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指掌疏卷第五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行有二種。一正行。二助行。文云。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葢說經即正行。四法即助行也。安樂亦二。一能安樂。二所安樂。文云。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葢正行即所安樂。而助行乃能安樂也。然既文兼正助。義含能所。不便別指。故直以安樂行名之。若推文尋義。亦應有五。一為前品發願。此品示行。顯示行願相資故。二為忍難弘經。深位猶可。請示方軌。預為新意者計故。三為欲堅眾信。令守四法。取譬髻珠。顯示此經尊尚故。四為顯示持經。報感華果。夢驗佳祥。令知利益不虗故。五為文殊大智。尚慮持經。示以四行。顯示智行相成故。總言忍難弘經。不若無難為美。果能依此能所。正助兼修。應塵勞而無礙。涉紛華以恒如。既安且樂。何難可忍。故於持品之後。而示之以安樂行焉。
△(經文分二)一文殊請方。二如來示軌。初。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至)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初指人稱歎。是諸菩薩者。即指前品不退之眾。不畏惡世。高蹈羣賢。故稱甚為難有。敬佛發願。惡世護持等。正出上甚為難有事也。世尊下。代為啟請。意謂。能說是經則難。何況於後惡世。但不知不退菩薩。當來於惡世之時。云何能說。想應有安樂無礙之法也。
△二如來示軌三。一總標。二別示。三結勸。初。
佛告文殊師利(至)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影直必在形端。正人要先正[A1]己。故初示持身。身既持[A2]己。離有而不受有縛。事未涉也。趣空而尚為空繫。故次示應物。應物之際。最忌心中之憎愛。一體同觀。乃見實相之平等。故繼示攝心。心雖攝而難以持久。行雖廣而終滯有涯。故後示立願。奉此四以為軌則。名曰四法。依此四而為家宅。名曰安住。詳如下釋。古德以身口意願為四者。與此大同小異。
△二別示四。一持身。二應物。三攝心。四立願。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總標二處。二別釋行近。初。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行處者。身所必踐之境。近處者。身所可就之區。必踐之境。謂造次顛沛。不可有違。可就之區。謂動作食息。不可有忘。然各有事有理。要解云。非事無以涉俗。非理無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無礙。然後利生弘法。觸處安樂。故云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二別釋行近二。一先釋行處。二次釋近處。初二。一行處事行。二行處理行。初。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至)而不卒暴心亦不驚。
云何句。寄言總徵。若菩下。正釋事行。住者。即造次顛沛不違之義。忍辱者。能忍諸辱。能忍諸辱。無復取捨憎愛。故以地稱。以地能持載萬物。而正當持載時。無復取捨憎愛故也。要解云。行處必住忍者。雖六度適時為用。而涉難莫尚於忍。惟能忍故。於剛能柔而物不能挫。於逆能順而物不能害。於事能審而所施不暴。於微能察而所遇不驚。是則弘法利生者。不可不以此為必踐之境也。
△二行處理行。
又復於法無所行(至)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承上雖住忍辱。若執有辱可忍。是以忍辱之法為我所行。例而推之。則六度萬行等。全成心中滯礙。為由解脫。何能安樂。故須於一切法。都無所行。然正當有所行時。如何得無所行去。故須觀一切法。皆如實相。既觀一切法。皆如實相。自無能所對待。有何可行。此正如來。為眾生解粘去縛處也。既[A3]已解粘去縛。即不分別。若即以此不分別者。以為極則。是又以不分別法。為我所行。一味沉空滯寂。反成大病。故須并此不分別法。亦不固執去要行他。必如是乃空有不礙。理事圓融。終日行而無行。無行而終日有行。所謂大解脫。大安樂者。不外是矣。是名句。寄言總結。先釋行處竟。
△二次釋近處二。一近處事行。二近處理行。初四。一不近妨正之緣。二不近非器之眾。三不近致嫌之因。四常近攝心之境。初。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至)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不近國王等。以能妨正念故。大成云。恐流俗阿師。竊權勢而侈於驕奢。取利養而苟於媚倖。一有至此。則荒於苞苴骯[骨*藏]。搖尾乞憐。為俗人拭唾之不暇。尚何心於道哉。所以謂其妨正念也。雖曰能妨正念。實亦自妨。如如來不棄十六國王。古德多賴人主行道。況佛法付囑國王大臣。而輪王多是法身大士。展縮之機。貴在活潑。幸勿泥言失意。以致當面錯過。不近外道等。以能妨正語故。諸外道者。準西域有多種。今下略出五種。餘以義攝。梵志亦云淨裔。妄計從梵天生。志事梵天者。尼犍。此云離繫。妄計無益苦行。能離繫縛者。世俗文筆等。如四圍陀典。準登伽經云。初人名梵天。造一圍陀(此云智論)。次人名白淨。變一為四。曰讀誦。曰祭祀。曰歌咏。曰禳灾。今云世俗文筆。即祭祀禳灾之類。讚咏外書。即讀誦歌咏之類。路伽耶陀。此云惡對答。謂依諸惡見。不善對答。逆路伽耶陀。此云惡徵問。謂依諸惡見。不善徵問。此等皆心遊道外。不諳正法。狎近則專於求疵。討論則一於矛盾。所以謂其妨正語也。大成取科註義云。今雖戒。若欲禦外侮。不妨習曉。但不可忘棄本宗。一味躭著耳。愚謂。若欲化彼。亦可親近。如淨藏淨眼。示生妙嚴王家。妙音觀音。不捨婆羅門眾。但非淺位者之事故。不近𠒋戲等。以能妨正業故。𠒋戲者。𠒋險之戲。相扠相撲。正𠒋險之戲事也。那羅。具云那羅延。此云堅固。亦力士異名。種種變現者。謂粧神扮鬼。塗身躶形。及緣幢倒擲。人物幻化之類。此等皆有關人命。無補性理。親之則橫事干連。近之則傍觀嗤笑。所以謂其妨正業也。不近旃陀等。以能妨正律故。旃陀羅。此云屠戶。亦云嚴幟。謂行持標幟為嚴。良民見而避之。以其下賤。不與同行也。畜養豬羊等。謂生販以市財利。取肉以資口腹之類。畋獵者。擒取鳥獸。漁捕者。網捉魚蛇。諸惡律儀。教乘載有十六。一屠兒。二魁膾。三養豬羊。四養鷄狗。五捕漁。六獵師。七網鳥。八捉蛇。九呪龍。十作賊。十一捕賊。十二獄吏。十三婬女家。十四酤酒家。十五洗染家。十六壓油家。今此中旃陀羅。即彼一二。畜豬句。即彼三四。畋獵句。即彼五六七八。餘以諸字攝之。然此十六。具足婬殺盜妄。而正律初篇。即戒乎此。所以謂其妨正律也。時來者。他緣偶至。揀非敬心。說法者。巧設善權。回其惡念。無所希望者。恐謂為利說法。反生不信故。又為彼等財利。皆從婬殺盜妄中來故。
△二不近非器之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至)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求聲聞。即非大器。親之近之。不惟與[A4]己無益。亦將以益彼增上之志。成其自足之心。問訊亦爾。故皆所不應。不共住止者。略為折其增慢。隨宜說法者。漸以導其滯情。無所希求者。蓋恐譏以口口談空。步步行有。反并其所說而不信也。女身能生欲想。即非法器。若為女人說法。四分所呵。況即取著於彼。能生欲想之相。而為說法。污穢聖言。繫綴自[A5]己。可不慎哉。亦不樂見者。不得[A6]已而始見故。小女童女也。處女。謂女未嫁者。若[A7]已嫁而失夫者。謂之寡女。然小女處女。多為父母所護。而處女寡女。易致外人之嫌。與之共語。詎能免謗。故以不與戒之。五種不男者。一曰生。謂生無男根。二曰犍。謂以刀去勢。三曰妬。謂見他行欲。生妬方興。四曰變。謂遇男變女。遇女變男。五曰半。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然此既賦形猥媟。便非正器。且同於女子小人。近之不遜。遠之則怨。但不與親厚可也。
△三不近致嫌之因。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至)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獨入他家者。既無上座。又無闍黎。恐有失意。及遭幻術。故不應也。因緣須獨入者。或施主願力。或闍黎差遣。一心念佛者。對治散亂。及左右顧視等獘故。說法。貴在莊重。露齒現胸。增染致謗。謾曰自利利他。亦將陷人自陷。故亦不應。為佛法事。猶不與之親厚。今之為名為利。認母認姊者。可不愧哉。年少弟子等。不識時務。未諳箴規。畜之則易致煩惱。同師則反損德業。故并不樂。然此中所禁。雖各有所為。又總以避嫌為要也。
△四常近攝心之境。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至)是名初親近處。
常好者。非曰一定。但不忘此心耳。坐禪絕散亂。閑處絕闠閙。攝心絕妄緣。於此不忘。則境界難動。是則弘法利生者。不可不以此為可就之區也。是名句。且結事近。近處事行竟。
△二近處理行。
復次菩薩摩訶薩(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復次者。復有漸次轉深之義。當為說也。言上來不近一切。如日中逃影。閑處攝心。如就陰影滅。雖就陰影滅。而對日如故。故須觀一切法。本自空寂。亦如正當日中。悟影是幻。乃名真不近。真攝心也。然既觀法空。法法皆合元真。亦如既悟影幻。影影皆稱本體。故曰如實相。法既如實。自不應於法上。顛倒妄計。亦如影既稱體。自不應於影上。虗謬分別。故曰不顛倒。既不顛倒妄計。自不見有凡夫遷動。二乘懈退。菩薩進轉。亦如影上若離分別。則不見有亂影動搖。小影退縮。大影轉放。故曰不動不退不轉。據此則九界不有。諸法元空。惟一真體。虗玄莫測。故曰如空無性。此明不可思也。然既如空無性。則不可言說。故曰語言道斷。既語言道斷。則不可說從過去生。向未來出。當現在起。故曰不生不出不起。既三際叵得。不應說有差別名相。故曰無名無相。無名無相。非是遣有說無。故曰實無所有。既實無所有。則不可言其分量邊際。故曰無量無邊。既無量無邊。則不可說更有何法為礙。何為法障。故曰無礙無障。此明不可議也。既不可議。佛云何說。但為諸法。以因緣和合而有。從顛倒分別而生。能所歷然。輪轉從起。故佛說種種法門。俾會緣入實。反倒歸正。絕能所。息輪轉。此明不可議而議也。佛既從不可議中而議。而弘經菩薩。亦當向不可思中而思。故曰常樂觀如是法相。此明不可思而思也。不可思而思故。念念與實相相應。雖巨浸不溺。大火靡燒。即此名為大解脫法。大安樂行。故名第二近處。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正頌長行。二顯益結答。初二。一頌總標二處。二頌別釋行近。初。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至)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無怖畏心者。乘願力故也。
△二頌別釋行近(準長行二處分釋。今合而頌之)分二。一合頌二處事行。二合頌二處理行。初合頌二處事行(此中以不近攝近。以近攝行。以知所不近。則知所以近。知所以近。則心有定見。自能安住忍辱。而知所以行矣。約義略頌)。分三。一頌不近妨正之緣。二頌不近非器之眾。三頌不近致嫌之名。初。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至)及旃陀羅外道梵志。
常離者。常存遠離之心。即長行不近義也。國王等。能妨正念𠒋險戲。能妨正業。旃陀羅。能妨正律。外道梵志。能妨正語。餘從略。
△二頌不近非器之眾。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至)皆勿親近以為親厚。
小乘三藏者。佛在波羅奈。最初為憍陳如等。說小乘修多羅。又在羅閱祇。最初為須那提。說小乘毗奈耶。又在毗舍離獼猴池側。最初為䟦耆子。說小乘阿毗曇。天台判為藏教者以此。然上慢皆以無為有。小乘多執權為實。俱非大器。故不應近。破戒比丘者。篇聚有虧。名字羅漢者見思方熾。皆欺世盜名之流。比丘尼好於戲笑。賦性邪僻可知。深著五欲者。應指一類務名優婆塞言之。文雖未顯。據義必爾。為足四眾故也。徒慕奉戒之名。不捨染污之行。故云深著五欲。著五欲故。設方弭過。為顯得道之形。故云求現滅度。諸優婆夷。兒女情重。類多不信出世。然此等即在小乘。[A8]已為缺漏。況復大乘。自然非器。但以長行無此。今補頌之。好心來者。有意改革前非。為聞道者。持心欲求大法。無所畏者。直與出過露罪。不懼彼慍。不希望者。但期抽釘拔楔。無邀彼恭。如此而說。彼易從而[A9]己無過也。寡女處女等。俱同長行。
△三頌不近致嫌之因。
亦莫親近屠兒魁膾(至)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屠兒者。即旃陀羅之華言。如今宰殺者是。牛羊魚肉之腥。聶而切之為膾。上言魁者。謂是膾中之首。如今館賣者是。畋獵等準上。此皆為利殺害。販賣彼肉。以自活命者也。衒自媒也。以女色取利。而自媒於人。名為衒賣女色。此等不惟能妨正律。兼為致嫌之因。故長行在前。而偈中追頌於此。𠒋險二句。能妨正業。諸婬等。惡律之一。凖長行俱應在前。亦因能致嫌故。於此追頌。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者。準四分律。若比丘與女人說法。過五六語。除有智男子。尚結波逸提罪。況獨於屏處。自不應也。若說法時。無得戲笑者。即非屏處。亦宜莊重故。將一比丘者。恐有不虞之失。一心念佛者。足遮傍觀之謗。果依如上三科。不惟知所可近。而心有定見。遇事能忍。亦能知所必行。故總結云。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則外難不生。內亂可制。故云能安樂說。合頌二處事行竟。
△二合頌二處理行(義頌)二。一頌行處理行。二頌近處理行。初。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至)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上中下。三乘也。有為無為。生佛也。實不實法。真妄也。於此俱不行者。以法法皆如。并不見有一法為我所行。長行所謂。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是也。既不見有一法為我所行。又豈於男女二相。而生分別。故云亦不分別。是男是女。據此則男女真妄。實與不實。有為無為等。俱不可得。故云不得諸法。雖不得諸法。又不可立此斷滅知見。故云不知不見。謂并此不得者。亦不可知。亦不可見長行所謂。亦不行不分別是也。末句總結。
