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菴範禪師語錄卷七
住會稽曹山護生禪院語錄
康熙丙午年正月十一日入院。
結制上堂。本圖閒散愛高眠。不謂西東已一年。此事分明無揜蔽。青山綠水在門前。所以遊客謳吟村人謉諢。動脣有響開口成音。著著與諸人提持此事。省了山僧多少氣力。蓋終日于中受用而有不知者。舍諸而他求誠為顛倒。此等說話。大似向空裏拋一塊石子。打著得一個半個徹底知音。可謂一生事畢。既無其人。山僧不得已再向空裏拋塊石子。如有觸得著。敢保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如病得差如夢得醒。若也錯過。諸人性命還在山僧手裏。乃擊拂子顧左右。日歟月歟不深省。定應倏忽成蹉跎。
過石門檀護建普利懺會請上堂。有一句絕思算。鬧市波斯赤腳走。無一句好商量。枯樁開出白蓮花。有與無俱埽除。格外明宗猶未了。須是本色道流。一見而決定無疑。則知大解脫門不離腳下。妙菩提路盡在目前。亙古亙今無遷無壞。莫論是聖是凡。便能入淨入穢入真入俗。現種種身形。示種種方便。以一遍一切。無塵不異。以一切含一。有法皆同。萬境紛紜千機參互。所以市客爭歡旅人呼嘯。靈羽翀霄祥麟遊野。黃花滿徑紅蓼盈灘。雞啼茅舍之煙。鷺點村田之雪。頭頭是本有風光。物物是自己受用。當恁麼時。誰為諸佛誰為眾生。誰為天堂誰為地獄。誰為同倫誰為異類。誰為四生誰為六道。誰為迷悟誰為淨穢。誰為善惡誰為是非。蓋有一等無轉智漢。情分畛畔識昧圓常。認草菴為極樂無畏之鄉。以途路當究竟安隱之地。總道西方是嚴淨自在一邊。娑婆是險惡自在一邊。不唯循聲流轉。未得慶快平生。亦帶累無量壽大醫王受屈無伸。如今因緣會遇時節相應。不妨據款結案。擊拂子曰。金臂遙垂求好友。盡將肝膽向人傾。
蕭山吳門智愷五十生辰請上堂。盡大地是箇真實道體。誰分是聖是凡是男是女。盡大地是箇微妙法門。孰謂有短有長有廣有狹。豎拂子曰。向者裏見得透信得及。得其淺者可以孝敬事上。可以慈仁訓下。金蘭之室和氣藹然。玉樹之庭春風燠若。證入深者成就一切世界。莊嚴一切剎境。各各不相知彼彼不相借。如是則知世裔與道裔爭繁。壽命與慧命共衍。復以寶花滿掬。親到曹山殷勤三請。欲說箇知命因由。提箇出世綱要。山僧既已願赴來機。不妨重添註腳。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山山列翠自多奇。歲歲相看元不別。
顯聖深谷和尚至上堂。雲門家裏白雪之歌。新豐路上陽春之曲。象王有撩天鼻孔。不易唱酬。師子有踞地威雄。實難賡和。所以山僧性同野鹿。跡類飛鴻。有時愛月眠遲。有時惜花起蚤。苟非情忘彼。此理絕正偏。未免遭他簡點道。應機謬亂行徑異常。不顧石頭一枝埽土。而盡賴有顯聖師兄。韻高絕俗。響徹驚群振聵提矇。是其餘事。特到曹山。要尋箇節拍相諧底敵手。故我妄通消息。光輝祖道垂秋日。一體同仁好弟兄。
上堂。天下知識門庭繁盛。倉實如陵庾充如坻。此時大開筵席以招賢者。兩班雍肅萬指森嚴。有者鍋子上索羹索飯。有者火爐邊說主說賓。有者道我目空佛祖不立纖塵。有者道我胸藏萬有繁興大用。曹山者裏冷清清地。緇田易匱檀舍難求。隨家豐儉任意相將。雖有四五十個窮酸衲子。要坐要行總無拘束。或來或去不用鉤錐。所謂彼我皆忘。而無向背。驀拈拄杖曰。釋迦老子來也。且道來為箇什麼。卓一下曰。我法妙難思。止止不須說。
