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指掌疏卷第三
妙法蓮華經藥草喻品第五
喻以藥草受稱。品以譬喻彰名。故名藥草喻品。文中具有法喻。品題獨以喻名者。法義難明。取喻易曉也。若釋其義者。草為百卉之總。藥取療病之功。又凡草俱可療病。今約功能殊勝者而言。以功能微劣者。不得名藥故也。準後偈藥草有三。一小草。喻人天之機。人天能療十惡。并三塗苦。故喻以小草。二中草。喻小教二乘。二乘能療見思。并分段苦。故喻以中草。三上草。喻始教菩薩。始教菩薩。能療隨分無明。及隨分變易。故喻以上草。喻中更有小樹大樹。喻終頓圓三教菩薩。臨文再辯。今品題獨標藥草者。以人天小始。教屬權乘。此經會權歸實。示偏重也。然如來於四子信解之後。即說藥草喻品者。亦具五義。一為印其所說不謬。如文云。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是也。二為啟其所說不及。如文云。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是也。三為示以一音無異。如文云。密雲彌布。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是也。四為示以羣機自殊。如文云。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乃至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是也。五為示以欲與授記。如偈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是也。總言教唱機隨。機拍教應。四子信解。既知三時次第。如來印啟。更顯一音圓融。師資酬酢。攝法盡矣。所謂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也。
△(經方分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印說標蘊。二正與開啟。三結歎慰諭。初。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至)無量億劫說不能盡。
初歎善印說。告迦葉。及諸子者。以領解既同。印則同印故也。敘權敘實。二俱盡善。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獨呼迦葉者。年長臘高。為眾首故。從實施權。會權歸實。皆如來真實事功。真實德業。故稱功德。敘教則從權向實。曲盡佛心。敘機則從迷向悟。委悉元情。皆四子宏詞麗辯。精思巧喻。故稱善說。五會關節。歷爾可明。一代教儀。宛然不謬。故云誠如所言。如來下。指德標蘊。如來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者。言眾生無量。如來之功能德業亦無量。眾生無邊。如來之功能德業亦無邊。眾生無央數。如來之功能德業亦無央數。如是則如來功德不惟窮子一喻。說不能盡。縱經無量億劫。極力演說。亦不能盡。所謂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也。
△二正與開啟(開謂開其未及。啟謂啟其餘蘊。言四子於信解品中所說者。惟是齊已分領。上不及菩薩。下不及人天。且但知先權後實。一代之次第。猶未達一音異解。諸法之圓融。今則一一開發啟露。必使深明佛德。見無餘蘊乃可進授成佛之記矣)分三。一別立宗旨。二說喻發明。三以法貼合。初(宗異前品故云別立)。
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至)示諸眾生一切智慧。
初斷疑生信。如來意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放去收來。圓融次第。隨意演說。無可不可。且若有所說。皆為真實度生。並無虗妄。今欲進示圓音。別立宗旨。幸勿疑為相違。起諸不信。是所厚望也。於一下。正立宗旨。於一切法者。總指人天五教等法。如來意謂。汝等但知如來。為汝諸聲聞等。說四諦法。其實如來。於一切人天五教等法。以實智及方便。一切時中。一音頓演。是汝等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者一也。又汝等但知如來。為汝諸聲聞等。會權歸實。其實如來所說諸法。不待會歸。皆悉到於一切智地。以一切諸法。皆從智地演出。即諸法。即智地故。是汝等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者二也。如來下預防問難(問一切諸法。何能一時頓演。故以此防云)。如來觀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等。諸法歸趣者。如戒善歸趣人天。諦緣歸趣二乘。六度歸趣菩薩之類。深心所行者。如深心修習戒善。深心修習諦緣。深心修習六度之類。於此一一了知。明見不謬。故云通達無礙。由此故能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也(又問。雖能頓演。何能皆到智地。故此防云)。又於諸法究盡明了等。諸法者。仍指人天五教等法。從本至末。徹底窮源。故云究盡明了。既能究盡明了。則一切法無非真實。由此故能凡有所說。皆悉到於一切智也。
△二說喻發明分三。一喻同時頓演。二喻隨機受益。三喻教同機別。初。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卉木叢林及諸藥草。
重呼其名者。令因喻而知法也。大千世界。準後合文。應喻眾生世間。所謂天人阿修羅是也。若別喻者。小千喻修羅。中千喻人。大千喻天。天人修羅。合為眾生世間。如三次言千。合為大千世界。不喻惡道者。惡道業重。無可度之機故。山川谿谷土。喻眾生世間。所有五陰身也。若別喻者。山勢高聳。喻色陰可見。川納眾流。喻受陰領納。谿㵎盤旋。喻想陰曲屈。谷隙深邃。喻行陰幽微。土生萬物。喻識變諸法。五陰皆依於心。如山川谿谷土。皆依於地。故最後以地為喻。卉者草之都名。木者樹之總稱。二俱眾多。乃名叢林。此即總喻差別之機。差別之機。起於眾生陰心。如彼卉木叢林。生於山川谿谷土地。故以所生喻之。及諸藥草者。別喻人天。及小始三乘。義見品題。種類者。種子倫類。喻眾生過去因種。因種不一。故喻以若干。名色者。名目色相。喻眾生現在機宜。機宜不同。故喻以各異。密雲彌布者。謂密雲徧布於天。喻佛以徧法界身。應現於世。應現於世。普徧天人阿修羅眾。故喻以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者。謂於一時中。等徧界以澍雨。喻如來一時頓演無量法門。既一時頓演無量法門。則有益皆含。無機不被。故以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喻之。
△二喻隨機受益二。一喻未受令受。二喻受[A1]已令增。初。
小根小莖小枝小葉(至)隨上中下各有所受。
初六句。承上藥草而言。言諸藥草中。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者。喻諸人天之機。以彼信根戒莖。定枝慧葉。四法俱小。後文所謂是小藥草是也。中根中莖等準知。諸樹句。例上藥草而言。言不惟諸藥草中。有差別不同。即諸樹亦有大小。小者蔭覆微劣。喻終頓二教菩薩。以彼有遮有照。蔭覆眾生。猶有分限。後文所謂是名小樹是也。大者蔭覆乃廣。喻諸圓教菩薩。以彼遮照同時。蔭覆眾生。乃無分限。後文所謂是名大樹是也。上中下者。約草樹次第對論。如大樹名上。小樹名中。上草名下。或小樹名上。上草名中。中草名下等。總言各依分量。承受潤澤。故云隨上中下。各有所受。喻諸人天五教等機。各依所具智分。領受法益。無過歉也。然此乃惟約本具機性。向未受益。今始受益者言之。
△二喻受[A2]已令增。
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
一雲所雨者。謂即此一雲所雨之水。喻一佛所說之法。一佛所說之法。便能普應羣機。故喻云稱其種性。種謂種子。喻眾生過去因種。性謂體性。喻眾生現在機宜。過去因種。聞法而發生善根。現在機宜。蒙益而增長道芽。故喻云而得生長。華果敷實。應云華敷果實。喻眾生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乃至任力所能。漸得入道。然此又兼約現在機宜。向[A3]已受益。今復增長者言之。喻隨機受益竟。
△三喻教同機別。
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人天五教等機。起於自心。自心無二。故喻以一地所生。人天五教等法。本諸佛乘。佛乘非異。故喻以一雨所潤。此約眾生本具正因既同。而如來出世本懷亦同。顯法同也。而諸草木者。總喻人天五教等機。人天五教等機。智分不齊。獲益不等。故喻云各有差別。古德云。春色無高下。華枝自短長。即此義也。說喻發明竟。
△三以法貼合三。一同時頓演。二隨機受益。三教同機別。初(雖義同喻文。而為文較廣。曲分為三)一現身垂慈。二揚德詔眾。三稱機說法。初。
迦葉當知如來亦復如是(至)徧覆三千大千國土。
呼名教以當知者。令依喻而詳法也。佛身應現於世。如大雲起布於天。此即喻中。密雲彌布之義。佛以大慈音聲。普徧天人修羅。如雲體垂大雲蔭。徧覆三千國土。此即喻中。徧覆三千大千世界之義。
△二揚德詔眾(佛未出世。邪教縱橫。雖出於世。人未知歸。故須稱揚[A4]己德。庶邪正判然。而從違决矣)。
於大眾中而唱是言(至)皆應到此為聽法故。
初稱揚德號。號以表德。稱揚者。令因號而知德也。未度下。稱揚慈悲。未度苦惱者。令度苦惱。未解集縛者。令解集縛。此約大悲拔苦言也。未安道品者。令安道品。未證涅槃者。令證涅槃。此約大慈與樂言也。
今世下。稱揚知見。今世後世。如實知之者。謂今世所修何因。來世應得何果。如我所修所證。實因實果而觀。皆能知也。一切知見者。謂於一切法。既能了知其理。又能明見其事。如楞嚴云。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也。
知道下。稱揚體用。道即佛道。始而於無明心中。了知不昧。是名為知。既而於無明盡時。開顯圓明。是名為開。此明體備於[A5]己也。今而於成佛之後。演斯道以覺悟羣生。是名為說。此明用徧於他也。汝等下。詔眾聽法。言如來既有如是德號。如是慈悲。如是知見。如是體用。明知其為可歸依處。故教以皆應到此。到不徒到。故示以為聽法故。
△三稱機說法。
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至)隨其所堪而為說法。
眾生。仍指天人修羅。天人修羅。根器不齊。微細分之。故有千萬億種。來至者。聞詔而至。聽法者。聽佛說法。應前皆應到此。為聽法故之詔。如來於時者。顯應不失時。觀是眾生等。顯法不違機。言雖根有利鈍。力有勤惰。而一音密闡。莫不高低普應。故云隨其所堪。而為說法。此即喻中。一時等澍。其澤普洽等義也。同時頓演竟。
△二隨機受益二。一正以法合。二重提前喻。初二。一未受令受。二受[A6]已令增。初。
種種無量皆令歡喜快得善利。
種種無量者。約機宜差別而論。喻中所謂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乃至諸樹大小是也。皆令歡喜者。隨分成益故喜。化功歸佛云令也。快得善利者。出成歡喜所以。葢以隨分成益。自快其得大善利。故生歡喜耳。喻中所謂隨上中下。各有所受是也。
△二受[A7]已令增。
是諸眾生聞是法[A8]已(至)任力所能漸得入道。
眾生聞法。依教修習。現在離苦得樂。故云現世安隱。此華報也。善根內熏。隔陰不迷。轉身仍託善道。故云後生善處。纔出頭時。便識正道。不為世情所拘。故云以道受樂。自在無繫。常得近佛。蒙佛開導提撕。故云亦得聞法。既聞法[A9]已。觸發宿靈。直下出離生死。故云離諸障礙。此果報也。既離障礙。生生世世。不離佛法。故云於諸法中。任其智力。所能修習。究竟成佛。故云漸得入道。此究竟報也。然此中雖三報不同。皆屬聞法增進。約義合前。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之喻。正以法合竟。
△二重提前喻。
如彼大雲雨於一切(至)具足蒙潤各得生長。
初三句。提稱機說法喻。應在同時頓演科後。隨便提之於此。如其三句。提前未受令受之喻。各得生長。提前受[A10]已令增之喻。其義可知。隨機受益竟。
△三教同機別(喻中不分。法合文廣。分二)。一教同。二機別。初。
如來說法一相一味(至)究竟至於一切種智。
一相者。眾生心相。一切眾生。依此建立。如來說法。無非指示乎此。此合一地所生喻也。一味者。佛乘乳味。一切諸法。從此開演。如來說法。無非顯發乎此。此合一雨所潤喻也。所謂下。證釋一相一味之義。解脫相者。不住凡夫。以凡夫著有。未解脫也。離相者。不住二乘。以二乘趣空。未離無也。滅相者。不住菩薩。以菩薩執中。未滅即與離也。既皆不住。則靈心絕待。妙體孤朗。其為一相也明矣。依此修行。或遠或近。皆當成佛。故云究竟至於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佛乘也。究竟至此。即是醍醐。醍醐本於原乳。其為一味也明矣。
