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指掌疏卷第七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宿世以音樂供佛。現在感天樂隨身。且能隨類說法。善應機心。故以妙音為名。供佛聞法。來往成益。事在經文。題難俱悉。特標人以攝行也。若明別義者。一為盡前品餘疑。言前品當機。以藥王遊化娑婆為問者。原為娑婆穢惡。眾生難化起見。世尊雖示以苦行。而娑婆難化之疑。猶未全了。今聞妙音菩薩。種種現身。在此娑婆。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始知娑婆不難化也。二為遣前品餘見。以前品喜見菩薩。兩世俱在淨國。恐有滯執詞句。未了筌蹄者。因此復立厭穢欣淨之見。今聞淨華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薩。汝莫輕彼國。生下劣想。始知此見不可存也。三為防前品餘執。以前品佛[A1]囑宿王。弘護偏重閻浮。故囑弘本品。則曰廣宣流布於閻浮提。囑護全經。則曰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恐不達舉一例諸。因此通彼。反謂妙法。只堪此處。弘護不須遠及。自生畛域。謬證佛言。今聞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又聞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恒沙世界中。亦復如是。始知此執不宜有也。四為證前品實聞。以前品喜見然身。光照八十億恒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善。恐謂去此遙遠。空讚奚聞。不知執盡聞通。法爾如是。今聞時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眾發來。始知聞性實能通也。五為顯前品法用。以前品喜見菩薩。雖以普現色身三昧。雨華雨香。但彰供佛之用。未顯應機之身。今聞妙音菩薩。或現梵身。或現釋身等。始知三昧用無盡也。總言大法難弘。真信難發。行未全美。不足以風末世。疑未盡斷。不足以契真乘。為磨微玷。以成完璧。故於藥王品後。而說妙音品焉。
△(經文分四)一妙音忘情遠來。二如來論其功德。三妙音事畢還國。四此眾聞品獲益。初二。一遠來之由。二正明遠來。初三。一蒙釋迦光。二奉本師命。三應多寶喚。初二。一如來光照其國。二妙音蒙光欲來。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白毫光明徧照其國。
初放光東照。肉髻居眾相之首。具斯相者。人中最勝。故稱大人相也。光從此放者。為重其人。以妙音人近極果。故以此光照之。白毫處兩眉之中。不偏不倚。故云眉間相也。光從此放者。為印其行。以妙音行契中道。故以此光照之。徧照東方等者。謂所經之處。皆於光中現也。
過是下。遠至其國。國名淨光莊嚴者。既屬淨國。必具清淨光明。及種種莊嚴而為飾故。又以彼佛淨行智光之所莊嚴而得成故。佛號淨華宿王智者。華表因行。以是無漏之因。故置淨言。智該權實。以能破生死夜。故稱宿王。又前品表以智導行。故菩薩名宿王華。此品表以行成智。故佛號淨華宿王。皆智行相依為名。菩薩大眾。圍繞說法者。獨為大乘說甚深法故。又菩薩屬大。大眾亦兼餘乘。若此則是權實並演。白毫光明。徧照其國者。放光雖為妙音。有緣自能蒙照。其猶日照高山。光映泉石。日豈有心於其間哉。不言髻光者。最勝頂光。惟妙音堪承故。
△二妙音蒙光欲來二。一經家敘德。二蒙光欲來。初。
爾時一切淨光莊嚴國中(至)恒河沙等諸大三昧。
大成云。植德供佛。成就深智。福慧兩足也。得妙下。共有一十六種三昧。惟證能知。非思可到。不釋則入證無由。釋之恐鹿馬錯指。然古德既不避摸象之譏。而今解亦無妨說乳之似。據名尋義。約作八對。一斷證對。妙幢相者。善摧妄惑故。法華者。妙證實相故。二真俗對。淨德者。真智契理。絕妄染故。宿王戲者。俗智照事。得自在故。三悲智對。無緣者。大悲無私。不緣而應故。智印者。真智絕照。如水印像故。四聞修對。解語言者。耳意互用。聲入心通故。集功德者。事理兼修。萬善同歸故。五體用對。清淨者。全體出纏。二障無能染故。神通遊戲者。大用現前。二死無能礙故。六智行對。慧炬者。正慧導迷。如炬燭闇故。莊嚴王者。妙行嚴果。如王最勝故。七現秘對。淨光明者。外現清淨光明。用之不竭故。淨藏者。內祕恒沙性德。取之無盡故。八揀收對。不共者。別圓自住。不共餘乘故。日旋者。同圓普收。如日還照故。然此十六三昧。其實皆一三昧。總惟一心。隨相各別。若更推之。亦可無盡。故云如是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
△二蒙光欲來。
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至)莊嚴王菩薩藥上菩薩。
初妙音蒙光。據前云白毫光明。徧照其國。豈惟妙音。今特言照其身者。應兼髻光。蓋髻光獨照妙音者。重其人以望其來教。
即白下。白佛欲來。默契光照之意。欲來此土。但既有本所事佛。不宜自專。故應即白。大成云。釋迦乃運斤之師。諸大士亦摶風之侶。遇之有盡聖之功。會之有逍遙之益。可師可友。能不親之近之。然此亦據妙音自道。其實來近釋迦。及見文殊等。蓋為利益此眾。永作芳軌耳。蒙釋迦光竟。
△二奉本師命二。一本師誡令忘情。二妙音奉命現相。初。
爾時淨華宿王智佛(至)若佛菩薩及國土生下劣想。
初直言標誡。若輕於彼者。必重於我。重我者。同凡夫之下執。輕彼者。類二乘之劣見。故誡以莫輕彼國。生下劣想。然此乃本品要義。前後樞機。蓋以前品當機。舉娑婆為問。正由淨穢之見不了。而喜見兩世。惟淨國是生。反令欣厭之情愈熾。是情是見。同礙道之荊棘。必剪之乃稱康衢。分彼分此猶翳睛之狂華。若了之即同淨目。所以妙音纔言欲來。本師啟口便誡。讀是經者。幸留意焉。
善男下。示以相形。依報則淨穢逈別。正報則勝劣特異。彼此相形。情見易生。故特示之。
是故下。承示結勸。如來意謂。正以彼此相形。情見易生。以是之故。汝今往詣。莫於彼起輕慢之心。勿任自生下劣之想。情見既平。淨穢何異。形骸[A2]已脫。彼我無殊。其猶除器觀空。雖一芥之空。與太虗而同體。開隄望水。雖渭沼之水。混清池而俱流。如斯而往。往斯可矣。
△二妙音奉命現相四。一奉命歸功。二先現來相。三文殊推因。四如來指答。初。
妙音菩薩白其佛言世尊(至)如來功德智慧莊嚴。
白其佛言者。既奉佛命。還覆佛旨也。妙音意謂。我之所以敢詣娑婆者。皆是承仗如來之力。我有何德。而敢於彼起輕慢心。任自生下劣想哉。末二句。乃轉釋上義。神通遊戲者。無礙妙用。功德智慧者。無漏福慧。莊嚴二字。雙通上二句義。妙音意謂。我之所以來去無礙者。皆如來神通遊戲。莊嚴於我。我之所以身辯具足者。皆如來功德智慧。莊嚴於我。非如來之力而何哉。此妙音不以勝報自居。而歸功於佛。以申不敢輕彼意也。
△二先現來相。
於是妙音菩薩不起於座(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不起於座。身不動搖者。就座[A3]斂容以成定相。無煩方便也。而入三昧者。準後文即是現身三昧。以三昧力等者。欲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先現如數寶華以為其兆也。寶華所以為菩薩之兆者。以華能成果。菩薩為成佛之人故。去法座不遠者。為兆其不久即至也。莖兆定力攝持。葉兆慧輪開敷。鬚兆眾行交成。臺兆大願圓滿。是則人雖未來而德相先現。有智者自能識之。故向下文殊有是何因緣。先現此瑞之問。大成云。未來此土先現瑞者。示來相之前導故。啟會眾之景仰故。閻浮檀。約義翻為勝金。義見於前。甄叔迦。此云鸚鵡。此寶色赤如其嘴故。西域記云。甄叔迦樹。其葉赤色。寶色如之。故名。
△三文殊推因。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甄叔迦寶以為其臺。
鄰極之兆。非大智莫測。故惟文殊能問。見是蓮華。略[A4]已彷彿其人。但以時眾不了。須待佛說。故問是何因緣。先現此瑞。問中下一先字。[A5]已顯後有人來。又用一瑞字。足見不是常人。文殊豈真不知耶。不言八萬四千。而云若干等者。以見華即問。未暇枚其數故。莖葉鬚臺。有關其人之德。故問中一一具陳。
△四如來指答。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亦欲供養聽法華經。
是妙音菩薩。指所兆之人。欲從淨華等。答現瑞之因。末句言亦欲供法。亦欲聽法。宜各別言之。蓋省文言亂耳。奉本師命竟。
△三應多寶喚二。一多寶受請遠喚。二妙音同眾俱發。初。
文殊師利白佛言(至)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
初文殊請加。必有深因。乃獲勝果。故問種何善本。修何功德。有是神力。種何善本者。問以往昔供幾多佛也。修何功德者。問以往昔作何等供也。神力雖由往因。發通必資現緣。故又問現在住何三昧。願說其名。欲勤修行者。慕其神用。倣其入住耳。行此三昧。乃能見之者。顯未造其境。雖來莫見。此語明是作家口角。固知文殊請加。非為[A6]己也。色相者。色身形相。威儀者。威儀儀表。大謂勝相。小相劣形。進謂前來。止謂住彼。蓋文殊故推不知。而兩言之也。願以神力。彼來令見者。自謂未行彼之三昧。不能自見。請佛加被耳。爾時下。佛推多寶。佛不自召。而推多寶者。以文殊表信。多寶表願。妙音表行。為顯弘經。必當具足三資糧故。
時多下。受請遠喚。彼國去此。百八萬億那由恒沙世界。而文中曰告曰來。宛若對面。蓋以多寶音圓。妙音根淨。根塵互徧。固如是也。示以文殊欲見者。以妙音意中。早有文殊。聞其欲見。將不速而至故。
△二妙音同眾俱發。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至)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初沒彼發來。於彼國沒一句。與下普門品發端。以有沒有出。妙應似未圓故。因中以若干寶鉢奉佛。願將來得法器隨行。由此所以有若干菩薩。俱共發來。
所經下。中間瑞相。神德所至。天地效靈。故得六種震動。雨眾寶華。因中於萬二千歲。技樂供佛。願將來得樂音與俱。由此所以有百千天樂。不鼓自鳴。遠來之由竟。
△二正明遠來二。一敘相標來。二具儀晉見。初。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至)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廣。青白分明。佛眼似之。今菩薩亦然。故云如也。言廣大者。以身相既大。目亦相稱。細華無能喻故。正猶即也。和合者。會聚義。準諸經讚佛。但云面如滿月。今以菩薩面貌廣大。一月莫匹。故喻以和合百千萬月。雖和合百千萬月。廣大似之。端正猶差。故云復過。身真金色。體也。功德莊嚴。因也。威德光明等。果也。熾盛者。如火熾然。望之可畏故。照耀者。如月揚輝。即之可親故。諸相具足者。雖居因位。妙相同佛也。那羅延。天力士名。其身堅固。不可沮壞。而菩薩身相如之。前云俱共發來。不言如何發。今云入七寶等。乃乘臺緣空而發也。恭敬圍繞者。主伴團圝。相向自若。非有奔走之勞。及失序之儀故。來此耆崛者。供佛聽法。見文殊等也。
△二具儀晉見二。一先見釋迦。二次見多寶。初。
到[A7]已下七寶臺(至)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初持瓔供佛。妙音來意。為供釋迦。故到即先供。
而白下。代師問訊。準前妙音欲來。彼佛但誡令忘情。并無囑以問訊之語。想必有之。蓋經家不敘也。問中先及釋迦。次及多寶者。主客異耳。問釋迦中。言分三段。初段中。外絕感傷。內離逼迫。即是少病少惱。動作偏宜。靜止尤適。即是起居輕利。法道成立。魔外不興。即是安樂行持。此麤略問也。次段中。言欲得少病少惱。須是四大調和。四大者。慈心普持。即是地大。悲心普潤。即是水大。喜心浮升。即是火大。捨心無住。即是風大。調和者。謂慈不過愛。悲不過傷。喜不過恣。捨不過忍。由此所以法性無病。聖智絕惱。欲得起居輕利。須是世事可忍。可忍者。謂一一如法。無關聖衷。由此所以閱歷自若。動靜咸宜。欲得安樂行持。須是眾生易度。易度者。謂依教奉行。不戀魔業。由此所以目無全牛。任其游刃。此處中問也。三段中。言欲得四大調和。須是眾生無障。故問以無多貪欲瞋恚愚癡等不。欲得世事可忍。須是眾生如法。故問以無不孝父母。不敬沙門等不。五情。即五情根也。縱逸五塵。莫知抵止。名曰不攝。欲得眾生易度。須是捨離魔業。故問以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此詳悉問也。問多寶中。先問來。次問住者。明知必來。恐尚未至。又恐既至而不忍久住也。釋迦之道有託。多寶之願無違。即是安隱少惱。如法證事。罷座方歸。即是堪忍久住。
△二次見多寶。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至)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初妙音求見。既承遠召。宜在有緣。至此而不獲一面。豈能自已。故求世尊示見。然妙音不能自見。必待佛示者。事論謂分身散後。塔閉如故。非佛力莫能重開。表法則行不自起。起必依真。若如此乃克符願。爾時下。世尊代請。達妙音之情。以語多寶。蓋欲其重示妙相。以符來意。
