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二
[1]論結文二。初正結。疏無明根本等者。揀非枝末故。以依無明力而任持。託業識心而安住。故下文云。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等。故云。由此而成也。現識等者。等下六麁。皆是所現色心境界也。故一切境由此住持。若無明等者。以依無明故。有妄心。依妄心故現妄境界。所以無明未盡心境不滅。如風未息波浪不滅。離心無體者。皆從心起。非外來故。即心無體者。所起之法同能起故。鏡喻兩意如法可知。
論唯心下釋成二。初正釋。疏虛妄現者。妄念熏真起諸虛妄法故。亦可此文是結前諸法無體所以也。此中二意。一唯心故。二處妄故。如前鏡像一體同鏡故。二體不實故。由斯諸法無體可得也。
論以心下。二轉釋。疏二。初解文三。初略標意。反驗等者。反釋上文心現之義。法既隨心生滅。當知法從心生。生法皆妄也。
此中下。二別解文。初明生義。即指前段論文也。此則下顯意。非謂心是能生法是所生。以真心隨熏全體成動而作諸法。如金生器等故云生也。若無明下顯滅義。即下文因滅故緣滅等也。此則下明意也。明此心體反本還源。獨顯性淨故云心滅。此但心中無其妄動寂故名滅也。故疏云。心源還淨故云滅也。此約真心顯生滅義。若約妄心說者。即業轉二識。名之為心。斯則妄心於真心中。若生若滅。真心不生滅也。如前文示。相續心滅智性不壞。如波相滅濕性不壞。如上約真約妄。雖皆有生滅之義。究實而論。皆妄有生滅。真無生滅也。
既心下。三總結。釋上文無體義也。以上云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故此結成。
問上說下。二釋妨。問意云。前明九相生滅。後即結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今文復云。唯心虛妄。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二文不相遠何以頓爾不同耶。答下意云。前辨生滅單就不覺說故。結過屬無明以功在不覺故。今此下明今文意。意明。此文具說真如為因無明為緣。由此因緣道理和合。成就色心諸法。既屬因緣。遂令諸法無性之義顯然可見。真如隨緣不住之理。煥然明矣。彰明也。故結下既明和合本因。真如隨緣成和合義。今結屬心。正其宜也。如水初動功在於風故。前文中結屬無明。動無別體則全屬於水故。此文中結屬心也。故不可言波無別體。而唯屬於風。法理亦然。如喻可知。
一辨麁。疏此生下。明此意之識。是前第五相續識之所生故。名生起識。然無異體。但約麁細而分二別故。云同是一識。若更細論亦即是前智識也。以同依境界之所起故。今不指此而偏指相續者。以是意識親所依故。但前下對前辨異以相續識。是法執分別。望於我執見愛。此名細惑又約能生依止義邊。說之為意。此中下明今義。謂依前細相之上生起。此麁分別識。此識與人我貪瞋見愛麁惡煩惱相應。故下文云。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即就所起義說故。云從前起門。即是執取計名也。以是分別之中麁分別故。名為意識。意之識者。依於五意所起之識故。本疏云。依意之識依主釋也。簡非聖者。即二乘及地前菩薩也。此二種人已能遠離意之識故。故約凡夫以顯麁也。又以五意亦名意識。恐有所濫故。此約人揀之。其實五意名識。是持業釋。故不同此。無對治等者。謂無始覺觀慧也。二乘三賢得人空觀。既無取著。當知凡夫取著深者。蓋無觀慧也。其猶重病既不與藥。厥疾寧瘳。
惑體論計我我所者。正釋取著之相。由計我及我所故名為深。疏心外計境者。此是法執屬前智相及相續相。亦復等者。正是此識屬於我執即蘊。謂凡夫所執我。但通執自五蘊為主宰故。離蘊即外道。所執神我。然有三宗。一數論計。我體常而量周遍。猶如虛空。二勝論計。我體常而量不定。隨身卷舒。猶如牛皮。三無慚計。我體常。猶如微塵。應於根門如是眾多。故云種種。