△二機別。
其有眾生聞如來法(至)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初正合前喻。其有眾生。仍指人天五教等機。合前而諸草木之喻。聞如來法。聞慧也。若持讀誦者。不專熟文。亦兼解義。思慧也。如說修行。修慧也。既能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則功無唐捐。故有所得功德。[A11]但其中淺深高下。不自覺知耳。由不自覺知。所以深者自深。淺者自淺。高者自高。下者自下。正合前文。各有差別之喻。
所以下。徵起反顯。惟有如來。知此眾生等者。反顯眾生不自知故。種謂過去因種。相謂現在心相。體謂所以法體。性謂所證理性。然此種相體性。各各不同。下文依次詳明可見。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者。顯因種不同。正以因種不同。故於所念所思所修之事。亦各不同。如念在人天。念在三乘。思在人天。思在三乘等。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者。顯心相不同。正以心相不同。故於能念能思能修之力。亦各不同。如念有緩急。思有淺深。修有勤惰等。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者。顯法體不同。正以法體不同。故於正念正思正修之際。所以亦各不同。如或以戒善。或以禪定。或以諦緣。或以六度等。以何法。得何法者。顯理性不同。葢由上來。所以法體不同。故於證入之際。所得理性。亦各不同。如有為性。無為性。雙亦性。雙非性等。眾生住於種種之地者。得有為性。住人天地。得無為性。住二乘地。得雙亦雙非性。住菩薩地。佛地觀此。如登須彌而望羣峯。故曰如實見之。明了無礙。下此則各有所局。既不知彼。亦不知[A12]己。故曰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正與開啟竟。
△三結歎慰諭(既開啟[A13]已。恐聞猶有餘蘊。自疑勝解未圓。復起抱迷絕分之憂。故復結歎而慰論之)二。一承前釋疑。二正以結歎。初(疑云。如佛所說雖是一相一味。[A14]但屬密闡。故隨機受益不同。何不如今。即為顯說一切種智。令彼人天三乘等機。各各成佛耶。故此釋云)。
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至)不即為說一切種智。
解脫離滅同前。涅槃。此云圓寂。圓寂者。諸法本寂。故云常寂滅相。準前云。究竟至於一切種智。約智德言。此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約斷德言。然斷乃即智之斷。智乃即斷之智。智斷無二。總為一味。終歸於空者。上知解脫離滅。惟是一相。究竟常寂。惟是一味。此明異既不存。一亦不立。所謂有一還成二也。佛知是[A15]已者。知是一亦不立之義也。一尚不立。異又何有。異既不有。何妨隨緣護生。故觀眾生心欲。頓演諸法而將護之。是故不如今日。即為顯說一切種智。若果是其人。則言言見諦。句句明宗。又何顯而何密乎。
△二正以結歎。
汝等迦葉甚為希有(至)隨宜說法難解難知。
稱汝等。呼迦葉者。以信解相等。因迦葉及三子也。欲慰其心。歎以信解非常。故曰甚為希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者。有二義。一者知其是權。如信解品云。世尊先知我等。樂於小法。便見縱捨等是也。二者知其即實。如信解品云。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等是也。能信能受者。不惟能知。且能深信忍可。領受不失也。所以句。徵起。言隨宜說法。素所習聞。縱使知之。未為希有。所以歎其甚為希有者。何所謂也。諸佛下。釋成。隨宜說法。難解難知者。亦二義。一者是權非實。難解難知。如身子領解文云。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等是也。二者即權是實。難解難知。如千二騰疑文云。世尊何故殷勤稱歎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義趣難知等是也。正以難解難知者。而四子能信能受。所以歎其甚為希有。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中。準長行有三。今缺初一。分二)一頌正與開啟。二頌結歎慰諭。初三。一頌別立宗旨。二頌說喻發明。三頌以法貼合。初(義頌)。
破有法王出現世間(至)以種種緣令得正見。
初斷疑生信。如來真窮惑盡。超出諸有。故稱破有法王。既稱破有。又現世間。顯是真實度生。況又為諸法王。自無虗言誑眾之事。此頌長行。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虗也。隨眾下。正立宗旨眾生指人天五教等機。說法指戒善諦緣等教。雖曰隨欲種種。實乃同時頓演。此頌長行。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說之。尊重。猶云珍重。言上來同時頓演。雖具佛慧。但是一音密闡。非若今之顯說。如來亦為珍重此法。甚深幽遠。久默斯要於諸法之中。不務速為顯說。葢以有智若聞。則能信解。固為善矣。設若無智疑悔。則為永失。寧不誤哉。以是之故。迦葉當知。如來所以隨力為說。果是其人。不礙當下頓了。縱非其器。亦可乘緣漸入。故云以種種緣。令得正見。此頌長行。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預防問難之義。略而不頌。以長行[A16]已釋。不應更疑故也。
△二頌說喻發明三。一頌同時頓演喻。二頌隨機受益喻。三頌教同機別喻。初。
迦葉當知譬如大雲(至)卉木藥草大小諸樹。
初喻現身垂慈(略頌)。準長行。先舉三千世界。山川谿谷等喻。今不頌者。以後文有追頌義故。雲起於世。頌前密雲彌布。徧覆一切。頌前徧覆三千。義準長行可知。慧雲下。喻揚德詔眾(補頌)。慧妍也。妍麗之雲。喻佛微妙之身。微妙之身。內蘊教智。故以含潤喻之。此依長行法中。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乃至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等。補斯喻也。陰陽之氣。相擊而有光曰電。喻感應道交時。佛放同體之光同體之光。徧照法界。故以晃耀喻之。此如來將欲詔眾。先以光照令見之意。陰陽之氣。相擊而有聲曰雷。喻感應道交時。佛出無礙之音。無礙之音。普覺羣生。故以遠震喻之。此如來欲眾來歸。次以音詔令知之意。雷震乃為表澍雨。喻如來音詔乃為示說法。為示說法。令眾歡喜來集。故喻以令眾悅豫。此依長行法中。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之義。補斯喻也。日光下。喻稱機說法(初四句屬補頌)。日光赫奕。大地炎蒸。喻邪見熾盛。心地熱惱。如來出世。邪見伏而心地清涼。故以日光揜蔽。地上清涼喻之。此依長行法中。爾時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而聽法之義。補斯喻也。靉靆者。雲之餘氣。喻佛隨類化身。隨類化身。俯就機宜。故以垂布喻之。如可承攬者。靉靆本空。不可承攬。但以俯垂下布。如似可承可攬。喻佛化身非有。不可親近。但以俯就機宜。如似可親可近。此依長行法中。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之義。補斯喻也(其雨二句義頌)。其雨普等。喻無量法門。一時頓演。四方俱下。喻四種辯才。一時頓沛。長行所謂一時等澍是也(流澍下三句半追頌)。流澍無量者。水性流澍。盡大地之分量。喻如來法義淪浹。窮心地之邊表。率土充洽者。總率徧界之土。充足沾洽喻。眾生蒙此法雨。識田資潤。山川仍喻色受。義見長行。險谷即谿。以谿乃谷之險者。準長行當喻想陰。幽邃即谷。以谷乃山間幽邃。準長行當喻行陰。五陰之中。不依次者。以如來說法。本為明心。故初以流澍無量為喻。縱心地不明。亦可資潤識田。故次以率土充洽為喻。資潤識田。則四陰俱當受益。故後以山川險谷幽邃為喻(所生下二句半義頌)。卉木藥草。大小諸樹。依於地土山川。險谷幽邃而生。然能生既[A17]已澍洽。所生自應沾潤。喻眾生陰心受法。機性自然蒙益。長行所謂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是也。頌同時頓演喻竟。
△二頌隨機受益喻二。一頌未受令受喻。二頌受[A18]已令增喻。初。
百穀苗稼甘庶葡萄(至)草木叢林隨分受潤。
初喻散善受益(補頌)。散善微因。如方便品過去佛章所明。類而推之。不啻百數。故以百穀等喻之。百穀者。[A19]物理論云。[A20]粱者黍稷之總名。稻者粳糯之總名。菽者眾豆之總名。三各二十。共六十。蔬果之實。各二十。合為百穀。甘蔗葡萄可知。言此皆有益之物。故喻善也。佛以對機之法。隨心滿願。故喻以雨之所潤。無不豐足。乾地二句。喻闡提受益(補頌)。闡提久違法雨。不生善根。故喻以乾地。佛有轉邪之法。折伏於彼。故喻以普洽。聞法回心。發生五乘善根。故喻以藥木。精進修習。勇猛不退。故喻以並茂。
其雲下。喻五乘受益。雲出徧界之雨。水本一味。喻佛說度生之法。理本一乘。故長行別立宗旨章云。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草木喻五乘之機。五乘之機。各有類聚。故以叢林喻之。隨分受潤者。謂若草若木。隨其分量大小。受潤不同。喻五乘之機。隨其根性利鈍。蒙益各別。長行所謂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乃至隨上中下。各有所受是也。
△二頌受[A21]已令增喻(義頌)。
一切諸樹上中下等(至)根莖枝葉華果光色。
一切總該藥草。諸樹別指樹木。具足應云一切藥草。及諸樹木。喻人天小始三乘。及終頓圓教菩薩。葢經家義到文不到也。上中下等者。三草二木。依次對論。法合準知。稱其大小。各得生長。根莖枝葉者。謂三草二木。各自隨其體性。若大若小。皆得生長。如根莖則生短為長。長細成麤。枝葉則生少為多。長小成大。喻人天五教等機。隨其根器。信戒復增信戒。定慧轉生定慧故也。華喻現世安隱。果喻後生得果。光色喻果後智相。承上不惟信戒生長。定慧增進。而且現世安隱。後生得果。乃至以智慧光。現相說法。亦如我今無異。此頌長行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義也。頌隨機受益喻竟。
△三頌教同機別喻(義頌)。
一雨所及皆得鮮澤(至)所潤是一而各滋茂。
佛以一乘之法。演出無量法門。普被羣機。故喻以一雨所及。羣機蒙此法雨。各各勇猛精進。如增新潤。故喻以皆得鮮澤。體相據外。喻現在機宜。性分據內。喻過去因種。因種機宜。有大有小。大則應之以大。小則應之以小。故喻云如其體相。性分大小。所潤是一者。承上雖能如其體相。性分大小。然究其所以能潤者。惟是一味之雨。喻法雖稱機稱根。而原佛本意。惟是一乘。長行所謂一雨所潤是也。不頌一地所生者。以心性是一。易明了故。而各滋茂者。謂三草二木。滋生茂長。各各不同。喻羣機受益各別。長行所謂而諸草木。各有差別是也。頌說喻發明竟。
△三頌以法貼合三。一頌同時頓演。二頌隨機受益。三頌教同機別。初三。一頌現身垂慈。二頌揚德詔眾。三頌稱機說法。初(略頌)。
佛亦如是出現於世譬如大雲普覆一切。
上二句。正以法合。下二句。重提喻文。長行云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即此上二句義。又云。如大雲起。乃至徧覆三千世界即此下二句義。
△二頌揚德詔眾。
既出於世為諸眾生(至)常為大乘而作因緣。
初揚德之由(補頌)。出世以度生為事。度生以演實為本。欲演真實。恐惑異說。故向下稱揚[A22]己德。此揚德之由也。大聖下。正頌長文。復有二義。初稱揚德號。(略頌)證真實理。故自稱大聖。非世邪師。故自稱世尊。欲眾來歸。依德標號。故於眾中宣言。我為如來。兩足之尊者。十號之中。前三為綱。次六為目。後一提綱攝目。今於綱於目。各舉其首。以例其餘。故云如來兩足。兩足者。即明行足也。出於下。稱揚慈悲(義頌)。佛出世間。慈悲普覆。故云猶如大雲。法雨均沾。離苦得樂。故云充潤枯槁。以眾生久處眾苦。無法自濟。善根不生。如草之已枯。道芽不長。如木之[A23]已槁也。皆令離苦者。離苦由於斷集。義頌長行未度令度。未解令解。得安隱樂者。得樂由於修道。義頌長行未安令安。未滅令滅。末二句。轉釋安樂之義。言安樂無別。即世間人天之樂。及出世二涅槃樂也。準長行。更有稱揚知見。及稱揚體用二義。並略之耳。諸天下。詔眾聽法(廣頌)。天人亦該修羅。文不俱顯者。從偈便故。教以一心善聽者。恐心生猶豫。不順其言也。佛出世難。如優曇華。見聞隨喜。無唐捐者。故教以皆應到此。覲無上尊。自稱無上尊者。亦顯勝令歸之意。示以我為世尊。無能及者。顯捨此無可覲之人。又示以安隱眾生。故現於世。顯捨此無得安之處。此如來自明教以應到應覲之所以也。甘露乃不死之藥。喻法能生善。淨義乃離染之稱。顯法能滅惡。滅惡生善。即是安隱之事。欲令同得。故云為大眾說。對機權示多門。明宗實無二致。故云其法一昧。解脫者。自在無繫。乃涅槃即體之用。涅槃者。寂滅無為。乃解脫即用之體。體用相即。融為一味。所謂大自在。大安隱法是也。佛以一音。頓演無量法門。故稱妙音。無量法門。不離解脫涅槃。故云斯義。苟得其本。自應當下成佛。如獲其末。亦可乘緣入道。故曰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此如來自明安隱眾生之事。欲眾來歸。長行云。汝等天人阿修羅眾。皆應到此。為聽法故。即此義也。