△二頌近處理行。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至)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初明觀境。一切諸法。皆如夢幻。夢幻元無。故云空無所有。無有常住者。無佛無真。無有起滅者。無生無妄。言生佛真妄。皆屬對待而有。諸法元空。對待斯絕。生既不立。佛亦不存。真尚不真。妄何有妄。惟有智者。乃能於此相應。故云是名智者。所親近處。此頌長行。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乃至無礙無障義也。顛倒下。明觀緣。承上既一切法。空無所有。如來說無說有。其故何也。但以眾生妄生顛倒。分別諸法。或以常見而執有。或以斷見而執無。執無者自謂所證是實。謂他非實。執有者自謂所證是生。謂他非生。故知佛說有無。為遣有無。有無既遣。是非雙絕。依此為緣。可成觀行。此頌長行。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義也。在於下。明觀成。承上既知分別之心。屬於顛倒。則應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攝从自寂。故云安住如山。心寂境空。故觀一切無有。境空執除。故云如空無固。無固執故。則不見有一法從前際生。亦不見有一法向後際出。不言不起者。舉初後。攝中間也。又無固執故。則不見有一人動而流凡。亦不見有一人滯而為小。故云不動不退。不言不轉者。舉凡小。例菩薩也。據此則終日應物。不見有物有應。終日說法。不見有法可說。實相真境。時時現前。動作食息。念念安住。故云常住一相。此頌長行。常樂觀如是法相義也。正頌長行竟。
△二顯益結答。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至)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入事行處。則內有定見。入事近處。則外絕障緣。故得說斯經時。無有怯弱。雖無怯弱。但是事行攝持。欲究理行。須假靜觀。故云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靜室乃修觀處也。以正憶念者。直心正念實相。隨義觀法者。隨彼實相之義。而觀諸法。如是則一切諸法。空無所有。葢以實相無相故也。觀行[A10]已成。欲起化他之行。故云從禪定起。隨緣應機。無拘品類勝劣。故云為諸國王。乃至婆羅門等。或曲為初心。漸次誘引。或直為久修。當體指示。故云開化演暢。終日應機。如月印川。而其體不動。故曰其心安隱。終日說法。如谷答嚮。而其虗如然。故云無有怯弱。此顯益也。文殊下結答。可知。持身竟。
△二應物三。一總標應住。二別明止作。三結益顯德。初。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至)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既入初行。[A11]已足應物弘經。今又言應住等者。蓋恐弘經菩薩。執前法空之義。遂謂毀譽憎愛。咸出無心。肆意妄行。無可不可。如是則執藥成病。故進示以第二行也。
△二別明止作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明止行。二明作行。初。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人有執有著空之過。經有排相遣性之失。時然後言。庶免其厭。若一味樂著。則不可也。諸餘法師。演說諸經。亦皆隨緣利生。量力成化。況方便雖有多門。歸元終無二路。若惟依我之圓。輕彼之偏。則我之圓。亦成偏。不幾反為彼所輕乎。弘道之人。只宜檢點自[A12]己。他人好惡長短。與[A13]己無涉。故不說也。聲聞本屬小機。若說其過惡。恐彼不能就大。反并小善亦失。所證既非究竟。若讚歎其美。恐彼得少為足。甚至流於上慢。故皆不應。不生怨嫌者。言大小并行。本不相悖。若謂彼能妨我。而生怨嫌。則是我能妨彼。不幾反為彼所怨嫌乎。
△二明作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至)令得一切種智。
承上雖達一切法空。猶能隨緣檢點。故云善修。毀譽憎愛。不興於心。故云安樂。心安樂故。自無拂人之性。故云不逆其意。有所難問者。如以相難性。以事難理。以權難實之類。然彼既樂著事相。固執權宗。若更以小答。是猶以湯止水。以油救火。非惟無能涸息。適足以增其浪𦦨。故不可也。但以大乘而為解說者。如以相融性。以事會理。以權入實之類。然既曰融曰會曰入。其猶指波即水。就燈示火。故能令得種智。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作行。二頌止行。初(約義超頌)。
菩薩常樂安隱說法(至)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毀雖外來。辱自我致。樂安隱說。以須內外清淨。於清淨地。而施床座者。依報清淨也。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者。如今澡豆摩洗之類。塵穢既浴。復著新淨衣者。正報清淨也。然依報屬外。正報屬內。又依正皆屬外相。雖皆屬外相。實表內心。故統言俱淨。外淨故。如佛臨眾。故能安處法座。內淨故。如鏡現相。故能隨問為說。此上屬補頌也。若有比丘等。頌前諸有聽者。以微妙義等。頌前不逆其意。隨義而答者。謂隨彼所問之義。析疑釋難。非謂隨其所執之義。而順答之。此頌長行。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義也。因緣譬喻等。即長行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之義。
△二頌止行(約義追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至)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說法懶惰。未免有悞來機。行道懈怠。寧不唐捐歲月。故并除之。有憂有惱。猶是境界未忘。非離此何能行道。慈心等觀。自無毀譽等過。必如是乃可說法。此頌長行。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乃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等義也。晝夜常說。無上道教者。誨人不倦。以諸因緣。無量譬喻等。導物有方。未嘗為利說一句法。未嘗因法受一毫財。故云衣服臥具等。於中無所希望。但念以斯因緣。自利利他。故云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果能如是。則是[A14]已得大利樂。大供養。彼衣服臥具等。又何足介意哉。此補頌說法除貪義也。別明止作竟。
△三結益顯德。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至)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初重舉前行。無嫉恚者。無嫉妬瞋恚。即前不生怨嫌義也。無諸惱者。無惱亂他人。即前不說人過。乃至好惡長短等義也。無障礙者。無障礙他修。即前不慢法師。及毀讚小乘義也。亦無下。結指利益。承上既能說法。又無嫉恚等事。違情之境。自然不生。間隙之指。自然不有。故云亦無憂愁及罵詈者。橫逆之加。自然莫入。塔寺之逐。自然無從。故云又無怖畏。乃至亦無擯出。究而論之。皆由自心能忍。於諸嫉恚諸惱障礙。不令遽起。故云安住忍故。智者下。顯德莫窮。言有智之人。果能如是修心。能住第二安樂。如我上來所說者。則其人功德。雖筭數譬喻。莫可得而罄也。應物竟。
△三攝心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別示止作。二總結利益。初二。一示止行。二示作行。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嫉妬謟誑者。小隨之三。大成云。嫉者。狥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謟者。為罔他故矯現形儀。險曲為性。誑者。為獲利養。矯現有德。詭詐為性。然嫉妬違慈悲之心。謟誑乖正直之行。行乖正直。何以上求。心違慈悲。何以下化。故以無懷戒之。學佛道者。類多狂狷之士。狷者固在可接。不可輕以鄙陋。罵以下劣。狂者固在可抑。亦不可吹毛求疵。責其長短。惟得其中。則狂者狷者。可受化而為中行之士矣。比丘等。指權教三乘。權教三乘。進之亦可成佛故化城品云。汝所住地。近於佛慧。若惟以不得成佛惱之。令其疑悔。不復進求。豈弘法利生。善權方便者之所為也。語其下。詳出惱亂令疑之語。然既戒之。而又詳出其語者。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欲令弘經之士。知此可禁。預向未開口前。攝持其心故也。放逸者。放蕩縱逸。有得少為足之態。懈怠者。悠悠忽忽。無直取向上之心。坐此二過。所以種智不得。若改途易轍。佛道豈遠我哉。所以教其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者。以此。戲論有二。一學者戲論。謂於出世法中。談空談有。二世俗戲論。謂於世間法中。說是說非。然此二俱非真實。總屬戲論。本為遣情絕計。以資談柄。若更競短諍長。反恣人我。宗鏡云。揮剿情絕見之太阿鋒。諍情諍見。用療恚醫癡之甘露味。增恚增癡。故不應也。
△二示作行。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至)亦不為多說。
於一切眾。起大悲想。則下化不息。於諸如來。起慈父想。則上求不倦。於諸菩薩。起大師想。則取法不寧。於十方菩薩深心敬禮。則參扣不厭。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則真慈不偏。如是則自利利他。無往而非安樂之區矣。以順法故。不多不少者。法有廣略。宜廣者。則順從廣法。不令有少。宜略者。則順從略法。不令有多。乃至深愛亦不多說者。若根利而深愛。多說則反資知解。若根鈍而深愛。多說則倒迷葛籐。所謂將謂分明極。反令覺照遲。故不為也。別示止作竟。
△二總結利益。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至)恭敬尊重讚歎。
成第三行。無能惱亂者。以止行成。不致惱亂。作行成。不見惱亂故也。得好同學者。有切磋琢磨之資。得眾聽受者。有起予輔吾之美。況聽[A15]已能持。乃至使人書供等。展轉利益。而是人之功德。何其偉哉。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別示止作。二頌總結利益。初(義頌)二。一頌止行。二頌作行。初。
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至)云汝不得佛。
長行云嫉妬。此中略妬而加恚慢。義互出耳。邪謂不正。偽謂不實。仍屬謟誑中義。質直者。內外一如。翻彼[A16]諂誑邪偽心也。輕蔑者。輕賤毀滅。人即長行學佛道者。既學佛道。即宜尊敬。況智愚皆可造就。豈應輕蔑。長行所謂亦勿輕罵者。以此。餘凖長行。可知。
△二頌作行。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至)說法無障礙。
柔和。則善順物情。能忍。則不被境遷。慈悲不懈。則下化不息。此頌長行。於一切眾。起大悲心義也。十方下四句。頌前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菩薩。深心敬禮。[A17]但開合稍異。於佛生父想。凖長行可知。然既於佛菩薩。生父師想。依父師之教。說法度生。豈敢自生傲物之心。故云破於憍慢。憍慢既破。持心平等。順法為說。無有障礙。此頌長行。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義也。頌別示止作竟。
△二頌總結利益(略頌)。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如來意謂。第三法如是。[A18]已為汝等言之。汝等果是有智之人。應當守護此一心安樂之行。以此弘法利生。自為無量眾所敬矣。此行名一心安樂者。謂攝彼嫉妬謟誑等心。而歸於一。離彼輕罵惱亂等事。而一於安。所以科為攝心行者。以此。攝心竟。
△四立願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正示行法。二顯經難遇。初二。一別示心願。二總結利益。初二。一先發二心。二次立深願。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至)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在家出家。對下非菩薩。應指是菩薩也。言菩薩[A19]已發大心。應生大慈之心。而攝授之。非菩薩未發大心。應生大悲之心。而度脫之。
△二次立深願。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初念其大失。應作是念者。念菩薩執漸迷頓。念非菩薩執權迷實。執漸迷頓。不識衣中之珠。執權迷實。罔覺宅中有寶。故云則為大失。如來方便等。正明大失義也。言從前權漸之教。乃如來權巧方便。隨順機宜而說。本非究竟。而如是之人。竟執權迷實。執漸迷頓。不聞其為方便。不知其是隨宜。不覺其非究竟。由不聞故。於是經真實之義。不復更問。由不知故。於是經稱性之談。不復更信。由不覺故。於是經究竟之法。不復更解。所謂認漚棄海。取雹為珠者。即其人也。其人下。發願接引。言其人雖不問是經真實。不信是經稱性。不解是經究竟。而弘經菩薩。發願成佛時。隨彼所在何地。皆以神通力為之提拔。以智慧力為之照燭。引出權漸。令住頓圓。如不輕之於威音。王子之在智勝。何莫非是願之所致也。別示心願竟。
△二總結利益。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至)諸佛神力所護故。
凡有所說。皆本諸慈悲之心。大願之力。故得無有過失。由說者無過。而聽者歸誠。故皆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虗空諸天。為法隨侍者。重法重人。冥中衛護之義。聚落城邑。多有外道邪宗。空閑林中。時出魍魎魑魅。或化人而惱亂說法。或執邪而欲摧正教。故有人來欲難問。諸天衛護。俾怪幟折於干城。令異說屈於言下。莫不翻邪歸正。因法明心。故云能令聽者。皆得歡喜。所以等。乃徵釋諸天衛護之義。言三世諸佛。尚以神力護持。況復諸天。豈有不晝夜為法。而衛護者也。正示行法竟。
