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夾頌集解講義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
如何思惟。方為正念。
云何住持。
如何住持。方得無失。
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亦同法華。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修何方便。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正思惟。
般若經。以不墮無為為正方便。以斷妄想為正思惟。今曰無正方便者。是墮於無為也。無正思惟者。是不斷妄想也。
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前章說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眾生未悟故。普眼請佛。假說方便。
作是語[A2]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請問之內。先標請修行漸次者。良由前章普賢所問幽微深遠。世尊之答又稱理而告。先使消除心病。然後萬行齊修。又恐前問世尊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亦無漸次。便謂但知之則[A3]已。何必更修。今普眼欲使教門圓足。故此請問。思惟即思慧。住持即修慧。佇聽等即聞慧。此乃從凡入聖。反妄歸真。必假三慧。故楞嚴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今問云。於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意云。必由方便等得入。故疏云反顯請也。此指文殊章及普賢章開解行之人。此三昧。即普賢章離幻法門。迷則不悟。悶則不入。若據悟入二字。深淺不同。豁然明了曰悟。修行契證曰入。所以道大開曲示始悟終入也。牒請等科。例前可解。
四明聰講師曰。於是普眼菩薩至而白佛言者。請法式儀例如前釋。大悲世尊至修行漸次者。此位菩薩。因聞幻化空花如幻三昧。雖聞未知如何思惟。雖思未知如何修行。雖修未知如何取證。故特啟問如來思惟修證之法。依經本有六問。攝六歸二。且存二問。經曰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立二云何。是止。是二問諸宗立說不同。唯慈室云。兩番云何顯是正請也。但思惟必藉方便。住持必攝開悟。故今列二正問。以兼修行漸次。并假設方便開悟也。云何思惟云何住持者。十六觀經。韋提希夫人。請修淨業。亦有二問。與此大同。彼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正受住持。名異體同。但觀經云正受即三昧。非令住院之住持。此云住持。即秘密藏住。如幻三昧經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今問思惟修習亦是正心行處也。佛因韋提希問。答以三種淨業。即孝養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歸具足眾戒。此經思惟修習。豈越於此三業。彼云教我正受。佛答以十六妙觀。觀即住三昧也。經云。諸佛如來。以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今之云住持。豈離法界身。此經能證者。雖作止任滅。亦是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即與向下作止任滅。義意不迷。金剛亦云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今住即住理。二乘住真諦。菩薩住俗諦。佛住中道第一義諦。亦與諸佛住處名常寂光。寂光即三德也。豈非三德秘藏也。又經云。以大圓覺為伽藍。安住平等性智。豈作世間伽藍解會也。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者。未悟即是未開思修人。未入三昧正心行處人。更作方便曲巧善權。此是再三懃懇之意。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至默然而聽。正方便。法華謂之秘妙方便。十六觀經。有異方便。即是如來善權誘引之辭。通謂之方便。蓋佛本無身無說。亦無眾生。亦無成佛不成佛。一真法界實相理地。秖謂眾生迷真逐妄之久。不能覺悟。剛強難化。諸佛慈悲心切。假說方便。立圓覺名。圓無自性。人人本具此圓覺。即佛知佛見。法華謂之開佛知見。可謂一潮以通百浦也。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正念者。無念也。無一切念。諸幻自遠。修圓覺者。應當如是。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答文有四。此第一起行方便也。正念者。即文殊開解。遠離諸幻者。即普賢章開行。所以前云第三普眼菩薩。依文殊之解普賢之行入觀。乃指此文。何謂正念。即無念謂之正念。有念是魔業。無念是法印。分別魔軍熾。忘機佛道隆。又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謂一切諸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即無一切境界。是知無念為正念。若考諸經。皆各有方便。且華嚴。以修諸行門皆無所得而為方便。金剛。以無住為方便。禪門以離念為方便。此經以正念為方便。良以。外存一法。則內起緣念。內有緣念。則外見有法。遠離諸幻。即普賢章四重遣遣之文也。
四明聰講師曰。正念者。即正心行處三昧也。諸家解說不同。多以無念為正念。今謂未然。若論本來無念。何用正之。只緣見今有念。其念虗妄不正。必須以正正之。如世人屋。屋若不邪何正之。有正之必為邪也。眾生無始妄心。六塵緣影。此妄邪念。念念是病。聖人假設法藥。以正閧邪。其邪必正。如來淨圓覺心本無邪正。只為不守正性為邪。妄熏動正隨妄轉。水逐波流。假說方便為筏。以八正為船。渡難度者。其念若正。五蘊空華六根重病。任運自離。故云遠離諸幻。但知離幻之方。求知幻藥實用故。後具出方藥。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此翻為止。即定也。圓覺疏曰。奢摩他行者。至靜為行。
堅持禁戒。
一切禁戒。皆當堅持。因戒入定故也。
安處徒眾。
我之徒眾。皆令安處。我心無惱。可以辨道。
宴坐靜室。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二觀行也。文有二節。今先戒定也。奢摩他此云止。即定支。靜何謂之止。蓋止絕一切妄想。觀諸法性空。何以知之。起信云。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乃至不依地水火風。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能除之心。此謂之止也。堅持禁戒者謂一向絕緣的不毀犯曰堅持。防禁根門。戒約身口。曰禁戒。戒則防非止惡。獨標如來奢摩他行者。以簡不是小乘及菩薩之定。大抵學道之人。莫不皆由三無漏學而成聖果。此文[A4]已具。謂奢摩他即定。堅持禁戒即戒。下二空觀即慧。若持三歸五戒。便出三途生在人天。若修定者。即超六欲。若修慧者。便出三界。如二乘人是也。古云。戒出三途。定超六欲。慧出三界。又云。定慧等學。明見佛性。此就法說。若就喻說者。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問。諸經皆言戒定慧。今經何言定戒慧耶。答有二故。一者行人若用亂心持戒。不堪入此觀門。故先言定後言戒。二者此經教人。先了悟覺性。次修菩薩行。所以持戒居定之後。此屬行。安處徒眾者。即同見同聞同學論量佛法之眾。宴者默也。靜室喻圓覺。意謂。若行人欲入二空觀之時。必先依倚十方諸佛之定。及十方諸佛之戒。約束禁制身口六根。然易伏猛獸。難降寸心。學道之人。初雖有悟門。而無量劫來習氣種子尚在。於十二時中。當以諸佛清淨之戒。守護無令犯人苗稼。然後安處。在於同學之中。心地默默。常如在靜室之中。圭峯云。坐為攝身。身住則心安。心閑則境寂。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見𦘕跏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下經云。無礙清淨慧。皆因禪定生。從定生慧。其理必然。
