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經音義卷第五十四
音瞿曇彌記果經一卷 慧琳
瞻波比丘經一卷 慧琳
伏婬經一卷 慧琳
魔嬈亂經一卷 玄應
弊魔試目連經一卷 慧琳
賴吒和羅經一卷 玄應
善生子經一卷 慧琳
數經一卷 玄應
梵志呵羅延問經一卷 玄應
三歸五戒功德經一卷 無
黃竹園老婆羅門經一卷 慧琳
梵摩喻經一卷 玄應
須達經一卷 慧琳
尊上經一卷 無
鸚鵡經一卷 玄應
兜調經一卷 慧琳
意經一卷 慧琳
應法經一卷 無
泥犁經一卷 玄應
齋經一卷 惠琳
普法義經一卷 惠琳
廣義法門經一卷 惠琳
誡德香經一卷 無
邪見經一卷 無
優婆夷墮舍迦經一卷 惠琳
鞞摩肅經一卷 惠琳
婆羅門子命終經一卷 無
十支居士經一卷 無
箭喻經一卷 惠琳
波斯匿王土坌身經 玄應
四人出現經一卷 惠琳
須摩提女經一卷 惠琳
婆羅門避死經一卷 無
施食獲福經一卷 惠琳
頻婆娑羅王詣佛經一卷 惠琳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一卷 惠琳
鴦崛摩經一卷 惠琳
鴦崛髻經一卷 惠琳
力士移山經一卷 玄應
四未曾有經一卷 無
七佛父母經一卷 玄應
放牛經一卷 惠琳
緣起經一卷 惠琳
十一想如來經一卷 無
四泥𥟦經一卷 惠琳
阿那邠邱經一卷 惠琳
佛母泥洹經一卷 惠琳
大愛道泥洹經一卷 玄應
國王不犁經一卷 惠琳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一卷 惠琳
阿難同學經一卷 惠琳
五蘊皆空經一卷 無
七處三觀經一卷 玄應
聖法印經一卷 惠琳
五陰譬喻經一卷 惠琳
水沫所漂經一卷 惠琳
不自守意經一卷 無
轉法輪經一卷 無
三轉法輪經一卷 惠琳
八正道經一卷 無
難提釋經一卷 惠琳
馬有三相經一卷 無
馬有八態經一卷 玄應
相應相可經一卷 無
餓鬼報應經一卷 無
鬼問目連經一卷 無
雜藏經一卷 玄應
雜阿含經一卷 玄應
治禪病祕要經一卷 惠琳
舍頭諫經一卷 玄應
摩鄧伽經三卷 玄應
摩鄧女經一卷 惠琳
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一卷 無
餓鬼報應經一卷 惠琳
阿難問佛吉凶經一卷 玄應
阿難分別經一卷 玄應
右七十六經七十八卷同此卷音。
佛說瞿曇彌記果經
羇底(上記冝反從冈作羇經文去冈從革從奇作䩭不成字下底字錯書瘐字非也羇底梵[1]語𠛴帝別種之異名也)。
𧄼瞢(上音騰下墨崩反蒼頡篇云𧄼瞢臥初起皃也悶心毛詩傳曰瞢瞢亂皃二字竝從夢省形聲)。
乳哺(蒲慕反韻英云哺咀也食在口曰哺經作餔非本字也)。
不譏比丘(紀冝反廣雅譏諫也鄭注禮記云察是非也說文誹也從言幾聲)。
種種囊(諾郎反考聲有底袋也說文從[襄-〦]從㯻省[襄-〦]亦聲也[襄-〦]音儜㯻音混也)。
瞻波比丘經(無字可音)
佛說伏婬經
憋惡(篇蔑反郭注方言憋怤惡性也說文從心敝聲憋音弊)。
魔嬈亂經
鵁在(音交說文鵁鶄也群飛尾如雌雞鳴相呼食之治風也)。
弊魔試目連經
黤黑(烏感反王注楚辭云黤黮不明皃也說文青黑色也從黑奄聲)。
喘息(川兖反)。
裸形(華瓦反)。
四徼(晈弔反漢書曰徼塞邊境外也說文從彳敫聲也彳音丑赤反)。
笥[竺-二+(僉*殳)](司寺反顧野王云笥盛衣服竹器也說文從竹司聲)。
日昳(田涅反)。
賴吒和羅經
黈羅剾吒國(古文作紏斢二形同他口吐口二反剾音烏溝反)。
辭訣(古穴反訣別也通俗文云死別曰訣也)。
佛說善生子經
