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八
音普曜經八卷 玄
正法花經十卷 玄
無量義經一卷 琳
法花三昧經一卷 琳
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琳
法花後譯添品經七卷 琳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 玄
維摩詰經二卷 玄
無垢稱經六卷 玄
大方等頂王經一卷 琳
大乘頂王經一卷 琳
善思童子經二卷 玄
大悲分陀利經八卷 玄
悲花經十卷 玄
右十四經六十一卷同此音。
普曜經
第一卷
迄今(虛訖反尒雅迄至也)。
福祚(在故反祚報也亦祿也)。
四瀆(徒木反尒雅水注澮說文溝也又邑中曰瀆也)。
愚戇(都降反說文愚癡也戇亦愚也)。
盪滌(徒朗反下庭的反盪滌洒器物也說文滌洒也)。
軒䆫(許言反軒樓板也亦檻上板也障風日者也)。
苑囿(古文作[囗@(林/林)]同于救反字林園有垣也亦禁苑也)。
鏺樹(普末反國名也依字兩刃有木柄可以刈草也)。
帑藏(湯朗反周成難字音蕩說文帑金幣所藏府也)。
櫳疏(祿公反蒼頡篇櫳亦疏也說文房室曰疏也疏亦䆫也)。
第二卷
髀踵(蒲米反下古文踵字今作𡺍同之勇反說文足跟也廣雅𡺍亦跟也)。
篋笥(𦙃吏反說文盛衣器也亦盛食器也圓曰簞方曰笥也)。
椸架(古文㮛椸二形今作箷司余支反禮記男女不同椸架鄭注云竽謂之椸可用架衣也蒼頡篇云椸格也)。
鶩鴈(音木尒雅舒𠒎鶩李巡[1]椸野曰𠒎家曰鶩鶩即鴨也)。
芬葩(普花反說文芬芳也葩花也取其盛皃也)。
咳笑(古文孩同胡來反說文咳小兒笑也禮記子生三月父執子之手咳而名之是也)。
第四卷
委儋(丁甘反委積也儋荷也謂委積相儋負也)。
鵁鶄(羣飛如雌鷄似𠒎高足也)。
齩骨(又作䶧同五狡反廣雅䶧齧也經文作嚛火屋反說文食辛也嚛非字義)。
寮屬(又作僚同力條反尒雅宷寮官也郭璞曰同官為寮亦僚友也)。
喁喁(魚凶反說文眾口上見也淮南子曰群生莫不喁喁然仰其德也)。
第五卷
不嚏(丁計反蒼頡篇云噴鼻也經文作哂非也)。
寶垛(從果反通俗文積土曰垛說文堂塾也)。
緹幔(他禮反說文白赤黃色也淺絳也一染謂之縓緹也縓音作且絹反也)。
珠璣(居衣反說文珠之不圓者也或[2]小小珠也元從玉幾聲也)。
訛言(古文蒍譌吪三形同五戈反詩云民之訛言箋云訛偽也訛亦詭言也)。
蒺䔧(上自栗反下力尸反尒雅薋蒺䔧即布地蔓生子有三角者經文作𨪏錤未見所出錤音基鎡錤鋤也非今所用)。
第六卷
誾誾(古文㝘同魚巾反說文誾誾和悅而爭也禮記誾誾和敬之皃也經又作狺字與㹞同音牛佳牛巾二反犬聲也狺非字義又作唁宜箭反非此用也)。
嫈嫇(乙莖莫莖反字林心態也亦細視也經作𥌽[目*旨]非體也)。
跳蹀(徒篋反跳踊也蹀䠟也聲蹀躡也䠟音牒)。
䫌頭(普米反說文傾頭也蒼頡篇頭不正也)。
從容(且容反謂詳審閑雅之皃也廣雅從容謂舉動也)。
恢廓(又作[多*(厂@火)]同苦迴反字林恢大也廓空也)。
柏[胺-女+(眉-目+貝)](又作髕同扶忍反說文膝骨曰髕也)。
虎光(叉作兕𧰽二形同音似又音余姊反尒雅光似牛郭璞曰一角青色重千斤也)。
裁蘖(古文㮆不㩵三形同吾割反尒雅糵載也餘也謂[5]水有殘餘載出名曰𢮡也)。
氾流(古文泛同孚劒反氾氾浮皃也)。
第七卷
屯蹇(陟倫反說文屯難也蹇挂礙也)。
林邠(古文㟗豳二形今作邠同府貧反樹名也)。
禮貺(許誑反尒雅貺賜也郭璞曰謂賜與也)。
正法花經
第一卷
盧揥(徒帝勅細二反或作薩俱盧楴人名也此譯云貴姓也)。
焰明(字詁古文作燄今作爓三蒼作焰同餘瞻反說文火行[6]徽燄燄然也經文作㷿許凡反埤蒼㷿味辛也字苑㷿𦳫也㷿非此義𦳫音力割反)。
蒸民(之升反尒雅蒸眾也天生蒸民是也)。
恢闊(又作[多*(厂@火)]同苦迴反字林恢大也闊遠也)。
暨今(聲類云古文作[7]泉同其器反字林暨及也亦云至也)。
霍然(呼郭反案霍然儵忽速疾之皃也經文作㸌非體也)。
纂修(子卵反或作纘尒雅纘繼也謂繼修[止/(利-禾+(白-日+冊))]業也)。
煜爚(又作焴同餘祝反光明盛皃也經文作昱鑠非體也)。
