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
威德自在菩薩章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言威德者。此有二義。一約事說。二約理說。且事說者。譬如有人有威故。令下畏之。有德故。令下慕之。且理說者。威字如道如德。蓋威即圓覺體德。即圓覺用。何以知之。如華嚴法界觀序云。甚矣眾生之迷也。身反在於心中。若大海之一漚耳。而不自知有廣大之威神而不能用。又如道德經云。民不畏威則大威至。解云。小威者死生也。大威者道體也。由此門三觀成就。功用猛利邪魔不能撓。妄惑不能侵。故表菩薩於圓覺體用中得大自在。故曰威德。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
菩薩讚佛。於前章善說。凡夫菩薩如來等。隨順覺性。
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聞佛宣說。心即開悟。不待修行。先獲利益。圓音佛音一震。四眾普聞也。
西蜀復庵禪師曰。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者。此是領前章。依凡賢聖果地位。漸證之經文也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者。此領前章。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等。忘心頓證之經文也。覺心光明者。謂前聞佛說漸證頓證法門。使一切菩薩了達本覺真心之體。於此體上起大光明遍照法界之妙用。此之覺心光明顯發者。有類。楞嚴經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若就事說即佛手指上有紋印也。若理說則表能入之智。海印者。即表所入之定即體也。發光者。表於體上起大妙用也承佛圓音者。承受也。圓音者。於一音之中具一切音。謂之圓者。此是佛說圓頓之音也。不因修習。而得善利者。謂聞此法門。尚更不假三大阿僧祇修行。而使克獲成就圓覺勝善利益。何況勤而行之者也。此謂之不歷化城便躋寶所。楞嚴云。狂法頓歇。歇即菩提勝淨妙明。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世尊譬如大城。
諭圓覺性。
外有四門。
諭諸行門。
隨方來者非止一路。
東西南北之人。各由一門而入。豈止一路而[A3]已。蓋喻悟入圓覺者。非止一法也。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莊嚴佛地。及成圓覺。方便法門。非一而[A4]已。
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
請佛宣說一切行門。
并修行人。總有幾種。
又請佛說諸修行者。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游戲如來大寂滅海。
涅槃之道。廣大深妙。故以海喻。
作是語[A5]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中先立理也。唯願下乃正請也。譬如大城至非止一路。此先舉喻也。一切菩薩至非一方便。此次舉法也。大城者。喻圓覺也。四門者。喻行門也。何謂之行門。即信解行證也。只如有一大城。欲東門入者。當示之以東路。欲西門入者。當示之以西路。南北亦然。今一切菩薩亦復如是。於三界之中。度脫一切眾生。掇送直至無上正等正覺。莊嚴諸佛國土。豈是一方便。而能了得此大事因緣。然欲從信門入者。當示之以信法。欲從解門入者。當示(之以)解法。行證亦然。良由病有千門。藥生多品。投機隨器。不得一同。宗鏡云。根機莫等。樂欲匪同。然四門入處雖殊。在一真見時無別。如獲鳥者羅之一目。不可以一目為羅。似理國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為國。此之謂也。教中說凡度得一人成佛曰莊嚴者。由佛果本具藉因飾成也。
四明聰講師曰。實相是一法。佛說種種名。今言四者。且略而言之。四門者。空門。有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佛世有四外道。云供養佛得福生天。我只要生天。不要證阿羅漢。一人先去供養佛了便要去。佛云。諸行無常。此人掩耳而走。第二人亦如是欲去。佛云。是生滅法。掩耳而走。第三人亦如然。臨去佛云生滅滅[A6]已。掩耳而走。第四人亦如是。供養了便欲去。佛云。寂滅為樂。又急掩耳而走。四人去後共在一處聚。問你見佛如何。一人云。佛說諸行無常。一人云。是生滅法。一人云。生滅滅[A7]已。一人云。寂滅為樂。四人共聞一偈。俱證阿羅漢。一偈是圓覺。四句是四門。隨汝一句而入。云方便者。即漸次聖人設方便非止一端。證有漸次。根性既殊。所修差別。所證淺深階降不同。大寂滅海如搗萬種香為丸。燒一丸具足眾氣。眾流入海同一鹹味。即圓覺海會。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無上妙覺。徧諸十方出生如來。
無上妙覺之性。大包太虗。故曰遍諸十方。眾生悟此妙性方證佛身。故曰出生如來。
與一切法。同體平等。
