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02-A 妙法蓮華經解序
諸佛出興唯為一事。千經所演無有餘乘。直以妙萬法而明一心。即幻華而示實相。則妙法蓮華經者。諸佛之本宗千經之輨轄。一心之元鑑實相之妙門也。秦譯[A1]已還垂八百載。訓辭釋義代有哲人。而責備求全互有得失。信曰滿世間之鶖子。如恒沙之菩薩。盡思度量莫知少分。故雖多歷講解有所未盡。而潤色評論不拒來者。溫陵蓮寺環師。深究一乘博探眾說。研幾摭要為之科解。宣和[A2]己亥初辱不鄙命予校證。既又徧質宗匠務契佛心。越丙午復會予南山。討疏尋經參詳再四。黜名相芟蘩蔓。使入佛知見者。無摘葉尋枝之厭。有析薪秉燭之觀。是真能發明祕要之藏也。或者扣師七軸文中何處為正說。妙法曰千經萬論唯為此事。豈茲一席輙有異談。世尊以是而開示。群迷以是而悟入。火宅以是而出離。寶所以是而前進。若等多劫以半日。現大千於一身。龍女之成佛不輕之徧記。藥王之然身。觀音之隨應。淨藏之轉邪。普賢之勸發。凡以是也。不明此事則滿目陳言。開佛知見則孰非妙法。竊觀一期之問答。見全經之述作矣。儻沿披味深造而自得。遂可跏趺無量義處。反照白毫相光。開方便門示真實相。直拋糞器長御白牛。則一乘妙法備在我而不在佛。備在心而不在經矣。譬如琴瑟箜篌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則夫欲發明是事。當以斯解為妙指也。
靖康丁未春暮中澣日謹序
法華經要解目[1]次
- 卷首
- 科
- 卷第一之一
- 序
- 祥邁註弘傳序
- 序品第一
- 卷第一之二
- 序品之餘
- 方便品第二
- 卷第一之三
- 方便品之餘
- 卷第二之一
- 譬喻品第三
- 卷第二之二
- 譬喻品之餘
- 卷第二之三
- 信解品第四
- 卷第三之一
- 藥草喻品第五
- 授記品第六
- 卷第三之二
- 化城喻品第七
- 卷第三之三
- 化城喻品之餘
- 卷第四之一
- 五百弟子品第八
- 人記品第九
- 卷第四之二
- 法師品第十
- 寶塔品第十一
- 卷第四之三
-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 持品第十三
- 卷第五之一
- 安樂行品第十四
- 卷第五之二
- 涌出品第十五
- 壽量品第十六
- 卷第五之三
-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 卷第六之一
-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 卷第六之二
- 不輕品第二十
- 神力品第二十一
- 囑累品第二十二
- 卷第六之三
- 藥王品第二十二
- 卷第七之一
- 妙音品第二十四
- 普門品第二十五
- 卷第七之二
-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 莊嚴品第二十七
- 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要解目次(終)
No. 602-B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妙法。
蓮華。
注曰。梵云奔茶利迦。此云白蓮華。白為眾色之本。一乘為餘乘之宗。故取喻之。如下經中初放白毫之光。終賜白牛之駕。是此義也。蓮華者。居泥不染因果齊彰。喻前妙法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明佛知見不同餘經。法喻雙題。故云妙法蓮華。
經序。
注曰。梵云素[A3]呾䌫。此云契經。契謂契理契機。經謂貫攝常法。即契理合機之教。故云契經。今略契字務從簡也。述經奧旨敘列源由。名為序也。故天台曰。發祕密之奧藏。稱之為妙。示權實之正軌。故號為法。指久遠之本果。喻之以蓮。會不二之圓道。譬之以華。聲為佛事稱之為經。圓詮之初目之為序。此經蕩化城之執教。廢草菴之滯情。開方便之權門。示真實之妙理。會眾善之小行。歸廣大之一乘。文愽義深餘經莫及。若廣說者。妙有十妙。法有三軌。蓮華六義。經有六釋。具如玄義中說。更有光宅疏文慈恩玄贊。學者知之。
終南山釋道宣述
注曰。終南山名。在長安城南。與秦嶺太白太一皆連接也。在扶風武功縣。關中記云。終南一名中南。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三秦記云。終南一名地䏲可避洪水。道宣律師名也。姓錢氏。彭祖之後。湖洲長城縣人。隋吏部尚書錢申之子。生於隋開皇之間。大作佛事。於唐太宗高宗之代。文[A4]采照灼戒德不群。製四分律鈔弘贊毗尼。又述弘明僧傳等百有餘卷。有時行道失跌感韋將軍捧足。錯裁座具致黃瓊天人指授。借得天上舍利流布人間。別有感通傳具詳異事。[A5]諡號澄照大師。法華要覽云。師述序時韋天以法華尊上未易冠言。遂稟報十方諸佛。佛皆許肯。即今法華經之序也。故慈照頌云。南山大士最幽玄。撮成樞要在經前。韋駄天將親垂報。十方諸佛許師言。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注曰。致意也。諸佛出世本說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誘火宅之癡子。指衣下之明珠。悟諸法空入佛知見。故下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天台師云。一即法身大即般若事即解脫。此之三法眾生本具為因。諸佛顯示為緣。出世元意秪為此矣。此釋一大事因緣。四種知見以四義釋。一約四位。二約四智。三約四門。四約觀心。皆言佛知見者。謂分真之初。三智五眼一時開發。同入一乘諸佛實相也。天長釋云。非三非五故云一。廣博包含故稱大。說此化生故曰事。機能感佛為因。佛隨彼應名緣。有此一大事之因緣。所以出現於世也。開示悟入者。上二即能化。謂大開而曲示。下二即所化。謂始悟而終入。知即根本智。見即後得智。亦名一切智智。南嶽思大師云。開佛知見是十住位。示佛知見是十行位。悟佛知見是十迴向位。入佛知見是十地位及等覺位。皆言佛知者。得一切種智也。皆言佛見者。悉得佛眼也。此約位釋。谷響鈔云。三智圓觀名佛知。五眼圓覺名佛見。
蘊結大廈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
注曰。蘊結積聚也。大廈西域也。震旦東國也。佛滅度後千年之外教流東方。故積聚西域出於千年也。自西晉法護創傳此經。至於唐國三百餘年也。
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
注曰。晉司馬氏都於洛陽。望於東晉故云西晉。惠帝世祖之子。永康惠帝年號。青門長安東門。本長安覇城門。俗呼為青門。竺法護本月氏國人。後移居燉煌。故又為燉煌郡人也。少出家傳道為懷。以西晉之代來化洛陽。立寺於長安青門外。設像行道助誘後徒。譯出眾經光揚像法。人美其德號為菩薩。初翻此經名正法華經。勒成十卷。其真言字句皆作晉言。
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
注曰。西晉遭亂。元帝渡江建都江東。故云東晉。安帝孝武之子。隆安安帝年號。後秦姚興也。弘始姚興年號。晉居正位。秦為旁僭。故先舉晉而後秦也。鳩摩羅什龜茲國人。傳教秦邦大弘佛法。譯出般若維摩等經智度中百等論。再翻前經名妙法蓮華經。文成七卷。今所行者。
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
注曰。隋氏謂隋文帝也。仁壽文帝年號。闍那笈多三藏法師名也。笈多與師那連提梨耶舍同來此土。文帝禮重安置於大興善寺。官給所須。譯出眾經。後翻此經名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但於藥艸喻後加千餘字。外者皆與羅什本同。
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
