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菴範禪師語錄卷十九
頌古
世尊初生。
世尊睹星悟道。
頌曰雪嶺六年蛛絲纏額霜天半夜寒清入骨若說睹明星誑人猶未歇吞吐江山盡偉哉阿誰肯受眼中楔。
世尊陞座文殊白椎。
頌曰綸綍封章出御樓克謀借箸有留侯不因鑄印復銷印六國烽煙正未休。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頌曰瞿曇剛把沙含口迦葉連忙毒刺心有理只因無雪處青天白日鬼敲門。
女子出定。
頌曰臘盡孤山飛玉蝶春回兩岸碧桃森湖心夜月無人共獨把綸竿釣柳陰。
阿難問迦葉曰世尊傳金襴袈裟外別傳箇甚麼迦葉召阿難難應諾迦葉曰倒卻門前剎竿著。
頌曰飲光簪纓慶喜衣繡鶺令相呼塤篪迭奏門前倒卻剎竿家裏鑿開蟻竇天倫從此隔雲泥翻轉面皮不是舊殃害兒孫無術可捄路頭闊狹東西馳驟。
青原參六祖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祖曰汝曾作甚麼來曰聖諦亦不為祖曰落何階級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祖深器。
頌曰不登曠劫黃金殿豈坐今時白玉床簾外轉身明月夜瑤琴獨自理宮商。
廣德延禪師因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德曰無力登山水茅戶絕知音。
頌曰漢臣封事猒長安遙謝金扉[A1]已挂冠清嘯一聲茅屋下五更無夢倚朱闌。
天平從漪到西院思明以兩錯勘之留過夏平當時便行因緣。
頌曰騁掣電機肆懸河辨當局運籌鮮能不亂難雪文人刻鵠譏豈磨壯士屠龍悍天平老興[A2]已翩西院心灰落得眠錯錯一任春風叫杜鵑。
石頭因青原曰有人道嶺南有消息曰有人不道嶺南有消息原曰若恁麼大藏小藏從何而來曰盡從者裏去。
頌曰有消息秦主割城無消息相如獻璧大藏小藏何處來敢問達磨道不識白石粼粼青山歷歷趯得龍宮盡底翻陳年糟瓮齊搬出。
青原因石頭問出嶺因緣。
頌曰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石頭因僧問如何是解脫曰誰縛汝。
頌曰羈宦夜長眠不穩高堂日暮意難忘雞聲喚醒鄉關夢陶令歸來菊正黃。
石頭遷禪師參青原原問子何方來師曰曹谿曰將得甚麼來師曰未到曹谿亦不失曰若恁麼用去曹谿作甚麼師曰若不到曹谿爭知不失師曰曹谿大師還識和尚否原曰汝今識我否師曰識又爭能識得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
頌曰方朔偷將一顆桃自言仙種錦來包今時盡被行人踏合水和泥作燕巢。
梁山觀禪師因僧問如何是空劫[A3]已前底事山曰擊動乾坤鼓時人聽不聞。
頌曰虛空鼓響日闐闐聽者猶風過耳邊春色盡行花下路幾時得遂鴈歸年。
達磨見梁武帝。
頌曰廓然無聖第一義諦萬里深情一談喪氣慷慨捐沉璧之虞嚴猛割斷金之義駕長江兮鳧怨鷗驚適嵩少兮風清月霽斷絃更續待鸞膠葉布芬披有丹桂。
達磨九年面壁二祖斷臂安心。
頌曰一觸龍顏離禁殿九年銕脊豎嵩山雪中不得神光信歸興難同野鶴閒。
