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四
[2]造論主疏三。初釋馬鳴。初生等者。一義。又善等者。二義。中印等者。三義。咸皆也。躬身也。餘並如文。
二釋菩薩。具云等者。以此方時俗不貴秦音。故存梵語。厭繁好簡。又削提埵二字。由是但云菩薩。亦者。例前義也。例前馬鳴之三義故。所求是佛佛即是覺。所度是生生即有情也。此即全取所求所度之境。以彰能求能度之人。即有財釋覺悟智者。即始覺之智。情慮識者。即六染等識。此亦全取所有覺智情識。以立能有者名。亦有財釋。所求是佛智佛智即是覺。能求是。自身自身即有情。此即求菩提之薩埵。以勝顯劣。依主釋也。此三義中初唯約境。次唯約心。後雙約心境。又初約悲智。二約真妄。三約人法。由是約心境悲智真妄人法。以明菩薩理無不盡也。又智度論云。菩提為無上智慧。亦名為覺。亦名為道。薩埵云眾生。或云大心。或云勇猛心。小品云。是為覺一切法無障礙故。名為菩薩。當為大眾作上首故。名摩訶薩道行云是人於一切法悉了知。故名菩薩。天上天下最尊勝。故名摩訶薩。
三釋造字製作者。揀非撰述也佛滅等者。明造論時二五百初。解脫者少。故造此論以被入證也。摩耶等者準摩訶衍論說。有六馬鳴前後異出。一者勝頂王經說。佛成道十七日有一外道。問難於佛。名曰馬鳴。二者摩尼清淨經說。佛滅後一百年有一菩薩出世。名曰馬鳴。三者變化功德經說。佛滅度後三百年有一菩薩出世。名曰馬鳴。四者如疏所引。五者常德三昧經說。佛滅後八百年有一菩薩出世。名曰馬鳴。六者莊嚴三昧經說。過去有一菩薩名曰馬鳴。具說有六。今當第四矣。然準大論所說。此菩薩道成先劫號大光明佛。今乃助化示居八地。父名盧伽。母名瞿那。又名功德日。菩薩如別處明。輩流類也。
真諦等者。亦名拘那羅陀。此云親依。梁元帝等者。以此三藏是梁武帝太清二年戊辰歲。見帝於寶雲殿。帝勅譯經。自太清二年。迄元帝承聖三年歲次甲戌。於正觀等寺。譯金光明彌勒下生等經。起信論等一十一部。合二十卷。此論乃是其年九月十日。與京邑英賢惠顯智愷等。於衡州建興寺譯。并翻論旨玄文二十卷。屬侯景作亂。遂欲汎舶西歸。遇風飄還廣州。刺史留住制止寺。請譯經論。自陳永定元年至太建元年己丑。更譯佛阿毘曇論及俱舍論等。總梁陳二代共譯經論三十四部。一百四十一卷。博解者。群藏廣部罔不措懷。藝術異解𬾑素諳練。神異者。或敷座以憑河。或當暑而無汗。餘如疏文。
大周者。以則天初載二年九月九日。改國號為大周。改元為天授元年。故曰大周則天也。
解前譯者。以後譯之本是疏主證義。恐涉情黨。故解他本。[3]
[1]歸依三寶者。然諸論具闕不同。有具歸者如智論等。有唯歸佛者如地持論等。有唯歸人者如十地論等。有並不歸者如十二門論等。此乃各隨作者之意。今所歸者具也。疏文二。初敘意。荷恩者。佛大慈悲故。垂之以教教不自闡。傳之以僧。使我於苦不至於樂有得。即知三寶於我大有恩德。為感荷故而歸命之。加護者。將欲造論摧邪顯正。先歸三寶請以冥資。助增智慧使其通曉。故云加也。恐其魔嬈有成難事。假以威力防外緣障。故云護也。生信者。論主示居因位種智未圓。所述論文恐鮮有信。承力而作必信無疑。儀式者。夫臣子之道。欲有所作必先告於君父。今遺法弟子將造論文。必先歸命三寶。為後代儀式也。尊勝者。三寶尊重首出眾物。為世良田。論初歸之表殊勝也。益物者。然佛法僧能益庶品。其利博哉。凡愚迷倒莫有知者。故伸歸命以顯於物有大利益也。
論歸命下二釋文三。初能歸至誠文二。初釋文二。今初事相。釋依投等四字。共成歸義。謂歸依歸投歸趣歸向故。御根下約能連持色心種子不斷功能。名之為命。由命御之使根不壞。即不相應行法所攝。一身下命在身存命終身壞。人之所重無以加焉。舉此下約所歸。以明能歸也。命可重者。由無二故。佛可尊者由無上故。今以可重之命。歸於可尊之境。是所宜也。
疏又歸下二觀行釋也。眾生下且明迷源也。雖言六根兼取六識。俱從一心分湛所起。以本是純元之一心。背之遂成六種根識。識不自起由塵所發。念念奔逸莫能自反。即背覺合塵之義。故佛頂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今舉下正顯還源義。總攝六情者。情即根也。以命能總御諸根故。今舉總攝別但言歸命。以命還於一心之時。餘皆隨合故。經云。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又云。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然上所說但派一為多。即是背義。攝多為一。即是歸義。實無能背所背能歸所歸也。一心下謂有覺照為佛。可軌持為法。具萬德和合無違為僧。一心之上而辨三義。故云一體。