陶門弟子徐智暉四十初度追嚴請上堂。豎拂子曰。大眾看看如來在曹山拂子頭上放種種音。莊嚴微塵世界。光明開悟一切眾生。入于聞熏聞修金剛大三昧海。是故遇斯光者。顯發正知正見。險道中廓圓融之路。塵勞內施回互之機。向一念未生以前看見本來面目。千門萬戶盡底豁開。罔極深恩從茲報荅。迺知蝸牛角上世界最寬。蚊蚋眉間風光迥異。萬法不離心印。好山都在屋頭。便能圓無量行滿無量願。得無量樂證無量壽。何待出離母胎。㘞地一聲到了不疑不惑田地。然後點頭自許曰。此段光明。原不分賢愚貴賤緇素男女。但有心者皆可證得。老釋迦聞曹山如此闡揚。不覺手舞足蹈。大聲慶讚。大眾且道慶讚箇甚麼。世間出世同途事。松老南山見歲寒。
上堂。三冬無雨無雪。天氣不寒不熱。西風一陣吹來。落盡樹頭黃葉。諸仁眼裏也是耳裏也是。面前也是背後也是。惟恐心裏不是。心裏若是。好捲起疏簾。看一泓清水半鉤新月。莫孤負此箇時節。喝。
大慶院請上堂。殘山之麓大路通霄。多少人到者裏無由進步。賸水之灣圓音震吼。多少人到者裏有耳絕聞。蓋此箇事。本無滲漏豈落正偏。在家裏人分上秖要忘得失于生佛已前。究根元于威音那畔。不必深思巧摸。隨手把將過來。可以陶聖鑄凡。可以匡時救弊。可以開拓人天正路。可以闡揚佛祖鴻猷。所以一度施為一度光鮮。一番敲磕一番慶快。拄杖子見如此激揚。不禁踴躍。乃高聲喚曰。長老向謂有箇奇特事要說。無因欲默不得今日大慶院設齋。趁此時好說了也。山僧道有甚奇特。卓拄杖曰。白雲出峽晴堪畫。流水盈門煥至文。
上堂。有者六門悄悄萬境寥寥。恒與諸塵作對。有者日裏紛紛夜間擾擾。深得無諍三昧。簡點將來。一個有頭無尾。一箇有尾無頭。如何得頭尾相應去。天曉玉八方破夢。夜寒石女懶拋梭。
陶門眾善人請上堂。煙雲絢彩石壁玲瓏。魚閑翻浪鳥逸翀霄。款乃漁歌流韻。扶疏古木成章。此是人人自在受用之無盡藏也。但隊進隊出總以麤心測度。淺見揣摩。糞埽堆頭揀得一星以當大事。正是認一浮漚。目為全潮。果具大根大器者。聞著便悟徹根元。舉著便直探底蘊。則知大道無相。不以男女分。至化無垠。不以真俗異。所以過去諸如來。現在諸菩薩。未來修學人。盡在其中同一受用。同一作息。體離斷常。心無異致。以拂子擊案一下曰。無盡藏已打開了七珍八寶。已撒向諸仁缽盂裏了。如有嚼得著者。便好因齋慶讚。山僧敢不成褫你。擲拂子下座。
上堂。舉雲蓋智和尚曰。昨日登山看釣魚。步行騎馬失卻驢。有人揀得駱駝去。重賞千金一也無。若向者裏薦得不著。還草鞋錢。師曰。雲蓋恁麼道草鞋錢固不著還。未免倏南倏北徙運無常。欲得金輪不御。至化遠孚。有藉諸仁道取一句。乃良久曰。絕境當年不厭尋。平田此日媿行吟。山堂懶聽浮沉事。高臥軒窗月自臨。
上堂。良久曰。有無量妙法要與諸仁說。一時想不起來。復良久曰。是了是了。十一月十五劈面寒風無處躲。兩兩三三曝背向火。可笑釋迦一生枉受辛苦。達磨九年釘樁搖櫓。天下諸大老。個個麻纏紙裹。總不如樊江市上相公廟裏。壁角落頭。張三李四一隊伴夥。不論有無互為賓主。喫得醉醺醺飽齁齁。地上鋪箇破席子。兩腳長伸自在眠。趯破虛空不用補。顧左右曰。好不好。便下座。
上堂。人人有個本來面目。信與不信皆在自己。何待謬說是非較量長短。然後謂之見得諦當。遠之遠矣。大眾那個是你本來面目。霜葉紅于二月花。
上堂。舉雪峰因僧問學人大事未明乞師指示。峰曰是甚麼。僧于言下大悟。師曰我為君子。欲天下人為君子。雪峰之心無不至矣。其僧于言下悟去。可謂志以時成。名因勢立。若到曹山門下。拄杖未肯放過在。何故。鳳縈金網尤為礙。鶴出銀籠始是奇。