△三頌稱機說法(約義廣頌)。
我觀一切普皆平等(至)等雨法雨而無懈倦。
準長行此科之初。有無數千萬億種眾生。來至佛所聽法之文。今亦當有。蓋譯者略也。如來慈眼無遮。眾生佛性無二。故云我觀一切。普皆平等。平等故。誰遠誰近。何怨何親。故云無有彼此。愛憎之心。無愛故。不因私溺而故為多說。故云我無貪著。無憎故。不因私棄而故為少說。故云亦無限礙。二過既無。一切時中。一音頓演。故云恒為一切。平等說法。平等說法故。如為一人如是而說。乃至眾多亦然。初不因多少而有詳略。恒為一切故。如於一時如是而說。乃至常演說法。曾不因他事而有退諉。縱當行去走來。若坐若立。凡所有機。皆如是說。終不因動靜而有疲厭。據此則一切眾生。均蒙法雨。故云充足世間。如雨普潤。貴賤者。有位無位。上下者。居尊居卑。此人天眾也。持戒得樂。毀戒墮苦。此善惡眾也。出家二眾。能具威儀。在家二眾。威儀不具。此四部眾也。正見者。[A24]已歸正法。邪見者。尚[A25]崇異學。此內外眾也。利根者。能修大乘。鈍根者。惟滯小道。此大小眾也。然此中眾具六對。機分十二。長行總以利鈍收之。故曰如來於時。觀是眾生諸根利鈍。以前六對中。皆上利而下鈍也。等雨法雨者。一音頓演。高低普應。而無懈倦者。為度眾生。始終忘疲。長行云。隨其所堪。而為說法是也。頌同時頓演竟。
△二頌隨機受益二。一頌未受令受。二頌受[A26]已令增。初(約義廣頌)。
一切眾生聞我法者(至)如彼草木所稟各異。
初總標受益。一切眾生。總該貴賤上下等機。長行所謂種種無量是也。聞我法者。法乃對機之法。聞必生欣。長行所謂皆令歡喜是也。隨力所受者。隨其智力。所受不同。住於諸地者。住於種種差別之地。長行所謂快得善利是也。或處下。次第別合。人人民。天天眾。轉輪句為人王。釋梵句為天王。此眾雖能暫離惡道。尚有分段之苦。如小草但治時疾。不。治重病。故曰是小藥草。此以人天合小草也。知無下。小教二乘。聲聞以生空智。悟生空理。故云知無漏法。依無漏法。證無漏果。故云能得涅槃。起通及明者。皆聲聞果上之用。注見譬喻品法合文中。辟支樂獨善寂。曰故獨處山林。求自然慧。故曰常行禪定。深知諸法因緣。故曰得緣覺證。若順義廻文。當云得證緣覺。葢倒語耳。此二雖能盡斷見思。尚餘變易。如中草能治重病。不濟久㽸。故曰是中藥草。此以小教二乘合中草也。求世三句。始教菩薩。揀非二乘得少為足。故曰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者。始發大乘之願。行精進定者。始立大乘之行。大乘之行。貴在不退。故以精進禪定言之。此眾雖能對治偏枯。尚餘隨分法愛。如上草能治久㽸。未盡病源。故曰是上藥草。此以始教菩薩合上草也。又諸下。終頓菩薩。終教深明實理。不為餘乘所惑。故云專心佛道。此自利也。了知定性聲聞。無性闡提。悉當成佛。故能常行慈悲。此利他也。頓教一念不生。真性獨露。故云自知作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云決定無疑。此二雖有利他之義。但有遮有照。猶有分限。如小樹蔭覆微狹。故云是名小樹。此以終頓菩薩合小樹也。安住下。圓教菩薩。圓融無礙。妙用難思。身剎塵毛。互相攝入。既不假乎造作。亦無煩於運用。任運而現。故云安住神通。凡有所說。悉到智地。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有惑便摧。無生不度。故云轉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此眾乃遮照互融。應現無跡。如大樹蔭覆廣博。故云是名大樹。此以圓教菩薩合大樹也。佛平下。結顯不同。如來以等心而說諸法。諸法皆等。故云如一味雨。眾生隨異性而受一法。一法亦異。故云如彼草木。所稟各異。稟猶受也。頌未受令受竟。
△二頌受已令增。
佛以此喻方便開示(至)是名大樹而得增長。
初遮過勸進(補頌)。因上言隨眾生性。所受不同。恐有執異迷同者。遂起抱迷絕分之憂。又因上言佛平等說。如一味雨。恐有執同迷異者。遂起得少為足之見。故以初六句遮之。意謂。佛以此喻。方便開示汝等。令知如來種種言詞。本惟演說一法。實無差別。此遮執異迷同之過。并令知汝等自所住地。於佛智佛慧之中。如海一滴。實未究竟。此遮執同迷異之過。二過既遮。則抱迷絕分者。固應黽勉。而得少為足者。亦宜進求。故以次四句勸之。意謂。汝等於佛智慧。雖如海之一滴。而我雨法雨。原為充滿世間。且不可因一滴之貶。自擬焦芽敗種。又如來種種言詞。雖演說一法。而一味之法。也須隨力修行。更不可因一法之褒。自若河伯井鼃可也。如彼下。正合前喻(約義廣頌)。復有三義。初重提前喻。可知。諸佛下。以法總合。令諸世間者。世間指眾生世間。合藥草諸樹。普得具足者。具足謂究竟圓滿。合漸增茂好。末二句。乃釋成普得具足之義。長行所謂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乃至任力所能。漸得入道是也。聲聞下。舉三例二(準前未受令受頌中。三草二木。次第別合。此中獨合中草。及小樹大樹者。意謂長則俱長。可比例而知也)。復有三義。一合藥草增長。[A27]已秉諦緣之法。故稱聲聞緣覺。常懷趣寂之志。故曰處於山林。現在所作[A28]已辦。故曰住最後身。此自分也。聞法者。進聞始教六度。得果者。回心轉作大乘。此勝進也。據此則人天亦可轉為小聖。而始教亦可轉為終頓。如中草既可轉上。而小草即可轉中。上草亦可成樹。故曰是名藥草。各得增長。言各得者。意通小草上草。葢舉一例二。而總與結合也。若諸下。合小樹增長。終教專心佛道。常行慈悲。頓教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故云智慧堅固。此自分也。轉而為圓。深知三界如幻。運大神通。轉不退輪。故云了達三界。借此利物。實為莊嚴佛果。故云求最上乘。此勝進也。以喻言之。如小樹轉成大樹。故曰是名小樹。而得增長。復有下。合大樹增長。圓教菩薩。以如幻三昧。起遊戲神通。故云復有住禪。得神通力。此自分也。轉為等覺。聞說金剛道後。能空異熟。故曰聞諸法空。聞法空故。自知成佛不久。故曰心大歡喜。心歡喜故。光照十方令知。故云放無數光。蒙斯光者。皆發菩提之心。故曰度諸眾生。此勝進也。以喻言之。如大樹轉至凌雲。故曰是名大樹。而得增長。準前云佛出於世。如大雲起。今以等覺齊佛。喻為凌雲之樹者。首尾相應。理極成焉。頌隨機受益竟。
△三頌教同機別(約義略頌)。
如是迦葉佛所說法(至)潤於人華各得成實。
如是迦葉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迦葉應知。乃承上結告語也。佛所說法。本惟一乘。故曰譬如大雲。以一味雨。法被五乘人等。隨分受益。如雨潤草木。立見華開。故曰潤於人華。漸漸增長。轉轉成熟。如草木已開華者。更結果子。故曰各得成實。準長行云。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此云佛所說法。譬如大雲。以一味雨。長行云。其有眾生。聞如來法。所得功德不自覺知。此云潤於人華。各得成實。文別而義同也餘略不頌。頌正與開啟竟。
△二頌結歎慰諭(義頌分二)。一頌承前釋疑。二頌正以結歎。初(疑云。佛所說法。既如一味之雨。何故有因緣譬喻。種種異說。不如今日顯說一乘耶。故此釋云)。
迦葉當知以諸因緣(至)是我方便諸佛亦然。
如來意謂。因緣譬喻。總為開示佛道。雖異說而何妨一味。所以不如今日。即為顯說者。是我以方便力。將護機宜。不惟我今如是。一切諸佛亦然也。然此中敘疑釋疑。與長行不甚相類者。各隨上文義便故耳。
△二頌正以結歎。
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至)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如來意謂。汝等[A29]已於諸佛隨宜說法。能解能知。今當為汝諸聲聞等。說最實事。何謂最實事也。一者當知諸聲聞眾。皆非滅度。以隨宜所說。是權非實故。二者當知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以隨宜所說。即權是實故。既是菩薩。所以不得成佛者。惟不肯修學以自棄耳。若從此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可不勉哉。如來印啟竟。
△三通授果記(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授記品第六
此品從始至終。皆言授記之事。故以授記名品。科註云。梵語和伽羅。此云授記。正量論云。授記者。即讖語。大成釋云。讖者驗也。謂今生授記。取驗於當來也。愚謂授字從教。記字從機。謂佛以劫國莊嚴之事。一一授與。令諸子銘記於心。當來取證。常途所謂聖言說與曰授。果與因契名記是也。此品別義有五。一為顯理雖頓悟。事必漸修。如授四子記。俱有經劫行因之語。二為示漸漸修學。悉當成佛。如授四子記。俱有當成果德之號。三為明果德殊勝。令生欣取。如授四子記。備顯劫國莊嚴之勝。四為明信解由心。修證須記。如三子請記。自謂如遇王膳。必得王教乃食。五為彰因深緣勝。引接下根。如品末偈云。我諸弟子。威德具足。其數五百。皆當授記。乃至我及汝等。宿世因緣。吾今當說。汝等善聽。具此五義。故說授記品也。若論授記。亦是隨緣假立。實際理中。都無是事。故淨名云。如無生滅。則知無記。思益云。願不聞記名。大品云。授記是戲論法。今特言授記者。乃以心印心。無授無記。強以授記名也。
△(經文分二)一授迦葉記。二授三子記。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行因得果。二佛法壽量。三依正莊嚴。初。
爾時世尊說是偈[A30]已(至)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
初經劫行因。夫承當箇事。固在當人自肯。交付家業。要須大家證知。故必告諸大眾。唱如是言。奉覲諸佛等。自利行也。廣宣諸佛句。利他行也。然迦葉以如是之人。具如彼之解。尚須經劫行因如此。事修寧可遽廢乎哉。於最下。當得證果。二利具足。一生事辦。故曰於最後身。得成為佛。別號光明者。因中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以來。身常圓滿紫金光聚。現為羅漢。名曰飲光。當來果號。亦與因地不相違也。又如來智破愚迷。如日光破暗。故以光明稱之。國屬地理。以斯地多出智人。故名光德。劫屬天時。以斯時依正殊勝。故名大嚴。此等亦由未成佛時。因心願行所感。
△二佛法壽量。
佛壽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大成云。淨法界身。本無出沒。佛壽十二劫者。隨大悲願力而示現耳。正像之法。二十劫而滅者。隨眾生機感而隆替耳。法性佛身。固無加損於其間也。
△三依正莊嚴。
國界嚴飾無諸穢惡(至)雖有魔及魔民皆護佛法。
初依報莊嚴。因修淨行。以嚴果德。故感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瓦礫二句。正穢惡之相也。因起等心。以度眾生。故感其土平正。無有高下。坑坎堆阜。正高下之相也。琉璃四句。義見身子受記文中。散諸寶華。周徧清淨者。亦因地廣宣大法。以佛知佛見。散諸眾生心地。令得清淨之所感也。其國下。正報莊嚴。三乘具。則上善同會。生之者就正有方。無魔事。則離諸惱亂。生之者正道易行。魔護法。則摧邪有力。生之者惡見從化。此亦因地說法度生。輔佛揚化等之所感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行因得果。二頌依正莊嚴。三頌佛法壽量。初(義頌)。
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至)於最後身得成為佛。
初頌經劫行因。以佛眼見者。顯所見不謬也。過無數劫者。顯行因之久也。而於來世等。正明無數劫中。所作之事也。覲諸佛而興供養。福足也。為佛慧而修梵行。慧足也。又梵行而言淨修者。即是以清淨心。說法度生。長行所謂廣宣諸佛。無量大法是也。供養下。當得證果。供養四句。結上福足慧足之文。謂供佛[A31]已。其間兼修無上慧也。於最後身。得成為佛者。因圓而果自滿故。
△二頌依正莊嚴(超頌兼補頌)。
其土清淨琉璃為地(至)乃以天眼不能數知。