四明聰講師曰。先依如來奢摩他行者。圓覺體寂。因元靜乃稱止。本覺虗照。由常明故曰觀。妄風俄動。假妙奢摩他而止之。心珠久昏。須毗婆舍那而觀之。散即止。昏即朗。非此法藥。覺性何由可顯。奢摩他此云止。涅槃名為能滅。能滅一切煩惱。又云能調。能調諸根惡不善故。又云寂靜。能令三業成寂靜故。又云遠離。離眾生五欲故。又云能淨。能清貪欲嗔恚愚癡三濁惡法故。以是義故名止為定。毗婆舍那此云觀。涅槃名正見。又名了見。曰能見。曰徧見。曰次第見。曰別見。慧之總名也。優畢叉此云止觀平等。涅槃名為平等。又名不諍。永嘉云。奢摩他曰寂而常照。毗婆舍那曰照而常寂。優畢叉非照非寂。奢摩他名出楞嚴圓覺。如前所引。三名出涅槃也。天台出時。楞嚴圓覺未至。後智者自影傍三觀立三止。名體真止(即奢摩他)方便隨緣止(即三摩鉢提)息二邊分別止(即禪那)亦曰定。此經為之二十五定輪。今依如來因地法行。須明深觀。又觀耶是境。天台云。對觀名境。對止名諦。其實三止三觀名異體同。如水與氷。氷名為止。水名為觀。水性雖流觀也。結而為氷止也。今先依奢摩他行。此用三止。止其虗妄流動之心。息其攀緣。一念若止[A5]已。即止即觀照。此幻心自然消落。幻心離念。一切精神動靜不移。憶忘如一。因地修行想見其為人也。堅持禁戒者。夫持戒者。精潔如氷壺玉井。立志如節操嚴霜。秋毫無犯。方曰堅持。戒品有三。一曰毗尼(又名毗奈耶。此翻為律。毗尼與律言不並立)二名尸羅(此翻為戒。即六度中一也)三名波羅提木叉。(此云處處解脫。亦云別別解脫)天台戒疏云。戒乃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亦謂之長生符不死藥。據理先受三歸。次受五戒。此三歸五戒。大小乘為發行之初。修觀之始。龍樹云。念佛如醫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看病人。念戒如藥禁忌。故三歸之後。方明諸戒也。佛初出世未轉法輪。先為白衣波離提謂二人。受三歸。次受五戒。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者。則非清信士女。經云。五戒者天下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嶽。在方則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臟。如是世間違犯無量。若約出世間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一切大小尸羅根本。若犯此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此出天台法界次第。今時道俗雖云持戒。豈知有大小乘律儀之殊。今依大智律師資持事鈔。出小乘僧尼所受五篇七聚名目。五篇者。一波羅夷(義翻極惡。三意。一者退沒。由犯此戒。道果無分故。二者不共住。不得二種僧中共住故。三者墮落。捨此身[A6]已。墮阿鼻故。四分云。譬如頭斷不可復起。若犯此法。非比丘也)二僧伽婆尸沙(善見律云。僧伽為僧。婆者為初。謂僧前與覆藏羯磨也。尸沙者。云殘。謂末後與出罪羯磨也。若犯此罪。僧作法除故。又毗尼母云。僧殘如人為他所斫殘唯有咽喉。故名為殘。理宜速救故)三偷蘭遮(善見云。偷蘭名大遮障善。隨後必墮惡道。體是鄙穢。從不善體立名)四波逸提(義翻為墮。十誦律云。墮在燒煮覆障地獄。八熱為燒煮。八寒黑暗為覆障。貪慢心強。制捨入僧故。名為薩耆。尼翻為盡。薩耆為捨)五波羅提提舍尼。(義翻向彼悔。從對治境。僧祗云。此罪應發露也)如上五篇。更加六突吉羅為六聚。(突者惡也。吉羅者作也。四分云應當學。胡僧翻守戒。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以立名)若云七聚者。分突吉羅為二聚。身名惡作。口名惡說。分身口為二聚。故云五篇七聚。智論云。禁戒為性。剃髮染衣為相。氷潔其心。玉潤其德。如前戒品。僧尼所受之法。不通俗人。僧則二百五十。尼則五百。並五篇七聚。持之無犯證阿羅漢。後出大乘菩薩律儀。通道俗七眾人受。大乘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知則斷惡修善度生。梵網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纓絡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又云。誦我本師戒。甘露門則開。當知修圓覺者。先依如來奢摩他。定其志。攝其心。次依毗尼。軌則其心。然後身開遮。口容說默。意行止觀。遠離諸幻。到清涼池也。安處徒眾者。道不孤運。弘之由人。聖人制法。假緣進道。如陶戶家輪作瓶瓦等。先擇良處水草豐便。始立作所。欲結期限建置壇場。必安處徒眾。選擇良朋勝友。互相策發。為同行善知識。如法華淨藏淨眼。與淨德夫人。化妙莊嚴王。飜邪為正。同見宿王華智佛。此皆良友也。所以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安處徒眾。意在於斯。宴坐靜室者。天台依大藏教。立四種三昧。[穴/白]先二十五方便。建立壇場。楞嚴圓覺。皆有期限。制之一處。今宴坐者。安坐以攝身住。身住則心安。心閑則境寂。故攝身心者。必須靜室。要知道雖無在。必假緣生。故古之修道者。多於山間林下阿蘭若閴寂之處。薙草結茅木食㵎飲。或依蕙嶂。或友𤠔鶴。或枯木身心。或韜光晦跡。或飛錫泉涌。或翠峗晏寂。如此聖流。道高龍虎。德重鬼神。豈比今時纓情好爵者。佛在世時。有一沙門過失。遣出外居。絕無衣食。適遇四王會下有一神鬼。亦有過失。遣下人間。相會共言衣食。鬼云。吾雖有過。神力尚在。汝可上吾肩上。遊行世間。人見之謂是阿羅漢。每日得食。兩共歡喜。忽一日四王遣神將收錄此鬼。鬼急走奔越。肩上沙門墮地。苦惱自當。又如五扇提羅果報。曾不畏哉。思之。古人或得志之後。雲房岩屋長養聖胎。或黃卷青燈亦不遺深志。因念此世浪死虗生之徒。偶言及此。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安坐靜室。於一切時中。常自念云。我今幻身。乃地水火風和合而有爾。
所謂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自念四大各歸其源。今之幻身。當在何處。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二觀慧也。又有二章。今先二空觀。自此[A7]已下先觀我空也。世尊教示行人。於行住坐臥中。常作尋求伺察之。正念觀。我今一个形骸。並是假借天地之中地水火風和合成形。子細思量。畢竟那个是汝真身。所以莊子云。百骸九竅。五臟六腑。骸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悅之乎。其有私焉。今此一段文亦然。初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此是總舉。其次所謂下文皆是別舉。所謂二字。評量之詞。評量如今此身之上。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都是質礙之物。自當歸還於地大。又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乃是別。垢色二字為總。謂此髮毛等皆是垢皆是色也。涕唾膿血。津涎液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是潤濕之物。自當歸還於水大。身上所有煖氣。自當歸還於火大。於十二時中。回轉上下。折旋俯仰起居問訊。自當歸還於風大。然四大假合。闕一不可。若是唯有地大無水大者。如握乾灰。終不成團。若唯有水大無地大者譬如油水。無有堅實。若唯有地大與水大。無火大者。譬如夏月陰處肉團。無日光照。即便壞爛。若唯有地水火大。無風大者。則不能得增長。何故為風能長萬物。既然。四大各各別有所屬之時。今汝等一切眾生。唯復地大是你。水大是你。火大是你。風大是你。若作此見之時。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風。四大各離。離者空義。則又不知前妄執之身。當在何處。此是捉敗四大殻漏子虗幻。不被渠瞞。方是正念正解正行也。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四大散滅之後。方知幻體本空。假合成形。實同幻化。列子言。偃師所造之倡。善於歌舞。及其剖之。則革木所為爾。正此謂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乃因前入尋伺觀。觀四大妄身。皆令妄盡。方見真如實理也。智度論云佛在世時。有一人。遠行獨宿空舍。夜中忽有一鬼。搶一死人來。放著其前。復有一鬼。逐來嗔罵云。死人是我物。汝何擔來。先鬼言。是我物。我自擔來。二鬼各捉一手一足爭之不[A8]已。前鬼言。此間有人。可共問之。後鬼問曰。是死人是誰擔來。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答之。實與不實。俱不免死。不如實說。乃曰是前鬼將來。後鬼大怒。捉其人手拔出著地。前鬼憫之。急取死人一臂。附之即著。如是兩臂兩脚兩手頭脇舉身皆易。於是二鬼遂將所易人身。對坐共喫。却拭吻而去。以此推之。即知一切眾生之身。畢竟無實體。但是死人之屍。權時補在。此豈非幻化虗妄不實之物乎。莊子云。託異物以成體。不其然乎。
四明聰講師曰。恒作是念至和合為相實同幻化者。此明生空境。生空者。常作此念。即以空慧觀見此身。從虗偽生。最初一性。與本覺同體。忽為無明業熏。不守自性。隨業受報。為風火持。此識性入母胎中。錯認遺棄。如[A9]己舍宅。生愛樂心。以為[A10]己身。生我所相。攬此不淨聚成一塊。為之色身。是名色蘊。領受此身。生苦樂想。是名受蘊。思想苦樂。是名想蘊。目此造作。是名行蘊。識居其中。是名識蘊。如五指頭成一拳相。是名身見。又名人見。又名眾生見。攬此四大五蘊。成此色身故。名生空境。推其根本。是無明業識假四大生。風火二大。[A11]摶識來入母胎。赤白二滴是名水大。如水生泡聚而為身。是名地大。此四大並無實性。錯認為身。故名五陰實法。此四大雖無實體。假緣而生。因緣和合而有。故曰緣生。緣是因緣。於父母有少因緣。來生我家。若識去時。息風隨去。煖亦隨之。地水二大既無火風所養。是故地水自然散滅。前世善業為因。故名為生。生者成也。因業若謝。則此色身為之果亡。四大分散故名為死。死者盡也。魂識蕩散。主宰既去。因得盡矣。髮毛者。血之苗也。爪齒者。髓之苗也。皮肉髮毛所依之地。以血潤之。則有增長。筋骨者。爪齒所依之地。以髓潤之。則有增長。凡有三百六十骨節。九萬九千毛孔。八萬四千戶蟲。[A12]已上總歸地大。唾涕膿血便利水大也。暖火大也。動轉風大也。父母合氣成身。從生至長及以老死。皆名垢色。地水火風各自還源。故曰各離。四大既散。妄身即滅。死了燒了。灰飛烟滅。故云今者妄身當在何處。結上文云。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結生空境也。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