上堂。驀喚曰。拄杖子。自曰長老有何分付。復曰此時你應出來。高提祖印大闡宗猷。終日倚墻靠壁東躲西穴。是何道理。自曰長老言之過矣。若是高提祖印大闡宗猷。自有一千五百人過堂喫清水白米飯底大和尚。我才學得個烏龜法。得縮頭且縮頭。又[A1]刺頭在荊棘中。豈不自討苦喫。復曰恁麼則現前許多龍象。莫不孤負他去。自曰長老若不吝慈悲。我當出來毘贊。復曰山僧說底恐不合時宜。自曰敢問其所以不合。拈拄杖曰拄杖子𨁝跳上天。觸折舜若多神脊梁。蹎將下來打破常住方磚。卓一下。
上堂。舉德山因臨濟侍立次。山曰今日困那。濟曰者老漢寐語作麼。山便打濟掀倒禪床。山休去。師曰兩個漢飯飽弄箸家醜自揚。不顧傍人揀點。古今商量。都道棋逢敵手琴遇知音。恁麼見解要見臨濟德山太遠在。且道曹山意作麼生。狂歌思阮籍。長嘯傲孫登。
上堂。舉龍牙問翠微曰。某到和尚法席。每每上參未蒙一言示誨。意在于何。微曰你嫌個甚麼。牙又問洞山。山曰爭怪得老僧。師曰翠微洞山雖不錯足隨時未免矜名而混俗。設問曹山每每上參未蒙一言示誨。意在于何。拈起拄杖曰。在他豪與富唯我赤窮身。乃擲下。
上堂。舉南泉上堂曰。王老師賣身去也。還有人買麼。一僧出曰某甲買。泉曰不作貴不作賤汝作麼生買。僧無對。師曰王老師只要出脫滯貨。豈知時價不等。其僧固有交易之心且無酬價之意。天下宗匠判斷甚多總非當行斟酌。所以彼此鈍置。若是曹山當時。待他道不作貴不作賤汝作麼生買。但向他道知心不在多言語。憑據何須紙半張。
上堂。莫談古德家猷。不說今人樞要。與其立正立偏。總是夢中禮樂。若也分賓分主。無非醉裏乾坤。應知有一句子。纘佛祖淵源之緒。暢衲僧本分之懷。且道是那一句。良久。臘月二十五。
除夜小參。劫前風韻二聽絕聞。格外徽猷五眼莫睹。世尊拈花萬古式俎豆之事。達磨面壁千秋徵文獻之宜。德山棒頭開筵待士。臨濟喝下闢路求賢。循名可美攷實未嘉。總須按過一邊。可以置之不論。曹山除夜蓋是平常。不比東村王老燒錢哄鬼。非效北禪烹露地白牛多費唇舌。現前諸仁既然相聚。不妨同為慶頌。來年還我豐隆。人人坐笑春風。切為己躬下事高興無窮。莫把光陰虛度羞見江東。但願鼻孔仍在口邊。眉毛不離眼上。可消憂悶幾千重。
復舉睦州因僧問。一言道盡時如何。州曰老僧在你缽囊裏。師曰陳尊宿被者僧一問大似欠了千萬貫錢。到臘月三十日被人抑逼將來。無地藏身。卻向缽囊裏躲閃。若是有膽量底。將缽囊裂破看他是何面觜。設問曹山一言道盡時如何。今宵歸舊臘。明日賀新年。
上堂。新年頭佛法有鏡清道了也。新年頭佛法無明教道了也。雖則聲調一般。看來二俱失利。曹山佛法不說有不說無。元朝已過十日。騷人韻士醉漢村夫連袂來遊。載歡載歌或嘲或笑。若是碩學飽參頂門眼正。自能言氣相合機感相孚。倘不然者。卓拄杖曰。曹山今日失利。
上堂。問德山棒臨濟喝總置不論。忽遇向上人來如何接待。師曰八面玲瓏無縫罅。曰秖如掀倒禪床喝散大眾又作麼生。師曰恐上座不是其人。僧便喝師亦喝。乃曰諸方能為雅調新聲山僧只說陳年舊話。
僧問趙州。曰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州曰鎮州出大蘿蔔。趙州被此僧一逼將心肝五臟一齊傾出至今收拾不來。阿呵呵好大哥。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說那得知。喝。