注曰。上之三譯本是一經故。文詞意旨重沓互有。世人傳讀皆弘什譯。
自餘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歷故所非述。
夫以靈嶽降靈。非大聖無由開化。
注曰。靈嶽降靈。謂山嶽蘊英靈之秀。生此靈明之大聖。開化世間。意借詩中惟岳降神生甫及申之文也。靈神也。彼美賢臣降生。此歎聖人現化降神也。
適化所及。非昔緣無以導心。
注曰。佛雖大聖。不化無緣之人。故適化所及皆有昔緣開導其心。故聞今所說。方能信受也。
所以仙苑告成。機分小大之別。
注曰。仙苑即波羅奈國鹿野苑也。是昔五通仙人聞宮女音墮落之處。故又號仙人苑也。如來世尊初成佛後。向此苑中三轉法輪。諸聞法者有登大乘位者。有證小乘果者。從此世間有大小乘。葢隨機器分也。
金河顧命。道殊半滿之科。
注曰。金河即拘尸那城北阿利羅䟦提河。此譯為有金河。河畔有娑羅林。如來於此娑羅林中入於涅槃。顧命謂命將欲終而垂言教。謂之顧命。昔成王將終。作顧命之書。今佛將終。說涅槃之經。殊分也。如來於彼涅槃經中。說半滿二字。分大小二乘。
豈非教被乘時。無足覈其高會。
注曰。仙苑初唱。金河終談。道分大小者。豈非教被隨根乘時設化。但愧無足得預考覈於高會也。
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
注曰。如來將說法華一乘。五千比丘禮佛而退者。欲顯今經甚深。令增上慢人進求大乘爾。
五百授記。俱崇密化之迹。
注曰。富樓那等五百聲聞。於古佛所久修梵行。皆蒙釋迦往生勸化。內蘊菩薩外現聲聞。今於法華會上。俱得授記作佛。
所以放光現瑞。開發請之教源。
注曰。放光現瑞發起教之因緣也。如來初放白毫相光。照於東方萬八千界。於是彌勒覩七事以騰疑。文殊擬十因而領答。此起教之因緣也。
出定揚德。暢佛慧之宏略。
注曰。佛從定起。明二種甚深。演暢佛慧之大略也。二甚深者。一證甚深。經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二阿含甚深。經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此序意也。
朽宅通入大之文軌。
注曰。此火宅喻也。火宅喻於三界。諸子喻於眾生。火宅門外而設三車。喻昔權說三乘也。末後等賜大白牛車。喻今實說一乘也。破三顯一誘入大乘。此如來之本致也。光宅疏主立四乘教。義准於此。
化城引昔緣之不墜。
注曰。此化城喻也。化城喻二乘。寶所喻於大乘。勸進二乘令歸一極。勿滯權宗而為究竟。昔為王子[A8]已化汝等。今說法華再引令入。此上三句明三周之旨也。
繫珠明理性之常在。
注曰。繫珠喻也。珠喻一乘佛性。醉人衣下而繫寶珠。昏沈不知枉受辛苦。喻諸聲聞。佛於往昔大通佛所。為王子時。以大乘法而令發心。多劫廢忘不知不覺。既得羅漢以少為足。今蒙佛說昔事方憶授無上記。喻如親友指珠示之令離貧苦。
鑿井顯示悟之多方。
注曰。鑿井喻也。水喻法華一乘。穿鑿求之喻聞解思修。若見濕泥知水必近。若聞法華成佛不遠。開示多方令人悟入。又乾土喻如眾生。濕土喻如二乘。泥喻菩薩。水喻諸佛。
詞義宛然喻陳惟遠。
注曰。佛說此經言詞義理明白宛然。譬喻鋪陳其致惟遠。非佛智深悲厚。孰肯如是。
自非大哀曠濟拔滯溺之沈流。一極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注曰。哀悲也。曠遠也。一極至極也。言三周七譬顯示一乘。四行六記攝諸含識。文喻巧妙勸進諄諄。拔出生死之流。援拯昏迷之性。自非如來大悲遠濟至極慈心。誰能如此。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
注曰。大教東傳自漢至唐。中間經籍四千餘卷。受持轉誦斯經獨盛。
將非機教相扣。竝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勣。
注曰。勣功也。扣投也。言根教相投聞而便敬之人。皆大通智勝佛之遺塵。威音王佛之餘功也。
輙於經首敘而綜之。庶得早淨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
注曰。庶冀欲也。此經殊勝隨喜者獲五福。書持者淨六根。仰攀也。慈尊嘉會謂慈氏如來龍華之會也。四德謂涅槃具常樂我淨之四德也。樂土謂法性常寂光土。玄妙也。猷道也。
弘贊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注曰。貽遺也。言弘贊此經永遺後代。冀流通之無盡也。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一
△開釋科五。
初通釋經題。
實相妙法巧喻蓮華。內則直指乎一心。外則該通乎萬境。方華即果處染常淨。此蓮之實相也。生佛本有淪變靡殊。此心之實相也。其狀虗假其精甚真。此境之實相也。心境萬類通謂之法。精粗一致凡聖同源。即諸世諦觸事而真。言詞不可示分別不能解。故以妙稱也。六趣之所迷淪。葢迷此也。諸佛之所修證。葢證此也。洎夫廣演言教無數方便。葢為此也。但以眾生垢重根器未純。先說三乘假名引導。故權而未實麤而未妙。及乎諸糞既除心相體信。乃示實相會歸一乘。則妙而無麤矣。諸佛能事終畢於是也。然所謂妙法非去麤而取妙。葢即麤以顯妙也。所謂一乘非離三而說一。葢會三而歸一也。即麤顯妙猶蓮之即染而淨。會三歸一猶蓮之自華而實。法喻雙彰名實並顯。故號妙法蓮華。夫證是法者。必以大智為體妙行為用。智譬則蓮行譬則華。智行兩全乃盡其妙。故經文始於一光東照。智境全彰終於四法。成就行門悉備正宗之初。三周開示皆所以明體也。囑累之後六品敷揚。皆所以明用也。中間轍迹無非智行。旁顯體用。兼明彰實相之大全。列開悟之真範。發明種智成就果德。故若有聞者無不成佛。凡能領悟即得授記。一事一相無非妙法也。由是而往。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擴而充之則物物燈明智體。推而行之則步步普賢行門。直下即法以明心。不復離物以觀妙。則所謂大事因緣一題盡之矣。
△二通述[A9]己意。
欽惟斯典盛行於世。人莫不願洛誦深造。而每見其難能者。非經之難特傳記難之也。夫傳以通經為義。辭達則[A10]已。類且繁分名相虗尚。多駢煙颺細科塵飛。雜辯滔滔謾謾杳莫可究。所以難能也。竊觀近世明經之體。一於經旨不泥陳言。欲約而盡深而明。釋義不出科目立言必求綸貫。煥乎有文釋然易解。今輙效為斯解。然有其志無其才。深媿其不逮也。妄意之初。竊謂法華為三乘櫽括大事指南。與華嚴實相終始。於是兩載覃思華嚴經論。深考吾佛降靈之本致。復咨謀宗匠探賾講肆。歷窮智者慈恩廣疏古今作者注解。摭其所聞。參諸圓覺楞嚴維摩諸經。稽覈宗趣證正事法。然後命筆。雖立科釋義有異舊說。而綜文會意稍合華嚴。削繁錄實務在疏明。一大事佛知見而未敢自許。達者苟不是古非今以人廢言。試詳覽之一校其當否。
△三通敘科判。
釋經有科。判教有宗。如禾有科以容其苞本。如水有宗以會其支派。嘗謂華嚴法華葢一宗也。何以明之。夫法王應運出真兆聖。唯為一事無有餘乘。是以首唱華嚴特明頓法。雖知根鈍且稱本懷。及乎怖大昏惑。乃權設方宜。至於眾志真純則還示實法。然則二經一始一終實相資發。故今宗華嚴而科釋也。或謂華嚴純談實性。獨被大機。法華引權入實。三根齊被。二經旨趣逈不相及。引彼釋此殆不知宗。而愚竊觀信解品。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窮子遙見恐怖疾走。正喻初說華嚴也。臨終命子委付財物。窮子歡喜得大寶藏。正喻終說法華也。迹此觀之。始而驚怖終而親附者無異父。窮之所棄達之所獲者無異寶。既無以異何為而不應宗之耶。又況二經以智立體以行成德。放光現瑞全法界之真機。融因會果開修證之捷逕。凡所設法意緒並同。二經相宗亦足見聖人說法始終一貫。果唯一事無有餘乘。旨趣稍馴幸無深誚也。今科判此經二十八品分三。初序分一品。二正宗分十九品。三流通分八品。正宗二。初三周開示十品。自方便至學記八品。說三周法授三根記。自法師至寶塔二品。授廣記以圓該前記。會諸佛以圓證前法。二顯妙勸持九品。自提婆至安樂行三品。顯功行之妙也。自涌出至壽量二品。顯本迹之妙也。自分別至不輕四品。顯聞持之妙也。使由前開悟依此弘持。乃不失宗圓契妙法。流通八品。自神力品發起囑累品付授。其餘六品全體前法示現行境。流通是道。名以行契智常然大用之門。今初序分者。開發正宗之端緒也。其法有二。自人天眾集無量義畢。佛踞大定天雨四華。六震撼無明之障緣。一光現智境之實相。此釋尊標本圓發其緒也。其次彌勒示問文殊決疑。引燈明之本光。證今佛之瑞相。此大士承流助發其緒也。自餘廣引意皆懸敘一經本末。欲達正宗必先明序分。則於深經猶繹絲之得緒無所不盡。猶陞堂之得序必臻其奧矣。