依緣疏但緣倒境者。如執苦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無常計常等。故云倒境。不了正理。謂不知無我等也。故金剛云。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立名。疏此論等者。謂於一意之識中。分出眼等五識兼本成六。以對六塵。然前相續智識。亦緣六塵。以彼不與愛見相應故。屬前意也。故前云。六麁屬意識故。依六根等者。謂依內六根發於六識。緣外六塵。斯則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既以一為六。即分離義也。如佛頂經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又能下以此意識遍緣一切。通三量故。假實俱緣。如前云。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內外者。內根外塵色心諸法。亦即計我我所也。
所依。疏見一處等。五住地中之一數。此是三界分別麁惑迷理起者。同於見道處斷故。名見道惑。欲色有三愛。即三界俱生細惑迷事起者。於修道位中所除斷故。名修道惑。以此等者。謂以此見愛煩惱熏於第八。令彼識中第六種子有增益生長故。即起現行也。上六下類攝。然執取計名正當此識。起業一相是此所生總別報業。是此識造。今約所造從能造說。亦是此識所攝。故云相從入也。六染之中合此二相。以為一染。正當此識。
標歎二。初牒上所說。疏牒上等者。上云。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謂心與無明和合。起成業等三細也。
論非凡下依位別歎三。一凡小非分。疏凡小非分等者。凡夫尚不知意之識。況此三細耶。二乘方覺事識中麁分。尚不覺細分。正認三細以為涅槃。以是無明所起之識。非其境界也。於五住地中。但覺前四。是前見愛所增長識也。若根本無明是第五住非彼所覺。
論謂依下二菩薩分知。疏十信等者。謂此菩薩雖位在外凡。而能信教。了知本識因緣所生。無有自性。決定無體唯是真如。方成正信故。下說十信菩薩信真如。及修真如三昧。以成正信之行。因果體者。因即無明果即本識三相也。體即真如也。三賢等者。異前位之信。殊後位之證。故言觀察。比觀者。既未親證。但比度觀察。即相似覺也。論證法身即初地已去。究竟即十地。乃至之言攝於中八。隨分覺故不能盡知。然初地且約破法執故。說為少知。若克就識論。八地方覺此識現相也。
論唯佛下。三唯佛窮了。疏四相俱了者。以覺前者則不覺後。覺後者必能覺前。是故此中通言四相。故前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
一徵。疏緣起妙理者。真如為因無明為緣。起成諸識。斯則性起為相。是不思議微妙理趣。故云妙理。問意可知。
即淨而染。疏因即梨耶心體是其覺義。即不思議變者。緣者即根本無明是不覺義。即不思議熏者。論染心即業等諸識。以於不可熏變處而熏變故。不染而染者。不染即前自性心體非是染法。以不守自性故。隨熏成染。故下云。真如之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常淨。疏即染等者。雖隨熏成染。其體常淨。如鏡現穢。其體不動。斯則正由不動而得隨緣。正由隨緣顯得不動。
結難測論唯佛知者。欲言其淨則九相紛然。欲言其染則一味無變。若非佛智孰能知焉。自性心難了者。以能隨緣成染故。所染難了者。以即染而常淨故。言甚深智者。即八地已上。以覺轉現少分而知。然從初地亦得少知。以證真故。故前云。若證法身得少分知。
