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山和尚語錄卷第十四
住維揚天寧禪寺語
元旦日。克昭後堂一止知殿領龍舒眾信請上堂。元正啟祚。萬物咸新。惟有天寧拄杖子不涉新舊。一味坐樂昇平。秪如即今臘雪未消。青陽先到。作麼生說箇樂底道理。乃揮拂子云。石樓仰祝 堯天罷。大啟柴門看好春。下座。
立春第二日示眾。春風一拂融殘雪。放出雲山依舊青。澗壑忽添新瀑布。茅簷猶掛舊冰稜。舉頭天上星霜易。彈指人間歲月增。分付兩堂玄學客。急須努力繼傳燈。
解制日。付法監院請上堂。問。擊碎照夜明珠。放出沖天俊鶻。正當解制一句如何分付。師云。切莫亂統。進云。會即途中受用。不會則世諦流布。如何得恰好去。師云。全靠山僧不得。進云。將謂少林消息斷。桃花依舊笑春風。師云。新上座撞彩耳。進云。誰知遠煙浪。別有好商量。師云。孟八郎又恁麼去。乃舉永嘉證道歌曰。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踏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親見寶林來底。果然獨超物外。今日天寧聖制告圓。你諸仁擬遊江海耶。涉山川耶。擬訪道耶。參禪耶。如果踏著天寧路。越過生死海。不惟堪繼先宗。抑且可規來學。不然。一句當天八萬門。依舊情塵固蔽。識鎖難開。且請按下雲頭。山僧與你另有商量。何以故。不見道。換骨抽腸重整頓。通身手眼更須參。
泰州強崑玉居士發願。請僧檢藏三年。於啟期日請上堂。一大藏教秪說這箇。雲門話墮阿師有甚饅頭䭔子。快下將來。睦州鈍置老漢轉半藏。轉全藏。休向遶一匝處分疏。是梵語。是唐言。須從五千餘卷裏定當。盡謂諸佛燃慧炬以燭幽。非關文字。那知列祖駕慈航而普渡。尚假言詮。但能於黃卷玉軸上捉敗古人。何難大地山河不全歸自[A1]己。一塵一佛國。一葉一釋迦則不問。汝諸人且淺聞深悟。深聞不悟。又明甚麼邊事。良久云。一塵不立始歸家。纔有纖毫非眷屬。親切無過演祖此語也。久立眾慈。伏惟珍重。
端午日。師付法。兩序請上堂。北來和尚問。兄呼弟應。上古風規。唱拍相隨。今時樞要。除此二途。如何道箇福海無邊的句。師云。瞞老兄不得。進云。可謂掃除近日門頭事。直透威音那畔機。師云。不信道。進云。幾多龍象隨高步。無限香花結勝因。師云。笑殺靈山老漢。進云。金圈栗棘齊拈出。荷擔堂前有後人。師云。總從他腳下流出。進云。好彩不妨多。師云。非兄不委。乃云。端陽令節。百草頭邊大用繁興。有向者裏道得箇應時及節底句。也省得諸方老榾檛說青道黃。塗污方來。設問如何是應時及節底句。便云龍舟競彩。艾虎逞威者是。又道蒲劍揮空。榴火奪日者是。若然。盡屬世諦流布。天寧門下一點也用不著。那知善財童子當日拈一莖。便活盡天下死人。苟非入室真子。焉知這點藥頭靈驗。釋尊云。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在所游方。勿妄宣傳。諸仁要知不妄宣傳底一著子麼。驀揮拂子云。喚作正法眼藏也得。喚作涅槃妙心亦得。有能一肩擔荷得去。不謬為天寧室中一麟也。誰道法身慧命不源遠流長哉。久立眾慈。伏惟珍重。
上堂。問。三不是是箇甚麼。師云。劈腹剜心。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作掩耳勢云。莫污我耳。問。如何是本來面目。師云。適纔他污我耳。如今你污你口。僧罔措。師云。三日[A2]嗽不清。問。德山托缽。意旨如何。師云。年老成精。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云。甲乙丙丁。戊[A3]己庚辛。問。如何是有句。師卓拄杖一下。如何是無句。師云。喚作拄杖即錯。如何是如藤倚樹。師云。杜撰長老。如麻似粟。樹倒藤枯。句歸何處。師云。獅子咬人。韓盧逐塊。溈山呵呵大笑歸方丈。又作麼生。師云。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僧便喝。師云。虛彰聲勢。舉雪峰示眾云。若論此事。如明鏡當臺。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玄沙出眾云。忽遇明鏡來時如何。峰云。胡漢俱隱。沙云。者老漢腳跟未點地在。峰休去。乃云。雪峰老不以筋骨為能。縱饒玄沙逞俊。也出他範圍不得。諸人若作勝負商量。未免深屈古人。且道利害在甚麼處。良久云。一語傷人。千刀攪腹。