疏然能下二通出。體二一通約三業也。能歸體即馬鳴身口意也。業即三用。欲顯下釋具三業。所以疏有三意。一顯佛勝德。二圓自善根。三為彼來果。以身業歸。顯有天眼見。以口業歸。顯有天耳聞。以意業歸。顯有他心知。圓滿下昔以三業悉皆不善。謂殺等十支今既歸佛。即三業皆善。以身禮口讚心緣。即殺盜婬等自然不生。三輪因者。三輪是果。謂神通正教記心也。因即三業善三輪之因。依主釋。以因中身業歸果獲神通輪。謂如意天眼天耳通也。此能引邪歸正故。因中口業歸果獲正教輪。謂宿命漏盡通也。此能觀根說法令解脫故。因中意業歸果獲記心輪。謂他心通也。此令未信者信。未修證者修證。或與記莂等。俱名輪者。以能摧輾眾生惑障故。或見下明歸之儀式。此乃不論三業前後。但隨見聞等處。則用三業對而歸之。此有四句。如疏列配。然上[2]二句且約一期句數配屬則可。若細推之就佛就機。恐無此理。如佛得自在。豈有見而不聞等處耶。若就機者。如見佛身不聞說法。豈只以身作禮而不意敬口讚耶。如聞說法不見形相。豈只口讚而不運意作禮耶。又雖不見聞如專意念佛之人。豈無身口耶。況身口由心所使。意業不行。身口不動。若如此所配。且約一期。
疏今云下二結。屬意業以身口皆由意使故。意為根本。餘二為末。況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誠為可重。故但意業。
論盡十方者。二所歸分齊也。疏二。今初明處所分齊。非直者。不但也。謂不但於一方三寶而展歸命。此解十方也。每方下釋盡字。然有兩意。謂每方不但一剎兩剎。每剎不唯一佛二佛。顯三寶下釋所以也。普遍者。經云。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此法身遍也。法身是理報身是智。理智不二報身亦遍。法報是體應身是用。即體之用應身亦遍。餘二例知。此約所歸廣大者。約能歸由所歸普遍故。能歸廣大能所相稱。如函與蓋也。簡小者。約教釋也。亦是通約能所。以小乘中不信有他方佛。今言盡十方故。揀異彼也。
然三下二明三寶分齊也。住持者。彫鑄塑畫等像佛也。經律論三藏教文法也。比丘等五眾和合僧也。依如是法而住持故。別相者。五教淺深不同。佛即三身十身。法即教理行果。僧即三賢十聖八輩上人。以五教不同三寶各異故。同體者。雖有本性觀行融通之異並以覺照為佛。軌持為法。和合為僧。皆約一法體上說故。為福下通釋寶義。蓋能生福利故喻之以田。咸可尊重故褒之以寶。由是三皆可寶。故云三寶。帶數釋也。然汎論田。有三種。一敬田。即三寶恭敬生福故。二恩田。即父母報恩生福故。三悲田。即貧病悲愍生福故。此約一期別義而說。然亦非可局定。如三寶豈無恩耶。智度論說。令傳法修行報佛恩故。疏中六意之初。以荷恩德故。又父母豈不敬耶。如論語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貧病豈無恩耶。佛因眾生方得成道。故佛化身名為恩德故。華嚴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又云。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是故菩提由於眾生。又此悲境豈得不敬乎。故禮記曰。母不敬。孝經云。敬其父即子悅。敬其君即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又佛法中一切恭敬。又於父母豈無悲耶。且悲能與樂。孝經云。養則致其樂。又於三寶豈無與樂之義。苟能供養即斯義矣。故知三田各通三義。今約別說故。以三寶獨稱福田。今所歸下結簡該。同體者。以今法寶中體相二大。正是同體三寶。故云該也。別相是正同體是兼。在文可見。疏中不配住持者。以住持佛法二俱色收。全用此中體大為性。故下云。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又彼僧寶不離五眾。此亦體大所攝故。下文云。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等。此中同體便攝住持。故不言也。
論最勝下。所歸三寶文三。初佛中疏二。初略配過小有兩意。一佛果(三身三德)過於小乘之果故(羅漢辟支佛)二菩薩所歸之佛(報身)過於小乘所歸之佛(化身)超因亦二意。一佛果(妙覺)超於菩薩之因故(等覺已下)二真應無礙(自受用身)超於菩薩所見他受用身故。然若據馬鳴所見。合是他受用身。今以意業歸之。不取眼見。眼見則隨其功力。意歸則極至真身故。當自受用爾。上各二義中前義為正。業者下標。謂意下釋也。意明業之一字通身口意。如疏所配。然最勝之言亦通三業。謂遍知是意業最勝等。亦可救世利他。餘當自利。即自利利他悉圓滿也。若配三德。即如次為智斷恩也。
