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二)
釋第一勝義菩提心之二
安住初地之佛子。由見眾生皆無自性,以無自性為悲心緣境之差別。此心為度諸眾生故,隨大悲轉。由普賢菩薩之大願,廻向眾善。其無二相智,名曰極喜。證得功德數量等果。此地菩薩之勝義心,名最初出世間心。初地菩薩發無數億大願,如十地經之十大願等,皆可攝入普賢願中。故本論唯說普賢大願。於中「文殊室利勇猛智」等兩頌,集學論尊為無上迴向。
釋論說:「如聲聞加行道非初果向,如是無間將入初地之勝解行地上上品菩薩,亦是未發菩提心地。」此約未發勝義心說。於彼地前,早有菩薩,已發無上菩提心。為此宗所許,如前已說。
若作是念雜集論說:「始從一座順抉擇分,乃至未得初果,是預流向。」故譬喻不成。答:此兩派,俱舍論說要得聖道方立初果向,而集論則如上說。今此師所許同[A1]俱舍論。亦與集經論相順,彼說假使有人經殑伽沙數刧,於日日中以百味飲食天妙衣服,供養世界微塵數隨信行者。若復有人,於一中日以一餐食供養一隨法行者,其福過彼無量數倍。復次設有人如前供養爾許隨法行者,若有餘人於一日中以一餐食供養一八人地者,其福過彼無量數倍。此中二隨行人,顯然是約資糧加行位說。
辛二 廣釋地德分三,壬一 莊嚴自身德,壬二 勝過他身德,壬三 初地增勝德。初又分二,癸一 別釋功德,癸二 總明功德。初中又三,子一 得真義名初功德,子二 生佛家等四功德,子三 趣上地三功德。今初
菩薩入初地以後,[A2]已得勝義心,[A3]已超異生地。爾時唯應以勝義菩薩之名稱之。不應稱以不稱之名,以彼已成聖者故。釋論引寶雲經說: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未得勝義菩薩地。故知特說勝義菩薩,非通名也。又般若經二千五百頌(即第十六會)說:「如實知無寔,無生,亦無虛妄,非如異生所執所得,故名菩薩。」此說諸法寔性,應如聖者所得而得。故彼所說之菩薩,亦是勝義菩薩,非異生菩薩也。
子二 生佛家等四功德
住初地之菩薩,過一切異生二乘地故,內身已生定趣佛地之道故,名生於如來家中。謂於自道種姓決定,不復更趣餘道也。又此菩薩已現見補特伽羅無我,故薩迦耶見及隨眠疑戒禁取等三結,一切永斷不復生。此說[A4]已斷三結種子。其薩迦耶見,是見所斷之分別起者,非俱生者。餘見所斷之隨眠,亦初地斷,何故唯說此三耶?雖有二釋,以俱舍所解為善。彼云:「或不欲發趣,迷道及疑道,能障趣解脫,故唯說斷三。」如趣向他處有三大障礙。謂不欲趣行,及迷失正道,疑惑正道。如是趣向解脫,亦有三障。由第一結怖解脫而不願趣行,由第三結。依止餘道而失正道,由第二結於道疑惑,故偏說斷此三結。
又此初地菩薩,入種姓決定,由得彼果功德,遠離彼地過失,故生不共之歡喜。由喜多故,說彼菩薩為持最勝歡喜者。由喜勝故,說此名極喜地。又此菩薩能周遍震動一百世界。
子三 趣上地等三功德
初地菩薩為欲進趣第二地故,起大勇猛,善進上地。又於得證初地時,此菩薩之一切惡趣皆悉永盡。豈不從得加行道忍位,便能不因業力而往惡趣,[A5]已盡惡趣道耶?得忍位[A6]已,不墮惡趣,非以對治壞彼惡趣之種子,特緣不具耳。此以真對治壞彼種子名滅惡趣。集論亦說「惡趣之蘊界處等是所斷」也。又得初地時,此菩薩之異生地,一切永盡。
癸二 總明功德
四果四向中,從阿羅漢下數至第八,即預流向名第八聖者,(即八人地)如彼創獲聖法,生隨順斷智功德。此菩薩亦爾,由得初地故,能斷過失,發生功德。
壬一 勝過他身德分三,癸一 此地由種姓勝二乘,癸二 七地由智慧勝二乘,癸三 釋成上說。今初