上堂。問。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語。師云。六耳不同謀。如何是迦葉不覆藏。師拈拄杖云。瞎那。問。終日喫飯。不曾咬著一粒米。學人今日咬著一粒也。師云。仔細牙齒。僧無語。師便打。乃云。三斤麻。一疋布。舊店新開。何人下顧。楊岐老子當行家。貴買賤賣無回互。說甚釋迦慳。彌勒富。這裏不是生藥舖。驀拈拄杖卓一下云。而今拋出在當陽。試問諸人悟不悟。眾無語。師顧左右云。有耳不聞。有眼難睹。三十年後休叫冤苦。擲下拄杖。歸方丈。
晚參。師垂問云。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甚演祖又道。說心說性。便是惡口。一云但形文彩。即屬染污。師云。祖師猶在。進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話頭也不識。師云。人天眾前。不可造次。一云纔有一絲頭。便是一絲頭。師云。大似徐六擔板。一云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師云。肯諾不得全。一云金屑雖貴。落眼成翳。師云。恁麼則達磨有過也。進云。卻是。師云。莫謗他好。一云好事不如無。師云。說到不若行到。一云王令稍嚴。不許攙奪行市。師笑云。鄭州出曹門。
晚參。舉昔臨濟大師將涅槃時示眾云。吾滅度後。不得滅卻吾正法眼藏。時三聖出眾云。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濟云。忽有人問汝。汝作麼生。聖便喝。濟云。誰知吾正法眼藏向瞎驢邊滅卻。師云。三聖恁麼祗對。因甚臨濟道正法眼向瞎驢邊滅卻。一云全歸肯諾。一云口是禍門。一云克家須是破家兒。一云獅子咬人。韓盧逐塊。一云莫寐語。一云若無舉鼎拔山力。千里烏騅不易騎。一云爛泥裏有刺。一云祖禰不了。殃及兒孫。一云恩大難酬。一云非但騎虎頭。亦解把虎尾。一云鉤在不疑之地。一云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乃云。誰知正法眼藏向瞎驢邊滅卻。臨濟大似鑊湯無冷處。若非入室真子。也大難承當。諸方盡作得失論量。實為深屈古人。雖然。且道臨濟意在甚麼處。良久云。天堂未就。地獄先成。
上堂。善來比丘各依舊處著。不用老胡徵汝得處。箇箇腳跟點地。山僧更有所說。何異矢上加尖。所以古德拈拄杖示眾云。三世諸佛也恁麼。歷代祖師也恁麼。天下老和尚亦恁麼。師驀喝一喝云。恁麼恁麼。拄杖有過。忽然𨁝跳上三十三天。也免後代兒孫向黑山鬼窟裏地坐。
上堂。舉昔雲門大師因普請。拈起一橛柴示眾云。一大藏教祗說這箇。師云。大小雲門漏逗不少。引得無限人向這一橛頭上作窠作臼。若天寧據令而行。直須趁出三門始得。後有老宿別云。一大藏教不說這箇。既不說者箇。且道又說箇甚麼。良久卓拄杖一下云。須知遠煙浪。別有好商量。
上堂。舉昔香嚴和尚上堂云。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啣樹枝。手不攀枝。腳不踏枝。樹下忽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不對他即違他所問。若對他又喪身失命。正當恁麼時。如何即得。時有虎頭上座出眾云。上樹即不問。未上樹[A4]已前請和尚道。嚴呵呵大笑。師云。香嚴和尚向雲中設磴。空裏造橋。欲度盡天下死人。又焉知法久成弊。轉令人攀躋不上。虎頭上座雖善成褫。要且秪會自[A5]己機關。不解香嚴活計。苟非絕處逢生的當場出手。那能同道唱和。稱妙云獨腳哉。諸上座。畢竟如何是香嚴活計。良久云。冷處著把火。