斒斕(又作[8]霖玢二形同補間反下又作[9]般力間反通俗文文章謂之斒斕經文作斑蘭非體也)。
溥演(疋古反此古文普字詩傳曰溥大也亦[10]通也)。
較略(古文攉同古學反較粗略也廣雅較明也)。
明喆(又作哲同知列反尒雅哲智也宋齊間語也)。
若繕(市戰反說文繕補也三蒼繕治也繕之言善也)。
謿話(竹交反下又作譮[舌*舌*舌]二形同胡快反聲類訛言也)。
堊飾(烏各反尒雅牆謂之堊郭璞云白土飾牆也)。
鐃鏡(奴交反下音竟未詳所出案周禮金錞以和皷金鐃以止鼓應是也錞音垂綸反)。
拊抃(麩主反拊拍也下又作拚同皮變反說文拊手曰抃也)。
第二卷
㣿惕(之若反下他狄反㣿惕者憂懼也亦痛病也)。
未聆(力丁反蒼頡篇聆聽也耳所聽聆也)。
軒䆫(虛言反楚辭云軒樓上反障風日者也)。
鑠如(書斫反閃鑠也言忽霍暫明也)。
孚出(又作䞯同芳務反孚疾也廣雅䞯行者也)。
慍恨(於間反慍怨也說文慍怒也亦恚也)。
帑藏(湯朗反周成難字音盪說文帑金幣所藏之府者也)。
榱棟(所龜反下都弄反尒疋捔謂之榱即椓也棟屋極也山東呼棟為[木*急]音於靳反)。
軒闥(他曷反廣雅闥門也謂側門也)。
虺蛇(古文虫螝二形今作虺同呼鬼反毒蟲也韓非子曰蟲有虺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齕相煞也齕者紇齧也)。
蝮螫(夫六反下呼各反蝮有牙最毒上有針是也經文作蝠[竺-二+虫]誤也)。
𠆐竄(經文或作𠚏此應逋字補胡反逋迯也廣雅逋竄也)。
嗚呼(火胡反字林呼外息也呼召也喚也經文作受)。
啾唧(子由反下資栗反蒼頡篇眾[1]吏聲也經文作㗌乃結反怒也㗌非此義也)。
圂廁(胡困反圂廁也亦豕所居也廁圊也雜也)。
窠窟(又作薖萪二形同苦和反小尒疋云鷄所乳謂窠兔所息謂之窟經文作萂非也)。
摣掣(又作担同側加反摣叉也經文作𪙉千何反齒參差也𪙉非此用)。
齮齧(丘奇反漢書韋昭音墾蒼頡篇[2]云齊人謂齧咋為齮齮則齧也)。
羯羠(囚几反徐廣曰羯羠並揵羊也)。
[冗-几+豕]埌(力[(?*昜)/皿]反通俗文丘冡謂之壙埌)。
鳩洹(諸經或作鳩垣或作仇桓皆梵音訛也此譯云大身鬼也)。
拔扈(蒲沫反下胡古反漢書音義曰扈拔扈也謂自縱恣也)。
鐵喙(又作顪同許穢反通俗文獸[3]口喙喙亦通語也)。
尸骸(乎皆反骨之總名也經文作𡱍非也)。
燔燒(又作㸋同扶元反毛詩曰炮加火曰燔燔亦燒也)。
恇[4]欀(丘方反下而羊反說文恇欀煩擾也謂煩恐懼遽也經文從心作懷人向反懹憚也難也懷非此義也)。
烏殟(烏沒反說文胎敗也聲類烏殟欲𣦸也)。
灰燼(又作[盡-((烈-列)/皿)+火]同似進反燒木餘曰燼經文作藎草之藎非體也又作[卄/刀/一/刀/一]誤也)。
炙[嘹-口+(夕/火)](又作[(夕/火)*巢]同力照反江北謂炙手足為炙燎經文作燎非體也)。
奔騖(亡付反騖疾馳也廣雅奔也)。
蜈蚣(音吳公字林蝍蛆也甚能制虵經文作[虫*(暴-(日/共)+((┐@一)/一))]非也)。
蚳䖧(渠支反下知列反說文蚔䖯蠆也毒蛇虫也廣雅蛆毒虫也經文作螑非也䖯音圭也)。
盲聵(牛快反生聾曰聵人無識曰聵經文作[5]𭧫胡對反[夗-夕+月]也𭧫非今用)。
燒焫(又作[蓻/火]同而悅反蒼頡篇[蓻/火]燒然也)。
免㴉(又作濟同子弟反濟渡也益也)。
勱勵(古文勱今作勉同靡辯反勱強也謂自勱強也下力制反相勱勵也勉力為勵)。
[牛*夒]馴(如小如照二反[牛*夒]安也說文牛柔謹曰[牛*夒]故字從牛下似均反廣雅馴善也亦從也說文謂養鳥獸使服習謂之馴經文從手作擾下作循非字體也)。
縶紲(又作馽同知立反下又作緤同息列反縶絆也拘執也紲馬韁也所以[蓻/糸]制畜牲者皆曰紲紲繫也)。
謗訕(所姧反蒼頡篇訕非也謗毀也)。
蠱狐(聲類弋者反書中多作野狐此古字通用也)。
黤黮(烏感他感反黤黮不明也經文作黕丁感丁甚二反垢濁也黕非今用也)。
疼𤺑(又作𦙭痋徒冬反聲類作癑說文痋動痛也經文作[病-丙+史]非也下蘇倒反𤺑皮上痒起小瘡也正作㿋經作𤺑俗字非也)。
癘瘡(又作癩同力帶反字林惡疾也)。
憂瘀(於豫反廣雅瘀病也瘀傷也經文作瘶非也)。
喚哳(陟黠反楚辭嘲哳鳥鳴也案字義宜作㕭烏交反江南以多聲為㕭咋咋音仕白反)。
黧黮(力奚反下勅感反通俗文斑黑謂之黧黮也)。
