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陀羅尼集經

佛說陀羅尼集經卷第[1](金剛[2]部卷上)

佛說金剛藏大威[3]神力三昧法印呪品第一(印有五十[4]呪有[5]三十二[6]讚文有一十[7]印十一呪是主餘者伴)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富羅山與阿僧祇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并及無數諸阿羅漢天龍八部前後圍遶俱共會說陀羅尼印祕密法藏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金剛藏在大眾中即從座起五體投地頂禮佛足禮佛足已前白佛言「世尊我有眷屬十四部眾一一眷屬各有無量徒眾相隨現在會中為我驅使從昔已來曾持呪法深奧明了嚴祕清淨是故而共[8]讚成我法稱我名為摩訶跋折[9]羅波尼囉闍以是名故稱為上首我等亦願[10]堅成助護佛之正法是諸眷屬在我左右行列威侍說諸方便多所利益為欲降伏一切諸魔惡鬼神故[11]唯願世尊證明我眾聽許我稱眷屬名字方敢稱名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善哉善哉汝今愍念諸眾生故稱其名字我亦印可汝今隨意稱其名字

時金剛藏蒙佛聽許稱其名曰「跋折囉蘇摩訶跋折囉蘇皤(二合)私地(二合)迦囉跋折囉蘇婆(去[12]音)跋折囉迦尼矩嚧馱跋折囉阿蜜哩多軍[13]茶利跋折囉烏[14]蒭沙摩跋折囉吒訶娑是菩薩等皆居我左跋折囉摩麼雞跋折囉嚧醯多木企(平音)跋折囉商迦羅跋折囉鴦俱尸跋折囉母瑟低跋折囉施迦囉跋折囉尼藍婆羅達囉是菩薩等皆居我右

「是諸會中——若天若人及諸魔王并鬼神等——聞是我稱金剛名字各各無色皆悉默然心懷恐怖憂愁不快懼有大事恐失性命

時金剛等遙知彼意慮在會中而生輕慢鬼神暴亂不遵敬法又恐謗毀墮於三途受諸苦惱而告彼言「我有密意具諸法相佛已知之助成印可非是汝等所知境界是故稱云祕密法藏大陀[15]囉尼神呪法印利益無量如佛所證

時佛讚言「善哉善哉

爾時金剛菩薩眾等蒙佛讚成歡喜踊躍頂禮佛足繞佛三匝告彼一切魔鬼等言「我等今以法成幸蒙十方一切諸佛同時印可利益一切汝等今者莫驚[16]𭟘莫起惡念在此會中若天若人若有沙門若婆羅門若諸人王若天帝釋并及八部鬼神部眾人非人等若善男子善女人及諸外道仙人眾等悉皆諦聽我今上佛難思議深祕密法藏可貴教法汝等皆當信受共護是經即是同於諸佛大乘妙藏希有之法即是成就陀羅尼印神呪法門如來慈悲設諸方便救護一切眾生之類汝等若有故生違逆而不隨順我正法者破汝等頭而作七分如阿梨樹枝大眾人民聞佛所說應皆歡喜信受奉行

畫金剛藏菩薩像法

「一切金剛藏菩薩像通身黃色而以左脚偏加[17]斜垂右脚欲似下座而復起形在於百寶蓮華座上如令斜身面向右視而坐頭戴七寶莊嚴華冠身有重光其像背倚寶繡枕上其像左手屈臂覆左髀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以手大指頭指相捻而屈中指及無名指在於掌中小指直竪其像頸下有寶珠[18]瓔珞像兩臂腕各著寶釧以單素白褺絡其[19]膊上兼二色縚附其褺上復以寶縚繫[20]臍腰上其縚當肚結縚之上作一黃色圓如錢大以朝霞錦[21]縵其胯上著黃白色華褺之裙其裙青裏脚踁映露寶縚為帶以繫其腰

「像左右廂各有一大侍者菩薩立蓮華上通身黃色以朝霞錦縵於腰[22]連覆膝上總同頭戴七寶華冠其左廂侍者菩薩唯以左手屈臂近右乳房把於白拂拂頭正當臨左膊上右手申臂少曲在髀手指少[23]臂腕有釧其右[24]廂侍者菩薩華冠衣服與其左廂菩薩一種唯以左手屈臂近左乳房把跋折囉右手屈臂向上腰間仰手手把白拂散懸其拂拂頭垂下

「其像左[25]廂近像髀側有一菩薩通身碧色於其頭上出三股跋折囉形其跋折囉下有緋[26]縵其頭上次下復有黃縵纏頭[27]唯出面眼其眼睛角如帶少赤似斜看視其像形狀如瞋怒相以兩手臂相交叉著以右[28]押左附入腋間其脚偏交側坐竪左脚髀其髀間出一赤蛇[29]絞肚及脚髀間出頭向左臂肘看映像身其像身坐赤蓮華上

「其像左右廂各有四菩薩上下皆坐而作威儀助金剛藏降伏一切

「次左上一菩薩通身黃色頭戴華冠耳有白環其像頂後有圓赤光以華白[30]褺絞其右臂向後而出左腋間上絞絡其膊右手屈臂在右髀上以大母指頭指相捻中指無名指屈在掌中小指直竪左手屈臂橫在左脚髀𭧔覆手把一物物作綠色其物向上頭少漸尖向下漸麁方而且圓(如唐靴[1]箄)中心一道青色竪頭向其身上著朝霞裙偏加而坐赤蓮華上

「次下一菩薩通身黃色頭戴華冠作青圓光其像兩耳各有寶璫赤裹脣白穿在耳中以華白褺[2]袜絞肚上右手屈臂以大母指頭指相捻餘三指散以手覆在右乳房上左手屈臂正當押在左髀膝間仰承把前菩薩手中所把似靴[3]箄者著朝霞裙[4]跏而坐青蓮華上

「次下有二菩薩前後竝坐後一菩薩通身黃色頭有少許作青圓光耳有白環頭戴鬘華其乳房大以華白褺橫[5]袜嬭上右手屈臂以大母指頭指相捻三指握拳左手屈臂舒展手掌把前菩薩手中所把似靴箄者著華黃褺裙雙膝跪坐赤蓮華上

「次前一菩薩通身黃色迴面向左狀似[6]共後菩薩語形頭有金線一道絞髻作赤圓光左一耳中穿一寶璫狀如瓦桶赤裹白脣作赤圓光右手屈臂近乳房側屈其中指及無名指在於掌中大指頭指小指散竪仰其手掌左手屈臂以手仰在於左膝上還承把前菩薩手中似靴箄者其箄向身頭傍偏有似作鉤形向外少曲臂腕有釧身著朝霞裙偏跏而坐紫蓮華上

「其像[7][8]廂上一菩薩通身黃色其頭髻上以少赤色絞之向後作赤圓光耳有一雙赤色寶物短小如[9]插在耳中其物兩頭各有白點以綠色褺絡其膊上著華白褺裙映出腰間少許朝霞左手屈臂在左膝上仰掌向身以大指食指兩指竪挾一跋折囉仰其手掌右手屈臂舒掌纔近左髀脚脛之間交脚而坐赤蓮華上

「次下菩薩通身紅色頭戴花冠作青圓光耳有白環形貌肥滿身著[10]間綵色褺縵跨又從右腋下及膊上有一道間褺向後而出絞左臂肘間右手屈臂在右膝上手掌向身以大指頭指挾一隻箭羽向上竪左手屈臂近其肚上手把一塊黃色寶物兩脚相拄[11]恭身而坐赤蓮華上

「次下有二菩薩前後並坐後一菩薩通身黃色頭上有金華冠作青圓光耳有白環以華白褺絡其膊上右手屈臂在右膝上舒掌向外以手把前菩薩手中所把似靴箄者[12]右手屈臂向前竪之屈無名指竪其大指頭指小指其身上著黃華褺裙胡跪而坐赤蓮華上

「次前一菩薩通身黃色頭有少許黃菊華冠右一耳中有白寶環迴面向後狀似共後菩薩語形[13]中乳房大以輕白褺絡其膊上右手屈臂引向外邊把一黃物其所把物狀似斷繩其物兩頭有小菊華相連成絛俱垂向下左手屈臂在於心上手掌向外以大母指頭指相捻中指無名兩指皆屈小指直竪著朝霞裙交脚而坐青蓮華上

「其像側[14]相布以綠地像上側相兩邊畫著須陀會天在青雲間各以華鬘兩手垂把來趣像上而作供養其像兩邊有貝多樹及山形等其像華坐下著寶池

「次右廂著一小[15]童子頭戴華冠通身黃色以雜綵褺間色縵跨峻跪而坐將以華鬘來助供養

金剛囉闍一切見法印呪第一

「仰右手掌以捺左手掌背即以右[16]大指逆叉左小指下以左大指叉右小指上手背相著餘三指皆直申博手背呪曰

「『唵(一) 跋折𡀔(二) 波婆(去音)(三) 莎訶(四)

「是法印呪若作金剛法先以此法而作供養一切金剛皆生歡喜

金剛藏大心[17]法印呪第二

「反鉤二無名指在掌中右押左合掌二中指二小指直竪頭相拄小曲開二頭指二大指直竪竝著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謨室旃(二合)[18]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斯那波多曳(三) 唵(四) 跋折囉戰茶(五) 薩婆突瑟吒(二合)安馱迦(上音)(六) 訶(上音)那馱訶鉢者[19](二合上音)(七) 唬嗚𤙖(八) [20]泮泮泮泮(九)