疏遍知下別釋中四。初明佛意業。真智下亦名實智根本正體智等。此智證理之時。盡真如際無不圓極。故名遍知。即如理智證真義。俗智下亦名權智後得等。此智分別緣生染淨等法。無不明了。亦名遍知。即如量智達俗義。理量下雙結也。謂此二智緣二境時。不前不後亦不一時。智體無二境亦無二智。無二者。其體不異其用有殊。約知真處名為真智。約知俗處名為俗智。境無二者。謂色即是空為真境。空即是色為俗境。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證真達俗竟無前後。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心境渾融為一法界。強分能所故曰智境。了無能所方曰無倒遍知。無倒即正也。如理如事故。
疏色無下二明佛身業也。華嚴等者。即不思議品中一一根遍即大也。不壞根性即小也。性即體性不壞見聞之體故。謂眼見耳聞對境不錯。不雜等者。正遍之時根相宛然。各有區別不相渾雜。所謂度量則不見邊涯。覩對則未嘗移易。是以極至梵天。不見丈六之頂。遍滿法界不起寂滅道場。大小無礙為若是也。相作者。謂一一根皆能見聞覺知。非同凡夫眼唯見色等。炳然者。謂分明無亂之義。斯即事也。性空即理也。謂所見之色全性而起色。正起時即是性起也。斯則事不礙理。本疏復云。妙理常湛而不礙業用廣大。此句即理不礙事。此乃性起為相。一多緣起而無邊。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無礙。其猶鏡像水月。思之可知。華嚴云。佛身無去亦無來。所有國土皆明見。又金剛云。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又下論云。色性即智智性即色。遍一切處等。皆斯義也。圓迴下然通兩意。一約一會之中各見佛面。二約他處遍應同時。十方下約處顯遍。無有一處而不有佛故。多機下約機釋疑。聞說十方齊現。將謂分身赴感。今云多機頓感。應雖一時而其佛身寂焉不動。如一月影千萬人見。各隨其人東西而去。影且不分。佛亦如是。故華嚴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
疏世者下三明佛口業中三。今初所救三世間者。智正覺世間。眾生世間。器世間。正覺為能化眾生為所化。器界為化處。以器界是無情正覺是佛故。唯眾生為所救也。
疏大悲下二能救也。三緣者。謂四無量心皆具三緣。一眾生緣。緣於眾生如父母眷屬等。二法緣。緣於眾生俱是眾法合成。三無緣。不見眾生及與法相。今雖言悲必具四心。無緣下釋大字。於三緣中此最勝者。謂與法性同體故。名為大也。佛性下引證。暫救等者。反顯也。謂暫起緣心好行小惠。見貧苦者或施以金帛。濟以衣食。見危難者或施以無畏。致之安樂。不忘我人眾生之見。有厚薄親疎之心。此則必不長久。不唯不久。抑亦不普。以見眾生及以我相。生疲勞故。由是佛法訶為愛見也。永救等者。順明也。謂見眾生本成佛道如我無異。傷此迷倒妄處輪迴。若返其源定當作佛。是故為化一眾生。於微塵處經無量劫難行苦行。於一既爾。於多亦然。此乃不唯久永兼。能普救方曰大悲。故下文云。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疏然萬下三通妨也。或曰。佛具無量功德。何以唯舉大悲。故此通之。萬德者。謂三明八解五眼六通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佛德無量今言萬者。舉大數爾以本性功德無量故。果顯之德亦無量也。大悲為力等者。準阿含說。凡力有其六種。謂孩子以啼。女人以瞋。國王以憍傲。沙門以忍辱。羅漢以精進。佛以大慈悲。如佛垂登正覺。魔兵大至。佛入慈定魔即退敗。況大慈悲是佛心體。故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請加護理合稱之。
疏者者下四結德屬人也。疏牒論文故。重言者。德即上說三業功德。謂遍知者。色無礙者。救世者者。謂人也。
論及彼下二法寶也。疏二。初出體。四種即教理行果。教淺者。能詮麁顯是假名故。理深者。所詮真實智所證故。行分者。因位功力未究竟故。果圓者。智斷二德悉成就故。今取下去取。初二句標。故約下正配論文。約佛明法。即當果法顯身等者。身是用大。依體相起由。佛證得體相二大。然後起用。既為所證即當理法。
