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五
【疏】頌中以同初能變者同初能變是捨受故所以頌中更不辨受俱門。
【疏】初定至出捨根者意云破前師云若許第七與喜樂等相應者第七有頂地有喜受等應通有頂有又瑜伽中云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無想中出捨明知喜等不通有頂故前師非也問憂苦二受欲界繫憂受初禪無可爾如何苦受初禪猶有耶答且如苦根唯五識有謂初禪中有眼耳身三識者所以得有苦根識苦無憂苦方出故故二禪出苦根又胎法師解欲解先曰云何故二禪方出苦根答由初定有三所依識是苦所依故是下地之類故得有苦苦爾苦根設欲界捨隨所依識二定斷喜樂在二三禪亦應隨所依第六隨諸地答不爾五識無能治苦隨二定斷意識體能治喜樂不從遍三界。
【疏】應許憂苦通三界有者難云上地無喜樂汝許第七彼地喜樂俱上地無苦憂六識於彼有憂苦。
【疏】增上受類相應者意云如第六識修初禪定時即是造初禪業此業與第六識中喜受相應為增上緣能感初禪第八識果然第七識俱喜受即與彼地能引業之增上受類相應緣彼業果為境界故云受類相應者第七識俱喜受是第六識中喜受之流類也即約與能引果業之受類同問何故要須與增上受類相應方緣彼業果為境界[1]邪耶答相應者是相順義要彼此喜受相順方能緣此地業果若不相順第七即不能緣此業果乃至餘地皆與第六識之業增上受相應而緣業果問若如造三途業亦有苦受俱彼第七識應亦與喜樂受俱耶答依多分說以上二定及人天等多分與彼能引業喜受相應亦三途等業且多分憂受相應以奢逸人極少少有喜受俱歟。
若又難似乖據無違人天亦天多分音明知造三途業多分憂相應也又次是不正義設有失無勞會之。
【疏】又地所有增上之受至與彼受俱者此第二解如第六識有人天業感得人天第八果識即隨彼地第六識中受喜樂受緣彼第八以之為境然第七識亦與向自相應喜受俱緣自地第八識果為境又此地之業者此人天趣業復能招彼地果即當生地果當生地果第六識與喜樂受緣同地果第七與彼同緣此初第八所生之地隨地所有受即緣第八生故與前不同不同所以如演秘鈔。
【疏】欲界雖有捨受至故此不說者釋通外難難云餘地有捨受業果即說識受俱得緣欲界亦有捨受業果何故不說俱得緣答雖有捨受之果而業劣故不說意說以欲界善惡二趣引業強喜樂憂受勝故得彼勝受說不同彼者受業說。
【疏】如苦樂受至故今不說者然苦樂二受唯在五識不與引業俱故不說也然初二定五根有樂受者但約怡悅義邊說有樂亦非此間所說謂五識受不能感引業果一向不說五識受也所以初二定說有喜受不說有樂受也。
【疏】又此若與四受相應至少分斷故者意云如欲界第七我見俱惑與此非想第六識中下下品惑於金剛無間道一時頓斷今若與四受相應即應非頓斷過何以故由前位中少分斷故謂初禪出憂二禪出苦三禪出喜四禪出樂俱是非頓斷過也。
【疏】若爾如欲界不伏之修惑與此何別者此因前故為此問意如第六識識中俱生煩惱貪嗔我見俱世道不能伏要與非想地同與第七相應惑何別此即不斷家問。
【疏】答彼前前地[A1]已永離故此即許斷家答然第六識相應惑第三果人離欲即時亦能斷彼又如第二果人前斷六品入那含果故斷若第七識相應惑縱離欲亦不能斷要至有頂合於九品一類方能頓斷故有別也故云此合於後等及第六識中修惑有二師說一許不斷故為此問答。
【疏】雖初地至唯捨受者意云釋外難難云若言[A2]已轉依位第七與平等性智俱任運轉不易故唯捨受相應者且如初地第七地亦得無漏即任運轉不易脫耶答不爾據佛位說云不易脫非約餘位也任運轉者無動搖義。
【疏】又復此智至唯捨受俱者意在佛身中大悲功德最勝常在第四禪此以第七唯捨受俱。
【疏】又設下地有平等智者意云隨上下地第六識入法空觀時皆引得平等性智故平等智通上下地有以無漏第七與第六必同地繫若有漏末那與第六或異地繫如演秘說。
【疏】若在十地至皆有此智者是總舉如下自解。
【疏】依彼地心至為有頂依者意云如固位中若依有頂地第六依法空觀入滅定時引得平等性智此平等性智與淨第七滅定不無所以有頂第六還以有頂地第七平等智為所依也故不可定說下地第七與有頂第六為依以無漏末那必與無漏第六同地繫故有漏者或通異繫。
【疏】雖通諸地皆唯捨受者意云此釋外難難云次言平等智由第六引諸地皆有者亦互應引第六識隨在何地與何受相應初二禪等有喜樂等答私按義灯五末二帋左四行[A3]已下問答與此問答相似而灯委於演不爾皆唯捨受故應思者意同前解。
【疏】未必皆似故者意云因果心心所未必相似恒於所緣平等緣故過合唯捨受相應若論餘心所因果多少即未必相似由無漏善心法爾有此菩提一心所作用俱親相似。
【疏】上界定力故可名有覆者意云上地煩惱由定力折伏方得成有覆無記若不爾者即成不善性。
【疏】此識何為名為無記至亦無記攝者意云此識相應四惑雖合是□不善性由所依識行相微細任運一類故所以是無記性然能依煩惱隨所依識亦為無記不障善故者不障六識中善無記遍三性者說第七及心所等能與三性為依言通三性非體通三性也故第七與前六識為染淨依又遍三性者前六識起三性同時第七恒現行與彼俱起故云遍三性也。
【疏】此微細至皆第一說者意云然第七微細言即兩本攝論皆第一中說。
【疏】此中兩解者意今說有覆無記性有二解與彼論說別二解如疏。
【疏】以心體細至名為有覆者意云心王心所互影顯得成有覆何者似法之升煩惱合是不善由心王體相微細一顯所以能令相應心所亦成無記性此即煩惱成有覆無記也然心王成有覆者被煩惱覆故成有覆本體非覆以不自覆故。
【疏】俱染障聖者即四惑與心俱令心亦互障聖道也有俱染障聖者唯取俱時四□惑不取末那末耶性非染故前解好。
【疏】對法第六他界緣云者辨緣他界煩惱中作此說云不見世間執他法為我等故。
【疏】我見隨境自他所繫者第七緣第八時與境同地繫名自他故。