既證佛身。則無染無淨。無凡無聖也。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諸修行者。實無二法。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稱性標本也。無上妙覺在東則全東。西則全西。南北上下亦然。所謂六通四闢。糠粃瓦礫。小大精麤。其運無乎不在。所以華嚴云。法性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且一切諸佛果上得號為如來者。蓋因地莫不同修此妙覺。同證此妙覺。皆從此妙覺而出也。非唯一切如來從此而出。乃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外及山河大地。色空。明暗。一多。大小。凡聖。染淨。心境。種種諸法。亦盡從此妙覺而出也。何以知之。且如一切眾生。於十二時中。大開眼見時。且道天為誰高。地為誰厚。山為誰青。水為誰碧。以至春為誰暖。夏為誰熱。秋為誰凉。冬為誰冷。莊子云。孰主張是。孰維持是。孰居無事而行樂是。以此推之。一切法盡從自[A8]己一段光明中發現。稱自[A9]己之性與如來之性。同一真體平等無二。無分無別無斷故。一切菩薩若於此中起行修行。更無兩條路。皆是修前二空觀門。於此觀中。莫不破疑斷愛。根塵普淨。悲智雙行。離境離心。無能無所。前佛後佛皆如是修行。豈有二法乎。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隨順修習。方便甚多。
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周圓収攝歸於一性。隨性差別。則有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也。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約隨機之行以舉數也。若據佛說。一代時教法門。皆是用方法便宜。對機治病。其數自有無量無邊。卒難窮盡。今且圓融収攝。循隨此中根眾生之性。差別不同者。當有三種也。良為眾生根性利鈍不同。煩惱厚薄沉掉不等。隨其機性。設教多端。若不如此。則難為趣入。故楞伽云。所說非所應。於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為處方。今此中根眾生。其性雖有萬差。而靜幻寂三門一時収盡也。
四明聰講師曰。無上者。眾生無上佛是也。妙覺。證之極也。亦可云覺者照也。照即是觀。即今之所示三觀也。妙者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三觀互融。故為之妙。如楞嚴妙奢摩他亦如此解。今向下正明三觀。必其然也。
徧諸十方者。覺性亦名實相。亦名真如。亦名空如來藏。三世十方諸佛皆依此三出生。出生即修證。依大圓覺妙理修之證之。不依妙覺真如理觀修之。即我見等無明業識命根不斷。行法云。十方諸佛從方等生。不獨是修之得成佛。亦依此迷之而入生死。生佛雖殊。妙理平等。但有迷悟之殊。非佛性有悟迷。乃佛生自有悟迷也。生佛一如。故曰無二。若迷圓覺循性差別。何止百端。今且言修圓頓三觀者。故云圓攝所歸的分三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下正宗三觀。初泯相澄神觀中。初標本也。此乃於前經開解。謂若欲入此觀者。當須先且了悟自[A10]己分上本有靈明圓覺也。
以淨覺心。取淨為行。
既悟圓覺本來清淨。則當以此心專取寂靜以為法行。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因以寂靜。澄諸念慮故。清淨之識顯矣。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正釋起行也。上悟淨圓覺者屬解。此以淨覺心取靜為行者屬行。有解無行。如有目無足。有行無解。如有足無目。單輪隻翼不能飛運。既了悟覺性。此是行本。必須依解而修方為妙行。譬如膏明相賴目足更資。意謂用了悟清淨本覺真心為本。於十二時一向取靜。悄悄地為所行之行。禪云一念萬年去。古廟香爐去。寒灰枯木去。一條白練去。所以達磨云。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又寶藏論云。夫入道之徑。內虗外靜。如水澄凝萬象光映。其意不沉。其心不浮。不出不入。湛然自如。此乃還家捷徑。治病神方。前來十二時中。一向用動底心。此之𨔝心是識。所以不見識。今因澄故。息種種攀緣妄念。心中纔靜。靜即是智。以此之故。方始覺知無量劫來分別業識。前念續後念。後念續前念。如此煩𨔝元不曾少住也。
靜慧發生。
因靜生慧。故云靜慧。昔昧今顯。故云發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非性所有。故曰客塵。永無此相。故曰永滅。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內發者。非自外得也。寂靜輕安者。至寂至靜無累無惱也。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功成也。前因澄息諸妄念。方始覺知分別識心煩亂躁𨔝不停。由是覺來覺去。識心纔靜。即到極靜之境界。靜纔極便。自然妙慧發生。既妙慧發生。則勘破六根六塵六識之妄法。故云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此之十八界。非是主人公。譬如行客出入無定。若是主人無攸往。塵以坌污為義。今既靜慧發生。