢章拂同幻之覺等。
〔疏若稱法界而觀〕
〔對治此等者〕
等者下脫十九字[2]緣有二箇者寫時經就前等者之于下寫正判此經等凡傳寫之錯多有此例今依大鈔補云泛說諸教對染修淨證果等行相今既覺了等者正判此經稱性云云然大鈔牒釋疏文其義顯然故知今鈔之脫況疏云對治此等之言屬於次前有漏之法豈當以正判此經等義而釋邪。
〔經一切實相〕
準前合當牒云陀羅尼門等今便云一切實相者一切即前五科五科無體即是實相謂即事歸理會緣入實也。
〔經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由自身故自佗報身俱不可得唯有法身謂登地證真也。
〔經一世界清淨故〕
未曾說世界清淨便牒云一世界清淨故者由前云一切實相性清淨等影略之故。
〔經如是乃至盡於虗空〕
受用土等皆在其中今超簡之我此土安穩即自受用土安穩天人常充滿即佗受用士也。
〔疏羸髻[1]鷲子〕
〔疏空色同如〕
空之與色當體即是真如故云空色問一切法皆悉同如何故唯云色邪答色是諸法之體故是故八十餘科俱云色即空等。
〔疏當彼泯絕無寄〕
未是理事無礙者但是如如不動之理故謂色之與空同真空理也問今以前七段色相空淨經文配空色無礙以此空色同如配泯絕無寄何故[2]貞無中色空無礙便是理事無礙邪答彼約圓融而說今約三觀次第而說故。
〔此牒疑辭〕
三觀是證相尚有疑者謂觀未成者有之。
〔經四大不動故〕
例於前文應根塵四大為次今便云四大者舉能造四大以攝所造之根塵故。
〔經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問前云覺圓明故顯心清淨乃至四大不動今云四大不動故覺性平等不動豈覺性不動因四大不動故然后得邪答前是色相空淨[A4]已明覺圓明故四大等清淨不動今是空色同如躡前起后因四大不動故得覺性平等不動即舉能依[3]四大以例所依覺性。
〔經覺性遍滿〕
前門覺性平等不動約攝色塵等一一事法同一真空之理謂沒體攝歸理中故唯名真空觀今此覺性遍滿故根塵等一一事法與理不異而周遍法界動靜無礙名理事無礙觀也。
〔口決〕
定字悞也當作訣字下亦準之。
〔但與連續本文而[A5]已〕
者謂觀門意趣深玄非面言心受難以文字具釋是故今疏但以理事無礙觀連續真空觀文而[A6]已此言疏中但列十門之名連續前文而[A7]已不具釋也下周遍含容觀準之辨疑悞云大疏備釋初二門理事無礙故鈔中指下八門準之今疏但列名而[A8]已鈔中不當如是指評曰所辨太率。
〔超情離見〕
觀文云超情離見非世喻能況如全一大海等玄鏡云初標難喻二寄喻別顯言難見者以道理深故有本云離見即超情義耳言難見者容有見理故下文寄喻以明難義言世喻難喻也圭山觀注云不可以識識即超情也不可以智知即離見也以五眼不能覩故非世喻能況者即結嘆揀於後喻亦不得世俗情所見矣次喻指者但以海波指理事之位以分義相非全喻法有本云難見見以明容有可見之分然不及離字評曰二祖取與別故小有異耳。
〔如全一大海云云〕
文有三喻一以一海對一波謂全大海在一波中二以一海對多波謂同時全遍於諸波三以一海雙對一波與多波謂遍一波時全遍諸波本注云一喻大小無礙二喻一異無礙三喻諸法各各全遍。
〔此上十門同一緣起〕
十門理事無礙同一緣起無礙自在無有前後此[4]唯華嚴具之此經不全具如次文云耳。
〔疏兼於餘門〕
今經正當第二事遍於理門兼第八事法即理門事既即理理亦兼第七真理即事門等。
〔疏一一自遍〕
揀異前真空觀一一事法沒體也又此沒門一一事法皆有自體分位故云遍也。
〔疏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即眼根遍滿法界義是六根之初故引之以證六根遍滿六塵四大等例之。
〔疏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礙〕
周遍含容是因法事事無礙是宗法謂由理有周遍含容故得事事無礙周遍含容是所觀觀字是能觀又周遍含容觀是能觀觀智事事無礙是所觀觀。
〔疏舉一塵遍一切法含一切法〕
問大疏列十門[A9]已云今經雖略義理全周今疏云具遍含二義如前却云分圓邪答今經觀成方得如是華嚴法爾如是故不同。
〔經由彼妙覺性遍滿故〕
問前門多事皆是覺性故云妙覺等今是事事無礙何故亦云覺性遍滿邪答即帶因明宗謂事事無礙是宗法出因云如是根塵遍滿無壞無雜由覺性遍滿故。
〔疏非謂泯根等〕
揀異真空門泯根塵及揀理事無礙門歸於一性。
〔疏所以然者〕
出因也謂真心所現等問經文自出因了疏中何故又出因邪答經唯所依性疏加唯心等三謂諸事與真理既但是真心故真理周遍含容時事亦然等。
〔幻夢〕
唯取一多長短無礙義。
〔像〕
探玄判十因一緣起相由故二法性融通故三各唯心現故四如幻不實故五大小無定故六無限因生故七果德圓極故八勝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難思解脫故指歸云一無定相故二唯心現故三如幻事故四如夢現故云云十名小異評曰指歸合果德於因無限中開如夢現故為十大經疏合指歸幻夢為第五合探玄八十為第十加第六如影像以為十即今鈔次文所引者是然十忍品疏具七喻今唯三者以夢幻合為一以義稍同故影像別為一以法喻稍別故不用餘四喻者以焰響化空多喻諸法不實不順事事無礙故今略之耳然決釋云影像者影字悞也各今云鏡像如釋結皆約鏡像會解從之評曰彼疏探玄指歸皆云影像今疏亦然如鈔所引彼經影像明矣若演義八云經十忍品但取影像以況性空虗無之義今取即入自在故明一切諸法具於鏡像二義則知諸疏標云影像者順經意故鈔約鏡像釋者順今即入自在義故問大經疏云明德用所因乃是十玄所因也何故今作事事無礙所因邪答清涼釋周遍含容十門云十玄自此而出也由是亦即事事無礙所因為德相因下是出業用因徵有十因今唯一四五六者如第三緣起相由唯是別教故今略明覺成就義故分具之耳。
