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復次,句身者如足跡(至)此名句文身相,汝應修學。」
世間諸法不出五陰,此又約五陰以明名句文身也。句身如足跡者,謂如世人失象馬者,尋跡以得之。故昧實相者,亦因言而悟。是名句身,色陰相顯,故以跡言。四蘊者,受想行識也,非有形兆故以名說。若照見本寂,是皆實相也。二由文顯勸應修學。古聖因是悟入者,故捨全身,以求半偈。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名身與句身,及字身差別,凡愚所計著,如象溺深泥。」
如來為除眾生心病故,以名句文身方便說法,如以毒攻毒也。若諸愚夫猶著名句,不悟實義無解脫期,譬如香象溺淤泥耳。
「復次大慧!未來世中(至)彼即答言此非正問。」
因上說名句文身相,令諸菩薩了如實義,疾得菩提,開示眾生。恐未來世惡覺觀者,以邪見一異、俱不俱等四句相,問諸智者。彼當答言:我所通達義,是離四句真實法,汝今此問,是名非問。
「謂色與無常為異為不異(至)不為記說。」
此敘邪智惡思覺者,虛妄推度非理問難詞也。謂色與無常,乃至智與智者為異不異。智者應告言:如是等問不可記事,而佛名為無記置答。以彼愚人無聞慧故,不知有無是邪是正,欲令彼離斷常邪見諸怖畏故,不為記說。《俱舍》第十九云:「諸契經說十四無記」,即其義也,亦名置答。所以不答者,謂此乃無義語也。知之不免生死,不知不障涅槃。
「大慧!不記說者(至)如是等說名無記論。」
言不為記說者,欲令外道反思而自解,得出離作者妄見故。以外道即陰離陰而計我故,故說身命為一為異等。皆無記邪論耳!
「大慧!外道癡惑說無記論(至)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此明如來、應、正等覺,常以四種記論說法度生。止記論者,意在別時,以根未熟眾生且置答故,不為根熟者說止記論。
「復次大慧!何故一切法不生?(至)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言如來為根熟眾生,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隨其種類,或說不生、不滅、常無常等也。謂離能所作無作者,故說一切法不生。以證智觀察自共相法不可得故,說一切法無自性。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故說一切法無來去。諸法體空,無自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滅。一切諸法相起即滅,無常性故,說一切法無常。諸法相起即是不起,本無生滅,無常性常,故說一切法常。是謂如來離能所取,不起分別,善巧說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一向及反問,分別與置答(至)一切皆無記。」
言如來四種言說者:一謂隨問而答,名為一向。如問:一切眾生悉生死也?應一向答:悉皆生死。二謂如有問者,反問令答,名為反詰。三謂根熟問者廣為分別。如問一切眾生死復生也?應當分別,有煩惱者死而復生,無煩惱者死已不生。四謂折伏外道故須置答。如問身與煩惱、雞子雞母孰為先後?故止而不答也。如數論計有,勝論計非有,言諸外道有無等見,皆不可記。
「以智觀察時,體性不可得,以彼無可說,故說無自性。」
明正智觀察自性非有,通頌前一切法不生等六門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須陀洹行差別相。」
大慧因上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然聲聞法中有四果差別,故舉四果差別以請問。行謂因行,須陀洹人所修因行,正欲趣向阿羅漢果。根有利鈍,故有差別之異。
「我及諸菩薩摩訶薩(至)普令眾生悉得饒益。」