【疏】此依俱生至行相說者意云然俱生我見有任運緣總別為我取第七六識中我見若總計五蘊身為我即通緣三界法為我即此身中皆有三界法故若別緣我者即隨緣一蘊計為我也今此識誠我見唯緣第八識執為我也即是別緣為我由此故知第七不緣種子及相分若緣者皆通緣也問種子可爾相分如何答若緣第八識相分為我所者且如三根中忽有修得天眼耳通即引得上界天眼耳根在自身中方能變生天眼耳二識然此二界根是第八相分也第七緣即是緣上地法為我所法也不緣相分。
【疏】若爾命終心至此別緣我故者此問第六識答如也。
【疏】不可難以相應所緣二縛為名繫者意雖有所緣不約此所緣縛辨其繫屬但約相從名繫屬也。
【疏】此文三釋者即三段料也。
【疏】屬彼所緣文之地者意□□□舉第八識所依境顯第七屬此地第八識也。
【論】若起彼地異熟藏識以下是正解何故爾耶答前舉任運等者此顯所由後若起彼等者方解屬義。
【疏】雖有此義前解為勝者序論中或為彼地諸煩惱等文此文雖別是一解然不及以前緣。
【疏】此在因中至是無漏故者長連讀自曉意初地[A4]已去名轉依此所繫識是無漏故意有此所繫識是無漏故。
【疏】是彼類故者是我執類也。
【疏】又彼說至非無學故者意云六十三中說世間道伏煩惱不伏所知因便說出世間非說滅定是故菩薩以但說二位故何不說滅定耶答以滅定不是道且非有學非無學故所以不說亦彼方約人辨但說二位兼法及人所以說三以滅定數是即法故。
【疏】然第八識唯從煩惱以立藏名至約自體說者此第八識得藏名者但從我見煩惱所執以立藏名而不說所知障也其第七識名染汙者非唯煩惱亦名通法執據自體說以不從他法立名故。
【疏】在無學俱不行者無學言通攝三乘故名俱不行。
【疏】法執既細菩薩不從得名者意云夫藏識名依煩惱立菩薩既伏煩惱雖有法執第八不得藏名法執不能執第八為我我所故設法執能執第八亦不得名藏識。
【疏】所執藏名菩薩應不捨者以菩薩法執在故。
【疏】頓悟二乘者二乘中有利鈍二人名為頓漸今即利根者故云頓悟二乘或可說初菩薩名為頓悟簡漸悟菩薩故。
【疏】又解世道是事觀等者亦是六十三文。
【疏】非所對治至差別轉者意云若論世道者以是事觀故限此第七識煩惱等非是所治世道亦非能治境界緣力者意說第七識惑等亦不是世道之境界以世道不緣故也。
【疏】無分別智至違我執故者從三乘無漏心起方伏所由也。
【疏】並自違故者菩薩人法執違自法空觀三乘人我執違自乘人空觀故言並自違。
【疏】一分或全者意云一分者唯生空無漏等流或全者人法二空等流言不現行者意云入一分觀違一分現行若入二空觀令違現故云亦互即此意也我法二執正違故所以不行。
【疏】後顯前二滅[A5]已後生至亦不現行者意云後顯前二滅者我法二執滅後出觀還生也如小乘以生空觀引滅定我執不行菩薩以法空觀引滅定法執不起或雙入二觀即二執不行後出得生言生及法執者意說小乘人入生空時我執不行菩薩法執亦爾故云隨其所應又解後顯前二滅[A6]已後生者顯前滅定聖道二種對後羅漢得前二滅名以後生者於此二位中二執不行出觀得後生小乘人空觀菩薩法空觀引生滅定二執不行及法執隨其所應等者此偏對菩薩說法執也不言我執者即同二乘亦不行故更不說。
【疏】無所由義者顯羅漢無我執所由。
【疏】此識染法至第九品攝者意云夫論第七識中煩惱即其一類不可分其品類今且據三界論之得有九品即九地中一地有一品也隨地地之中最定是下品行相微細名為下品也若望當地第六識九品煩惱中即當第九品攝地地皆爾。
【疏】一切地者至名勢力等者意說一切地中第七識煩惱皆與有頂地第六識第九下下品一時頓斷以勢力等故同障無學者意云第七識煩惱雖地地有一品每品皆與有頂地第六識中第九品惑同斷此意說雖有九品皆與有頂下下品中一時斷故欲界所繫第七惑與彼有頂地下下品相似以行不能發業潤生等故。
【疏】若有難言既有九品至無九品義者意云此是外難有兩意其麤細非一類者是第一難難既有九品麤細應非一類也意云若言三界相望有九品應九品道斷即非一類如色界中有四地即有四品如何一類耶餘准此此識至無九品者難有一品無九品義第二難意也至下實有九品者答有九品非一品義。
【疏】彼由加行至實有九品者此論主答謂超二果人極利根故即加行力合八十一品總為九品由一類九解脫九無間道斷雖一道斷一品不妨一品而有九品問何以如是答此障無學故八十一品合九品斷何妨第六中惑與有頂地下下品煩惱一時斷而有九品耶。
【疏】然此第七至一時頓斷者意說如欲界自地第七中煩惱雖非九品攝此煩惱還與自[1]他第六識中第九品我見相似[2]以一時頓斷問既有一師許第六識中我見漸漸斷非頓如何乃言與非想地第九品同斷之答約超二果人說斷欲界第九品時即是斷非想第九品時何故爾耶以束九品為一品故此名破竹斷如破一節全節亦破故故合八十一品總為九品斷若許麤細三界相似者返難前師不許九品之義若爾無性有情第七識應無能薰以無增減故故有九品也。
【疏】如斷善邪見至分九品故者意云此况第七亦有九品如邪見行相增強欲界第九一品仍作九品今此第七識惑且爾一品之中分為九品又邪見能斷善根准婆沙二說一云一品邪見頓能頓斷九品善根猶如見道斷惑隨何等品智一時頓斷九品惑二云九品漸斷如修道斷惑下根下品邪見能斷上善乃至上上邪見能斷下善根或緣一一諦故即能起得起九品邪見或乃次第緣於四諦方始起九品邪見即緣四諦所有邪見隨應皆能斷生得善廣如彼雜集等說曰如何一品分為九品答言一品者即喚九品為一品次第七識中煩惱地地之中皆是第九品攝即以九箇第九品同是第九品攝所以合為一品其實有九品如邪見等。
【疏】如前第二能熏中解者意云第七識煩惱品數與非想地第六識中第九品感同是一品所以一時同斷即是一品非九品義若爾如何成能熏耶答約三界九地論隨地上下互有麤細下麤上細故成能熏也。
【疏】斷縛彼故者謂我執縛二乘不得解脫今時斷此我見名斷縛彼。
【疏】若菩薩斷無染亦除者法執望二乘無染菩薩能斷。
【疏】若以不行名斷此識可除者若據惡業所招一分第八無即同時一分第七亦不行據此不行名捨若作此解即同因亡果斷若爾何故言與有頂下下品惑同斷耶答彼約斷道此望不生望義有別。
【疏】不可以此例彼者意云但分別惑發業所感可不生斷此修惑不爾非由修惑發故不可以此修惑例同彼不生斷也若爾彼惡趣及女人身中善法亦由分別惑發如何名不生斷答由感彼趣身方有外道起彼善等若爾第七亦攝由業感但彼第八七方得生雖有此妨不及前也。
