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表修證地位中因果之相。而智慧不為行相之所染著。又前[A1]己智圓覺淨性軆上。凡聖無殊縛脫不二。但未辯隨順圓覺之心。從凡入聖之差別故。當此菩薩請問。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菩薩為佛前章所言。皆是不可思惟。不可擬議之事。
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佛所說不思議事。菩薩等。本來不曾得見。本來不曾得聞。
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承佛誘誨。無諸疑惑。善誘者。即論語。循循然善誘人之說。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發文者也。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此指彌勒章說。輪迴及五性。不可以心思言議之事也。謂名是言語道路。法本無名故。言議不及。相是心之行處。法本無相故。心思不及。所以云。理圓言遍。言生理。喪法無相。想思則亂生尋常。佛說諸相法門有染有淨。破相法門。染淨俱絕。此[A2]已親覩[A3]已親聞畢。獨未曾見。未曾聞宣說。如是頓教大乘。染淨二法。融通法門也。小乘破我空。曰小饒益。菩薩破二空。曰大饒益也。
四明聰講師曰。其間本所不見眼也。本所不聞耳也。菩薩慧眼。不及佛眼。故云本所不見等。請法儀式具釋前章。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
菩薩請佛。重說圓覺法門也。佛為萬法之主。故曰法王。圓覺妙性廣大圓滿。故曰圓滿覺性。
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菩薩。又請佛說眾生菩薩佛。所證悟處。差別不同之理。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欲令眾生聞佛說此聖妙之教。順而不違。開悟本性。漸次修行。入於圓覺。
作是語[A4]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請問也。重宣法王者。前文殊章[A5]已說無上法王等。今重說也。一切眾生者。即凡位也。諸菩薩者。即三賢及十聖二位也。如來世尊者。即果位也。此乃請問世尊。凡賢聖果。所證之法。及所得涅槃中。云何得有差別次第。
四明聰講師曰。清淨慧本意。問圓覺性。性自圓滿。不流不動。不生不滅。可謂滿而不溢及。令末世修圓覺者。亦依如來妙奢摩他妙觀修之。本合一超直入如來地。與佛相似。何故證得之時。有佛菩薩聲聞緣覺之殊。大凡在迷者。亦具圓覺性。有天人阿修羅鬼畜地獄之異。欲佛開顯迷悟生佛。三乘五性。所證所得。階位高下淺深。使諸末世。至不疑之地。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圓覺自性。
佛謂圓滿覺性。乃本來自性。非從緣而有也。
非性性有。
前說五性。皆非圓覺自性。故曰非性。諸非性中圓覺自性一一具足。故曰非性性有。
循諸性起。
圓覺自性。隨順諸緣故。五性起時覺性亦起。圓覺疏亦曰。圓覺隨緣。遍諸差別之性。諸性起時覺性亦起。
無取無證。
圓覺妙性。廓然清淨。無可取者。無可證者。
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圓覺空性無一切相。故曰實相。此實相中一切無有。豈有菩薩眾生之相。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明圓覺體上無修無證之理。圓覺自性非性者。謂十方諸佛圓覺自性本體上。本無五性。及貪愛輪迴差別之性也。性有循諸性起者。則前差別之性。皆有圓覺。既有圓覺。然圓覺之性。有隨緣義。而圓覺不守自性。能隨諸差別性起。遇聲聞人。則成聲聞性。遇緣覺人。則成緣覺性。遇菩薩人。則成菩薩性。遇不定性人。則成不定性。遇外道。則成外道性。然此圓覺性中。本無取輪迴。本無證涅槃。又於圓覺真實相中。亦本無四聖及六凡。所以永嘉云。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世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四明聰講師曰。圓覺之性。人所難知。有二種性。一者真性。清淨真如是也。此乃離無明外三教果。佛所證。如雲外月。如水上油。二者即染之性。此性染時十界俱染。淨時十界俱淨。此性與無明同體。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雖分二名。體即是一。亦謂之理毒害。亦謂之性惡法門。此性顯時從凡夫。地上修圓覺妙觀。觀五陰境空。達本性空寂。到境觀双絕處。病去藥亡。能所双絕。於双絕之處。融妙三千一時顯現。豁然同皆真淨。法法皆實故曰真。皆非染礙故曰淨。如是則一切眾生皆毗盧體。一切國土悉常寂光。又須知此圓覺之性非獨佛有。凡法界眾生共之。蓋性無定一之性。乃三千之性也。以佛具三千。方攝心生。眾生具三千故。方融心佛。我心具三千故。豈隔生佛。若心無佛性。豈能攝佛。佛無生性。何能攝生。故知性體無殊。一切咸徧。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今之覺性。乃即染之性。乃曰非性。亦可云凡所有性皆是非性。若見諸性非性。非性乃真圓覺性。此性既以九界為性。驗知不是定一之性。故曰非性。性有者乃真性隨緣。變為一切諸性。故曰循諸性起。此圓覺若寂然不動。則無取無證。於實相中。無菩薩眾生差別。亦由菩薩眾生。未證實相。未破無明。但幻生幻滅非實性。相即非圓覺境界故。曰無取證者。若真圓覺性即染。是圓覺之性。則能隨染淨。緣染則十界俱染。則無佛惟眾生。若淨則十界俱淨。即獨尊於佛。此佛性隨淨緣。則四聖起。若隨染緣。則六凡起。雖隨染淨性。不曾變。故曰寂而常照。感而遂通。諸家不知性具染惡故。惡時便作惡會。淨時便作淨會。先輩多把真如。分為兩派。錯會佛性也。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菩薩眾生所有身心。非有真實不滅之相。故曰皆是幻化。幻化身心既[A6]已寂滅。則一切取證之相悉皆無有。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徵釋所以。謂以何義故。前文說無菩薩及諸眾生耶。良由菩薩與眾生。皆是對待之法得有其名。亦名幻化不實之相。但是約有垢故曰眾生。約雖垢故曰菩薩。到此菩薩與眾生一道拂去故。曰幻化滅故。既然幻化滅盡。於中非唯無取輪迴之眾生。亦無取修證之菩薩。所以道諸佛眾生。其猶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強名。又云凡名聖號皆是假稱。殊相劣形並為幻化。又云世間名字假稱呼。隨順缾盤與釵釧。是知不用憎凡。凡是妄立。不用愛聖。聖是假名。若得聖凡情盡。自然體露真常。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