四緣者。四大也。四大假合之後。遂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
中有四大。外有六根。中外假合。成此幻身。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
緣氣者。虗妄色心。從緣而現者也。於中積聚者。於幻身之中。聚而不散也。
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緣氣積於中。緣相形於外。似有者。非實有此相。假名者。非真有此心。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前則觀身無我。此則觀心無我也。四緣即地水火風。六根為外。四大為中。緣氣者。此即於六塵之上。起能攀緣之心。此心是真心上一分之氣。與真心氣分契合。意謂。此之一身。但是地水火風四緣假合而成。既是於中妄有四大。則外妄有六根。既有六根。必有六塵。既有六塵。則牽惹引起中間分別緣氣之妄心。於四大六根之間。積聚似有形相一般。遂破云。但是假合為心。不是真實之心。此乃勘破無量劫來顛倒妄想攀緣之心。所以楞嚴會上。慶喜執此心而無據。七處茫然。世尊告阿難云。咄哉此非汝心。此是前塵分別妄想顛倒。非汝真心。與此同意也。
四明聰講師曰。四緣則四大。此四假和合。如水生泡。名之為身。此身具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如眼緣色塵之類。五根亦各有所緣。空品云。各各自緣諸塵境界。中外合成者。於中內六識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錯認緣影為自心相。又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涅槃德王品云。譬如有王。以四毒虵盛之一篋。令人膽養。若令一虵生嗔恚。我當准法戮之都市。其人怖畏捨篋迯逝。王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一人藏刀。詐為親友。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落中。不見人物。聞空中聲。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其人恐怖。復捨而去。路值一河。其水漂急。即取竹木為筏。截流而過。達彼岸[A13]已安穩無患。菩薩亦爾。聞涅槃經觀身如篋。四大如虵。五旃羅如五陰。詐為親友。即貪愛空聚落。六大賊即外六塵。河即煩惱。以道品之筏。到於常樂涅槃彼岸。向下經文。結上根塵緣塵之心。亦是結上法空境。此與空品明生法二空境同。先賢未知。不作此釋。
善男子。此虗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
一切妄心。若無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幻塵誘之於外。則此心從何而起。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四大壞時。所染諸塵。並無一塵可得而有。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四緣六塵散滅之後。所謂緣心了不可見。
西蜀暉禪師曰。此妄心牒前緣氣之心。此能分別妄心。若外無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則中便無能分別之心。故傅大士云。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若正觀之時。四大分解各空。無六塵可得。於中四大及六塵。各散歸空之後。到底畢竟。亦無能緣分別之心可見。前章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到此我空觀中經文。從恒作是念。至實同幻化處。一時破之。又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到此經文從四緣假合。至無有緣心可見。又一時破之。故得妄身妄心皆同實相也。
四明聰講師曰。須知在母胎未生時。四大成身。為之生空境。出胎之後。根攬外色。緣六塵影名為六根。六塵方名法空境。以由六根六塵六識總為十八界。謂之諸法。故云法空境。今文正結法空境。根緣塵影認之為心。故云此虗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此結法空。故云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身既滅。則幻心無所依止。故散滅也。幻心既滅。則幻塵無染著者。故亦散滅也。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幻塵既滅。諸幻悉空。幻滅之跡。亦復無有。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前則我空觀。此則法空觀。彼則指前開解起行。眾生到此。入我空觀之後。則覺四大幻身皆空。非唯身空。中間緣氣幻心亦空。幻心滅故者。此一句牒上起下。非唯幻心空。則幻塵亦空。此六塵萬法。非唯法空。幻滅亦滅。此智亦空。故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乃至無智亦無得。盤山云。心月孤圓。光吞萬像。光非照境。境亦非存。光境俱亡復是何物。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諸幻盡滅。幻滅亦滅。覺性非幻。終不斷滅。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前皆破執。此方顯二空真如理也。文亦有二。此舉法也。行人前既修二空觀。破我法二執。執盡見除。證覺三空真理。故曰非幻不滅。既不是前身心法智。數重之幻豈可滅耶。若謂可滅即落斷見。古云心法雙亡性即真。即斯旨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明生空觀也。觀必對境。故曰生空境。若四大和合。成此色身名境。復用幻觀。觀此四大色身。四大有散有滅。故云幻身滅故。幻心本依四大色身而住。既身滅[A14]已無四大身。此心無依止處。故云幻心亦滅。此幻心既滅[A15]已。無取塵者。故云幻塵亦滅。滅塵之幻。此幻亦自無。體性本自空。故云幻滅亦滅。幻滅之智。智還成障。此智亦滅。故云幻滅滅故。如燃火杖。亦復自燃。以屑出屑。屑亦頓出。心身俱滅。境觀双亡。始本一合。無能合者。故曰非幻不滅。唯真如之智獨存也。此智亦知。鏡中像。有像則現。無像則虗。全修是性。全性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鏡喻本性。垢喻諸幻。垢盡明現。幻盡性明。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舉喻也。為上文法說。恐人難明。遂將世間可見之物譬喻。垢喻我法二執。磨喻尋伺觀。現喻我法二執空。明喻圓覺二空理顯。磨鏡本是磨塵。今取文順。謂前說破我法二執。執盡見除。真理既現。由如世人以藥揩塵。鏡上塵垢既盡。鏡裏光明發現。大凡磨塵二字。亦有多說。謂或近善知識。聽聞大乘。懺除業障。或對治煩惱。或跏趺正受。或心法一境。或呵欲棄蓋。皆是磨塵也。上文皆二空觀。向下經文。乃法界觀。
四明聰講師曰。此譬生空觀。去四大色身之垢。須假圓照觀力。幻身方滅。如鏡之昏須藥磨之。垢去明現。圓覺之性不待磨也。更了垢即是明。明即是垢。無明法性二無二也。氷水之喻可知也。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
幻身幻心。障我覺性。譬如垢穢染汙淨物。
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身心垢相既[A16]已永滅。於十方界。清淨無染。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乃印前顯後也。當知身心皆為幻垢。此印前也。垢相永滅十方清淨。此顯後也。幻謂虗幻。無有實體。垢謂塵垢。坌污為義。佛告普眼菩薩言。汝等當須覺知。此之四大妄身。及能覺分別緣影妄心。皆是幻化不實之法。譬如塵垢有坌污真身真心義。既知是幻。不執人法。便是垢相永滅。以何得知。蓋人執曰垢相。法執亦曰垢相。既我空法寂。何所不通。便見十方世界都是本有離相。無染妙覺。所謂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四明聰講師曰。此明法空觀。當知身心者。身六根。心即緣塵之影。一心三智。蕩一切相。不出六根六塵六識。此十八界。而此根識與塵相偶。用攀緣心。以五愛根。取五欲塵。此五欲境如花上露。見陽則晞。非真如理觀。垢相如何永滅。當知圓覺寂照。如紅爐一點雪。豈容暫住。十方即十界。地獄轉即天堂。穢邦轉即淨國。依正不相妨。色心無𦊱礙。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
圓覺鈔云。梵語摩尼珠者。如意珠也。珠體明淨。映彼五方之色。如圓覺心湛然清淨。應現十方也。
