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菴和尚小像
自贊
形類枯樁。髮同徵雪。參訪二十年不悟西來大意。開堂七八處。焉知向上妙訣。無能樂育英才。但可放憨守拙。夙夜溉植咸謂假情。切寔提撕俱成冤結。既然誤賺當時。何以激昂晚節。未免玷達磨門風。寧止濫洞山譜牒。
弟子硯民褚廷琯書
蔗庵禪師語錄序
蔗菴禪師語錄序
蔗菴禪師語錄序
東塔蔗菴和尚語錄序
巖頭曰。但識綱宗本無實法。大法之衰皆由綱宗不明。拈槌豎拂者不知好惡。倚門傍戶實法綴人。瞎將來眼。本色宗匠法眼精明。機用神妙。不落時人窠臼。如神醫治病。其藥只是尋常。信手拈來。拍▆是令。一剎那間轉凡成聖。不假餘力也。蔗菴和尚以瑰瑋傑異之材。不受世間繩束。如海岸神駒。雲中威鳳。其品行學問道業知識。皆卓絕過人。提綱宗行祖令。獅子爪牙象王蹴踏。仗劍倚天燃犀燭水。風行草偃疊石成兵。風駛雲騰泉湧水決。愈出愈奇而愈變幻。掀翻古今窠臼。自成一家。其全機大用。如月印千江春行萬國。莫可得而狀也。愚菴門下。親依最久。入室甚早。始終周旋。兢兢二十餘載如一日。即出世禾之資聖東塔越之雲門天華。亦殷勤無倦。余甚愧之。西湖風月葛井丹泉。深得 老人之心髓。何其說法絕不相似耶。雲居云莫怪不相似。恐同學者太多。价祖寂祖建立正偏君臣五位。而膺祖別出手眼自是作家。故昌大久遠。豈似趙括之子。讀父書而不知變通哉。余[A1]忝同門知之最深讀其上堂垂示等語。回以數言弁其首。
歲在康熙屠維作噩月維應鍾望旦住苕谿鳳山同門淨啟頓首拜撰
(旌邑弟子劉毅農仝天渠敬刻)
敘
菩提薩埵之道。莫大乎度生。度生莫先乎觀時。法無一向乘其敝而救之。因勢利導。是故縛於義律則摧蕩者。以逸格為尊。流於縱任則清嚴者。以端本為上。居今之時。欲救今之人。必垂憫於撥無因果者乎。世尊昔於楞伽預指其害。曰受貪瞋癡性[A2]已。然後曰貪瞋癡性非性。夫性非性者。性之正也。貪瞋癡性非性。論性之正也。彼[A3]已受之矣。無性而有妄受。即受而有。妄性則有。妄業有妄報。究竟不出於性無性之外。然使一切眾生相率而入於塗炭。則今之宗門等為那落迦門。此世尊之所悲。菩提薩埵之恥也。於是今釋以請藏至嘉禾謁東塔為翁大和尚。和尚於吾洞上一家猶父行也。直心直行。無一毫髮矯飾對之泠然意消。信有所為目擊道存者矣。既讀其語錄。雙眼圓明四辯注射。知見正而不落知見。波瀾闊而不混波瀾。蓋長夜之慧燈。橫流之砥柱。救時之法主也。今釋於斯道。晚進顧嘗竊竊私憂。以為三災之起。先兆於法苑。古之作家了事之餘。涵泳大乘。以資內衛。旁通世典。以破外堅。今則一知半解。劃地指天。害辭別字。題牋染翰。疏於本謂之穀饑。匱於支謂之菜饉。此一災也。二障猶存。賊深藏腑。八風相扇。禍侵肌骨。遂昭靈而轉者。狂陽守嘿。照而滯者。錮陰疾起。一夫疫傳萬宇此一災也。爭利功。強盜名。益詐操戈於同室。則住持即是戰場。按劍於異[A4]己。則邂逅無非陷阱。白拂在手黑煙蔽空。洗兵難於借雨。握刀捷於折草。此一災也。慧命既斷。器界將空。使據法席傳寶印悉如和尚。獵夫之黐可不戒而遠。師子之蟲庶勿藥而消乎。溈山之語仰山秪貴眼正。不說行履。良以失足之咎。非盲即醉。不屬冥行則遭鬼攝。世未有白日青天。雙眸炯炯而墮坑落塹者。和尚以真參尋得大機用。一言一行不走時蹊。此眼正之力。非藉行履為淘汰。而或失溈山之妙指。恣情顛倒。誣溈山以流弊。刻意操持。各見迷源。全成兩截。則乘度生之願。出救時之手。見其所見。聞其所聞。亦可以忘言而自得矣。
洞上三十五傳住丹霞後學武林今釋稽首撰
蔗菴範禪師語錄目次
- 像
- 序文
- 第一卷
- 住檇李資聖寺語錄
- 第二卷
- 住檇李資聖寺語錄
- 第三卷
- 住越州雲門顯聖寺語錄
- 第四卷
- 住越州雲門顯聖寺語錄