時多下。多寶現相。當讚善之時。即是現相時也。既能供佛聞法。又能近友取益。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供養釋迦。并見文殊等。乃妙音欲來之時。自白本師之語。然此亦難行之事。況夫捨彼淨光。遠入穢土。是為甚難。故多寶舉此。以顯其所讚。非虗譽也。妙音忘情遠來竟。
△二如來論其功德三。一先論宿世善根。二次論現在神智。三後論三昧名字。初二。一華德請問。二如來引答。初。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華有二德。一顏色妍麗。二香氣清芬。菩薩色相端嚴。道德充溢似之。故以為名。文殊一見便識。華德雖見猶疑。故重問也。又妙音昔為淨德夫人。華德昔為妙莊嚴王。歷世以來。互相起發。故今仍示問。
△二如來引答。
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至)妙音菩薩摩訶薩是。
初先舉本師。佛號雲雷音王者。音出慈門。警覺聾瞽。故取喻雲雷。摧邪應機。智辯無礙。故自在如王。國名現一切世間者。一土異見。淨穢不同。如諸天同一器食。麤妙各異。劫名喜見者。當此之時。有佛住世。見者歡喜。此妙音本所事佛。及所依劫國名也。妙音下。次引本事。彼時即名妙音者。久博說法之號。非今始名也。樂至十萬。可稱鈞天。況經萬二千歲。其願力之固可知。鉢名七寶。允為法器。況有八萬四千。其供養之盛可知。由此感得天樂隨行。菩薩與俱。故云以是因緣等。此結答華德。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之問也。華德下。結會古今。昔之妙音。即今之妙音。因果分明。無煩再問矣。先論宿世善根竟。
△二次論現在神智二。一極顯因力。二詳示果用。初。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佛。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至)為諸眾生說是經典。
凖楞嚴觀音應機現身。或為令脫其倫。或為隨分增益。今妙音專為說此。此二士同一說法。而正兼不同。
△二別明二。一應化世間。二應化出世。初二。一別明現身。二總結神智。初。
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至)變為女身而說是經。
初現天眾身。梵釋自在。釋見序分。天大將軍者。大經云。八徤提。天中力士也。毗沙門。此云多聞。北方天王之名。不言餘天者。可例知故。或現轉輪下。現人眾身。二王可知。長者。謂年高德重。眾所推尊。居士。謂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宰官。謂剖斷邦邑。澤民輔政。婆羅門。謂淨行高潔。山野自閑。四眾。謂奉戒持身。依法修行。婦女。謂將身適他。隨夫榮鄙。童男者。未冠之稱。童女者。未嫁之名。然此等心行樂欲。各各不同。而菩薩神通智慧。皆能應現。或現天龍下。現八部身。而說是經句。通上諸身。以現身必說法故。諸有下。現難處身。眾難處者。北洲長壽。佛前佛後等也。然此等以難緣所障。不得見佛聞法。而菩薩特為現身。救離難緣。文雖不言現身。無妨說現。以異類中行。從古有之也。乃至下。現宮女身。乃至者。超略之辭。凡一切有制之女。皆在其中。言女人雖非難處。但少為父母所禁。長為夫主所持。老為兒女所阻。終身受制。無自由分。況在宮禁之中。足難踰閫。若非菩薩神變智慧。將老死重闈。又焉能覩至人而聞妙法也哉。而說是經句。亦應通上。以救濟原為說經故。
△二總結神智。
華德是妙音菩薩(至)恒河沙世界中亦復如是。
初正結神智。夫法身無相。應物而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對緣而照故。照即無照。應物而形故。形即無形。形既無形。萬機頓赴而不勞。於神何損。照既無照。千問殊對而無慮。於智何減。所謂紜紜自彼。於我何為者。此也。是菩下。以此例餘。雖專弘法華。而開導隨機。故云若干智慧。令無上菩提。而人人有分。故曰明照娑婆。應種者種。應熟者熟。應脫者脫。故云各得所知。然妙應不滯一隅。大化豈揀殊方。故云十方沙界。亦復如是。應化世間竟。
△二應化出世。
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至)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初別明現形。素重聲聞之道。仰慕其人。是應以聲聞形得度。若現餘形。尚不願見。又焉能感革其心。令進聞此經。故即現聲聞形而為說法。辟支菩薩形。凖知。若素慕佛道。欲見佛身。是應以佛形得度。設為現餘形。反乖大心。故即為現佛形。如是句。結上[A11]已說。乃至句。通收八相。如云應以補處形而得度者。示現補處。應以入胎形而得度者。示現入胎等。為避繁文。故超略言之。若聞佛滅度。心生渴仰。便種善根。是應以滅度而得度者。設現住世。反起憍恣。令生厭怠。故即示現滅度。所謂雖不實滅。而言滅度是也。華德下。總結神智。前結應化世間。但云神智。此結應化出世。復置大言。其事如是者。指告華德。以及餘眾也。次論現在神智竟。
△三後論三昧名字。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至)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初華德請問。文殊[A12]已問。世尊未答。故華德再問。意謂。聞佛所說。[A13]已知妙音菩薩。深種善根。有是神智。然雖由宿因。亦資現緣。但未知現在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尚祈為說。以便隨學。佛告下。世尊示答。三昧之名。與喜見所證稍異。蓋同一三昧。而業用尤勝也。如來論其功德竟。
△三妙音事畢還國三。一饒益事畢。二妙音還國。三對佛述成。初。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俱來菩薩。乃具體而微者。故因是說。皆能證入。此界菩薩。於前品[A14]已能彷彿。既聞此品。徹證無違。故云亦得。不惟得是三昧。且能獲總持力。於佛所說若文若義。憶念受持。無有遺忘。以是而流通斯法。自然塵劫不墜。光照妙音之來。蓋為此也。
△二妙音還國。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至)至淨華宿王智佛所。
上科兩眾獲益。顯化他之功。此科供佛及塔。彰自行之美。自他兩利。更無所事。故應還歸本土。所經諸國等。如是而來。如是而去。既到本國等。如是而見釋迦。如是而見宿王。從容自若。始終無移。所謂於神變智慧。無所損減者。於此益見。
△三對佛述成。
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初述所作事。蓋來既稟命。歸當覆旨也。亦令下。述所成益。妙音事畢還國竟。
△四此眾聞品獲益。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至)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四萬二千天子。目見其來。目見其去。瞪矇瞻視。一念不生。繼而并來去相亦不可得。不生滅性。朗然現前。是為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見其來無所粘。去無所滯無粘無滯。故不可謂之有。而來而去。故不可謂之無。不可謂之無。無無相也。不可謂之有。無有相也。二相俱無。妙證實相。是為得法華三昧。妙音忘情弘經竟。
△三觀音遣相圓應(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別行玄云。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婁吉底輸。此云觀世音。準悲華經。過去寶藏佛時。有轉輪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齋僧。遂發願云。若有眾生受三途等苦。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菩提。由是彼佛。字以觀世音號。又楞嚴經菩薩自陳云。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今經尋聲救苦。義同悲華。若究其能救之因。功自反聞。亦攝楞嚴。體備眾德曰普。用所由現曰門。言菩薩自獲真實圓通。恒沙性德皆悉具足。隨機應現恒沙妙用。皆從此出。經中但顯其用。題中兼出其體。合人與法。目曰觀音普門。若明別義者。一為遣前品之相。以前品妙音菩薩。蒙照而來。事畢而去。似有去來之相。若果有去來。則赴應不廣。為遣此相。故說此品。令知一念纔舉。眾苦即脫。感應自爾。何去何來。二為拂前品之迹。以前品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而現於此。似有沒現之迹。若果有沒現。則彼此互遺。為遣此迹。故說此品。令知分身徧應。一真未移。十方俱在。何出何沒。三為顯拔苦之用。以前品妙音菩薩。惟顯說法之用。雖諸難俱濟。而略不明顯。今則廣顯拔苦。以足前用。四為顯救世之急。以前品妙音菩薩。專重現身說法。不言持名破惑。其如眾生三毒熾盛。聞法良難。若無方便。反失利益。今此品以常念恭敬。滅貪瞋癡。尤為救世急要。五為顯攝俗之易。以前品專弘法華。重在契真。其如眾生兒女情重。佛法念輕。若不順俗。并真亦失。今此品以禮拜供養。便生福慧之男。有相之女。尤為攝俗善權。總言菩薩慈悲廣大。誓願弘深。超二十四聖所證圓通。而獨稱真實。匹六十二億恒沙菩薩。而持福正等。論應化之宏功。盡圓妙之極致。如斯流通。可為指南。故殿正修而說此品。
△(經文分三)一長行別示。二偈頌合顯。三聞品獲益。初長行別示(凖楞嚴。菩薩有三種勝用。一三十二應。二十四無畏。三四不思議。今亦義具。[A15]但其中問答標結。文勢斷續處。與楞嚴多不相類。若定依彼科。則有礙現文。若全依此釋。又恐違自語。今科依此經釋兼會彼。庶兩經符合。而文義俱得矣)二。一問答得名所以。二問答遊化方便。初二。一當機舉名請問。二如來備示感應。初。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至)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菩薩名無盡意者。以最初發意。欲盡生界。生界無盡。菩薩之意亦無盡。故若愚讚云。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忙忙。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正修之終。示為當機者。以究竟流通。惟是意無盡故。袒肩以便執役。盡資道也。合掌以秉一心。敦請儀也。觀音望尊法界。風偃羣賢。名不自彰。彰必有由。故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蓋欲如來因名示行。以為末世弘經者法也。
△二如來備示感應(此即楞嚴十四無畏。今依現文分二)。一正答得名所以。二廣顯稱名感應。初三。一總標尋聲救苦。二別示持名感應。三結答得名因緣。初總標尋聲救苦(此即楞嚴苦惱無畏)。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初受苦稱名。無量百千等。是眾多不定之數。非謂只有如許眾生也。楞嚴正脈疏云。苦惱雖通。分約身心亦可。蓋苦楚其身。而惱亂其心也。又云。別列不盡一切諸難。皆攝此中。觀世下。尋聲令脫。即時觀其音聲者。尋其聲在何處。而加被之。楞嚴云。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釋義。則不自觀音。謂不似眾生。一向循塵也。以觀觀者。謂就彼能觀。反觀自性也。自能如是修習。亦能令彼苦惱眾生。聞名感發。稱我名號。故云觀其音聲。不言稱名。而言觀聲者。稱名[A16]但屬事念。觀聲亦兼理持。蓋由菩薩慈力。加被。能令理事兼修。故今經一心稱名。古德亦言有事有理。但以事修未必契理。理修無不攝事。故但言觀聲。即兼稱名也。然事修稱名。機心與聖心相交。理修忘塵。苦性與聲性俱寂。故云即得解脫。兩經所以不盡同者。以楞嚴偏重勸修。故觀其音聲。指在機感。此經惟為顯用。故觀其音聲。指在聖應。同中有異。幸勿刻舟。