〔經不與法縛〕
法縛即生死法脫即涅槃約迷悟之相持毀約久習初學約現在。
〔疏眼識現量〕
六七具三種分別第八前五唯自性分別即現量也今即前五之一。
〔疏百千萬億此方下數〕
清涼云此方黃帝算法有二十三數謂一二三乃至十百(十一數)千(十二數)萬(十三即洛叉)億(十四即俱胝)兆(十五)京(十六)垓(十七)梓(十八)壤(十九)溝(二十)㵎(二十一)正(二十二)載(二十三)鈔云一至十為十次有十三數十十為百十百為千等言載者天地不能容載也此方之數至二十三數外便云無數如常云無數劫者是也。
〔經阿僧祇〕
從萬[A10]已去有三等數法謂上中下下數十十變中數百百[1]數上數倍倍變言下數十十變者小乘以成住壞空各二十增減共八十小劫成一大劫為第一數十箇大劫為第二數十箇第二數為第三數乃至第六十為一阿僧祇劫小乘以此阿僧祇劫為無數然亦是有數之極故名為無數非不可算也小乘佛依此數定滿三僧祇成實報身言中數百百變者自黃帝十三數起第一數以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為一大劫數至百萬為一俱胝名第一數百俱胝為第二數如是至一百名一阿僧祇大乘始教佛依此數滿三僧祇若教章云此取水火等大劫(同前以八十小劫為一劫)數至百千數此復至百千為一俱胝名第一數數此俱胝為第二數如是數至一百名一阿祇此即十大劫數中第一數也若僧祇品云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俱胝為一庚多清涼釋云俱胝[A11]已去竝是上等數法倍倍變之苑公華嚴音義云此經十百千萬十十變之從萬至億百百變之億[A12]已去億倍變之評曰此與清涼同與經文亦同又清涼云此經有百二十四數倍倍變之故非餘測(自十三數起)又云若兼取一十百千萬下等數法通有一百三十七數評曰此與教章同又清涼云俱胝唐三藏譯云百億測法師深密記云俱胝相傳釋有三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三者千萬是故諸說咸有不同言上數倍倍變者即華嚴數法自僧祇[A13]已去即心王所問十大數之始阿僧祇(一)無量(二)無邊(三)無等(四)不可數(五)不可稱(六)不可思(七)不可量(八)不可說(九)不可說不可說(十)倍倍變者謂僧祇僧祇為無量無量無量為無邊云云。
〔疏直至盡虗空〕
至字悞也大鈔云直指。
〔智照無二〕
[A14]已具前文(八初)。
〔等餘七句注經有十句疏中用三〕
大鈔云等餘六句或者取之錯也鈔雖引四句疏中唯用三句故云等餘七句。
〔發菩提心住故世界純淨〕
起信云發心有三種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即第三證發心故世界純淨謂證發心之人所住也今經觀行故成就世界淨。
〔壞有情類先壞阿鼻次壞鬼畜次四洲六欲〕
從極苦種先壞次第壞之。
〔疏佛是常住法身〕
約位言之八地純淨約土言之唯法性土也自受用土同法性故亦淨。
〔疏始知即始覺〕
本來成佛即大覺今約觀成者說通二句經文若前鈔四云二空觀法界觀成即始覺修習此心乃至本來成佛等即本覺與今疏義同但彼通約一章說問始覺合本成究竟覺功行[A15]已成後文後章何設邪答前文云正為未成者徵而修之故若齊此觀成知眾生本來成佛者不假後經若觀未成者或至此章終觀行方成是故前鈔通約一章至章末為本覺剛藏章亦然於此觀成者自無礙不必剛藏騰疑啟請有謂約法不須約人當爾然亦是一說。
〔疏餘成義含〕
大鈔云餘或義含然今鈔引起信涅槃二論以釋始本不二本來平等皆義含之義耳成字或字義俱可通。
〔疏語驚凡聽愚夫多謗〕
語驚凡聽者諸經但說事成圓覺華嚴眾生本成佛故愚夫多謗者大小權實漸頓之殊而圓頓教異諸宗故。
〔經部即不為此計〕
經部通大乘宗許有多人成佛不止悉達一人三祇行滿。
〔色究[A16]竟天成正覺〕
此約始教以色頂之佛為實報若終教以色頂之佛亦非實報如教章。
〔華嚴說十信等〕
此為第四者若約十信滿即十住十行等滿以是圓教即圓通之法故若約寄同終教十信滿心初發心住成同此觀行成就成佛此之第五頓悟無妄成佛延促有異故為第四門何者由第五門文殊章頓悟無妄拂迹入玄一念不生即名為佛時稍促故願鈔唯五門此加信滿一門者此經待觀方成與頓悟無妄有異與彼信滿之義同故特加此門等寄同終教初發心住成與第三門終教何別者此門事同理成謂即時成終教雖亦事同理成乃化現成實未成也。
〔如夢身相夢時非無悟即自身〕
身相之下脫如牒二字然有無二字義雖皆通有則為優悟字依大疏當作寤字。
〔亦無始覺之異〕
約始本不二說。
〔論云四相俱時〕
約本來平等說問起信既說始本不異本來平等應屬圓教邪答以圓教取彼故在彼則待相盡然後顯故云終教則妄盡覺顯演義九云起信既言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生佛本覺既同今佛始同本時全同眾生本覺故全在眾生心中若爾起信[A17]已有此義何以獨詺華嚴為別教邪次釋云起信雖明始本不二三大收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證不言生佛二亦全收是則用起信之文成華嚴之義鈔之至矣。
