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疏私記卷第二
釋哀歎品
就疏文為四。先釋品。次此文下辨異。三興皇下述興皇釋。四今明此品下今師正釋。
初云世界者。內外異故。
次又[A1]已生善訛者。訛謬也。佛若去世[A2]已生之善。必墮耶小。
未生善翳者。翳隱也。佛性之善隱而不生。
又現惡者。學人正使未盡。無學習氣未盡也。
將惡者。塵沙無明也。
次辨異中前品從人者。純陀人也。
後品從事者。長歎屬事也。
前品對者。俗謂工巧之子也。
今品對道者。三修比丘是。
今品無供者。唯有請法也。
前品雙請者。請受最後供及請住世。此品請唯住世。
前品因人者。上文云。汝哀愍我等。唯願速請。佛久住於世間利益無量眾。即是因大眾所以純陀請。此品請比丘自請住。
前品略明佛性者。以因獻食等開常。名之為略。
前品論今教者。且約佛及純陀。皆論今教圓常佛性之法。此品具明勝劣三修。
前品二人論者。文殊純陀二人論也。
今品對佛論者。三修比丘對佛。
前品動執生疑者。因聞二施無差。即執昔疑今搆差別疑與於五難。
此品破執除疑者。破劣修之疑執。修勝三法。
備有通別者。於此十異。一一皆通。前品此品能論者。亦是人。前亦有哀歎之事。前品文殊等亦是道。今品五十二眾豈無於俗。前品亦有無供者。詣佛邊眾。今品亦以法為供。地動通前者。既云純陀去後未久之間。其地忽然大動通於二品。下諸異例然思之自見。
三興皇釋中之生起者。是彼自生起也。
四今明下正釋中云不離因緣者。莫非四悉感應道交因緣。故動也。然文中安置有緣。於解脫中即為人般若即對治。法身即第一義。聞三力不異而異而動於地。生悲喜心。即世界也。次二人大眾亦復如是。
其義無量者。五十二眾能引所引。人人皆具四悉。故云也。引淨名四句次第對四悉可知。
四事止華氏悲者。前品末。一舉如來境界等四文是。腷符逼反意不泄也。
若單形聲者。動起踊是形。震乳爆是聲。
經云一向動者。形直動名為動。
前後次第周遍動者。名為遍動。一時遍動。
經云兜率天者。差摩頭竭經并道行經皆翻云寂然。釋論五十一云妙足。亦云兜述。
而有辭者。應是地動聲中。有於今日如來將入涅槃等語。故云聞是語[A3]已。
經云食所不應食者。無常之法不應修行。故云不應。
高圓明者。主出萬民之上曰高。眾德周備曰圓。了達萬民之情為明。
深入水底譬親益者。水依地依山。如子依親。而有依怙蔭育之益。山若入水。而水有依。故以入水譬於親益。
水色同山者。師能開導。解同師旨。故以同色為譬。
光宅至照智者。光宅意云。因時修行有返照智。果滿智息。故無返照。
四失者。舊疏云。四大可笑。
樏(累音)謂俗外有真。真外有俗。名曰樏隔。
牛糞淨土者。他意云。土本不淨。今釋迦但於穢土上假現淨土。何以知然。如釋迦足。案地其土方淨。如以牛糞磨地。其地方淨故也。
指端種覺者。謂證妙覺[A4]已既無返照之智。如人觀於指端不能見遠。
無記如來者。明如來智慧。出於善惡之外。名曰白淨無記。
一智三智者。俱能破暗。
三智一智者。俱能返照。
非三非一而三而一者。俱是難思。
即三而一者。即三為一。俱皆既能照。豈如開善但一智獨照而[A5]已。
三一難思者。觀師云但只有一智自能返照。何以不知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1]一而三而一。體彌法界寂照相即。故曰難思。
述舊者。今家與舊科文大同。但名文小異。但從同邊。依古科。節以索經文。
巨有所妨者。巨大也。
始從鹿菀終至般若。若密若顯。來至法華鄣灼開權。咸見佛性同入圓常。豈可俱名小乘伎藝。
旃陀[2]羅者。二乘之人未得非常非無常益。如來捨應猶如將子。付栴陀羅。道機不耶名顏貌端正。聖心慈憐名常愛念。勸教三學名教伎藝。所習功成名悉通利。此喻有始。佛捨滅度令諸比丘。為變易生死所切。名付栴陀羅。以況無終。
經云我等(至)於王子合前諸子蒙佛教誨合教伎藝。以具正見合悉通利。亦合可形端正。[A6]已得入小乘果名具正見。此合有始也。願莫放捨合後無終。
諸論者。法瑤曰。此譬佛具足般若。應住世為我說之如其涅槃似於諸法界而不說。今意正畏死魔。何者如來何不降伏死魔。而畏於魔捨入涅槃。
三違誓譬者。寶亮曰。謂佛不應負誓。昔發四弘願處生死。度一切眾生。云眾生病愈。我幸是可度之數。而佛息化。豈不違誓。
經云故有祕惜者。佛若不住。教我令得解脫者則有祕惜。如彼毉也。
民無[3]佛聊生者。譬未破無明也。
攀類文殊者。佛既偏教文殊。我今還欲攀類文殊。如來何故不教詔我令同文殊。遺棄我等入般涅槃。即譏師意矣。
止外悲等者。應觀心實相觀佛亦然。觀佛實相觀心亦然。如何同凡而生憂憙。
得失憂憙者。八風四順是得是憙。四違是失是憂。
失不可愁憂追者。法性無失無得。何有憂悲。只此憂悲體性恒寂。故不可追。
勤遮二惡等者。對勤觀念處名正勤。見思本起名[A7]已生惡。觀於即空令[A8]已生不生。故勤精進。塵沙無明名未生惡。觀即假即中令末生不生。故勤精進。竭力盡誠行四三昧遮此二惡。一切智名[A9]已生善。此善易生故云泥洹道易得。道種智一切種智名未生善。空智[A10]已生勤如增長。假中智未生令得開發。
善故則無憂憙者。善是真性故也。
正念者。常觀涅槃。涅槃體遍。遍而常寂。名曰無念。
誰臣子弟者。有主乃有忠臣奉之。有親可以孝子歸之。有師可以弟子事之。今求正念。念本冥真。能所俱寂。故誰主等。誰去二句約應。誰度二句約感。
朕(直稔反我也)謂無主我。
還得正路者。得涅槃正路也。
得善者。得小乘善。
失善者。失大乘善。猶如喪子。
今聞近慧者。今觀心性即是涅槃近。豈過此。
況開定慧者。世間精進。尚自無憂。況出世定慧耶。
生死涅槃者。生死無常。涅槃是常。俱契非常非無常大涅槃體。
明解二用者。如來涅槃即是方便。示生亦是方便。常即無常。無常即常。皆令住三德藏中。故云法爾。
又言法爾者。感則應滅盡歸真。化儀皆爾。
經云[1]常嘿然者。一止啼哭。二諸佛法爾。皆既般涅槃何須請住。
復何益開其者。汝自無機住世何益。
開其問端者。若空不空必無二是。宜應問之。
兼顯菩薩者。指後迦葉菩薩。
能問不空是病者。了俗即空方名病愈。餘句然。又生死虗假。終歸於空。涅槃圓極。湛然常存。為不空也。昔以三無為為常。今明妙有以為常。餘句例然。此一法釋教旨未明。
兼開眾問者。如下三十四問。
是諸釋無咎者。約今約昔。二釋並通。
三種四種者。三是觀前空不空文。四種次文約四門。是又五時之中二蘇兼帶。皆具三四。至今皆開。無非真實。故云廣分別之。今更附文以釋。謂生死名空。涅槃不空。又真諦名空。世諦不空。若就真實者。如來藏性。以為真諦真諦不空。世諦名空。以實故勝鬘中妄法名為空如來藏。真法名不空藏。
若常無常者。生死無常。涅槃是常。又世諦無常。真諦是常。
若苦不若者。寶公云。若就行苦。金剛[A11]已還猶名有苦。妙覺[A12]已去名為非苦。應云生死名苦。涅槃不苦。二諦亦爾。
若依非依者。三寶可依。外道非依。又真法可依。妄法叵依。故勝鬘中說如來藏以為一依。
若去不去者。正行出離名去。耶行沉沒說為不去。又因名為去。果則不去。
若歸非歸者。小乘趣大名為有歸。大無所趣說為非歸。又因則有歸。果則無歸。
若恒非恒者。與前若常無常。通說是一。若別論者不生名常。不滅曰恒。生死非涅槃是恒。又其真諦名恒世諦非恒。