好忤(又作迕悟二形同吾故反觸忤也聲類迕逆不遇也)。
第三卷
靖聽(又作𩇕竫靜妌四形同自井反謂安定無聲也)。
葐[蓋-去+(ㄇ@人)](扶文反下紆文反葐蒀香氣也亦盛皃也經文作芬薀非也)。
流宕(達浪反說文宕過也通俗文迴過曰宕是也)。
㝯停(奇驕反字林㝯奇也經文作僑喬也才也僑非正體)。
致[爪*ㄗ](於振反印可也說文印王信也蒼頡篇印驗也)。
嬉遊(又作僖同虛之反說文嬉戱也戱笑也經文作繥非也)。
祚胤(在故反下與振反祚祿位也胤繼嗣也經文作𥹁非也)。
飢餒(奴罪反蒼頡篇餒餓也經文作𩚛未見所出也)。
訾計(又作𤺒同子移反說文訾量也思也經[6]文貲貨之貲[7]作非字意也)。
宜用(揄共反蒼頡篇用以也經文作甬非也)。
[卬-ㄗ+(ㄗ@、)][卬-ㄗ+(ㄗ@、)](又作昂昂同五剛反昂昂恭敬之皃也)。
䐗彘(又作豬同陟驢反下除例反方言關之東西謂䐗為彘也)。
鷄鶩(音木爾疋野曰鳧家曰鶩鶩即鴨也經文作雅非也)。
出內(奴對反字書內入也經文從人作㐻非也)。
煩冤(作冤惌二形今作宛同於元反說文冤屈也廣雅冤枉也經文作婉非字體也)。
𭍠口(又作嗇同使力反眾皃也田夫謂之嗇夫亦積也)。
剓身(又作[((〦/米)*ㄆ)/刀]同力咨反三蒼[(牛*ㄉ)/刀]劃也經文作釐身非字體也)。
林麓(古文㯟同力穀反謂林屬於山曰麓詩云瞻彼早麓傳曰山足也)。
樛木(居虬反詩云南有樛木注云樛木謂木枝下垂曲者也)。
䅥䅥(又作𥠹同居竭反詩傳云[禾*(曷-人+乂)][禾*(曷-人+乂)]長也說文禾舉出苗也)。
豐羨(辭箭反周禮注云羨饒也亦餘也經文作羡此非也)。
㕮咀(方父反又音撫下側呂反謂以物拍碎也)。
肧胎(普才反說文婦孕一月為肧二月為胎胎始也養也)。
𣖉本(他含反說文遠取也探摸也)。
宣叶(又作協同胡牒反叶合也同也和也)。
斐粲(敷尾反詩傳曰斐文章皃也粲明也鮮盛皃也)。
第四卷
豓䀎(又作艷同餘贍反下莫見反[1]艷美色也䀎邪視也經文作醯眄二形誤之也)。
奕奕(余石反奕光明之德也廣雅奕盛也字從大)。
嗟嘆(子耶反下勅旦反嗟嘆謂大息也經文作[(口*巨)/木]非也)。
開䦱(又作𨷕同于彼反字林䦱開也闢也經文作𨳵誤也)。
羸憊(又作[病-丙+(茖-口+用)][慌-巟+(ㄆ/用)]二形同蒲戒反通俗文疲極曰憊憊疲劣也)。
諄諄(之閏之純二反說文告曉之熟也諄諄誠懇之皃也)。
綺𡣶(徂且反說文白好也聲類𡣶綺也通俗文服飾鮮盛謂之𡣶經文作纘非也)。
第五卷
解懌(以石反爾疋怡懌樂也字林懌怡也)。
不嫪(力到反通俗文意吝曰嫪說文嫪婟也謂戀不能去也)。
裨體(說文作埤或作朇同避移反埤增也厚也助也)。
淳化(時均反言專一不雜曰淳也三蒼淳濃也經文作享誤也)。
求眺(他吊反說文眺視也亦望察也)。
崖底(丁禮反底猶下也經文作㞴音直移反山名也又作𡵒子結反說文陬隅而高山之節也)。
洮汰(徒刀反下音太通俗文淅米謂之洮汰廣雅汰洗也淅音氈熱反也)。
第六卷
墟𨽁(丘魚反墟居也民之所居曰墟下古文𨞮[目*邑]二形今作聚同才句反又廣雅聚居也謂人所聚居也)。
潀流(在公反詩云鳧鷖在潀傳曰水會處也說文小水入大水也)。
調馴(似均反善也亦從也經文作裝偱非也)。
敬逵(又作馗同音渠龜反妙法華中大愛道是也)。
第七卷
音韶(古文[2][(壴*皮)/口]同視招反舜樂名也韶之言紹也)。
堆射(今作弋同餘力反弋繳射也獵也繳音謂之若反)。
綢繆(直周反下莫侯反詩傳曰綢繆猶纏綿也)。
調譺(吾戒反通俗文大調曰譺譺欺也)。
蹉𨅦(千何反不子亦反踧踖也踖字應誤宜作錯千各反蹉不正也錯誤失也)。
勞廢(府吠反廢退也罷止也經文作廐非也)。
窺𨵦(丘規反下弋珠反說文窺𨵦小視也)。
稽顙(古文䭬同苦禮反下桑朗反稽至也顙[名*頁]也謂[名*頁]至地也)。
詢法(又作[詢/子]同思遵反左傳諮親為詢詢問親戚之儀也)。
貧窶(瞿矩反詩曰窶者無禮也字書窶空也)。
元元(言元元者非一民也古者謂民曰善人因善為元故曰𥠖元經文作忨五喚反忨貪也忨非今之義也)。
悶愊(普力蒲力二反愊億猶盈滿也)。
薨殪(呼弘反廣雅薨亡也諸侯曰薨下古文作[壹-豆+((歹*匕)/土)]同於計反謂一發而死曰殪殪亦死也)。
第八卷
[飢-几+氏]餬(徒奚反下戶孤反通俗文酪酥謂之䬫餬經文作𮠺非也)。