眾生不見自性。如人之眼根。不自見其眼也。
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一切法性本自平等。初無凡聖之異。亦無能平等之者。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恐未曉前文。法說故。此舉喻。前文說幻化滅故無取證者。有似人之眼根。而眼只能照見前種種差別之境。不能照自家之眼。如刀不自斫。指不自觸。鏡不自照也。更將自家之眼見。有一眼之時。却成兩眼。然而圓覺性上本來平等無二。不可以加矣。如缾[A7]已滿更不再添。佛佛道齊。法法平等。裏許全超獨脫離相絕名。無四聖之高。亦無六凡之下。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若於平等性上。別生分別之心。更覔平等之性。便是頭上安頭。屋下架屋。所以道。親從宣德門前過。更問行人覔汴州是也。大凡儒釋道三教之書。皆有舉法舉喻。於舉喻中。不過如周易中說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二義。只如彼云。近取諸身者。以乾為首。坤為腹。以震為足。以巽為股。以坎為耳。离為目。艮為手。以兌為口也。遠取諸物者。以乾為天。坤為地。以震為雷。以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以兌為澤也。又如道經云。近取諸身者。為腹不為目也。遠取諸物者。三十輻共一轂也。又如莊子云。天地一指此即近取諸身。萬物一馬此即遠取諸物。今釋書亦然。只如第二。普賢章云。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烟滅者。此遠取諸物為喻。此譬如眼根不自見。眼者此近取諸身為喻。凡學聖人之書者。不可不通此理也。
四明聰講師曰。圭峰云。眼能見一切物。唯不能見自眼根。又如眼光照矚物。時境自萬差。見只是一。故云平等。慈室亦云。眼只是一。誰為能觀。誰為所見。南岳止觀云。眼不自見。水不自濕。刀不自傷。今言本來自平等。鵠白烏黑。天然之理。鶴長鳧短亦天然理。性自平等天然也。非造作而有白黑長短也。今言無平等者。無人能平之然後等也。鵠白非染。就烏黑豈作成。皆自而然。豈可截鶴之長續鳧之短。假使得成亦屬造作。且人將物帛染為五色乃造作也。今為圓覺之性。性自天然非人能為之也。故云無平等者。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眾生迷惑顛倒。未能除滅諸幻。
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一切幻化。欲滅未滅之間。凡所修為皆是虗妄。於此等功用中。有頓有漸。即顯出五種差別性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明對機說證。眾生若無迷惑。自[A8]己顛倒逐物。則無有差別之義。此迷倒即三細六麤。既迷倒之甚。不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之法。皆是幻化不實。執為實有。但覺前念為非不覺後念。此是凡賢聖三位之人也。妄功用中者。此是聖位中第七地[A9]已前菩薩。皆是夢中修道。謂到此地之後。方純作無相觀。蓋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A10]已是虗幻。譬如夢中以藥治病得差。寤後病藥俱無。故言妄功用中也。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妄功用中。若悟寂滅隨順之理。寂然無念滅而無相隨順一切不執我見。則實無寂滅之法。亦無寂滅之人。可謂人法兩忘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果位。若證得十方諸佛一心寂滅。相應無乖之理。非獨是不見有所證寂滅之法。亦無能證寂滅之人。到此謂之二邊不滯。能所俱絕。一切處瀟瀟洒洒。一切處密密堂堂。彌綸八極。崢嶸大千。無處不周。無剎不現。所以道。出頭天外看。誰是箇般人。此上皆是總標。凡賢聖果四位不異。下文方是開四位。一信位息滅相。二賢位息異相。三聖位息住相。四果位息生相。大分與起信四位同也。
四明聰講師曰。眾生迷倒。至及寂滅者。未能除滅一切幻化者。此言聲聞緣覺。兩教二乘。三教菩薩。不獨五性差別。亦聲聞緣覺等。此等皆於滅未滅人也。今依天台宗。明小衍。小者。明四大實從無明生。實從無明滅。衍教。明四大有三教不同。通教四大體本自空。故本不生滅。由無明故。見有生滅。如幻化生。如幻化滅。別教四大體是佛性。由無明故。四大生滅。性無生滅。相有生滅。圓教四大體亦佛性。而往本具九界。四大故九。四大若生若滅皆是法界。是故性相俱不生滅。乃不思議論生滅也。與法華經世間相常住。其義宛然。(出四明法師之文)於滅未滅。正二乘聲聞。雖斷見思。觀四大五蘊空。證不生滅。止是三界裡。分段之身不生滅。故云於滅。三界外無明塵沙。有變易生滅。故云未滅。中間三教果頭佛。三教菩薩。都是妄功用。但止化城。未到寶所。今有一種不師聖教人。自立[A11]己見。硬把身心制縛。縱得一知半見。皆是邪法。如持鷄大戒。教人坐禪。不識法度。從朝至暮。坐得焦枯。轉加瞪夢。梁氏云。如破塊落空谷。如飛蛾赴明燭。斯言不謬。令大覺預鑒末俗云。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除圓。佛修證極。自覺聖智如圓鏡。虗豁靈通真證不生不滅地。此之生滅既歸性中。即無生滅與不生滅。如世間人鎖了自[A12]己屋宅失却匙鑰。經多歲月。遠遊他國。在彼亦別造舍宅居止。終非究竟。後還歸本鄉。拾得元來匙鑰。開本[A13]己舍宅。先所用物。不動纖毫。更不他求。復本家業。大聖修極。復其本性元物不動。無明即是明。四諦十二緣本來不動。謂之本來面目也。人自不了自取生滅縱證小聖仍非家業故得妄功用中自生自滅吾佛斥非皆非正路寂滅隨順者。則始本一合。修性同源。無修無性。行法云。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滅諦寂靜。如上經意。迷圓覺者。有五性差別。并聲聞緣覺諸小菩薩。於妄功用中。隨力所證不同。故有淺深。不明其麤。豈辨其細。以後明圓教純圓獨妙。但圓頓本無位次。借別教位次以明淺深。今依台宗立六即位次隔量。不爾恐凡夫以濫極聖。此節經文。唯四明慈室真解。以明斯義。但其間明義未圓。今依經依祖。分為六段。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真即佛。從初住菩薩。至等覺菩薩。名分真即佛。六究竟即佛。妙覺佛即者是也。亦云六是。曰理即是也。眾生即是佛故云六是。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