菩薩之菩提心。不特二地以上,即住初心之極歡喜地,已由世俗菩提心及大悲心福德之力,能勝於從佛語生之聲聞及辟支佛。較彼二乘之福德極為增長。此如彌勒解脫經云:「善男子!如王子初生未久,具足王相,由彼種姓尊貴之力,能勝一切耆舊大臣。如是初發業菩薩,發菩提心雖未久。然由生如來法王家中,以菩提心及大悲力,已能勝於一切久修梵行之聲聞獨覺。善男子!如妙翅鳥王之子,初生未久,翅羽風力及清淨眼目之功德,為餘一切大鳥所不能及。如是菩薩初發菩提心,生如來妙翅鳥王之家,此妙翅鳥王子,以後一切智心之翅力,及增上意樂清淨眼目之功德,彼聲聞獨覺雖百千刧修出離行,亦不能及。」疏抄謂此明世俗菩提心非也。此約勝義心說。經說初發業者及發心未久,與前說初地始生如來家中,其義相同。蓋本頌即攝彼經之義也。又莊嚴大乘經論等亦多說清淨增上意樂發心,即初地之發心。然則不許異生菩薩之世俗菩提心亦能勝過二乘耶?不爾,即前經云:「善男子,如金剛寶雖已破碎,猶能勝過一切金莊嚴具,猶不失金剛之名,能除一切貧乏之苦。善男子,如是一切智心金剛寶,雖離修證,亦能勝過一切聲聞獨覺功德金莊嚴具。亦不失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眾苦。」所以知此是說世俗菩提心者。以集學論引證此經,謂大菩提心,雖離諸行亦不可輕毀。若是已得大地之菩提心決無離諸行者。
癸二 七地由智慧勝二乘
彼初地菩薩至遠行地時,非但以世俗菩提心勝二乘,即勝菩提心智慧之力,亦能勝彼二乘。如十地經云:「諸佛子,譬如王子,生在王家具足王相。生已即勝一切臣眾。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長大,藝業悉成,乃以自力超過一切。諸佛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初發心時,以志求大法故,勝出一切聲聞獨覺,非以自智觀察之力。菩薩今住第七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勝過一切聲聞獨覺所作。」初發心者,謂初地纔發清淨增上意樂心。是則應知唯遠行地菩薩,乃能以自慧力勝過二乘,非六地以下,勝過一切聲聞獨覺所作者,即以智力過勝二乘之義。以自所行智慧力者,謂了知菩薩實際滅定之殊勝。此中智力超勝者,有謂六地以下與七地智慧體性無別。然前者之智力無斷所知障之功能,第七地智則有能斷之力,故有智慧勝劣之別。有說七地以後乃能超越入三摩地,有說第七地智是趣向第八不退地智,故說智慧超勝。初且非理,此宗許一切補特伽羅寔執,皆是染汙無明。要永斷彼令不復生,須斷盡其種子。即此斷德亦共二乘諸阿羅漢,故斷寔執種子,非斷所知障。若除種子,別立餘習氣為所知障,則未至八地皆不能斷。故安立寔執為所知障之宗派,分所知障為輭中上九品,由二地等九品修道而斷。非此宗所許,下當廣說。次說亦非理,超越古譯次第錯亂,由此門入三摩地,非六地以下所能,七地方有云云,無經可證。第三說亦不然。解六地以下與第七地,能否以智力超勝之理,猶不能斷疑,如以宗為因也。
疏抄說:「七地菩薩,有分別念,謂我當修道,故猶有功用,然不作意經等相法,故得無相道。六地以下及聲聞獨覺,無無相道,故由智慧能超勝之。」吾師解云:此應於通達真實之智慧,辨其差別。謂由緣實際真理之入定出定而分。經說第七地時,謂一剎那心能緣寔際滅定而入定出定,要七地方有,非以下諸地所能。此說極善。以勝解行地,心與真理尚未融合一味。故於出入空三摩地,猶不甚難。但至聖位,心與真理融合一味如水注水,出入彼定,轉極難也。
說初地功德,而敘七地以智力勝二乘,得無有紊亂之失耶?無失。本論釋初地等,依十地經。彼經分別解說,初地菩薩能以世俗菩提心勝過二乘,非以勝義菩提心勝。爾時應有作是念者,要至何地智慧方勝。經說至第七地智慧方勝。為除彼疑,故本論於此中安立其義,極為適當。