塞𪖵(一弄反埤蒼鼻病者經文作[土*(公/儿)]非此字也)。
㭰鴉(資髓反下於加反鴉[3]鳥也經文從亞作鵶非也)。
鵁[(生/(同-(一/口)+┴))*鳥](音交精似𠒎而脚高毛冠人家養之以猒火災者也)。
嚾呼(又作嚻呼二形同呼換反喚叫呼也)。
享餼(虛掌反下虛氣反享獻也儀禮以牲曰餼餼猶稟給也字書餼餉也經文作[4]響非字體也)。
第九卷
號咷(徒勞反號咷大泣也經文作啅陟角反啅非字義也)。
魘鬼(於冉反蒼頡篇云伏合人心曰厭亦眠內不祥也)。
雜糅(古文粗䏔二形同女救反今以異物色相參曰糅)。
寶瑛(於京反廣雅水精謂之石瑛瑛亦玉光也)。
饕餮(古文䬢叨二形同他勞反不又作飻同他結反貪財曰饕貪食曰飻)。
無量義經一卷
毘摩颰羅(上盤未反梵語菩薩名也)。
憺怕(上談濫反顧野王云憺謂恬靜也王逸注楚辭云安也下普百反廣雅云怕靜也說文謂無為也二字並從心詹白皆聲也經從炎從水作淡泊字非也)。
聾劓(上祿東反蒼頡篇云聾謂耳不聞也說文云無聞也從耳龍聲下疑器反孔注尚書云劓割也鄭注周禮云截其鼻也說文云決鼻者也從刀鼻聲或作㓷也)。
眉睫(下僣葉反蒼頡篇云睫眥毛也說文云目旁毛也從目疌聲或作䀹眥音齊細反顧野王眥謂目匡也疌音捷)。
𤨏骨(上蘇果反漢書云連𤨏謂以環相鉤連也或從金作鎻案經云𤨏骨者如來骨節如馬銜相鉤連亦如連鎻也說文從玉𧴲聲𧴲音同上經作鎻字俗通用也)。
[月*烏]腸(遄耎反說文云腨足腓腸也從肉耑聲正作腨亦作[跳-兆+專]𨄙膞三體並通腓音扶微反耑音端也下除良反蒼頡篇云腸道也廣雅云詳也文字典說云腸大小腸也從肉昜聲也)。
𩩜腦(上雖壘反說文云𩩜骨中脂也從骨隋省聲或作髓髓經作髓俗字也下奴老反聲類云腦頭中脂也或作[巢-果+山]說文作匘匘亦頭中髓也從匕相匕著也古今正字從肉作[巢-果+山]音惱聲也)。
挫身(上祖臥反鄭注考工記云挫折也賈注國語云折鋒曰挫也說文挫摧也從手坐聲經從二人作挫古字)。
煗法(奴夘反賈注國語云煗溫也古今正字從火耎聲經作𤏙非也)。
懈怠(上音戒賈注國語云懈倦也廣雅云[娕*頁]也說文亦怠也從心解聲經作[(角*羊)/心]亦通)。
雷奮(分問反鄭注禮記云奮動也廣雅云振也說文翬也從奞在田上也奞音雖經作奞非也)。
欻然(熏鬱反考聲云暴猝皃也薛綜注西京賦云欻急也說文有所吹起也從欠炎聲猝音寸沒反)。
鬱茂(憚[颱-台+(日/月)]反案鬱茂草木盛皃也說文亦水藂生也或作蔚從林鬱省聲鬱音同上經作欝俗字[颱-台+(日/月)]音雲欝反也)。
法花三昧經
稍稍(霜爪反廣雅云稍稍小也顧野王云稍稍侵漸也說文從禾肖聲)。
[怡-台+(咒-几+(前-刖+(┴*├)))]然(昂各反考聲云愕相遇而驚也說文云直言也從心㖾聲或作遻正作㦍㖾音同上也)。
沫流(上滿鉢反顧野王云沫水上浮沫也說文從水末聲)。
無蛘(下羊掌反禮記云寒不敢襲蛘不敢搔也說文[打-丁+(祭-示+虫)]蛘也從虫羊聲或作痒經作癢俗字也襲音習謂不敢重衣曰襲也)。
析荅(星積反孔注尚書云析分也說文從木斤聲或從片作㭊亦正經作折非也下躭合反正從草作荅古文作畣經作荅俗字通用也)。
濯眾(上幢卓反毛詩傳云濯滌也廣雅洗也說文浣也從水翟聲)。
聽我(剔丁反考聲云聽以耳審聲信也許也孔注尚書云察是非也鄭注禮記聽待也說文聆也從𢛳耳壬聲𢛳音德壬音他井反)。
獷強(古猛反案獷猶猛也惡也說文云犬獷獷不可附也從犬從廣也)。
薩曇分陀利經
三曼陀颰陀(曼音未盤反經作慢誤也颷音盤沫反梵語唐云普賢是也)。
薩曇分陀利(梵語訛略也正梵語云薩達摩奔拏里迦唐云妙法白蓮花姚秦羅什譯為妙法蓮花經略去白字也)。
枹𠇲羅蘭(梵語佛名也正梵云鉢羅二合步多囉怛曩二合引野唐云多寶)。
無央數(約薑反王注楚辭云央盡也說文從大在口之內大人也一曰久矣經從革作鞅非也冂音癸營反)。
檛敱(上陟瓜反考聲云檛擊也聲類云檛捶也古今正字從木過聲或作𥬲下音古從豈從攴象敱旗手擊之也豈音註文音攴從半竹經從文非字也)。
衒身(玄絹反考聲云衒自誇誕也亦行賣也說文作𧗳重重行而且賣也從行從言或從玄作衒古作眩從目)。
汲水(金立反鄭注考工記云汲引也說文亦引[1]水也從水及聲也)。
閉三惡道(上必計反廣雅云閉塞也說文閉闔門也從門才聲俗從下作閇經從午作閈非也)。