藥山惟儼禪師在石頭會下坐次石頭曰汝在者裏作箇甚麼師曰一物也不為曰恁麼即閒坐也師曰閒坐即為也曰子道不為又不為箇甚麼師曰千聖亦不識頭乃作偈讚曰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秖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頌曰閒是閒非俱不理坐來坐去幾時休報秋一片青梧葉飛入深宮起暮愁。
趙州因婆子請轉藏。
頌曰趙州肝膽方硃赤婆子眼睛比電光五軸五千消一轉滿傾山院菊花觴。
三聖問雪峰透網金鱗。
頌曰老漁坐倚嘯乾坤躍浪金鱗出海門天畔一聲歸去笛解衣磐礡共傾樽。
天皇道悟禪師謁石頭問離卻定慧以何法示人頭曰我者裏無奴婢離箇甚麼師曰如何明得曰汝還撮得虛空麼師曰恁麼則不從今日去也曰未審汝早晚從那邊來師曰道悟不是那邊人曰我早知汝來處也師曰師何以贓誣於人曰汝身現在師曰雖然如是畢竟如何示於後人曰汝道誰是後人師從此頓悟。
頌曰不從今日去豈是那邊人街頭石老虎產下玉麒麟說與波斯渾不信崑崙認得是前身。
鳥窠禪師吹布毛。
頌曰鳥窠吹起布毛侍者解下腰包但見梅花鬥雪誰知松柏擎霄。
流年冉▆嘆長更泥首深言去住情吹落布毛成底事當時便不向南行。
龍潭因投出家天皇曰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言可名崇信至別無聖解止。
頌曰瑩籠羈身旅夢奢禁園鶯喚便思家鳴珂寶馬歸來日二月春山盡是花。
法眼因僧來參次遂以手指簾尋有二僧同去捲簾眼云一得一失。
頌曰青桐一葉墮明樓雙鴈南飛海上游得失惟論千古事何人能識漢宮秋。
藥山久不陞座。
頌曰水雲渴望入深山聽得鐘鳴空復還艸本盡情拈出了顛癇猶道藥翁慳。
藥山造石頭問三乘十二分教某甲麤知因緣。
頌曰箕山高枕看浮雲千古清標獨讓君秖為溪邊多洗耳是非到底不能分。
舍利[A4]弗問天女轉身因緣。
頌曰逸志飛騰擁玉扉改形猶落箭鋒機錦燈御苑風吹滅五鳳樓前踏月歸。
雲巖晟禪師因僧問和尚在百丈二十年為甚麼不續心燈師曰頭上寶華冠曰頭上寶花冠意旨如何師曰大唐天子及冥王後僧舉問九峰大唐天子及冥王意旨如何峰曰卻憶洞上之言。
頌曰玉階青暖碧苔封寶閣簾垂禮數慵多見鳳皇池上客醉歌輦路步從容。
疏山造壽塔。
頌曰[A5]窣堵凌雲古路邊松聲月色共爭妍豈知坐穴非真脈紛惹行人嘆可憐。
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曰我在青州做領布衫重七斤。
頌曰一曲涼州金石清邊風蕭颯動江城坐中有老沙場客橫笛休吹塞上聲。
鹿門自覺禪師問芙蓉曰胡家曲子不墮五音韻出青霄請師吹唱蓉曰木雞啼夜半鐵鳳叫天明師曰恁麼則一句曲含千古韻滿堂雲水盡知音蓉曰無舌童兒能繼和師曰作家宗師人天眼目蓉曰禁取兩片皮。
頌曰秋山紅樹滿溪津猶向秋風別故人一曲離歌天欲曉蘆灣月好白鷗親。
湖南秖林和尚每叱文殊普賢皆為精魅手持木劍自謂降魔纔見僧來參便曰魔來也以劍亂揮歸方丈如是十二年後置劍無言僧問十二年前為甚麼降魔師曰賊不打貧兒家曰十二年後為甚麼不降魔師曰賊不打貧兒家。
頌曰潛心克復古皇猷豪俠飛揚十二秋高鳥良弓俱不見邊邪無計瞰神州。
澧州龍潭崇信禪師未出家時住寺前為餅舖每日供餅十枚上天皇皇受[A6]已卻留一餅與之曰惠汝以蔭子孫師曰是某將來何以返曰惠汝皇曰是汝將來復汝何咎師因悟入遂投出家。
