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指掌疏卷第六
妙法蓮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隨謂隨順。不生違逆之心。喜謂歡喜。不生怨嫉之念。無怨嫉故。不起謗法之𠎝。無違逆故。自成繫珠之緣。以因驗果。功德無窮。在文可見。若論此品。具有五種功德。今捨後從前。惟以隨喜名之。若別明者。一謂隨喜功德。偈云。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是也。二謂暫聽功德。偈云。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後生天人中。得妙象馬車等是也。三謂暫勸功德。偈云。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是也。四謂誠勸功德。偈云。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乃至今當說其福。世世無口患等是也。五謂誠聽功德。偈云。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是也。總言此經。似善見藥。如甘露漿。觸之而有病皆除。沾之乃無死不生。前品論之不盡。復於此品而進論之。
△(經文分二)一彌勒獨問隨喜。二如來具明五德。初獨問隨喜。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詳彌勒問意。蓋自前品發來。由前云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A1]已為深信解相。彌勒意謂。隨喜功德。似乎得福無多。佛竟許其為深信解相。恐難取信。故躡此有得幾所福之問也。
△二如來具明五德(既明隨喜功德。恐不及再問餘四。故具明之。亦如來為法求人。不避饒舌意也)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五。一隨喜功德。二暫聽功德。三暫勸功德。四誠勸功德。五誠聽功德。初四。一一人隨喜轉教。二展轉以至五十。三較量最後功德。四況顯最初隨喜。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善友知識隨力演說。
四眾既入佛法。俱屬內教。餘智總統百氏。俱屬外教。此言隨喜之人。無論內外也。長該二十以上。幼該二十以下。此言隨喜之人。無論大小也。聞經隨喜者。謂信而隨順。解而歡喜。出至於處者。謂欲以所得。轉教於人也。僧坊空閑者。寂靜之地。城邑巷陌等。雜亂之區。此言轉教之地。無論靜亂也。如其所聞者。謂照自所得。無妄增減。父母宗親者。近攝同族。善友知識者。遠該異姓。此言轉教之機。無論親疎也。隨力者。隨其智慧之力。演說者。演其所聞之法。然亦無論其智之勝劣。說之全缺。但就其不私於[A2]己。樂善與人。其心志[A3]已自可嘉。其功德[A4]已自無限。
△二展轉以至五十。
是諸人等聞[A5]已隨喜(至)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字經三書。豕亥變體。今既展轉傳聞。至第五十。較之初於法會。耳提面命者。不啻霄壤之異矣。
△三較量最後功德三。一設事為例。二問答功德。三正與較量。初二。一財施徧給。二法施普利。初。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至)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
初許說誡聽。欲以第五十人。較量最初功德。故誡以善聽。言知此即知彼也。
若四下。舉眾明施。僧祇。即名無數。況又積至四百萬億。極言其眾之廣也。眾生趣向有六。受生惟四。故云六趣四生。胎卵濕化。釋四生。該六趣也。楞嚴云。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然此等似局有形。故向下復以有形無形等而對論之。有形。欲色界也。無形。空無邊處也。有想。識無邊處也。無想。無所有處也。非有想。非無想。非非想處也。然此等似局勝報。故向下復以無足二足等而對論之。無足者。蝡動之類。二足四足等。可知。如是等者。指上[A6]已說。等餘未說。總為微細俱該。故統言在眾生數者。有人指能施。之人。求福求殊勝之福。殊勝之福。須憑殊勝之施。故隨其所欲可娛可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金銀等者。為令娛樂之具。無所乏也。閻浮提。即南贍部洲。以須彌南面。有樹名閻浮。洲依樹名。
△二法施普利。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至)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雖行財施。心猶未足。故於八十年[A7]已。而作是念。娛樂之具。但濟生前。將死不久。後世何資。故當以佛法訓導。示教利喜者。示以出世利益。教以聞法歡喜也。聞法歡喜。漏盡心開。故一時頓超四果。須陀洹。此云入流。謂初斷三界見惑。入聖流故。斯陀含。此云一來。謂[A8]已斷欲界前六品思惑。一來欲界。後三即斷故。阿那含。此云不來。謂[A9]已斷欲界思盡。轉生上界。不來欲界故。阿羅漢。此云不生。謂見思俱盡。永不受後有之生故。盡諸有漏。即見思俱盡義也。九次第定。漸轉漸深。無障無礙。故云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八解脫義。釋見方便品中。設事為例竟。
△二問答功德。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至)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博施濟眾。聖人猶病。是大施主。能以如許之財。供若干之眾。且又訓以佛法。令證四果。其功德自應無有邊量。故如來故意垂問。寧為多不。而彌勒直以甚多無量無邊答之。若是施主等。轉釋上義。言但施樂具。[A10]已稱無量。況令證果。故應復無邊也。
△三正與較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示以分明者。顯是真實語故。樂具之施。固屬有漏。令得羅漢。仍滯權宗。第五十人。雖曰展轉傳聞。一偈隨喜。堪為成佛因種。故雖二施功德。百分千分等。不及此之一分。是知此之功德。乃至算數所不知也。然此意極難體信。今助一喻。以發明之。彼財施功德。如鉛。權乘功德。如汞。隨喜功德。如少分之金。第五十人展轉傳聞。如金[A11]已入假。要知金雖入假。而愈煉愈精。鉛汞非金。而愈煉愈假。故雖多分鉛汞。不如少分入假之金。知此喻者。自不疑較量之旨矣。較量最後功德竟。
△四況顯最初隨喜。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至)阿僧祇不可得比。
展轉傳聞。不無譌謬。其隨喜功德。尚有無量無邊阿僧祇之多。何況最初耳提面命。聞而隨喜者其福德自然復勝。彼無量無邊阿僧祇者。不可得而比也。隨喜功德竟。
△二暫聽功德。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至)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者。顯往意之誠。若坐若立。須臾聽受者。顯聽時之少。由此納種為因。再來一聞便悟。道重人尊。人天所敬。故能得好上妙象馬車乘。乃至及乘天宮。
△三暫勸功德。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至)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人來方勸者。顯是暫時起見。分座令坐者。寓有兼利之心。如是之人。當來必為法師。既為法師。若遇帝梵輪王求法。則皆可得其座處。如今延請法師。必虗座以待。即其證也。
△四誠勸功德。
阿逸多若復有人(至)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指經教往者。顯是誠意勸聽。彼人感其誠故。相從入會。故云即受其教。須臾間聞者。如前若坐若立。暫時聽受。暫時聽受功德。尚如前說。況復能勸之人。豈無勝報。故向下特約是人功德而詳明之。準大成引十地論說。陀羅尼菩薩。居五地。愚謂陀羅尼。此云總持。既云總持。則一攝一切。但指圓教。勿滯位次。蓋以此經屬圓。勸聞者。自應與圓人相依。共生一處。即相依義也。相依故。熏陶漸染。故得利根智慧。利根智慧故。具法師德。獲法師相。故得百千萬世。終不瘖瘂等報。瘖瘂者。音不清。聲無字也。口無惡味。故云不臭。舌不短結。故云無病。口亦無病者。無瘡患故。齒不黑黃者。潔而白也。又不疎缺者。密而周也。復不差曲者。齊而端也。下脣收整。故曰不下垂。上脣包密。故曰不褰縮。褰翻脣。縮短脣也。赤細而潤。故曰不麤澀。痬患不生。故曰不瘡胗。胗謂脣生痬也。缺壞者。脣不周美。咼斜者。脣不端正。脣厚而大者必蠢。脣黧而黑者必賤。此等不形。不致憎嫌。故云無諸可惡。匾𠥶。鼻塌陷也。曲戾。鼻不正也。心正容舒。故面色不黑。顴骨高大。曰不狹長。頰肉隆圓。曰不𮃹曲。此等皆離。能招愛敬。故云無不可喜。此上明離過相也。脣舌牙齒。不惟離上諸過。而且端嚴美好。鼻修高直者。不惟離於匾𠥶。及於曲戾。而且修長隆正。面貌圓滿者。不惟離於狹長。及於窊曲。而且圓滿豐厚。眉高而長者。必主文貴。額廣平正者。定有尊榮。賦形如此。足稱完美。故云人相具足。此上明具德相也。既具法師之德。又獲。法師之相。佛法益親益近。根智轉利轉明。故世世見佛聞法。信受教誨。誠勸功德竟。
△五誠聽功德。
阿逸多汝且觀是(至)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初命觀前德。何況下。況顯誠聽。一心者。聽之誠也由聽之誠。故能讀說修行。彼勸聽之德。自不可與此同日語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五)一頌隨喜功德。二頌誠勸功德。三頌暫聽功德。四頌暫勸功德。五頌誠聽功德。初四。一頌一人隨喜轉教。二頌展轉以至五十。三頌較量最後功德。四頌況顯最初隨喜。初。
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
△二頌展轉以至五十。
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
△三頌較量最後功德(準長行分三。今缺問答功德。餘亦從略。不曲分)。
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至)不可為譬喻。
初頌設事為例(義頌)。最後等六句。頌財施徧給。可知。見彼等十六句。頌法施普利。說涅槃真實者。令慕滅而修道故。說世皆不牢者。令知苦而斷集故。水沫忽聚忽。散水泡忽起忽滅。陽𦦨忽有忽無。世相不牢。亦復如是。故教以生厭離心也。最後下。頌正與較量(略頌)。不可為譬者。謂彼福不能譬此。長行云不及其一是也。
△四頌況顯最初隨喜(略頌)。
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頌隨喜功德竟。
△二頌誠勸功德(超頌)。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至)常從其口出。
大成云。昔育王請僧入宮供養。有比丘名優鉢羅。口出優鉢華香。王疑比丘年少。口中含香。勅令以水潄之。潄[A12]已倍香。王曰。含香久乎。曰非也。我以過去迦葉佛時。為高座法師。讚揚佛法。自爾四十九億歲。生人天中。口出此香。王聞益敬。今云優鉢華香。常從口出者。亦以勸人往聽。讚經深妙之所致也。餘準長行可知。