般若拘(古譯梵語也正梵云鉢囉二合吉孃二合拘唐云智積菩薩名也)。
新譯法花經中真言六道在陀羅尼集中
- 燉煌(上徒昆反下音黃郡名也沙州是)。
- 龜茲(上音歸下音諮胡國名也即安西四鎮是也)。
- 笈多(渠劫反翻經三藏名也)。
添品妙法蓮花經序
第一卷 第二卷(並無字可音)
第三卷添藥草喻品
與癊(陰禁反案癊謂胷膈中病也膈音革)。
齒齧(研結反禮記云無齧骨說文齧猶噬也從齒㓞聲噬音逝㓞音慳八反)。
從此後終普賢勸發品及下囑累品並依基法師所造音更不重述。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八)
維摩詰(或言毘摩羅詰亦言鼻摩羅雞利帝此譯云無垢稱稱者名稱也或為淨名者其義一也)。
毘耶離(或作毘舍離或言維耶離亦云鞞奢隷夜皆梵言訛轉也正言吠舍釐在恒河南中天竺界七百賢聖於中結集處也)。
菴羅(或言菴婆羅果名也案此果花多而結子甚少其葉似柳而長一尺餘廣三指許果形似梨而底鉤曲彼國名為上樹謂在王城種之也經中生熟難知者即此也舊譯云柰應誤也正言菴沒羅此菴沒羅女持園施佛因以名焉昔彌猴為佛穿池鹿女見千子處皆在園側也)。
為護(于碑于偽二反尒雅為作也為助也)。
友而(于久反廣雅友親也說文友同志也)。
紹隆(市遶反尒雅紹繼也隆盛也多也)。
魔怨(𢞀者是位處第六天主也論中釋斷慧命故名為魔又常行放逸而自容身故名魔言波旬者訛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惡者常有惡意成就惡法成就惡惠故名波旬經中作魔波旬者存二音也)。
踰於(又作逾同庾俱反踰過也越也廣雅踰度也)。
等觀(古桓反說文觀諦視也又音古翫反觀望也二音通用舊維摩經作正觀菩薩是也)。
山相(先羊反彼此二邊曰相舊經云石摩王菩薩諸經中作山相薄菩薩其義一也)。
長者(案天竺國俗多以商估為業遊方履險不憚艱辛彌積歲[A1]年必獲珍異上者奉王餘皆入[A2]己財盈一億德行又高便稱長者為王輔佐彼土數法萬萬為一億也)。
稱無(齒證反名稱也尒疋稱好也注云物稱人意美善好也)。
稽𩠐(古文作[(上/日)*(巢-果+(一/自))]苦禮反蒼頡篇云稽𩠐頓𩠐也周禮太祝辯九拜一日稽𩠐鄭玄曰稽至也謂至地也𩠐頭也書云禹拜稽𩠐是也)。
不譏(居衣反廣雅譏㓨也譏問也說文譏誹也)。
仁者(而親反周禮[2]云德一曰仁鄭玄曰愛人及物曰仁上下相親曰仁釋名仁者忍也好生惡煞善惡含忍也)。
深殖(時力反蒼頡篇殖種也廣雅殖積也立也)。
純淑(時均反下時六反純謂精一也尒疋純大也言純好也經文或作淳亦專一也淑善也美也)。
博弈(古文簙同補各反世本云烏曹作簙說文博局戲也六箸十二棊也方言自關而東齊魯之間皆謂圍碁為弈之也)。
諧[禾*禺](胡皆反下吳口反尒疋諧和也耦合也)。
酒肆(相利反肆陳也列也謂陳列酒器於市店也)。
化政(之盛反禮記孔子曰政者正也謂宜法教子養萬姓也論語導之以政是也)。
不怙(胡古反尒疋怙恃也詩云无父何怙怙賴也)。
撮摩(字林七活反廣雅撮持也釋名撮卒也謂暫卒取之也)。
宴坐(石經為古文燕字同一見反廣雅宴安也謂寂然安息皃也)。
里巷(周禮五家為鄰五鄰為里謂二十五家也詩云無踰我里里居也釋名五鄰為里才居一里之中也)。
珊闍(蘇安反子名也經文有作刪所姧反也)。
胝子(又作底同竹尸反母名反)。
芒然(莫唐反案芒然冥昧不明也舊經作惘然也)。
豁然(古[A3]文奯眓二形同呼活反廣雅豁空也)。
阿摩勒果(正言菴摩羅果其葉似小棗果如胡桃味酸而且甜可入藥分也)。
勿[打-丁+夒](如紹反說文擾煩也廣雅擾亂也)。
從万(自龍反相隨從也尒疋從重也郭璞曰隨從所以為重疊也)。
掃灑(所賣反通俗文以水歛塵曰灑謂以水灑散之也)。
嬈固(乃了反字林嬈擾也纂文嫽嬈戱弄也嬈煩也亦惱也文殊現寶藏經等作𤲶固字或作嬲音同嬈固堅也今宜作厭蠱之蠱字林音故又音古厭音於[1]舟反謂伏合人心也尒疋蠱疑也謂疑惑人也摩登伽經作擾蠱言此魔作擾亂厭蠱也諸經有作𮨇非體也蟲在皿上為蠱字意也蟲音直中反也)。
俛仰(无辯反謂自強為之也說文俛此俗頫字謂低頭也仰謂舉𩠐也)。
冥者(莫庭莫定二反冥夜也幽闇也)。
中卷
酬對(古文醻三蒼作詶同時周反尒疋酬報也)。