【疏】同第八識初師捨義為問者即此第七識無學迴心亦捨應今文外有[3]間云此迴心無學亦捨第七何不說耶答如彼謂第三卷內明捨賴耶中彼[4]初師三乘無學捨賴耶不言菩薩彼問何不言不退菩薩今此亦同故言同彼初師為問撿前文。
【疏】應次別說者無學迴心應與頓悟別說。
【疏】為同何例者此不退菩薩為同菩薩為同無學例耶。
【疏】文勢總故者如上約三位總明無第七下別明之第七三位無者為體耶為名耶下有諸師異諍。
【疏】安慧等云者等即自門徒或西方有此類計。
【疏】即出世末那實不思量者即不思量我相名不思量。
【疏】此等無染意等者成第六識必有俱生不共所依意說有淨第七識也。
【疏】次第逆簡第八及無間緣種子者即於上第二能變所辨三緣中逆次配之今先得辨不共故言逆簡於彼不共所依者簡俱有依中第八識也以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故言生者簡無間緣以無間緣不俱生故言俱者簡種子種子是因緣故今此俱者顯增上緣故有生簡種子俱簡無間緣雖有此解准文不次又解不共如前簡俱生二字通簡無間種子二依以無間緣依前後異非是俱生種子是因緣依非增上緣以俱生言顯增上緣故。
【疏】此據多分者據餘時說但不據滅定。
【疏】然所引識起多少中至非七俱難者意云牒前瑜伽論文為問也且如前論說[1]論說藏識決定恒與一識俱轉乃至七俱轉者總是瑜伽論文若住滅定乃至定二俱轉者是論主正難意若如安慧師聖道滅定二位無第七識者如何瑜伽論意識起時則二俱轉乃至七俱轉等是本難意也問曰如有無學人亦無人第七識[2]者何故不如聖道等同難耶亦今難言無學人無第七識者若五識起應唯六識俱若爾云何論云若頓起五識與七俱轉耶亦合同聖道作如是難也非七俱難者意云何故同聖道等難云若無學頓起五識則七俱轉等故云非七俱難也此則總牒前瑜伽論文同不難意也通前總是問辭。
【疏】文意似為有藏識之言至無藏識故者意云此是答上間也意云亦合同聖道等作如是難為瑜伽論文有藏識之言所以不難無學何以故以無學人無藏識故又亦無第七也所以不難。
【疏】言無染意以俱許故者若但言無染意即彼此共許若體亦無則護法等不許故今破也。
【疏】隨依一識之能依智者此師計平等智唯依第六或於六識中隨依一識一識為所依平等智為能依。
【疏】非六識智者意說平等智非六識相應智以六識相應智有轉易故又云非六識智者意云不約佛位但隨何乘說第六入生法空觀等此智皆有轉易有漏無漏皆互故起若在佛位即恒行不斷。
【疏】若聖道至應俱有過者意云瑜伽論攝論二本論文以五同法說第七為第六依若如安慧師無出世末那則瑜伽攝論立比量所有宗因俱便有失。
【疏】若總言至無所依故者意云瑜伽等作如是成若然安慧師不許出世末那他大乘與小乘出如是過也如下出過總是小乘出過意云若不宗分唯第六識別但總立宗云第六識等者即有一分自違宗過。
【疏】若言除聖道至為比量故者意云若改宗者即有比量相違過以說制故有量云聖道等第六識亦應有依是意識故如除異生意識等故宗中有二過一者一分違宗二者有現量相違。
【疏】若以六識攝故至意識無依者意云將六識攝因成前總宗因有自不定過然總宗者如疏言若總言第六識至增上別依即總宗也又云若以六識攝故成論別宗至故無第七者意云若將六識攝因成後別宗即有二過一謂法自相相違二決定相違云何名成後別宗答如疏言若除聖道及無學意識餘意識必有此依者是後宗云何名法自相相違過答如立量云餘有一分意識亦應無依以六識攝故如汝所除聖道無學意識故是法自相相違過違宗法也。
【疏】決定相違過者即向因中出過然但改前因即是因云唯六識攝因但有法自相相違過無決定相違過何以故決定相違之量改前因故如何今言有決定相違過又准樞要亦[A7]但云宗[3]因各有二過不言決定相違答應疏主筆悞故爾或可改前因作量云餘染第六意識應無俱有依因云染淨中隨一攝故如聖道第六識等既改前因故成決定相違過。
【疏】二乘三位法執無染者意云然二乘三位雖有法執相應染污末那在若聖二乘仍名無染何以故不障二乘聖道品故菩薩不然若第六入生空觀第七即法執相應是染也第六入法空觀即與不等性智相應純淨無漏也。
【疏】是隨所應思之差別者意云第七成淨差別者是意識之力也要由第六引第七方成染淨差別故。
【疏】隨何乘說染汙意無者二乘斷染我見菩薩斷我法二執然法執望二乘不染亦可名淨菩薩能除故云染汙意無非無第七識體四位者三乘無學不退。
【疏】下自更解等者如論云此意差別略有三種等[A8]已下也。
[1]【疏】此為初無者意說我執入見道時最初捨故即□捨名者即捨補特伽羅我見之名。
【疏】此意是入無漏時捨者意說在有漏位此識得以與我見相應不捨染末那名若至無漏位即無我執相應末那以真無我解違我執故。
【疏】如下亦然捨此相應者如下文說捨此四相應我見等亦然。
【疏】不可說彼得互捨者不得以第七暫無名捨即說第八暫他不執亦名為捨不得以第八永捨名即令第七亦永捨名何故不得由第七染污是自性斷即暫無之時而名捨第八是緣縛斷□要他永不執方名為捨。
【疏】以二乘有學未名捨故者無處說二乘有學捨賴邪故不可言以第七箇暫捨顯第八亦暫捨也。
【疏】若許蹔捨至亦應名捨者若許第八亦蹔者即二乘有學無漏亦暫不執藏何故不名捨。
【疏】染汙末邪違無漏故者意說入見道時蹔捨第七有云我見相應末那入無漏時不行明第八蹔捨賴耶名此解不然違上說故。
【疏】此若初位必有此位執是法執相應位意說有我執時必有法執有法執時未必有我執法執位是長我執短故。
【疏】法空智者至名法空智果者意說入法空觀及所引法空後得智并所引滅定等皆是第六識入法空觀然引得第七相應平等性智。
【疏】等流亦爾體類同故者等流者即法空智果釋此果時第七識亦平等智俱故是法空智體類故也。
【疏】人觀不然者第六入人空觀等不引起平等性智若入法空觀即能引第七平等性智。
【疏】然果中遠果至即是法觀者此亦說近果二後得智各望生法二觀名近果也。