△二別示持名感應。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至)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初能救火難(此即楞嚴火難無畏)。楞嚴正脈云。證極法界。威神無量。故令一心稱名者。即為大悲威光所攝。不墮火難。如入山陰。暑不能侵也。此蓋自利餘力。加以悲願。故能如此。彼經云。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釋義。則知見旋復者。謂六根互通。菩薩既旋聞復性。知見亦隨聞。而旋復。所謂一根反元。六處解脫是也。然見覺屬火。與一切火性相通。故見業交。則見猛火。今知見既旋。亦能隨感旋彼餘火。故令眾生人火不燒。今經言威神之力者。亦由旋復功極。異中有同。應須善會。後皆倣此(應驗傳云。祝長舒。晉元康年中。於洛陽。為延火所及。草屋大風。必無免理。一心稱名。風回火轉隣舍而滅)。若為下。能救水難(此即楞嚴水難無畏)。不言威神者。準上可知故。楞嚴云。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釋義。則觀聽旋復。正旋聞復性也。然聞聽屬水。與一切水性相通。故聞業交。則見大水。今既旋聞復性。亦能隨感旋彼餘水。故令眾生大水不溺(傳云。道冏三人。同伴乘冰度盂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沒。冏進退水上。必溺無疑。一心稱名。脚如踏板至夜。遇赤光。竟達岸)。若有下。能免鬼難(此即楞嚴鬼難無畏)。大成云。入海求珍。結伴無定。雖無定數。終不可獨往。故舉百千萬億總數。不定言多少也。賢愚經云。田殖百倍。商賈千倍。仕宦萬倍。入海吉還。得無量倍。所以為求金銀。乃至入於大海。風而曰黑。鬼怪風也。由此所以吹入鬼國。一人稱名。眾皆解脫者。名所在處。鬼不能近故。楞嚴云。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正脈釋云。鬼神以陰隱為想因。以殺害為墮緣。故菩薩於反聞時。內滅妄想。外絕殺業。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全超威力。能令稱名者免於鬼害(傳云。外國百餘人。從師子國泛海。忽遇惡風。漂墮鬼國。鬼欲盡食。合船稱名得免)。
△三結答得名因緣。
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得名因緣。尚有多種。如上所說。可知梗槩。故就此結答。以釋無盡之疑。疑斷信生。故向下更為廣顯。正答得名所以竟。
△二廣顯稱名感應四。一能脫四難。二能離三毒。三能應二求。四能得多福。初二。一別明脫難。二總結神力。初四。一能脫戮難。二能脫鬼難。三能脫刑難。四能脫賊難。初(此即楞嚴刀戈無畏)。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至)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臨當被害者。或屈遭憲網。或誤入讐門。頃刻身首異處。須臾性命不保。當此之時。猶能稱名繫念。則三昧之熟於平日可知。由此所以感聖遮救。令彼刀杖尋來尋斷。段段零落。而銛利無所施也。楞嚴云。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釋義。則熏聞成聞者。謂以反聞力。熏修妄聞。以成究竟堅固之真聞也。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者。謂其餘五根。銷妄復真。亦同聲家之聽。以元一精明。銷則俱銷。復則俱復也。俱復故。究竟堅固之性。隨感徧周。故能令彼刀段段壞。俱銷故。畢竟空寂之理。遇事便融。故能令如割水吹光(傳云晉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為賊。常供金像帶髻中。後伏法刀下。但聞金聲三斫不傷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放)。
△二能脫鬼難(此即楞嚴鬼見無畏。問。此與前文解脫羅剎何異。答。前約一類。此約多類。雖同為鬼難。而前後各出。又前因黑風漂墮。以足三災。非正顯鬼難。若爾。前文何不言風難耶。答。文言脫鬼。楞嚴無風。捨義從文。故亦科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至)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界滿諸鬼。且欲惱人。極言其可畏也。聖號纔稱。威神即至。故諸鬼莫視。視尚不能。加害豈得。故云況復。楞嚴云。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正脈釋云。首二句。言反聞功極。發本明耀。圓照法界也。次二句。言鬼神陰隱想習。向暗背明。反不堪於光耀。如梟鳥夜視晝盲。羅剎向日不見是也。威攝眾生。意準前知。下可類通。
△三能脫刑難(此即楞嚴枷鎻無畏)。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至)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有罪者。自干非法。無罪者。被人枉陷。在手曰杻。在脚曰械。以木加頸曰枷。以鐵練體曰鎻。然此四者。總為束而縛之。令不自在。故云檢繫其身。持名感護。四刑皆斷。執法者。原其情而釋之。故云即得解脫(問。先王制法。用以戀惡。無罪救之。固所宜矣。設救有罪。豈不縱惡殃民。壞亂綱紀乎。答。彌天罪過。當不住一箇悔字。然既能稱名。[A17]已知悔矣。況魯肆大眚。聖人善莊公之補過。唐禁笞背。君子美太宗之存仁。曾未聞有議其傷於名教者。何獨於大士一子之仁。而生疑乎)楞嚴云。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鎻所不能著。釋義。則音性圓銷者。謂聲塵銷滅也。觀聽返入者。謂耳根旋復也。離諸塵妄者。謂色等諸塵。亦隨聲而銷滅。見等諸妄。亦隨聞而旋復也。諸妄既復。以真護彼。能令枷鎻斷壞。諸塵既滅。以空融彼。能令禁繫同虗。故云所不能著(傳云。蓋護。山陰人。有罪判决。繫獄應死。三日三夜。稱名無間。忽見觀音放光照之。鎻脫門開。尋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四能脫賊難(此即楞嚴賊難無畏)。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至)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國滿怨賊。極言其莫可避也。又賊而曰怨者。不惟圖財。復欲致命故。商主者。善識貴賤。善解貿易。財豐智富。為眾商之主也。主必偕伴。故云將諸商人。貨蓄難得。故云齎持重寶。如此而入賊國。易招劫害。況又經過險路。寧復得脫。此九死一生之際也。大成云。或曠絕幽隘之處。或怨賊衝出之徑。皆名險路。其中一人者。素奉佛法之人。素奉佛法。知有能救。故唱言勿得恐怖。教以稱名者。令其知歸。能以無畏等。示以堪救。聞言即稱者。懼難迫邇。傾誠弗遑。稱故得脫者。威懾怨賊。慈回惡念。蓋以感應道交。捷如影嚮。故云即也。楞嚴云。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釋義。則滅音者。聲塵不隔。圓聞者。根性常徧。常徧故。尋聲所在。徧生慈力。慈力故。隨處護生。應緣化暴。故能令諸眾生。遇賊不劫(傳云。晉隆安年中。僧慧達。往北隴掘甘草。被羗人所獲閉柵中。伺來日殺而食之。達竟夜稱名。至旦。忽一虎跑吼。諸羗散。虎咬柵作穴。達竟得脫)。別明脫難竟。
△二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楞嚴各有所因。不離耳根圓通。今經不出別緣。總結威神之力。異中有同。[A18]已標前疏。巍巍者。如山高大。可仰而不可及也。能脫四難竟。
△二能離三毒二。一別明離毒。二總結神力。初。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至)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初能離貪毒(即楞嚴貪毒無畏。問。火水等難。現是苦境。可說怖畏。貪等三毒。隨自心行。何畏之有。答有二義故。可說怖畏。一者毒是苦因。能招苦果。二者對境數起。力不自由。蓋約信因識果。知畏求離者言之)。貪欲中惟婬為最。故偏舉之。多於者。賦性如是。數數現起。輕而損身喪德。重而亡軀失命。且招來世妻不貞良。眷屬乖意。尤其甚者。銅柱鐵床等報。臨終現前。積寒堅冰等獄。從頭自受。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念力而對治婬心。祈慧劍而斬我愛網。感應道交。故云便得離欲。楞嚴云。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正脈釋云。反聞離塵。逈脫於色。而色豈能劫於家寶乎。能令眾生離欲者。攝彼同[A19]己。空諸色故。若多下。能離瞋毒(此即楞嚴瞋毒無畏)。多瞋恚者。對境便熾。莫可禁制。輕則傷氣取辱。重則忘身及親。且致來世被他求玼。為入惱害。尤其甚者。刀山鐵橛。劍樹劍輪等。相。臨終現前。宮割斬斫。剉[A20]刺槌擊等事。從頭自受。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念力而制伏瞋機。仗慈風而拂我恚熱。尋聲蒙救。故云便得離瞋。楞嚴云。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正脈釋云。純音無塵。謂音雖不壞。而[A21]已離塵染之過。即心境一如也。根塵融為一法。故無能對之根。亦無所對之塵。無對所對。而能令脫瞋者。以瞋生於敵對違拒。今無對所對。瞋無由起。攝他同[A22]己。故令彼亦然也。若多下。能離癡毒(此即楞嚴癡毒無畏)。多愚癡者。迷正知見。起邪分別。小而事理錯亂。大而邪正顛倒。且感來世生邪見家。其心謟曲。尤其甚者。王使主吏。證執文籍等相。臨終現前。勘問權詐。考訊推鞫等事。從頭徧歷。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正念而敵破邪執。邀慧日而照我迷雲。隨念現應。故云便得離癡。楞嚴云。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溫陵釋曰。癡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銷塵則無蔽。旋明則無覆。故外之法界。內之身心。凝瑩朗徹。離癡暗矣。能令等。準上可知。
△二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無始三毒。一稱名而即滅。故云大威神力。根本既滅。枝末隨銷。故云多所饒益。有斯饒益。是可歸依。故誡以常應心念。心念云者。且念且觀。非止口誦[A23]已也。會通楞嚴。準前可知。能離三毒竟。
△三能應二求二。一別明應求。二總結神力。初。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初能應求男(此即楞嚴求男無畏)。女人無子。有三種苦。一者為自夫所棄。二者為餘婦所輕。三者為傍人所笑。為脫此苦。故須求也。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體夫存嗣。故欲求男。禮拜者。以身致敬。供養者。以財致享。儀真行實。乃致聖應。不同在難。惟須持名即得也。菩薩以法王之子。餘福餘慧。利及無子眾生。故能令便生。有福有德者。富而賢。有智有慧者。貴而哲。四美具足。正以見聖惠之無涯矣。楞嚴云。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釋義。則融形復聞者。謂融銷幻形。以復真聞。所謂諸根圓拔。內瑩發光。根身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此即事而理也。由即事而理故。無違真而應俗。所以不動道塲。涉入世間。復由理事無礙故。事亦如理而廣狹相即。所以不壞世界。能徧十方。復由事事無礙故。身亦隨界而一多俱在。所以供養諸佛。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等義。[A24]已備現文隨疏。
設欲下。能應求女(此即楞嚴求女無畏)。男承內嗣。女結外親。有男無女。亦非全美。故半子亦有求者。不言禮供者。準上可知故。菩薩承順諸佛。領受法門。餘功餘德。利及無女眾生。故能令便生。端正以備女品。有相以主貴格。宿植德本者。亦顯有福有慧。但變其文也。眾人愛敬者。親愛而不敢干犯。敬畏而不忍迴避。正以端而有相。慧而多福。故致然也。楞嚴云。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釋義。則六根互用曰圓。各各無礙曰通。互用故。明照無二。無礙故。含界無遺。明照無二故。立為鏡智之號。含界無遺故。立以空藏之名。由鏡義故。承順如來秘密而明照無違。由藏義故。受領如來秘密而舍攝無失。柔順即是智慧。以有智方能柔順。盡坤道備女德也。
△二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力即神力。同上。能應二求竟。
△四能得多福(此即楞嚴持名無畏。問。持名出自本心。何所畏耶。答。恐其無功。及不勝餘名。皆畏也。今持觀音。福多勝餘。故無此畏)三。一舉福勸持。二以餘較量。三結顯福多。初。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至)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心存恭敬。身行禮拜。不惟遇難能免。有求必應。而且因茲獲福。終無虗棄。即或不暇禮拜。持名亦得多福。是故一切眾生。皆應受持。然此中恭敬屬於意業。禮拜屬於身業。持名屬於口業。意業為主。必不可少。身口為從。單複皆得也。
△二以餘較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至)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初設言持餘。六十二億恒沙菩薩。據楞嚴皆現住娑婆。修法垂範。教化眾生者。實由如來現量所知。非假設之數也。如數受持其名可謂眾矣。盡形供養。其時可謂常矣。四事具足。其供可謂備矣。