晞坐(喜依反毛詩傳曰晞明之始升也又曰晞[目*(田/恭)]也說文乾也從曰希聲也)。
盪士(堂朗反苞注論語云盪廣遠之皃也顧野王云盪亦放也說文從皿從湯或作蕩或從心作橡)。
狎下(上咸甲反杜注左傳狎人之習附也孔注尚書狎近也說文從犬甲聲經作狹非也)。
遘善([2]古候反毛詩傳云遘猶遇也郭注爾雅亦謂相遭遇也說文從辵冓聲也辵音丑略反冓音古候反)。
莅於(上力至反鄭注禮記莅臨也亦作涖說文從艸位聲)。
徃短(端管反蒼頡篇短促也說文不長也從矢從豆經從手作𢭃俗字)。
弭謗(彌俾反毛詩傳云弭止息也韓詩弭滅也賈注國語弭忘也說文從弓耳聲)。
𨵵門(含臘反爾雅𨵵戶謂之扉說文𨵵閉也從門盇聲也盇音合)。
敖逸(五高反文字集略遨遊也廣雅云嬉也說文從出從放辵音丑略反)。
儲偫(上佇猪反考說云儲積也說文偫也蓄也從人諸聲下持里反考聲云偫待也所望也儲也說文具也從人待聲經從足作𨂄非也)。
佛說數經
羇絆(下補判反考聲絆繫兩足也說文馬馽也糸半聲也經文作䩭靽並不成字非也馽音知立反糸音覓)。
梵志頗羅延問種尊經
駏驉(渠語反下許居反謂似騾而小牛父馬子者也)。
阿洫(虛逼反人名也依字水之通川者也)。
三歸五戒慈心功德經(無字可音訓)
佛為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尠得(上仙淺反考聲云少也爾雅云尠寡也鄭注禮記云尠空也或作𢻖說文從甚少聲今亦通作鮮)。
佛說須達經
雜穬(下古猛反前第三十五卷未曾有經已釋訖)。
佛說尊上經(無字可音訓)
鸚鵡經
吟哦(又作訡牛金反下吾歌反江南謂諷為吟哦蒼頡篇云吟嘆也)。
門閾(古文作䦗同吁域反爾雅㭈謂之閾郭璞曰門限也扶音千結反)。
佛說兜調經
金𤨏(下蘇果反廣雅𤨏連也字書亦連環也說文從玉𧴪聲也𧴪音同上經文作璅非也)。
氍氀(上具俱反下色于反埤蒼云氍氀毾㲪也聲類云亦毛席也廣雅云氍氀𦋺也說文並從毛形聲字也)。
毾㲪(上吐盍反下得能反埤蒼云毾㲪毛席也說文並從毛形聲字也經作此闟登字非也)。
吠佛(扶癈反說文吠鳴也從口從犬經作哄字非也)。
言咆(鮑交反廣雅云咆鳴也說文嚊也從口包聲)。
[臿-臼+(凵@(二*二))]牀(楚夾反說文從于從臼象形字也)。
爬地(白麻反考聲或作把)。
佛說意經
捷疾(潛[芸/木]反毛詩傳捷勝也方言捷亦健也說文從手疌聲疌音同上經作捷非也)。
應法經(無字可音訓)
泥犂經
竹錍(字冝作篦補奚反以竹為篦打捶者也)。
鞭掫(丁類反俗語也謂打掫也經文作䩞他煩反案飾也䩞非此義)。
鈇㩫(方于反說文莝斫也莝音倉臥反公羊傳曰不忍加之鈇質何休曰斬腰之罪也蒼頡篇鈇椹也亦橫斧也案橫斧者如莝對下之逸反埤蒼[桵-女+貝]椹也經作鎮非也)。
蟲豸(直爾反爾雅云有足謂之虫無足謂之豸)。
佛說齋經
澣衣(活管父劉注公羊傳云去舊垢曰澣說文從水幹聲或作浣也)。
普法義經
評[諒-小+(日/羊)](上病朋反考聲評議也古今正字訶也文字典說評事者大理司官名也從言平聲下準純反考聲告之丁寧也鄭注禮記云誠懇皃也至也說文告曉之執也從言[古/日/羊]聲)。
為抑(應力反考聲云抑止也理也說文按也從反印字也今隸書相承從手作抑)。
佛說廣義法門經
控制(上苦貢反毛詩傳云止馬曰控又云控引也說文匈奴引弓亦曰控絃從手空聲)。
誡德香經(無字音訓)
邪見經(無字音訓)
優婆夷墮舍迦經
[└@(栗-木)]如是(奴改反爾雅云[└@(栗-木)]即乃字也聲類至也說文從西從乚音隱)。
閱哀(上緣決反毛詩傳云閱容也說文具數於門中從門兊聲)。
珠璣(紀希反顧野王云南海𧉻所產珠月盈則多月虧則少孔注尚書璣亦珠類也說文璣不圓珠也並從王幾朱皆聲也)。