我體元無。妄想為有。
及愛我者。
愛我者。執着我相之心也。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
眾生妄心。執著我相不知。此心念念之間。旋生旋滅。本無堅固不壞之相。維摩詰經曰。是身如電。念念不住者是也。
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圓覺疏曰。由執我故。順我則愛。違我則憎。故著五欲也。五欲者。一財。二色。三食。四名。五睡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十信位。於中有二。初具足貪嗔癡凡夫。後十信凡夫。今初此一段文。乃是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若不約凡迷。即無信位故先標。云眾生者。指四生九類也。由妄想我者。此是所執之體。及愛我者。此是能執之是。謂一切眾生九類。自從無始曠大劫來。因一念不覺妄想。錯入父母胞胎。被父精母血包。裏自[A14]己一靈之性。三緣和合遂生得此身。這箇是所執著底我。而今又不知因起所由。又於妄想一身之上。又生起愛著之見。謂這箇是我眼我耳我鼻。謂此是我手我足我身我性我名。一切處不得動著我。爭人爭我。並不曾有一箇。於此自覺。知十二時中。前念續後念。後念續前念。念念生滅。如燈之炎炎。如水之涓涓。塵勞妄想情狀萬態。順我則愛。違我則憎。於一切處耽著色聲香味觸法之五欲也。
四明聰講師曰。天台云。若佛不出世。眾生不知自有佛性。若佛不說無能知者。一理即佛者。言圓覺遍一切處。諸法無不明了。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雖昏盲倒惑其理存[A15]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高。失之不下。故言眾生。理即佛也。
四明云。然若不知性染性惡。所有染惡定須斷破。如何可論全體即是邪。全體是故免於退屈。六分別故免於上慢。六不離即。即不妨六。六即義成。圓位可辨。良由眾生性具染惡。不可變異。其性圓明名之為佛。性染性惡全體起作。修染修惡更無別體。全修是性故。得迷事無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業。輪迴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長劫用理。長劫不知。與今經同。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妄受生死。不知自[A16]己有佛。失本妙明。此謂之理即佛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眾生因教悟性。發明妄念起滅之理。方知此生本有之性空。自勞役思慮也。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
永息思慮。則一切處皆得清淨。故曰得法界淨。
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以淨為淨。是名淨解。為彼解心障礙自性。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
作意於覺。故不自知。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眾生謂覺性本來清淨故。起淨心。隨順修習。不知此心亦為障礙。此乃凡夫之見。非菩薩見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既知生滅之念有害於道。遂上絕馳求造作之心。因息妄心。妄心不起處。故得法界淨。法界有二。一理法界。二事法界。若理法界淨者。於本性之上。本來離相絕名。無可分別。并勞慮六塵之境。並皆不生。若事法界淨者。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外及山河大地草木叢林諸法。當體即空。良由心淨則淨。心穢則穢。古云。心虗境寂。念起法生。水濁波渾。潭清月朗然。麤念既除得少安淨。於淨時心生愛著。作淨見解。便被淨解之相。自穿了鼻孔。非干外有塵境而來撓之。故曰自。所以於大圓覺無為寂照之中。不得縱橫自在。古云。莫向白雲深處坐。切忌寒灰煨殺人。此乃是十信凡夫。常與本覺之性相應不背之者也。
四明聰講師曰。若遇善友。至性自勞慮者。此名字即佛。無明長夜生死巨關。無佛長鎻。故佛出世開甘露門。照世光明。令知三寶十號是常住味。此光此味乃從眾生心性流出。還使眾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須達聞名。身毛皆竪。昏夜大朗。巨關自闢。名字即佛也。與今文同。若遇善友即善知識教授之師。從此起修開悟領解也。亦由力熏知本具圓覺性發明起滅。但未曾修。未曾證。猶如世人知有玉質。木具火性。不假雕琢擊發之也。知而不為。法體仍迷。縱然求師。真明未發。徒自勞慮。又如世人臨河羨魚。百千計較。若闕筌網。終無獲理。此名字即佛。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至隨順覺性者。此明觀行即佛。此位[A17]已修圓觀。觀三諦境。境觀融融。雖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藏。理慧相應。心觀明朗。天台智者。正居此位。法華五品位也。今云。勞慮永斷者。即永伏煩惱之性不起。此人解心虗通。故云得法界淨。即彼淨解此之淨解。如虫蝕木偶為成字。不知是字非字。故云為自障礙。但用圓覺之觀圓於自心未圓十界。心未遍圓。故云而不自在。既未斷見愛無明。貶之為凡夫。到此覺性永無退失故。云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
見前淨解。為障礙故。
雖斷解礙。猶住見覺。
淨解雖除。不作障礙。正在覺位。復為覺礙。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圓覺大疏曰。所覺是礙故。能覺亦礙。由存此跡。還礙覺心。故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如此隨順本性。乃菩薩未入佛地者之見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三賢之人。此謂之資粮位。然三賢之人見解。又高於十信之人。遂覺十信之人。所見之解。是障礙之境。於是便斷除著淨之解。雖除得淨解。猶有能見能覺之心。遂住著能覺不知放捨。只此能覺之心。又是障礙故。於圓覺無為寂照之中。不得自在。此謂之地前菩薩未入初地之人。與覺性相應者也。