顯不變。論常無念者。無念即覺義。既常是覺。即無不覺。無不覺故。名為不變。疏雖舉等者。如杌不作鬼繩不為蛇。東處無西等。緣起因體。即前自性淨心。是此緣起體也。故云心性。
此顯下疏二。初釋心不相應。此明無明之體。初起微細。未分王數心境之相應故。又此無明是全性之惑故加心字。又亦可此惑是與真心不相應之法。如前云。從本以來不與妄染相應故。今以不如實知故。忽然而起。說此以為根本無明也。
唯此下二釋忽然念起三。初正釋今義。是諸染法始起之本故。故約忽起以表其先也。
如纓下。二引經證成四住。前使者。即無明使也。無法起者。意顯無明。使外別無有法。為能起無明之本也。
是則下。三會彼同此二。一正會如文。
此約下。二結揀。意明無前之忽然。非有始之忽然也。言無前者。以此無明最微細故。更無有法前於此者。前即始也。由無始起之本故。故說忽然。故本疏云。以起無初。故肇公云。如鏡忽塵如空忽雲。即斯義也。
標中論染心者。以上云。無明所染有其染心。今釋此相。有其六種差別不同也。
然此下疏二。初敘意逆次配者。以前說隨流生起故。從細至麁為順。次今明反流除斷故。從麁至細為逆次。前取近理為先。今取易斷為先也。由此下配第一染。以二乘三賢同斷此故。便借下將前科此。免更會同。誠為省要。二釋文。論分六段。今初二初障。疏是六下據用科名。合無此說。今此重對者。為通前類攝故。此即九相中二相。見愛等即五意中意之識。麁分別即異相也。但麁下釋此別名。外執於境與境相應。內起見愛計我我所故。污其下釋此通名。淨行即真如根本智也。此智有二。一人空智。二法空智。此智不起者。由染心有力。為能障故。故名為污。若漸修此觀。觀成智起即翻染心。故名為治。斯則敵體相違。故成治義。然此以對始覺名染義也。若據論意。則約對本覺之淨。以明其染故。前文云。是心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也。問障染何別。答體雖無別。名義有殊。障則對治覺立。如下文云。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染則對本覺立。如前引文。是心自性清淨等。
論依二乘下。二治。疏無學等者。此是見等四住煩惱。辟支羅漢悉能離故。
疏十解下二。初約三賢以明行位二。初正顯行位。據此則三賢菩薩同受此名。以皆不退失故。
故地下二引論證成。無著論即金剛論。彼論三地。謂信行地淨心地究竟地。
疏此菩薩下。二對二乘。以顯斷惑。又二。初覈劣以明麁惑二。初表異凡小。得人空者。以此菩薩得此觀故。能伏現行不同凡夫。然於種子不盡除滅。不同二乘。言隨眠者。種子異名。謂隨逐有情眠伏藏識。今此論中約現行說。名為遠離。非約種子。攝論下引證。上心則現行也。二意者。留此惑種潤於故業。受分段身。修習種智斷所知障。即自利也。兼俯就群品攝[1]化利益。即利他也。若不留惑種。即同二乘獨出三界。二利俱失也。故圓覺云。菩薩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問菩薩既留惑種。後起現行受分段身。與凡夫何異。答前引圓覺足辨其異。雖留惑種受分段身。以有智故終不起過。假此分段為所依故。廣修種智及行大悲。終不令此起於新業。如禁蛇法。雖不令死。亦不噬人故。攝論云。煩惱伏不起。如毒呪所害。留惑(煩惱)至惑盡(所[2]知)證佛一切智。
疏此約下。二揀定權實。初地下約頓悟說。謂此菩薩在地前時。以二空觀雙伏二障。分別至見道位。種現俱斷。從此位去。若智增者便伏煩惱。現行至佛方斷。若悲增者故意令生。極至八地。現行方伏留隨眠惑。以助願力化利眾生。今此論中約生起時。一向竪說。及至斷時從麁至細。故在地前。已除我執俱生分別。至登地時。唯斷法執分別。二地已去秖斷法執俱生。更無煩惱。不同彼教橫說二障種子在第八中。良以權實教異。與此相望。校一僧祇。學者要知。須明彼教。然智解可以旁通。起行須依了義。冀諸學者審而詳之。言如餘論者。即瑜伽唯識等廣明。