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愚人不知珠體明淨映現五色。乃謂珠中實有五色。正如眾生謂佛實有色相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設喻也。摩尼此云雨寶。謂世間摩尼之珠。其中圓明瑩潔。本無形色。隨方各現。若將此珠頓在東方時。彼珠中即現青色。若頓在中央方時。彼珠中即現黃色。若頓在西方時。彼珠中即現白色。若頓在南方時。彼珠中即現赤色。若頓在北方時。彼珠中即現黑色。然彼珠中之體。圓明瑩淨。本無青黃赤白黑等色相。但隨處發現耳。然世有愚人。東西不辨。南北不分。真謂摩尼珠中。實有如是五色。此乃就喻說。若法說者。五色喻五道。青色喻餓鬼道。黃色喻人道。白色喻天道。赤色喻畜生道。黑色喻地獄道。問鏡之與珠同耶別耶。答云別也。蓋前舉磨鏡者。但喻修二空觀。破二執。顯二空之理。今此舉摩尼珠者。用作下三重法界之宗。故不同也。何以知之。且珠之體。本來圓明瑩淨。了無絲毫物污。謂之真空絕相觀。而珠中所現諸像。像不礙珠。珠不礙像。此謂之理事無礙觀。不離諸像像。像全珠。此謂之事事無礙觀。若以三性配之者。摩尼喻圓成性。即所顯二空之理也。各現色者。喻依佗性。即所說諸幻。愚人執為實有也。五色者。喻徧計性。即前所說塵垢也。然世尊一日以珠問五方天王云。此珠作何色。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世尊遂藏珠於袖中。却擡手云。此珠作何色。天王云。佛手無珠。何處有色。世尊嘆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各強說青黃赤白。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時五方天王。聞佛開示。悉皆悟道。然我等心珠。還曾自見麼。
四明聰講師曰。此文正譬五根取五欲塵。珠喻圓覺一性也。圓覺不守自性。隨五欲根取五塵境。如珠映色。隨方顯現。愚者見色。凡夫自昧。二乘自離。如鬼虎龍虵。菩薩見色皆是圓覺。色即法界。佛見色非如非異。永嘉云。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好現。心法双亡性即真。聖人區區假說方便。如採花成蜜。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
圓覺淨性。化現身心。隨眾生類。各各應現。如觀音之三十二應是也。
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愚人見佛現諸身心。乃謂淨圓覺中實有如是色相。而自[A17]己色相亦復如是。可謂真愚癡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前摩尼珠是就喻說。此方就法上說。合前喻文。謂一切眾生。若將此圓覺淨性。頓在餓鬼道之時。而此圓覺性中便現餓鬼形狀。直得眼光似電。咽孔如針。不聞漿水之名。不見飲食之面。肢節一時火起。動轉五百車聲。若將圓覺性。頓在人道之時。而此圓覺性中。便現人之相皃。箇箇眉橫鼻直。頭圓像天。脚方似地。其間若至尊至貴者。食前方丈。侍妾數百。堂上一呼。堂下百喏。若至貧至賤者。或居陋巷。或處道塗。衣不蓋形。食不充口。若將此圓覺性。頓在畜生道者。而此圓覺性中。便現畜生形狀。或背翼。或戴角。或分牙。或布爪。或仰飛。或伏走。若將此圓覺性。頓在天道者。而此圓覺性中。便現天仙之相。或身長五百丈。或壽八千年。以龍起龍眠而為春秋。以蓮開蓮合而為晝夜。天男天女。天香天樂。常相圍繞。顧東忘西。視南忘北。快樂無窮。若將此圓覺性。頓在地獄道之時。而此圓覺性中。便現地獄之相。便乃刀林聳目。劒戟參天。沸鑊騰波。紅爐起焰。鐵城晝掩。銅柱夜燃。煑魄烹魂。舂頭擣脚。受無量苦楚。然此圓覺之性。如是隨類各各應現五道之中。而此圓覺本體之上。本無天人地獄餓鬼畜生之相。但是不曾明悟心地愚癡之人。忘執為有此種種差別之相。亦如愚人執珠中有五色。故云亦復如是。古云。珠中無五方之色。因光所映。性中無五趣之身。隨業而現。迷珠者執珠中實色。昧性者執性內虗身。法喻皎然。真儀可驗。然此五道非唯一向就外取之。若一身之上。亦具十法界。何以知之。六祖云。汝若思惡法。此心即化為地獄。思善法即化為天堂。毒害化畜生。貪嗔化為餓鬼修羅。慈悲喜捨即化為諸佛菩薩。是知萬行由心。一心在我。內虗外終不實。外細內終不麤。善因終值善緣。惡行難迯惡境。取禍招讎。固非天之所出。亦非地之所生。觀斯之說。修行之人。若於十二時中。安頓自[A18]己分上摩尼寶珠。宜著好處。勿使異日有噬臍之悔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結法空觀。圓覺隨緣作一切法。在身則全覺性。為四大地水火風覺性。在心則眼結為色。耳結為聲。鼻結為香。舌結為味。身結為觸。得非隨類各應也。迷者為愚。謂淨圓覺性。實有身心之相。認之為我。生四見心。執之為我。妄見生滅。故云亦復如是也。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眾生由此迷執之故。不能遠離諸幻。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
因彼迷執身心故。佛說云幻垢。
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對離幻垢者。以覺除幻。如對病與藥之謂也。今對幻之覺。能離幻垢。佛說是人。名為菩薩。
垢盡。
身心幻垢。悉皆永滅。
對除。
對幻之覺。亦復無有。
即無對垢。
無對幻者。亦無幻垢。
及說名者。
說名菩薩。亦是幻名。今對垢兩空。豈有此菩薩相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拂迹入玄。幻化指身心。此一段。有人有法。有能有所。人是三能。法是三所。人是三能者。一眾生是能執也。垢是所執也。二菩薩是能離也。垢是所離也。三佛是能說也。執垢離垢人法等。皆是所說也。意謂。因眾生妄執淨圓覺性中。實有如是四大六塵緣影。不能遠離虗幻不實境界。以此之故。於是世尊不得[A19]已。遂有王宮降誕。雪嶺修行。金剛座下悟道。菩提樹下降魔。出世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其說法者。只說一切眾生。不知此身此心皆是幻化垢污。對執幻垢。說法者。使令如說修行斷障離垢。且眾生未離垢之時。即是凡夫。若離垢之後便是菩薩。雖然離得凡夫了。而菩薩猶存。凡夫如病。菩薩如藥。病雖除去。藥尚猶存。要須凡夫之垢盡後。而對凡夫底菩薩亦須除去。如病去藥亦除。凡聖俱盡。便無對與垢。非唯無凡夫與菩薩。并對機說離垢世尊之相亦無。此是拂迹歸真。圭峯云。法身說法義在茲矣。若據大鈔中。經文到此有二種方便。一者近方便。二者遠方便。謂前二空觀。及摩尼珠。乃是後三重法界觀之遠方便。此拂迹入玄經文。乃是法界觀近方便。頓教門中。用此二方便。誘引行人。直造入華嚴不思議門法界觀。所以云。此經正屬頓教。分屬圓教。且頓機若證二空觀了。便自然任運。直造華嚴境界。便是圓機。若約喻釋者。頓教喻如門。若開得門。自然任運到得入也。又今經頓教。正以二空觀為正途。所以有法界觀者。即倣修也。欲令行人倣傚華嚴圓機修行。何以知之。後說周徧含容觀了。經云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下。若是修法界觀者。合當云事事無礙故。今既不云事事無礙。而乃告云一切覺故者。此是歸頓教宗旨。凡學佛書者。當曉其宗旨。并其途轍也。且法界二字。論其體也。無增無減。語其用也。徧在森羅。一得永常。盡未來際。諸佛以此為師。眾生以此為體。萬像以此為源。不可以形求。不可以㒵識。但是一心耳。問既是一心。何故又名法界。答為一心之上有二義故。一者軌持義。故稱法。二者性分義。故稱界。性是理法界。分是事法界。蓋性無分限。事有千差。然法之一字。有隨緣義。若在理。為理法界。若在事。為事法界。若在理事。為理事無礙法界。若在事事。為事事無礙法界。此之法界。當以法義分之。且一真法界屬法。圭峰云。未明理事。不說有空。直指本覺靈源。故曰一真法界。然後就此一真法界中。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此四重法界皆屬義。昔者。唐初有帝心和尚。乃文殊應身。用自[A20]己無盡之智。見華嚴大經所說義理。莫不一一是此四重法界。於是束其所詮之義。為三重觀門。一曰真空絕相觀。二曰理事無礙觀。三曰周徧含容觀。第一真空觀中。有四句十門。唯要揀去凡夫外道執斷空實色之情。顯出一真法界之理。雖然顯出一真法界中本來一真之理。但得其體。尚未明山河大地與自[A21]己是異是一。遂用第二理事無礙觀。發起妙用。頓見理即事事即理。如千波即水。萬器同金。此觀中。於理上說有隨緣不變義。而於事上說有成事體空義。猶未造諸佛廣大不思議境界。又要第三周徧含容觀中。明一法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全攝在一法內。於一切事上一切境上。說事事無礙。如善財童子。至毗盧遮那莊嚴大樓閣前。白彌勒言。唯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於是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命善財入。入[A22]已還閉。遂見樓閣廣愽無盡。同於虗空。又見其中有無量百千諸妙樓閣中皆有彌勒。一一彌勒前。皆有善財。一一善財。悉皆合掌。見一善財之身。入一切善財之身。一切善財攝入一善財內。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諸法重重無盡。所以清涼云。諸佛與眾生交徹。淨土與穢土融通。法法皆彼此該收。塵塵悉包容世界。相即相入。無礙圓融。具十玄門。重重無盡。問二空觀破執。與法界觀中第一真空絕相觀揀情。是同是別耶。若謂同。世尊何故於二空觀後。又說真空絕相觀。若謂別。豈有修二空觀證入了。又却修真空觀。方始揀去斷空實色之情執。決無此理。答。二空觀中破執。即是真空觀揀情。彼中揀情。此中破執。破執彼此各有所宗。言不併出。文不頓書。理不頓顯也。但初於二空觀後顯理文云。幻滅滅故非幻不滅一句。說未盡者。却於此處。廣說六根六塵六識。外內四大。世出世間諸法。及自他依報正報。七段經文。皆談清淨。廣顯出法界中真空絕相之理。又前二空破執。及摩尼珠。是遠方便。并拂迹入玄。是近方便。此二方便不可不分。色相空淨一科。即當彼真空觀中第三空色無礙觀一句也。此是解終趣行。其次空色同如一科。即當彼真空觀中第四泯絕無寄觀中一句也。此正成行體。即當彼法界中真空觀中會色歸空。及明空即色二句也。此是揀情顯解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節經意。即是總結上生法二空。若境若觀。眾生初中陰來受胎時。只為迷於無明。始無明緣行。終至老死十二緣中。初認無明錯用之始。四大五蘊為生空。六塵緣影為法空。生法二空。是眾生妄執之境。今用奢摩佗圓覺寂照。名二空觀。空此四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並無根元。悟空華相。幻化根塵。轉為覺明。此圓覺性。性亦本空。無明垢盡。即無對垢。垢既盡[A23]已。六度行圓。強名菩薩。平等性中亦無生佛之名。故云及說名者。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亦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四諦也。無智無得。方可名菩提薩埵。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諸幻影像皆滅。即得無方清淨。無方者。不拘方所也。