言方便相者,四果修行方便相也。須陀洹,此云預流。謂從凡夫地修七方便、起八忍八智,斷三界四諦下八十八使分別惑,斷至八十七品名初果向,八十八品盡名初果,創入聖人流類,故名預流也。斯陀含,此云一往來。謂初果見道已,起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斷三界九地共九九八十一品修惑也。且欲界一地九品修惑,共潤七生。在初果身中,斷欲界前五品盡,名二果向,六品盡名二果。從此命終,更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斷餘三品惑,故云一往來也。阿那含,此云不來。謂已在二果身中,斷欲界九品修惑,至八品盡,名三果向,至九品盡名三果。一往色界天上,不還來欲界受生,故云不來。已上三果人,名有學也。阿羅漢此有三翻:一云殺賊、二云無生、三云應供。謂在三果身中,斷上二界八地,八九七十二品修所斷惑,斷至七十一品,名第四果向,斷七十二品盡,名第四阿羅漢果無學位。是以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菩薩得是善巧,為眾生說如是聲聞法、如是菩薩法,令其證得人法無我、淨惑智障,於諸地相究竟通達,至如來所證境界,得佛法身法財,益物無盡。以有此利故,請如來說四果差別。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差別有三,謂下中上。」
上問:諸須陀洹,須陀洹行。今答云:諸須陀洹果,言互顯故,利鈍不同,故有三耳。
「大慧!下者於諸有中(至)上者即於此生而入涅槃。」
七反生者,謂欲界一地,九品俱生煩惱,共潤七生也。初品潤二生,次三品各潤一生,次二品共潤一生,後三品共潤一生。明須陀洹極鈍者,未斷欲界惑,故人天七反得阿羅漢。喻如毒蛇噬人,七步即死。何以不四六?為大力故。何以不八?為毒力故。以譬須陀洹何以不六生?煩惱力強故。何以不八生?無漏業成熟故。中機者,或三生五生,得阿羅漢涅槃果。上機者,即此一生,得阿羅漢果,名現滅須陀洹,不說中間經於二果。
「大慧!此三種人斷三種結(至)得阿羅漢果。」
言須陀洹雖利鈍三種不同,通斷三種結也。謂於五取蘊,執我我所名身見,是一結。於諸諦理,猶豫不決,疑佛與外道,不知何者為正?是二結。謂於妄見,隨順外道非理戒禁,執為最勝,能得清淨,是三結。問:能已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得須陀洹果。何故但言此三種人,即斷三結耶?答:最勝所攝故,謂此三種結,障解脫得,最為殊勝。所以者何?由薩迦耶見,執取五蘊為我我所,深生愛樂,故於大苦聚不生厭離、於勝解脫無發趣心。或有有情雖已發趣解脫,然由戒禁取及疑,僻執邪道疑正道故,便邪出離及不正出離。又此三結,是迷所知境因故、迷見因故、迷對治因故,如《大般若經》說「斷三結,名預流果;薄貪瞋癡,名一來果;斷順下分五結永盡,名不還果;斷順上分五結永盡,名阿羅漢果;令所有集法皆成滅法,名獨覺菩提;永斷一切習氣相續,名為無上正等菩提。」此皆約通教獨舉其要也。言上上勝進得阿羅漢者,謂須陀洹所斷諸結分為九品,能斷諸結者智,亦分為九品。若初學人智慧微弱,名下下之智,能斷上上之結;久學智慧名了,名上上之智,能斷下下結,得阿羅漢涅槃果。
「大慧!身見有二種(至)見人無我即時捨離。」
《唯識論》言「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如是總別十使煩惱中,六通俱生及分別起,任運思察俱得生故。疑及邪見二取四種,唯分別起。要由惡友及邪教力,自審思察方得生故。」經言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分別。譬依緣起自性,種種妄計執著性生。如依俱生有分別起,謂依五陰起妄想身見,以彼妄想不實故,非有無法,愚夫橫執。如陽焰中無水,鹿渴所逼故,妄作水想。此分別身見,由無智慧故,執我我所久遠相應。須陀洹觀雖有五陰合成此人,中無有我也。令審觀故見人無我,即時捨離,斷分別身見。
「大慧!俱生身見(至)貪則不生是名身見相。」
言能普觀自身與他身齊等,受想行識諸陰與色陰俱,有名無體、無自性相。觀色陰從四大種所造,展轉相因而生,四大中既無主宰,誰能合集以成色乎?色陰有質尚空,況受等四陰無色相故,豈非空耶!如是觀察,明見有無俱妄不實,五陰無體,身見即斷。凡貪愛者為有身見,捨身見故貪從何生?故《法華》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貪不生故,是名斷身見相。
「大慧!疑相者於所證法善見相故(至)是名疑相。」
