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此當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脩證。疏云。然此正宗中。諸菩薩等。與佛問答。發揚本意。欲顯圓覺。但緣節節過患未盡。義意未圓。收機未普。故表法菩薩。未標圓覺之名。今此有其三意。得名圓覺。一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此又曲開方便三期道場。即上中下根普得圓覺。二由前節級行解[A6]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別體。唯是圓覺。三最初標指圓覺。為陀羅尼門者。此乃是從本起末也。今顯法義[A7]已圓。還標圓覺者。此乃攝末歸本也。表此三意。故當此菩薩請問也。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此指前二空觀。及三觀諸輪種種方便法門也。
世尊。我等今者[A8]已得開悟。
此讚佛善說修證圓覺之法。令彼開悟也。
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脩此圓覺清淨境界。
請說將來眾生。如何安住脩證此法。
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
請說初脩奢摩他之靜觀。三摩鉢提之幻觀。禪那之寂觀。云何起行。
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A9]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有二問。初問道場。經云未得悟者云何安居脩此圓覺。次問加行。經云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是也。
四明聰講師曰。一問安居習大乘脩圓覺行。先選住處。或阿蘭若闃寂處。或處伽藍。避喧求寂。遠離闠閙。今云安居。且就伽藍內。有三種安居。前安居。中安居。後安居。佛在世九旬安居。亦云禁足。亦云護生。蓋西竺分三際以辨寒暑。(三際[A10]已釋文殊章)故佛以熱際護生。熱際蜎飛蠕動咸出於穴。佛意慈念。諸比丘出入。蹂踐物命。結業增冤。是以制禁九旬不出。九旬安居。始於四月十五日十六日結夏。終乎七月十五日十六日夏休為自恣。毗尼母云。比丘安居。若無緣事出界不宿則犯制。僧家以結夏為歲臘。不序秊齒。臘者接也。交接之義。今通塗問脩圓覺行安居。未必問僧家九旬安居也。二問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此三即空假中之三也。此三種者。為先用空。為先用假。為先用中。於空利者。[A11]已達法性。不須脩假中。於假利者。不須脩空中。於中利者。不須脩空假。若此三中。各於一觀不利者。則兼脩。如二十五定輪互脩是也。茲為具學大乘圓行者。故問之也。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乘。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脩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
具大乘性者。具足佛之根性也。伽藍者。藏經曰。此云眾園。蓋今之僧舍也。
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A12]已說。
既為緣事所拘。當隨[A13]己分量。脩習可也。
西蜀復庵暉禪師曰。先答道場也。若法末世者。即末法一萬秊。具大乘性者。即宿有聞熏種也。緣事者。即利他之事也。隨分思察如我[A14]已說者。此指前普眼法門。及三觀諸輪所說。謂圓機菩薩。不滯空閑。種種施為。作諸利益。廣度羣品。備學法門。隨其閑暇無事時分之中。則便思察三觀。故云隨分。非是見解未圓為隨分也。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佛謂日久則凡心易厭。日促則妙行未圓。故立三期以為中制。
安置淨居。
安置道場。當於清淨之地。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即道場期限也。無有他事因緣。謂菩薩之人。但是逢著有益於人之事。即便為之。遇著善緣即赴之也。今無此二事。故曰無有他事。既無利他之事。當入三期。剋志加功。以期聖果。為自行邊事。此三期者。若太過則行人情生疲倦。若少則行人功行未圓。所謂敏則傷於太過。鈍則愧乎不及。故量尅三期。亦無別義。然約三根配之。其有二意。一約障盡難易者。長期乃下根。中期乃中根。下期乃上根。二約精進解怠者。即反於此。盖根有利鈍。期有遠近。對病設藥斯所謂歟。安置淨居者。此欲內外清淨。身心潔白。事理稱可也。
四明聰講師曰。爾時世尊至默然而聽者。安居脩觀即是方便。應屬言教。悉是如來善權方便。善男子至安置淨居者。若立期限。必制日辰。制期者。役意脩真。尅時破障。一大藏教立種三昧皆有期限。如法華三七日為期。光明彌陀一七日為期。不先立期。則如猿猴心散。埜馬奔逸。道業難成。故脩圓覺須依伽藍。此翻眾園。園是種殖之所。種殖道芽增長。或云梵剎。或云招提。或云浮屠。隋時改天下寺院為道場。或云靈廟。為寺為院。為蓮社。為精舍。有多種名。皆脩心練行之所也。經制脩行。有常坐。有常行。有半行半坐。有非行非坐。唯非行非坐。此云隨自意。此三昧行坐俱脩得。若上三種三昧。具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第四三昧。於四威儀中。意起即覺。永嘉云行亦禪坐亦禪。或有緣事故。隨分思察。亦是隨自意。三昧中諸經行法。且不局限。念起即覺。意起時思惟觀察。亦與修多羅合。如我[A15]已說者。如上[A16]已說二十五輪三種觀法。如無他事因緣。即立期限。建並道場。天台云。道場者清淨境界。治五住糠。顯實相米。據此雖立三期。不專常行常坐。半行半坐。細觀經意。乃隨自意中。諸經行法中収。此三昧中。有善性惡性無記性。第四諸經行法。非善惡無記。即是諸經所脩行法。此収一切經。亦以身開遮口說默意止觀。但為根有利鈍。故分三期。亦不專定滿日數。若利根者。一七日中發明。若鈍根者。百二十日。中下亦然。不以期限為制也。如昔六祖聞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然開悟。圭峯讀圓覺。至既無我人誰受輪轉而悟。大抵不入規矩。不成方圓。況楞嚴有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豈新學捨範模。而能入道哉。進學解云。業精于懃。荒于嬉。行成于思。毀於隨。是以道若未成。必藉思脩而入。今云隨分思察者。則成于思毀於隨之謂也。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