無邊虗空覺所顯發。
既得無方清淨。則無邊際之虗空。因覺而顯矣。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經文顯所引行人進入華嚴法界不思議境界。承前二空境界所作功用。由此功用之故。所以得證入。起於後文。意謂如世尊告普眼云。入二空觀菩薩。并末世眾生。因何得證入法界觀。見十方清淨。良由所修二空觀行成就。悟得自心。是幻化不實。却又滅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依佗影像之法。若執身心。即有東西南北方所。今既不執身心之時。便見盡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虗空。並是廣大靈明圓覺之性。無不開發也。顯謂空消覺現。發謂妄盡心開。所謂盡大地是沙門一隻眼。若未悟時。見彼虗空。便作虗空會了。若悟之後。即彼虗空便是本覺。更不見有虗空之相。此謂之渾虗空為體性。乘願行以彌綸。故楞嚴云。若有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虗空。悉皆銷殞。豈非此云無邊虗空覺所顯發乎。
四明聰講師曰。此明當機之眾。末世眾生。遠及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如是修圓覺者。觀行功成。眾生在迷。如古鏡未磨。覺性不顯。今用圓觀照於覺相。境觀双運。如垢去鏡明。百界三千一時顯現。又須知心鑑本明。性德三千本具。但圓覺未顯。蓋三惑塵垢所覆。今既去塵。影像俱滅。如幻三昧現前。全由性具。到此一切諸法。法法清淨。有何方所。故曰無方清淨。佛頂云。十方虗空生我心內。故曰無邊虗空。境智雙融。故云覺所顯發。覺者觀也。所者境也。顯發即感應道交。指要云。凡地三千無隔。隨一念以俱圓佛地。三千既融。隨一應而盡具。況生感心中之佛。佛應心中之生。感應之體尚同。權實之益何別。故云但化菩薩不為二乘。其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以上觀成理顯。向下經文。復將所顯三千妙法。一一歷於色心依正。眾生諸佛。百千三昧無量行門。一一無非圓覺妙心。如是則一切眾生。皆毗盧體。一切國土悉常寂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
所證之覺既[A24]已圓明。方顯自心本來清淨。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欲有所見皆是塵念。故曰見塵。眼為見之本源。故曰眼根。眼能分別諸色。故曰眼識。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
欲有所聞。皆是塵念。故曰聞塵。耳為聞之本源。故曰耳根。耳能分別諸聲。故曰耳識。
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心有所覺。亦是塵念。故曰覺塵。鼻舌身意。各有塵根識。皆因自心清淨之故。悉得清淨。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六根既[A25]已清淨。則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幻塵亦皆清淨。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明六根六塵六識清淨。即色相空淨中。一內身根識也。至六根清淨下。二外境六塵也。根有生識之義。塵有坌污之義。識有了別之義。且六塵中。色之一字有三義。一有見有對。二無見有對。三無見無對。且有見有對者。即眼所見之色也。無見有對者。即聲香味觸法。雖然不可見。然有對也。無見無對者。唯法處所攝色也。然眼所見麤色中又有三。一顯色。即青黃赤白。光影明暗等。二形色。即大小方圓。麤細長短。高下正不正等。三表色。即行住坐臥。屈伸俯仰。取捨分別。好惡等聲。有執受義不執受義。執受不執受義。香有好惡和合等。味有變易生熟可意等。觸有四大冷暖澀滑飽飢等。法有意所知境。除五塵外。餘皆是法也。
四明聦講師曰。覺圓明故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者。始覺之智謂之覺圓明。此之覺智與本覺合。合起本覺妙明。謂之圓覺。圓覺即佛也。既[A26]已成佛。毗盧遮那遍一切處。將此毗盧。歷一切法。即攝一切諸法。歸[A27]己識心。反觀諸法唯心所造。今之歷法。要顯心具。具無別具。盡是緣生。生無別生。盡是心具。心生心具。法法清淨。故云顯心清淨。華嚴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清淨見塵清淨。諸經多云心見者。只謂心與眼在先明之。楞嚴七處徵心。八還辨見。此經亦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見塵屬色。色即法界。塵清淨故。則眼根清淨。浮塵根即眼是也。行法云。眼漸漸見障外事。豈非淨乎。根既淨。識又安得不淨。故云識清淨。此識乃七識。亦云傳送識。如世傳言送語也。此則心見一双。故先明也。聞塵即耳根。根塵識三事清淨。覺塵即身根。[1]亦塵識三事清淨。鼻舌身意亦皆清淨。故云亦復如是。經中先言心。後言意。心意一也。覺觸即身也。此二並出佛慈鄭重。如上歷六根竟。善男子根清淨故至亦復如是者。此六塵亦云六入。屬識所遊涉故。亦名六塵。塵以染污為義。以能染汙情識故。通名為塵也。在眼曰色。在耳曰聲。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觸。在心曰法。法即心緣想一切諸法也。此六塵境。大能引人。入於惡道。大修行人道俗。須用防謹如家賊。貪欲熾盛者。且當恣其所向。如輪釣魚。魚強絲弱。不可強牽。但釣餌入口。其近遠亦不久而獲。於塵修觀亦復如是。如佛在世。在家之人。皆得道果。鴦崛摩羅彌殺彌慈。末利夫人唯酒為戒。和須蜜多婬而梵行。提婆達多邪見即正。當知惡不妨道。須用之有方。祖師云。呵五欲者。為障道故。今經一一歷此六塵境。皆是圓覺。婬坊酒肆。柳巷華街。皆是覺性。色本不迷。人自迷之。酒無醉人之心。人自醉之。聖人見之如毒虵。許由洗耳。巢父飲牛。先賢尚畏聲色。吾何以獨不畏哉。所以金剛經云。不着色聲香味觸法者。良哉其言矣。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六塵既[A28]已清淨。則地水火風四大妄緣。亦皆清淨。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三內四大及外四大也。然人之一身。皆地水火風四大而成。在生之時。隨緣和合。到死之後。內外四大一切俱空也。故云悉皆清淨。
四明聰講師曰。此則言一人四大遍一切處。如楞嚴中。西竺人家。牛時無火種。將陽燧取火。(陽燧者火鏡也)先將鏡在手中。以艾安於鏡前。朝於太陽。須臾之間。自然火出。今窮四大之性。亦復如是。火從天降。為役芟生。為從鏡出。若從天降。空中須有一帶火路而來。若從艾生。艾是野徑之物。在野不見生火。若從鏡出。未取火時。鏡在臺上。不見火生。如是因緣和合。而有鏡艾日三。各居不和合時。斷不生火。緣者是緣生。緣生中具火性鏡艾日三。若差別時。雖三各有性具。緣不合時亦不生火。以此例之。若非圓覺觀力。塵終不消。用圓覺照之。是為緣生。因緣和合。塵消覺圓。生死情盡。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
六根六塵。合為十二處。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
十八界。
般若經云。六根六塵并六種分別之識是也。
二十五有清淨。
(御註云)二十五有清淨者。莊椿錄云。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有二十五種之有。名為四洲者。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也。六欲天者。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四惡趣者。地獄。餓鬼。畜生。阿脩羅也。四禪天者。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也。四空天者。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也。又有一梵王天。一無想天。一淨居天。總為二十五種之有。總名為有者。皆屬有漏故也。今因自心清淨之故。悉得清淨。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四世間法也。十二處即六根六塵。乃是心識生處。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成十八也。界以性分為義。眼根與識為界。識與色為界等。問舉十二處。又言十八界。豈非重疊耶。答此三科法。初舉五蘊時。即當六根。次正舉六塵。帶起六根。謂之十二處。後舉六識。帶起六根六塵。謂之十八界。故非重也。頌曰。聚生門種族。故說蘊處界。五蘊者。以色受想行識積聚為義。十二處者。是心識生處出入之門故。或曰六入。種族者。眼與色為種族。耳與聲為種族等。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四禪天。四空處。無想天。淨居天。梵天。六欲。為二十五有。謂皆是有各的實報。非正智攝故。