- 第五卷
- 住越州雲門顯聖寺語錄
- 第六卷
- 住越州雲門顯聖寺語錄
- 第七卷
- 住越州會稽曹山護生禪院語錄
- 第八卷
- 住嘉興東塔廣福寺語錄
- 第九卷
- 住嘉興東塔廣福寺語錄
- 第十卷
- 住嘉興東塔廣福寺語錄
- 第十一卷
- 住越州東關天華寺語錄
- 第十二卷
- 住越州東關天華寺語錄
- 第十三卷
- 住越州東關天華寺語錄
- 第十四卷
- 住越州東關天華寺語錄
- 示眾上
- 第十五卷
- 示眾下
- 小參
- 第十六卷
- 垂問
- 勘辨問答機緣上
- 第十七卷
- 勘辨問答機緣下
- 第十八卷
- 拈古
- 第十九卷
- 頌古
- 第二十卷
- 一花五葉圖像贊
- 第二十一卷
- 佛菩薩贊
- 古今尊宿贊
- 愚菴老和尚贊上
- 第二十二卷
- 愚菴老和尚贊下
- 禪人請自贊上
- 第二十三卷
- 禪人請自贊下
- 第二十四卷
- 佛祖源流頌上
- 第二十五卷
- 佛祖源流頌下
- 第二十六卷
- 佛事上
- 第二十七卷
- 佛事下
- 第二十八卷
- 雜著上
- 第二十九卷
- 雜著下
- 第三十卷
- 攷定宗本說
- 自序
- 跋
蔗菴範禪師語錄卷一
住檇李古資聖寺語錄
順治戊戌九月十七日入院。
山門一一法界重重。樓閣戶牖豁開了也。於斯信步趨入。臥龍奮迅。若或躊躇。鈍鳥棲蘆。拽杖便入。
佛殿。趙州不喜聞雲門不願見。今朝覿面拈香也。是雪裏吞冰風前搖扇。
伽藍拻規千佛鴻基。丕振叢林綱紀。你肯為頭我能作尾。千古一知音。伯牙逢鍾子。
祖師赤心。覓大乘根器。白眼逢卞急梁蕭嵩少分皮髓。腥風刮地飄。殃害兒孫難雪恨。秪將鴆毒當香燒。據室此是我老人。捏泥彈子當濟世至寶。拈老鼠藥作活命靈丹。刳除佛祖心胸。斷送衲僧性命底所在。且道新長老作麼生。卓拄杖。明珠在掌有功者賞。
即日上堂。拈法衣曰。脫珍挂弊灰塵滿面。利生接物泥水通身。者是先聖不得已底事。今日範上座也走入此群隊裏。且道又圖箇甚麼。雖知祖父門風大光彩須添錦上花。
縉紳疏。句句班林玉屑。言言宋苑瓊枝。白雲以之出岫。正法以此維持。若要達委知源。更請從頭宣過。
文學疏。淵才秋朗雅思春濃。拈花奧旨面壁家風。箇裏不容夾帶。當陽揀勘始得。
宗剎疏。異響同風千波一水。誼重如山。言豐似綺。喚歸明月人千里。
山門疏。柵堰橋頭爽溪岸畔。就中一句絕商量。應藉傍人通一線。
指法座曰。須彌燈王如來。出廣長舌發海潮音。為大眾轉根本法輪了也。便好歸家省得塗汙。若信不及。撒灰潑水。莫嫌麤糙。遂陞座拈。
王臣▆護香竟。乃復取懷中香曰。此一瓣香先於正中亭畔。拾來陳爛枯樁。秘作返魂香不死藥。到處呈奇衒耀。後於玉笥峰前投入大爐鞴裏。猛火一鍛。直得臭煙蓬𡋯四面充塞。十餘年拋撒不開遮藏不住。今日人天眾前拈出端為。
傳曹洞正宗。二十八世即此堂上本師愚菴老和尚。以酬法乳之恩。遂斂衣趺坐。上首白椎訖師曰。諸佛諸祖為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要使盡大地人箇箇知得眉不豎長。鼻不橫生。能事畢矣。其如欲速則不達。欲近轉成迂。只得向第二門頭重加粉飾。所以靈鷲花前。唯頭陀破顏冷笑。嵩庭雪裏獨神光斷臂休心。從此西乾四七。東震二三。花聯葉綴。列幹分枝。各隨施設。別展家風。或驗龍蛇于主賓玄要。或顯尊貴于偏正君臣。或寄聲脫象骨枷鎖。或原夢彰鶖子神通。以至天下老和尚逞盡伎倆。竭盡機思總秖是應病與藥。憫物施權就是我愚庵老人握太阿鋒。佛來也斬魔來也斬。懸照妖鏡。胡來也現漢來也現。收則齊收。放則俱放也。秖是曲順機宜撫循後進。有者猶道門庭高峻。家法森嚴。往往抱望洋之歎。今日新長老不妨別開方便聊副箇時節因緣。豎拂子。竹籬外古城隈。黃花滿徑。紅葉漸成堆。雨暘時。若村童野老。對斜暉謳歌醉醁醅。置拂子曰。垂衣裳而治者。非堯舜而誰哉。