頌曰金翅搏風玉蹄絕絆平地拋家長空撮電欲天皇嘔盡血心逼德山匆折扁擔眾多之吻無謂而斷扯過東鄰拽上西岸不識是何觜面子細看恰是當年賣餅漢。
漸源侍道吾往檀越家弔慰云云。
頌曰怨深細意實難忘特地持鍬到石霜靈骨依然無覓處悔遲不作好兒郎。
洞山良价悟本禪師因供雲巖真次僧問先師道秖者是莫便是否師曰是曰意旨如何師曰當時幾錯會先師意曰未審先師還知有也無師曰若不知有爭解恁麼道若知有爭肯恁麼道。
頌曰層闈禁殿紫雲攢孰敢凝眸攬轡看夜半木人傳密旨御堤花蔟擁朝官。
洞山守初禪師參雲門。
頌曰細說行藏意正投烏藤三頓事何由雲門飯袋成遺恨報得讎來鬢[A7]已秋。
洞山辭雲嵒嵒曰自此一別難得與汝相見山曰不然自此一別難得與和尚不相見。
頌曰畫閣森沈霜月冷緘書無路到丹墀論交欲洩生平意豈在秋風鴈度時。
趙州勘臺山婆子話。
頌曰婆子弄兵當大路趙州敵勝見天心春深盡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烈女乘春倚畫屏胡笳吹起動秋聲漢宮更說明妃事不是情人也淚盈。
洞山因僧問寒暑到來如何迴避師曰何不向無寒暑處去曰如何是無寒暑處師曰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
頌曰蘆灣碧水釣船橫獨酌瀟湘看月明露滴芙蓉人跡杳吹簫夜半不知名。
洞山解夏上堂曰初秋夏末兄弟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艸處去良久曰秖如萬里無寸艸處又作麼生顧左右曰欲知此事直須枯木花開始與他合有僧舉似石霜霜曰出門便是艸師曰大唐國裏能有幾人。
頌曰室內秋初苔蔟蔟門前夏末艸茸茸欲行海闊天空路霧鎖層巒暮靄中。
雲居膺禪師因洞山問甚處去來師曰蹋山來曰那箇山堪住師曰那箇山不堪住曰恁麼則國內總被闍黎占卻師曰不然曰恁麼子得箇入路師曰無路曰若無路爭得與老僧相見師曰若有路即與和尚隔山也山乃曰此子[A8]已後千萬人把不住去在。
頌曰陶令北窗臥誰有不思慕赤手挽銀河丹心生鐵鑄雖然坐遍剎塵究竟不移寸步狹路欣逢舊識人青眼相看還如故。
仰山插鍬。
頌曰仙子無家野興便金臺菊放粉墻邊鳥飛雲散天如洗相對青山夜月圓。
黃檗一日捧缽向南泉位裏坐泉曰長老甚年中行道檗曰威音王[A9]已前泉曰猶是王老師兒孫下去檗遂過本位。
頌曰作客愁多似轉篷春殘始歎落花紅劉黃下第還鄉去羞見家中舊主翁。
洞山因過水睹影大悟有偈曰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頌曰多年蓬累臥深雲金管銀簫醉裏聞秋色重遊山下路白蘋岸渚得逢君。
雪峰存禪師參德山問從上宗乘學人還有分也無山打一棒曰道甚麼師曰不會至明日請益山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
頌曰當年壯志記無違老大方知前事非載上鼇山看飛雪去時騎馬步行歸。
僧問趙州四山相逼時如何州曰無路是趙州。
頌曰趙州無路是通津紫陌鶯啼楊柳春身在畫樓拚獨醉肯令塞外有煙塵。
槃山一日出門見人舁喪歌郎振鈴曰紅輪決定沉西去未委靈魂往那方幕下孝子哭曰哀哀師睹之忽然省悟。
頌曰聽得街頭楚些悲生涯喪盡有誰知靈魂去住無消息日日紅輪照兩眉。