〔疏六圓教本來成佛〕
謂此成無有彼此舊來成佛故自身成佛八相見具時一切眾生亦然非同終教約佛性體同自成即見彼成耳。
〔疏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等〕
前即果門攝法無遺此即因門攝法無遺若諸情頓破此雖通諸教唯圓教說法界圓現無不[A18]已成謂本來成也今經約觀成方知即當四五若約所知眾生本來成佛則唯第六謂約行人修成義言之當四五兩門謂信滿成佛與第五頓悟無妄成佛若約所知義言之即當第六門圓教。
〔經因地法行漸次方便〕
上句即前所依圓照清淨覺相次句即普賢普眼章修證觀行若約四分之義則文殊章即圓信普賢章即圓解漸次方便准普眼觀門。
〔經慧日清淨〕
下大慧因肅淨云慧日即能照也心鏡即所照也觀成知眾生本來成佛故云慧日。
〔經若諸眾生本來成佛〕
即復禮云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第三難即彼云妄從真法生此妄安可止若於前四五六門觀行成就者知眾生本來成佛決不作難乃觀未成者疑也如大鈔三云權漸之機於此圓頓之中難疑難了故問疏鈔多云觀未成者同彼權漸何故彼難疑而此能疑邪答約教則同彼權漸約位則觀未成者同彼漸教地前今約疑了有異於彼彼權教之機難疑難了此觀未成者能疑難了觀雖未成皆了悟覺性故。
〔疏疑謂真能生妄〕
大鈔云似謂先真後妄不應設先後之疑但謂眾生不妨成佛成佛不妨生起無明故云真能生妄次句亦可謂不妨有妄不妨成佛。
〔疏若無生中妄生起者〕
通釋三難之意上文敘初難云生本成佛何故復生煩惱即疑真生妄此敘第三難牒而縱之次文如來成佛還應起妄即責無窮之過。
〔疏成佛義等〕
鈔引文殊章究竟圓滿等彼正開解也普眼觀門正修前解觀行既成即究竟圓滿而成故云成佛義等。
〔生否〕
下既成佛義等生煩惱不生煩惱生佛應齊上即立量。
〔齊生〕
下正敘難云若云生佛齊生煩惱果佛何尊齊不生(即齊否)煩惱則因違現事何者現見佛成正覺眾生具足煩惱故然疏中不釋第二說妄為真者中間但是前後相躡而起別無義故疏中含之。
〔約文敘起疑〕
或云約字悞也當用經字今謂正當約字大鈔亦然謂疏約經文敘起疑之所以文有三疑云云。
〔天真成佛無所不成〕
辨疑悞云天字悞也正作夫字謂實教真成佛不同權宗除斷妄染增淨功德故云夫真成佛者不除染添淨疏以真成同眾生本來成也評曰雖大鈔云夫真成佛成無所成恐大鈔夫字之悞然彼云成無所成差勝今鈔無所不成。
〔將彼對此〕
彼文但是此中第三義如鈔所注然彼云山河大地舉所依也此云眾生舉能依也無明煩惱皆能依之類。
〔五蓋〕
修證儀云蓋有五種此五起時蓋覆心慧任運惛濁不覺是非善惡故須永棄。
〔一貪欲二瞋恚〕
意根生欲謂能貪之欲心彼中先呵五欲后棄五蓋重說貪欲者五欲即外五塵謂色聲香味觸色者男女娑媚之態金等珍貴之物紅紫等色乃至聲香味觸能令愚人貪愛作業故入道之先呵之令離今約能貪之欲心謂內意根於前五欲境起貪著心故障於修道故令決斷棄却瞋恚可知。
〔三睡眠〕
彼但云睡眠此多惛沉二字良以睡眠即惛沉故。
〔四掉舉惡作〕
彼但云掉悔今云掉舉惡作者由悔通惡作故彼云悔有二一因掉後生悔若掉時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時方便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二如作大重罪人常壞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法界次第中釋云邪心動念曰掉退思憂悴曰悔。
〔五疑〕
癡心求理猶豫不決名之曰疑。
〔疏若疑境界〕
見生佛之殊故云疑境若悟唯心心外無法疑自斷矣。
〔疏若疑法性〕
見生佛之相別者令觀無得謂法性唯是一體何曾別耶謂諸法之性唯真如也。
〔疏悔是不定之法〕
謂悔眠尋伺此四百法中屬不定法悔通善惡若悔善即悔真成妄今請永斷疑悔即屬悔惡謂永斷惡作之悔。
〔鈔云悔謂惡作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
障止者正障奢摩佗行。
〔今據五蓋亦是定障〕
謂彼此皆障定也入定時悔故若悔[A19]已不憂悔即是樂今云是病者憂惱覆心正障於定名之為過。
〔不因掉後生悔〕
大疏云悔即悔惡亦五蓋數但在此不因掉也大鈔云不因掉者五蓋中悔有因掉後生悔掉有三一業謂身好遊走乃至故名為蓋二者如作大重罪常壞畏悔云云評曰大疏鈔為優但彼大鈔此修證儀多於一字誤也又今此鈔以二字為蓋字畏字為思字皆誤也餘亦可通但二鈔皆云掉時未在緣中彼云在緣中故以彼為正又今鈔云方始悔前所作二處云方便悔前所作應便字之悞然正義者五蓋中悔通掉故悔惡作悔(謂畏悔)今云悔悔唯惡作以是不定法中之悔。
〔疏佛於漸教中久默斯要〕
約教即權漸教約位即地前佛於是久默斯要。
〔以悟解力慧[A20]已清淨等〕
文殊章永斷無明普眼章觀行未成故云悟解力慧[A21]已清淨然所知障慧清淨者所知障清淨故煩惱障心至彌勒章方清淨由是剛藏知機騰疑請。
〔方得二皆解脫〕
成二轉依果此亦解悟至淨慧等章方是證悟。
〔經念念相續〕
念念相續理唯界今云通二界者能依必有所依故但舉能依首楞云俱證成國土即斯義也此即智相相續相。
〔經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此即執取計名二相。