鳩溜(上九尤反下力尤反梵語也)。
提渝(下庾珠反梵語也)。
遬摩(蘇祿反梵語也)。
佛說鞞摩肅經 惠琳撰
著麩(下撫無反蒼頡篇麩麥皮也說文小麥皮也從麥夫聲或從孚作䴸俗字也)。
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倮形(華卦反顧野王云脫衣露祖也古今正字或為裸或作躶從人果聲)。
佛說十支居士八城人經
饌具(士眷反鄭注儀禮云饌陳也馬注論語云饌飲食也廣雅云[1]進也說文具食也從食巽聲也)。
佛說箭喻經
鶬鶴(上錯郎反爾雅鶬麋鴰郭璞曰鶬鴰也說文鶥鴰也從鳥倉聲下何各反淮南子云鷄知將曉鶴知夜半說文仙鳥也從鳥寉聲寉音同上寉從冖從隹冖音癸營反)。
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期頥(以之反禮記百年曰期頤鄭玄曰期猶要也[(厂-一)*臣*頁]養也孝子要盡養之道而已)。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魁膾(上苦迴反下古外反鄭注禮記魁猶首也廣雅云膾猶制也說文從斗鬼聲也下膾字從肉會聲也)。
佛說須摩提女經
亘雲(上古[疏-(梳-木)+登]反方言亘竟也毛詩傳云亘遍也說文云從曰從二經文從糸作絙非也糸音覓)。
赤隣[車*(覃-日+田)](梵語不分明譯經者拙惡也此亦是寶名或是錯書也)。
琉璃琴(渠吟反樂器也以吠瑠璃寶作之琴亦天樂具也)。
睒電(上攝𮉼反電[火/几]也蒼頡篇云晱暫見也說文暫視也從目炎聲)。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無字可音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弘廓(苦郭反爾雅廓大也廣雅空也古今正字張小使大謂之廓從广郭聲也)。
暐曄(上韋鬼反說文盛明也正從火作煒下炎劫反說文云曄光明皃也或作曅亦從火作燁)。
耗減(上呼奧反埤蒼耗消也說文從禾毛聲下咸斬反韓詩減少也杜注左傳云秏也損也說文從水咸聲也)。
躓礙(上知利反考聲躓礙不進也正作疐下五蓋反考聲云礙隔也說文止也從石從疑博雅作閡韻略作硋文字集略作㝵並俗字也)。
頻婆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金屣(師滓反考聲云履之不攝[疏-(梳-木)+艮]者也字書䩡𩌦也即今之皮履也西國俗尚著此也說文作𩌦鞮屬從革徙聲或作[疏-(梳-木)+麗]並同䩡音公冾反鞮音丁奚反)。
珠柄拂(中兵命反考聲云柄器物所持處也言珠柄者以珠玉等鈿飾所持拂柄也文字典說柄本也柯也物之把處也從木丙聲或作𥟱下紛物反)。
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萠芽(麥耕反玉篇云萌亦芽也說文亦草芽也從艸朋聲艸音草)。
佛說鴦掘摩經
博綜(下宗送反說文綜機縷持絲交者曰綜從糸宗聲糸音覓也)。
稟仰(上彼錦反孔注尚書稟人所承受也說文從㐭從禾㐭音力錦反)。
諮諏(上姉私反考聲云諮問於善也廣雅白也說文從言咨聲下足須反杜注左傳云諏問正事爾雅謀也說文聚謀也從言取聲經文作[譙-隹+取]誤書也)。
儀範(凡黯反上聲字也爾雅範常也韻英則也考聲摸也說文法也古法有竹形以竹簡書之故言法也從竹從車從𣲩省聲也經文作鈴非也甚無此理)。
猥乘(上烏賄反蒼頡篇猥頓也廣雅猥眾也說文從犬畏聲賄音灰每反)。
偃體(於獻反孔注論語云偃仆也賈注國語云偃息也廣雅云偃仰也說文從人匽聲匽音同上經從糸作𮈧誤也糸音覓)。