四明聰講師曰。四相似即佛。天台云。似者二物相類。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猶見火先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飲者可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如法華六根清淨。即是其相。此位未入分真位。如真金今居十信。後心相似位。如鍮比金。令且是鍮。更入一步。鍮變為金。本覺清涼。其猶冷水。似覺飲之。知消煩熱。見解為礙者。此菩薩[A18]已斷見愛。初信斷見。二信至七信斷思。八九十信斷塵沙。雖用圓解斷見思。仍住解慧。故云見解為礙。此解為智。智反為障。亦云為礙。解礙解斷。猶住見覺。解礙未斷。復用覺觀。觀力既強。解礙自破。雖藥治病。病去本藥隨亡。猶執其藥。藥反為病。雖以空覺。覺其解。礙此覺。復為礙故。到此將登圓。住踞涅槃山頂。住虗湛覺觀之中。未肯前進。十六觀經佛現六十萬億之身。似位見此殊相速進無生。謂之增長。念佛三昧住觀覺中。謂之而不自在。故結云。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未入地地。借別十地。名為圓十住。此是別初地圓。初住佛未究竟。故云隨順也。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有照者。即前之淨解心也。有覺者。即前之覺礙心也。圓覺性中。皆名障礙。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十聖位也。上菩薩有照者。指前信位之人淨解。有覺者指前賢位之人能見之覺。是二皆是障礙之境。此謂之悟前二位之人。所見皆非。只如達磨欲西反之際。命弟子各呈[A19]己見。時有道副。出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達磨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達磨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達磨曰。汝得吾骨。此三大士。皆是有照有覺。法執未除者也。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
湛然常覺。不住於相。金剛經所謂。菩薩應生無所住心者也。
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謂所照之境。與能照之智。悉皆寂滅。此乃[A20]已入佛地者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常覺者。常則常常不變之稱。即無分別之智。照者即能照之智。與照者。即所照之境。寂滅者。即空義。謂此入地菩薩無分別智。不住著能照之智。及所照之境。能所俱空。二執並離。所謂從本[A21]已來。離心緣相。離文字相。離分別相。離。能所相。此謂之以無緣智緣無緣境。以無緣境起無緣智。如水投水。似空合空。了無痕跡。何以知之。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所以盤山云。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忘。復是何物。到此境界。風吹不入。水洒不著。清寥寥白滴滴。脫於是非之表。本仁和尚謂清鏡云。高山頂上無可與道者㗖啄。如二祖出禮拜了依位而立。達磨曰汝得吾髓。唯二祖是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者也。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有照有覺。至同時寂滅。五分真即佛。四明依起信并華嚴。明初住位。此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分身百世界作佛。大千火起一唾能滅。大千一空一吹便成。頓修頓證。初發心發本覺心也。常用寂照。寂而常照故。云寂照双融。破一品惑證初住。破十品證十住。今論初住功用。入此住。心法双亡。境智俱泯。寂照同源。無能無所。有照者觀也。有覺者境也。上文云清淨覺。相覺相即境也。若立境觀。俱為障礙。此人常覺不住覺。常照也亦不住照。照覺俱不住。境智双亡。如日依空不住空。常境無相。常智無緣。謂之同時寂滅。雖百界度生。無生可度。金剛經云。實無眾生可度。真是菩薩。
以淨覺心。滅除諸礙。諸礙[A24]已除。覺心亦泯。如彼世人自斷其首。首[A25]已斷絕。別無能斷之人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A26]已斷故。無能斷者。此舉喻。喻如世人頭未斷之時。頭為所也。手為能也。既自將劍。斬斷之時。頭為所斷。手為能斷。自家之頭。既[A27]已斷了。豈更分能斷之手。所斷之頭乎。決無是理。故東坡先生云。首斷故無能斷者。冰消那復更知冰。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A28]已斷滅。無滅礙者。此合也。礙心者。即能覺礙之覺。諸礙者即所覺之礙。謂既用能覺之礙心。覺去所覺礙之覺心。更將能覺之心一時拂去。即無能滅礙之心。亦是能所俱忘。經文從常覺不住。至此。皆明地上菩薩。不住著能證所證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譬境智寂照。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境屬所斷。智屬能斷。境智一合。無復分張。誰為能斷。誰為所斷。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境智。既融。色心依正同一覺體。八相成道百界度生。雖是藥病。仍以藥治故。云則以礙心自滅諸礙。境智亡了。唯有真智獨存。故云無滅礙者。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因指見月。見月忘指。因教詮心。悟心忘教。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下明不住教也。今初標喻。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總目一代時教也。疏云。夫設言象在於得意。無言象而倒惑。執言象而迷真故。以標月之指。喻於言教。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依佛教。因指見月。見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則失真月。