復舉投子因僧問。諸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和尚出世當為何事。投子曰。尹司空請老僧開堂。師曰投子大似老將。臨場毫無懼怯。出一令應一機。風馳八極名貫十虛。世出世法無不周備。脫有人問山僧和尚出世為箇甚麼。但向他道。石女生兒多爽拔。木童慶奏萬年歡。結椎下座。
小參。瑞塢峰前未穿艸履。谷風傳響鴛鴦湖畔。才解腰包流水無聲。深知動不如靜。出不若處也。蓋緣本山耆舊執事咸謂此一坐具地。昔為丘墟狐穴。今成金谷寶坊。實由老人沃以弘慈被以化育。今老人既恬退湖山。寧不慮法堂前艸綠苔青。故向南高峰頂撒箇漫天網子。令人進既無策。退亦無謀。推逼到者裏。不免打葛藤去也。喝一喝。
復舉法燈開堂曰。本欲跧棲嵒竇隱遯過時。奈緣清涼老人有未了公案。出來為他了卻。時有僧問如何是未了公案。燈便打。曰祖禰不了殃及兒孫。僧曰過在甚麼處。燈曰過在我殃及你。師曰法燈可謂卑以自牧謙以待人。但我老人鶴髮盈頭。獅王步履。正欲以法印利益世間。無甚公案未了。卷舒出沒不墮功勳。西去東來。了無變異。亦不殃害兒孫。既然如是。又在者裏東扯西拽作甚麼。卓拄杖。莫道燈前一夕話。勝讀寒窗十載書。
上堂。能了此宗者。可為明為導為師為匠。普救群迷。不生揀擇。所以資聖者裏如開箇生藥舖子。要參苓白朮甘草黃連細辛薑桂種種諸藥者。皆能與之。但有下顧者。明讓不賒顧大眾曰。有麼有麼。若無則山僧今日失利。便下座。
東山玅覺爾衡和尚訃至。上堂。豎拂子曰。還見麼。東山爾衡法兄。在山僧拂子頭上將末後一著。而告大眾曰。共本同條膝未促。別峰相見顏如玉。嵒桂香飛韻最深。物外清芬如可掬。狂飆忽地動林皋。拔我擎霄一巨木。不但人天失所依。幾多歸鳥悽無宿。慧命絲懸實可哀。波旬心快歡相睦。湖海禪客知不知。[A5]己躬下事宜自勗。千金難買寸光陰。頭白一朝無再黑。擊拂子下座。
雙林受業法眷至上堂。日影射窗櫺。纖疑冰釋。故舊會一室。喜氣津生。若是大丈夫。得此箇消息。便可勇往直前。志無退轉。向上一事。兩肩擔荷。其或廉纖不斷。未免重布葛藤。山僧自落髮之後。就挂腰包二十餘年。跨百城煙水。歷萬疊雲山。危亡不顧逆順無論。祇望向糞埽堆頭尋顆明珠。營箇小歇場。上可以報佛祖鴻恩。下可以酬師友厚德。拍禪床一下。及乎究到此。座上誰知席帽下。元是昔時人。眉毛不增一莖。鼻孔不減一竅。一身貧徹骨。兩手但擎空。且如今日。既蒙諸師高德。遠來惠顧。畢竟將何遮掩。聽一偈曰。水源木本最鍾情。細雨扁舟到秀城。不用援毫文彩露。清茶一盞話深更。
上堂。明暗交參。正偏回互。異類中行。不墮諸數。蝦蟆跳入梵王宮。白螘鑽空生鐵樹。有般底盡向空劫已前商量。卻與自[A6]己不曾動著一步。為甚如此。唱罷金雞天未曉。斜飛玉鷺過橫塘。
請同門兩序上堂。一繡之裳未為美觀。孤絃之瑟惡可聳聽。須得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屈尊就卑。鼓揚法化。親疏一致。新舊兩忘。內外雍肅。號令森嚴。用睦州心行。激勵滹沱受棒挺高菴氣岸呵斥佛鑑鹹虀撾楊岐之鼓。逼慈明晚參縱雪竇之辯款。太陽佳賓寶壽。生薑到老辛辣。溈山菜刀殺活。自繇縱有英傑到來。也知此間門庭高峻。僅可向侍者邊領箇消息。如此可以廓人天正眼。播佛祖玄機。成叢林不磨之業。砥長江趨下之瀾。敢保威音王未見者般韙勣。毘盧師焉知此等風規。召眾曰。且道據箇甚麼。有如是奇特。更聽一偈。翻雲覆雨世紛紛。雅奏塤篪喜再聞。掌上一絲能繫鼎。胸中五岳自生雲。