今此下。二超勝以除細執三。初正明。以是實教菩薩。從初正信。便達真如本有無明本空。隨順無念。於此地前能修法空真如三昧。自然令彼法執不生。伏於無明與真相應。故云分斷。但伏故名斷也。
故此論下。二引證。不了一法界義即無明也。下說發直等三心。修無住等四方便及施等六度。皆是此也。
今但下三結意。以是約執取人。非約人明執。故不論也。
二中一障。疏但執下即是法執相續。生起不斷故。前云相續。今云不斷。其義一也。
論依信下二治。疏十解等者。謂從三賢位中觀察尋伺分斷此染。直到初地方能全離。修唯識觀。即資糧位中。習行順解脫分。尋伺方便即加行位中。習行順決擇分。初地即見道位。無漏智火燒煩惱薪。通達佛法名歡喜地。三無性者。謂遍計相無性。依他無自然性。圓成無前遍計我法之性。故唯識云。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遍滿真如者。即遍行真如。所言遍者。唯識云。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所言證者。以無分別智契無差別理。能所兩亡也。故唯識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法執等者。由修習唯識觀故。至此成就無漏智。相分得現行。由是此執分別永得除滅。
三中障。疏以能下釋名。可知。法執修惑者。所知障中俱生之分。以修道所斷故名修惑。
治中疏七地等者。以此地已還法空觀。有間斷有相有功用。遂於染淨境界。未免分別。然從二地已來。分分除斷。故云漸也。八地下釋得離此染所以。以若殘此染。則不登七地。豈況至八。故至七地門中都盡此染也。以二地下釋二地名。謂攝律儀善法眾生三聚具足。以遠離微細破戒垢故。名離垢地。準華嚴說。十地如次修十波羅蜜。此即正當戒波羅蜜。餘地非不持戒。以約增勝說故。以七下釋七地名。斯則八地名無相。七地名方便。謂與無相地作方便故。斯則無相之方便也。以八地下轉釋可知。
四中障。疏根本下則無明動心成業轉現相。現相即境界也。此義前已頻說故。疏但舉初後。
治中。疏以八地等者。以色自心生故。心能變色故。由是能毛容剎海。芥納須彌。色心不相妨。自他無分隔也。本業經云。所謂無相大慧方便大用。無有色習無明亦盡。百萬劫事無量佛土事。以一念心一時行。現如佛形。現一切眾生形。以一念心中一時行已無功用故。三世間自在者。謂此菩薩觀此三種麁細之色。無不通達。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以色下舉下位以反釋。意云。七地已前現識不亡。既色不自在。今得自在者。蓋現識亡也。然於七地觀斷至八地。盡前後皆然。學者應知。
五中治。疏善知下於他心得自在。十種稠林者。華嚴云。此菩薩以如實智慧知眾生。一心稠林。二煩惱。三業。四根。五解。六性。七樂願。八隨眠。九受生習氣相續。十三聚差別。一一皆云稠林者。此等諸法稠密如林。故以喻之。淨名云。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此歎九地菩薩。本業經云。一切功德行皆成就。心習已滅無明亦除也。又以下明於自心得自在。四十無礙智者。準華嚴說。有十種四無礙智。四者。一法。二義。三詞。四樂說。十者。世親判為十相。一自相。二同相。三行相。四說相。五智相。六無我相。七業相。八因相。九果相。十住持相。一一具四故。成四十。廣如彼說。有礙下結所離之染也。起即不自在故。如前經中心習已滅也。
六中治。論菩薩盡地者。即菩薩究竟地也。如前云。乃至菩薩究竟地。有本多云地盡義。亦有在。不如地字在下義順。以前後皆結云地故。此即第十地。如來即妙覺。斯則從九地。觀斷佛地方盡。無垢地即如來地。與十地終心竟無有異。然本業經中。[1]自等覺為無垢地。此即別開。今此所明等妙二覺。合為一位也。