△二顯經難遇三。一標顯難遇。二法喻合明。三結顯難遇。初。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至)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如來呼文殊而結告之曰。是法華經。若非有緣之人。雖徧歷無量國中。名亦難聞。何況身生娑婆。步局方寸。乃欲見受讀誦。豈不更難。言此以見幸遇斯經者。不可不歡喜踊躍以自勉也。
△二法喻合明二。一從實施權。二會權歸實。初二。一喻說。二法合。初。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至)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初喻從實不得。輪王喻佛。以王轉金輪御宇。佛轉法輪應世。義相似也。強力者。輪王有坐定遠圖之力。喻如來有禪定智慧之力故。威勢者。威德勢力。喻如來力無所畏等。言如來初成道覺。欲以神通力。智慧力。讚歎如來知見。力無所畏等。降伏三界魔軍。普度眾生。故以降伏諸國喻之。諸國。喻三界也。而諸小王。喻三界魔王。所謂五陰魔。煩惱魔。死魔等。是也。言五陰煩惱等魔。攝持眾生。不令背塵合覺。反妄歸真。故以不順其命喻之。時轉下。喻隱實施權。起種種兵者。喻如來於轉照時中。說三乘法。䇿勵三乘眾也。三乘之眾。各具智斷之力。對破魔軍。故以而往討伐喻之。先以知苦之力。對破陰魔。次以斷集之力。進破惱魔。後以修道慕滅之力。盡破死魔等。故以兵戰有功喻之。然既諸魔盡破。則權乘可保。而實證可冀。佛心暫慰。故以即大歡喜喻之。隨功賞賜者。喻如來隨其智斷之力。賜以三乘果也。田宅。喻禪定解脫。能資慧命。能安法身。聚落城邑。喻三乘涅槃。能防見思。能禦分段。衣服嚴身。喻五分功德。能與法身為嚴。種種珍寶。喻七科道法。能與三乘為用。象馬車乘。奴婢人民。喻六通三明等。能令三乘等。縱任無礙。此施權也。髻中明珠。喻法華最上一乘。不以與之。喻從前久默斯要。此隱實也。所以者何等。乃徵釋不與之義。要解云。輪王髻珠。用鎮寶位。妄與則王屬驚怪。法華上乘。佛佛授受。妄說則眾心驚疑。如今經阿難得記。八千新意尚疑。況其餘乎。喻說竟。
△二法合。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至)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初從實不得。如來句。寄言總合。禪定智慧。合前強力二字。言如來以禪定智慧之力。成等正覺。安住法性。故云得法國土。此合強力輪王義也。自住法性。意欲降魔度生。興化同居。故云王於三界。此合欲以威勢。降伏諸國義也。而諸魔王。不肯順伏者。合前小王不順其命。文顯可知。如來下。隱實施權。三乘人等。同受佛化。故稱如來賢聖。賢有學。聖無學也。有學無學。各具智斷之功。故稱諸將。依如來教。對破魔軍。即是與之共戰。此合起種種兵。而往討伐義也。其有功者。乃至令其心悅。合前王見兵眾。乃至隨功賞賜。禪定解脫。合前田宅。無漏根力等。合前種種珍寶。涅槃之城。合前聚落城邑。準喻中。更有象馬車乘等。無合文也。言得滅度者。顯非真實。引導令喜者。顯非究竟。不為說是者。恐眾驚疑。此合髻中明珠。不以與之等義也。從實施權竟。
△二會權實二。一喻說。二法合。初。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至)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既蒙王賜。益加勵精。永殄諸王。不令復興逆志。故云有大功者。喻三乘既受權法。精進不輟。永破諸魔。不令更擾心王也。心甚歡喜者。喜其方略神威。進之可上輔皇猷。喻如來慶彼三乘。智斷具足。進之可上契佛果。珠云難信者。非輪王真子。不信髻中有此。喻法華上乘。非法身大士。不信權中原在。从在髻中者。喻四十年來。以權覆實。不妄與人者。喻時節未至。不輕開顯。而今與之者。喻根器[A20]已熟乃開權以顯實也。
△二法合。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至)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化生者。合前如轉輪王。以輪王御宇。十善教民。略可喻此也。見賢聖軍。與魔共戰。有大功勳。合前見諸兵眾。有大功者。既破惱魔。名滅三毒。進破死魔。名出三界。永破陰魔。名破魔網。如是則智斷具足。上求佛果有分。故云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合前文。心甚歡喜義也。一切智。即佛之異稱。以佛是一切智人。一切知者。一切見者故。一切世間。通指凡外三乘。或迷真逐妄。或欣邪厭正。或執權為實。故於成佛之法。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者。時未至故。而今說之者。機[A21]已熟故。此合前文。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義也。法喻合明竟。
△三結顯難遇二。一重牒法喻。二正結難遇。初。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至)久護明珠今乃與之。
既[A22]已合明。又復重牒者。合明欲析其詳。重牒欲識其要也。
△二正結難遇。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至)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諸佛秘密心要。俱寓於中。故云秘密之藏。諸經差別之義。咸以為主。故云最在其上。長夜喻生死無明。生死無明。不堪聞此。故如來護不妄說。今日者。時至機熟時也。時至機熟。[A23]已出長夜。故如來乃與敷演。據此。則如來出世。最後方說此經。前文所謂無量國中。名字不可得聞者。不其然乎。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正示行法。二頌顯經難遇。初(長行有二。今惟別示心願。仍略。不曲分也)。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至)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初九句。頌前先發二心。忍辱則視難如無。哀愍則視生如子。故如此乃能演說。餘準長行。斯等下。頌前次立深願。較長行文略義同。
△二頌顯經難遇。(長行有三。今缺初一)分二。一頌法喻合明。二頌結顯難遇。初頌法喻合明(準長行復分二科。各有法喻。今先頌二喻。次頌二法)亦二。一合頌二喻。二合頌二法。初。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至)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初頌從實施權喻。準長行可知。如有下。頌會權歸實喻。勇徤喻精進。精進則下可保權。上可進實。故云能為難事。長行所謂有大功者是也。解髻賜珠。喻開權顯實。文顯可知。
△二合頌二法。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至)如王解髻明珠與之。
初頌從實施權。忍能涉俗。故稱大力。智能蘊理。故稱寶藏。準長行云禪定智慧。此云忍辱者。以忍能遇難不驚。即禪定也。以大慈悲者。欲拔其苦。并與其樂。如法化世者。如[A24]己所證。化諸世間。此頌長行。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義也。一切人。指三界眾生。受苦惱。即魔所攝屬。此頌長行。而諸魔王。不肯順伏義也。發三乘心。修三乘行。即是欲求解脫。進破陰惱。及與生死。即是與諸魔戰。此頌長行。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義也。為是眾生。說種種法者。謂隨其智斷之力。說與三乘果法。此頌長行。見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等義也。方便說此者。顯非真實究竟。此頌長行。言得滅度。引導令喜義也。既知下。頌會權歸實。既證權果。便可上趣真乘。故云得其力[A25]已。此頌長行。有大功勳義也。末後等。文顯可知頌法喻合明竟。
△二頌結顯難遇(長行有二。今缺重牒法喻。不曲分也)。
此經為尊眾經中上(至)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義準長行可知。別示竟。
△三結勸二。一正勸四法應修。二因示持經利益。初。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至)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親近者。時時相依。不使有須臾之或離也。
△二因示持經利益(示持經益。正欲安住四法。故云因示)三。一報感華果。二夢騐佳祥。三總結利益。初。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至)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初現在華報。常無憂惱者。內離逼迫。又無病痛者。外絕感冒。良以抱道之人。六神安靜。百脈調和。故能爾也。顏色鮮白者。誠中形外。必然之勢。如楞嚴云。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盻雄毅。今乃心注淨道。豈不應爾。不生下。未來果報。準後文隨喜功德。尚勝滿八十年之珍寶布施。勸令往聽。且獲百萬世之具足人相。何況四行在躬。一乘寓念。豈復有貧窮卑賤。及醜陋之報哉。因讀經故。受益者多。故感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如法修行。成佛不久。故感天諸童子。以為給使。如宣師行道。屢感天人奉饌侍衛。即天童給使之騐也。然眾生樂見。有顯護之力。故得刀杖不加。毒不能害。天童給使。有冥加之功。故令若人惡罵。口則閉塞。如是而隨處現身。無能為難。故云遊行無畏。如師子王。如是而應機說法。無能為障。故云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二夢騐佳祥二。一夢修因。二夢得果。初四。一夢見佛說法。二夢自身說法。三夢聞法得記。四夢入定見佛。初。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至)諸比丘眾圍繞說法。
夢以想成。今以行純障淨。無復雜想。故但見妙事。此是寄言總標。以向下諸文。皆所見妙事故也。諸如來。教主也。諸比丘。化伴也。主伴交成。故云圍繞說法。枕席未動。親見靈山一會。如昔人有夢入靈鷲。感佛說經。窹時猶能記憶。現今存錄在藏。題曰夢感佛說。大不思議功德。據此。則夢佛說法。非尋常昏散無記者比也。
△二夢自身說法。
又見龍神阿修羅等(至)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昔仰山臥次。夢入彌勒院。眾聖堂中。諸位皆足。惟第二位空。師遂就座。有一尊者白椎曰。今當第二座說法。師起。白椎曰。摩訶衍法。離四句。絕百非。諦聽諦聽。眾皆散去。及覺。舉似溈。溈曰。子[A26]已入聖位。師便禮拜。據此。則夢見自身。為眾說法。亦得入聖位之兆也。
△三夢聞法得記。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至)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初見佛現身放光。以梵下。見佛說權說實。見身下。見自聞法獲益。得陀羅尼者。於佛所說甚深秘藏。能總持也。證不退智者。以智導行。漸次增進。無退轉也。佛知下。見自蒙佛授記。文顯可知。準蓮師發願文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今云見佛身相金色。及見身處中是也。又云。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今云聞法歡喜。及見佛。放無量光是也。又云。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今云佛知其心。即為授記等是也。據此。則雖屬夢境。或亦行人有願。預現此以驗將來故耳。
△四夢入定見佛。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至)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
在山林。離欲也。修善法。行道也。離欲則情盡。行道則理圓。故云證諸實相。念念與實相相應。不為物轉。故云深入禪定。以斯禪定之功。專注佛境。故能見十方佛。如楞嚴云。心存佛國。聖境冥現是也。諸佛二句。明所見佛相。聞法為人。明所獲利益。末句乃寄言總結。以如上諸文。皆好夢也。夢修因竟。
△二夢得果。
又夢作國王捨宮殿眷屬(至)如烟盡燈滅。
正助兼修。當成妙果。故先於夢中見之。夢作國王者。大成云。即降兜率。託孕。出胎。三相。捨宮殿。及五欲。出家相也。詣道樹。處師座。降魔相也。求道七日。義在金剛道中。過是[A27]已後。生相盡而妙覺圓。故云得諸佛智。此成道相也。成道[A28]已。起而等。轉法輪相也。為四眾說者。先轉三乘法輪。三乘法輪。調機待時。故經千萬億劫。說無漏法者。後轉一乘法輪。一乘法輪。聞皆成佛。即權而實。故稱無漏妙法。所應度者。皆[A29]已度訖。未得度者。[A30]已作得度因緣。故云度無量眾。後當入涅槃者。更住無益故。此涅槃相也。烟盡燈滅者。顯滅非真滅。蓋以智火無機而應烟斯寂。悲炷無感而法燈掩耀。亦如火無薪而烟盡。炷無油而燈滅也。然此以上諸夢。雖惟心所成。亦佛力示現。為破行人。住著佛法見耳。良以住著佛法。不同住著世法。住著世法者。惟是墮落凡夫。一枕黃粱。足可破之。若住著佛法者。則二乘惟知趣寂。菩薩不耐度生。諸佛無心應世。此見極為難破。故佛以方便力。將修因得果。現於一夢。俾行人一。夢纔覺。始終歷然。自思修因得果。不過如此。從此任運度生。不待成佛後倒駕慈航。隨緣修道。以任度生畢然後證果。是則弘法利生者。不可不有此夢。以堅強其弘毅之志耳。夢驗佳祥竟。
△三總結利益。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如上者。即指前二科也。總結大科。約今時門頭以彰出世本懷竟。
