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十
[1]辨魔分之二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2]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恒一。覺明虗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虗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3]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4]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大波)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1]奢摩他中。諸善男子。[2]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3]生機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4]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5]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竪。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6]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7]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8]外道立無因論。
〔一圓元計度〕為二無因論謂周徧計度本元之因而以乘眼根功德見過去八萬劫者此以方涉世之數而依本劫本見起計故八萬劫外冥無所觀遂計本來無因業流灣環者即人還生人鳥還生鳥也二者見末無因與上義同但觀未來自體依末劫末見起計釋曰阿含以二無因論居四矯論之後在十六我見之前又約自觀宿命起計謂第一無因者有從無想中來自憶前事本無所有第二無因者以世智觀察作如是計釋曰諸見皆有定心世智二相以依根本後得二境故。
[1]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2]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一者[3]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二者是人。[4]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三者是人。窮盡[5]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四者是人。[6]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A2]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計常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二圓常計度〕[7]為四徧常論此徧常論為四者一觀心境二觀四大三觀八識四觀陰理總計為常名四徧常又阿含四徧常論約觀劫量起計一能憶二十成敗劫二能憶四十成敗劫三能憶八十成敗劫四以自智觀察世間並計彼我皆常名四徧常。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8]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一者是人[9]觀妙明心。徧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1]不觀其心。徧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2]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四者是人。[3]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A3]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三自他計度〕為顛倒論有四一者所觀以湛寂之理為常生滅之性無常二者別觀恒沙國土謂三禪以下為三災所壞名無常性四禪以上三災不及名究竟常三者觀心精細流轉即細相生滅四者以陰行流性為常色受想為無常又阿含顛倒論約觀天人起計一以梵天為常眾生無常二以戲樂命終者為無常餘者為常三以失意變滅者為無常四以自智觀世間計常無常名四顛倒論。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4]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一者是人[5]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6]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7]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8]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1]〔四分位計度〕為有邊論有四者一以觀過未有分位為有邊相續無分位名無邊二觀無聞見處其境叵測名無邊有聞見處其境可了名有邊三者觀我徧知之性其知無涯名無邊彼所觀者其境有極為無邊四者於密移中觀造化性故計一身半生半滅即以生為有邊滅為無邊又阿含四有邊者約觀世界起計其初二三以四方上下為有邊無邊第四以自智觀世間計有邊無邊。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2]不死矯亂。徧計虗論。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3]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4]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二者是人。諦觀其心。[5]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三者是人。諦觀其心。[6]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四者是人。[7]有無俱見。其境[8]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由此計度。矯亂[1]虗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虗論。