四明聰講師曰。此歷眾生法。四大。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惡趣。六欲天。梵天。四禪天。四空處天。無想天。那含天。各有界入根塵。空品云。其心在在常處諸根。如鳥投網。如佛世一比丘。樹下坐禪。經一十二年。心緣六塵。不能覺悟。佛化一僧。至晚同宿樹下。河中忽一龜。從河而出。漸至路傍。有野狗。搏此龜。其龜藏了六處。狗不得便而去。龜下水。佛問比丘。汝見否。曰見。見甚麼。見龜藏六得活性命。佛云。汝十二年。貪香味觸。攀緣塵境。不能入道。反不如龜能藏。達性反常。比丘聞之。證阿羅漢果。
彼清淨故。十力。
般若經曰。一是處非處如實力。二知三世報業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力。四知諸根上下力。五知眾生種種欲力。六知世間種種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力。八得宿命智力。九得天眼能觀一切力。十得漏盡智力。
四無所畏。
般若經曰。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苦盡道無畏。
四無礙智。
一義無礙智。二法無礙智。三詞無礙智。四樂說無礙智。寶積經說。義無礙智者。謂成就第一義智。法無礙者。謂於諸法如實了知。詞無礙者。謂以善言種種分別。樂說無礙者。謂隨機演說不作二相也。
佛十八不共法。
般若經曰。一無誤失。二無卒暴音。三無忘失念。四無不定心。五無種種想。六無不擇捨。七志欲無退。八精進無退。九憶念無退。十般若無退。十一解脫無退。十二智見無退。十三若智若見於過去世無着無礙。十四若智若見於見在世無着無礙。十五若智若見於未來世無着無礙。十六一切身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七一切語。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十八一切意業智為前導隨智而轉。此即佛十八不共法也。不共法者。唯佛獨得不與二乘共也。
三十七助道品清淨。
般若經曰。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總為三十七品也。四念處者。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正勤者。精進根。精進覺。精進力。正精進。四神足者。定根。定覺。定力。正定。五根者。信根。念根。精進根。定根。慧根。五力者。信力。念力。精進力。慧力。定力。七覺支者。念覺。擇法覺。精進覺。喜覺。除覺。定覺。捨覺。八聖道支者。正語。正業。正命。正思惟。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見。
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藏經曰。陀羅尼門者。總持門也。蓋眾生有八萬四千塵勞故。有八萬四千法門。今自心清淨逈脫塵勞。故此法門悉皆清淨。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五出世諸法也。言十力者。能摧怨敵。不可屈伏。故就用分。十種者。一是處非處智力。二者三世業智力。三諸禪解脫三昧力。四五根上中下力。五種種欲樂智力。六一切種智力。七一切道智力。八宿住智力。九天眼智力。十漏盡智力也。四無所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法。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也。四無礙智者。一性無礙智。二義無礙智。三詞無礙智。四樂說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A29]已捨。七欲。八精進。九念。十慧。十一解脫。十二解脫知見。十三十四十五。即一切身口意三業隨智慧行。十六十七十八。以智慧知過未現在三世通達無礙也。三十七助道品者。助謂資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謂止觀。品即是類。正因類故。亦云菩提分。分亦因義。三十七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然三十七助道品屬因。餘皆如來所證之法屬果。八萬四千總持門者。若未悟明心地之者。即八萬四千塵勞妄想。悟了番染為淨。為八萬四千陀羅尼總持門者也。
四明聰講師曰。十力者。一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四無畏者。一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四無礙智者。一義無礙智。二法無礙智。三辭無礙智。四樂說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記[A30]已捨。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三十七助品者。入道淺深之氣類也。四念處。(一心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四正勤。(一[A31]已生惡法為除斷勤精進。二未生惡法不令生勤精進。三未生善法為生勤精進。四[A32]已生善法為增長勤精進)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五力。(即前五根增長。以能破邪信煩惱。破懈怠。破邪念。破亂想。遮見思惑。故名為力)七覺支(一擇法覺支。二精進覺支。三喜覺支。四除覺支。五捨覺支。六定覺支。七念覺支)八正道。(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陀羅尼門。廣有八萬四千。(圭峯云。塵勞既有八萬四千。一一對翻即皆淨法故。染與淨數無增減故)處中說有五百。略說有三種。有旋陀羅尼。有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有法音方便旋陀羅尼。皆遮持義。遮惡持善。如完器水不漏。如是法門。入圓覺中。一時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
前所說根塵四大。及三十七品等性。如實有相故。曰實相性。金剛經云。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者是也。此等之性清淨無染故。一真法身全體清淨也。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一真法身既[A33]已清淨。一切化身亦皆清淨。如法華經說。佛化身遍往河沙佛土。皆是佛身者。豈非一身清淨則多身清淨也。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多身清淨之故。遍觀十方眾生之性。悉皆如此圓覺清淨。圓覺疏亦曰。此乃一人悟性。知一切眾生本性清淨。非謂一人脩道多人成佛。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言實相者。即無相也。法性本虗。假言實相。一身。等者。此第六正報也。即人等形質。或肥或瘦。血氣所聚心識了知之者也。
四明聰講師曰。初是登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三德即實相也。此菩薩證實相[A34]已。分身百世界作佛。豈止一身多身。乃至十方眾生悉入圓覺圓明清淨。況四十二直至妙覺。分身不可以心思。此是佛正報。正報正報身是也。以身歷一切法也。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
一世界中既[A35]已清淨。眾多世界無不清淨。如維摩詰經說。佛土清淨。如自在天宮。及佛以足指按地。則三千大千世界悉皆嚴淨者。豈非一世界清淨。則多世界清淨也。
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虗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多世界清淨之故。盡無量無邊世界悉皆一等清淨不動也。圓裹三世者。謂上下橫周虗空世界。盡在其中。非謂過現未來之三世也。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第七依報也。謂所住屋宇床榻臺觀園林。一切受用之物。屬依報。圓則圓徧虗空。裹則含裹三世。此七段經。總色相空淨一科。當法界觀中第三空色無礙觀。鈔云。前七段文。諸法即空淨。更不待除去諸法故。當第三句也。法界觀注云。雖有色空二字。本意唯歸於空。以色是虗名虗相。無絲毫之體可得。只要顯真空之理。然迷時悟時悉皆相躡也。