「是法印呪名金剛藏大心法印呪一切皆用

「若人欲作金剛法者先作此印誦呪護身一切無畏

「若治一切鬼病時氣馬等患疫病之時於城門外作大水壇壇中心著一大水[21]罇——受四五升許——滿[22]盛淨水以此印呪一百八遍其壇四角安四盤食於壇四邊散種種花其壇左右各安一柱柱上橫延繩子一條於其繩上懸青柳枝於左柱邊布著一座呪師坐上誦呪壇中飲食盡擎棄却將其水罇移著柱下驅患牛馬過於壇中心呪師取其柳枝呪以柳枝取其罇中水次第灑其牛馬身上其病即愈

金剛藏結界法印呪第三

「仰兩手以四指相鉤仍以右鉤左即以大指各捻自無名指甲上呪曰

「『唵(一) 枳唎枳唎(二) 跋折囉藥叉(三) 盤陀盤陀(四) 𤙖(五) [1]([2]上)(六)

「是法印呪若作金剛法當作此印呪結界護持然後作法一切無畏若以是呪印或呪灰白芥子等皆須以印印拄呪之三遍七遍並皆得用若於四方及之上下所有一切諸惡鬼神悉散出去後作前印更重結界起立正面向東從身左邊以左脚頭在前竪著次以右脚橫[3]博左跟如丁字形而行右轉每至一會一匝頭時及之門戶皆作金剛大瞋形勢怒眼[4]䶧齒面作瞋色如是三匝後用軍荼利大身法重結其界是法成就

金剛藏法身法印第四(亦名五股印也)

「反鉤二無名指在掌中右押左合掌以二中指二小指直竪頭相[5]二頭指小曲附中指側二大指直竪並著頭指來去(呪[6]同前護身呪)

「是一法印若有人受持金剛法者日日[7]洗浴著新淨衣而作此印誦前護身呪在於佛前供養一切諸佛菩薩諸佛菩薩常生歡喜感得十方一切金剛常來加護助行者力

金剛藏心法印呪第五

「反叉左右頭指已下四指在掌中左大指直申右大指屈入掌中合腕呪曰

「『唵(一) 跋折囉直迦(二) 三摩[8]咩鳩魯(輕呼)(三) 莎訶[9](四)

「是法印呪若欲作一切金剛法者先請金剛安置坐竟即作此印誦呪後作金剛法者皆得有驗

金剛藏散華法印呪第六

「兩腕側並二大指各捻二小指甲上以二無名指側頭相拄二中指頭指各直向前磔竪[10]不相近呪曰

「『唵(一) 跋折[11](二) 波婆(去音)(三) 莎訶[12](四)

「是法印呪若欲供養金剛無香華時當作此印而誦呪者一切金剛皆悉歡喜

金剛藏吉[13]唎法印呪第七(亦名須婆印呪[14]唐云印王)

「反叉後二指於掌中竪二中指頭相拄兩頭指各屈在中指背離中指一分許不著並二大指各捻中指中節上頭指來去呪曰

「『唵(一) 蘇雄(二合去音)(上音)(二) 蘇雄(二合去音)(上音)(三) 嗚[15]𤙖吽吽吽(四) [16]泮泮泮泮(五) 莎訶[17](六)

「是法印呪若能日日在於佛前及道場所而作此印誦呪之時常得一切金剛歡喜

「若供養[18]發遣一切佛菩薩已呪師即以右手大指與無名指捻取少灰呪之七遍用點頂上及左右膊眉間髮際等上名作護身一切無畏一切鬼神不得近人又以此印治一切鬼病若欲臥時[19]洗手漱口即用此印呪三七遍護身臥者夜臥之處一切不畏

「若人夜夢共女交通失不淨者取五色線而作呪索一呪一結如是結滿一百八結著新淨衣用前呪索繫其腰上護身誦呪而臥眠者即無此事

「又用此法而作結界

「又作此法一切歡喜

金剛藏呪王印呪第八

「反叉後二指在掌中並竪二中指頭相拄小曲二頭指各在二中指背頭當中指第三節[20]莫著少許並二大指頭捻中指第二節頭指來去呪曰

「『唵(一) 蘇皤(二合)悉地(二合)迦囉(二) 囉(上音)(初沙[21]反)(三) 莎訶(四)

「若呪師日日作一切供養法時發遣已竟以右手大指無名指捻灰少[22]呪七遍已如前點頂左膊右膊心上頸下眉間髮際而護身者一切無畏

金剛藏大身法印呪第九

「左右二手總反叉後四指在掌中以二大指屈入掌中露節背二肘向下相拄呪曰

「『那(上音)(上音)跋折囉西(上音)(若冶反下同)(一) 薩婆帝哩(二合)盧迦(吉阿反)奢闍(二合)若耶(二) 鉢羅涉筏(二合)唎多奢[23](二合)若耶(三) 跋折囉迦那迦(四) 目底伽稜(輕呼)吉唎(二合)(五) 設唎(二合)(去音)(六) 摩訶婆羅(去音)(七) 摩訶毘陀(地夜反)(八) [24]翳醯翳醯(九) 緊之囉也栖(十) 婆伽婆(上音)(十一) 跋折囉[25]跋尼必唎(二合)(十二) 摩訶跋折囉娑儞醯(十三) 阿那(去音)夜阿那(去音)(十四) 伽羅曳[26]囊卑迭(十五) [27]羝登([28]大登反)揭羅詌(十六) 阿那(去音)夜阿那(去音)(十七) 試揭㘕(二合下同)試揭㘕(十八) 曳遲提(去音)(十九) 那(去音)(二十) 藥叉(二十一) 乾闥婆(二十二) 阿素囉(二十三) 迦嚕荼(二十四) 緊那(上音)(二合)(二十五) 摩睺囉伽(二十六) 囉剎[29](二十七) 毘舍遮(二十八) 鳩槃茶(二十九) 憂摩陀(三十) 阿婆三磨(二合)(三十一) 毘那夜迦(三十二) 布單那(三十三) 夜多囉(二合)悉鐵(二合)(三十四) 夜多囉(二合)怛那(二合)怛杜卑(三十五) 阿那(去音)夜阿那(去音)(三十六) 施揭㘕施揭㘕(二合上下皆同)(三十七) 俱盧俱盧(三十八) 末盧都盧(三十九) 訖[1](二合)[2](二合)訖柳(二合)噓拏(二合)(四十) 摩他摩他(四十一) 鉢他鉢他(四十二) 跛陀跛陀(四十三) 馱(重呼)摩馱(重呼)(四十四) 富羅富羅(四十五) 娑(上音)[3](上音)娑陀(四十六) 稜(輕呼)伽稜(同上)(四十七) 阿比舍阿比舍(四十八) 跋折囉西(上音)(尼遮反)(四十九) 阿知若(二合)波夜提(五十) 莎訶(五十一)

「是法印大呪通一切用

「若有人能日日洗浴入道場內佛菩薩前作印誦呪供養之時是人感得一切諸天及諸魔王及鬼神等若聞是呪一切皆發菩提之心慈悲柔善不生惡念是諸金剛威神力故亦通療治一切鬼病一切諸佛菩薩等眾皆大歡喜

「又若病人口中血出若婦人身月水不絕日日數來印粳米呪洗取其汁汁中和蜜與婦[4]女服即得除愈呪之三遍

金剛藏頭法印第十(誦前大呪)

「反鉤二無名指在掌中右押左合掌以二中指二小指竪頭相拄屈二頭指頭以押二大指甲

「是一法印若有人患頭痛者應作此印誦前呪打頭痛即差

金剛藏頂法印第十一(誦前大呪)

「準前頭印[5]唯改二頭指捻著二中指背上第三節

「是一法印若人欲步遠道行者先私房中作此印已誦前大呪二十一遍即以此印摩自脚底然後行者脚即不痛若騎馬去者亦依前法印摩馬脚然後行者馬脚不痛

「又若在道及一切處欲喫食時先以椀中滿[6]盛淨水兼著少食攪水食呪[7]泮與鬼等一切眾生悉令飽滿數數誦呪然後去者一切水陸道路中賊禽獸等難即無所畏

金剛藏口法印第十二(誦前大呪)

「準前頂印上唯改於二虎口中各出二無名指頭二大指並小屈頭二頭指相離復勿著於大指頭

「作此印已以左脚指頭向前右脚指頭向右斜身而立(如唐丁字)即舉此印當右乳上莫令著乳[8]向左斜開口又大張眼大殺怒形如金剛面

「是一法印可用降伏一切天魔及諸外道一切大力鬼神見者皆生[9]一時散滅亦可療治一切鬼神病者大驗

「若十月十三日臘月十五日於淨室中莊嚴道場而作水壇懸諸[10]幡蓋於壇中心著一水罐滿盛淨水中著五穀青柏竹葉塞其罐口以絹片束然後安金剛像結界護身復安火鑪取薰陸香沈水香安悉香三種擣和為[11]大如小棗一千八箇至日午時呪師洗浴著新淨衣入於道場結界護身請金剛王安置壇中種種供養於火鑪中畫作華座於華座上請金剛王安置座已取上香丸一丸一呪投火中燒如是燒盡一千八丸金剛像上金剛王現問行者言『汝欲何法』是時行者即把香鑪隨意答者即得大驗

金剛藏降魔法

金剛藏跋折囉法印呪第十三

「先以右手大指捻小指無名指中指等甲上左手亦然相環竪二頭指呪曰

「『唵(一) 𮓤𮓤(二) [12](三)

「是法印呪療一切鬼病用之大驗

金剛藏縛法印第十四(誦前大呪)