若斷若常者。生死教斷。涅槃是常。又妄識可斷。真識是常。
若眾生非眾生者。內是眾生。外非眾生。又假是眾生。實非眾生。又有是眾生。空非眾生。又非眾生離生死故。餘是眾生未永斷故。
若有若無者。三有為法名之為有。三無為法說之為無。又就人論。凡有生死而無涅槃。聖有涅槃而無生死。
若實不實者。生死不實涅槃名實。又一乘是實。三乘不實。又妄情不實。佛性是實。又世諦不實。真諦為實。又二諦非實。一實為實。
若真不真者。生死不真。涅槃者真。又真諦為真。世諦不真。
若滅不滅者。四諦相對滅諦是滅。餘三非滅。又妄法可滅。真法不滅。
若密不密者。或小教密大教不密。又小乘覆實名密。大乘顯實名不密。又大乘深隱名密。小乘麤顯名不密。
若二不二者。就乘論之。權小名為二。實唯一大名不二。
身若存(至)非法性者。小教灰身入無餘涅槃。方名法性。所以身存不名法性。
夫法性(至)滅法者。謂法性非滅非不滅。汝昔不受自取滅度。非我不等。
離八難者。成論云。四輪摧八難。一宿植善根輪。摧前四難。二勤發正願輪。摧世智辨聰難。三供養諸佛輪。摧佛前佛後難。四生於中國輪。摧北鬱單越長壽天難。
次舉金沙者。喻後五難。如金沙甚可難得。生死法中求是五事。至極難得。曇華喻佛出世難。
不應以親認佛者。不應以世間親。比喻於佛。世間或有此事。佛則不然。是故呵云不應也。
其不識佛者。自是不識法身。常存無變而以認佛同親。又只是不識自身之佛。以不識故則非王子。
不識寶城者。謂不識寶城內外皆寶。如不識涅槃之城。常樂我淨四德莊嚴即身而具。以不識故身不端正。
無明自覆者。不識自身無明煩惱是栴陀羅何關佛付。
其門不小者。同體方便之門。遍通一切故不小。普收眾末曾恡惜。
忽者輕也。
指山等者。捨其身首。如毗富羅山。又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故云倍多。
如是恩德者。如前苦行皆為涅槃利樂眾生。名為恩德。
無慚者。不能慚於賢位人也。
繫在囹圄。自無大機不減勝應非如來咎。故曰非我無恩。
嚴峻者。圓常具足之戒。遍遮眾惡名為嚴峻。圓離二死名曰絕險。法華云生死險難。即其證也。
定即楞嚴定也。
睥睨者。上叵詣及下五計反。謂傍視也。
博達今古者。以同體大慧。遍開四時之麤。無非即妙。名博達今古。
表裏皆寶者。性德為裏。修德為表。修性體如。故云皆寶。又權用化他為表。自行實用為裏。故下句云。充溢等。
瓌(古曲反美玉也)琦(音奇)。
不猒糞掃者。不然之糞也。
不欣者。不欣勝妙大寂瓔珞也。
汝不見佛等者。不識常身三點四德之佛。名不見佛。不解真常體寂之法。不悟如來宗極之說。名不聞法。不達上冥下契理和之僧。名不入眾數。
不得無難者。不得無界外八難。次文難亦不離亦爾。界外名理八難。謂見修無學為三惡道。無為正位不能發心名隨惡。乃至無學亦爾。若入無餘永滅佛道。豈非三惡道難。四北鬱單越定壽難者。四諦中滅諦對北方。聲聞證滅。如彼定壽。五長壽天者。二乘名為淨天。若入無餘歸第一義天。豈可化也。六佛前佛後者。二乘入觀見真。出觀緣俗。不見中理即佛前後。七世智辨聰者。二乘未見中道發無漏慧。是為世智辨聰。八聾盲喑啞者。二乘之人。無菩薩根。得六通不見十界之色如盲。不聞十界之聲如聾。不能以一音隨類得解如啞。
道前方便者。取初發心[A13]已後行因位為道前。妙覺證後為道後。
而汝識者。唯在灰斷。
雖有道前者。但有三祇等方便。故非圓因。
經云為汝等故無量劫者。約成佛後中間起應。示捨身等。
出生妙善者。由性發修契性。故名出生。
縱橫者。三學徹理名縱。體遍攝法名橫。高廣下三釋上縱橫。
惑盡者。亦應更云。惑盡即觀盡。觀亡則惑亡。
貧所樂法者。不求大乘真性。明月寶珠但愛小乘偏空偽礫。
非應供乞士者。非界外中道究竟應供。唯是真諦福他。界內應供。故斥云非。
無用而用者。藥草本來無用。但由眾生宜用。致使藥草有用。
業招者。業如機。大地如法身。赴應於感如宿善。宿善有淺深。致藥有貴賤。此即用中三也。
三種宛轉者。謂大地三。藥草三。眾生用三。不得相離。猶如法身起應。應有說法。說法即有所受機緣。故云宛轉。
合大地三義等者。如上亦不生而生[A14]已下文。是般若解脫合上三亦然。
即超合者。即還合也。
經云及我諸子者。澤洲云。諸菩薩德。堪紹繼。故說為子。四部之眾謂聲聞在家出家各分男女。同教令證大般涅槃名安祕藏。今言及我諸子正是四眾。不須分之。所以今疏用對中心也。
不了覆了者。施權不了覆於實了。如外道論虗偽不欲人知。故覆藏之。如下經說。
法身本有者。生公曰。夫照極自然。居宗在上。上不可並。故橫必非。所除累近。則解脫於下無。下無不應則色身是俱俱非先。故縱亦非。三無離理。故別之尤非。是以堪然不差。猶如伊字。此解未免縱橫。如餘文。
三即一如細畫者。如草下字中。細畫相連。
約三目者。生公曰。般若居上。法身及解脫二無勝故。並列在下。如前破之。
嚴主照世者。三智上嚴大般涅槃。下則普照法界機理。所謂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猶如天主一面三目。上嚴天顏下則照世。以天身妙。故有此嚴。
舉略兼諸者。法身攝一切身。般若攝一切智。解脫攝一切法。示身說法。權實諸教。無不磬盡。故曰兼諸。
不可[1]以形相見者。不可下地作文六形相取。
不可心想知者。非凡夫二乘偏教菩薩。下地心想能知。
充滿十方者。為十界身也。
不廣不狹者。諸身不廣。應亦不狹。
非知非字者。般若冥於法身。故非知非字。
不可動慮分別者。非下地及世間二乘等能分別。
紳大帶也。如論語第八。子悵𨽦隔壁聞。夫子說一事。子悵恐忘以畫於衣帶記之。今正言非文字可傳。能盡般若之照。
三諦遍朗者。若權若實一心中照。名為遍朗。
半滿具足者。舉其半滿。則攝十方三世佛法。磬無不盡。
世間者。謂同居土。出世間者。方便土。出世上上者實報。佛居寂光下照三土。
法界流注等者。遍達說字。咸入祕藏。名為流注。教法下被猶若懸河。慈悲攝物。譬之海涌。
一音演說者。實通諸音。且從實說。云一音耳。
非喧非寂者。非生死之喧。非涅槃之靜。縛脫約或智以說。
十智不能虗者。解脫體遍法界。豈是小乘十智能破。
為訥鈍等者。同於訥鈍等。以解他縛。
示現善惡者。亦應云眾生有惡或為示善。有善或為示惡。而調伏之。
雖鄙必施者。眾生雖即鄙惡而必施化。以度脫之。
佛意業者。佛有不共之法。不與下地共。故云意不可思議。
法華云如來莊嚴者。約智淨也。
又六根清淨者。雖引法華之文。須依華嚴真位六根以釋。
包含總別者。舉大涅槃包含三德及諸經異說。故云總別也。
括事理者。法身理也。般若則從因至果。解脫自他脫。俱屬於事。
入大涅槃者。生公云。丈六之迹緣盡乃真。約應不現故云入也。又澤洲云。所住雖常為化眾生滅應歸之。即是入於化滅涅槃。
經云如世伊字。却云化滅。伊字不成。
不結天目者。天目同伊。是故略之。
而言我今者。既言我今似如始得菩提。是故釋云。蓋隨緣宜。
奪是所證者。佛上約真佛真法真僧三番。斥我是偽。欲捨舊。未得新法。不知新法。為定勝不。故云未能即捨。
一偽一真者。昔教若非何意與我同證。今教若是何不早說。此用後文意來此為並。
而生去此者。三修雖聞說於真常。而不思惟真常涅槃。安住為無動。由執小志而生去留之解。所以憂悲。
經云皆悉憂愁者。一憂愁佛入涅槃。二憂愁未得新伊法味。佛向雖說我今末得。是故憂愁。