結制小參。聖制咸尊十月半。龍蛇好向紅爐鍛。內莫放出外莫入。門外霜風利如箭。二時豐約總隨緣。大事剋期要了辦。此時若不痛加鞭。更待何年尋倒斷。是非黑白任樅然。晝短夜長不須算。雲門普一擊粉碎。趙州關一刀兩段。好看日面月面。莫管東院西院。別有清風動地來。剎竿頭上將身換。資聖如此報君知。諸兄不覺通身汗。且道為甚如此。良久曰。巴峽猿從月下啼。多情決定深招怨。
結制上堂。拈拄杖曰。山僧攜箇烏藤子到秀州來。盡謂是善知識降臨。必為迷途寶筏。作險道津梁。誰知是箇青山白雲堆裏喫黃虀澹飯底長老。既無一點墨水可傾。也無一句佛法可說。聊為應酬。秪道得箇天晴日頭出。雨落地下濕。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烏是玄鵠是白。雖然如此。莫見山僧恁麼道便艸艸承當。殊不知於此薦得。止可門外艸菴裏受用些米麵鹽醋蘇肩息擔。未知我門內淺深。在若要知門裏句子。且到僧堂內高挺脊骨緊綰眉毛長連床上經行路裏。輥做一團打成一片。迸開娘生面目。褫剝鶻臭布衫。來方丈裏打算飯錢了。細細為汝剖析。卓拄杖下座。
上堂。久雨得晴。人盡喜出門。行路腳頭輕。衲僧偏自生煩惱。箇箇攢眉努眼睛。事則如是。理上又作麼生。良久顧左右曰。東村王大分明說。一定來年米價平。喝一喝。
上堂。舉洞山到北嵒。嵒問。什麼處來。山曰湖南來。嵒曰觀察使姓什麼。山曰不得姓。嵒曰名什麼。山曰不得名。嵒曰還理事也無。山曰自有廊幕在。嵒曰還出入不。山曰不出入。嵒曰豈不出入。山拂袖便出。嵒來日侵蚤入堂。召洞山曰。昨日問上座話。不稱老僧意。一夜不安。今請別下一轉語。若愜老僧意。便開粥相伴過夏。山曰卻請和尚問。嵒曰不出入事如何。山曰太尊貴生。嵒乃開粥同過夏。師曰敢問大眾且如何。是尊貴底事有下得一語。愜山僧意者。與你箇拄杖子。眾無語。師良久曰。金輪懶向當堂坐。何用丹墀擊靜鞭。
上堂左邊擊拂子曰。者裏明得猛風可繫。右邊擊拂子曰。者裏明得虛空可量。諸佛出世祖師西來。皆明斯旨不為別事。子若不信。聽我再歌又擊拂子曰。人生若有志歡樂當及時。
上堂。請晴雲大師立僧干將之劍。匣以深藏不敢輕試。寶之至也。南山之豹。霧而久伏不敢躁動。養之至也。惟我衲僧門下則不然。橫孤峰而獨宿。獻花野鳥。追尋無路混闤闠而同廛城東老姥。遁跡無門。栽培寶鏡。堂前覆蔭之樹。全在金鋤得力。運出無明海裏滔溺之流。還他蘭槳通神。奮臨濟喝。虛空震裂。拈德山棒。山嶽崩頹。蜀道久登者。自知趨平避險。茅廬初出者。難免喫嚇擔驚。山僧為汝諸人通箇方便。卓拄杖曰。金翅鳥王擘海底。魚龍休復困重淵。
上堂。世間道譬如隘路不受二人並行資聖者裏猶八達通衢。上至諸佛聖人。下及蜎飛蠕動聖凡愚智苦樂逆順。輥做一團打成一片。只有一人。不在其中。且道是甚麼人。良久曰。少間來與你相見。
上堂。請指源大師。為眾小參兼謝眾檀越齋。拈拄杖曰。秪者箇虛空絕量真俗離名。居正而不稱尊。垂偏而不混物。在塵作人倫蓍蔡。出世為佛祖權衡。花柳巷中豎立橫眠。一一展向上機管絃樓下高揮大抹。各各談不二法汝等聞鐘響便上法堂遇天寒便衣重裘伸手觀見掌拭面摸著鼻托缽喫著鹽醬椒薑便覺甘辛鹹澹。究其元由。一一皆承此恩力。但無人點破。便自論年放曠。積劫沉淪。所以道譬如琴瑟箜篌。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驀擎拄杖曰。此是妙指。卓一下曰。此是妙音。且道所彈是何曲調。以手作彈琴勢曰。皮膚脫盡玉珊珊。峻拔孤風孰敢攀。扶翊法幢翰赤膽。砥回世運出青山。機前陷虎餘遊刃。言下擒龍一字關。最險雲門無鏃箭。休遭射破面門斑。
上堂。今朝仲冬初一日。從天降下真消息。疾風卷卻屋上茅。細雨打溼階前石烏鴉棲殿角逐隊飛鳴黃葉墜空庭成堆狼藉。不知領略是何人。莫教過後重相憶。良久。休相憶。風靜黑雲消。紅輪自迸出。