「準前頂印[13]唯改二頭指向中指後絞頭相捻著

「是一法印若療病時用此印縛一切鬼神誦前[14]大呪鬼病即差

金剛藏箭法印呪第十五

「左右頭指相逆鉤之以中指已下三指握大指為[15]以右腕背押左腕上其兩頭指頭形如箭[16]跪地呪曰

「『摩婆雞那(去音)悉底(二合)羝跛範(布蔭反)(一) 跋折囉波(去音)(二) 阿羅詌(三) 跢姪他(四) [17]𬽾卑呬(喜伊反下同)(五) 都呬尼(六) 跋囉摩(去音)[18](七) 富囉末唎(八) 阿吒(九) 末吒(十) 摩吒尼(十一) 都囉都囉(十二) 都吒都智尼(十三) 莎訶(十四)

「是法印呪若人患一切鬼病作此印已左膝跪地印當痛處呪師心中作破鬼想與其誦呪皆悉除差

金剛藏矟法印呪第十六

「屈右手無名指小指以大指押甲上中指頭指直竪左手亦爾屈右臂手腕覆當胸上橫著左臂直申向[19]一如執矟形呪曰

「『唵(一) 帝哩(二合)布囉(二) 那舍尼(三) 莎訶(四)

「是法印呪若人患神鬼等病者用結此印即起以左脚斜立如捉矟形心作破鬼想至心誦呪鬼病即差

金剛藏刀法印第十七(誦前矟呪)

「准前矟印上唯改左手屈臂向身當胸上橫著指頭向右肩右手申臂向上腕向前立地

「是一法印若人患鬼神等病當結此印即起立以右脚斜立似向病兒斫之即差

金剛藏可吒(二合)傍伽印呪第十八(亦名期剋一切鬼印呪上可字全吒字半音)

「以左右二手後三指俱把捲以大指[1]押中指節上頭指直竪以左手印中立著跋折囉屈肘覆掌當心上橫著以右手側直竪之當右肩外起立乃左脚向左曲膝立之右脚直立[2]溢身面向左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謨([3]上同)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斯那波跢曳(三) 跢姪他(四) 唵(五) 加吒加吒(六) 摩吒摩吒(七) 盤闍盤闍(八) 吉唎(二合)吒吉唎(二合)(九) 阿比舍阿比舍(十) 者[4]囉者囉(十一) 朱摩(去音)耶朱摩(去音)(十二) 朱㘕訖柳(二合)噓拏(二合)(十三) 莎訶(十四)

「是法印呪若人患鬼神病者當作此印以起瞋色當病人前立誦呪者是諸為病鬼神等類悉皆散走

「又呪鉢時取一淨銅椀滿盛淨灰呪三七遍令一小兒淨洗浴已著新淨衣峻坐其上當令兩手牢捺椀脣呪師右手把香鑪燒安悉香呪之彈指如是數數誦呪彈指更加訶之

「若欲捉賊隨所疑人坐鉢四邊若鉢至身更呪不去當知此人即是賊也如其身無以意標記賊坐之處所呪之鉢隨意住處知即是賊若總不知處隨鉢至處知即是賊

金剛藏眷屬法印呪品第二[5](丹無第二)

金剛摩磨(去音)雞法印呪第十九(名金剛母[6]丹第一)

「以二無名指頭指各右押左屈在掌中二小[7]指各並直竪頭相拄以二大指齊並竪之[8]令與頭指相著大指來去呪曰

「『唵(一) 孤蘭怛哩(二) 盤陀盤陀(三) 莎訶[9](四)

「是法印呪名為金剛母法若作金剛法乃至欲作軍茶利等金剛法者先請此母安置供養即得一切金剛歡喜行法有驗

摩磨雞法幢印第二十([10]丹第二不見呪)

「左右中指以下三指屈在掌中左頭指少曲竪右頭指大曲竪頭離大指二分許並竪二大指

摩磨雞戟[11]印第二十一([12]丹第三[13]不見呪)

「左右頭指中指小指反叉在掌右押左曲竪二無名指頭相拄二大指向外相叉右押左合腕

金剛母瑟羝法印呪第二十二([14]丹第四亦名金剛兒法亦名使者[15]亦名摩帝那法)

「以兩手相背以右腕押左腕以頭指中指無名指各押大指為[16]兩手俱同以二小指逆相拓絞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栖那波跢曳(三) 摩羝跋折唎(四) 跋折唎尼(五) 跋折囉嚟(六) 三摩(去音)(七) 三摩(去音)(八) 毘離毘離(九) 支離支離(十) 主嚕主嚕(十一) 加吒加吒(十二) 那(上音)(上音)蘇都(二合)(十三) 摩訶[17]社地阿目劍迷(十四) 羯網俱(上音)(十五) 訶(上音)那訶(上音)(十六) 馱(去音)訶馱(去音)(十七) 般者般者(十八) 跋折囉馱(去音)(十九) 跋折哩尼(二十) 虎嚕虎嚕(二十一) 悉陀室旃(二合)(二十二) 跋折囉傍(去音)(二十三) 囉(上音)怛若(二合)波夜提(二十四) 莎訶(二十五)

「是法印呪名為金剛兒法若有人能日日誦是呪滿十萬遍者當於道場作四肘水壇其壇無門於壇中心作一華座安母瑟羝金剛著五水罐四角各一中心一罐其罐口中皆以柏葉梨枝塞之以生絹三尺束其柏葉唯燒安悉香然十盞燈種種飲食共盛十盤壇西面外如近南邊安[18]著火鑪胡麻稻穀華相和燒之供養

「請母瑟羝安置座已呪師手把胡麻等物誦呪一遍一投火中如是數滿一千八遍即得靈驗一切鬼病亦悉除愈如不差者三日作法第三日夜縛三草[19]其草篆中多插松明與作大法種種法盡將其病人至於寬處面向西坐呪師把草以拄取火急急誦呪呪聲莫絕把火右遶病人三匝令病人舉頭看呪師呪師兩手把火面作瞋色至心誦呪以草火略病人頭上竄過後更續拄火度與呪師呪師把取依前繞竄盡三[20]草竟其病當時決定即差與作護身

「若是鬼神病無不差者如不差者即是業報也

金剛商迦羅大心法印呪第二十三([21]丹第五[22]是金剛藏大女法印有十呪有四)

「反叉兩手中指以下三指在掌中右押左並竪二大指附著右中指上以二頭指雙屈中節頭相去一分許不相到又去二大指亦一分許不相著頭指合腕大指來去呪曰

「『那(上音)[1]謨囉(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2]初沙反下同)栖那波跢曳(三) 那(上音)謨跋折囉商迦羅(去音)(四) [3]拔折囉波尼(去音)(五) 磨(去音)怛𠼝(二合)怛寫那無悉訖[4]([5]三合)(六) 一曇阿毘舍南(七) 跛囉(二合)薄叉咩(長音)(八) 曳那毘[6]勤叉(九) 阿毘室哩(二合)(十) 跛羅耆婆(十一) 醯(上音)哩跋折[7](十二) [8]徙哩跋折𠼝(十三) 阿那(去音)夜跋折𠼝(十四) 悉怖(二合)吒耶拔折𠼝那(十五) 囉(上音)叉囉(上音)(十六) 麼麼(十七)(自名) 阿謨迦(上音)(十八)(他名) 徙[9]殿覩曼跢囉(二合)跛陀(十九) 莎訶(二十)

「是法印呪名為金剛藏大女心法若有人能受持者可於佛前日日燒香供養誦呪滿十萬遍得種種利益亦能除滅一切諸病悉皆有驗

又商迦羅心法呪第二十四([10]丹第六用前印)

「呪曰

「『唵(一) 拔折囉(二) 跋折唎儞(三) 婆伽婆(去音)(四) [11]跛折囉商迦禮醯(上音)(五) 盤陀盤陀(六) 僧伽吒耶(七) [12]跋多囉囉(上音)(八) 莎訶(九)

「是一法呪若人欲作商迦羅法及療病者日日供養燒安悉香亦著餅果種種盛盤至夜然燈於道場中即作身印應當至心誦此呪滿一百萬遍其法即成

「後但欲用舉心作印誦呪即來若不遣去終不去離若欲發遣須誦此呪發遣即知大大有驗

商迦羅小心法印呪第二十五[13](丹第七)

「仰右手四指屈密相著以大指近頭指相附一如盛水不漏呪曰

「『唵[14]折跋囉商迦(上音)(二) 訶(上音)(上音)(上音)(上音)(三) 盤陀盤陀(四) 訖[15](二合)噓拏(二合)訖柳(二合)噓拏(二合)(五) 𤙖(六) [16]泮泮(七) 莎訶(八)

「是法印呪若有人卒得鬼病不知好惡痛痒之處以印盛水誦呪七遍已[17]泮打病人面及心上但有痛處皆得除愈其人便得蘇息平復如故大大有驗

商迦羅法身印第二十六([18]丹第八誦前小心呪)

「反叉兩手中指無名指小指右押左在掌中竝竪二大指又屈二頭指中節頭相拄以押二大指頭合腕大指來去

「是一法印若人欲作商迦羅法先作此印誦前小心呪以印護身然後方作餘法無畏亦得諸驗

商迦羅頭法印第二十七([19]丹第九從此以後五印皆誦前大心呪若作壇時即誦後大呪有驗)

「准前身印上唯改二頭指頭右押左側著左大指上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病頭痛者作此法印印其痛處數數呪之後用柳枝打病即差

商迦羅鎖法印第二十八[20](丹第十)

「准前身印上唯改各屈二頭指甲背相著即於二大指背上著之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被鬼神著者作此法印誦呪鎖著一切鬼神其病即差

商迦羅療病法印第二十九[21](丹第十一)