疏標下二釋文二。初解標文。即論之初句中。二今初單解及字。簡前者。明法不是佛。如言彼子及父。即知子父不同也。合集者明。佛法皆歸。如言請子及父。即知非獨一人而已。
疏此中下通釋。此文二。初正釋文。非一義者。彼佛及法二不同故。非異義者。此法離佛非別有體。即是彼身之體相故。當知佛法不即不離也。以是一心義。說佛法也。
以用下二通伏難。初正通也。難曰。既云彼身體相合配屬佛。其義則順。何以却云法寶耶。故此釋之。以佛有三身。用大之中已攝報化。即屬佛寶。體相二大正是法身。配歸法寶。於理甚宜。
疏以彼下二轉釋。或曰。此句既屬法寶。何故復言彼身。彼身豈非佛耶。故此釋之。謂依體起用用不離體故。今約用以標體。相會用歸體。故云彼身。非謂都屬佛寶。
疏次二下解釋文三。初正釋體相二。初體中三。初釋法性。上句釋體大者。即法性真如海一句。釋上標中體之一字。法性下略標意。謂顯真性平等頓周。情與非情共一體故。染淨因果皆此性故。故云普遍。非直下釋也。若言佛性。即但局於果不通諸法。若言法性則無所不該。不唯於佛也。一切法則色心染淨等性謂真性。即體大也。即顯下結也。染謂世間法。淨謂出世法。情通凡夫聖人。非情通淨土穢土。深則竪窮三際。廣即橫該十方。故華嚴云。法性遍[1]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智論下引證。今則一往隨名定義。故有斯文。若知三名一體。情與非情俱佛性也。只是真如一法隨相異名。既名隨相異。則法性語通佛性語局也。以佛亦即是法以法未即是佛。由此佛性法性同而不同。故金錍云。然雖體同不無小異。凡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無性名者。多通凡聖等。應知名雖。有異其體元同故。圓覺云。與一切法同體平等。論下文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言真下二釋真如。此明下標意也。以無變異故名真如。真者下釋義。偽謂詐偽。鍮如真金妄謂虛妄。影如本質。今明法性悉無此事故。名為真。無改異者。過去如現在。色中如受中。染處如淨處等。故經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有變異故名為如。又真者不可遣。如者不可立。故下文云。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法性若此故曰真如。
三釋海字疑意釋意。如疏可知。法準思之者。應云真如隨緣成於染淨。染淨雖成真如不變。無變之性不礙染淨。染淨萬差不礙一性。是故性相無二也。由是海之一字以喻真如隨緣不變。
下句下二釋相大。即無量功德藏一句。釋上標中相之一字。法身者。約果如來藏者據因。以體不二故雙舉也。藏約含攝身名積聚。所攝所積皆性功德。如下文云。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乃至云。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疏或此下二却收教行初兩句標。即是前來所揀。淺分者今約義。却收表無所遺。謂教及行俱有含攝。悉名為藏。教含下釋也。教為藏者。以能含藏斯詮無量事理之勝德故。此乃所詮名德能詮名藏。德之藏也。教義二法不相捨離。故華嚴云。文隨於義義隨於文。是以能詮之教。名為藏者。即德藏也。行攝等者。釋行名藏也。以行能攝藏所成功故。此則所成名功能成名藏。功之藏也。然功行二法亦不相離。但修習名行成就曰功。是以能成之行。名為藏者。即功藏也。下文云。如來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之所成就。當知下結也。然理中含藏唯是性德。果中含藏兼修[1]生德教含義。德行攝功德由是四種。皆名藏也。雖通四法。但教行是兼理果是正。宜善分別。
