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云何象馬獸因何而捕取?云何卑陋人?願佛為我說。」
問:象馬等獸,因何捕取遞相殺戮?及問:卑陋賤人,何業所致?
「云何六時攝?云何一闡提,女男及不男,此並云何生?」
上句問:外道有六節為師。又云:西域兩月為時,年分六節。次句問:一闡提。如下,一闡提中別答。次句問:黃門男女,如《正法念經》所明。
「云何修行進?云何修行退?」
問:學者修行,云何而有進退之異?
「瑜珈師有幾?令人住其中。」
瑜珈,此云相應。謂與一切乘境、行、果等相應也。如《瑜珈師地論》五分十七地中所明。
「眾生生諸趣,何形?何色相?富饒大自在,此復何因得?」
問:眾生諸趣,形相富饒,自在之因。
「云何釋迦種?云何甘蔗種?」
問:如來世俗種姓。事在他經,略如《釋迦譜》、《方誌》等所明。
「仙人長苦行,是誰之教授?」
問:仙人修苦行,謂得長生。彼師以何法教授弟子?
「何因佛世尊,一切剎中現?異名諸色類,佛子眾圍繞。」
問:佛於處處應物現形,凡聖圍繞。何因如是?
「何因不食肉?何因令斷肉?食肉諸眾生,以何因故食?」
問:食肉,制斷食肉因緣。如下,斷食肉中別答。
「何故諸國土,猶如日月形(至)箜篌細腰鼓。」
問:世界形相差別不同者,明唯心所造故也。《華嚴經》云「種子差別故,果實生不同。行業若干故,佛剎種種異。」具如〈世界成就品〉所明。因陀羅者,即帝釋別名也。
「云何變化佛?云何為報佛?真如智慧佛?願皆為我說。」
問:佛名義也,隨機赴感應化佛;酬其往因名報佛;體性無二真如佛;本覺顯照智慧佛。
「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至)誰當持正法?」
問:盧舍那佛成菩提界,及問涅槃後誰持正法?略如《摩訶摩耶》等經,及《付法藏》傳所明。
「世尊住久如,正法幾時住?」
問:如來住世久近,及正法住時分長短?
「悉檀有幾種?諸見復有幾?」
上句問:悉檀,此云義宗。下句問:世諦諸見。又,天台宗有四悉檀:一世界、二對治、三為人、四第一義。故云「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皆名著法;若得四悉檀意,自他俱無著。」
「何故立毘尼及以諸比丘?」
毘尼是戒,比丘於此戒中,分分得解脫也。
「云何得世通?云何得出世?」
問:世間五通及出世六通,云何而得?言六通者,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也。此六該三乘人,但深淺明昧有異。世間通無漏盡,雖分得前五,亦唯有漏攝。
「復以何因故心住七地中?」
問:七地,心量地,謂功用位極也。意該前後。
「僧伽有幾種?云何成破僧?」
問:僧有幾種?意明真偽。及問:破壞僧,令不和合,獲大罪報。又或說二種僧:羯磨僧、法輪僧。或說三種僧:和合僧、假名僧、真實僧。或說四種僧: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真實僧也。破壞僧義,如《雜心》所說。
「云何為眾生廣說醫方論?」
問:世出世間醫方論也。各有多方,故云廣說。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
餘經有此言,故大慧問之。謂化迹有殊,德體無異。如下,四等中別答。
「何故說斷常及與我無我?何不常說實一切唯是心?」
問:如來何不常為眾生說真實法?而復為眾生說斷說常、說我無我妄想心量法何為也?如下,未來世有諸邪智已下別答。
「云何男女林?訶梨菴摩羅。」
問:世間果實,何故不同也?訶梨者,呵梨勒果。菴摩羅者,阿摩勒果。
「雞羅娑輪圍及以金剛山(至)願佛為我說。」
輪圍,亦云鐵圍。乾闥婆者,諸天樂神也。後二句,總結請也。
爾時世尊聞其所請(至)當次第說。即說頌言:
聞大慧能問如是微妙心法,故讚善哉!誡令審諦,無以生滅心行,聽實相法也。自後凡三十九偈,皆如來為說。
「若生若不生,涅槃及空相,流轉無自性。」
言:大慧!上正問有為生法、無為不生法、涅槃虛空剎那流轉法,皆是妄想所現,各無自性。
「波羅蜜佛子、聲聞、辟支佛、外道、無色行。」
言:上所問,正是人及人所行法也。佛子、聲聞、緣覺、外道是人。諸波羅蜜是三乘人所行法,無色行是外道所行法。言:此人及人所行法,皆以無自性結之。此佛略答之微旨也。
「須彌巨海山、洲渚剎土地。」
自下八行半偈,是如來次第牒領大慧百八句問也。須彌山在大海中,故言須彌巨海山,牒領上須彌也。巨海者,上問中無。洲渚剎土地,領上土地。
「星宿與日月,天眾阿修羅(至)滅及如意足。」
修羅力、如意足,上問中無,義應有也。
「菩提分及道,禪定與無量(至)心生起言說。」
諸蘊及往來,領上眾生生諸趣。心生起言說,領上誰起於語言。
「心意識無我,五法及自性(至)眾生有無有。」
大種上無文。一佛,領上迦葉等是我。眾生有無有,領上我無我。
「象馬獸無因,云何而捕取?(至)伎術諸明處。」
唯心無境界,領上一切唯是心。餘皆牒領上問。
「須彌諸山地,巨海日月量。上中下眾生,身各幾微塵?」
須彌諸山地,已下凡九偈。言:大慧!既問名相,何以不問諸山大海、日月星宿、眾生剎土,及由旬,斗斛斤兩四大諸根,如是塵量所成?既言我名大慧,通達大乘,何故不問?此下,正微塵積聚數量之名,意為問有不周。又為遣物情計,諸物既積微所成,何有體性?