△三頌暫聽功德(追頌)。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至)及乘天宮殿。
△四頌暫勸功德。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五頌誠聽功德。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若準長行。乃命觀誠勸功德。而與況顯。今既不接彼文。又無命觀之語。蓋即承上暫勸功德。而況顯之。言暫勤功德。尚得釋梵轉輪之座。何況一心誠聽。又能解說修行。其福德自不可限也。別明五種功德竟。
△三總顯六根清淨(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凡所受持。皆稱法師。六根清淨。俱名功德。此品從始至終。無非發明乎此。故以名品。若對前望後。亦有五義。一對別彰總。以前品明德。別依其類。此品言功。總顯根淨故。二依經顯性。以眾生根性。雖自徧周。必借經功。乃能顯發故。三依法會境。以六塵境界。雖皆惟心。必資法力。乃能融會故。四即因驗果。以見聞覺知。既皆同佛。驗知當來。成佛無疑故。五借今引昔。以不輕根淨。事在往昔。仗境方說。用此引起故。總言必至根淨。乃見法師行成。果到行成自致六根清淨。為驗法師行業虗實。備顯六根功德優劣。以是因緣。故說此品。
△(經文分二)一指人總標。二分德別列。初。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至)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六根清淨。非精進莫克。故此品以常精進為當機。受持者。諸行之總。讀誦等。受持之別。總別合舉。故云受持是經。若讀若誦等。準楞嚴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若隨順世間。尅定優劣。則有八百千二之別。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三分言功。一念無德。是故眼惟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是故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缺中交。三分缺一。是故鼻惟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是故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三分闕一。是故身惟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世出世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是故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然此六根功德。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但以循塵流轉。遂成隔越。今以受持是經。心悟實相。外不循塵。脫粘內伏。內不循根。寄根明發。故曰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也。以是功德。為六根之勝用。故云莊嚴。得是莊嚴。脫六塵之粘妄。故云清淨。指人總標竟。
△二分德別列六。一眼根功德。二耳根功德三鼻根功德。四舌根功德。五身根功德。六意根功德。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父母所生。即現前浮塵根也。六妄不粘。故云清淨肉眼。三千世界等。約依報橫論。下至阿鼻等。約依報豎論。亦見其中等。約正報總論。及業因緣等。約正報別論。眼根與意根互用。故云悉見悉知。既悉見悉知。則隨在何地。隨在何類。無不可化之生矣。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
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至)肉眼力如是。
諸行之中。獨約說法論功者。餘非不兼。惟說為勝也。殊勝者。異常眼故。彌樓須彌。在世界中央。鐵圍為世界邊際。故以內外別之。一切悉見者。總該行業因緣果報等事。然此皆天眼分際。今以功德力故。浮根能見。故云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也。眼根功德竟。
△二耳根功德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總標根量。二別列眾聲。三結要該廣。初。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至)內外種種語言音聲。
大千界中。復有小千中千之隔。故云內外。語言者。詮法之聲。音聲者。無詮之語。聲總語別。故下文惟約聲列。
△二別列眾聲二。一雜然近陳聲。二異類遠往聲。初。
象聲馬聲牛聲車聲(至)喜聲不喜聲。
象馬牛車。謂畜生鳴喚。及輪轂動轉聲也。啼哭愁歎。悲哀聲也。螺鼓鐘鈴。鼓吹擊撞聲也。笑語男女。諠譁剛柔大小聲也。法與非法。邪正聲也。苦聲樂聲。楚拷歌舞聲也。凡夫聖人。有漏無漏聲也。喜與不喜。慶幸如常聲也。然此諸聲。雖雜然近陳於前。而同時分別不謬。如是則應機說法。自無不對之機矣。
△二異類遠住聲。
天聲龍聲夜叉聲(至)菩薩聲佛聲。
天龍等。八部聲也。火聲等。三災聲也。地獄等。三途聲也。比丘等。小乘聲也。菩薩等。大乘聲也。然此諸聲。雖散住異域之遠。而應時圓聞無礙。如是則尋聲現身。自無不及之處矣。別列眾聲竟。
△三結要該廣。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至)而不壞耳根。
餘聲尚多。不能俱悉。將略該廣。故云以要言之。內該近陳。外該遠住。皆悉聞知者。不惟聞聲。兼能知義。如秀支替戾岡。僕谷劬禿當。及齊師犯我疆。禦之物徬徨等。即其事也。聞此而不聞彼。耐少而不耐多。宜靜而不宜亂。皆名耳壞。今俱不爾。故名不壞耳根。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總標根量。二頌別列眾聲。三頌結要該廣。初。
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世界聲。
無濁穢者。不為眾生混濁。及雜聲污穢也。
△二頌別列眾聲二。一頌雜然近陳聲。二頌異類遠住聲。初。
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至)聞悉能解了。
首二句。同長行。次二句。音樂聲也。清淨好歌。雅頌聲也。惟其不著。故能俱聞。若著於此。則不能聞於彼矣。無數種人。總該男女凡聖等聲。既辨其音。復達其意。故云悉能解了。
△二頌異類遠住聲二。一善道惡道聲。二因人果人聲。初。
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至)悉皆得聞之。
諸天歌音者。天上娛樂之聲。及聞男女等。異界有情之聲。山川險谷等。絕域珍禽之聲。命命。亦云共命。一身二頭。神識各異。勝天王名生生。涅槃名耆婆耆婆。皆此鳥也。地獄眾苦等。惡道之聲。準楞嚴脩羅有四。今云居大海邊。應是濕生修羅。畜生趣攝。禽獸鳴相呼者。禽言獸語。同類呼喚聲也。其諸梵天上者。別指色界諸天。光音者。二禪之三。徧淨者。三禪之三。有頂者。四禪之九。不言餘天者。超略說耳。準長行有八部。三災。三途之聲。今此中廣三途。該三災。廣天眾。該餘部。蓋前互出耳。
△二因人果人聲。
一切比丘眾及諸比丘尼(至)悉皆得聞之。
比丘及尼。亦該聲聞辟支。指小乘因果人也。因中習小。故曰讀誦經典。果中教人。故曰為他人說。菩薩者。大乘因人。因中即能自他兩利。故云讀誦經法。為他人說。復欲其布在方䇿。傳之永久。故云撰集解義。撰集解義者。著書立言之稱也。如是音聲。悉皆能聞。自無煩百城烟水之勞矣。諸佛者。大乘果人。果中酧因酧請。故云教化眾生。大會說法。持法華者。悉皆得聞。自不須徧歷恒沙之土矣。據此則無緣三登。有志九上者。於此經宜盡心焉。頌別列眾生竟。
△三頌結要該廣。
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至)功德[A13]已如是。
長行云清淨常耳。此云其耳聰利。由清淨。故聰利。文別義同。耳根功德竟。
△三鼻根功德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總標根量。二別列眾香。三結其功德。初。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至)上下內外種種諸香。
上至有頂。下至阿鼻。內至須彌。外至鐵圍。故云上下內外。
△二別列眾香三。一人間香。二天上香。三聖人香。初。
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至)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初眾生同知香。須曼那。此云善攝意。闍提。此云金錢。末利。此云鬘。瞻蔔。此云黃。波羅羅。此云薰。多摩羅波。此云性無垢。多伽羅。此云木。和末丸塗者。眾香和合。為末。為丸。為塗。或佩。或燒。或摩身也。於此間住。悉能分別者。必能以此而作佛事。如華嚴鬻香長者。獨據此門。而為善財勝友。
又復下。法師別知香。象馬牛羊等。本無有香。時或有臭。今以根清淨故。別有真香。草木藂林亦爾。故謂別知香也。若近若遠。分別不錯者。不惟能辯其香。且能知其性情。識其趣向。別其種類。有以益之。有以成之。有以用之也。
△二天上香。
持是經者。雖住於此(至)并聞諸天所燒之香。
初諸天無情香。波利質多羅。此云圓生。即序分天樹王也。拘鞞陀羅。此云大遊戲地。約所依之處為名。
又聞下。諸天有情香。勝殿。乃帝釋私殿。與[A14]采女娛樂之處。昔目連所焚者是也。妙法堂。乃帝釋公堂。與諸天集會之處。諸齋日議事者是也。諸園如歡喜園等。乃諸天遊戲之處。然而心隨境轉。香逐時遷。故勝殿法堂諸園等。各各不同。餘天者。下該四王。上該夜摩。乃至他化天等。梵世至有頂者。中該色界諸天。既勝劣不同。而身香亦異。并聞下。諸天所燒香。聞者。兼知燒香意也。
△三聖人香。
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至)亦皆遙聞知其所在。
二乘權聖。知其所在而接引之。菩薩分聖。知其所在而親近之。諸佛至聖。知其所在而供事之。是知之誠有益也。別列眾香竟。
△三結其功德。
雖聞此香然於鼻根(至)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愛熏[A15]已久。都無所聞曰壞。雖有所聞。不能分別曰錯。今有香必聞。聞而能別。故云不壞不錯。分別憶念屬意根。為他人說屬舌根。二根與鼻根互用。故不謬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總標根量。二頌別列眾香。三頌結其功德。初。
是人鼻清淨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種種悉聞知。
準前後俱云香。此兼言臭者。不壞世相故。若約能聞。香臭俱不可得。總為一真香也。
△二頌別列眾香(長行惟三。今有補頌。分四)。一頌人間香。二補雜類香。三頌天上香。四頌聖人香。初。