快說者。如來前說真常三德之理。比丘謬謂說於無常等。是[A15]己所證之法。故快也。
壯者。音莊。正是莊束之意。又只是壯哉。快詮於理。復能破惑。故云壯也。
行是進趣者。能趣上殖根是慧數。即智德之初。故云勝也。
語後者。經中[A16]但云。斷修惑不言斷見。語後必知前[A17]已斷見。語前則不收後。
惑去智亡者。亡必惑亡。除字通後。謂亦除無常觀想。
應不入涅槃者。以非離故得入涅槃。此是執理故。約雙非而釋。
若不離無常者。我既能破惑。當知此理非不離。
他解離者。他意云。若離有常則為非。若不離無離無常即常。何故斥言是偽。作此說者其理難見。
肥即歎教者。教是智德。故用肥以歎之。
多作親譬者。上譏請雖有五譬。多分屬親。上文初譬云。如父母生育一子。顏藐端正等。上[A18]已被斥。故今不作。
未除一邊者。得空邊未能出假及非空假故也。此四譬文中皆有師字。所以同為一。
經云帝王者。帝王之慈。慈及一國尚行恩赦。佛慈一切而一見矜耶。
呪師譬者。世毉慈淺尚不捨病人。況出世良毉不救我等。
七漏者。見漏。[1]思漏。根漏。惡漏。親近漏。愛漏。念漏。如下經中廣釋。
見諦四思惟一者。俱舍名五部。如苦下具十使為一部。集滅道為三部。思惟四使為一部。
通心七使者。成論云。一欲愛。二恚。三有愛。四慢。五無明。六見。七疑亦是三毒。及見。欲愛有愛是貪。恚是嗔。無明是癡。慢入癡。見及疑屬利使。三界分別。都成九十八。
論人者。成論人也。此約分通大乘以說。所以四諦皆十。雖不現行種子在。是故通取。若現行者取之。若不現行者除之。所以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
五門觀者。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又佛毗婆沙有七八卷。彼說見惑有五十。所謂十使迷覆五陰。修惑有七欲界有四。貪恚癡慢。上界有三。除嗔義甚契當。
經云瘧譬者。佛除我麤煩惱。即曰不發。而細者根本猶在未去。如瘧之發。
芭蕉譬行者。行者行是無常。色是不淨。三陰是無我。
若有我者。昔令修無我。我[A19]已修無我。佛常我斥偽。比丘謬領謂說昔更有我。若有我者昔何不說。云何今日方說有我。
三意者。無常無我不淨三也。
即四悉者。問答下世界。又初下對治。又將欲下生善。又執下第一義。釋相可解。
接讚騰執者。接佛讚後便騰昔執。謂佛實讚。佛意欲破。且先讚之。
[2]到亂者。迷無常等。不知修習無常即常等。
經云視諸山等者。譬迷五陰。以為耶常等也。
乖善者。真諦善也。此約比丘所計[A20]己法為勝以釋。若作乖大乘者。此諸比丘聞世尊今修常樂等。却謂世尊猶如醉人。見日月轉。下結醉過。若有不修苦無常相乃至不名為聖。即指修常樂等不名為聖。下文佛以醉譬還諸比丘。是汝自醉。非我醉也。此釋為正。
二無過者。我是善修。無倒亂等過。
但知文字者。但執無常之名。而不能了無常之義。又汝一向。謂修常樂為醉。修苦空不醉。豈識醉不醉義耶。又佛果實常而計無常。此即大醉。故云未達其義。
聞他流轉者。聞佛說真常。謂為轉曰。是汝自轉。他實不轉。
汝之所非則不非有。汝諸比丘向所非者。正是真常也。
乃非其所是者。今以真常非於三修所執。無常之是故也。
斥善非善者。若善修者應知無常即常。汝妄謂無常是善修。真常非善修。汝是醉人有何實錄。
十門者。如第一卷中優婆塞十對治門。
六行者。勝劣雙修也。
不知正修諸法者。正即常樂我淨法也。
彼若救者。應並云。世間常樂異出常樂容可一倒一非倒。世間出世名既同。如何一倒一非倒。世間若是倒。如來亦應倒。
識心無倒者。即是率爾同時五意識也。又向舉若空四倒。與常樂四到作本。今復舉三到。釋前四倒所由。
想倒者。想以取假為義。謬執不得實法。憶想推求。
由此起倒者。第六意識。能緣於理。先由心緣而復起倒。
見倒者。能審法由審成倒。藉此生於四。而對則八。又七識心體是心倒。妄取法相名相倒。於所取想建立定實名見倒。又妄想謂有諸法名想倒。重起心緣緣前所想名心倒。於心所緣執定分明名見倒。
無漏心空等者。實非實相。謂為真實。名為心倒。緣想無漏名為想倒。偏執定實名為見倒。
無上方便者。是佛勝用方便也。
問有名無義者如執耶常外計有名有義。謂勝三修無名有義。如諸經中雖無涅槃之名而有涅槃之義。無名無義謂涅槃體不當名義。故注(云云)。
並應四句者。世間為二句。世間即出世間即世間為一句。是世出世為四句也。又勝劣相對為二句。劣即勝約開顯為一句。勝即劣謂示同人。即無上方便為一句。
是世倒之德者。於世間倒即達常樂之德。此約開顯以說。
起方便用者依體起常無常利生之用體。此中諸句皆須約勝劣相對為二句。相即為二句。
舊云無常等者。法不相即倒成不當。今問屬當知去假在問答。次第人義當別教。
若通論等者。每一一修皆具三過。謂生死進趣以苦欲捨苦。
言以苦捨苦者。身[A21]已是苦。更修鷄狗等戒。妄謂涅槃。此更是苦。如此捨苦。豈可得耶。又外道所作悉是苦因故也。
標三寶者。非但一具三寶。三亦只是一寶。如來即佛寶。法身即法寶。涅槃即僧寶亦即報佛法佛應佛也。法界即報佛。以無染故屬佛也。
不縱不橫者。即三而一故不縱。即一而三故不橫。即非三非一。皆是法界不可思議。
經云不淨者。即有為法者。生公云。夫橫起者皆有為也。
經(云云)何與是毒身等者。佛若住世教誨我等。則破無明毒身。佛今說既去。我等云何能。與無明共居。而修梵行。
非汝境界者。機興則住。機息則去。而常住。住。
而常去。故非二乘所。
不能知佛往來者。汝既不知。佛是不來。定得隨佛。不去而去。
今留人法者。人謂有法之人。故可依止。佛住機則在佛。佛去機在迦葉。迦葉若與我住同。河西云。恚慢心者此釋勝。是徧修未者得四果是劣修未。唯得偏空未得大理。名為未極。
由佛性力者。內佛性力。外言教力。若利根於法華前諸味之中。聞於佛性處處顯密[A22]已入。二乘雖聞方等彈斥。般若洮汰。於顯露教來至法華及以今教方始顯得。昔雖未入。[A23]已為得入之緣。故今聞說即座而悟。故云也。
無缺者。猶如寶珠不受塵穢。具足眾寶故也。
留心處者。一正顯佛性。二明常破無常。三為顯常即無常。無常即非常非無常雙亡。正入圓勝修法。六即之殊此是茲經之文心。所以名為是留心處。
未除舊執者。謂佛口雖說常。佛身猶是無常。所以請住。如此觀之。舊執未捨。
為學新伊者。亦應云為未來學者。故付迦葉。生公曰。所以付聲聞者明要須兼解。然後得道。苦行第一。深解成就。必可以軌訓後徒。故付囑也。
改迷生信者。應改劣修之迷。而信真常實法。如何因執而不改迷。
求得不得者。有方便則失。
年物俱新者。用何而二句。又是萬物開發生長之時。此五塵等如春時能令行人增諸結使。又草物開秀之時。以譬聽有機發之時也。而聞法莫不開悅。
可[1]悅愛果者。人天果也。
非先解後失者。若以大通佛時結竟則是先解後失。今取元結大緣。從本迷者說。
義言失者。中道之解。應得不得。名之為失。
通是迷徒者。未見佛性者總屬迷中之人。故云通也。
持出者。謂向佛呈其所解所證。故言特出。澤洲云從此[A24]已前為聞慧作譬。從是時諸人下為思慧作譬。思教求義名共入水。求覔是寶下為修慧作譬。更別證法。名為競捉。所證苦等悉非真理。名為凡石。取偽真故言自謂得。琉璃珠得法適悅。所以觀喜。
為有方便者有生圓信真常善巧觀者作譬。澤洲云欲偽非真喻得旨捨詮。故言特言特出。出悟解苦等非是實理。名知非真。