上堂。舉雲門因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門曰久雨不晴。僧曰如何是久雨不晴。門曰曬㫰著。師曰前無古往後無將來。緝正大之業。雲門嘗自詡之。及乎扣擊乃草率應酬。頓見家風蕭瑟。曹山雖然冷澹。不致如此荒疏。或有問如何是和尚家風。漏笊篱撈無米飯。破砂盆搗爛生薑。
上堂。以拄杖左邊卓一下。曰此是釋迦秘藏。右邊卓一下。曰此是達磨家私。若有克家之子兩肩荷負。乃擲拄杖曰。向者裏會取。
上堂。舉國一禪師因馬祖遣智藏來問曰。十二時中以何為境。一曰侍汝回去時有信。藏曰即今便回去。一曰傳語馬祖道卻須問取曹溪。師曰馬祖推心而任所以其命維新。智藏竭力無嫌。可謂使不辱命。國一簾垂黃閣化馳如神至親無文憲章有在。子細看來總屬虛詞。都無實義。山僧有同門亦遣問曰十二時中以何為境。對他道山好登樓看。漁歌隔岸聞。且道古人底是山僧底。是具眼者甄別看。
上堂。陌上春風𩖼𩖼。階前微雨[A2]䨛䨛。隨緣放曠者未知就裏根元。任性逍遙者罔測其中消息。須與那一人。步亦步。趨亦趨。成辦平生合知端的。若也躊躇不勞久立。
上堂。野鳥鳴于高樹。聲聲是威音那畔陽春。村童歌于平疇。句句是熊耳峰前雪曲。天下明眼宗匠。到此罔解分疏。豎拂子秖如者個是何腔調。擊一下。桃源憶故人。
出隊歸上堂。洞山接人。雅分三路。雲門應機。一字相酬。可見二大老但有制猢猻底器械。無歸龍象之體裁。曹山者裏也無三路語。也無一字關。從春徂夏。草鞋踏武林夜月。遊笻探五洩靈蹤。自西自東或出或入。且道還有為人處也無。擊拂子曰。清論固云多。美話信非一。
結制上堂。就謝陶檀越齋問。風規凜肅龍象臨筵。結制陞堂有何方便。師曰自肯狂心歇何嗟行路難。進曰可謂一句截流萬機寢削。師曰切莫草草。僧禮拜師便打。陶長文問。十五日前用鉤。十五日後用錐。正當十五日請和尚道一句。師曰少頃請居士喫茶。乃曰冬月坐禪先佛遺制。故天下知識坐寶王剎者。此日大開東閣。盛設法筵。賢主雍雍嘉賓楚楚。喫了清水白米飯。更飲甘香蘭雪茶。瞬目是向上全提。揚眉闡西來祖意。門庭浩浩亦大哉。曹山堂舍陜隘。諸事麤疏。自來團聚一班[虛*元][喬*元]人物。高處不肯攀。低處不肯就。心裏平平穩穩。各各自謂有個恰好底道理。無敢移易他一絲毫許。所以山僧隱遯過時隨緣度日。卻被傍人抑逼將來。只得拆東籬補西壁。以培嶁作高山。而欲汝等更上一層。乃見宇宙之寬廣。因有頭角崢嶸者千般獻巧萬態誇奇。也須向草窩裏輥出幾身白汗。然後到山僧根前。與你道個不是不是。何謂。劫壺空處乾坤別。陶謝風醇日月長。
結制小參。無能為法殘山。甘守鈍之愚閒。適有餘村畝竊耕雲之樂。四時遊客不辨西東。喜者任讚。怒者由毀。一缽高人無分遠近。有志則留。無心則去。無為而無。不為事事準的。不說而無不說。法法全彰。所以諸佛于此間咸稱自在。列祖到者裏俱悅現成。同一機用離正離偏。共一境照忘賓忘主。已是平地起堆。空中畫彩。更欲勞心苦志。剋日定時。霜清面皮。鐵硬脊骨。究竟[A3]己躬大事因緣。譬如長者諸子志意下劣。不信是父有大家業。乞食貧里流落窮途。是為可鄙。何堪持論秖如龍門高啟。依然涓滴不遺。十方聚首不礙塵沙剎土。者裏著得隻眼。可謂坐致太平。無拘無束。其或別有商量。切莫喚晝作夜。喝。
上堂。達磨與神光安心。馬祖謂即心即佛。又有古宿道尋牛須訪跡。學道貴無心。者些古錐說心說性。說有說無。惑亂人不少。曹山無許多事。自有真實相為處。若承當得可以丹霄獨步。慶快生平。大眾要知真實相為處麼。乃擲拄杖下座。
上堂。朝來日色溫和。夜間天氣寒冷。燈籠露柱商量。瞌睡漢如何不醒。高聲喚眾。眾舉首。師曰明眼人落井。