裹師(上補毛反顧野王云裹猶美之也鄭注禮記云褒猶進也說文亦博裾也從衣[采-木+呆]聲[采-木+呆]音保俗作褒經文作褒誤書也)。
嬲觸(上奴鳥反考聲云嬲相戲弄也或作嬈也)。
譖曰(側禁反博雅𧮂毀也何休注公羊傳云無其事曰誣如其事曰𧮂說文愬也從言替聲也)。
牽掣(下闡列反考聲云掣頓拽也顧野王云掣猶牽也說文引而縱也從手制聲)。
摧捽(上藏雷反下存沒反賈注國語捽掣頓也說文持頭髮也從手卒聲)。
一契(溪計反考聲云契猶券也杜注左傳云要契之辭也說文大約也從㓞古八反從大經從云作[契-大+云]非也書錯也)。
邀憤(杳堯反杜注左傳邀要也賈注國語云求也說文古今正字遮也抄也從辵從噭省聲也噭音叫下墳粉反賈注國語憤猶盛也鄭注禮記云怒氣充實也方言憤也說文懣也從心賁聲)。
噴吒(上普悶反下摘嫁反蒼頡篇噴亦吒也說文噴鼓鼻也並從口賁乇皆聲乇音竹厄反)。
[八/芻]牧(楚俱反顧野王刈乾草也說文亦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也下蒙祿反廣雅云牧養也漢書牧者畜養之總名也說文從牛攴聲攴音普卜反)。
狼藉(洛當反下情弈反劉注孟子草多饒狼藉也玉篇云草縱橫也說文上從犬從良下從草[禾*(乂/〦/日)]聲稓音同上)。
[〦/(刀*了*(留-刀-田))/員]饟(子奚反鄭注周禮[〦/(刀*ㄚ*(留-刀-田))/員]持行道粮用也顧野王持也廣雅送也說文持遺也從貝齋聲經作賷俗字也下式掌反爾雅饟饋也方言云周人謂餉曰饋從食襄聲經作餉亦通俗字也饋音匱也)。
必勦(焦小反孔注尚書動截也謂絕滅之書說文從力從巢巢音柴交反)。
投捭(下補賈反廣雅捭開也說文兩手撣擊也從手卑聲亦作擺)。
開䦱(下為彼反賈注國語云䦱闢也蒼頡篇開也說文闢門也從門為聲)。
瞥見(上片蔑反考聲云纔見也說文從目從敝聲也經作𣣫非也)。
佛說鴦崛髻經
攜手(上惠圭反顧野王云𢹂持也何注公羊傳𢹂提也孟注漢書云連也說文從手嶲聲嶲音同上)。
漂溺(上匹遙反顧野王云漂流也說文漂浮也文字典說從水票聲票音必遙反經作㵱誤也)。
韁絆(上居良反集訓云韁馬䌜也緤繫馬繩也說文從革畺聲也)。
力士移山經
勠力(呂掬反國語云勠力一心賈逵曰勠并力也尚書與之勠力孔安國曰陳力也)。
銘譽(莫庭反謂鐫刻金石以記功德者也銘名也言有功者書其功於太常也)。
蹶舉(居月反謂蹶擲之也爾雅蹶動也郭璞曰蹶搖之貌也亦驚駭急疾之貌也蹶起也)。
蔑屑(無結反下先結反埤蒼[撘-合+((ㄇ@人)/戍)]揳拭滅也)。
餧餓(奴罪反論語耕也餧在其中鄭玄餧亦餓也)。
霖雨(力金反左傳雨自三日已上為霖爾雅久雨謂之滛滛謂之霖亦謂三日已上也)。
佛說四未曾有經(無字可音訓)
七佛父母姓字經
盤裱(方廟反依字領巾也)。
多鞬陁(記言反)。
佛說放牛經
摩刷(下所刮反郭注爾雅云刷掃刷所以清涼也顧野王云刷亦剪剃也說文刷刮也從刀𡰯從省聲刮音關八反)。
緣起經
傴曲(上紆禹反廣雅傴亦曲也考聲云曲𦝫也說文僂也從人區聲)。
黑黶(下伊琰反考聲黶淺黑也黑子也說文肉黑也從黑厭聲)。
捨㬉(奴管反或從火作煗煗溫也火大也從曰耎聲也)。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無字可音訓)
佛說四泥犂經
禘婆達兜(梵語即提婆達多名也)。
佉梨(上羌迦反里知反梵語也)。
阿那邠[邱-丘+(乏-之+ㄠ)]化七子經
儴伽(上汝昌反下強迦反並梵語也經從虫作蠰音女兩反非也)。
大愛道般泥洹經
諄𨚗(古文訰同之𨳝反此譯云碎未謂人名也經文作𣮢誤也)。
阜恩(扶武反國語所阜財用賈逵曰阜厚也阜亦盛也大也蒼頡篇云山庳而大也)。