癸三 釋成上說分三,子一 明十地經說二乘通達法無自性,子二 引教證成,子三 釋妨難。初又分二,丑一 解釋論之意趣,丑二 明彼亦是入行論宗。今初
十地經說,六地以下不能以智德勝二乘。由此可知,二乘亦知法無自性。若二乘人無彼智者,則初發勝義心菩薩之智德,亦應勝彼。以彼不知法無自性故。如以粗靜相世間道而得離欲之仙人。釋論謂「猶如外道,聲聞獨覺亦應不能永斷三界煩惱及種子」,意顯若不通達空性修習,則如粗靜相世間道不能盡煩惱種子。又說:「[A7]若不通達真寔義,則應緣色等五蘊而執寔有。由此心顛倒故,則應不能圓滿了解補特伽羅無我。以於施設人我所依之諸蘊執為寔有之境,未能破故。」此明若於施設所依之諸蘊,未能破執寔之境。則於安立之補特伽羅,亦不能破執寔之境。由未通達補特伽羅無寔,則亦不能圓滿了解補特伽羅無我也。此義極難通達,諸依本宗及靜天論師者,多未能善說,故更為決擇之。或有作是念:若以正理決擇補特伽羅寔我,與諸蘊性,一異俱遣,則能定解空無我相及無常等十六行相。既能解彼,則彼正所化機亦必緣彼極善修習,由修習力,定能現證補特伽羅無我。此是成立瑜伽現量諸理之所成立。由是因緣,現證彼義之見道,能斷分別煩惱亦得成立。若彼[A8]已成,則現見補特伽羅[A9]無我已,更數數薰修之修道亦得成立。亦能成立斷除俱生煩惱,乃至漏盡。雖未通空性,亦能斷三界一切煩惱及種子。以所述見修斷惑之理,即出世間道斷惑之理也。故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亦能斷一切煩惱盡。
當釋彼疑。吾等非說;末得真寔義見,則以正理決擇無常等十六行相,及彼所[A10]化勤修彼義,現見分粗補特伽羅無我,并見後薰修,皆不可能。乃說彼道不能圓滿通達補特伽羅無我,非是真見道及出世修道,全不能斷見修所斷之種子。故說彼道為見道修道,能斷二種所斷惑及種子,彼二道究竟能得阿羅漢果者,此皆判為不了義。如唯識宗[A11]破無方分極微與極微所集之外境,并與彼異體之能取,雖可以量成立。彼所化機久修彼義,則能現見。見後薰修雖亦得成。然若說彼道能登十地而趣後三道。則中觀宗釋彼為不了義也。
況修無常等十六行相雖同,然許唯證如上所說之補特伽羅無我智,乃是解脫煩惱之道。如集論說:「無我作意能斷煩惱,所餘諸相是修彼之方便」[A12]釋量論亦云:「空見能解脫,修餘為證彼。」印度論師有誤解此中「空見」為通達真寔義之見者,深乖論義。論說空彼補特伽羅寔我之空見耳。此道雖不能永斷煩惱種子,然能暫斷煩惱現行。彼共外道之粗靜相道,尚能暫斷無所有地以下煩惱現行,而況前道之暫斷現行乎。然所言暫斷煩惱現行之煩惱,亦是集論俱舍所說之所緣行相煩惱。若本宗所說染污無明之寔執,及由彼所起之利鈍煩惱,凡異於對法所說者,則雖現行亦不能斷。又對法說有頂地攝之煩惱現行,粗靜相道雖不能斷。然修前說通達粗分補特伽羅無我之道,則亦能伏斷也。
此等即是解說釋論:「凡未通達真寔義而說為對治煩惱之道者,皆與粗靜相道同,及如外道不能斷除一切煩惱」之意。
丑二 明彼亦是入行論宗