謂於所證四真諦法善見彼相故,決定能斷二種妄想身見故,疑無從起,亦不於天魔外道凡夫處生大師想。起於淨見,是名斷疑相。
「大慧!何故須陀洹不取戒禁(至)是名戒禁取相。」
言須陀洹不取未來受生戒,觀有生處即有諸苦,不求受生處樂。夫其取者,謂諸愚夫於三有中,求五欲樂,苦行修習精進持戒,願生彼處。如難陀為求女色持戒,即其類也。須陀洹人,不取未來受生處五欲樂,唯求所證最勝無漏四真諦理無分別法,方便受持修行正戒,是名斷戒禁取相。
「大慧!須陀洹人捨三結故(至)是故捨彼非涅槃貪。」
凡夫不能捨三結、不達人無我,由於身見,保此我故。貪名利以榮我,瞋違情境恐侵害我,愚癡錯解非理計校。不知五蘊都無我主,但是形骸之色、妄想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不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執之為我,故起諸結。須陀洹人如上所觀五蘊無主,捨三結故,離貪瞋癡。凡夫貪五欲、聲聞貪出世涅槃,故言貪有多種。女色為甚,故獨言捨纏綿欲;及得三昧正受樂故,未能斷涅槃貪。菩薩乘者,於此二種貪,悉能捨故。
「大慧!云何斯陀含果(至)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不了色相者,起色分別。斯陀含觀照種種色相從妄想生,故於人天一往來已,善修禪定智慧,我見不生,盡苦邊際而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大慧!云何阿含果(至)更不還來是名阿那含。」
阿那含又云出欲淤泥,以欲界煩惱猶如淤泥。阿那含者已出欲界,皆生色界。觀三世色性無實,見凡有生處即有諸苦過惡。煩惱習不起,捨離諸結,更不還欲界受生,即於色天而盡諸漏,是故名阿那含。
「大慧!阿羅漢者(至)分別永盡是名阿羅漢。」
言阿羅漢修行四禪及三三昧,了八解脫、分證十力,三明六通皆已成就,煩惱發業所招諸苦妄想永滅,是故名阿羅漢。
大慧言:「世尊!阿羅漢有三種(至)於彼示生。」
《瑜伽論》及《法華論》說「聲聞有四種:一決定種性,亦名趣寂;二增上慢,此是凡夫得第四禪,謂阿羅漢;三退已還發大菩提心,亦名不定種性,如法華會舍利弗等得記聲聞,是其類也;四者應化非真,謂佛及菩薩變化示現,引實聲聞向大乘故。」此經所問,除增上慢,止有三種,謂說何者?佛告大慧,所說趣寂定性羅漢,斷四住煩惱,出生死苦,得涅槃者,非是其餘。退已還發大菩提心者、已曾發善巧廣大行願成熟有情佛所化者,為莊嚴諸佛國土及眾會眷屬,於彼示生作阿羅漢。
「大慧!於虛妄處說種種法(至)自心所見得果相故。」
言為妄想眾生處說種種法,斷諸煩惱所證四果,如實所知行禪者及諸禪三昧,皆性離故,唯自心量虛妄所見得果相耳!
「大慧!若須陀洹作如是念(至)及諸結不斷。」
此明初果斷結,終不起念我能斷結;若起念者應有二過,則墮身見及三結等悉不斷故。例餘三果亦復如是,故《金剛經》佛問:「須菩提!須陀洹等至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等四果否?」須菩提皆言:「不也。世尊!若作是念,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雖曰權乘昧劣,苟非離麁妄念,亦不能斷分段生死。
「復次大慧!若欲超過諸禪無量(至)不離心故。」
言欲超過聲聞諸禪四無量心,及無色界四空定等,得如來三昧者,當離三界自心妄想相。大慧!聲聞極果即以想受滅定而為究竟。若謂超心量者,不然。何以故?妄想心未滅故。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禪與無量,無色三摩提,及以想受滅,唯心不可得。」
諸禪,謂四禪也。無量,即慈、悲、喜、捨,度眾生四無量心也。無色三摩提,四無色定也。想受滅,謂四禪、四無色定、受想悉寂滅也。皆唯心量,彼悉無有,故云唯心不可得。
「預流一來果,不還阿羅漢,如是諸聖人,悉依心妄有。」
次明四果亦不離妄想心量,故言如是諸聖人悉依心妄有。《圓覺經》曰「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禪者禪所緣,斷惑見真諦,此皆是妄想,了如即解脫。」