須曼那闍提多摩羅旃檀(至)聞香知其身。
初略頌長行。大勢下。補頌餘香。輪王子臣等。有可化者。有可避者。知其所在。庶去就得便矣。地中寶藏。輪王寶女。惟供輪王受用。餘人不知。今既聞香能知。而又何羨於輪王乎。但聞嚴具。便知為何等身者。不須視以觀由。自無失人。及失言之過也。
△二補雜類香。
諸天若行坐遊戲及神變(至)出處及所在。
遊戲之樂。神變之奇。皆諸天殊勝之福。聞香能知。則天福無容羨矣。奇華異果。蘇油香氣。皆人間費求之物。知其所在。則所需無煩求矣。栴檀華敷。氣壓伊蘭。眾生在中。應為所壓。今乃因香得知。則鼻根之圓而入微也。鐵圍有幽冥。大海有龍宮。地中有阿鼻。聞香知在。則救度得便矣。修羅鬪諍。瞋狠特過。眷屬遊戲。放逸實甚。聞香能知。將必有以釋之。有以警之。曠野值師象。必為所傷。險隘遇虎等。莫之能避。知其所在。防於未來。自不受其害也。知妊中男女。乃至成就不成就等。亦足駭彼愚蒙。引生正信。但不可專意為此。以顯神異。知男女染欲癡恚。方便破除。知地中伏藏寶物。方便指授。亦皆乘機破惡。隨緣利人。至於種種瓔珞。識其貴賤出在。雖似世技。而一切智中。缺一不圓。世技豈可少耶(問。此中諸天華果。男女眾生等。似與前後重複補此取何意耶。答。前後三科。各依其類。雖顯圓聞。未極通融。今此中忽說天上。又說人間。正論有情旋論無情。意明雜然交陳。分別無礙。鼻根圓聞之旨益見之也)。
△三頌天上香。
天上諸華等曼陀曼殊沙(至)聞香悉能知。
初頌諸天無情香。諸天宮殿。高低勝劣不同。寶華莊嚴。香亦各異。故統言上中下差。天園下。頌諸天有情香。諸天者。下該四王。上該夜摩等。入禪出禪者。定時散時香也。初生退沒者。升時墜時香也。準長行更有所燒之香。偈略不頌。
△四頌聖人香。
諸比丘眾等於法常精進(至)聞香悉能知。
諸比丘等。總該聲聞辟支。讀誦修慧。坐禪習定。皆自利也。菩薩志固。揀非初心可比。禪誦自修。說法為人。兼兩利也。在在世尊。總指十方諸佛。一切恭敬。機感盈前也。愍眾說法。大悲普度也。末四句。聞法修行。長行所無。而偈頌補之。頌別列眾香竟。
△三頌結其功德。
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無漏法生。慧鼻也。以是修習無漏淨法之所生故。鼻根功德竟。
△四舌根功德二。一總標德數。二別列眾德。初。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至)得千二百舌功德。
△二別列眾德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變味成美。二說法投機。三感眾聽法。四得聖護念。初。
若好若醜若美不美(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好謂妙食。醜謂麤食。美者。極好之食。不美者。但平常之食也。變成上味。如天甘露者。舌根淨故。別有真味。故昔人有性定菜根香之句也。然世人傷殺生命。造諸惡業。每由三寸舌根。今無不美。則麤食可常食矣。
△二說法投機。
若以舌根於大眾中(至)皆令歡喜快樂。
咸通真實曰深。巧被羣機曰妙。能入其心。皆令喜樂者。正由深而妙也。
△三感眾聽法。
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至)盡其形壽隨侍供養。
初感八部男女。言論次第者。從淺至深。不越不亂。由此易入。故感天眾來聽。餘部亦然。故云為聽法故。皆來近供。及比下。感四眾王臣。國王。散粟王也。小轉輪王者。銀輪。銅輪。鐵輪。惟金輪統攝四洲。乃名為大。七寶者。一輪。二珠。三象。四馬。五將軍。六主藏。七玉女。凡有輪王出世。自然涌現。各具勝妙之功。故稱為寶。千子者。輪王之子。以輪王出世。法爾有若干子也。乘其宮殿者。謂輪王福德殊勝。所依宮殿。常與俱故。以是下。感賢善人民。盡壽者。終身不離。隨侍者。左右供給。此皆由於舌根淨故。音聲深妙之所感耳。
△四得聖護念。
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至)又能出於深妙法音。
常樂見之者。時懷眷念。向其說法者。遙垂護持。由此智慧益增。故能受持一切佛法。舌辯愈勝。故能出於深妙法音。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四)一頌變味成美。二頌說法投機。三頌感眾聽法。四頌得聖護念。初。
是人舌根淨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噉悉皆成甘露。
△二頌說法投機。
以深淨妙聲於大眾說法(至)設諸上供養。
長行但云深妙。今復言淨者。以如法如律故也。
△三頌感眾聽法。
諸天龍夜叉及阿修羅等(至)常來至其所。
首四句。頌八部。略八部女也。等之一字。總該餘部。次八句。頌王臣。略四眾也。文雖無臣。眷屬可攝。後八句。廣前八部。略賢善。及人民也。
△四頌得聖護念。
諸佛及弟子聞其說法音常念而守護或時為現身。
念謂眷念。常樂見之也。護謂冥加。向其說法也。現謂顯護。長行所無。偈頌補之。餘不頌。舌根功德竟。
△五身根功德二。一總標德數。二別列眾德。初。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至)得八百身功德。
△二別列眾德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體絕垢染。二用能現相。初。
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
城東老母。不喜見佛。則佛不能度。今曰喜見。則眾生可度矣。
△二用能現相。
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至)皆於身中現其色相。
初能現六凡。三千大千。約依報橫論。生時者。識性初託。死時者。眼光[A16]已謝。識性初託。或受人天之身。或受惡道之身。故云上下好醜。眼光[A17]已謝。或感刀山劒樹。或感淨土華林。故云生善惡處。外而大小鐵圍。內而大小彌樓。其間各有眾生。世所不見。悉於法師身中現之。下至上至。約依報豎論。所有。指中間器界。眾生。指中間根身。言器界根身。皆於法師身中現也。若聲下。能現四聖。然四聖固有權實六凡亦分善惡。人惟不見。不知修斷捨求。今既皆現。是法師於清淨身中。為諸眾生。現種種因果。作種種佛事。令諸眾生。修善斷惡。捨權求實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體絕垢染。二頌用能現相。初。
若持法華者。其身甚清淨。如彼淨琉璃。眾生皆喜見。
△二頌用能現相。
又如淨明鏡悉見諸色像(至)一切於中現。
初標見揀餘。由鏡淨明。故能見諸色像。因身清淨。故能見世所有。故以為喻。獨自明了者。如持鏡人故。餘人不見者。如背鏡人故。要知淨身現像。本為示諸眾生。眾生自障不見。非法師咎。亦如持鏡者。願人共照。人自背鏡。豈持鏡者過耶。
三千下。約義正頌。大同長行。在文可會。
末四句。補頌總結。無漏法性之身。惟佛果方圓。故云未得。然以持經力故。能令父母所生之身。應念清淨。猶如琉璃。故云以清淨常體。一切於中現。身根功德竟。
△六意根功德二。一總標德數。二別列眾德。初。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至)得千二百意功德。
△二別列眾德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能達法義。二能知眾心。三能合成典。初。
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至)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飲大海一掬一滴。俱得百川之味。聞佛經一偈一句。統攝諸法之宗。故能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無量無邊義[A18]已。如解而說。故能演一句一偈。而至一月一際一歲也(西域四月為一際三際為一歲)既至一月一際一歲。而諸所說之法。未免意趣各別。雖意趣各別。而不乖本宗。故云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於其間。有涉俗間經書。如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等。種種紀載。但不執末。自不違本。故云皆順正法(治世語言。如此方六經諸子。資生事業。如此方九流百家)。
△二能知眾心。
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至)而其意根清淨如此。
心所游歷曰行。即明了識。隨念分別也。心所施為曰動作。即獨頭識。計度分別也。行不由真。動不從實曰戲論。即二種意識。對[1]竟妄現也。皆悉知之。而應之自無謬矣。轉識成智。乃稱無漏智慧。故曰未得。知見自開。不由前塵所起。故云清淨。此隨便暫結也。
△三能合成典。
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至)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佛法指現在佛說。先經指過去佛說。皆成典也。然是人以淨意思籌。一言一句。皆出自正知正見。故是佛法。及先經所說。所謂考諸三世而不謬者是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四)一頌能達法義。二頌能知眾心。三頌能合成典。四補能得無畏。初(略頌)。
是人意清淨明利無濁穢(至)月四月至歲。
上中下法。即三乘法也。
△二頌能知眾心(義頌)。
是世界內外一切諸眾生(至)一時皆悉知。
所念若干。總該長行。行作戲論之義。
△三頌能合成典(廣頌)。
十方無數佛百福莊嚴相(至)皆是先佛法。
初六句。乃推廣長行思籌言說。不忘不錯。即長行皆是佛法。無不真實義也。上中下法。施設不同。名曰法相。空假中義。布置各別。名曰次第。知此識此。則教有先後。而學不躐等也。名字者。如殊方稱謂。語言者。如異地鄉談。能達乎此。則蠻貊可化。而中邊俱被也。如所知說。皆先佛法者。知見同佛故。
△四補能得無畏。
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至)持法華經故。
以演此法故。意根清淨。所說同佛。故於眾無所畏也。持法四句。亦隨便暫結之語。是人七句。乃出成無畏之由。無畏之由有三。一者住希有地。自信如佛故。二者眾生喜愛。生如佛想故。三者辯才無礙。說法善巧故。在文次第可見。末句歸功持經。言如上所說。雖由根淨。而根淨之故。畢竟由於持經得也。讚持論德竟。
△二引事證益(上言持經利益。恐難取信。故引不輕之事以證之。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不輕之名。經文自釋。以此品具明其事。事依人立。故惟以人名品。若據文尋義。亦應有五。一為前明誹謗。獲大罪報。今借上慢墮獄。驗知不虗故。二為向明受持。獲諸功德。今借不輕根淨。證成非妄故。三為凡有聞法。無不成佛。今借誹謗為種。況顯信受故。四為凡有通經。俱獲勝益。今借徧記成因。況顯全持故。五為無量劫來。為眾弘法。令眾知恩思報。以便護持故。總言言不虗發。發必從實。前既讚持論德。此即引事證益。為發眾信。故說此品。
△(經文分二)一承前雙開二益。二歷引往事證釋。初。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至)眼耳鼻舌身意清淨。