靜天菩薩亦許此義,入行論云:「由見諦解脫,何用見空性。」外人意謂由見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A13]已能解脫煩惱。故為盡斷煩惱,不須見無自性之空性也。答曰:「經說無此道,不能證菩提。」意謂若無見自性空之道,則不能得三乘菩提。此如入行論大疏,引般若經說:「有法想者則無解脫。」及「預流乃至獨覺,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道果。」有但釋為無上菩提者,非也。次說:「苾芻是教本」等四句,亦明心有寔執所緣之道,不能得於涅槃。次云:「若斷惑解脫,彼無間應爾。」若斷惑解脫,是牒敵者之宗。此與前說「由見諦解脫」義同。意謂若如汝說由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便煩惱而得解脫。此中所諍在唯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能否解脫煩惱。此即從「由見諦脫」等諍論演繹而來,極為明顯。以是有人許唯修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能斷盡煩惱。又說由彼不能解脫一切苦果,全非論義。此中破他意云:若由身心生起十六行相之道,其共聲聞兩宗所立煩惱暫不現行,便立彼為煩惱[A14]已盡而得解脫者,則應暫斷煩惱現行之際,無間當得諸漏永盡之解脫。然「彼等雖無惑,猶見業能功」。雖暫無煩惱現行,猶見業力能引後有。故不應許爾。有釋論及藏人釋此論意,如目犍連及指鬘等。雖無煩惱,由昔異生位所造之業,猶受苦果,非無間而得解脫。不應如此釋。此中非說引生現法苦果之功能,乃說惑未永滅,由業功能引生後有,故不得解脫。如云:「由遠離空性,心滅當復生,如無想等至。」此說若離通達空性之智,雖修餘道亦能暫滅煩惱心現行。然非畢竟滅,當復生起煩惱現行。由業增上流轉生死永無止息也。敵者於「猶見業功能」,作如此難:「且謂無愛取,而云決定者。」謂由彼道斷盡受後有之愛,故決定不由業力更受後有。答曰:「此非染污愛,如遇云何無?」此謂敵者既許愚癡無知,有染污不染污之二,何不許此愛,亦如對法所說,有染污不染污之二耶?然此乃說應有大小乘共許之非染污愛,非謂自宗許彼愛為不染污也。故此是說,其有寔我補特伽羅我執所引諸愛現行雖暫斷除,然執補特伽羅由自性成,薩迦耶見所引諸愛猶不能滅。若作是思,若俱斷彼二宗所說之煩惱現行,不斷種子。現行之有無既同,何事分判愛之差別也!論曰:「由受緣生愛,彼等受仍有。」此即顯示餘道(十六行道)能斷餘煩惱現行,而不能斷愛之理。謂離真寔義見,則不能斷緣受之寔執無明,由是生樂受則起不離愛,生苦受則起速離愛,依於順緣具足障緣遠離之受因,定生愛果也。自宗於受斷愛之理,如入行論云:「若時無受者,受亦不可得,爾時見彼義,何故愛不滅」謂見受者及受都無自性,如是修習,方能斷愛。故亦是說若無此道則一切愛即不能滅。此亦即六十正理論義,如云:「若心有所依,惑毒寧不生。」此以有受之因而證有愛。西藏法獅子與自在獅子輩,破入行論云:「有因不能成立有果,故非善說。」此因習聞藏地諸師多說聲聞不證法無我義。又因未能精識論師之教理,乃於智者妄生毀斥。如是藏人有於月稱論師見其過失者,亦由未解論師之義,乃以似過妄相攻難。又如疏抄中所說:「無常等十六行相道,能斷分別煩惱,不能斷俱生。」亦不應理。以若約暫斷諸宗共許之煩惱現行而言,則分別俱生俱可斷。若約不斷種子而言,則俱不能斷。此亦不知月稱靜天意趣相同之失也。是故若未了知五蘊無寔,則不知補特伽羅無寔,亦即不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如於五蘊等法空無寔有,立法無我。則補特伽羅空無寔有,亦應立為人無我,以其義相同故。以是執補特伽羅寔有,必應立為補特伽羅我執。乃至彼執未盡,一切煩惱亦不能盡。執補特伽羅及法寔有,應皆煩惱障攝,靜天論師宗必應作如是建立也。
子二 引教證分二,丑一 引大乘經證,丑二 引論及小乘經證。今初