〔五知見計度〕為四種矯論此由分別境相立知見名字第一約解總觀八境故知見多端報答不定二三約證偏觀一境故唯見一義第四於有無雙觀報答矯亂此四知見第一圓知二三徧詖第四折中又阿含四種矯論約觀因果起計異問異答一者善惡之報異問異答二者他世有無異問異答三何者善惡異問異答四以愚冥闇鈍異問異答[A4]已上十六見每論前三皆以定意三昧現證後一以捷疾相智觀察即從真立俗之義。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2]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3]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徧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4]皆計度言。[5]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6]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六無盡計度〕有十六相者經標四計兼出其因一者謂由計色是我故自固其身二者由見我性徧含故計我有色三者由見前緣隨我故計色屬我四者由見諸行相續故計我在色并受想行三亦如是計為十六見寶積經論云我者謂主宰性我所者謂五陰性又阿含十六我見約觀來世生處有想起計即末劫末見一者謂我終後生有色有想二者生無色有想三者生亦有色亦無色有想四者生非有色非無色有想五者生有邊有想六者生無邊有想七者生亦有邊亦無邊有想八者生非有邊非無邊有想九者生有樂有想十者生有苦有想十一者生亦有樂亦有苦有想十二者生非有樂非有苦有想十三者生唯有一想十四者生有若干想十五者生有少想十六者生有無量想。
[1]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2]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3]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4]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七前滅計度〕有八相者。
〔溫陵曰〕陰性消散謂色受想滅也生理即行陰此以四陰現在因亡未來果滅因果合論故成八相。
〔疏〕阿含云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無想論謂我終後生有色無想有生無色無想有生亦有色亦無色無想有生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有生有邊無想有生無邊無想有生亦有邊亦無邊無想有生非有邊非無邊無想是為八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1]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色受[2]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虗實失措。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八存滅計度〕有八相者謂前三[A5]已滅故色受想中見有非有後一猶存故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前後雙觀有無俱非故成八相即非有色受想行非無色受想行也阿含八俱非論者謂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生非想非非想論謂我此終後生有色非有想非無想有生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有生亦有色亦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有生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有生有邊非有想非無想有生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有生亦有邊亦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有生非有邊非無邊非有想非無想是為八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3]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A6]已無復。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4]〔九後無計度〕為七斷滅論者阿含云或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總有七見或計我身從因緣生必歸磨滅或計我於欲天斷滅或計我於色天斷滅或計我於無色界空處斷滅或計我於識處斷滅或計我於不用斷滅即無所有處或計我於有想無想處斷滅是為七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1]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2]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3]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4]阿難。如是十種禪那[5]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6]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7]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徧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8]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銷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9]枝岐。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十後有計度〕為五涅槃論者以行盡還元故取五種果唯欲界具根塵識故觀見圓明而生愛樂阿含云於現在法生泥洹論盡入五見中謂有說我於現在五欲自恣是現在泥洹或以初禪為現在泥洹或以二禪為現在泥洹或以三禪為現在泥洹或以四禪為現在泥洹是為五見又云若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皆入此四十四見中或有於本劫本見盡八十六見中或有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盡入六十二見中唯有如來知此見處如是執如是持其所知亦復過是雖知不著是為如來微妙大法光明釋曰此六十二見世尊亦如是知如是見但不執著耳蓋外道以知見立知故成見網如來以知見無見故成菩提所以結云墮落外道惑菩提性又總論諸見所起者大毗婆沙云梵網經說六十二見以身見為本依等起說故師子吼經說種種異見皆依有無約推求說故釋曰法華云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即推求義也又若統論諸見所起不出五利使此即唯識之說故涅槃經云身邊邪見戒取見取是五見主六十二見。