執教則失本心。肇云。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尋迹所不能迹。祖云。如來一切法。除我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佛言。我說三乘十二分教。如空拳誑小兒。如黃葉止啼相似。何以知之。龐居士云。孩兒正啼哭。母言來與金捻他。黃葉把便是止啼音。禪云。見人須棄敲門物。得路仍忘堠子名。大凡未入地之人。須假教法修行。纔入地見道之後。登地證理。更不假教也。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諸佛開說法性。正如以指標月。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法合也。謂十方諸佛。種種方便。種種言說。種種譬喻。開發教示一切菩薩一切眾生。亦如標月之指。良由一代時教。皆是不得[A29]已。為眾生方便之故。演說詮顯本性。若復見性之人。了知一切言說畢竟非性。自然不復執著文字語言。泥著文言。經云。了法不在言。又云。拈得鼻孔失却口。晦堂云。五千文字唯標指。用指因觀月在天。月落指忘無別事。醉眠醒坐但隨緣。莊子云。筌之所以在魚。得魚忘筌。罤之所以在兔。得兔忘罤。言之所以在意。得意忘言。經云。[A30]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不然則載空言。以求道則去道之遠矣。若將佛祖言教。而為奇特者。大似猛虎入檻。靈鳳投籠有甚快活。豈不見。洞山云。若是上流。應不將祖。佛言教貼在額頭。若貼在額上者。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
此名菩薩。[A31]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如此隨順本性。乃菩薩[A32]已入佛地者之見也。入地者。入佛之地位者也。
西蜀復菴聰禪師曰。此結前不住證。及不住教。此是入地菩薩。與覺性相應如此。
四明聰講師曰。修多羅。至隨順覺性。修多羅此翻契經。詮理辨性。莫不由茲。法華云。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如何有經可以發明。世雄垂慈設教。模範眾生然後成佛。且如孔子不立五經治世。今時如何取士教。如筌蹄可取魚兔也。但不可執教。教仍是病。故云標月指。未識月時。假指指之。因指見月。見了月須忘指。若執指為月。尚猶不可。何況月非指乎。一大藏教皆是假施設。金剛經云。如我說法。猶如筏喻。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古云。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纔見便來擒。近來獵犬無靈性。却向枯椿舊處尋。蓋如來種種言說。亦復如是。[A33]已入地者通順覺性。初住聖人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何止於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菩薩初發心時。名本始覺。圓覺成就名究竟覺。今見諸障礙即究竟覺者。蓋[A34]已入佛地。無一切差別心也。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得念是無念。失念是有念。佛知諸念本空。了無得失故。皆得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進修曰成。毀謗為破。佛知諸法本空。了無成壞故。皆名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智慧者。[A35]已悟之性。愚癡者。未悟之性。究其本源同一佛性。故曰通為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菩薩外道所立之法。雖有邪正之殊。皆是菩提覺性。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真妄一體。性本解脫。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戒定慧是淨。淫怒癡是染。佛於染淨無分別心故。曰俱是梵行。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涅槃經云。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
佛知善惡二報。皆如空華故。謂苦樂二境。皆為淨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有性三乘也。無性闡提也。佛眼觀之。悉皆是佛。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佛謂煩惱本空故。云畢竟解脫。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當等覺妙覺果位也。前則十聖之人。但只換骨洗膓。純清絕點。一向與麼去。不解與麼來。所謂出得魔界。入魔界不得。喚作離物遺人頹。然吉凶之外。打淨潔毬子。抱得不哭孩兒。纔到果位。非唯解與麼去。亦解與麼來。非唯出得魔界。抑亦入得魔界。到此天堂地獄虎穴魔宮。月下風前婬坊酒肆。刀山劒樹。盡是安身立命之處。所以禪宗云。翻身魔界轉脚邪途。又淨名云。不離煩惱而得涅槃。天女云。不出魔界而入佛界。此一段經文。共有十對。一識智對。二成破對。三愚智對。四邪正對。五真妄對。六染淨對。七依正對。八苦樂對。九有無對。十縛脫對。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者。此二句是總標。下十對之別。謂到佛位智冥圓覺。[1]血無勝劣分別之心。所以下十對之法。皆同真實一性。又若見有障可斷。斷[A36]已名為覺者。此覺非究竟。不見有障可斷障礙。即覺方名究竟矣。得念者即智也。謂十二時中。正念現前之時。則前五識遂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第七識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失念者。若失正念。則四智番成八識。今明念本自空。非是無念故皆解脫。此謂識智一對也。成法者。即修行精進也。破法者。即不修進毀於律儀也。又曰眾生緣會曰成。緣離曰破。緣無自性。成破一如。此謂之成破一對也。智慧者即智也。愚癡者即愚也。大寶積云。癡猶分別生分別亦非有。癡性與佛性平等無差別。此謂之愚智一對也。外道即邪也。菩薩即正也。思益經云。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古云。