於汝下。問答功德。雨滴雖微。聚地尚可成流。塵顱至細。積筐便足培岳。況復如許菩薩。依名受持。若干四事。盡形供養。所得功德。自應無盡。故如來故意垂問。為多與不。而當機菩薩。直以甚多答之。
佛言下。以此較量。受持觀音。不及六十二億恒沙之名眾也。乃至一時。不及盡形供養之時常也。但行禮拜。不及四事具足之供備也。以二人之行迹論之。有類霄壤。以二人之福德論之。不異絲毫。蓋以餘諸菩薩。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而觀音獨得圓通本根。普攝一切。一根既可以敵諸門。一名亦可以等餘號。其猶身附鵬翼。堪比庶鳥千翔。徧嘗眾水。無逾大海一味。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理應然也。楞嚴云。十四者。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釋義。則觀音圓通。獨稱本根者。以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又以其能容能徧。故稱為妙。此門[A25]已發。能通餘門。通餘門故。攝餘門而同[A26]己微妙。亦同[A27]己容徧。故云然後身心等也。能令等義。[A28]已於現文疏釋。
△三結顯多福。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至)福德之利。
此福是無漏之福。而又獨為最勝。故稱無量無邊。以具含容周徧。二種微妙義故。問答得名所以竟。
△二問答遊化方便二。一當機進問遊化。二如來備示。感應初。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如上所說。但顯冥加之功。未彰顯應之力。欲知顯應。故問云何遊此娑婆。云何為眾說法。蓋以菩薩以身涉世。必有方便之力。但不知其事云何。故為問也。
△二如來備示感應二。一廣顯應化諸國。二正答遊於娑婆。初(即楞嚴三十二應。彼經云。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二。一明應顯化。二結德勸供。初八。一能應三聖。二能應六天。三能應五人。四能應四眾。五能應眾婦。六能應二童。七能應十類。八能應力士。初。
佛告無盡意菩薩(至)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初能應菩薩。若有句。文雖局此。義貫羣機。以除佛一人。九界皆生故。楞嚴云。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釋義。則入三摩地者。謂依彼反聞之功。上求佛果也。進修無漏者。謂漸次修治以期無漏。如云此根初解。及空性圓明等是也。勝解現圓者。謂無漏勝慧。不久即圓。如云先得人空。及成法解脫等是也。為對此機。故現佛身。為說勝進之法。令脫隨分法愛。以至究竟成佛也。應以下。能應辟支。此有二類。一應獨覺。楞嚴云。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二應緣覺。楞嚴云。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釋義。則有學者。謂將證無學。猶未證也。溫陵曰。獨覺者。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者也。樂獨善寂。求自然慧。故曰寂靜妙明。緣覺者。稟佛之教。觀緣悟道者也。知迷勝性。由十二緣。於是斷之。自無明滅。至憂悲苦惱滅。則緣斷而勝性現矣。性因緣斷而顯。故曰緣斷勝性。正脈云。勝性。即因緣無生之性。然此二類。俱稱勝妙現圓者。各指自類極果。於修道將盡時。預現圓滿之相也。對二類機。現二類身。為說勝進之法。令離分段生死。名為解脫。應以下。能應聲聞。現文可了。楞嚴云。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釋義。則有學者。謂前三果也。得四諦空者。謂初於佛邊。得聞四諦。及空無我理也由聞四諦法故。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分斷見思。分證涅槃。故云修道入滅。勝性現圓者。謂羅漢向中。最勝滅性。預現圓滿之相也。現說令解。準上可知。
△二能應六天。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至)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準楞嚴。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即是應以梵王身得度。欲為天主。統領諸天。即是應以帝釋身得度。欲身自在。遊行十方。即是應以自在天身得度。欲身自在。飛行虗空。即是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愛統鬼神。救護國土。即是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愛統世界。保護眾生。即是應以四天王身得度。今言毗沙門者。四王舉一。以該其餘也。準楞嚴此下更有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應以四王國太子身得度者。亦以四王攝故。然此中色天惟舉梵王。欲天惟舉上下。餘非不現。義可準思。隨類現身。而為說法者。雖不言說何等法。詳楞嚴。蓋是依果說因。令其成就。亦先以欲牽意也。下倣此。
△三能應五人。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至)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等者。楞嚴云。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正脈釋云。此必有德懷仁。不忍世亂。發願世世為有道之王。以理邦國。菩薩為其現所欣之身。與說生貴之因。及帝王德業。以熏隔生之種而[A29]已。應以長者身得度者。楞嚴云。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正脈釋云。西天稱長者。非止年高。蓋世臣大家。而兼有德望者之稱。然亦非現生可得。應以居士身得度者。楞嚴云。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正脈釋云。此有德無位。或談道論德。為人師範。或著書立言。垂教後世。名言。謂典章也。清淨自居。謂隱淪不仕。如此方王通邵雍之類。應以宰官身得度者。楞嚴云。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溫陵釋曰。三台輔相。州牧縣長。悉號宰官也。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楞嚴云。愛諸數術。攝衛自居。釋義。則數術者。謂和合占相。推步盈虗。攝衛者。謂攝生衛身。鍊神調氣。西域婆羅門。類多習此。
△四能應四眾。
應以比丘比丘尼(至)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準楞嚴。若有男女。好學出家。持諸戒律。即是應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而為說法者。說出家法。令其成就。如稱揚持戒。讚歎梵行之類。若有男女。樂持五戒。即是應以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而為說法者。說居家法。如云不離塵勞而作佛事。不捨妻子而修梵行之類。
△五能應眾婦。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至)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所應有四。能應不分者。收為一類故。若開之。則數過三十二也。楞嚴云。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音姑)。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正脈釋云。內政。即泛言一切婦道。儒書云。教令不出閨門。故曰內政。言閨門為萬化之源。故關於家國之治亂。家通大夫以下。國通諸侯以上。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國夫人。如論語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婦。謂妻因夫榮者。大家如後漢扶風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焉。今此中宰官之婦。有誥命者。即是命婦。長者之婦多德望。居士之婦多學識。婆羅門婦多數術。三者皆可以為大家。不言女主。及國夫人者。準上王身應有。蓋譯者略耳。
△六能應二童。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至)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準楞嚴。若有眾生。不壞男根。即是應以童男身得度。正脈釋云。即有志一生。不犯女色者也。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即是應以童女身得度。正脈釋云。愛樂處身者。願常為處女。終不出嫁也。不求侵暴者。謂堅貞自守。縱有強施侵暴。亦誓所不從也。
△七能應十類。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至)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此中八部。準楞嚴。皆是樂離本倫。以入人倫。而菩薩為之說法。令其成就。蓋以整心慮。趣菩提。惟人道為能故也。人非人等者。統收前來不盡之眾。如王臣長者居士等外。更有餘人。天龍夜叉等外。更有非人。不置此言。恐謂妙應有遺。故此統收。以足三十二數。
△八能應力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第一夫人生千子。王置千籌。欲試當來成佛次第。拘留孫探第一籌。乃至樓至探末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佛說法。一願為金剛力士。護千佛教。今云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是願護佛教。樂為力士之類。以此力士。手執金剛之杵。故亦名金剛神也。而為說法者。大成云。說摧邪輔正之法。令其成就也。然此中三十二應。與楞嚴互為出沒。如天中彼有四王太子。今經則無。婦中彼多女主。及國夫人。今經亦略。至若此經執金剛神。彼則不列。蓋以菩薩妙應無方。神化莫窮。各取易信易見。以成三十二數。實各無盡。隨說皆得。明應顯化竟。
△二結德勸供。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一心(至)供養觀世音菩薩。
初結德。菩薩以耳門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法爾具足自在業用。故云成就如是功德。雖曰以種種形。惟是一真。雖曰遊諸國土。不離當處。亦如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爾。知此意者。方可與說三十二應。是故下。勸供。可知。廣顯應化諸國竟。
△二正答遊於娑婆(此即楞嚴四不思議。彼經又云。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是也)二。一顯示妙德。二應問結答。初三。一能施無畏。二能感供養。三能修供養。初能施無畏(此即楞嚴同體形呪。異體形呪。二不思議)。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至)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怖畏能解。急難能救。故云能施無畏。然究其所以能解能救者。由於菩薩同體形呪。異體形呪之力也。是故娑婆等。因德立號。正以見能施無畏之不虗耳。楞嚴云。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呪。乃至救護眾生。得大自在。釋義。則初獲妙妙聞心者。謂菩薩初得反聞之心。超出餘門。為妙中之妙也。心精遺聞者。謂聞心既復精真之體。遺彼根中無始積習。虗妄聞性也。妄聞既遺。見覺知等。亦隨聞而俱脫。故云見聞覺知。不能分隔。無分隔故。一真圓湛。故云成一圓融清淨寶覺。圓融故。一多無礙。故於一身。能現眾多妙容。清淨故。真秘斯現。故於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呪。慈威並施。定慧雙行。故云救護眾生。得大自在。此明同體形呪。能於急難之中。施無畏也。又云。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呪。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釋義。則聞思者。六性舉二。以元是一體。單舉複舉。皆各總攝。隨便俱得也。脫出六塵者。謂六性圓湛。不受塵縛也。喻義可了。正以不受塵縛。故能對緣而現。現一一形者。對各機而各現也。誦一一呪者。於各形而各說也。見形聞呪。諸怖盡脫。故云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此明異體形呪。能於怖畏之中。施無畏也。然此二不思議。彼經既具。今經寧無。況有後二可證。故知定有。但以文略形呪。自古不察。以致兩經不盡符耳。