疏又海下三重釋海喻。此有四義。體相相半。前二喻體後二喻相。體則竪深而橫廣。相則具德而現法。亦可體相皆具四義。以此二法不相離故只是一體而有二名也。故皆具四百非者。此於一異有無等四字。上明之。謂一非一亦一亦非一。非一非非一。為一四句異等。例此共成十六。又過現未來各有十六。成四十八。又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并根本之四都成百非。然過雖無量總而言之。不出一異等四。是故約此以明百非。此等俱無仍非暫爾。故名永絕。故下文云。當知真如自性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等。若以此十句。一一能生十使煩惱。亦成百非也。是則言語路絕心行處滅。不可識識不可智知。深中更深故云甚深。故智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包含物者。如下文云。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諸法雖多不踰世。與出世今皆攝盡。此即大中又大故云廣大。如楞嚴云。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無德不備者。如前所引相大中文結云。乃至無有所少義。故無不備者。蓋言備也。無像不現者。隨染緣即現三細六麁等染像。隨淨緣即顯十力四無畏等淨像。故下文云。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等。楞嚴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華嚴云。譬如深大海珍寶不可盡。於中悉顯現眾生之形影。甚深因緣海。功德悉無盡。清淨法身中。無像而不現。更有八奇特十勝相。皆喻真性也。
論如實下三僧寶也。疏三初總相簡辨凡聖者。凡謂內凡三賢外凡十信及未入位者。但方袍圓頂亦名凡僧。聖謂小乘四果大乘十地寶。唯聖位者。以能發無漏智斷障染證真理故。菩薩為勝者。以行二利除二執斷二障證二空。比對小聖。此為勝也。是故下結揀大。揀地前菩薩揀小。若據馬鳴所歸。合是九地已上。今約地上同是如實行故。所以歸之。
疏謂證下二正釋當句二。今初依本論證理。起行者。謂地上菩薩發無漏智。證真如理。所起之行一一契真。無不如實。實即實相也。行如於實名如實。行下文即隨染本覺智淨相文。彼文但云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今疏隨文配位。故有是地前等言也。地滿位者以地滿行絕故。言位而不言行。今舉如實以等地滿故。云舉中等後。
二又依下依寶性也。前約地位竪論故。以地上等取地滿。今約智行橫說故。以正體等取後。得了如理者。此依真如門修其止行。亦是離相行。亦即證真義。故名如實。備知等者。此約生滅門修其觀行。亦是隨相行亦即達俗義。故名遍修。如下文云。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等。此同淨名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然此二說約位約智。雖即有殊。俱就地上而論故皆取之。然據論主示迹因地。合歸一切聖賢。若以此而言等字。通於下位。即以聖等賢以大等小。自然合前歸心廣大理。該同體之言也。
疏又解下三兼取上文三。初正釋。舉德取人者。如名人為三藏等。隨修一行等者。謂此菩薩修一行時。具一切行。以此一行。如理起故。理體具足無不攝故。故云集成等。法界者。此之萬行既依理起故。一一行皆契於理。理遍行遍故云等也。是謂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即斯義也。積功所得者。德者。訓得也。即地上菩薩所修等法界之行。名之為德。由地前久積功力。至於地上而獲得故。此乃功力為因是能得。實行屬果是所得。今因果合論故言功德。人能攝德者。功德多少屬於一人。若無其人約何言德。人有此德則人是功德之藏也。正歎行德者。是前積功所得之行。即如實等法界行也。據後下引證可知。
疏然菩薩下二通妨。或曰。此句既屬於僧。何以前文指云法寶。故有此釋。如前教理行果俱名為法。今此是行故屬法寶也。
亦如下三引例。此則前於佛中取體相。後於僧中取功德。共成法寶。若使體相歸佛功德還僧。則何有法寶而歸敬之。通上下者在上為法在下為僧如前體相之文。在上為佛在下為法故引為例也。[1]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四
校注
[0314002] 不分卷【甲】 [0314003] 卷第一終【甲】 [0315001] 卷第二首【甲】 [0315002] 二【大】,三【甲】 [0317001] 在【大】*,抂【甲】* [0318001] 生【大】,性【甲】 [0319001] 不分卷【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