初頌依報莊嚴。其土清淨句。即長行國界嚴飾。無諸穢惡義也。琉璃為地。真稱遠塵離垢。多諸寶樹。可以徘徊瀟灑。且行列道側而縱橫有法。金繩界道而往來不迷。故凡生斯土。見斯境者。無不歡喜感歎。因而遂發菩提心也。常出好香者。天香時時無間。散眾名華者。天華處處常瓢。更兼種種奇妙。以為莊嚴。況夫其土平正。無有丘坑。是固由於過去因成。亦實隨乎現前心致。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心平則世界平也。諸菩下。頌正報莊嚴。首二句。頌前其國菩薩。無量千億。其心四句。長行所無。乃約義補頌。心調柔。則隨機恒順。神通大。則圓應無方。奉大乘。則永無退轉。據此乃八地以上。揀非地前諸位可比。無漏者。子縛[A32]已斷。揀非有學。後身者。果縛猶存。揀非趣寂。從此回小向大。堪紹法王之業。故稱法王之子。據此乃大權示現。揀非實行聲聞可比。亦不可計者。謂亦如菩薩。不可稱計其名。天眼莫數者。謂小聖天眼。莫能數知其數。長行所謂諸聲聞眾。亦復無數是也。準長行更有無有魔事等文。今不具者。以彼菩薩德勝。聲聞志優。魔事消歇。不言可知故。
△三頌佛法壽量(追頌兼補頌)。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至)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初追頌壽量。末二句。補頌總結。謂總結上文依正等事。令生欣樂也。授迦葉記竟。
△二授三子記二。一三子請記。二如來授與。初二。一經家敘儀。二說偈陳請。初。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至)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四子同呈信解。如來獨記迦葉。故目連等皆悉悚慄。悚慄者。驚懼不安之貌。合掌瞻仰者。請記之狀。目不暫捨者。望記之慇。葢恐如來仍見廢捨故也。
△二說偈陳請五。一標偈。二正請。三說喻。四法合。五結請。初。
即共同聲而說偈言。
聲未必同。約意同而共說。故云同也。
△二正請。
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至)除熱得清凉。
徑入火宅。力挽眾生。故稱雄猛世尊。原出釋氏。現握法印。故稱諸釋法王。法說喻說。總由慈悲殷勤。故云哀愍我等。說權說實。無非教以成佛。故云賜佛音聲。恐如來終不相信。終不與記。故云若知我心。見授記者。敗種成佛。不啻酷旱遇雨。故如甘露灑心。除熱清凉。
△三說喻。
如從饑國來忽遇大王膳(至)然後乃敢食。
向習小道。不得大乘法味。故喻以從饑國來。饑國。謂無食國也。今聞大法。許以聲聞成佛。故喻以忽遇王膳。王膳。謂王賜膳也。不蒙稱名授記。不敢承當。銘心自辦。故喻云心猶疑懼。未敢便食。若蒙如來授記。方得自信。依因致果。故喻云若得王教。後乃敢食。
△四法合。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過(至)爾乃快安樂。
初四句。合前從饑國來。雖聞二句。合前忽遇王膳。心尚二句。合前心猶疑懼。未敢便食。若蒙二句。合前若得王教。後乃敢食。言快安樂者。樂非徒樂。乃歡喜自信。銘心自辦義也。
△五結請。
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間願賜我等記如饑須教食。
常欲安世。豈忍坐視悚慄。必求賜記。乃合安世之義。如饑時務須教食。方合賜膳義也。三子請記竟。
△二如來授與三。一授空生記。二授文飾記。三授目連記。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行因得果。二依正莊嚴。三佛法壽量。四神通說法。初。
爾時世尊知諸大弟子(至)劫名有寶國名寶生。
初經劫行因。諸大弟子。心念求記。故其容悚慄。其語懇切。世尊觀其容。聞其語。故能知其念也。那由他。亦翻萬億。即十大數中姟數也。餘同前。於最下。當得證果。因名空生。果號名相者。顯真空不礙妙有之義。劫名有寶者。謂依諸名相。建立法寶。國名寶生者。謂依諸法寶。生諸智人。天時地理。皆因事而得名。
△二依正莊嚴。
其土平正玻瓈為地(至)無數千萬億那由他。
初依報莊嚴。玻瓈。此云水玉。與琉璃雖非一種。皆顯清淨無垢義也。便利。謂大小便利。餘可知。其土下。正報莊嚴。首三句。顯人民豐樂。聲聞等。顯三乘具足。
△三佛法壽量。
佛壽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四神通說法。
其佛常處虗空為眾說法度脫無量菩薩及聲聞眾。
果號名相。處空說法者。顯妙有不礙真空之義。度脫菩薩者。教以從空入假。及聲聞眾者。教以從假入空。其佛以神通處空。良有以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四)一頌行因得果。二頌依正莊嚴。三頌神通說法。四頌佛法壽量。初。
諸比丘眾今告汝等(至)端正殊妙猶如寶山。
初當得證果(超頌)。略通號。及劫國名也。當供下。經劫行因(追頌)。隨佛所行。頌長行常修梵行句也。最後下。足得果義(補頌)。佛身金色。且有光明。故以寶山喻之。
△二頌依正莊嚴。
其佛國土嚴淨第一(至)住八解脫有大威德。
初依報莊嚴(略頌)。佛於下。正報莊嚴(廣頌)。首二句。頌人民。略臺閣也。菩薩利根。必是圓頓之機。揀非權漸。轉不退輪。必是八地以上。揀非初心。如斯菩薩。足以移風易俗。佑民福國。故常以為莊嚴。此頌長行諸菩薩眾。無數千萬億等。聲聞不可稱數者。長行云。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是也。得三明。具六通者。顯是無學深位。住解脫。有威德者。顯是權現聲聞。以彼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有折伏邪見之威。攝授眾生之德故。
△三頌神通說法(約義超頌)。
其佛說法現於無量(至)皆共合掌聽受佛語。
長行但云處空。今云無量神通等。不止處空。而處空亦寓中也。不可思議者。如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等。心思言議。所不及故。諸天人民。合掌聽受者。受不徒受。葢依教修行。或住大乘。或住小乘。長行所謂度脫菩薩。及聲聞眾是也。
△四佛法壽量(追頌)。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授空生記竟。
△二授文飾記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行因得果。二依正莊嚴。三佛法壽量。初二。一經劫行因。二當得證果。初。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至)二萬億佛亦復如是。
供養兼奉事者。不惟四事畢備。兼復手足供給也。供佛之數。不及空生之多者。以能成始成終。致敬盡禮。雖少可以敵多故。恭敬尊重。滅後起塔者。正成始成終。致敬盡禮之義。高千由旬。表十方瞻仰。縱廣五百。表五乘歸依。瞻仰者。獲七聖法財之益。故以七寶合成表之。歸依者。獲無量功德之嚴。故以眾華瓔珞表之。供養禮拜。能發戒定慧心。故以塗香末香燒香表之。如來折攝二門。雖至滅後。猶能蔭覆眾生翻轉惡見。故以繒葢幢幡表之。復供二萬億佛。照前成始成終。致敬盡禮。故云亦復如是。
△二當得證果。
供養是諸佛[A33]已具菩薩道(至)天人師佛世尊。
首二句。結前起後。當得下。正明證果。因以善論。莊嚴聖教。名曰文飾。果以勝金。莊嚴法體。號曰金光。因果義理。亦相似也。閻浮提。樹名也。果汁墮水點石成金。置常金中。常金失色。故古德約義翻為勝金。佛以此名者。表果德殊勝。超一切故。又精金百煉。表斷德。光色不變。表智德。智斷究竟。故號閻浮金光。無劫國之名者。疑有脫悞。行因得果竟。
△二依莊嚴。
其土平正玻瓈為地(至)無量萬億莊嚴其國。
初依報莊嚴。可知。無四下。正報莊嚴。得生彼國。俱屬純善之人。故云無四惡道。乃至多有天人。三乘住世。足為國家觀光。故云諸聲聞眾。乃至莊嚴其國。
△三佛法壽量。
佛壽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中。準長行有三。今缺佛法壽量。分二)一頌行因得果。二頌依正莊嚴。初(長行有二。今約義略頌。不曲分也)。
諸比丘眾皆一心聽(至)得佛智慧成等正覺。
初頌經劫行因。略去復供二萬億佛之文。其最下。頌當得證果。略去通號。別號留下追頌。
△二頌依正莊嚴(義頌兼追頌)。
國土清淨度脫無量(至)無量無數莊嚴其國。
國土清淨句。頌依報莊嚴。度脫下。頌正報莊嚴。所度眾生。皆為十方供養。則無四惡道。多有天人可知。佛之下。追頌別號。上科不頌者。正覺必具故。留此追頌者。以光明無勝。亦是正報莊嚴故。一切有者。即三有九有。二十五有也。斷有二義。菩薩即有而斷。聲聞離有而斷。即有離有。總名為斷。故云斷一切有。授文飾記竟。
△三授目連記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行因得果。二莊嚴壽量。初。
爾時世尊復告大眾(至)劫名喜滿國名意樂。
初經劫行因。行因之事。與文飾大同。然文飾議論無雙。目連神通第一。尚須供如是之多佛。起如是之塔廟。經無量劫。乃得成佛。今之具縛凡夫。纔得一知半解。一行未修。一佛未供。端居無事。便欲續佛慧命。不亦難乎。當得下。當得證果。多摩羅䟦。此云性無垢。謂體性絕染。旃檀之最勝者也。佛以此名者。謂道德香風。熏一切故。又因地神通度生。應現無方。如旃檀然於一銖。氤氳徧布故。劫國名號。依大成釋云。此佛以神通攝世。教化眾生。心悅誠服。故劫名喜滿。國名意樂。
△二莊嚴壽量。
其土平王玻瓈為地(至)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初依報莊嚴。準前三授記文中。或云寶華。或云妙華。今云真珠華者。或以真珠貫穿作華。亦寶亦妙故也。多諸下。正報莊嚴。佛壽句。如來壽量。正法下。正像壽量。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正頌長行。二許示因緣。初二。一頌行因得果。二頌莊嚴壽量。初(約義略頌)。
我此弟子大目犍連(至)號多摩羅旃檀之香。
初頌經劫行因。金剎者。以真金為剎杆。長表者。高竪於外。以示佛德巍峩故也。漸漸下。頌當得證果。
△二頌莊嚴壽量。
其佛壽命二十四劫(至)四十小劫像法亦爾。
初如來壽量(超頌)。依報莊嚴。略而不頌。常為下。正報莊嚴(追頌)。聲聞有大威德者。顯是權現。菩薩皆不退轉者。顯是深位。佛滅下。正像壽量。正頌長行竟。
△二許示因緣。
我諸弟子威德具足(至)吾今當說汝等善聽。
△三因緣一周被下根二。一佛說因緣。二下根獲益。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第七
無而忽有曰化。防非禦敵曰城。喻小乘涅槃。非真假設。聊為防見禦思故也。若論此品。本為下根宣示因緣。題中特標化城者。以化城一設。前接因緣不墜。後八寶所有漸。接物利生。化城誠不可少故。然如來於授記品後。復說此品者。別亦五義。一為顯此法久遠。非今始有故。文云。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等是也。二為顯成佛非易。警䇿狂慧故。文云。其佛本坐道場。破魔軍[A36]已。垂得菩提。乃至十劫佛法。猶不現前等是也。三為顯多生受化。時眾緣熟故。文云。是十六菩薩。一一所化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等是也。四為顯遠近得度。令眾自信故。文云。爾時所化無量恒河沙等眾生者。汝等比丘。及我滅後。未來聲聞弟子是也。五為顯不住化城。即到寶所故。文云。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是也。要知此中因緣。雖為下根而說。而向後五百弟子。實非泛常之流。若我等於此。果能諦信無疑。銘心自辦。雖在佛滅度後。何非智勝遺塵也哉。
△(經文分二)一總出其時。二歷敘始終。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出時顯遠。二虗設數量。三結指防問。初。
佛告諸比丘乃往過去(至)滅度[A37]已來甚大久遠。
佛告比丘者。欲明因緣。釋上許示義也。乃往過去指最初結緣之時。無量無邊等。極言其時之久也。佛名大通智勝者。通謂能達真實。約自覺言。智謂能破愚暗。約覺他言。通云大而智云勝者。謂一達一切達。一破一切破。約覺滿言。又大通者。無法不通。智勝者。無智不具。正由無智不具。乃無法不通由無法不通。乃無智不具。境智相依為名也。國劫名號。依正量義云。以彼時六合雍熙。故國名好城。彼國人才茂異。故劫名大相。彼佛滅度。甚大久遠者。如向下所明。特標此者。一則以顯諸子因深。非遽然得記。一則以顯此法久遠。非今者始有。總為引接下根。發生真信耳。
△二虗設數量。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知其數不不也世尊。