同安道丕禪師因僧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藕絲牽大象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鐵鎖鎖石牛。
頌曰青山流水遶東西綠樹青猿款款啼兩岸桃花逢故老分明畫出武陵溪。
槃山示眾曰心月孤圓光吞萬象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洞山曰光境未忘復是何物。
頌曰嵒上青猿心太熱腸斷聲聲啼不歇後夜山僧入定深聞若不聞山有月。
韶州雲門文偃禪師示眾云古佛與露柱相交是第幾機僧無語曰你問我與你道僧遂問師曰一條絛三十文曰如何是一條絛三十文師曰打與自代前語云南山起雲北山下雨。
頌曰草閣舊廬風上古花枝長短彌春戶行人欲識老夫心日出海門夜將午南山雲北山雨此去煩君細細吐。
大梅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梅曰西來無意鹽官聞之乃曰一箇棺材兩箇死漢玄沙曰鹽官是作家雪竇曰三箇也有。
頌曰舌上龍泉劈面揮屍橫遍野曝斜暉只知櫬狹難藏掩愁看征人淚濕衣。
曹山因僧問朗月當空時如何山曰猶是階下漢曰請師接上階山曰月落後相見。
頌曰炯炯秋蟾映碧空行人到此尚從容孤峰月落時相見始信雲嵒路路通。
洪州同安志禪師因丕和尚將示寂上堂曰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如是三舉無有對者師曰夜明簾外排班立萬里歌謠道太平丕曰須是者驢漢始得。
頌曰紅樹山山入暮秋綸竿收拾錦江頭樽前與子丁寧殺只說漁簑勝白裘。
神山把針次洞山問曰作甚麼師曰把針洞曰把針事作麼生師曰針針相似洞曰二十年同行作者箇語話豈有與麼功夫師曰長老又作麼生洞曰如大地火發底道理。
頌曰畫樓人獨按金針疏密傍觀眼最親大地火燒無二說濁醪雞黍惠同心。
南泉斬貓兒趙州戴草鞋。
頌曰長安路出漢江邊風捲黃沙蔽遠天漸聽仙人吹鳳笛掀髯重賀太平年。
香林遠禪師▆僧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曰臘月火燒山。
頌曰水飲溪流獨愛清是非怕見少同盟南來使客青霄下野燒相看慰遠情。
臨濟問院主甚處來曰州中糴黃米來濟曰糴得盡麼曰糴得盡濟以拄杖劃一劃曰還糴得者箇麼主便喝濟便打典座至濟舉前話座曰院主不會和尚意濟曰你又作麼生座禮拜濟亦打。
頌曰黃[A10]粱糴盡語分明臨濟猶嫌價不平攪得渾家心落落致今說著恨添聲。
仰山隨溈山遊山到磐石上坐仰侍立次忽鴉街一紅柿落在面前仰取柿拭過呈似溈溈曰子甚處得來仰曰此是和尚道德所感溈曰汝也不得無分即分半與仰。
頌曰深山裏遊盤石上坐鴉銜紅柿來細問得何所剖而分食甜如蜜果父子綢繆一段情秋生玉樹青煙鎖。
羅漢院桂琛禪師一日玄沙問三界唯心汝作麼生會師指椅子曰和尚喚者箇作甚麼曰椅子師曰和尚不會三界唯心曰我喚者箇作竹木汝喚作甚麼師曰桂琛亦喚作竹木曰盡大地覓一箇會佛法底人不可得師自爾愈加激勵。
頌曰竹木佳椅子好兩箇漢自紛擾既惜山君勞當知工輸巧石頭路滑古今同從來佛法何曾曉。