四明聰講師曰。初住菩薩。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圓裹三世。此聖人力用。三千大千火起。一唾能滅。三千大千。蕩為虗空。則一吹便成。擲大千於方外。吞萬象於胸中。將一毛吞大海水。不撓龍魚。以芥子藏須彌山。不傷樹木。故曰清淨。
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虗空四大及諸法門。泯然一等。了無動相。當知覺性亦復如是。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虗空與四大陀羅尼門。皆屬幻色。覺性二字即真空。此空色同如一科。即當法界觀真空觀中第四泯絕無寄觀。上文總當真空絕相觀也。意顯諸法當體本寂平等不動。
四明聰講師曰。圓頓極致。本無位次。約所證淺深。而立其階降。今且從圓初住。中間四十一位觀成歷法。攝一切諸法無遺。不從心外生也。虗空性與覺性平等不動者。楞嚴云。十方虗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裏。十方佛國世界。在虗空中。虗空尚在我心。佛國世界。又安得不在我心。我心不動。虗空性亦不動。虗空不動。十方佛國亦不動。身不動。心不動。依正二報俱不動。不動即常住。不遷不變。法法如如。謂之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此不動性。非造作令不動。乃覺性天然不動。本性空中自無動相。四大不動不出依報。當知覺性只圓覺之性。非動非不動。不動之動為之動。此不動性。攝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皆歸不動性中。不寬不窄。常住湛然。性自清淨。即空如來藏第一義諦也。
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
圓無際者。覺性圓滿。浩無邊際也。此性徧滿法界。則根塵四大等。亦莫不然。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理事無礙觀。覺性即法界真理。六根六塵四大陀羅尼門。皆屬事法。即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互相融攝。發起妙用。所以理即事故。無有智外如。為智之所入。事即理故。無有如外智。為智之所證。六根徧滿法界者。此謂之六根門頭。各各動地。放大光明。照十方界。佛果云。若以眼見文殊橫身。若以耳聞觀音彰用。若以心知普賢當堂。又高城云。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凡夫只是不曾觀。何得自輕而退屈。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十方擊鼓一時聞。靈光逈然常相續。楞嚴云。一根反源六根解脫。乃至離即離非無是非是。真正俱融。依正平等。在法界觀。理事無礙觀有乎十門。今經正當第二事徧於理門。兼餘門也。前真空中。但攝事歸理。今則動靜一一周遍起用。
四明聰講師曰。此是妙覺究竟世界果覺歷法。故云徧滿。且中間四十一位未圓。故不言滿。妙覺者。如十五夜月。輪郭既滿。更無邪光。諸佛所證。證諸眾生根塵。見聞覺知。佛即是眾生。眾生即是佛。況陀羅尼門而不徧滿。須知八萬四千塵勞。即八萬四千法藏。亦八萬四千相好。依中現正。正中現依。一毫端上現寶王剎。座微塵裏轉大法輪。豈非是大聖歷一切法也。或云不然者。下文云彼妙覺性。既指彼者。即前經文果覺歷法也。過茶無字。金剛後心入妙覺位。所證既極。一切清淨。法界含容。本無色像。有何更存往來。故下文顯言妙覺。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圓覺妙性。遍滿法界。則根塵諸法之性。皆如虗空不相染着。故無所變壞。亦無所混雜。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雜。
燈光喻根塵等性。一室喻無邊法界。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周徧含容觀。妙覺二字。為下事事之因由。下六根六塵皆就事上為宗。如法界觀中第三觀十門。前三門談理與事。後七門皆不談理。只說無礙。今經妙覺二字。亦是彼中前三門之意也。到此事事無礙中。喚作見山依前是山。見水依前是水。見拄杖依前是拄杖。更不許移易一𮈔毫許。雪竇云。不得動着。動着三十棒。兜率悅云。要真盡屬真。立假全歸假。平地上行船。虗空裏走馬。然室喻法界。燈喻真空。光喻事法。只如自[A36]己分上人人有一椀燈。如是光明。如是普照。互相顯燭。不曾相礙。不曾雜壞。不然試窮究看。若識得此理。便許你入華嚴大樓閣之中。親見善財彌勒故。演義云。凡聖不礙。狀多鏡以納眾形。彼此無妨。若千燈而共一室。又云。理隨事變。一多緣起。以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問。法界之中有何義故。而得諸法融通如此耶。答大疏有十義故。一唯心所現故。二法無定相故。三緣起相由故。四諸法融通故。五如幻夢故。六如影像故。七因無限故。八佛證窮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脫故。十中隨舉其一。即見諸法融通無礙也。
四明聰講師曰。(善男子。由彼妙覺。至無壞無雜者)言妙覺即本覺也。本覺即見前眾生一念性德。此性即本覺性。如氷與水無二。此性圓融。徧在眾生根塵內。無壞無雜。無壞者豈可壞了一根別取一根。只為今人情生智。隔不融見有生滅。十信菩薩。六根清淨。不易生身即是法身。如法華云。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界。父母所生耳。聞三千大千世界聲。龍女即此父母生身。便往成佛。智者大師悟法華經。見靈鷲山儼然未散。皆是肉眼。可為不壞也。無雜者。且如人眼與耳。不過一二寸。各守界分。眼只能見不能聞。耳只能聞不能見。鼻舌身意。各各皆然。於內雖通。於外常隔。可謂不雜。松直棘曲。烏黑鵠白。亦不相雜。雖不壞不雜。又須知。亦壞亦雜。蓋佛法中以非相為相。所以凡所有相者。皆是虗妄也。當知。陀羅尼門。即遮思持善。今論善惡。無壞無雜。惡不壞如性惡。性惡如水。性善如氷。若去性惡。則諸佛普現色身。從何而立。若去其水。即無其氷。以是知。性惡不斷。陀羅尼雖云遮惡。惡即是善。何惡之有。惡雖不斷。善惡自分明。亦無壞亦無雜。春風無高下。花枝自短長。世間幻術。尚能即無即有。何況大聖所證。真幻之術。幻有則成一切法。幻無則空。一切相空而不空謂之空。有而非有謂之有。當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呂公尚能撮土為香。況佛能融五岳。枯四海窮無量劫事。豈可以凡心所測也。如百千燈。至無壞無雜者。楞嚴制壇場。以十鏡環繞中燃一燈。燈體交參。莫分向背。況百千燈光照于一室。雖百千燈其光歸一。彼十鏡燈光亦歸一。妙覺證性遍入根塵。根性塵性皆是覺性。覺性滿故。根性塵性亦滿。陀羅尼門無壞無雜。故云亦復如是。古云。鏡燈燈鏡本無差。大地山河眼裏花。黃葉飄飄滿庭際。不知砧杵落誰家。人祗知佛性遍滿。殊不知自性遍滿。要知自性遍滿麼。飢來喫飯困來眠。莫向人間辨是非。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
覺性圓明。名為成就。於一切法。非縛非脫。
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覺既成就。則知生死涅槃皆如空華故。無所厭。亦無所愛。
不敬持戒。不憎毀禁。
覺既成就。則一切禁戒。不持不犯故。無所敬。亦無所憎。
不重久習。不輕初覺。
覺既成就。則視諸覺者平等無二故。不以宿習而加重。不以新學而加忽。如孔子於升堂之子路則抑而敬之。喫[A37]已之童子則與而進之。
何以故。一切覺故。
八者皆無憎愛。蓋由一切是覺。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是用心見境一一稱真頓。同諸佛所見之境界也。法縛即六凡。以六凡被貪嗔癡之所縛也。法脫即四聖法也。生死即染法也。涅槃即淨法也。持戒即奉持戒律也。對八境之上。不起勝劣之心。便與十方諸佛之心一同。更無兩箇。所以晦堂云。不用愛聖。聖是空名。不用厭凡。凡是妄立。但得聖凡情盡自然體露真常。又僧問。南陽國師云。如何是佛。答云。佛與眾生一時放却。當處解脫。又徵云。以何義故。四對八境。得如此成就。遂出所以云。良由於一切處一切時念念常與本覺相應故。梵云佛陀耶。此云覺。圭峰云。我心元與佛心齊。曠劫沉淪只為迷。梵云菩提。此云覺。覺心寂照是菩提。其實與佛一同。但覺與不覺耳。永嘉云。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四明聰講師曰。覺成就此指果人妙覺。所證既極。觀一切世間之法。無能無所。無縛無脫。當知。菩薩指因人。菩薩雖居因地。亦解心虗通。亦見一切法本源。無染無淨。無縛無脫。亦不厭生死。亦不愛涅槃。蓋此菩薩。雖未得度。先欲度人。佛頂云。自未得度。先欲度人。菩薩發心也。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如昨夢故。持戒毀禁。初覺久習。不起憎愛。文殊般若云。清淨行者不入涅槃。犯重比丘不入地獄。何以故。一切覺故。此言因人果人諸法平等。無修無證。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
覺性圓明。照了諸境。正如眼光曉了面前之境。蓋其光明圓滿具足故。得豁然盡見。無所憎愛。
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眼光覺光。同一空體。兼無憎愛。故可比喻。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上文舉法。此是舉喻。眼是現量。只如以眼洞達照了前面淨穢高低一切境界。而眼光豈有憎穢。愛淨。憎下。愛高乎。以何義故。得如此。蓋眼之光體本無二故。所以無憎無愛也。眼光喻於本覺平等無自他相。