若佛住世之時。當正心思惟。絕諸妄想可也。般若經中。亦謂斷除妄想。為正思惟。
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生正憶念者。無念之謂也。蓋謂雖對佛像。亦當如佛現在。不可起妄念也。
懸諸幡華。經三七日。
幡華供養經二十一日也。
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
至心稽首。稱揚佛號。求佛哀憫。懺悔三業。
遇善境界。得心輕安。
念佛懺悔之後。或見佛像。或見光明。及一切善境。即得自心輕安暢適。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明道場行相。然行相之中。又有二意。一隨相用心。二離相用心。今乃是隨相用心。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者。只如此經十萬之人。皆是佛現在之時。當機之者。既有此機。又遇在世。親聞佛所說法。即正念思惟。一切諸法不離一心。當知唯心之內則無境界。若佛滅後施設形像者。此明如來世尊[A17]已入涅槃。不覩真儀。但設以形像諦觀。引心入法。相即無相。即見如來。亦可想佛真身常住不滅也。此是約事說。若約理說者。行人若觀行無間斷。名為佛現在。若觀行間斷之時。名為佛滅後也。斷後復作觀者。名為施設形像也。所以大珠和尚云。身口意悉清淨。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清淨。是名佛滅度。今既為下根之人設教。且從初事相釋也。懸諸幡華者。即禮懺之儀式也。經三七日者。此但是云其久近。無別所表。方等經說極少七日矣。稽首者。謂以頭稽留於地。少時方起。故曰稽首。懺即梵語懺摩。悔即唐言悔過。懺則陳露先罪。悔則改往脩來。若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僧中說。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贊佛。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回向。八發願。今略唯有其二者。即禮佛懺悔也。然文雖略。法中亦具也。遇善境界得心輕安者。此感應也。若見佛像。或覩光明。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也。若天台之意。只許與信解行證相應。名善境界。如楞嚴云。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初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有恒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忻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四明聰講師曰。若佛見在至諸佛名字者。此明行三昧時入道場設心用意。若佛在世。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金剛體。當正思惟。未必止思佛容貌相好。且如十六觀經。韋提希問佛教我思惟。佛教脩三種淨業。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歸。具足眾戒。此是答思惟。後以十六妙觀答正受。(即三昧。)今之思惟。又須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清淨有二種。一身三口四意三三業清淨。二身沐浴意絕攀緣三口齊疏)更慈悲行方便。攝心靜慮。並是入道正方便。故曰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在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華者。楞嚴云。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結界建立道場。或道或俗。心滅貧婬。持佛淨戒。合佛清淨軌則。四外遍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相。又於當陽。張盧舍那諸大變化佛菩薩等。初七日中。頂禮十六如來。六時誦呪行道。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願。第三七中。一向持呪。至七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此乃楞嚴建立道場儀法如是。此云懸諸幡華。意同於彼。唯莊嚴之儀略爾。若依現行脩懺法脩之。經三七日邀期。稽首諸佛名字。如楞嚴三七日中頂禮發願也。又如世人服藥。言三七日中。[A18]已能感應。稽首者。只禮懺法。禮佛時想念云。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今道場如帝珠。釋迦牟尼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禮佛禮法。亦應如是想念。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者。求哀懺悔者。如行法經云。我今云何但見釋迦牟尼佛。不見多寶佛塔恒在不滅。我濁惡眼。是故不見。作是語[A19]已。復更懺悔。過七日[A20]已。多寶佛塔從地涌出。以是知道業未成。必有三障之阻礙。