【疏】由此應說隣近果者准此意法法空智後必引法空後得智故佛地論說法觀後得智現前非是遠果生空後得也問何不以生空後得為近果也答望法空觀非自類故不名近也若爾是滅定是自類答依法空後得智云滅定亦是自類也又解無隣近果者意說生空後得智即法空後得望法空觀名遠果也若遠果者即人觀後智現前者即從法觀後得入生觀時即生觀根本後得俱是智法觀之遠果也其文略故但言後得為遠果也。
【疏】或八地以去無分別智至起人觀後得智者此疏重解必法觀後得入生空生空引自後得智亦無妨此望法空乃為遠果也。
【疏】然此中至即果全論者初解者即上云由此應說等是後義者即或八地[A9]已去等是言果全論者不論近遠[A10]但總說果故云全論故生空智果是法空引亦名果故如論但言法空智果現在前位法觀法執第七即不行更無遠果而言染七故云全論。
【疏】有漏無漏二境界失者此間意言緣異熟識及真如恐於約十地中即能雙緣此二故為問也。
【疏】及一切者意說餘一切時入真法空觀正體。
【疏】其實唯有為者即後得智所變似真如相分是心上影像故言有為。
【疏】通緣有漏無漏者意後平等性智緣有漏異熟無漏緣真如故問何故爾耶答由第六緣真如所引第七亦緣真如。
【疏】今此總言緣異熟等者等真如也此釋論文以後得智中得緣似真如故問何故論中但說緣異熟無垢識不言真如耶答以後得智不智取親緣如故所以不言真俗雙緣。
【疏】前解為勝者通緣俗似如為勝也。
【疏】性未離故者第八未能全離執故有云性未離故者意說七地[A11]已前若不入無漏觀第七亦與我執相應以未不離執故平等智得緣賴耶此解為正。
【疏】即是識字及一等字者意合說云異熟識等無垢識等。
【疏】人我是主寄至人我狹者意云辨人我法我二種差別要法我為本方起人我問何故名人我答依人計我故云人我我有主宰用故主斷自在用宰有割斷用亦計我及作者受者等用故然法我者謂依法體有軌持自性等勝用是有自在等用勝今言法我約自在義不約宰義以法我我寬故即依法計我故云法我。
【疏】此中喻況理有淺深至是法執者意云淺喻者迷杌喻迷法是法執若杌為人喻依於法執起我執也。
【疏】深喻至人中起事執者意云前法有深也迷杌者喻迷法空理將杌為人時喻人執也問此深喻喻人執與淺喻喻人執有何別耶答一種無別但據迷杌分成淺深人執一種問何故如是人法不同答法中據迷理說人中據事起所以法中喻有淺深人執但是一種而無淺深據實迷人亦是迷理然要迷法空方執法有依此法有力方起我執乃至執佛性為我亦執法有體依此作用上方起我執約此一邊言迷理事也據實亦迷我空理也。
【疏】問人中亦可言至起事執者意云返問飜喻人執也問云法中迷理人中起事執者亦可人執迷無我之理於法中起事執答法執寬故通迷一切人執是狹依人計我所以唯依人身上起執計為我故。
【疏】難淺喻云至非是法執者意云且如喻有淺深深喻身難出離難淺喻迷杌故但處迷法即法執也淺喻中人執亦身命論難意云若言執杌可喻法執[孑*中]皮喻法則迷杌應不喻法執也故疏云迷杌應非是法執然答意云迷杌者謂不了不了似於法執法執亦不了於法也以不了義同所以轉迷杌喻法執也其實迷杌不得是法執雖唯執杌然有實杌地方謂人也問既言不了似於法執者未審不了之義何異於疑答此雖不了則決定不了疑者行相猶預不可相例。
【疏】云如一眼識至二行相生者此喻但取少分為喻也唯取識行相不取兩境名少喻意者慧體是一憶上下我法二用與別如一眼識自證分能生緣青等多境見分故自證是一見分之用隨境許多又共許識喻者護法安慧彼此共許識多行相名為共許識即喻不共執心者護法許我執生時必帶法執安慧不許以第七識唯有我執無法執故名不共許執心計合出許學文者眾文略也。
【疏】疑於理印於事等者且任不正義難也難非執者亦且任不正義答望護法宗不許疑印俱生故故且疑他世為有為無於彼生何欲勝解等。
【疏】今此不違故許俱起者以境是一故許俱起。
【疏】具有人執者人執既有法執不說自成以我執必依法執起也。
【疏】定性二乘至通見脩道者意云此等位並起法執除此亦有人執者除此聖道滅定等外餘時亦起人執問且如二乘聖道滅定等如前早[A12]已[1]耶簡何故今更重說耶答如前雖說不約斷分別今約斷分別故無重說過。
【疏】若三心觀者此意三心是相見道為正義初一心唯起人觀後二心之邊通法觀故此三心見道法執有行不行時。
【疏】及二果者即生空後得及滅盡定。
【疏】若住散定心散即散心有漏之位定即是定心除法空觀外餘生空觀等諸定心麤觀不障細法執故。
【疏】然此一切至大勢相似者意云此等菩薩多起法執故云相似我執[A13]已伏或[A14]已斷故更不起前七地有學頓悟容我法二執間起不同第八地[A15]已去八地[A16]已去法執有行不行若法空觀相續即不行若人空觀相續法執現行乃至十地滿心方永除斷若有學迴心及頓悟菩薩我執至七地滿心伏盡至十地滿心斷種第六識我見第四地伏第七我見至七地終心伏不行也。
【疏】二障三處過者如第十疏解。
【疏】若言第六識可起現行法執至第七是所依者意云外人若言第七無法執第六識許起言為依者不然未知與何法為依夫論為所為者而與諸法為其所依第六識八地以上以恒無漏一切煩惱所知皆悉不行如何得法執仍為所依耶以不得為所依明知取第七識中法執所知障為所依也外問曰次言第七識中所智障為所依與何法為依答曰與前六識中煩惱所知障為所依也問曰第六識至八地。
[A17]已上恒起無漏云何言與前六識煩惱等為所依答誠如所難故論引經云八地以上煩惱皆不現行唯有所依所智障在意證八地以上第七識中有所依所知障法執在不依須一切時與煩惱為所依但此以前曾與六識中現行煩惱等為所依故得所依名六非所依第七是所依者意說六識中所知障不得為所依第七識中所知障為所依也是根本故六識中煩惱起時皆由第七中煩惱等也。
【疏】何故上言至全言有者即指前次通異生聲聞獨覺相續等文此即生下文也。
【疏】非是從善惡至異熟生者意云善惡業所感別報心心所是異熟生果今者不同於彼。
【疏】是總名攝然即別名者意云法執雖向總異熟生無記名中攝名異熟生總望餘威儀等之名此異熟生還是別名以非餘三故即別總名如身根故。
【疏】然此第二雖是總束上為三位者即於第十門中解十門中有二初正以十門釋第七識第二總束上為三位也談第三段束為三位也。