〔疏厭苦麤障等〕
此即人天麤淺之行舉麤以例細也約教則通揀權漸約位則終教唯揀地前就當經則觀行未成三惑未除者是也。
〔折破麤色〕
細末不念方便[A22]已見前文(十初)。
〔此文兼情〕
今鈔義亦可通但障晦耳大鈔云何妨彼經云世界則唯有情此云世界則唯非情如何定知此文通情非情評曰大鈔之意彼經世界唯有情此經世界通情非情文義顯然今從大鈔。
〔創變者一念云云〕
染緣起也謂最初於本覺上一念不覺動心便成業相轉相現相即賴耶變起根身器乃至境界相也。
〔證極〕
者淨起也對上創變約迷悟而說即翻三細成始覺分齊故約以實對權而揀故云權教覺人計染淨等。
〔現行者能計心境相應時〕
能計之下脫所計二字大鈔有之。
〔境不獨立故皆指也〕
此揀凡夫下文動息俱迷方兼揀小乘指字依釋義及大鈔當用止字意云念若不起境即止也以境不獨立故。
〔無想定或無想天〕
上句舉因下句舉果。
〔疏惑業襲習〕
約業則唯小乘如成住壞空皆共業所造故約惑業則兼大乘約惑業苦通相言之則凡夫外道小乘權教終教地前當宗觀未成者皆是循環往復。
〔貪等根隨煩惱〕
根本煩惱有六大隨有八中隨有二小隨有十具如下文(十二中)。
〔二取習氣俱〕
謂相分見分或名與色或心王心所等具如前文(五)。
〔經譬如動目能搖湛水〕
修證儀頌云有人閑暇臨堦坐堦下澄澄一小池動轉眼睛時顧視乍如波浪被風吹池水何曾波浪起波由眼動豈關池池喻眾生成佛處波如流轉生死時。
〔或𮨆倒轉動〕
大鈔云傾側義俱通。
〔經諸旋未息〕
即極轉運移疏舉眼目雲舟者以能目所也謂目是能搖眼是能轉等。
〔經譬如幻翳〕
翳無體故轉以幻喻疏鈔略不釋幻義或者舉幻字標之却作患義所釋不知其可也。
〔疏翳亦速起速停念念候之故云不可〕
謂不可念念候之更起大疏云翳亦速起速停是故經中遮之故云不可然二俱可通。
〔經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翳有華空故非相待謂華本空故遍計本空故云華非有也。
〔經亦如空華滅於空時等〕
華具本空今空二義今既滅於空時不復再生也何者翳差故華亡翳不再起華豈再生華不再生何得果位還迷。
〔非但疑於法之文義〕
大鈔云非但疑於法義然二鈔義不相遠但今鈔多之文二字不若大鈔。
〔經當知虗空非是暫有等〕
暫有即昔迷時暫無即今悟時虗空本來離有離無故云非暫有無覺性亦爾本來平等離有無相。
〔況復〕
者進顯虗空尚平等不同空華有無起滅況復圓覺又是虗空之體性豈有華相。
〔疏覺為空性者佛頂云空生大覺中〕
列子云天地乃是有形中之最巨者空中之細物此謂萬物雖有形狀而不如天地之形最大若以萬物觀之則天地為大若以無邊虗空觀之則天地未足為大乃是虗空中之細物何者謂虗空又包含天地也然道家所談止此而[A23]已吾佛不然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謂虗豁無知覺之頑空生於廣大靈明覺性之中如大海中之[1]淨漚耳故列子之說焉足為比哉慤疏云首楞嘆虗空之小圓覺嗟法性之寬比之常談海形中迹若以列子所談虗空比之覺性其由蹄涔比於大海耳。
〔經金非銷有〕
喻本有佛性雖假觀智修成其覺性則舊來本有故釋成云不應說言本非成就。
〔疏金喻覺性〕
覺性即法身。
〔鍊出晶光〕
四智菩提即報。
〔隨匠隨模〕
即化身。
〔疏前就圓悟之理生佛俱是本真成前本來成佛義〕
問普眼章圓悟眾生本來成佛即是圓教今此所答既生佛本真成前眾生本佛義應亦圓教邪答普眼觀成通二義一約所知義言之即圓數二約觀行修成義言之即頓教今約次義故云生佛本真。
〔疏但用前喻等〕
圓頓宗不昧因果若但用空華喻則令末世眾生撥迷悟因果之相故加金鑛之喻揀異無相宗及南宗因果溺於無修者圓頓宗本來自離若但用金鑛喻似令末世眾生本覺性上本來有染故加空華之喻揀異法相宗及此宗著事乖宗縛於修習者良由圓頓之教空有理事圓融無礙故悟本有佛性而不妨修證惑業本空而不妨除斷與其溺於無修縛於有得者豈同年而語哉。
〔經妙圓覺心本無菩提等〕
雙遮顯絕待謂先標宗本后方拂迹菩提涅槃二轉依之號皆因妄而得故成佛不成佛輪迴非輪迴竝待之法覺性之中都無此事皆同拂之耳。
〔疏舉勝彰劣〕
勝即聲聞約愚法及迴心亦兼緣覺劣即三種疑心菩薩問菩薩勝於聲聞今何相反耶答今云菩薩即觀行未成者有思惟心同凡夫故劣於聲聞。
〔經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問二種涅槃正是彼之親證何云不能親證邪答但約生空智而說謂沉空滯寂灰身滅智故不能造彼之親證所現有餘無餘涅槃真實滅諦之理也。
〔小聖真智〕
真字或云多却然次疏亦云真智。
〔疏正同金剛四果〕
今經舉勝況劣彼是舉劣況勝為例是同但彼是愚法聲聞。
〔經非實心體〕
實心體即堅實心揀集起緣慮心。
〔疏都結第三一段〕
都剛藏一章即依解修行中第三段。
〔經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了此心即開解然後求圓覺即依解起行然此[2]相犯初章開解之義若信解行證科經此即解也。
疏第三(彌勒章)
〔疏深究輪迴之根〕
問逸多問斷轉迴請修悲智既具二科何得但云究輪迴邪答修菩提即是智有智故入塵即同體大悲悲智雙運必斷輪迴然此章逸多請問者良由此門深究愛根蕩除細惑窮其展轉根源推其差別種性彌勒是等覺菩薩一生補處表除細惑故。
〔經開祕密藏〕
開顯眾生本有覺性故。