從是時寶珠下捨偽取真喻。從初至月形喻聞慧。從是時眾下至安徐喻思慧。即便得喻修慧。依三慧消經。前[A25]已破訖。今略述之。令知同異。
著樂沉沒者。著界內六塵之樂。及著界外二乘沉空之樂。名為水底。
拙觀推求者。前之二教俱名拙觀。何者雖破通惑。永未聞佛性之名。雖經方等般若見菩薩不議事。悕取非[A26]己智分。但有冥發冥解之義。所以俱屬理即。
知字者。知常無常即是真常。名知字。
知義者。達常無常即非常非無常。名知義。
以珠力者。一由內佛性力薰。二外言教力薰。及觀行力薰。稱理修行。圓伏三惑。事理不二。如水澄清。
能詮如所詮者。淨名云。字即解脫。文字性離。名為解脫。
所詮如能詮者。達陰入即三點。故皆云也。
以珠力故水則澄清者。由珠體淨令水淨。由佛性體如故。依正不二。
月圓譬相似樂者。月體團圓無有邊表可以喻樂。月光明淨故可喻淨。
非上非下者。謂水非上月非下。又月亦不在水內。水亦不在月中。不在而在同一體故在水月宛然。珠亦如是。不出上不屬下泥。即是非上非下也。
以上比下者。以天上月比水中珠。月既不上不下而得自在。珠亦非上非下。故可同月。並喻自在。又真位比相似如月比珠。以顯相似自在。又相似是上比於觀行。以顯相似自在。若法合者。非變易上非分段下。於伏破之間而得自在。以譬我也。
人得其門者得圓教門人。唯圓機得入。故言一人。
不昏教水者。了教契理。不滯其門。名不昏水。
不動心波者。達能觀心即法性理。方名不動。
經云則離我想者。是[A27]已斷見惑。則離憍下是斷思惑。
離我慢等用者。明昔教有破見思證理之用也。
經云得入涅槃是義云何者。為昔是為今是為昔非為今非為是真涅槃。為非真涅槃故問云何。經云善能諮問者。能問是涅槃義者。因此破於無明。得見佛性亦能令他破惑見性。是故歎之。又善問得時能推本定。今以自斷疑也。
王是也者。王譬眾生。
少智譬世智。
執耶常闇常[1]常者。計真常為耶常。
外舉[2]眾生少我威者。外人耶執以伏他人。自謂尊極。貪引耶徒。以為安樂。猶如國王威伏邊夷。恣引財寶。以之為樂。
嚚(莫巾反)謂鈍惡也。喻外道鬱頭藍等。心不識正理曰頑。口不從正教曰嚚。
經云而王不別者。王眾生不別耶正。依耶療治。病轉增甚。故云不別。生公曰。耶訓會情。宗莫易也。俸猶與也。謂他少智不識耶正虗與四事也。
膩潤者。橫計之人處處生著如膩潤。處處汙物雖非真我自在。猶耶計故。亦得稱我。
亦復(至)耶者。不知橫計。五陰起於耶病。故云不知病起根原。風病喻瞋以操急故。冷病喻癡以頓騃故。[3]焚病喻貪。以燒心故。煩惱非一切病。喻八萬四千塵勞也。又風起卒暴譬瞋。冷性凝結譬癡。熱性煩濁譬愛。
經云好醜等者。好醜是因。善惡是果。又善是真乳。惡是耶乳。醜亦然。
是病者。不知眾生。不知舊醫。是病起根本。
王領為義者。王是一國之民。
如愛化者。謂所化中能化為王。所化為徒。又主為王所為徒。
強請者。既非真師。義如強為眾生師耳。
心不側德者。謂心無實解而行於善但行惡耳。
口不談忠者。口但惡而無實信。
藥少者。耶常世智。焉能破惑。名為藥少。
病多者。界內界外。三毒全在為病多。
取相緣無明者。無明為本。取相為末。由於支末無明起於八倒。
是不知藥者。尚不知無常藥。況能真常藥耶。
佛假說我者。佛說五陰和合。但有假我悉皆無常。外人橫計即離。而出六十二見及毗舍等。以成四姓八術者。依阿含經。一知病體喻佛能知煩惱輕重。二知病因喻佛能知煩惱起因。所謂種子及不正思惟是其正因。色等境界。及外道耶教是因也。三知病相喻佛能知煩惱相也。如瑜伽說。貪心則下慢心則高。有如是等煩惱相也。四知病處喻佛能知煩惱處也。違則起嗔順則起貪不違不順。能起無明。五知病時喻佛能知起時。謂少時老時。貪時富時。或寒或熱。或飢或飽。隨其相應起種種煩惱。六知藥喻佛能不淨觀等。七知治喻佛能知不淨觀治貪欲。修慈觀治多嗔等。八知禁忘喻佛知不淨觀時。不應取彼順情貪相。修慈悲時。不應取彼違情嗔相也。
佛知八正道者。藏教八正專治耶常。無生八正以破無常。無量八正次第治前二。無作八正雙治八倒。今是圓門無作八正。
善法亡者。出世善法也。
慧命者常住慧命也。
不增者。不作惡也。
不損者。雖投嚴等。擬得滅身其罪不滅。名不損。
不生禪定者。不修四禪定。斷鈍使故云也。
唯損無增者。用忻猒心修也。
不遍者。不斷無知無明。及不能化他也。
兼遍者。菩薩四門遍學。名為兼遍。而無摩訶衍即空之觀。名無巧術。
無痛惱者。即色而空。幻化巧治。其治雖巧。不能令二乘。見於佛性。故云不能治必死之人。
治難愈者。無明病也。次第三觀入在方能治之。故云不能一時也。
不能令過者。初住不能為二住化名不能過。此是一釋。須依法華疏第九中釋為正。
復令過本者。法身本體。而無可過。妙覺位極。智斷圓滿。義言過耳。
今之明醫者。今經唯是圓教。妙覺良醫。
經云從遠方來者。從本法身地垂迹化世。名曰遠來。
是治病緣者。常人用無常法為緣也。
諮受者。明外道不知請佛為師。名不知諮。不知從佛聽聞正法。名不知受。謂[A28]己勝佛名反貢高。謂佛劣[A29]己名生輕慢。
脫冠等者。出四城門。見病死等而即出家。先依外道師等。
遣馬者。虔陟遣還宮等。
六年苦行等者。等取稟彼四禪四宮空法也。
唯明此身者。初成之佛唯是文母生身故云此身。
猶是外道者。猶宣外人之教。
別有本身者。至法華顯本。竟方知佛非外道弟子。
共入見王者。先外化也。
無觀機智者。但有世智。無照機之用。唯暗惑心遍用耶化。
毉方者。非但用無常及常毉方。只三歸五戒十善皆是佛說。並名毉方。
文鱗者。文鱗瞽龍也。
神通如瑞應者。彼經云。佛入迦葉窟。龍毒不中。龍火。不燒。恒水不溺。三方取果。謂東取毗梨勒菓。南取閻浮果。西取呵梨勒菓。北取自然粳粮。忉利甘露知嫌。隱去知念。現來火滅不燃。斧舉不下等。雖覩眾變耶執末。故言瞿曇雖神不如我道真。佛即語云。汝非羅漢。亦不得道。雙然開悟。師徒伏。如法華疏第一及記廣引。以示神通之相。
三歸翻耶者。翻其惡師惡法惡眾歸於正法正眾。但云歸依佛法僧也。
初求願者。經云今正是時者。五人應悟之時。實愛念者感理冥念。令無著也。
根緣冥對者。宿善及耶善。兼正因內薰成出世。小機冥發。故曰冥對。
右手[1]至便者。譬小機感及餘身分者。即譬大機冥為便。
重明觀機(至)一機者。正是冥起小志。唯宜初教被之故云不敢多有所求。
經云願王宣令者。耶受化[A30]已。用轉教化。展轉相聞。譬之宣令。
好害事多者。害真諦慧命。常住法身。
斷首者。斷真空善根之首。又萬善以信根為首。若以倒見為藥。則無修根為斷首之解。
以解斷惑者。以無常觀解。斷於通惑。得真壽命。得此命[A31]已。必得常住慧命。方名永終。
以惑障解者。以耶常惑障真解失慧命。名橫死。又以無常障中解。亦名橫死。
癡人者。二乘也。鹿譬陰境。馬譬橫執。取常為實。智人佛也。
此鹿非馬者。破耶常非實也。
而執無為馬者。雖知鹿無馬。而便執計無處為馬。正譬二乘執無常也。
何處復有者。無常之體本自非有。況更計實豈非病耶。
佛果無常等者。意云佛是常身。二乘等見佛入涅槃。謂定無常與[A32]己證同。既執為無常此病易識。病既易識示真常佛性。其心易開。故云易見。
謂生死等者。生死本是無常之法。更有為無常。其病難識。病既難識。示生死即是真常佛性。佛性隱密。其心難悟。故云難見。
欲死者。有可發之機故也。
若無機者。應云必死。
經云當云何治者。大機發也。