【疏】通大小乘有者意說大小乘共許故。
【疏】無漏緣第八至故論言等者意云無漏第七緣無我理即真如也及緣第八異熟識等故疏置及言上至佛果許通緣一切法故論言等也。
【疏】意能念境界者念者思量義言錯飜者此即失也念者緣於過去明記為性意者思量為性行相既別何得言意而念境界耶故是錯也。
【疏】次下顯證者即次下心常無記頌也故下頌云心常無記法至善不善者此頌亦錯意不取二邊也夫二邊若者所行斷常第七不能斷常故[A18]但緣第八執我我所非計斷常故是錯也。
【疏】解脫阿含者意說此經名解脫阿含經阿含者此云淨教此解脫云即淨教也非是涅槃解脫。
【疏】然今少別者彼論前有我見我慢方有我愛此經前有我見我愛方有我慢等故云少別。
【疏】此意相應至去來世有故者意說無漏道起此意煩惱即滅何以故煩惱與對治道不俱起種[A19]已斷故無漏道生時此煩惱非但現無亦無過未何以故過去未來無實體故然有宗計無漏道起其惑雖斷於過未世仍有體在故不名佛今說過未無自體者即破彼宗。
【疏】此經大小共信至常施食等者意云引此經頌云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等者此經大小二乘皆共信有然大小二乘解名有別且大乘云彼經說者即是第七識若小乘解云即是第六識就小乘中諸部又別且上座部云染意恒時者即是我宗細意識許與惑並生恒現行故如受生心者此細意識受生命終位中恒起故云染汙意恒時等亦如大乘受生位中藏識恒有故若大眾部解云此染汙意識雖中間蹔有間斷亦得名恒與諸惑俱生滅也亦如是世云此人常施食等見此人一切時常施食耶不妨中間而有間斷此亦如是也若薩婆多計經言恒時者約前後相應約俱非要同念與惑俱時名俱也如常施食等約多分說常受樂等准知今大乘云經言恒時與惑俱者即第七識非第六識也不同小乘。
【疏】不共六二緣至有情我不成者意云證有第七總引六教勤為一頌如疏不共者此即第一經明不共無明六二緣者下論云眼色為緣生於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而生意識意名者下論謂契經說思量名意等二定別者即下論云無想滅定有別若無此識彼應無別無想染者下言無想有染若無此識彼應無染有情我者如下論云謂契經說異生善染無記之心恒帶我執若無此識彼三性心位應無有我等。
【疏】或有為二等者意說無明或可總分為二一者共二者不共等。
【疏】義有二義至即理者意云義有二義第一可解第二義者即義理理即真如問真如理與境義有何差別答初義別也彼約對見分義為境此約道理即真如之道理也問此段論文既不辨義何故預明此義耶。
答汎爾預明也理應無爽此義即是後文覆真實義也。
【論】如伽陀說至不共無明者此引攝論第一頌證說有不共無明。
【疏】無明恒行遍三性位者由此無明故令前六識作善之時所起施等不能亡相何況起餘不善無記心也故遍三性心而恒行也若不爾者便違經中之恒行之言故云不爾恒行。
【疏】經頌俱言無明者前所引經頌者即攝論頌也。
【疏】若六識身至相應故者意云六識本通三性若與不共無明俱者便唯染俱應不通三性何以故許與無明恒相應故。
【疏】若謂意識由彼煩惱成染等者外許此意識由不共無明方成染者難云此意識應不通善淨何以故以此無明恒行故即攝論中作此難也。
【疏】中此無明至非不與隨共者意云今第七識中無明體雖是根本然不與餘根本惑俱而俱而但與餘隨惑相應得不共無明名此師計第七識中愛等三名隨惑問若言無明不與根本惑俱故名不共者未審不與何根本共耶答[A20]但可言不與根本共亦不可說言不與第六識中根本惑共必不然但可總言不與根本惑共也。
【疏】隨其所應根本分位者即指如邪欲邪勝解欣厭等皆是菩薩隨惑外攝然名隨煩惱。
【疏】二十隨非名煩惱者意說非名根本煩惱也。
【疏】若隨非根本至不言是煩惱者意云自有隨非根本者即不能隨是此是根本亦通障攝者即根本煩惱是如對法文說以隨不言是煩惱故者釋隨不名煩惱所由若前師將愛等三為隨煩惱分位建立者不然何以隨不言有煩惱字故今將愛等名隨煩惱者不然故知此三但名煩惱不得隨能隨中不說故。
【疏】修返時者修者修還也。
【疏】不見諸論名不共貪等者此且位解即諸論中無此說不共貪等文也。
【疏】對餘癡故論多說癡至不共名故者意會諸論不說不共貪所由此有兩解一云對餘者對餘六識中癡等但說第七識中癡名不共無明二云癡者即是第七識中貪等之餘今將當識中貪望當識中餘癡且說於癡理實貪等亦名不共然貪等名不共者有二意一云第七識中貪等不與餘慢等俱名不共以慢高貪下行不相應故名不共也二即說六識中獨行貪等名不共貪准下文此解正。
【疏】然此師至不為主故者意云此師說六識中有不共貪等非第七識也然七識中貪不與六識中慢等俱故名相應但與自識中煩惱相應名相應故以不為主故所以不得不共主名無明不分得名不共。
【疏】是主無明餘識亦有者此通六識中有即是主獨行也。
【疏】前師見等亦名不共者意云前師難前師餘六識中癡增時貪等見應名相應即以前師許餘六識有不共貪見等故且說癡增時也。
【疏】若為主時應名不共者此難貪等前師就貪等增時難也然准家俱許此義今各約自所許為難。
【論】有義此癡至唯此識有故者是護法正義。
【疏】其第二獨行不共至不與餘俱起者意釋不共總有二種第一相應不共即第七識中也第二獨行不共者不與根本煩惱共故名不共此釋不共名也然第二獨行無明復有二種第一非主獨行者與忿等相應名非主獨行若爾何名獨行答不與貪俱行故名獨行然獨行即不共故如此無明第七非有第二是主獨行者不與根本煩惱共故名獨行不共不與忿等相應名為主也但不與餘貪等及忿等十相應起名主獨行故。
【疏】云或不與餘俱起等非不與餘中大等隨惑俱也然第四卷末解隨惑總有四說此主獨行總得相應也若欲界兼與無慚無愧中二相應上界不爾如下解也。
【疏】為成此後所說無明者是生起下文為成後不共無明故引瑜伽為證。
【疏】與後五隨者即於八大隨中與五箇俱謂湣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即前第四卷末四師中初義也對前中小隨故名後也。