「一一剎幾塵?一一弓幾肘?(至)蟣羊毛穬麥。」
言:最細微塵名兔毫塵,七兔毫塵成一羊毛頭塵,七羊毛頭塵成一隙中塵,七隙中塵成一蟣,七蟣成一虱,七虱成一穬麥,七穬麥成一指,一十二指成一搩,兩搩成一肘,四肘為一弓,五百弓名一拘樓舍,十拘樓舍名一由旬。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化佛剎。謂此等諸法,皆積微成體。何故不問各具幾塵所成?
「半斗與一斗,是各幾穬麥?(至)是等各幾數?」
此皆是梵家積斗斛之名,或云千萬那由他名頻婆羅。
「幾塵成芥子?幾芥成草子?(至)云何不問我?」
此上皆是如來說也。言:如是名相亦應問。
「云何得財富?云何轉輪王?云何王守護?云何得解脫?」
從此以下凡二十偈,復領大慧所問。財富,領上富饒。
「云何長行句,婬欲及飲食。(至)何因種種味?」
種種味,上問中無。
「女男及不男,佛菩薩嚴飾。(至)云何有因作?」
無因作、有因作,領上二俱異。
「云何轉諸見?云何起計度?(至)云何起三昧?」
斷諸想,領上云何為想滅?起三昧,領上云何從定覺?
「破三有者誰?何處身云何?(至)及所問非我。」
無身我,領上無眾生。相云何,領上何因建立相。非我,領上成無我。
「云何為胎藏?及以餘支分(至)聰明魔施設。」
施設,牒上云何唯假設?聰明魔,上問無。
「云何樹行布是汝之所問(至)汝今咸問我。」
從初地至七地,是有心地,觀三界心意識量。此者,結上百八問。於餘義者,微塵積數等,皆是三界妄想相,是七地所觀法。故言:云何使其心,得住七地中。汝今咸問我,總結所牒文。
「如先佛所說,一百八種句。(至)佛子應聽受。」
先佛所說,離見相句,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自然遠離諸惡見過,亦離世間言所成法,都無實義。當為汝說,誡令諦聽。故龍勝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聞法誦躍心悲喜,如是之人可為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常句非常句。」
自下如來約心真如門答也。言:眾生於真實無生上,妄起生見。本自非生,故云生句非生句。若有生法,可言有常,以生無故,則無有常,故云常句非常句。此二句既爾,餘諸句類,皆以下句遣上句。妄見若無,則真實自現。
「相句非相句,住異句非住異句。」
為成生句,相從而來。住異二句,上問中無。本無今有名生;法非凝然名異;法有暫用名住。
「剎那句非剎那句(至)恒句非恒句。」
上無中句,凡有三常:一外道計四大性常、二業習氣相續得果不斷故常、三如來藏體真常住故常。此三常皆愚夫虛妄見。舊注凡有三常不同。
「緣句非緣句,因句非因句。(至)方便句非方便句。」
大煩惱有六,隨煩惱二十。上無方便文。
「善巧句非善巧句(至)三輪句非三輪句。」
願句、三輪句,上無文。
「標相句非標相句,有句非有(至)水句非水句。」
如恒河一水,四見不同。
「弓句非弓句,大種句非大種句(至)果句非果句。」
諦句,牒上如實句。果句,上無文。
「滅句非滅句起句非起句(至)相句非相句。」
相有三種:謂體相、標相、法相。前是形色體相,次是標相,此則法相。
「支分句非支分句,禪句非禪句(至)記句非記句。」
攝受句、記句,上無文。
「一闡提句非一闡提句(至)味句非味句。」
味句,上無文。
「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至)因果句非因果句。」
有為句、因果句,上無文。
「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至)種種句非種種句。」
種種句,上無文。
「演說句非演說句(至)文字句非文字句。」
住持句,求那譯云處句也。
上約心真如門,總答一百八句。皆言非者,如馬鳴云「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從本已來,一切染法,及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大慧!此百八句(至)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是結勸。諸菩薩等,應當如是學菩薩道、修菩薩行。舉先佛者,皆發明誠信故。
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三
釋此品有四門:一來意、二解妨難、三釋名、四釋文。初來意者,上品明總問答竟,此下諸品皆別問答,故次來也。二解妨難云:一百八句既已總明,何故下諸品一一別問?詞意皆不出總中,豈非繁重乎?答:總別該攝,斷常之見方銷;真俗圓融,去取之情始絕耳。三釋名者,論依一心開二門,上品已明心真如門,總攝一切法;此品即明心生滅門,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論云「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二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乃至三細六麁升沈苦海。「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是故十法界中若聖、若凡,若因、若果,依正染淨舉在是矣!故名〈集一切法品〉。次經文下即正釋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諸識有幾種生住滅?」