不輕之行。必深證實相平等。具大勢力者。乃能體任。故以得大勢為當機。獲大罪報。如前所說者。如法師品言。甚於罵佛。譬喻品言。命終墮獄。獄畢轉畜等。此遠承前文。以開遮謗益也。所得功德。如向所說者。向與上同。以上品備言六根功德。此近承上文。以開獲德益也。
△二歷引往事證釋二。一長行。二偈頌。初四。一遠舉威音。二雙標二人。三正明往事。四讚經結勸。初二。一正舉初佛。二兼出二萬。初(不輕往事。權與此時。故云正舉)。
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至)如四天下微塵。
初時名劫國。乃往古昔等。極言其時之遠也。佛名威音王者。要解云。以大音聲。普徧世界。為諸法王。說法無畏也。劫名離衰者。大成云。時清道泰。正法興隆。離諸衰惡故。國名大成者。彼佛住世既久。所應成就者。皆以大法而成就故。必兼時名劫國而敘者。顯不輕發覺有時。秉承有佛。劫國名字。歷然可證也。
其威下。一化始終。因菩提。說六度者。以修習六度。能到菩提故。時至機熟。會三歸一。故云究竟佛慧。必兼一化敘者。顯不輕弘道。亦因受化之深。乘願酧恩耳。
得大下。壽命正像。以不輕行道。在像法之際。故并敘之。
△二兼出二萬(以非事本。故去兼出)。
其佛饒益眾生[A19]已(至)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必出此者。顯不輕行道。在初佛之後。後佛之先。有繼往開來之功故。又一時結緣。二萬億佛。所常教化故。遠舉威音竟。
△二雙標二人。
最初威音王如來(至)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
欲護[A20]己短。交結權貴。仗彼聲勢。為害於人。故云有大勢力。為度慢眾。持心忍辱。依我慈力。不蔑於他。故曰名常不輕。
△三正明往事三。一徧記致謗。二弘經蒙化。三成道德果。初二。一不輕徧記。二上慢毀謗。初。
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至)汝等皆當作佛。
初徵起得名因緣。
是比下。詳引本行以釋。凡有所見者。對下遠見。應指近見。近見言詳。故先標次徵。後釋。汝等句。教以皆當行道。當得句。示以成佛無虗。蓋不輕深見實相平等。佛性無二。故作如是言也。不專讀誦者。非不讀誦。惟不專執。但行禮拜者。非有能所。只管行去。環師所謂持無相經。行無相行是也。遠見則音聲不及。故往乃故意往就。往就倉卒。言不能詳。故[A21]但言我不敢輕等(問。引事證益。原為求人弘經。何故舉一不專讀誦者。為之標榜。答。此經大義。總為指示成佛。不輕亦爾。是則一音可敵全經。到處無非靈鷲。且必深證實相平等者。乃能如此。彼尋行數墨者豈足以語此哉)。
△二上慢毀謗。
四眾之中有生瞋恚(至)號之為常不輕。
初聞記毀謗。瞋恚者。瞋以妄記。恚其不自揣也。是皆由於上慢在懷。故云心不淨者。不信自[A22]己是佛。反謂禮我者。為愚癡之行。故罵以無智比丘。不知如來所遣。反謂若彼者。真無籍之徒。故罵以從何所來。謂以自言等者。斥其不揣。妄與授記。說以不用等者。令其自退。莫再煩凟。蓋深惡而痛絕之意。
如此下。久行不退。常被罵詈。不生瞋恚者。榮辱無關。久近一如。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者。冤親平等。生佛齊視。或以杖木等。轉見暴惡。避走遠住等。益顯慈悲。讀是經者。只須向高聲唱處。猛著經[A23]采。看他不輕菩薩。是何等心行。諄諄如此。有何等道理。言念至此。不覺為他不輕。痛哭流涕。蓋為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以其下。因為命名。此義蓋為結釋以何因緣。名常不輕之徵也。徧記致謗竟。
△二弘經蒙化二。一不輕弘經。二上慢蒙化。初。
是比丘臨欲終時(至)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欲終者。此報將盡時也。威音[A24]已滅。猶聞說法者。顯法身真常滅而不滅故。雖滅而不滅。而體同太虗。故曰於空。雖體同太虗。而處處顯露。故曰具聞。具聞者。十方虗空。一時同聞也。今日之聞。乃云先所說者。以此道無古無今。今即古。古即今故。十方虗空。各攝依正。依正互攝。重重無盡。在在出廣長舌。顯示實相。故云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者。一受一切受。一持一切持故。然上云具聞。即是耳根圓通。此云悉能受持。即是意根圓通。二根既圓。六俱無礙。故云即得如上眼根清淨。乃至意根清淨。根既淨[A25]已。即無明而見佛性。由幻身而證法身。可以轉夭壽為長年。延剎那為多劫。增壽說經。無足異也。
△二上慢蒙化。
於時增上慢四眾(至)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見勝歸心。大神通力。即指更增壽命。樂說辯力。即指廣說是經。是皆從體起用。由寂發照。故云大善寂力。見有如斯殊勝。故聞其所說。皆信服而隨從之。
是菩下。蒙化住道。千萬億眾。即前信服隨從之人。信服隨從。自是永無退轉。故云令住菩提。弘經蒙化竟。
△三成道得果二。一不輕成道。二上慢得果。初三。一中間值佛。二行滿成道。三結會古今。初。
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至)說法心無所畏。
由前廣說是經。諸佛護念不捨。故於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日月燈明。註見序分。仍說法華者。不忘宿因故。不忘宿因。又感後佛護念。故曰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無心而徧應十方。有緣而普施慧照。故號雲自在燈王。又威音王。以口輪自在為名。日月燈。以智輪自在為名。雲自在。以身輪自在為名。各取一輪。以該眾德。於此諸佛。非惟指雲自在王。蓋兼前日月燈明而總言之言不輕於威音像季之時。初得根淨。自爾以來。於此四千億諸佛法中。皆以持說此經力故。獲得六根清淨。說法無畏。是不惟一得永得。抑應以值佛弘法。漸轉漸勝也。
△二行滿成道。
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至)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上科云值佛弘法。修慧也。此科云供佛種善。修福也。於後復值千萬億佛者。值佛必供。顯福德益廣。亦於諸佛法中說經者。說而必解顯慧力益深。慧深福廣。二利圓滿。故云功德成就。以因致果。決定無疑。故云當得作佛。
△三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意云何(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正以結會。可知。
若我下。寓意勸勉。如來意謂。我以大乘之器。不因是經。尚不能疾成菩提。必因是經。乃能疾得。況夫小乘聲聞。權教菩薩等。有志菩提者。可不以此經為先務哉。然佛於往昔。值如許多佛。莊嚴福慧。然後乃成。猶曰疾得菩提。亦為令見小欲速者。自鄙先心。以成遠大之志也。不輕成道竟。
△二上慢得果三。一中間獲罪。二罪畢得果。三結會古今。初。
得大勢彼時四眾(至)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
壽量品云。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譬喻品云。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如是展轉。至無數劫。今云二百億劫。及千劫者。猶少言耳。毀謗持法者。可不慎哉。
△二罪畢得果。
畢是罪[A26]已復遇常不輕(至)三藐三菩提。
前以聞法生謗。重惡覆善。故先受罪報。此以罪畢善熟。既熟當脫。故復遇教化。如人不欲服藥。強令服之。雖以罵醫致損。終因藥力減病。病減再遇良醫。手到盡除。得聞此法者。宜自慶也。
△三結會古今。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至)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䟦陀婆羅。名見序分。師子月者。可畏可愛為名。準正法華云五百比丘。比丘尼。則此脫比丘二字。思佛者。常念佛道。常思見佛。故名也。準正法華偈云。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本經後偈亦云。清信士女。則此脫優婆夷句。於菩提不退者。安住實智中。決定當作佛故。然此中。亦寓有勸誡之意。如來意謂。今日之不退。即昔日之慢流。罪福本無住。善惡皆自取。究無與於佛菩薩也。可弗勉哉。可弗慎哉。正明往事竟。
△四讚經結勸。
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至)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初指法稱讚。不輕因之成道。上慢由茲得果。故讚此經。有大饒益。
是故下。結勸受持。可知。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四)一頌遠舉威音。二頌雙標二人。三頌正明往事。四頌讚經結勸。初(略頌不分)。
過去有佛號威音王(至)天人龍神所共供養。
舉初佛。略二萬億佛。舉別號。略通號劫國。舉神智將導。該一化始終。補天龍供養。略壽命正像。長行偈頌。對辯自知。
△二頌雙標二人。
是佛滅後法欲盡時(至)時諸四眾計著於法。
長行云於像法中。此言法欲盡時。蓋像教僅存。而法[A27]已危矣。四眾著法者。謂上慢在心。執自所證也。餘同長行。但次第稍異。
△三頌正明往事三。一頌徧記致謗。二頌弘經蒙化。三頌成道得果。初(略頌不分)。
不輕菩薩往道其所(至)不輕菩薩能忍受之。
初頌不輕徧記。
諸人下。頌上慢毀謗。
△二頌弘經蒙化(此亦略頌)。
其罪畢[A28]已臨命終時(至)教化成就令住佛道。
初頌不輕弘經。其罪畢[A29]已句。準長行應在下科以是因緣句下。或筆授錯簡。若依文消會者。則是不輕菩薩。以四眾輕賤之故。所有宿罪。一時了畢。如般若云。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是也。
諸著下。頌上慢蒙化。可知。
△三頌成道得果(約義略頌。不分)。
不輕命終值無數佛(至)今於我前聽法者是。
初頌不輕成道。雖值無數諸佛。若但修供養。仍屬有漏。今濟以說經之慧。能成無漏。無漏之福。猶如虗空。故云無量。既福慧相濟。自因果圓成。故云具德成道。
時四下。頌上慢得果。準長行云。復遇不輕。教化菩提。今言值無數佛。蓋值佛之時。即是遇不輕時也。若將上科。其罪畢[A30]已之句。置於此句之上。方合長行。不然。則但彰音記之功。不顯謗法之罪矣。頌正明往事竟。
△四頌讚經結勸(義頌)。
我於前世勸是諸人(至)世世值佛疾成佛道。
初頌指法稱讚。如來意謂。我於前世。所以勸人聽受斯經者。蓋以斯經是第一之法。能開示教人。令住涅槃。長行所謂大饒益諸菩薩。能令至於阿耨菩提是也。世世等言。長行所無。而偈頌補之。如來意謂。我之所以世世受持者。蓋以此經億億萬劫。至不可議。時乃得聞(云云)。是故下。頌結勸受持。世世二句。兼示持經益也。引事證益竟。