【疏】如契經說等唯是分別者以緣起經說聖者不共無明[A21]已永斷故故知唯分別彼唯據此是主說非約非主以非主不共通修斷。
【疏】緣起初勝法門經第二卷說者即是緣起經文。
【疏】此隨小乘名為不共者大乘雖許以小乘亦許故言隨非恒行不共小乘不許有云大乘無隨小乘說非大乘許也大乘不共無明即第七識中者是前解勝教自說故。
【疏】從輕相說者謂念等十種依根本立大乘小乘俱然以行相麤動數現起故名為輕相貪等不然故名不共意說重者名根本輕者名忿等。
【疏】此雖二別者即是主非主二也仍不是恒行無明所攝即不遍三性心故恒行無明遍三性故。
【疏】世親唯說不共許緣乃至辨從二者總是解世親攝論意也彼文似難大乘異師者謂安慧無漏位中無第七識今言如眼根及本識生眼識乃至意根及本識生意識者意□似破異師證有第七也。
【疏】然對所依至即根境法故者意云會攝論與此論有別所由世親唯約所依而辨二根此論約其根境二緣以說第七若立賴耶不共許故據此道理明知攝論難異師也。
【疏】逆次第配者是逆配簡上第二能變中次第滅意及因緣依等即從後向前簡也。
【疏】言在中攝至是一識攝故者此意即說若唯言六識攝不言中者為言成於六識也顯成第六故置中言是一識攝故者意說第六既是一識攝故不得用六識攝為因。
【疏】明非者即結上文是明薩婆多等非不許有第七違上經故。
【疏】上座部救胸中色物如西明疏說可撿敘之。
【疏】此隨彼語者意說准第二解五識無三分別者何故初解言有自性分別云云答隨彼上座部說有以上座部許五識有自性分別故至下第七卷廣說。
【疏】所難同喻不成者經部難云若以五識為同喻證第六有俱有依者此同喻不成五識與根非同時故。
【疏】以世現見極成法至當知亦爾者量云汝五識與根決定同時以依他生故如牙影等。
【疏】心心所法同緣一境至因果義立者意云以思受為同喻證五根及識同一境故決定俱時量云汝眼根與識決定俱時因云同一境故如思受等若爾此量有他不定過以經部許愛等心所法與心雖同緣一境然是思分位故與心前後起故犯他不定過過云五識與根為如思受同一境故定俱時耶為如愛等與心同緣一境故是異時為有此過應前成立愛猶如思受決定俱時量云愛等心所決定俱時同一境故如思受等既成立[A22]已然始將為喻成立根識決定俱時五識既然第六亦然決定俱時俱時意根即第七識。
【疏】極成者簡諸部至故簡之者意云說極成言簡不極成如文自簡若不置極成字簡者但總言意識是有法者即攝一切意識有法中便有他自所別不成過也小乘許最後身菩薩有有漏不善意識如悉多太子納妻生子受五欲樂等是今大乘不許若攝在有法中即有自所別不極成過若大乘有他方佛等小乘不許即犯他所別不極成過也謂簡此等過置極成之言簡也。
【疏】不共簡現第八識至所立不成者意云今將不共之言簡於共謂現行第八識與諸法為共依又望第六非親生故非相近故謂對五識增上生所依說故言不共也若不置不共之言[A23]但總言極成意識必有增上俱有所依是立宗者即宗有他能別不成過也他小乘不許有第八識今宗中不簡將為所依者成能別不成即前陳有法名所別後陳宗法名能別以宗中不簡故犯此過又無同喻他不許五識依第八故若設舉五識為同喻者喻中有所立不成過所立是宗法宗法於喻上不得轉即喻上無所立宗名所立不成過也。
【疏】顯自名處者至立[A24]已成故者謂如眼根還名眼根處乃至意根還名意處故故顯自名處也意云今置顯名自處處言意有所簡以上座部師計胸中細色物而為意根今不爾意非色故此色根既是第六所緣即是法處所攝色收也。
【疏】此理不爾者意云上座計色物為意根者此道理不爾若是第六所緣此色應是外處所攝不應是內意根攝也謂簡如此過失遂置顯自名處之言若不置顯自名處簡者但言極成意識是有法必有俱生不共增上意處是法者無同喻過以五識不依意處故不可將五識為同喻也故總說言顯名自處即顯諸識各依自根故五識得為同喻也。
【疏】彼非所立者若但言俱生不共是意處者即宗非所立何以故以上座部計色為意根亦攝入所立宗中故大乘不許色為意根故宗非所立若許色為意根者復違自宗自宗不許色意處攝若對上座成立者犯立[A25]已成過他前立故故是相符過也。
【疏】等無間不攝至皆許有故者意云言等無間不攝意者簡次第滅意根此成俱有依故若不言等無間不攝但言極成意識必有不共顯自名處增上生所依者即宗犯所立不成以等無間亦在宗中體非俱有依故故有過也若對一切小乘有立[A26]已成過小乘皆許過去意根能生今識故。
【疏】若舉五識以為同喻所立不成者意云宗法於喻上不轉所以喻上闕所立法小乘不許五識用種子為不共依故今不對經部經部亦許有種子故若對者有立[A27]已成亦許五識依種子故。
【疏】非親生故者第七望第八但為俱有依非親生也。
【疏】非相近者第七望前五識非相近故不為生依但得為染淨依問第七與第六為生依者與種子生現行何別答種子生現行即辨體生今但為依親能變起名生所依不同種生現也。
【疏】又簡俱時心所者意云俱時心所雖亦與第六為依然非生所依攝故須簡也問如何第六心王依心所答如前論云心王心所許互相依如[1]心王與臣互相依等有云俱時心所者意簡第七識俱時心所也雖與第七俱時不同第七生所依攝。
【疏】前無同喻過後立[A28]已成過者意云若[A29]但言極成意識必有不共乃至增上依不言生所依簡者即第七與五為俱有染淨依等亦攝在宗法中亦合宗有所立不成過又無同喻小乘不許五識依第七故故云無同喻過此一義簡俱時心所至非所依故者第二義簡若不言生所依俱時時心所但言增上依等者即心所與心王為依亦攝在宗法中故有立[A30]已成過他宗許前許今更重成故是相符也問如何心所與心為依答若能所相依心所即非心王依若相引相假藉名依即心所亦是王依如王臣等問如前所簡亦有無同喻及立[A31]已成過者何故不言此中偏說此二過之答如前所簡但依一義簡所以不說今此中生所依具二義簡即一義中簡一過所以偏出二過亦無違失又所依言者即第三義簡一切能依故也若不簡者亦有立[A32]已成過何故不說答舉一類餘故更不簡。