應須發露[A21]己身先所作惡業懺悔。以自[A22]己懺悔之力。更眾佛加被之力。魔障不起。獲善境界。得心輕安。梵語懺摩。此翻悔過。西國人云忍義大似惱人他人怒意云請恕願勿嗔。天台云。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人得罪於王。伏欵求恕。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悔而不作。白法企而尚之。取捨合論。又懺名改往。悔名脩來。又懺名慚。悔名愧。慚是慚天。愧是愧人。人見顯。天見冥。天台立三種懺。一者作法懺。二者取相懺。三者無生懺。作法懺成。滅身口意三業罪。此依戒門。取相懺成。滅性罪。此依定門。無生懺成。妄想罪滅。此依慧門。作法懺如建道場十科行儀。精進一一不失。餘罪雖滅。大論云。如比丘斬草害命。二罪不滅。取相懺如梵網經。見光見花。手中有罪滅字。聞空中聲。或感夢。無生懺如行法經。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此三種懺。隨修一種滅罪。雖然得少輕安。亦如楞嚴云。皆是方便。暫得如是。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若無生懺成。便登初住。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輕安而[A23]已。三懺悉是善境界。皆可顯圓覺也。
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越二十一日之後。更不念佛懺悔。一向收攝正念。不令放逸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明離相用心。攝念者。起信云。若脩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也。
四明聰講師曰。三七日中。燒香禮佛。求哀懺悔。皆屬造作。動而未靜。如濁水撓之愈濁。今言攝念。澄心歸一。或專觀空。或專觀假。或專觀中。或專念實相。或數息氣出入。或一念法界境觀如如。攝心既久。忽不見身。不見心。如雲如影。如琉璃舍於寶月。無明妄心自消。圓覺妙心自顯。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
若遇夏初即當結夏安居。觀室三月不出。是名清淨菩薩止住之觀。
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傳心法要曰。因聲教而悟者。名聲聞。今既安居淨觀。何待聲教也。故曰心離聲聞。既是心離聲聞。何假徒眾之助。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
安居淨觀之日。即對佛作此誓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為清淨菩薩止住者。此指大乘菩薩也。聲聞即小乘也。徒眾即六和之眾也。六和眾者。一身和。二口和。三意和。四戒和。五利和。六見和。身和共住。非所勿去。諸上善人。同會一處。口和無諍。非禮勿聽。同氣相求。同聲相應。意和同知。勿愛便宜。不善厭作心不可欺。戒和同脩。慎勿貪求。防非止惡。莫結冤讎。利和同均。平等最親。你分八兩。我得半斤。見和同作。莫生輕薄。不恃[A24]己長。大家安樂。今則依大乘而脩。不假須此徒眾也。
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比丘者。圓覺疏曰。一名怖魔。二名乞士。三名淨戒。比丘尼者。女比丘也。優婆塞者。行者也。優婆夷者尼童也。
某甲踞菩薩乘。脩寂滅行。
自謂。按菩薩大乘之法。脩習妙行也。
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悉皆悟入無相之相。住持無失。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伽藍者。眾園也。今曰以圓覺為伽藍者。盡明我眾不依倚別法也。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身心安處於大圓覺中。性與智慧泯然一等。
涅槃自性。無繫屬故。
寂滅本性。廓然自在。無所繫縛。亦無所統屬故也。
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脩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不依倚聲聞小乘之法。至心敬請諸佛菩薩。三月安居。修此廣大圓覺法門。又豈在乎徒眾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梵語比丘。此含三義。謂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比丘尼。即尼師也。尼者女也。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即行者學法之人也。優婆夷。此云近事女。即學法女人。然小乘局於二眾。大乘道俗俱霑也。某甲則各稱其名。踞者居也。菩薩乘者。揀羊鹿車也。脩寂滅行者。揀四諦也。實相住持者。非事相住持也。伽藍此云眾園。園是眾所居之處。故圓覺為萬悳之所依。此一段文。據圭峰疏。意云。乃轉八識為四智也。問。何謂之八識耶。答。眼耳鼻舌身。即前五識也。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也。然前五識屬外。即用也。後三識屬內。即體也。又前五識屬後得智。後三識屬根本智也。何謂四智。答。一成所作智。二妙觀察智。三平等性智。四大圓鏡智也。今轉者。謂菩薩之人。纔登初地。方轉得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此智善達諸法也。然此第六識中。具善性不善性無記性。為三性。乃分別一切法也。其次入二地至十地。方轉得第七末那識。成平等性智。此智乃是番因得名。蓋因執我不平等故。須番之也。然末那此云染污根。謂此識。內執我癡我慢我愛我見。外執有凡有聖有高有下有彼有此。不能平等也。然上二識。乃是菩薩之人。因地於十地之中轉也。其次於等妙二覺果位上。