則一時捉敗。故云永滅。滅者無也。如明來暗謝。智起惑忘。便能內發寂靜清虗。輕安調暢。此是於靜中得箇悟門。如乾卦剛徤中正。可以辟邪降魔。圓覺寂照輕安。可以存心入道。良不虗矣。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因寂靜故。空性湛然。十方佛心。悉皆如是。故假云於中顯現。如鏡中像也。蓋謂鏡淨則像現。心淨則佛現故也。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感應也。良由寂靜之故。遂得妙慧發生。所以感應便見十方三世諸佛之心。在行人心中顯現。歷歷可見。如鏡照像。了了分明。故云鏡明則像像歷然。智顯則心心交徹。永嘉又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徧周)法界。問。行人入此觀。悟明心地之後。當知唯是一心。心外更無境界今何却言十方如來之心。來行人心中顯現耶。答。孟子云。說詩者。不以言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為得之矣。今此非謂有十方如來心來。行人觀中現。但是行人纔明悟心地之後。便知十方如來同信。此心同解。此心同修。此心同悟。此心即是於中顯現。古云。不煩問師匠。心王應自知。老氏云。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同意。問。鏡中真箇有像否。答云。鏡中豈有像乎。又問。既云鏡中無像。今何故見有耶。答云。雖然見有而脫體。是空久[A11]已知矣。又問。何故現耶。既有像須有來處。豈不見。晦堂云。鏡像若是有。攬之不盈手。鏡像或謂無。分明儼然。圓今何有義如此耶。答云。今約慈恩宗法相家說者。謂鏡之光明瑩淨孤潔。不受外之光明。然眼之光明亦瑩淨孤潔。不受外之光明。我將眼光去照彼明。却被彼之光明倒射回我眼光。却自照見我面。一似在鏡中。然鏡本無像。水中亦爾。若無光明之物。無所現之像。即及是說矣。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圓覺疏曰。此翻云止。寂靜義也。又云泯相澄神觀。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結觀名也。梵語奢摩他。此云止。止即定。謂止絕一切妄想境界。觀法性諸空。所以起信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見聞覺知一切想念皆除。亦遣除想。當知。唯心之外。別無境界也。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若諸菩薩。至於中顯現者。奢摩他。涅槃經名為能滅。滅煩惱故。又云能調。調諸極惡不善法故。又曰寂靜。又云遠離。天台云。對觀名境。對止為諦。天台影望三觀立止名。一奢摩他。體真止凝心安其理。謂之畢竟空。以三觀解之。奢摩他空觀也。破一切法。又云。一念無相謂之空。二乘以此空破見思惑。證真諦理。大乘亦空一切相。破無明惑。今論大乘空義也。修圓覺者。普眼章中。所謂宴坐靜室。然後凝心。止息攀緣。取靜為行。因澄念故。用心太功。覺識煩動。於中客塵銷落。佛頂云。猶如行客不得久住。若實主人畢竟不去。麤垢既去。覺心輕安。澄之久久。靜慧虗明。大圓鏡中。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此非論聖人果地。且在凡夫見前。須歸自心一念虗妄浮心。荊溪云。見思王數。此是破塵。合覺所在處。所不可不知。今之經意。且先用妙止。安妄心。此亦與楞嚴同。但彼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如琉璃。內懸明月。乃至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意無殊此。
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境觀者。如人咽喉之病。今正明用妙止。止其眾生散心。此用麤心。造次不得。末世修圓覺者。須是依師友。以軟善心調治。若只將聖人聖寶。言下尋之。於道轉遠。聖人說方依之自服。則取効矣。今引鏡像。乃喻觀成。若依若正。並無妨礙。依即正。正即依。依是十方世界依報也。諸如來心正報也。觀成之後。依正自融。本只為迷情強融分依分正。若觀成情遣塵去。鑑淨現像。非關磨者。則鏡無現像之功。像無涉鏡之德。終自炳然。無有罣礙。六祖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自不惹塵埃。結云。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妙止也。今圓家論境觀。須知境觀互融本無有二。今就偏宜用止。或用止之不悟。即此止便是觀。但止屬止散。觀屬朗心。雖止而不散亂。如枯木無用。縱三條椽下數載春風兀兀。然雖秊深而無益。更須抖擻精神。用觀朗之。見一念覺性。昏時當再朗之。朗處如暗室遇燈即明。要朗之時。不得將心攀緣。用思惟心測度。以無思惟銷滅諸暗。如澄水法。但不動此念。水自合理。只為水體元清眾。生自濁今還本體。恐有人不用意鋟削故。以苦口言之。當須聽信。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心既開悟。則知能覺之心。所覺性之。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因妄幻化現而有也。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