從此品訖〈斷食肉〉凡十四品,明別問答。故品品多云「重白世尊」。今此首章,即別問答心意識也。謂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從初剎那不可說劫,乃至金剛喻定經一剎那,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者,則有染、有淨、有生、有滅。此識約生滅門中,有幾種生住滅?(然遠劫無始,何名為初耶?謂此即是忽起一念之時,妄念違真,名為初識。非是過去有識創起名為初識也)。
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
真如妙性,本自無生,一念隨緣,事分起盡,即是真心不守自性,隨無明緣成於諸識,生住異滅,此非凡小及因位菩薩智慮所知。故論云「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二乘智慧所覺,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
「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
相續即流注也。一本亦云流注。言流注者,唯目第八識,三相微隱(即業相、轉相、現相也。如《起信論》所明)種現不斷,名為流注。由無明緣初起業識,故說為生;相續長劫,故名為住;到金剛定、等覺一念斷本無明,名流注滅。相生住滅者,謂餘七識心境麁顯,故名為相。雖七緣八,望六為細,具有四惑,亦名麁故。依彼現識自種諸境緣合生七,說名相生。長劫熏習,名為相住。從末向本,漸伏及斷,至七地滿,名為相滅。依前生滅立迷悟依,依後生滅立染淨依,後短前長,事分二別,即是流注生住滅,相生住滅也。
「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
上雖答云:諸識有二種生住滅,未辨何識為生滅?此復言三種相,欲簡諸識之中有生滅不生滅者。言真相者,如來藏心在纏不染,性自神解,名自真相。根本無明起靜令動,動為業識,即是賴耶極微細相,名為業相。轉相者,依前業相,轉成能緣及所緣境,生七轉識,同名轉相。又從靜起動名之為業,從內趣外名之為轉。如來藏心不可增減,名為真相,亦名真識。然雖三相名殊,同是一心,隨緣、不變之二義也。謂真心不變即隨緣,故名轉相業相。以隨緣即不變,故名真相。論云「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是不變即隨緣也。又云「雖有染心,恒常不變。」是隨緣即不變也。
「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如來上明諸識有三種相,是已處中說故。而此又明諸識廣略者,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故也。言廣說有八者:一曰眼識了別於色;二曰耳識了別於聲;三曰鼻識了別於香;四曰舌識了別於味;五曰身識了別於觸;六曰意識了別諸法;七曰末那識(此云染污意)恒審思量,唯緣藏識見分,亦名傳送識;八曰阿賴耶識(此云藏識)。謂此八識,各是眾生無始已來,不了自心,隨妄緣起。於中第八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分所緣。(所緣即境也。色是眼識自分所緣,乃至三境是阿賴耶識自分所緣,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但是自心生,還與心為相。)此八識外實無我法。問曰:如何變耶?答曰: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夢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境,寤來方知唯夢所變。我此身相,及外世界色空等法,亦復如是。唯識所變,迷故執有我及諸法;悟來方知唯心識變,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轉八識成四智菩提,安住祕藏,究竟涅槃。故曹溪云「大圓境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其名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即此轉識成智義也。
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者,求那譯本云略有三種,於現識上加一真識也。若作三種釋者,真謂性淨本覺,現謂賴耶現識,餘七俱名分別事識。雖第七識不緣外塵,緣第八故,亦名分別事識。真謂本覺者,即識實性也。此譯即云:現識屬賴耶,分別事識屬前六識,不言第七者,謂第七末那計內為我屬賴耶,計外為我所屬前六識。真即識實性,亦屬賴耶淨分,是故但云略則唯二,與處中說數無相濫。
「大慧!如明鏡中現諸色像,現識亦爾。」
此舉喻合,以明現識也。謂現識如鏡,所現境界如像,故《起信》云「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也。又云「第八藏識為依止故,轉生七識。於中第六造引滿業,感總別報,如鏡現像,毫釐不差。」言總別報者:一謂總報,屬第八識。二謂別報,在前六識。且以有漏善業言之,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醜等,名別報業,亦名引滿業,即能招第八引異熟果,名為引業;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然其引業,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能造之思從五識起,雖造滿業亦非自能,由意識引方能作故。其第七識唯有俱生惑智二障,業障、報障,彼七俱無。雖具四惑,但緣內故,屬於有覆無記性攝,則不能造善惡二業。唯前六識起惑造業,業成難逃,感諸異報,如鏡現像不漏絲毫。故《楞嚴》云「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也。或注此經指第七識而為能造善惡業者,教無明文(唯《宗鏡錄》七十三卷首一處,因憑古注,而云「七識造業。」又與本錄節次引經論義明諸識處皆相違,斷可見也)。