△二約實際理地。以顯應化妙用(義[A31]已見前。若更明者。謂如來自住實際理地。非生現生。非滅現滅。三世益物。化化不絕。是謂應化妙用。而新記聲聞等。不達乎此。各各發願他方不堪弘經此土。此如來所以特約自所住境以顯之也)三。一略明本迹以動執生疑。二廣明本迹以斷疑生信。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此品雖為略明本迹。却因地涌而發。故即以名品。若明別義者。一為明空色無礙。如一音纔宣。大千振裂。二為明一多無礙。如地涌多千。各不相妨。三為明延促無礙。如五十小劫。謂如半日。四為明隱顯無礙。如釋尊弟子。彌勒不識。五為明本迹無礙。如伽耶成道。久化是眾。總言雖示四行。未極圓融。欲得化化不息。須達事事無礙。此地涌品之所由說也。
△(經文分四)一佛音遠召。二地涌多千。三推因略答。四騰疑致辯。初二。一他方開士請命弘經。二如來不許徵起遠召。初。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至)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者。聞說法華。音感雲集眾也。既聞四行利益。有願此土弘經。未敢自主。故請命於佛。若聽等言。皆菩薩請命之語。意謂。此土弘經。佛自知人。聽則此土廣說。不聽則還本利益。
△二如來不許徵起遠召。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至)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大成云。止他方者。有三義。一謂他方菩薩。各有[A32]己任。若住此弘經。廢彼利益。二謂他方菩薩。於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弘經。亦無巨益。三謂若許他方。下方不出。近迹不開。遠本不顯。召下方者。亦三義。一謂是我弟子。應弘我道。二謂結緣深廣。必獲巨益。三謂開迹顯本。須待下方。此事論也。若作表法者。止他召下。表弘經一事。非口耳之學。所能擔荷。必從實際理地中流出。方能有濟也。佛音遠召竟。
△二地涌多千三。一多千涌出。二詳敘來儀。三上首問訊。初二。一略舉同時涌出眾。二況顯依次徐來眾。初。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至)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
初地裂眾涌。地性本空。因執成隔。執盡見除。空色無礙。故大千地皆振裂。龍吟霧起。虎嘯風生。一音纔宣。多眾俱集。故菩薩同時涌出。是諸下。身相住處。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等者。心契佛乘。外貌亦肖佛也。娑婆之下者。是地下。非下方。既非下方。故屬此界虗空。又此界虗空。非地外之空。乃即地即空。所謂空色無礙是也。是諸下。涌出之由。要解云。此以真說。彼以真聞。所謂心聞洞十方也。一一下。總結徒眾。發起法門。引接物機。故稱唱導之首。上云。有無量千萬億菩薩。同時涌出。此云。各將六萬恒河沙眷屬。據此。則有無量千萬億六萬恒河沙眷屬矣(準前徵起遠召文云。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一一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與此稍異。若為會通者。前文應云六萬恒河沙等菩薩。其中有無量千萬億上首。一一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加是乃與此處相應。亦與下文況將五萬四萬等。義不相違。或譯者義到文不到也)。
△二況顯依次徐來眾。
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至)筭數譬喻所不能知。
初依次況顯。承上將六萬恒河沙眷屬者。其師尚有無量千萬億數之多。況將五萬恒沙。乃至一萬恒沙眷屬者。其師益多可知。此初況也。四分之一者。以一河沙分為四分。取一分計眷屬之數。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亦爾。若況顯者。承上將五萬恒沙。乃至一萬恒沙等眷屬者。其師尚較前益多。況復將一恒沙。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眷屬者。其師則益多益多更可知。此二況也。自下更有六重況顯。皆以上為能況。下為所況。樂遠離行者。如安樂行中。不近國王。乃至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等是也。如是下。總結眾數。比猶類也。言[A33]已上能況所況。論資則從多至無。論師乃從略至廣。以師對資。以資對師。主伴重重。各各無量。故云無量無邊。筭譬不知。雖筭譬不知。而各不相妨。所謂一多無礙者。以此。多千涌出竟。
△二詳敘來儀二。一作禮稱讚。二佛力促時。初。
是諸菩薩從地出[A34]已(至)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初循序作禮。釋迦為會主。多寶為塔主。故先禮之化佛既屬雲集。權居伴中。故次禮之。準前一方分身。盡大千而莫容。今者地涌多千。逐樹座而徧禮。不思議境。惟信能到。右繞下。具儀稱讚。種種讚法者。大成云。或讚多寶願力洪深。處處聽法。或讚本師隨機敷演。不生疲勞。或讚分身神通妙用。感應自在。愚謂。於一一佛。皆有種種讚法。如讚因行。讚果德等。據文云。以諸菩薩。種種讚法。則種種似約能讚。蓋以菩薩見處不同。故讚法亦異也。禮讚[A35]已畢。還至塔所。分班侍立。以推上首問訊。故云住在一面。二尊並處。生滅難分。得未曾有。眷注不能暫捨。故云欣樂瞻仰。
△二佛力促時。
是諸菩薩摩訶薩(至)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虗空。
初經時延長。菩薩不思議力。延時劫以作佛事。故云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下。促長令短。釋迦默然者。接上上機。目擊而道存。故眾亦默然者。遇的的事。目瞠而口癡故。如來不思議力。促時劫以安法相。故云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然菩薩雖延[1]曰令長。而不壞日相。如來雖促劫令短。而不壞劫相。所謂延促無礙者是也。爾時下。加被眾見。凡夫肉天二眼。通礙不同。賢聖法慧二眼。勝劣各別。今以佛力加被。並同佛眼。故云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等。詳敘來儀竟。
△三上首問訊二。一問訊酧答。二師資交讚。初二。一出班問訊。二依問酧答。初。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至)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初列名標德。持守四行。堪為引導之師。故以四導師稱之。一名上行者。以能持初行得名。準前初行偈云。入是行處。及觀近處。乃至為諸國王等。說斯經典浦有怯弱於國王尚無怯。弱即最上義也。二名無邊行者。以能持第二行得名。準前第二行偈云。能住安樂。如我上說。其人功德。乃至說不能盡。說不能盡。即無邊義也。三名淨行者。以能持第三行得名準前第三行文云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無能惱亂。即清淨義也。四名安立行者。以能持第四行得名。準前第四行文云。有成就是第四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乃至諸天衛護。無過有護。即安立義也。又此菩薩。雖各據一行立名。而一即一切。實無優劣。此是列名。最為上首等。乃標其德。準前同時涌出文云。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故知依次徐來之眾。除眷屬外。皆為唱導。而同時涌出之眾。乃唱導中之上首。今此四賢。於同時涌出眾中。又獨能超拔。故置最為等言。
在大下。合掌問訊。法身真常。本無病惱。隨所行處。無不安樂。問以少病少惱。及安樂行者。順世儀也。受教易。則慧命不絕。不疲勞。則堪忍久住。皆為此際切問。爾時下。說偈重頌。教化眾生。即長行行字。得無疲倦。即長行安樂二字。餘準知。
△二依問酧答。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至)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初總答。如來意謂。如汝所問。我及眾生者。我固一切皆是。所化眾生亦然。故兩言如是以總答之諸善下。別答可知。所以下。徵釋。四答中。單釋易度。蓋以易度則無疲。無疲則安樂少病惱耳。世世受化者。如佛記身子文云。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常教化汝。又如化城品云。爾時所化眾生。世世所生。與菩薩俱等。過去諸佛。即指大通威音。亦該中間所遇。恭敬尊重者。顯積行[A36]已深。種諸善根者。顯大緣[A37]已成。此諸眾生。華嚴皆[A38]已頓證。故云始見我身。乃至入如來慧。所謂日初分時。入初善者是也。先修小乘者。謂過去雖結大緣。中復習小。如是之人。在華嚴杜視絕聽。故云除也。然云除者。非謂永失。但以不堪聞大。尚待權接。所謂日中分時。入中善者是也。得聞是經。入於佛慧者。即今會權歸實。信解成佛。所謂日後分時。入後善者是也。問訊酧答竟。
△二師資交讚。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至)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初菩薩讚佛。重言善哉者。大成云。讚其權實雙行。大小等利。權實雙行。不見難行之事。故稱大雄世尊。大小等利。不見難化之機。故云眾生易度。既眾生易度。自有不滯今時。更尋實際者。故曰能問諸佛甚深智慧。甚深智慧。指後廣談壽量。以廣談壽量。是實際理地中事。乃如來自所證境。不易可到也。雖不易可到。亦必隨順佛語。勉力修學。故曰聞[A39]已信行。此上首菩薩。預知有能問實際人也。我等隨喜者。寓有謙遜之意。意謂。果有能問。我雖不敏。亦應隨順歡喜。終不似他望巖而退者也。於時下佛讚菩薩。重言善哉者。讚其知機知法。能隨能喜也。善男等言。乃如來自釋讚意。凖後文隨喜是經。從法會出。展轉傳說。乃至第五十人。尚功德無量。何況親於如來。發隨喜心。其功德寧可思議。此如來所以重言善哉以讚之也。地涌多千竟。
△三推因略答三。一菩薩作念。二彌勒推因。三如來略答。初。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恒河(至)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從昔[A40]已來者。指阿含以來。方等般若諸會。不見不聞者。不惟不見其面。亦復不聞其名也。既不見不聞。忽然從地涌出。[A41]已為可疑。而且合掌問訊。藹然師弟之誼。溢於言表。此諸菩薩等。所以反覆審思而不釋也。
△二彌勒推因三。一敘意標偈。二別問三處。三總以求決。初。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知眾心疑。并欲自決。自他兩利。故以偈問。
△二別問三處三。一問從來處。二問證果處。三問修因處。初。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至)以何因緣集。
人皆未見之眾。故願兩足尊說。地非住眾之所。故問從何所來。上下相隔。佛語難聞。故問何因緣集。
△二問證果處。
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至)為從何所來。
問者意謂。此諸菩薩。身相同佛。其身可謂巨矣。延日為劫。其神通可謂大矣。知有能問。其智慧可謂叵思議矣。且觀其志念堅固。必能誓弘斯法。有大忍辱。必能願入惡世。眾生樂見。必能隨方設化。如斯勝果殊德。為從何所法而得來。此我等之所以不知而為問也。
△三問修因處二。一舉數顯廣。二正問其處。初。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至)猶不能盡知。
初總標。恒河沙。謂一恒河中沙也。上有多者。下有少者。故置等言該之。或有下。別舉於中前八句。即前同時涌出之眾。後二十句。即前依次徐來之眾。與前少有出沒。可以意會。如是下。總結。行籌數者。如半月布薩。以籌計僧之類。
△二正問其處。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至)修習何佛道。
聞思之益。非無所師。故問誰為說法。千里之程。不離初步。故問從誰發心。說法利生。必有稟承。故問稱揚者何佛之法。[1]□□依經。非無授受。故問受持時行誰之經。至於知見宜博。參須徧歷百城。修習宜約。道貴準繩一脉。故問修習者何佛之道。古德云。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即斯義也。別問三處竟。
△三總以求決。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至)惟願決眾疑。
初請決自疑。願說國名者。即求答從來之處。願說因緣者。即求答修因得果。本末因緣。今此下。請決他疑。可知。彌勒推因竟。
△三如來略答二。一分身侍者待聞。二如來正答彌勒。初二。一侍者各問本師。二本師教以待聞。初。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至)菩薩大眾從何所來。
文顯可了。
△二本師教以待聞。
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知有問者。故告以且待須臾。既示能問之人。又告以佛之授記。次後作佛者。顯此事惟佛能知。惟補處能問。降斯[A42]已還。不惟不能知。亦復不能問也。佛既答之。無煩更說。故告以汝等自當因是得聞。分身侍者待聞竟。
△二如來正答彌勒二。一誡聽。二正答。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至)諸佛威猛大勢之刀。