上堂。舉臺山婆子。因僧問臺山路向甚處去。婆曰驀直去。僧便行。婆曰好個師僧又恁麼去也。僧舉似趙州。州曰待老僧勘破伊。亦問臺山路向甚處去。婆曰驀直去。州便行。婆曰好個師僧又恁麼去也。州歸示眾曰臺山婆子我為汝勘破了也。師曰臺山一條坦蕩之路。遊歷往來不可勝數。無一人不受伊稽查抑逼咸商客販夫莫以為意。獨趙州抗步劫前軒眉霞外。然未免向婆子門前鷹頭鶻腦。終非堂堂之敵。拄杖子豈肯放過。大眾若知得趙州步驟。則不被人關防管轄。如或上或下可南可北。前面去大有人勘破你在。
上堂。舉石頭遷禪師因僧問。如何是禪。頭曰㼾磚。又問如何是道。頭曰木頭。師曰石頭老祖吐稱心談。說無味話。從古到今不知驚動多少人盤錯交加。究竟不能詰其根源。若有問曹山如何是禪。玉琢麒麟水底眠。如何是道。紙糊鷂子空中叫。且道石頭底是曹山底是。有人分疏得下。步步踏著實地。事事徹見根源。如曰不然。豎拂子曰。來哲可鑑。
上堂。門對遠山青。閒看流水綠。谿邊石女歌。不是尋常曲。既不是尋常曲且道是何格調。若是其中人具向上眼。終日喫飯不嚼粒米。終日穿衣不挂寸絲。影現身雲瀾翻口海。便能移宮換羽。響激驚群。登峰嘯月。坐地豪吟。頭頭露空劫已前面目。上可以媲美先覺。下可以獎掖後昆。於一切時一切處。恁麼也是不恁麼也是。恁麼中不恁麼也是。不恁麼中恁麼也是。其或倦思臥渴須茶。前村遠後路賒。敲門試問葛洪家。
上堂。看子湖狗似覺勞心。弄雪峰蛇終為費手。賣曹山死貓頭無人敢說價。販鎮州大蘿蔔近時不直錢。室中高臥卻言信息難通。量外酬機猶道水泥太煞。山僧今夜要與諸人相見。以何為驗。良久顧眾曰。仲尼溫伯雪傾蓋成相知。
商門淨珺請上堂。雪嶺老瞿曇。從始至終將法付法。面壁胡達磨。自西徂東以心印心。疑誤後人謂成就無量劫來莫大之事。所以唱者成群。和者作隊。擎夢裏空拳。撮空中閃電。為黑夜燈燭。照曠道昏迷。看來像三家村裏。老學究教稚小頑童。讀上大人相似。成何模樣。曹山總不用其韜略。若欲繁衍家猷。有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時開演。自肯深信隨汝詳擇其可入者。拈拂子一吹曰。摩尼果中如是說。
石門悟禪為徒出關請上堂。特櫂語谿船。遠跨錢江水。不辭霜露寒。求說一句子。應知此一句子。方圓任器長短隨宜。包天地非為大。混微塵不謂小。佛祖難尋縫罅。人天莫辨端倪。山僧到者裏也加一毫文彩不得。除是出格道流。照物眼正。淆訛任他淆訛。判斷由我判斷。即此離此破涉世之藩籬。無住而住樹箴時之標的。自然祖師關生死關應時豁開。曹溪路石頭路蹙踏無礙。不妨南山油然作雲。北山霈然下雨。如水上捺葫蘆。旋轉圓活。豈肯守在一隅。今以多種方便。已將此句搓圓捏扁。精分細縷。撒向諸人懷裏了也。大眾且道是甚麼句。伶俜遊子還故鄉。其樂陶陶安可比。
長至上堂。語無二種事無一向。陰極陽生大來小往。猛虎鑽入鬧市。鯉魚跳出高山。荊棘林不妨轉步。平坦地正好移身。森羅萬象提本分鉗錘。土宿泥蟠碎情解窠窟。三家村裏醉翁全彰大用。十字街頭浪子賣盡風流。卻憶當時達磨與梁武帝相見。意不相合。口悱悱心憤憤。山僧思量忍俊不禁。直得呵呵大笑。且道笑個甚麼。我笑達磨梯山航海而來。不能以一言悟主。惶恐殺人。今日若有進得一策。不但與達磨雪憤聲冤。亦見天無言四時行。地無言百物生。增一些不得。減一些不得。是汝諸仁還有借籌而畫者麼。卓拄杖迪一人使四方如卜筮。
復舉僧問長慶。如何是合聖之言。慶曰老僧被闍黎一問。直得口似扁擔。師曰長慶恁麼應機雖謂不矜不伐。其奈法海中茫無津梁。設有問曹山如何是合聖之言。但對他道。史筆書雲徵有信。氣蒸葭管動飛灰。