起諸幻智。方便修習。滅彼身心等幻。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隨機化現種種幻法。開示眾生也。大涅槃經曰。瞿曇。譬如幻師幻作王身沙門等身。或說無常。或說有常者。是也。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下第二起幻消塵觀。今初標本起行也。以淨覺心。至而開幻眾者。即起行也。知覺者。即覺悟之智。心性者。即六識也。根即六根。塵即六塵。諸幻即幻智。除幻即幻法。謂修此幻觀之時。亦且了悟圓覺之性。然後用淨清覺悟之心。常常知覺此六識六根六塵。皆因幻化不實之法。假合在此。由一切眾生迷本圓明。是生虗妄性。自無體非有所依。即便發起幻智之心。除去十八界有漏幻法。既除去有漏幻法。須與大悲行利他行。隨機赴感。千變萬化。種種譬喻。種種假說無量諸幻法門。開法引導教亦四生六道一切如夢如幻之眾生。若就法說者。謂變起差別幻智。徧觀八萬四千塵勞之眾。一一稱真。清淨非障非蔽。即是開幻眾。所以禪宗云。鬧處[A12]刺頭。穩處下脚。又云。蹤跡處莫藏身。藏身處勿蹤跡。是修此觀之意。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
因起幻智開示幻眾。但生悲濟之心。別無煩惱之念。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功成也。因起幻智。照破幻法。以此之故。便得自他不二彼我無差。故能內發同體大悲。所以禪宗云。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辜負諸聖。一向拖泥帶水灰頭立面。則埋沒自[A13]己。到此須要自利利人。方得話圓。此大悲之心。乃是從性空起非是凡夫愛見故。得輕安暢適。此是閙處有箇悟門也。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從此觀門。起諸法行。漸漸增修。至於佛果。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結通也。此明菩薩莫不皆從此幻。觀門方能起於悲智乃至佛果也。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慧目清淨。觀見諸幻者。非與諸幻同體故也。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所觀之智。不與幻同者。亦皆是幻。不可執著。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彼觀幻者。即幻法。非同幻觀。即幻智。此一段文。恐有相濫。故今揀之。前文云。即起諸幻。以除幻者。尚未知幻智。與真覺相去如何。今揀云。設使入此觀。觀彼六根六塵六識皆是幻法。此能觀之智。不同前來幻法。只此說不同底心。又是虗幻故。楞嚴云。將欲復真[A14]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直須和此智幻之心一時拂去。
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
於諸幻相。永不染著。是名菩薩所成妙行。
如土長苗。
菩薩圓此妙行。如土之長苗也。苗日增長。必致結實。妙行增進。必致成佛故。偈曰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也。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總結也。種喻覺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謂此菩薩。所以圓融修此觀妙行者。乃是依妄報智。妄智入覺。所以道。太平本是將軍建。不許將軍見太平。譬如依土長苗棄苗収子。法喻晈然也。
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
圓覺疏曰。此云等至。蓋謂凡聖一等至於勝定也。又名起幻銷塵觀。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結觀名也。此即幻觀。亦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等謂齊等。離沉棹故。至謂至到。到勝定故。沉者乃是坐禪之時。昏沉瞌睡也。掉者乃是醒來。舉心紛飛妄想也。若於坐處。不瞌睡者。即離昏沉。若於行處。不紛飛攀緣逐物者。即離掉舉。既離昏沉掉舉。方到得此觀勝妙之定處。且前靜觀。即門內做工夫。此幻觀。即門外千差萬別處做工夫。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1]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空雲欻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念念生滅。[A15]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苦。未來所苦亦無量。