辨無明等者。如上六染。但是無明所起之法。今已分配因果諸位。明斷竟。然上云不達一法界故。名為無明。未知此使依何位人。能遠離耶。故今辨之。疏麁者。枝末無明。從初地漸離至[2]七地方盡。細者。根本無明。此即下上說自性清淨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當知無明是染心之所依。染心是無明之所起也。上云者。即智淨相。然此六染之中各有二分。一分屬於無明。一分屬於染心。以皆有和合及相續義故。但約與前和合迷執不改。即是無明。約展轉起後相續不斷。即是染心。由是地前便有斷無明義也。今言初地方離者。以約破法執位明斷義。不乖諸說。故標此位也。今無明下明生起時。義說前後。以論因緣和合義故。若除斷時則無前後。以能依所依不相離故。
釋相應等者。以上六染中有相應不相應言。此義未顯。今則顯之。論二。初標也。疏皆麁心者。以是前六緣總別相。行相麁顯故。依境下既依境生。則與境為相應也。
論謂心下二。初約法辨異。疏心謂下約王數釋。心王即前六識心王。心所即遍行等六位心所。然六識中心所多少不同。今此論中總名念法。亦可此文舉一蔽諸故言念法。即別境之一也。迦栴下引證。即通指心所俱名心所念法。然論王數相應。總有五義。一同所依根。二同緣一境。三同一行相。謂同作青等解。四同一心事。王所各一體故。五同一時。王所同一剎那故。由是故得相應。又心下約心境釋可知。所依等者。識依此境所引生故。又是彼識所分別故。以有此染淨為所依故。遂起心王心數令相應也。以有此境為所分別故。遂與能分別為相應也。
論而知下。二正顯相應。若心王下約王數釋同義。如師往資隨其事不異。然雖云王數相應。理須約境以辨。能知同者。此體有二。以相應故名為同也。所緣同者。此唯一境以望王數故名同也。斯則能所雖皆云同。而同義有異也。又於下約心境釋同義。此即心隨於境。名之為同。同即相應也。
論不相應下二。初標也。疏無明者。以前云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名為無明等。故今指也。
論即心下。二釋疏二。初約王數釋。論二。初顯無別異。疏即此等者。心是真心。由動故成不覺。不覺與覺一體無異。故云即也。尚無覺不覺異。豈有王數耶。
論不同下。二正遣相應。疏二。初正釋。翻前義既無等者。如單己一人與誰為同故。無相應義也。
以此下重釋前即義三。初正釋。然前說不覺即動心。今說染心即不覺。有斯異耳。
上文下二引證。既展轉相即動無動相。元即靜心也。
非是下三揀濫。此中言不相離者。以染心即不覺故。非謂有於王數相應。而言不離。以相應不離二義別故。下文引證。是下生滅相中文。此文雙證二義。一證不相離義。二證不是相應義。在文可見。
二亦下約心境釋二。初正釋前義。謂此無明等者。意云。染心即無明。無明是不覺。不覺依於覺。覺即是本心。都無外境相應故。云即心不覺。此言即心亦即本覺真心也。亦可通於真妄二心。如文易見。揀相應者。既無境為相對。約何以明相應耶。
此不相應下。二指陳違妨。以相宗說此第八識有遍行心所。又與器界外境相應。仍不說有覺義故和會。如別說者。尋檢其文。未見所出。今且略會二宗所說者。如法相宗說。第八識能緣三境。以彼秖據現在成就位中。橫說八識。不明根本始起元由。但言一切眾生法爾。皆具八種識。從自種生皆能緣慮自分境界。以同是識了別義故。故能緣境。又說此識從自種生。雖從自種而假境為所緣緣故。方得生起故須緣境。雖能緣境微細難知。不同前七執我執法。今此論中竪說諸識迷真所成。從細至麁不說種生故。第八識但有生境之功。而無緣境之義。以從無明內熏習起。非外境界牽故令生故。經說為流注生滅者。是此內起也由是故無緣境之義。今若會彼同此論者。彼宗既言此識緣境微細難知。當知密同今論之意。以彼宗說從種生故。同是識分。不得不說緣境界也。又若會此同彼說者。此論所明。前六緣境即是第八麁分功用。由於境界。熏彼本識起此分別。斯則本識有緣境義。以是麁故隔為事識。不名第八。又彼宗說第八心王有遍行五心所相應者。