聖旨(字體作指諸視反說文指之意緒也)。
致問(徵吏三蒼解詁云致至也到也)。
病愈(古文瘉同臾乳反方言差愈也說文瘉病瘳也)。
苞容(補交反廣雅包裹也容受也)。
黿鼉(魚袁反三蒼似鼈而大也下徒多反山海經江水足鼉郭璞曰似蜥[A4]蜴大者長一丈有鱗彩皮可以為鼓詩云鼉鼓逢逢是也字體從黽從[咒-几+(乏-之+(中/工))]聲也)。
吸著(古文歙翕二形同𦏁及反廣雅吸飲也)。
蹴蹋(千六反下徒盍反謂以足逆蹋之曰蹴蹋踐也)。
福祐(古文佑𨳾二形同胡救反祐助之也)。
瞻蔔(蒲比反正言瞻博迦大論云此言黃花樹其樹高大花氣遠聞案西國多有此林故以喻也)。
周窮(古文賙同之由反謂以財物與人曰賙詩云靡人不賙傳曰賙救也將救其急也字林賙贍也)。
訥鈍(又作吶同奴骨反訥遲鈍說文訥難也)。
糞壤(如掌反无塊曰壤亦土也變言之耳以人所耕為樹藝焉則言壤壤和緩之皃也)。
之疇(直流反疇類也等也王逸注楚辭云二人為疋四人為疇疇猶伴侶也)。
飢饉(古文𩚮又作饑同几治反尒疋[穀-(一/禾)+釆]不熟為飢蔬不熟為饉凡草菜可食者通名蔬也)。
憒亂(公對反說文憒亂也𠆴也)。
邑中(周禮四井為邑鄭玄曰方二里也廣雅五里為邑十邑為鄉左傳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以祜(胡古反祜福也尒疋祜厚也謂福厚也)。
不肖(先妙反廣雅肖似類也說文骨肉相似曰肖字從肉也小聲今言不肖者不似也謂骨肉不似其先故曰不肖禮記其子不肖是也謂儜惡之類也)。
下卷
𢤱戾(諸經有作籠同祿公反下三蒼作㑦同力計反恨戾剛強皃也)。
不訟(似縱反論語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苞咸曰訟猶責也)。
所圖(案詔定古文官書圖[圖-囗]二形同達胡反廣雅圖度也議也圖亦計也)。
貳吒(如至反經中或作阿迦尼沙詫或言尼師吒皆梵言輕重也[2]王言阿迦抳瑟[扳-又+(?/巾)]此言色究竟天也詫音勅嫁反抳女几反[扳-又+(?/巾)]勅佳反)。
維摩詰經上卷(一名佛法普入法門三昧經)
柰氏(新維摩經云菴羅樹園是也其果似梨也)。
仇怨(渠牛反三蒼怨耦曰仇也)。
編髮(三蒼古文辮字同蒲典反交織也經中言螺髻者亦是也)。
蚑行(渠支反又音奇謂虫行皃也周書蚑行喘息是也)。
怳忽(虛往反謂虛妄見也亦无形不繫之辭也說文怳狂皃也字又作[慌-卄]呼晃反漢書音義曰[慌-卄]忽眼亂也)。
勗勉(吁欲反下又作勱同靡辯反謂自勸勵也方言齊魯謂勉為勗滋說文勉強也)。
適莫(都狄反下謨各莫故二反謂无人无相也案適主適也亦敵也敵匹也莫猶慕也言慕欲也)。
罔然(无往反謂不稱適也罔罔然无知意也亦惶遽之皃也經文從心作惘近字也)。
阿夷恬(徒兼反梵言也此譯云新學亦言新發意也)。
榮冀(為明反榮猶光花也亦光寵也冀幸也)。
牛湩(竹用都弄二反通俗丈乳汁曰湩今汝南亦呼乳為湩也)。
妖蠱(於驕反下弋者反周易作冶妖[3]治也謂姿態之皃也)。
露枰(皮平反廣雅枰榻也)。
辱來(又作𢛚同而屬反辱耻也耻愧來相問也)。
巢窟(仕交反謂住止處所也通俗文鳥居曰巢獸穴曰窟也)。
蹶取(居月反埤蒼以為蹶起也禮記子夏蹶然而起也謂急疾之皃也)。
捉㧙(蒲畢反方言㧙推也南楚凡相搏曰㧙)。
下卷
真人(此即阿羅漢也或言阿羅訶經中或言應真或作應儀亦云無著果皆是一也)。
溝港(古項反字略云水分流也謂須陀洹也此言入流也)。
奚得(胡啼反蒼頡篇奚何也)。
悅懌(餘石反尒雅悅懌樂也謂意解之樂也)。
貧窶(瞿矩反三蒼無財備禮曰窶詩云終窶且貧傳曰窶者無禮也字書空也)。
芙蓉(又作扶同附俱反說文扶渠花未發為菡萏花已發者為芙蓉也)。
莖華(胡耕反字林枝主也亦小枝也諸經皆作芙蓉莖華今經文作蘅胡梗反香花也)。
埤濕(補支反助也字冝作卑蒼頡篇卑下也)。
洿田(一胡反大曰潢小曰洿三蒼停水曰洿)。
夜光(干寶搜神記隨候行見大蛇傷救而治之虵後銜珠以報徑寸純白而夜光可以燭堂也)。
徒隷(達胡反禮記八曰徒徒隸也下力計反隸猶附著隸奴也賤也僕隸也)。
驂駕(忩含反說文駕三馬也旁馬曰驂居右為驂乘之也)。
譸張(竹尤反譸張誑也謂相欺惑者也)。
未孚(又作䞯同芳務反孚疾也廣雅䞯行也)。