上堂。舉昔日玄沙和尚示眾云。諸方老宿盡道接物利生。忽遇三種病人作麼生接。患盲者拈椎豎拂他不見。患聾者語言三昧他不聞。患啞者教他說又說不出。且作麼生接。若接此人不得。佛法無靈驗。乃云。諸仁者。且道三種病人即今在甚麼處。驀拈拄杖云。來也。來也。既來作麼生說箇接的道理。遂擲下拄杖云。點石化為金玉易。勸人除卻是非難。
六月十九日上堂。觀音菩薩今日向聲塵裏轉大法輪。乃說偈曰。蜀魄連宵叫。子規終夜啼。圓通門大啟。何事隔雲泥。舜若多神聞得。向前曰。盡大地是箇圓通。你也在裏許。我也在裏許。說甚麼隔與不隔。菩薩被問直得一場懡㦬。依舊退身向普陀巖中打坐去也。諸人若識是非。一切聲是佛聲。其或尚留觀聽。鼓聲穿破你髑髏。莫謂天寧不曾道破好。
晚參。師問僧。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僧云不會。乃示以偈曰。父母未生前。有箇本來面。黑豆未生芽。善財尋不見。見不見。倒騎牛兮入佛殿。僧出。師問。云本來面目你作麼生會。僧云。是甚麼破草鞋。師云。有時也用得著。僧云。有時也用不著。師云。恁麼則上座赤腳走也。僧無語。師便打。
上堂。今朝六月念有六。暑氣尚炎秋未肅。無位真人白汗流。面門出入忘拘束。老白拈。頻頻囑。誰人肯遭你瞽惑。縱饒證據到十成。也須趁向無生國。且道因甚如此。良久。卓拄杖一下云。家有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怪。
晚參。舉昔德山和尚示眾云。山僧今夜不荅話。問話者三十棒。天寧則不然。山僧今夜要荅話。不問話者三十棒。畏打者出眾相見。良久。眾無出。師云。是你這一夥豚皮漢。不打更待何時。遂旋風打散。
因病目上堂。舉昔密菴傑和尚克應菴華祖侍者。祖一日問曰。如何是正法眼。傑云。破砂盆。乃云。傑和尚等閒出一語。頓使曹山三種滲漏俱絕。是則固是。要且令人難搆。今日天寧放開一線道與汝諸人相見。設有問。如何是正法眼。但向他道箇害既是正法眼。因甚卻害。不見道。未離三界外。還在五行中。
上堂。舉昔僧問雲門曰。秋初夏末。前途忽有人問。教學人如何祗對。門云。大眾退後。僧曰。過在甚麼處。門云。還我九十日飯錢來。乃云。雲門老漢抑捺者僧太過。當時若善垂手。韶陽路上不致道絕人荒。天寧即不然。或有問。秋初夏末。前途忽有人問。如何祗對。但向他道。善為道路。若是箇知時識節的自然緊峭草鞋。設或遲疑。卓拄杖云。莫謂天台路嶮巇。羊腸更在青霄外。
晚參。師問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因甚招寶菩薩手中錠子放不下。一云等箇人來。一云專為流通。一云不妨隨分納些些。師皆不肯。眾請師代。師云。分付不著人。
上堂。舉昔梵言首座示眾云。說法有所得為野干鳴。說法無所得乃獅子吼。諸人要識獅子吼麼。遂大喝一喝。乃云。語不離窠臼。焉能出蓋纏。梵言首座之謂也。天寧則不然。說法有所得為野干鳴。說法無所得乃獅子吼。諸人要識獅子吼麼。便卓拄杖。歸方丈。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40 冊 No. B494 雨山和尚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6-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LINDEN 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