方轉得第八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此智乃是從喻得名。然此第八識。執內身外境山河大地根身器界種子也。今則譬如大圓鏡光明圓滿也。如第十七祖。一日遇一童子。手持一鑑。祖問曰。汝手中以何所表。童子曰。諸佛大圓鏡。內外無瑕翳。兩人同得見。心眼皆相似。此是果上轉也。第八識成大圓鏡智。而前五識只就果上一道。轉成成所作智。此智作諸佛事也。所以祖師云。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非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雖云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但轉其名。不轉其體也。今經身安即成所作智也。心安即妙觀智也。此以四惑相應妄計阿賴耶為自內我。於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見。今既所緣性寂。能緣七識自如如。性皆同故。成平等性智也。以大圓覺者。此即大圓鏡智也。豈不見乎。普融示眾云。德山入門便棒。此豈不是成所作智。玄沙與天龍游山見虎。此豈不是平等性智。臨濟示眾云。有一無位真人。在汝等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此豈不是妙觀智。雪峯示眾云。我這裏似一面古鏡相似。胡來胡現。漢來漢現。此豈不是大圓鏡智。意謂用一圓覺。為我一箇住處。既以圓覺為所住之處。則一切識性。盡成圓覺之智。即是十方諸佛不死本涅槃自性。此之涅槃自性。以順理故。六通四闢。大小精麤。其運無乎不在。更無方所可繫者。不似小乘繫著方所也。大菩薩者。地上大乘菩薩也。大因緣者。不拘小節之謂也。
四明聰講師曰。若經夏首三月安居者。上問安居。則是脩圓覺人。別卜闃寂。置道場處所。今言安居。是佛方便。脩圓覺之人。如遇夏首。僧家禁足。九旬不出入。檀越送供。各自脩真。脩圓覺。或別安道場用歸。眾結夏有結期。不歸恐妨結夏。歸又妨懺期。入觀遇此境界。或恐疑慮其進脩。佛別出其聖制。使不妨正脩。故云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至不假徒眾者。此明大乘修圓頓行。不比小乘。聲聞緣覺用心不同。菩薩以法界為心。絕待為念。觀法界眾生是我父母眷屬。梵網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彼受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地水尚猶自身觀之。何況草木江河大地。皆我自身境界。何況有情蠢動含靈而不度脫。菩薩如此用心。與二乘頓別。聲聞自調自度。怱怱取證。怕怖生死。如鬼虎虵。只要出離。不顧眾生。若望大乘。霄壤懸殊。今云菩薩止住脩圓覺者。專用寂照。用觀深切。盡虗空遍法界含褁十方。無一眾生不在圓覺心內。依正二報。皆是常寂光。若身若心。皆是毗盧。如此身心。安可以時限制之。不限制結。一念中度盡眾生。一念中要取正覺。豈局九十制夏。制結夏者。依律小乘制。身心自行。非存大忘心離聲聞不假徒象者。大有意哉。宜自詳悉。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至不繫徒眾者。此意別於靜處。立圓覺道場。不入小乘千二百五十人祇園結制之限。自於圓覺脩心。或經夏首。只就道場。自結制期。所以云不繫徒眾。若小乘聲聞結制之日。仍於佛前。對首作法曰。我某甲今依甚處僧伽藍大界內。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是今時僧與佛世結夏。言詞一般。今立大乘菩薩道場。既無徒眾。對佛自制身心。自立言詞。不與小乘語同故。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比丘男僧。比丘尼女僧。西竺以男稱那。以女稱尼。比丘飜乞士。以乞為活。不求邪食。不立常住。優婆塞清信男。亦云鄔婆[1A]斯迦。優婆夷清信女。亦云鄔婆[1B]索迦。亦云族姓男族姓女。亦云諦信男諦信女。則今時受三歸五戒善男善女也。此謂之四眾。凡道俗依制結夏。脩圓覺者。對佛白云。我某甲踞菩薩乘。脩寂滅行。菩薩云大道心成就眾生。寂滅不生不滅為寂滅。不是小乘生滅之滅。同入清淨覺相者。是諸法實相。不生死相。不涅槃相。不生死非凡夫也。不涅槃非二乘也。今云實相是佛性。見常住真心。是性淨明體。是空如來藏。是佛知。是佛見。是圓覺性海。是第一義諦。是實相理地。依此安住。是住毗盧藏。是住戒藏。是住因果藏。是我等見前一念虗妄心。不須佗覔。空盡妄心。即空如來藏。若色若心。依正因果。凡一切諸法。皆是實相。依此住持。以法界為心地。安住一切眾生。於此即成佛道。不依實相為住持。如何度生。如何得顯圓覺。故云以大圓覺為我伽藍。為我二字。指我自身心。伽藍即道場。是我練心修圓覺處所。圓覺即法界。法界絕待為義。包色心依正十法界。天堂地獄無不在乎其間。菩薩為若此也。此之身心。即平等性。無有一法不稱性。智是大圓覺智。一切種智。無一法不現其中。若小乘涅槃。則繫屬有限量今是大乘涅槃無繫屬故。不局一法界。故云我今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安居護生之意。如上釋竟)若大乘菩薩安居。一切眾生。隨所住處安樂。一切不局制內制外。所以放生施食乃長生符不死藥。故立戒以不殺為首。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
前說三月安居者。乃菩薩示現安居之相。
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居脩行者。過此三期日數。欲往他處。亦無妨礙。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道明三期[A25]已滿。小乘夏限未終。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隨往無礙也。