初頌明所修行法,次頌明能證之人。此第三偈能所合明,並不離妄想心量,若如實覺,為妄計生死故說涅槃,所治生死既無,能治涅槃亦遣,故得菩薩一切解脫。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智(至)及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
因上偈言了知即解脫,然知覺有不解脫者,故舉二種覺智以簡優劣。謂觀察知人法二無我,是正覺智。不知人法二種我空,取相執著建立有我,如是了知是邪覺智,不得解脫。
「觀察智者謂觀一切法(至)如是觀法汝應修學。云何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至)是名二種覺智相。」
凡夫計執有大種性相,妄想分別,以宗因喻五分論法,成於不實而妄建立,是名邪正二種覺智相。如來以榍出榍,如前破外道計,亦說三支比量五分論也。
「菩薩摩訶薩知此智相(至)光明照耀百佛世界。」
若菩薩摩訶薩達妄即真,知此二種覺智相,了人法空,我不可得,以離念無相智而於地前勝解行位,善巧觀察,即入初地,得大乘光明等百三昧門,以彼勝力見百佛,乃至光明照燭百佛世界。故《攝論》云「菩薩入初地時,證十百明門:一於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二以淨天眼,見百佛國;三以神通力,能動百佛世界;四能往百佛世界,教化眾生;五能以一身化百類身形,令有情見;六能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為利益能留身住世百劫;八能知前後際百劫事;九能以智慧,入百法明門洞達曉了;十能以身觀百類眷屬,餘地倍倍增勝。」
「善能了知上上地相(至)自覺境界三昧勝樂。」
言第二離垢地,乃至如來地,皆是成就初地之中十無盡願。事見《華嚴》等經,餘義經文自顯。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了知大種造色。」
因上外道計有四大種性,造出四大色相故,次勸菩薩當善了知大種造色,令知無實。
「云何了知?大慧!(至)住如實處成無生相。」
言無生者,通說有二:一理無生,圓成實性本不生故;二事無生,緣生之相即無生故。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者,謂觀三界唯心所現,離我我所,能證理事俱無生也。
「大慧!彼諸大種云何造色(至)大種造色生。」
此出外道妄計有四大種生造色也。謂彼妄想計有津潤之性為水大種,生內外水界,內即血汗流液,外則河海泉源。有炎熾成熟之性為火大種,生內外火界,內則體含煖氣,外則焚燎萬物。有飄動之性為風大種,生內外風界,內則氣息運動,外則萬籟俱吟。有色質分齊之性為地大種,生內外地界,內即皮肉筋骨,外則原濕丘陵。妄想計有堅濕煖動離於虛空,由執邪諦,不了五陰虛假積聚、本無自性,言由大種造色生,故上佛告菩薩應善了知。
「大慧!識者以執著種種(至)於餘趣中相續受生。」
言識者,即上五陰中妄識也,由迷真心而成,以執著種種言說境界為親起因故。作業受生,於諸趣中相續不斷。當知內身外境,四大五陰,但是分別心量所現。
「大慧!地等造色大種因(至)外道分別非是我說。」
非四大種為大種因,謂皆由心現也,故結云此大種造色相,是外道妄想分別。
「復次大慧!我今當說五蘊體相(至)非諸聖者。」
自下復破五蘊皆空,無自性相,非獨色陰四大不實。
「諸聖但說如幻所作(至)是名諸蘊自性相。」
言聖人雖見五蘊,了知不實唯假施設,離異不異、如幻如夢。故《大般若》云: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如實知色猶如聚沫,性不堅固;如實知受猶如浮泡,虛偽不住速起速滅;如實知想猶如陽焰,水不可得,虛妄渴愛而起是想;如實知行猶如芭蕉,葉葉析除實不可得;如實知識猶如幻事,眾緣和合假施設有,相雖似有而無其實,是故五蘊無別所有。不了如來所證境界,見有蘊法,執著分別常現在前,是名妄想諸蘊自性相。
「大慧!如是分別汝應捨離(至)猶如大地普益群生。」
寂靜法者,謂諸法實相,從本已來無有起相也。餘義如文。
「復次大慧!涅槃有四種。」
上明覺智,以顯生德優劣;此明涅槃,辨其顯德邪正,是謂菩提涅槃二轉依果德也。
「何等為四?謂諸法自性無性涅槃(至)非我所說。」