「准前身印上唯改各屈二頭指甲相著又以二大指竝押於二頭指側上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患一切鬼病即作此印誦呪療之其病速差

商迦羅縛一切鬼法印第三十[22](丹第十二)

「准前身印上唯改申二中指頭相著二大指竝竪二頭指各屈中節頭相拄以押大指頭上合腕

「是一法印若有人患心腹刺痛以此法印至心繫念印其[23]痛處一心誦呪一切鬼神皆死病差

商迦羅大結界法印第三十一[24](丹第十三)

「准前身印上唯改開頭指小曲竪之如牛角形

「是一法印若有作壇供養療病手結是印從壇西門却退而行即以此印抱於左膝一脚繞壇行至一角即旋一匝四角皆然次入壇中心以頭指[25]相拄作印印壇中[26]誦小心[27]呪七遍已後作軍茶利法一切無畏

商迦羅羂索法印第三十二([28]丹第十四誦前小心呪)

「准前結界印上唯改各屈二頭指其頭各入於大指內根底合腕

金剛商迦羅大呪第三十三[29](丹第十五)

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栖那波跢曳(三) 那(上音)(上音)跋折囉商迦羅(去音)(四) 遲泮多跢耶(五) 摩訶婆羅(去音)(六) 毘陀(地[30]耶反)囉闍(上音)(七) 婆[31](二合)羅涉婆(二合)哩多(八) 摩訶迦利曳(九) [32]讚檀那陀摩迦露摩(上音)(十) 難地雞濕婆(二合)(十一) 商俱吒(二合)羯剌那(十二) 比[33](二合)耶曳(十三) 毘陵岐唎致麼(十四) 奴知(二合)若跢曳(十五) 提婆(十六) 那(去音)(十七) 藥叉(十八) 乾闥婆(十九) 阿素囉(二十) 伽𡀔羅(二十一) 緊那(去音)(二十二) 摩休囉(上音)(二十三) 𠼝師伽(去音)(二十四) 布[1]自多(去音)(二十五) 阿徙母[2]娑羅(二十六) 跋折囉婆(去音)羅首波賒(二十七) [3]苛吒(二合)謗伽(二十八) 姪唎(二合)首羅(二十九) 賒吉羝(二合)(三十) 佉頞伽(二合)波賒(三十一) [4]婆囉(二合)輸訶(上音)悉多(二合[5]去)(三十二) 婆衍那伽(去音)(三十三) 姪哩(二合)儞跢囉曳(三十四) 遮咄波多囉([6]二合去)(三十五) 遮咄鄧瑟吒(二合)吒吒曳(三十六) 烏嚕陀雞師曳(三十七) 婆羅涉婆哩(二合)(三十八) 儞多羅曳(三十九) 尸皤(二合)[7](去音)那婆私儞曳(四十) 迦婆羅訶悉陀(二合去)(四十一) 部多閉𭈖(二合)(四十二) 茶枳尼毘𠼝(二合)夜曳(四十三) 夜摩婆岐儞曳(四十四) [8]伽迦(上音)那昨𠼝儞曳(四十五) 期羅于瑳遲[9]迦曳(四十六)[10](去音) [11]囉嚧遲囉(四十七) 婆娑奴立多(上音)(四十八) 伽怛唎([12]二合)(四十九) 那(去音)囉那(去音)(五十) 波首摩醯([13]去音)(五十一) 婆娑([14]長引)悉癡(癡阿反二合)末侘(茶訶反)(五十二) 斫迦唎(二合)(五十三) 迦婆羅訶悉陀(二合去)(五十四) 思蠅(二合)(五十五) 毘耶(二合)[15](二合)(五十六) 地比迦(五十七) 摩利謝嚕嚕迦(五十八) 婆休毘比陀(五十九) 羯唎多(六十) 部多波羅訶悉多(二合)(六十一) 吒訶[16]婆那陀(去音)(六十二) 摩達唎(二合)伽那(六十三) 布自多(去音)(六十四) 那麼悉羝(六十五) [17](去音)醯翳(去音)(六十六) 婆伽婆(去音)(六十七) 跋折囉謗儞摩羝那(六十八) 跋折囉寫那摩羝那(六十九) 跋折囉設儞摩羝那(七十) 跋折囉央俱(去音)施摩羝那(七十一) 跋折囉謗尼摩羝那(七十二) 跋折囉商迦囉耶毘知耶(二合)摩羝那(七十三) 跋折囉商迦[18]羅毘知耶(二合)囉闍摩羝那(七十四) 登施摩(二合)(七十五) 三[19]麼焰婆伽婆(去音)(七十六) 薩多陀吉唎[20](七十七) 倍娑量怛他伽(上音)(七十八) 娑彌輩(七十九) 提婆(八十) 那(去音)(八十一) 藥叉(八十二) 乾闥婆(八十三) 阿素囉(八十四) 伽𡀔羅(八十五) 緊那(上音)(八十六) 摩休囉(上音)(八十七) 悉馱毘知耶(二合)陀囉(八十八) 三摩婆曳(八十九) [21]擔三摩羅醯(九十) 羝那薩羝[22](九十一) 羝那三摩曳那(上音)(九十二) 婆伽婆帝(九十三) 伽羅賒(九十四) 伽羅賒(九十五) 伽羅賒(九十六) 羯吒(九十七) 羯吒(九十八) 羯吒(九十九) 麼吒([23]一百) 麼吒([24]一百一) 麼吒(一百二) [25](一百三) 泮(一百四) 泮(一百五) 跋折囉商迦羅耶(一百六) 莎訶(一百七) 素跋折囉商迦羅耶(一百八) 莎訶(一百[26]九) 迦利曳(一百[27]十) 莎訶(一百十一) 摩訶迦利曳(一百十二) 莎訶(一百[28]十三) 迦[29]唎迦唎(一百十四) 摩訶迦[30]唎曳(一百十五) 莎訶(一百十六) 摩利曳(一百十七) 莎訶(一百十八) 摩訶摩利曳(一百十九) 莎訶(一百二十) 摩利摩利(一百二十一) 摩訶摩利曳(一百二十二) 莎訶(一百二十三) 翳(去音)醯翳(去音)(一百二十四) 婆伽婆(去音)(一百二十五) 跋折囉商迦禮(一百二十六) 施迦㘕(一百二十七) 伊曇咩(一百二十八) 羯網俱嚕(一百二十九) 跋折囉商迦羅(一百三十) 阿知若(若冶反二合)波夜底(一百三十一) 莎訶(一百三十二[31]句)

「是大法呪用前五印作法受持即得成辦

「若諸持戒行者能發慈悲憐愍一切廣為救護可立道場日日[32]洗浴著新淨衣對佛菩薩前設弘誓願『願我救度一切眾生及能拔除自身苦惱』啟白已竟燒安悉香及著華油燈種種供養以至誠心七日七夜誦此大呪及以時時作前五印數數懺悔日滿以後即記遍數要數滿足十萬遍掐珠為記遍數滿已然後取日作受法壇供養作法竟於後即得種種有驗

「商迦羅受法壇

[33]若人欲得跋折囉商迦羅驗者先日日作種種供養燒安悉香請商迦羅安置坐竟當誦心呪滿十萬遍發願救護一切眾生然後豫覓清淨之處置立道場一如上法其法當取[34]月十五日香湯[35]洗浴著新淨衣於道場所懸諸幡蓋及供養具香等物備辦已竟其道場中作四肘壇用白黑三色作之壇中心安商迦羅像若無像者作印請喚商迦羅坐蓮華座上安置亦得或於地上畫著亦得東方畫著跋折[36]羅形北方畫著鐵連鎖形南方畫著可吒謗伽印形

「其印形者畫作人面形其面頭上畫著跋折囉形立著頭上勿作其身形代其身者畫作杖形其杖頭上著彼面形作其杖形如錫杖莖其面頭上畫作頭髮散垂下之右耳畫著金釧形如壇法上火天神面上著金釧似細腰鼓

「西方安呪師座於其壇上安八盤食種種上味飲食共盛燈十二盞水罐九口其罐各別滿盛淨水用青柏葉梨枝竹葉塞其罐口各以三尺生絹繫枝其壇中心著一水罐四門四角各著一罐壇西門南安一火鑪[37]俱木柴取兩三[38][39](唐云穀木)胡麻粳米[40]酥蜜相和用前心呪一百八遍亦用此呪呪安悉香一百八遍擬燒供養

「種種辦已月十五日呪師更以香湯洗浴著新淨衣入道場中作印護身結界已竟燒香發願法事已訖作印誦呪請商迦羅金剛安置即以種種香華供養作供養竟更請商迦羅坐火鑪中呪師心想於火鑪中有大蓮華商迦羅身坐蓮華上作是[1]想已取前所呪胡麻粳米酥蜜食等於火鑪中然頗俱柴少分取前所和胡麻等物一呪一燒如是燒呪一百八遍又呪安悉香一呪一燒如是燒滿一百八遍後燒酥蜜一呪一燒一百八遍如是香華香水等物種種飲食供養已竟

「其道場西去壇可有三四步地作一水壇其壇之上著一床子令受法人坐床子上即擎水罐灌其頂上令受法人心口發願『願我弟子某甲當行商迦羅金剛法救護一切眾生之類願諸金剛皆賜弟子某甲種種信驗』發是願已即與護身著新淨衣將入道場三禮佛訖更與護身作印誦呪發遣已竟從此以後種種用之皆得効驗