梁山緣觀禪師因僧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曰識得不為冤曰識後如何師曰貶向無生國裏曰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曰死水不藏龍曰如何是活水龍師曰興波不作浪曰忽遇傾湫倒嶽時如何師下座把住曰莫教打濕老僧袈裟角。
頌曰賊是家親理絕回互要見太平更須勘過應知活水龍奮迅乃常度堪笑老梁山上堂成破句。
南泉曰三世諸佛不知有黧奴白牯卻知有。
頌曰偶隨鷗鳥恣閒行踏月因過翡翠亭寂寂禁垣人不語金鐘玉殿響丁丁。
仰山住東平時溈山令僧送書并鏡與師師上堂提起示眾曰且道是溈山鏡東平鏡若道是東平鏡又是溈山送來若道是溈山鏡又在東平手裏道得即留取道不得則撲破去也眾無語師撲破便下座。
頌曰溈山古鏡東平巧手一撲粉碎百怪驚走師資水乳有理難分龍象躋蹌無緣啟口人間擾擾是非生紛紛逐隊爭妍醜。
刺史陳操尚書問睦州看甚麼經州曰金剛般若經操曰六朝翻譯師看底是第幾朝師拈起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頌曰六朝景物誇奇妙宦夢難消空倚笑皓月扁舟讓老漁雪歌翻作滄浪調。
藥山惟儼禪師因道吾雲嵒侍立次師指案山上枯榮二樹問吾曰枯者是榮者是曰榮者是師曰灼然一切處光明燦爛去又問嵒枯者是榮者是曰枯者是師曰灼然一切處放教枯淡去高沙彌忽至師曰枯者是榮者是曰枯者從他枯榮者從他榮師顧道吾雲嵒曰不是不是。
頌曰三鳥翩翩海上來一雙飛去入瑤臺可憐殺羽空山裏獨立寒枝怨野梅。
南陽萬安松庭嚴禪師首參息菴有省復於淳拙處舉所得質之拙曰子不聞蠱毒之家水莫嘗否師曰也須吞得去吐得出始是肚皮拙曰蒼天中更添冤苦師曰謝和尚記莂拙復以寶鏡三昧徵之大豁疑礙。
頌曰於彼於此金針玉線海嶽夷平鶤鵬化變薦不薦但見花開滿洛陽不道春風在梁苑。
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曰放下著曰一物不將來放下箇甚麼州曰放不下擔取去。
頌曰灶冷無煙尋野火夜寒沒被蓋簑衣渾家寂寞難消遣更買窮愁一擔歸。
藥山一日因遵布衲浴佛乃曰者箇從汝浴還浴得那箇麼曰把將那箇來師乃休去。
頌曰昨夜星光照濕泥五更依舊雨凄凄人心懊惱難窺測說道東方卻在西。
凝然改禪師一日嚴舉月印示眾曰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兒盛將歸此是深明洞上宗旨若是箇鹵莽禪和到者裏如何透得師曰者箇莫是背觸不得底意麼嚴曰笑破山僧口師罔措嚴曰你在鬼窟裏討甚碗那師愈不安一日嚴上堂大悟。
頌曰霜染楓林鋪蜀錦月明仙子快秋筵當風一曲華胥引驚動玉人夜不眠。
趙州勘二菴主。
頌曰捨項依劉心一片光昭竹帛事何疑將軍別有奇韜略不是其中人不知。
雪峰一日登座召眾曰看看東邊底又曰看看西邊底汝若要會拈拄杖擲下曰向者裏會取。
頌曰看遍東西興欲窮烏藤猶賴與爭雄花殘洞口春陰暮仙子何勞降玉宮。
藥山首謁石頭後到馬祖因緣。
頌曰萬事無心一釣竿三公不換此江山當初誤識劉文叔惹起虛名滿世間。
俱空斌禪師參凝然求示心要然曰達磨未來時你作麼生參師甚疑之一日睹秦封槐豁然大悟徑回侍立次身甚戰慄然曰契斌參得禪也何驚疑之有師曰某甲今日到此如在紅爐中拾得一片冰相似然曰洞山一宗密在爾躬矣。