眾生不受者。正指方等中見佛功德之身。菩薩不思議事。聞說不思議解脫。謂非[A33]己分。
如來重說者。至法華聞實相。未悟。至涅槃方便受。
開權者。昔說為實。今云非實。即是開權。
昔權宜者。昔用無常治常並非真實。今說此意即當開權。
欲欺我耶者。汝先言毒。欲欺我耶。今既令服欲欺我耶。昔若毒今亦是毒。故云成上。
悞我駈逐者。却謂舊醫是妙。新醫非真。故云悞我。
此中通體是譬者。明前諸文並是譬也。
經云智人見之者。新醫口不宣唱。舊醫解藥心亦不𢘪。
經云亦是甘露者。此之乳藥本是甘露。二乘過者得之。謂為毒藥。
滑草者。又亦可以能譬鈍使。貪順境如滑。瞋違境如澁。
善好眷屬者。以母善好。子則善好。且一一往釋耳。
國人至不受者。受他耶語。名鬼所持。自生耶想。名為狂顛。
令於教門可解者。令見說常。即知治無常病。見說無常教。即知用治耶常病。為此義故。但合兩藥。
說如來之是者。明如來涅槃體不同生死誑相虗假名之為實。出離情妄說之為真。體無遷轉是故云常。為眾德本說之為主。諸行所說故復名依。體無生滅名不變易。
汝等四眾下結勸修學。
[1]第四釋長壽品
就疏文為二。先釋題。次其文下入文解釋。初又三。先明立名所由。次今釋下明名從義顯。三此是下結歸本章所對。
初云前之三品者。序等三品。雖從人從事莫不皆為顯常。故長壽居後。以收前常無非長壽。故次前品而來。
譯人左右者。只是唐梵之異。又是上下別耳。
恐依上文者。依上純陀哀歎。但云如來及以常住未云長壽。所以今云即是。
正言由常等者。此四為因。獲長壽果。故云從所得立名也。次名從義顯中即依四悉。義以立名。
令樹善者。謂修常樂之善故也。
三結歸中云餘各隨便者。論三十四問專顯長專。及至答中則隨問施與。雖復施與。亦不出於長壽因果故也。
次入文解釋中云佛法至三者。明勸具四悉以益物。初勸至又表佛即世界意。初勸除下對治意。二勸受下生善。三勸益物下第一義。
其上疑既盡者。明諸比丘疑常無常執心[A34]已破。深信常即非常非無常[A35]已竟。名之為盡。
初勸則嘿者。明此經中初段但有勸文。而無辭不堪文。則是嘿受於勸。
今經之宗者。應知律是今經重寶。贖於常住慧命。非經正宗。不應此說。生公欲令問長壽因也。長壽本是入生死濟物濟之良津。以慈心為本矣。慈之為濟。先制戒律。令不作諸惡。然後使行善之極也。
於諸戒律者。然經初無諸字。惑恐有本有之。所[2]跡中著於諸字。又應是取下經文云我今無智於諸戒律之語。成此文意。故著諸字。
律儀定道者。律儀是別解脫戒。定即定共戒。道即道共戒也。
雙照(至)俗者。此約七重二諦中。真俗俱為俗以釋也。明駿曰。萬善終以戒定慧為本。前句舉戒本性空寂舉定慧。本性空慧之境也。寂定也。
具說如上者。指上汝戒律三學文也。
如來境界者。理境法也。此明照境之慧深廣難測。非九界心之所及名不可思。九界言不能逮名不可議。
允同諸佛名者。同三世佛。皆乘如實來成正覺。故云同也所有諸定者。約行也。
無三智者。下地分智。不能問於果地三智。是故辭耳。
聲聞不堪寄者如來勸問。必欲流通而諸聲聞不任有三。一智淺。二壽促三無眷屬。以不能任持法也。
強受寄者。若強受寄。則是如來失所寄也。
百二十者。生屬未來。入滅是故不論。
如不能居者。居只是住。不能令大乘法久住也。
一萬者。一萬兩為一金也。
百萬解脫者。一句出生一萬句。又一句皆以九百九十句而為眷屬。即成百解脫。
如何得歸者。破云像法時。釋迦[A36]已去彌勒未出如何名二十年。婦時還我。
即是還時者。受化之人。通別惑盡。得見法身。即是還時。即是歸我。
聲聞妄受者。澤州云。比丘無有受法傳化弟子。可以付囑。名無繼嗣。無常遷逼說為病篤。滅身歸無稱曰命終。所付之法。無人稟行名皆散失。
推功者。有諸菩薩堪寄。何不付之而令我受。是故辭也。
盛壯端正者。亦可分字解。盛壯譬自行化他具足。端正譬得王三昧。
父母者。母譬得三實諦。父譬權諦。故以三一一三對之。
經云一切聲聞等者。在鹿菀時[1]金是無常。至方等等會冥成於常(云云)。
妄我推功者。二乘但得妄我之心。故云善得無漏心推功在也。澤州云。不自高舉名無漏心。不者吾我名羅漢心。
二緣者。曇濟曰。一以聲聞無眷屬。二以菩薩多眷屬僧宗曰。一善能問答現在有益。二令法久住未來有益。明駿曰。一能令法寶久住。二利安眾生是故疏云。或善能問答等。
悉出上文者。如上應以無上佛法付諸菩薩等等。惑指善能問答[A37]已下文也。
爾時佛告大眾(至)女人者。此中有優婆塞等。皆是大機發人。
經云我之壽命者。壽命是果之極。戒歸是因之始。總舉因果以勸問也。
若得問人者。若得稱會眾機。與物有緣之人問者。則能利益結緣當機及下位為影嚮等。唯除古佛為影嚮者。不論其益。
例作無而意異者。菩薩文解故無疑。二乘不能問名無疑。又菩薩能問為利眾生。二乘不能問。但自行。故云意異。
身密等義者。等取名字功德品。
乃至開耶正四者。於四德品也。
若問命即開天行者。依常命理而行於行。名為天行也。
若問辨即開梵行者。梵行以慈悲為本。即是以慈故說。
問辨即樂者。多聞分別樂也。
問歸即我者。三歸翻耶我以顯正我。又有歸戒故常在人天自在而修。故問歸即我。
問歸即用常辨者。以翻耶常之辨。而顯正常之辨。
論云者。涅槃論也佛力大者。經云以佛神力是也。
文殊童子者。餘經中說文殊童子也。
經多羅聚落者。此云蘆葦。謂蘆葦村人也。
甲族者。即甲第甲寅以甲乙丙丁。即上族也。
為決定眾者。地住[A38]已上菩薩。名決定眾。[A39]已得任運入法流水中。善能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也。
自諮發者。迦葉自疑。雖在大眾之例懼非應命之人。故有諮也。
經令汝歡喜者。得宜故喜。稱機故喜也。
佛德等者。一歎佛德巍巍高勝。二歎佛眾清純無雜。三歎佛身堅固。猶如金剛。明身堅也。色如琉璃。明身淨也。四歎佛眾智德深廣。
不言自絕者。謂大小天隔。何者小身豈能問於大身小智豈能問於大智焉。敢發言扣於上聖矣。
借助者。若從迦葉諸加邊即入聲呼。若從佛加說邊即去聲呼。
縱容兩存者。此師於後四偈。存於問之餘勢。又亦得是問。即對五行十德等。此即雙破前二家故也。
梁武三十二問者。據有云何而數之。
三十七者。將後三偈。足前三十四。合為三十七。
為眾作依止生者。指哀歎品。委任大臣等文。
大明覺道者。覺佛也。謂佛道。此顯一代是佛大化之道。故不可從近而[1]洗。
而合成兩問者。若為三十二問應合為一。若三十四即開為二。
開為四者。下答中離為四答。故須開之。云何得是問因。長壽及金剛不懷身是問果。復以何因緣問因。得大堅固力問果。是則上半有因有果。下半亦爾。所以離成四問。
若數合偈亦合偈亦只三十二者。初二偈但為二問也。
三十[2]六者。取初偈復以何因緣[3]向足。都成三十三云何。
聲聞未曾聞常者。此一往約鹿菀得小果者不經方等等席。直至今座名未聞常。故應有疑。以之為難。又且約今經顯露邊[4]洗以為難辭。
聲聞(至)執[A40]已破者。明二乘於前二品。聞常疑執[A41]已破為難。
若爾則問不因上者。既云為緣故疑。則不因上品應從文遠而生。
雙樹之終者。應知破前不成。彼亦不當。故約後破之故非極談者。談之不極。故非極談。
常不可修者。意云若本是常常體無修。若既無修一切應常。一切眾生既未得常常應有修。所以問於常果從何因云何。
果上萬德(至)之因者。萬善因也。