「大慧!現識與分別事識,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
言賴耶現識及分別事識無異相,皆由最初一念為緣,令真如心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更互為因,流轉不息。故《華嚴》云「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彼疏釋云:言以此者,謂以上八識自為能所熏,展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無能轉者。又云:識外無法亦為無者,故曰此二識無異相,互為因也。
「大慧!現識以不思議熏變為因(至)戲論習氣為因。」
此又廣明諸識生住因也。通而言之,麁細二識皆依無明住地而起。以根本無明,動彼靜心而起細識,依此細識轉起麁心,故以無明通為其本。若別言之,依無明為因,生三細不相應心;依境界為緣,生三麁相應心。故云麁細二識,各具二因,方得生住。言不思議熏者,謂無明能熏真如,不可熏處而能熏,故名不思議熏。又熏則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議熏。言不思議變者,謂真如心受無明熏,不可變異而變異,故名不思議變。又變即不變,不變之變名不思議變。《勝鬘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者,謂此不思議也。然此熏變甚微且隱,故所起現識行相微細,於中亦有轉識業識,舉麁顯細,故但云現識。即《起信》云「不相應心」。
言分別境界者,即是現識所現種種境界,還能動彼心海,起諸事識之浪也。言無始戲論習氣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戲論習氣。無始已來熏習不斷,未曾離念,故此境界及妄念戲論,熏動心海種種識生,以妄念及境界麁而且顯,故所起分別事識行相麁顯。即《起信》云「相應心」也。此謂現識依不思議熏故得生,依不思議變故得住。分別事識依境界故得生,依心海故得住也。
上佛言諸識有二種生住滅,已下至此,謂無明熏習,真如成染緣起也。故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大慧!阿賴耶識虛妄分別(至)是名相滅。」
自下明若達妄源,成淨緣起也。言阿賴耶識和合心海中,妄念分別種種習氣若滅,即一切根識滅。言一切根者,謂意根起識而能分別一切諸法,名一切根識。即第六意識,及所依第七末那現行識相滅,名相生住滅識滅也。所言種種習氣者,約唯識宗說諸習氣,總有三種:一名言習氣,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二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果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諸說習氣,皆准應知。
「大慧!相續滅者(至)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
言所依因及所緣滅,即相續滅者。謂所依無始根本無明習氣因滅,及所緣妄境界染法緣滅,即微細流注生住滅識滅也。言所依因,謂無始戲論習氣。所緣謂自心所見分別境界者,經自牒釋所滅無明,及妄境界為因緣義也。故論云「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大慧!譬如泥團與微塵(至)金莊嚴具亦復如是。」
此引二喻,喻上染淨二緣起也。一、謂真妄體非一異,二、但妄滅而真不亡。義如次文釋之。
「大慧!若泥團與微塵異者(至)泥團微塵應無分別。」
若言泥團與微塵實異者,泥團應非微塵所成,而實彼成,故不可言異也。若實不異者,則泥團與微塵應無分別;既其因果麁細有殊,亦不可言一也。
「大慧!轉識藏識若異者(至)然彼真相不滅。」
以法合喻,明非一異也。謂諸轉識與藏識若異者,依無明風熏動之時,藏識之體應不隨緣,則墮常過,然如來藏藏識是善不善因,非不隨緣也。若不異者,轉識滅時藏識亦應滅,則墮斷過,然藏識真相竟不滅爾。故《起信》云「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大慧!識真相不滅(至)即不異外道斷滅戲論。」
如下經云「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具分賴耶藏識。」是以此藏識中,不生不滅淨分真相竟不滅,但生滅染分業相滅也。若真相滅者,藏識實性亦應滅爾。若藏識實性滅,則與外道斷滅見同。是故,論云「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又云「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大慧!彼諸外道作如是說(至)即無始相續識滅。」
謂諸外道,見身壞命終,六識不能取境,一生相續識隨四大緣離散之時,即計無始相續識永滅,更無業報受生相續,是故名為墮落斷見。故下偈云「色識雖轉滅,而業不失壞;令於諸有中,色識復相續。」若色識轉滅諸業失壞者,是則無生死,亦無常無常,即斷常二見亦俱離也。豈同外道妄計斷滅耶?