△三發願勸持(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無作妙用。不可思議曰神。成所作事。無能障礙曰力。準經文神力有三。一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二毛孔光明。徧照十方。三謦欬彈指。音徧地動。是皆佛地位中。不可思議妙用。惟佛與佛。乃能顯現。故名如來神力。若論此品。前有發願。後有勸持。而題中但標神力者。以能擴其願輪。感其持經。示徧重也。若別明者。亦有五義。一為全彰大用。以收正宗之旨。二為發願護持。以感知遇之恩。三為對眾現神。以擴舊住之志。四為嘉讚經功。以堅涌眾之心。五為結勸受持。以開流通之緒。總言啐啄同時。父子濟美。讚證之玄音方罷。持說之大願斯開。猶如一堂兩琴。鼓商而商應。鼓宮而宮應。一奩兩鏡。胡來而皆胡。漢來而皆漢。於是示以神力。勸以護持。以終正宗之義。此神力品之所由說也。
△(經文分二)一地涌發願弘經。二如來現神勸持。初。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至)解說書寫而供養之。
初指眾敘儀。準地涌品彌勒偈云。若人行籌數。過於恒沙劫。猶不能盡知。今以千界微塵。等彼菩薩之數。豈行籌可計哉。
而白下。發願弘經。欲報知遇之恩。以顯繼述之善。故發願於分身滅處。廣說此經。所以下。徵釋發願之意。真指前章。以前章所顯之實。歷權漸而不遷。故名真也。淨指此章。以此章所顯之本。當生滅而不染。故名淨也。大指全經。以全經理並雜華。義攝羣典。囊括今古。籠罩十方。貫佛生。通凡聖。故名大也。欲得此而受持供養。乃發願於滅後廣說。蓋利他正所以利[A31]己。成[A32]己乃可以成物也。
△二如來現神勸持二。一對眾現神。二讚經結勸。初二。一總標。二別明。初。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至)一切眾前現大神力。
對彼地涌新出。故指文殊等為舊住。必於舊住菩薩。及四眾八部前。而現神力者。為示不分而分。分而不分。以擴其心。令知新出之眾。發願分身。實無去來之迹也。必以文殊為首者。以如來神力。非帶果行因之聖。及有大智者。不能會此意故。
△二別明二。一先以相顯。二次以聲示。初。
出廣長舌上至梵世(至)現神力時滿百千歲。
舌為應機之具。不離此而上至梵世。則梵世有機。亦可即此而應。光具覺眾之功。不離此而徧照十力。則十方有眾。無煩往彼而覺。是皆不分而分義也。樹下乃分身諸佛。亦復如是等。謂不會而同。不會而同。還同一體。此又分而不分義也。當現神之少時。滿百千之多歲。即促而延。以百千之多歲。人現神之少時。即延而促。延促同時。入三世而絕朕。一多無礙。應羣機而無迹。是全體之大用。三世諸佛[A33]已證。今證。當證。乃利物之神機。三世菩薩[A34]已學。今學當學。讀是經者。若能於喫飯穿衣處留心。則舌相毛光。豈惟佛及分身有耶。
△二次以聲示三。一二音徧至。二警覺眾生。三成辦利益。初。
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謦欬(至)是二音聲徧至十方。
舊住之眾。只知向梵世觀舌。十方觀光。不解向喫飯穿衣處理會。只得截斷情塵。另開方便。故云還攝舌相。一時謦欬(云云)。舌相相字。應是光字。不然。則相指光相以前既舌光俱舒。此亦舌光俱攝也。謦欬者。虗𠻳令轉。彈指者。作聲令覺。讀是經者。既不能出廣長舌。放眾毛光。且看他謦欬彈指。畢竟明的甚麼邊事。則庶幾可耳。又此中言一時俱共。二音徧至者。亦顯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義也。
△二警覺眾生二。一地動警覺。二天語警覺。初。
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至)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即時諸天於虗空中(至)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雖因地動回心。見佛歡喜。未能發深遠心。隨喜是經。禮供於佛。故諸天承佛神力。空中唱言以警覺之。示以依正名號。及所說法者。由彼雖[A37]已遙見。猶未知何國何佛。及所說何法耳。以是教菩薩法。故教以發深遠心。而生隨喜。以是佛所護念。故教以禮供於佛。以求加被。警覺眾生竟。
△三成辦利益。
彼諸眾生聞虗空中聲[A38]已(至)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聞虗空聲[A39]已。知國名娑婆。故向以合掌。知佛名釋迦。故稱名歸依。重言南無者。表歸敬之至。不言禮拜者。且稱且禮。無煩另敘也。以種種供具。遙散娑婆者。為欲隨喜是經。求佛加被之意。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者。眾生誠意所感。譬如雲集。變成寶帳者。如來慈心所致。慈心利物。還以自嚴。故徧覆此間佛上。等觀十方。無有限礙。故通達如一佛土。然如來以舌相毛光。謦欬彈指。近示舊住。遠應十方。能於十方世界。作大佛事。警覺羣生。成辦利益。且令十方合成一界。得此用者。則分身與不分身。咸為剩語。對眾現神竟。
△二讚經結勸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承前起後。二嘉讚經功。三結勸受持。初。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至)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欲堅涌眾之願告上行。等餘眾也。諸佛神力。如上所說。舌相毛光。彼此俱益。謦欬彈指。詮量不及。故云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以是神力。說此經功。自然音至梵世。聲徧十方。舌覆虗空。言絕方分。且經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僧祇。非暫時說。又是為囑累故。非泛常說。而猶以為不能盡者。蓋以佛地功德。盡萃於此也。
△二嘉讚經功。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至)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說不能盡。用少言而攝多義。故云以要言之。一切所有之法。指從實施權。若二若三之說。一切自在神力。指從本垂迹。若生若滅之現。一切秘要之藏。指會權歸實。無二無三之旨。以是諸佛秘密心要。又能含攝出生。無量無邊諸法。故名秘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指會迹歸本。非生非滅之宗。以是如來自所住境。又非一切聲聞辟支之所能及。故云甚深之事。此經前後兩章。總為發明乎此。故云皆於此經。宣示顯說。宗鏡云。微塵經卷。極大千而未展全文。普眼法門。盡大海而不書一偈。況權實本迹。悉備此經。故雖極盡神力。說不能盡也。
△三結勸受持。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至)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初正勸受持。
所在下。兼示重處。若有受持等。標持人所住。及經卷所住處也。無論何地。勸應起塔者。示以重其處故。所以等言。乃徵釋勸應起塔之意。是處者。即人經所在處也。人即能成。經即所成。故所在之處。即是道場。是人是經。能令眾生成佛。故云諸佛於此。得阿耨菩提。又人即能轉。經即所轉。故云諸佛於此。轉於法輪。是人是經。能令眾生。依一佛乘而得滅度。故云諸佛於此。而般涅槃。準阿含。有四處應起塔。一佛生處。二成道處。三轉法輪處。四般涅槃處。今云道場者。謂成道之人。於此而生。即同生處。餘三如次。所謂皆應起塔者。以此。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承前起後。二頌嘉讚經功。三頌結勸受持。初(約義廣頌)。
諸佛救世者住於大神通(至)猶故不能盡。
全體大用。名大神通。惟佛能證。故云住也。為悅十方眾生。令其發心。故現無量神力。以資慶躍。舌相毛光。直示本有。故云為求道者。現希有事。謦欬彈指。頓割情塵。故令十方國土。地皆震動。此頌長行。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義也。以佛滅後等者。謂以彼地涌發願。滅後持經。諸佛皆生歡喜。對眾現神。設我以是神力。為[A40]囑累故。讚美持者。縱經無量劫中。猶不能盡。此頌長行。若我以是神力。乃至為囑累故。說此經功。猶不能盡義也。然長行讚經。偈頌讚持者。以經功無盡。持人之功德。亦無盡故。
△二頌嘉讚經功(約義廣頌)。
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至)畢竟住一乘。
初承前總標。持人功德。如空無邊。正以見經功之無邊也。
能持下。別以嘉讚。此經是諸佛法身。為菩薩依止。故凡持此經者。則為見我。乃至所化菩薩。此經是諸佛慧命。為三世文軌。故凡能持者。則令三佛歡喜。并三世諸佛歡喜。此經是道場所得。乃秘密心要。故凡能持者。不久亦當自得。此嘉讚自利德也。此經是平等大慧。為智辯根源。故凡能持者。於諸法得四無礙辯。文中。義即義辯。名即法辯。言辭即辭辯。樂說無窮。即樂說辯。如風二句。乃喻明無礙之義。言風性有聲無住。喻能說無住。空性有名無質。喻所說無體。既能所皆空。乃徧應一切。而無障無礙。亦如風空俱無。乃徧應萬竅。而彼此不相左也。諸經各有因緣。如阿含因緣保證。方等因緣彈斥。般若因緣淘汰等。所說不無次第。如阿含說在初轉。方等說在中轉。般若說在後轉等。然此等皆載在此經。故凡能持者。雖在佛滅度後。猶能知其因緣。及於次第。隨義者。隨彼諸法之義。如實者。如其所知之實。如是而說。自能三根普被。羣昏並照。故云如日月光明。能除諸幽冥也。斯人二句。結合上喻可知。末二句。言不惟能滅眾暗。而且時至機熟。究竟會三歸一。此嘉讚利他德也。自利利他。一持經而兼備。則斯經功德。豈言辭所能盡哉。
△三頌結勸受持(約義略頌)。
是故有智者聞此功德利(至)決定無有疑。
前四句。承上結勸。後二句。釋結勸意。準上自他兩利。一持經而具足。佛道豈有疑哉。兼示重處。從略不頌。然此經前後兩章。雖文有長短。而略明廣明。生疑生信之義。勢如對偶。至於極顯經功。大段亦頗相似。於前有讚經募人。此有讚持論德。前以達多通經。文殊弘法。而證利益不虗。此引不輕成道。上慢得果。以驗功德無妄。此中地涌發願。正對持品之羣賢。前章示以方軌。可配此品之讚勸。雖帶囑累之語。猶屬正宗之義。總結大科。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從源分派。利萬物而長逝。名之曰流。自我及人。衍塵劫而不滯。名之曰通。粵自靈山囑累。海會如勅。或為法忘軀。或分燈列燄。或如明鏡當臺而有像斯現。或如寶月在漢而是水即形。或顯密交資。或自他兩利。或取要而由㨗徑。或尅期而攝一心。故得微言廣布。在惡世而猶聲。優曇常開。當飄零而還色。目曰流通。意在茲也)三。一總囑傳持。二別示修法。三大眾禮散。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A41]囑累品第二十二
囑謂付囑。俾此法有所屬也。累之一字。有二聲。若作去聲。則是殃累之累。蓋如來深知末世弘經為難。意以此法付囑。殃累宣傳。勿得遇緣便退。古德所謂一片慈悲之禍。祖禰不了。殃及兒孫是也。若作上聲。則是積累之累。蓋如來自謂妙法無窮。若[A42]已說者。但如手中之葉。其樹上之葉猶多。意以此法付[A43]囑。教令積累。勿得以少為足。如文中勅以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是也。若論此品。俱有能囑。所囑。受囑。能[A44]囑在佛。所[A45]囑在法。受囑在眾。題不𤨏析。故惟以囑累為名。若明五義者。一正說既畢。應囑累故。二三示難得。令珍重故。三自明離過。令隨學故。四信與不信。教稱量故。五三說奉行。慰佛心故。總言發願度生。宛如扶六尺之孤。立志弘法。何啻傳百里之命。不有寄託。終為大節所奪。故於神力品後。而繼之以囑累品焉。