[1]識陰十魔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2]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倐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脉。感應懸絕。於[3]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鷄後鳴。瞻顧東方。[A7]已有精色。六根虗靜。無復馳逸。[4]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A8]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A9]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5]罔象虗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溫陵〕通敘行滅識現也行為世間遷流之體性擾動生機之綱紐眾生酬業之深脉故行陰盡者生機綱紐倐然隳裂酬業深脉感應懸絕而涅槃性天將大明悟矣。
〔疏〕識為受命之元行窮識現故深達命元六根虗盡無復馳逸即生機不擾也行陰遷流不出根境之法由感應懸絕故內外湛明諸類不召故入無所入十方世界[A10]已獲其同即越異生之性也由消磨六門故合開成就由見聞通隣故六塵不隔而諸根互用矣然識為還元之地故諸乘於此妄立因依而取果證總成十魔。
[1]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A11]已滅生滅。而於寂滅。情妙未圓能令[A12]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2]覺知通㳷。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一[3]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一因所因執〕
〔溫陵〕識由行流故行空則還元然即以此為真所歸地而立為真因故墮因所因執。
〔疏〕密嚴經云阿賴耶識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即此義也。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13]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玅未圓。[4]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虗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5]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
〔二能非能執〕執識元為自體而謂一切眾生自此流出遂執我能生彼而實不能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14]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1]從彼流出。十方虗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記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沈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2]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三常非常執〕以識元為所歸依故疑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計生起流出之地為真常之體此在生滅中妄計常住既惑真不生性又迷現生滅法也故密嚴云外所執勝性微塵自在時等悉是清淨阿賴耶識。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15]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知。知徧圓故。因知立解。十方[3]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4]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虗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四知無知執〕所知即識元也謂識有知而一切法由知變起因計知體圓徧諸法遂謂無情有知無所揀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16]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明未圓。[5]若於圓融。根互用中。[A17]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羣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并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五生無生執〕
〔疏〕由於根互用中得圓融性於是計一切法皆能生化故崇火事水愛風觀塵為圓化之因異生勝果。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18]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明。計明中虗。[1]非滅羣化。[2]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六圓虗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六歸無歸執〕