△四譯經人時。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姚秦東晉偽王也。姓姚名興。為秦國王。梵語鳩摩羅什此云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奉秦王詔翻譯此經。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
△五正解文義三。初序分分四。
一說法時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此阿難結集時。陞座最初之唱。以證法有所授而[A11]已。不必玄說。一時之語乃佛遺言。諸經通用故不定指也。王舍城即靈山所附之城。摩竭陀國之屬境也。即西域人間。耆闍崛山此云鷲頭山。從形得名。即古佛住處。以古佛所住故稱靈鷲。夫說法所依各隨宗趣。華嚴展轉十處為圓彰法界。圓覺依大光明藏為直示本起。此依人間之城者。同染淨以明蓮華之義。據古佛之處者。示祖述以繼燈明之道耳。
△二法會聽眾二。
初標敘科義。
二法會聽眾三。初聲聞次菩薩後人天。此經會權歸實。聲聞當機所以初列。菩薩即主伴眾也。人天外護眾也。
△二依科列眾三。初聲聞眾二。
初無學眾。
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至)心得自在。
佛常隨眾止千二百五十人。今言萬二千者。兼他方所集也。阿羅漢義翻殺賊。亦曰應供。亦曰不生也。善淵之心不能全一。粘湛發識流逸奔境名漏。諸漏者謂欲漏有漏無明漏。皆以粘湛妄識為體。為三界煩惱之本。煩惱即貪嗔癡等十使。為諸漏之緣。戕害法身逼惱正性。名煩惱賊。言漏盡無惱者。以本盡故緣無。是謂殺賊也。[A12]己利即證智斷惑之事。文句謂三界因果皆為他事。智斷功德乃名[A13]己利。逮得[A14]己利乃堪為人天福田。故號應供。律文凡於應供須忖[A15]己德行全缺者。使忖[A16]己利也。葢夫苦身而作端坐而食。擎跽而拜逆立而受。苟無[A17]己利之德其害非細。行人識之。諸有結者即惑習之業為二十五有之生因。以因盡則果亡。是謂不生也。小乘有定無慧為偏縛未得自在。今云心得自在。乃是定慧兩足俱解脫人。以明大阿羅漢影響眾爾。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至)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
此舉萬二千人領袖上德。即十大弟子之列也。佛有十大弟子。為法王法臣各備眾德。權示專門輔弼大化。故大迦葉頭陀第一。身子智慧第一。目連神通。旃延論議。阿㝹天眼。富那說法。善吉解空。阿難多聞。波離持律。羅云密行。各居第一。如孔門十哲之列。是其常數。今從憍陳至羅云有二十人者。旁兼眾德圓彰法化也。亦各有第一之德。增一阿含云。憍陳初悟解。優樓供養眾。伽耶伏諸結。那提善教化。劫賓知星宿。憍梵受天供。離婆不倒亂。畢陵能苦坐。薄拘壽不夭。俱絺善答難。孫陀容挺特。各第一也。眾所知識者。其德顯著故。諸名緣義非經要旨。不必繁講。
△二有學眾。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至)亦與眷屬俱。
此小聲聞眾。尚在學地。學於無學者也。摩訶波闍此云大愛道。為尼眾首。與耶輸皆示迹同塵。影響眾也。
△二菩薩眾。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至)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菩薩摩訶薩者。謂菩薩中之大菩薩。即地上等覺之列。揀非地前也。阿耨菩提此云無上正徧正道。陀羅尼此云總持。謂得一切智總持萬法也。樂說辯即四辯之總。八地[A18]已上名不退位。五地七地得陀羅尼。說決定法名不退輪。諸皆歎德也。住不退位者。得是道以處[A19]已。轉不退輪者。運是道以利人。此自覺覺他之德也。以慈修身者意在共濟。善入佛慧謂能運漚和。通達大智則所證者明。到於彼岸則所造者實。此內德也。由是充實著現。故名稱普聞。此外德也。內德通達則有見而化者。外德普聞則有聞而化者。故其所度至於無數百千。皆大菩薩之德。地前所無矣。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至)八萬人俱。
此經以智立體故文殊居首。葢文殊具大智妙德為法身體。為諸佛師為世間眼。開佛知見莫先於此。餘各表此經之一德也。觀音助智行悲。大勢具大德用。精進念不退轉。不息億劫勤修。寶掌掌握法寶。藥王應機發藥。勇施一切能捨。寶月覺體明淨。月光能除癡闇。滿月兼上二德。大力負荷大法。無量力對境不動。越三界不現身意。䟦陀羅善護正見。彌勒以慈續佛。寶積能聚能利。導師導邪入正。此八萬之上首一經之表法也。蓋由大智開佛知見。而助智以悲歷備眾德。乃至導邪入正。則一乘之體具萬行之用全矣。不列普賢者。自觀音[A20]已下皆普賢之行。但初且以智立體開佛知見。終至以行成德。乃見普賢各專表也。
△三人天眾二。一天龍八部六。
初諸天眾。
爾時釋提桓因(至)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
釋提桓因即帝釋也。明月月天子。普香星天子。寶光日天子也。欲界六天曰四天王天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自在。帝釋即忉利天主。化樂天主號自在。他化天主號大自在。不言夜摩兜率者。舉上下以該中也。色界四禪十八天。初禪三梵天。其王為娑婆界主號尸棄大梵。二禪三光天王號光明大梵。不舉餘天者。言等以該之。
△二諸龍眾。
有八龍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難陀此云喜。䟦云賢。以時雨喜物有賢德故。二龍乃目連所降者。娑伽羅云海。和修吉云多頭。德叉迦云現毒。阿耨達池名。摩那斯云大身。優鉢羅云青蓮池。若干即不定數。謂不勝數也。
△三緊那羅眾。
有四緊那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緊那此云疑神。似人而有角可疑。亦云歌神。隨佛說法皆能歌之。故皆名法也。法緊歌四諦。妙緊歌十二緣。大緊歌六度。持緊歌一乘。
△四乾闥婆眾。
有四乾闥婆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乾闥婆此云嗅香。能尋香奏樂也。樂謂歌舞等伎。樂音謂鼓節絃管。美即伎中勝者。美音音中勝者。
△五阿修羅眾。
有四阿修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修羅此云非天。多瞋無天行故。婆稚云有縛。好鬬戰故。佉羅云廣肩。涌海水者。毗摩質多云海水波音。擊海波者。羅睺云障蔽。能障日月。
△六迦樓羅眾。
有四迦樓羅王(至)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迦樓羅此云金翅鳥。常噉龍。大威懾龍。大身勝群。大滿龍常滿意。如意頷有此珠。八部皆神眾能變形預會。不列夜叉摩睺羅。略之也。
△二人王等眾。
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至)退坐一面。