上堂。舉南泉因僧問。父母未生前鼻孔在甚麼處。泉曰父母已生後鼻孔在甚麼處。師曰南泉朗天表日月。者僧惜寰中風雨。且一狀領過。父母未生前已生後不必繁言。汝諸仁各各有箇鼻孔。摸得著底通個消息來。良久。山老樵歌遠。松高鶴夢長。
俞伯英請上堂。舉陸亙大夫謂南泉曰。肇法師也大奇。解道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泉指牡丹召大夫曰。時人見此一株花如夢相似。師曰陸大夫觸事興懷文人雅思。王老師白日昭昭愛說夢話。最好一株花離披狼藉。從古以來無人料理。是為可惜。爭如今日俞伯英居士特詣山頭。也不誇尼山禮易詩書。也不問竺土偏圓頓漸。惟以家田米辦清淨飯。不管細嚼麤餐。秖向稠人廣眾之中要覓個知味者。心如墻壁跡似風輪。眉橫眼上鼻在口邊。各安其位不亂其常。願已畢矣。致令陸大夫王老師在背後拊掌稱讚曰。善哉善哉此是高遠曠達之見。吾何可比例。設到曹山門下還要勘其力量。果大然後以千斤擔子放在他肩上。不知大眾如何相許。卓拄杖。須知歲寒操。惟有古松枝。
上堂。鳥窠吹布毛侍者便悟去。拈起拄杖曰。拄杖子隨根隨時如應而說。汝諸人作麼生承當。遂以拄杖打趁。
晚參。舉真歇了和尚。上堂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謾。識得拄杖子猶是途路中事。作麼生是到地頭一句。師曰歇祖恁麼道。觀機逗教應病與藥。曹山要且不然。道得第一句卻被拄杖子謾。識得拄杖子正是千里萬里。如何是到頭一句。此去紹興城不遠。
上堂。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山僧冷暖山僧自知。諸人好惡諸人自剖。秖如眼耳鼻舌身意。擯卻色聲香味觸法。有過咎無過咎。良久。且放過一著。
空明菴兆君靈木請上堂。橫按拄杖曰。秖者箇挺特不群。剛大難並。具清淨海眼。有不思議手。碎聖凡窠臼。總一玅門。攝無邊世界歸一剎境。擊靈樹開劫外之花。剪稠林示正中之路。所以深淺隨宜高下共適。朕垂未分時卻也通身顯現。君臣道合處。依然文彩不彰。其奈有時。橫古路鐵蛇踏著底。從古難逢。有時為翀霄彩鳳。睹見者至今罕遇。既要佛種不斷。須得現無盡身雲。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遍十方。令情無情等自然明達。不由他悟。拈拄杖空中旋轉乃擲下曰。大眾。換卻匙箸拈缽盂赴堂喫齋。
上堂。釋迦為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渾身泥水總堪愁。達磨欲覓大乘根器自遠而來。抗步風塵終是癖。曹山有個施為恰好句。有道得底可謂同心斯焉把臂良久曰。諸人既不靈利。且教拄杖子出來道看。驀拈拄杖打一僧曰。分明記取。
大慶谷虛靜主祖機監院同請上堂。從上的的相承底事。曾無畦畔分疆。不以西東列界。惟有志者心量廣大等虛空。肝膽皎潔如白月。變化千奇玲瓏八面心相體信出入無難。自然臨事不落偏枯。應機不昧終始。行一令百谷朝宗。說一言千山仰止。不獨峻厥家聲。亦能綿延祖胄。其或堅執未融怠慵飄忽。日月逝于上。顏貌改于下。斯抱道高流之所深慮。安得到大慶快時節。我道要得慶快有甚麼難。喝曰。菩薩聞此音其心大歡喜。
上堂。冬行春令寒暑不正。此為世上常談。舍妄從真契證無因。斯為法中大病。縱使中道勿居猶是隨聲逐色。離卻中道二邊且向甚麼處著。黑膝崑崙踏雪行。