一念心不生。六根總無過。此謂之邪正一對也。無明即妄法也。真如即真法也。古云。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此謂之真妄一對也。戒定慧無漏三學即淨法也。婬怒癡三妄即染法也。謂三毒本空。俱是淨行。諸法無行經云。貪慾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法。此謂之染淨一對也。眾生即正報也。國土即依報也。涅槃經云。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此謂之以性融相。融相皆性。即依正一對也。地獄即苦也。天宮即樂也。若造極惡業就之時。身雖處天宮。即是地獄也。若造極善業就之時。身雖處地獄。即是天宮也。二業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實。故云心能作諸佛。心能作眾生。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獄。心異則千差𥪰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如谷應聲語雄而響厲。似鏡鑒像形曲而影凹。故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善因終感善緣。惡行難迯惡境使。一心不生萬法無咎。此謂苦樂一對也。有性即有三乘性也。無性即未曾聞熏教法闡提性也。以正眼觀來。非唯他日回心。現今[A37]已齊成佛道。此謂有無一對也。煩惱即縛法也。解脫即脫法也。然煩惱但是依識性上起。識性既當體即空。煩惱何縛之有。智度論云。若有人。言我當得一切種智。是為戲論。我當斷一切煩惱。是為戲論。亦可縛之一字屬六凡。脫之一字屬四聖故。楞嚴經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與此同意。此縛脫一對也。[A38]已上十對名相之境。雖異其意不殊何也。但以佛證圓覺之心。此心更無勝劣取捨。由此之故。故得一切諸法普同圓妙。一一稱性。普融無礙。所以華嚴到此說事事無礙法界。清涼云。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彼此該収。塵塵悉包含世界。相即相入。無礙圓融。具十玄門。重重無盡。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者。即究竟覺即者是也。要見究竟佛。但於一切障礙處見之。障礙即無明業識煩惱重障。是要見得。用佛眼見。用佛智知。佛頂云。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此明究竟佛。亦云妙覺。天台云。道窮妙覺。位極於茶(音乍)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四明云。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本始既泯。無以名焉強稱妙覺。妙明既乃極證。證一切諸法。盡十法界依正色心。因果善惡。淨穢生佛。地獄天堂。魔界佛界。盡入圓覺性海。亦謂之融通諸法。亦謂之入惡入魔一如無二如也。得念失念無非解脫者。大抵世間事。凡在乎有念則為病。若無念者。當時無念而得。今亦無念中。失既無念而得。得之何喜。既無念而失。失之何憂。既乃無念。何喜何憂。既無其念。得失何有哉。但解脫者。即絕思慮之心。既絕思慮。得失豈非解脫乎。成法破法皆名涅槃者。成法生也。破法滅也。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一切諸法皆因緣而生。亦因緣而滅。非有緣則不生。非有因則不滅。緣生而生。緣滅而滅。須到寂滅為樂處。則不生不滅矣。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者。通為者。愚癡濁水也。般若清水也。清濁雖異。濕性元同。般若之濕性。通愚癡之濕性。老子亦云。大辯若訥。大巧若拙。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菩薩翻道。外亦云道。此二道字。但邪正之異。菩薩之道正。正即是邪。外道之道雖是邪。邪即是正。佛之與魔相去幾何。邪之與正有何欠剩。同是者邪正歸一也。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者。演若達多。晨朝以鏡照面。若放下鏡不見其面。問一切人覔頭云。你見我頭在處。問人人謂此人狂矣。佛云此狂纔歇。歇則菩提。無明者狂性也。真如者菩提也。無明若歇。歇即真如境界。即指目前境界。無非真如。無非無明。無異境界也。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者。戒定慧淨也。婬怒癡穢也文殊云我是貪欲師利。以理用事。無非梵行。以情用事。善惡不可同日而語。眾生國土同一法性者。依正也。眾生正報人之身也。國土人之所依山河屋宅等也。究竟到家。依即是正。正即是依。依正不相妨。色心無罣礙。華[1]嚴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云。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斯之謂也。地獄天宮皆為淨土者。天宮地獄。以事相論之。霄壤之殊。究理言之。不出人一念造。古云。天堂地獄門相對。只在人心一念中。淨土亦只人一念心也。心淨則佛土淨。荊溪云。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毗盧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有性無性齊成佛道者。有性者。有情應蠢動之物。皆有情性。無性者無情。如草木瓦礫之類皆無情也。成佛了有情無情總名為佛。一切煩惱畢竟解脫者。煩惱即是菩提。在因地時煩惱。成佛後變為菩提。眾生將煩惱作煩惱用。佛將煩惱作菩提用。有時亦將煩惱只作煩惱用。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也。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虗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法界海慧者。佛之智慧。如法界之廣。如大海之深故也。其慧光照了諸相。如太虗空廓然無礙。方為佛之隨順覺性。此之隨順。如孔子之無可無不可。是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上文十對。皆明所證之境。即無差別之理。此則明能觀之心。即無分別之智。法界即妙覺之用。