摩竭陀國頻婆羅王夫人。號韋提希。其子號阿闍世。不舉人民者。王出而民從可知。各禮佛足退坐一面。言雖多不逼肅然有序。
△三大覺圓發六。謂之六瑞。
一說法瑞。
爾時世尊四眾圍繞(至)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二入定瑞。
佛說此經[A21]已(至)身心不動。
無量義經云。無量義者從一實相生無量法。眾集先說無量義經。經畢復入無量義定者。所以發妙法端緒也。示於一事一理一動一寂之間。莫不具無量義。然後可入妙法。
△三雨華瑞。
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至)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摩訶云大。曼陀羅云適意。曼殊沙云柔輭。皆天妙華也。華表正因。以因必趣果故。散佛上而又及大眾者。示此會當得正因也。
△四動地瑞。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六震者。動起涌震吼擊六種也。東涌西沒動徧等徧之說皆不離此。所以六震者。表依六識翻破無明。楞嚴說。山河大地皆無明感結本唯一真。故云普佛世界。
△五眾喜瑞。
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至)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喜覩前瑞翹竚嘉應。
△六放光瑞三。
一光相周亘。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至)靡不周徧。
一光周亘全彰妙體也。白毫即本覺妙明。東方為不動智境。萬八千界依根塵識十八界言也。眾生迷此本明本智成十八界。自為限礙難造妙體故。將說法華先現此瑞。使行人直下自發本明照了本智。則根塵識界通為智境。無復限礙廓達圓融。故言萬八千界。
△二圓現法界事相。
下至阿鼻地獄(至)及聞諸佛所說經法。
阿鼻此云無間。即地獄最下。阿迦膩吒云質礙究竟。即色界極頂。不言無色者。無色非可見故。上極諸天下窮地獄。於此世界盡見彼土。所謂圓現。
△三圓現生佛始終。
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至)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始自比丘四眾修行得道。次見菩薩諸佛行相。終至涅槃起塔。是現眾生諸佛之始終也。一光東照周亘圓現。如此詳悉者。直依智境示諸法實相也。世間萬法自識境觀之。悉皆幻惑莫得其實。自智境觀之。如是性相因緣。如是果報本末。咸一妙明無非實相。若諸眾生本明洞發本智現前。則廓照圓現與佛不殊。妙體實相昭昭心目矣。故文殊曰。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自後經文全顯斯旨。故先發緒如此。
△四大士助發二。初彌勒示問二。
初示疑發問。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至)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彌勒為補處之主。欲作當來之利。故於此示疑以問。文殊為世間之眼。欲發群盲之智。故於後援古以證。是謂助發。
△二以偈重宣二。初申疑問二。
初總問六瑞所以。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文殊師利(至)得未曾有。
此問放光雨華動地眾喜四瑞也。不問說法入定二瑞者。為所常見故。
△二詳問光中所見二。
一問圓現法界事相。
眉間放光(至)於此悉見。
頌上極諸天下窮地獄等相也。
又覩諸佛(至)為說淨道。
頌見聞諸佛所說經法也。聖主師子言說法無畏。演說經典微妙第一至令人樂聞。即以一乘教諸菩薩也。講說正法種種因緣至為說淨道。即以三乘開悟眾生也。若人遭苦至盡諸苦際。即小乘四諦法。四句如次配見苦斷集修道證滅也。若人有福至為說緣覺。即中乘十二緣法也。聲聞三生種福為厭苦。支佛百劫種福為求道。故有福供佛志求勝法可授中乘。若有佛子至為說淨道。即大乘六度法也。六度以種種行為用。以無上慧為體。行得慧濟即無染著。故名淨道。於二乘言人。於大乘言佛子者。止宿草菴自同使人。成就大志乃命為子。
文殊師利(至)今當略說。
結前開後也。
△二問圓現生佛始終。
我見彼土(至)而擊法鼓。
此頌修行之始。後頌涅槃之終。此即種種因緣信解相貌。而大要不出六度。從或有行施至求佛智慧檀度也。我見諸王至而被法服戒度也。比丘處閒誦經忍度也。菩薩勇猛為道進度也。離欲修禪至讚諸法王禪度也。智深志固至而擊法鼓智度也。戒有三聚。謂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攝律儀戒。諸王問道攝善法也。捨臣妾攝眾生也。被法服攝律儀也。忍有三種。謂生忍苦忍第一義忍。比丘處閒誦經。即閒林靜谷惡人惡獸為生忍。礪比丘節為苦忍。樂誦經典即第一義忍也。離欲有三。謂五塵欲二乘欲法愛欲皆離也。得五神通者非凡夫五通。以初學對佛分有漏無漏耳。
又見菩薩(至)求無上道。
此廣頌菩薩行道因緣相貌也。天龍恭敬不以為喜。菩薩自重也。處林放光濟地獄苦。菩薩大悲也。癡眷屬謂唯恣情欲不能遷善者。自未嘗睡眠至歡喜無厭。乃六度。眾行不復次第。但隨所見。或有說寂滅法等者。或以教說求道也。觀諸法性等者。或以覺觀求道也。心無所著等者。離教觀忘心迹以求道也。雖種種因緣相貌不同。無非實相妙行。故於光中詳現。
文殊師利(至)其華開敷。
此頌涅槃之終也。直曰縱橫曰廣。四十里為一由旬。天樹王者。忉利天員生樹。寶華開時天界自然嚴飾妙好。乃佛滅後供養舍利果報也。故諸佛子為供舍利嚴好如之。
△二請答疑。
佛放一光(至)為說何等。
仁指文殊也。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一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二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之餘
△二文殊決疑四。
一忖答。
爾時文殊師利(至)故現斯瑞。
雨以一味霑洽。螺以一音亘徹。鼓以號令群眾。義以開發隨宜。
△二引證二。
初引燈明本始。
諸善男子(至)天人師佛世尊。
阿僧云無數。劫云時分。欲原光瑞本始。而推之於無數不思之劫者。此光此法固始於無始。超乎數量也。佛號日月燈者。日昱晝月昱夜。燈則照於日月所不照。而通乎晝夜之道相續無窮。彼佛妙智真明兼三者之德。故以為號。十號初言本終言迹。中言德本謂真性一切如也。故曰如來。迹謂道化。人天尊仰。故曰世尊。德即萬德種智事也。為良福田故應供養。圓具四智。故能正徧知。萬行真明曰明行足。善入塵勞窮盡萬法曰善逝世間解。證無等等曰無上士。化物不暴挺然不屈曰調御丈夫。三界摸範曰天人師。自他覺滿曰佛。總而言之。從如實道來具萬德應物。為世所尊之號也。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至)成一切種智。
此敘燈明亦於一乘隨宜說三也。初中後者。指三乘之法。皆應機契道無不善也。藉權顯實故其義深遠。方便隨機故其語巧妙。本於一乘故純一無雜。明菩薩行。故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以一乘應三乘而說。故云說應四諦等。於二乘言求。於菩薩不言求者。佛為大事出興。本說教菩薩法。故不待求於餘乘非所願說。特因樂小者求而後說也。於聲聞言涅槃。於辟支菩薩言種智者。聲聞厭生死苦取滅諦小果。故進之於究竟涅槃。辟支利智菩薩大根。故成之以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唯佛能具。
次復有佛(至)植諸善本。