棚閣(蒲萠反通俗文連閣曰棚棚亦閣也)。
荒見(呼黃反荒忽也虛也謂荒忽虛妄見也亦迷亂也)。
以仂(里翼反字書仂勤也今皆為力字)。
惶荒(胡光反下光讚經作慌呼晃反謂虛妄見也慌恐懅也慌慌忽也今經作荒案荒荒忽迷亂也其義是同漢書云忽荒冥漠無形也)。
非摸(莫奴反亦摹字也摸法也謂掩取象也䂓摸也)。
恒戢(側立反說文戢藏也亦歛也聚也)。
說無垢稱經
第一卷
菴羅衛林(舊言菴羅園即菴婆羅女以園施佛仍本為名也言衛者此云女昔常守衛看護此林也)。
澍雨(之喻止句二反時雨也謂潤生百穀者也借以喻之)。
方術(脣聿反術法也又邑中道曰術術通也言無所不通也)。
離呫種(昌葉反舊言離車子或作栗昌亦作離昌又作律車皆訛也此云仙族王種也)。
希夷(聽之不聞名曰希視之不見名曰夷言無聲曰希無色曰夷也)。
持髻(舊經言螺髻[1]言梵本無螺譯人義立耳)。
隧級(辭醉反下音急掘地通路曰隧隧徑也聲類隧延道也級階次也案西域井如此方古井也掘地為隧施安澄級入中取水也舊經言丘井者非當梵名故依本譯也)。
第二卷
八無暇(遐嫁反言此八難之時無有閑暇可修道業也)。
迦遮末尼(舊云迦柘柘音之夜反此云水精珠也)。
竚立(又作佇同除呂反尒雅佇久也謂久立也)。
第四卷
毘奈耶(舊言毘那耶亦云毘尼皆訛略也此云離行行亦道也謂此行能離惡道也亦翻為滅分得也言調伏化度者義譯也此有三義一引載義如十利等功德為此法所引載也二調[2]真義能令身口二業調伏正直也三上勝地義從戒上定乃至上四沙門果地也)。
鰥寡(古頑反釋名云無妻曰鰥無子曰獨言鰥人愁悒不𥧌目常鰥鰥然如魚眼不閉故字從魚從眾眾反目也)。
茵蓐(又作鞇同於人反說文車中重席也釋名云文鞇車中所坐者也用虎皮為之有文彩因以下輿相連著也三蒼蓐薦也)。
傍生(梵言吉利藥住尼亦云帝利耶瞿榆泥伽此云傍行舊翻為畜生或言禽獸者分得仍未捴該也)。
驚悸(古文痵同其季反字林悸心動也說文氣不定也)。
猜疑(古文[3][日*((万-一+土)*弋)]猜二形今作㥒同[夕/鹿]來反猜亦疑也廣疋猜懼也)。
大方等頂王經
維摩詰(下企吉反梵語經從革作䩞非也)。
門閫(苦本反鄭注禮記閫門限也說文云門橛也從門困聲或作梱)。
芬葩(上[6]麩文反鄭箋毛詩云芬芬然香也郭注方言云芬香和調也說文從草分聲下拍巴反聲類云秦人謂花為葩也從草皅聲皅音同上也)。
晃曜(上黃廣反廣雅晃暉也說文云明也從日光聲下遙照反廣雅云曜照也明也說文從日翟聲或作燿也翟音宅)。
依際(上懿希反毛詩傳云依倚也郭注方言云憑也說文義與毛詩傳同從人衣聲經從犬從奇作猗非也)。
邠耨文陀尼子(上筆旻反下農督反梵語並人名也)。
罣礙鎧(下苦葢反文字集略云以金甲蔽身曰鎧也廣雅云逐甲分鎧也說文甲也從金從愷省聲)。
凶禍(上勗邕反轉詩外傳云歹危也尒疋云咎也說文凶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經從𣧑作[(上/夕)*(离-禸)]非也)。
憒亂(上古外反考聲云憒謂煩憂也說文亦亂云從心貴聲又音會亦通)。
泡沫(上魄茅反考聲云水上浮漚也說文從水包聲下忙鉢反顧野王云沫水上浮沫重重水上浮沫也說文從水未聲也)。
土𡐊(下經歷反顧野王云尅土方而不燒為墼也說文義同從土𣪠聲𣪠音同上)。
蠲棄(上决緣反郭注方言云蠲除也說文從蜀益聲下企智反孔注尚書云棄廢也尒疋忘也說文捐也正作[棄-ㄊ+(云/(巢-果+一))]從[巾*又]推華奔㐬也逆子也籀文作棄華音半安反㐬音土忽反經作[云/廾]古文字也)。
嬈害(上溺鳥反考聲云嬈相戲弄也說文嬈煩也苛也一曰擾弄也從女堯聲或作嬲苛音何苛怒也刻㬥曰苛)。
怯羸(上欠劫反顧野王云怯畏劣也家語云由能勇而不能怯而也古今正字從心去聲下累危反杜注左傳云羸弱也許叔重注淮南子云劣也說文瘦也從羊羸聲也)。
壁枝(上并覓反考聲云壁牆也顧野王云壁壘室中垣壁也說文從土辟聲辟音同上)。
高鐙(得騰反郭注尒疋云即膏燈也聲類云無足曰鐙有足曰錠說文亦錠也從金登聲或作燈錠音都定反)。
探古(上塔南反孔注尚書云探取也聲類謂深取也說文遠取也從手穼聲穼音彌也)。
窈冥(上羊晈反下覓瓶反考聲云窈冥深𨗉見也郭注方言窈幽靜也毛詩傳云冥亦窈也鄭箋云夜也又云冥冥也者蔽人目無所見也說文窈從穴幼聲或從木作杳也冥從冖六日數十十六日月始[虛*(前-刖+ㄅ)]幽冖也冖音冥壁反)。