頌曰曠劫綢繆一段情相逢驀地語難傾不堪離恨重攜手竹葉村酤送我行。
洛浦因龐居士禮拜起曰仲夏毒熱孟冬薄寒師曰莫錯曰龐公年老師曰何不寒時道寒熱時道熱曰患聾作麼師曰放你三十棒曰啞卻我口塞卻你眼。
頌曰寒熱逼人容易老風流宜法晉儀形世情偏似西風惡觸著登時百病生。
興化在三聖會裏為首座後於大覺言下頓悟至開堂日拈香曰此一炷香本為三聖師兄於我太孤本為大覺師兄於我太賒不如供養臨濟先師。
頌曰春殘花落錦千層白晝黃鸝隔樹鳴只恐行人聽未足憑欄猶說故園情。
無方從禪師參俱空空曰子曾參何人來師曰少室山前風悄然曰因甚一花開五葉師曰沒孔鐵鎚百雜碎曰掠虛頭作麼師曰某甲見盡天下人秖解掠實無一人掠虛者曰不打自招師曰老和尚慣用底不妨勘破。
頌曰青天激電紅焰翻波不樂清徵愛唱山歌擾擾是新豐勞勞予如何所恨悄然風韻一以變所望五乳峰高橫嵯峨。
無業示眾曰若有一毫頭聖凡情念未盡未免入驢胎馬腹裏去白雲端曰直饒一毫頭聖凡情念頓盡亦未免入驢胎馬腹裏去瞎漢但恁麼會。
頌曰孤山臘盡白皚皚映水梅花兩岸開處士當年怡樂日黃昏燕罷去還來。
婆子燒菴。
頌曰寒嵒春暖路頭分巷陌歌謠異白雲日暮醉歸人漸少殘霞滿樹錦成文。
月舟載禪師掩關閱萬松錄有省乃曰洞上宗風有織錦迴文之功非鍼線細密盤旋回互不犯當頭者斷不敢主之既而幡然出關參無方得大了悟。
頌曰路邊拾得松毛刺叫賣江西好琢針不是繡工能辨別一生誤賺此身心。
德山見龍潭。
頌曰侍立更深門外黑紙燈吹滅曉光赤烈燄堆將瞢董燒滄海抒乾無一滴浩氣凜然剛毅不失龍潭漲起秋濤好看千峰寒色。
德山見僧入門便棒。
頌曰一生俠氣最難平垂老猶堪作宦行不惜黃金曾結客幾人肝膽論交情。
寶壽石雨方禪師初閱楞嚴至如汝文殊更有文殊處身心世界打成一片後因病值雲門上堂曰放下著師通身慶快呈偈有會得竿頭舒卷意放生原是釣來魚門痛加呵斥後聞僧舉大慧剝荔枝話遽豁然軒渠一笑。
頌曰世界身心輥一團微吟愛客上危灘釣來放去清風遠慶喜徒勞倒剎竿。
愚菴三宜盂和尚參雲門聞上堂高聲曰放下著師不覺掀眉一笑門問懷州牛喫禾為甚麼益州馬腹脹師曰問取露柱曰秖如樹倒藤枯畢竟句歸何處師曰長江翻白浪曰尚疑你在師遂呈偈曰石傘峰前玉一溪逢源那說動舟迷落花無限春山暮得路還家聽鳥啼。
頌曰玉尺冰壺世莫儔更何餘物顯家猷秖將一片爐峰雪洗盡煙嵐入海流。
瀛山雪關誾禪師參博山事槽廠因見磨鼻拽脫忽有省呈偈曰直下相逢處由來絕覆藏舌頭元是肉嚼碎也無妨一日山令首眾問如何是人天眼目師曰頂門上曰還假照鑑也無師曰君不見山曰不虛參見作家來師掩耳而出。
頌曰盧生賣藥悔氣撞著磨鼻拽開舌頭碎嚼君不見博山爐內火星飛大海魚龍盡燒殺。
為霖霈禪師一日鼓山落堂舉馬祖一口吸盡西江話曰此語即道得八成還有道得十成者麼師進曰某盡力只道得八成山乃呵出師一夜不安至四鼓方捲簾豁然大徹次早上方丈曰某今日有箇十成語舉似和尚山曰汝作麼生師乃背身叉手向前曰請和尚鑑山曰好與七藤條師禮謝山曰吾之法眼盡在汝躬善自護持。
頌曰好語十成道不難傷心事在捲簾看閒敲石鼓消遺恨鐵漢聞風亦膽寒。
玄沙遣僧送書上雪峰峰開緘唯白紙三張問僧曰會麼曰不會峰曰不見君子千里同風僧回舉似玄沙沙曰者老和尚錯過也不知。
頌曰玄沙白紙三張雪峰惡心一片傍觀焉得親疏骨肉自相擾亂茫然江上遊鱗蹉過山頭老漢曉日射危巔秋光媚斷岸。