〔經無畏道眼〕
深悟輪迴即慧眼分別邪正即法眼慧眼即根本智證真法眼即後得智達俗天台以根本智為拙智只證得自[A24]己之性故以後得智為巧智能鑒機逗教分別邪正說法度眾生故道眼具上二智。
〔經於大涅槃〕
前云本無菩提涅槃者拂對待之妄名不拂其體今云涅槃者是圓覺之體。
〔經生決定信〕
信大涅槃不信於餘名決定信次前疏云即信根成就初發心住。
〔經起循環見〕
見即遍計今云無復重隨斷遍計也疏云不執但不執遍計未空依佗五眼前二是色法後三約智。
〔肉團有清淨色〕
能見即勝義根如蒲萄朵即浮塵根。
〔經有幾種性〕
請問無差之種性還幾種。
〔疏具足三德〕
此即體深義能建大義是用廣義。
〔不住涅槃〕
即無住處大涅槃。
〔四弘誓〕
[A25]已見前文(三末)。
〔經慧目肅清照耀心鏡〕
慧目即能照心鏡即所照又心是法即本有靈知鏡是喻具鑑照義照耀通能所又慧目是始覺心鏡是本覺照耀即始本不二之時也。
〔隨俗說之方如拂拭〕
即北宗隨俗之意方如者比方拂塵磨鏡也大鈔云不妨拂拭義亦通盧能本頌云心如淨明鏡身如明鏡臺本來無一物何得惹塵埃傳燈云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評曰蓋后人改之耳本頌乃直顯性之宗圓頓之教理數當然后學反以密意破相顯性遮詮之義謂之深玄故特改之不明宗旨之過也。
〔雙開菩提涅槃〕
[A26]已具前文(九)。
〔經心悟實相具無生忍〕
依仁王五忍一伏忍即三賢二信忍即初三地三順忍即四五六地四無生忍七八九地五寂滅忍即十地至妙覺彼七地[A27]已上證無生是初發心住。
〔真性無生本來清淨〕
如疏云云。
〔今乃三章經文〕
於前四章除普賢一章餘皆明無明本空問前三章說無明本空此章說有豈不相違邪答前是開解故說本空今為觀未成者說令其起行當究而斷之。
〔新熏五性〕
遇諸教而修造有五性若能了悟覺性必無五性之別又一切眾生皆有覺性由未了悟故有輪迴熏成五性問今章既談五性何異權教邪答今談五性非令依而修之意令知之莫隨五性當以菩提為本是故科云明種性令知。
〔愛細貪麤〕
細者如內有愛心未必即取為[A28]己有故愛而不貪貪則得之不足必麤於愛。
〔前是分別之愛此即俱生之愛俱生之處方能助潤〕
等分別俱生前後倒置却若大鈔云流愛是微細無明故云俱生助潤是麤惑故云分別然俱舍約小乘說潤七反生死是修惑今豈同彼邪彼二果人分別見惑[A29]已盡唯以俱生修惑助潤今約凡夫而論當云分別惑方能助潤也良由流愛是種子故云俱生納想是現行故云分別說云方能助潤受生故知是分別惑如楞嚴疏四之一辨疑悞亦曰今鈔之悞應后人改之耳。
〔同業〕
即共異熟果也若楞嚴疏云父母與子三處情想互相交合互相遘遇引發吸取界趣同業令歸一處結成胎藏故云交遘發生吸引同業。
〔今為人畜等〕
大鈔云今為悞也。
〔疏慧賷〕
(洛代切)與也賜也大疏云慧賷悞也。
〔天屬之恩謂天生自然相屬親愛非由強結情愛〕
如異類亦於父母知其情愛不因教習而然此即天屬之恩愛非強結情愛之謂。
〔劉向云不緣生得天屬親肯向仇讐結方寸〕
意云除天屬之親愛肯向仇讐迷怨強顏結好而情愛邪嗟時強顏之謂耳。
〔疏若約妄簡心則皆為過患〕
愛涅槃猶為法愛況順境乎次前不簡順理之境者且約凡夫麤相說故今約妄簡心即簡迷妄之情謂法愛存心者是也不簡法愛不存心者由了悟覺性具悲智故。
〔太康〕
夏禹第四帝好畋獵十旬不反五子作歌之由是失位其弟仲康即位。
〔前三乖性之損後之法愛不存心〕
前三即三愛也。
〔後之〕
大鈔曰後云不若之字。
〔受生差別〕
即四種生之別或云依上差別。
〔思業為因〕
思業者謂動身發語及思之當體此三是行業即託胎之親因卵胎濕化為緣若約受生則業識為因父母為緣。
〔但依染心〕
染心通四種餘三各有所託謂託卵㲉胎藏託濕氣而生唯化生但依染心及業受生無別所託。
〔疏或胎卵或濕化〕
修羅亦具四生屬四道一鬼道護法乘通入空即卵生二人道從天貶墜隣居日月胎生三執持世界與四王天梵王帝釋鬪戰天趣收化生四海居遊空畜收濕生。
〔疏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
約相言之從重至輕若約心言之後後重於前前如楞嚴經說。
〔佛地論〕
悞也願鈔云地持論大鈔云地論脫一持字。
〔疏欲助成因〕
由塵欲牽起愛心故貪欲以貪著故造業造業故生死相續又業是受報之親因欲愛助之是故略鈔四中以此指愛為本欲助成因二科經文配執取計名即我執由發業故(是此前義)大鈔五中以此二科配智相相續相即法執由潤業故(是此次義)具如前文(六中)。
〔羈鞅〕
廣韻云馬絆曰羈又絡馬頭曰覊絡牛頭曰鞅。
〔疏展轉更依〕
欲與愛互相資假成一報命於此異熟一報之上又互資假成命展轉不[A30]已。
〔人天別執苦業〕
或云人天字悞宜云三塗今謂大分言之總報。
〔罪行〕
准三塗今以人天中別報苦業亦名罪行謂下品者是也以結云皆名罪行故苦罪行唯三塗。
〔皆名〕
兩字何設如人中衣不蓋形食不充口一生極苦難等豈非亦別報之罪行乎。
〔經由於欲境起諸違順等〕
前科但指愛為本欲助愛心更相資假流轉不[A31]已今科正說起業受報謂由欲境牽起內心造種種業受善惡不動業報。
〔三界惡果〕
三界字悞宜云三塗又苦取罪行亦通人天此苦三界義可通又亦可三塗是三界中惡果不必改也。
〔淫盜綺語生不善業偏增〕
生字悞也當作三字。
〔十重配十惡〕
[A32]已具前文(九末)。
〔因貪瞋破戒皆名愛羅剎〕
羅剎啖人以愛故啖然貪是愛義可見瞋是違義何名愛者亦有因愛而瞋者如護色故瞋亦是愛也又十使中前五鈍使即愛後五利使即見故知瞋亦具愛義。