〔溫陵〕觀理不諦誤墮虗妄故於圓明性中計皆虗無於是絕滅羣化歸於永滅因以空為歸。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19]已滅生滅。而於寂滅。[3]精明未圓。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4]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5]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七貪非貪執〕識精元明湛不搖處名之為常今見其常乃執色身同於精元身本無常實不可貪空長勞耳。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20]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6]觀命互通。却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7]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1]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八真非真執〕以識陰為命元互通三際識陰若盡我命亦盡故化諸欲境以留塵勞不令消盡自以為真。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21]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2]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A22]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3]纏空種。
〔九定性聲聞〕
〔疏〕依識明理曰命明謂生滅由識精粗由業依四諦法分別決擇以苦集為粗偽滅道為精真專修道因求感滅果居滅即休即不前進名定性聲聞日明經云畏苦厭身志存泥洹墮阿羅漢。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A23]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4]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十圓覺㳷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十定性辟支〕妙圓真體惑習俱盡名清淨覺明於寂妙中極其本真發研深妙以此為果名定性辟支故日明經云著佛身相不達善權中道而止墮緣覺道然此識陰總統八識而八識者是諸乘根本故於此中通敘聲聞辟支諸修證法故密嚴云佛及諸菩薩悉是[1]賴即名佛及辟支聲聞見理無怯人所觀皆此識。
[2]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3]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4]聲聞緣覺。不成增進。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5]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沈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6]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7]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直入無漸次)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是過去先佛世尊。[8]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9]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呪。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阿難下總結前經金剛乾慧等者結修證也此禪那所修不歷諸位故超信等直入妙莊嚴海成就普賢行也。
八結經分
[1]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虗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佛告阿難。[2]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3]虗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虗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4]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5]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疏〕真精妙明下復明遣妄即禪那之餘以雙擯[6]因緣自然令情空理寂結一經之大致盖終而不泯則歸塗扶疎所以指五妄根本泯其歸寄阿難下言五陰虗妄為本想心此問生起因緣又此五陰為併消除為次第盡此問還滅因緣佛告下破因緣自然之情釋曰按經論釋因緣義略有多種顯宗論云因謂能生緣能長養由因攝助因方能生生[A24]已相續緣力長養或因惟一緣乃眾多又因不共共者是緣如眼如色又作自事名因作他事名緣又因能引起緣以任持又近名因遠名緣因者能生緣者能辨又正有義名因能助顯發義名緣因親緣疎故因緣中觀疎數廣又自然者或名自性或名自相或名自體或名自法或名自覺等。
汝體[1]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崕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虗妄通倫。口水何如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2]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3]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虗明第二妄想。