洞山與泰首座冬節喫果子次乃曰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且道過在甚麼處座曰過在動用中洞喚侍者掇退果桌。
頌曰掇退茶筵戰一頭洞山謀略暗輸籌果珍雖未沾牙齒自古青簑勝墨裘。
玄沙與天龍入山見虎龍曰前面是虎沙曰是汝阿虎歸院龍乃問適來山中和尚尊意如何沙曰閻浮世界有四種重障若人透得許出陰界。
頌曰白額當途利爪牙善降深愛老玄沙風聲秋色山前路行客紛紛亂晚霞。
西園曇藏禪師自燒浴。
頌曰卜得仙嵒隱興長芳辰忽[A11]已換春光秋風紅葉飄無盡遊子深尋話夕陽。
龍潭未出家時為餅舖住在寺前每日將餅上天皇皇受[A12]已卻留一餅與之曰惠汝以蔭子孫曰是某將來何以返言惠汝皇曰是汝將來復汝何咎潭因有悟入遂投出家。
頌曰餽餅十枚返惠一箇過後思量轉成滯貨天皇老[A13]已勘破博得伽黎搭半肩看來原是遮羞布。
溈山與仰山摘茶。
頌曰百花三月上林開花裏相逢醉一杯彼此含情說不盡塞鴻飛去又飛來。
趙州因僧辭州曰甚處去曰諸方學佛法去州豎起拂子曰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曰與麼則不去也州曰摘楊花摘楊花。
頌曰桃花開遍柳成陰誤我春光轉憶深不識西泠舊知[A14]己畫船幾箇在湖心。
傅大士頂冠見武帝因緣。
頌曰一無成三不就面對君王事難遮覆笑端從此落人間得到驢年也依舊。
僧問趙州曰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州曰鎮州出大蘿蔔頭。
頌曰晝明夜暗人人曉觸著舌頭胡亂掃鎮州蘿蔔太誇張何曾見得南泉老。
鴈過長空影沉寒水話。
頌曰一聲秋鴈過長空驚起憨眠簑笠翁目送殘雲歸遠岫高飛玉兔上梧桐。
僧問葉縣如何是學人密用心處縣曰鬧市輥毬子曰意旨如何縣曰普請眾人看。
頌曰鬧市叢中輥繡毬紅塵不顧撲人頭熱時何必真甘露止得渴來即便休。
僧問正法眼密菴答破沙盆。
頌曰正法眼曾無此語破沙盆豈有斯言一生酖酒難消恨踏月穿花過遠村。
唐太宗喫蛤蜊因緣。
頌曰[A15]已拌客夢衝泥水誤逐人情上御筵契合君王雖寵冠難逃沸釜一番煎。
陸大夫問南泉鐫佛因緣。
頌曰一邊持送一邊酬貴顯尋常禮數周濃睡不知春[A16]已去殘紅落在釣魚舟。
黃梅傳衣與六祖。
頌曰樵斧丟開來踏碓倩題不避鴈行高急篩熟米將南返秉燭三更話寂寥。
靈雲見桃花悟道。
頌曰歲歲桃花開爛熳箇箇抬頭能看見惱殺靈雲氣不豪愁中錯認佳人面。
大顛擯首座。
頌曰一同扣齒異樣風生首座真英雄臨難不苟免韓公固壯士當鋒尤戰驚欺心做盡千般計到底春秋說不清。
溈山謂仰山曰終日與子商量成得箇甚麼邊事仰空中畫一畫溈曰若不是吾終被子惑。
頌曰天壤至親惟父子相逢動輒有機心果能畫斷無餘罅不致煙波沸到今。
僧問南泉師歸丈室將何指南泉曰昨夜三更失卻牛天明起來失卻火。
頌曰相逢月下是瑤臺藉艸清樽連夜開明日酒醒應滿地空令饑鶴啄莓苔。
洞山不安。
頌曰玉闕金扉臥病人綸音尤降九重門老醫火急求丹藥誰道砒霜是返魂。
迦葉擯文殊。
頌曰風流公子衣貂裘寂寞佳人坐翠樓有酒不辭千日醉無錢常帶一身愁。
俱胝豎指。
頌曰俱胝豎指大鵬展翼背負青天聲揚八極至尊不以九五為榮至勇不以血氣為得。
外道問那一通。
頌曰醉遊畫舫傷春暮夢入蟾宮語夜深醉醒夢回無一事碧天皓月在湖心。
婆生七子。