〔因癡破戒名見羅剎〕
生於異見撥棄因果由癡故如鈔云其所依罪相亦不離殺盜等。
〔經知欲可厭〕
一怖彼三塗苦報故厭二善法熏聞故厭。
〔經復現天人〕
天即欲天華嚴云下品十善人天因中品十善聲聞因上品十善菩薩因上上品十善佛因。
〔疏人間二苦〕
二字悞大鈔云八苦今鈔亦然。
〔五衰〕
有大小五衰今即大五衰小五衰者正法念經云人中不持五戒雖生天上天福盡時感五衰相一天女奪其莊嚴奉餘天子由不持盜戒故二諸天女等皆悉捨天子共相娛樂由不持邪婬戒故三聞於諸天所說言音生顛倒解以謂惡罵由不持妄語戒故四其心迷亂失於正念由不持飲酒戒故五奇命短促速疾命終還墮惡趣由不持殺戒故。
〔復受陵蔑〕
華嚴音義云陵侵也蔑輕也。
〔死墮苦〕
上二界亦有死墮之苦如無聞比丘生無色界天還亦死墮又有天福盡者投於驢腹因受三歸再復天身。
〔疏捨法即四禪八定〕
通論則四禪八定皆捨法別論則唯第四禪今約通論。
〔疏樂捨之心〕
即行苦所收。
〔不動〕
者因果皆不動因中不動修寂靜行故果中不動三災不能壞故然第四鈔注云捨即禪定有將捨惡樂善之義釋却云注之非者悞也([A33]已見六本)。
〔八定四禪〕
([A34]已見三末)。
〔同以善等持為自性故〕
七種定中第五云心一境性謂定心前後相似不易故云心一得境之自性故名境性正唯第四禪根本定約總相言之通於八定俱舍出體云是善性攝心一境性同以善等持為自性故(具如七末)具支不具支別故就別言之色界具支故曰禪無色界不具支但曰定(依此唯四禪四定)支即四禪支支者因義分義合此支分為禪定故大鈔(十九)云諸論所釋不同然禪支共有十八初禪有五尋伺喜樂定二禪有四內淨喜樂定三禪亦五捨念慧樂定四禪亦四捨念受定若十地論每禪有四支即離障等三其第四云彼二依止即對治利益二支之依止謂定也所離障無行體故不言止觀均別故。
〔梵語禪那此云靜慮〕
靜即止慮即觀即止之觀即觀之止故止觀均也是故四禪即禪即定若四無色定有靜無慮止觀不均有止無觀但名定而不名禪也。
〔入二乘〕
入字悞也大鈔又字為正謂以六行方便欣三厭三欣三謂淨妙離厭三謂苦麤障四禪四空各各具此六行。
〔注欣上淨妙離〕
大鈔云靜妙利悞也。
〔有尋有伺〕
本用思(去聲)字今直以伺字代之俱舍云尋伺心麤細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即尋求伺察心之麤性名尋心之細性名伺能令一心成不麤不細之性故曰尋伺古經論名覺觀智論云惡覺為麤善覺為細。
〔雖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住初禪〕
離欲惡不善法即離障支有尋伺即修行對治支由此為因故獲加行究竟果(是定)離生喜樂即修行利益支[A35]已獲得所希義故言欲惡不善法者瑜伽云一煩惱欲二事欲謂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口意惡行此意則總棄欲界諸惡不善離生喜樂離者離欲惡樂者輕安義得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住者即安住義滅尋伺。
〔內淨一心定生喜樂住二禪〕
滅尋伺即離障支以此麤動亂二禪故須離也此在初禪為能治在二禪却是所治內淨一心即對治支以捨念正知為體(此三法力微故合為一支)但離外尋伺今名內淨相復曰一心唯意識行法塵故。
〔定生喜樂〕
者覺觀心息故定生內修此定喜樂生即利益支智論云欲界無定故初禪但離生喜樂今由捨尋伺定故從初禪定生喜樂住二禪。
〔離喜住捨有念正知身受樂住三禪〕
離喜即離障支二禪喜心分別想生動亂三禪轉寂故須除遣住捨有念正知者即對治三支捨即行捨即是大善中捨受謂捨彼喜過故有念者即明記不忘故謂念前喜過守心一境正知者即慧謂正慧能對治喜踊浮動身受樂者即利益支謂正對二禪喜心浮動故離喜凝寂雖是心樂亦名身受。
〔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住四禪〕
斷樂先除苦喜憂滅者即離障支三禪殊勝之樂於此為害以障四禪故須除遣先除者憂苦喜三如次初二三禪[A36]已捨離今但斷樂而得此定不苦不樂者即利益支(利益在對治之前者所對樂近憂苦遠故宜便對之)捨念清淨者即對治二支然於色頂有二岐路[A37]已見前文(十中)。
〔超過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虗空住無邊虗空處〕
超過一切色想者謂超有見有對麤色想此色是眼識所取故云過眼識相小乘意云以在欲色界修起此定不可便無色身但滅色想大乘亦曰實唯滅想若超色相說無色者後滅空識應無空識邪(雖得四空處定還在下二界受身唯想色空故)。
〔滅有對想〕
者謂滅無見有對色想即耳鼻舌身四識和合想滅也。
〔不念種種想〕
者謂不念無見無對細色之想即意識和合想滅也法界所攝之法是意識所緣之色故是色想滅即離障支不念含對治義。
〔入無邊虗空〕
者即利益支謂三色想絕則入空理廓爾無邊故。
〔住無邊虗空處〕
者即對治利益二支之依止謂外法所攝其相無邊以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虗空無邊處處者正理云四空名處者諸有情生長處故。
〔超空入無邊識處住〕
第二識處超空即離障支謂超一切虗空無邊處須超彼空者以外念麤故見彼外念麤成分別過患(義含治支)對。