△二能感供養(即楞嚴破慳感求不思議)。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至)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初當機興供。欽風仰德。代為眾生祈福。故云今當供養。在頸瓔珞。即是身之所著。解而施之。[A30]已為甚難。況是眾寶所成。價直百千。若非觀音不思議力。又孰能捨[A31]己奉人。而作如是之供養哉。既以與之。恐其不受。故言仁者受此。然珍瓔本屬財施。蓋以稱性回向。義同法故。時觀下。觀音不受。不受之意有二一。謂既對於佛。佛不命受。不敢受故。二謂現從頸解。受之非義。不宜受故。無盡下。當機重請。重請之意亦二。一為表誠懇。望佛轉致。令其必受故。二為眾而施。為眾而受。無傷於義故。楞嚴云。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溫陵釋曰。本根清淨。則一切無著。故令眾生捨諸慳著也。求我哀愍者。哀愍受之。而施作佛事也。據此。則彼經乃觀音自陳。今經乃現見其事。正由今經。方見自語之不虗。復由彼經。始知感供之有因也。下倣此。
△二能修供養(即楞嚴供養佛生不思議)。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至)一分奉多寶佛塔。
初世尊轉致。言無盡意既為眾而施。若不受者。令所願不滿。利益不成。豈仁者之所為乎。故世尊勸以當愍故受也。即時下。觀音愍受。不言愍無盡意。而言愍諸四眾等者。顯無盡意乃為眾而施。觀音亦為眾而受故。分作下。轉奉二尊。既[A32]已受之。而又轉奉二尊者。有二意。一為顯為眾故受。本無所著故。二為令所作施福。得為佛因故。楞嚴云。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釋義。則我得佛心者。謂入流功極。妙悟同佛也。證於究竟者。謂亡所功極。妙證同佛也。悟證同佛。不見一法為我所著。故能以珍寶等物供養如來。所作施福。回施一切。故云旁及法界。六道眾生。令彼所求。無不果遂。故云求妻得妻。求子得子等也。然今經愍眾故受。受[A33]已轉奉者。正供養如來。旁及法界之意。顯示妙得竟。
△二應問結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至)遊於娑婆世界。
自在神力。指上四不思議。以是任運顯現。任運感行。非假有為作意。故云自在。楞嚴所謂無作妙德是也。然此雖十方俱化。惟娑婆偏宜。以娑婆怖畏既多。急難尤廣。人習慳貪之風。物少福慧之嚴。菩薩以四不思議。自在神力遊之。則怖畏可離。而急難可救。慳貪可破。而福慧可致矣。長行別示竟。
△二偈頌合顯(此頌什師不譯。後來諸師。皆謂梵本中有。因依隨本補入)二。一重問得名所以。二合顯得名遊化。初。
爾時無盡意菩薩(至)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世尊妙相具者。讚佛萬德莊嚴。為過來人故。過來之人。自能知來者行履。故重問也。
△二合顯得名遊化二。一顯得名所以。二顯遊化方便。初三。一總標。二別顯。三總結。初。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至)能滅諸有苦。
初極顯行願。具足二句。經家敘置。汝聽句。總以誡聽。善應句。顯化他行廣。弘誓句。顯化他願深。歷劫二句。顯自修行勝。言菩薩因地修行。所歷之劫。[A34]已至不可思議。所侍之佛。[A35]已至多千億數。其行可謂勝矣。發大句。顯自修願純。清淨者。惟期成佛無餘願也。然此二種願行。乃涉世之極致。實成佛之真因。恐其問所不及。故先示之。我為下。正以總標。自他行願。莫可殫述。故云略說。謂略彼自修。且說化他行也。聞名必稱。以口業為感。見身必禮。以身業為感。心念必觀。以意業為感。三者皆能致應。故不空過。蓋以諸所有苦。皆能滅也。
△二別顯二。一能免三災。二能脫八難。初。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至)波浪不能沒。
初能免火災。假使者。謂設或有此。稱名即得免也。下或漂或在等。準知。
後四句。能免風水。海即水災。漂兼風災。長行所謂黑風吹墮是也。長行但顯鬼難。此兼魚龍。然此亦屬水中難事。故合明之。波浪不能沒者。水難既脫。而餘難無恙矣。此偈大同長行。但開合稍異。
△二能脫八難(長行惟四。今加四成八。以補長行不足)四。一怨賊刑戮難。二枷鎻毒藥難。三羅剎惡獸難。四毒蟲暴雨難。初。
或在須彌峯為人所推墮(至)刀尋段段壞。
初能脫怨賊。必約須彌為言者。以須彌上臨虗空。下瞰大海。此上能救。餘者可知。亦舉難況易之意。為人推墮者。是人非怨即賊。以推墮欲致命故。暫時如日住空。若怨賊既去。則如日還升也。惡人準上。金剛山能壞一切。墮落其上。自應身同齏粉。而乃一毛不損者。彌顯大士救護之力也。值怨賊而執刀繞害。必無免理。聞聖號而咸起慈心。因茲得脫。此亦大士真慈所及。化暴為仁。不期然而然耳。末四句。能脫刑戮。準長行可知。
△二枷鎻毒藥難。
或囚禁枷鎻手足被杻械(至)還著於本人。
初能脫枷鎻。囚禁者。繫縛義。釋然者。解散義。餘同長行。呪詛下。能脫毒藥。呪詛者。呪詛鬼神。以禍福之言相要也。然毒藥即能害人。況加以呪詛。自應百發百中。而乃還著本人者。一則以見大士攝授之慈。一則以見大士折伏之威。倘本人因還著急悔。改革持名。自亦蒙救得脫。二俱無事矣。或有說言還著傷慈者。是獨許菩薩以攝門成善。不許菩薩以折門轉惡也。坡公戲語。勿類癡人聞夢。
△三羅剎惡獸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至)疾走無邊方。
智光所照。慈力所護。故羅剎龍鬼。不敢加害。名號纔稱。威神即至。故惡獸解圍。疾走遠方。
△四毒蟲暴雨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烟火然(至)應時得消散。
蚖蛇蝮蠍。積瞋毒而氣同烟火。念彼觀音。蒙慈力而性自善馴。故云尋聲迴去。澍大雨而加以雷電。頃刻報人之惡。念觀音而濟以精誠。須臾回天之怒。故云應時消散。雷鼓掣電者。謂雷震如鼓擊之聲。電飛如牽掣之形也。別顯竟。
△三總結。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總結眾生。或被貧窮所困。或被疾病所厄。乃至無量苦楚。逼迫其身。而觀音以圓通妙智之力。莫不尋聲救度。此其所以名觀世音也。顯得名所以竟。
△二顯遊化方便二。一廣顯應化諸國。二正顯遊於娑婆。初(準長行。此前應有當機進問之語。今不待請問而自說也)。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至)滅除煩惱𦦨。
初隨處現身。由三昧而發勝用。故云具足神力。依圓通而起化門。故云廣修智便。三十二應。隨緣無方。故云十方國土。無剎不現。種種下。滅苦用觀。種種惡趣。總言惡道也。地獄鬼畜。別分品類也。生老病死。眾生通相之苦。此長行應所不及。而偈頌補之。以五觀而潛加。故云漸悉令滅。真觀等。正顯能滅觀也。觀其性本自真。故曰真觀。觀其障本自寂。故曰淨觀。欲消客障以復本真。故運以廣大智觀。欲滅極苦以與至樂。故加以悲觀慈觀。所謂漸悉令滅者此也。
(問。食惟自身能飽。苦惟自業。所招。菩薩修觀。何關眾生。而遽能滅其苦乎。答。此約未得圓通者言之。若[A36]已得圓通。則性自周徧。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一切所有。皆我妙明。無一法不隨我轉。無一法不為我用。是故華嚴一偈。能空諸獄。香飯一鉢。盡飽眾海。况菩薩以大智慧。運真慈悲。為滅眾苦。寧有不如湯潑雪。應念即銷者乎)常願下。破惑說法。言眾生欲破諸惑。應當常發是願。常得瞻仰。無垢清淨光也。光謂菩薩智光。以能出障圓明。故云無垢清淨。慧日二句。乃申明常願常瞻所以。蓋以菩薩智慧如日。能破眾生諸煩惱暗也。災兼眾厄。惟風火為最。故偏舉之。然風火等災。皆由眾生煩惱所感。既諸暗盡破。故能伏也。普明等。正顯智能破暗之義。言菩薩以普智之明。照諸世間。然後以大悲為體。震戒雷以警覺羣聵。以慈意為雲。澍甘露而滅除煩𦦨。所謂慧日破暗者以此。
△二正顯遊於娑婆。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至)是故應頂禮。
初能施無畏。堪忍眾生。性多鬬諍。故偏言諍訟軍陣。諍訟則心憂刑罰。軍陣則命慮兵戈。皆可怖可畏事也。念彼觀音。仗慈力而頓消宿怨。罷訟解圍。感聖化而各悔先心。故云悉退散也。然此猶屬冥應。若明顯應者。同體形呪。一音而含眾妙。異體形呪。觀世而現殊說。淨心所現。破他障而稱梵音。應求所發。不失時而喻海潮。人天歡聽。邪魔震恐。故云勝彼世間。由此顯應。是故急難眾生。應須常念。念念四句。正申明應須常念所以。蓋以念念相繼。不生疑惑。則觀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諸怖畏中。能作依怙故也。觀音稱淨聖者。顯自能離障。故能與眾生而作依怙。若其自救不了。尚望其能施無畏於苦惱死厄中乎。末四句。具德集福。長行顯其感供。偈頌明其具德。正以具德能感供也。長行見其愍受。偈頌表其慈眼。正以慈視乃愍受也。長行彰其供佛。偈頌讚其福聚。正以福聚如海。方能出珍供佛。復由出珍供佛。轉致福聚如海也。以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是故娑婆眾生。皆應頂禮。偈頌合顯竟。
△三聞品獲益二。一持地稱揚。二時眾發心。初。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至)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菩薩名持地者。準寶雲經。地有十義。一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不驚。菩菩持心如之。故以為名。若別合者。能發廣大菩提心故。能與生死眾生作依止故。於諸眾生無揀擇故。承受諸佛大法雨故。生長一切諸功德故。菩提種子所依託故。出生利益眾生法故。出生對治煩惱法故。世間八風所不動故。聞說深法不驚疑故。十德如地。可階圓妙之行。故聞而稱揚。以發時眾之心也。又楞嚴。菩薩自陳圓通文云。我念往昔。(乃至)毗舍浮佛。現在世時。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世界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乃至)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據此則是因於平地。得證圓通。故名持地。又以其刀兵莫觸。塵銷智圓。多分與觀音相應。故聞其行而稱揚之也。自在之業。即指如上所說。以十四無畏等。皆菩薩盛德大業。表見於世。故名為業。又以其任運成就。不假思緣。故名自在。如是自在之業。成自神化通融之力。發自圓通普法之門。故云普門示現。神通力者。持誦能感聖應。修習功超餘門。故云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二時眾發心。
佛說是普門品時(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無有等流之法與之相等。乃最勝最上菩提心也。既聞如來所說。又聞持地稱揚。羨觀音最勝最上之行。發菩薩最勝最上之心。見賢思齊。資善成善。勿謂觀音之後。普門墜地。獅絃絕嚮也。正修之法竟。
△二助修之法三。一神呪以護外魔。二善友以護內心。三取要以尅修期。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或謂總惡不起。持善不失。乃總法持義之效也。駈邪辟怪。有類此方呪詛。故亦名呪。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四例中翻字不翻音也。其體有多字。少字。一字。無字之殊。其用有滅惡。生善。護經。除病之異。今體是多字。亦兼少字。用惟護經。亦兼餘義。以此品從始至終。正文惟呪。縱有餘文。亦為呪設。故惟以呪名品。若明五義者。一為雖示正修。但宜深位。淺位多障。須假呪力故。二為顯經文博。密呪詞約。顯密圓通。隨持皆得故。三為正法難行。波旬易熾。擁護法師。說呪禁毀故。四為惱亂法師。罪同極惡。說呪禁毀。不令有犯故。五為緣心聽法。見墮生滅。秘密絕解。令契無生故。總言此經。為諸佛之所護念。是魔外之所憎嫉。行芳見毀。道煥蒙塵。若不懸寶鏡於高堂。豈能免侵擾於多怪。預思防犯。故說此品。
△(經二)一護法說呪二聞說得忍。初三。一菩薩說呪。二天王說呪。三羅剎說呪。初二。一藥王說呪。二勇施說呪。初三。一問答持福。二正說神呪。三禁毀讚善。初。
爾時藥王菩薩即從座起(至)如說修行功德甚多。