經云何得長壽者。僧宗曰。一期為壽。期久為長。常果非期。寄言長耳。蓋談慧鑒無窮。即般若也。云何得問其因也。金剛不壞身此問法身。如世金剛體不可壞能萬物。取譬法身。三相不能移其神萬化。[5]草能變其體。澤州於此偈有三門分別。一定問多少。昔來相傳云此偈中三十六問。二彰問差別有六。一總問。亦請問。如言云何得長壽等。二求問如言願佛開微密等。三難問如言三乘若無性等。四責問如言如[6]至斷疑綱云何不定說等。五讚問如言眾生大依止等。迦葉欲將難[7]舊先亦而為讚嘆。是故雖讚而得為問。六謙問如下文言今欲問諸陰而我無智慧等。謙[A42]己不堪而起後說。如此分別。似有眉經之遠意。其理不彰。故示彼學知耳。三分文辨釋。偈判有二。初問學法。云何得近無上道下問學行。此云何知如下大眾問品未將答學行。迦葉請云願說是大涅槃中所得功德。故知前是學法後是學行。法通理事行唯在事。法通內外行德唯內。法通三性觀三性法皆得起行。行唯在善。法通自他。他人之行得為[A43]己法。[A44]己家之行得為他法。如此判者太為淺局。
[8]經可者。然一一問皆通三世。若別對者且從一往。故云經可。
[9]作為眾作依止者。實非阿羅漢半偈亦是四依品答。以四依示為四果故也。
本無偈答者。次此偈。彼即當猶如樂未生云何名受樂。
皆名有餘者。次此偈。彼即應云如其斷疑網云何不定說。此二句答中不分出。若合云何不定說入不畢竟句中。即開前受樂。足為十三問。初段但為十四問。只緣實非阿羅漢句答中不開故爾。
答卷少者。從此下至大眾問但七卷經。
後問少者。古人將得後四偈為問者。從現病品去盡經答此四偈。故問少而答文。以此觀之。知四偈非問。
經悉有安樂性者。僧宗曰。行之所生必由乎境。境中妙不過佛性。師子吼是略。迦葉是廣。
經云諸陰者。上至諸佛。下及五道。
精進菩薩者。八住[A45]已上。具三不退。亦非境界是以息問。今謂藏通別三菩薩入空出假。皆不能知也。
皆與理合者。皆稱秘藏之理。即第一義皆有所擬者。於四悉如前四文。
是[A46]已得非始者。如法華中文[A47]已得之。非寂場始得本云[A48]已也。
加而讚之者。上云假佛威加借助智力。大眾善根添我機辨。即是加相讚如文。
等無有異者。僧宗曰。此問總一經之。宏致。收萬行之樞機。仰弘望旨。故重稱善以讚也。爾問我答。照理是同。諸佛敷揚。何以異此。故曰等諸佛也。
偏方不定教者。古人判勝鬘金光明。為偏方不定教法華玄中廣破此義。今家不爾。前四時教皆有不定。如淨名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等。即其相也。
或言是秘密教者。師意亦不然。但秘密在佛。不可結集。又不可傳。傳即名為顯露。
非。方便道場者。中間今日皆是迹施。方便示成。如何偏據寂場為始。僧宗曰。非唯仰等諸佛。亦復同昔大士。昔七處八會華嚴方廣。于時十方大士雲集論義。亦嘗作此問也。此亦不知寂場猶是迹施。
大海等者。僧宗曰。一則深廣。二則藏寶。故名智慧大海。
法性虗空者。一則萬法本來無性。二則涅槃亦稱法性。此非思力所及也。
頂戴者。僧宗曰。謂蒙答旨頂奉恭敬。如彼藏臣。
答長壽因者。謂云何得三字是因也。
若有因果等者。若因定是因。果定是果。則不可破。以不定故得成非因非果之因果。若定執者則墮斷常。
若言開因果之秘者。此約開昔權秘。成今大涅槃因果。方稱涅槃正體。故名小[1]緣。
若為顯涅槃等者。此約佛意及經部意以說。何者昔施三權。[2]及經帶權明實。復有從初。即以大涅槃心持戒護法。皆為顯非常非無常大涅槃體。此為正意。
兼[3]明因果者。因果不得不有有能顯。即當因果。故云兼也。
方便說因果者。此經雙明權實因果。即是雙流之用以顯正體。故名因果。為方便說。
縱容者。進退詳審得中以遣斷常之著。故曰縱容。
抑案者。涅槃正體本寂性離四執。名之為抑。依理而修非因而因果以顯正體。名之為案如是修者。方曰今經因果。
今明若因下此即因果相對以立自他等執。若單約因為四句者。因自是因不由果故因。名自性因。因不自因由果故因。名化。性因。果因緣故因。名共性因。離因離果故因。名因名無因性因。單果四句例爾。此約圓教四句以彼破性執。又若因自是因等。但成別教義。以因果時異。法體不融故爾。
皆墮斷常者。計自墮斷。計他墮常。兩亦墮二。無[4]內墮斷。故云皆也。
從多從正者。前文因正果傍。後文因傍而果正。多少例此。以因果相成不得相離。即是消云何得長壽句。
若覆器者。具足應云覆漏汙雜。今文但舉一聞慧為誡耳。僧宗曰。將答所問。事須誡而勅之。夫宗致幽玄。輕心所受。雖復言迦葉。而意在時眾。
語義中者。論中更有二句。云聞法歡喜心勇躍如是之人乃為說。
此業成因者。一一皆次云。破九法界因。成佛法界因也。
業若定因者。果外之因也。
業若定果者。因外之果。不得作因家之果。
因果叵得者。俱契中理。故不可得。
言語道斷等者。只因不定因。故言語道斷。果不定果故心行處滅。
精進菩薩者。藏通菩薩也。別人初心即知中。故[5]具不簡。又別人地前雖勤行空假。不知圓常。復次盡簡。
不能[A49]已已者。章安謙恭也。既[A50]已諮問涅槃奧旨。及案今經秘藏之義。不能忘於所聞之情。故云[A51]已已。
至高無頂等者。竪窮實相高不可得。名無頂。橫周法界。邊不得名無涯。
多所成就者。分證[A52]已上方名成就。
業能破業者。空業也。以大涅槃心持不煞戒等業。破於權業入畢竟空。名為破。
從無住業者。假業也。謂達陰界入即是秘藏。陰界入無住。秘藏亦無住。以無住故。還依院入無住。立秘藏因果。名為立業。非破非立下中業體具遮照故名正業如是下融通結意。
言道前者。發心[A53]已後訖至菩提。皆名道前。妙覺為道中妙覺證後。名為道後。故上文下引證顯體用相即。
以珠力者。證體也。澄清者。證慈悲用也。大慈大悲去證用也。佛性證體也。
躳至繫所者。譬如來道前垂應。應於眾生。如王迴駕至其繫所。
亦有佛性等者。此是抑挫引發之辭。何者理性本同諸佛即體具足。此引發也。性雖本具。多起罪業。不能得見。抑之言無。有之與無無其二體。只眾生即佛性。只佛性即眾生。如王子是因。以譬無性。因是王子。以譬有性。
拔苦因等者。謂拔九界三惑苦因。與佛界菩提善因。拔九界二死苦[1]平與佛界大涅槃樂果。
即用而體者。四無量心用也。又二乘行者。慈以無嗔善根為性。悲以不害為體。喜即喜受。捨是無貪。菩薩行者。大慈悲等總以大智為體。又說以定慧為體。悲者能不能救苦苦眾生。大悲者能拔三苦眾生。有眾多差別相。
遍約四諦者。謂約四種四諦。無作四弘。緣十界二死三惑因果。以為誓境。不但四趣以無作四弘。遍開一切偏小等法故爾。
經云脫未脫者。說集諦令行。未度者說苦諦令度。未涅槃者說滅諦令會。未安者說道諦令安。
經以如是等業者。用前一子四心四弘三法。以為業因故也。
云何起愛者。若有愛者。則有彼此。何名等視。言自相違。
展轉有妨者。謂互有相妨也。
前後不異者。前即用而體。[2]彼即體而用。舉佛道[*]彼答菩薩道前。體用無二。何方等視。而言有妨。
濟危者。濟其違佛教者也。危惡罪也。
都無所損者。此釋當理。順於慈悲。
經而不捨置者。此舉非顯是。國以酷為本。若有罪者。必加嚴[3]形而無放捨。佛則不爾。於有罪眾生視之如子。而不放捨。