△(經文分三)一摩頂囑累。二奉教傳持。三歡喜圓成。初三。一囑令增益。二徵起釋成。三教以隨機。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從法座起者。為法求人。坐不安席也。又殃累宣傳。法不應坐也。欲摩眾頂。必假通用。故云現大神力。無量菩薩。應指地涌之眾。以前文止他召此。蓋為此也。必摩其頂者。示有所加。令安慰故。示以久修者。令知恩故。又云難得者。令珍重故。教以一心流布者。恐其潦草應命。終不在意。又云廣令增益者。望其展轉流通。勿滯陳言。蓋為智同於師。減師半德。智過於師。方堪傳授也。三摩三告者。反覆叮嚀。重其事。竦其心故。受持讀誦等。仍前一心流布。廣令增益之義。但變其文耳。
△二徵起釋成。
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至)如來之法勿生慳悋。
如來意謂。我之所以諄諄告誡。勅令廣宣此法者。何也。蓋以如來有大慈悲等。汝等亦應隨學。所謂我既如是。汝亦如是也。若釋其義者。能與智慧之樂。拔愚癡之苦。名為大慈大悲。如其所得之法。盡以教人。故曰無諸慳悋。有機便說。我智無匱。故云亦無所畏。能與等言。乃轉釋無畏等義。蓋以能與故無畏。無畏故無悋。無悋故慈悲大也。佛之智慧。指究竟覺智。以是佛之所證。不共餘乘故。如來智慧。指示成果智。以是從真現起。依如而來故。自然智慧。指觀察妙智。以能不慮而知。自然而應故。能與此者。名為究竟法施。故云是大施主。亦應隨學等。正明勅令廣宣之意。法謂修行之法。三行之中。獨戒慳悋者。以無慳則有法盡與。遇機便說。足攝慈悲及無畏故。
△三教以隨機。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至)則為[A46]已報諸佛之恩。
隨學佛行。固應盡與佛慧。但恐眾生不能盡受。故教以信者為說。信者為說。聞知便入。故云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設遇不信。說亦無益。故教以於餘深法。示教利喜。餘深法者。應指終頓二教。以彼對圓名餘。對始說深故也。然終教凡有心者。皆當作佛。頓教狂心歇處。便是菩提。以此示教。易得利喜。況進之可極圓宗。若如是便契佛行。故曰。則為[A47]已報諸佛之恩。摩頂囑累竟。
△二奉教傳持。
時諸菩薩摩訶薩(至)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聞佛囑累。得滿弘經之願。故皆大歡喜。蒙佛摩頂。喜有神力加持。故徧滿其身。所謂通身慶快是也。益加恭敬者。大事在身。踧踖弗寧之狀。曲躬低頭者。唯唯聽命。惶恐不安之儀。如世尊勅者。世尊之勅有二。一令廣宣此法。學佛勿悋。一令稱量信否。說誘隨機。一一敬順無違。故云當具奉行。唯然者。猶云唯是如此。唯是如此無有別意。故願不必有慮。如是三反等者。數數承當。重佛勅。安佛心也。
△三歡喜圓成。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初略顯圓成。分身之來。原為開塔。開塔之後。不遽去者。以釋迦後事未了。今[A48]已囑累。更無所事。故請以各隨所安。勿復為我關心也。多寶佛塔。還可如故者。有二釋。一順晉隋二譯。二依什師所譯。晉隋二譯。此品在後。順此則還可如故之語。應是請歸故都。亦同各隨所安義也。什師所譯。移後居此。依此則還可如故之語。應是照舊留住。以下三品中。猶有多寶事故。二釋之中。在後似長。竊窺什師移此。其意有二。一為顯此經。具三會故。若此品在後。則向下諸品。應是寶塔中說。而妙音品中。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之語。難以消會。二為顯流通。自此始故。準古德。或以前品即為流通。或以後文猶屬正宗。預防此判。隔以[A49]囑累之文。無傷佛意。有禆正解。又大成云。如故者。前開今閉。自下如來出塔。與大眾復降靈山。說後六品經。此但知移品初意。猶未得第二意耳。
說是下。大會歡喜。分身多寶。慶斯道之得人。四眾八部。欣當來之有依。故云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總囑傳持竟。
△二別示修法二。一正修之法。二助修之法。初三。一藥王盡執為法。二妙音忘情弘經。三觀音遣相圓應。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二藥普施。二病俱治。故稱藥王。然身燒臂。為法供佛。是其本事。此品全為明此。故即以此命名。若別明五義者。一為承願受[A50]囑。必當遊化人間。欲假藥王。顯遊化之方故。二為奉命弘經。端賴精進苦行。欲借喜見。顯精進之真故。三為二執不除。動轉皆成障礙。欲就往事。為今日之模故。四為然身燒臂。名為真法供養。欲明持品。同持經之德故。五為男女雖異。佛性由來無二。欲資持經。彰平等之理故。總言遊化娑婆。苦行為首。忍難弘法。精進居先。執盡障除。乃無往而不可。多持少持。任機緣而無礙。男女情盡。佛性理圓。為明如是等義。故說此品。
△(經文分三)一宿王因藥王而請問。二如來引本事而垂答。三多寶以有益而讚問。初。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至)及此聲聞眾聞皆歡喜。
初總問遊化。宿王者。星宿中王。表智慧自在。華有多種。如金銀草木等。表萬行芬披。蓋以智行相成為名也。非此菩薩。莫契藥王本事。故為當機。[A51]已知遊化娑婆。為藥王本事。但觀現前人多弊惡。不知彼於宿世。云何遊化。故為問也。
世尊下。別問苦行。向聞藥王。苦行居多。而其中最難行者。尚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數。但未得其詳。故求解說。以為末世弘經者法也。望其必說。故稱善哉世尊。恐難盡明。故云願少解說。蓋求佛於多分事中。少說一二事也。
諸天下。指眾聞喜。天龍八部。二執俱在。他土菩薩。二習未侵。至若此間聲聞。我執雖空。而法愛猶存。聞此盡執之法。故應歡喜。不言地涌及文殊等者。或[A52]已隣極果。或道後行因。既無所執。亦無所喜也。
△二如來引本事而垂答四。一先舉本師。二次明本事。三結會古今。四別[A53]囑宿王。初。
爾時佛告宿王華菩薩(至)歌歎於佛以為供養。
初時劫名號。日能照晝。喻俗智涉事。月能照夜。喻真智契理。月乃淨中具明。喻真不礙俗。日乃明中具淨。喻俗不礙真。真俗既[A54]已無礙。理事由來圓融。佛德如是。取喻為名也。不言國名者。愚謂即是娑婆。但彼時尚屬善世。或另有佳稱。恐不善會者。反令問答不能相應。故不言也。
其佛下。兩乘弟子。不言辟支者。聲聞攝故。
佛壽下。主伴壽量。菩薩壽命等佛者。乘願助化。生滅與俱故。
彼國下。依正淨善。無有女人。則生於其國者。皆修梵行。無有惡道。則生於其國者。俱稱善友。無有諸難。則生於其國者。常得見佛。如掌琉璃。行列寶樹為嚴。非若今之坑坎堆阜。瓦礫荊棘。漫空寶帳。懸垂華幡為彩。非若今之烈日流金。暴風折木。瓶華爐香處處嚴潔。非若今之雜穢滿目。樹論臺歌。在在佛法。非若今之是非盈耳。蓋以境隨心轉。心淨則佛土淨也。文中言一箭道者。補註云。二里。大成云。取射垛為則。或一百二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五十步也。
△二次明本事三。一現神供佛。二然身供佛。三燒臂供塔。初二。一聞法獲益。二感恩供養。初。
爾時彼佛為一切眾生(至)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初佛為說法。苦行在躬。道德感孚。一切眾生。見者歡喜。因命是名。以是彼時當機。故置為言。餘諸菩薩聲聞。或屬發起。或屬影響。或屬結緣。非是正為。故云及也。
是一下。修習獲益。為法度生。不避艱辛。故云樂習苦行。離臥遣睡。磨煉身心。故云精進經行。不為人天福報。小果權乘。故云一心求佛。時經萬二千歲者。顯操行之久也。得現色身三昧者。大成云。此三昧有三義。一者內現。如今經身根清淨。十方依正。於身中現。如明鏡現像。二者外現。如妙音觀音。隨機示現十界色身。如寶月印水。三者內外現。如大集經。[A55]己身佛身眾生身。彼此互相顯現。如三珠對影。愚謂。正由內現。故能隨影外現。由隨影外現。故能自他容即。復由自他容即。故常內現。常外現。互為緣起。而總成一普現色身三昧。
△二感恩供養。
得此三昧[A56]已心大歡喜(至)價直娑婆世界以供養佛。
初念恩擬供。歸功此經者。依於此經。分得事事無礙力故。供佛及法者。法是佛說。知法恩。同佛恩故。
即時下。入定供養。無盡身雲。徧於虗空。雨華雨香。皆以三昧之力。故須入也。言堅黑者。以栴檀類多。惟此為佳故。海此岸者。準正法念經云。妙高山南。海此岸。則此岸即南岸也。二十四株為一兩。六銖者。一兩中四分之一耳。價直娑婆者。顯是香中絕品。以此供佛者。為表恩大難酧。現神供佛竟。
△二然身供佛三。一喜見然身。二諸佛讚善。三佛默身盡。初。
作是供養[A57]已從三昧起(至)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
資定供佛。供已不住。故云從三昧起。自念神力供養。不如以身者。有二義。一者外財易捨。不如內財難捨。難捨能捨。方顯知恩故。二者神現似虗。不如色身實有。實有能捨。方顯執盡故。即服諸香者。欲變腥臭氣也。薰陸。出大乘國。西域記云。葉似棠梨然亦不出華梵。若依字釋義。應是陸地所產。還薰於陸者。兜樓婆。此云香草。出鬼神國。畢力迦。此云丁香。膠香者。樹所出膠。如松香之類。又飲香油者。兼為燒然易也。千二百歲。顯內熏[A58]已久。內熏[A59]已久。則外垢易淨。故惟以香油塗身。在於佛前者。為供佛故。衣纏油灌者。令如法故。乘神通力。而發供佛之願。故云神通力願。願以神助。不須世火。故云而自然身。夫身者。五蘊假合。眾緣幻成。內立妄宰而成我見之根。外執實有而為法礙之本。無始保守。有生與俱。對境瞥起。空說無我之宗。遇緣便熾。誰空有法之計。喜見如是。今古常輝。
△二諸佛讚善。
光明徧照八十億恒河沙(至)以法供養諸如來故。
初光所照處。
其中下。諸佛稱讚。以能盡二執。故重讚善哉。是真精進者。身尚不惜故。是真法供者。能契佛道故。昔智者誦經至此。親見靈山一會者。良有以也。華香纓絡等。執愛尚輕。為供猶易。故云所不能及。國城妻子等。執愛雖重。然是身外之物較之內身。猶為易捨。故云亦所不及。第一之施者。超出上二故。最尊最上者。成佛親因故。以法句。轉釋最尊最上之義。正以無始保愛。一旦頓捨。與法相應。與道相契。故為法供。故能超出眾施。而為最尊最上。
△三佛默身盡。
作是語[A62]已。而各默然者。執盡無可說故。其身火然。千二百歲者。乘願力故。過是[A63]已後。其身乃盡者。利益成故。又上文服香飲油千二百歲。屬方便道。圓伏二執。此云其身火然千二百歲。屬加行道。圓斷二執。良以我法二執。久在六根。無始保愛。難以頓遣。故伏斷位中。各經千二百歲。若前云精進經行。滿萬二千歲者。猶是初心向道。凡位攝心。時出時入。若存若亡。故經時猶長。然以佛法增上力故。亦能獲得現身三昧。所謂小聖不及大凡是也。今云過是[A64]已後。屬解脫道。解脫道中。執除空現。故云其身乃盡。然身供佛竟。
△三燒臂供塔五。一喜見轉生。二白父詣佛。三蒙佛[A65]囑累。四戀慕起塔。五燒臂作供。初。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結跏趺坐忽然化生。
復生淨明國中者。緣未盡。願未了故。王名淨德者。居塵不染。即俗證真之稱。為求童真入道。故生其家。忽然者。三昧功成。生死去來如夜旦故。彼國無有女人。故云化生。
△二白父詣佛二。一白父當供。二升空往詣。初。