顯句論引增上意樂請問經云:「如有人聞幻師奏樂,由見幻師所幻之女,起貪心而為貪所縛。惟恐眾知,深生羞恥,從座起去。到靜處[A15]已,即緣彼女作意不淨,作意無常苦空無我。善男子於意云何?當言是人為正行耶為耶行耶?白言:世尊!女尚非有,況緣彼女作意不淨,作意無常苦空無我。當言彼人是為邪行。世尊告曰:善男子,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緣於不生不起諸法,作意不淨,作意無常苦空無我,當知與彼無異。我終不說彼愚癡人是修正道,當說彼等是行邪行。」此謂若緣幻女以為寔女,即緣彼女作意無常等五相,與執五蘊寔有即緣五蘊作意無常等五相相同。其執五蘊寔有修無常等,乃於所著境錯誤之邪執,非量所能成。若未破寔執境未得正見者,不分別為寔為妄,但總緣五蘊修無常等,其所修義由名言量可容成立,修習此義亦能生起如上所說之道。
又顯句論引靜慮慳悋經說:「曼殊室利,諸有情類由不如寔見諸聖諦,以四顛倒顛倒其心,不能出離虛妄生死。」曼殊室利問佛云:「世尊!惟願為說諸有情類由緣何事不出生死。」佛說:「由不如寔了知四諦,故不能解脫生死。」曼殊室利又問:「於何境,如何執,故不能解脫生死。」佛答:「若作是念我當出離生死,我當得般涅槃。以寔執心修無常等。謂我已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我已獲得阿羅漢果。由暫離煩惱現行,即自謂諸漏永盡。臨命終時見生相現,遂於佛所而生疑謗,由此罪業墮大地獄。」此約一類住此道者,有如是過,非一切皆爾。前說要如寔了知四諦方能解脫生死,故曼殊室利復問云:「如何乃能通達四聖諦。」答曰:「曼殊室利,若見一切諸行無生,彼即知苦。若見一切諸行無起,彼即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彼即證滅。若見一切諸法究竟不生,彼即修道。」又說:「彼道能無所取而般涅槃。」此說要見四諦皆無自性,乃能解脫生死。則未離寔執之道,決定不能出離生死,亦極明顯。故亦是說唯修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不能斷煩惱種子。斷彼種子,必須通達真寔義而修習。有未善了別此等義者,妄謂聲聞唯修無常等十六行相,更無餘斷煩惱之道,乃說聲聞聖者非真聖者,聲聞阿羅漢非真阿羅漢。造毀謗聖人之重罪。作如是說者,若有菩薩戒即犯根本罪。以集學論說:「若執有學乘,不能斷貪等,亦令他受持。」即犯根本罪故。
能斷金剛經亦顯此義,如云:「善現!於汝意云何?諸預流者頗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世尊,諸預流者,無少所預,故名預流。」又云:「世尊!若預流者而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果者,即執我,有情,命者,補特伽羅。」於後三果亦如是說。此謂若預流者,於能得人及所得果執為實有而作是念,我能證得預流之果,即為執我。蓋執補特伽羅實有,即補特伽羅我執,執果實有,即法我執。所言諸預流者不執實有能證果者,約彼無有實執所著之境,非說彼身全無俱生我執也。於後三果亦應知是知。自續中觀師雖於此文有異解,然慧生論師引此文以證,證二乘菩提亦須通達空性,極為善哉。
如是諸教皆顯示,若離真實義見,則不能解脫生死。要脫生死則必須彼見。若說二乘阿羅漢未能解脫生死繫縛,非諸智者所許,亦不應理。故是明說二乘亦證法無自性。般若經等可引證者尚多,恐煩不述。
丑二 引論及小乘經證