三千世界。乃一佛化境。以斯地種為墨。則墨之多可知。千國土。乃千佛化境。過此乃下一點。則點之疎可知。以最疎之點。盡地種之墨。則所經之國。邊際數量。固非筭師等所知。故如來故意垂問。而會眾直以不也答之。於中言地種者。大成云。地大種也。婆沙論問。云何名大種。答。大而是種。能減能增。能損能益。是為種義。又言假使者。設若義。言地種為墨。本無是人。乃假設是事。特以顯墨之多耳。
△三結指防問。
諸比丘是人所經國土(至)觀彼久遠猶若今日。
初結指數量。是人即點國之人。所經國土。即點塵所歷之處。點塵所歷之處。[A38]已非算數所及。況點與不點。盡抹為塵。以一塵計一劫數。則劫數久遠可知。而彼佛滅度。乃復過是數。是則久之又久。遠之又遠。所謂甚大久遠者。以此。我以下。預防疑問(問云。如上所說。彼佛滅度。甚大久遠如是。事屬杳冥。恐非心量所及。未審如來。何所據而言也。故此防云)。我以如來。知見力故。非諸遠近所能限量。觀彼久遠。猶若今日。何足異。又何足怪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出時顯遠。二頌虗設數量。三頌結指防問。初(略頌)。
我念過去世無量無邊劫有佛兩足尊名大通智勝。
時略不可思議等。佛略通號劫國等。準長行會義可知。
△二頌虗設數量(略頌)。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至)盡此諸塵墨。
略問答之語。餘並準知。
△三頌結指防問。
如是諸國土點與不點等(至)通達無量劫。
初頌結指數量(應頌)。準長行可知。如來下。頌預防疑問(問意仍準長行)。如來之智。不為境界所局。不為時分所限。故稱無礙。此能知也。所知中。長出聲聞者。為後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眾生伏案。長出菩薩者。為後十六王子伏案。如見句。見字讀作縣。長行所謂猶若今日是也。呼諸比丘。教以當知者。為示佛智能知義故。佛智言淨者。體離煩惱故。又言微妙者。用超思議故。正以體離煩惱。故稱無漏。用絕思議。故稱無礙。由無漏無礙。故能通達無量劫也。總出其時竟。
△二歷敘始終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正敘因緣。二再明化儀。初三。一結緣之由。二結緣之事。三遠近得度。初二。一智佛開權。二智佛顯實。初四。一智佛成道。二請轉法輪。三受請施權。四聞法保證。初三。一垂成十劫。二諸天興供。三時至道成。初。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至)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初標佛壽者。事所依故。本指未成佛時。未成佛時。而云坐道場者。應指等覺最後時也。最後時中。內淨八識。外摧四魔。故云破魔軍[A39]已。魔軍既破。佛道將成。故云垂得菩提。垂猶將也。謂將得而未得也。既將得未得。於佛法尚如羅縠。故云不現在前。一劫至十劫者。即最後所歷之時。準長途。最後所歷之時。方一剎那。今經十劫者。以佛壽既長。一切皆長故。又為顯佛道非易。警䇿狂慧故。結跏趺坐。身心不動者。即安住金剛定也。習氣不盡。妙證未圓。故云而諸佛法。猶不在前。
△二諸天興供。
爾時忉利諸天先為彼佛(至)至於滅度亦復如是。
初忉利敷座。知佛將於菩提樹下成道。故先為敷座。座以師子名者。表無畏故。高一由旬者。顯座之量。佛於此坐者。明敷座意。當得菩提等。出坐之時。適猶始也。言上來忉利諸天。敷由旬之高座者。豈徒然哉。葢為佛於此坐故。佛於此坐。非在十劫之中。乃過十小劫。當得菩提時。始坐此座耳。時諸下。梵天雨華。知佛將於菩提座上成佛。故雨眾天華。華而言眾者。品類不一故。面百由旬者。謂菩提座側。四面各有一百由旬也。吹去萎華。更雨新者。表增進不住之義。滿十小劫者。雨華之時。供養於佛者。雨華之意。言上來諸梵天王。滿十劫而雨華不絕者。豈無為哉。葢為供養於佛故。供養於佛。兼重其處。故雖成道之後。乃至滅度。常雨此華。以嚴其地也。四王下。四王擊鼓。為供養佛。常擊天鼓者。表佛道將成。一音將震之義。其餘下。餘天作樂。餘天者。除釋梵四王之外。更有夜摩兜率等也。作天技樂者。表羣聵待震。諸教當闡之義。
△三時至道成。
諸比丘大通智勝佛(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十小劫。金剛定滿時也。習氣[A40]已盡。妙證始圓。故云諸佛之法。乃現在前。於一切法。成等正覺。故名阿耨等也。智佛成道竟。
△二請轉法輪二。一王子請法。二梵王請法。初三。一眷屬備至。二說偈讚佛。三王子陳請。初。
其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釋迦一子。燈明八子。智佛十六子者。有子事同。隨緣各異也。父名智勝。子名智積者。積而可至於勝。子肖父也。不標餘名者。以既標一名。便足取信故。各有種種珍異玩好之具者。極耳目之所欲。盡世間之所出。無物不備。有美皆收也。聞父成道。信出世之有益。捨珍而往。覺世樂之非真。輕榮重道。趣父近佛。序分所謂又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便捨樂土。宮殿臣妾等。即此類也。諸母者。十六王子。非一母生故。又一一王子。各有生母乳母等之不同故。涕泣者。恩愛骨肉。難割難捨。眷戀之情。痛崩於肺腑。慘然之迹。著散於諸竅也。隨送者。愛其子。兼近其夫君而成道故。祖王臣民。圍繞隨至者。父不得而子。上行而下效也。咸欲二字。通約眾意而言。言子母祖王。及諸臣民等。或捨珍而往。或涕泣而送。或圍繞而至。雖亦各有所為。而歸重在佛。故云咸欲親近。供養恭敬等也。
△二說偈讚佛。
初敘儀標偈。頭面禮足者。表至敬也。準今佛成道八年。回國為父王說法。父王領合國臣民。遠迎見佛。以佛威德。不覺禮拜。佛意不受父禮。隱身不現。禮[A43]已。然後現身。據此。則智佛亦應不受父禮。非此所急。故不敘也。繞佛者。右轉旋遶。表生生世世。從佛遊行之意。畢[A44]已者。或三匝七匝。至無數匝。旋繞[A45]已竟也。一心者。端秉其意。合掌者。嚴肅其躬。瞻仰者。觀想其德。偈頌者。發言稱嘆。應上供養恭敬尊重讚嘆義也。大威下。正以稱讚。威顯折伏之嚴。德彰攝授之慈。二俱莫及。故稱為大。具此二大。為物所依。故稱世尊。為度眾生。故於無量億歲。修菩薩行也。菩薩行滿。則菩提果圓。故云爾乃得成佛。爾猶今也。諸願[A46]已具足者。佛道既成。一切大願皆圓滿故。善哉者。讚美詞。既讚善哉。又稱吉無上者。以如來行滿果圓。諸願具足。為最吉祥人也。世尊句。復以最後金剛道中。妄盡真極。而讚其為希有之甚。一坐十小劫者。經時希有。身體及手足等。住定希有。身體者。總指全身。手足者。別指四體。定力攝持。故靜然不動。此外寂也。其心。指金剛定心。憺怕者。恬靜義。大成云。其猶月爽秋天。寒光無際。是也。未曾有散亂者。正恁麼時。欲罷不能。何散亂之有。此內靜也。究竟永寂滅者。斷妄希有。無妄不盡。故曰究竟。如木成灰。無重木理。云永寂滅。安住無漏法者。證真希有。無真不證。故曰安住。如金出鑛。無再鑛事。云無漏法。今者下。慶幸歡喜。今者見世尊。安隱成佛道者。謂親覩如來。於生死不安法中。得涅槃安隱之法。於無明不覺道中。成菩薩正覺之道故。我等得善利者。佛出世難。如優曇華。今既得見。即是得大善利。苟非宿有深因。必當現植大種。有此奇緣。寧不口稱慶幸。而心生大喜哉。眾生常苦惱等。乃詳明慶喜所以。葢以佛未出時。一切眾生。常為眾苦之所逼惱。今佛出世。當令離苦。故慶喜也。又以煩惱所障。如盲如瞑。加夫佛未出世。無真導師。今遇導師。當斷集諦。故慶喜也。又以眾生。不識正助道品。能盡諸苦。常事盲修。今識苦盡之道。故慶喜也。又以眾生。不知二種涅槃。能得解脫可以趣求。今知解脫之法。故慶喜也。又以佛未出時。眾生如沉長夜。廣造黑業。增長惡趣。以致天眾減損。今佛出世。如長夜得燈。故慶喜也。又以眾生。以苦捨苦。從冥入冥。常為邪見所障。於諸佛名。永不得聞。況復能見。今得見佛聞法。頓出冥途。故慶喜也。且也。今佛所得。乃最上涅槃安隱之法。最上菩提無漏之道。而我及天人。[A47]已得親見。故為得最大利。此慶喜之所由生也。是故咸稽首。歸命無上尊者。稽首。謂以首至地。稽留不起。歸命。謂以命歸佛。驅遣不去。此亦因見佛德殊勝。慶躍難鳴。惟有稽首歸命而[A48]已。
△三王子陳請二。一略陳請詞。二廣說偈頌。初。
爾時十六王子偈讚佛[A49]已(至)憐愍饒益諸天人民。
初結前起後。咸作下。正陳請詞。諸天人民。不知離苦。而如來說法。教以離苦。則是多所安隱。諸天人民。不知斷集。而如來說法。導以斷集。則是多所憐愍。諸天人民。不知修道證滅。如來說法。教以修道證滅。則是多所饒益。夫如是。何靳固而不說哉。
△二廣說偈頌。
重說偈言世雄無等倫(至)當轉無上輪。
初如證求示。大成云。秀拔六合之表。故稱世雄。無等倫者。四天無以齊其福。十聖無以及其智故。百福自莊嚴者。因修百福。果感相嚴。福固自修。嚴亦自具也。得無上智慧者。自覺聖智究竟。願為世間說者。請演斯智以覺他故。度我及眾者。兼為自他請也。自他根器。差別不同。願佛隨順。故云分別顯示。時至機熟。還期為說一乘。故云令得是智。如是則無機不被。有緣皆入。故云我等得佛。眾生亦然。世尊下。如知請轉。知所念者。或念在小乘。或念在大乘。如來皆能知之。亦知行道者。或行諦緣道。或行六度道。如來亦能知之。又知智力者。或具人空智力。或具法空智力。如來又能知之。此知三乘機也。欲樂者。或樂生天上。或樂在人間。修福者。或曾修天福。或曾修人福。宿業者。或宿行戒善業。或宿行禪定業。此知人天機也。既知三乘。又知人天。一一無謬。名悉知[A50]已。如所知機。漸次誘引。自無躐等之弊。及中止之𠎝。故云當轉無上輪也。王子請法竟。
△二梵王請法二。一智佛現瑞。二諸天來請。初。
佛告諸比丘大通智勝佛(至)徧滿世界勝諸天光。
初下及幽冥。諸佛世界。皆眾生共相無明所感。如來成道。能破自他無明。故以六種震動表之。其國中間。幽冥之處。即鐵圍山內。無間獄中也。然雖此處。亦在自[A51]己光明藏中。但以眾生業力障故。日月威光所不能照。同處其中。亦各不能相見。今蒙如來智光。破諸業力。顯出大光明藏。故云而皆大明。各得相見。是言者。驚怪之語。言一向各不相見。乍然一見。故怪其云何忽生。
又其下。上至梵宮。六種震動者。雖勝人間。亦世界攝。故與世而俱動也。大光普照。徧滿世界者。佛光無礙。即覆盆之下。亦無不至故。天光礙而非通。不及佛光。故云勝也。
△二諸天來請五。一東方來請。二東南來請。三南方來請。四例明六方。五上方來請。初五。一蒙光共議。二備供推尋。三見佛興供。四正請轉法。五默然受請。初二。一蒙光作念。二共議何緣。初。
爾時東方五百萬億(至)以何因緣而現此相。
佛光勝於天光。故云倍於常明。昔所未有。有必有因。故自念以何因緣。而現此相。
△二共議何緣。
是時諸梵天王即各相詣(至)徧照於十方。
即各相詣者。謂彼此相往一處。共議此事者。謂議論放光因緣。名救一切者。從利他為名。顯是深位上士。示居天位也。昔所未有。勿得視為泛常。故誡以宜各共求。大德天。指補處之尊。二為字。乃持疑之語。言或是大德天生。或是佛出世間。總言必有異人。乃有此大光明。徧照於十方也。蒙光共議竟。
△二備供推尋。
爾時五百萬億國土(至)共詣西方推尋是相。
天福殊勝。宮殿隨身。故云與俱。衣裓盛華者。知有異人。預備供養也。東方天王。見光自西而來。故詣西推尋。
△三見佛興供。
見大通智勝如來(至)今以奉世尊惟願哀納受。
初見佛及眾。即時下。各興供養。而散佛上者。散華成葢。以覆佛上也。極狀其多而且高。故以須彌喻之。并供養樹者。樹乃佛之所依。因人重樹。如詩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之意。標樹量者。對上華如須彌。為顯廣狹無礙義故。有漏不及無漏。捨輕求重。故以宮殿奉佛。而作下。願佛納受。自惟久沉有漏。故求佛哀愍。欲希無漏。故求佛饒益。願垂納處者。以如來納而處之。即是哀愍饒益故也。佛出世難。如優曇華。故讚以希有難遇。力無畏等。無一不備。故讚以具無量德。能救護者。救令離苦。護令得樂。總讚如來大悲大慈德也。具大慈悲。能救能護。故稱天人大師。哀愍世間。正大悲能救之義。普蒙饒益。正大慈能護之義。自述其從來者遠。故云五百萬億。自述其為供之誠。故云捨深禪樂。先世福業殊勝。故感宮殿嚴飾。用以奉佛。願佛納受者。欲捨有漏之果。轉作無為之因也。
△四正請轉法。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52]已(至)度苦惱眾生。
眾生涅槃道。久矣塞絕。願佛度脫。故求開此道也。兩足自利。說法化他。大慈與樂。大悲㧞苦。偏度苦惱眾生者。餘非不度。急先務耳。
△五默然受請。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默然許之。如今佛三七日後。尋念方便之儀。東方來請竟。
△二東南來請五。一蒙光共議。二備供推尋。三見佛興供。四正請轉法。五默然受請。初。
又諸比丘東南方五百萬億(至)度脫苦眾生。
初蒙光作念。有非常之瑞。必有非常之事。故皆歡喜踊躍。而生希有之心。即各下。共議何緣。天王名大悲者。義取能拔眾苦。亦寄位菩薩也。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故誡以當共一心。過千二句。擬知不在此方。多是二句。大約不是天生。是天王未至好城。早知有佛出世矣。
△二備供推尋。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共詣西方推尋是相。