即為其父而說偈言(至)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初白父述事。初生便能說偈者。不由胞胎。無隔陰之昏。及孩提之限也。經行彼處。指前世在彼佛所。精進經行。即得三昧。指前世一心求佛。所獲利益。精進捨身。指前世為報佛恩。然身作供。此自述生前事也。流行本。此下更有供養求慧二句。乃後人妄加。不錄。
說是下。顯益言供。而白父言。乃至今故現在者。自慶異世猶能值佛。我先供養。乃至復聞法華者。自慶身後猶能獲益。此歷明當供意也。解語陀羅尼。亦有三義。一謂聞而能解。如本經耳根功德文云。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乃至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二謂解而能說。如寶積經云。有三昧名解一切眾生語言。得此三昧者。善能宣說一切語言等。三謂圓解無礙。如本經意根功德文云。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A66]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等。然此三義。亦互為緣起。謂正由一切能聞。故一切能說。由一切能說。故一中解異。復由一中解異。故常能聞。常能說。由是統收此三。而總為一大陀羅尼。復聞法華者。身盡執除。感佛為說故。又陀羅尼力。處處成聞故。甄迦羅。亦云矜羯羅。乃五十大數中。第十六數。頻婆羅。亦云頻跋羅。乃第十八數。阿閦婆。亦云阿芻婆。乃第二十數。要知此等數目。超出凡夫心量。不必妄解。又上云供養佛[A67]已。應指然身之後。當此之時。身盡執除。且道孰為能得。孰為所得。孰為能聞。孰為所聞。正以無有能得所得。如是而得語言陀羅尼。無有能聞所聞。如是而聞妙法蓮華經也。
△二升空往詣。
白[A68]已即坐七寶之臺(至)世尊猶故在世。
初詣佛讚慶。坐臺升空者。乘神往也。禮足偈讚者。慶見奇也。相好莊嚴。殊勝無比。故云容顏甚奇妙。𦦨網交輝。圓映無際。故云光明照十方。如斯容光。經劫難逢。而喜見適曾供養。今復親覲。故說偈讚佛以自慶也。
爾時下。白佛鳴志。重稱世尊者。表親愛之意。如子見母。連呼其母之類。猶故在世者。鳴慶幸之志。意謂。弟子[A69]已經再生。將謂不得見佛。孰虞世尊猶故在世。望外之慶。雖失乳之兒。再遇慈母。亦未足為喻也。白父詣佛竟。
△三蒙佛囑累。
爾時日月淨明德佛(至)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初唱言當滅。喜見既來。補處得人。故云涅槃時到。囑以大事。無復餘緣。故云滅盡時至。教以安施床座者。速辦滅儀。示以今夜當滅者。無容少緩。
又勅下。正以付囑。囑以佛法者。教令傳宣。囑以菩薩等。教令成就。付以阿耨菩提者。教令補處佛位。付以三千世界者。教令於此成佛。既於此成佛。則寶樹。寶臺。皆為果中受用。給侍諸天。皆為果中役使。故云悉付於汝。付以舍利者。為滅後不盡之益。教以起塔者。作人天種福之田。
如是下。囑[A70]已入滅。諸佛涅槃。多在中夜。表無為正位。今在後分者。表大悲願重。佛法久住。雖至最後後際。猶能於無明長夜。為眾生作照世燈也。
△四戀慕起塔。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垂諸旛葢懸眾寶鈴。
佛滅則四眾無依。故悲感懊惱。一見而不復再見。故戀慕於佛。要知戀慕於佛者。為法眷注。悲感懊惱者。為眾哀傷。豈同世人。因愛見而生悲戀者乎。𧂐者積聚義。謂積聚栴檀。闍衛如來也。而以燒之者。大成云。佛說火化之法。在[A71]己則顯三昧之力。播熏煉之功。故化火自焚。舍利迸透。在人則掩臭腐之穢。免螻蟻之食。故其魄不滯。其神清升。而此方臥淤膿於荒郊。埋腐骸於朽[A72]壤。習以為是。反以火化為不忍。方其穴地負土。全體而抗之。為可忍耶。二者皆出於不得[A73]已耳。達人觀之。一等歸盡。沉之可也。露之可也。棄之溝中。內之石槨。無不可也。收取舍利。作寶瓶以貯之。起寶塔以供之。八萬四千。表法門對惑之數。高三世界。取十方瞻仰之儀。大成云。三世界。謂三千世界也。準教中云。四大洲日月。須彌盧欲天。初禪各一千。名為小千界。上覆一二禪。小千復一千。名為中千界。上覆一三禪。中千復一千。名為大千界。上覆一四禪。今言高三世界。則是至四禪天也。表剎垂旛。有眼者。感至人之[A74]已往。懸眾寶鈴。有耳者。思法音之再震。臨終之囑。蓋為此也。
△五燒臂作供五。一祈眾憶念。二燒臂成益。三時眾憂惱。四立誓還復。五天地呈祥。初。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日月淨明德佛舍利。
自念作是供養。心猶未足者。有二義。一者貯瓶起塔。但能令人天種福。不能令時眾發菩提心。二者。財施易捨。但能了本師遺命。不能盡自[A75]己二執之習。為盡餘習。復欲令他發心。故轉念當更供養。語諸菩薩等。教以當一心念者。祈眾運心憶念。代為致祝。令其事得成也。
△二燒臂成益。
作是語[A76]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至)現一切色身三昧。
塔滿八萬四千。應非一處。而曰於前者。一塔一身。蓋以普現色身三昧力也。百福莊嚴之臂。不易可得。且臂之於我。為用最親。稍有所傷。便動執習。故獨燒之。時經七萬二千歲者。亦有二義。一願力久供故。二執習難盡故。又七萬二千歲者。為盡前七識所具習氣。更侵八識中一二分故。尚留餘習。至最後身成佛時斷也。令發菩提心者。感其難捨能捨。欲效之耳。皆使住三昧者。菩提心增上力故。
△三時眾憂惱。
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至)而今燒臂身不具足。
菩薩賴以成就。天人等賴以化導。故見其無臂。憂惱悲哀。意以為失所依也。是我等師。無臂何以師我。教化我者。無臂何以教我。如來臨終之囑。付之東流。我等當來所歸。幾同西日。言念及此。自不禁憂惱而悲哀也。
△四立誓還復。
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至)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見其悲哀過分。恐失利益。故於眾中立誓。以安其心也。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者。顯今雖無臂。當來成佛。猶能為眾作依止也。恐其不信。故誓以若實不虗。令我兩臂還復如故。誓[A77]已還復者。驗知成佛不虗。不惟顯當來之有依。亦不失現前之師教也。由斯句。出還復之由。財施供佛。能感成佛之福。法施供佛。兼致成佛之慧。既淳且厚。不久成佛。故致所言必應。
△五天地呈祥。
當爾之時三千大千世界(至)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三千世界。表現行種子習氣。二執各三。故成六種。今[A78]已俱破。故以震動表之。天雨寶華。表智慧開敷。覩斯瑞應。際斯奇緣。故云得未曾有。次明本事竟。
△三結會古今。
佛告宿王華菩薩(至)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昔之喜見。即今之藥王。欲知遊化之方。應觀喜見之事也。其所捨身等。乃結答苦行之問。言藥王捨身布施。如是相類苦行。尚有無量等數。若上之所說。不過於多分事中。略舉其一耳。
△四別囑宿王(隨品囑累。不同前品言該多眾。故云別囑)三。一顯法供殊勝。二明持人功德。三[A79]囑應當弘護。初。
宿王華若有發心(至)諸珍寶物而供養者。
欲得菩提。盡執為本。身分執重。餘皆執輕。故然指之供。勝似餘者。所以梵網經云。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楞嚴亦云。我滅度後。其有比丘。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酧畢。然雖如是。也須發殷重心。起二空觀。仰祈諸佛。為作證明。自念我今身分尚捨。何況餘物。自此於一切時中。一切法上。念念與初心相應。直至成佛。永無顧戀。如是雖不及於然身燒臂。而究其與道相應。其功無二。若乃識念未忘。諸蘊違礙。我執正熾。法見未融。徒受無益之苦。反招外行之譏。空慕其迹。亦何益哉。文中云。能然手指者。或一節。或兩節。足一指。則三節俱然也。不云然身。及然臂者。恐未到喜見境界。不能來去自由。應誓還復。空壞道器。反誤前程。正如畫鵠不成。反類於烏。故且令然指以護其機。
△二明持人功德二。一約全經明德。二約本品明德。初三。一受持功德。二書寫功德。三供養功德。初二。一較能持之福。二喻所持之法。初(將欲囑累。較量持福。以發勝心)。
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滿界七寶。供養四聖。不及持經四句者。以佛聖無我。不以供我為重。惟以弘法為重故。又七寶供養。是福德因。受持此經。是慧德因。二德較量。慧為勝故。又七寶供養。為佛遠因。受持此經。菩提在近故。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者。言少持之福。尚多於彼。況復多持。不言可知也。
△二喻所持之法四。一喻深大高上。二喻照明破暗。三喻尊特殊勝。四喻拔苦與樂。初。
宿王華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至)於諸經中最為其上。
初喻教深大。川流江河。喻諸教各偏。海為第一。喻法華純圓。純則諸教莫探。故名為深。圓則統攝諸教。故名為大。若別喻者。川源淺近。臨之少得其利喻小教偏空。依之僅證小果。流水長逝。導之可通江河。喻大乘始教。進之可入終實。江流無住。任來往而不留。喻終教融通。照空有而無礙。河性自淡。不存鹽鹵之跡。喻頓教離言。逈超名相之稱。至若海水洪深。納百川而同味。淵源浩大。容萬派以朝宗。喻法華甚深。攝四教而同圓。妙理廣大。會三乘而歸一。法喻合明。勝劣自見。
又如下。喻乘高上。土山能生萬物。喻人乘能生萬善。以萬善皆依人中修故。黑山者。俱舍云。南洲從中向北。有三重黑山。山而曰黑者。無有光明。喻天乘躭樂。不生智慧光故。小鐵圍。圍小千界。喻聲聞乘。以聲聞執著偏空。如鐵圍難透故。大鐵圍。圍大千界。喻辟支乘。以辟支更侵二習。遠越聲聞乘故。十寶山者。華嚴云。雪山。香山。軻利羅山。仙聖山。由乾陀山。馬耳山。尼民陀山。斫迦羅山。宿慧山。須彌山。今言雖標十。意惟取九。以喻菩薩之乘。以須彌留為佛乘喻故。九山喻菩薩者。以菩薩實德內充。智光外映。如寶山也。須彌橫海。落羣峯之高故為第一。喻法華稱性。障餘乘之耀。故為最上。
△二喻照明破暗。
又如眾星之中月天子(至)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初喻法照明。普天星宿。各具燭夜之光。然各有分野。一輪皓月。獨朗輝空之耀。故最為第一。合中。千萬億種經法。隨分顯理。各被一類之機。如星光分照。此經最為照明。圓彰佛性。同記菩提之果。如皓月獨明。法喻歷然可對。
又如下。喻智破暗。日出則雲開霧散。諸闇皆除。智明則我隳法壞。不善全破。以此經全彰佛慧故也。
△三喻尊特殊勝二。一喻經尊特。二喻經殊勝。初。
又如諸小王中轉輪聖王(至)及發菩提心者之父。
初喻威德尊特。小王各據一國。掃一國之烟塵。輪王統攝四洲。清四洲之惡逆。故最為第一。眾經隨分破惑。若彼小王。此經圓破五住。輪王堪比。故最為其尊。
又如下。喻自在尊特。帝釋統餘天為臣佐。獨能自在。故得王稱。此經攝諸經為眷屬。特顯圓融。故置王號。
又如下。喻覆護尊特。大梵覆護眾生。眾生咸為其子。此經覆護三乘。三乘皆稱為父。曰父。曰王。曰尊。總一尊特義也。
△二喻經殊勝。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至)此經亦復如是諸經中王。