彌勒一問。自他兩利。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如是大事者。即實際理地中事。實際理地中事。非一人所能測量。非散心所能契悟。故教以當共一心。又教以被精進鎧。發堅固意者。誡其聞而必信。信而必修。勿得聞而生疑。疑而生退。以精進則不懈。堅固則不屈也。諸佛智慧。總指向後所說。以實際理地。乃諸佛甚深智慧境故。自在神通。別指壽量品意。以現生現滅。乃如來神化無礙事故。奮迅威猛。兼指分別功德。以一時之間。能令如許眾生。斷惑證真。猶如斬絲染色。即是奮迅。即是威猛。以師子奮迅。能壞詐師子。威猛大勢。能接真師子。與如來能令斷惑證真。義相似也。
△二偈頌(義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至)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教以精進一心。示以欲說此事者。以此事甚深。非懈怠散心所能契故。戒以勿得有疑。示以智叵思議者。以佛智幽微。稍涉疑悔者必生退故。教以出信住忍。示以未聞得聞者。以未聞得聞。不貴徒信佛語。惟重深忍善法。以深忍善法。乃能受斯不傳之秘也。恐其疑為荒唐。懼其高遠。不能安慰。有礙進修。故許以安慰。戒以勿懷疑懼。佛無不實之語。正明其不必疑惑。智慧原不可量。正明其不必驚懼。但以此事。是如來自所住境。故云所得第一法。第一之法。非諸聲聞緣覺等心量境界。故云甚深叵分別。據此則惟佛能知。亦惟佛能說。惟彌勒能問。亦惟彌勒能聽。故示以如是今當說。教以汝等一心聽也。誡聽竟。
△二正答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答修因處。二答從來處。三答證果處。初。
爾時世尊說。此偈[A43]已(至)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初結前起後。阿逸下。正答所問。我字。應前誰何等字。教化示導。答前誰為說法教化之問。令發道意。答前從誰發心之問。餘問不答者。可例知故。
△二答從來處。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至)思惟分別正憶念。
娑婆之下。虗空中住者。答前是從何所來之問也。於諸經典等者。顯住不徒住。蓋為借彼虗空。如法修觀耳。讀誦通利者。以經為觀本。不通利則觀難成故。思惟者。思惟真諦。空觀也。分別者。分別俗諦。假觀也。正憶念者。正念中諦。中觀也。三觀既成。一切無礙。所以一音纔舉。多千俱集。此亦答前以何因緣集之問也。
△三答證果處。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至)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昔賢云。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古德云。說得一丈。不及行得一尺。故菩薩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者。離眾獨修。情易盡也。精進不休者。輕說重行。道易成也。五欲交陳。極難透脫。故不依人天而住。三諦並照。乃盡圓融。故常樂深智無礙。常樂諸佛法者。不以少得自足。精求無上慧者。不以淺解自負。前問巨身大神通等。從何所來。今答以所來之處。葢即以因為處也。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正頌長行。二略為顯破。初三。一頌答修因處。二頌答證果處。三頌答從來處。初(義頌)。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至)令發大道心。
長行云。教化示導。令發道意。此云悉是我化。令發道心。其義同也。
△二頌答證果處(約義超頌)。
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至)為求佛道故。
久依如來。口生法化。故是子也。雖云依止世界。而却常行頭陀。長行云。亦不依止人天而住是也。志樂靜處等。離眾獨修。不樂多說者。輕說重行。長行云。不樂在眾多說。常樂靜處勤行等是也。長行云。亦常樂於諸佛之法。此云如是諸子。學我道法。葢以佛佛道同。釋迦道即諸佛道也。長行云。一心精進。求無上慧。此云晝夜精進。為求佛道。其義無殊。
△三頌答從來處(約義追頌)。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至)其心無所畏。
首二句。正答其處。志念堅固者。自行化他。不退屈也。勤求智慧。即是三觀齊修。說法無畏。由於經典通利。與長行文異而義同也。正頌長行竟。
△二略為顯破。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至)教化是等眾。
初以迹覆本。伽耶山名。去菩提場約二十里。城近此山。即以山為名也。得成正覺。轉無上輪者。應指先照時。華嚴會也。爾乃教化。令初發心者。且約近迹而論。既約近迹。彌勒應知。況彌勒為華嚴勝友。何於此不識一人。故謂隱顯無礙境也。皆住不退者。位當八地以上。當得成佛者。果去菩提不遠。然華嚴發心。一生便近佛位。非有深因。曷克臻此。所謂以迹覆本者此耳。我今下。破迹顯本。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者。顯如上所說。猶帶方便。猶為易信。此即破迹義也。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者。顯塵點劫前。早[A44]已受化。早[A45]已發心。此即顯本義也(問。上云伽耶發心。此云久遠教化。云何會耶。答。此有二義。一[1]〔終〕漸次。二約圓融。約漸次者。謂此眾多劫受化。大根[A46]已成。若伽耶發心。但是此番垂迹。恐墮外道自然。之計。特為示現。約圓融者。復有二義。一謂延四十餘年。通塵點劫。二謂促塵點劫。入四十餘年。如華嚴云。過去無量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無量劫。迴置過去世。亦斯義也)。推因略答竟。
△四騰疑致辯二。一菩薩騰疑。二彌勒取辯。初。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微帶破顯。未甚彰灼。故致心生疑惑。師資不倫。老少違序。故致怪未曾有。而作是念。即疑怪。之念也。如來成道。始過四十餘年。故云於少時間。所化菩薩。皆住不退轉地。故云令住菩提。如是則師無久化之功。資有多劫之證。此彌勒等所以心生疑惑。而怪其未曾有也。
△二彌勒致辯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執迹辯難。二舉喻發明。三以法貼合。初二。一執佛迹反難。二執眾迹致辯。初。
即白佛言世尊(至)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執佛迹近。伽耶城。去菩提場約二十里。故云不遠。從是[A47]已來者。自成道至今日也。教乘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今經在般若之後。故云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下。反難佛語。意謂。教如許之眾。成阿耨之果。縱以佛之勢力。佛之功德。也須久經多劫。大作佛事。但不知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便能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許之眾。令成無上菩提。此反難佛語之過當也。
△二執眾迹致辯。
世尊此大菩薩眾(至)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初執眾迹遠。假使有人等。顯數目之多。斯等久遠等。顯因行之久。世尊下。致辯難信。意謂。佛以一人。化彼多多之眾。即近徑庭。況復少時。能成遠遠之因。愈覺河漢。故云如此之事。世所難信。執迹辯難竟。
△二舉喻發明。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至)生育我等是事難信。
色美髮黑者。年少之姿。喻如來迹近。年二十五者。方剛之年。喻道成未久。準前彌勒推因。如來答以從我發心。是我所化。故喻以指百歲人。言是我子。百歲者。超世之壽。喻涌眾迹遠。準前涌出之眾。問訊世尊。藹然有師資之誼。故喻云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者。揀非異姓螟蛉。乃體所從生。身所從育。喻地涌之眾。不似他方影嚮。儼若發心成善。親依於佛也。是事難信者。父少子老。違反常經。法中師近資遠。亦復如是。
△三以法貼合二。一合父少子老喻。二合舉世不信喻。初。
佛亦如是得道[A48]已來(至)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得道未久。合前色美髮黑。年二十五。而此大眾等。合前其百歲人。無量千萬億劫。正明其迹之遠也。為道勤行精進。兼明其志之篤也。善入出住。乃至得大神通。兼明其定之深也。息緣名入。觀理名住。應機名出。正息緣時。不礙觀理應機。正應機時。不礙息緣觀理。正觀理時亦然。故名為善。此約一三昧豎論。若約多三昧橫論者。謂一時頓息無量百千萬億諸緣。一時頓觀無量百千萬億諸法。一時頓應無量百千萬億羣機。故名為善。得大神通者。如前延日為劫之類。然此亦由甚深三昧而發。蓋即無量百千萬億三昧中。緣起無礙廣大妙用。久修梵行。乃至巧於問答。兼明其行之妙也。歷劫修行。不見有行可修。名為梵行。明知無修。不妨次第習學。故曰善能。巧於問答者。問如雲興。答似瓶瀉。無微不伸。有難皆通。然此亦由善能習善所致。蓋以法門融通。自然智辯無礙。人中之寶。世間希有者。兼明其人之重也。寶有二義。一致樂。二取重。言菩薩弘法利生。能致人樂。亦常為人所重。世間甚希者。道高德重。僅一見故(問。前云不樂在眾。多有所說。今云巧於問答。豈不相違耶。答。巧於問答。蓋為機緣相逼。非是一向樂於多說。況動靜本不相礙。又何妨說時常默。默時常說。而乃欲其緘口結舌。一無所說哉)。
△二合舉世不信喻。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時(至)聞此事[A49]已亦不生疑。
初按定佛語。方云者。謂適纔說也。世尊下。顯事難信。言乃能者。即寓有不信之意。雖寓有不信。但以佛語隨宜。無可不可。佛言無妄。必是真實。佛知悉達。斷無謬說。而又不敢不信。雖不敢不信。而事違當經。又不能全信。故云雖復信佛隨宜所說。乃至佛所知者。皆悉通達。蓋似信未信。尚不至破法獲罪。釋決猶可緩也。然字宜作奈字。新意乍入佛法。不知如來境界。況在如來滅後。聞此豈能無疑。故曰或不信受。不信受故。必起破法罪業。為當來墜墮因緣。此彌勒所以特為陳白。正以見此事難信。而救正不容緩也。唯然下。總以求決。唯然者。虗阿聲。謂將欲求決。先作虗阿聲。望佛賜聽也。世人口語。往往有此。先求除我等疑者。欲實到不疑之地。次求除未來疑者。令必無破法之𠎝故。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執迹辯難。二頌舉喻發明。三頌以法貼合。初(凖長行分二。今交叉。合頌。不曲分也)。
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至)如實分別說。
初頌執佛迹近。大成云。釋種者。出其氏族。乃師子頰王之胄。白淨飯王之儲也。此諸下。頌執眾迹遠。(長行在反難之後。屬超頌)初二句。明數目之多。久[A50]已句。顯因行之深。住於神通者。化他行也。善學菩薩者。自利行也。涉俗不礙修真。故云不染世法。化他無妨自利。故云如蓮在水。從地下。頌致辯難信。恭敬住前。宛然如師如資。久近差等。究竟難思難議。舉眾皆迷。故言云何可信。佛得下。頌反難佛言(長行在眾迹之前。屬追頌)。甚近甚多。即反難佛言之傷實也。末二句。願為眾決疑(長行所無。屬補。頌也)。事若不實。故求如實分別。
△二頌舉喻發明。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至)舉世所不信。
髮白面皺。喻久修之相。餘準長行。
△三頌以法貼合二。一頌合父少子老喻。二頌合舉世不信喻。初(義頌)。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至)於下空中住。
初二句。合父少。是諸下。合子老。志固句。明其志篤。立願成佛。不畏久苦。故云無怯弱也。從無句。明其迹遠。長行云。無量千萬億劫。偈從略耳。而行四句。明其行妙。行菩薩道。則法門融通。巧於問答。則智辯無礙。有難皆通。無微不伸。故能心無所畏。縱遇違逆。念佛不校。故云忍辱決定。端正二句。明其人重。長行云人中之寶。正以端正威德。長行云世間希有。正以諸佛共讚。善能三句。明其定深。依深定而說法。機教審實。故曰善能。捨人眾而修禪。境智增明。故云常好。末二句。明其處靜(長行所無。屬補頌也)。為求佛道。於下空住者。顯住不徒住。蓋為託彼靜處。道易成耳。
△二頌合舉世不信喻(義頌)。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至)而住不退地。
準長行有三義。今缺按定佛語。惟二。初顯事難信。於此事無疑者。亦惟隨順佛語。非實到不疑之地也。未來眾生。不知如來境界。乍聞此法。無不疑者故願佛為演說。令其開解。所以然者。以生疑不信。即當墮惡道耳。願今下。總以求決。可知。略明本迹以動執生疑竟。
△二廣明本迹。以斷疑生信二。一廣明本迹。二斷疑生信。初(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如謂體常不變。即法性身。來謂用能隨緣。即報化身。雖不變而隨緣。法性即是報化。雖隨緣而不變。報化即是法性。非來非如。亦如亦來。故名如來。古德云。法身無始無終。若據本經亦有始。如云。我從成佛[A51]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既惟約成佛[A52]已來。是未成不顯也。又云。報身有始無終。若據今經亦有終。如云。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既但言今猶未盡。是究竟有盡也。又云。化身有始有終。若據今經亦俱無。如云。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既統言方便示現。是始終皆權也。此品從始至終。備顯三身壽量。故以為名。別義五者。一為執迹成難者。顯示佛地遠本。令知應化妙用故。二為執真本具者。顯示法身有始。令知修證不無故。三為執果無異者。顯示報身有終。令知因行宜博故。四為執佛有生者。顯示化生非真。令知生而無生故。五為執佛有滅者。顯示化滅非實。令知滅而無滅故。總言迷妙用者。則應化不廣。撥修證者。則法性不圓。行不博者。則實報易窮。生滅固者。則無生難契。此壽量品之所由說也。