〔入無邊識〕
者即利益支前明捨外今辨緣內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由此加行為先得入根本(即根本定謂心一境性也)。
〔超識入無所有處住〕
第三無所有處超識即離障支見所離事念麤故成分別過患(含對治支)。
〔入無所有處〕
者即利益支前以捨外緣內故為麤念今無能取所取內外皆無是故此處為最勝捨不復樂作無邊行想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而住故。
〔超此住非想[1]非想處〕
即第四非想非非想處或名非有想非無想。
〔超此〕
者超無所有處即離障支見彼所離無所有想亦是麤念分別過患即對治支。
〔非想〕
者先入無所有處定超過一切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故。
〔注無下七地明了之想〕
者出非有想之相三界九地非非相當第九地今約八定而論自第二地當初禪離生喜樂地至此是所離所超故云無下七地等。
〔非非想〕
者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想境轉故即於此處起勝解則超近分而入根本。
〔注有昧劣想〕
者出非非想之相前三是加行得名此即當體受稱。
〔經不成聖道〕
若對人天而言不成出世三乘聖道。
〔疏云不了自心〕
者約頓宗言之謂不成圓頓聖果也。
〔心者發心也〕
發字下脫一業字。
〔疏如是貪欲有名鬼倫無名天趣〕
彼經云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惛沉乃至皆由殺盜貪欲如是貪欲云云彼疏(九上)云舉四惡三善之二結輪轉也有貪欲殺盜名鬼倫無則名天趣有無相待互成傾奪升而復墜。
〔若釋始終云〕
大鈔云前釋始終云次文既曰又云前字為正。
〔若但取文用〕
大鈔云文同誤也。
〔經顯出五性〕
前有四問一問輪迴根本二問有幾種性三問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四問迴入塵勞幾種方便今科四問來為二事謂斷輪迴心修悲智行二科各二以成四問四答初科二答初推本末令斷答初問。
〔二明種性令知〕
令知答次問次科二答初悲答第四問二智答第三問大疏依此科外別約一義前五道業報答第二輪迴種性此五性答第三修佛菩提以文中說修證故前問幾等此答五種故後文不言幾種非答此故有此三義應答菩提然有五義故今科為正一本疑修行者輪迴不疑五道(疑云經教只說五道輪迴今何說三乘皆是輪迴故問修行者輪迴有幾種)二文中標以貪欲釋以二乘外道不應是答佛菩提三結云是名眾生五性不言菩提五等四本問輪迴有二初問斷輪迴根本後問輪迴有幾種性佛言愛為根本即答第一斷輪迴根本至此顯出五性便答第二輪迴有幾種性次答第四迴入塵勞幾種方便(即大悲科)次答第三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即大智科)若將此五性為答菩提問令剩一段經文也問本問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今答不云幾等何耶答如答迴入塵勞幾種方便亦云唯以大悲方便皆將一道攝於差別悲智例等不應疑也(上即疏文鈔釋云)一道攝差別者唯稱覺性用心是修佛菩提中一道唯以大悲方便是教化眾生中一道發願求支離邪斷障解脫證覺是菩提中差別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是化生中差別皆一道而起差別方是真修菩提真度眾生悲智例等者悲謂化生智謂菩提以疏科二問束為悲智故此云耳皆問幾答唯一道故云例等五若將菩提性及最後文修證俱答菩提二文何異經宗簡要豈合重繁合取行相雖同根本全別五性中修證由本貪欲後文說修證依大圓覺起增上心故依今科之則文不重繁但緣不了本覺問五性是此經說今指學者不了本覺何邪答五性之人是過去今生習學三乘權教之者此經但說彼差別之人從凡至聖修證行相不是此經令依五性習學也故下偈云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即知佛意泯彼五性令悟性耳。
〔注頓宗了眾生本有覺性〕
問今揀何教邪答若約五性定別唯揀法相終教顯如來藏性非五性定別故不揀之若約頓宗了悟覺性之機剏初發意唯是菩薩有異於漸亦揀終教何者從教所被是三乘漸機故。
〔經一者理障礙正知見〕
取根本無明及六染中一分不覺義為現障之體。
〔經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唯取六染中一分相生義為事障之體二障有體有義義同唯識此經二障體在起信義同唯識體在起信者若別指配即次前所釋若總指者即根本無明及六染心各二義是此經二障體義同唯識者今經理障即彼所知障即事障即彼煩惱障染心等各一分義。
〔注今取相生也〕
多却今取以下五字何者若大疏總指[A38]已別指配云今取相生義即此經事障取餘一分不覺義及根本無明皆是此經理障今鈔無別指配豈當著此五字校勘之悞也或云染心各一分義之六字并餘所注亦多却然此說頗有理但恐是別指配義傳寫之脫略義不全耳。
〔亦無所因由〕
多一所字。
〔注若準依法相宗說則二障數同用別〕
準字悞也大鈔用唯字二障屬俱生約人執法執引生二障具如次文。