四明聰講師曰。明大乘結夏滿足。謂之自恣。小乘作法。立二五悳對首。出罪懺悔云。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見聞疑罪。大德長老。哀憫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為之解夏自恣。此後出界遊山無妨。今頓教圓修。亦滿三月安居。期滿隨往無礙。此非對五德之人。出罪懺悔。為自恣懺罪辭。但云隨往無礙。
善男子。若彼末世脩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正在禪定中。忽然別有他念起時。當以智慧觀察。非上所聞三期正行之外。若善若惡。一切境界。皆名邪見。並不可取著。後皆倣此。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總標於加行境所證境中誡勸不得取著邪謬境界。故般若經云。魔能入一切眾生心。令歸依魔黨如漆。斷手截臂不以為難。魔力之故。人皆信伏。又法華云。深著虗妄法。堅受不可捨。此皆非是觀中所聞所見。若夫信解行證。雖然階級不同。而所信所解所行所證之法。始終無別。若不是最初根本了悟覺性三重因地之法。不應取著也。謂解則解其所信。脩則修其所解。證則證其所脩也。下文方列三觀。謂靜幻寂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聖人要制。欲一念徧含法界三世如來。十方菩薩法界眾生。一念中度脫眾生。一念安樂眾生。一念心中修菩薩乘者。未成就使即成就。一念心中。觀十方如來在我心中成就正覺。在我心中安置諸子。在我心中住秘密藏。法華云。安置諸子秘密藏中。吾亦不久自住其中。其斯謂歟。若非如此境界者。善用其心。非此心地。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脩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
脩奢摩他之靜觀。則先斷思念。靜力既極。自然開悟。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
初習靜觀。始則一身內外了無動念。漸覺靜性徧滿於一世界中矣。
覺亦如是。
靜極而覺。則亦先悟身相不空。漸覺法身徧滿於一世界中矣。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靜觀也。不見有身曰靜。便覺者此即慧也。以靜是體是定。覺是慧是用。行人入此觀初成之時。不見自身之相。名一身靜。以我身靜時當體是覺。名一身覺。若不見有山河大地世界之時。即此慧亦徧一世界中。故云如是。
善男子。若覺徧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
我覺性。與虗空同體。而眾生者。皆在我覺性中。故所起念。無不知者。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眾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覺。而眾生全在覺中。故所起之念。無不了達。如影入鏡。鏡照無遺。如像入壺。壺應無惑。
四明聰講師曰。此三觀明文。圓覺未到此土時。涅槃亦出三觀。奢摩他者是也。又出瓔珞經。明次第三觀。謂之空假中。至下卷云。佛頂髮放一切光。復集十方百億佛土諸菩薩眾。即於眾中。告文殊。普賢。法慧。功德林。金剛幢。金剛藏。善財童子。汝見是眾中敬首菩薩。問三觀法界。諸佛自性清淨道。一切菩薩所修三觀法門否。汝等各領百萬大眾。皆應修學。又大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皆一心三觀所出之明文。今云奢摩他。曰空觀也。空者以至靜為義。靜則如濁水澄之則靜。靜則清淨。淨則何處不清。何物不淨。楞嚴云。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若取空義。即破一切法。無法不破。破者蕩也。蕩壞煩惱結使愛纏色心幻化假立虗偽。若無空破之。則執之為有。受於輪迴。若空治則四大五蘊我人眾生壽者。皆不著相。況眾生無明業識顛倒。非空藥治之。則生死不了。先取至靜不起思念者。此用三止中體真止只謂我心含一切法。具一切法。一切法皆我心。我今以此虗空。復息虗妄止即息攀緣止散心即為寂心。心寂即靜極。靜極處萬法清淨一心念如明月臨於萬象。故云從於一身至一世界。無非圓覺。如此淨心。遍滿法界。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心。以圓覺心了之。以大圓鏡智照之。盡百千世界眾生。皆悉能知之。先用空觀。此觀先鋒。將逢山開路。遇水疊橋。破一切惡。莫若於空。散即用體真止之。昏則用空朗之。空一切法。先用空觀。即奢摩他也。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誡取邪境也。天台教云。凡在定中。若見善相者。當以三法驗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以智慧觀察。譬如世上之人欲知真金。以三法試之。一燒。二打三磨也。如楞嚴鈔中說。昔有禪師。在山中坐禪。忽見一孝子擎一死屍來。向師前著便哭云。如何殺我阿母。師知是魔。思之此是魔境。我將斧斫却。可不解脫。便於柱上取斧。遂斫一斧。孝子走去。後覺股上濕。便看之。乃見血出。不期自斫也。又有一禪師。坐禪時。見有一猪來在面前。師謂是魔。則捉擎猪鼻。唱呌把火來。小師來看。乃見和尚自把其鼻唱呌。斯乃皆是正坐禪時。心中起見。遂感外魔來入也。所以楞嚴經中。於五陰說有五十種魔者。良由此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言邪黨教人說邪空。偏小妄心偏指清淨真如。及頑空。析空。幻化空。凡夫不識。學此邪方。要治心病。其病轉深。邪師過謬。又有一種。為衣食故。忍受諸苦。學於邪術。心勞力疲。縱學成就。身心俱苦。又有一種附法外學。以自胸中狂解邪見。附佛法所說。妄引經論。證自[A26]己惡知惡覺。以婬怒癡無妨般若。以煩惱不礙菩提。行禪坐禪不須習定。錯認名言。疑該後昆。原始迫以口給。濫竊佛法。貪圖施利。豈知殃及來報。致此寧不寒心。諸佛設教。非此境界。終不可取。我師哀愍。其何以行之哉。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鉢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