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作是思惟。即應勇猛發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徧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未來際。以無量方便。救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此謂之修幻觀。所以禪宗到此云。雖然鼻孔遼天也。要脚跟點地。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若諸菩薩。至所圓妙行者。涅槃名毗婆舍那。此經名三摩鉢提名正見。又名了見。又名能見。曰徧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慧。慧即觀。即假觀也。天台云。方便隨緣止也。止名為定體。屬慧法。修圓覺菩薩。用假慧。出假化物登住。聖人出假有十六門。先證圓覺涅槃空。從此空出。建立假度生。故悟淨圓覺。既證淨心。如鑒照物六根六塵一一體之。皆是幻化。雖知根塵是幻。以何法。滅此虗幻。光明云。心如幻化。馳騁六情。欲滅此幻。還依幻心。復起幻觀始覺也。觀此根塵之幻。故云即起諸幻。以除幻者。雖用幻觀滅。於幻化出假。自有十六門。被機既多。幻豈只用於一。病變藥變。如人四百四病。豈以一藥治之。故云變化諸幻。而開幻眾。如昔有人到五臺山。一僧附書託尋薩苛與之。及抵京徧尋皆無有也。後見街路。趕猪人呌薩苛。遂問之。答云。內一大者名薩苛。群眾中著渠一箇不蹤橫。遂度書與之。起立看書。便乃立化。皆是菩薩出沒合變。應機化物。由此善用其心。幻智漸增。幻機漸度。此謂之破塵沙惑。故云內發輕安。舍利弗出假行六度。外道乞眼珠。取珠與之。外道棄地。身內嗔心起。退落五道。凡夫非大忍辱力。孰能為之。故云漸次增進。彼觀幻者。是且指菩薩度生。非同幻故者。無機可度。盖眾生本性空寂也。非同幻觀。即始覺之智用此智攝也。眾生性空。我性亦空。亦是境觀俱空。亦機應雙亡。幻境幻觀俱泯。機緣感應無差。既亡能所。則幻相永離。楞嚴云。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所圓妙行亦復如是。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者。假觀屬有也。立一切法亦數法。故云三摩。三乃數也。森羅萬象。皆依圓覺妙心一切幻化。從覺心生。如土長苗。若無覺心。幻不能生。若無幻覺。覺幻不滅。滅幻之覺如苗。幻滅覺圓如苗歸土。皆是聖人方便門名三摩鉢提也。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
不取幻化及諸靜相者。謂不取三摩鉢提之幻覺。及不取奢摩他之靜觀也。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
既離幻靜二觀了。知幻身幻心在覺性中。皆是罣礙。
無知覺明。
無智覺者。非頑然如木石也。但圓覺淨性不起一切知覺心。爾明明不昧。如鏡之淨。故曰無知覺明。
不依諸礙。
不依者。無所染著。諸礙者。身心等幻。
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既離諸礙。則有礙無礙之境。一時超過。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于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世界身心等相雖在塵域。然覺性圓通。不為煩惱涅槃之所礙。譬如器之中空者。金鐵為簧聲達于外。不為器之所隔也。鍠字說文音皇。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下第三絕待靈心觀也。先標本起行也。既了悟覺性。次當起行。謂了悟清淨本覺之心。不取著第二三摩鉢提。及不取著第一奢摩他。何故如是。謂此之寂觀離前二觀。處乎中道。到此境界。便了達知覺四大妄身。與緣影妄心。並不是無為寂照虗遍之理。皆是能所障礙之境。以了知是能身心是所。纔有能所。便有真妄。並是障礙之法也。無知覺者。心緣曰知。身觸曰覺。既了知能所。皆是罣礙之法。若入此觀中境界。便無能知所覺。既無所能。唯是一心。此之一心明明不昧。了了常知盡未來際。常住不滅。所以道心月自孤明。乾坤都一照。此明之一字。正顯靈妙絕待之體。然此靈體之上。上無頂。下無底。傍無邊。中無在。既無當中。有何東西南北上下四維乎。欲言空寂不似太虗。欲言相用不同緣起。欲言知見異於分別。欲言質礙異於木石。欲言其覺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類。肇云。夫菩提之道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地。細入無間。故謂之道。上引諸說。只顯靈心絕待。今此入觀恐知字。引惹分別之心故。本覺但云明。不依諸礙。即身心能所。今不依者。謂入此觀時。更不依倚身心及能所。直造靈明本覺。禪宗謂之單刀直入。獨步丹霄。又如金翅鳥擘海直取龍吞。寒山云。男兒大丈夫。作事莫莽鹵。徑捷鐵石心。直取菩提路。邪道不須行。行之轉辛苦。