[4]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5]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6]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7]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想習。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虗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一堅固妄想為受身因緣。
〔溫陵〕想為虗妄影像欲愛深脉遺體自想愛中流出陰心乘想愛冥求酢梅等說以驗體因妄結故與妄理相應也二虗明妄想為違順因緣臨高空想而酸澀真發違順皆妄而損益現馳融通妄想為形取因緣念慮者虗情色身者實質虗實不倫而能相使者由想融之也幽隱妄想為體遷因緣密移非汝云何體遷若即汝體自應有覺精微妄想為串習因緣。
〔吳興〕見聞為精明動用為常體以識無所存徧在諸根諸根對境用在無記未起善惡之先皆精明之體佛恐眾生計此為常故以習妄為破。
〔疏〕精明者識性澄湛之體也住精明則澄空滯寂廢建化之門即識陰未破所謂坐竿頭之人也故佛說為非真令破陰顯智免纏空之見入起行之門。
[1]阿難。是[2]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3]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4]生因識有。滅從色除。[5]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A25]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虗妄。深厭自生[6]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五受陰亦名五取陰然有簡別俱舍云是有取說名陰有但陰非取謂無漏有為釋曰唯識云佛果報身有為無漏以非惑業所生故俱舍云此中以惑為取陰從取生故名取陰如草糠火或陰屬取名取陰如王臣湛入合湛者上湛六識湛精下湛八識湛體六湛精明元八識所分今既入合妙湛兩湛相冥是其邊際。
[1]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虗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虗度。於意云何。是人以[2]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阿難答言。虗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虗空既窮。佛土充徧。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3]語無虗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難。若有眾生。[4]能誦此經。能持此呪。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5]佛說此經[A26]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并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若復下校量福勝盈寶奉施不如將此法門開示末劫此名流通之益也俱舍云分別種種法門皆為弘持若正說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間所以者何。
〔頌曰〕大師世眼久[A27]已閉堪為證者多散滅不見真理無制人由鄙尋思亂聖教釋曰堪為證者謂佛正教法由多散滅故不能引證如惟則師引天台釋悉檀云悉徧也檀施也而天台亦無所據乃取思大之說而思大之說亦非引證之言此皆文獻可徵而不徵之咎也又如清涼以五蘊約三世釋六十二見由不引教乃以尋思為斷遂有彼失故茲著疏釋例皆引聖言而為證量。
鎮澄讚曰 楞嚴海會。阿難因緣。摩登伽女意牽纏。光攝世尊前。顯性拔還。唱誦利人天。
真鑑偈曰 稽首本師說法主。異口同音諸世尊。佛頂顯密首楞嚴。即非十界如來藏。圓通本尊觀自在。各入圓明眾聖賢。三尊威力默加持。秘旨微言令開發。註釋不違於本意。始終語脉得融通。契機契理契佛心。於佛智海同消滴。倘獲管窺符聖意。流通緣具速傳持。見聞現未結良因。同證聞熏不思議。
傳如截流曰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界。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玅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知菩提尚不可得。何況他物。能達斯旨。羣魔自息矣。言從互用能入菩薩金剛乾慧。此通指金剛之智。不獨指信前為乾慧。故言如是乃超十信等位。又言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細研超及行字。知乾慧通徹諸位甚明。前云經文錯綜者。以此。魔境之後。重請修斷五陰諸相。答文其要云。理須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佛責言。我[A28]已示汝劫波羅巾。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者。明自利也。傳示將來末法之中。令識虗妄者。明利他也。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者。明功用也。正宗止此。下惟廣明勝益。結勸弘持。為流通分耳。是經始緣阿難不了佛身非色。聲亦非聲。致登伽婬躬幻呪之所轉。佛乃因其發心徵其心。因其見相辯其見。以至四科七大至於盡經。重請五陰盡相曾未外此。是故能了頂光化佛。色聲本幻。如是則摩登在夢受轉者。其誰耶。噫。大佛頂之為教也亦至矣。當於現量。一體形教。以及文言可也。又悟象忘言。今截流意也。
皇明天啟元年秋九月重陽日告竣
音釋
(音丹)。
緒(音序)。
熠(羊入切)。
樞(昌朱切)。
灣(烏關切)。
孽(魚列切)。
綴(陟衛切)。
秉(音丙)。
媛(于願切)。
霰(蘇見切)。
褫(勑爾切)。
串(古患切)。
No. 288-E 題楞嚴疏解後
佛弟子極聰明者莫如阿難。大凡聰明之人極是誤事。何以故。惟聰明生意見。意見一生便不忍捨割。𨓏𨓏溺于愛河慾海者皆極聰明之人。阿難惟聰明之極不忍捨割。直至迦葉時方得度為第二祖。然必待迦葉力擯不與話言。又待大眾星散視之如仇。故阿難慌忙無措。及至無可。奈何之極。然後捨却從前見解。方乃印可迦葉傳法為第二祖。設使阿難猶有一毫聰明可倚。何以悟此妄身其微如塵其幻如漚。其不溺于愛河慾海者幾希。故佛說楞嚴。無非為阿難聰明難捨開方便門種種曉諭直使還其本來面目。真于愛河慾海中接引援拔也。陸象山有言。此理與溺于利欲之人即易入。與溺于意見之人言難入。人謂象山之學近禪。豈謂是歟。不知學無禪儒。妄自分別。此有宋諸儒不唯意見用事。亦多利慾昏心。試參楞嚴必不妄生分別打破異同。
古閩樂純思白父撰
校注