「若欲療病猶如猛火燒於乾草若湯沃雪有如是力

「呪師若欲治病者於病人邊作二肘水壇呪白芥子散於十方結界壇中心著一盤餅食著一鉢飯一鉢淨水病人於壇西門邊住面向東坐呪師手把白芥子呪三七遍以打病人頭上然後火燒白芥子并呪三七遍已更誦大呪以柳枝打病人者其病即差若一日不差三日作法決定即差(從此以下央俱施法)

金剛央俱施法身印呪第三十四([2]丹第十六名金剛藏小女法有七印[3]唯有二呪)

「反叉二無名指二小指在於掌中竪二中指頭相拄以二頭指[4]㧙在二中指背後當第三節下頭相拄並二大指各附中指上合腕大指來去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上音)(上音)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栖那波跢曳(三) 唵(四) 跋折囉央俱施(五) 阿迦(上音)(六) 毘迦(上音)(七) 阿迦[5]𠼝沙(上音)(八) 跋折囉央俱施[6](九) 莎訶(十)

「是法印呪名為金剛[7]王小女法身印呪若人欲作央俱施法事供養者先以此印誦呪護身及結界已又作是印即誦此呪請央俱施坐種種供養即得一切金剛歡喜

央俱施口法印第三十五([8]丹第十七誦後大呪)

「以左右小指內雙直竪右無名指㧙在左無名及中指背已即向頭指中指岐間入又以左無名指從右中指無名指岐間出之即入食指中指間二中指直竪頭相拄二食指各屈鉤無名指頭並二大指直竪頭相拄與二小指相離半寸許

「是一法印制伏一切鬼神言語妄說諂曲作此印已誦後大呪更不敢語神病即差

央俱施牙法印第三十六([9]丹第十八亦名急縛鬼印)

「竝竪二小指頭相著反叉二無名指在於掌中右押左頭向虎口出竝竪二中指頭相著各㧙二頭指在中指背上頭當第三節捻之竝竪二大指合腕

「是一法印有人病患所有痛處當作此印誦後大呪以印痛處其病即差

央俱施鉤法印第三十七([10]丹第十九誦前[11]心呪)

「屈左[12]右二小指於掌內以大指押其甲上直申中指纔屈頭指附中指側上舉臂當眼耳中間指頭橫著向前勿著面

「是一法印若有鬼神難調屈伏不受追喚者當立地作印誦前心呪七遍追喚應聲而至到已任為別法示語降伏事了然後發遣

「持法之人必須解此其法印呪於師大要

央俱施索法印第三十八([13]丹第二十誦後[14]大呪)

「二手掌相背著以二無名指相交申之如繩二中指亦爾二小指各屈如鉤又各屈二大指更屈二頭指各鉤二大指上狀如鉤形

「是一法印若有鬼神心生違逆不從佛法者先應用前鉤印喚來來已即當作此印法誦後大呪縛之勘問鬼神皆伏不敢縱暴是法大驗

央俱施口印第三十九([15]丹第二十一亦名解放印)

「以二小指內雙直竪右無名指㧙左無名指中指背向頭指中指岐間入左無名指從右中指無名指間出之[16]入食指中指岐間入二中指直竪頭相拄二食指各屈鉤無名指頭竝二大指直竪頭相拄與小指離半寸許(是印與前不空羂索口印無別)

「是一法印欲解放其前所縛鬼用前心呪放之

央俱施療病法印大呪第四十([17]丹第二十二亦名縛鬼印誦後大呪)

「准前身印[18]唯改二頭指各當中指第二節前文著之又各屈二大指頭入掌中合腕

「是一法印若欲降伏一切鬼神及欲療治一切病者當作此印印其病處誦後大呪七遍即差

「央俱施大呪呪曰

「『[1](上音)(上音)(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謨(同上)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栖那波跢曳(三) 唵(四) 跋折囉央俱施(五) 迦比羅雞施(六) 跢智跢智(七) 遮智遮智(八) 麁智母智儞(九) 迦[2]嚧迦(上音)(十) 摩嚧迦(上音)(十一) 武知跋折唎(十二) 摩訶毘住嚕例(十三) 豆鳩豆鳩(十四) 素武素武(十五) 素嚕素嚕(十六) 娑囉娑囉(十[3]七) 毘娑囉毘娑囉(十八) 嗚𤙖嗚𤙖(十九) 嗚𤙖嗚𤙖(二十) [4]泮泮泮泮(二十一) 欝住呼(二合)遲羝(二十二) 訶羅訶羅(二十三) 憑(比應反)(去音)(二十四) 遮智毘遮智(二十五) 娑婆(去音)(二十六) 毘[5](去音)例薩婆地婆那(去音)(二十七) 波囉(二合)訶囉(去音)(二十八) 麼夜三麼地(二十九) 𠼝地(二合)陀翼計[6](二合下同)(三十) 素狼(去音)計冶(二合)(三十一) 俱狼(去音)[7](二合)(三十二) 跋折囉胡泥(上音)(三十三) 跋折囉遲唎馱娑(上音)羅波[8]羅訶囉(上音)(若冶反)(三十四) 囉(上音)怛那(二合)跢囉(二合)夜地(三十五) 羯囉(二合)磨致唎(二合)𭝂(三十六) 跋折囉陀(去音)(三十七) 毘濕婆(二合)(上音)(三十八) 阿跋囉智訶(上音)(上音)(三十九) 跋囉摩囉(二合)(去音)(四十) 跋折囉央俱施(四十一) 阿怛若(二合)波夜底(四十二) 莎訶(四十三)

「是大法呪異常操烈不可[9]卒誦療病至驗

「若有人能受持者必須淨身護持戒行[10]至染著遠離塵俗及諸穢污一切雜[11]若能如是護持行者當於日日香湯[12]洗浴著新淨[13]入道場中燒安悉香及種種物飲食供養結界護身七日七夜誦是呪滿十萬遍已然後更入金剛受法壇竟

「於後用法療病之[14]當立水壇燒安悉香多少飲食而供養已作印誦呪療病即差

「若呪師向鬼病人邊正到之時鬼避去者呪師即立地作前央俱施身印喚其鬼神近著治之其病即差

「金剛藏隨心法印[15][16](印有十[17]呪有四)

金剛隨心身法印呪第四十一[18](丹第二十三)

「竪右手從中指以下三指直竪並相著屈頭指上節附著中指上節又以大指屈押中指下節文頭指來去呪曰

「『唵(一) 枳唎枳唎(二) 跋折囉摩羅(去音)(三) 雞利繫羅(去音)(四) 莎訶(五)

「是法印呪若欲作大法請隨心金剛先作此印并誦此呪請坐供養即得一切金剛歡喜後用諸法悉皆有驗

金剛隨心擲鬼法印第四十[19][20](丹第二十四誦前小心呪)

「以左手無名指共大指相捻向上擲手即成擲印

金剛隨心輪法印第四十三([21]丹第二十五誦前小心呪)

「平右手掌向下摩病人頭上即成輪印

金剛隨心矟法印第四十四([22]丹第二十六誦前小心呪)

「以右手小指直竪餘三指屈向掌以大指押上

金剛隨心降魔法[23]印第四十五([24]丹第二十七誦前小心呪)

「以右手押左手背仍以右大指向左小指下左大指向右小指上[25]皆上下相叉

「是四法印皆誦前小心呪悉能降伏一切諸魔一切大毒惡鬼神等亦能摧碎百千萬億[26]野叉羅剎及行病鬼并諸外道勞度叉等皆悉退散

「若有病者以印作法誦呪印病即當除差

金剛隨心縛鬼法印呪第四十六[27](丹第二十八)

「以左右手後二指向內相叉[28]押左竪二中指頭相拄以二食指[29]㧙在中指背[30]相掩以二大指附著二中指下節文呪曰

「『唵(一) 跋折囉但[31](二) 陀囉尼車夜多(三) 濕閉(二合)(四) 呼盧呼盧(五) 曼[32]怛囉(二合)跛陀(六) 莎訶(七)

「是法印呪若有病者當用此印誦呪縛鬼已次更呪白芥子一呪一燒如是燒滿一百八遍一切鬼神皆悉退散更無住者病即除差

金剛隨心大法身印呪第四十七[33](丹第二十九)