脩三摩鉢提之幻觀。則先須思想諸佛菩薩。使心不亂。然後依諸法門。漸脩正定。
廣發大願。自薰成種。
廣發至大之願。以自熏習成佛之種性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幻觀也。前至靜觀。不假外緣。今於幻觀門中。須憑聖境。前威悳章幻觀。即約大悲化生。今道場之內。且自尅修。故約大智求佛也。發願者。謂䇿勵運意為發。希求樂欲為願。謂眾生無始以來。念念希求樂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習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觀以幻化為相。取觀義。假觀立一切法莫過乎假。此假從本性空中。具一切法。十界百界千如。森羅萬象。天堂地獄。皆本來性具。謂之假。此性具法。不損一法。法法宛然。假也者。立於一切法。不造作立之。本來具也。以止言之。如上一切諸法。即是實相遍相。一切隨緣歷境。安心不動故。名隨緣方便止。智度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鉢提。秦言正心行處。若菩薩以度生。出假化物。眾生種種諸病。如塵若沙。菩薩法藥。治塵沙病。慈悲忍勞。出沒合變。種種現形。如觀音馬郎婦彌勒傅大士之儔。然肯綮修證。為法忘勞。分身散影。本瓶和尚花瓶浴。懶瓚糞火黃獨。文殊普賢。寒山拾得。皆是出假化人。故云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脩行勤苦三昧。若自凡至聖。則可以自熏成種。若也憶念在懷。十方如來。未甞不度生而成佛。發四弘誓願。利益有情。當修三觀。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A27]已解在前。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誡取邪境也。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
修禪那之寂觀。先須自知種種妄念之分劑頭數。故曰數門。圓覺疏亦曰。所知生滅心念。便是數門。
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劑頭數。
妙明心中。了然自知生住異滅四種念頭也。生者初起之念。住者現在之念。異者差別之念。滅者寂滅之念。經中無異字者。取其成句。故略之爾。圓覺疏中。亦如是說。
如是周徧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種種念數。無不了知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寂觀也。數門者。數字上聲呼。此即數息觀也。謂調和氣息。令不澁不滑。若數則從一至十。想心在數。不令馳散也。良由數息之故。息調心淨。遂乃了達知覺心中生住異滅四相麤細妄念本末分劑頭緒數量無有不知者何也。為心靜則覺動也。今經無異字者。即脫略也。以論中所說十信凡夫覺滅相。三賢覺異相。十地覺住相。位滿覺生相也。生相者。動念都盡。唯是一心也。上文則坐時覺知。非唯坐時覺知是妄。抑乃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四相之念。麤細本末。頭緒數量。一時知之。知則無患。譬如妖魅所欲著人。若知其名。自然消滅。所謂知賊是賊。賊無能為。此數門者。乃五停心中之門也。何謂五。一多貪眾生。佛令入不淨觀。二多瞋眾生。佛令入慈悲觀。三多散亂眾生。佛令入數息觀。四多癡眾生。佛令入因緣觀。五多障眾生。佛令入念佛觀。
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
行住坐臥念念是覺。則覺力漸進。體無不周。故諸世界中有一滴雨。亦如親見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謂淨心是圓覺自體。而世界本在其中。觀行成就。全合根源。知雨滴數。固宜本分。非唯雨滴。萬物皆然。舉一例諸。且標雨滴也。然凡夫之類。迷此真心。隨念所知。故失其用也。荀子尚云。君子養一之微。處一之危。危微之機。君子能知之。尚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𠃔執厥中。華嚴經說。龍王行雨。摩醯首羅尚知滴數。況行人觀乎。若究竟者。直到佛位方知之。今約觀中妙慧發生故。許所見同佛耳。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A28]已解在前。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奢摩他之取靜。三摩鉢提之憶念。禪那之數門。及三觀。最初起首之法。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者。前圓覺菩薩問云。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故此結答云。單修靜幻寂。為初首方便也。
四明聰講師曰。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者。出假化物。涉世最難。雖分身百億。內心不動。如妙莊嚴王。多逢聲色。終被聲色所動。又佛世有貧人。雙生二男。一名雙福。一名雙德。方生四五十日間。因父去犁田。母出採薪。二子在臥內語話。父忽先歸。見聞彼云。生在貧賤之家。父母勤苦。情何可堪。父驚異之。以告其妻。妻未之信也。後夫妻又出。妻先歸密伺之。二子如先說無異。妻云。恐是精靈鬼魅。欲積薪活燒。夫婦各抱一子。至田野處。佛眼遙觀。急來救之。佛問其夫妻云。二子抱去欲何為。夫妻說如上事。今欲活燒。佛云。是迦葉佛時。兩位菩薩。將入聖堦。忽邪心起。退墮至此。不可燒也。佛為摩頂說法。二子皆證聖果父母亦證須陀洹果。古人為見寸心難降。誡云非彼境界。謂非真三摩鉢提。隨緣方便止。皆不可取。若取邪證。自生瘡疣。為害非淺。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至終不可取者。此中道觀。亦名息二邊分別止。即不一不異。