△三見佛興供。
見大通智勝如來(至)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
初見佛及眾。時諸下。各興供養。而作下。願垂納受。如來道超十地。德邁四天。故稱聖主天王。迦陵頻伽。此云妙聲鳥。大論云。在殻發聲。[A53]已勝餘鳥。正法念云。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無能及者。今喻佛音。故云爾也。普度一切。故云哀愍眾生。又聖主天王。必具相好莊嚴。讚佛身業。迦陵句。讚佛口業。哀愍句。讚佛意業。以如來三業殊勝。見聞成益。故敬禮也。世尊甚希有。久遠乃一現者。於諸如來。生難遭想意。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者。自據所見而言。其實如來常住於世。豈有空哉。無佛出世。眾生惟知作惡。不知修善。故感惡道充滿。天眾減少。有佛說法。能令遠離邪途。識取正路。故云今佛出世。為眾作眼。歸趣者。可歸可趣。救護者。能救能護。滅惡生善。故為眾生之父。拔苦與樂。故稱哀愍饒益。非有前緣。難可值遇。故云我等宿福慶。今得值世尊也。
△四正請轉法。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54]已(至)忍善者增益。
眾生未得離苦。願佛救拔。故曰哀愍一切。轉法輪者。摧十惡。及二障。度眾生者。化人天。及三乘也。或說人天。或說三乘。皆為顯示法相。或出分段。或脫變易。皆為度諸苦惱。或果感人天。或道得三乘。皆為得大歡喜。得道者。別明三乘獲益。生天者。別明天乘獲益。忍善者。別明人乘獲益。忍信也。謂信及作善。則不失人乘也。
△五默然受請。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東南來請竟。
△三南方來請五。一蒙光共議。二備供推尋。三見佛興供。四正請轉法。五默然受請。初。
又諸比丘南方五百萬億國土(至)為佛出世間。
初蒙光作念。即各下。共議何緣。王名妙法。乃深證實相。現天王身。說法度生者也。甚威曜。即倍於常明之義。過百千劫。未見是相者。足證此方。無佛出世久矣。
△二備供推尋。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共詣北方推尋是相。
△三見佛興供。
見大通智勝如來處於道場(至)惟願垂納受。
初見佛及眾。時諸下。各興供養。而作下。願垂納受。偈中首句。總嘆智斷究竟。為世所尊。故難見也。曠劫修因。既能自破煩惱。成道說法。又能破他煩惱。故稱破煩惱者。前云百八十劫。又云過百千劫。今云百三十劫者。以佛身隨機隱顯。諸方所見不同也。乃得一見者。應上難見之語。此約斷德以嘆希有之義。佛未出時。無法乳以資慧命。故云饑渴眾生。佛既出世。布慈雲而潤含識。故云法雨充滿。百三十劫無佛。故云昔所未覩。佛是一切智人。故稱無量智慧。優曇華。喻佛出之難。今乃值。慶自遇之異。此約智德以嘆希有之義。宮殿蒙光嚴飾。勝於尋常。不敢自居。故求慈愍納受。
△四正請轉法。
爾時諸梵天王偈讚佛[A55]已(至)當演深遠音。
一切世間。義攝三途。諸天魔梵。義攝三天。沙門。義攝三乘。婆羅門。義攝人道。皆獲安隱者。隨分受益。漸證常樂。而得度脫者。暫離違緣。永脫眾苦。輪取運載義。謂運載眾生。從凡至聖。從權入實故。鼓取䇿勵義。謂䇿勵行人。戰退諸魔。獲髻中珠故。螺取號令義。謂號令羣機。反邪歸正。回小向大故。雨取潤澤義。謂潤澤善根。隨分增長。漸得入道故。法輪云無上。法鼓等云大者。俱約究竟言也。末二句。乃結請之詞。大成云。聖人談吐。貴在投機。言近指遠。淡中有味。故云深遠。
△五默然受請。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默然許之。
南方來請竟。
△四例明六方。
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復如是。
西南至下。中攝正西。西北。正北。東北。共六方也。亦復如是者。為避繁文。令例上而知故。
△五上方來請四。一蒙光共議。二備供推尋。三見佛興供。四正請轉法。初。
爾時上方五百萬億國土(至)為佛出世間。
初蒙光作念。即各下。共議何緣。尸棄。此云頂髻。證最上乘。示居天位者也。光稱威德者。倍尋常故。昔所句。言不惟未見。兼亦未曾聞也。
△二備供推尋。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共詣下方推尋是相。
△三見佛興供。
見大通智勝如來(至)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初見佛及眾。時諸下。各興供養。而作下。願垂納受。復有五義。初正求納處。準今佛成道時。四王各奉一鉢。願佛納受。如來以神力故。合為一鉢。納而受之。據此則諸梵宮殿。亦可合而為一。一時俱受。故皆以納處為願也。時諸下。讚佛慈悲。善哉見諸佛者。自歎其得見於佛。以難見能見。故為善也。諸助語詞。佛以大悲之心。拯濟有情。故云救世聖尊。三界稱獄者。以果酧因。覊縻難出故。勉出眾生者。勸以出世之道。令脫輪迴之苦。此讚如來大悲救拔德也。佛具一切智慧。大慈利益人天。故以普智天人尊稱之。羣萌者。眾生機性不同。如三草二木。萌芽各異也。甘露門者。門中施設甘露。開之則起死回生。喻教中詮顯理性。演之則滅惡生善。滅惡生善。故能廣度一切。此讚如來大慈利益德也。於昔下。慶[A56]己所遇。空過無佛之時。較前百八十劫。百三十劫等。更為懸遠。故云無量劫也。有佛住世。如日光徧照。故佛未出。則十方闇瞑。由闇瞑故。眾生惟知作惡。故惡道增長。準文飾受記文中。修羅亦屬惡道。故亦盛也。不知作善。故天眾漸轉漸減。蓋以天福受盡。死多墮於惡道故也。縱或生於人道。而時當無佛。故不得從佛聞法。不聞法故。無由改過自新。故曰常行不善。由此夭折天年。惑亂識性。故并色力智慧。二皆減少。罪業約過去而言。言現前色力智慧。既皆減少。則舉動便覺不樂。施為常是致苦。加以過去罪業因緣。果報不爽。不惟不復得樂。并彼得樂之想亦無。故云失樂及樂想也。由失樂及想故。常為眾苦逼迫。希望出離。以致悞入邪見。堅執不捨。故云住也。不求斷苦之法。故不識善儀。不求大勢之佛。故不蒙佛化。由此輪轉三途。永無出期。故云常墮惡道。此如來未出世時。而眾生展轉流浪。可悲可愍如此。佛能分析善惡。揀辨邪正。故曰為世間眼。從無量劫。以至於今。故云久遠時出。出非無因。故云哀愍眾生。現於世間。雖現世間。不為世縛。故云超出成覺。甚欣慶。歎未有者。翻上說有六義。一為佛出世而闇瞑息故。二為惡道減而善道增故。三為依法行而色智勝故。四為罪業滅而福樂生故。五為邪見隳而善儀著故。六為蒙佛化而惡道斷故。此如來既出於世。而眾生漸息苦輪。可欣可喜如此。我等下。申誠結願。準前可知。末四句。回施有情。觀此中普及一切。及皆共成道之語。恐未可以實行天人視之。
△四正請轉法。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至)無量劫習法。
安隱與樂。度脫拔苦。二皆隨機施設。故云多所。多所者。言非一也。法稱甘露者。以有滅惡生善義故又宗鏡云。有甘露樹。中秋露滴葉上。人取之為長生藥。若入地中化成珠。如人聞法入心。化為菩提種子也。擊喻說。鼓喻音。言如來說法音聲。普徧一切。如擊鼓以警眾也。苦惱眾生。涅槃非可遽施。故求開示道路欲因道而至滅故。隨機敷演。咸通真實。故稱大微妙音。無量劫習。指諸佛因所修法。所謂涅槃道路是也。準諸方此科之下。更有默然受請一科。今不具者。以向下有總受眾請之文。避重疊故。然又當知十方梵王。雖按次第敘列。而彼時實無先後。蓋智佛同時放光。十方同時推尋。即見佛興供。請轉法輪等。亦皆同時。但以言不頓彰。故次第而敘列之。若作表法者。十方梵王。表眾生六根四體。六根四體。各具靈明覺知。即是佛光普照。但眾生不知光之所自。則不得見佛。觀文中以何因緣。而現此相等語。正學人用心喫緊處。而偈中此是何緣。宜各共求等語。正學人進步喫緊處。至於東向西尋。南向北尋等。正顯此一段光明。活潑潑的。無有定處。東看則西。南觀成北。於此識得落處。則智佛不離自心。而六根四體。俱解請轉法輪。一念不動。即是默然受請。留心斯道者。其勿忽諸。請轉法輪竟。
△三受請施權二。一總受眾請。二為機施權。初。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至)及十六王子請。
如來出世。本為度生。請轉法輪。正契佛心。故佛受其請也。
△二為機施權二。一轉四諦法輪。二轉因緣法輪。初。
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至)是苦滅是苦滅道。
初標讚。即時者。即於受請之時。不待多日。如今佛思惟是事[A57]已。即趣波羅奈等相類。三轉者。以四諦法。作三次轉。如云。此是苦。逼迫性等。名示相轉。此是苦。汝應知等。名勸修轉。此是苦。我[A58]已知等。名作證轉。十二行者。約一諦有三轉。一轉能成一行。四諦合論。故名十二行法。依斯行法。摧惑至真。故名為輪。若沙門等者。言此乃先佛儀軌。惟佛能知能轉。若沙門者。不過依教傳宣。而婆羅門。亦不過依教修習。至於諸天魔梵。及餘世間外道等。尚不知依教修習。何況能轉。故總以不能斷之。謂是下。釋轉。謂指出四諦名目。以釋所轉法也。苦者。以生老病死為體。逼迫身心。故名為苦。集者。以見思煩惱為體。招感苦果。故名苦集。滅者。以偏空涅槃為體。能滅諸苦。故名苦滅。道者。以正助道品為體。能證離苦之滅。故名苦滅道。然此四諦。後三亦緣苦諦建立。故皆連苦為名。
△二轉因緣法輪。
及廣說十二因緣法(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初順觀流轉。廣說者。因緣無別。即廣前四諦法故。自無明至老死。共十二支。展轉生起。互相由藉。故名十二因緣。無明即過去煩惱。由煩惱故。於事於理。無所明了。故名無明。由斯無明為緣。造作種種業行。故云無明緣行。此二支屬過去因。集諦所攝。業牽識走。轉入胎藏。故云行緣識。識執持故。七日一轉。而成胎中五陰。故云識緣名色。名即受想行識四陰。以胎中尚無實用。但有其名也。色即色陰。從託胎後。至五七位。生諸根形。四支差別。故名為色。名色增長。至七七位。六根圓具。故云名色緣六入。以根有入塵義故。六入成就。月滿出胎。觸對前境。故云六入緣觸。習觸生覺。覺於違順中庸等相。故云觸緣受。受謂覺受。即領納義也。此五支屬現在果。苦諦所攝。由覺受故。於可欲境。心生貪染。故云受緣愛。愛心熾故。追逐不捨。故云愛緣取。因取起行。造種種業。為諸有因。故云取緣有。此三支。前二屬惑。與過去無明同。後一屬業。與過去行同。俱現在因。亦集諦攝。以因感果。當生三有。還受五陰之身。故云有緣生。五陰假和。不久變壞。故云生緣老死等。憂悲苦惱。亦老死中事。葢以老必憂苦。死必悲惱故也。此二支屬未來果。亦苦諦攝。又此十二因緣。凖華嚴及古德。更有多義。避煩不錄。此如來廣前苦集二諦。為流轉門也。無明下。逆觀還滅。逆觀者。自老死至無明。逆次而觀。如緣起經云。由誰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復由何緣。上二句為推因智。下二句為審因智。約三世推審。共成六智。既推審[A59]已。知老死因生而有。名住法智。然後又以七智觀生支因。如是展轉逆觀。觀至行支。因無明而有。共成七十七智惟無明無因。不須更觀。只須發勇猛心。奮堅固力。斷滅無明。則展轉相因而滅。故云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然此中約逆觀。能生推審住智。即是道諦。約還滅。能顯無生之理。即是滅諦。蓋如來廣前道滅二諦。為還滅門也。受請施權竟。
△四聞法保證。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至)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初最初保證(如今佛初度五人之類)。天人大眾者。通敘在會之機。六百萬億等。別指保證之眾。智佛緣勝。故最初得度。即有六百萬億那由他數也。一切法。指世間六塵。人惟貪染六塵。起於諸漏。以致心受繫縛。不得解脫。今聞諦緣之法。知受是苦。故於一切不受。由不受故。是心不為諸漏所繫。名得解脫。九次第定。漸轉漸深。漸深漸妙。故云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八解。略見前文。廣如正量論釋。第二下。次後保證(如今佛續度千二之類)。二三四。皆指阿含。或阿含作四會說故。從是[A60]已後。指方等般若。以方等般若時中。或大小並談。有受小乘益者。故致諸聲聞眾。有無量無邊。不可稱。不可數也。不言緣覺者。以緣覺與聲聞證齊。即攝聲聞中故。智佛開權竟。
△二智佛顯實四。一王子啟請。二從隨出家。三時至顯實。四聞法獲益。初(前雖請轉法輪。佛知時未至故。且說小乘。今小乘既[A61]已成就。故須重請。以開大乘之端也)。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至)深心所念佛自證知。