真如文法師請上堂。問如何是類墮。師曰蘆花月下鷺鷥眠。如何是隨墮。師曰乘春醉舞百花園。如何是尊貴墮。師曰深宮有敕不須傳。曰曹山三墮蒙師指因齋慶讚事如何。師曰好音在耳。人皆慕。曰恁麼則施受無心人莫及虛空點首讚無休。師乃曰睹星悟道千古笑端。斷臂安心一場話杷。豎拂子曰。總不如長水灘頭箇白拂老翁。言而為天下經。行而為天下法。應現無拘化機莫測。妙高峰一摵粉碎。大海水一蘸枯乾。和四維上下為一隅。摶此界他方為一土。於中若聖若凡有情無情。各各不相知。彼彼不相到。無動移之相。絕去來之形。應以王臣身得度者即現王臣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擊拂子曰。還有此語重相告。世事萬般何日能拋掉。天邊白日不移輝。江上青山依舊峭。最無情霜花糝鬢醫方難得其妙。箇事茫茫無信音。把光陰暗裏消耗。那箇人知道。大眾不須疑。真好笑。且道笑箇甚麼。良久曰。笑他妙法蓮華經是諸佛之秘要。
上堂。請道曉大師為眾小參。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腳踏五須彌。口吸四溟水。不是東城見石張。亦非北麗襄泉李。騎鐵馬衝破雲頭。鞭泥牛耕翻海底。直鉤釣鯨釣鯢。紫栗敲皮敲髓。騰煥宗猷。互為賓主。斯人焉。吾不知其所以。大眾還知麼。豎拂子曰。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解制上堂。長安大道紫陌春風。出門便是莫問西東。秖有一句子。不可不玲瓏。行從十字街頭過。又手丁寧問祖翁。喝一喝。
上堂。政黃牛橘皮湯止渴。懶殘老糞火芋克饑。天子詔不理。公侯門不登。千古追思家聲尤烈。蓋操道之士。非淡薄無以明志。佛祖之風非清素無以致遠。豎拂子曰。大眾麤飯飽腹。新艸鋪床。半夜吳歈來枕畔。侵晨紅日射僧堂。燈籠露柱爭放寶光。既無背面亦絕覆藏。此其富稱敵國。貴比侯王。豎拂子曰。者箇不必細商略。瑞嵒主人翁自喚還自諾。佛法不是鮮魚。隔宿便怕爛卻。萬事隨緣是 樂法。聳身曰。且道那箇是你主人公。擲下拂子曰。惺惺著。
上堂。箇箇奴呼釋迦。人人婢視達磨。固然許汝是出群豪傑。拔萃英靈。秖如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曰喫粥了未。曰喫粥了也。州曰洗缽盂去。其僧因此悟去。且還有佛法道理也無。試出來甄別看。若無。資聖自斷去也。趙州也無。洗缽盂者僧曾無喫粥了也。若因此悟去。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後來雲門道。有指示無指示。若道有趙州。向他道箇甚麼。若道無者僧。為甚麼悟去。恁麼語話。也似虛空裏著彩。墨跡上填煤。良久顧左右曰。珍重。大眾歸堂喫茶。
上堂。資聖有一句子。今古無人搆得。舒之則彌滿太虛。卷之則退藏於密。詰瞿曇而心驚。問達磨而面赤。若問木上座決然知端的。卓拄杖曰。不識不識。
檀越請上堂。居士問鷲嶺拈花次。迦葉解雙頤。請問如何是拈花意旨。師曰杓卜聽聲曰。老子悟真常。青牛出函谷。如何是青牛意旨。師曰漆甕裏𨁝跳。曰宣尼通大化。一貫示曾參。如何是一貫意旨。師曰可知禮也。曰恁麼則從來三教分優劣。資聖公然一指收。師曰不可向者裏亂統。乃曰冬至前後。灑水不走。寒風撲面。白醭堆口。兔角不須無。牛角何用有。八萬四千法門。何人同入。無量劫來。寶藏誰與分剖。還他倜儻丈夫兒。撒出驪珠千百斗。者是福田下種子。集眾善以為水耕火耨。秋來穀稼成熟。不惟自飽亦能飽友。金牛老龐蘊叟。佛祖相傳而不朽。且道傳箇甚麼。良久顧左右曰。無知疑悔則為永失。有智若聞則能信受。