此又引然燈本始。以明妙法傳續之由也。自初燈明至最後燈明。有二萬佛。然燈即最後燈明之王子也。名字姓皆同者。明道同也。有八王子者。聖人示迹表法也。依燈明有八意。表從妙明真心出妙觀察意。其用有八也。妙心本空而能有用故名有意。此妙有也。出乎妙心用無不善故名善意。此妙善也。量不可測名無量意。此妙量也。對境利用名寶意。此妙寶也。觸類而長名增意。此妙增也。善能覺了名除疑意。此妙覺也。應物如響名響意。此妙響也。建立萬法名法意。此妙法也。領四天下者。未出家時未免物累也。聞父得道捨位出家者。離情去累乃趣正覺之表也。智勝王子有珍玩之具。聞父得道。捨之而往。其意同此。心王出三界家。則八識之子隨出而為諸法師。亦若是矣。
△二引瑞事同今四。
一六瑞同。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至)如今所見是諸佛土。
△二示疑同。
彌勒當知(至)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昔眾見瑞欲知其緣亦如今眾。
△三說證同。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至)佛所護念。
妙光即文殊前身。昔因妙光而說者。為其為世間眼能證此法故。今亦因其助發。
△四廣引五。
一三昧同。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至)而生懈倦。
昔眾六十小劫謂如食頃。今眾五十小劫謂如半日。皆由得法華三昧於道不倦如此。葢法華三昧真知見力不為頃久推移。不為時劫加損故也。
△二唱滅同。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至)當入無餘涅槃。
經[A22]已唱滅欲付大事故。今佛經[A23]已亦云不久涅槃。欲以妙法付囑有在也。涅槃此云滅度。謂滅盡諸苦度生死海。真常道果之號。非喪亡之號也。真常者生靈性命之大本也。本真無妄凝常不變。由一念之迷妄。沈幻苦而失其所謂真。淪變生死而失其所謂常。聖人復還元覺。不沈諸妄不受諸變。故曰真常。與儒所謂復則不妄。老所謂復命曰常同意。所謂有餘無餘者。小乘厭生死苦。欲速出三界滯於偏真。證性未圓故名有餘。大乘離生死見無退無出。凝然常寂。證性[A24]已圓故名無餘。今云入涅槃者。示脫幻妄塵擾而反乎本真凝寂也。
△三授記同。
時有菩薩(至)入無餘涅槃。
亦如今說經後記諸弟子也。多陀阿伽度云如來。阿羅訶云應供。三藐三佛云正徧正覺。略稱十號之三也。
△四助化傳續同。
佛滅度後(至)名曰然燈。
妙光昔助燈明為然燈之師。今助釋迦續燈明之道。八子生於燈明師於妙光。至其成佛又號然燈。而然燈又為釋迦之師。葢是道出於本覺明心。而常資妙光智體。傳續不窮。如一燈明然百千燈。其明不窮其光不二。此妙法大本也。故援引證此。
△五顯益同。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至)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彌勒初心貪著小乘利養。故於眾經唯求名言。無所通達忘失正見。蒙燈明教故。得值多佛趨補處果。如須菩提等貪著小果一日之價。於此大乘無有志求。蒙釋迦教故。得近法王獲大寶位。
△三結證所忖。
彌勒當知(至)佛所護念。
今昔之事宛然相契。則將說法華斷可忖矣。夫引瑞事同今所忖惟。此且又廣引三昧唱滅等者。意在冥敘一經本末。故廣引之事皆契後文。
△四以偈重頌三。初頌引證二。
初頌燈明本始。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世(至)亦隨修梵行。
此通頌初後燈明法化及八子之迹。
△二頌瑞事同今五。
一頌六瑞同。
時佛說大乘(至)現諸希有事。
△二頌光相同二。
一頌圓現法界事相。
此光照東方(至)悉見彼大眾。
自然成佛道者。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二頌圓現生佛始終。
或有諸比丘(至)說法求佛道。
不頌涅槃相略之也。
△三頌疑問同。
爾時四部眾(至)是事何因緣。
△四頌說證同。
天人所奉尊(至)令妙光歡喜。
△五頌廣引同五。
一頌三昧同。
說是法華經(至)悉皆能受持。
△二頌唱滅同。
佛說是法華(至)佛滅一何速。
諸子悲惱非為生滅。起愛見之悲為眾生悲也。諸法實相義即法華要旨。下至億劫時一遇。皆燈明臨滅宣付勉勗之辭。此經凡長行略則偈詳。長行詳則偈略。聖言說約文體皆然。今此疑問等文。即前詳偈略。唱滅之文。即前略偈詳也。
△三頌授記同。
聖主法之王(至)以求無上道。
由眾悲惱故慰安之。而授德藏記使依歸也。無漏實相即妙法真體也。大覺滅度譬薪火者。以薪雖窮而火傳不知其盡。所謂示滅也。自分布舍利起塔至精進求道。言弟子追慕景仰之事。
△四頌助化傳續同。
是妙光法師(至)度脫無量眾。
妙光廣宣即助化事。八子[A25]已下明傳續之由。
△五頌顯益同。
時妙光法師(至)其數無有量。
心常懈怠等者。如懈退寶所貪著小乘也。多遊族姓即尚名相也。棄捨所習不務本也。餘如前解。
△二頌結證所忖。
彼佛滅度後(至)欲說法華經。
△三頌總牒決疑。
今相如本瑞(至)令盡無有餘。
疑悔者。以小疑大也。上序分竟。
△二正宗分二。初分科敘義。
二正宗分十九品分二。一三周開示十品分三。初說三周法授三根記。即方便至學記品是也。二授廣記圓該前記。即法師品三會。諸佛圓證前法即寶塔品也。所謂三周者。法說一周被上根。即方便品也。為上根猛利則直說法體故曰法說。喻說一周被中根。即譬喻品也。為中根稍鈍以譬喻始解。因緣說一周被下根。即化城品也。為下根甚純故假宿世因緣欵啟。然根雖列三。教實通被也。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
△二依科解文二。初三周開示三。初說三周法授三根記三。初法說一周被上根二。初科分敘義。
前之一光東照妙體[A26]已全然默而識之不言而信。非垢重眾生所及。須假語言方便開示。故名方便品。葢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唯在方便開示使自悟入。故下正說之文。但云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又云。諸佛唯以一大事出現。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自此之外無復正說。特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而[A27]已。至於三周九喻百界千如。皆異方便也。然則所謂妙法所謂一大事者。終何說示。所謂佛知見所謂第一義者。若為開顯。而法華最後之唱又豈徒然哉。由是觀之。信有非思量分別所解者。存乎其間。而云不可言宣。固不誣矣。則凡涉語言文字。皆為方便。故於正宗首標方便之名。深有旨也。
△二科釋正文三。初出定稱歎二。
初出定。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
從無量義三昧起也。
△二稱歎三。
初歎諸佛二智。
告舍利弗(至)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雙歎二智一乘之深也。諸佛智慧指權實二智也。權智說法實智證法。其智慧門指一乘妙法也。經初發緒獨因文殊。而出定輙告鶖子者。此經以智立體會權歸實。文殊為實智之首。鶖子為權智第一。所以告之。意在引權入實也。
所以者何(至)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釋上智深法深之由也。親無數佛則所學之深。行無量道則所造之深。勇猛精進則建志之深。名稱普聞則積德之深。成就深法則所證之深。隨宜所說則方便之深。所以難解難入也。如此深歎者。將以引權入實會三歸一。欲發起二乘願慕也。
△二歎自行二智。