初標機顯本。天真未喪之年。離塵入道。故云童子出家。然出家事在最初。因前未敘。而今敘之。下從隨出家倣此。沙彌。此云息慈。謂止息諸惡。常行慈善故。通論有三。一形同沙彌。謂雖蒙剃度。未沾戒品者。二法同沙彌。謂同學律儀。稟受戒法者。此復有三。一驅烏沙彌。謂七歲至十三歲。能為僧驅遣烏鳥。守護食廚等處故。二應法沙彌。謂十四至十九歲。能事師執役。修習禪誦。與出家法相應故。三名字沙彌。謂二十[A62]已上。未受具戒。猶存沙彌名字故。此三俱稟十戒。總號法同。三菩薩沙彌。謂未受近圓。先發大心者。今是菩薩沙彌。以向下有志願知見義故。諸根二句。明現在機勝。[A63]已曾供養等。明過去本深。或亦法身大士。與智佛作應生眷屬。借此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者也。俱白下。請法陳情。是諸無量等。指前保證之眾。然此眾雖屬聲聞。皆具大乘機性。故稱大德。皆[A64]已成就者。顯小果[A65]已圓。小果[A66]已圓。無容更說小法。故云當為我等。說阿耨菩提。此請法也。既聞佛說。自不孤負佛意。故云皆共修學。皆共修學。非徒託之空言。故云我等志願。念茲在茲。深心固結有素。故云佛自證知。證知者。證驗於素。了知於今。此陳情也。王子啟請竟。
△二從隨出家。
爾時轉輪聖王所將眾中(至)亦求出家王即聽許。
所將眾。即前一百大臣。及餘百千萬億人民等也。於中有八萬億人。見王子出家。頓發思齊之心。故亦求出家。統論出家。料揀有四。一謂身參法侶。心猶顧戀。名身出心不出。二謂妻子受用。不生躭染。名身不出心出。三謂身參法侶。心無顧戀。名身心俱出。四謂妻子受用。深生躭染。名身心俱不出。今屬第三種也。王即聽許者。雖為事子伴道。亦聖人樂人為善之意。然此眾既隨王子出家。法緣應在王子。或亦向下結緣之眾。故特敘之。
△三時至顯實。
爾時彼佛受沙彌請(至)皆共受持諷誦通利。
初時至機熟。既受請。復過二萬劫者。中說方等般若。調機待時也。
乃於下。為眾說經。所說之經。與今無異。故云是大乘等。
說是下。當機受持。受謂領受無違。持謂執持不失。諷誦通利者。通謂通達其義。利謂熟利其文。前云我等聞[A67]已。皆共修學是也。
△四聞法獲益。
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至)千萬億種皆生疑惑。
十六菩薩。機本正等。故云皆悉信受。聲聞眾中。根器各異。故云亦有信解。然信解與信受不同。信受謂忍可其理。深受於心。信解謂忍可其言。微解其義。所謂信佛語故。隨順此經者。信解是也。其餘眾生者。或定性聲聞。或住相凡夫。或上慢四眾。種種差別。故云千萬億種。皆生疑惑者。以有定性等過所障故也(問。科云聞法獲益。經云。皆生疑惑。豈非經科不相應耶。答。益有二種。一近益。信解信受者是。二遠益。疑惑者是。言此眾若不疑惑。王子何由覆講結緣。今日何由聞法得度。據此則疑惑之眾。亦皆遠為佛因。得不謂之益乎)。結緣之由竟。
△二結緣之事三。一智佛入定。二王子覆講。三出定讚勸。初。
佛說是經於八千劫(至)住於禪定八萬四千劫。
初說經時節。八千劫者。亦是就機而言。其實塵說剎說。至今無休廢也。說此下。說[A68]已入定。佛知疑惑之眾。機在王子。故即入靜室。佛無不定。權示忘言。故云住也。八萬四千劫者。住定之久。留與王子作結緣時耳。
△二王子覆講。
是時十六菩薩沙彌(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初覆講結緣。寂然者。身心不動之義。然智佛入室。留與王子結緣。王子默會其意。故云知也。各升法座者。佛意不可有違。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者。時機不可有失。廣說者。展演其文。分別者。講解其義。據王子之意。無非欲破眾疑。以結當來之緣也。
一一下。結緣之眾。六百萬億等。即前疑惑之眾。示教利喜者。示以成佛利益。教以歡喜信受。為中間受度之緣。作當來成佛之因也。
△三出定讚勸。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A69]已(至)三菩提如來之慧。
初稱嘆希有。知彼結緣事畢。故從定起。欲堅聽眾之信。故須普告。機勝本深。自他兩利。故云甚為希有。此總讚也。諸根通利句。別讚機勝。[A70]已曾供養等。別讚本深。受持佛智句。別讚自利。開示眾生等。別讚利他。前云皆共受持。諷誦通利。又云示教利喜。令發菩提之心。即此中自利利他義也。
汝等下。勸眾親近。復有二義。初正勸。數數猶常常也。常常親近者。表為法之勤。而復供養者。表為法之至故。
所以下。徵釋。佛恐權教三乘人等。以王子覆講。非是佛說。未必有益。故以能信不毀。當得菩提等釋之。結緣之事竟。
△三遠近得度四。一中間不盡。二至今得度。三今猶未盡。四未來得度。初。
佛告諸比丘是十六菩薩(至)諸佛世尊於今不盡。
十六菩薩。不忘智勝之道。故常說是經。所化眾生。常憶大通之[A71]囑。故世世與俱。又世世與俱者。大成云。無緣必不相聚。有緣必不相離也。從其聞法。悉皆信解者。因愈深故。以此因緣。得值諸佛者。緣愈勝故。四萬億佛。經既未出何佛。存疑可也。於今不盡者。言昔日結緣之機。中間與俱值佛應熟者熟。應脫者脫。至今熟脫猶未盡故。
△二至今得度二。一王子成佛。二還度彼眾。初。
諸比丘我今語汝(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總標成佛說法。王子行滿。故皆成菩提果。說法度生。化眾緣深。故有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下。別列方位名號。於中方位有八。名號十六。古德取卦義釋之。有順此方機宜。今雖稍變其文。仍用彼義。亦為接引偏好。令納佛種也。東方者。屬震位。為動義。阿閦。此云無動。表即動而證不動之理故。證不動理。圓應羣機。眾生心悅誠服。故國以歡喜稱之。須彌頂者。言此佛證不動理。高出物表。如須彌巍巍不動。頂落羣峯也。東南者。屬巽位。為柔順。人惟自處柔順。乃能折伏一切。故二佛皆以師子為名。一表說法無畏。一表現相無畏。故以音相別之。南方者。屬離位。為虗明。佛證虗明之理。徧應羣機。而體無住著。故名虗空住。言虗空住者。乃無住之住也。常滅者。謂自證之理。至虗至明。能容一切而不住。能照一切而不見故。西南者。屬坤位。為資生。人惟處於至下。物資以生。乃能處於至上。物資以覆。故佛以帝梵為名。帝謂帝釋。梵謂梵王。借其相以喻佛。取在上覆護義也。西方者。屬兌位。為毀折。佛證真常之理。當毀折而不變。故名阿彌陀。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也。度苦惱者。體經毀折不變。用能應物隨緣。佛證此理。自他苦惱俱度故。西北者。屬乾位。為剛徤。佛以剛徤不息。曲成萬物。德杳普熏。神通徧至。故以多摩羅䟦等為名。須彌相。喻佛曲成萬物。其體不動也。北方者。屬坎位。為險陷。佛以無緣之慈。蔭覆險陷眾生。隱顯隨意。故以雲自在為名。次益以王者。表自在之至也。東北者。屬艮位。為萬物成始成終之所。然始終之理。在物為成壞。在人為生死。是世間之所怖畏。佛能成道於此。自壞怖畏。又能說法於此。壞他怖畏。故以懷怖畏為名。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者。仁濟羣品。為壞他怖畏故。寂默者。默證無為。[A72]已壞自怖畏故。娑婆。此云堪忍。以能忍受諸怖畏故。菩提。此云覺道。以能覺壞諸怖畏故。然始終二佛。俱兼國土言者。以依正分明。示可信也。中間諸佛。不兼國土言者。以依正重沓。避文繁也。王子成佛竟。
△二還度彼眾。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至)未來世中聲聞弟子是也。
初退大向小。為沙彌時。仍指結緣之時。各各教化等。仍指結緣之機。前云六百萬億等。今少變其文也。從我聞法等。明本是菩薩。此諸眾生等。明退住聲聞。言有住者。顯非盡住。乃中間熟脫未盡。所謂智勝遺塵是也。我常下。引小入大。如來出世。惟為一大事因緣。故云常教菩提。既云常教菩提。何故退住聲聞。言是諸人等。應以聲聞之法。漸漸誘引。以入佛道故也。所以者何等。徵釋應以漸入之義。爾時下。結會古今。必結會者。顯因深緣勝。令彼直下承當。即有不能承當者。亦為未來。重結一層得度之緣。故曰爾時所化眾生。即今日汝等比丘。及我滅後聲聞是也。至今得度竟。
△三今猶未盡。
我滅度後復有弟子(至)生滅度想當入涅槃。
承上既屬昔日所化。何故未來世中。猶為聲聞弟子。葢以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故也。由不聞是經。不知菩薩所行。不止乎此。不覺菩薩所行。不離乎此。故云不知不覺等。由不知故。自於所得功德。得少為足。故云生滅度想。由不覺故。自謂所得功德。成佛絕分。故云當入涅槃。葢指灰身泯智。為入涅槃耳。然此亦是昔結大緣。今生熟脫未盡。上文所謂及我滅度後。聲聞弟子是也。
△四未來得度。
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至)除諸如來方便說法。
初正明得度。為度未來聲聞弟子。故於餘國作佛。又餘國作佛者。度[A73]已熟。待未熟也。更有異名者。隨機建立故。如華嚴云。如來名號。應眾生心。各各不同。本經亦云。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生滅想。入涅槃者。小果圓故。於彼土。求佛慧者。大機動故。大機既動。佛為會權歸實。故得聞是經。既聞是經。受記成佛。故以佛乘滅度。滅度者。謂既得佛乘。滅五住。度二死也。更無下。究竟無餘。惟以佛乘得滅。尚無二乘。何況有三。故曰更無餘乘。若有餘乘者。除是時未至。機未熟。如來方便說法。然既屬方便。則究竟無餘乘耳。正敘因緣竟。
△二再明化儀。(如來化儀。前周[A74]已明。只因下根不悟。故示因緣。今因緣既示。故再明之。俾知從實施權。會權歸實之義。莊生所謂言有宗。事有君者是也)分三。一復宗引喻。二正以喻明。三以法貼合。初。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至)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初歸實之宗。不惟當來無有餘乘。即今亦然。故呼諸比丘以告之。法華之後。即轉雙林。故曰涅槃時到。自知者。佛佛道同。法爾如是也。此明時節既至。從前多方淘汰。至今無復枝葉。純有貞實。故云眾又清淨。方等心相體信。故曰信解堅固。般若從佛轉教。故能了達空法。深入禪定者。大成云。即楞嚴定也。此明根器[A75]已熟。便集菩薩等。即聚會親族。交付家業之義。為說是經。廢權立實。故云無有二乘。惟一佛乘。此明等賜一乘。然此科。初云若如來自知等者。反顯從前久默斯要。不務速說。乃如來自知時未到。機未熟耳。比丘下。施權之宗。承上既惟一乘。則知從前方便。乃為機施設。故重呼比丘。教以當知也。方便指權智。權智照機。故能深入眾性。志樂小法者。有二乘機。深著五欲者。為煩惱障。為說涅槃者。投其志樂。截其貪欲。則便信受者。喜其證速。樂其斷疾故也。
△二正以喻明二。一喻眾生機感。二喻如來化應。初。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至)欲過此道至珍寶處。
五百由旬。喻二種生死。以分段麤顯如三百。變易細微如二百。合以五百由旬喻之。若喻煩惱者。見思麤重如三百。無明細輕如二百也。險難惡道者。喻生死煩惱之路。能傷法身。能失慧命故。曠絕者。遠之至極。喻生死煩惱之路。至極果乃能出故。無人者。無人接濟。喻緣生無佛應化。欲出離無所依故。既不能出。又無所依。故喻以怖畏之處。多眾喻昔結大緣。中間向小之機。雖向小道。由大緣內熏力故。欲度煩惱生死。以證菩提涅槃。故喻以欲過此道。至珍寶處。葢以此道喻煩惱生死。寶處喻菩提涅槃也。喻眾生機感竟。
△二喻如來化應二。一喻從實施權。二喻會權歸實。初二。一喻從實不得二喻隱實施權。初。
有一導師聰慧明達(至)前路猶遠今欲退還。
初喻成道說法。導師喻佛。以佛能引導眾生。離煩惱度生死故也。聰慧者。智慧聰敏。喻佛權實二智。權實二智。能通權實正理。故以明達喻之。險道者。仍喻生死煩惱。通喻道諦。塞喻集諦。佛[A76]已修道斷集。離二死。證二滅。故以善知喻之。此喻如來初成道覺義也。初成道覺。演大華嚴。以[A77]己所證。提率化機。故以將導眾人喻之。欲過此難者。喻如來欲令眾生。圓修圓斷。離煩惱而至菩提。度生死而證涅槃也。所將下。喻大教難投。既[A78]已發足。便名中路。喻小機[A79]已入大會。聞法乖心。不欲進求大法。故以懈退喻之。白導師言者。喻既不求大。仍以小機感佛也。疲極喻根鈍智劣。根鈍智劣。懼修大行。無望成佛。故以而復怖畏。不能復進喻之。自謂生死宛然。煩惱正熾。去佛尚遙。故喻以前路猶遠。自謂空修無益。欲廢前功。仍歸凡外。故喻以今欲退還。窮子喻中。所謂往至貧里。以求衣食是也。
△二喻隱實權施。
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至)生[A80]已度想生安隱想。