「先以右手把左臂肘後復以左手把右臂肘後已起立舉印安頭上勿令著頭並脚齊指端身呪曰

「『那(上音)(上音)(上音)怛那([34]二合)跢囉(二合)夜耶(一) 那謨(同上)室旃(二合)茶跋折囉波拏曳(二) 摩訶藥叉栖那波跢曳(三) 跢姪他(四) 只跢囉(二合)(五) 只跢囉(二合)(六) 迦比囉氷伽(去音)(七) 忽嚧(二合下同)跛娑皤嚟拏(上音)(八) 忽嚧撲拏阿伽(上音)(九) 莎訶(十) 跢姪他(十一) 娑(上音)[35](上音)娑羅(十二) 徙唎徙唎(十三) 素嚕素嚕(十四) 訶(上音)(上音)訶囉(十五) 醯唎醯唎(十六) 虎嚕虎嚕(十七) 跛囉(上音)跛囉([36]上音)(十八) 比哩比哩(十九) 布嚕布嚕(二十) 麼囉(上音)麼囉(上音)(二十一) 蜜哩蜜哩(二十二) 姥嚕姥嚕(二十三) 者囉(上音)者囉(上音)(二十四) 只哩只哩(二十五) 主嚕主嚕(二十六) 冶囉(上音)冶囉(上音)(二十七) 逸哩逸哩(二十八) 愈嚕愈嚕(二十九) 伽囉伽囉(三十) 祇(去音)哩祇(去音)(三十一) 瞿(去音)嚕瞿(去音)(三十二) 迦(上音)([1]去音)[2](上音)(上音)(三十三) 枳哩枳哩(三十四) 矩嚕矩嚕(三十五) 跢囉(上音)跢囉(上音)(三十六) 底哩底哩(三十七) [3]覩嚕覩嚕(三十八) 羅(上音)(上音)(上音)(上音)(三十九) 訶(上音)那訶(上音)(四十) 馱(去音)(上音)(去音)(上音)(四十一) 跛者跛者(四十二) 訖[4](二合)噓拏(二合)訖柳(二合)噓拏(二合)(四十三) 跢麼跢麼(四十四) 瞋馱瞋馱(四十五) 麼他(上音)麼他(上音)(四十六) 頻馱頻馱(四十七) 制厭(二合)婆制厭(二合)(四十八) [5]盤闍盤闍(四十九) 盤馱[6]盤馱(五十) 麼唎馱麼唎馱(五十一) 跛[7](二合)麼唎馱跛囉(二合)麼唎馱(五十二) 嘮馱囉(上音)嘮馱囉(上音)(五十三) 訶(上音)那訶(上音)(五十四) 薩婆比知那([8]上二合)毘那藥迦𤙖(二合)(五十五) 婆(上音)施迦嚕迷(五十六) 薩婆悉怛哩(二合)(五十七) 補嚕(二合)(上音)(五十八) 跢囉(二合)(上音)(五十九) 陀唎迦(去音)那𤙖(二合)(六十) 虎嚕虎嚕(六十一) 徙馱室旃(二合)荼皤闍囉達(去音)(上音)(六十二) 跋闍囉波拏曳(六十三) 羅(上音)腎若(若冶反)波夜底(六十四) 莎訶(六十五)

「是法印大呪能伏一切——若天若龍若諸外道若神若鬼若藥叉若羅剎若乾闥婆鳩槃荼等種種雜類為不善者及與人作病患鬼神為障難者聞是呪聲皆悉倒地悶絕而死雖有蘇者遠走他境不敢侵暴作諸留難

「一切之法起心作者立皆成辦誦呪之時必須當作後大身印[9]與瞋色為此悉能摧伏一切大有靈驗

「若人欲得受持此呪應當詣於舍利塔前以好香花供養金剛日月蝕時當誦此呪乃至日月還放復生方可休息其法即成一切所求疾得稱遂

「若欲作法燒安悉香種種妙花飲食供養莊嚴壇法如下所說

金剛隨心療一切難伏鬼病大法身印第四十八(誦前大呪)

「先以左右手各屈頭指已下四指[10]捲入掌中竪二大指已起立舉右手印[11]努向頭上[12]以向下打一切鬼勢以左臂覆正當心上莫令著心又以左脚直努而斜以右脚屈膝[13]溢身向右努之面向左看而[14]努兩眼

「是一法印若作伏除一切天中飛行大魔羅剎鬼神及有上下四方住者作此一法一切皆滅無能成辦作障礙事

「治病處用作是法時呪聲莫絕仍起瞋色一切有驗

金剛大瞋結界法身印第四十九([15]丹第三十一誦前大呪)

「先以左右手中指以下三[16]指向外相叉令指博著手[17]竪二頭指屈二大指努勿著頭指已起立舉印向右膊上而斜努左脚屈右膝纔[18]溢身向右作大瞋面

「是大法身印名大瞋法[19]若壇結界用護其處一切諸鬼神天魔等眾皆悉倒地各當散走而出境外

金剛隨心[20]大瞋法身印第五十([21]丹第三十二誦前大呪)

「先以左右手從中指以下三指皆向外相叉令指皆著手背[22]又以二頭指向裏相叉[23]押左竝二大指各附二頭指上已起立舉印在右膊上斜努左脚屈右脚膝努溢身向右面向左視怒眼

「是大法身印悉能摧伏一切惡魔鬼神等難亦用治病若以此法降伏一切鬼神天魔皆自被縛[24]靖自死身為微塵

「是三法印皆共同誦前大呪已通一切用種種法事悉皆有驗

金剛藏密號法印呪第五十一[25](丹第三十三)

「以右手叉腰四指向前母指向後屈左肘在左膊上已屈中指無名指在掌中又竪大指頭指小指已側頭向左邊顧眄瞻視已便作一聲狀如彈舌在於頰裏作一聲已即寬步大行右遶壇外誦讚呪文呪曰

「『室哩(二合)智跋折囉謗尼婆羅(上音)(一) 摩訶毘知耶(二合)囉闍(二) 波囉(二合)殿(殿爛反)多羅(三) 摩訶戰茶毘知耶(二合)囉闍(四) [26](去音)醯翳(去音)(五) 婆伽畔(六) 試伽[27](上音)(七)

「是法印讚呪若作一切壇法之時種種安置已當作此法密號一切金剛其法每須三迴作聲三度寬步遶壇誦讚感得十方一切金剛一時來到助成其法種種作者皆當有驗

金剛隨心大惡都身印第五十二[28](丹第三十四)

「右手小指入左手小指無名指岐從後而入右無名指在掌內直出左手中指無名指岐又捉其二大指竝押中指側

「此印降伏八部一切[29]所有諸鬼神等都縛八部諸大惡鬼都攝一千六百諸金剛印

都身印第五十三[30](丹第三十五)

「右手無名指入左手無名指背右中指小指在下列左腕右手頭指相拄左手小指頭右手中指共左手[1]頭指相鉤右手小指共左手頭指相鉤左大指入右小指無名指岐右大指押左頭指第二節背下

「此印總縛一切諸鬼又攝六百諸小印等

身印第五十四[2](丹第三十六)

「右手中指[3]入左手無名指背橫出[4]列左腕右手頭指拄左手小指右手大指拄左手頭指右手無名指小指向左手掌中及出左大指向外掌出

「此印總攝八百小印此印亦用縛一切鬼

又召請隨心印第五十五[5](丹第三十七)

「以右手掌押左手背向下相叉左手五指來去

[6]棒印第五十六[7](丹第三十八)

「反叉二小指在掌中無名頭指相叉右押左合腕二大指竝押二頭指上

捉疰印第五十七[8](丹第三十九)

「右手四指把[9]大指押上左手亦爾右捉矛助左手捉痛處(大惡都身印以下六印與大[10]隋大業八年十二月八日三藏曇摩[11]岌多於洛陽上林苑譯印文異[12]同)

金剛藏受法壇

「若有沙門若婆羅門善男子等專心愛樂我是祕密法藏神呪功德之時可於十月十三日或復臘月十五日清淨之處或於露地或在室中當淨修理其地——如上所說佛菩薩法一種無別

「莊嚴道場懸諸幡蓋種種寶物莊嚴之具具辦種種華香之類於道場中作方四肘五色法壇

「其壇四角四門各著一口新淨水罐其壇中心作蓮華座其壇中心亦著一罐其火鑪邊亦一水罐其五罐等各滿盛淨水兼著五穀於其罐口各以柏葉梨枝塞之仍各生絹三尺繫上迎金剛像

「安著中心水罐之後若無畫像作印法請金剛安置亦得無咎次第安置四十九燈五十盤中盛種種食[13]又以薰陸香沈水香安悉香是三種擣共和為丸大如小棗一千八丸及燒胡麻粳米[14]酥蜜乳酪等物

「其壇西門南置火鑪[15]其鑪入地作之四面各一肘深一肘其火鑪中畫作蓮華

「種種辦訖香湯[16]洗浴著新淨衣入道場中作印護身結界畢已作印召請金剛菩薩安置坐竟先作華香法事供養次作諸法印呪供養次燒胡麻粳米酥蜜相和供養一如上法然後取前香丸用大心呪一一各別呪七遍已投火中燒如是燒盡一千八丸

「當爾之時金剛像上現金剛藏[17]王菩薩之身問行者言『汝欲何法』是時行者即把香鑪隨意報答時金剛[18]藏王滿其願已忽然不現行者當時即得其驗

「供養畢已次第取其壇中水罐出道場外詣水壇上次第灌其受法人頂各灌頂已著新淨衣引入道場頂禮佛已與作護身一如上法發遣金剛[19]藏王菩薩掃除處所殘食散施一切眾生

爾時佛告金剛藏等菩薩摩訶薩眾言「汝等眷屬今獻諸呪微妙甚深希有祕密法藏得有如是利益之事我亦從昔已來曾學是法皆得成就汝等亦須堅持梵行常無退轉得無生法忍歸佛法僧恒巡六道而作護念勸發菩提莫辭勞憚由是汝等誓願力故我等[20]讚成一切歡喜

時諸大眾聞佛印可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21]佛說陀羅尼集經卷第[22][23]