寶鬘論云:「乃至有蘊執,從彼起我執,有我執造業,從業復受生。三道無初後,猶如旋火輪,更互為因果,流轉生死輪。彼於自他共,三世無得故,我執當永盡,業及生亦爾。」初二句顯示若時於蘊有實執,即從彼執而起我執薩迦耶見。故斷盡薩迦耶見者,必須於蘊斷盡實執。由此可知二乘阿羅漢,亦於蘊斷盡寔執。是則未破實執所著之境,即不能破薩迦耶見所著之境。故知大小學派共許之補特伽羅無我,但破粗分補特伽羅我,非是微細補特伽羅無我。是故有人見此論師或說二乘通達補特伽羅無我,與他宗相同。須說與他宗不同,唯在是否通達法無我理,寔係未解此宗正義。以釋論說若離真寔義見,亦不能通達微細補特伽羅無我也。次二句說以有薩迦耶見增上力,便造繫縛生死之業,以此業力復受生死。此亦約未破寔執所著之境者說,非謂凡有薩迦耶見皆爾。以至七地猶有薩迦耶見,而初地以上即不由業力受生。此諸教證,并明若不修真寔義見,則不能斷盡薩迦耶見。故亦即是說:但無常等十六行相之道,不能斷盡煩惱也。故凡許此不共補特伽羅無我之理,而猶依於共許之補特伽羅無我,而明薩迦耶見,許彼煩惱建立。是未了不共宗義,成大矛盾。豈此大論師而有此失。故知本宗學者,若許二乘證法無我,然於煩惱建立,全不思惟不共之理是僅有信仰本宗之名而已。言「三道」者,謂煩惱業生三雜染。無初後者,謂由煩惱造業,從業感苦,復從於苦生同類果及煩惱等。由彼此更互相生,故前後次第無定,即「更互為因果」之義。又彼緣起,不從自生他生共生,其自性生於三世中俱不可得。見無彼故,或不可見故。即能斷盡我執薩迦耶見。故亦能滅生死流轉。
決擇蘊等皆無自性[A16]已,又云:「如是如寔知,無寔眾生義,猶如火無薪,無住取涅槃。」此說由見真寔義故而般涅槃。此非但依菩薩說如是見,乃依二乘說。以彼「涅槃」文後,復說「菩薩亦見彼,決定求菩提,然由大悲故,受生至菩提」故。釋論所引寶鬘論,係舊譯本,譯文欠善。
聲聞乘經亦有此說:諸聲聞為斷煩惱障故,「諸色如聚沫,請受類浮泡,諸想同陽燄,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日親之所說。」以五喻觀察諸有為法皆無自性。雖釋菩提心論云:「佛於聲聞宣說五蘊,於菩薩眾說色如聚[A17]沫等喻。」然彼論意。且約暫時不能了達真寔義之聲聞而言,非指一切聲聞。以彼論亦云:「若不知空性,即非解脫依,彼愚者流轉,六道三有獄。」
又聲聞藏中亦說諸法無自性義。如寶鬘論云:「大乘說無生,餘說盡空性,盡無生義同,是故應忍許。」此謂大乘經中,說無自性生為空性,餘小乘經中則說有為盡為空性。以二種空性義同,故於大乘空性,應信可勿疑。
此二空性義同之理。有說:諸聲聞乘許有為滅盡。若自性則滅盡不成。既許滅盡,則應先許無自性。故說彼義同。此不應理,若如彼說,則凡中觀師所許苗芽等法,皆有此義。則應許苗芽等一切法皆與空性義同。寶鬘論疏謂:「無生與剎那義無別。」亦是未解論義。此當如六十正理論疏說:先引小乘經云:「若於此苦,無餘斷。決定斷,清淨,永盡,離欲,滅,靜,永沒。不生餘苦,不生,不起,此最寂靜,此最微妙,謂決定斷一切諸蘊,盡諸有,離貪欲,息滅,涅槃。」次解此義云:「言此苦者,唯依現在身中苦蘊。說無餘斷,乃至永沒。依未來苦,說不生餘苦,乃至涅槃。」若謂「此苦」正詮煩惱,是總名詮別也。此不應理,若時總名,不可作總義解者,乃可作別義解。此中可就總名解故,不應作此說。若必如彼寔事師說,則寶性論之「煩惱本盡故」,不應釋為諸蘊本來無自性生,名為本盡。若必釋為由修道力無餘斷者,則有所證涅槃時,[A18]已無能證之人。有能證人時,蘊未永盡,則無所證之涅槃。故彼不能解說經義。若如吾等所許,此言永盡非由對治而盡,乃本來盡故名盡,則於經義善能解釋。龍猛菩薩謂經中所說之永盡,即苦蘊寂滅之滅諦涅槃,與無自性生之滅諦義同。釋者多未能通達,故今詳說之。中觀論云:「世尊由證知,有事無事法,迦旃延那經,雙破於有無。」此亦顯示小乘經中雙破二邊者。此經出雜阿笈摩。上來僅略舉少分,餘寶鬘論,六十正理論,各種讚文中,猶多可引者。