初喻尋念方便。多諸方便。喻如來權智無量。作念可愍。喻如來憐念小機。怪其自違佛果。枉入迷流。故喻以云何捨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下。喻正施權乘。以方便力等。喻如來以權智力。說小乘法也。小乘之法。斷見思。度分段。如過三百由旬。化作者。顯非真實。一城者。聊可止息。喻二乘涅槃非真。暫令棲止五分法身故也。告眾人言。喻如來誡勉之詞。誡以勿怖大法。莫流凡外。故喻云汝等勿怖。莫得退還。勉以速證小果。暫棲法身。故喻云今此大城。可於中止。六通縱任。故喻云隨意所作。證二乘滅。脫三界苦。故喻云若入是城。快得安隱。二乘若能回心。佛果亦可漸證。故喻云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據此則權非定權。彼高推聖境者。特畫地以自限耳。
是時下。喻聞法保證。二乘根鈍智劣。故喻云疲極之眾。聞法投機。歡喜讚歎。故喻云心大歡喜。歎未曾有。譬喻品中。所謂適其願故。心各勇銳是也。二乘之人。喜小法能脫見思。能離分段。不知尚有無明。尚餘變易。故以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喻之。快得安隱者。喻小乘之法。速脫界內苦也。前入化城。喻取證小果。取證小果。能脫分段因果。故喻云生[A81]已度想。既脫分段因果。無復纏縛逼迫。故喻云生安隱想。此二乘得少為足義也。
△二喻會權歸實。
爾時導師知此人眾(至)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喻時至機熟。所謂復經少時。漸以通泰是也。滅化城。語眾言等。喻廢權立實之義。汝等去來者。謂汝等若去。急隨我來。喻如來勅令取果。教以效修也。時至機熟。一撥便轉。故喻云寶處在近。昔為兒啼。權拈黃葉。故喻云我所化作。正以喻明竟。
△三以法貼合二。一正以法合。二重提前喻。初(準喻中有二。今缺眾生機感。惟如來化應)二。一從實施權。二會權歸實。初二。一從實不得。二隱實施權。初。
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至)久受勤苦乃可得成。
初成道說法。如來句。寄言總合。示成正覺。接引眾生。故云作大導師。合前有一導師。又導師稱大者。必是二智具足。兼合聰慧明達。生死即分段變易。煩惱即見思無明。能傷法身。能失慧命。故以惡道稱之。於此惡道。如來能知。合前善知險道。戀集則險難長遠。合前塞相。修道則可去可度。合前通相。應猶可也。由可去可度。乃說華嚴。兼合將導眾人。欲過此難之喻。若眾下。大教難投。聞一佛乘。不能領荷。以為見佛無益。近佛徒然。故皆不欲見佛。不欲親近。合前所將人眾。中路懈退。便作是念。佛道長遠者。自揣根鈍智劣。懼修大行。無望成佛。合前白導師言。我等疲極怖畏。不能復進。久受二句。有不耐苦行。欲廢進修之意。喻中所謂前路猶遠。今欲退還是也。
△二隱實施權。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至)為止息故說二涅槃。
首二句。合尋念方便喻。以既知怯弱下劣。必思救濟之方也。中道者。見思無明。分段變易之中。喻中所謂過三百由旬是也。二涅槃者。大乘究竟為一。二乘少分為二。又聲聞緣覺。二人所證。號二涅槃。然此乃為接小乘。止息五分法身。權巧假立。合前化作一城之喻。準喻中更有誡勉之語。并聞法保證之義。今並略之。從實施權竟。
△二會權歸實。
若眾生住於二地(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二地者。第二涅槃之地也。又聲聞緣覺。二人所住為二地。眾生住此。暫脫重苦。合前既得止息。無復疲倦。即便為說。所作未辦者。示以斷證未極。合前即滅化城。汝所住地。近於佛慧者。示以菩提可階。合前寶處在近。教以觀察籌量等。令自驗非真。但是如來方便等。明非真所以。合前向者大城。我所化作。正以法合竟。
△二重提前喻。
如彼導師為止息故(至)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首三句。提隱實施權喻。既知下。提會權歸實喻。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正敘因緣。二頌再明化儀。初三。一頌結緣之由。二頌結緣之事。三頌遠近得度。初二。一頌智佛開權。二頌智佛顯實。初四。一頌智佛成道二頌請轉法輪。三頌受請施權。四頌聞法保證。初(長行有三今屬略頌)。
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至)心皆懷踊躍。
首四句。頌埀成十劫。次八句。頌諸天興供。此中無忉利敷座者。偈之略也。末四句。頌時至道成。可知。
△二頌請轉法輪二。一頌王子請法。二頌梵王請法。初(準長行有三。今缺說偈讚佛。惟略頌前後二義。不曲分也)。
彼佛十六子皆與其眷屬(至)充我及一切。
初四句。頌眷屬備至。頭面下。頌王子陳請。此中上二句。為陳請之儀。下二句。乃陳請之語。
△二梵王請法二。一頌智佛現瑞。二頌諸天來請。初(略頌)。
世尊甚難值久遠時一現為覺悟羣生震動於一切。
難值則易於錯過。時現則人多不識。故須覺悟。覺悟之法。非大變不能警心。故須震動。準長行更有光照一切之義。今頌略也。
△二頌諸天來請(略頌)二。一別頌東方。二合頌九方。初。
東方諸世界五百萬億國(至)受請默然坐。
初頌蒙光共議。略共議之語。諸梵二句。頌備供推尋。缺備供之儀。散華二句。頌見佛興供。見佛之語雖隱。義必有故。
請佛二句。頌正請轉法。以偈讚嘆。準長行。應在見佛興供文中。如東方文云。世尊甚希有。難可得值遇。具無量功德。能救護一切等是也。佛知二句。頌默然受請。
△二合頌九方。
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至)轉無上法輪。
請法之語。乃撮略長文。九方天王之偈。約義而頌之。頌請轉法輪竟。
△三頌受請施權(長行分二。今屬略頌不分)。
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至)汝等應當知。
皆從生緣有者。如無明為能生之緣而有行。行為能生之緣而有識等。此頌流轉門也。流轉不停。輪迴不息。故以過患稱之。教以當知者。知所以生。則知所以滅。此頌還滅門也。
△四頌聞法保證(略頌)。
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姟(至)不能得其邊。
初頌最初保證。姟大數。即萬億也。第二下。頌次後保證。從是後者。兼第三第四。乃至方等般若等時言也。頌智佛開權竟。
△二頌智佛顯實(長行有四今缺第二第四分二)。一頌王子啟請。二頌時至顯實。初(略頌)。
時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彌(至)慧眼第一淨。
營從者。經營從隨。即前所將眾中。八萬億人也。皆當成佛者。顯聞法信受。不孤佛意。頌前我等聞[A82]已。皆共修學之義。願得慧眼等。頌前我等志願如來知見等義。第一淨者。以三乘皆具慧眼。惟佛為最淨故。
△二頌時至顯實(略頌)。
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至)如恒河沙偈。
宿世所行。應屬菩薩之行。以前文有[A83]已曾供養諸佛。及淨修梵行義故。無量因緣。種種譬喻者。多方訓導。乃如來誨人不倦之意。六波羅密。能到彼岸自修也。諸神通事。能度眾生。化他也。是皆真實之法。菩薩之道。說此應在方等般若之時。以方等般若。雖說真實之法。菩薩之道尚屬調機護根。非同直顯。故置分別之言凖長行云。過二萬劫。此即二萬劫中事也。說是法華者。時至機熟會權歸實之教。無容默故。恒河沙偈較今經最多者。隨機隨時法無定相也。頌結緣之由竟。
△二頌結緣之事(長行有三。今缺第二。出定讚歎)分二。一頌智佛入定。二頌王子覆講。初(略頌)。
彼佛說經[A84]已靜室入禪定一心一處坐八萬四千劫。
△二頌王子覆講(義頌)。
是諸沙彌等知佛禪未出(至)恒河沙等眾。
前八句。頌覆講結緣。後四句。頌結緣之眾。頌結緣之事竟。
△三頌遠近得度(長行有四。今缺後二)二。一頌中間不盡。二頌至今得度。初(略頌)。
彼佛滅度後是諸聞法者在在諸佛土常與師俱生。
雖曰常與師俱。有[A85]已脫未脫。長行所謂得值四萬億諸佛。於今不盡是也。
△二頌至今得度(略頌)。
是十六沙彌具足行佛道(至)漸教以佛道。
前四句。頌王子成佛具足行佛道者。生生世世。說法度生。借利物以成[A86]己也。後四句。頌還度彼眾。頌正敘因緣竟。
△二頌再明化儀三。一頌復宗引喻。二頌正以喻明。三頌以法貼合。初。
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至)甚勿懷驚懼。
前四句。頌施權之宗(約義追頌)。施權原為顯實。故云引趣佛慧。後四句。頌顯實之宗(約義追頌)。顯實原依本因。故教甚勿驚懼。
△二頌正以喻明二。一頌眾生機感喻。二頌如來化應喻。初(義頌)。
譬如險惡道逈絕多毒獸(至)經五百由旬。
逈絕者。無人之境。喻緣左無佛應化。長出毒獸水草者。毒獸喻邪知邪見。以彼能害正信故。水草喻正定正慧。以彼能資解行故。餘同長行。
△二頌如來化應喻二。一頌從實施權喻。二頌會權歸實喻。初二。一頌從實不得喻。二頌隱實施權喻。初(義頌)。
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至)於此欲退還。
初喻成道說法。強識有智等。頌前聰慧明達義也。又心決定者。必是知通知塞。兼頌善知險道之句。法合準知。在險濟難者。喻如來示居生死煩惱。成道說法。長行所謂將導眾人。欲過此難是也。眾人下。喻大教難投。義凖長行可知。
△二頌隱實施權喻(應頌兼補頌)。
導師作是念此輩甚可愍(至)自謂[A87]已得度。
初頌尋念方便喻。導師作是念等。應頌長文可知。尋時思方便等。補頌餘義。當玩。當設神通力。化作大城郭者。喻如來擬用權智。巧立權果。葢以權智運用。隨機應變。故喻以神力。權果非真。暫接小機。故喻以化城。舍宅喻偏空之理。葢以偏空在涅槃之中。為法身所依。如舍宅在城郭之中。為色有所託故。又非真無為。故以莊嚴喻之。周匝園林者。遊樂之處。喻諸道品通明。為二乘遊戲自在之處。渠流浴池者。澡沐之所。喻諸禪定解脫。為二乘澡沐身心之所。重門喻三三昧門。樓閣喻阿羅漢道。阿羅漢道。超出三界。故喻置高言。男女者。使役之屬。喻盡智斷惑。無生智證理。為二乘所用故。又智稱於果。故以充滿喻之。然此以上。俱屬尋念方便喻也。即作下。頌正施權乘喻。作是化[A88]已者。如上城郭舍宅等。一一化現[A89]已竟。頌前作是念[A90]已。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慰眾勿懼等。喻如來誡勉之語。頌前告眾人言。汝等勿怖。乃至隨意所作。諸人下。頌聞法保證喻。義準長行可知。頌從實施權喻竟。
△二頌會權歸實喻(義頌)。
導師知息[A91]已集眾而告言(至)當共至寶所。
首句。頌前爾時導師。知此人眾。乃至無復疲倦。集眾三句。頌前即滅化城。我見四句。頌前向者大城。我所化作。汝今二句。頌前汝等去來。寶處在近。頌正以喻明竟。
△三頌以法貼合(準長行有二。今缺後一重提前喻。惟正以法合)復二。一頌從實施權。二頌會權歸實。初二。一頌從實不得。二頌隱實施權。初(約義略頌)。
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至)煩惱諸險道。
首二句。頌成道說法。言必成道說法。乃為導師故也。見諸下。頌大教難投。中路懈廢者。即長行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之義。不能度生等。即長行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苦乃成之義。
△二頌隱實施權(義頌)。
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言汝等苦滅所作皆[A92]已辦。
上二句。為機施權。下二句。許以保證。頌從實施權竟。
△二頌會權歸實(約義廣頌)。
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至)引入於佛慧。
首二句。頌前若眾生住於二地。爾乃下八句。頌前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為佛下六句。頌前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末四句。頌前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必約諸佛言者。顯佛佛道同故。之字訓作如字。亦結合前喻之意。佛說因緣竟。
法華指掌疏卷第三
音釋
(即恊切音浹相霑徹也)。
稉糯(上古衡切音庚下奴臥切音懦稻之不黏者名稉黏者名糯)。
㽸(時任切音諶腹內痼病也)。
握(乙角切音渥在外為持在內為握)。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3 冊 No. 631 法華經指掌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如來印啟(品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