釋尊出興種種演說方便導生。皆由權實二智耳。方便波羅蜜權智也。知見波羅蜜實智也。非權不能導生。非實不能離著。故須兩具也。諸著者。麤即六塵業。細即二乘法。
△三歎二智德用五。
一歎實智證法。
舍利弗(至)成就一切未曾有法。
如來真知見力。廣無不容深無不極。故四無量心四無礙辯。十力四無畏深禪大定。諸解脫法諸三昧門。一一深造實際。凡一切未曾有法無不由此成就。葢是智也。攝一切法如空包色。融一切相如海納流。故稱廣大深遠。
△二歎權智說法。
舍利弗(至)言詞柔軟悅可眾心。
如來真方便力。能分別萬法巧說三乘。曲狥機宜故言詞柔軟。稱適物性故悅可眾心。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結二智德用也。
△三重顯深妙。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至)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止之不說益顯深妙也。第一難解之法。即實相妙法。非言所及故不須復說。非意所到故希有難解。非二乘所造故唯佛能究。
△四陳諸法實相。
所謂諸法如是相(至)如是本末究竟等。
上所謂實相者。即世間諸法性相體力本末究竟等是也。可見為相。相本為性。形具為體。利用為力。乍起為作。資始為因。助因為緣。緣熟為果。應果為報。始終為本末。窮盡為究竟。一切諸法不離此十。亦各具此十也。如是者。隨事指法之辭。謂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始終。如是而窮盡。無非實相也。即此而推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黑。竹如是翠華如是黃。凡即諸世諦之事無非實相也。唯其即世諦而無非實相。故證之者當不虧其天真。不離其當體。而默得於色心之外。是謂第一希有難解之法也。舊約四聖六凡十法界而說。以一界各具十如合為十界。百如攝為百界千如。融之以至於無盡。此乃即實相。而明法性也。又作三觀回互而釋。空則是相如。假則如是相。中則相如是。此乃即實相而明觀智也。然此正明諸法實相。乃一乘極談。不應作如如理性釋之。況十如三觀方是大乘圓融之法。於一乘實相同途異轍。達者審之。
△五以偈重頌六。
初頌歎智德用。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世雄不可量(至)我[A30]已悉知見。
世雄不可量至無能測量者。歎諸佛二智之深也。本從無數佛至難見難可了。頌諸佛智深之由也。於億劫行道至我[A31]已悉知見。括顯自行也。佛號世尊又號世雄者。世尊為十號之總。餘皆隨德之稱。故或曰雄猛曰慧日曰兩足等。今言世雄者。乃釋迦稱諸佛智德雄猛絕世也。餘如長行。
△二頌歎法實相。
如是大果報(至)其力所不堪。
頌十如及止身子不說之意也。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者。如是實相觸事而真。擬之即差言之即乖也。言諸餘生類無能解者。以即諸世諦性相。而默得於色心之外。為難也。言除諸菩薩信堅固者。許以信得入也。言諸弟子眾力所不堪者。明非二乘法也。漏盡後身即二乘之果。所謂住最後身有餘涅槃者。
△三頌廣歎智。
假使滿世間(至)亦復不能知。
此自寡智而之眾智。以廣歎佛智之深也。舍利弗智慧第一。而寡不如眾。故雖滿世間。又滿十方第一之智。皆不足測佛深智也。
辟支佛利智(至)亦復不能知。
此又自利智而之上智。以廣歎也。聲聞之智不及辟支之利。而辟支既證無漏後身。則其智為極明。新發意菩薩能供佛以增長智慧。能了義以決擇智慧。能說法以發明智慧。則其智之妙又過辟支之利矣。地上不退菩薩之智。又過於地前發意。如是竟不能知者。明佛智非三乘人所知。意在激發權小也。辟支此云獨覺。竹林稻麻譬最多也。
△四頌廣歎法。
又告舍利弗(至)十方佛亦然。
無漏妙法。即一乘實相也。二乘不能測故。唯我知是相。諸佛所同證故。十方佛亦然。
△五頌正顯今實。
舍利弗當知(至)要當說真實。
△六斥權使悟。
告諸聲聞眾(至)引之令得出。
斥昔之權使悟今實也。初四句召二乘人。後四句斥權而告之。
△二眾疑請問六。
一聲聞疑念。
爾時大眾中(至)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
二乘聞佛深歎二智。而不能解故疑之。從而作是言[A32]已下。皆敘佛前言。
佛說一解脫義(至)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因佛歎解脫諸三昧。遂以二乘解脫等佛解脫。謂[A33]己已得。不知二乘但離虗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也。
△二身子發問。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至)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
二智破暗故稱慧日。此歎久默斯要。下乃申問。
自說得如是(至)願佛為解說。
此皆頌佛前言為問。即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等文。道場所得法。言所證實智也。我意難可測。言說法權智也。諸羅漢言[A34]已得果者求涅槃。言未得果者求緣覺。即前所謂發聲聞辟支佛心之比丘。皆疑佛所歎。
於諸聲聞眾(至)欲聞具足道。
究竟法即道之絕域。所行道則循斯須而[A35]已。佛口所生者。諸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具足道即圓頓法。
△三佛止不說。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皆當驚疑。
道大機小故。聞者驚疑。
△四身子再請。
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而說偈言。
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佛依小根而止。故獨言天人驚疑。身子依大根而請。故廣言諸根明了。
△五世尊再止。
佛復止舍利弗(至)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佛意非慮大根。預知有退席之眾。及恤人天驚疑而[A36]已。身子未諭。故佛重舉天人增慢之眾止之。墜大坑者。破法墮惡道之類也。
△六身子三請。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至)而說偈言。
無上兩足尊(至)則生大歡喜。
身子為法之切固仗大根而請也。長夜安隱者。眾生癡盲如處長夜。若蒙發明則得大安隱。兩足福足慧足也。舍利弗於聲聞眾智慧第一。故稱長子。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二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三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之餘
△三正說妙法四。
初佛許說。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聖慈之心感之則應。故雖欲無言。不可得也。
△二上慢退席。
說此語時(至)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佛止不說俯為此輩故。諸增慢儔果然退去。然靈山勝集豈有凡材。葢亦大權示迹。警進未學耳。故宣師云。是知五千退席為進增慢之儔也。於法未得而謂[A37]已得。於道未證而謂[A38]已證。[A39]已實下而自增上。以慢法慢人曰增上慢。
△三眾淨誡聽。
爾時佛告舍利弗(至)願樂欲聞。