△(經文分二)一誡囑請說。二正與廣明。初。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至)我等當信受佛語。
初如來誡[A53]囑。欲顯佛境。恐生驚疑。故誡以當信當解。誠語者。真懇之語。諦語者。審實之語。如云傾心吐膽。無妄無謬是也。誡之至三者。諄諄教命。竦其必信必解之意。是時下。菩薩請說。不知佛境。現未俱疑。故白言惟願說之。信受者。信忍領受。展轉傳聞。自現在及未來也。三白不[A54]已而至四者。慇慇啟請。望其必說無慮之意。
△二正與廣明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明壽量長遠。二明現滅無虗。初三。一正明長遠。二舉喻較量。三預防伏難。初。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至)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初誡聽[1]□法。三請不止。其情可愍。故誡以諦聽。誡以諦聽者。有許以為說意也。本住實際。非諸聲聞緣覺境界。故稱秘密。迹示應化。常現無礙自在妙用。故稱神通。一切下。指眾執迹。於世間中。獨指善道者。以惡道不得見佛。無此執故。不指三乘者。以彌勒尚執。餘不待言故。皆謂等言。正執迹而昧本也。然善下。如實顯本。我實者。顯近迹非實。成佛等。明多劫久證。蓋顯本之中。帶有破迹意也。
△二舉喻較量三。一舉喻問數。二答以不知。三疊數較量。初。
譬如五百千萬億(至)可得思惟較計知其數不。
那由他。此云萬億。阿僧祇。此云無數。今以五百千萬億計那由他。以如是那由他計阿僧祇。以如是阿僧祇計世界之數。其世界可謂多矣。且又將此世界。抹為微塵。此諸微塵。就令隨處徧下。亦難用盡。況又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則塵之疎可知。如是展轉東行。下是塵點。至於盡是微塵。則所著之國。自非思校所知。問以云何。審以知不者。明知不可思校。故令自驗耳。
△二答以不知。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至)如是諸世界無量無邊。
初直答不知。非筭數所知者。乘除莫窮。非心力所及者。智識難到。一切下。約人以顯。二乘之智尚偏。故不知其限。不退之智未極。故亦所不達。世尊下。結無邊量。可知。
△三疊數較量。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至)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初疊界為塵以計劫數。前云。我實成佛[A55]已來。無量無邊等。尚未分明。故云。今當分明宣語。準前著塵之國。[A56]已非思校所知。況又疊以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以一塵計一劫數。則劫數應無盡矣。我成下。校成長遠以明現化。成佛者。法報初圓。[A57]已來者。直至今日。中間所經之時。以上塵劫校之。相差猶多。故云復過於此。百千萬億等。明所過之數也。我常在此。說法教化者。從真起應。三世益物。如梵網寶積所說。亦於餘處。導利眾生者。分形散影。十方赴緣。如雲集分身之類。舉喻較量竟。
△三預防伏難四。一防此界中有餘佛難。二防餘處不聞釋迦難。三防自說成道不久難。四防今昔總成妄語難。初(難云。既曰常在娑婆。中間應無餘佛生滅。何故於是中間。說有然燈等佛出世。又復言其入涅槃耶。於此防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至)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等字。義該迦葉。據此。則然燈授記。迦葉補處。皆方便說耳。
△二防餘處不聞釋迦難(難云。既曰亦於餘國。導利眾生。則十方世界。皆應有釋迦名字。壽量涅槃。說法度生等事。何考諸耳目。歷諸劫國。竟爾未聞耶。故此防云)。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至)能令眾生發歡喜心。
等字。義該進念定慧。各有勝劣。故以利鈍別之。據此。則十方世界。名字年紀等。皆隨根現異。雖處處說法度生。而眾生不知其為一佛應化。
△三防自說成道不久難(難云。既曰成佛[A58]已來。復過塵劫。何故尋常自說。我少出家。得阿耨菩提耶。故此防云)。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至)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樂小者。根器狹劣。惟堪劣應。德薄者。福德淺薄。不覩尊特。垢重者。罪垢深重。久障法性。為如是人。覆本彰迹。故說我少出家。得阿耨菩提。原佛之意。蓋為顯示有修有證。引發勝心。故云方便教化。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四防今昔總成妄語難(難云。昔說自他。既屬方便。今示自他。豈得真實。例而推之。則今昔所演經典。總成妄說。何稱法王真實語耶。故此防云)。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至)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初正防伏難。皆為度生者。出無妄之由。或說[A59]己身。或說他身者。如云釋迦近成。然燈實有。指昔日覆本之語。或示[A60]己身。或示他身者。如示我身常在。然燈不有。或示[A61]己事。或示他事者。如示釋迦有修有證。原為教化眾生。然燈有生有滅。皆屬方便分別。指今日破迹之言。覆本原為彰迹。破迹意在顯本。無違本意。有益眾生。故云諸所言說。皆實不虗。
所以下。轉釋不虗。如實知見三界之相者。謂自證實際。稱實際而觀法也。稱實觀法。了知妄相本空。故云無有生死。生死既無。自不見有退滯生死為人天者。亦不見有超出生死為三乘者。是謂生界不立。生既不立。佛亦不存。故亦無有諸佛在世。及與滅度。是謂生佛俱空。佛空故。佛界非實。生空故。生界非虗。生界非虗故。雖異常如。佛界非實故。雖如常異。二性互奪。故云非如非異。如是而見三界。名如實見。故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稱理之事。惟佛證極。故云明見無謬。據此則今日示[A62]己示他。皆為稱理度生。故無虗也。昔何不爾。故云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等。性謂根性。欲謂樂欲。行謂所作行業。憶想分別。謂對彼過未現在等境。起諸追憶懸想。分別等念。如是性欲行念。各各不同。故皆以種種言之。欲令生善者。謂隨其性欲行念。漸漸誘引。以生當來成佛善根。由此故以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四十年來。所作佛事。未曾暫廢。據此則昔日說[A63]己說他。皆為隨機化導。亦無虗也。明壽量長遠竟。
△二明現滅無虗二。一承前起後。二法喻合明。初。
如是我成佛[A64]已來(至)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初法壽常住。謂如前所說如是。足知我成佛來。甚大久遠矣。甚大久遠。且約法身言之。法身壽命。不墮諸數。故雖經無量僧祇。至今常住不滅。諸善下。報壽未盡。菩薩因行廣博。報身數量無窮。故云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者。謂未盡之數。比上[A65]已經之數。復多一倍也。然今下。化壽權滅。問。法壽常住。報壽未盡。何故寶塔品中。唱言當滅耶。答。非實滅度。唱言當滅者。葢為以是方便。教化眾生。亦如來不得[A66]已之意也。
△二法喻合明三。一法說。二喻明。三結合。初三。一因住有損。二唱滅生益。三佛語無虗。初。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至)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所以句。徵起。言如來所以非滅唱滅。自謂方便度生者。何也。若佛下。釋成。宿無善根。今生少福少慧。名為薄德之人。依恃如來。不知修福修慧。名為不種善根。蓋以福德少故。自處貧窮下賤。慧德少故。依舊貪著五欲。由此於過去境。深生追憶。於未來境。預起懸想。於現在境。瞥成妄見。意識紛糺。難可出離。故云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常在則不以為罕。故憍慢自恣。不滅則欲近有時。故厭緩怠惰。厭緩怠惰故。不生難遭之想。憍慢自恣故。不生恭敬之心。所謂不種善根者此也。
△二唱滅生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至)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初示以難值。欲令種諸善根。假言警䇿。故云是故如來。以方便說。為借及門之徒。勖勉餘眾。故呼比丘之眾。教以當知。諸佛二句。正如來警勖之語。意謂。人身難得。如輥芥投針。諸佛難逢。如盲龜值木。汝等可不勉哉。所以等言。乃如來釋警勖意。蓋以諸薄德人。遇佛不知種善。若錯過此生。雖再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數。而見佛與不見佛。猶未可定。由此故作難可得見之語。以警勖之。斯眾下。聞語種善。聞如是語。自知遇佛不易。故生難遭之想。恐或錯過。再見不知何時。故懷戀慕之心。時時親近不捨。故云渴仰於佛。自此廣修福慧。故云便種善根。是故下。唱滅令知。由彼乍聞難值。便知種善。況復更示速滅。豈不驚心。是故如來不滅言滅。
△三佛語無虗。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虗。
隨順諸佛。方便度生。豈有虗耶。法說竟。
△二喻明三。一喻因住有損。二喻唱滅生益。三喻佛語無虗。初喻因住有損(較法文長)分四。一喻捨應致苦。二喻赴應求救。三喻久住垂教。四喻厭怠有損。初。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至)藥發悶亂宛轉於地。
良醫者。善察病源。善設方藥。能起死回生。擅延年益壽。取此喻佛者。以如來善察機心。善設法門。起二乘斷見。回闡提善根。延菩薩法身之年。益諸佛慧命之壽。與彼良醫。義相似也。智慧聰達者。智體聰明。慧用通達。喻如來實智明淨。權智無方。明練方藥者。明曉方術。諳練藥性。喻如來能達一乘實相。能識差別法門。差別法門。能除枝末煩惱。一乘實相。能盡根本無明。故以善治眾病喻之。一切眾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當作佛。俱為佛子。俱堪嗣息。故以多諸子息喻之。大成云。若十。喻菩薩。二十。喻二乘。百數。喻十類眾生。蓋以習大者少。習小者多。受化者少。不受者多。故依次為喻。以有事緣者。喻他方機感相牽。遠至餘國者。喻捨此赴應於彼。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者。喻眾生於如來捨應之後。親近邪師。秉受邪法。藥發悶亂。宛轉於地者。喻眾生。既受邪法。邪見熏心。愚昧狂亂。善根欲滅。以宛轉於地。乃幾欲就死之狀也。
△二喻赴應求救。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至)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初喻如來赴應。蓋如來以三界為家也。諸子下。喻眾生求救。德薄垢重者。迷昧宿因。如彼或失本心。德重垢薄者。不昧宿因。如彼或不失者。雖有昧與不昧。既秉受邪法。[A67]已去佛遙遠。故以遙見其父喻之。如來出世。三業殊勝。見者聞者。無不慶躍歡騰。禮敬稱讚。故以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喻之。善安隱歸。即問訊之語。喻眾生讚佛之詞。以如來不輪生死。不滯涅槃。猶能隨緣示生。即善安隱歸義也。我等愚癡。誤服毒藥者。喻眾生自謂無智。錯亂修習。願見救療。更賜壽命者。喻眾生求拔邪見。增益善根。此眾生最初見佛。翻邪歸正義也。
△三喻久住垂教。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至)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眾生失善墮苦。如來大悲照鑑。故喻云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者。經方乃先醫所傳。藥草即方中別目。喻如來依彼先佛所授。一乘實相妙法。演出逗合時機。無量差別法門。差別法門。於中文義理趣。無不周備。故喻云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擣以臼碎。篩以羅過。喻如來析以[A68]已智。運以[A69]已辯。和以為散。合以為丸。喻如來演為散華。貫為章句。與子令服者。望其除毒回生。喻如來以法逗機。欲令滅惡生善也。而作是言等。喻如來䇿令依教修習。依教修習。自能滅惡生善。故以速除苦惱。無復眾患喻之。
△四喻厭怠有損。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至)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
不失心者。喻德重垢薄之人。德重垢薄。自能依教修習。故喻云即便服之。依教修習。自能滅惡生善。故喻云病盡除愈。餘失心者。喻德薄垢重之人。德薄垢重。徒知隨例請法。故喻云雖亦歡求。隨例請法。不能依教修習。故喻云與藥不服。所以等言。乃釋上不肯服藥之故。喻眾生深著邪見。迷昧宿因。不信佛言。所以不肯修習。前文所謂便起憍恣。而懷厭怠者是也。喻因住有損竟。
△二喻唱滅生益(此與法中稍異。法中但約唱滅。此中兼喻示滅。以示滅猶屬後事。故法中略而不言)。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至)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初喻唱滅令知。遇藥不服。甘於就死。故作念可愍。眾生聞法不受。如來大悲哀憐。亦若是也。為毒所中者。喻眾生被邪法所染。邪法所染。反疑正法。故喻云心皆顛倒。顛倒者。以美為惡也。以美為惡。故於好藥不服。喻眾生不信正法。不能依教修習。反生憍恣厭怠心也。當設方便者。喻如來思惟唱滅。即作是言等。喻如來唱滅之語。衰老喻化期將竟。死至喻涅槃臨邇。留藥喻遺法度生。可服喻囑令受持。囑令受持。讚法功德殊勝。故喻云勿憂不差。差與瘥同。訓痊愈義也。作是下。喻云滅生益。復至他國者。喻如來捨此。應彼。所謂非滅現滅是也。遣使還告者。喻佛勅化人來應。化人來應。示以如來滅後。宜自努力。故喻云汝父[A70]已死。乍見如來滅度。猶不在意。忽蒙化人提撕。乃知懊悔。故以聞父背喪。心大憂惱喻之。念父慈愍見救者。喻眾生深思佛恩。謂為捨我遠喪者。喻眾生執滅為實。執滅為實。自覺如子失父。如客失主。無救無歸。故以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喻之。常懷悲感句。法喻通用。喻中痛父傷[A71]己。法中謂悲佛入滅之速。感自進修之遲也。心遂醒悟。喻覺邪非正。知藥香美。喻信法為真。即取服之。喻依教修習。毒病皆愈。喻諸惡盡滅。父聞子差。喻佛觀有機。來歸使見。喻隨機應化。所謂非生現生是也。喻唱滅生益竟。