「大慧!彼諸外道說相續識(至)唯說作者,為生因故。」
諸外道說六根能取境界之六識,執從神我邪因等生,不說眼等諸識從色等因緣生,唯計作者為生因故,故名外道。
「作者是何?彼計勝性、丈夫、自在、時及微塵為能作者。」
勝性亦云勝妙,是生梵天之天主也。丈夫即我之別名。自在謂大自在天。及計時節、微塵等為能作者。更餘異計,如下廣說。
「復次,大慧!有七種自性(至)緣自性成自性。」
自下重明染淨二緣真妄識體。此七自性,成上妄識生滅身也。謂煩惱體性,能集善惡等業,故名煩惱為集自性。既有集因,必有未來苦果性,故言性自性。既有苦果,必有形相,故言相自性。既有形相,即從四大種生,故言大種自性。既有四大,即從因緣所成,故言因自性、緣自性、成自性,然妄無別體,隨所執得名。
「復次大慧有七種第一義(至)如來自證智所行。」
第一義諦道理無二,為人不同證有優劣。此七成上真識不生不滅法身也。所行,一本作境界,即所行境界也。謂發心菩薩,緣第一義法性如來藏心,故名心所行勝解行地。菩薩等各起十種智慧緣於真如,故名智所行。初地菩薩正證真如,見二種無我,故名二見所行。八地菩薩起二乘、超七地,故名超二見所行。十地超九地,九地名一子地,後二所行即佛地也。
「大慧!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至)法自性第一義心。」
此七種第一義是三世諸佛所證第一義法性,如來藏心,非緣慮妄識也。
「以此心成就如來世間出世間最上法。」
自下明真心之德用也。以有此第一義心,故能成就如來法身,及世出世間最上菩提涅槃淨妙等一切諸法。若無此心,則不能成。
「以聖慧眼入自共相,種種安立不與外道惡見共。」
言以聖慧眼,入一切法自相共相種種安立,唯是一心其所安立,悉令悟入佛之知見,不與外道惡見同。又云:此七種第一義心,是聖人慧眼所見,建立七種不同為自相,共成法身為共相,餘義如上說。
「大慧!云何為外道惡見?(至)見有見無而起言說。」
此徵釋惡見,謂彼外道等不知境界一切諸法皆是自心分別所現,於自性第一義說為有無。
「大慧!我今當說若了境如幻(至)及無知愛業緣。」
佛說若了自心所現境界如幻不實,則一切妄想等悉滅也。言三有苦者,果也。無知,謂無明也。愛,謂煩惱也。業,謂有漏善惡等業也。是三皆因也。故論云「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唯一真心矣!」
「大慧!有諸沙門婆羅門(至)依緣生住有已即滅。」
言起邪見人,不越在家、出家二眾也;亦二乘、外道二眾也。非有者,謂計虛空自然為因也;及有者,謂計微塵、世性、自在天等為因也。即是計無因、邪因為能生因也。於正因果外,計顯現諸物。依時而住,皆外道所計也。或計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依因緣生住,無常變異,生已即滅,不了常住真心,即二乘所計也。皆迷自心所現耳。
「大慧!彼於若相續若作用(至)不見根本故。」
此牒破也。言若相續者,即總牒其因果不斷也。若作用者,即牒其生滅之間暫有用也。若諸有、若陰界入滅,名涅槃。若趣向涅槃,名道。若有漏諸業、若修道所得,名果。若冥初等二十五諦,上皆牒計也。言是破壞斷滅論者,破計也。謂外道無種生,即是破壞因果也。又言從有種生,生已滅,名斷滅論也。言何以故等者,徵結也。謂上妄計,即體非有,故云不得現法故。何獨現計本無,窮其初因亦不可得,故云不見根本故。
「大慧!譬如瓶破不作瓶事,又如燋種不能生芽。」
次引喻明。言如瓶已破,不作瓶用事,以譬無種則無法,不作陰界入因事。又如雖有燋種不作芽事,以譬雖有自在天等為種,不能作陰、界、入相續生因事。
「此亦如是,若陰界處法(至)但是自心心虛妄所見。」
後言法合也。以上二因不成故,即無陰、界、入性可滅;今外道說有陰、界、入性。言三世中滅得涅槃者,是自心妄想也。彼陰、界、入無相續生,以有種、無種不成因故,故言但是自心虛妄所見。
「復次,大慧!若本無有識(至)而作事業悉空無益。」
言重復次於前文,破轉計也。謂彼轉計所生,與無種有種三緣和合而生者,龜應生毛、沙應出油;然龜本無毛、沙本無油,合亦不生,三緣體空,如何生果?汝宗則壞。違決定義者,喻斥不成,故言宗壞,以違汝決定能生之義。又於一相中妄計三緣,違我大乘決定之義。所作事業悉空無益者,事即是果,業乃是因。言因果事業,並唯妄說,都無實義。