校注

[0841001] 七【大】八【明】【甲】 [0841002] 部【大】〔-〕【宋】【宮】 [0841003] 神【大】〔-〕【宮】 [0841004] 七【大】一【宋】【元】【宮】四【明】【甲】 [0841005] 三【大】二【宋】【元】【明】【甲】 [0841006] (讚文伴)十五字【大】〔-〕【明】【甲】 [0841007] 八【大】〔-〕【宋】【元】 [0841008] 讚【大】*贊【元】【明】*【甲】 [0841009] 羅【大】囉【宋】【元】【明】【宮】【甲】 [0841010] 堅【大】樹【宋】【元】【明】【宮】【甲】 [0841011] 唯【大】惟【宋】【元】【明】【甲】【乙】 [0841012] 音【大】下同聲【明】【甲】下同 [0841013] 茶【大】下同荼【甲】【乙】下同 [0841014] 蒭【大】樞【宋】【元】【明】【甲】 [0841015] 囉【大】羅【宋】【元】【明】【甲】 [0841016] 𭟘【大】怕【宋】【元】【明】【宮】【甲】 [0841017] 斜【大】*邪【宋】【宮】* [0841018] 瓔珞【大】纓絡【宋】 [0841019] 膊【大】*髆【甲】*髀【乙】* [0841020] 臍【大】齊【宋】【元】【明】【甲】 [0841021] 縵【大】*鞔【宋】【宮】* [0841022] 跨【大】*胯【宋】*【元】*【明】*【甲】【乙】 [0841023] 捲【大】拳【宋】【元】【明】【宮】【甲】 [0841024] 廂【大】*相【宮】* [0841025] 廂【大】相【宋】 [0841026] 縵縵【大】袜袜【元】【明】鞔縵【宋】【宮】 [0841027] 臍【大】〔-〕【宋】齊【元】【明】【甲】 [0841028] 押【大】*壓【宋】【元】【明】【宮】【甲】* [0841029] 絞【大】*繳【元】【明】【甲】* [0841030] 褺【大】下同㲲【甲】下同 [0842001] 箄【大】篦【宋】【元】【明】【宮】【甲】 [0842002] 袜【大】鞔【宋】【宮】 [0842003] 箄【大】*篦【宋】【元】【明】【甲】* [0842004] 跏【大】*加【宋】*【元】*【明】* [0842005] 袜嬭【大】袜乳【宋】【元】【明】【甲】帞乳【宮】 [0842006] 共【大】其【乙】 [0842007] 左【大】右【甲】 [0842008] 廂【大】*相【宋】【宮】* [0842009] 櫡【大】箸【宋】【元】【明】【】【甲】【乙】 [0842010] 間【大】𦅘【宮】 [0842011] 恭【大】躬【元】【明】 [0842012] 右【大】左【宋】【元】【明】 [0842013] 中【大】其【宋】【元】【明】【宮】【甲】 [0842014] 相【大】廂【明】【甲】 [0842015] 童【大】僮【宋】 [0842016] 大【大】手【明】 [0842017] 法【大】治【宮】 [0842018] 跋【大】拔【宋】【元】【明】【甲】 [0842019] 思【大】恩【元】【明】【甲】【乙】 [0842020] 泮泮泮泮【大】㧊㧊㧊㧊【宋】【元】【宮】潑潑潑潑【明】【甲】 [0842021] 罇【大】*罐【宋】【元】【明】【宮】【甲】* [0842022] 盛【大】宬【宋】【元】 [0843001] 訶【大】莎訶【明】【甲】 [0843002] 上【大】上聲【明】【甲】上音【乙】 [0843003] 博【大】搏【宋】【甲】【乙】 [0843004] 䶧【大】齩【宋】【元】【宮】【甲】【乙】 [0843005] 拄【大】柱【宋】 [0843006] 同【大】用【宋】【元】【明】【宮】【甲】 [0843007] 洗【大】洒【宋】【元】【明】【宮】 [0843008] 咩【大】羊【元】【明】【宮】【甲】 [0843009] 四【大】*〔-〕【宋】【宮】* [0843010] 不【大】而不【宋】【元】【明】【宮】【甲】 [0843011] 路【大】𡀔【宋】【元】【明】【甲】 [0843012] 四【大】〔-〕【宋】【元】【明】【宮】【甲】 [0843013] 唎【大】利【宋】【元】【明】【宮】【甲】 [0843014] 唐【大】此【明】 [0843015] 𤙖【大】吽【宋】【元】【明】【甲】【乙】 [0843016] 泮泮泮泮【大】㧊㧊㧊㧊【宋】【宮】潑潑潑潑【元】【明】【甲】 [0843017] 六【大】〔-〕【宋】【元】【明】【宮】【甲】 [0843018] 竟【大】意【元】【明】 [0843019] 洗【大】*洒【宋】【元】【明】【宮】* [0843020] 背【大】皆【元】 [0843021] 反【大】下同切【明】【甲】下同 [0843022] 許【大】少【宋】【元】【明】【甲】 [0843023] 闇【大】闍【宋】【明】【甲】 [0843024] 翳【大】*瞖【宋】【元】【明】【甲】* [0843025] 跋【大】跛【宋】【明】【甲】 [0843026] 囊【大】囊(合冶反)【宋】【元】【宮】囊合冶切【明】囊爾冶切【甲】囊爾冶反【乙】 [0843027] 羝【大】𮊭【宋】 [0843028] 大【大】太【宋】【元】 [0843029] 娑【大】婆【宋】【元】【明】 [0844001] 柳【大】*抑【明】【宮】* [0844002] 拏【大】*挐【宋】【元】【甲】* [0844003] 陀上音娑【大】陀娑上音【宋】【元】【明】【甲】 [0844004] 女【大】人【明】【甲】 [0844005] 唯【大】*惟【宋】* [0844006] 盛【大】宬【宋】【元】 [0844007] 泮【大】㧊【宋】潑【元】【明】【甲】 [0844008] 向【大】〔-〕【宋】【元】【明】【宮】【甲】 [0844009]【CB】【麗-CB】𭟑【大】忙怕【宋】【明】【甲】恾怕【元】 [0844010] 幡【大】旛【甲】【乙】 [0844011] 丸【大】丸丸【宋】【元】【明】【甲】 [0844012] 闍【大】闇【宋】【元】【明】【甲】 [0844013] 唯【大】*惟【宋】【宮】* [0844014] 大【大】大身【宋】【元】【明】【宮】【甲】 [0844015] 捲【大】*拳【宋】【元】【明】【宮】【甲】*惓【乙】 [0844016] 筈【大】栝【宋】【元】【明】【甲】 [0844017]𬽾【大】目企【宮】自儞【甲】 [0844018] 唎【大】*利【宋】【宮】* [0844019] 左【大】右【考偽-甲】 [0845001] 押【大】壓【宋】【元】【明】【甲】 [0845002] 溢【大】迴【宋】【元】【明】【宮】【甲】 [0845003] 上同【大】同上【宋】【元】【明】【宮】【甲】 [0845004] 囉【大】*羅【宋】【元】【明】【甲】* [0845005] 丹無第二【大】〔-〕【宋】【明】【宮】【甲】【乙】 [0845006] 丹第一【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5007] 指【大】指二中指【甲】【乙】 [0845008] 令【大】〔-〕【宋】【元】【明】【宮】【甲】 [0845009] 四【大】〔-〕【宋】【元】【明】【宮】【甲】 [0845010] 丹第二【大】〔-〕【宋】【明】【甲】【乙】 [0845011] 印【大】印呪【宋】【元】【宮】 [0845012] 丹第三【大】〔-〕【宋】【元】【明】【甲】【乙】 [0845013] 不見呪【大】〔-〕【明】【甲】【乙】 [0845014] 丹第四【大】〔-〕【宋】【元】【明】【甲】【乙】 [0845015] 法【大】印【宋】【元】【明】【甲】 [0845016] 捲【大】拳【宋】【元】【明】【甲】【乙】 [0845017] 社【大】杜【宋】【元】【明】【宮】【甲】 [0845018] 著【大】者【宮】 [0845019] 篆【大】*炬【宋】【元】【明】【宮】【甲】* [0845020] 草【大】炬【宋】【元】【明】【宮】【甲】 [0845021] 丹第五【大】〔-〕【宋】【元】【明】【宮】【甲】 [0845022] 是【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01] 謨【大】謨(上音)【宋】【元】謨上聲【明】【甲】 [0846002] 初【大】去【宋】【元】【明】【宮】【甲】 [0846003] 拔【大】*跋【宋】【元】【明】【甲】* [0846004] 梨【大】唎【宋】【元】【明】【甲】 [0846005] 三【大】二【元】【明】【甲】 [0846006] 勤【大】嘞【宋】【元】【明】【宮】【甲】 [0846007] 梨【大】𠼝【元】【甲】 [0846008] 徙【大】徒【宋】 [0846009] 殿【大】殿(殿慢反下同)【宋】【元】【宮】殿(殿慢切下同)【明】【甲】 [0846010] 丹第六【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11] 跛【大】跋【宋】【元】【明】【甲】 [0846012] 跋【大】跛【宋】【明】【甲】 [0846013] 丹第七【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14] 折跋【大】跋折【宋】【元】【明】【甲】 [0846015] 柳【大】*抑【元】【明】【宮】* [0846016] 泮泮【大】㧊㧊【宋】【宮】潑潑【元】【明】【甲】 [0846017] 泮【大】*㧊【宋】潑【元】【明】【甲】* [0846018] 丹第八【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19] 丹第九【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20] 丹第十【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21] 丹第十一【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22] 丹第十二【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6023] 痛【大】病【宮】 [0846024] 丹第十三【大】〔-〕【宋】【元】【明】【甲】【乙】 [0846025] 相【大】〔-〕【宋】【元】【明】【甲】 [0846026] 心【大】心心【宮】 [0846027] (呪七上音)九十九字【大】〔-〕【宮】 [0846028] 丹第十四【大】〔-〕【宋】【元】【明】【甲】【乙】 [0846029] 丹第十五【大】〔-〕【宋】【元】【明】 [0846030] 耶【大】邪【宋】【元】【明】【宮】【甲】 [0846031] 二合【大】〔-〕【宋】【元】【明】【宮】【甲】 [0846032] 讚【大】贊【元】【明】【甲】 [0846033] 唎【大】𠼝【宋】【元】【明】【甲】 [0847001] 自【大】*目【宮】* [0847002] 娑【大】婆【宋】【元】【明】 [0847003] 苛【大】可【宋】【元】【明】【宮】【甲】 [0847004] 婆【大】波【宋】【元】【明】【甲】 [0847005] 去【大】〔-〕【宋】【元】【明】【宮】【甲】 [0847006] 二【大】三【宮】 [0847007] 