佛母般泥洹經
后薨(下呼肱反郭注爾雅薨死也廣雅云亾也說文公侯也從死從夢省聲也)。
樟柟梓(上掌穰反顧野王云大木也考聲木名也中納潭反郭注爾雅亦大木也俗作楠經作棚誤也下茲死反考工記云致木之工梓為器也考聲云亦木名也尚書曰楄梓豫樟是也)。
噓唏(上許居反鄭注禮記云噓[佫-口+思]之聲也顧野王云口出氣曰噓說文亦出氣也從口虛聲下喜衣反言唏痛也哀而不泣也說文從口希聲)。
佛說國王不𥠖先尼十夢經
食尻(下考高反考聲云尻隱處也儀禮兩䏶屬于尻也說文從尸九聲)。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饋遺(上達位反鄭注周禮饋進物也儀禮云廌熟食也說文從食貴聲下唯醉反毛詩傳云遺加也顧野王云贈也廣雅云遺與也說文從辵貴聲辵音丑略反)。
佛說阿難同學經
親昵(下尼窒反毛詩傳云昵近也郭注爾雅亦謂親近也杜注左傳昵亦親也說文從日尼聲或從匿作暱)。
佛說五蘊皆空經(無字可音訓)
七處三觀經
拄亦(陟縷反謂榰拄也經文從足作跓俗字也)。
頂𩕳(乃挺反蒼頡篇云頂顛也廣雅頂上也字苑頭上也今俗呼頂為頂𩕳)。
佛說聖法印經
唯諾(上惟癸反鄭注禮記云唯恭於諾說文從口隹聲下囊洛反又音而者反毛詩傳云諾應辭也何注公羊傳云受語辭也說文從言若聲)。
五陰譬喻經
夫劈(下[車/(幻-ㄠ)]覓反廣雅云劈剖裂也埤蒼亦剖也說文破也從刀辟聲也)。
佛說水沫所㵱經
聚沫(下滿鉢反顧野王云沫水上浮沫也王注楚辭云沫微沫之沫也古今正字從水末聲)。
依怙(下胡故反說文云怙恃也從心古聲)。
雲曀(下伊計反毛詩傳曰陰而風曰曀文字典說從日壹聲)。
不自守意經 轉法輪經
(已上二經並無字可音訓)。
佛說三轉法輪經
婆羅痆斯仙人經(痆音赧黠反梵語也)。
八正道經(無字音釋)
難提釋經
鑽可(上纂巒反國語云鑽鑿也顧野王云鐫也集訓㓨也穿物鐵也說文穿也從金贊聲)。
馬有三相經(無字音訓)
馬有八態譬人經
車軨(又作[檑-田+皿]同力庭反說文車間橫木也即車軨子也)。
摩挱(桒何反聲類摩挱猶捫摸也摩挱亦抺𢶞也抺音莫割反𢶞蘇割也)。
噏噬(𦏁及反廣雅噏飲也下時制反噬齧也食也)。
䫌頭(普米反說文[戶*頁]頭也蒼頡篇不正也廣雅䫌邪也)。
相應相可經 餓鬼報應經 鬼問目連經
(上三經並無字音訓)。
雜藏經
醞酒(於運反醞釀也蒼頡篇酒母也廣雅醞投也)。
貲輸(子離反廣雅云貲貨也蒼頡篇貲財也說文小罰以財自贖也漢律民不傜貲又以貲為郎皆是也經文從言作訾訾量也訾非此義)。
雜阿含經
𨽁中(古文𨞮[耳*比*邑]二形今作聚同才句反廣雅居也謂人所聚居處)。
田家(徒年反爾雅田土也說文陳樹稻穀曰田也經文作佃徒見徒年二反說文佃中也春秋傳曰乘中佃謂一轅車也佃非此義)。
具譚(徒南反經中多作瞿曇正言喬荅摩此因仙人名為姓也)。
叉勝(徒隥反謂通[徹-育+青]囊也經文作投鄧非也)。
[阿-可+乘][阿-可+曷](先闕未音)。
一挈(苦節反挈猶提也說文挈懸持也挈擊也)。
憂懣(古文懣同莫本反說文懣煩也蒼頡篇云懣悶也亦憤也)。
憂[女*(巢-果+(一/凶))](奴道反說文有所恨痛也今汝南人有所恨言大[女*(巢-果+(一/凶))]今皆作惱)。
矢溺(又作𢨻說文作𦳊同式旨反糞矢也下正體作浘尿二形同乃吊反經文作溺假借耳)。
屬圩(宜作盂同禹俱反盂器也)。
兊兒(徒外反兊悅也見也又兊形謂媠面一頭廣一頭狹也媠音湯果也)。
[仁-二+(皿/ㄙ/(衣-〦))][仁-二+(皿/ㄙ/(衣-〦))]咋咋(許緣反謂家道未成也下作諸同壯白反咋咋然聲也)。
(已下四卷玄應依古經音訓開元目錄無此經且存而不遺)。