【疏】此中一一互相簡略者即將增上義對俱有義又將俱有義對所依如是一一諸義相對互簡。
【疏】法亦實有耶答者然經但言塵生識不言有體無體不可以法為例。
【疏】問法雖至為例不成者意云法雖無體為緣能生意識五塵為境能生五識應亦無體耶雖有此相例然論主不計故簡之為例不成者不可取彼法通無體例五亦通無。
【疏】亦應從二緣生至而為意者此外人難經說二緣生法無亦生識經說二緣生根體無時識亦生猶如過去[A33]已滅識雖現無體能引現滅得成意根故答如疏。
【疏】故法無時不例五者意云不可將法例於五根也為彼但境為根須有力故不可將無法例於五根亦令無體也有云不例五者不可將無法例於五根亦令無七。
【疏】設前有體今亦無用者雖前說有今入過去故無用也後既無體用依何立故云其用理無有云設前有體等破薩婆多設薩婆多計有體者前[A34]已破竟故過去無用後無體故破經部師彼宗自許過去無體其用理不得有前解勝。
【疏】經部宗云至假說用者意云敘經部師過去識名意所由者後方破敘四經部師云過去雖無體當現在時謂有思量用今雖[A35]已滅亦得與後識為依何以故以有似現在思量用者大乘破云不然汝之識當現在時但有了別之用雖得名識不得名意無正思量用故故難云無正思量假依何立汝若前有思量可過去似有思量用汝既前無思量用如何過去似現在有思量用耶。
【疏】大乘前破至乘前義者意云前破勝論外道云又不可說假必依此如何今難經部云無正思量假由何立豈不相違耶。
【疏】不然據理至有似轉者此論主答據理而言不依於真方有似轉[A36]但似妄懷假說有似更有立破如第二卷說當撿彼文論師意存唯識變義。
【疏】無違教失者若望大乘意現在有正思量今言無正思量者就他宗難。
【疏】今者廢[A37]己從他難者意云若現在正思量大乘許有今言無正思量假由何立者不論[A38]己義但就他宗故云廢[A39]己從他難。
【疏】又前約勝義難至而辨假者意云前破外道云假不依真者約勝義諦中難勝義諦中心言語絕不可論其真假今言正思量等者約世俗說世俗中有真假故故云假必依真故二難有別。
【疏】故但名意不名為識者以識無依止義故不似現識也現有思量義故。
【論】若無染意於二定中一有一無彼二何別者有染意即有別無染意即無別也意云汝若不許此染意一箇定中有一箇定中無者未審二定中有何差別故難二定有別者由此染意也論文合云若無染意於二定中一有一無者彼一何別長續。
【疏】若小乘唯二十一者謂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并心王善有十彼宗計無痴善根是假立即慧分故大乘不爾二十二法疏無相滅意識者即第六識滅定二識者并第七識不言五識者加行位[A40]已捨故諸定皆無五識身故故此不論。
【疏】俱滅何異者若第七者二定中俱滅二十二法未審二定而有何異今唯二定別者無想定滅二十二法滅定合滅二十三法并第七識一分染滅故多於無想也種上假立者即是能厭種上假立也。
【疏】二得至五蘊四蘊者二得者第一方便得即加行也第二離染得即離染義無想唯加行得滅定通二得佛唯任運得餘聖加行得二名者滅定四蘊依有頂心一名也無想五蘊依第四靜慮心一名故云二名也。
【疏】若無第七無凡可厭無聖可欣者由第七識執我輪迴故凡夫方染可厭也由淨第七與平等性智相應即是聖者是可欣也。
【疏】二說如後者有云合為三字疏錯作二字如後第七卷說撿餘本。
【疏】二除初後故言長時者取中間名長時初生及沒時極促故故下云中間長時無故有過。
【疏】汝去來世至我執者量云汝去來世應非去來世非現世攝故如常無為故又云過去故非常不同常無為又未來非現猶如空華去來既無無其我執是有過也。
【論】取得無故能得互無者遮彼轉救謂彼救云無想有情有我執得故聖訶厭者不然所得之世既無能得我執之得不有云何得有我執耶又云能得者是三我能得去來世是所得彼云去來世雖無能得在所於無想有情而有我執。
【疏】次大眾部至我執者即大眾一說說出世雞胤等四部及化地等計別有隨眠如種子是不相應行蘊攝無想天位成就故有我執由斯聖賢同訶厭彼也。
【疏】得類即不失增長者意云不失增長是得家流故云得類正量部云由有得類故無想天中雖無六識亦有我執何必須有第七識耶論主云並於不相應行中前[A41]已遮破。
【疏】我有色心皆得受熏者意說我宗中色心皆許互相受熏無想位中既有色根色根含藏種子由此得有我執。
【疏】雜染相狀通三性者意云由有第七識我執故令六識口所行施等不能亡相相即雜染六識三性心中皆有也。
【疏】有漏三性俱心無我執者意明彼俱無我執應不染也。
【疏】言此我外緣行相麤猛等者此解不同上也。
【疏】言由我執故起施等善法者彼初由第七我故令六識中行施不能亡相也此解約第六我然彼攝論依我能行施等證有第七者但舉由第七增明第六識中我執意云由七我故令六識中我執明利言我能行施等即三性心間雜起非謂我能行施是第七我也不爾地前云何得有亡相施等而成度行以第七恒我執故故知[A42]但約第六識中我言我亡相也即無彼第六中我所行施名亡相故。
【疏】此解為勝此根本故者此第二解是其根本勝前第一解也以前解無有有漏亡相施等何以故以一切時恒執我故非實顯之者意說但由第七我執令六識中我執行相增明所以說云由我執所行施等不能無相非實顯第七我故施不亡相也故云問此論與攝論何別答約第七我執說云由執我故施等不能亡相攝論據第六中我說云我能行施等各據義別亦無違也又由第七識令前六識不能亡相者照法師云即是七增六也復由第六造業復惑也。
【疏】據親生識語者以第七為第六為親生依。
【疏】既爾二乘染末那滅等者二乘入生空觀第七與法執相應雖與法執相應望二乘不名為染[A43]但以我執無故名為染滅何故五識仍有相縛答如疏。