去音【大】〔-〕【宋】【元】【明】【宮】【甲】 [0847008] 伽【大】迦【甲】 [0847009] 迦【大】迦(去音)【宋】【元】【明】迦去聲【甲】 [0847010] (去音)【大】〔-〕【宋】【元】【明】【甲】 [0847011] 囉【大】那去音囉【宋】【元】【明】【宮】【甲】【乙】 [0847012] 二【大】一【元】 [0847013] 去【大】上【宋】【元】【明】【宮】【甲】 [0847014] 長【大】長聲【甲】長音【乙】 [0847015] 羯【大】羯囉【宋】【元】【明】【宮】【甲】 [0847016] 婆【大】娑【宋】【元】【明】【宮】【甲】 [0847017] 翳【大】*瞖【甲】* [0847018] 羅【大】〔-〕【宋】【元】【明】【宮】【甲】 [0847019] 麼【大】摩【宋】【元】【明】【甲】 [0847020] 擔【大】誓【宋】【宮】 [0847021] 擔【大】誓【宋】【元】【明】 [0847022] 那【大】〔-〕【宋】 [0847023] 一【大】〔-〕【宮】 [0847024] 一百【大】〔-〕【宋】【元】【明】【宮】【甲】 [0847025] 泮【大】*㧊【宋】【宮】*潑【元】【明】【甲】* [0847026] 九【大】〔-〕【元】 [0847027] 十【大】*一十【宋】【元】【宮】* [0847028] 十【大】*一十【元】*【元】 [0847029] 唎【大】*利【宋】【元】【明】【宮】【甲】* [0847030] 唎【大】利【元】【明】【甲】 [0847031] 句【大】〔-〕【宋】【元】【明】【甲】 [0847032] 洗【大】洒【明】【宮】 [0847033] (若人竟其)百一字【大】〔-〕【宮】 [0847034] 月【大】臘月【宋】【元】【明】【甲】【乙】 [0847035] 洗【大】洒【宋】【元】【明】 [0847036] 羅【大】囉【明】【甲】 [0847037] 俱【大】俱(此云穀木)【明】【甲】 [0847038] 朿【大】束【宋】【元】【明】【甲】 [0847039] 唐云穀木【大】〔-〕【明】【甲】 [0847040] 酥【大】*蘇【宋】【宮】* [0848001] 想【大】相【宋】【元】【明】【宮】 [0848002] 丹第十六【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8003] 唯【大】惟【宋】【元】【明】【宮】【甲】【乙】 [0848004] 㧙【大】*苾【宋】【宮】* [0848005] 𠼝【大】嚟【宋】【元】【明】【甲】 [0848006] 那【大】耶【甲】 [0848007] 王【大】上【宋】藏【元】【明】【甲】 [0848008] 丹第十七【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8009] 丹第十八【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8010] 丹第十九【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8011] 心【大】大【乙】 [0848012] 右二【大】〔-〕【宋】【元】【明】【甲】 [0848013] 丹第二十【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8014] 大【大】心【乙】 [0848015] 丹第二十一【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8016] 入【大】從【考偽-甲】 [0848017] 丹第二十二【大】〔-〕【宋】【元】【明】【甲】【乙】 [0848018] 唯【大】惟【宋】 [0849001] (那上素武)百十五字【大】〔-〕【宮】 [0849002] 嚧【大】*盧【宋】【元】【明】【甲】* [0849003] 七【大】二【元】 [0849004] 泮【大】*㧊【宋】【宮】*潑【元】【明】【甲】* [0849005] 狄【大】秋【宋】【元】【明】【宮】【甲】【乙】 [0849006] 治【大】冶【宋】【明】【宮】【甲】【乙】 [0849007] 治【大】冶【宋】【元】【明】【甲】【乙】 [0849008] 羅【大】囉【宋】【元】【明】【甲】 [0849009] 卒【大】平【宮】 [0849010] 至【大】生【宋】【元】【明】【宮】【甲】 [0849011] 思【大】惡【宋】【元】【明】【宮】【甲】 [0849012] 洗【大】*洒【宋】*【元】*【明】* [0849013] 衣入【大】依大【宋】 [0849014] 時【大】〔-〕【宋】【元】【明】【甲】 [0849015] 呪【大】呪品【明】呪品第三【甲】 [0849016] 印有十一呪有四【大】〔-〕【明】【甲】 [0849017] 一【大】〔-〕【宮】 [0849018] 丹第二十三【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9019] 二【大】二唵一枳唎枳唎二跋折囉摩羅去音耶三雞利繫羅去音耶四莎訶五福安繆公衍同勇捨三片是法印呪若欲作大法請隨心金剛先作此印并誦此呪請坐供養即得一切金剛歡喜後用諸法悉皆有驗金剛隨心擲鬼法印第四十一誦前小心呪【宮】 [0849020] (丹第呪)十字【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9021] 丹第二十五【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9022] 丹第二十六【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9023] 印【大】〔-〕【宋】【元】 [0849024] 丹第二十七【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9025] 皆【大】背【宋】【元】【明】 [0849026] 野【大】夜【宋】【元】【明】【甲】 [0849027] 丹第二十八【大】〔-〕【宮】【甲】【乙】 [0849028] 押【大】壓【宋】【明】【甲】 [0849029] 㧙【大】苾【宋】 [0849030] 相【大】指【元】【明】 [0849031] 地【大】他【宮】 [0849032] 怛【大】陀【宋】【元】【明】【宮】【甲】 [0849033] 丹第二十九【大】〔-〕【宋】【元】【明】【宮】【甲】【乙】 [0849034] 二【大】三【宮】 [0849035] 羅【大】*囉【宋】【元】【明】【甲】* [0849036] 上音【大】〔-〕【宋】【元】【明】【甲】 [0850001] 去【大】上【宋】【元】【明】【宮】【甲】 [0850002] 上音【大】〔-〕【宋】【元】【宮】【甲】 [0850003] 覩【大】都【宋】【元】 [0850004] 柳【大】*抑【元】【明】* [0850005] 盤【大】*槃【宋】【元】【明】【甲】* [0850006] 盤【大】槃【宋】【元】【明】【宮】【甲】 [0850007] 囉【大】羅【宋】【元】【明】【宮】【甲】 [0850008] 上【大】上聲【甲】上音【乙】 [0850009] 與【大】興【宋】【元】【明】【宮】【甲】【乙】 [0850010] 捲【大】拳【宋】【元】【明】【宮】【甲】【乙】 [0850011] 努【大】*怒【甲】【乙】* [0850012] 以【大】似【宋】【元】【明】【宮】【甲】 [0850013] 溢【大】*迴【宋】【元】【明】【宮】【甲】【乙】* [0850014] 努【大】怒【宋】【元】【明】【宮】【甲】【乙】 [0850015] 丹第三十一【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0016] 指【大】指以下三指【宮】 [0850017] 背【大】皆【元】【明】 [0850018] 溢【大】*迴【宋】【元】【明】【甲】* [0850019] 若【大】若作【宋】【元】【明】【宮】【甲】【乙】 [0850020] 大【大】大大【宋】【元】【明】【甲】 [0850021] 丹第三十二【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0022] 又【大】叉【宮】 [0850023] 押【大】*壓【宋】【元】【明】【甲】* [0850024] 靖【大】請【宋】【元】【明】【宮】【甲】 [0850025] 丹第三十三【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0026] 翳【大】*瞖【宋】【元】【明】【宮】【甲】* [0850027] 囒【大】㘓【宋】【元】【明】【甲】【乙】 [0850028] 丹第三十四【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0029] 所【大】〔-〕【宋】【元】【明】 [0850030] 丹第三十五【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1001] 頭【大】無名【考偽-甲】 [0851002] 丹第三十六【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1003] 入【大】從【考偽-甲】 [0851004] 列【大】戾【宋】【元】【明】【甲】【宮】 [0851005] 丹第三十七【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1006] 棒【大】棓【宋】【元】【明】【宮】【甲】【乙】 [0851007] 丹第三十八【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1008] 丹第三十九【大】〔-〕【宋】【元】【明】【宮】【甲】【乙】 [0851009] 捲【大】拳【宋】【元】【明】【甲】 [0851010] 隋【大】隨【宋】【元】【宮】 [0851011] 岌【大】笈【宋】【元】【明】【甲】 [0851012] 同【大】同也【宋】【元】【明】【甲】 [0851013] 又【大】叉【宮】 [0851014] 酥【大】*蘇【宋】* [0851015] (其鑪肘)十四字【大】〔-〕【宋】【宮】 [0851016] 洗【大】洒【宋】【元】【明】【宮】 [0851017] 王【大】〔-〕【宋】【元】【明】【甲】 [0851018] 藏【大】〔-〕【宋】【元】【明】【甲】 [0851019] 藏王菩薩【大】〔-〕【宋】【元】【明】【宮】【甲】 [0851020] 讚【大】贊【元】【明】【甲】 [0851021] 佛說【大】〔-〕【宋】 [0851022] 七【大】七金剛卷上【宋】七金剛部卷上【元】【宮】八【明】【甲】 [0851023] 甲乙二本奧書曰時貞享三捻歲在丙寅季夏之二十八烏在武都西隅多聞院裏授徒之暇訓點于傍而示後生願諸大慧執金剛煥炳炎明照十方實智刀并權巧索四魔三毒一時亡金剛乘小比丘淨嚴欽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