治禪病祕要經第一卷
樹揩(先不音)。
綩綣(於遠反下袪阮反鋺綣猶綣也繾綣謂不相離也)。
蚰蜒(又作蝣同餘周反方言蚰鋋或名入耳)。
第二卷
殘膜([泳-永+(止/(凵@人))]各反說文肉間膜也經文作瘼誤也)。
透擲(他豆式六二反方言透驚也宋衛南楚凡相驚曰透廣雅透燒也)。
瘭疽(卑遙反廣雅癰成也埤蒼瘭疽也說文瘭疽久癰也)。
第三卷
樹荄(古來反說文草根也方言東齊謂[花-匕+韭]根為荄也)。
噆食(子臘反說文朁銜也埤蒼齧脣也義與唼同唼血也通俗文作師入口也莊子作𠾱蚊䖟𠾱膚是也)。
泓然(一宏反說文下深大也廣雅[漲-長+ㄗ][漲-長+ㄗ]深也)。
㰆囊(久作排[(一/韋)*(ㄆ/田)]二形同蒲戒反謂鍛家用炊火也)。
亢骨(又作頑同下堂反蒼頡篇冗咽也說文人頸也)。
兜婆(或言偷婆或云塔婆正言窣覩波此言廟也)。
治禪病祕要法
[1]鴟鵂(許牛反爾雅恠鴟舍人[2]曰一名恠鳥一名鵂鶹南陽名鉤鵅字林鴟鵂)。
藹吉([3]烏蓋反梵言譪吉支此云起尸鬼也)。
上梟(吉堯反毛詩草木疏云流離鳥也自關而西謂梟為流離其子適大還食其母郭璞注爾雅以為土梟經文作鵁非也)。
處𤹝(畢利反說文足氣不至也經文作肶字與肶同音鼻尸反䏶非此用論語堯舜其猶病諸孔注云病難也)。
(已上四卷開元目錄中無此經)。
治禪病祕要法經
如霹靂(上[4]匹覓反下靈的反史記云霹靂者陽氣之動也顧野王云大雷震也郭璞注爾雅云雷之急擊也古今正字並從雨辟歷皆聲經從足作躃[跳-兆+(歷-秝+林)]非也)。
乳滴滴(上儒主反廣雅云乳生也說文云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從孚從乙乙者玄鳥也下丁歷反說文水落霑著物也從水啻聲也)。
密緻(上旻筆反鄭注周禮云密審也廣雅靜也說文作宓安靜也從宀必聲或作密下馳利反考聲云密緻者繒帛之密也古今正字從糸致聲也)。
擎乳湩(上競京反廣雅云擎舉也字書從廾音拱作㢣又作擏皆古字也文字典說從手敬聲經從馬作驚非也下斸用反郭注穆重天子傳云湩乳汁也今江南人亦呼乳為湩也古今正字從水重聲)。
鍼鑽(上章任反廣雅云鍼㓨也顧野王云綴衣也考聲云鍼所以縫衣線也說文縫也從金咸聲綴音追銳反下祖官反[A1]孟子曰鑽穿孔也說文云所以穿物也從金贊聲亦從刀作劗音同)。
行者欶(上音幸下雙捉反蒼頡篇云欶猶欱也文字集略云以口噏之也說文云欶吮也從欠束聲經作𡂡非也)。
烔然(上獨冬反埤蒼云烔烔熱貌也韓詩云烔烔旱貌文字典說從火同聲)。
巖[山*(遻-(這-言))](上牙咸反杜注左傳云巖險也毛詩傳云巖積石皃也說文云巖崖岸也從山巖聲經作巗俗字亦通下五各反魏都賦云[嵁-儿+乂][山*(遻-(這-言))]山形[嵁-儿+乂]五敢反)。
麁歰(上蒼胡反下森急反楚辭云言語訥歰也王逸注云歰難也郭璞注方言云歰猶吝也說文云歰不滑也從四止二倒二正經從三止作澁非也吝音栗振反滑音還八反)。
觀膜(下茫博反說文從肉莫聲)。
潰潰(過對反)。
喉嚨(上喉溝反蒼頡篇云喉咽也下祿紅反郭璞云喉嚨喉咽也古今正字云喉嚨二字並從口侯龍皆聲也)。
肺[合-口+(利-禾+舟)](下庚朱反案諸方書明堂圖肺俞心俞肝俞者皆針灸之穴也說文俞字從亼從舟從刂刂者行舟水也亼音子立反刂音古外反經從肉作胇腧非也)。
自剜(下烏官反埤蒼云剜[利-禾+(ㄙ/月)]也廣雅云[利-禾+(ㄙ/月)]亦剜也考聲云剜曲刻也古今正字云剜削也從刀宛聲[利-禾+(ㄙ/月)]音一玄反)。
馬珂(下可何反廣雅云珂石之次玉者埤蒼云馬腦也顧野王云珂羸屬也出於海中潔白如雪所以纓馬膺也古今正字從玉可聲羸魯戈反)。
