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水臺集卷第五
詩五
世祖章皇帝哀詞(有序)
先帝遇忞,誼同師友、禮越君臣,曾辭闕,幾何時,哀詔遽頒?仁王既沒,生民與法社俱失所天,寧不歎傷?況忞受知特叨其深者!
雖然世相無常,先皇早有明鑒,故爾一期殫慮徹證無生,忞尚以區區世相動哀悲,不亦愚乎?然且不[A1]已於言,誠恐時流著於世相,未諳先皇承願而來,扶宗翊教撥亂世反之正,一朝能事既畢,泊然歸休之故,所以比類連詞,闡發幽隱以曉惑夫韓生之說者,非僅為忞一人感恩地也。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其九
其十
雨不時
壽錢唐彥遠父胡老居士六十有五
世祖章皇帝御書〈佛字頌〉(有序)
順治庚子夏五,余辭闕還山。
上留門人月、皙二子在京開法。仲秋,上即景山作十旬佛事薦嚴董后,命二子就隆安善果選僧,元潤等二十四眾入壇禮誦,上朝夕臨幸,嘉其精虔,各書大佛字賜之。壬寅,皙居佛日,予得遍觀,感上隆遇三寶,演為二十四頌,表章其事,諸禪乞題,敬書下方。
總頌
題虞山顧伯永飯僧慎保籍
錢子纘曾哀詞
贈獄司俞文叔
寄懷東來堂敬一主人
秋日接息齋金太傅過訪之音,漫成寄復。
仲秋登西徑山訪山幢禪師
壽息齋金太傅七旬
次畣皇士陳太僕見壽之章
寧遠地禪師以無妄罹災,將有質獄上都之行,書告同人,共襄資斧。
金粟密雲彌布之扁,為住僧繼起抹以塗雅,賦感五章。
壬寅季冬,重挂前扁,以匾為子穀居士所書,因詳述先師法道興起之由,用旌其勞,志不忘也。
讀靈嵒繼起告先師密老人文五章
壬寅冬季,月印上人同諸檀以金粟挽余,因得清理叢社,因其乞言,書以贈之。
悟禪耆德少參先師,往來金栗、天童,老不忍去,感而賦贈。
贈子穀蔡居士
贈旦嵒日上座
贈覲周徐居士
贈稚升董居士
子穀居士取因沙掩室之義,界一僧寮為關,偈以贈之。
壽濟慧曹道人七旬初度(子覲請)
癸卯夏五上雪竇為同門奇和尚封塔,賦感兼贈山夫正姪。
壽休寧秀峰李居士七旬口占
壽萬善殿都監融通超上座五旬
贈翀宇張居士
壽濟寰上人六旬加五
海嶽許居士乞題竹杖
壽孫母朱道人七旬初度(子直庵浩維那請)
壽靜香周居士六旬初度
過龍池埽幻祖塔
題無錫胡節母秋紡圖
過鹽官埽齊安國師塔
次韻贈文白范居士
贈文園范居士
贈魯白張居士
贈師黃陳居士
恆止法師過訪龍池,賦此以贈
壽湛淵清上人
壽曹母顧宜人(子茂氿請)
過中山永壽寺示石舸,語山璉、琳二法孫。
為石舸璉孫作
為語山琳孫作
宿馬寅公齋頭賦贈
為繩其蔡居士叔姪易字莘耒渭綸
到白門埽東山海舟、慈寶峰瑄二祖塔
示東山翼善諸房眾
喜華山見和尚惠顧東山,賦謝。
宿純菴沈居士園亭賦贈
贈恆文沈居士
過祇陀林,贈介石登姪禪師。
登清涼臺為劍門謙姪禪師作
過金陵寺晤隱明綸姪禪師,兼懷融澄故友舊居。
過勝音禪院喜晤妙明律主
題胡半菴書經愈患冊(有序)
半菴胡內史,膝生異瘡,鳳冠人面,日飲豚汁三升,哀號七年,諸醫罔效。瘡忽自言曰:「我唐時妃嬪盧昭容也,子前世為梁祖,實害我于雒陽宮井,今報子耳,醫何為?」內史因感袁晁事,強起矢書諸大部經為之懺釋,至《華嚴》四十卷而瘡平,遂書不輟。凡十年,積經千餘卷,散布諸菴寺。昨過金陵,半菴從予乞言,敬賦其事而告來者。
布水臺集卷第五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6 冊 No. B181 布水臺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2-2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LINDEN 大德提供之部份經文,黃金愛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