頌曰鄂渚蕭條風雨秋扣舷舞櫂攪眠鷗好心救得婆兒子敢保長江水逆流。
四賓主。
金殿月明傳密旨玉驄曙跨[A17]已千官山河百億皆歸化嵒穴欣霑雨露寬(主中賓)。
浮世功名不足憑蓴鱸味美正秋清此身雖在家園裏治亂難忘北闕情(賓中主)。
寶印不彰全至化丹墀人靜月朦朧九重深密無綸旨孰敢凝眸望聖容(主中主)。
衣獘年深動客塵霜毛雪鬢不由人相逢莫說窮途事風雨蕭蕭夢裏身(賓中賓)。
君臣五位。
絪縕瑞氣靄金門不動龍顏仰至尊一片皇風歌萬國雍熙休復問堯恩(君)。
授簡分符五鳳前威名蕩寇更加鞭論功不[A18]羨宸臺躍大樹風標奕世傳(臣)。
吁食長懸鉅鹿心後宮每誦百官箴緝熙治業高踰舜野老風淳只笑吟(君視臣)。
丹心耀日傾葵素白首依時拱聖明月夜紛馳朝帝闕嵩呼盡聽曉雞鳴(臣向君)。
水天一碧御河秋鳳舞鸞歌燕玉樓門掩六宮清晝永楓林獨有紫煙浮(君臣道合)。
曹山三墮。
半衫半履混塵沙春暖花飛玩歲華盡日優游芳艸地長安雖好不思家(類墮)。
戴角擎頭入市廛納些隨分此生緣溪山不辨東西路柳陌花街露地眠(披毛戴角隨類自在)。
五夜相攜登畫閣一樽同飲看浮雲漁陽烽火家亡後候鴈音書久不聞(隨墮)。
細轉金鶯寒翠裏晴飛玉蝶晚香中從容循歷長春苑盡是風流舊主翁(見色聞聲隨處自在)。
生降王宮原貴異何須御極更稱尊錦衣玉食尋常事絕品佳名不要論(尊貴墮)。
紫禁黃扉日洞開外人豈敢上瑤階自來懶坐琉璃殿免得尊卑強接陪(禮絕百僚尊貴自在)。
三種滲漏。
功就心猶戀帝京羽書古塞又徵兵黃沙漠漠鳴刁斗未動先憂路不平(見)。
自負珠璣富有身世間眼底總無人最酖玄石濃芬酒只愛長眠不顧春(機不離位)。
鉅野莫聞神駿踏汙池寧有活龍蟠欲行絕壁圍千仞空把愁眉暗裏攢(墮在毒海)。
天下英才淪草野域中無術展經綸高騰縱有青雲路未肯虛心蹈古人(情)。
每事稱情然重諾片言拂意竟寒盟胸中不化炎涼態世上難消毀譽情(滯在向背)。
遠岫層陰白月天空明坐守認青氈不知犀枕皆方正秖解臨墻見一邊(見處偏枯)。
倚墻靠壁作規模空裏行拳便欲輸劫外家私不解使千般寶石總非瑜(語)。
秖知擷翠秘書囊不識東君面短長別有靈機花外轉春風自古到嵒房(究妙失宗)。
不擅周旋閣兩邊枯樁繫馬實堪憐毬場活潑有餘態偏逐玄途問劫前(機昧終始)。
一點名心銷未得經年宦跡老風霜三春淑景還留住神燕何時到故鄉(濁智流轉)。
洞山正偏五位。
正中偏紫殿重幃鎖翠煙桂轂丹墀留素影玉人夢破五更前。
偏中正雨過遠山明似鏡煙艇蘆灣夜未央漁歌歸去江天淨。
正中來石女停機下玉階不向劫前誇獨步穿雲臥月任徘徊。
兼中至秋逕馬嘶紅葉醉子貢相逢老仲尼吐盡甘言無一字。
兼中到雪屋蘿門俱不蹈銕馬揮鞭驟碧霄靈蹤電激看圓妙。
蔗菴範禪師語錄卷第十九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36 冊 No. B369 蔗菴範禪師語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1-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頌曰墮地聲雄搖帝闕衝入氣焰撼乾坤雲門精藝雖無敵到底難消斧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