為之中也。即俱離寂靜幻化二相。既離二相。故名中妙一切法也。今先取數門者。此云六妙門。門即涅槃為妙門。為能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門也。一數息門。二隨息門。三止門。四觀門。五還門。六淨門。修禪者。先攝心在息。從一至十為數。行者為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麤散難攝。非數不能治之。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則麤亂靜息。心神停住。是為入定之要術。故云先取數門。二隨息門。細心依息。知出知入。故名為隨。三止門。息心靜慮名為止。修禪者。若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四觀門。分別推析之心為觀。五還門。轉心返照名為還。六淨門。妄波不興名為淨。今用數息為門者。是為定。定即止。智者云。息二邊分別止。定寂慧察。能發真明。出離生死。以此止通後五門。其心清淨。則萬邪滅矣。縱不滅邪。亦了知生住滅念分劑頭數。斷三界結使。不了知結使種種諸法頭數。亦能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分別自[A29]己出息入息念數。無不了知。亦自[A30]己身中。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戶蟲。四大六根眾毛孔中息出息入。無不觀察分明。亦能知百千世界一雨滴數。有如目擊。故云猶如目覩所受用物。非止定之功。孰能如是。今中觀是名息二邊。以止為體。只由心淨極。如軒轅鏡則森羅萬象難迯影跡。凡夫修此觀成理顯造境即中。如駕大白牛車直到清涼。豈小因緣哉。非此境界斷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者。方便者。如舟抵岸始名到家。未渡迷津。須假智檝。今云三觀初首方便者。隨根量利於何種宜於先修。如宜空則先修空假中亦然。是佛第一方便。宜善思之。
若諸眾生。徧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于世。
圓覺三觀精進無怠。如此眾生。無異出世之佛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即徧修也。何謂徧修。乃圓修靜幻寂三種觀也。良由三觀既備。萬行[A31]已圓。故就此行人分上。便是諸佛出世也。又即此人本覺離念名為佛出。佛即覺義。圭峰云。我心元與佛心齊。曠劫沉淪只為迷。菩提乃梵語也。唐言覺。覺心寂照。即菩提也。
四明聰講師曰。三種徧修者。即總修三觀也。中即空假。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三法一體。不一不異。破一切法。用總空觀。立一切法。用總假觀。妙一切法用總中觀。此三觀如水與波。水者空也。波者假也。波即是水。氷即是波中觀也。波水同體。假空亦然。又如用刀斷物。用鑽透竅。雖利用不同銕則一也。法亦如是。以此三觀。破一切惑。證一切智。如來出世亦只如然。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
根性頑鈍。學道不成者。皆由宿業所障故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下互修也。互修即復修也。今初明鈍根之人修觀未成也。
當勤懺悔。常起希望。
勤懺[A32]已往之業。常起成佛之心。
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
斷諸惡念。發無上心。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重發誓願。決心欲證。加功勵志。懺業斷惑也。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三種淨觀者。即奢摩他之靜覩。三摩鉢提之幻觀。禪那之寂觀也。隨學者。心精習一觀。不可兼學他觀也。此精習心若不放逸。漸漸增進。可證圓覺。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正明互脩也。序云。別徧互習也。指此及上文也。疏云。有人被色相所礙空靜之觀難成。先觀色幻。幻即全空。靜觀方成。復有執定實色。礙於心識。難脩幻觀。先知其體本無。而不妨覩相。方成假幻。復有脩中難成絕待。先知假全空而無假。空全假而無空。空假俱無。絕於對待。方成寂滅。其中又有人。直見心源。方知諸法即性故空。不壞相故假。或但從性現故假。無別所現[1]故。今意若脩靜觀不得者。却許脩幻觀。若脩幻觀不得者。却許脩靜靚。二觀皆脩不提者。却許脩寂觀也。只如天台教云。破一切惑莫甚乎。空建一切法莫甚乎。假究竟一切性莫甚乎。中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無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無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無不中。反意可類。
四明聰講師曰。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者。此言障重不得成就。加磨鏡加藥加功。道心堅固亦可得之。古云。人一次學能之。[A33]己百次學之。人十次學能之。[A34]己千次學之。果懷此志也。雖愚者必明。雖柔者必強故下明力不遂心。令懺除惑業。而起希慕也。由昔業障當勤懺悔。至求勝上心者。有障重如增上心。勇猛精進深加觀力。更助五悔。五悔如灰皂用清水浣濯障自去。五悔者。見行脩法華等懺。皆有五悔。嫉妬謟曲不得不先除也。三種淨觀隨學一事。至漸次求證者。如世醫師治病。此藥不痊。復投別藥。病若變。藥亦轉。豈可以一藥理百病耶。眾生習業非止一種。諸佛以一方便門。設百千種藥。方醫之。服者皆得病除。故楞伽云。如醫療眾疾無有若干論。以病差別故。故說種種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於此十一章經文。並屬正宗分竟。其頓漸悟脩者。蓋此經文殊一章。是頓解悟。普眼觀成。是頓證悟。三觀諸輪。是漸證悟。圓覺一章。道場加行。是漸脩悟也。