外道計諸法體性是有名自性,後除為無名無性,以冥諦為涅槃。又計有諸法相名種種相性,後觀為無名無性,以神我為涅槃。又通計性相是有名自相性,亦後觀為無名無性,以妄覺為涅槃。上三種正出外道計,又斷五陰六道中流注,以人無我為涅槃,是二乘涅槃。以見有五陰,亦同外道。故《楞嚴經》聲聞緣覺墮定性者,皆云違遠圓通,背涅槃城。
「大慧!我所說者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
前謂證自智境界,轉所依藏識為大涅槃。復云:一切識自性習氣,藏識意識見習轉已,我及諸佛說名涅槃。此又獨言分別所知境界識滅,名為涅槃。離通別稱異,皆欲諸識習種現行俱滅也。次文問答可見。
大慧言:「世尊!豈不建立八種識耶(至)七識得生。」
如來言:「分別識滅名涅槃。」大慧疑之與前說異,故問:「豈不建立八種識耶?而獨言爾炎識滅,非餘七識皆滅。」佛語大慧:「以彼意識通三性故,起惑、造業與諸識為因,及緣境界故。餘七種識依之而起。意識若滅,則餘識不生。」
「大慧!意識分別境界(至)思量隨轉無別體相。」
言六識了境起計著時,生三習氣,熏習增長阿賴耶識,由是末那第七意俱,執我我所,恒審思量相續隨轉,無別體相。
「藏識為因,為所緣故(至)心聚生起展轉為因。」
又根本識為因,變起根身種子器界為所緣故,故云執著自心所現境界諸心聚生,是謂從種起現,由現生種,現種無性猶如茭蘆,遞相為因,故云展轉為因。
「大慧!譬如海浪(至)是故意識滅時七識亦滅。」
如海中波浪互相排引,亦展轉相生。色聲香味觸,是自心現境界風,吹動諸識念念起滅,亦復如是。故言意識滅時,餘七識亦滅。
爾時世尊重說頌曰:「我不以自性,及以於相作。」
頌上外道四種涅槃,謂我不以自性作相滅,以冥諦等為涅槃。
「分別境識滅,如是說涅槃。」
頌上妄見境界識滅,是如來涅槃。
「意識為心因,心為意境界,因及所緣故,諸識依止生。」
頌上八識展轉互為因。
「如大瀑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
如流盡則無波,以譬意識滅,餘七識亦不生。頌上喻并法合也。問:前云諸外道說,取境界相續識滅,即無始相續識滅。又云聲聞妄計未來根境滅,以為涅槃,根境既滅,識亦不生。今言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與彼外道二乘何以異也?答:外道見身壞命終六識不取境,不知但是妄緣離故,計謂相續六識滅,即無始相續識滅,墮落斷見。二乘雖未來根境滅,相續六識但現行滅,而習種實未滅也。此謂賴耶識中意識習種種相續永滅,則餘七識亦隨滅,故不同耳。
「復次大慧!我今當說(至)不更取著妄所計相。」
因上言妄想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今正明滅妄想識差別通相,令諸菩薩了知不實,超諸妄想到如來境界,知外道法諸見不生,離能所分別,於緣起中不復妄計也。
「大慧!云何妄計自性差別相(至)妄計自性差別相。」
徵列十二種妄分別名,義如下釋。
「云何言說分別(至)是名言說分別。」
計著種種音聲章句,以為有性,名言說分別也。
「云何所說分別(至)是名所說分別。」
計有五法三自性,名所說分別。
「云何相分別(至)是名相分別。」
言計有四大相,是名相分別。
「云何財分別(至)是名財分別。」
計有財利慳貪取著,名財分別。
「云何自性分別(至)是名自性分別。」
如計有四大性,言地性堅、水性濕、火性熱、風性動,乃至真俗,各有自性不同,名自性分別。
「云何因分別(至)是名因分別。」
言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是名因分別。
「云何見分別(至)是名見分別。」
依此有無起四句見,是名見分別。
「云何理分別(至)是名理分別。」
於五蘊中計我我所,說虛妄法,是名理分別。
「云何生分別(至)是名生分別。」
計有無法定從緣生,是名生分別。
「云何不生分別(至)是名不生分別。」
計諸法本不生,無有體性、不假緣起,從因緣生者無因無果,是名不生分別。
「云何相屬分別(至)是名相屬分別。」
計有為諸法,俱有因果遞相繫屬,如以金為縷,金即在縷、縷即在金,是名相屬分別。
「云何縛解分別(至)是名縛解分別。」
計有煩惱能縛眾生,後時修道能解眾生,如人先以繩縛,縛已復解亦復如是,名縛解分別。