初喻法勝人勝。羅漢之下。應有中字。不然則法喻難齊。蓋以凡夫人中。四果人中。獨推支佛第一。合中。如來所說。兩乘所說。惟顯斯經為最。經既如是。持人亦然。故即就喻合之。一切眾生。合凡夫四果。持人第一。合支佛獨勝。此雙顯法。勝與人勝也。
一切下。喻因勝果勝。焦芽敗種。豈能與長林並茂。故菩薩第一。秋木行潦。難以配大海同觀。故此經為最。以此經因是佛因。故以菩薩為喻。此單顯因勝也。佛為法王。超諸聖而獨尊。此為經王。邁餘乘而獨步。以此經果是佛果。故以法王為喻。此單顯果勝也。喻尊特殊勝竟。
△四喻拔苦與樂。
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至)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初雙標二用。此經在處。諸佛護念。故能救諸眾生。依教修習。三障俱轉。故能離諸苦惱。謂轉報障。離現在苦惱。轉惑業二障。離當來苦惱。此拔苦用也。能大饒益等。現前有求皆遂。當來無願不果。如藥草喻云。是諸眾生。聞是法[A80]已。現世安隱。後生善處。以道受樂等。此與樂用也。
如清下。取喻顯義。喻有十二。第一喻。顯與樂之用。清而且涼。飲之則神清氣爽。渴而且乏。得之乃心樂身安。然三乘五性。總為渴乏之者。隨分受益。何異清涼之池。故為喻也。次二喻。顯拔苦之用。冷來逼身曰寒。得火則煖。喻眾生眾惱交煎。遇法則脫也。衣不障體曰躶。得衣則嚴。喻眾生一善不修。遇法則具也。其餘九喻。皆雙含二用。將本圖利曰商。得主獲續本之樂。免失利之苦。喻菩薩以道化生。遇法得道。免絕化之憂也。賴乳養身曰子。得母獲續乳之樂。免喪身之苦。喻菩薩依理自修。遇法悟理。免滯行之怖也。自濟濟人曰渡。得船獲到岸之樂。免俱溺之苦。喻菩薩自利利他。遇法同修。免俱墜之患也。有疾纏身曰病。得醫則病瘥身安。喻凡夫有惑障性。遇法則惑盡性顯。無光照室曰暗。得燈則暗滅室明。喻外道無智明心。遇法則邪退心開。無財充用曰貧。得寶則離貧財充。喻二乘闕行。無真功德。遇法則諸行備具。眾德圓滿。依國而住曰民。得王則外患不生。內救有依。喻眾生依於三界。遇法則魔外不侵。度脫有歸。入海採寶曰賈客。得海無滯此之苦。有得寶之樂。喻眾生發菩提心而求佛果。遇法無退轉之憂。有成佛之望。不辨東西曰闇。得炬則闇盡路明。喻眾生發心修行。不辨邪正。依於此經。愚闇滅而正智顯。邪正分而覺路達矣。
此法下。以法結合。現境違心曰苦。四大不調曰病。能令離此者。轉報障。離現在苦也。見思二惑。為分段生死之縛。塵沙無明。為變易生死之縛。能解此者。轉惑業二障。離當來苦也。不言得樂者。離苦自然得樂。不須說故受持功德竟。
△二書寫功德。
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至)籌量多少不得其邊。
準分別功德品云。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等。若以事論。則起立僧坊。作諸殿堂等。功德似有分限。故此重明。意顯前之所說。乃借事表法。故愚於前疏。以法報為僧坊。以化身為殿堂者。若預契此意。佛智籌量。尚不得其邊。況復餘人。是謂真無邊也。
△三供養功德。
若書是經卷華香纓絡(至)所得功德亦復無量。
薝蔔。黃華。須曼那。善攝意華。波羅羅。熏華。婆利師迦。夏生華。亦云雨華。雨後生故。那婆。雜華。摩利。鬘華。皆稱油燈者。以此眾華。熏油然燈。前文所謂熏油常然之是也。準分別功德品偈[A81]已云。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乃至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等。今復重明者。以前文乃是況顯兼度功德。兼帶而言。非正論其德也。約全兼明德竟。
△二約本品明德四。一聽聞功德。二受持功德。三修行功德。四讚善功德。初。
宿王華若有人(至)亦得無量無邊功德。
二執既盡。可敵全經之功。故持品亦同持經。得無量無邊功德。設有根鈍智劣。或障重緣淺。不能通利全經。即當著力此品。勿謂不完。有失大利。文中言聞。義亦兼持。不得以辭害義也。
△二受持功德。
若有女人聞是藥王菩薩(至)盡是女身後不復受。
男女雖別。佛性無二。但以執重慧淺。受此五障之身。果能聞而受持。與心相應。自然盡是女身。後不復受。設有身墮女流。百惡逼惱。極生厭離。願轉男身者。惟當加意此品。
△三修行功德四。一轉生極樂。二離惱得忍。三見佛遙讚。四指益結告。初轉生極樂。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至)生蓮華中寶座之上。
準大集經。如來滅後。有五五百歲。第一五百歲。解脫堅固。第二禪定堅固。第三多聞堅固。第四塔寺堅固。第五鬬諍堅固。今云後五百歲。即鬬諍堅固時也。當此之時。人尚鬬諍。而執習堅固。法當壞滅。而怨嫉繁興。況在女流。猶能起真精進。作法供養。豈不捨穢軀而受清虗之身。離苦趣而生安樂之國。設有願見彌陀。求生安養。念力多乖。淨業難成者。胡為不𢬵其身命。力行此品。文中言如說修行者。或真能盡執。亦不必定捨身命。或實捨身命。願以撇無始執習。二俱是也。即往安樂者。言正當修行之時。設有願生彼國。隨念即至故。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者。言既生於彼。即到佛及菩薩住處。不同念佛功劣。猶墮疑城也。生蓮華中。寶座之上者。華開臺現。坐於其上。不同下品下生。經久乃開也。
△二離惱得忍。
不復為貪欲所惱(至)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極樂世界。衣食自然。故不為貪欲所惱。處處法音。起慈生慧。故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上善聚會。揖讓愛敬。故不為憍慢嫉妬。乃至一切諸垢所惱。言惱者。惑習數動。惱亂自心。欲潔偏染。無能自抑。一生極樂。都無是事。設於娑婆修行。惑習未盡者。勿忘回向淨土。有類水牯牛過窓櫺也。菩薩神通者。如清旦供養。食時還歸之類。無生法忍者。智契無生。忍可決定。永無退轉也。然此通此忍。性本自具。但以惑習所障。未即發悟。今以諸垢不惱。故能得也。
△三見佛遙讚。
得是忍[A82]已眼根清淨(至)智慧禪定無有與汝等者。
初根淨見佛。證無生忍。離生滅見。故得眼根清淨。眼清淨故。一切無能障礙。故能見眾多佛。數限七百萬二千億那由恒沙者。以未到佛地。見有分齊故。
是時下。佛讚功德。復有二義。初總讚福德。後五百歲。猶能聞是經典。身在女流。猶能如說修行。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如法盡執。是真受讀思惟。見者感發。是真為他人說。故諸佛咸讚其能。若今之喃喃故紙。惶惶高座者。豈足以語此哉。此福是成佛之福。此德是成佛之德。故應甚深無量。廣大無邊。
火不下。別顯深廣。所證與實相相應。故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所獲與諸佛齊等。故千佛共說不能令盡。身為五陰魔。執為煩惱魔。二俱有害法身。故亦名賊。此人既如說修行。身執俱盡。故云破也。生來死去。互相攻擊。擾我心王。名之為軍。此人既生方得忍。永無退轉。故云壞也。惑習數動。侵我智境。名為怨敵。此人既諸垢莫惱。餘習不生。故云摧也。此上顯功德廣大。續佛慧命。端賴此人。故蒙百千諸佛。神力守護。行於世間無能為障。化導天人。為天人師。故於若天若人。無能如者。執習不動空性圓明。定慧等佛。故云惟除如來。二乘定慧偏枯。菩薩未極圓融。故云無與等者。此上顯功德甚深。
△四指益結告。
宿王華此菩薩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一切功德。皆以智慧攝持。故言功德。及智慧之力。然此人本娑婆女流。繼而為安養男子。今如來又以菩薩稱之。且讚其功德智慧成就。將不久易以如來之號。功超三祇。力敵百劫。如說修行之功。其偉矣哉。修行功德竟。
△四讚善功德。
若有人聞是藥王菩薩(至)所得功德如上所說。
末世眾生。二執堅固。㧞一毛而利天下。尚不肯為。況能然身供佛。燒臂供塔耶。故凡聞此事者。鮮有不心生怨嫉。而交口誹謗者也。由此所以聖道難行。真修叵得。若果能隨順歡喜。極言讚善則所在轉娑婆之穢。一言化安養之境。何異口吐蓮香。身放牛頭。如上所說。指在隨喜功德品中。蓋以一品之功。可敵全經之功。故隨喜讚善。其德亦同也。明持人功德竟。
△三囑應當弘護二。一囑弘本品。二囑護全經。初。
是故宿王華以此藥王菩薩(至)鳩槃茶等得其便也。
承上聞聽受持。修行讚善。有如是德。是故囑以後五百歲。廣宣流布。三千世界。偏說閻浮者。有二義。一閻浮執重。宜以此治故。二藥王宿緣。偏重在此故。惡魔魔民。謂魔王。及魔所屬也。天謂魔天。龍謂毒龍。夜叉鳩槃茶為惡鬼。是等皆樂著生死。誤陷眾生。為其勞侶。廣其族黨。若此經斷絕。則彼得其便。故以無令囑之。
△二[A83]囑護全經。
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至)應當如是生恭敬心。
初正囑護經。末法之際。波旬桓赫。欲護是經。非神力不可。故囑以神力守護。所以下。徵釋應護之義。亦為斷宿王問所不及之疑也。言宿王因藥王而請問者。將謂藥王。別有應症之藥。壽世之術。而欲效之。豈知夫法華一經。即是良藥。即能應症。即能壽世。故取此以釋應護之義也。病即消滅。不老不死者。有二義。一者煩惱縈心。是名為病。無常迫身。是名老死。得聞是經。斷煩惱而證真常。是為病即消滅。不老不死也。二者因聞是經。我法執盡。不見病性。亦無受者。故云病即消滅。病尚不有。老死誰名。故云不老不死。
宿王下。兼囑供人。青蓮盛香。取其潔也。作念不久等者。生心如佛想故。取草者。準釋迦將成道時。有吉祥長者。施軟草為座。佛取而坐之。遂成正覺。此亦諸佛通軌。故云爾也。破魔軍。謂降魔成道也。吹法螺。謂道後說法。號令人天也。擊法鼓。謂䇿勵羣機。與諸魔戰也。度脫老病死海者。教化眾生。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也。是故求佛等。以當機。勉餘眾也。如來意謂。汝見受持之人。既應如是。是故一切求佛道人。凡有見者。皆應如是生恭敬心。如來引本事而垂答竟。
△三多寶以有益而讚問。
說是藥王菩薩本事品時(至)利益無量一切眾生。
初因問成益。設無問者。佛亦不說。故知因說成益。即是因問成益也。解語陀羅尼者。若惟聞而能解。則是耳根與意根互用。若兼解而能說。則是意根與舌根互用。若更能圓解無礙。則是意根極圓。攝耳舌而同[A84]己。是亦由於聞法執盡。空性圓明。諸根互攝。自覺聞佛所說。一句中能解無量之義。若欲為他人說。一句中亦能演無量之法。由此說名得解語陀羅尼也。
多寶下。多寶讚善。既[A85]已總問遊化。又能別問苦行。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自得現身三昧。解語總持。復欲饒益同行。因發是問。故讚其成就不思議德。乃能問也。由此一問。不惟現在成益。且將展轉流通。以至後五百歲。故讚其利益無量。一切眾生也。藥王盡執為法竟。
法華指掌疏卷第六
音釋
(胡貢切音哄水銀也)。
瘍(移章切音陽創癰也又身傷曰瘍)。
顴(逵員切音權輔骨也)。
喃(那含切音南語聲也)。
校注
[0658001] 竟疑境【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3 冊 No. 631 法華經指掌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別明五種功德(品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