崖底(上雅隹反考聲云崖山澗邊險岸也說苑高山有崖也說文云崖高邊也從屵圭聲屵音五割反下丁禮反淮南子云上窮至高之末下測至深之底也說文從广氐聲广音魚歛反底音丁奚反)。
大乘頂王經
菴羅(上暗含反考聲云菴羅印土果名也唐國亦有也文字典說從艸奄聲)。
足躡(下女輒反廣雅云躡履也又機下足所履之躡也方言云登也說文陷也從足聶聲也聶音上同)。
滿匊(居六反毛詩云兩手曰匊鄭注禮記云匊手中也說文在手曰匊從勹米聲勹音包或作臼經作掬掬取也亦通)。
繽紛(上匹賓反下忿云反王注楚辭云紛盛兒也韓詩外傳云往來皃也廣雅云眾也亂也文字典說二字並從糸賓分皆聲)。
鹿苑(上籠谷反下冤阮反案西域記云波羅痆斯國之園苑名亦鹿野苑亦名施鹿林舊譯云波羅奈國亦如來初轉法輪處也)。
捲杷(上渠員反何休注公羊傳云捲掌握也廣雅掌治也國語云收也舒也說文從手卷聲或作拳)。
憒𠆴(上古外反前大方等頂王經上卷中已釋訖下奴効反集訓云𠆴人多擾擾也考聲云人多諠也古今正字不靜也從市從人會意字也經作閙俗字)。
鬱單越(上惲勿反梵語一名北俱盧洲或云鬱怛羅或云鬱多羅拘樓或云郁多羅鳩留皆梵語訛也正梵云嗢怛羅矩嚕譯為高𠢧阿毘曇論云地方高大定壽千歲無諸苦常受樂𠢧餘洲故名高𠢧嗢音烏骨反嚕音魯字轉舌語也)。
善思童子經
上卷
搦拳(又作𢾲同女卓女革二反搦捉說文搦按也)。
大悲分陀利經
第一卷
波叉(或言毘留博叉訛也具言鼻溜波阿叉舊譯云雜語一義也正言醜眼西方天王名也)。
提惔(徒甘反)収憊(滿戒反)螕以(補奚反)阿昵(女乙反)須抳(女几反)邏啜(市悅反)多眯(莫禮反)薩𦳄(毘面反)師薜(蒲計反)酣伽(下甘反)𡂡咩(所角反下彌爾反)阿慉(虛六反)略桔(音結)
第二 第三(並先不音)
第四卷
鈂婆(丈心反童子名也依字蒼頡篇鈂臿屬也)。
第五卷
嗒然(土合反精靈失其所也莊子嗒然似喪其偶是也)。
鬻𧷓(上正作贊又作[仁-二+(出/買)]二形同餘六反周禮[仁-二+(出/大/買)]賣也言物有定價則買者來也)。
𨀗馬(苦罵反字林踞也亦躡也)。
悲花經
一切經音義卷第二十八
校注
[0493001] 椸【大】,云【甲】 [0493002] 小【大】,曰【甲】 [0493003] 膱【大】*,膩【甲】* [0493004] 知【大】,如【甲】 [0493005] 水【大】,木【甲】 [0493006] 徽【大】,微【甲】 [0493007] 泉【大】,[自/(豕-一)]【甲】 [0493008] 霖【大】,𧇃【甲】 [0493009] 般【大】,𢿻【甲】 [0493010] 通【大】,遍【甲】 [0494001] 吏【大】,𠆴【甲】 [0494002] 云【大】,云云【甲】 [0494003] 口【大】,口曰【甲】 [0494004] 欀【大】*,孃【甲】* [0494005] 𭧫【大】*,膭【甲】* [0494006] 文【大】,文作【甲】 [0494007] 作【大】,〔-〕【甲】 [0495001] 艷【大】,豔【甲】 [0495002] [(壴*皮)/口]【大】,𪔓【甲】 [0495003] 鳥【大】,烏【甲】 [0495004] 響【大】,饗【甲】 [0495005] 謂【大】,調【甲】 [0496001] 水【大】,大【甲】 [0496002] 云【大】,六【甲】 [0497001] 舟【大】,冉【甲】 [0497002] 王【大】,正【甲】 [0497003] 治【大】,冶【甲】 [0498001] 言【大】,者【甲】 [0498002] 真【大】,直【甲】 [0498003] [日*((万-一+土)*弋)]【大】,𦖱【甲】 [0498004] 議【大】,儀【甲】 [0498005] 三【大】,二【甲】 [0498006] 麩【大】,[麩-夫+失]【甲】 [0499001] 一【大】,二【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54 冊 No. 2128 一切經音義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