初藥王請問持福。正修助修。皆以藥王起首者。表流通此法。貴在普濟故。又自能盡執。[A37]已超魔境。悲他未能。故發此品。法師品來。屢讚持書之福。今復重問者。後後益勝故。如觀音功過妙音。實際法超今時。餘可例知。佛告下。如來設例審定。若人有福。曾供養佛。況所供之佛。數滿八百萬億那由恒沙。則所得之福。自應無窮無盡。故如來故意審問。而藥王果以甚多答之。佛言下。較顯持經功德。一偈至少。而持德甚多於彼者。以如說修行。是廣大最勝供養。如華嚴行願品說。一偈尚爾。多可知矣。大成云。將申弘護。先較持德者。欲後人知其福勝。遞為弘護耳。
△二正說神呪。
爾時藥王菩薩白佛言(至)以守護之即說呪曰。
安爾曼爾摩禰摩禰(至)阿摩若那多夜
既聞持經之福。恐被魔阻。致失大益。故云我今當與等。陀羅尼呪。華梵雙稱也。呪。謂以是法而祝之。令無違犯。如此方呪禁之例。呪中句斷。古本以一二等數計之。今以空處為句。讀者須知。又大成云。呪中地字。當以本音讀之。若途買宅解二切。未有所據。
△三禁毀讚善。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於諸眾生多所饒益。
初指呪禁毀。陀羅尼有多種。今是諸佛心印。以六十二億恒沙等諸佛所共說故。佩此印者。如佛臨御。故侵毀法師。則為侵毀諸佛。如世冢宰。受命秉符。代君執政。犯之者即同犯君。言此。正禁其不可毀也。時釋下。讚善褒益。既能進問持福。又能說呪擁護。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末世法師。動被魔侵。愍念擁護。說此總持。圖白澤而魍魎退舍。耀昏衢而日月交輝。故云於諸眾生。多所饒益。藥王說呪竟。
△二勇施說呪三。一預明呪力。二正說神呪。三指呪禁毀。初。
爾時勇施菩薩白佛言(至)伺求其短無能得便。
三施之中。說呪兼二。菩薩既勇於行施。豈能讓藥王獨步。故云我亦為擁護等也。陀羅尼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即是法施。得此者鬼莫能伺。即是無畏富單那。此云臭餓鬼。吉蔗。此云所作。即起屍鬼也。餘名見前。大成云。惡世修行。尺水丈波。鬼神侵擾。正法難通。佩持神呪。不怒而威。強魔怪鬼。無能伺其短者。
△二正說神呪。
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痤隷摩訶[療-(日/小)+土]隷(至)涅隷墀柅涅隷墀婆底
△三指呪禁毀。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38]已。
呪是諸佛心印。佩此印而行佛事。故佛亦隨喜。如賢臣代君攝政。君亦潛驗。餘準上。菩薩說呪竟。
△二天王說呪二。一多聞說呪。二持國說呪。初二。一為護說呪。二隨呪擁護。初。
爾時毗沙門天王護世者(至)即說呪曰。
阿棃那棃㝹那棃阿那盧那履拘那履
△二隨呪擁護。
世尊以是神呪擁護法師(至)令百由旬內無諸衰患。
此呪不言佛說。或是天王自要鬼神之語。恐敢有違。故云自當擁護。百由旬內者。指界相要。不容鬼神作[A39]祟。故無衰患。多聞說呪竟。
△二持國說呪二。一為護說呪。二指呪禁毀。初為護說呪。
爾時持國天王在此會中(至)即說呪曰。
阿伽禰伽禰(至)浮樓娑抳頞底
乾闥婆眾。乃東方天王。所統二部之一。不言毗舍闍者。鬼劣於神。不常隨故。
△二指呪禁毀。
世尊是陀羅尼神呪(至)則為侵毀是諸佛[A40]已。
此呪。乃諸佛治邪密語。授與天王。保護眾生。天王但秉持之。有邪自退。今故以此擁護法師。如無親往他國之偈。法師惟誦。鬼自知之。知而故毀。即是不遵佛語。故為毀佛。天王說呪竟。
△三羅剎說呪二。一正以呪護。二兼以身護。初三。一經家敘名。二為護說呪。三指邪禁毀。初。
爾時有羅剎女等(至)及眷屬俱詣佛所。
羅剎本食人之鬼。佛力所攝。以食人之威。改業護法也。藍婆。毗藍婆。正法華云結縛。離結縛。一約昔業為名。一約今行為號。曲華黑。其齒凶也。多髮。其髮惡也。食人無度。名曰無厭足。縛人有法。名曰持瓔珞。蓋瓔珞本嚴身之具。愛而著之。則身被其縛矣。皐帝。晉譯為何所是以無所不具為名。故下文如來讚勸。獨呼皐帝。奪精氣。亦諸鬼能事。故居第十。顯[A41]已上諸鬼。皆有奪精氣義也。大成云。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養精神。鬼噉一滴。令人頭痛。三滴悶絕。七滴盡即死。故古德亦有翻羅剎為噉精氣者。鬼子母。非十女類。故另舉之。梵名訶利帝母。有千子。皆大鬼。因少子愛奴。為佛所攝。以鉢覆之。母率諸鬼。盡其神力。不能啟鉢。求佛哀愍。佛為授戒。發願有道場處。便往守護。今為護經。率其子屬。隨十女俱詣佛所。
△二為護說呪。
同聲白佛言世尊(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伊提履伊提泯(至)多醯兜醯㝹醯
此與多聞所說。皆自要鬼神之語。如軍中號令。違之則罪在不赦。觀向下若不順我等語。其義可見。
△三指邪禁毀。
寧上我頭上莫惱於法師(至)當獲如是殃。
初設例為要。人之一身。最重者頭。女人猶過於愛護。今乃云寧上我頭。莫惱法師者。設此為例。與鬼神要。極言法師不可惱也。若夜下。歷指諸邪。毗陀羅。赤色鬼也。犍陀。黃色鬼也。烏摩勒伽。烏色鬼也。阿跋摩羅。青色鬼也。若一日等。皆熱病鬼。但所主有長短耳。男形女形。通上諸鬼。以諸鬼各有男女故也。餘鬼疊見。不再釋。乃至下。禁毀說偈。夢中尚不令惱。餘時可知。若不順我等。定罰示戒。阿棃樹枝。孔雀。金光明等。皆作蘭香稍。名義集云。其樹似蘭。枝若墮地。自然破為七分。蓋枝即稍也。如殺父母等。聲罪令知。父母乃身所從生。而反殺之。是逆罪之極重者。天譴則身遭雷誅。人罰則屍碎王刃。地獄之報。尚不能免。西域有壓油之法。擣麻生蟲。合壓取肥。慘暴之罪。莫此甚者。至於大秤小斗。損人利[A42]己。將謂欺誑於人。實是獲罪於天。故世有死於雷震。朱書銘其背者。斯罪常見。調達破僧者。準大論。調達從佛索眾。佛訶之曰。癡人無知。我尚不以眾付身子目連等。況汝癡人。食人涕唾者。因此結恨。別搆五法。以誘佛眾言。一糞掃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鹽及五味等。忍此五事者。是真毗尼。時五百新學比丘捉籌。調達語言。不須佛僧。便將往伽耶山。共作羯磨。佛言癡人。消滅善心。泥棃莫救。蓋以佛眾各合成善。而彼獨破之。自悞悞人。罪合如是。法師津梁塵世。化範人天。生法身。續慧命。犯之者毒流三界。害及羣生。自陷陷他。殃敵前四。故對佛聲言。令鬼神知悉。正以呪護竟。
△二兼以身護二。一羅剎願護。二如來讚勸。初。
諸羅剎女說此偈[A43]已(至)離諸衰患消眾毒藥。
恐有藐視禁令。致干非法。故發願身自擁護。不令鬼神作[A44]祟。故離諸衰患。不令呪詛為殃。故消眾毒藥。
△二如來讚勸。
佛告諸羅剎女善哉善哉(至)應當擁護如是法師。
重言善哉者讚其呪護身護。善而又善也。是法華經乃至無量國中。名字不可得聞。故但能擁護持名。福即無量。若更能擁護全持。及種種供養者。例此不言可知。故為況也。備言所供之物者。竟顯行勝人勝。能護之福益勝故。皐帝名通十人。故獨呼其名而為結勸。即兼餘眾。護法說呪竟。
△二聞說得忍。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呪是秘密。不容思量分別。生滅情盡。無生理顯。故云得無生忍。神呪以華外魔竟。
△二善友以護內心(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王名妙莊嚴者。有二義。一約世諦。二約出世。約世諦者。既為一國之王。嚴盡異域之珍。娛目飾身。無非勝妙。約出世者。出家修道。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蓋世諦之名。即兆出世德也。此與第二十三品。俱言本事。而文勢不同。以彼人是現人。事指本行。乃藥王之本事。今人事俱屬本地。現人別指華德。以華德本為妙莊嚴王。其王轉邪成道。即是華德本地中事。合本人與本行而并言之。故為此題。若明別義者。一為外魔顯滅。內邪潛生。須假善友。相與提携故。二為善根易忘。愛網難出。須示親眷。以欲鈎牽故。三顯諸佛難值。時亦難遇。至富至貴。亦不可恃故。四顯轉邪既難。發心尤難。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故。五顯法不孤起。仗境方興。眾聖歷劫。互相啟導故。總言內邪不動。外魔難侵。護法說呪。[A45]已示澆沸之法。妙嚴轉邪。進授撤薪之術。壎篪疊奏。琴瑟和鳴。振覺皇之家聲。令今古如一日。是於陀羅尼後。而說此品。
△(經文分四)一總敘本人。二詳明本事。三結會古今。四聞品獲益。初二。一敘本地師親。二敘本地昆季。初(品雖依王彰名。事實以子為主。曰師曰親。皆對子稱)。
爾時佛告諸大眾(至)其王夫人名曰淨德。
凖前妙音品。妙音兩世所值之佛。一曰淨華宿王智。國名淨光莊嚴。不出劫名。一曰雲雷音王。國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今一佛似兼兩佛之名。然既不全同。無妨異釋。詳審其義。蓋以音智為名。音有二喻。一曰雲。喻含潤資善。二曰雷。喻示戒徵惡。智亦二喻。一曰宿王。喻照鑑機心。二曰華。喻莊嚴物行。各兼二喻。以彰二德。又以智具二德。照心嚴行。故國名光明莊嚴。音具二德。資善懲惡。故劫名喜見。國劫皆以佛德立稱。王名釋見品題。夫人名淨德者。為度妙嚴。示現女身。實德本淨故。
△二敘本地昆季。
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至)於此三昧亦悉通達。
智蘊恒沙淨德。名曰淨藏。智照恒沙淨法。名曰淨眼。有大神力者。依定發通故。福德智慧者。依行成嚴故。久修菩薩等。明所修之行。以顯福慧有由。般若度中。開權智為方便。故六度成七。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三十七品助道法者。一曰四念處。二曰四正勤。三曰四如意足。四曰五根。五曰五力。六曰七覺支。七曰八正道。依數合之。共成三十七品。助前六度。名助道法。明了通達者。修習既久。行相熟閑。微細差別。畢照無礙故。又得菩薩等。明所得之定。以顯神力有本。七種三昧中。前六為別。後一為總。別中第一名菩薩淨者。隨分斷障故。第二名日星宿者。隨分照理故。此二似約自利。第三名淨光者。為攝眾生。放清淨光故。第四名淨色者為應羣機。現清淨色故。此二似約利他。第五名淨照明者。淨心說法。照明世暗故。第六名長莊嚴者。長時修行。莊嚴佛果故。此二似兼兩利。總名大威德藏者。具上六義。神用超拔。魔外不敢正視。人天之所共仰。有威可畏。有德可景故。亦悉通達者。不惟善入住出。而且於一三昧中。通達一切諸三昧故(按大成釋題中引云。昔佛末法。有四比丘。結契山林。志欣佛慧。幽居日積。衣糧單罄。其一人云。吾等四窮。尚不存身。法當安寄。君三人者。但以命奉道。莫慮朝中。我一人者。捨此身力。誓給所須。於是振錫門閭。以求供結。三人得展其誠。功圓事辦。一生之益。當無量生。其一人者。數涉人世。屢逢聲色。偶遇王出。車馬駢闐生心動念。愛彼光榮。功德熏修。隨念受報人中天上。常得為王。三人得道。會而議云。我免樊籠。功由此王。其躭果報。增長有為。從此死[A46]已。不復為王。方沉火坑。良難可救。幸其未苦。正可開化。其一人云。此王著欲。而復邪見。若非愛鈎。無由可化。一為端正婦。二作聰明男。婦兒之言。必當順從。如宜設化。果獲改邪。然此事又兼前生。因果頗肖。但不知出自何典。想大成必有所見。錄以俟考)。總敘本人竟。
△二詳明本事二。一二子為父現神。二妙嚴轉邪成道。初二。一現神之由。二正現神變。初二。一為往聞佛法。二為遵奉母命。初。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至)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初彼佛為王設法。愍王宿善。不久即墜。故欲引導。念眾久苦。無由得脫。故云及愍。曰欲曰及。正兼之義自見。時淨下。二子請母同往。不白其父。而白其母者。母子志同。父子志不同故。又俟母酌定。可白其父。然後方白故。
△二為遵奉母命。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或聽我等往至佛所。
初母勅二子白父。必令白父者。有二義。一為不告而往。失婦德。違子道故。二為知其著邪。攝邪見。成正見故。淨藏下。二子含怨遲疑。含怨者。法王之子。不合生邪見家。遲疑者。恐其不聽。反令所願不果。二語中感慨無限。母告下。誡令為父現神。著邪將墜。理在可憂。深著難拔。事須現神。見神轉邪故心淨。知正可親故聽往。倫道既盡。而所願得果。則其母之誡以現神者。誠善也。現神之由竟。
△二正現神變。
於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大成云。現化應具十八變。愚謂不必拘定。[A47]但成益斯[A48]已耳。今詳現文。相有十四。一空中四儀為四。二身上身下。互出水火為四。合上成八。三大身滿空為一。合上成九。四大小互現為二。合上成十一。五滅空在地為一。合上成十二。六地水互如為二。合上成十四。所以能如是變現者。以七大本自周徧。諸法由來互融。但眾生為物所轉。觸處相違。而菩薩妙能轉物。應念化成。末二句。結出現神所以。其義可了。二子為父現神竟。
△二妙嚴轉邪成道五。一轉邪詣佛。二聞法興供。三得記出家。四修行成道。五懷德自誓。初三。一妙嚴受化轉邪。二二子祈願勸詣。三宮眷同詣佛所。初。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至)見汝等師可共俱往。