枝葉譬瑣末之眾。貞實譬成德之眾。敬對曰唯。領善聽之誡也。
△四正為開示二。
初全提。
佛告舍利弗(至)如優曇鉢華時一現耳。
直指妙法全體也。下明一大事佛知見。與所謂是法非思量分別所解者盡此矣。直可非思量分別而解之。優曇此云靈瑞華。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譬妙法為一大事時乃說之。
△二欵啟十四。
初令篤信。
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虗妄。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
△二釋。
所以者何(至)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云我以方便演說。即明權也。云是法非思量所解。顯實也。所以非思量分別者。離識情也。唯佛能知。非二乘法也。
△三示出世本懷。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一大事者。一乘妙法也。即諸佛知見當人妙心。萬法實相無二無三故曰一。此非小緣故曰大事。
舍利弗(至)出現於世。
徵釋上義。明諸佛出興本懷也。佛知見者。徹了實相真知真見也。在法名一佛乘。在因名一大事。在果名一切種智。故曰諸佛因一大事故出興。為一佛乘故說法。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而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此真知見生佛等有本來清淨。唯人以妄塵所染無明所覆而自迷失。故佛與開示使得其本來清淨者而自悟入不復迷失也。開者破無明之封。蔀示者指所迷之真體。悟者豁然洞視。入者深造自得。而證一切種智。是謂佛知見道也。
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結釋也。
△四示無他道。
佛告舍利弗(至)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諸佛為一大事出現故。諸有所作常為一事。以此而教菩薩。以此而示眾生。以此而說諸法。曾無他道也。
△五十方道同。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亦莫不由斯道也。
△六三世道同。
舍利弗(至)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一切種智即佛果智也。
舍利弗(至)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
結指歸同也。不言開者。云教化即開義。
△七自行道同。
舍利弗(至)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我今說法皆式諸佛也。種種欲著者。或依濁業欲五塵著愛染。或依淨業欲小果著二乘。
△八結顯一乘。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九原始要終。
舍利弗(至)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此原聖人始以乘時濟導。不得[A41]已而說三。然要其終實為一乘耳。五濁皆依性說。性本淵澄五事交擾。起諸塵滓名濁。所謂劫濁者。劫言時也。時多惡事混濁起業。煩惱濁者。開即九十八使。總即貪嗔癡等五鈍。混濁障事。眾生濁者。長養無明支離六道。眾惡相生混濁障性。見濁者。開即六十二見。總即身邊等五利。混濁障理。命濁者。業識為種交遘發生。隨劫短減汩沒生死。劫濁無別體。但依四者增劇立名。釋迦出當劫減壽百歲時。四者正劇。故云劫濁亂時眾生垢重等。
△十斥名會實。
舍利弗(至)非辟支佛。
法王法中雖有二乘之名。曾無二乘之實。如來出興但說教菩薩法而[A42]已。傳此乃為弟子。得此乃堪應供。覺此乃真辟支。而不聞不知者烏足為弟子等。故曰非也。是以迦葉領悟之後。乃云我等今者真是聲聞。真阿羅漢。
△十一揀邪勸信。
又舍利弗(至)無有是處。
以羅漢為後身。以小果為究竟。而不復回心求正道者。皆為增慢邪人名字羅漢而[A43]已。
△十二示作遠因。
除佛滅度後現前無佛(至)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除佛滅後去聖逾遠。容有不信。然亦可作得度因緣故。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
△十三結勸。
舍利弗(至)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十四以偈重宣三。
初頌退席。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至)不堪受是法。
前獨云罪深增慢。此又云我慢不信等者。前則通舉此則別頌。以比丘出家進取聖果多增慢。優婆塞在家豪貴矜高多我慢。優婆夷女懦邪僻多不信故也。護惜瑕疵謂覆罪文過。眾中糟糠謂亂淳混粹也。佛威德故去者。若窮子之怖父也。
△二頌誡聽。
此眾無枝葉。唯有諸真實。舍利弗善聽。
△三頌正說二。
一頌全提。
諸佛所得法。
直指妙法也。
△二頌欵啟十四。
一頌明權。
無量方便力(至)以故說是經。
明應小機開權也。言眾生心所念等者。謂知其所念小法所行小道。所欲小果所繫濁業。故以方便說九部法。修多羅云契經。伽陀云孤起頌。本事說佛本行。本生說佛前因。未曾有即希有之瑞。因緣即種種緣法。譬喻引事顯法。祇夜云應頌。優婆提舍云論議。此小乘九部也。大乘加方廣自說授記。為十二部。是經指九部經也。葢為樂小之人。權設方便引入佛慧。為大乘之本而[A44]已。
△二頌顯實。
有佛子心淨(至)故為說大乘。
明應大機顯實也。心淨則異上欲性。利根異上鈍根。行深妙道異上不行。是故為說大乘而記其成佛也。深心念佛即念自性佛。修持淨戒即持無相戒。此所以為得佛之道也。
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
所謂究竟皆得一切種智也。夫佛道懸曠經劫積行然後乃成。此則纔聞一偈而成何耶。葢佛性之在纏若神珠之在衣。小乘向外求索。故甚大艱難。法華直指當體。故不求自得。是以彼必經劫積行。而此則不幾乎一偈。可以成佛也。
十方佛土中(至)說佛智慧故。
結顯一乘也。但以假名字等者。雖假三乘之名。實說正智之法。
△三頌出世本懷。
諸佛出於世(至)濟度於眾生。
△四敘實通妨。
佛自住大乘(至)為說實相印。
聖人平等行慈至誠待物。故自安住大乘而一如所得之法。加之定慧莊嚴以此度生。欲人同證。若自證大道而以小乘化物則為慳法。於道有妨。是不可也。故凡歸我以信則我待之以誠。不欺小機不誑未學。不貪法利不嫉彼勝。葢法中諸惡佛皆[A45]已斷。故能說法無畏也。安樂行云。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此斷諸法中惡之義也。我以相嚴身等者。謂有能信歸於我。我斯為現勝身說實相法。其所說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名實相印。又以一實相印一切法。如所謂山河大地一法所印。
舍利弗當知(至)皆令入佛道。
昔願眾生同證實相。今獲顯實是滿本願。此結敘實也。
△五敘權通妨。
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無智者錯亂。迷惑不受教。
以一實化雖我本願。柰何機小怖大。若窮子之驚愕迷悶。則於物有妨。是以用權也。
我知此眾生(至)是亦非真滅。