上堂。良久喚一僧。僧出禮拜。師曰聞聲見色尋常事。切莫逢人說短長。下座。
上堂。豎拂子曰。恁麼者相識不須多語。不恁麼者一雄可當萬夫。設使恁麼時卻不恁麼。不恁麼時卻恁麼。彼此不分迥超向背。猶被虛空開口笑。郢曲自來白雪多。熨斗煎茶不同銚。擲拂子。
晚參舉黃檗示眾曰。汝等盡是噇酒糟漢。與麼行腳何處。有今日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麼。時有僧曰。只如諸方匡徒領眾又作麼生。檗曰不道無禪只是無師。師曰阿順以為榮。拂逆以為患。事固常情。此則因緣實是難辨。從古以來判斷者多。盡是噇飽酒糟酩酊過日。且道黃檗恁麼道。為復阿人之意耶。拂人之心耶。有辨得的許他有參學眼。拈拄杖曰。辨得辨不得有殺有活。不可作野狐精見解。
餘姚檀越誕辰請上堂。須彌山高大未足為高。香水海深廣豈得曰深。豎拂子曰。惟有此個法門窮之莫竟。其巔探之罔測其底。果是信心廣大者深入其中。便好改禾莖為粟柄。以小壽為長年。一切世界因他建立。一切功德依此圓成。處處顯本有家風。頭頭是通方活路。七縱八橫隨流得妙。然今日檀越生辰。自姚江而到曹山。要向曲彔木上如法讚頌。更說個甚麼可以隨順機宜。良久。木雞夜半啼雲麓。芻狗天明吠遠村。
請上堂。夜吟茅店月。曉踏板橋霜。於本分事未得徹頭徹尾。不明不暗終是孤負己靈。直饒真正道流。利劍其牙血盆其口。一日三餐粒粒咬破不取一物。不捨一塵。忽然境風藉起識海騰波。在生死岸頭視沉若浮有甚麼氣息。山僧向來口門緊閉滲漏全無。茲以因齋慶讚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豎拂子曰釋迦老子來也還見麼。擊一下曰。水窮山盡逢來客。鴻雁歸時免寄書。
上堂。階前雨滴聲。窗中紅日影。此句最相應。不但無人省。三世諸佛劈不零星。歷代祖師捏不成餅。山僧可作傳語人。不敢輕于汝等。梅花竹裏暗生香。漁父蘆灣移夜艇。卓拄杖曰。領。
解制上堂。拭去缽囊塵。穿起草鞋鼻。跨霄漢以低昂。任西東而出沒。放行無位真人開眼不覺曉。坐斷空劫自己不臥萬年床。靜時凡不能尋聖不能覓。動則神駒逐日妙翅搏風。自己有如是威光不能運轉。靠著蒲團做長夜大夢。喫飽粥飯說太平清話。蝸牛角上論世界廣狹。蚊蚋眉間較尺寸短長。只嫌山僧吝惜家私不容假借。既到此個時節敢不傾心分付。欬嗽一聲曰。秖者些兒抵萬金。
華嚴期俞伯英請上堂。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所以金風清四野炎氛。玉露爽三秋天氣。寒碪流韻萬家。丹桂飄香滿路。可謂時節已至。妙理全彰。能向此個時節大開正眼。洞徹真元。者邊那邊自應獨步。是處非處。信是無雙。快斯文而璀璨。培慧脈于靈長。如是則未登普光明殿。古佛本懷已暢。不遊煙水百城。當人功行早圓。心中有何疑義而不冰消瓦解。雖然契證。則不無要得淋漓放曠兩不相傷。更聽山僧授記。乃顧左右曰。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
蔗菴範禪師語錄卷第七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6 冊 No. B369 蔗菴範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