甞考禪家有二句義。一者最初句。二者末後句。初句即初發明之謂也。須得末後句。始到牢關。今經亦然。初文殊章。頓解悟。即最初句也。普眼觀成。頓證悟。即末後句也。如善財初見文殊與末再見。文殊其意一同。第二流通分。謂正宗分中。法義[A35]已周。欲使廣益他方。遠霑來世。流傳通泰。展轉無窮。故有此分而來。若都無人傳是不流。流則不住不滯。或傳之遇其障難是不通。通則不壅不塞。如水之流無礙也。梁朝傅大士。三觀頌曰。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中何處生。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檢四運并無生。千思萬慮何能縛。
唐圭峯定慧禪師宗密頌圓覺菩薩章曰。
圓覺菩薩章終十一
校注
[0365001A] 斯疑索 [0365001B] 索疑斯 [0369001] 故下疑脫空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53 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圓覺菩薩章。通前綸貫於此一部經文大意血脉者。蓋第一文殊一章經文。通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解。第二普賢經文。通為上中下三根之人開行。為文殊是能證之智。普賢是所起之行。遍周法界。若唯有解而無行者。一似沙井而無潤。若有行而無解者。似空有雲而無雨。唯是解行相應。方可進脩入道。譬如結網而終是取魚。褁粮而必須前進。故有普賢開行。其次第三普眼一章經文。依文殊之解及普賢之行。脩我法二空觀。兼倣修華嚴三重法界觀。既入觀門。恐有疑情。故有第四剛藏菩薩。起三疑請問。第一疑云。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莫是從真起妄否。第二疑云。眾生無明本有。何因緣故復說本來成佛。莫是說妄為真否。第三疑云。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莫是先真後妄否。故牒而縱之。責無窮過也。既剛藏有此三疑。而世尊遂將空華一喻。通答三疑。以金鑛一喻別答第三疑。然剛藏有此疑情者。皆由無始輪迴根本未曾斷也。故有第五彌勒菩薩請問。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未審如何是輪迴根本。世尊遂告云。輪迴根本。莫不皆由貪愛二字。使令斷去貪愛。貪愛既斷。即便有證入。既證入必有差別不同。故有第六清淨慧菩薩請問。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世尊遂告之。以凡賢聖果四位階降。當時會中有一類上根之人。聞佛如是廣開方便種種法門。便能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一時超夢幻。出輪迴。直趣無上佛果菩提。所謂良馬見鞭影而行。其次在座更有一類中根之人。雖於前六章經文中。聞佛如是開解了。[A1]但以根劣故。不能證入二空之觀。於是有第七威德菩薩請問於佛。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且如上根之人。[A2]已證入二空及法身觀。而中根之人。未審有何方便而得證入。世尊遂示之。以奢摩他三摩鉢提禪那。靜幻寂三觀行相。既知此三觀行相之後。而尚未知一人具脩三觀。三人各脩三觀。為復有次第。故有第八辨音菩薩請問。云此諸方便。於圓覺門云何脩習。世尊遂告之以單脩複脩圓修。共有二十五輪。被二十五種機。行人既入三觀諸輪。必有所悟。既有所悟。便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有第九淨諸業障菩薩一章經文。特為行人。除去四相。四相既除。方可用心修習。而用心之處。覺由未普。復有是非。若不依相指教。即墮四病。故有第十普覺一章經文。為行人除去作止任滅四。病四相既除。四病亦遣。其覺方普。當時於佛會中在座。有一類中根之人。聞佛開示如是四章經文。便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入圓覺。其次在座。更有一類下根之人。雖[A3]已於初六章經文中。聞佛說二空等觀。并其次四章經文中三觀諸輪。於觀中斷障遣惑除病破疑。種種法門悉皆開解。但障重習深。不能證入。由此經者。若只接得上根之人。接中根之人不得時。不得謂之圓覺。若接得上根及中根之人。不能接得下根之人。亦不謂之圓覺。唯是上中下三根之人。一時普被。是覺方圓。故曰圓覺。故有第十一圓覺菩薩。為下根之人。請問佛云。我等今者[A4]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脩此圓覺。世尊遂告之。以上中下三期道場。於道場中。加功練行䇿發進脩。不過亦是脩前靜幻寂三觀也。當時在座有一類下根之人。聞佛宣示道場加行法門。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證入。所以云一法巧被三根。經云。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䗈及阿脩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方謂之圓覺也。然大科云。初四問答。通明觀行上根修證。次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也。
四明聰講禪師曰。諸佛出世為度生故。度生須說法。法即教。謂之脩多羅教。教法詮理。詮理以辨性。見性以成佛。所以種種經論。開人眼目。教眼開即解心通。解心雖通。無行則孤。故須依解以立行。解行相資。如膏助明。目足並進。清凉到[A5]已。今圓覺菩薩。聞前開士一一立義。各伸其問。各陳其說。故吾佛拈華摘葉。開明覺性。圓覺大士。擇所未聞。假設權宜。請問建立道場。安居處所。若用三觀。何種為首。末世眾生。進道儀式。一經旨趣。總括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