子三 釋妨難分二,丑一 釋釋論已說之難,丑二 釋釋論未說之難。今初
釋論云:「設作是念,若聲聞乘中亦說法無我,則說大乘經應成無用。」此所出敵者,是清辨論師。以佛護論師第七品疏中解釋:「小乘經說一切法無我之義,即諸法無自性義。」般若燈論破云:「若如是者,則大乘經便為無用。」今反破云:為總說大乘經無用耶?為別說大乘經說法無我為無用耶?若如初難作決定說者(不犯不定過),則大乘經應唯說法無我,而寔不爾。以大乘經中更說菩薩諸地布施等波羅蜜多行,大願,迴向,大慈悲等,二種廣大資糧,菩薩神力,及異生二乘不可思議之法性故。如寶鬘論云:「彼小乘經中,未說菩薩願,諸行及廻向,豈能成菩薩,安住菩提行。彼經未曾說,惟大乘乃說,智者應受持。」此破唯以小乘經所說之道便能成佛,不須別說大乘經之邪執。若如汝所解,應云:「唯小乘經所說之道猶不具起,故大乘經中別說法無我。」然不作彼說,而說:「別說廣大行品。」故所難非也。
若作第二義,犯不定過。聲聞藏中僅略說法無我,大乘經中則以無量門廣說之,此亦龍猛菩薩所許,如出世讚云:「若不達無相,佛說無解脫,故佛於大乘,圓滿說彼義。」初二句顯示,若不通達無相真寔義,則不能滅盡煩惱,故不能證得解脫。後二句,謂大乘經中乃圓滿宣說無相法無我義。故亦當知小乘經中是未圓滿宣說諸法無我。如何以一「故」字能作圓滿宣說之理由耶?當作是說:「若不通達無相,即不能滅盡煩惱證得解脫。」聲聞乘中雖亦必說法無我,然大乘小乘應有差別,故於大乘作圓滿說。故知彼所設難及所成立,皆不决定,是以能破。即是違理之失。其違教失,前已廣說。
若爾此論師說,大小乘經說法無我有圓滿不圓滿,大小乘道修法無我亦有圓滿不圓滿,其義云何?有說:「大乘人能通達一切所知皆無自性,二乘人僅能通達一分所知無自性。」决非如是,若以正童於一法上能成立為法無我,次觀餘法有無寔性,即依前理便能通達無寔性故。豈不中觀學者,亦有破除有事寔有,而許真空寔有。或許法性是自在成就真寔有者乎。初說是未善知寔有之量,僅破粗分。後說則雖自以為能破有事寔有,然彼不以正量而破,僅是毀謗有事之惡見。故不以彼等所說而成不定。由是當知諸大乘人,隨成立一法無寔,亦如中觀論所說,有無量品類能立之理。故於真寔義慧極為廣大。諸小乘人僅以略理成立真寔義,故於真寔義慧略而不廣。故說彼二慧有廣略,修有圓滿不圓滿之殊。致此差別者,亦由諸二乘人唯為斷除煩惱障故,精勤修行,以略理通達真寔義,便能滿其所願。而諸大乘人為斷所知障故,精勤修行,故於真寔義,須以廣大慧而善通達也。
丑二 釋釋論未說之難
現觀莊嚴論云:「遠所取分別,未離能取故,當知由所依,攝為麟喻道。」此說獨覺道雖能斷執所取實有之分別,猶未能斷執能取實有之分別。又云:「惑所知三道,斷故為弟子,麟喻佛子淨。」此說執所取實有,為所知障。此當如何會釋。答:此中斷執所取外境實有之義不出二宗,或如中觀師所許。外境雖是量所成立,然正理能破外境實有。由修此所决擇義即斷寔執。或如唯識師說,先以正理破外境,由修彼義,便斷有外境執。若如初說,且不應理,若能安立外境為有,以觀察真實義之正理能破實有者,則於能取,依前理之力,便能通達其非有實性。如提婆菩薩云:「若見一法真如性,即見一切法真如。」若如第二說,即獅子賢等之規。是則無外境乃量所成立。若能成立無有外境,則能取心非離所取別有實體,雖最鈍根亦能成立。故不斷能取分別,是依總許心為實有而言。非謂緣異體之能取所取,破其一分而執一分為實有。故譏「執能取實有之獨覺,與執離二取心為勝義有之唯識宗相同,殊為希有」者,乃自未解耳。