【疏】或由因類相縛猶在至應亦有相縛者意云謂因位五識由七而有相縛乃至無學果位雖無染七而是自類亦起相縛言不爾者若不取因類解唯取第七有法執名相縛爾者即二乘無漏智即第七有法執皆有相縛又云不爾者不取此因解者何以故若言自類爾者即生空智心是前有漏因位之類應有相縛問相縛與所緣縛何別有解無別以俱通三性也若爾何須說二縛耶答據寬狹有殊故分二種所緣縛通本影故寬相縛唯影像相分故狹有云小別即所緣縛從他能緣得縛名相縛當體得名故二乘斷所緣縛不說斷相縛以能緣縛所緣者名所緣縛故有宗計云如無學身雖非現有煩惱然由現在他惑緣縛故成有漏名所緣縛下論主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無漏等若所緣縛能緣名相緣夫相縛者皆是法執生故二乘不斷然不及前解。
【疏】有分別相者有漏心緣境忘生分別分別不了被相所拘故名相縛無漏見分不著於相故不被相縛。
【疏】體便麤重者便硬澁不調柔性也。
【疏】或所縛見至且名相縛者此說相縛見體狀易彰所由謂所縛見分是非量或是比量與執相應比度解故言能縛相分通於內外內即根境外即真境也由能所縛中有種種相狀易彰故但言相縛也。
【疏】煩惱[1]憎故者即由煩惱引及隨等增益也所以成縛。
【疏】有漏末那之所增故者即如前云由第七我故令六識中所引施等不能亡相等是。
【疏】有麤重故者意說有漏有麤重縛即硬澁不調柔等無漏不然不可為例。
【疏】麤重縛體亦通有漏者意云非但相縛是有漏即麤重縛體亦通有漏問相縛以何為體又麤重縛有幾答云如西明疏解。
【疏】彼據勝顯說故者彼攝論執我能行施相增勝且就此一邊說據亦應同此論若約六識與此即別又西明云此引頌重釋相縛不脫所由謂如是末那意是而識所依此染意未滅六識相縛終不脫也。
【疏】由前及後去來煩惱發故緣故者意云善等由前過去煩惱為緣引發故成有漏及由後未來煩惱緣前善等故成有漏何假互俱耶故俱舍等云善等起時雖無現漏而有過未煩惱能緣縛故彼善等名為有漏故作此破云去來緣縛理非有故。
【論】非由他惑成有漏者有宗云世尊身雖諸漏[A44]已盡然由他惑緣而成有漏如說央掘摩羅於佛生嗔此如人於佛由此世尊亦成有漏故作此破非由他惑成有漏故。
【疏】不失增長者意說正量部計不失增長者由薩婆多得也。
【論】亦不可說經有漏種生彼善等故成有漏者意云謂汝不可說雖無現惑而由有漏種所生故現行善等亦成有漏論彼種前先無因可成有漏故者釋不可說有漏所由何者汝說善等薰成種時既無現行染污末那依何現漏成有漏種。
【疏】及過去緣縛是煩惱引者經部言我不同有宗此義成漏也身中色根等但由漏種生名有漏也又云善等例亦然者例內色根異熟法爾亦從有漏種生故成有漏。
【疏】漏所縛者如無明發善行支意云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即如得上地天眼耳通還為上地諸麤重隨逐令天眼耳成有漏也故對法云漏所隨者者即由善根還為有漏隨順令加行位善不成無漏故對法云漏順隨者謂決擇分善根雖為煩惱麤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皆一切有順彼對治故。
【疏】雖亦由之發者意云第六行施時雖由當識中前我愛等引發而不俱起[A45]但是傍因非正因也。
【疏】即他緣縛亦傍因者意云雖自行施等若他煩惱心緣縛時亦是傍因非正因也。
【疏】即他緣縛亦傍因者意云雖自行施等若他煩惱心縛時亦是傍因也若為正因要順俱起。
【疏】便非各各變者意云若由他緣縛故成有漏者即非各各自變又若互緣縛故成有漏者即應我行施時他愛果等既不爾者故知各自變也大乘宗善等既不被他緣縛故知各各變此甚新氣者是三藏所解不同說故名新義。
【疏】以有漏言正表此法與漏俱故者意云行施等時皆有第七由我執與三性心俱時故三性心方成有漏故我執等煩惱而為有漏正因。
【疏】若言由他緣縛亦如前破者同前勿由他解成無漏等破。
【疏】對法等云至復不相增益者意云但由有漏煩惱種等隨逐此身生他界地等而不言縛他地有情也又有漏種望善等復不相增益此會對法文。
【疏】相增益者謂第七增益餘法成其有漏其第六識若無漏時七染不行唯此無明未無漏時增第七染又互相增益者西明此顯有漏與漏性相同故互相增益方成有漏故自身者簡薩婆多由他煩惱得成有漏現行者簡經部種子煩惱者簡大眾部隨眠俱生滅者簡有宗由過未煩惱漏故得成有漏此明由與自身現行煩惱俱生滅互增益方成有漏。
【疏】有學亦爾至與善俱故者意云有學第七未滅有煩惱俱也第七若無時餘識之中必無煩惱與施等善心俱故既餘識善心成有漏明知必由第七煩惱俱時也。
【疏】為會前疑者生下文解前非由他惑成有漏義疑。
【疏】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也意說無學諸有漏法有漏善等從前有漏種子生故得成有漏意說皆由前時第七我見等與六識中三性心俱薰有漏種後時無學身中有漏方成是前有漏種類也若小乘不許有第七識與六識心等俱者復至後時心等起如何成有漏亦不得言是漏之種類也。
【疏】我執不有失者汝不立第七識者即我執無有名不有失。
【疏】理第三文者如前云[A46]已引聖教當顯正理此即是顯正理中第三經文也。
【疏】於處門中不開識者以此理通者問何故於十二處中不開識耶答且以不共根境相對以辨於處總名言處不論於識也至第八卷彼彼分別中解疏剩界字界門中有識故非此所明或可界中不開八識但說六識者對根境說六亦應無妨。
成唯識論疏義演卷第五
校注
[0608001] 邪字疑剩 [0611001] 他疑地 [0611002] 一無以字 [0611003] 間疑問下同 [0611004] 一無初字 [0612001] 一無論說二字 [0612002] 一無者字 [0612003] 一無因字 [0613001] 疏卷第五末 [0614001] 耶疑料 [0618001] 一無心字 [0620001] *僧疑憎(*印ノ字ハ本文ト異ナル。[○@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9 冊 No. 815 成唯識論疏義演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