初見神問師。見神未有。知師異常。故問師為是誰。誰之弟子。二子下。指師白父。人既可羨。法亦當聞。故并佛及法而俱言之。父語下。願共同往。欲見汝師等。正見其邪心轉也。
△二二子祈願勸詣二。一先於母所祈願。二次勸父母時詣。初。
於是二子從空中下(至)所以者何佛難值故。
初報父信解。雖未見佛。[A49]已信佛非常人。雖未聞法。[A50]已解法是勝道。未見未聞[A51]已爾。若既聞既見。寧復埋頭塵勞。忍心生死。以是定知。堪任發心。
我等下。祈願出家。生於其家。原為發起善根。既為父[A52]已作佛事。更無所事。故願求出家修道。籍此數語。母子來歷。[A53]已略見矣。重宣其意者。母方遲疑。從容再求也。偈中初二句。正求出家。次二句。明出家意。如優二句。恐錯過難逢。脫諸二句。恐墮落難復。母即下。蒙母聽許。可知。
△二次勸父母時詣。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諸佛難值時亦難遇。
初正勸時詣。時詣者。及時速往。不容少緩也。所以下。徵起釋成。重舉前喻者。母雖[A54]已知。父未知故。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者。準阿含經云。妙高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龜。一孔之木。龜得木孔。可以濟溺。然木隨水流。遶須彌山。三千年乃一相值。且一眼覷一孔為至難。若一時錯過。後會無期。今二子舉此二喻。以顯值佛之難。正以見親近供養之不容緩也。
而我下。重求出家。重求出家者。母雖[A55]已許。須白父故。宿福深厚。生值佛法者。自慶值佛非易。幸得一值。不應空過。故云當聽我等。令得出家。徵釋中。言時亦難遇者。謂雖值佛世。此身難保。強健不修。衰老何及也。二子祈願勸詣竟。
△三宮眷同詣佛所二。一敘宮眷德。二正明同往。初。
彼時妙莊嚴王後宮(至)令心信解好樂佛法。
後宮八萬四千人。結會不顯。然淨德既是妙音。則後宮眷屬。即前妙音與俱。八萬四千之眾。以因緣相牽。生生世世不相離故。堪任受持法華者。有二義。一時至機熟故。二遇難不屈故。法華三昧。釋見妙音品中。離惡趣三昧者。入此三昧。生死分明。永不墮三惡道故。自能通達。復欲以此化他。故云欲令一切眾生等。諸佛集三昧者。入此三昧。十方諸佛皆悉來集。為說法故。佛為說法。定中俱聞。故於諸佛秘密之藏。悉皆能知。據此則一門皆屬法眷。妙嚴獨尚邪宗。二子不忍。於是以方便力。化令信解。既不傷於倫道。又能啟其正信。故云善化。好樂佛法。即堪任發心也。
△二正明同往。
於是妙莊嚴王(至)繞佛三帀却住一面。
爾時彼佛為王說法(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初佛為說法。彼佛設法。原為引導於王。今既禮來。故即為其說法。非不為餘。正為王故。因緣會遇。一撥便轉。故云王大歡悅。爾時下。夫婦興供。得法感恩。故解瓔散佛。於虗空中者。表所施無住。從無住本。建立住行向地。故以化成四柱寶臺表之。有大寶牀者。表住行向地。仍顯法空也。空非斷空。須假莊嚴。故以敷眾天衣表之。理嚴俱備。圓契佛果。故見有佛跏趺。放大光明。據此則一瓔之供。[A58]已超諸位。向下如來與記。非無因也。然此佛非從心出。非從物現。非即佛。非不即佛。如是有佛。如是見佛。爾時下。見相作念。端嚴殊特之身。必緣勝行得來。第一微妙之色。定非劣心所致。作念希有。不無期要。前云堪任發心。此正發也。圓人發心。不別究竟。前表後記。俱無相違。
△三得記出家。
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於佛法中出家修道。
初審見示機。妙嚴合掌前立。四眾俱見。佛故審問者。示以機熟。令作證也。此王下。記以因果。助佛道法者。輔揚聖教。記滿慈中所謂。護持助宣佛之正法是也。娑羅。此云堅固。大成云。佛號取廣蔭羣生義。國名取破諸邪暗義。劫名取超諸高貴義。皆符合因行。以一念淨信。風化臣妾。使皆得法利。即廣蔭行。破邪行也。由是捨王位。得佛位。即超諸高貴義也。依正功德。可知。
其王下。棄國出家。大成云。佛具星橫藻鑑之機。直指本來妙體。王有見鞭隨舞之才。唯然脫穎承當。一句入神。萬緣俱夢。棄萬乘之貴。披六和之衣。知有其道不知有天下也。
△四修行成道。
王出家[A59]已於八萬四千歲(至)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
不離佛會。而經八萬四千歲修行者。亦延促無礙之義。大成云。八萬四千歲修法華行。所以淨塵勞也。過是[A60]已後。塵勞既淨。三昧現前。轉邪見染莊嚴。為功德淨莊嚴也。
△五懷德自誓三。一妙嚴懷二子德。二如來印讚發迹。三自誓永離邪見。初。
即升虗空高七多羅樹(至)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即升虗空等者。顯神通向屬二子。今為[A61]己有。雖為[A62]己有。而轉邪住正之力。功歸二子。故云此我二子[A63]已作佛事等也。深懷其德。不子其子。故以善知識稱之。宿世善根者。大成云。即四人入山之事。雖有宿根。[A64]已陷邪徑。為欲發起。非至親不可。故生其家。此妙嚴向所不知。今始知之。故大成云。到此妙莊嚴王。始與二子相見。
△二如來印讚發迹。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至)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初印妙嚴說。印其歸功二子。稱為知識。所說誠是故言如是。如是。末言如汝所言者。顯出世至尊。不能駁其言也。
若善下。讚知識益。雖種善根。不得知識發起。必將淪墜。故須世世得善知識。能作佛事。等。正明須得義也。教以當知者。借妙嚴。警餘眾故。是大因緣者。令於知識邊。生尊重想故。所以化導等。正明是大因緣之義。凖大成。作四種知識。能作佛事。為外護知識。示教利喜。為教授知識。導令見佛為同行知識。令入菩提。為實相知識。其實惟一知識。以前後成善異故。說為四也。
大王下。發二子迹。[A65]已曾供養等。發近迹。顯遠本也。久已供佛持法。愍邪令正。欲求知識者。捨斯人其誰歟。
△三自誓永離邪見。
妙莊嚴王即從虗空中下(至)說是語[A66]已禮佛而出。
初讚佛希有。即從空下者。為讚佛故。攝自神力以示敬也。功德智慧句。總出相好之因。以相好雖各有因地。總之不出福與慧故。功德即福德也。頂上二句。即肉髻相。上句出體。下句顯用。其眼二句。即紺色目相。上句言形。下句明色。眉間二句。即眉間白毫相。上句出名。下句喻白。齒白齊密。或開為二。一四十齒白相。志性等仁所感。二齒齊密相。和合諍訟所感。今合為一。下句亦顯用也。脣色二句。八十隨好之一。頻婆。此云相思。此果色赤而潤。佛脣如之。諸相好中。惟出此五者。頭面易見故。又一身之上。頭目為總故。
爾時下。讚法殊勝。世尊未有者。所證法勝故。法指此法。以是佛之所證。如證而說。故云如來之法。此中無欠無闕。故云具足成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云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正由如來之法。具足成就此功德故。能轉邪心。令住正見。故云教戒所行。安隱快善。
我從下。指心自誓。不復者。永不復也。自隨心行。似屬俱生煩惱。以是任運而起。不假邪師及邪分別故。邪見憍慢等。似屬分別煩惱。以是橫生計度。要假邪師及邪分別故。不復不生。即煩惱誓斷義也。說是語[A67]已。禮佛而出者。究竟無可說故。大成云。一妙莊嚴王。始而不信佛。繼而見佛。終則愛佛近佛讚佛。愚又補之曰。始而深著邪。繼而轉邪。終則自誓永不生邪。由是而觀。邪正本無定性。善惡惟在染習。親師近友。可不慎哉。詳明本事竟。
△三結會古今二。一總與結會。二別讚二士。初。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至)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
佛前光照者。即是妙音。前云。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是也。言莊嚴相者。彼佛謂云。汝身第一端正。百千萬福。光明殊妙是也。哀愍王等者。前云。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是也。由此一科觀之。則諸菩薩等。有功於法華者。非止一世。法師品中因藥王。告八萬。良有以也。
△二別讚二士。
是藥王藥上菩薩(至)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雖三聖同一示生。而轉邪功歸二士。故云成就如此。諸大功德。然此猶是推其道之緒餘。以及人耳。若究其自證。因種多劫。故云[A68]已於無量等。植眾德本者。前文所謂。久修菩薩六度四等。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是也。成就不可思議等者。前文所謂。又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乃至大威德藏三昧等是也。識其名字者。將必蒙其攝授。如妙嚴等。故諸天人民。亦應禮拜。結會古今竟。
△四聞品獲益。
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至)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楞嚴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今以聞此品故。外空邪法。內銷邪見。同彼遠塵離垢。正法自持。正見自住。即是法眼清明。善友以護內心竟。
△三取要以尅修期(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梵語邲輸䟦陀。此云普賢。悲華經云。我誓於穢惡世界。行菩薩道。使得嚴淨。我行要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為普賢。據此則普賢之名。應具二義。一者穢惡世界。使得嚴淨。是普化眾生。皆令成賢。二者我行要當勝諸菩薩。是普超同倫。獨讓我賢。古德云。行彌法界。德無不徧曰普。隨心益物。乘時設化曰賢。與悲華亦不相違。但橫豎開合異耳。勸謂勸請說法。發謂發願護持。二義在文。昭然可了。普賢為能立之人。勸發為所立之行。惟能與所。義該全品。故即以此命題。若明別義者。一為二十七品。文言浩瀚。披覧莫周。修持難凖。請示四法。令知從要故。二為妙嚴修行。八萬餘歲。娑婆人壽。尚不滿百。示以三七。令知精進故。三為後五百歲。濁惡世中。魔鬼亂正。修持違心。示以身呪。令得如法故。四為正修助修。各有凖繩。流通既畢。時眾欲散。重示利益。令知憶念故。五為智能發覺。文殊作始。行能成德。普賢居終。統攝中間。智行相成故。總言。藥王妙音觀音。憑顯行以流通。菩薩天王鬼女。施密呪而擁護。又密呪惟袪外魔。善友惟轉內心。至求所謂顯密交成。內外兼護者。無如普賢為最。故獨居最後。以終流通之義焉。
△(經文分四)一請示要法。二發願護持。三明益結勸。四聞品獲益。初二。一普賢勸請。二如來垂示。二初。一率眾東來。二陳因勸請。初。
爾時普賢菩薩(至)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
無為而慮。無作而現。曰自在神通。不要而歸。不期而化。曰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等。同類之眾。不要而歸。此顯威德義也。從東方來者。中歷多國。無為而應。所經諸國等。地天呈祥。無作而現。此顯自在神通義也。又與八部等。異類之眾。不期而化。此顯名聞義也。各現威德神通者。如驅神遣鬼。興雲布霧等。衛法眾而遮衰患故。然普賢之來。與妙音之來。形迹相似。但較彼猶勝耳。到娑婆世界等。見佛作禮。右繞申敬。可知。
△二陳因勸請。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至)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初自陳來因。佛名寶威德上王者。以折攝二門立號。言寶能利物。喻佛攝授之慈。威能治惡。顯佛折伏之嚴。二俱超勝自在。故稱上王。又威明折伏。德顯攝授。二俱尊重曰寶。兩釋俱通也。大成云。普賢心聞。能洞十方。故曰遙聞。聞此說法者。正明來因。共來聽受者。兼申來意。
惟願下。勸說請要。來意原為聽受。故勸佛當為說之。又以時眾欲散。難以俱說。故且問云何能得。蓋求佛示以從要而入法也。普賢勸請竟。
△二如來垂示。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至)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初總標。四法者。義即四重法界。由開示悟入而得。為住行向地所證。是本經之要義。為佛果之階梯。是故能成就者。當得是經。
一者下。別釋。有二。一約法界。二約位次。約法界者。謂行人初於六根門頭。開佛知見。前後際斷。惟有者箇獨存。名為入理法界。至此上契佛心。親承覺胤。故云諸佛護念。若更能不住淺解。得少為足。進蒙如來示佛知見。了知法法頭頭。無非自[A69]己。名為人事法界。至此隨喜化城。莊嚴幻果。故云植眾德本。若更能不滯那畔。不住今時。翻然悔悟所有知見。了知途中家舍。家舍途中。名為入理事無礙法界。至此不墮有為。不墮無為。故云入正定聚。若更能理隨事徧。事如理融。進入佛之知見。同佛一多無礙。大小相即。名為入事事無礙法界。至此愍物興悲。繁興大用。故云發救一切眾生之心。若約位次者。十住住於佛家。故為諸佛護念。十行廣修福慧。故得植眾德本。十回向大願攝持。不墮二邊。名為入正定聚。十地大用現前。應化無礙。故能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善男下。總結。言必得者。以是人佛尚可成。佛於是經豈疑貳哉。請示要法竟。