四明聰講師曰。此且取眼光照前境時。光但直視其物。未分憎愛。蓋憎愛從人心生。今取光照物時不分憎愛。若分憎愛。於我愛者。則照之。於我憎者則昧之。光既憎愛。物亦二之。今以光。喻菩薩心平等。於一切法上。圓滿無欠無剩。不重不輕。不毀不讚。彌勒云。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人無青白眼。問路白雲頭。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修習圓覺既[A38]已成就。方知本無所修。亦無所得也。
圓覺普照。
圓覺光明。遍照法界。
寂滅無二。
寂則無念。滅則無相。清淨本源。湛然常一。
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
藏經曰。阿者無也。僧祇者數也。合而言之。乃無數也。
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
恒河沙者。恒河中所有沙也。金剛經曰。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蓋喻圓覺性中有如此無數佛土。
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諸佛世界本無住處。如空中華隨起隨滅。
不即不離。
所現世界起滅無常者。初不即近圓覺。亦不遠離圓覺。皆在大圓覺中。不可以離即論也。
無縛無脫。
本無所縛。於解何有。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修證至此[A39]已成佛果。方知。眾生本來之性見成是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既知本性見成是佛。方知。迷時之生死。悟後之涅槃。皆如夢中事爾。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上明用心同佛。此明見境同佛。上之用心者。即能觀無分別之智。非唯智與佛同。然所觀境上。亦與佛同修習。此心者。指前觀行及八境。無修無成者。恐更向頭上。安頭屋下架屋。若實有修成。則有兩个圓覺。是總指寂滅乃圓覺之體。普照乃圓覺之用。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到此用即體。體即用。無二無二分。無別無斷故。如空合空。似水投水。了無痕迹。問。何故此文不先言寂滅。而先言普照耶。答。蓋欲顯行人在觀中頓問佛故。盡等覺與佛是同。若妙覺者便是佛位。何同之有。故先言普照於中者於圓覺普照寂滅之中。或百。千萬億。此皆是此方小數與大數。阿僧祇此云無數劫。不可說恒河沙。此西域之數。恒河方四十里。其沙細如麵。將一顆沙。數一个諸佛世界。如是許多世界。於圓覺中。猶如空中之華相似。在空中亂起乱滅。然而不作即圓覺會。亦不作離圓覺會。何故如是。由不離故。覺性奪之以成空華。由不即故。世界不妨有起滅。此無縛無脫故。楞嚴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到此境界。方知。三界四生九類。本來是佛。到此始知。諸佛眾生其猶影像。涅槃生死俱是強名。所以禪宗云。人人盡握靈蛇之珠。个个皆抱荊山之璞。無欠無餘更不假修證。然後却來觀世間。凡夫生死之法。與出世間聖人涅槃之法一。似夜來見夢中事。還曾是實有乎。此之夢字。今依大智度論。說其五義故。一熱氣夢。二冷氣夢。三風氣多夢。四見聞多夢。五天神與夢。今此夢乃是見聞多夢。又此一段文。配三種世間及三覺。世者即器世間。眾生者即有情世間。佛即智即正覺世間。此觀行成就。能融三種世間。為一味法。又始知者。即始覺本來即本覺。成佛即究竟覺。約教者。始知即頓教。本來成佛即圓教。若五教各有成佛。且愚教說悉達太子一生成佛。始教說三大阿僧劫修行成佛。終教說相盡性顯成佛。頓教說一念成佛。圓教說本來成佛。謂初發心時便是佛也。不可說者。圭峯注云。乃是華嚴大數也。後經云。修菩薩行。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今當第九數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明菩薩功成道辨所證之法。所成就法。離性絕非。見性本元達性法界。不從心生。不從外入。所以非修非證。不即不離。不縛不脫。雖佛有出世沒世。如石火電光。雖具有梵音語言。如金針玉線。諸佛世界。亂起亂滅。如空中華。生死涅槃並如昨夢。可謂佛是眾生。眾生是佛。豈非始知本來是佛。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生死涅槃。既如昨夢。則起滅來云之相。亦何有哉。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
所證圓覺。本是自性既不可而得。亦不可得而失。既不可得而取。亦不可得而捨。
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
能證圓覺者。無作用心。無止息心。無任彼自然心。無畢竟寂滅心。有此四心。即為四病。
於此證中無能無所。
無能證之智。無所證之相。
畢竟無證。亦無證者。
本無可證之法。亦無證之人。
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修證圓覺。至於人法兩忘。則一切根塵諸法之性。亦皆平等無二。永不變壞矣。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稱實同也。謂於能觀之智。所觀之境。稱其真實之理。此文有四段。一總標稱實。二別指能所。三雙拂能所。四總結稱實。如昨夢故一句。躡前猶如夢故也。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此是總標。稱實。謂迷生死時如空花起悟。涅槃時如空花滅。既知一切法如夢之後。豈有生死之起涅槃之滅乎。非唯無起無滅。亦無聖法。新來凡法滅去其所證無分別。理境上無得。真無失妄。非唯無得真無失。妄亦無。取妙捨麤之事。所證理上既然。如是能證無分別智。亦無作止任滅之病。此是別指能所也。於此能證所證之中。無能無所。畢竟無所證之境與能證之智。此是第三雙。拂能所下。總結稱實。問。如何得無上來能證所證一切諸病耶。答。良由行人入觀。於一切處一切時。頓同諸佛。用心頓悟一切。或凡或聖。或染或淨。或性或相。或本或末。種種諸法之性。本來平等。無壞無成。老氏云。大成不缺。楞嚴云。歇即菩提聖淨明心不從人得。古人云。本來具足無欠無餘。皆斯義也。若爾則本是淨潔。人枉來泥裏污。
四明聰講師曰。瞿曇畢竟老婆心切。將自[A40]己所證之法。換眾生所逆之心。大似在夢中。與人交易。將黃金換彼頑䥫。換時雖知貴賤。覺來物之與人貴之與賤皆是夢事。當知。生死涅槃。取亦得。不取亦得。為在夢中非實。起滅去來亦復如是。其所證者。亦如夢中得點䥫成金之術。果向夢中[A41]已成夢事。夢事非實。得失取舍皆不可得。雖不可得夢事宛然。其能證者。即是觀慧。非奢摩他圓覺妙觀。安能證之點金之術。非易可得。及覺來時還在夢中。全夢是空。其夢亦宛然也。到此有亦得。不作亦得。止亦可。不止亦可。任之與滅亦復如是。復結云。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既無我人。亦無證者。今問證者是誰。誰是證者。夢中說夢。非虗非實。圓覺如夢。夢即是覺。覺即是夢。夢覺即空空無空相。永嘉云。夢裏冥冥有六趣。覺來空空無大千。斯之謂矣。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此結牒問辭。前普眼設七段問。後此結答。但依世尊教示。令汝等先入定持戒修二空觀。兼倣修三重法界觀。如是用心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方便。如是開悟。若能如是入觀用心。即不迷悶。便能悟入圓覺境界。同佛知見矣。
四明聰講師曰。結上所問。思惟住持。皆是正修行路。修時不無圓覺。覺後圓覺亦無。證時說有眾生諸佛。證了生佛皆空。覺比空華。空華亦是於覺。如是修行定不迷悶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偈中一切悉清淨與不動二字。皆頌真空觀。徧法界三字。頌理事無礙觀。與事事無礙觀也。無作止下。頌頓同佛境等也。
四明聰講師曰。此偈實以無說示說。無和合中求和合故。有四大六塵聖凡之合。雖然皆夢中幻事。
唐圭峯定慧禪師宗密頌普眼菩薩章曰。
普眼菩薩章終三
校注
[0274001] 亦下疑脫根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53 圓覺經夾頌集解講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西蜀復菴暉禪師曰。經起普眼菩薩章。自下廣明行相有九章。經初四乃通明觀行上根修證。令普眼一章乃開示觀門同佛也。
言普眼者。由此法門。令觀身心無體。根識塵境。世及[A1]出世。自身他身。一切清淨。徧滿法界。普同諸佛。觀行成就。頓見如此境界。是真普眼也。此含悲智。謂普見諸法清淨。是大智普眼。普見眾生成佛。是大悲普眼。此章依文殊文解。及普賢之行。入二空觀。并倣修法界觀。然則科謂之通明觀行者。通指三根之人。別明觀行者。上中下三根。各各不同。根有上中下不同。機即是頓機也。然疏中。謂此諸章前前不假後後。後後必躡前前也。
四明聰講師曰。盖聞。菩提之為極。神妙寂通。圓智湛然。道絕形識之封。理畢生滅之境。眾生無始之病。起自四大五蘊六根。喻如人之兩足。有足則能行。無足則不能動。是以聖人有以見動足以喪志。舉足以失方。於是止而觀之。靜而明之。便其動而能靜。靜而能明。普眼觀眾生動而未靜。欲息空花之病足。廣談如幻之法門。故有此章之來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