上堂。煙雨樓前好風月。多少英雄無處覓。獨讓蘆叢一釣翁。鼓枻中流念子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舉世皆濁我獨清。煥古騰今心不別。梅花曲調要翻新。更聽山僧吟一絕。遂擊拂子一下。
上堂。深繹雲門老祖恩。一聲放下定乾坤。兒孫後代無思算。終日漫漫草裏蹲。者也是。事不獲已入水求人。諸仁者。結制來半期[A7]已過。堂外執事筋骨已斷。堂內執事精神已枯。山僧在室中。日日延頸而望。或有箇擎頭戴角底闖入方丈。來酬還飯錢。報答執事。到如今絕無影響。不妨將雲門老祖賸下餿殘。拈來與大眾結箇般若緣。遂擎起拄杖復擲下曰。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上堂。豎拂子曰。者裏甄別得去。狹路相逢時。自有萬化千變。所謂大丈夫能為大丈夫事。其宏綱鉅典綿長攸久而無紀極。不然我與你下箇注腳。顧左右曰。天上天下三指七馬若更不會。問取東村王大姐。擲拂子下座。
至節上堂。問向上機關即不問。一陽消息是如何。師曰鴻禎不必登臺望。轉眼芳叢紫翠濃。曰一陽消息超群象。向上機關是若何。師曰小人道消君子道長。乃豎拂子曰。祇者著子乾坤無以定其位。兩曜無以狀其明。貫三際而不遷。歷四時而不背。有般漢耽臥荒陂。久沉寒水。問渡無船。推車撞壁。冷湫湫地無一點活潑。生涯堪作甚麼。以拂子一點曰。向者裏見得親。信得及。便見飛灰添線天機圓轉。小往大來天下歸仁。忽爾萬邦凱樂。說甚就路還家。就是三艸二木咸含歆艷之機。土宿泥蟠盡動翀霄之志。正當恁麼時。凡有雲物魯史必書。且道書什麼雲良久曰。伏惟三世諸佛白牯。黧奴起居萬福。
上堂。一僧出。師便打。僧禮拜。師曰。適才一棒。此僧雖恁麼點胸實未知來歷。如有明眼道流出來決得端倪。一任御苑酣歌長安行樂。若也大家淈淈𣸩𣸩。山僧只好打退鼓去也。卓拄杖一下。
上堂。城上鼓鞞撩亂。城下煙波拍岸。渡頭人望不歸來。深埋怨。顧左右曰。幾乎錯埋怨。緣來是鼠嚙枯藤。暗把韶華換。孤負了間竹梅花清香滿亭院。空教他霜雪堆中一番寒戰。大眾你朝朝順跨山門。日日倒騎佛殿。總未曾親見一回。難把衷腸剖判。要此段公案團圓。有箇人兒堪與合伴。且道是甚麼人。擲拄杖曰。無聲無臭。切莫東覓西覓造次顛沛。不離者畔那畔。
上堂。問一陽初展萬物重輝。向上玄機即不問如何是句到意不到。師曰百川流水本無韻。一至橋門便有聲。曰如何是意到句不到。師曰青山冠珮堪依約。白雪歌謠總不聞。曰如何是意句俱到。師曰空心燭點三官廟。斷節香燒五聖堂。曰如何是意句俱不到。師曰床頭一旦黃金盡。戶外諸親絕往還。曰四句[A8]已承師指示。資聖一句意如何。師曰莫妄想。乃拈拄杖曰。無固無必有放有收。雖是一期拈弄。實衍萬古徽猷。放行處撼山嶽而搖動。攪海水而奔騰。事事圓攝。法法全周。把住時深宮藏尾。密室垂頭。寶閣香殘。誰能摸索。瑤階月冷。孰敢追尋。若是收放雙行。直得佛祖膽喪。正偏絕跡。賓主忘形。說甚句到意不到。意到句不到。遂卓拄杖曰。雄圖霸業人何在。踏月敲門我獨留。
上堂。僧問向上一路如何進步。師曰天左旋地右轉。曰得力處乞師指示。師曰一日三飧從朝至暮。曰學人不會。師曰日裏看牛夜間推磨。乃曰向上路欲進步。天左旋地右轉。得力處乞指示。一日三飧從朝至暮。者裏若有箇漢出來。赤身擔荷我當覿面分付。且分付箇甚麼。日裏看牛夜間推磨。
佛成道上堂。受盡饑寒。五六年宸宮不假鴈書傳。星光照眼乘機變。步轉青蘿下雪巔。識時務達權宜。在世尊固得之矣。若說曩時於黑夜睹星有道可悟。幸與周金剛隔遠。設或比鄰共住。定遭伊惡罵嗔拳。喜得連忙矢口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智慧德相。有此一句甜話。庶免棲皇斥逐之患。資聖今日門風迥異也。不受六年饑凍。也不消遠上雪山。也不待星光露耀。現些小神通要與釋迦老人同腔合調。唱箇太平歌。豎拂子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者箇。敢問大眾且道者箇是甚麼。良久曰摸魚兒。