永得超過礙無礙境者。永得乃究竟之辭。超過者。逈殊對待。礙即前幻觀。此觀涉於煩惱。無礙境者。即前靜。同於涅槃。謂修此觀。證入之時便永得超過。前幻觀與靜觀之境界。非唯超過前二觀和。自[A16]己資緣。所受用之物。并國土世界。一時超出。既然一時超出之後。又不可一向。打淨潔毬子。抱不哭孩兒。一時空空去。落在無事界中。黑山下坐死木裏淹。須知宛然依舊還他身有。地水火風四大宛然還他心有。見聞覺知此之六根六塵六識之相。宛然只在塵域之中。而此之靈明覺性出乎。陰陽造化形名度數之外。如金器中大鍾之聲。若一擊著。則其聲鍠鍠出乎其外。若到此境界之時。且凡夫煩惱生死之法。與聖人涅槃出世之法。皆不能留滯障礙。然此之涅槃為理故云留。煩惱屬事故云礙。今先明鍠字。初以唐韻未修故。圭峯疏中。唯切韻訓樂。不是器中聲。今取其聲勢。不取訓字。此應是金石等器中聲相。今且現聞擊鐘聲之聲。其聲鍠鍠然。即知鍠字。是聲之相狀。譯人回潤稍拙。應云如金器聲鍠鍠出外故。詩云。鐘皷鍠鍠。其義可見也。次取大鐘。乃器中之大者。其聲遠聞。今見行廣韻再經修定故。於注下添云。大鐘也。與疏正同意。今文中正取大鐘。而兼用聲相也。後正釋喻旨。以鍠喻世界身心。聲喻於靈明觀智。謂從器聲出。器不能拘故。聲聞四遠。器局本處。以喻觀智約身心修[A17]得。身心所不能拘。觀智廓爾無邊。身心不離舊處。但以法喻相當。不必局喻所依物也。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
覺性圓通。一切無礙。則自心寂滅。無累煩惱。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妙覺之性。隨順本來寂滅境界。不起一切生滅念也。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自之身心。即我相也。他之身心。即人相也。盖妙覺隨順寂滅境界。非我相人相所能至也。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我相人相。尚未能及佛境界。如眾生相壽命相。非虗浮妄想而何。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到此功成也。功成之後。不取靜相。靜相即寂。不取幻相。幻相即滅。便能內發離前二觀輕安。得箇悟門。纔方悟入。便與佛寂滅。一心境界一般。故云妙覺隨順。此是在觀時同佛。所以初地菩薩。在觀同諸佛。出觀同凡夫。
寂滅境界者。即一心也。故楞伽云。寂滅者名為一心。非是息動之寂滅也。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者。謂依體起智曰自。根塵發識曰他。若到此境。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者。回觀一切眾生所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是虗妄浮想之所執持。其實本無實體故。華嚴云。一切眾生但想所持。其猶空雲。雲是空之浮氣。了虗空者。即知浮雲畢竟非空。喻如眾生壽命是真上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眾生畢竟非真也。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圓覺疏曰。此云靜慮。又名絕待靈心觀。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梵語禪那。此云靜慮。盖靜是靜觀。慮是幻觀。若修此寂觀。不即前二觀。亦不離前二觀。謂正當靜時。不見有靜悄悄底相。便如閙浩浩處。然亦不妨全在靜處。正當閙時。不見有閙浩浩底相。便如靜悄悄處。(然亦)不妨全在閙處。如是則在靜。不見有靜。靜只是渠。謂之動靜一源。往復無間。何以知之。疏云。即慮而靜。故無散動。即當定義。即靜而慮。故非無記。即當慧義。定慧平故曰禪那。然此三觀。若約所配。亦有多說。初觀即體。次觀即用。後觀即相。若約悲智。初觀即智。次觀即悲。後觀即悲智雙運。若約定慧。初即定。次即慧。後即定慧平等。若約三諦。初即真諦。次即俗諦。後即真俗不二第一義諦。若約所照。初照空。次照有。後照不空不有也。若天台教。初即空觀。次即假觀。後即中觀。若天台教。約義理則同。若約意趣則別。此三觀明行人用心方便。彼三觀則推窮諸法相。又此多約心成行故。不立所觀之境。彼多約義生解故。對所觀三諦也。若約修。初小乘。次菩薩。後佛。若約對治。初即對治凡夫著相。次即對治小乘不發大悲。後雙治凡夫小乘也。又如弄珠吟云。正當弄時。其珠不住空。不落地。不在手。既不在三處。方不住一處。不住空中。即喻不住空觀。不落地上。即喻不住假觀。不在手裏。即喻不住中觀。既不住三。亦不成一。則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斯為妙矣。若約禪家。譬如猫兒捉鼠相似。若於穴前。瞌睡之時。則鼠出不知。若於穴前。呌喚之時。則鼠亦不出。唯是於穴前不睡不呌為得之矣。穴前睡者。即入靜觀而昏沉。不得悟道。穴前呌者。即入幻觀而散亂。亦不能悟道。穴前不睡不呌者。即入後觀中。非唯不昏沉。亦不掉舉。斯為得之矣。此約前二。不得意者。形對而云。若各得入處。即成三觀耳。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若諸菩薩。至相在塵域者。天台云。禪那息二邊分別止。亦云止觀平等。前奢摩他以寂靜為相。三摩鉢提以幻化為相。禪那俱離寂靜幻化二相。若三觀言之即空即假即中。禪那乃即空假歸中。亦可空有俱中。三觀互融。亦可無空無假而不中。天台出時。楞嚴圓覺未傳中國。