由說此識能緣境界。是故有[1]王心所相應。如正緣境時。須有作意。能警其心引心趣境。以趣境故。根境識三分別變異。令心觸彼以觸境故。四種和合領納違順。以領納故於境取像。施設種種名言之事。以取像故。遂令其心造作驅役。此五皆由緣境故。得是故。第八有五相應。今論既不說此緣境。亦無心所與之相應。故不同彼。又彼宗中不說第八生起元由從真起妄。但據現在成就位說故無覺義。然亦說有無始本有菩提種子。而不即是本覺真如。以未了故。且隱密說。今論所明依如來藏。有生滅心。以迷覺故。成於不覺。雖成不覺覺性不變故有覺義。以依實教顯了相說故不同彼。若彼已說有覺義者。如何彰此二教淺深。學者應知。
舉上染心等者。舉上六染之心及無明。對於所障之境束為二礙。以一切障染不離二種。所謂煩惱及以所知。今此染心及以無明二障分別。如何收攝。故此明之。標立論二。初惑障二。初標法定名。疏六染心[2]者。各取於中一分相續義。故以此一分喧擾動亂不寂靜故。名為煩惱。
論能障下。二顯其礙義。疏二。初釋文。照寂下釋所障智名。復名真智證體智實智等。以能證如實理故。名如理智。能生後得故名根本智。上文下出所障智體也。染心下釋成礙相。並可知。
今此下二通妨。或問曰。如諸處說。依於二執起於二障。與此何別。又前秖將六麁前四以配二障。何故此中六染俱名煩惱耶。故此釋之。彼依二執起二障者。依五意上起所知。意之識上起煩惱。今此則以染心所依無明為所知。能依染心為煩惱。故不同也。應知若約二執說二障即局。此依染心說二障即通。有斯異也。
無明下二智障二。初標法定名也。疏根本無明者。若取諸識中之一分。亦兼枝末。以末從本故作此標。
論能障下。二顯其礙義。疏二。初釋文。後得下釋所障智名。復名偏智俗智權智等。以根本智證真如。後方得起故。名後得智。如其事量而知名如量智也。即上下出所障智體。以無明下釋其礙相。從所障得名者。智之礙故。依主釋也。不同煩惱即礙。是持業釋。
此明下二通妨。或問。此言自然。與外道自然何別。故此釋之。此以無心應物任運現化為自然。不同外道無因果之自然。斯則言同而義異也。
煩惱中。疏先問等者。約麁細以成難也。秖合細法障細法。麁法障麁法。方是其宜。何故不爾。前二染者。以業相微細未分能所。欲成礙義難見相違。故今偏約轉現二相。以酬前難。然雖不言意亦含攝。以依動心說能見故。可以意知。前三染即分別智。已前三者。皆是事識故依境起。以此等者。以理智無能所染心有能所。敵體相違故。成礙義。
智礙。疏所迷法性者。此是即真之俗故。常靜無起。無起即真故云法性。故前文云。一切法離言說相。乃至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等。不了等者。正釋違義。法性寂靜而無明起動。動靜相反故成違義。正釋等者。本疏云。以內迷真理識外見塵故。於如量之境。不能隨順種種知也。如人動目天地傾搖故。不能得如實知也。然前則約麁細而難問。今則約相違而通釋也。故下文云。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如下論釋。[1]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二
校注
[0359001] 論結【大】,結論【甲】,前頁[01]不分卷【甲】 [0361001] 化【大】,他【甲】 [0361002] 知【大】,智【甲】 [0362001] 自【大】,目【甲】 [0362002] 七【大】,十【甲】 [0363001] 王【大】,五【甲】 [0363002] 者【大】,等者【甲】 [0364001] 不分卷【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4 冊 No. 1848 起信論疏筆削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