△三喻佛語無虗。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至)虗妄罪不不也世尊。
以假死治將死之子。喻現滅救欲滅之機。因良醫斯須善巧。知如來無限方便。酧恩報德。方將不暇。孰能以妄罪加之。故如來問以頗有與不而會眾直以不也答之。喻明竟。
△三結合。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A72]已來(至)如法說我虗妄過者。
法常法也。然非滅說滅。若如常法而說。似有虗妄。今是度生之權。故不爾也。準前喻雖有多文。總為發明佛壽長遠。現滅無虗。合文如是。言簡義豐。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壽量長遠。二頌現滅無虗。初二。一頌正明長遠。二頌預防伏難。初(義頌)。
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至)常住此說法。
初正頌。載者亦數名。補註云。百生千。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姊。姊生姟。姟生壤。壤生溝。溝生澗。澗生正。正生載。載。謂地不能載也。然此與長行。數雖不同。約皆無數之數。取義頌耳。常說等言。顯中間化事無間。正長遠義也。爾來下。反顯方便現滅。反顯實不滅度。仍不違長遠之義。故云常住說法。準長行此科之下。更有舉喻較量一科。偈不頌也。
△二頌預防伏難(防難之文。與長行不同者。各隨上文義立故也)二。一防常住何必現滅難。二防現滅何必說常難。初(難云。既是常住。即今常見。豈不受益更多。何必方便現滅。故令不見耶。故此防云)。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至)而生渴仰心。
言如來方便現滅。非盡令不見。但以神通之力。遮彼顛倒眾生。蓋欲其廣供舍利。戀慕渴仰。以種善根耳。
△二防現滅何必說常難(難云。既方便現滅。能成利益。何必開迹顯本。决定說常耶。故此防云)。
眾生既信服質直意柔軟(至)但謂我滅度。
信謂信其教。服謂服其人。信其教。則無虗偽之志。故曰質直。服其人。則有順從之心。故曰柔軟。柔軟故。一心欲見。質直故。身命不惜。此言眾生有感佛之機也。我及眾僧。俱出靈鷲者。即今日主伴交參。語以常住。及以方便等。即今日顯本破迹。此言如來有赴應之教也。餘國信樂。佛復於彼說法。此眾不聞。依舊謂佛滅度。為破此執。是故決定說常。頌壽量長遠竟。
△二頌現滅無虗(無承前起後之義。直分三)。一頌法說。二頌喻明。三頌結合。初二。一合頌住損滅益。二別頌佛語無虗。初二。一正頌二義。二補頌防難。初(略頌)。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至)乃出為說法。
首二句。頌因住有損。如來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故云我見眾生。沒在苦惱。故不下。頌唱滅生益。長行約唱滅。此約示滅。義互顯也。
△二補頌防難(遠本難明。近迹易執。是故壽量品中。廣設防難)六。一防有違常住彼此難。二防劫燒佛身有壞難。三防不壞何云劫燒難。四防俱在眾應俱見難。五防不見誰信不滅難。六防如來自語相違難。初(難云。不現於此。乃現於彼。既出於此。於彼即沒此界他方。俱非常住。長行所云常在娑婆。亦於餘處。云何通耶。故此防云)。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言如來非實有去來。但以神通之力。隱顯自在如是。其實常在靈鷲。及餘住處。千江一月。可為譬也。
△二防劫燒佛身有壞難(難云。縱令常住。若遇劫燒。佛身豈得不壞。故此防云)。
眾生受劫盡大火所燒時(至)散佛及大眾。
劫火乃眾生業力。此土指實報莊嚴。實報莊嚴。不隨業力遷變。故云此土安隱。天人眾生。皆法性眷屬。故得充滿遊樂。園林堂閣。皆法性功德。故得樹寶交嚴。天鼓天樂。互出法性之音。曼陀羅華。紛飛主伴之際。華藏宛然。佛身豈有壞耶。
△三防不壞何云劫燒難(難云。佛身不壞。淨土圓成。尋常又云劫火洞然。一切俱壞。何所以耶。故此防云)。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
言土雖不壞。眾自見燒。其中憂怖苦惱。悉皆充滿具足。尋常所云。葢以此也。
△四防俱在眾應俱見難(難云。三寶處淨土。眾生遇劫燒。劫火淨土。二各俱在。眾生見劫燒。何不見三寶耶。故此防云)。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言既遇劫燒。俱屬罪垢眾生。由彼惡業因緣所障。雖再過僧祇。猶不聞三寶之名。況欲其同時俱見耶。
△五防不見誰信不滅難(難云眾生惟見劫燒。不見三寶。前云佛身常住。亦徒託之空言。誰當信之。故此防云)。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言縱遇劫燒。若有修諸功德。或布施。或持戒等。且賦性柔和易化。處心質直無偽。如是之人。時時見我在此說法。豈不信耶。
△六防如來自語相違難(難云彭殤既別。修短莫混。據前唱滅。似顯諸佛難逢依今顯壽。又明經劫常住。自語相違。眾生莫知依從豈不誤耶。故此防云)。
我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此眾指修功德者。久乃見佛。指罪垢眾生。言如來說長說短。各對一類之機。既不相違。自可依從。又何誤耶。合頌住損滅益竟。
△二別頌佛語無虗(義頌)。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至)佛語實不虗。
慧光無量。指報身。壽命無數。指報壽。如來意謂。對機說短說長。是我方便智力。為度眾生。法爾如是。其實慧光由來無量。壽命原自無數。然此猶是修業所得。尚屬報體。至於法身壽量。益絕言思不可說長。豈容說短。汝等果是有智之人。勿於說長說短處生疑。當向離情離見中斷盡。自信佛語方便。實無虗妄。頌法說竟。
△二頌喻明(略頌)。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虗妄。
狂謂藥發悶亂。如狂人也。
△三頌結合(義頌)。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至)速成就佛身。
首四句。結合良醫為治狂子。實在言死。次四句。轉釋實在言滅之意。後八句。結合無有能說虗妄。言如來知機隨說。作意令入佛道。據佛之意。原佛之語。孰能說其虗妄。廣明本迹竟。
△二斷疑生信(此處有通後品題宜先釋之。品題云)。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題雖居此。義攝卷終。今通後文。以釋分別功德。準此品功德。廣有多門。束之為二。一悟證功德。如此科所明。二受持功德。如後文所說。如來分析辨別。印可讚揚。令會眾珍重護持。服膺循守。故即以是名品。別義亦五一為明疑斷信生。如聞說壽命。得大饒益等。二為明悟處不同。如或得法忍。或得總持等。三為明證處各別。如八生得果。四生得果等。四為明本門利益。如信解深淺。功德各異等。五為明全經利益。如讀書兼度。功德不同等。總言悟證在[A73]己。而印可憑師。受持有益。而讚揚惟佛。此分別功德品之所由說也。
△(此是通後品題本科經文分三)一經家總敘。二如來分別。三彌勒慶讚。初。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至)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四十年所化之機。十方界雲集之眾。分身侍者。地涌菩薩。主伴重重。無盡無盡。故以大會稱之。疑斷信生。或證或悟。如身登須彌而下望羣峯。若神遊香海而小視眾流。故以大饒益稱之。
△二如來分別二。一分別功德。二凡聖交慶。初二。一分別圓悟功德。二分別頓證功德。初(既云圓悟。則橫該一切法門。而一切法門。以一門入。今就從入一門。而分別之。古德多以位次分判。然既屬橫該。勿拘泥也)。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至)能轉清淨法輪。
無生法忍。以實智為體。謂得此智者。於三界中。不見有少法生滅。此由前聞。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等。而悟入之。千倍者。千倍於上也。聞持陀羅尼門。以權智為體。謂得此智者。於佛所說若文若義。悉能聞而憶持。又能依此出生諸法。故名為門。此由前聞。如來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等。而悟入之。一世界。謂小千界也。樂說無礙辯才。以無礙智為體。謂得此智者。於奇攻異難。無所畏屈。欣樂而說。此由前聞。重重防難。種種玄辯故。而悟入之。百千萬億旋陀羅尼者。以不可思議智為體。謂得此智者。於一法中。能通無量百千萬億諸法。法法互融。旋攝無礙。如帝網珠。此由前聞。常在娑婆。亦於餘處。一多無礙。互攝互入等。而悟入之。三千大千。謂一佛化境也。聞佛數數現滅。性無遷改。從此心悟實相。永無退轉。又能以此度生。故曰能轉不退法輪。二千者。以小千疊為中干。二次言千。故云二千。對上小千大千。故云中千也。聞佛數數現生。性無染污。從此心悟真空。又能以此度生。故曰能轉清淨法輪。然此以上。雖各依一門悟入。而一該一切。是如來於無分別中。不得[A74]已而分別也。
△二分別頓證功德(既屬頓證。則竪該一切諸位。而一切諸位。從一位超。今就從超一位。而分別之。古德皆以位次分判。然既屬竪該。宜姑從也)。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至)三藐三菩提心。
八生當得菩提者。謂原住三地。今從四地超證。以階級而論。去妙覺之位有八。大成云。超入聖位。如生佛家之生。非出沒生死之生。愚謂即是變易生也。四四天下。即四箇四洲。三四等準知。四生當得等。如上八生可思。一生當得菩提者。謂原住十地。今從等覺超證。以等覺上趣妙覺。惟餘一生。如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讚彌勒云。大聖。一切如來。授尊者記。一生當得菩提等。足證此義。發菩提心者。謂博地凡夫。圓發十信。從初住超證。以初住即發心住也。然此以上。雖各依一位超證。而諸位頓超。是如來於無階級中。不得[A75]已而階級也。分別功德竟。
△二凡聖交慶。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至)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虗空諸天。自喜發心圓妙。故以華香衣樂。而作供養之具。佛上菩薩。各欣證悟高深。故以幡葢歌頌。而為感謝之儀。由此科為凡聖交慶。此事論也。若作表法者。空雨二華。供佛及眾。表依於實際。起生滅二行。上嚴佛果。下利眾生。上嚴佛果。戒定為先。下利眾生。說法尤要。故以細末沉檀。空鳴天鼓表之。千天衣者。表無生法忍。攝一切忍。諸纓絡等。表旋總持門。攝諸總持。如是乃能九界俱利。故以徧於九方表之。準長途摩尼。亦翻如意。今既華梵俱出。應是兩種。葢摩尼乃無垢珠也。九方者。四方四隅。及於中央。此表橫該。故不言上及下也。眾寶香爐。表最上一乘。攝一切乘。燒無價香。表平等大慧。攝一切慧。如是乃得法界同圓。故以周至大會表之。一一佛上。有諸菩薩者。表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雖因果該徹。而自轉蔭他。不無階級。故以執持幡葢。次第而上表之。以幡表智斷自轉。葢表慈悲蔭他也。至於梵天。表等覺隣於極果。隣於極果。更羨佛乘。故以歌頌讚佛表之。然此中所表。即前圓悟頓證之義。好思分明可對。如來分別竟。
△三彌勒慶讚三。一慶讚歡喜。二備述法益。三結歎功德。初。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至)歡喜充徧身。
初敘儀標偈。佛說下。慶幸讚佛。希有之法。未聞得聞。足見慶幸。無邊大會。一時證悟。尺見大力。前文所謂師子奮迅之力。威猛大勢之力是也。壽命不可量者。現生現滅。性無遷改。前文所謂如來智慧。如來自在神通是也。無數下。述眾歡喜。各得法利。不自覺知。聞佛分別印可。驗知不虗。所以歡喜充徧身也。
△二備述法益二。一述悟證功德。二述凡聖交慶。初。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至)如虗空無邊。
初述圓悟功德。住不退地。即前悟無生忍。以尚不見法。豈復有退。故宗鏡云。如在虗空。退至何所。餘同上。復有小千下。述頓證功德。如此四天下者。謂如上四三二數。前文所謂四四天下。三四天下。二四天下是也。隨數生成佛者。謂隨上四三二數。前文所謂四生當得。三生當得。二生當得。是也。如是句。總指得果之人。聞佛句。推原得果之由。得無等。結指所得之果於一位中。超一切位。故云無量。雖有餘生。剎那頓超。故云無漏。雖有餘惑。剎那頓斷。故云清淨。所謂頓證者。本之於此。發心同上。世尊下。結說法饒益。壽量一品。義攝一切。故云無量。各有證悟。互不相礙。故曰不可思議。多有饒益。正明不思議事。如空無邊。極顯饒益之廣。
△二述凡聖交慶。
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至)歌詠諸如來。
大成云。如鳥一句。狀上香華之亂墜也。文中幢字。疑是葢字。由上菩薩執持幡葢。故佛前有寶葢懸幡。餘文準上可知。備述法益竟。
△三結歎功德。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至)以助無上心。
種種事者。即前悟證交慶等事也。最後僅見。故云昔所未有。聞壽歡喜。有二義。一謂知佛常住。不患無依。故喜。二謂信自證悟。慶幸非常。故喜也。由聞如來。處處自說名字不同。故讚佛名聞。由聞如來。亦於餘國導利眾生。故讚佛饒益。饒益既廣。名聞又遠。凡有少行微因。皆蒙提携入道。故云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也。總結大科。廣明本迹以斷疑生信竟。