[0246001] 王言曰。以下辨行陰十種魔。此則明行陰所自起也。 [0246002] 戒環曰。通敘想滅行現也。浮動妄習。晝明則想。夕瞢則夢。汩亂性真。莫得而一。擾動覺明。莫得而靜。故想陰盡者。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虗靜。猶如晴空也。五陰前粗后細。故想盡則無粗重影事。雖觀方象。而無想念。故如鏡鑑明。無粘無迹。虗受照應。了無陳習。惟一精真。明極如此。故幽隱行陰。于是披露也。行為萬化生滅根元。故其相披露。則十二類生之元。無不殫見。各命由緒。識也。同生基。行也。擾動幽隱。故譬野馬。乍生乍滅。故曰熠熠。無復粗影。故曰清擾。根塵運止。皆本于此。故曰究竟樞穴也。 [0246003] 智圓曰。野馬。陽燄浮埃也。熠熠。光耀閃爍之貌。清擾。即下文幽清擾動是也。 [0246004] 戒環曰。行陰習擾成性。故稱元性元習。能滅擾習。則歸元澄之本。而迁流相盡矣。故如波爛滅化為澄水也。生滅不停。業運常迁。名眾生濁。故行陰盡。則超之。行陰密移。曾無覺悟。故曰幽隱妄想。 [0247001] 真鑑曰。奢摩陀中者。即圓定發明也。凝。不動。明。不迷。正心。即雙承不動不迷來。如是。則上來十類天魔。無便可乘。始能力破想陰了。故曰方得精研。 [0247002] 戒環曰。外魔皆同心召。故想盡凝明。則天魔不至。生類本。即同生基也。幽清動元。即行元也。 [0247003] 仁岳曰。生機。喻擾動。即行。陰也。不為想陰所覆。故云全破。業流灣環。行陰流轉也。冥無所觀。外道冥諦也。 [0247004] 真鑑曰。邪計。故非正知。不了業道無始。故非徧知。鎮澄曰。此即據本以推末也。 [0247005] 戒環曰。謬執生根。不達化理。以人竟為人。乃至黑竟為黑。無復改移。因而例我本不見道。末亦無成。是末無因也。 [0247006] 真鑑曰。盡形者。盡未來也。亦如是者。決定其皆不改移也。本來不見者。言八萬劫前。無不見其從菩提性起也。云何下。例知八萬劫后。亦終不成也。當知下。判決執成邪計也。末無因者。言八萬劫盡。終成斷滅。無復因果而已。 [0247007] 按皆本無因。本字。當作末字。正指上見末無因也。 [0247008] 仁岳曰。肇師云。外道末伽棃。謂眾生苦樂。不因行得。皆自然耳。 [0248001] 子璿曰。行陰生滅。相續不失。故名常。所計四種。徧一切法。故名圓。 [0248002] 戒環曰。前言圓擾動元。此言常擾動元者。以生滅之元。皆圓于此。遂執為常。而起徧常論。編即圓也。故此標名徧常。后結名圓常。 [0248003] 崇節曰。心境二處。雖則無因。二萬劫來。相續不斷。故計為常。 [0248004] 戒環曰。眾生依地水火風生滅。而四性元則常住。則諸生滅法。咸皆體常。 [0248005] 又曰。六根及末那執受。即八識也。心意識中本元。即識性也。謂其本性恒常。眾生依之。循環而住。不曾散失。此認識神而妄計也。 [0248006] 子璿曰。此于生滅計不生滅。故不執為常。 [0248007] 仁岳曰。斯亦妄認行陰為理耳。又曰。此四徧常所究之境。從廣至狹而成次第。初通五陰。二局色陰。三推行陰。四但是行陰不生滅理。若言第三計八識。第四復計行陰。其義既失。所次亦非。 [0248008] 按前言凝明此言堅凝。見首楞定中。須了一切事究竟堅固。方為正覺也。 [0248009] 鎮澄曰。妙明心。即識精圓明也。粗重既盡。精明圓現。于此不了。計為神我。而不知所觀妙明。正是黎耶。乃無明窟穴耳。況黎耶無我而妄執為我。豈非甚迷甚倒哉。 [0249001] 真鑑曰。既曰不觀其心。顯是單觀他法。即惟觀國土也。仁岳曰。三禪以下。終為三災所壞。名無常種性。四禪以上。災不能壞名究竟常。 [0249002] 真鑑曰。精言非雜。細言非粗。微言非著。密言非顯。猶如微塵。言細小難見知也。流轉二句。即計其自心。常不生滅。能令下。即計其自身。無常生滅也。仁岳曰。前觀我心。雖流轉十方性無移改。不知我是行陰。其體常流。今雖見流。仍未見識陰之相。故對色受想等。為常無常也。 [0249003] 真鑑曰。此蓋所約自他。雖單雙不定。而所計常與無常。皆同雙計也。 [0249004] 戒環曰。分位有四。謂三際分位。見聞分位。彼我分位。生滅分位。 [0249005] 鎮澄曰。現在一念。生滅相續。生屬未來。滅屬過去。除生與滅。即無現在可得。故計過去未來為有。現在為無也。 [0249006] 真鑑曰。此與前計相反。環師所謂前以不見為有邊。此以無聞為無邊。乃回互倒計也。 [0249007] 智圓曰。我曾下。謂但見彼人現我知中。而不能知彼人性徧。故計彼性以為有邊。 [0249008] 戒環曰。因窮行空昔有今無。遂以一陰為半生半滅。而內根外器。一切皆然。以生為有邊。滅為無邊。 [0250001] 仁岳曰。此四有邊。初性約自。二單約他。二具自他。四重計他。一切依正。斯則前狹后廣。以成其次。 [0250002] 弘沇曰。準婆沙論釋。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計不亂答。得生彼天。若實不知而輙答者。恐成矯亂。故有問時。答言祕密言辭。不應皆說。或不定答。佛法訶云。此真矯亂。故名不死矯亂虗淪。 [0250003] 子璿曰。于一生滅行陰。分為八義。別見。謂變恒生滅。增減有無也。答中略舉六義。以不能定其道理。但兩楹而答。故云亦生亦滅等。 [0250004] 真鑑曰。增者。多餘也。缺少。即滅也。互互亡處。即各各滅處也。前人。即問義之人也。 [0250005] 戒環曰。互互無。即念念滅相也。得證。悟一切法皆無也。 [0250006] 又曰。各各有。即念念生相也。言無言是。皆不明答。真鑑曰。不言有而言是。以所見既偏于法。法皆有。則隨所問。莫不皆是。故作如是答也。 [0250007] 仁岳曰。從二至四。于前八中。有無分出也。二三單計。第四兩亦。有即是無。如。氷是水也。無不是有。如水非氷也。四。句之中。但涉三句。未見雙非。其計猶粗。 [0250008] 真鑑曰。枝者。如木一本而分二枝。即空有岐二。兩楹不定之意。 [0251001] 又曰。虗無。謂虗妄非實也。顛倒性。明其見非真正。未判屬于徧計執性。見其執蠅為蛇。妄之至也。 [0251002] 弘沇曰。無盡流。即行陰也。由見無盡。故言死后有相。 [0251003] 戒環曰。或自下。心顛倒故。固執色身以色是我。又謂我體圓徧。則色為我有。前緣。即目前之色也。行相續相亦色也。于色作此四計。于受想行亦然。故成十六相。皆計死后復有也。 [0251004] 洪敏曰。不言識陰者。所計之我。即識陰也。 [0251005] 仁岳曰。上四陰與我。既死后有相。或復妄計煩惱菩提。理亦如是。以煩惱由陰而生。菩提由我而證。言畢竟者。即兩性不相陵滅入未來際。此皆后有也。言五陰者。通結五陰。正在前四。又雖在前四。義惟行陰耳。 [0251006] 真鑑曰。並驅。即竝行也。各不相觸。猶言各不相礙也。 [0252001] 真鑑曰。此與上計。敵體相翻。故變有成無。由覩已滅之前三。見其無相。而因計行陰并萬法。皆當無相也。 [0252002] 鎮澄曰。前念色。為后色因。前色既滅。后色無因矣。由有想。故心有所繫。無想。則心無繫矣。色心相織。令生覺受。無受。則不相連綴矣。 [0252003] 真鑑曰。此質即指現陰。色心不可得者。言今在定。現見四陰。皆無相之可得。因決死后。豈有相耶。 [0252004] 仁岳曰。涅槃因果。依現陰而修。后陰而證。陰既叵測。修證何有耶。 [0253001] 真鑑曰。于行存中者。見行陰未滅。區宇宛在也。兼受想滅者。見前三已滅體相全空也。雙計有無者。于存計有。于滅計無也。自體相破者。以行陰之有。破前三之無。以前三之無。破行陰之有也。末言墜俱非者。以破無則成非無。破有則成非有也。 [0253002] 袾宏曰。此下二節。岳師謂前節雙亦。后節雙非。雙亦則俱是矣。不知經始終言俱非乎。蓋前節以三陰對行陰。明言三陰有而非有。行陰無而非無。結尾云。死后有相無相者。省文也。有相則非無。無相則非有。是一箇俱非也。次節。推廣從色受想以及世間一切萬法。皆悉迁訛。有而非有。無而非無者也。于此盡能曉了。故曰通。悟。非無則虗失其虗。非有則實失其有。是第二箇俱非也。如是望于后際。冥冥沉沉。渺渺漠漠。道有不得。道無不得。莫知所之。故曰後際昏瞢。無可道故。 [0253003] 戒環曰。見行陰念念滅處。名后后無。由是妄計。設生人天七處。后皆斷滅身滅。即欲界人天二處也。欲盡。初禪也。苦盡。二禪也。極樂。三禪也。極捨。四禪及無色也。是名七際。謂七際事相。皆現前消滅。更無復生。終歸斷滅也。真鑑曰。銷滅謂生理永無。無復謂更不復有也。 [0253004] 仁岳曰。此計應從第七外道流出。但前約橫論。今約竪說。若攝橫歸竪。則前無相。屬今身滅。 [0254001] 戒環曰。見行滅復生。名后后有。轉依者。轉生死依涅槃也。或以欲界悟負明理。遂以欲界即轉依處。或以初禪離憂。二禪離苦。三禪極喜。四禪極捨。即轉依處。是謂五涅槃也。迷有漏等者。不知此天。皆屬有漏。非無為果。非究竟處也。 [0254002] 真鑑曰。或者。不定之辭。顯非一人。徧計五處。各隨所見。或計一處而已。 [0254003] 仁岳曰。前標后后。今結五現者。影互其文也。此計應從第六外道流出。橫竪攝屬。亦如七九之類。 [0254004] 王言曰。此總行陰十魔當辦。 [0254005] 戒環曰。凡見道不真。多岐妄計。皆即狂解。 [0254006] 真鑑曰。痴暗曰頑。惑亂曰迷。不揣己之修證。曰不自忖量。 [0254007] 戒環曰。汝等下。令弘宣人。將如來語。徧為群生保持覆護。使魔不侵。孽不作。不墮邪岐。不取小證。而直登覺位。是謂。作大覺王標指也。 [0254008] 仁岳曰。此云心魔。后識陰云見魔。心見不出見愛二惑。即煩惱魔也。 [0254009] 按木旁出曰枝。路旁出曰岐夫遭枝岐。即墮外道祈求也。 [0255001] 王言曰。以下辨識陰十種魔。此則明識陰所自起也。 [0255002] 真鑑曰。諸世間性者。十二類生迁流體性也。同分生機者。即同生基也。倐然。猶忽然也。隳裂。解散也。連下四字讀之。沉細。極表深微。綱紐。狀明總要。輔特伽羅。此云數取趣。即中有也。行陰既盡。則深脈已斷。故言懸絕。 [0255003] 戒環曰。涅槃性天。為五陰所覆。昏如長夜。前三陰盡。如雞初鳴。此行陰盡。則惟餘一陰。如雞后鳴將大明悟也。 [0255004] 袾宏曰。前文識陰區宇中。諸本云內外湛明。一本云內內湛明璿師遂為之解曰。內之又內。猶深而又深。且向內說。至識陰盡。方曰內外。不知前因識陰未盡。故止言湛明。雖明而未徹。至識陰盡。方曰明徹俱云內外。原自無礙。湛明。僅如止水澄清。明徹。則如琉璃含寶月也。合開。是敵對語。如總別閤闢之例。 [0255005] 智圓曰。罔象。亦倣象。皆不實貌。 [0256001] 袾宏曰。此節方在識中。何亦曰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乎。蓋止曰合開。不曰成就。猶屬乍合乍分乍開乍隔。如何便得互用。 [0256002] 仁岳曰。覺知通㳷。能入圓無者。示觀中所發之相也。斯亦功用暫得如是。不生勝解。名善境界。由起邪執。故墮外道種類。 [0256003] 戒環曰。以心有所得。果有所歸。即因即果。皆墮所妄。所以違遠圓通。背涅槃也。 [0256004] 真鑑曰。上將識陰作所歸果。故今所歸二字。仍躡前識陰也。前但計為歸托之性。今復覽為自體。是其差別也。 [0256005] 戒環曰。摩醯首羅。即色頂魔王也。妄計我能現起無邊眾生。亦能非能類也。能為心能事果者。計我能為彼依能成彼事也。大慢天。即摩醯也。不能謂能。故名大慢。徧圓者。計我體圓徧空界也。 [0257001] 仁岳曰。從彼流出者。此指所歸識陰為彼。非指他人也。真鑑曰。此與上執皆從識起。而所計不同。上謂識即是我。能生萬物。此謂我從識出。彼是真常。是其差別也。 [0257002] 戒環曰。以非常為常。故名常非常執。既計彼能生我。即與計自在天。能生一切者同矣。由依識無妄計常住。故曰立因依心。成妄計果。前計我圓生物。此計彼圓生我。故名倒圓。 [0257003] 真鑑曰。草木下三句。承上無異言。既與有情相同。則當互輪轉焉。無擇者。不分有情與無情。而徧皆有知也。是其謬計無情有知。而實本無知。故言知無知執也。 [0257004] 戒環曰。婆吒霰尼。乃二外道。覺即知也。此謬計圓知以為因心。則果終虗謬矣。以無知為知。是倒知也。 [0257005] 戒環曰。識陰盡者。消磨六門。諸根互用。今此未盡。則纔得隨順而已。因隨圓互。于是計一切法皆能圓化。發生勝果。謂火能顯發光明。乃至塵能成就器界。遂則邪求邪觀而勤心崇事。執為能生勝果而實不能。故名生無生執。即三迦葉波諸外道之儔也。既迷真心。從物。求冀。則因果皆妄。顛倒化理。名顛化種。 [0258001] 仁岳曰。非滅羣化。非猶破也。群化。即四大等。 [0258002] 真鑑曰。以永下。復願常處虗空。永為依托也。歸無歸者。蓋謬計斷空為休歸處。不知幻滅虗境。亦等空華。非實歸處也。無想天。略舉非非想。以該四空。非取四禪無想也。圓虗無心者。以取空之心為因。成空亡果者。以斷滅之境為果。 [0258003] 鎮澄曰。因見識精圓常。欲固幻身。同彼精常。是于不可貪處而生貪著。是謂貪非貪執。 [0258004] 戒環曰。阿斯陀。此云無比。即長壽仙也。彼雖延長。終歸壞滅。今此欲固妄身。以求常住。則空長勞耳。妄延耳。 [0258005] 子璿曰。長勞果者。勞應作牢。聲之誤也。 [0258006] 戒環曰。以識陰為命元。互通三際。識陰若盡。我命亦盡。誰證真常。故便于定中化諸欲境。以留塵勞。不令銷盡也。 [0258007] 袾宏曰。七珍曰廣。寶媛曰多。是窮奢極欲也。 [0259001] 戒環曰。依此邪思。欲證真常。而不知其非。名真無真執。吒枳迦羅。能化欲境自娛。即欲頂自在天類也。真鑑曰。墜入欲頂天魔者。生以類聚也。 [0259002] 戒環曰。命明者。因究識陰。深明眾生受命元由也。以生滅由識。精麤由業。故依四諦分別決擇。以苦集為麤偽。以滅道為精真。于是專修道因。求感滅果。以少為足。故居滅即休。斯特定性聲聞上慢之儔也。此則圓精應為因心。成趣寂之小果。精應者。即決擇麤業。唯求精應。證于偏真。纏空趣寂而已。 [0259003] 真鑑曰。為空所縛。曰纏空種。 [0259004] 真鑑曰。銷六入一為圓融。破有歸空為清淨。了見命元為覺明。發研深妙有二。獨覺觀物迁變。緣覺推審因緣。皆發深妙之悟。即以所悟之境。為涅槃歸息之地。諸緣獨倫者。即緣覺獨覺之同倫也。又曰。圓即圓融。覺即覺明。㳷心即清淨。湛明果。即以悟境為涅槃也。不化圓種者。不能融化透過所悟所執空淨圓影。祖家所謂隱人胸次自成情也。住此。則障真寂滅。礙圓通用。終不達于寶所矣。 [0260001] 按本疏賴即即字。應是耶字。 [0260002] 王言曰。