十四知事人者。十誦律八法第六卷中云。佛在阿羅毗國。爾時阿羅毗國。僧坊崩壞。佛知故[4]聞阿難。是僧坊重閣何故崩壞。答言修治是僧坊人有死者病者反戒者餘國去者。佛言死者反戒者所應作事。僧更應羯磨立知事人。諸比丘有能多致財物。能成辨事者應六年立作。若新房舍應十二年立作。次立知敷臥具人。三立知食人。四立分粥人。五立分帶鉢那人。六五分藥人。七立知作器。八立一比丘令常住知僧坊。九立分處人。十立受護衣人。十一立分衣人。十二立分浴衣人。十三立作維那人。十四立分處沙彌人。此十四人皆以白二羯磨差之。如[5]連匿犯可悔過罪。不如法見。故僧與我作不見擯。諸比丘不與我共事共住。作曰一羯磨曰二羯磨曰四羯磨。布薩自恣及諸羯磨。不得入立十四人數。猒惡我如栴陀羅。故云不得為羯磨主等。如律廣說。
汙他家行惡行者。此[6]普是十誦律八法第三卷所明。二比丘汙他家行惡行。皆聞皆知行惡。是比丘共女人一牀坐。共一盤食。共一器飲酒。共宿噉宿食。不受而食。乃至乘象馬車轝。與多人眾中吹具等。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令與作駈出羯磨。
與人鬪競等者。律中但云。憙鬪諍相言[A54]已知。是鬬諍比丘便到其所言汝等。次言堅持是事莫為他擊。汝等取勝我是我當相助等。無至城中訴言。疏中應是約義以說耳。
令依剛正者。律云。一應教汝依止某甲住。二應說依心羯磨法(云云)。
居士後時等者。律云。爾時有憂波斯那比丘和檀提子。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皆阿練兒。納衣乞食。樂處空地。居士見客比丘來去坐立。飲食衣鉢威儀清淨即起敬心清淨。因是客比丘。故請名僧。明日到自舍食。時僧房主[1]開質多居士不先語我。因客比丘。故請僧舍食。我是質多居士菴羅林中摩帝摩帝陀羅僧居主。質多居士不問我。過是夜[A55]已。我當共是居士語。至[2]地明了著[3]夜持鉢。到居士舍。見辨種種多美飲食。敷種種雜色坐具。問言何以無胡麻歡喜丸。居士答言我今樂說一喻如疏。以此居士三代。為壓油業。故此譏之。
八法者。若四分中一呵責。二依止。三駈出。四遮不至白衣家。五不見。六不懺。七惡耶不捨。八滅擯。九惡罵治。律教中唯此九法。今十誦文但八法耳。五不可見者。律中舉闡陀比丘犯罪問云見不。答言不見。如來立法舉出眾外。有利皆奪。待見方行名不見罪。不懺者。還是闡陀犯罪識知而不懺滅。如來立法舉出眾[4]利待懺方行。故名不懺。
常光者。常光一尋常有。而無增減。名曰光。
非[5]常者。或增或減為緣。不同故也。有云五色光中或放一二乃至五種。
通身為五者。放光具多緣。如法華第三疏引。故注云云。
經未可見法者。未見之法。
汝欲見者。今當為說。
斷四住惡者。四住是體外惑。故以隣王為喻。
無慈詐親者。見行惡而不治糺。共同處者是詐親之人而無慈愍。
初王大臣者。涉云國況佛。大臣況傳法者。未發令發為產。[A56]已發令成為育。若生若養總名諸子。道機不耶名為端正。識達因果稱曰黠慧。
三根者。上中下也。
四部者。大論中或云。在家二。出家為四部。或將釋眾梵眾。足出家二眾為四部。寶亮云。若二者比丘比丘尼。三者沙彌。四者沙彌尼。
三種者。信偏即三教。正信即圓教。
囑教者。澤州云。有犯四重五逆及謗正法。此三罪人[6]衣法擯治而死。於弟子中有犯十惡輕罪之人。亦須治罸名餘一子。必當苦治罸。[7]惡清淨眾。當佛本意是故說言。雖喪三子我終不恨。又超悟記云。假使三子至令成就者。喻尼等三人為治罸故則退。唯比丘一子。須苦治罸要令成就三學也。僧高曰。明如來以四部弟子。付弘法人。教命三成就。假令三部弟子。付弘不從治喻不盡成道。餘有一眾。不以少故。而不治之。如此釋者皆為疏中所破。是故述之令知所釋。不會經旨。
經得[8]初移無量者。不久當聞。安住[9]移密藏中。大福豈過於此。
非子不念者。如來不爾。是子之外更無非子。致成平等不成就他亦爾。
尚得福無量者。不久即得開權也。
汝以果計因者。汝何故見佛。為緣入滅謂為無常之果。果既無常而因亦爾耶。
自有世間相續者。一期未斷。名之為常。
非數緣者。非擇滅無為也。
虗空常者。虗空無為。以無礙為體。
本自有之者。即色是空。無於待對。名之本有。
佛答長壽果者。前答云何得三字。今正答長壽二字。
佛寶常者。謂明一體佛寶常也。次明三寶亦爾。
地及虗空者。虗空中空行。水陸及人天。皆有生陰中陰壽命。喻如八河。悉皆作佛。如河必歸於海。
能出人天者。若人天等由迷涅槃常命。從染緣起出生。諸佛從體起用。即淨緣起。而入生死。為引九界眾生。入大涅槃海。故云能出。
如阿耨達池者。從主立稱。此云無惱熱。傍名清凉。無惱熱池龍居其中故。
出四河者。經說不定。或云出八。或復云出二十河。各有所以。長含云。東銀牛口出殑伽河。南金象口出信度河。西琉璃馬口出縛蒭河。北頗胝迦師子口出徙多河。
言八河者。佛出山東。[10]三萬五河。人皆具見。備取為喻餘方大河。有大名聲人皆同知。亦取為喻。通前說八。餘方小河。無大名聲人皆不知。故不舉之。所以言八。
言二十者。如阿含說。四河去池四十里外。各出四河。通本二十。隨方趣海。涉云。恒河眷屬更有四河。一間摩羅。三名河利䟦提。四名摩醯。宰頭眷屬亦有四。一毗婆奢。二伊羅䟦提。三奢多須。四毗低多。博叉眷屬亦有四。一名婆那。二毗多羅。三名明𠍽。四名光仲婆。私陀眷屬亦有四。一名薩梨。二名毗摩。三多般提。四毗壽波。是為二十也。
婆羅門等者。等取一切天人居士。一切皆由菩薩所化也。明因地之時。施一切命。化功還歸化之。所以至佛則常。
從無住本者。秘藏常令無住。全九法界壽命。是九法界壽命無住。遍秘密藏。是以此二法其體無二。故能遍立一切法也。
定出入者。若出定出入定入者。但成前教義。今大涅槃出之與入俱是法界。體遍虗空故以空為歎。
經如來亦爾於眾生中壽命第一者。即當出義。出意正為引一切眾生。入大涅槃常壽海中。名之能入。故舉醍醐為喻。
經如來壽命若如是者。如前四法故。僧宗曰。承機致請也。
經不應(至)盡想者。若不於如來生滅盡想者。何故請住一却等耶。既請佛住驗生滅盡之想。
二況者。外道五通。尚能延促自在。住壽一劫二劫。何況如來。[A57]已得常壽而不能住一劫等耶。
經示同毒樹者。皆是毒樹。次永煎除。故云[1]見捨。
難兩教者。皆有如所言言。即教也。
難兩理無異者。迦葉意如來與外道俱同生同滅。則知所證之理。與外人不異。
外道盜常教者。正法時猶有四依。所以外人無能盜者。未法方有。
佛理微妙者。法身體妙。非凡眼所見。非心慮所思。名為不現。
外道理偽者。從冥初生覺。從覺生二十五諦。過[2]二萬劫[A58]已還歸冥初。名曰不現。
佛認歸者。若為大機於華嚴[A59]已是認歸。為於小機。次更施小彈呵洮汰。來至今經方始認歸。
色種種者。色雖種種同共一群。教雖種種同詮一理。
不期人天等者。不期人天苦果。二乘苦觀等。
弘經人自益者。此約如法弘教之人。雖為他說他既不受。以法末故但著名言。只成自益。
無有婦女者。無上菩提以大慈為本。外人既不為無上菩提即當無慈。有得之利。
欽慕深理者。此即機中欽慕。何者既忻常樂之名。義問欽慕深理。
非常住基者。以大涅槃心持戒。方堪為常住本。降茲之外皆非。
無定慧方便者。圓常定慧方便也。澤州云。正觀名[3]攢。傍推曰搖。世善逗生名漿難得。
漿譬人天者。精純成蘇。餘汁為漿。意云酪之所棄。尚不能得。況復酪等。