「大慧!此是妄計性差別相(至)若有若無。」
言愚夫妄計有無,生此分別。
「大慧!於緣起中(至)凡愚分別見異於幻。」
於依他緣起中生種種妄想自性,如依呪術見諸幻事,愚夫妄想見異於幻,計有種種實物。
「大慧!幻與種種(至)於幻有無不應生著。」
言呪術與種種物離一異也。若種種物異呪術者,呪術不應與種種物為因;若言種種物與呪術一者,呪術與種種物應無差別。然見呪術與種種物差別,是故離異不異。故告大慧及諸菩薩,如依幻術生種種物,離一異有無,莫計著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心為境所縛,覺想智隨轉。」
言愚夫妄心為生死境界所縛,妄想智隨境界轉也。覺謂妄覺也。
「無相最勝處,平等智慧生。」
無相處八地也,最勝處佛地也。言上二地得生死涅槃平等。
「在妄計是有,於緣起則無。」
如依藤計蛇,妄情謂有,於藤緣起,蛇相實無。
「妄計迷惑取,緣起離分別。」
言妄計惑心取藤為蛇,緣起藤體實非蛇相。此一行舉緣起破妄計也。
「種種支分生,如幻不成就,雖現種種相,妄分別則無。」
謂有種種名相支分生,如幻所起則不成種種,雖現諸相,了妄分別則皆無實。《唯識論》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此一行破緣起也。
「彼相即是過,皆從心縛生,妄計者不了,分別緣起法。」
彼緣起相即是過者,謂從心縛煩惱而生,愚人不了,故分別為實有無。
「此諸妄計性,皆即是緣起。」
上言緣起從妄計心縛生,此又謂妄計性從緣起生,即是緣起也。
「妄計有種種,緣起中分別。」
此妄計性種種,於緣起中生計度分別,故《唯識》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世俗第一義,第三無因生。」
明有世俗諦,第一義諦,無有第三。若說第三諦,即同外道無因生也。
「妄計是世俗,斷則聖境界。」
由妄計緣而生三界、生死、有無一切諸法,即是世諦。若了緣無性妄想滅,即是聖人所行境界第一義也。故《唯識論》謂諸法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妄計所執;二者真實,謂圓成實。復有二種: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故云「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謂於依他,若離妄計即圓成實,故云斷則聖境界。
「如修觀行者,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計相如是。」
如二乘外道修觀行者,若作青想觀時,天地萬物莫不皆青,赤黃白等亦復如是。元無青處,正作青想,即是青也,即是無青處見青。以譬凡夫外道,妄見有無生死諸法,亦是無生死諸法處妄見有也,故言妄計相如是。
「如目種種翳,妄想見眾生,彼無色非色,不了緣起然。」
不覺緣起唯假施設者,亦如不覺垂髮火輪不實耳。
「如金離塵垢、如水離泥濁、如虛空無雲,妄想淨如是。」
此言離妄計垢濁,了緣起雲翳,即是圓成清淨實性,故以上三為喻。
「無有妄計性,而有於緣起,建立及誹謗,由斯分別壞。」
計緣起為有名建立,計妄想為無名誹謗。言作此有無見者,由妄分別,自破正見。
「若無妄計性,而有緣起者(至)而得有緣起。」
上二句牒計,次一偈明因妄想生緣起,即正破也。
「相名常相隨,而生於妄計,以緣起依妄,究竟不成就。」
此上二句明因緣起又生妄想,次二句又破緣起依妄,亦同妄計無有自性,了茲緣妄竟無所成。
「是時現清淨,名為第一義。」
若度妄想,即名聖人第一義諦圓成實性。
「妄計有十二,緣起有六種。」
頌上十二種分別,由六塵境界風飄動而有。
「自證真如境,彼無有差別。」
自覺聖智所證境界,了彼緣妄故無差別。
「五法為真實,三自性亦爾,修行者觀此,不越於真如。」
言修行者,觀五法三自性體無二相,即是如如。
「依於緣起相,妄計種種名,彼諸妄計相,皆因緣起有。」
言緣起妄計,更互相生,俱無有力,不能自立。
「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計,真實中無物,云何起分別?」
言聖人自覺智慧觀察時,無有緣起性,亦無妄計自性,即是正智如如圓成自性。云何愚夫為作妄想覺知,何所求也?