此總識陰十魔當辨。又總結五陰之魔當辨。真鑑曰。文雖總結。亦可略分。中途一句。前八意多。于未二句。后二意多。因依一句。意兼前后。蓋十執無非因迷而起依迷而住也。 [0260003] 仁岳曰。大妄語者。別指前八也。前八通名外道邪魔。 [0260004] 袾宏曰。五十種魔。終之以聲聞緣覺。夫羅漢辟支。聖果也。何為亦與魔列耶。岳師謂是二乘違中道理。起界外邪見。夫違中則皆墮于偏。界外之邪。是亦邪也。故等之以魔。而實與前之魔異。經云。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阿鼻獄。其在聲聞緣覺。則但曰不成增進而已。蓋得少為足。不復求進。而安于小果者也。戒環曰。前防心魔。此防見魔。助道之要盡矣。 [0260005] 仁岳曰。如是法門。且指識陰禪那現相。過去諸佛。無不覺了入佛知見。故曰乘此心開。 [0260006] 袾宏曰。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如是乃超信住行向以至等覺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極則語也。圓師以七信配位。因泥能入二字耳。 [0260007] 真鑑曰。琉璃。譬圓明精心。含月。譬于中發化之諸位也。 [0260008] 戒環曰。總結五陰辨魔之意。使知深防也。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者。即定之慧也。覺明分柝。即分柝。覺明。此西天文勢也。褫猶喪也。 [0260009] 真鑑曰。魔不能動。全顯呪力。極勸行人當持也。應乾曰。此又提起神呪。見神呪之力。最初究竟皆得。 [0261001] ○王言曰。此問五陰起滅之因。真鑑曰。憶。持無失者。于己諸法。不漏落乎毫髮也。如佛所言下。指前每于終破妄原。各有所現妄想以為根本。今總舉之以重問也。我等下。申罕聞以求細示也。併銷者五陰齊除也。次第者。五陰漸破也。 [0261002] 仁岳曰。精真。中道也。妙明。寂照也。寂故即假。照故即空。三諦圓融。元無塵垢。總名本覺圓淨。應乾曰。本覺原無妄因。妄想故生五陰。 [0261003] 真鑑曰。真本有而妄迷如失。如演若頭本在而妄驚其失也。妄本空而誤迷為有。如演若影非實而錯認為真也。 [0261004] 戒環曰。明妄無因。不容計度也。知妄所起。可說因緣。不知所起。因緣何有。況推自然。得非妄計耶。 [0261005] 真鑑曰。是故下承明我所以說五陰同是妄想者。一欲眾生了見五陰。真正本因。而破除無難。二欲眾生捐捨五陰。徧執情計。而達妄無惑矣。 [0261006] 按本疏因緣自然已括盡經中之旨。所解極明。但緣以任持持字或應是情字。 [0262001] ○真鑑曰。先因父母想生者。以父母俱動染愛之想。汝心非想者。言汝之父母染想雖具。而汝之中陰。不作愛憎之想。亦不能來入胎中。是則全乘父母併己三想成就。而后結胎中命根。故曰想中傳命。堅固妄想者。言此想之體。取著有力。固結而不可解也。 [0262002] 真鑑曰。首二句牒前妄受動體。例下諸受。皆是妄動。 [0262003] 仁岳曰。汝今現前下。正示受想也。 [0262004] 真鑑曰。此全舉想陰之虗。能使色陰之實。而虗實相應。以見想陰之妄也。 [0262005] 又曰。化理。猶言變化之性。即指行陰以迁流為相。故曰不住。運運者。念念也。密移。表其動之隱微也。日夜相代。即剎那剎那。不得停住意。曾無覺悟。正見迁移之密。此字即指行陰。幽隱者。迁流難知。是非莫定也。 [0262006] 崇節曰。此陰通收八識。用動體常。見聞精明。同一識陰。仁岳曰。精。謂精明。真。謂恒常。何因下。示妄習相。念念受熏者。以昔覩奇物納種在識。若不受熏。覆覩前異。必無記憶之相。既不忘失。則知中間常為無明念念熏習。熏習即妄。何精真之有乎。 [0262007] 戒環曰。湛非真湛。特幽潛不覺耳。故譬急流之水。幽潛流注。不可測知。此真憶想之元。容妄之體也。直須消磨六門。使妄習無寄。然后可滅也。串常習也。几。微也。似無曰罔。似有曰象。其體精微。故名罔象虗無顛倒精想。 [0263001] 應乾曰。此明五陰所起邊際。 [0263002] 戒環曰。五受陰。亦曰五取蘊。由一念迷妄。受此取此。以自蔽藏也。言因界者。本無有界。由妄相因也。 [0263003] 袾宏曰。上湛字。是行不流逸。下湛字。則湛了之體。 [0263004] 應乾曰。此明五陰所滅漸次。 [0263005] 袾宏曰。頓悟之理。是即事之理。非二乘斷空之理。漸除之事。是即理之事。非凡夫著有之事。戒環曰。頓悟併消。如知巾本無。結亦不有也。汝應下。令以此義自覺覺他。永斷妄元。齊歸正果也。 [0263006] 袾宏曰。知有二義。一者聞見之知。聞說涅槃為歸依處。念念趨之。何戀三界。一者了悟之知已悟涅槃真樂在我。何戀三界。要之不患不出三界。准患不知涅槃耳。 [0264001] 應乾曰。此明財施福德多。真鑑曰。此中據佛所舉。財田各極其盛。承事供養者。即以盈空之寶承供也。以七錢而施一佛。猶得轉輪勝報。況復徧空佛土。皆施珍寶。而獲福能思議。有邊際乎。 [0264002] 應乾曰。此明法施福德更多。 [0264003] 真鑑曰。語無虗妄。恐人疑惑。令當諦信之也。若復有人者。設言有此一人也。四重。即殺盜淫妄。十波羅夷。或即十惡。瞬息即經者。言臨墮至近也。阿鼻。即五無間獄之至重也。窮盡十方。獄之至多也。一念。暫時發心。末劫。聖遠魔強。未學。難進易退。且得銷滅超越前地。何況輕罪無罪。有福多福之人乎。袾宏曰。佛此一言自利利他。義實雙具。人但知將此法門開示人之未學。而曾不知將此法門。開示己之未學。為可怜愍者。 [0264004] 真鑑曰。誦持直成菩提者。從初發心至成佛中間。更無諸委曲相。如水赴壑。似箭穿空。更無留難。非如小乘化成之中止。亦非漸教歷證之遲延也。 [0264005] 戒環曰。上勸流通。此勸誦持。皆指在會聽眾也。聖仙童子。即天仙類也。大力鬼神。諸護法者。隨所證量。皆得法喜。【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4 冊 No. 288 楞嚴經證疏廣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5-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蔡寧君大德輸入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疏〕夜之夢寐即晝之想像想陰盡則覺寐為一塵影既滅故山河如鏡無所分別即虗應而[A1]已陳習謂宿習想緣生滅根元行陰體也十方眾生同此生基熠熠怳惚狀也想滅則此心為澄空行現故遊塵清擾於其間識為立命由緒其性元澄行破還元則流習頓滅故為澄水因心所計亦有十魔然行想二魔即見思為體行中諸見有六十二即六十二見釋曰六十二見古德未詳其義遂令百世同迷而經論雖有其名未出其體惟長阿含所說與此經合但義類多含而詮別不一經中之義皆依世界劫量起計故自四徧常至四矯論總十六見為本劫本見從十六我見至五涅槃總四十四見為末劫末見故長阿含以二無因論居本末之間共六十二此經論次第所以各依本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