△二發願護持三。一總發大願。二別明擁護。三自結神力。初。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至)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受持通該下三。魔所著者。如楞嚴飛精附人。今經惡鬼入身之類。韋䭾羅。此云厭禱鬼。餘如前釋。
△二別明擁護三。一擁護讀誦。二擁護思惟。三擁護修習。初。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至)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初入道場。神思易倦。故行立以振之。惟事讀誦者。思則倦生故。供養守護者。如燒香散華。循壇繞界。蓋恐心生疑懼。退失本念。故云安慰其心。然普賢屈鄰極之聖。供初心之機。是乃因法重人。寄人敬法。故云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此是世界悉檀。歡喜益也。
△二擁護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至)得如是等陀羅尼。
因見聖護。神思振起。於是跏趺正念。循文求義。故云若坐思惟。復現其前者。助其正念故。少有忘失。則義不貫通。故云我當教之。恐其得前忘後。得後忘前。故須與共讀誦。還令通利。見身驗其有功。故甚大歡喜。轉復精進。蒙教資其正慧。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三昧。及法華三昧。陀羅尼。如次下所說。旋陀羅尼者。因此知彼。因彼知此。彼此互相旋攝。名之為施。總持此義。故名陀羅尼。然此但是單旋單攝。如兩鏡相對。若更能因一知多。多中舉一亦然。一多互相旋攝。如帝網珠。重重無盡。則為百千萬億旋陀羅尼。若更能形容此義。曲盡所得。令他解悟。則名法音方便陀羅尼。以是三為上首。率餘一切。故云得如是等。又等字但為等上。不必率餘。以方便修持。只此[A70]已顯勝故。此是為人悉檀。生善益也。
△三擁護修習二。一現身說法。二防非說呪。初。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至)而為說法示教利喜。
前二為此科方便。此科為前二正修。以前二神思[A71]已振。定慧[A72]已立。至此尅定三七。精進成功也。必約惡世言者。以善世根利障薄。不必尅期故。求索者。如佛昔為國王。擊鼓宣令。四方求法之類。欲修習者。或求得[A73]已。而欲修習。或受持[A74]已。而欲修習。乃至或書寫[A75]已。而欲修習。蓋初起不同。而為欲修習之心。則不異也。[A76]但言三七者。要期不遠。令心猛利故。少不止二等。加行未純。恐不成功故。多不至四等。時長易怠。恐生畏懼故。定慧雖具。惑習難除。故應一心精進。一心者。萬緣放下。專注此經。精進者。𢬵盡娘生。誓斷惑習。滿三七[A77]已。經功既純而惑習欲空。故重感普賢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圍繞者。圍壇繞界。以示守護之意。以其不請而至。故云自也。眾生喜見身者。如懺首普賢觀云。有一菩薩。結跏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乃至行者見[A78]已。歡喜敬禮等。此蓋既圍繞[A79]已。別現勝妙之身。為說不思議法耳。示教利喜者。示以頓斷。教以圓修。令獲不思議利。以生廣大之喜故。此明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
△二防非說呪。
亦復與其陀羅尼呪(至)即於佛前而說呪曰。
阿檀地檀陀婆地(至)辛阿毗吉利地帝
呪雖不翻。然其中佛陀僧伽達磨。似是三寶稱謂。且自云得是陀羅尼者。非人莫壞。女人莫惑。若非三寶威力。及真淨之德。又孰能致斯效哉。大成云。或佛名號。持之不怒而威。或鬼王名。呼之部落敬主。若但謂非人莫壞。此義可釋。而女人莫惑之由。猶未能顯。要知呪是諸佛密語。一音徧具多功。應機成益。惟菩薩能隨緣施設。亦如王索仙陀婆。一名並召四實。水器鹽馬獨智臣能因時敬奉。既存梵音。勿強分別。但得一心。自成感應。此明對治悉檀。破惡益也。別明擁護竟。
△三自結神力。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至)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初心菩薩。離此呪難以行道。普賢愍加。以神通令其得聞。教以當知者。安慰初心人也。此法難行。惟普賢力能擁護。不假威神。徧閻浮無能受持。教以應念者。安慰能持人也。發願護持竟。
△三明益結勸二。一普賢明益勸修。二如來明益勸敬。初四。一正明持益。二舉書況顯。三勸令修習。四願以神護。初。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至)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受持者。眾行之總。以讀誦憶念修行。皆受持也。讀誦者。如前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憶念解義。如前若坐思惟。如說修行。如前三七精進。期滿功成。妙契圓修。故是行普賢行。不動道場。廣集福慧。故為於諸佛所。深種善根。冥受佛記。不久即得。故為諸佛如來。手摩其頭。
△二舉書況顯。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至)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但能書寫。無通利解證之功。尚獲勝福。感天女迎歸忉利。何況讀誦思修。假定慧熏煉之力。當得妙果。蒙如來手摩其頭。無足異也。
△三勸令修習。
若有人受持讀誦(至)正憶念如說修行。
讀誦解義。當為龍華之機。後弘千佛之道。故感千佛授手。離恐怖而遠惡趣。彌勒攝持。侶天眷而待下生。然但能讀誦解義。[A80]已有如是功德利益。若更加如法修行。自成無上最勝因緣。是故有智之者。應當一心。書受讀誦。憶念修行。若乃捨此良圖。別求異道。恐未能直捷痛快之若此也。
△四願以神護。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自言以神通力。守護是經者。為安行者之心。不以魔外為憂故。又云廣令流布。使不斷絕者。為慰如來之望。不以弘法為慮故。普賢明益勸修竟。
△二如來明益勸敬三。一讚普賢德。二明持經益。三結勸迎敬。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初讚其能護。重言善哉者。讚其既以呪護。復以神護也。護魔助修。離惱成善。故云安樂利益。
汝[A81]已下。驗其本深。無礙妙用。離念離言。名為不思議德。同體之仁。橫徧豎周。名為深大慈悲。本起因心。莫推其始。名為久遠發意。三事闕一。不能作是神願。故云汝[A82]已成就。乃至而能作是等也。
我當下。許護持名。言普賢深本如是。受持其名者。必獲勝益。故如來以神力護之。又普賢護如來之經。如來護普賢之名。師資遞護。因果相成。惠我閻浮。拯斯末運。生茲世而得奉金言。長茲土而獲聞嘉號。深恩重德。應報宜酧。
△二明持經益四。一感應道交。二離障近果。三得福遮毀。四利讚罪謗。初。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至)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初感交於應。則見釋迦者。所詮即法身故。如從佛聞者。能詮即佛說故。則為供養者。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以諸如來尊重法故。
當知佛讚下。應交於感。以因驗果。知其必得。故佛讚善哉。常寂光中。冥與授記。故云佛手摩頭。佛衣所覆。蓋摩頭為授記之儀。衣覆乃傳心之法也。
△二離障近果二。一能離二障。二能近二果。初。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至)能修普賢之行。
初能離外障。不貪世樂者。離五欲障也。不好外道等。離邪道障也。及諸惡者等。離惡人障也。諸惡二字。總該十六律儀。若屠兒等。略舉數者為例。是人三句。如次釋上三離。蓋以心意質直。故不事妄貪。有正憶念。故不受邪染。有福德力。故不資惡業。以諸惡律儀。皆由福德淺薄。資以取利故。
是人下。能離內障。貪瞋癡等。皆由自心所生。惱亂正意。故稱內障。是人二句。釋上能離。蓋以少欲知足。貪等不起。梵行清白。諸垢莫侵。故一切無能惱也。
△二能近二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至)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不久等。近自利果也。轉法輪等。近化他果也。離障近果竟。
△三得福遮毀。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至)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
初得如願福。受讀是經。能感人天供養。故不復貪著衣服等。而所願不虗。如宣律師天人供饌。即其驗也。現世得福報者。或為王師。或受帝供等。不惟四事充足[A83]已也。若有下。遮空修毀。不信最上一乘。但見其動言成佛。故毀以狂人空作。終無所獲。是人一退。人天之眼目頓滅。故記以如是罪報。世世無眼。
△四利讚罪謗。
若有供養讚歎之者(至)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初利供讚人。得現果報者。如顏色鮮白。口出蓮香。乃至六根清淨之類。若復下。罪謗笑者。言受持是經者。為佛法所係。若出其過惡。無論實與不實。皆得白癩之病。白癩者。白點疥癩。病惡之現於外者。以感報必與因相類故。牙齒疎缺等。動為人之所笑。身體臭穢等。易致人之所輕。此輕笑之報。依類致然。噫。報應之於心業。猶萬形之於規模。可不慎哉。文中言繚戾者。謂手脚不申順之貌。角睞者。謂眼目釣角傍視也。水腹者。浮腫之病。短氣者。勞喘之疾。此必死之症。而又纏綿不死。百日床頭。雖孝子亦難承順。況於他乎。明持經益竟。
△三結勸迎敬。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承上有如是益。定當作佛。故勸以當迎當敬。明益結勸竟。
△四聞品獲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至)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觀中一見普賢。尚得如是旋總持門。滅後能持是經。[A84]已許是人具普賢行。何況親預高會。面領玄文。得此具此者宜矣。道亦行也。別示修法竟。
△三大會禮散。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至)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此總結靈山一會。說聽事畢。利益究竟也。分取大成意云。一部經內。說通師資。就勝為言。故云佛說。普賢等。該列眾中菩薩。列眾以文殊為首。此以普賢者。表法可知。亦為從上文便故。舍利弗等。該列眾中聲聞。既[A85]已受記。皆是菩薩。猶稱聲聞者。為存乘位故。又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是真聲聞故。諸天等。該列眾中八部。一切大會。統收此界他方。結緣隨喜。及藥王品來。隨品證入眾也。歡喜者。慶所聞故。多劫飄零。未聞此法。今既聞[A86]已。如兒遇母。故歡喜也。受持者。領所聞故。諄諄咐囑。重重讚勸。佩服聖言。銘心至教。故受持也。作禮者。重所聞故。如領王勅。如受父命。誠惶誠恐。稽首頓首。故作禮也。而去者。聞[A87]已退修故。古人進而聞道於師。退而修道於[A88]己。非如今人之入耳出口也。
法華指掌疏卷第七(終)
音釋
(止忍切音軫井田間陌也)。
堊(遏各切音惡色土也)。
團圝(下盧丸切音鸞圓也古云大家團圝頭共說無生話)。
闈(于非切音韋宮中之門也)。
冏(古熒切音扄人名)。
顱(籠都切音盧頭顱也)。
殫(多寒切音單殛盡也)。
瞰(苦濫切音闕俯視也)。
齏(賤西切音齏碎也)。
馴(詳倫切音旬善也從順也)。
駈(同驅)。
譴(詰戰切音繾謫問也責也)。
壎箎(上許云切音熏樂器也下陳知切音馳管樂也)。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3 冊 No. 631 法華經指掌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妙音忘情弘經(品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