「圓成若是有,此則離有無,既已離有無,云何有二性?」
圓成實性是真實有,圓、常、淨、妙,離妄有無,本無二性。
「妄計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分別見種種,清淨聖所行。」
為妄計故,有妄計緣起二自性。聖人方便隨情說法,亦權安立,令知妄想種種清淨,是聖人所行處故。
「妄計種種相,緣起中分別,若異此分別,則墮外道論。」
此明佛法知生死緣起法,從自妄想心中生。若計生死、有無諸法異於妄想,從微塵、冥諦、自在等生者,即外道論也。
「以諸妄見故,妄計於妄計,離此二計者,則為真實法。」
諸見者五惡見也。因見外境與妄識俱,故生妄想,故言妄計於妄計。能離緣起妄計二種妄想見者,即是正智所證如如真實法也。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大慧因上言自證真如境,了彼緣妄無有差別,故舉能證自覺聖智,及所證一乘行相以請問。欲得是善巧,不隨他教而自悟入。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名自證聖智行相。」
言此自覺聖智非言說所及。前聖所知,悲誨有情,轉相傳授,說諸法無性,但妄想分別為患耳。依諸聖教無妄分別,即自證入。然此妄想雖本無體,由無始來習以成性,要假靜緣觀照自覺,非由他悟。離妄想見,即能漸次進入佛位。如是修行,是故名為自覺聖智相。
「云何名為一乘行相(至)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言一乘者即一心也,以包含運載為義。若攀緣取境,則運入六趣之門;若妄想不生,則運至一實之地。故佛語大慧:離能所取如實而住,是則了生死妄,即涅槃真,頓悟一心更無所趣,故非凡夫二乘邪劣心行所能知爾。
大慧白言:「世尊(至)而得解脫非自所得。」
上言一乘非餘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即知如來方便說三乘,故問何故說有三乘,而不說一乘?佛語大慧:「一乘人知生死自性是涅槃故,聲聞、緣覺無自涅槃法故。我說一乘,以彼但依厭離世間調伏修行而得解脫,非自[1]已力得涅槃法,是故不為說一乘耳。
「又彼未能除滅智障(至)是故我說以為三乘。」
如上過未滅,不堪受大法,故如來說三乘。
「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至)獲不思議自在法身。」
言二乘味著三昧樂,作涅槃想,若能滅彼智障及業習氣,覺法無我,度不思議變易死,爾時方離三昧所醉,於劣無漏三昧中覺悟。既覺悟已,自知住有餘地,起上上昇進,如實修行,諸功德滿足,亦得如來自在法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天乘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諸乘我所說。」
此一行頌上諸乘名也。
「乃至有心起,諸乘未究竟(至)我說為一乘。」
言有心動計有諸乘,即非究竟。若妄想心滅,即無諸乘,亦無能乘諸乘之人,以無人故,亦不建立諸乘,是名一乘。
「為攝愚夫故,說諸乘差別(至)平等智解脫。」
引導眾生故說三乘解脫。離諸煩惱是二乘解脫,謂但盡分段生死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達法無我平等大智,即是如來真解脫。
「譬如海中木,常隨波浪轉(至)猶被習氣縛。」
言聲聞雖斷現行煩惱,未斷所知及根本無明,猶被習氣自共相風飄激其心。譬海中木常隨浪轉。
「三昧酒所醉,住於無漏界(至)乃至劫不覺。」
味著滅定,住於人空無漏界中,以為涅槃,未至佛究竟地,然亦不退更作凡夫。以得三昧身,自謂是佛,乃至劫數不覺,未至佛果。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聲聞亦如是,覺後當作佛。」
言若於無漏界覺,自知住化城,未達寶所,更起勝行集諸功德,後亦當得佛無上身。
佛心品第四
將釋此品,義有三門:初敘來意、二釋品名、三釋經文。
初來意者,上品通明心生滅門覺與不覺二義,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故但總名〈集一切法品〉。自下凡十三品,別明心生滅門覺與不覺二義,生攝一切法。此品居首,故次來也。
二釋品名者,梵音佛陀,此云覺者。梵乾栗陀耶,此名真實心,即一切佛自性離垢妙淨明心也,故名〈佛心品〉。
次經文下正釋經文,餘品文前亦各有三門,應准思之,更不開釋。
爾時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大慧言:「唯。」
因上言自覺聖智證一乘道以成法身故,即明法身大悲起用,作種類身以化眾生,故次明三種意成身也。
佛言:「大慧!意成身有三種(至)入初地已漸次證得。」
言三種意成身,是諸修如實行者,從初地以上至佛地以來,麁細優劣有此三類耳。
「大慧!云何入三昧樂意成身(至)入三昧樂意成身。」
明從初地至七地以還菩薩,要須入禪定正受,始能現作種種身,如意遍至而無障礙。言入三昧樂正受時,離諸妄心、寂然不動,心海常安不起識浪,知一切境界,唯自心現,本無所有,是故名為三昧樂正受意成身。經家好略,舉中三地意該前後,以明七地也。