天台於止觀中云。此三止名。雖未見經論。今影望三觀。隨義立名。其相云何。體無明顛倒。即是實相之真。名體真止。如此實相徧一切處。隨緣歷境。妄心不動。名隨緣方便止。生死涅槃靜散休息。名息二邊分別止。孤山云。楞嚴阿難雖請於止。以即一而三故。止觀亦即平等。三一互融。是以稱妙。以由妙故。方曰楞嚴大定也。今云悟淨覺者。且言菩薩從聞圓覺至思修。修而證。破虗妄[A18]已。發其真明。未說極證。且說初住一分真明。故云悟淨圓覺。此真淨乃空假即中之淨。復以此淨心。知覺心性。即知四大妄身假和合畢竟無體。次云及與根塵。方知六塵緣影。虗妄浮心亦是幻化。此之幻化。若不消落。仍是生死。菩薩後於幻心起於幻智。幻智始覺。以此始覺寂照。照於根塵十八界等。消落幻化。故云以除幻者。以者用也。用幻智除幻妄。幻者是誰。誰是幻者。騎牛覔牛。斯之謂矣。今言悟淨圓覺者。此菩薩從聞思脩。以證覺性。無明氷消。心淨如水。故云淨圓覺。以此淨慧照了法相。不屬有無。故云不取幻化。假觀屬有法。及亦不取靜相。靜是止。亦是不取空假二觀。即空假歸中。氷化為水。唯一無二。故云不取靜相。云靜相者。相本是境。亦是空觀。今要見空。即是假。故云靜相。用中道禪那正觀觀之。了知身心。身心是色質可是罣礙。今了知皆是空華。自然心無罣礙。既無𦊱礙。遠離顛倒夢想。到此不眼界。無意識界。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今云無知覺者。知屬心。明屬見。知見俱泯。游心法界。諸心若寂。如日依空。復不住空。既絕根塵。不依諸礙。求得超過礙無礙境。能觀之智亦乃不留。若留智還為障。還為礙境。此境名為覺相。亦不可留。境觀雙融。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進未為真。百尺竿頭進一步。十方世界現全身。受用世界依報也。及與身心正報也。相是世間相。不離塵勞。具諸佛法。故云相在。塵域不局在一身一心。色心依正。剎剎塵塵。一一皆不離自性故。謂之域也。
如器中鍠聲出于外者。鍠音皇。此喻中觀。即空是中。即假是中。空即無。假即有。要知有無不相留礙。器中鍠眾說不同。有云。鐘磬之聲。韻為皇。有云。聲是色器亦是色二色不相妨礙。今觀中道即二邊為中。世俗之皷中間以鐵器為皇。在皷之內。及鳴皷時。鍠聲于外。今此觀成了。生死涅槃。色心依正。畢竟無二。一一皆歸正性。明顯寂滅極處。內發輕安。心輕故徧一切法。皆是佛法身。遮那徧一切處。煩惱涅槃。至名為禪那者。煩惱即生死。涅槃不生滅也。生死即涅槃。二具不留礙。又煩惱即俗諦也。涅槃即真諦也。真即是俗。俗即是真。二亦無留礙。煩惱如氷。涅槃如水。氷即水。水即氷。亦二無二不相留礙。真性自通通即不相留礙。既煩惱融為法性。法性即空慧。發明內自寂滅為樂。若身若心自然輕安。輕安即神通也。此非究竟佛。謂之妙覺。初住聖人。隨順寂滅境界。指所證寂滅為妙。
自他身心所不能反。此指自他所證之極。自覺聖智真如獨存。不屬他身心。自身心亦所不及。盖圓覺無身心相。自他身心所不能及。四見又何由可生。四見。即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今具二見眾生壽者壽者眾生。[A19]已包人我二見。皆為浮想。以中道種智。觀一切法。是為浮想。何況自他身心眾生壽命我人之見。爭得不為浮乎。結云。此方便者名為禪那。是佛方便假名禪那。平等性中佛尚不愛作。況種種假名。於我如浮雲。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
三法門者。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也。始依圓覺而起觀行。終因觀行以證圓覺。始終不離。故云親近隨順。
十方如來。因此成佛。
因此者。因修此三法門也。
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
脩習雖有異。同究竟不離三法。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三法圓修。即證圓覺。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顯圓修也。法門者。指前三觀。圓覺是一心之法門。是三觀乃為圓覺之門尸。盖門有出入義。悟此法即入此門。迷此法即出此門。然此三法門。皆是依倚悟淨圓覺而起觀行。行行皆趣入圓覺。始終不相捨離。故云親近隨順。然佛及菩薩。同修此三觀。同證此圓覺也。然隨機隨事。行相各異。或多人同修一門。或一人具修多行。若三四五。若千百種。同之與異。隨類難准。然必皆依此三種事業也。圓證者。三觀齊修。方得圓證。若但修一者為偏矣。
四明聰講師曰。此三法門。即空假中三觀也。此三觀。三只是一。一即是三。破則俱破。三觀悉彰破相。假中亦然。立則俱立。妙則俱妙。成一切法。立一切法。空一切法。只為圓覺之性具一切性。親近隨順者。則成佛菩薩。成佛菩薩。出假化物。成就眾生。未甞不由此也。故云皆依三種事業。圓證者。若非圓心此覺不圓。圓心者。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千世間。乃指南之法。妙極於此。依此修證者。即頓成佛道。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成就百千萬億小乘之果。不如蹔修圓覺無礙法門。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較量顯勝也。梵語阿羅漢。此有三義。一無賊。二應供。三不生。此乃第四果也。梵語辟支迦。此云獨覺。亦謂之緣覺。此是小乘中利根之人。是二小乘所作[A20]已辦。梵行[A21]已立。不受後有。永出三界。具足六通八解。且如勸得一人二人。持於五戒十戒。據諸經說。福[A22]已甚多。何況令爾許億人成就辟支羅漢之果。此福與前之福。譬如海形牛跡。又不可以比較。雖如是都不如有人。蹔得聞此十方諸佛廣大靈明圓覺大自在無障礙一心法門。於剎那極促頃刻之間。用不背心。於聞思修三慧。熏修習學圓覺之功德。何故如是。以此法門能令行人不歷三祇。便登佛位。如法華說。龍女獻珠。一生成佛也。