「大慧!三合為緣是因果性(至)熏習餘氣作如是說。」
此牒示其過也。謂彼外道以三合為緣,是因果性,可說為有,成三世法。此即邪謬相承,及自惡見作是說耳!
「大慧!愚癡凡夫惡見所噬(至)妄稱一切智說。」
言凡夫外道,為惡見迷醉所噬,不能自知愚癡無智,妄稱一切智說。外道指六師為一切智人,二乘執權智為實智也。
「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至)如是思惟恒住不捨。」
自下言正見人,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幻夢等,不離自心,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觀察無有間斷,是名正觀。
「大慧!此菩薩摩訶薩(至)轉依次第成如來身。」
此菩薩摩訶薩者,即上正見沙門、婆羅門也。行無相道者,謂萬行齊修,三輪體寂也。漸昇諸地者,謂初登歡喜地,乃至第七遠行地也。證無生法者,謂得無功用道,登第八不動地也。入金剛喻三昧者,謂初地菩薩創得無分別智,斷異生性障;二地至十地菩薩如實修行,漸斷諸障,增勝功德;第十一地等覺菩薩金剛喻定,頓斷俱生二障種子也。轉依次第成如來身者,即等覺後念解脫道斷二障習氣,即得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果也,一謂轉染得淨、二謂轉迷得悟。又菩提名生得,二障障不生,[1]今斷障得生。涅槃名顯得,本性清淨,客塵翳故,今斷而彼顯。轉依位別通有六種,故云轉依次第成如來身也。餘義如文,可以意得。
「大慧!菩薩摩訶薩(至)於自悉檀應善修學。」
言但住心量觀察三有,又云令達唯心漸入諸地者,謂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迷之墮世間生死、悟之證出世菩提。故先聖曰「世間不越三科,出世不過二果。」二果者,即如上釋成如來身二轉依果也。三科者,即此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諸妄心法也。故云欲得佛身,應當遠離,乃至觀察令達唯心。於自心宗勸善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藏識海浪、法身境界。」
大慧於此,雖通請說心、意、意識、五法、自性相,意欲如來且成前問,是故結請。但云順諸佛說,藏識海浪、法身境界也。言稱真實義,諸佛教心者,揀非虛妄心識也。凡言心者,略示名體,通有四種,梵音各別,翻譯亦殊。一、紇利陀耶,此云肉團心,是色身中五藏心也。如此方《黃庭經.五藏論》中說。二、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此八各有心數,亦云心所。於中或無記,或通善染之殊。諸經論中自心所法,總名心也,謂善心、惡心等。三、質多耶,此云集起心,唯是根本第八識也。積集諸法種子起現行故。四、乾栗陀耶,此云貞實心,亦云堅實心,此是真實心也。然第八識無別自體,但是真心,以不覺故,與諸妄想而有和合不和合義。和合義者,能含染淨目為藏識;不和合者,體常不變,目為真如,即此離所行相稱真實義,諸佛教心也。雖然四種體同,迷悟真妄義別,如取真金,須明識瓦礫及以偽寶。但盡除之,縱不識金,金體自現。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至)諸色相故。」
佛言有四因緣眼識轉轉生也。一、謂不覺外塵是自心現而執取故;二、謂無始已來取著於色妄想熏習不斷故;三、謂識本性如是故,識以了別為自性故;四、謂樂欲見諸色相故。
「大慧!以此四緣(至)猶如猛風吹大海水。」
言以此四緣,令心水流生轉識浪。如眼識既爾,餘諸識亦如是。於一切諸根微塵毛孔,眼等諸轉識或頓生,譬如明鏡現眾色像,無有前後或漸生。猶如猛風吹大海水,前波起、後波隨。言微塵、毛孔者,即色塵身根也。
「心海亦爾,境界風吹起,諸識浪相續不絕。」
言外塵風擊如來藏心海,起諸識浪。造業、感報,生死不絕,亦如之。
「大慧!因所作相,非一非異(至)差別境相有意識生。」