起我人知見等者。十六知見中第九我見。謂橫計五陰。名之為我。四人見。計我是行人。七知者見。計我五根。能知五塵。八見者見。計我根塵能見於色及起耶見。等生取者見。計能生眾生。如父母生子。二養育見。計我能養他。三眾數見。計我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五受者見。計我後身當受果報。六起者見。計我能造後世果報。十眾生見。總攬五陰。名為眾生。十一命者見。謂命計速續。恐速續斷。十二作者見。計我能有所作故。十三壽者見。壽計一期。尋常雖計病時最切。恐連持斷恐一期短。十四使作者見。謂駈筞由我故。十五使受者見。苦樂由我故。十六使起者見。令其還生欲界。名起者見。故云等也。
人天善失者。僧亮曰。耶見多者能斷善根人天俱失。
餘是像末者。生公曰。佛經令人得戒定慧斯三法者。本是得佛之[4]惡道。彼以取世樂失本為餘。
加之以水者。經云士夫者執我外道。是身見水也。
梵[5]王者。謂事梵天外道。彼計梵天能生世間。非是生因。謂是生因戒禁取水也。或計梵天為常。是邊見水也。
自在天者。事自在天外道也。亦計為常能生世間。亦是邊見戒禁取水也。
微塵者。順世外道。勝論外道計也。彼計極微為常。能生世間。亦是邊見戒禁[6]耶水也。
世性者。數論外道。計冥諦為世性。亦計為常。能生世間。亦是邊見戒禁取水。戒者謂外道執狗牛等戒。或是凡夫執別[1]行解脫戒。及定共戒能得涅槃。定者或是四禪八定或是凡夫有漏三昧。非涅槃道執為因道。是或禁取水。智慧者或是外道世俗智。或是凡夫聞思修智。既是有漏。非涅槃道。執為道者。亦是戒禁取水也。
及與解脫者。謂外道六行伏惑。斷下惑時無間道後。證根本地。名為解脫。非真解脫計為解脫。是見取水。
非想非非想天者。此是生死苦蘇。實非涅槃。外道謬計。亦是見取水也。此等執見與愛慢無明相應起者。盡名加水乳也。
有少梵行者。持十善及八戒兼供養父母等。皆猶佛法而有此法。是如來無緣慈力少分。依行果得名少梵行。
歸依三寶者。不知歸依同體三寶。為常因也。既不識因亦不識果。故云而實不知也。
遍六大城者。若據破外。始從華嚴等[2]受受駈遂。今且從最後說。
有漏智滅(至)涅槃者。此用擇滅無為。斷有漏智。盡即得滅理涅槃。不取非擇滅為涅槃。以有擇滅但是𨷂緣而[A60]已。此二智俱通淺深。
既有是非者。猶無漏智非是涅槃。所以智不捨智。
若道能致滅者。三十七道但能通滅不即是滅。故非涅槃。即二智前後淺深為難。今引三師但消𨷂捨智之文。
以法性難身者。以者滅法性。難今法身也。
更互相難者。身若存者不應言法性。若云法性不應言有身。何者法性是無。而身是有。致成相害。
四身(至)不解者。復云身存。復云法性。故今不解。
無想天等者。舉其喻事。此天在第四禪依廣果天。別有高勝處。是無想天受報之處。有諸外道修無想定生於彼中。初生有想。中間想滅。經五百大劫無想。無想眾生定成十入。謂六根四塵為十。除香味二塵也。問彼天不能發語。無出入息。如何有聲。答身上諸處必有外風擊發內身。以生聲。故定成就也。命欲盡時心想還生。便謗涅槃終入地獄。佛今舉之。彼想滅時但有色陰。而無色陰所依之想。亦無色舉緣之想。
從生愛結者。猶有心故而起煩惱。名為愛結。
則有非(至)處者。既無想心唯有命根。持令報命而得不斷。如從外來。贊之名為補處。
不應作滅等者。不應作法性滅身不滅難。何者如來為緣故生。為緣故滅。咸令眾生至非滅非不滅。云何一向作生滅難。僧宗曰。豈況如來妙極而當可知。昔指孤滅以為法性。權而非實。
經無有異相者。佛即法僧。法即佛僧。僧即佛法。即若云生滅。即是異想。此三法是一體而無三。故稱無異相。體是常住。故云無無常相。不為三惑二死所遷。故無變異相。即一佛體之三也。以覺察之義為佛寶。體無非法。具眾功德。故稱法寶。體不隔物必與理和。號曰僧寶。
若於三法[3]為異修者。當知此人不成清淨歸依。既謂佛寶未極。云何而得具足戒耶。若依憑常住三歸。則得戒具足也。
經清淨三歸者。一體三歸也。
若昔四時等者。但說時未至故不得說。非謂小乘歸戒而不成就。若聞今經聲聞要知佛性。歸戒方具。
若不[4]知者。歸戒不具。所以十仙既先取小果。[5]彼方入祕藏。
當知[A61]已得者。若說化意可言[A62]已得。若從機緣說時未至。不可云得。
經如來亦爾等者。有常法故合前因樹。明一體法身常故則有歸依。合有樹影。明應身別體亦常。故云非是無常。即總結為常。
經則非諸天等者。意云如來若常可為無常人所歸依處。如來既是無常。以無常人歸依無常佛者。則非歸也。
經有樹無影者。樹喻法身。影喻應身。以一體法身常故。應身亦常。迦葉何故難言應身無常。僧宗曰。舊釋。樹譬真法身。影譬應身。於前文為便。於難。為不便。今云有歸依者。正言極果妙有是常。則有歸依之德。若無此德。有義亦壞。是故迦葉就影為難。欲使無歸依之德也。此釋只成一法。立二義耳。應依法應俱常以釋。僧亮曰。星月有光樹有闇影。但以微故非肉眼見。法身亦爾。非汝所見。經父母各各異。則不能生子。和合有子。喻之如常。若無於子義當無常。
經而作霜雹者。摧於無常之見。令生常見常解也。
大涅槃經疏記卷第二
校注
[0157001] 一字疑剩 [0157002] 疏無羅字 [0157003] 疏無佛字 [0158001] 常疏作當 [0160001] 七疏無以字 [0161001] 思一作忘 [0161002] 到疏作倒 [0162001] 疏無悅字 [0163001] 常疏作淨 [0163002] 疏無眾生少三字 [0163003] 焚疑熱 [0164001] 至疏作動 [0165001] 經卷第三 [0165002] 跡疑釋 [0166001] 金疑全 [0167001] 洗疑字 [0167002] 六疑五 [0167003] 向疑句 [0167004] 洗疑說 [0167005] 草疑莫 [0167006] 至疑寫誤未考 [0167007] 舊疑奪 [0167008] 經疑強次同 [0167009] 作疑經 [0168001] 緣疑剩 [0168002] 及經二字疑剩 [0168003] 明疏作言 [0168004] 內疑因 [0168005] 具字更勘 [0169001] 平疑因 [0169002] 彼疑後次同 [0169003] 形疑刑 [0169004] 聞疑問 [0169005] 連疑車 [0169006] 普疑皆 [0170001] 開疑問 [0170002] 地字更勘 [0170003] 夜疑衣 [0170004] 利字更勘 [0170005] 常下疏有光字 [0170006] 衣疑依 [0170007] 惡字更勘 [0170008] 初移經作福 [0170009] 移疑秘 [0170010] 三萬疑東方 [0171001] 見疑現 [0171002] 二疑八 [0171003] 攢疏作鑽 [0171004] 惡疑要 [0171005] 王疏作天 [0171006] 耶疑取 [0172001] 行疑別 [0172002] 受字更勘 [0172003] 為等三字疏作修異相三字 [0172004] 知疏作得 [0172005] 彼疑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7 冊 No. 661 涅槃經疏私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