上堂。獸之在山山為窟宅。魚之在水水是家鄉。設使山崩水竭。必將蹄隕鱗枯。欲際於天無翎可翥。擬盤於地無[A9]沫可濡。今時人認繫驢橛為窟宅。以妄想窩當家鄉。忽繫驢橛倒。妄想窩坍。上無攀仰下絕[A10]己躬。前無村可托。後無店可依。到此時節畢竟向甚處棲泊。若道得共向青天誇笑口。若道不得各留明月照愁眉。
上堂。人人有兩隻眼睛。箇箇有一對鼻孔。他能視物我亦視物。他能聞香我亦聞香。及乎問著因甚麼都不理會。良久曰。情事成委曲。只為太丁寧。
上堂。舉先資聖盛勤禪師因僧問。四威儀中如何履踐。勤曰鷺鷥立雪。曰恁麼則聞鐘持缽日上欄杆。勤曰魚躍千江水龍騰萬里雲。曰畢竟如何。勤曰山中逢猛虎天上見文星。師曰勤大師承青原為九世之祖。紹雲門乃四葉之孫。概見其聲光秩秩。規步綿綿。若論建立世界。奠安家邦。循方琢圓。隨風轉柁。固是大人作略。其奈使者僧。葛藤絆腳不得自由。山僧則不然。設有問四威儀中如何履踐。但道佳人言語好。不願求新巧。
誕日值雪上堂。諸佛非我道。父母非我親。蒸砂欲成嘉饌。劈竹擬作繡。鍼水底捉蜻蜓。山頭摘鳧藻。誰知肯綮徒勞。到底事無成辦。雖欣知識開示。一是一二是二。麒麟四隻蹄。鳳凰兩箇翼。也總理會不來。到今日功無分寸。過有丈餘。蓼莪致詠罔極難酬。短髮頻摩昊天有媿。在世諦論量淆訛不免。若據祖令施行。敢借別人鼻孔出氣去也。驀豎拂子曰。臘月十五貧漢悽楚。富家告苦。萬般瀟灑。無如我琪花聯片空中舞。道是豐年有瑞徵。試看空花結空果。以拂子打一圓相下座。
謝同門翼贊上堂。雲嵒路徑調直無迂。石傘家聲彌綸昭著。增一絲不得減一點不能。撞著箇沒轉智大王。徐版高擔蛇頭死捏。鑑貌於流波。窺形於頑鐵。豈惟妍媸莫辨。抑且異見橫生。是以激揚此一段事。必資大人。具大見大智。得大用。種種現形塵塵混跡。損[A11]己神功弼斯玄化。發言舉令理包振古之奇。移步轉身事有匡今之美。寶殿舞瑤光。君臣道合珠簾來曉曙兄弟克諧。佛祖真風。頃刻可挽。叢林標幟。久遠欣崇。拄杖子聞與麼事心懷踴躍。忍俊不禁。即起合掌而證之曰。華光佛所為其事皆如是。
上堂。人人有通霄大路。不向牛角尖裏翻過身來。要進也不得。欲退也不得。說甚麼生死悠悠塵緣擾擾。積劫以來曾無休歇。我道要休歇也不難。良久召眾曰。仲冬嚴寒伏惟珍重。
除夜小參。彌齡馳蕩於塵情之海。若能換櫂更帆。登時到岸。積紀飄零於嗔恚之鄉。便肯回心轉意。即刻歸家。今則年盡月盡日盡時盡豈不是岸[A12]已到耶。家[A13]已歸耶。且什麼處與主人翁相見。豎拂子曰。擬思依舊隔天涯。
復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曰我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師曰趙州似乎年高力弱。輕輕拶著便心慌意亂。將陳年故物抵其所負。好則甚好未副來機。資聖則不然。萬法歸一一歸何處。鯨音吼破三更。夢陌上行人盡畫圖。不但有旋乾轉坤底氣象。亦使者僧馳求永息。坐致太平。今夜還有恁麼問底麼。良久曰。歲云暮矣。且收起葛藤。
元旦上堂。紫雲盤結秀城頭。淑氣森鋪滿翠樓。願得烽煙消斥堠。家家高枕嘆無憂。喝一喝。
上堂。拈拄杖曰。有時正裏垂偏。和風催岸柳爭妍。有時偏中居正。夜月湛銀河共皎。有時偏正兩忘。千嵒寒氣洇然。有時正偏兼到。萬壑陽春燠若。卓拄杖曰。且道是正耶是偏耶。是偏正兩忘耶。是正偏兼到耶。者裏若分疏得出。洞山老祖在汝背後叉手而立。其或未然。無窮芳艸色。何處故山青。