其體用深廣如海故稱海。此法喻双舉。問。十對境上。何故得事事無礙。今答云。良由用離念深廣法界海慧照徹了達。前之十對諸境之相。皆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鏡像。如水月。如龜毛。如兔角。如乾城。如陰晴。如黑白。脫體皆空。所以心不礙心。心境融通。理事一致。豈不見。壽禪師云。截瓊枝而寸寸是玉。折栴檀而片片皆香。又云。末後一句始到牢關也。此明十方如來入妙覺果位。常與覺性相應也。上來凡賢聖果四位。深淺各各不同。對文可見。禪教同歸。今時學者。彼此迷源。修心者以經論為別宗。稱說者以禪門為別法。聞談因果修證。便推屬經論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禪門之本事。聞說即心即佛。便推屬胸臆之禪。不知心佛正是經論之本意。以參學為戶牖。各自開張。以禪教為干戈。互相攻擊。情隨䤴矢而遷變。法逐人我以高低。是非紛拏莫之能辨。譬如一父(而生)兩子。其一子愛其父右足。若左足之子出。則其右足之子。遂以利刃[A39]刺其父左足。若右足之子出。則其左足之子亦然。是二子不知左右之足皆其父之一體也。今佛之弟子亦然。不知禪是佛心。教是佛語。然諸佛心語必不相違。脫會參禪者。必不謗佛。會學教者。必不毀禪。豈不見蘇子由撰。龍并記云。禪而不知教。是杜所入之門。斆而不知禪。是不識家也。辨才法師於教得禪。口說如瀾翻。而不失道根。心湛如止水。德風輙燦然何也。只如禪家云。禪和子汝未出行脚之時。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見柱杖只是柱杖。洎乎擺脫塵緣擔簦負笈撥草瞻風見善知識行脚之後。忽然得箇悟門。是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柱杖不是柱杖。盍饒到這般田地。方是小歇場。打淨潔毬子。花不哭孩兒。頹然於吉凶之外。未解竿頭放步。懸崖撒手。要得依前似未行脚時相似見山依前是山。見水依前是水。見柱杖依前是柱杖。是法位住其相常住。不得移易一絲毫許。方是七縱八橫得大自在。無障無礙安樂解脫大歇場也。所以禪宗云。莫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今此經亦有這箇消息。只如第一文殊章文。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此正是禪和子。未行脚之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柱杖是柱杖也。其次普眼章文。云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乃至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者。此是行脚之後。悟道捉敗。內之一身外之萬物。一時百襍碎都盧。是自[A40]己本來面目。恁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柱杖不是柱杖也。最後經文到此云。一切障礙即究竟覺等。乃是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柱杖是柱杖也。又如佛印四牛圖表。行住坐臥者。亦與此經之意符合。且第一牛全黑。第二牛半白半黑。第三牛全白。第四牛又成黑。頌第一牛曰。初學看牛曰。牛兒盡力爭。愛從荒草去。不向[A41]坦途行。轉鼻繩難拽。加鞭眼轉生。勿教犯苗稼。由要及時畊。頌第二牛曰。驀地轉頭來。胸腰黑漸開。出欄羗笛引。歸晚野歌催。見鬪情猶憤。逢群目尚擡。良由鞭索在。心地漸成灰。頌第三牛曰。且喜全軀白。安眠露地中。身心如土木。聞見若盲聾。一朵雲生谷。成團雪墮空。皓然無異色。不與眾牛同。頌第四牛曰。[A42]已白仍回黑。還君舊曰牛。亂山閑放縱。千古更無憂。渴飲逢飢噉。和光亦混流。迢迢凡聖外。誰敢向前収。然此四牛。只如妄認四大為自身相等。此即黑牛。其次普眼章。初入我空觀者。即半白半黑牛。其次證得二空之理。見六根清淨。六塵清淨。乃至四大依報正報。世出世間法。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悉皆清淨。此露地白牛。到此十對之境。混融一致。此即最後黑牛。是知一心之法窮本極末。禪教無異。始終一同。但以闇證禪人徇文學士。自以為肝膽楚越爾。嗚呼。是說足以息爭。不然則轉增後人之病。何利益之有哉。足宜察焉。
四明聰講師曰。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虗空者。佛惠如海無涯。能映照一切森羅萬象。雖照了諸相皆為色相。如水底樹影故。云猶如虗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者。如上明六即佛。至究竟即妙覺極聖無過之者。[A43]但圓覺寂照之性。隨六即轉。在凡在聖。並皆具之覺性。無淺深。隨證有淺深耳。今至極證。亦云隨順者。此且約六而言之。若論即字則是也。一切諸法。無非是者。有甚隨與不隨。
善男子。[A44]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不起妄念者。不起一切念也。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妄心即是真心。不必求其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此妄想境界。不起了知之心。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知心既寂。即是真實。何必更起辨別之念。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忘心頓證也。謂前說凡賢聖果地位階降漸次。乃就機說有淺深不同。又恐後人隨語生執。執實有地位。定存漸次。若如此者。則悟入無期故。又示之。以安心隨順也。令人速證圓覺。所以永嘉云。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也。文三。初妄心入覺內。一指示妄心。文有四節。言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此第一節。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此第二節。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此第三節。於無了知。不辨真實。此第四節。世尊到此。復告清淨惠菩薩云。善男子。[A45]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處一切行住坐臥之時。不得起妄想之念。行時不得起行時念。