此中顯示獨覺道為中乘,即說於所取能取有斷不斷實執之差別。由彼二義,較聲聞為勝,較菩薩為劣,故說名中。此大中小三乘之三類補特伽羅,依根姓之利中鈍而分。復是依於無我建立根之次第。謂大乘上見是中觀見。中乘中見是唯識見。小乘下見是共許補特伽羅無我見。然此義不定,若許三乘人皆有真寔義見者,則依能否速疾了解真實義等而建立三根,亦不相違。又以不斷能取內心之實執,判為劣根。則現觀莊嚴論所說之無我見。不可說即是莊嚴經論,辨中邊論,辨法法性論之唯識見。但印度諸師亦有以現觀莊嚴論作唯識中觀見而解釋者。恐煩不述。
又彼論云:「法界無差別,種性不應異,由能依法異,故說彼差別。」此說聲聞獨覺亦通達法性。言法界者,如二萬明論云:「此中分別觀察,謂於有事及有事相而起執著,由彼無故當知無貪。此非有性,即一切法之真如性。法界性即諸聖法之因,故本性住種姓,即修行之所依也。」此說於有事及彼相之執著為貪,如彼所執非實有,即說此實空為法界。次設難云:「若法界即種姓,應一切有情皆住種姓,以法界遍一切故。」所言住種姓,意取入道位之種姓。答彼難云:「若緣某法而能轉成聖法之因,即說彼法為種姓,故無彼失。」此謂但有法性,非安住道位之種姓。要由道緣法性而修,至轉成聖法之殊勝因時,乃立為殊勝種姓也。如是答彼法界無差別,種姓不應異之難曰:「由能依法能緣道之差別,故說種姓有異。」所依謂所緣,能依即能緣。其能緣中亦有聲聞獨覺之二乘。緣法性者,必須於覺慧成立。若於覺慧前未破實有,則彼覺慧不能成立實空,亦於彼覺慧不能成立法性。此復須先於一法得决定見。故聲聞獨覺亦緣內外有法,而見彼無實也。由是獨覺亦有通達真實義者,非獨覺定不能斷內心上之實執。即聲聞乘,亦須分通達不通達真實義之二。現觀莊嚴論亦說小乘為二類,故執二取異體之實執。是否安立為所知障,亦應分二類也。
若作是念:「彼非難三乘種姓有異,是難十三種姓差別不應道理。」此亦非理,如二萬明論云:「如云:曼殊室利,若法界是一,真如是一,實際是一,云何觀察器非器耶?」此引餘經所說證此與彼,由法界性無差別,云何觀察是否大乘法器義同。故是難大小乘種姓不應有異。若作十三種姓解,則彼難是器非器應不符理矣。獅子賢論所許與解脫軍論師同。餘寶性論本釋等,亦說二乘有通達不通達法性之兩類,恐繁不錄。
現觀莊嚴論,宣說了知二乘道之道相智,為攝受二乘種姓之機。所攝受之小乘機中,亦有是否甚深法器二類。於二類中,非器者多,故多說彼機之道。如大乘人,若先不學唯識見,則難得中觀正見。獨覺聲聞,亦應如是也。又二萬明論與八千頌大疏,為證安立法界為三乘種姓,皆引能斷金剛經云:「一切聖者,皆以無為法之所顯現。」意謂大小乘一切聖者,皆由現證諸法無實勝義無為之所安立。故此宗與現觀莊嚴論,全不相違。以是當知解釋現觀莊嚴論者之宗,亦有二理也。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二終
校注
【經文資訊】《大藏經補編》第 9 冊 No. 44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29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藏經補編》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戊二 諸地各別建立分三,己一 釋極喜等五地,己二 釋第六現前地,己三 釋遠行等四地。初又分五,庚一 極喜地,庚二 離垢地,庚三 發光地,庚四 燄慧地,庚五 難行地。初又分三,辛一 略說地體性,辛二 廣釋地功德,辛三 結說地功德。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