上堂。纔過元朝又經人日。抹額摸著眉毛。漱口打溼牙齒。與道伴交肩過。踢翻漆桶。堂司行者。懶墮異常。致使壁邊檐下。塵堆垢積。若恁麼蹉跎。將去蕩蕩一條官驛路。轉見窒塞不通。資聖別行條令。為諸兄整理一番。遂擲下拄杖。
解制小參。長連床上織成錦繡。經行路裏拾得珠璣。東街貴買賤賣。西巷鬥麗爭奇。忽被明眼人覷見。元來是搕𢶍堆頭之唾餘。不值半文錢。直須腳下紅線斷。頂門正眼開。打開秘密寶藏。運出自[A14]己家珍。不妨觀山是山。看水是水。住則坦然。行則瀟灑。資聖者裏無禪可參。無法可說。秖有箇酸餡胡餅。當期滿功圓聊作餞行薄供。良久以拂子畫○相云。時世荒歉。莫怪空疏。
解制上堂。兼謝檀越齋。一向眉頭緊皺。諸佛歷祖總是冤家。今朝腳板放開。魚躍鳶飛盡為道侶。如來禪青山路闊。祖師意綠水橋平。杉青閘上遠喚歸舟。殿基灣裏高呼便櫂。豎拂子曰。諸仁聽著。驚起樹頭鶯轉作春山杜宇聲。報與欲歸客。好趁天晴一彈指頃。十方佛剎遍遊行。眾檀越與山僧助汝清風一陣。芒鞋底贈汝浩氣千層。前途或有問資聖定乾坤句子。莫教眼直面皮青。乃擲拂子。
上堂。舉盤山曰。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慈明曰。向上一路千聖不然。師曰二尊宿大似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資聖則不然。向上一路不傳不然。白鶴踏翻松頂月。黃鶯啼破樹頭煙。
顯聖百和尚至。上堂。無上妙道海口莫宣。在過量人自能開演。所以資聖向來秖有一副石心鐵膽。喫飯嫌其碗響。欬嗽不許高聲。雖然鬧市裏有箇天子。百草頭有箇祖意。置在無事甲裏。未曾確實指陳。致使路絕人荒。門衰祚薄。今則法王大寶自然而至。以平等慈施無畏法。便見山門頭清風滿路。蓬壁下紫氣衝霄。穿心盤子放出摩尼光耀。折腰笤帚盡逞無礙神通。躄者能履。瘖者能言。聵者能聽。盲者能視。但有飯籮裏坐底欲餓殺。海水中坐底欲渴殺。此二般病。世醫拱手扁鵲攢眉。召眾曰。汝等宜各克[A15]已丹誠。請顯聖和尚診候厥疾庶或有瘳。
上堂。汝先厭離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日為汝開示。第一義諦。釋迦老子為憐最小之弟。不惜老婆舌頭。然第一義何曾動著。資聖者裏粥時有粥。飯時有飯。上下交歡。往來相悅。第一義諦實不相謾。乃拍膝一下曰。春水船如天上坐。老人花似霧中看。
埽顯聖祖塔。兼慶百愚和尚壽。請上堂。祖翁田地界畔分明。其真文[A16]券。約在我法兄掌中握著。若捏聚則十聖三賢無憩歇之路。若放開則祥麟彩鳳得騰翥之方。擔山之鬼無能動一微塵。吐電之魔不敢亂其畛域。縱一切分人到來。唯唯悉聽指揮。所謂義之實從兄是也。但山僧笻離鴛渚櫂抵雲門。有一則因緣。欲與現前大眾商量。以秦望山為筆。以鑑湖水為墨。以太虛空為箋。要寫壽量品三字。若寫得與堂頭和尚是真祝壽。若寫不得。佛法無甚奇特。顧眾曰。還有寫得者麼。若無。試為塗抹。一上看。以拂子作書字勢曰。薰風涼。夏日長。榴花綴麗。松柏青蒼。更有萬竹林群英濟濟而歌曰。雪山老子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窮未來際。行菩薩道。所化眾生亦復無量。恁麼則資聖到此。雖有通身之口。難以稱揚。權借張公鐵笛。依前吹過錢塘。遂以拂子作吹笛勢。
蔗菴範禪師語錄卷一 (嘉興資福弟子智頫捐貲刻)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6 冊 No. B369 蔗菴範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