此明諸識展轉互為因也。言因所作相非一非異者,因即第八如來藏識也。所作相,謂七轉識,從第八所生也。非一者,諸識行相不同也。非異者,同皆緣起無自性也。言業與生相相繫深縛者,謂第八識變起根身器界名為生相。六七二識無明覆故,由此執為實我、實法。第六意識引起前五造引滿業,感諸異報生死不絕,故云業與生相,相繫深縛,是皆不了色等諸塵自心妄現,故五識身轉也。大慧!眼等五識與五塵俱時,或因了別色等差別境相而意識生也。是故當知根、身、塵境一切諸法,皆是眾生自心妄識互為因果之所現也。故《伽陀》云「諸法於藏識,識於法亦爾。更互為因相,亦互為果相。」
「然彼諸識不作是念(至)無差別相各了自境。」
彼諸識等各了自境者,此明八識俱能了別自分境故,不知唯是自心妄現也,謂色是眼識境,乃至賴耶見分是第七識境,根身種子器界是藏識境。然此八識,離如來藏無別自體,以眾生不知故,執為八識之名;諸佛證得故,能成四智之用。若昧之則八識起執藏之號,七識得染污之名,六識起遍計之情,五識徇根塵之相。若了之,賴耶成圓鏡之體,持功德之門;末那為平等之原,一自他之性;第六起觀察之妙,轉正法之輪;五識興所作之功,垂應化之迹。斯則一心匪動,識智自分。不轉其體,但轉其名,不分其理而分其事。
「大慧!諸修行者入於三昧(至)名為識滅。」
上明諸識展轉為因,各了自境,妄想流注。欲轉諸識成智用者,以根本藏識微細難知,故舉二乘修劣三昧,不知諸識習氣種子,依藏識不滅,自謂我滅諸識入於三昧;而實未也,但伏六識不取塵境,彼將為滅。
「大慧!如是藏識行相微細(至)定慧之力皆不能知。」
此顯有能知者。謂如是諸識所依藏識行相微細,唯佛究竟知其邊際,及住地菩薩方能分知,其餘聲聞、獨覺、外道修行而得三昧智慧,悉不能了。
「唯有修行如實行者(至)自心所見能知之耳!」
言能知難知之所以也。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者,有了因也。無邊佛所廣集善根者,有緣因也。本有正因由是現前,自然明見妄習流注,故云能知。
「大慧!諸修行人宴處山林(至)如實修行大善知識。」
下中上修,言隨人分量也。分別流注,即上二種生住滅也。餘義如文。皆當親近善知識者,如馬鳴曰:「諸佛法者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辨。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不遇諸佛菩薩知識示教利喜、慈悲攝護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汎論偈頌有四種不同,梵音亦異,仍具八意,不復備引。今此直明其大略:一、但字滿三十二,即為一頌;二、諷頌或名直頌,謂以偈說法,不頌長行;三、應頌,重頌長行也或為鈍根重說,或為後來之徒,或為增明前說;四、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故。今此經內,於前四中二三所攝。然凡言長行、偈諷相望,有五對之例,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隱顯。至文當審詳之。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至)對現境說五。」
此頌明前現識之海,性自常住,為彼六塵境界之風所飄動故。此七種識,現識之體以為內因,六塵境界以為外緣,興盛六種麁重相故。故云譬如巨海浪,由斯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云何名為境界之風?其風形狀當如何耶?謂青赤等種種顯色,能起眼識。珂貝等珠出種種勝妙音聲,能起耳識。檀乳等香熏布種種芬芬香氣,能起鼻識。木羅、石蜜等諸安觸著和種種善美樂具,能起身識。鹹淡等味隨其所應出種種味,能起舌識。現在之花,未來之果,種種法塵,隨為彼識所緣境界,能起意識。今此文中,舉塵取識應審觀察。彼末那識即是意識微細分位,無別體耳!如是六塵,能動心體,令使散亂,譬如猛風故名為風。故云青赤等諸色,珂貝乳石蜜,鹽味眾花果。
如是七識及與藏識,同耶?異耶?非同非異,離二邊故。譬如日與光明,水與波浪,非同非異。七識、藏識,非同非異義,亦復如是。故云日月與光明,非異非不異。意等七種識,應知亦如是。如海共波浪,心俱和合生。