「云何覺法自性意成身(至)是名覺法自性意成身。」
言八地菩薩,覺了諸法猶如幻夢,不須入定,能現種種身,猶如意生也。[1]知幻故心轉所依,住如幻等十三昧王,及餘無量三昧,能現自在神通,速疾如意等,非是四大所造,形容如似四大造也。一切色相,種種支分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以化眾生,達諸法性如幻夢不實,是故名為覺法自性意成身。
「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至)三種身當勤觀察。」
明十地至如來地,了達諸佛自證聖智境界,無量種類異機同感,應無前後一時俱生,猶如意生而無障礙。現此種類不須作意,故言無作行。是故法身大悲起用三意成身,當勤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我大乘非乘,非聲亦非字,非諦非解脫,亦非無相境。」
佛言我不對小乘說大乘,明佛乘非聲說文字,非實非虛,非解非縛,亦非有無境界。
「然乘摩訶衍,三摩提自在,種種意成身,自在花莊嚴。」
然此如來所得大乘,因上自覺聖智證一乘道,法身起用現意成身也。三摩提自在者,頌上入三昧樂意成身也。種種意成身者,頌種類俱生無作行意成身也。自在花莊嚴,頌覺法自性意成身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因上言三種意生身,欲明三種意生身,要因無漏無間知故得,明五種內無間業是無漏之因。
佛告大慧:「五無間者(至)懷惡逆心出佛身血。」
此徵數列名。義有內外,如下釋。
「大慧!何者為眾生母?謂引生愛與貪喜俱,如母養育。」
愛為根本,能引生死輪迴,還有貪愛與身俱起,況如嬰兒緣於母故,養育成立。
「何者為父?所謂無明(至)斷二根本名殺父母。」
以無知故愛因此生,受識名色六入之身,故名無明為眾生父也。六處聚落者,即六入身是也。以無間智永斷癡愛根本,名殺父母。故《淨名》云「從癡有愛,即我病生。」謂一切惑使皆由是生也。
「云何殺阿羅漢(至)是故說名殺阿羅漢。」
諸惑習種隨諸有情眠伏藏識故,謂隨眠為怨。明羅漢,習使微細不現,如鼠噬人,雖復瘡愈,遇雷微發。以譬羅漢習使雖復不現,遇緣微發。究竟斷此微細習使,名殺阿羅漢。
「云何破和合僧(至)究竟斷彼名為破僧。」
觀察五蘊如夢幻不實,無有色受想行識異相和合以成身,名為破僧也。凡和合名僧,今五蘊亦名為僧,了五蘊無體,因名破僧。故《般若》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云何惡心出佛身血(至)名為惡心出佛身血。」
明不覺五陰諸法自共相是自心妄現不實故,妄計有八識身,即有妄想覺知種種境界,覺境界者名為佛也,依之起染故復名血。以空無相願三無漏智,斷彼八識妄覺染污,名為惡心出佛身血也。
「大慧!是為內五無間。若有作者,無間即得現證實法。」
內五無間是無漏因,此逆即順。若有作者,無間即得自覺聖智,現證實法一乘道也。
「復次大慧!今為汝說外五無間(至)不生疑惑。」
上說行內五無間不入地獄,得現證實法,恐人聞此謂行外五無間亦不入地獄,故次明行外五無間得地獄苦,令聞是義不生疑惑也。
「云何外五無間(至)於三解脫不能現證。」
言若行此外無間者,不得三解脫無間樂,唯得地獄無間苦也。
「唯除如來諸大菩薩(至)尋即悔除證於解脫。」
明唯除佛菩薩及大聲聞,見餘作無間業者,為勸發故,令除疑悔過,以神力變化示同其事,譬如闍王弒父,身生惡疾懺悔,佛教作實相觀,觀已惡疾即除,此闍王或是聖人化作。化作此者有何利益?欲勸實作外無間者發心懺悔也。
「此皆化現非是實造(至)終無現身而得解脫。」
無有實造無間業者,不得無間若也。言必得無間苦,終無現身得解脫。
「唯除覺了自心所現(至)離分別過方證解脫。」
又如闍王受佛化已,覺知自心妄現不實,離我我所妄想執見,或未來世於異道身,遇善知識,離於自心妄想見過,方得解脫。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貪愛名為母,無明則是父(至)是名無間業。」
此二頌,頌內五無間業,如經自明。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願為我說諸佛體性。」
因上識了境界則名為佛,非真佛故,須以三解脫無漏智斷之。上佛不真須斷,更說何等而為真佛?故有佛之體性以請問也。
佛言:「大慧!覺二無我(至)斷二煩惱是佛體性。」
諸佛體性即法身也,常為報化之所依故。一切眾生曠劫漂沈,或墮邪小,而不能證者,良由二障。二障不斷,由於二執,欲除二執,必假二空。執障既亡,二死永斷,即聖性現前,應用塵沙,名之為佛。故云覺人、法二無我,除惑、智二障,離分段、變易二死,斷現行、習氣二煩惱,是故名為諸佛體性。然諸障中煩惱尤甚,又別示其相,欲學者痛治之。
「大慧!聲聞、緣覺得此法已」(至)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若知二無我,除二障二惱,及不思議死,是故名如來。」
頌上可知。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常修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