△三極顯經功以借人弘法三。一讚持論德。二引事證益。三發願勸持。初二。一約一門讚論。二約全經讚論。初二。一一念信解功德。二深心信解功德。初三。一長行。二偈頌。三防問。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至)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初標德無限。一念者。謂正聞法時。忽起一念。信謂據佛之人。信其言無虗妄。解謂依佛之語。解其常住是實。雖非真信真解。而真信真解。終以此生。是發覺初心。為成佛基本。如初步定千里之程。一簣立成山之勢。故曰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下。設事較量。檀此云施。尸羅。此云戒。羼提。此云忍。毗黎耶。此云精進。禪。此云靜慮。般若。此云智慧。然為求菩提。應以般若為正。五度為助。今乃但修五度。反除般若。故雖經八十萬億那由他劫。皆成有漏。所以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等。不及其一。由是觀之。則前之功德。超乎數量。莫可比擬。故云筭數譬喻。所不能知。若是下。結其不退。有如是德。成佛之胚胎[A76]已就。亦如頻伽在㲉。即具超世之音。鳳子初生。便有騰霄之勢。故曰於阿耨菩提退者。無有是處。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文廣。但缺標德無限。分二)一頌設事較量。二頌結其不退。初。
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至)其福過於彼。
初總標時行。可知。
於是下。別明五度。諸劫布施等。施度也。捨般若而修施度。回向佛道。終滯有漏。如不讀書而行財賄。希望功名。究沉下第。非良圖也。若復持禁等。明戒度。不行般若。但持戒而以求道。亦如不修君德。徒尚潔而欲稱孤。豈善䇿乎。若復行忍等。明忍度。自住調柔而遇惡不動。縱有上慢而輕惱能忍。但以不修般若。終不得佛。亦如甘受凍餓而不求生理。欲獲大富。夫豈能哉。若復勤精等。明進度。修精進而不知般若。終無實果。亦如善行程而不識正路。難到長安。亦徒然耳。又於無數等。明禪度。空閑攝心。知止也。生諸禪定。能定也。安住不亂。能靜也。禪依一心。能感上界。名一心福。盡諸禪際者。願求出世上上禪也。然此人不修般若。依事禪而願求佛道。亦如無目之人。因靜坐而說登遠山。亦何益哉。是人下。與前較量。長行云五度之福。不及信解。此中言信解之福。過於五度。其義一也。頌設事較量竟。
△二頌結其不退(約義廣頌分二)。一重牒前福。二驗知不退。初。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一切疑悔者。如執迹難本。執本難迹。疑而復信。信而復悔之類。深心者。發深遠心。不以浮信淺解自足。由不自足。故雖須臾之信。積而可至成佛。故云其福如此。如此者。指上超五度之福也。
△二驗知不退。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至)於此無有疑。
初以行驗知。經劫行因。乃能聞而信受。以是驗知。無有退理。如是下。以願驗知。如是諸人。現前雖若浮信。自後必發真信。故云頂受此經。不惟頂受。且能發願同佛。故云願我於未來等。長壽度生者。願壽量同佛。如今世尊等。願說法同佛。我等未來等。願說壽同佛。然既有如是願驗知當來成佛。決定不退。文中兩言道場。即指法華高會。不必定言成道處也。若有下。以機驗知。意謂。若有如前發深遠心者。必能處心清淨。立行質直。學兼聞持。智隨義解。雖暫時無疑。而終當證果。故不退也。偈頌竟。
△三防問(問。惟聞壽量一品。一念信解。即獲如是功德。若能廣於全經。聞持書供。及以教人者。其功德又當何如。故此防云)。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至)能生一切種智。
恐有疑問。故又呼其名而語之。意謂。設若有人。聞佛壽命。乃至一念信心。解其言趣。是人功德。如上所說。[A77]已為無有限量。以能發起如來之慧。何況有人。廣於全經。聞持書供。及以教人。則是人功德。自應無量無邊。葢以能生一切種智故也。然一切種智。即是如來之慧。但上云能起。惟因之而發。此云能生。乃從之而成。如祖孫父子。不無遠近親疎之分也。一念信解功德竟。
△二深心信解功德二。一正明。二防問。初。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至)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初論信解德。此中深心。與前不同。前以其心遠大為深。非指信解為深。今則直言信解篤至為深。非別有深心也。若釋其義者。謂信及佛身常住。名深心信。解及淨上猶存。名深心解。深心信故。明知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故云則為見佛。常在耆闍等。前品所謂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是也。深心解故。明知實報莊嚴。由來未燼。故云又見娑婆。其地琉璃等。前品所謂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是也。若有下。示信解相。言深心信解。既有如是功德。於我滅後。設若有人。能作如是觀者。當知是人。則為深信。則為深解。而其相不難辯也。
△二防問(問。但聞壽量一品。如法修觀。即為深信深解。若盡聞全經者。當何所稱謂。若兼能讀誦受持者。又當何所。稱謂耶。故此防云)。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至)斯人則為頂戴如來。
恐有疑問。故又舉盡聞全經者。而預防之。意謂。如來滅後。若能盡聞是經。雖未如法修觀。而但不生毀訾。起隨喜心。[A78]已為深信解相。何況兼能讀誦受持。若斯人者。則是頂戴如來。又不可但以深心信解而目之也。約一門讚論竟。
△二約全經讚論(上科雖[A79]已有涉全經。但是防問帶言。非正文也)三。一別明三種功德。二別明五種功德。三總顯六根清淨。初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讀誦功德。二兼書功德。三兼度功德。初。
阿逸多是善男子(至)千萬億劫作是供養[A80]已。
初指人標德。是善男女者。即指上科所況。讀誦受持之人。般若云。是經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今經亦爾。故云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坊音方。邑里之稱。謂殿堂眾多。如邑里也。所以下。徵起釋成。是經為眾聖所依為羣賢所歸。故讀誦者。為[A81]已起塔。造立僧坊。是經為無盡利益。人天共仰。故讀誦者。為以舍利起塔。高廣漸至梵天。是經能令諸佛歡喜。故讀誦者。則為懸諸幡葢。乃至歌唄讚誦。
則為下。顯德殊勝。準前聞佛壽命。一念信解。尚超八十萬億那由他劫之五波羅密。何況能於全經。受持讀誦。豈不更超。故云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供養[A82]已。
△二兼書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至)供養於我及比丘僧。
書寫是經者。則為依實相理地。起法報僧坊。用戒定旃檀。作化身殿堂。化身殿堂。有三十二相。可敵三十二區之廣。有八十種好。可敵八多羅樹之長。為羣機之所歸。可敵百千比丘。於其中止。一切功德解脫。行位止觀。俱寓於中。可敵園林浴池。經行禪窟。一切法忍法喜。三昧法門。俱備於內。可敵衣服飲食。床褥湯藥。如是則因果受用。一一具足。則是一切快樂之具。充滿其中。如是法報僧坊。化身堂閣。隨機修證。各各住持。可敵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之多。如來全住三身。眾僧分住三身。故書寫是經者。則為以此現前。供我及僧。文中多羅樹者。準西域記云。南印土。建那補羅國北不遠。有多羅林。三十餘里。其葉長廣。其色光潤。諸國書寫。莫不[A83]采用。因此方所無。故存梵語。要解云。一多羅高七仞。七尺為一仞。是則樹高四十九尺。科註云。形如此方椶櫚。直而且高。極高者長八九十尺。今亦不必拘泥。
△三兼度功德三。一舉劣況勝。二法喻合顯。三重以詳明。初。
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至)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初舉兼供之劣。如來意謂。如我上說。讀誦書寫。則為起塔造坊。若更能供養經卷者。愈不待言。故云是故我說(云云)。我說者。非是結前。乃更說兼供德也。讀誦書寫。是前二[A84]已具之行。供養經卷。乃此科兼修之因。不須復起等。例上可知故。又供養經卷。勝起塔坊故。然此語不過推重無漏。輕鄙有漏。以對背本逐末之機。若果識本。末又何妨。幸勿泥言失義。執藥成毒。如達摩答武帝語。因之失利者多矣。
況復下。況兼度之勝。言但兼供養。[A85]已勝起塔造坊。況復兼行六度。其功德可勝言哉。文中言一心者。即禪度也。
△二法喻合顯。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至)疾至一切種智。
初顯德。
譬如下舉喻。
是人下。結合。
△三重以詳明二。一詳明其行。二詳明其德。初。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至)利根智慧善答問難。
起塔造坊。財施也。讚歎二僧。無畏施也。為人解說。法施也。此三皆屬檀度。清淨持戒。屬戒度。與柔二句。屬忍度。忍辱無瞋者。常與柔和同止。習以成性也。志念三句。屬禪度。精進二句。屬進度。攝諸善法者。謂總攝諸善。普徧修習也。利根二句屬慧度。
△二詳明其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至)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持經為因。六度為緣。因緣具足。佛道必成。故云[A86]已趣道場。乃至坐道樹下。是人坐立行處。如同有佛。故云便應起塔。乃至如佛之塔。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三)一頌讀誦功德。二頌兼書功德。三頌兼度功德。初頌讀誦功德。
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至)具足諸供養。
初頌標德。不云讀誦。而云奉持者。以奉敬捧持。即讀誦之相也。如上所說者。指在長行。可準知故。
是則下。頌徵釋。具足供養。該起塔造坊二事。表剎句。長行所無。剎謂剎杆。表謂表而出之於外。顯此經具大威德。讀之者。則為表剎也。高廣。非指剎杆。乃指塔相。連下句。頌前高廣漸小。至於梵天之語。長行無然燈之語。有歌舞之文。偈略歌舞。益以然燈者。顯此經即智慧燈故。周匝者。八面龕室。照明者。香油蘇燈。照於內而明於外也。
惡世下。頌結勝。可知。
△二頌兼書功德。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至)種種皆嚴好。
持為眾行之總。書乃受持之別。舉總代別。故云持。不云書也。長行云赤旃檀。此云牛頭旃檀。形色互出耳。
△三頌兼度功德(長行有三。今少法喻合顯)二。一頌舉劣況勝。二頌重以詳明。初。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書(至)忍辱樂禪定。
初頌舉兼供之劣(廣頌)。長行承上而起。故云是故我說等。此乃直舉其事。故云若有信解等。長行[A87]但云供養。此乃兼明供物。華香末香等。皆供物也。須曼具云須曼那。此云善攝意。華名也。其色黃白極香。樹高三四尺。下垂如葢。薝蔔。此云黃華。小而極香。阿提目多伽。此云善思惟。形如大麻。赤華青葉。草華香之尤者。以此三華。熏油常然者。取其香而明故。長行云不須起塔。及造僧坊。正顯功德無量。猶如虗空。此云功德無量。如空無邊。正顯可敵起塔。及造僧坊。文別而義同也。況復下。頌況兼度之勝。(略頌)施戒忍三。皆依精進。一切智慧。從禪定起。故文略進慧二度。準長行此科之下。更有法喻合顯。今能況[A88]已用法喻。所況可例。故下接詳明之文。
△二頌重以詳明二。一頌詳明其行。二頌詳明其德。初(約義略頌)。
不瞋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至)功德不可量。
不瞋。能令無畏。不惡口。如法如律。恭敬。無物不給。即檀度也。又不瞋戒意。不惡戒口。恭敬戒身。亦戒度也。謙下無致辱之因。離高具能忍之力。即忍度也。常該進度。思依禪度。問難不瞋。隨順解說。即慧度。末二句。結指兼行是行。功德無量。
△二頌詳明其德(約義廣頌)。
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至)經行及坐臥。
長行云。當知是人。[A89]已趣道場。既知[A90]已趣道場。故應以華衣散覆。生如佛想。長行云。近阿耨菩提。坐道樹下。既近阿耨菩提。則不久便詣道樹。既坐道樹之下。則得果廣利人天。無漏無為者。或盡真極。即得果義也。長行云。坐立行處。便應起塔供養。與此中其所住止等義同。末四句。轉釋上義。正以是佛常在。故應起塔及供養也。別明三種功德竟。
法華指掌疏卷第五
音釋
(上班交切音包下子余切音沮草也可為席用以裹物)。
骸髒(婞值之貌上苦朗切音慷下則朗切音葬)。
猥媟(上烏賄切音腲𢍉鄙也下先列切音薛嬻慢也)。
闠(胡對切音潰市門也)。
弭(莫禮切音籹按也)。
涸(曷各切音鶴水竭也)。
狷(規縣切音絹福急也)。
剿(子了切焦上聲絕也)。
糺(吉酉切音朻戾也)。
勖(吁玉切音蓄勉也)。
輥(古本切音袞轉之速也)。
殤(尸羊切音商未成人喪也)。
攷(古文考字)。
胚(鋪枚切音坯婦孕一月也)。
椶櫚(上祖東切音騣下力居切音呂本名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亦作椶櫚亦名蒲葵)。
校注
[0637001] 曰疑日 [0639001] □□疑行道 [0640001] 終疑約 [0642001] □疑示【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3 冊 No. 631 法華經指掌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請示方軌(品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