玫瑰(上每盃反下古迴反毛詩傳曰瓊瑰亦石之次玉也說文云玫瑰火齊珠也二字並從王文鬼皆聲)。
啖啖(談覽反廣雅云啖食也說文從口炎聲聲類亦作焰音同經作敢俗字也)。
癵[綜-示+丙](上律𡊮反爾雅癵病也顧野王云謂病身體拘曲也說文從疒臠聲下色六反韓詩云縮斂也賈逵注國語云盡也退也說文云縮乱也就引之縱縮也會意字也從糸宿聲經作攣縮俗字)。
六竅(下企吊反太玄經云竅空也亦孔穴也案六竅者即九竅中眼耳鼻各為一故言七竅古今正字從穴敫聲敫音𠮧)。
叵堪(坡麼反字書云叵不可者也古今正字義同從口[1]匚聲上音方麼音摩頗反)。
鳥㭰(下咨髓反字書云㭰鳥喙也古今正字從此束聲也聲類或作胔𠲿音同上束音次經作[雋-隹+唯]非也)。
果蓏(上戈火反考聲云果水實也許叔重注淮南子云果猶成周易艮為果蓏說文云在木曰果木實也象形在木之上也下騾馬反應邵注漢書云草實曰蓏也考聲蓏蔓生也之子也瓜瓠之屬也古今正字云在地曰蓏從[巾*巾]㼌聲[(乂/ㄙ)*(乂/ㄙ)]象子也經從爪作蓏誤也[(乂/ㄙ)*(乂/ㄙ)]音庾蔓音萬也)。
黐膠(上勅知反廣雅云黐膠黏也一曰水膠也古今正字云有樹脂黏著物可捕鳥者乃已為黐膠樹也從𥞫离聲下音交經從米作[米*(离-ㄙ+人)]非也[(禾/米)*占]音聶沾反离音勅知反)。
鴟鵂(上叱之反下朽流反鄭玄箋毛詩云鴟惡鳴鳥也案鴟鵂者[怡-台+左]鳥也晝潛夜出而飛同荒鷄鴟梟之屬也大如鳶目赤色蒼黑也古今正字亦鳩鴟也即鵂[(前-刖+缶)*馬]鳥也鴟字或從隹作鴟鵂字從鳥休聲經作鵄俗字也)。
歌唄(下牌拜反集訓云唄梵聲也考聲云法事聲也文字典說從口貝聲)。
蹲踞(上徂昆反杜注左傳云蹲聚也說文云蹲亦踞也從足尊聲下居御反說文云踞即蹲居也從足居聲)。
摶撮(上[圖-囗]鸞反搏雅云摶手握物使相著也說文從手專聲也下祖未反應劭注漢書云三指撮也或兩指撮也古今正字從手最聲也)。
柁身(上他可反說文從木它聲它音駝經從宅作柁非也)。
貍猫(上力知反下音茅)。
鼷鼠(上音奚)。
獼猴(上寐卑反下音侯)。
狐鬽(下眉祕反或作魅)。
蛕蟲(上音回考聲云蛕人腹中蟲名也說文從虫有聲亦作蚘經作蛔俗字也)。
坌塵(上盆悶反)。
澡盥(上遭老反下官款反上聲字也古今正字云盥者澡手也從臼水臨皿曰盥會意字也經從水作俗字也)。
藹吉支(上埃蓋反梵語起屍鬼名也)。
吸諸風(上歆急反廣雅吸欱也顧野王云息入也說文云內息也從口及聲)。
喘息(上川兖反)。
憺怕(上談濫反下[烈-列+享]百反廣雅云怕靜也)。
如駛(下音使蒼頡篇云駛疾也從馬史聲)。
甘蔗(下支夜反)。
苗裔(下移祭反文字集略云𧜉遠也尚書云德垂後𧜉集訓云後末也說文從衣冏聲也冏女滑反)。
足躡(黏[車*(乏-之+友)]反廣雅云躡履躡也亦機下足所履躡也說文躡[疏-(梳-木)+(刀/臼)]也從足聶聲)。
擊擽(上經鷁反下音歷鬼以指擊觸人令心不定也)。
垖惕(上對迴反下聽歷反起信論中具說此鬼垖惕鬼作此聲因以為名常惱坐禪入定人令心錯乱也)。
齅香(休祐反說文以鼻就臭曰齅從鼻臭聲也)。
匍匐(上音蒲下朋北反鄭注禮記云匍匐伏地肘膝行也)。
鵰鷲(上音彫下音就前文已具解)。
虵虺(下暉鬼反)。
迸落(上百孟反字書云迸散走也)。
牀蓐(上狀莊反下音[辱-(厂-一)+((病-丙)-〦)]毛詩載寢之狀也榻也古今正字人之捿息自安之具也)。
魍魎(上亡倣反下良掌反)。
車𪀪聲(許鳩反即鵂鶹字上文已訓釋)。
土梟鳥(皎堯反鄭箋毛詩云梟惡鳥也說文從鳥頭在木上文已釋)。
棄㝹翅(中那侯反下尸至反梵語呪中字也)。
眼眩(下玄絹反考聲云眩目惑不明也蒼頡篇云視不明也古今正字從目玄聲也)。
坐處痺(下必寐反考聲云足痿無力也說文從疒卑聲經作䏶非也)。