如是七識,從何處所來入藏識作七種數,流轉起動無斷絕時?如是七轉識不從內來、不從外來、不從中間來,唯藏識體變作七識。譬如海水,動作波浪。故云譬如海水動,種種波浪轉,藏識亦如是。種種諸識生,心意及意識,為諸相故說。
如是現識,及七轉識,八種心識,唯有生滅無常相耶?亦有實相常住相耶?如是八識,從無始來,三際不動、四相不遷,真實常住,自性清淨,功德滿足,無有二相。故云八識無別相,無能相所相。譬如海波浪,是則無差別,諸識心如是,異亦不可得。
諸識本寂,妄塵無體,由不覺故前五識轉,覽現塵境,第六分別,起惑造業。第七傳送執我我所,能廣積集,同為能熏第八藏識,受熏持種,積集不亡,展轉為因,流轉不息。故云心能積集業,意能廣積集,了別故名識,對現境說五。
是知離心之境,文理俱虛,即識之塵,詮量有據。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垢淨心明,本來是佛。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
自下三重問答,躡前而起,總一十八偈,各有經家生起。此即初番問生起也。下准此。
「青赤諸色像,眾生識顯現,如浪種種法,云何願佛說?」
上云青赤等塵發生,諸識如海波浪皆非一異。又云心積集等,行相有殊,故致斯問。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青赤諸色像,浪中不可得,言心起眾相,開悟諸凡夫。」
上二句明色即是空,故不可得。次一句空即是色,故起眾相。下一句釋第三句。
「而彼本無起,自心所取離,能取及所取,與彼波浪同。」
此一偈法合重明,青赤諸色像,浪中不可得二句也。
「身資財安住,眾生識所現,是故見此起,與浪無差別。」
色身,正報也;資生財物及安住處,依報也。此一偈法合重明,言心起眾相,造業感報,依正不同,皆是眾生自心妄現。
爾時,大慧復說頌言:「大海波浪性,鼓躍可分別,藏識如是起,何故不覺知?」
此約法喻而難。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阿賴耶如海,轉識同波浪,為凡夫無智,譬喻廣開演。」
依彼大海譬喻演說,使愚夫通曉。
爾時,大慧復說頌言:「譬如日光出,上下等皆照,世間燈亦然,應為愚說實。」
大慧因上言,心起眾相。開悟諸凡夫,即是如來方便不說實法。故問:如日光出時,等照於萬物,如來既出世,應為諸愚夫,平等說真實。
「已能開示法,何不顯真實?」
言如來已為眾生開示諸法,何故不為愚夫說真實法?
爾時,世尊以頌答曰:「若說真實者,彼心無真實(至)心境界亦然。」
此一頌半,上二句法說,謂非器不堪聞,實非不平等。次三句舉三喻況彼心無實。第三一句以法合喻,故云亦然。
「境界不具故,次等而轉生(至)無有定次第。」
次一頌半,言外境緣若不具足,內識即次第轉生。故《成唯識》云「依止根本識,諸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謂緣若同時具足即俱現,如鏡現像無有前後。此偈明緣不同具,即次第而轉生也。以第六識分別諸法塵,故云識以能了知。意緣阿賴耶,起我我所執,故云意復意謂然。五識隨現塵,何有定次第?
「譬如工畫師,及畫師弟子(至)綺煥成眾像。」
是二頌言畫色本無形,隨形即畫像,以況如來本無法,隨機即說法,豈得止說一種法也?
「言說則變異,真實離文字(至)於彼為非說。」
此三頌半正明如來應機說異也。上二句總標說意,次五句謂對利根說一乘真實法,次五句謂對餘鈍根說種種如幻法,一一如文。下二句謂所說法不應機者翻為妄語,故云非說。
「譬如眾病人,良醫隨授藥,如來為眾生,隨心應量說。」
是一頌,又以良醫隨病授藥不同,況如來應量說法有異,故不得如日平等照物,以結前問。
「世間依怙者,證智所行處,外道非境界,聲聞亦復然。」
依怙者,即如來也。
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二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91 注大乘入楞伽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常修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