彼所以迷不受教者。為善本未植濁業強盛故也。堅著五欲癡愛生惱。即煩惱濁也。以欲因緣墜三惡輪六趣。即眾生濁也。受胎微形增長眾苦。命濁也。入邪見林著妄諂曲。見濁也。若有者常見。若無者斷見。眾生因此二見於五蘊計我。故具足六十二見。由是執妄益堅去道益遠。是以於萬億劫。不聞佛名不聞正法。即劫濁也。五者交擾汩昏其性。難以正道度之。是故不得[A46]已。而說盡苦道示權果法。即小乘滅諦非真滅也。下示真滅。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A47]已。來世得作佛。
修道證滅。是亦非真了法。本來常自寂滅不假修證乃為真滅。能行此道與覺相應。故得作佛也。
△六會權歸實。
我有方便力(至)唯一無二乘。
雖說三乘皆歸一實。
△七頌三世道同三。一頌過去道同二。
初諸佛等同。
過去無數劫(至)令入於佛道。
言皆依權演實也。
又諸大聖主(至)助顯第一義。
此又廣演諸佛隨機方便異。之言多也。謂以多方便助顯妙法第一義諦。即下文所陳。上至菩薩下至人天小善微因。皆成佛道是也。下文旁出四科。
△二菩薩等同三。
初頌菩薩行。
若有眾生類(至)皆[A48]已成佛道。
施戒忍進禪智。六度也。前四為福後二為慧。故曰種種修福慧。自下諸行纖悉備舉。即多方助顯也。使即其所顯明第一義。則一行一相無非妙法。舉手低頭無非妙行。所以皆成佛道。縱雖未成其道[A49]已具矣。
△二頌聲聞行。
以善軟為聲聞行者。大品歎羅漢心調柔軟。淨名云。住調伏心是賢聖行。
△三頌人天行四。
一造塔善行。
萬億種者。或七寶香木。或瓦石沙土。貴賤華質之不同等。妙剎也。精誠戲笑之所寓等。妙心也。所以皆成佛道。
△二造像善行。
若人為佛故(至)度脫無量眾。
諸形像者。或木雕漆布。或泥塑寶鑽。或金銀乃至錫鐵而鑄。或眾彩乃至指爪而畫。若形若影之精朴等。妙相也。自作使人之專略等。妙心也。至若漸積功德具足大悲。如是種種無非實相。皆第一義。所以皆成佛道。然此非二乘所及。故曰但化諸菩薩也。
△三供佛善行。
若人於塔廟(至)如薪盡火滅。
或香華幡葢出於敬心。或眾鼓伎樂出於喜心。或一色一香出於亂心。乃至歌唄之小音低頭之小善。而皆成佛道者。第一義諦離敬怠絕喜惡。靜亂小大皆通為一故也。若以敬喜為是。以怠亂為非。則終身處乎是非之境喜惡之場。雖歷塵劫碎身粉命。未有得道之期。況一舉手低頭之頃耶。度眾入滅乃詳言成佛轉化之事也。貝螺也。大者繚曲似角。故名角貝。
△四散亂善行。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A54]已成佛道。
諸行首舉六度。福慧為最難。末舉亂心稱佛為最易。而皆成佛道者。信乎道無難易。顛沛造次無非妙法。無非第一義也。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A55]已成佛道。
結過去道同也。
△二頌未來道同。
未來諸世尊(至)亦同得此道。
此同釋迦本立誓願。次明隨機助顯。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此同過佛以異方便助顯等意。而簡其文也。
諸佛兩足尊(至)導師方便說。
重明佛說一乘之意也。法常無性則言詞相寂不容有說。但為發起佛種故說一乘。此同後文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說也。是法住法位者。森羅萬像皆即實相也。世間相常住者。山河大地當體真常也。三乘遣相明真故。法不住位。釋動求靜故。見有遷流。一乘觸事而真。不生情解故。法法住位世相常住。道場所證如此而[A56]已。故為眾生方便演說也。
△三頌現在道同。
天人所供養(至)其實為佛乘。
次明隨機助顯。
知眾生諸行(至)隨應方便說。
亦同前助顯簡文。
△八頌自行道同。
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次明隨機助顯。
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欲。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
此亦助顯簡文也。所以逐節舉助顯事者。明三世諸佛以至釋迦。說法儀式並同。
△九頌原始開權。
舍利弗當知(至)而起大悲心。
頌佛出五濁等文。窮無福慧。眾生濁也。生死不斷。命濁也。著欲盲冥。即煩惱濁。不求佛法。即劫濁。深入邪見。即見濁也。以苦捨苦。言不知出要。聖人所以為此起悲開權也。五眼中肉眼礙而不通。天眼通而滯相。慧眼直以破相。法眼直以觀俗。佛眼無不洞徹。而善觀眾生緣業。故云以佛眼觀也。𤛆牛南夷之獸。蔽於愛尾因以害生。眾生蔽五欲之愛害猶是也。大勢佛者。眾生窮無福慧墮險遭苦。唯佛有大勢能救險道。法有大力能斷諸苦。
我始坐道場(至)云何而可度。
始坐道場者。華嚴之後隱舍那身現大權相。示成正覺之始也。觀樹經行思以道蔭物也。三七思惟思開三闡化也。眾生耽湎五欲迷失正道。名樂癡所盲。
爾時諸梵王(至)請我轉法輪。
方思闡化而諸梵適請。乃世道交興機緣默感也。
我即自思惟(至)疾入於涅槃。
為機沈思進退未決。
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欲効三世佛說法之儀式也。
作是思惟時(至)但為教菩薩。
此皆十方佛語歎釋迦之善思合諸佛之方便。
舍利弗當知(至)我亦隨順行。
釋迦昔聞十方佛語慰喻。乃稱名歸依而隨順其語。以狥物機也。南無者歸依之辭。
思惟是事[A57]已(至)法僧差別名。
思得其宜。即趣鹿野苑。依實開權也。波羅奈即鹿野苑之境號。最初說四諦處也。五比丘即憍陳如等。於迦葉佛學道未證。誓於釋迦法中最先開悟。故先度之。因是而三寶之名出焉。始坐道場故有佛名。轉法輪說涅槃故有法名。度憍陳為羅漢故有僧名。皆自一道而有差別也。若知佛即是法法即是眾入不二法門。則何差別之有。
從久遠劫來。讚示涅槃法。生死苦永盡。我常如是說。
結始權意也。讚示涅槃法而說生死苦永盡。所謂說諸盡苦道示之以涅槃。葢曲狥機權耳。
△十頌要終顯實。
舍利弗當知(至)今正是其時。
終見機熟乃思顯實。
舍利弗當知(至)但說無上道。
鈍根小智指退席眾也。今喜退矣。故不假方便。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A58]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既遇如來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結終實意也。
△十一廣讚一乘。
諸佛興出世(至)過於優曇華。
讚一乘難值難聞也。如大通之前百八十劫空過無佛。佛難值也。釋迦出五濁四十年待時。法難說也。由是二者。故曠劫難聞。又有退席故聽受亦難。四難相際所以希有如優曇華。而聞法能讚者。又過前四。蓋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故也。能讚是法則為供佛者。三世諸佛皆從此出故。
△十二慰喻勸信。
汝等勿有疑(至)無聲聞弟子。
剏說一乘。恐其驚怪。故慰使勿疑。而知法王法中本無二乘也。
△十三流通法說。
汝等舍利弗(至)廣讚一乘道。
言當知祕要。使護持而流通也。言五濁惡世及當來惡人。使擇機而流通也。言有慙愧清淨等。使應機而流通也。
△十四總結法說。
舍利弗當知(至)自知當作佛。
知昔之權為隨宜。信今之實而無惑。則諸佛實智汝[A59]已得之。宜自忻慶知當作佛也。身子領悟偈云。安住實智中我定當作佛。葢領悟此語。
妙法蓮華經解卷第一之三
校注
[0276001] 目錄新作【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0 冊 No. 602 法華經要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注曰。梵云薩達磨。此云妙法。或云正法。葢薩字之中含攝二義。故秦本妙法晉本正法皆無失也。具十妙義獨勝餘經。故云妙也。一乘真宗中道了義。故云正也。住持真理為物軌範。故云法也。天台玄義慈恩玄贊廣陳義門。此不具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