〔染心義者名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起信約相違義故煩惱礙障根本智煩惱礙是對散動義根本智是寂靜義動靜相違故立為障。
〔注即經中智字等〕
今經約能所迷義故以根本智斷理障以後得智斷事障由根本智即經中知字後得智即經中見字故又經雖但云理障而實通於理事故知見俱通謂理障即知見之性事障即知見之相無明為智礙能障自然業智無明是闇鈍義後得智是聰明義明闇相違故立為障經雖但云理障而實通於理事無明不但為理障亦通事障起信局於事取無明為事障今經但云理事障釋義兼通事障。
〔問准論配經障真如智全合取為理障等〕
全合取者謂若取煩惱礙能障真如智全合取二分為理障等當用全字若取無明為智礙能障世間智但云合取謂合當也不必用全字大疏既無今鈔多却又此中問意若以論配經合當全取煩惱礙為理障智礙為事障如何如上配經與起信不同邪答意云緣此經二障體雖同起信義同唯識故與論參差義同唯識者由彼煩惱所知二障義與此經同故以此參差(然今二義後義為正)。
〔注與唯識義意稍殊〕
唯識所知障以法執為體唯障大乘聖道不招生死即次五染彼煩惱障即我執為體通障三乘聖道能招生死即第一染謂計名執取然彼事障不到三細理障不到三細之前其所障之心即妄心若性宗根本無明在三細之前事障通之理即真心故云稍殊。
〔注即前上對〕
前即指次前然通釋理事二障等文即前上對者理事二障俱名無明。
〔即前下對〕
者理事二障俱名煩惱。
〔注成前上句〕
即次前文六染却障真如智。
〔成前下句〕
者即次前文無明却障世間智。
〔疏此皆新熏不同法相宗本有之說〕
性相二宗皆說新熏本有但相宗新熏有五本有亦五性宗則新熏有五本有無二([A39]已見五末)。
〔四同一異〕
前鈔所列第五無性今云外道性者前據權宗今據當宗故由彼權宗實有五性故立無性闡提永不成佛性宗本有無二故云五性俱可成佛立外道性以示其邪熏耳。
〔但是傍說有五類人〕
大鈔云一類人義雖俱通不若五字。
〔非佛教示令如是如是修證也〕
菩薩問云於諸輪迴有幾種性科答云明種性令知謂說此五性名相令知不是究竟非佛教令如是修證。
〔不者甚難〕
不(上聲)大鈔則云不然則義甚難然則義俱可通。
〔疏未能除三細〕
且就深義說其實智相相續相亦未除斷聲聞唯斷第一執相應染不受分段生死故出離三界然障有事理執有人法煩惱有現行習氣生死有分段變易此四對中二乘唯斷於前未斷於后。
〔經聲聞緣覺〕
取理果同故合之教行別故開之由是經教或開或合芝園新記破圭峰者不善佗宗之失也。
〔經欲汎如來大圓覺海乃至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
即五性中菩薩性問經云即入圓覺疏云約入地等以非所揀也細評經意豈非令如是修證邪答鈔中明言但是明分別五性非令如是修證彼之受熏欣趣雖有淺深由不先了悟覺性故俱屬所揀雖屬所揀除病不除法。
〔經皆證圓覺疏云譯經訛也應云證諸眾生皆有圓覺〕
謂以[A40]己自證圓覺知一切有情無不是覺非眾生皆證也相傳云有人舉此問一禪德圭山云證諸眾生皆有圓覺當否答云淨名經云眾生如草木如彼若可改此亦改又手鑑舉圭峰疏[A41]已云噫圭山疏序既云心本是佛那得輙改經云一切眾生即寂滅相故知譯經不訛議曰疏主正依華嚴經云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以此證之即知具有與證得安得非異今約修證圓覺豈與具有佛性雷同者哉然疏主獨於此經英悟絕倫前無古人后無求者豈與才所應議耶二公還敢加誣華嚴乎。
〔經便有頓漸乃至皆成佛果疏云反明不遇勝緣成小文無者略也〕
經標頓漸遇教及乎文中唯說不定性中菩薩頓成不言二乘漸入者由前[A42]已說二乘漸入故影略之耳。
〔經遇邪見者〕
此即邪師外道非十惡五逆愚癡邪見。
〔疏既識輪迴之病〕
三塗外道心行俱除人天二乘[A43]已去俱除其心不除其行謂除病不除法也。
〔疏即須依解修行〕
文殊章是圓信普賢章[A44]已後至今悲智之前竝屬圓解今當修行悲智即內心修行即外行即約四科之勢從先未證入者到此方是依解修行與三重因地大分是同今文即修菩薩行悲智[A45]已前近止佛答彌勒所問即發菩提心文殊章即了悟覺性。
〔疏唯用此二〕
此二即大悲方便方便是智若無方便之智即成愛見之悲。
〔經住佛圓覺〕
具大智故發大誓願住佛圓覺又圓解即是住佛圓覺一切下凡終日圓覺而不能住持圓覺者由不能圓解故。
〔經莫值外道及與二乘〕
前說五性三乘俱是輪迴今唯不隨二乘外道不揀菩薩者約事唯破二乘之謂也。
圓覺疏鈔隨文要解卷第十一
校注
[0130001] 奸疑妍 [0130002] 緣有二箇者一行恐脫悞乎且俟善本耳 [0131001] 鷲疑鶖次同 [0131002] 貞無二字未了 [0131003] 已下入鈔第九 [0131004] 唯字准字乎 [0132001] 數疑變 [0135001] 淨疑浮 [0135002] 相犯二字刀筆之誤矣 [0138001] 非下鈔有非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50 圓覺經疏鈔隨文要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十七品是因法今云果者即因中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