住時不得起住時念。坐時不得起坐時念。臥時不得起臥時念。一念不生。前後際斷。然後於諸妄心。亦不得息滅。何也。既知是妄。即全妄為真。以至舉足下足鳥道無殊。坐臥經行莫非玄路。譬如波外無水。前若不止息無量劫來顛倒攀緣分別妄想生死之心者。即是著常見。此則若更止息真心者。又落斷見。所以云。我師說法。常依二諦。定有著常。定無著斷。是故智者。不著斷常。所以禪宗云。死虵拈得作獰龍。糞土握來成至寶也。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謂此行住坐臥。著衣喫飯。妄想境界。全是圓覺妙境。更不可分別。此是生滅畜生餓鬼地獄人天生死凡夫之境界也。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者。謂於無分別了知境界之中。亦不辨別此是真實涅槃。是諸聖人境界。所以道。衲僧行履要周旋。坐臥經行觸處圓。舉步直教千聖外。擡眸常在月明前也。蓋一則不起妄。第二不滅真。第三不作凡見。第四不作聖解。凡聖俱盡。一念不生。即是圓明妙覺之心。此謂之忘心頓證也。亦可一忘妄。二忘滅。三忘知。四妄辨也。問。此忘心頓證。未審就何處耶。答。只就前凡賢聖果四位之中忘矣。若於地位中。能忘其差別之相。名頓證也。亦可行人以此安心。於一切法。悉得般若現前也。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眾生。修此無念法門。不驚不畏者。乃順其本來無念之性。無所迷執故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二依法頓入也。是法門即忘心頓證法門。驚則初心。怖則續心。畏則決定心。聞則聞惠。信解則思惠。受持則修惠。以謂彼當根之眾。若聞此方便法門。心無疑惑。體達領受任持。則坦然合道。與本覺相應也。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但諸菩薩。至隨順覺性。但諸且言十二大士。及末世眾生。佛滅後後五百歲。亦有修圓覺者。常以寂照照此妄念。但是覺性。任運不起。又此妄心本是圓覺。不須息滅。若息滅者。即無圓覺。去氷求水無益於求。雖住此妄想。此妄既是圓覺。不屬思惟。不屬造化。不假修證。本性具故。若向思惟處見。則是了知。今云不加了知。不在修之。乃爾要須知。妄想多則覺性大也。水長船高故也。上雖真妄同體。又須於無了知中。不辨真實。若辨真實。則存了知。到此不存。真如方見。本來無也。彼諸眾生。末世之人。佛在世時。為真正導師。則無疑誨。去聖逾遠。邪法熾盛。龍虵混襍。恐聞此圓覺即成佛道之語。或生驚畏。所以叮嚀。若是正信受持。必不生驚畏。何以故。知本性具本不改變踏著故。鄉田地穩。更無南北與東西。覺遍虗空。覺遍法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云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A46]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眾生於過去劫中。曾供養無數諸佛菩薩。種諸善根。方得聞此法門。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驗果知因也。如金剛經云。非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A47]已。於無量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此謂。以今生得聞得信得解之果。驗過去。曩劫種植善根之所以也。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名為成就者。性本圓成。假名成就。爾種者種性。智者智慧。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印成佛智。然此智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且一切智者。即自覺。道種智。覺他。一切種智。即覺滿。然初即小乘。次即菩薩。後即佛也。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至一切種智。時人多有不知。今生富貴前世種得。一飲一啄根椽片瓦莫非修因。況乎聞大乘圓覺。又聞而修。修而證者也。此非供養諸佛。今復親近耶。阿難與佛。同於空王佛時。發心修行。阿難樂多聞故。未成聖證。釋迦精進。今先成佛。如莊嚴王邪見。五逆調達皆有緣種。遇靈山得受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偈中初一偈。圓覺無證。次二偈。就機說證。後二偈。頓悟圓滿。貫前後章意者。
唐圭峯定惠禪師(宗密)頌清淨惠菩薩章曰。
清淨慧菩薩章終六
校注
[0311001] 血疑更 [0312001] 嚴下入云字見【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53 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起清淨慧菩薩章。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先倫貫文意之來者。初從文殊章。至普眼章。乃是教示。行人以悟解之力。破所知障。得慧解脫。雖得慧解脫。猶有無量劫來習氣業障。未除心。未清淨。於是剛藏知幾為發三疑。佛責分別流轉之見。及未斷輪迴之過。使令覺了。又乃勸云。是故我說永斷無始輪迴根本。至彌勒。問斷輪迴根本。佛令斷貪欲。及除愛渴。愛欲斷盡。方是清淨之門。行人到此二章經文。方破煩惱障。得心解脫。然慧淨心淨。方可從凡人聖故。有清淨慧菩薩一章。經文安排凡賢聖果無位之位也。
四明聰講師曰。長安肇法師。稱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去來處。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其去而不遷也。不遷故雖往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往。故往而弗遷。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然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
清淨慧問。覺性圓滿。本來不動。云何修證者。所得差別。而有位次淺深之殊。
肇云。不動者即諸法實相也。而動者。法華三草二木也。又云雖動而不動。言照而寂也。又言雖靜而常往者。即寂而常照也。此章大意論靜中動。故有位次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