舍頭諫經
嚾猶(又作虈喚二形同呼灌反聲類虈呼召也通俗文大呼嚾也)。
龍目(本草云一名益智其大者似檳榔生南海山谷)。
荔枝(力計反樹大生江旁子皮如[(ㄇ@(企-止))/(栵-歹)]肌如猪眆)。
槲樕(胡木反下又作㯈同[乘-(一/北)+((十/工)*(十/工))]屋反槲[2]㯈樸也山木也)。
蜜餳(似盈徒當二反說文以飴和饊曰餳也方言凡飴謂之餳也)。
諧耦(胡皆反下吳口反諧和也稠合也對也經文作喈𧪓非體也)。
摩登伽經上卷
姻媛(於身反姻親也爾雅羙女為媛郭璞曰所以結好媛也謂依倚援助也)。
頻蹙(子六反謂迫促從蹙皺也急也近也經文作蹵目六反蹵蹋也非今所用也)。
[火*(日/出/大/((犀-尸)-牛+十))]其(古文作㿺曝二形同布孝反說文[火*(日/出/大/((犀-尸)-牛+十))]灼也亦皮散起也)。
財弊(古文作𧸁同脾制反弊帛也財所以資生者也財眾穀也財貨也)。
中卷
絺緘(勅夷反下古咸反)。
賒耽(上書遮反下或作[(甚-儿+乂)*冘]同都含反)。
鮫魚(今作蛟同古肴反說文海魚也山海經彰水多鮫郭璞曰䱜屬也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皮可以飾刀劒也)。
下卷
葺葢(千立反以草蓋屋為葺說文葺茨也覆也亦補治也)。
彤華(古文赨胡二形同徒宗反說文丹飾也廣雅彤赤也)。
織総(且公反通俗文經絲絹曰総也)。
酒櫱(魚列反說文牙米也釋名云[卄/(阿-可+辛)/木]缺也漬麥覆之使生芽也開缺也)。
蟄蟲(持立反說文蟄藏也虫至冬即蟄隱不出也獸有淺毛亦蟄熊羆等也)。
迦啅(陟握反)。
麥鬻(又作粥同古文[米*(云/日)]之六反說文粥麋也)。
摩鄧女經
匃食(上音盖蒼頡篇云匃猶求也又云行乞也人亾財物則乞匃)。
女[厂@生](古人字也)。
委埊(古地字也則天后所制字也)。
蠱道(上姑五反考聲又音野杜注左傳云蠱猶惑也郭注爾雅云疑惑有貳心也說文云集磔之鬼為蠱從蟲從皿會意字也)。
擲汝(呈戟反正作擿廣雅云擿振也說文云投也從手適聲經文從鄭作擲俗字也)。
阿難慙(下雜甘反賈逵注國語慙色在顏也尚書云惟有慙德說文云慙愧也從心斬聲經作慚俗字通用)。
國中(古國字也)。
惡露(上烏故反考聲云惡猶憎嫌也周易云愛惡相功禮記云惡猶臭也毛詩傳云無見惡於人也)。
正心(古正字天后所制字也)。
摩鄧女解形中六事經(藏中久未音)
阿難問佛事吉凶經
蒙籠(莫公反下盧紅反蒙籠謂不明了也經文作曚曨力董反曨非此義也)。
阿難分別經
諀訾(匹爾反下資爾反通俗文難可謂之諀訾經文作啤誤也)。
玉耶經
宜割入後卷音義
弭伏(文作𢏱同亡爾反詩云不可弭忘傳曰弭止也弭亦安也)。
狺狺(又作㹞同魚巾牛街二反狺狺犬聲也楚辭猛犬狺狺而迎吠是也)。
一切經音義卷第五十四
校注
[0665001] 語【大】,〔-〕【甲】 [0665002] 古【大】,占【甲】 [0665003] 同【大】,曰【甲】 [0666001] 進【大】,逸【甲】 [0668001] 鴟【大】*,𩿨【甲】* [0668002] 曰【大】,口【甲】 [0668003] 烏【大】,鳥【甲】 [0668004] 匹【大】,四【甲】 [0669001] 匚【CB】,匸【大】,上【甲】 [0669002] 㯈【大】,槤【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54 冊 No. 2128 一切經音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