四明聰講師曰。聲聞辟支乃小聖。只修四諦十二因緣。觀緣入道。此如一滴水。今修圓覺者。如大海水。破一切相。具一切相等法界修等法界證。起信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只是如來常住法身。亦是一切眾生本具性德。龍女一歷耳根。便往南方成佛。故云隨順修習也。如上威德所問。借鰕為眼。牟尼廣示。亦是憑虗作響。而不知如如之理本乎一性而[A23]已。得之為悟。失之為迷一理而[A24]已。迷之而為凡。悟之而為聖。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者自失理不失也。三觀之作。所辨異同。而究聖性。使群生正性而順理者也。正性順理。所以覺路不紆解脫之門至矣。不知此法門。則學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發。梁氏云。去聖久遠。賢人不出。庸昏之徒含識而[A25]已。致使魔邪詭惑諸黨並熾空有云云。為坑為穽。有膠於文句。不敢動者。有流於漭蕩。而不能住者有太遠。而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即是者。有枯木而稱為定者。有竅號而稱慧者。有奔走非道。而言權者。有假鬼神而言通者。有放心而為廣者。有罕言而為密者。有齒舌潛傳為口訣者。凡此之類。自立為祖。繼祖為家。反經非聖。味者不覺。仲尼有云。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梁氏之言。可謂救世辨惑之要。聞之者得不自鏡。其或未然。吾未如之何也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唐圭峰定慧禪師宗密頌威德自在菩薩章曰。
威德自在菩薩章終七
校注
[0320001] 須臾二字疑衍【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53 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第一文殊一章。通為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解。第二普賢一章。通為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行。第三普眼一章。依文殊之解及普賢之行。入二空觀。兼倣脩法界觀。既入觀方有疑。故有第四剛藏一章。發起三疑。請問於佛。既有疑必推究輪回根本。故有第五彌勒一章。請問斷除輪回根本。佛令斷貪愛之心。既斷貪愛之後。行人到此行解具足。必有所證。故有第六清淨慧一章。安排凡賢聖果地位階降。掇送行人從凡入聖。所以道因解起行。因行入觀。因觀起疑。因疑有斷。因斷有證。問云。行人於普眼章入二空觀。證入圓覺成佛否。答。成佛。又難云。既入二空觀[A1]已成佛了。何故更有剛藏之疑情。彌勒之貪愛。清淨慧章之地位耶。答。能所分故。謂普眼一章。即行人能觀之智。剛藏與彌勒二章。皆是行人觀中所斷之惑。清淨慧一章。亦是行人觀中所證之地位。是知此三章經文。皆是觀中所除之節病。病盡只就觀中成佛。離觀之外更無別有經文也。又難云。既是觀中去節病之經何故卻於觀後宣說耶。答此謂之言不併出。文不累書。理不頓顯。所以在後。今威德章者。由世尊廣開方便說法度人。或有一類上根之人。於前六章經文中。聞佛開示二空觀行相。并斷貪愛。輪迴根本。及示證入地位階級。莫不一時踴躍歡喜。悟明心地。證入圓覺。譬如出厩良駒纔見鞭影而行也。其間更有一類中根之人。亦於六章經文中。聞佛如是開解。如是開示觀門。如是遣疑惑。如是證入差別。但以根劣。執麤不能入二空等觀。譬如大寶埋在塵土之中。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傷迷救悞接下垂方。以此之故。遂起請問。世尊作何方便。救度中根之人。故有此章經文。又云別明觀行者。此別之一字。乃對前通明觀行得名。此有二義。一則由一類上根之人。[A2]已依前二空觀門證入畢。更不假修三觀諸輪故稱別。二則此三觀諸輪。各各自別只如三觀。或是一人具修三觀。或只修一觀。或修二觀。或單複交絡。遂成二十五輪。被二十五種人故。稱別也。於中。前二章經三觀修行。後二章經兩重除障。今威德章。即正明三觀行相也。
四明聰講師曰。實相體寂。因元靜乃稱止。本覺虗照。因常明故曰觀。妄風俄動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須毗婆舍那而觀矣。故聖人設教非秪一端。或止。或觀。或云諦境。或云止觀。病既多端。藥亦隨轉。威德隨順覺性。承佛圓音。啟三觀之雄規。導四門之正路故。有□□□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